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第3单元基础复习(知识梳理+检测)三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第3单元基础复习(知识梳理+检测)三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部编版语文三下第三单元基础复习【知识梳理】第三单元基础知识梳理一、易读错的字二、易写错的字欲:左边“谷”的第四笔“捺”变为“点”;录:上下结构,下面是“”不是“水”;欧:左边“区”的笔顺是横、撇、点、竖折;匠:最后一笔是“竖折”;创:左右结构,左边第二笔是“点”。

三、形近字魄(气魄)五、反义词单元课文知识梳理第9课:《古诗三首》《元日》1.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他退隐前的诗歌多陈述现实,有感而发;退隐后的诗歌多描写山光水色。

王安石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为“唐宋八大家”。

主要作品:《梅花》《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等。

2.诗句解读(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这两句紧扣题目,写出了春节人们放鞭炮、畅饮美酒的热闹欢乐的节日气氛。

“爆竹声”从听觉上展现了春节热闹的场面,“春风送暖入屠苏”从触觉和味觉上描写了春节时天气变暖,人们在暖暖的春风中欢乐地喝着醇美的屠苏酒庆贺新年的情景。

(2)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两句紧承前两句的欢乐气氛,用初升的太阳象征无限光明的未来,用“新桃换旧符”的习俗,表现出万象更新的景象。

“瞳瞳日”从视觉上照应了前边的“春风送暖”,烘托出一片祥和的气氛。

末句写春节习俗——换桃符,“新桃换旧符”就是除旧迎新的意思,与上文中的“一岁除”相照应。

3.知识拓展元日风俗:放爆竹、喝屠苏酒、换桃符;清明习俗:扫墓、踏青等。

重阳习俗:插茱萸、饮菊花酒、登高《清明》1.杜牧(803-853),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散文家。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咏史诗多讽刺时政,写景诗画面鲜明,语言清丽。

杜牧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主要作品:《清明》《赤壁》《泊秦淮》《山行》等,著有《樊川文集》。

2.诗句解读(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这两句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和赶路人的心情。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复习知识点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复习知识点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复习知识点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其主要著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且介亭杂文》等。

二、故事背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回忆性散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

“三一八”惨案以后,鲁迅被反动当局列于拟通缉的北京文教界五十人名单上,他难以公开与反动势力进行斗争,被迫于1926年应厦门大学的邀请离开北京。

鲁迅到厦大正值暑期,学生还没有开学,他回忆起少年时的往事,写下了这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

这篇散文最初发表在1926年《莽原》半月刊第19期上,后来鲁迅把它和《旧事重提》的其他9篇一起编入《朝花夕拾》这部散文集中了。

三、理解词义1.轻捷:轻快敏捷。

2.缠络:缠绕联结。

3.高枕而卧:垫高了枕头睡觉,形容不加警惕。

4.鉴赏:鉴定欣赏。

这里是欣赏的意思。

5.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罕,稀少。

6.和蔼: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7.渊博:(学识)深而且广。

渊,深;博,丰富。

8.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嘈杂,如同鼎中的水煮沸了一样。

四、课文分段第一部分(第①一⑧段):描述百草园的无穷趣味。

第二部分(第⑨一㉒段):写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

五、问题解疑1.“似乎”“确凿”连用矛盾吗?为什么?不矛盾。

“似乎”,不确定;“确凿”,很确定。

看似矛盾,其实不然。

因为“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时间相对久远,记忆自然模糊;而百草园趣味无穷,带给“我”的快乐又是真切分明的,所以二者连用并不矛盾,只是曲折传达作者对百草园的情感。

2.“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而又准确地写出了油蛉和蟋蟀的美妙动听的叫声,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第三单元(单元复习课件)高二语文(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三单元(单元复习课件)高二语文(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中册)

词类活用
《屈原列传》词类活用:
其后楚日以削
名作状,一天天地
时秦昭天与楚婚
名作动,结为婚姻
亡国破家相随属
使动用法,使……灭亡,使……破败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名作状,在朝内,在国外
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二:分析文本,掌握文言知识
词类活用
《苏武传》词类活用: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宜皆降之 反欲斗两主 杖汉节牧羊
判断句的判断方法:翻译为“是”或“不是”的字句 判断句的判断标志:“……者……也”“……者,……”“……,……也”
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二:分析文本,掌握文言知识
特殊句式
2.特殊句式——被动句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被动句的判断方法: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 被动句的判断标志:“被”“为”“见”“于”“为……所……”
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二:分析文本,掌握文言知识
特殊句式
《过秦论》1.特殊句式——判断句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判断句的判断方法:翻译为“是”或“不是”的字句 判断句的判断标志:“……者……也”“……者,……”“……,……也”
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二:分析文本,掌握文言知识
特殊句式
2.特殊句式——被动句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二:分析文本,掌握文言知识
特殊句式
2.特殊句式——被动句
见犯乃死,重负国
皆为陛下所成就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被动句的判断方法: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 被动句的判断标志:“被”“为”“见”“于”“为……所……”
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二:分析文本,掌握文言知识

五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第三单元

五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第三单元

五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链接: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344.7025读作三百四十四点七零二五。

2.计数单位和数位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0.1);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01);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千分位,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0.00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小整数部分数小数部分点3 4 4 . 7 2 5344.725的整数部分是344,小数部分的7在十分位上,表示7个十分之一;2在百分位上,表示2个百分之一;5在千分位上,表示5个千分之一。

小数数位顺序表3.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是小数的性质。

0.7=0.70 3.800=3.8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4.小数的大小比较比较小数大小方法: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5.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做单位的数,只要在万位或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并在数的后面添上万字或亿字。

遇到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

6507800=650.78万13508000=0.13508亿6.求小数的近似数精确到十分位:38.46≈38.5(四舍五入法)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并保留两位小数。

380970≈38.10万(近似数小数末尾的0不能省略)典型习题:1.6个十分之一是();1.82是由()个一、()个十分之一和()个百分之一组成的。

2.0.96是()位小数,它的计数单位是(),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再添上()个这样的计数单位是1。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 温度与水的变化复习资料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   温度与水的变化复习资料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复习资料1.物质之所以存在三种状态,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微粒运动的方式不同。

2.大多数物质,在温度或压力变化到一定程度时都会发生状态的变化。

3.将固体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时,会熔化成液体。

温度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它的单位通常用摄氏度(℃)表示。

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 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

3.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是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4..水沸腾的温度100℃水结冰的温度0℃人体的正常体温约37℃温度计1.温度计的构造: 玻璃泡、玻璃管、刻度。

2.温度计设计的原理:根据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了不同的温度计。

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4.要比较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可以借助于温度计进行测量。

5.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柱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6.我知道的温度计有水温计、室温计、体温计、高温计、数字温度计等。

7.一般的室内温度计量程:—15℃~100℃,测量的最小刻度是1℃。

8. 零上温度数字越大表示的温度越高,零下温度数字越大表示的温度越低。

9.温度计越往下数字越大,说明是零摄氏度以下,读数时要从上往下数,前面加—表示零下。

温度计越往下数字越小,说明是零摄氏度以上,读数时从下往上数。

10.拿到一支温度计,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三个问题:1.它是一支摄氏温度计吗?2.它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别是多少?3.它的每一小格表示多少度?11.测量水温的方法:(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体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12.大约在1593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

13. 1714年,德国物理学家华伦海特,用水银代替酒精,克服了酒精温度计不能测量高温物体的缺点。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导读】本文档为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的文档,旨在帮助学生对该单元的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

通过本文档的学习,学生可以回顾和掌握相关知识点,并在知识运用中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

本文档将以提供重点知识点的概述、详细介绍、例题及解析的形式进行呈现。

一、单元概述本单元主要内容涉及以下知识点:1.学习字词:复习“头部”、“面部”等。

通过学习字词,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构成和意义,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学习诗文:阅读《骑蜗牛找朋友》等诗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3.学习语音:复习声母“p”、“b”、“m”以及韵母“i”、“u”、“e”。

通过训练和练习,提高学生的语音表达能力。

4.学习作文:以“描写动物”为主题进行作文训练。

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写作能力。

二、知识详解1. 学习字词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复习一些与“头部”、“面部”相关的字词,如“头发”、“眼睛”、“鼻子”等。

这些字词常用于描述人物或描写事物特征。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文字材料,了解这些字词的构成和含义,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学习诗文本单元的诗文《骑蜗牛找朋友》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学生可以通过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文,培养语感和审美能力。

同时,可以学习一些形象生动的描写方法,丰富自己的表达方式。

3. 学习语音本单元的语音学习中,我们将复习声母“p”、“b”、“m”以及韵母“i”、“u”、“e”。

学生可以通过听音、朗读和拼写等活动,提高自己的语音表达能力。

同时,也要注意语音的正确发音和口型的调整。

4. 学习作文本单元的作文主题是“描写动物”。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描写,通过观察和想象,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

写作时要注意结构的合理性和语句的连贯性,同时也要注意语法和标点的运用。

三、思考题及解析以下是本单元复习中的一道思考题及解析,供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题目:请用三个字形容小猫。

解析:通过描写小猫的特点和形象,我们可以用“可爱”、“聪明”、“活泼”等词语来形容它。

第三单元 单元复习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2024)

第三单元 单元复习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2024)

①学而时习之
按时
②不亦说乎
同“悦”,愉快
③人不知而不愠
生气,恼怒
④吾日三省吾身
每天
⑤为人谋而不忠乎 竭尽自己的心力
⑥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诚信
⑦传不习乎
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⑧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5.解释下列加红词语的意思。
⑨三十而立
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⑩四十而不惑
迷惑,疑惑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为
可以为师矣
不亦乐乎
(介词、替)
(动词,做、担任)
公大笑乐(《咏雪》)
(形容词,快乐)
乐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快乐)
一瓢饮 饮
饭疏食,饮水
[名词,喝的东西(水)] (动词,喝)
不舍昼夜 舍
太丘舍去
(动词,停止) (动词,舍去)《陈太丘与友期行》
• 词类活用 ①学而时习之 ②吾日三省吾身 ③温故而知新
学习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 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 习乎?
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 呢?跟朋友交往是否诚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 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3.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中慨叹时世之凋敝丧乱与人生之凄凉 飘零(一语双关,蕴含了对人世沧桑、盛世不再的惋惜和深沉感 叹;流露诗人无限沧桑之感)的诗句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 时节又逢君。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第三单元一.基础知识(一)字1.易读错的字勉强(miǎn qiǎng)魁梧(kuí wú)瘦削(xuē)瞥(piē)见嗫嚅(niè rú)蜷(quán)缩2.多音字瘦削(xuē)着迷(zháo)自作(zuò)自受缝féng补出差chāi兴xīng奋尽jǐn管冲chōng锋望着zhe缝fèng隙差chā别高兴xìng尽jìn力冲chòng着着zháo迷3.形近字欣(欣然)林(树林)语(语言)虚(虚心)仪(仪式)留(留下)沮(沮丧)掀(掀起)淋(湿淋淋)梧(魁梧)虑(焦虑)议(议论)溜(溜走)阻(阻挡)蠕(蠕动)倦(疲倦)赚(赚钱)怒(愤怒)骚(风骚)槽(水槽)嚅(嗫嚅)蜷(蜷缩)歉(抱歉)怨(抱怨)搔(搔痒)糟(糟糕)4近义词偶然──偶尔泰然──坦然依然──依旧羞愧──惭愧强制——强行叮嘱──叮咛拒绝──回绝允许──准许山穷水尽——穷途末路5.反义词潮湿──干燥阴冷──明媚忧虑──平和温暖──寒冷舒适――难受责备──赞赏热情──冷漠宽宏大量──心胸狭窄虚情假意――真心实意(二)词语1.正确读写的词语舒适搁板勉强抱怨倾听掀起魁梧撕破倒霉严肃忧虑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湿淋淋心惊肉跳自言自语自作自受缝缝补补大吃一惊2.难理解的词魁梧:(身体)强壮高大。

荒唐:(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

声望:为众人所仰望的名声。

抱怨:埋怨。

自作自受:自己做错了事,自己承受不好的结果。

受:承受。

(三)日积月累日积月累安排的内容是一些中华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

轻诺必寡信——轻易的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民无信不立——如果老百姓对当局失去信心,那么国家就失去生存之本。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不真诚就不能打动人。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真诚,是万事万物共同遵循的准则;真诚待人,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复习

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复习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的复习:
1.课文阅读理解:
在这一单元中,有一些课文需要我们进行阅读理解。

我们需要注意理
解课文的主旨和主题,了解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同时,也要注意
识别课文中的关键词和短语,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含义。

2.对比描写:
这个知识点要求我们能够通过对比描写,明确事物的特点和区别。


们可以通过对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材质等进行对比,来展示出它们
之间的异同之处。

3.四字格的学习与运用:
四字格是指由四个字组成的短语或句子。

在这一单元中,我们需要学
习和掌握一些常用的四字格,并能够运用它们来进行写作。

比如:“龙飞
凤舞”,就是一个形容动作灵活、有力的四字格。

4.造句:
造句是提高语文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复习这个知识点时,我
们可以选择一些关键词或短语,根据其意思和语法规则,来构造语言表达,使句子完整、通顺。

5.诗歌欣赏:
这一单元中,我们还需要学习和欣赏一些诗歌作品。

我们要注意诗歌
的韵律和格律,及其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通过阅读和欣赏诗歌,我们能够
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6.对话表演:
这个知识点要求我们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对话创作和表演。

我们可以根据一定的情景,选择适当的词语和语言形式,与他人进行对话
交流,展示自己的听说能力。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复习资料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复习资料
16.人们可以将金属熔化、拉伸、弯曲、成形和再成形,制造出复杂精密的工具。
17.剪刀是斜面和杠杆的组合工具,它具有斜面和杠杆的结构特点。
18.剪刀的刀刃和刀尖是斜面;刀刃和把手绕着中间的转轴转动,可以看成杠杆。
19.评价一种工具的使用效果,可以根据是否省力、是否省时、是否安全、是否灵活、是否方便等多个指标。
20.印刷术是一种技术,是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21.北宋时期的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22.活字印刷术步骤:检字、刷墨、拓印、晾制。
23.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从人工拓印到机器印刷,从大型印刷机到家庭打印机,每一次变化都让知识的普及和交流更加有效。
24.活字印刷术的作用:提高了印刷的效率,加快了信息的交流与传播,促进了更多新的工具和技术的发展。
10.车轮是一种轮轴。
11.轮轴是由半径较大的轮和半径较小的轴组成。
12.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能够省力。轮越大越省力。
13.用螺丝刀拧螺丝钉时,运用的是轮轴的工作原理,用螺丝刀撬油桶的盖子时,运用的是杠杆原理。
14.车轮运输的特点:省力、灵活、用时短、平稳等。
15.轮轴的例子:水龙头、扳手、滑轮、车轮等。
25.文字传播与视频传播相比,文字传播可以快速获得信息,但比较抽象,理解可能有难度;视频传播直观生动、详细,但花费时间相对比较多。
26.书籍是人类信息交流和传播的一种工具。
27.在工具和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信息的交流与传播就像一个齿轮,推动工具和技术共同发展。
二、识图:
1.杠杆类工具的杠杆三要素:
2.轮轴的轮和轴:
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复习资料
一、基础知识:
1.像钳子、镊子等生活中常用的物品都可以叫做工具,而制造、使用它们所用到的知识、经验、方法等都可以叫做技术。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一、基础知识3-11.地球的地表形态可以分为高原、丘陵、平原和盆地,西藏地处高原,那里有许多有着尖峰的冰山;内蒙古的大草原很宽广,一望无边。

2.地球上海洋多,陆地少。

海洋在地形图上用蓝色表示,用绿颜色表示平原。

中国的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3.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4.地形及地形的特点:山地(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高原(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平原(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3-21.2007年4月2日所罗门群岛发生里氏8级地震,在引发海啸造在人员伤亡的同时,将一座名为拉农加的岛屿突然拔高了3米。

2.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可以使地球的局部表面在瞬间发生较大改变的是火山和地震。

3.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

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

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有关。

4.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

地球的深部物质就像一锅煮热的粥,在不断地运动,驱动地球的表面运动造成地球表层的变化。

5.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变化。

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可以使地球的局部表面在瞬间发生较大的改变,就像地震、火山。

有时也表现为极其缓慢的变化,就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然而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和缓慢地进行的,是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觉察的。

6.科学家认为喜马拉雅山是两个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东非大裂谷是两个大板块受拉张而形成的。

7.许多科学家认为,组成地球外壳的岩石圈原来是一个整体,后来地球内部运动的力量使它分裂成几块,形成了现在的大陆板块。

这些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分离、平移,从而导致地表的巨大变化。

如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

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复习资料

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复习资料

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叫(物理变化);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叫(化学变化)。

2、蜡块在加热时,会从(蜡块)变成(蜡油),冷却时会从(蜡油)变成(蜡块)。

3、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可以从(颜色改变)、(沉淀生成)、(气体产生)、(温度变化)、(性质改变)等现象加以判断。

4、像蜡烛融化,白糖融化,易拉罐变形,铁熔化等,仅仅是外形和形态发生变化,但是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称为(物理变化);像白糖加热至焦黑,蜡烛燃烧,面粉做成馒头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5、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

6、(水中有盐)、(铁制品表面不干净)、(铁制品表面粗糙)等也容易使铁生锈。

7、铁在含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水里很容易生锈,铁完全生锈后,体积可以胀大(8倍)。

8、不同的金属绣的颜色不同,铜锈是(绿色),铁锈是(赤色),铝锈是(黑色)。

9、金属在有(水)、(空气)、(酸)的条件下最容易生锈。

10、(锈)是铁变化后产生的新物质。

11、像白醋这样能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叫做(酸性物质)。

12、像(碱水)这样能使紫甘蓝水(绿)的物质,叫做(碱性物质)。

13、像(紫甘蓝水)这样能检验其它物质酸碱性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

14、物质可以分为(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两大类,酸性物质有(酸味),碱性物质有(涩味)、(滑腻感)。

像呕吐时,胃里有(酸水),剧烈运动时感到(肌肉酸痛),橙子、西红柿含有(维生素C),蔬菜中含有(叶酸),它们都是(酸性)物质。

15、用肥皂洗手会有(滑腻感)的感觉,吃未熟透的柿子会感到有(涩味),因为柿子和肥皂里有(碱性物质)。

16、家用清洁剂大多是(碱性物质)物质,做面包用的小苏打是(碱性)物质,化肥有的是(酸性的)、有的是(碱性的),因为不同的植物喜好不同的酸碱性土壤。

17、竹子喜好(碱性)土壤,如果淋了酸雨,它就会大面积死亡;杜鹃花喜好(酸性)土壤,如果发现它叶瓣发黄发枯,就说明土壤可能偏(碱性),需要喷洒偏酸性的(硫酸亚铁)。

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计量时间》复习资料

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计量时间》复习资料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计量时间》复习资料一、基础知识:(一)用自然规律计时1.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流逝的。

2.古人能利用自然规律来判断时间。

(二)太阳钟: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计时的工具。

1.远古时期,人类利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2.日晷: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变化规律来计时。

我国古代将一天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为现在的2个小时。

3.圭表:利用每日正午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来计时。

(三)燃香计时1.在一定条件下(无风),燃香的速度基本是均匀的。

2.蜡烛的计时原理与燃香计时的原理相同。

(四)水钟:沙漏的计时原理与水钟相同1.水钟的计时原理:同一装置,水位不变时,水流速度均匀不变。

这种现象叫作水的等时性。

2.古代水钟分为两种类型:泄水型水钟和受水型水钟(如图)3.自制水钟:水位越高,水流速度越快;水位越低,水流速度越慢。

4.影响水钟准确性的因素:盛水容器的形状;水位是否稳定;刻度是否准确……(五)机械摆钟1.机械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准确度。

2.原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现:同一个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相同。

这称为摆的等时性。

根据摆的等时性,荷兰科学家惠更斯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3.单摆由摆绳和摆锤两部分组成。

从摆的固定点到摆锤重心的距离称为摆长。

4.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与摆动幅度和摆锤重量无关。

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5.1分钟摆动60次的单摆摆长大约为25厘米。

(六)其他计时工具1.石英钟表:利用石英晶体有规律的振动,一天之内误差不会超过1秒。

2.电子钟:比石英钟更加精确。

3.原子钟:利用原子电磁波动的稳定性,当今计时最精确的计时工具,每2000万年才误差1秒。

4.计时工具的设计运用了物体运动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第三单元复习资料一、听写易错词语。

飞舞拼命磨坊清凉邮票菠萝粮食苏醒密切展示修建大致陆续垂头丧气二、复习课文。

1、《古诗两首》词语解释。

萧萧:指风声。

挑:捉。

篱落:篱笆。

九月九日:重阳节。

逢:遇到,碰到。

独:单独。

山东:华山以东,指王维的家乡。

异乡:他乡。

倍:加倍。

遥:遥远。

2、古诗意思《夜书所见》: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那应该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人一个人客居异乡,每次遇到重阳佳节就加倍思念家乡亲人。

这时候,诗人想远方的弟兄们一定登上了高处,他们身上都佩带了茱萸,只是少了诗人一个人。

3、《夜书所见》是宋朝诗人叶绍翁写的。

题目中的“书”是写的意思。

这首诗通过描写看到的梧叶、江面、儿童、灯光,听到的风声、促织声和感受到的寒声、客情、夜深,表达了作者孤独郁闷、思念家乡、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

4、《夜书所见》是宋朝诗人叶绍翁写的。

其中“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孤独郁闷、思念家乡的感情。

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

诗中“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两句成为在外求学、工作、当兵等人在孤独寂寞时常常吟诵的诗句。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在他乡作客,在美好节日时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直接抒发表达作者思念家乡之情的诗句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7、《风筝》一课描述了作者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美好憧憬。

8、课文里的“风筝”代表着什么,为什么孩子们要寻找飞走了的风筝?(因为风筝寄托着孩子们的快乐,寄托着他们的幸福,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9、课文的写作顺序(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10、学了本文,我感受到孩子们的心情变化:做风筝时的憧憬和希望→放风筝时的快活→找风筝时的伤心和失望11、找出课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快乐精心快活大惊失色哭了垂头丧气)12、抄写一些描写心情的词语(兴冲冲乐呵呵怒气冲天伤心失望……)13、《秋天的雨》课文按(总—分—总)的结构写作,每段都是(先总写,后分说)。

4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知识技巧

4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知识技巧

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材28~54页)归纳知识一.分数除法1.分数除法运算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分数除以整数和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分数混合运算顺序:同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相同。

二.解决问题“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这个数”的问题的解题规律:1.设单位“1”的量为x,列方程解答。

2.已知量÷已知量所对应总量的几分之几=单位“l”的量。

三.比和比的应用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比的各部分名称:“:”是比号,读作“比”。

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比的后项不能为零。

比值可以用分数、小数或整数表示。

3.比同除法的关系: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4.比同分数的关系: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5.比、分数、除法三者之间的区别:(1)意义不同: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种数。

(2)读法不同:比只能先读前项;分数只能先读分母;除法则可以先读被除数,也可以先读除数。

(3)表示方法不同:除法算式不能用分数表示,比可以用分数表示,但分数不一定表示两个量的比。

(4)结果表达不同:除法一般要求出商;比只有要求计算比值时才通过计算求出商;而分数本身就是一个数值,无需计算。

6.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7.化简比:把两个数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叫做化简比,也叫做比的化简。

8.化简比的方法: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使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

9.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题规律:(1)先求出总份数,再求各部分量占总数的几分之几,用总数和各部分量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求出各部分量。

(2)先求出每份是多少,再用每份数乘各部分量所占的份数,求出各部分量。

第三单元(知识清单)-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复习(统编版)

第三单元(知识清单)-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复习(统编版)

部编版四上第三单元基础复习单元目标知识梳理一、易读错的字吟.(yín)唱瑟.(sè)瑟逊.(xùn)色侧.(cè)面输.(shū)赢山峰.(fēng) 庐.(lú)山缘.(yuán)故投降.(xiáng) 操.(cāo)场均.(jūn)匀叶柄.(bǐng) 占.(zhàn)据蜗.(wō)牛枯萎.(wěi) 住宅.(zhái) 慎.(shèn)重挖掘.(jué) 搜.(sōu)索倾.(qīng)斜抛.(pāo)下住址.(zhǐ) 骤.(zhòu)雨位置.(zhì) 二、易写错的字吟:右部是“今”,不是“令”。

庐:不要把“户”写成“尸”。

降:右边第五笔是“-”,不要写成“-”。

嫩:中间是“朿”,不要写成“束”。

叠:上半部分的三个“又”要写得紧凑,它们的捺都要写成点。

隙:右部上面不是“小”。

宅:第四笔是撇。

临:右下是“”,不要写成“m”。

卧:左边是“臣”,要注意其中间部分不是“口”。

穴:下部是“八”,不要写成“入”。

三、一字组多词。

暮(mù):暮色朝暮暮春暮年晨钟暮鼓吟(yín):吟诗吟诵吟咏呻吟吟风弄月题(tí):题字题目题材问题文不对题侧(cè):侧面侧重一侧侧身旁敲侧击峰(fēng):山峰峰顶高峰洪峰峰回路转庐(lú):茅庐庐舍草庐庐山缘(yuán):缘由边缘缘分有缘无缘无故降(jiàng):投降降伏降服宁死不降降龙伏虎阁(gé):阁楼阁下出阁闺阁亭台楼阁费(fèi):花费消费费力收费煞费苦心须(xū):必须无须胡须触须花须根须逊(xùn):逊色谦逊稍逊一筹出言不逊输(shū):输赢认输输血输送满盘皆输虎(hǔ):老虎猛虎虎牙虎口虎将爬山虎操(cāo):操劳操持操守操场重操旧业占(zhàn):占有占领占用攻占占优势嫩(nèn):娇嫩柔嫩嫩芽嫩绿细皮嫩肉顺(shùn):顺利顺风顺序顺心一帆风顺均(jūn):平均均匀人均均衡势均力敌叠(dié):重叠叠加堆叠折叠重峦叠嶂隙(xì):间隙缝隙空隙嫌隙无隙可乘茎(jīng):根茎茎部茎叶块茎枯茎朽骨柄(bǐng):叶柄把柄笑柄斧柄话柄萎(wěi):枯萎萎谢衰萎萎缩萎靡不振瞧(qiáo):瞧见瞧病瞧不起固(gù):牢固坚固固体固然固执己见宅(zhái):住宅宅院家宅民宅深宅大院临(lín):临时降临临别临摹临阵脱逃慎(shèn):慎重谨慎不慎慎言慎行选(xuǎn):挑选选择选用选拔人选选手择(zé):选择择优择业抉择饥不择食址(zhǐ):住址地址遗址校址旧址故址良(liáng):良好善良良心良久良师益友穴(xué):巢穴洞穴穴位空穴来风龙潭虎穴厅(tīng):客厅餐厅展厅厅堂办公厅卧(wò):卧室卧铺卧倒仰卧藏龙卧虎专(zhuān):专心专门专利专业专心致志寸(cùn):尺寸寸步寸心寸土鼠目寸光卫(wèi):卫生自卫警卫卫星保家卫国四、多音字。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资料复习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资料复习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资料复习第三章地球与宇宙知识要点1.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地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两极方向的半径(即极半径)是6357千米,赤道长约4万千米。

地球是圆形的证据:① ② ③ ④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月食时月面缺损部分的边缘是圆弧形我们在地球上走不到“天涯海角” 登高望远2.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地球仪上的基本元素:(1)地轴:地球自转的旋转轴,穿过地心;(2)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指向北极星附近的一点叫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

(3)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也叫子午线。

(4)赤道: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的线。

(5)纬线: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同经线垂直相交的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

4. 东半球包括:0°~160° E和0°~20° W;西半球包括:160°E~180° E和20° W~180° W 5. 160° E的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20° W的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

7. 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形式):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

表示方向的三种方法:(1)指向标定向法:用一个指向北的方向标表示北方。

(2)经纬网定向法: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

(3)一般的表示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地图图幅大小一样,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描述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描述的内容越简略。

8.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与地球的平均距离是1.5亿千米。

植物的向光性、光合作用和叶镶嵌等都与太阳光有密切的关系。

9. 太阳是一颗气体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我们通常看到的是光球层,在日全食时可观察到日冕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下)思想品德期末复习资料(三)
第三单元走进小康时代
1.小康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小康作为一种社会模式最早出现在《礼记》
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是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是在20世纪80年代。

3.知道小康作为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历程!P38页蓝色方框内内容
4.我们要追求的小康生活是在实现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这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和改善。

所以说小康生活是个指标全面,内容丰富的体系。

5.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消费的支出占家庭总支出或总收入的比例?他的大小表示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规定:60%到50%之间是温饱,50%到40%是小康,40%到20%被认为是富裕。

6.我们要达到的小康是一个综合性指标体系,是一个有步骤分阶段 实现的过程。

7.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同时间里,我国小康生活的具体标准是不同的!我国提出小康的基本标准是在20世纪90年代,全面建设小康的奋斗目标是在21世纪初提出的。

8.小康目标的实现首先是物质生活得到明显的改善,其次是我们的精神生活日益充实。

9.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三步走战略部署,具体内容见41页第一段10.2000年我国第二步的目标实现,我国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一个显著标志是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800美元。

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11.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的的秘密是实行改革开放。

12.揭开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的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3.我国改革的实质和目标是什么?见P42页最后一段
14.对外开放的目标是什么?见P43页第一段
15.中国的五个经济特区:深圳(最早)、珠海、汕头、厦门、海南(最大)
16.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
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17.社会经济的运行主要是依靠市场的需求
18.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是市场19.我国改革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什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见P45页
2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2.了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见P45、46页
23.我们目前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我国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解决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4.在改革中,我们要始终坚持的两个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二是共同富裕。

25.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也是我们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之一
26.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是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后实现共同富裕!27.共同富裕不是同等富裕也不是同步富裕
28.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哪些?最关键的目标是什么?
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最关键的是: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翻二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29.从生活水平总体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指向的目标是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

30.你认为全面小康和总体小康有什么区别?
第一: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而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第二: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除了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外,还特别注重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权利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第三: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
3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如增强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好好学习,加强自身素质将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
32.请你联系当前的社会实际,谈谈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艰巨性体现在哪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