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说课稿范文
四年级上册音乐牧童说课稿
四年级上册音乐牧童说课稿音乐教学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能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今天,我们要进行的是四年级上册音乐课程的说课,课题为《牧童》。
这首歌曲以其优美的旋律和富有画面感的歌词,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接下来,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评价与反思五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说课。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演唱《牧童》这首歌曲,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了解歌曲的背景知识。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通过音乐欣赏和表演,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牧童自由、快乐的生活状态,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内容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歌曲《牧童》的演唱学习,包括歌词的理解和记忆,旋律的学习和演唱。
2. 歌曲背景知识的介绍,包括歌曲的创作背景、风格特点等。
3. 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如节奏、音高、音色等。
4. 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歌曲的创意表演。
三、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本次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交流和合作中共同进步。
3.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的牧童生活中感受歌曲的情感。
4. 互动式教学法: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课堂的活跃度和学生的参与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田园风光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为学习《牧童》这首歌曲做铺垫。
- 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知识,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学习歌曲- 教师范唱《牧童》,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 分段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歌曲中的旋律和节奏难点。
- 学生跟唱,教师及时纠正发音和节奏上的错误。
《牧童》一等奖说课稿
《牧童》一等奖说课稿1、《牧童》一等奖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古诗《牧童》。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
"学习古诗,不仅让学生了解了丰富多彩的祖国文化,丰富学生的语言,发展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诗学素养。
今天我将以浅薄而又真诚的见解,谈谈我对《牧童》这一课的教学构想。
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说教学预期和反思"这六个方面来说课。
一、说教材(一)说教学内容《牧童》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组第五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诗。
本组教材是以童年为专题来编排教学内容的。
《牧童》是唐代诗人吕岩所作,吕岩也就是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吕洞宾。
整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儿童晚归休憩图:草场、月夜、笛声、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我们的心灵感到宁静。
全诗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
生动的表现了牧童悠闲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单元的目标和学生的`学情,以及古诗教学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目标:1、熟读并背诵古诗,感知古诗大意。
2、使学生体会到诗中画面的优美意境,并从中感悟到诗人对悠闲自在、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3、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感受中华语言的精妙。
(三)说教学重难点本诗通俗易懂,所以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体会到诗中画面的优美意境,并从中感悟到诗人对悠闲自在、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同时这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二、说学情五年级的学生已学过很多古诗,他们能借助解释、工具书、想象画面等多种方法来读懂古诗的大意。
对学习古诗抱有一定的热情,但有时,对诗歌背后蕴含的诗人情感还不能深刻地体会到。
虽然本节课学生只能经过二十分钟的预习,而且手中无任何工具书,但因为本诗字面上的意思比较浅显,所以在课上,我淡化了对诗意的讲解,直指重难点。
《牧童》说课稿
《牧童》说课稿《牧童》说课稿篇一一、教材分析《画家和牧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这篇生动的儿童故画,讲述了唐代时一个牧童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的故事。
赞扬了牧童率直不盲从,实画求是,敢于挑战权威的品德以信戴嵩敢于面对错误,虚心谨慎,勇于接受批评的优秀品质。
故事情节曲折,人物角色鲜明。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围观人的表现与小牧童进行对比,在读、议、演、评中充分感受人物的品质在。
二、学情分析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但是文中涉及的内容,与学生有一定的距离。
教师可布置学生收集戴嵩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认识到大画家与小牧童之间差距悬殊,从而为学文做好铺垫。
另外还应抓住情节上的曲折变化,组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入境悟情,加深对内容和人物品质的深刻体验,从而受到文中人物优秀品质的影响和启迪。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13个字,会写12个字。
2、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有关夸赞戴嵩画技高超的词语和句子。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课文中画家面对错误,谦虚谨慎,牧童实事求是,敢于挑战权威的优秀品质。
同时积累课文中夸赞戴嵩画技高超的词语和句子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插图展开想像,让学生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会认13个字,会写12个字。
积累有关夸赞戴嵩画技高超的词语和句子。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难点:结合插图展开想像,引导学生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五、教学方法:1、说教法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结全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了本课的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教师和学生谈话,激发感情,引起兴趣。
2、提问教学法:课堂中逐步引导学生,逐渐深入课文。
3、点拔教学法: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2、说学法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牧童》说课稿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牧童》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牧童》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描绘了一个牧童在山野间放牧的场景,通过牧童与大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课文语言朴实,富有诗意,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时,课文也体现了牧童天真烂漫、自由自在的性格特点。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诗歌的韵律和意境有一定的感知。
但针对本课,学生可能对一些生僻字词和诗句的含义理解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牧童与大自然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生僻字词的理解与掌握。
2.诗句的意境感受和理解。
3.通过对课文的深入学习,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2.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采用分组讨论、分享心得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以情感为主线,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图片或视频形式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讲解生僻字词:针对课文中的生僻字词,进行讲解,确保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
4.分析诗句:引导学生分析诗句的意境,理解牧童与大自然的关系。
5.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所表达的美好情感,引导学生深入体会。
6.分享心得: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7.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牧童捷克民歌说课稿
牧童捷克民歌说课稿
说课稿
一说教材
欣赏曲《牧童》是一首斯洛伐克民歌。
2/4拍,C大调。
四乐句的一段体结构。
第一乐句旋律以级进为主,切分节奏的运用使歌曲增添了生气。
第二乐句作第一乐句节奏的完全重复,只是采用了严格的模进手法,旋律移高了五度。
第三乐句是歌曲的高潮,出现了全曲最高音“mi”,抒发了牧童内心涌动的快乐情感。
第四乐句节奏做适当变化,旋律线逐渐下降,歌曲的情绪也渐渐平静下来。
歌唱曲江苏民歌《牧童》像一幅田园风景画,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生活的热爱,这种发自内心的情感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4/4拍,五声羽调式。
歌曲的节奏抒展,旋律优美抒情。
歌词以童心描绘出蓝天、白云、绿水、青草,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田野风光,抒发了小牧童悠闲放牧的愉快心情。
歌曲的第三段至结束全以小牧童牧羊的吆喝声衬词为歌词,巧妙地补充了短小而意犹未尽的情境,使得歌曲的情感得以充分地抒发,给人一种完美的审美感受。
二说教法
整个教学过程我是以“牧童放羊的行踪”为线索,采用快慢快不同《牧童》的音乐来表现情境。
一开始“牧童赶着羊儿高高兴兴去山坡吃草”,用了欢快活泼的捷克《牧童》,再是“羊儿在山坡吃草的各种形态”,用了抒情优美的江苏《牧童》音乐。
我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整堂课融入这个情绪对比之中,把音乐与牧童的生活融为一体,表达
歌曲的艺术形象和意境。
我用创设情境,唱游创编拓展等教学方式融入歌词教学中,。
《牧童》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
《牧童》说课稿《牧童》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牧童》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牧童》说课稿1一、说教材《牧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篇《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一首古诗,本单元以“童真童趣”为主题,本首诗主要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表现出牧童心灵的自由自在,无牵无挂,自然放松。
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充满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与追求。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编写特点和五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牧童、蓑衣、铺”等生字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默写古诗。
3、通过看注释、圈点批注、想画面等方法,理解诗意,并会用自己的话讲述诗意。
4、通过古诗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与快乐。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为了能顺利达成这一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重难点确定如下:重点是:通读古诗,再通过看注释、圈点批注、想画面等方法,理解诗意。
难点是: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与快乐,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5、说学情:五年级学生已学过很多古诗,他们基本能借助注释、工具书、看图想画面等方法读懂古诗大意,但是,他们对古诗背后蕴含诗人的情感还不能深刻体会,此时,教师就应适时点拨引导。
二、说教法学法教法: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曾经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为了突出重点,攻破难点,解决疑点,再结合本课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课教学方法:朗读感悟法,例如:初读古诗时,我让学生充分的把古诗读几遍,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再读古诗,通过个别读、齐读、对读等方法读出层次美,读出情感。
其次我还运用了圈点批注法、点拨引导法,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地去解决问题。
人教版音乐说课稿《牧童》
人教版音乐说课稿《牧童》《牧童》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旨在通过对人教版音乐教材中《牧童》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1. 了解并掌握《牧童》这首民歌的背景知识及其音乐特点。
2. 学会演唱《牧童》,并能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
3.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创造力,通过小组合作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
4. 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与分析《牧童》是一首流传于中国北方的民歌,以其朴实的旋律和贴近生活的歌词深受人们喜爱。
歌曲通过描绘牧童放牧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音乐上,它采用了五声音阶,旋律简单易学,节奏明快,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和感染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对《牧童》背后文化的兴趣。
2. 合作学习:分组进行舞蹈动作的创编,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互动式教学: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歌曲的演唱和舞蹈表演,增进师生间的互动。
4. 多媒体辅助:利用音乐播放设备和投影仪,展示《牧童》的背景资料和相关图片,增强学生的视觉体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一段草原风光的视频,引起学生对牧童生活的好奇和兴趣。
- 简要介绍《牧童》的起源和流传情况,为学生提供歌曲的文化背景。
2. 学习歌曲- 教师示范演唱《牧童》,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 分段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掌握五声音阶的使用和歌曲的情感表达。
- 学生跟唱,教师及时纠正发音和节奏上的错误。
3. 创编舞蹈- 分组讨论,每组根据《牧童》的内容和情感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
- 每组展示自己的舞蹈,其他同学和教师给予评价和建议。
-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不同舞蹈动作背后的文化内涵。
4. 综合表演- 学生自由组合,将歌曲演唱和舞蹈动作结合起来进行表演。
- 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 通过表演,加深学生对《牧童》的理解和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识。
五、课堂小结- 回顾《牧童》的学习内容,总结歌曲的特点和学习心得。
人教版说课稿牧童
人教版说课稿牧童说课稿:《牧童》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旨在通过对人教版教材中《牧童》一诗的学习,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诗歌内容,掌握并运用诗歌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牧童》的学习,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掌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中隐含的哲理。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牧童》的背景知识,准备相关的教学辅助材料,如诗歌朗读录音、PPT等。
2. 学生准备:预习《牧童》,尝试理解诗歌大意,准备与诗歌相关的背景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田园风光的视频片段,激发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为学习《牧童》营造氛围。
- 简要介绍作者吕洞宾及其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2. 诗歌朗读- 教师示范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 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诗歌讲解- 分析诗歌的结构,讲解每句诗的含义和修辞手法。
- 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如“牧童”、“短笛”等,引导学生理解这些意象背后的深层含义。
4. 情感体验-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牧童》情感的理解和体会。
- 邀请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适时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
5. 拓展延伸- 介绍与《牧童》相似主题的其他古诗文,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
-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田园诗,表达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
6. 课堂小结- 总结《牧童》的主要教学内容,强调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感受,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五、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背诵《牧童》,并默写诗歌。
2. 完成一篇关于《牧童》的读后感,表达个人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牧童》说课稿【5篇】
《牧童》说课稿【优秀5篇】《牧童》说课稿篇一《画家和牧童》这则有趣而发人深省的故事,选自人教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组的首选课文,以浅显的语言、生动的文字、精彩的人物对白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敢于向大人物质疑的牧童形象,以及一个善于接受他人建议的大画家戴嵩的形象。
故事情节简单适合二年级阅读,根据文本语言特色和二年级孩子认知特点,确定本课时两点教学目标:1.会读13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积累词语。
2.读通课文,关注对话朗读,在想像、对比中,感受牧童挑战权威敢于质疑的品质。
古代的小故事,难免与孩子生活形成差距,基于学情,确定本课时的重点是在对话的品读中,体会人物的品质,这也是本课时的难点。
教师在课前搜集相关的资料,人物的背景制作好课件,学生预习课文,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根据这样的目标、重难点,“以生为本、以读为主”的理念,设计五个环节的教学。
一、读题质疑,走进故事。
二、整体读文,词语积累。
三、研读“称赞”,感受画技。
四、重点品读,体悟品质。
五、认真书写,总结延伸。
下面具体说说五个板块的教学设计和设计意图。
第一板块读题质疑,走进故事。
扎实的课堂从课题开始,有效的课堂也从课题开始。
直接板书,质疑,理解牧童和画家,利用“牧童骑黄牛”迁移回忆“牧童”,画家围绕“家”,说说怎样成为家?在说说认识画家的画技。
在充分的感知后,基于学生的预习,出示本课中的画家:戴嵩。
识记“戴”,读准“嵩”。
质疑的第一个方面直接梳理后,继续交流,发现一个大人一个小孩,一个有名一个无闻,对比中感受人物地位、年龄、阅历诸多的不同。
一个题目告诉我们那么多的信息。
让学生了解题目重要的同时,激发孩子对课文学习的期待,在无痕中渗透学法,在此基础上走进课文,扎实细致、行之有效。
第二板块整体读文,词语积累。
低段教学中生字、写字是重点之一,这个板块我从两个部分达成目标。
第一、自由读文,提出“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的要求,难读的多读几遍”的要求,这样每一次读书都给予明确确的目标,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十分必要。
《牧童》说课稿精选八篇
《牧童》说课稿《牧童》说课稿「篇一」一、说学情定目标《画家和牧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讲述的是唐代一个牧童勇敢地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出现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批评的事。
课文以生动的叙述深深的吸引学生去朗读、去品味,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画家的虚心好学和牧童实事求是敢于挑战权威的优秀品质。
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了近两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识字方法,识字是重点,但不是教学的难点。
怎样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成为我本课教学的难点。
二、基于以上分析,我拟定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读16个生字,学会“呆、批评”等字的书写。
在阅读中积累和运用优美词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能力目标:促朗读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的不断生成。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悟“只有在交往中学会谦虚,在合作中敢于说真话的品质”才是真正的合作学习。
下面,我就粗略地说一说我的设计思路:(一)课题书写,揭示课题文章的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也是打开孩子心扉的窗口,必须得写好它,读好它。
教师书写课题时也要求学生书空,并指导书写“牧”字(“牧”字右边的反文要注意,撇高高在上,横起笔要低,要短,这一撇要有弯度,捺要出脚。
),然后指导读题。
适时引出画家叫戴嵩,是唐代著名画家(卡片出示,指导读词)。
过渡:进入环节二(二)初读课文,扫除生字障碍,整体感知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了近两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识字方法,识字是重点,但不是教学的难点。
首读课文,我让学生利用生字拼音读通课文,为强化和巩固认读生字,随后我将课件出示16个认读生字,指生认读。
学生兴致高,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但是,仅仅单个识字是不够的,识字教学必须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让他们懂得这些字在句中的应用。
因而,我将课件出示含有生字的句子,为精读课文扫除障碍,这个环节也将为品读课文埋下伏笔。
(①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5课《牧童》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5课《牧童》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牧童》是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5课的一首歌曲。
本节课选用的歌曲《牧童》,歌词简单易懂,旋律优美,富有童趣。
歌曲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一个牧童在田野上放牧的情景,体现了牧童的悠闲自得和天真烂漫。
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变化丰富,富有特色,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音乐教育,他们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
这一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记忆力,适合通过歌曲、动作等形式进行教学。
然而,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相对较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和提高。
此外,学生的个性差异较大,教学时应注重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歌曲《牧童》,使学生了解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培养学生用动作表现音乐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牧童》的旋律、节奏和歌词。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音准、节奏和唱词的准确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分组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音响设备、乐器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歌曲《牧童》,引导学生听唱,感受歌曲的美妙。
2.新课教学:教师讲解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示范演唱,引导学生跟唱。
3.歌曲练习:教师分段教授歌曲,引导学生反复练习,提高歌唱能力。
4.动作表现:教师教授歌曲对应的动作,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现歌曲。
5.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重点和难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歌曲《牧童》的歌词、旋律图示、节奏示意图等,通过板书使学生对歌曲有一个直观、清晰的认识。
牧童优秀教案优秀(精选14篇)
牧童优秀教案优秀(精选14篇)牧童优秀优秀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读好人物的语言,体会不同的语气表达,从人物对话中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2、过程与方法:在学习中理解词语,理解时积累,积累后运用词语说句子。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获得生活的启示和教育。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读好人物的语言,体会不同的语气表达。
教学难点:从人物对话中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
1、导入。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2、检查字词情况。
三、品读课文。
(一)、体会“著名”1、重点句1: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出示句子: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他的画挂出来,有许多人观赏。
通过对比理解关联词“—就”,进行说话练习。
2、重点句2: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读中理解“没有不”的双重否定的意思。
(二)、学故事。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1)、戴嵩给朋友画了一幅什么画?(2)、戴嵩是怎么画的?(3)、画得怎么样?2、学生反馈。
重点句1: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借助生动画面理解“浓墨涂抹”和“轻笔细描”的意思,从“一会儿,一会儿”里体会画家的高超技艺,并试着用“一会儿一会儿”说一句话。
重点句2:商人和教书先生的话。
指导朗读,在读中感悟作品的著名。
理解、积累词语。
重点句3:牧童和画家的对话从“画错啦,画错啦!”入手,抓住牧童和画家的对话,读议结合,理解画家戴嵩和牧童的品质。
四、拓展升华。
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着两位朋友说点什么?五、小结。
板书设计:21画家(图)画家和牧童指出不足—————牧童(图)拱手感谢(勇敢)3(虚心)牧童优秀教案优秀篇2教学目标1.认识古诗生字,会书写“蓑”;准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
《牧童》说课稿
《牧童》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演唱技巧在表达音乐情感中的作用,感受歌曲情绪的细微变化,让学生正确运用音乐表现要素的变化,表达内心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引导下,采用听唱法由浅入深的教学环节,且层层相扣。
力求从听、辨、感等教学活动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用明亮,清脆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体验歌曲的情绪并用明亮、清脆的声音演唱歌曲。
【难点】1.歌曲中切分节奏的掌握XXX.2.歌曲中3段歌词中,不同歌词的高音演唱方法。
三、教学用具钢琴、画片、录音机、磁带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语: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一个美丽的地方去玩一玩,闭上你的眼睛,仔细的听听、想想,我们要去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音乐起(播放《牧歌》)我们去的地方是一个什么样儿的地方?你仿佛看见了什么?生答:……请学生贴出画面1.师:那让我们把这美丽的地方贴画出来吧2.点题:师——猜猜看,小羊儿是谁赶来的?贴出牧童、出示课题(二)新课教学1.师:看到这么美丽的画面,老师不禁想起了一首歌,(播放《牧童》)一会我们在听的时候请你感受一下歌曲是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的?生答:活泼,欢快的【设计意图:在反复聆听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从整体感受歌曲的情绪,着重培养听的能力;为用明亮,清脆的歌声表现歌曲做了铺垫。
】2.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这遍老师又有了一个新问题,听一听歌曲是用什么拍子来唱的生答:2/4拍(区分2/4和3/4)3.师:我们以前曾经学过哪些歌曲的演唱形式啊?生答:独唱,合唱,齐唱,领唱,二重唱,轮唱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那么下面我们来听听这首歌曲都运用了那些演唱形式来演唱的。
生答:领唱,二重唱,齐唱,轮唱4.按照节奏朗读歌词【设计意图:通过按照节奏朗读歌词,让学生更深入的熟悉歌曲节奏,为进一步学唱歌曲做准备。
牧童说课
榆林市教学能手大赛获奖选手说课稿选登:《牧童》说课稿一、说教材《牧童》是人教版小学义务教育五年级下册第二组中的一首古诗。
本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断时续,随风飘扬。
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
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视野里的。
选编这首古诗的目的:一是通过学习,理解诗词的意思,体会童年生活的纯真和美好;二是通过背诵默写古诗词,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三是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二、说学情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不少学习古诗的经验,加上这首古诗又很有童趣,其中所描述的生活会令许多孩子向往,所以教学起来会容易许多——既易于学生理解,又能很快提升兴趣。
三、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
教学古诗旨在引导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在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培养语感,提升积累语言的能力。
四、说重、难点理解诗词的意思,背诵、默写诗词,体会童年生活的无邪和美好。
五、说教法与学法品词析句、反复诵读、读中感悟六、说教学目标根据以上所确立的教学理念与重难点,我为本古诗的教学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品读古诗、想象画面、理解诗意;3、通过诵读古诗,体会童年生活的无邪与美好。
七、说教学程序根据本课所确立的教学目标,我预设如下教学程序。
(随机简述相关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1、迁移旧知,引入新课通过背诵以往学过的有关牧童的古诗,引入新课,以实现知识的潜移默化。
2、自读古诗,初步感知本教学环节我在布置学生自读之前,向孩子们提出了两个自读要求:读准诗中的字音、字词;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这样的教学旨在让学生带着目标去思考地学习,有目的性的学习。
3、精读古诗,理解诗意,感悟诗情这一环节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小学音乐《牧童》说课稿
小学音乐《牧童》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牧童》,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简单阐述我的教学思路。
一、说教材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作为一名老师,我认为对于教材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牧童》是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节唱歌课;作品为C大调,2/4拍,情绪活跃地,旋律轻快活泼,描绘了牧童放牧的故事与场景,表达了热爱生活的情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会切分节奏地以及二声部合唱知识,感受作品表达对生活地热爱之情,从而获得良好地音乐体验,提升二声部演唱技能。
二、说学情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但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四年级的学生随着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学生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合唱、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
三、说教学目标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学情的了解,我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下:1.通过学习作品《牧童》,感受歌曲中所表达的对美好生活以及童年时光的热爱之情,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
2.通过对歌曲《牧童》的演唱,并配以讨论、分析、探究等方法,学生能够了解合唱的艺术魅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认识切分节奏以及变化音,了解合唱的形式,掌握合唱的方法,并能够用亲切、真挚的情绪完整有感情演唱歌曲,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作品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重点是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能够用自然活泼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
难点是能够掌握切分节奏以及变化音的演唱,能够用和谐统一的声音进行二声部合唱。
《牧童》说课稿
《牧童》说课稿正文:《牧童》说课稿《牧童》说课稿15篇《牧童》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歌曲《牧童》是一首山歌风格的江苏民歌,4/4拍。
歌曲的节奏舒展,旋律优美抒情。
歌词以童心描绘出蓝天、白云、绿水、青草,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田野风光,抒发了小牧童悠闲放牧的愉快心情。
歌曲的第三段至结束全以小牧童的吆喝声衬词为歌词,巧妙地补充了短小而意犹未尽的情境,使得歌曲的情感得以充分地抒发,给人一种完满的审美感受。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活动。
”结合本校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为:1.学唱歌曲《牧童》,能自然熟练地演唱。
2.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能正确、熟练地演唱歌曲《牧童》。
教学难点:编创动作表现歌曲。
养成教育训练点:集中注意力,喜欢音乐,乐于表现。
教学准备:电脑、音响、媒体音乐素材等。
三、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确定《标准》中还指出:“应充分注意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身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因此,本节课主要采用图片展示、录音范唱、教师示范歌舞、先扶后放等教学手段和看图说话、听范唱、模唱、编创动作表演等学习方法。
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复习已学歌曲。
老师播放歌曲《小雨沙沙》《放牛歌》,学生同步边唱边表演,老师与学生共舞。
(二)新课学习:揭示课题,帮助学生理解课题。
《牧童》说课稿2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默读、轻声读、分角色读等朗读方法感悟人物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画家的虚心,学习牧童的勇敢。
教学重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体会牧童的勇敢和画家的虚心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牧童说课稿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说课稿《古诗词三首--牧童》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组第五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诗《牧童》。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设计理念、教学目标、重难点以及教学方法几个环节实行本次说课。
一、教材分析首先说说我对教材的理解,本单元课文都是围绕人物的童年生活来描写的,重点是让学生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与无忧无虑。
《牧童》这首诗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整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儿童晚归休憩图:原野、月夜、笛声、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
全诗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
生动地表现了牧童悠闲自在、无拘无束的童年生活。
二、设计理念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课堂教学力求表达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以学生自读自悟、自主探究为基础。
2、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
力求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自读自悟、主动探究,读懂诗意。
3、在品读语言文字的同时感受古诗及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五年级的学生已学过很多古诗,他们能借助注释、工具书、想象画面等多种方法来读懂古诗的大意。
对学习古诗抱有一定的热情,但有时,不能深刻地体会到诗歌背后蕴含的诗人情感。
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结合本单元教材分析、教学要求和本课教学要求,我将目标定为:知识与技能目标:会写“牧、蓑”两个字,能准确读写“牧童、蓑衣”等词语。
能有感情地朗读《牧童》,背诵并默写。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等方法,理解古诗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诗句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想象古诗描写的意境,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感受牧童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
四、教学重难点因为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具有感受、理解的水平,更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为:1、体会古诗的大意。
2、感受诗人笔下牧童生活的自由自在和无忧无虑。
牧童说课稿人教版
牧童说课稿人教版教学设计:《牧童》说课稿——人教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对《牧童》这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中的基本词汇和句式,并能够复述故事情节。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和表演等多种方式深入理解文本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牧童形象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尊重自然的情怀。
二、教学内容与分析《牧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牧童与牛群和谐相处,共同生活在大自然中的故事。
文章语言简洁,情节生动,通过牧童与牛的互动,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内涵,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索课文内容。
2. 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3. 角色扮演:学生通过扮演牧童和牛群,加深对课文情感和情境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一段自然风光的视频,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热爱。
- 提问学生对牧童生活的认知,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 课文学习- 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节奏和韵律。
- 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帮助学生理解牧童与牛群之间的互动。
3. 合作探究- 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牧童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
- 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4. 角色扮演-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牧童与牛群的互动场景。
- 通过表演,让学生体验牧童的生活,感受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
5. 总结反馈- 教师总结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成果。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环保,尊重和保护自然。
六、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讨论和表演的投入程度。
音乐《牧童》说课稿(通用5篇)
音乐《牧童》说课稿音乐《牧童》说课稿(通用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
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音乐《牧童》说课稿(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音乐《牧童》说课稿1教学内容:1、综合训练2、歌曲《牧童谣》表演3、集体舞:《小牧民》4、欣赏:我是人民小骑兵(木琴独奏曲)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自然、明快的歌声表现牧童放牧时的愉快心情。
培养学生爱劳动、乐观向上的好品德。
2、通过学习集体舞《小牧民》,使学生初步接触蒙古族舞蹈的风格韵律,学做硬肩、笑肩、挤奶等动作。
3、通过欣赏《我是人民小骑兵》感受乐曲的风格、节奏上的特点,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教学重点:集体舞:《小牧民》教学难点:感受《我是人民小骑兵》风格、节奏上的特点。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发声练习:同前节二、表演歌曲《牧童谣》;综合训练。
1、集体有感情的齐唱歌曲。
2、请同学们试着背唱牧童谣,并讨论完成综合训练二。
3、提问:这首歌曲的歌词段数多、歌词较多,仔细观察它的歌词有什么特点?(问答式)我们用什么演唱方式能够更好的体现这一点呢?(男问女答、女问男答、领唱与合唱等)分别练唱。
4、请同学们上前表演自己编的节目。
优秀小组给红花。
5、请同学按照书上综合训练三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三、集体舞表演。
1、我们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像我们学唱的牧童谣就是有风味的歌曲。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有我国蒙古族的风格的一段舞蹈。
2、学习单一动作。
教师示范讲解硬肩、笑肩、挤奶等动作。
两人一组练习。
3、分解动作进行教学。
教师带领学生将整套动作串联起来完整练习。
4、跟着音乐练习。
注意引导学生质朴的情感表演劳动时的喜悦。
5、请同学上前表演。
四、欣赏《我是人民小骑兵》。
1、教师介绍:接下来我们继续来欣赏一首民族风味的乐曲-木琴独奏曲《我是人民小骑兵》。
2、初听乐曲。
讨论:从教材中的插图请你说说这首乐曲表现了哪些内容?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用自己的语言表述)3、复听乐曲,请同学边听边随音乐做动作。
人教版音乐牧童说课稿
人教版音乐牧童说课稿音乐课程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旨在通过对《牧童》这首歌曲的学习,让学生:1. 了解并感受中国民歌的基本特点和风格。
2. 学习并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基本演唱技巧。
3.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感。
4.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牧童》歌曲背景介绍- 歌曲的起源、流传地区及其文化意义。
- 歌曲与牧童生活的联系,以及如何通过音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2. 歌曲旋律与节奏分析- 旋律线条的走向,识别旋律中的重复与变化。
- 节奏型态的识别与实践,如何通过节奏的变化表达不同的情感。
3. 演唱技巧指导- 呼吸控制与发声方法。
- 音色的调整与情感的表达。
- 合唱中的声部协调与和谐。
4. 实践活动- 分组练习,每组尝试演唱不同声部。
- 整体合唱练习,注意声部间的配合与整体效果。
- 通过录音设备回放学生的演唱,进行自我评价与改进。
三、教学方法1. 导入法:通过讲述牧童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为学习歌曲做好铺垫。
2. 演示法:教师示范正确的发声方法和演唱技巧,学生模仿学习。
3.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歌曲的理解与感受,分享学习心得。
4. 实践操作:通过分声部练习和整体合唱,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歌曲。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讲述牧童的生活场景和《牧童》歌曲的背景故事。
- 播放《牧童》的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新课内容讲解(15分钟)- 详细分析歌曲的旋律结构和节奏特点。
- 教师示范演唱,指出关键的演唱技巧和注意事项。
3. 学生练习(20分钟)- 分组练习,每组负责一个声部,教师巡回指导。
- 学生尝试将旋律与歌词结合,进行简单的演唱。
4. 合唱练习(15分钟)- 各组汇合,进行整体合唱练习。
- 教师指导声部间的协调,调整合唱效果。
5. 总结反馈(5分钟)- 通过录音设备回放学生的合唱,进行自我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牧童》说课稿范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唐代诗人吕岩的诗《牧童》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教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五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牧童》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组第5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诗本组教材以“多彩的童年生活”为专题展开《牧童》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儿童晚归休憩图全诗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生动的表达了牧童那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
2.学情分析:
那么五年级学生对这首诗是一个怎样的认知情况?这首诗对他们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呢?他们又想以怎样的方式来学习这首诗呢?
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我在课前对学生做了这样的调查:
1.你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这首诗么?
2.你认为学习这首诗的时候需要进行单独的识字学习?
3.你会背这首诗么?
4.你能大概说出这首诗的意思?
5.你能从诗中体会到诗人的情感?
调查中我发现:80%的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这首诗95%的学生认为不需要进行单独的识字学习70%的学生会背这首诗能大概说出这首诗意思的占30%,能从诗中体会到诗人情感的只有极少数根据学生的实际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课程标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二、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古诗感知古诗大意
2.使学生体会到诗中画面的优美意境并从中感悟到诗人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生活状态的向往
3.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妙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体会到诗中画面的优美意境并从中感悟到诗人对悠闲自在、安然自乐生活状态的向往
三、说教学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所以教学本首诗我准备采用“诵读法”、“重点字词剖析法”、“情景教学法”、“设景想象教学法”来展开教学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来创设情境体现“快乐读美文轻松学古诗”的教学理念并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四、说教学过程
具体教学过程从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一)欣赏音乐走进《牧童》
课前我先播放一首欢快的《田园之歌》让学生欣赏并这样引导:是呀美妙的音乐能带给人愉快的心情其实能带给人快乐的事有很多
比如今天能和大家一起学习我就感到很快乐看到同学们端正的坐姿
甜美的微笑我也很快乐说说看什么事使你感到快乐?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学生情趣高涨时我顺势导入: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份快乐的心情走进唐代诗人吕岩的诗——《牧童》并板书课题:牧童
这样让教学在师生对话中展开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课堂教学也因为学生的入情而进入了积极的状态
(二)品读古诗读出味道
诗词的美妙在于诵读在指导学生诵读的过程中我分这样三个层次进行:
1.读正确
首先我让学生初读整首诗重点认读:“铺”、“蓑”、“卧”并指导写法
2.读出节奏
初读后我告诉学生诗句本身就含有很强的音乐感这就要求我们读的时候要注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
3.读出内涵
在学生读出节奏的基础上我这样引导:诗词言情诗词言志诗词
很多时候是一首歌是一幅画我想知道你从这首诗中读出了什么?
(1)读出诗中所蕴含的画面
学生可能会说:我读出了诗中所蕴含的画面我仿佛看到了草地、牧童、蓑衣、月光等接着我引导学生想象景物的颜色和姿态学生可能会说:
()的草()的笛声()的牧童()地躺着()的草场()的月光
()的晚风()的月夜
如此学生从单个词语入手经过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使诗中的景、人、物变得鲜明生动起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连词成句说出整首诗的意思体现了学习的梯级为下面的古诗理解降低了难度
(2)读出诗人愉快的心情
为了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我追问这是一个怎样的牧童?你能
读出诗人什么心情?学生都能说出这是一个快乐悠闲的小牧童(板书:快乐悠闲)那么你是体会到作者愉快心情的呢?你从些词语感受到牧
童的快乐与悠闲呢?让学生品读诗句从而发现景物描写最能反映作者
的心情原来一切景语皆情语此时我适时适度的引导学生高兴地诵读
这首诗
这个环节我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
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让学生边读边思考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从而解决教学重点
(三)走进诗境感悟诗情
在熟读古诗的基础上我以“你从诗的什么地方看到了这样快乐悠闲的牧童?”一问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引导
预设一:抓住“铺”想象画面品味“弄”感受情趣
当学生说:从“笛弄晚风三四声”中看到了一个快乐的牧童时我追问:是谁在吹笛子?在什么地方吹?此时我适时播放音乐《牧笛笛子》未见牧童先闻其声给了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从而真切地体会到了一个“弄”字所蕴含的情趣
接着我运用画面再现情境让学生感受牧场的辽阔并对学生进行语言概括能力的训练:同学们此刻你的眼前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诗中的一个词给了你这种平缓舒服的感觉?以此引领学生感受“铺”字用词的精妙
“只有入境才能悟情”本环节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运用画面与音乐再现情境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气
氛美的画面美的音乐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体验使他们的
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得到了发展
预设二:想象“卧月明”感悟诗中情
有的学生可能会说:从“不脱蓑衣卧月明”中感悟到了牧童的快乐与悠闲我先出示课件:《牧童休憩图》给学生以感官上的体验再引领学生回到诗句中让学生找一找个词更能体现牧童的无拘无束?
学生很快找到:“不脱、卧”这两个词接着我引导学生体会:他为什么不脱蓑衣?他躺在一个怎样的地方?怎样躺?把“卧”换成“坐”
或者“立”行?这样学生在交流中、反复品读中感悟到了牧童的无忧无虑与天真烂漫
这样抓住重点字词品读品味避免了古诗教学逐字逐句的串讲串问突出了语文学科的特点通过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让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妙从而真正学有所获
接着我挖掘教材的留白处开启学生想象的闸门:(音乐响)躺在柔柔的草地上闻着青草的芳香望着天上的明月享受着晚风的抚摸此时此刻假如你是这位躺在草地上的牧童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在美妙的遐想中学生融入诗境走进牧童的内心世界由此抒发情怀发表见解此时学生化牧童为自己化自己为牧童与诗中人产生了情感的共鸣
(四)探作者心窥别样情
读诗不仅要读出诗中画还要读出诗中人这对学生而言是学习古诗的一个很好的导向是从一个层次到另一个层次的深入为了很好地解决这一教学难点我这样引导:同学们快乐的心情是相通的眼前的一切不仅令牧童陶醉令我们大家陶醉也令诗人吕岩陶醉其实吕岩喜欢牧童还有另外的原因呢此时我出示诗人吕岩的资料
让学生了解到了诗人向往远离喧嚣、悠闲自乐生活的原因后我创设意境学生配乐吟诵古诗与诗人展开心灵的对话
这不仅是教学回归到古诗的本体更是学生情感的回归与升华进而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五)拓展延伸背诵积累
学习古诗就是要让学生在欣赏古诗的同时爱上古诗所以在学生“意犹未尽情犹未止”时我出示了一组以“儿童生活”为体裁的诗句让学生赏析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桑茶坑道中
宋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荫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诗句赏析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
将本课的古诗辐射到其余相关诗句真正做到课内外学习的有机融合
至此我顺利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中我努力寻找人文精神与语言训练的契合点通过各种形式的阅读训练将学生带到情境中去感悟、去体验、去探究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语文课堂中进行学习体现了我创建“和谐课堂”的教学思想
五、说板书设计
最后说一下我的板书这节课我设计的板书力求简洁明快一目了然“快乐、悠闲”二字彰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是教学内容的精华体现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点睛之笔
附板书:
牧童
吕岩
快乐悠闲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感谢您的聆听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