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网络舆情应对的策略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对网络舆情应对的策略探讨

作者:黄洁

来源:《神州·中旬刊》2017年第02期

摘要:网络大数据的发展带来了信息、咨询的飞速传播。通过网络途径传播新闻、消息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主流方式。因此带来的网络评论、大众发言等也越来越普遍。人们通过网络进行针砭时弊、发表言论,通过各种网站、论坛抒发情感、表达情绪、宣泄不满的一种方式。面对各种社会状况和新闻事件,会造成很多的网络舆论,本文针对网络舆情应有的应对策略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网络舆情;应对策略;探讨

网络舆情就是现阶段的网络传播中,媒体大众和民众网友通过各种网络渠道对当下社会热点话题和公众关注的事件进行谈论、评论、发表观点和看法的一种现象。网络舆情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广泛应用,越来越成为民众表达意见、发表不满、传递情感的一种主要方式。因此,网络舆情的引导和控制是确保社会稳定和民众心态阳光、健康的一种必要策略和手段。应对网络舆情应该从根源上严格筛选信息的健康程度和可传播性,对于已经造成一定影响的网络舆情要通过相应的方式应对、控制。

一、目前我国网络舆情现状与载体

网络舆情的社会影响力主要受到网民数量、参与人数等因素的影响。截止到2016年的统计数据,在我国,上网网民的总数已经达到了7.1亿,手机网民总数已经高达6.56亿。这在我国15岁到60岁的成年人9.4亿的人口比重中,网民数量的比例高达76%。由此可见我国网络信息化的发展程度和广泛程度。通过网络、手机网络隨时随地的观看消息、关注社会热点、发表言论、已经成为成年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知名的新浪博客、百度贴吧、各大论坛等都在极力助推网络评论版块的发展,各种软件的手机客户端和微信、QQ也成为传播舆论的主要途径。

二、网络舆情的分类和营销

(一)社会事件和公众现象导致的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虽然是在网络上传播的一种言论,但是所谈论的话题往往是当下社会的热点话题和流行趋势。网络舆论是有针对性的针对某一社会状况和民众事件引发的大规模的谈论和思想导向。就目前网络舆情的统计分析,我国民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话题有社会养老、薪酬保障、公共医疗等。民众关注的网络舆情主要也是反应了民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和有关政策策略。

(二)小道消息及虚假消息导致的负面舆情

由于社会舆情能够造成很大的社会反应和民众聚集度,有些社会事件造成的大规模网络舆情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有些不法分子就利用网络舆情造成的大规模的社会言论从中谋取不法利润。他们借助我国现阶段网络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现状,钻空子、走偏锋,故意、蓄意捏造虚假消息和发布负面报道,有些甚至存在欺诈、勒索等犯罪事实,造成民众大规模的社会反响和反对浪潮。使网络环境形成了非常不健康、不文明的状态。

(三)真人真事与社会道德弘扬的正面舆情

除了负面、恶劣的网络舆情,还存在很多正面、积极的网络舆情。网络虽然更大比例是宣泄、、抒发不满、宣泄情绪的地方。但同时也是弘扬正能量、倡导社会善举的优良土壤。近年来,很多社会上的好人好事,乐于救人、见义勇为、绿色通道等好人好事也大量在网络中转帖、流传,大量的正面舆情不断跟帖、跟赞。网络舆情同时也宣传了很多正义、善良的新闻事件,在社会中也形成了效仿和认可的局面。

三、针对网络舆情应对的策略

(一)构筑大数据网络

要想更全面、更系统的控制网络舆情,就需要构筑大数据网络平台。目前我国网络舆情是把整个网络体系分散成一个一个的单元进行监管和控制,单元型的网络舆情监控在可控范围内能够发挥其实时控制的作用,但是由于单元型的网络监管只是局部的管控,单元和单元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隙”,在“各自为政”的单元区域网络监控的状态下,很多边缘性网络舆论言论就容易蔓延、滋生。全局性的网络监控就越来越凸显出不健全和不到位,单元型的网络控制互相之间的沟通、协调大都不到位。而且各个信息系统的信息化档次和操作人员水平也参差不齐,构成了信息互联的巨大阻碍。因此,构筑大数据网络成为了必然要求。只有把单元区域的网络监管统一起来,才能够从全局上把握和掌控舆论的正面性和阳光性。有了大数据的互联互通,才能够实现数据库的完整共享并实现实时数据沟通。

(二)构建专业舆情应对体系

构建网络舆情应对体系首先应该升级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不良社会效应的网络舆情很多都是从源头开始没有监管到位。由于网络大数据的信息量和数据量不断增长,信息传递的方式方法又呈现多样化、偏门化趋势,这样给舆情监管带来非常大的工作困难。怎样通过舆情监管把舆情信息有效、正确的筛选是初步选择。一般来说,目前我国舆情监管系统存在筛选不到位,新型信息数据录入不到位,信息抓取有疏漏,人工化、原始化严重,智能化水平不高等状况。但是面对一日万里的信息大爆发,现阶段的舆情监控水平完全不能跟上信息发展的速度。所以造成了很多负面舆情、不利言论在形成一定规模之后才大量进行删减、屏蔽。这样的舆情效率工作低下,不利于后期舆情应对和妥善处理。

(三)完善网络舆情法律法规,落实新闻发言人体制

要想强化网络舆情应对体系,还要落实新闻发言人体制。只有落实了网络舆情传播的首问责任,追究到源头,实名认证,有据可查,可以追朔源头,依靠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对蓄意传播具有恶劣影响的网络言论的不法人士依法惩罚。能够从源头就对发布新闻和言论的人产生一定的威慑力和约束力,每个网络言论传播人员对所传播的内容负责,从而实现舆情言论的良好控制。

四、结论

综上所述,网络舆情是随着网络信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传递的高速运行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社会舆论问题,它是通过虚拟平台传递现实状况的一种体现。政府各个部门应该高度重视,从设备上、人员上和法律制度上不断的完善和健全网络舆情监管力度,从而实现网络舆情的正确应对。

参考文献:

[1]崔智慧.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分析及引导策略[J],青年记者(中旬刊),2015,02(02):70-71.

[2]张天燕.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及策略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4,04(04):160-170.

作者简介:黄洁(1982.01)女,民族:汉,籍贯:浙江省杭州市,单位:杭州市公路管理局,职务:科员,职称:助理政工师,学历:大学,研究方向:新闻宣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