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得与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析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得与失
张燕红
摘要:社会主义改造是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党史研究的深入,对社会主义改造的认识也在深化。

本文试结合当今实际情况,对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得与失作出以下探析与评价。

关键词:当今实际情况;社会主义改造;利与弊
1952年,党中央按照毛泽东同志的建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一化三改”)。

对于这次的社会主义改造,过往的学界评价都比较片面。

为还历史一个公道,给世人一个警醒,我们应该客观全面地看待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是一项伟大而成功的举措,其成功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上,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按照总路线的要求,从1953年起,我国实行“一化三改”计划。

到1956年底,党在提前完成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任务的同时,基本上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历史性胜利,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占绝对优势。

据统计,1956年国民经济总收入同1952年相比,国营经济的比重由19.1%上升到32.2%,合作社经济由1.5%上升到53.4%,公私合营经济由0.7%上升到7.3%,资本主义经济则由6.9%下降到0.1%以下,个体经济由71.8%下降到7.1%。

在工业总产值中,社会主义工业由17.1%下降到接近于零。

社会经济结构的显著变化表明,几千年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已经基本上被消灭,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基本特征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

与此同时,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和提前完成,使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达到一定程度。

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128.3%,年均增长18%。

其中,生产资料的生产比1952年增长12.9%。

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提高到45%,旧中国重工业过分落后的面貌有所改变。

一大批旧中国没有的基础工业部门和大中型工业企业相继建立起来,工业技术水平和工程设计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一个独立的部门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建立了起来,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也有明显的改善,1957年全国居民平均消费水平比1952年提高1/3强,其中,职工平均消费水平提高38.5%,农民提高27.4%。

这表明我国的生产力得到进一步的解放和发展。

再看现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日益完善,生产力更是大大提高。

2009年全国GDP总值已跃居全球第二,综合国力明显增强。

可见,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我国以消灭剥削,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目标的伟大事业迈出了第一步,也为今后中国的改革开放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更为我国向共产主义过渡做了量的积累。

第二,在政治上,我国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1954年9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也已经确立和巩固起来。

马克思主义在意思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亦得到了确立。

这一切表明,中国已经实现了从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在我国的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及社会生活其他领域基本确立,开始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
义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们国家的历史和党的历史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20世纪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大变化,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而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以及党史研究的深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已发展为以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在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更是把其优越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有效地组织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地位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社会主义民主与国家机构行政效率的有机统一,维护和促进了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政治保证。

第三,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具有中国特色。

如何在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落后农业国,实现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中国共产党没有教条地照搬马列经典和机械地抄袭苏联模式,而是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提出了以新民主主义社会作为实现中国革命两步走的结合点,通过新民主主义社会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2)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的。

首先,我国走的是先农村、后城市的改造道路,农业改造不是苏联的先机械化后集体化,而是先集体化后机械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取了列宁曾设想但未曾实现的“和平赎买”政策,平稳地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其次,采取了从点到面、由低到高的步骤和方法。

从结果来看,与苏联相比,我国社会主义改造所引起的社会震动要小得多,正面效益要好得多,遗留的问题也要少得多。

从今天21世纪的角度去看当时的社会主义改造,它不仅符合当时的实际,符合马克思主义思想,而且实践也证明了它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基础,更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所谓有得必有失,会主义改造在取得其成功之时,其失败之处也随之暴露出来。

第一,改造过程中存在“要求过急”、“改造过快”、“工作过粗”、“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的问题。

过渡时期总路线要求,逐步实现“一化三改造”是个相当长的时间,1953年制定的总路线学习宣传提纲规定,从1953年算起,大约要三个五年计划,即15年左右。

1955年夏季以前,改造的步伐基本上是照此要求推进的。

但自1956年夏季开始对所谓“小脚女人”的批判以后,运动以势不可挡的猛势推向高潮,结果,大体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完成了任务。

由于“要求过急”、“改造过快”,又带来了“工作过粗”和“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的问题,使农民和手工业者“个体生产的积极性”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方面”未能继续加以利用,过早地消灭了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对于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也有失当之处等等,影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对国情的认识还不深刻。

总路线本身及其贯彻过程,反映了我们党是从国情出发的,但是,对国情的认识并不充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经过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实现马克思和列宁关于对资本主义和平赎买的设想。

对个体农业的改造,创造了从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发展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发展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过渡形式。

对手工业的改造,则是从供销合作社到生产合作社,稳步前进的。

但是对于国情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发展的过程。

1955年以前,党虽然对我国经济文化落后有一定的认识,然而认识并不深刻,对在那样落后的经济文化基础上,同时进行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
性认识更不够。

1959年夏季以后,由于对形势的分析缺乏冷静思考,不注意倾听群众的呼声和发扬党内民主,错误地批判所谓的右倾机会主义,人为地制造了一个社会主义高潮,提出了一些离开生产力实际状况而谈生产关系先进性的要求。

这些偏差,其实质是“左”倾急躁情绪带来的影响,给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一定的负面作用。

第三,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存在偏差。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及其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只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则是属于资本主义的。

“三大改造”高潮中,批判“四大自由”(即批判“商品经济”),甚至连“小自由”也要搞掉。

“三大改造”以后,建立并实行了一套实际上是严格限制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是因为马克思列宁就曾说过“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经济”。

所以,当时发动社会主义高潮,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想以最快的速度把农业、手工业和工商业都纳入计划经济的轨道。

因此就产生了一系列长期困扰并严重影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问题。

第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一致。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重大的反作用,它会起着束缚或解放生产力的作用,起着阻碍或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社会主义改造后,我国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生产关系,成为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在历史上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可是,从改造到改革,经过50多年的发展,虽然我国的生产力已经大大提高了,但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仍然是比较低下的。

生产关系超前发展,生产力滞后发展,两者步伐不一致,以至于我国一直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难以升级。

从理论上来说,我国目前的生产关系束缚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综上所诉,社会主义改造的得与失就大概是如此。

希望我国在总结社会主义改造的得与失,发展各项社会主义事业时,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吸取教训,立足于本国国情,遵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本规律,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发达国家,并争取早日向共产主义过渡。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思想概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版,第84~101页
2、曾昭禹《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载和讯博客2009年10月
3、辛岩《怎样评价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载《中华魂》2006年第6期
4、李新昌《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及其存在问题》,载论文网2000

5、曹亚东《再谈对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的认识》,载潍坊党史网
6、郝立新韩冬梅《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载《党建研究》2005年06期
7、李发铨《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特色探析》,载《理论界》2010年01期
8、《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载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2009年09月01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