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得与失

合集下载

社会主义改造后期的失误与偏差

社会主义改造后期的失误与偏差

但是不能因为出现这些失误而否定 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意义
• 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的实现 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 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 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 这样的变革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反 而极大地加强了人民的团结,并且是在人 民普遍拥护的情况下完成的。
具体来说,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原因:
1、国内外形式的不利影响 2、客观条件的限制 3、对基本国情和时代主题的判断出现偏差 4、在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定位失误 5、对社会主义时期国内主要矛盾的认识上出现动摇 6、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7、主要领导人在认识上出现分歧 8、党的自身建设和党内民主生活长期不正常
• 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不够严谨, 工作方法上过于简单。 • 历史条件的限制:在社会主义经济模 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单一,追求 纯粹的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 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 简单化,只注意到集体所有制和全民 所有制这两种基本形式,而对社会主 义改造完成后公有制经济可以和非公 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缺乏认识。
问题:如何看待社会主义
改造后期的失误与偏差?
• 在一九五五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 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 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 以致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 • 一九五六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 以后,对于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 理也不很适当。来自出现这些问题是由于。。。

怎样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失误?

怎样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失误?

怎样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失误?怎样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失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指的是从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之后直到现在,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我喜欢把他分为两个阶段:一,从1956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或者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二,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为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之所以把这一阶段称为探索时期是因为这一阶段党在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时失误与成就是并存的,并且党一直在改正错误路线和建立正确路线。

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56年九月到57年初中共八大一次会议的召开,这次代表大会的历史任务是,总结七大以来的历史经验,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

毛泽东在会上指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和文化需要。

八大算是建设中的一个成就,其基本路线方针都是正确的。

之所以取得这个成就原因在于党总结了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建设成果和经验,并且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破除了对斯大林和苏联建设的迷信。

二,57年到66年文革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在曲折中前进。

这一时期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为代表。

58年社会主义总路线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一方面体现了我国人民对于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急迫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党过高估计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后来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包括反右倾斗争及扩大化。

三,从66年到76年是十年文革时期,这一时期是对国家经济建设的极大打击,虽然期间也出现了八字方针、原子弹爆炸成功、结晶牛胰岛素的研发等成功的建设,但是经济建设几乎处于停滞的状态。

从芙蓉镇看社会主义改造的得与失

从芙蓉镇看社会主义改造的得与失

看完《芙蓉镇》突然想到一句影评——芙蓉镇上的风风雨雨正是中国当代社会历程的缩影,《芙蓉镇》作为一部立身上个世纪60年代初的电影,在其细腻的剧情背后,我们也能让我们从影片中折射出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后的社会环境。

《芙蓉镇》的故事发生在四清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的大历史背景下,当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片中胡玉音凭借一家小小的个体米豆腐摊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

可见当时的个体经济是十分的活跃,这种活跃的个体经济本是有利于农村商品经济和市场的发展的,然而,片中李组长的出现却破碎了胡玉音本来幸福的生活,她的米豆腐摊被压制不说,她不得不去远亲家避风头,除此之外,她辛苦攒下的钱建的楼屋也被收走,丈夫自杀,她还被冠上了“新富农”的称呼。

从她种种悲惨的遭遇中,不难看出,四清运动时期,阶级斗争的锐化和对个体经济的压制可见一斑。

本是勤劳致富的胡玉音不仅没有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反而成为了被打击的目标。

由此可见三大改造后虽然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但是在对个体经济的认知上却出现了偏差。

在经济制度的选择和理解上,一味的追求过分的公有制,而忽略了其他所有制的重要性,对个体经济采取排斥的心态。

同时也没有认识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农民个体生产和私人资本长期存在的必要性和积极作用,确实,对个体经济改造是十分必要的,但并没有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体经济是不该被完全消灭的,至少在现在看来,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个体经济不仅存在,并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同时也对社会经济产生了良好的作用。

因此这是社会主义改造的不足之处。

然而,社会主义改造的功绩也是不可磨灭的,就从芙蓉镇这个小镇而言,片初可以说是呈现出了一副经济繁荣的现象,而这里的经济的繁荣发展也是依托于农业经济复苏,社会主义改造功不可没。

其实,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可以说是有得有失,从得的方面来看,扫除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在我国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经济快速增长,民生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同时,也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教训及其至今的影响力分析

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教训及其至今的影响力分析
义改造的胜利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一方面, 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一方面,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实践了 马克思主义关于和平赎买的构想, 马克思主义关于和平赎买的构想,创造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道 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关于资本 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另一方面, 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改造的胜 利改变经济结构,也使我国的阶级关系发生根本的变化。 利改变经济结构,也使我国的阶级关系发生根本的变化。地 主阶级、资产阶级是由剥削阶级向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转变; 主阶级、资产阶级是由剥削阶级向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转变; 农民阶级和其他个体劳动者已变为社会主义的个体劳动者或 具体经济的一员;工人阶级已成为领导阶级, 具体经济的一员;工人阶级已成为领导阶级,特别是知识分 子经过改造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一员。 子经过改造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一员。
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教训 及其至今的影响力分析
目录
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改造影响力分析
Page 2
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教训
(一)、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 )、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
1.在土地改革基础上趁热打铁,不失时机地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在土地改革基础上趁热打铁,不失时机地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走出了一条先实现合作化,再逐步实现机械化的道路。 走出了一条先实现合作化,再逐步实现机械化的道路。 2.逐步过渡,即从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临时互助组、互助组,到半社会主 .逐步过渡,即从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临时互助组、互助组, 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合作社。 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合作社。 3.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以及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 .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以及自愿互利、典型示范、 助的原则,引导农民自愿联合起来。 助的原则,引导农民自愿联合起来。 4.在合作化过程中,实行了正确的阶级政策,即依靠贫下中农,巩固地团 .在合作化过程中,实行了正确的阶级政策,即依靠贫下中农, 结中农,对富农采取从限制到逐步消灭的政策。 结中农,对富农采取从限制到逐步消灭的政策。将对经济制度的改造和对 人的改造结合,把消灭剥削、剥削阶级同改造富农分子结合起来。 人的改造结合,把消灭剥削、剥削阶级同改造富农分子结合起来。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人民奋斗的历史篇章,是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发展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段历史经验与教训历久弥新,值得
我们深入反思。

首先,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表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
的领导,才能够实现社会主义改造。

在改造过程中,党的领导起到了
至关重要的作用,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维护人民利益,为彻底消灭剥
削和压迫而不断努力。

其次,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必须正确把握和
处理与私有制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改造初期,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对私有制进行了限制和改造,同时也保留了一定范围的私营经济。


种做法促进了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发展,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
基础。

但是,当年的社会主义改造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教训。

其中最
为显著的是,在一些农村地区对富裕农民进行严格的打击和没收。


种做法不仅伤害了一部分农民的利益,也引起了一些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以过去的经验为蓝本,而应根据时代和国情的变化进
行改革和创新。

最后,我们应该吸取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教训,按照新时代的要求,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在改革中,我们应牢记人民利益至上的
原则,坚持党的领导,特别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和
部署。

同时,我们也应加强制度创新,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实现更加公正合理的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继续前进,迈向更加繁荣、富强、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与得失

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与得失

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与得失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一项重要工作。

经过几十年的实践,中国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但也付出了一些代价。

一、成功经验1.土地改革使广大农村人民获得了土地,增加了农民的积极性和生产热情。

新中国成立后,农民土地所有制改造,实现了土地私有制向土地公有制的转变。

土地改革的成功,解放了农民的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国有企业的建立和发展使国家在经济上拥有了更大的控制权,也使国家能够更好地调节经济。

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国有企业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基础。

国有企业的建立和发展,为中国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3.合作化运动使农村经济的生产能力得到了提高。

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合作化运动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它使农民能够共同经营土地,共享农村资源,提高了农村经济的生产能力。

4.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使中国人民的文化素质得到了提高。

在社会主义改造中,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它使中国人民的文化素质得到了提高,使中国人民更加有信心和勇气面对未来的挑战。

二、付出的代价1.一些人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在社会主义改造中,一些人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这是因为改造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和错误。

2.一些企业和行业的发展缓慢。

在社会主义改造中,一些企业和行业的发展缓慢,这是因为在改造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

3.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

在社会主义改造中,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这是因为在改造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和错误。

三、总结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践中,中国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但也付出了一些代价。

我们需要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社会主义改造途径及其作用与不足

社会主义改造途径及其作用与不足

三大改造即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从1951年12月开始,中共党中央颁发了一系列的决议,规定了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到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在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三阶段后基本完成,全国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96.3%。

中国有几千年农民个体经济的历史, 农民对土地、耕畜有深厚的私有观念、个体自主经营的习惯根深蒂固。

农民是否同意走合作化道路毛泽东系统地解决了农业合作化的社会条件问题。

第一, 毛泽东认为农业合作化具有必然性。

二, 党和毛泽东制定了“ 自愿互利, 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正确的合作化原则和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第三,毛泽东制定了合作化运动中正确的阶级路线。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11月开始至1956年底结束,全国90%以上的手工业者加入了合作社。

党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三种形式是:手工业生产小组、手工业供销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通过这三种形式,把大量的手工业者组织起来,实现由分散到集中,由低级到高级的社会主义改造。

由于贯彻了自愿互利的原则,以及随着手工业私有制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技术逐步由手工业转变为机械化生产,极大地促进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4年至1956年底全面进行。

中共对之采取了“和平赎买”的政策,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逐步将其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而且“将所有制改造与人的改造相结合,努力使剥削者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以和平赎买的方式实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也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的。

第一, 民族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长期是党的同盟者, 革命胜利后既有剥削工人的一面, 又有遵守宪法, 愿意接受改造的一面。

如何看待我国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偏差

如何看待我国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偏差

如何看待我国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偏差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曾经造成严重的失误,之所以会有那么大的失误,总的说来,是由于党和国家领导人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缺乏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基本情况的深刻了解,没有提出一套为全党所接受的系统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而在一连串胜利面前又滋长了骄傲自满的情绪。

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国内外形势的不利影响。

2、客观条件的限制。

3、对基本国情和时代主题的判断出现偏差。

4、在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定位失误。

5、对社会主义时期国内主要矛盾的认识上出现动摇。

6、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

7、主要领导人在认识上存在分歧。

8、党的自身建设和党内民主生活长期不正常。

另外,由于毛泽东在党内外享有崇高威望,并被中央赋予最后决定权,从而使他能够比较容易地否定中央的集体决定。

他的个人认识失误也会比较容易地转变为中央的错误决策,而且在错误出现后往往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纠正。

另外还有,传统观念和苏联模式的束缚,以及没有法律制度的保障,等等。

总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之所以出现严重失误,其主要原因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

但是,毛泽东在那样的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中,在探索中能够取得重要的成果和宝贵的经验已实属不易。

我们不能苛求他们在那样的历史时代,达到我们今天所能达到的理论高度和实践结果。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

主要是“在一九五五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

一九五六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对于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也不很适当。

” 出现这些问题,有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不够谨慎,工作方法上过于简单的因素,同时,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也有认识上的一些问题,主要是:在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单一,追求纯粹的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简单化,只注意到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这两种基本形式,而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公有制经济可以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缺乏认识。

如何认识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偏差

如何认识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偏差

姓名:杨明凤
班级:工设111
学院:机械学院
学号:1108030093
作业题:如何认识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偏差?
答:我觉得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偏差是必然的。

正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

由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不长,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更短,人们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还有待于继续探索。

这就是说,既然我国是在探索中去改造社会主义,那困难是难免出现的,这也就难免出现失误和偏差。

由于我国过去长期处于战争和激烈的阶级斗争的环境中,我们党对于迅速到来的新生的社会主义和全国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充分的思想和科学研究,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缺乏深刻的认识。

这些种种的原因必然导致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失误和偏差。

而且,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党就认为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有利的国内环境,可以很快地实现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愿望,在经济建设上往往急于求成;在观察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新矛盾问题时,容易把也经不属于阶级斗争的问题仍然看着阶级斗争;在党内生活中,容易把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产生的不同意见视为“路线斗争”、“阶级斗争”,导致党在指导思想上逐渐发生了“左”的偏差,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逐渐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出现了曲折。

纵观历史,一个伟大的事物总是在探索中出现失误和偏差,然后又不断的去改正错误并寻求一种新的方法。

所以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偏差是必然的。

但是,虽然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的探索过程中也犯过包括“文化大革命”这样严重的错误,遭受了重大的挫折,但从。

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与教训

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与教训

社会主义改造是指1953--1956年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一场用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代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革命。

作者认为中国共产党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具有四点深刻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第一,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以恢复和发展经济为中心。

建国初期,新中国以恢复经济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到1952年,新中国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为大规模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

并认为实际上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这一时期已经开始。

只不过这一时期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以恢复经济为主。

因此,社会主义改造无论是从规模,还是从影响等方面来说,都比较小而已。

从这点看,作者对社会主义改造是持肯定态度的。

第二,与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造进行比较,我国没有照搬苏联模式,成功地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从理论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在农业改造方面,苏联从1929年开始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一开始就造成了严重的混乱。

致苏联的农业陷入长期落后的状态。

而我国的农业集体化是在大多数农民拥护的情况下实现的,是比较成功的。

在资本主义经济改造方面,苏维埃政府采取强制剥夺的办法,把资本家的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而我国在革命胜利后,对民族资本主义没有剥夺,而是采取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

实行赎买政策,通过有偿的形式促使资本家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这在世界社会主义史上也是一个创举。

第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基础上搞经济建设,要正确对待资本主义,充分利用它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毛泽东指出:“由于中国经济现在还处在落后状态,在革命胜利以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还需要尽可能地利用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

”然而,随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施,1955年以后,随着三大改造进入了高潮,中国也开始了消灭资本主义的过程。

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出现的错误和偏差

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出现的错误和偏差

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出现的错误和偏差在一九五五年夏季以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的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我国已从过渡时期的多种经济成分构成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转变为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人剥削人的制度基本上已经被消灭。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开始得到实行。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的初步确立,“一五”计划建设取得的重大的成就,对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指出的是,我们在取得社会主义初步成就的同时,在若干理论问题上和实践中也出现过偏差:第一,在我国制定建立社会主义的根本战略方针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方针是正确的。

但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理解上存在误解。

主要表现是,把社会主义简单地看成是国家工业化加生产资料公有制--私营企业国有化、农业集体化。

而对这样两个方面,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又更多地强调了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党中央批准的《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明确指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质,就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

”这表明,党在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时候,已经反映出把社会主义社会误解成就是建立一个清一色的公有制社会。

第二,国家在制订对农民的个体私有制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时,曾正确地指出农民在土地改革以后表现出了两种生产积极性:个体经济的积极性和互助合作的积极性。

但在领导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实践中,党内对农民这两个方面的生产积极性又出现了错误的判断和估计。

即:一方面把农民的个体经济积极性和自发资本主义倾向等同起来,看成是资本主义在农村的现实危险。

早在1951年4月,中共山西省委就把农村经济在初步恢复和发展以后,农民不满足原有的劳动互助的组织形式和内容,要求单干和致富,简单地看成是自发资本主义倾向。

1953年,毛泽东在《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中,对中央农村工作部为稳定个体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出的一些正确的政策措施作了尖锐的批评,认为是有利于富农和富裕中农的资产阶级观念。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摘要建国初期,面对新中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矛盾,为保证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巩固,为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我国的发展的形式迫切要求改造,因此全国上下在毛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进入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社会主义改造主要针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历时约七年左右。

我国经历社会主义改造之后的面貌焕然一新,而社会主义改造期间得出的经验和教训尤为珍贵和重要,至今在发展中仍被不断的吸收和借鉴。

关键词:新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经验和教训目录一前言 (I)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内容 (I)(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I)(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三)资本主义工商界的社会主义改造 (1)三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 (1)(一)逐步过渡 (1)(二)和平改造 (1)四经验和教训 (1)(一)经验 (1)(二)教训 (1)五结论 (1)参考文献 (1)一前言建国初期,我国的社会发展以恢复经济为中心,然而当时国内存在着资本主义经济,存在着剥削阶级,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为此毛主席指出要尽可能地利用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正确对待资本主义并利用它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

由此我国进入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改造活动,开始了消灭资本主义的历程。

从人民的利益角度看,从发展国家经济的角度看,社会主义改造无疑是正确的,而且改造的路线没有完全仿照苏联,而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开辟了具有自己特色的道路,实践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在改造过程中没有强制执行,而是通过和平方式有偿赎买,最终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内容(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1年年底,我国颁发了一系列的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决议,决议内容包括改造的政策、路线和方针,其中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活动称为农业合作化运动。

我国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参照了苏联的合作社思路,将我国的土地全部收为国有,有使用土地需求的农民可以加入农村土地合作社。

如何评价社会主义改造

如何评价社会主义改造

如何评价社会主义改造1.如何评价社会主义改造?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

主要是“在一九五五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

一九五六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对于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也不很适当。

” 出现这些问题,有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不够谨慎,工作方法上过于简单的因素,同时,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也有认识上的一些问题,主要是:在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单一,追求纯粹的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简单化,只注意到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这两种基本形式,而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公有制经济可以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缺乏认识。

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曾对这些问题有所觉察,对某些问题也做过纠正,但毕竟认识不深。

更重要的是,当时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问题还没有来得及形成科学的理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还没有完全搞清楚,致使一些遗留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

但是,不能因为出现这些失误而否定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意义。

列宁说:“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上,有两个事实是世界历史上各种革命大变动中罕见的:一是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二是这样的变革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反而极大地加强了人民的团结,并且是在人民普遍拥护的情况下完成的。

这些情况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2.发展、改革、稳定三者的关系?一、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事关全局只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改革,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才能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

建国初期“三大改造”得失之我见

建国初期“三大改造”得失之我见

建国初期“三大改造”得失之我见私营工商业者积极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的高潮迅速在全国掀起。

图为参加公私合营的上海市工商界代表北京市各界20万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大会。

图为农民代表向毛泽东献报喜信1953年,毛泽东主席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他说:“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十五年或者更多的一些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是照亮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不要脱离这条总路线,脱离了就要发生‘左’倾或‘右’倾的错误。

”这条总路线当时被人们简称为“一化三改”。

“一化”,即工业化,由于后来大炼钢铁运动的干扰,其成败得失,在此不说;只谈“三改”,即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先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农业合作化)。

1955年,全国农业初级合作社(土地入股,参加分红)已经发展到67万个,其中有的合作社工作粗糙,强迫命令,引起了农民恐慌,怕“共产”,一些地方的农民出现了杀猪宰牛,砍树和不热心积肥等现象,严重影响生产。

中央发现后,经毛泽东批准,提出对农业合作社进行整顿的方针。

时任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的邓子恢认真执行,全国合作社缩减了两万个,初步巩固了65万个。

在此基础上,邓子恢提出到1956年春,发展到100万个。

这个计划,已经政治局会议批准。

但毛泽东从南方回来推翻了这个计划,要求从65万个发展到130万个,即翻一番。

邓子恢不赞成,他认为,农业合作化运动应与工业化速度相适应,干部水平和群众水平还需要逐步提高,现在问题很多,应该着重巩固现有的合作社,为进一步的发展打好基础。

后来的事实证明,邓子恢的意见是正确的。

但毛泽东在当年7月31日的干部会上作的《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却严厉批判邓子恢的“右倾”,“‘像一个小脚女人’东摇西摆地在那里走路”,甚至说邓子恢是“从资产阶级、富农或者具有资本主义自发倾向的富裕中农立场出发”。

如何看待中国共产党载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经历的艰难曲折·成功与失败

如何看待中国共产党载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经历的艰难曲折·成功与失败

1953年,鞍山钢铁公司的三大工程— —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七号炼铁 炉举行开工生产典礼。到1956年,中 国第一座生产载重汽车的长春汽车制造 厂建成投产,中国第一座飞机制造厂试 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座 制造机床的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大批量生产电子管的工厂北京电子管厂 正式投产。飞架南北的武汉长江大桥于 1957年建成,使铁路从此纵贯中国。 青藏、康藏、新藏公路建成通车,沟通 了西藏和内地的联系。
1957年农业总产值达604亿元(按1952年不 变价格计算),完成原定计划的101%,比 1952年增长25%,平均每年增长4.5%。粮 食产量达19505万吨,比1952年增长19%, 平均每年增长3.7%;棉花产量达164万吨, 比1952年增长26%,平均每年增长4.7%。 5年间,全国物价基本稳定,国家财政除 1956年有赤字外,其余各年都收支平衡,略 有结余。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工业建设战 线捷报频传,一批大型建设项目陆续竣工。
1956年,当社会主义制度在我 国确立之后,党和国家面临着 如何巩固、完善和发展社会主 义制度这一根本性问题。党的 八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 党探索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 路的开始。这次大会,确定了 经济、政治、文化和外交工作 的方针,初步形成了适合中国 国情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 系列理论成果 。
一九五六年我国 第一架喷气式飞 机试制成功
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的大型轧钢厂, 无缝钢建成投产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 造道路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对 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 义改造。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 主义改造是改造的重点。改造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是把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 ;第二步是把国家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 。到1954年底,主要的大型私营工业企业多 数已经通过公私合营的方式转变为公私合营 企业。在商业方面,则在国家掌握一切重要 货源的情况下,通过使私营商业执行经销代 销业务的方式向国家资本主义商业转变。

社会主义改造的结果和意义么

社会主义改造的结果和意义么

1、运用实例分析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成败得失在哪里,社会主义改造的结果和意义是什么。

答:(1)社会主义改造的成与得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毛泽东指出:“我们现在不但正在进行关于社会制度方面的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革命,而且正在进行技术方面的由手工业生产到大规模现代化机器生产的革命,二这两种革命是结合在一起的。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

社会主义改造就是变革不适应工业化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是围绕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这个中心任务进行的;引导个体农民、个体手工业者走集体化的道路,改造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目的都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要求,更好地发展生产力。

因此,在改造过程中,党和政府所采取的实际步骤,总是力求使之与促进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而不允许对生产力造成破坏。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全面推开是从1953年开始的,与此同时,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也全面推开。

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努力奋斗,到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一五”计划的主要指标已提前完成,到1957年,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

经过“一五”期间的大规模建设,我国以重工业为重点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已初步建立。

实践证明,党坚持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并举的方针,对于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生产力发展,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社会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都采取了区别对象、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方面,及时总结农民的实践经验,创造出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等过渡形式。

这种从实际出发引导农民逐步走向社会主义的渐进的改造方式,可以使农民亲身体会到组织起来力量大,从而逐步地提高农民的觉悟,逐步的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并且能够避免出现一些农民破坏生产资料的情况。

实践证明,这种逐步过渡的办法符合农民的特点和生产力状况。

社会主义实践的得与失

社会主义实践的得与失

社会主义实践的得与失社会主义实践的得与失——“共同富裕”与“贫困差距”引起的反思“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是人类理想的社会状态,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原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贫富差距迅速拉大并持续发展,当前已到了贫富分化严重的程度,尤其是分配中的非合理性因素,一定程度上背离了社会主义理想。

政府需要重新思考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进行必要的政策调整,重树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

“贫富差距”与“共同富裕”这一对范畴,是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课题。

“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核心内容,也是支撑当代中国人进行深刻社会变革的重要动力,是激励国人奋力前行的旗帜。

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这样一个客观现象:中国社会正在急剧分化,而且从趋势看这种分化还将继续下去。

如何认识和解释这样一个理论与现实的巨大反差,正确引导实践朝着理论指引的社会目标前进,是当前中国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几千年来,我国一直有着“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传统,平均主义思想根深蒂固。

从洪秀全的《天朝田亩制度》到康有为的《大同书》,从孙中山的互助社会主义到毛泽东时期的人民公社运动,都可以看到平均主义的影子。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活的劳动只是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的一种手段。

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讲,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消除了资本主义对生产力的“障碍”、“浪费”和“破坏”,“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

”1955年7月,毛泽东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共同富裕的概念。

从建国到党的“八大”前后,党的探索获得了巨大的成果,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在这之后,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受到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左”的思想开始滋长并占据了主导地位,对我国由贫困到富裕的长期性和各地区之间存在的贫富差距认识不足,把社会主义当作是一种搞平均主义的平等乐园,从而导致了共同贫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播放完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谢谢
社会主义改造 道路和历史经验
一,适合中国特点 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二,社会主义改造 的历史经验
我的看法:
简而言之, 简而言之,就是不搞纯粹的社会 主义, 邓论》上的解释是, 主义,《邓论》上的解释是,生 产还达不到那种高级的水平, 产还达不到那种高级的水平,所 以配不上高级社会, 以配不上高级社会,也是人类终 极社会形态的社会制度。 极社会形态的社会制度。所以要 利用融入一些资本主义的东东。 利用融入一些资本主义的东东。 据政府表示, 据政府表示,我国主要保一些国 有的大的、命脉性企业是国有的, 有的大的、命脉性企业是国有的, 公有制的。其他很多东东, 公有制的。其他很多东东,资本 主义是怎样,我们也是怎样。 主义是怎样,我们也是怎样。据 这样说,大概是51%的生产是公 这样说,大概是 的生产是公 有制的, 有制的,我们总的来说就算还是 社会主义的。 但我要声明, 社会主义的。 但我要声明,这样 做是正确的。 做是正确的。我们的社会主义特 色就是,以解放生产力, 色就是,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 产为中心, 产为中心,不拘一格地利用一切 可以利用的先进的,适应的东东, 可以利用的先进的,适应的东东, 来发展我们的社会。 而且我要说, 来发展我们的社会。 而且我要说, 邓小平是个很聪明, 邓小平是个很聪明,相当不错的 人。如果没有他,我们现在可能 如果没有他, 还有犯错误, 还有犯错误,还不能从深深的泥 潭中爬出来。 潭中爬出来。
党在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探索中的失误 教训
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从主张“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 在所有制结构上,从主张“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 本主义” 到追求单一的全民所有制, 本主义”,到追求单一的全民所有制,并以此作为建成社会主义的第一 标准; 在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和发展阶段上, 标准; 二、 在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和发展阶段上,八大三中全会 改变了国内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 改变了国内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长时间内把我国已经处在社会主义社 会同“过渡时期”混淆起来,或者超前向共产主义过渡; 会同“过渡时期”混淆起来,或者超前向共产主义过渡; 三、 在工 作重点上,没有确实真正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作重点上,没有确实真正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在社会主义社会阶 级斗争的理论和实践上出现了“ 的失误,逐步使“以阶级斗争为纲” 级斗争的理论和实践上出现了“左”的失误,逐步使“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思想支配了全局; 在经济管理体制上,轻易地抛弃了“ 的思想支配了全局; 四、 在经济管理体制上,轻易地抛弃了“有中 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多”的正确思路, 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多”的正确思路,使我国 经济管理体制过于集中,过于单一,缺乏活力; 经济管理体制过于集中,过于单一,缺乏活力; 五、 在经济运行机 制上,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视作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制上,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视作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排斥或反对市场 经济的存在发展; 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方面,脱离国情、 经济的存在发展; 六、 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方面,脱离国情、超越国 急于求成、大起大落; 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发展科学、 力、急于求成、大起大落; 七、 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发展科学、教 文化没有摆到战略地位, 阶级斗争为纲”的支配下, 育、文化没有摆到战略地位,在“阶级斗争为纲”的支配下,夸大意识 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歧视知识分子,实行过“ 政策, 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歧视知识分子,实行过“左”政策,拉大了我国 科学、教育、文化同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 科学、教育、文化同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析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得与失张燕红摘要:社会主义改造是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党史研究的深入,对社会主义改造的认识也在深化。

本文试结合当今实际情况,对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得与失作出以下探析与评价。

关键词:当今实际情况;社会主义改造;利与弊1952年,党中央按照毛泽东同志的建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一化三改”)。

对于这次的社会主义改造,过往的学界评价都比较片面。

为还历史一个公道,给世人一个警醒,我们应该客观全面地看待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是一项伟大而成功的举措,其成功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济上,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按照总路线的要求,从1953年起,我国实行“一化三改”计划。

到1956年底,党在提前完成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任务的同时,基本上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历史性胜利,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占绝对优势。

据统计,1956年国民经济总收入同1952年相比,国营经济的比重由19.1%上升到32.2%,合作社经济由1.5%上升到53.4%,公私合营经济由0.7%上升到7.3%,资本主义经济则由6.9%下降到0.1%以下,个体经济由71.8%下降到7.1%。

在工业总产值中,社会主义工业由17.1%下降到接近于零。

社会经济结构的显著变化表明,几千年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已经基本上被消灭,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基本特征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

与此同时,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和提前完成,使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达到一定程度。

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128.3%,年均增长18%。

其中,生产资料的生产比1952年增长12.9%。

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提高到45%,旧中国重工业过分落后的面貌有所改变。

一大批旧中国没有的基础工业部门和大中型工业企业相继建立起来,工业技术水平和工程设计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一个独立的部门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建立了起来,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也有明显的改善,1957年全国居民平均消费水平比1952年提高1/3强,其中,职工平均消费水平提高38.5%,农民提高27.4%。

这表明我国的生产力得到进一步的解放和发展。

再看现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日益完善,生产力更是大大提高。

2009年全国GDP总值已跃居全球第二,综合国力明显增强。

可见,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我国以消灭剥削,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目标的伟大事业迈出了第一步,也为今后中国的改革开放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更为我国向共产主义过渡做了量的积累。

第二,在政治上,我国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1954年9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也已经确立和巩固起来。

马克思主义在意思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亦得到了确立。

这一切表明,中国已经实现了从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在我国的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及社会生活其他领域基本确立,开始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们国家的历史和党的历史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20世纪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大变化,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而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以及党史研究的深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已发展为以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在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更是把其优越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有效地组织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地位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社会主义民主与国家机构行政效率的有机统一,维护和促进了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政治保证。

第三,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具有中国特色。

如何在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落后农业国,实现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中国共产党没有教条地照搬马列经典和机械地抄袭苏联模式,而是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提出了以新民主主义社会作为实现中国革命两步走的结合点,通过新民主主义社会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2)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的。

首先,我国走的是先农村、后城市的改造道路,农业改造不是苏联的先机械化后集体化,而是先集体化后机械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取了列宁曾设想但未曾实现的“和平赎买”政策,平稳地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其次,采取了从点到面、由低到高的步骤和方法。

从结果来看,与苏联相比,我国社会主义改造所引起的社会震动要小得多,正面效益要好得多,遗留的问题也要少得多。

从今天21世纪的角度去看当时的社会主义改造,它不仅符合当时的实际,符合马克思主义思想,而且实践也证明了它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基础,更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所谓有得必有失,会主义改造在取得其成功之时,其失败之处也随之暴露出来。

第一,改造过程中存在“要求过急”、“改造过快”、“工作过粗”、“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的问题。

过渡时期总路线要求,逐步实现“一化三改造”是个相当长的时间,1953年制定的总路线学习宣传提纲规定,从1953年算起,大约要三个五年计划,即15年左右。

1955年夏季以前,改造的步伐基本上是照此要求推进的。

但自1956年夏季开始对所谓“小脚女人”的批判以后,运动以势不可挡的猛势推向高潮,结果,大体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完成了任务。

由于“要求过急”、“改造过快”,又带来了“工作过粗”和“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的问题,使农民和手工业者“个体生产的积极性”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方面”未能继续加以利用,过早地消灭了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对于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也有失当之处等等,影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对国情的认识还不深刻。

总路线本身及其贯彻过程,反映了我们党是从国情出发的,但是,对国情的认识并不充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经过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实现马克思和列宁关于对资本主义和平赎买的设想。

对个体农业的改造,创造了从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发展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发展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过渡形式。

对手工业的改造,则是从供销合作社到生产合作社,稳步前进的。

但是对于国情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发展的过程。

1955年以前,党虽然对我国经济文化落后有一定的认识,然而认识并不深刻,对在那样落后的经济文化基础上,同时进行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认识更不够。

1959年夏季以后,由于对形势的分析缺乏冷静思考,不注意倾听群众的呼声和发扬党内民主,错误地批判所谓的右倾机会主义,人为地制造了一个社会主义高潮,提出了一些离开生产力实际状况而谈生产关系先进性的要求。

这些偏差,其实质是“左”倾急躁情绪带来的影响,给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一定的负面作用。

第三,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存在偏差。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及其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只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则是属于资本主义的。

“三大改造”高潮中,批判“四大自由”(即批判“商品经济”),甚至连“小自由”也要搞掉。

“三大改造”以后,建立并实行了一套实际上是严格限制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是因为马克思列宁就曾说过“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经济”。

所以,当时发动社会主义高潮,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想以最快的速度把农业、手工业和工商业都纳入计划经济的轨道。

因此就产生了一系列长期困扰并严重影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问题。

第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一致。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重大的反作用,它会起着束缚或解放生产力的作用,起着阻碍或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社会主义改造后,我国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生产关系,成为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在历史上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可是,从改造到改革,经过50多年的发展,虽然我国的生产力已经大大提高了,但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仍然是比较低下的。

生产关系超前发展,生产力滞后发展,两者步伐不一致,以至于我国一直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难以升级。

从理论上来说,我国目前的生产关系束缚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综上所诉,社会主义改造的得与失就大概是如此。

希望我国在总结社会主义改造的得与失,发展各项社会主义事业时,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吸取教训,立足于本国国情,遵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本规律,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发达国家,并争取早日向共产主义过渡。

参考文献:1、《毛泽东思想概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版,第84~101页2、曾昭禹《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载和讯博客2009年10月3、辛岩《怎样评价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载《中华魂》2006年第6期4、李新昌《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及其存在问题》,载论文网2000年5、曹亚东《再谈对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的认识》,载潍坊党史网6、郝立新韩冬梅《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载《党建研究》2005年06期7、李发铨《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特色探析》,载《理论界》2010年01期8、《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载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2009年09月01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