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学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
一、描述性定义
•病因未明的一组重型精神疾病 病因未明的一组重型精神疾病 •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 多起病于青壮年, 多起病于青壮年 •以精神活动内部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不协 以精神活动内部认知、情感、 以精神活动内部认知 调以及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为特征
• 通常意识清晰 • 智能尚好 • 病程慢性迁延: 病程慢性迁延: 多数呈复发和逐渐加重, 多数呈复发和逐渐加重 , 最终发展为精 神活动整体功能衰退。 神活动整体功能衰退。
3、情感障碍 、 • 情感淡漠(apathy) 情感淡漠(apathy) • 情感倒错(parathymia) 情感倒错(parathymia)
4、意志和行为障碍 、
• 意志缺乏 • 怪异行为、愚蠢行为、意向倒错 怪异行为、愚蠢行为、 • 紧张综合征:紧张性木僵与兴奋 紧张综合征:紧张性木僵与兴奋 • 违拗症状:主动、被动 违拗症状:主动、 • 模仿动作、模仿言语 模仿动作、 • 刻板动作、刻板语言 刻板动作、 • 暴力行为,自伤、自杀行为 暴力行为,自伤、
2、思维障碍 、
• 思维内容障碍(妄想) 思维内容障碍(妄想) • 思维联想障碍 • 思维逻辑障碍 • 思维被动体验
妄想(delusion) 妄想(delusion)
• 定义:病理性歪曲的信念 定义: • 特征: 特征: 1、信念内容不符合事实 2、坚信不移,无法通过亲身经历、事实予以纠正 坚信不移,无法通过亲身经历、 3、与切身利益、个人需要和自身安全有关 与切身利益、 4、与个人经历、社会文化背景、时代背景有关 与个人经历、社会文化背景、
三、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
(一)前驱症状(不典型、不明显) 前驱症状(不典型、不明显) • 性格改变 • 神经症表现 • 语言行为改变
精神分裂症PPT医学课件
精分症---临床表现
思维贫乏 “被动体验”:正常人的自主、自由、
独立性,支配感。患者丧失了支配感。 感到自己的躯体运动、思维、情感、冲
动都是受人控制的,有一种被强加的被 动体验,常常描述思考和行动身不由己。
影响妄想、思维被剥夺、思维插入、内 心被揭露感(被洞悉感)、思维被广播
精分症---临床表现
情感反应与思维内容及外界刺激的不协调有时 甚至倒错“情感倒错”
精分症---临床表现
意志行为改变
意志活动缺乏:活动↓无主动性,无进取性,
安于现状,对前途不打算,生活懒散,不修边 幅、行为孤僻、被动、退缩,脱离现实
意向倒错:吃痰→禅有功;吃大便→利用营养 动作行为带有明显的冲动性 怪异行为(bizarre behavior)
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严重程度标准:自知力障碍,并有社会功能严重受 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
病程标准:1) 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 1个月,单纯型另有规定。2)若同时符合精分症和心 境障碍症状标准,当情感症状减轻到不能满足心境 障碍症状标准时,分裂症状需继续满足精分症症状 标准至少 2周以上。
没有意识障碍 大多数起病于青年或中年 起病较急,多呈发作性 疗效较好,可有自动缓解
精分症---临床类型
偏执型(妄想型)
是最常见的类型,占50%以上 以妄想为主症,可伴幻觉 起病较缓慢 发病年龄较晚,多在中年 治疗彻底仍可获得满意疗效
精分症---临床类型
未分化型:同时具备一种以上亚型的特点,但 没有明显的分组特征
症状学:一般症状--sch“一级症状”—症状的分裂特 征—分裂特征的症状组合。
SCH鉴别诊断
①神经症(主要是Neurasthenia)与单纯型: 主要区别在于有无自知力,神衰病人自知力完
精神分裂症
主要症状 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
对抗精神病
药物的反应 认知功能
良好 良好
预后
良好
生物学基础
DA功能亢进
情感淡漠、言语贫乏等阴性症状
差 有改变
差 额叶萎缩、DA无特别变化
精选课件
19
阳性症状 & 阴性症状
阳性症状:指精神功能的异常或亢进, 包括幻觉、妄想、明显的思维形式障碍、 反复的行为紊乱和失控。
精选课件
9
意志活动减退
少动、孤僻、被动、退缩; 社会适应能力差与社会功能下降; 行为离奇,内向性; 意向倒错等。
精选课件
10
其他常见症状
妄想:特点多为不系统、泛化、荒谬离 奇;原发性妄想(妄想知觉);
幻觉,以言语性幻听多见,评论性、命 令性幻听;
其他精神自动症(被控制、被强加的被 动体验)等一级症状;
紧张症症候群等。
精选课件
11
临床表现 (常见临床类型 )
1.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2.青春型精神分型症 3.紧张型精神分裂症 4.单纯型精神分裂症 5.未定型精神分裂症 6.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 7. 残留型精神分裂症 8. 其他类型
精选课件
12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疑)
又称妄想型,最常见的亚型。一般起病 较缓慢,起病年龄较青春型及紧张型晚, 多在30岁以后。其临床表现相对稳定, 常以偏执性的妄想为主,妄想泛化,结 构系统,日益荒谬,往往伴有幻觉(特 别是幻听)。而情感、意志和言语障碍 不突出,无显著的人格改变和衰退,自 发缓解者少,治疗效果较好。目前年龄 有年轻化趋势。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
指主要作用于D2受体的抗精神病药 包括:酚噻嗪类、硫杂蒽类、丁酰苯类、
苯甲酰胺类,以及相关的长效制剂 代表药:氯丙嗪、奋乃静、氟奋乃静及
精神病学 第七章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2.0
临床类型(续)
紧张型 ---- 较少见,起病较快
亚木僵状态、木僵状态、蜡样屈曲
病例2
男,22岁,大学生。 2 周前,患者较以前沉闷,下课后 机回宿舍卧床,注视屋顶一角,后呆坐床上。听课时常发 愣,有时低声自言自语,或冷笑,常迟到或旷课。 1 周前, 患者动作迟缓,一顿饭需一个多小时,有时走到厕所边就 站住不动。 5 天前,整天卧床,不吃不喝,叫他推他均无 反应,表情呆板。入院检查时,全身肌张力增高,将四肢 上举或抬高头部,患者保持此姿势很久不变。患者住院 20 天后,突然起床,在屋中不断来回走动,反复高喊:“冲、 冲”表情紧张。
近一个月来在上街时,患者看到街上的人谈话,则疑心 是那些妓女的同伙在向别人打听他的情况。看到邻居聊天则 以为她们渎职到了自己的“家丑”,所以感到特别委屈,觉 得自己被人冤枉了,便 向学校和派出所写材料,汇报自己的 情况,并为自己辩白。此后,其活动有所减少,成天呆在家 里,紧张不安,食欲明显减退。且听到对面楼里的声音更频 繁,内容多为辱骂性性质。有时听见女人的声音出现在自己 房门口,在叫喊和议论他。近几日,女儿不在家时,患者又 听见隔壁的房间内常有男女谈话的声音,突然推门进去有找 不着人。所以更加怀疑女婿沾花惹草。
临床类型(续)
偏执型 ---- 最常见
稳定的妄想 多疑 内容荒谬离奇 多伴有幻觉(幻听)
病例4
男性,42岁,教师。
1995年5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凭空听到对面楼上有人喊他的 名字,对面楼与其所住的楼相隔1个大草场,相距约60米。患者 听到有男女的声音叫自己过去,但看不见人。因此患者 踌躇不 前,这些声音说:“你怎么不过来呀?” 有的声音内容为批 评患者不正经,辱骂他是流氓。当下楼时,听见声音说:“他下 楼了,他下楼了。”但到外地去时,患者诉听不到这种声音了。 所以患者怀疑对面住的是妓女,要引诱他过去。为此告诫自己不 能中她们的圈套 ,坚决不能过去;并把这件事对家人说,家人 都否认有声音存在,患者仍坚信不疑。一次女儿不在家,患者听 见自己隔壁房间有男女谈话的声音,推门一看,没有看见女人, 只有女婿1人。因此怀疑自己的女婿与其他女人有染。患者心情 整日紧张不安,诉心里老憋着闷气睡觉,也睡不安稳。有时半夜 起来检查门窗是否关紧了,家里是否有陌生人溜进来。期间无兴 奋话多,夸大和冲动伤人;无悲观及自伤、自杀企图。
精神科护理学十精神分裂症PPT课件
的护理目标
13.06.2020
.
27
护理措施
1.护理诊断为“思维过 程改变”的护理措施
2.护理诊断为“知觉改 变“的护理措施
3.护理诊断为“睡眠型 态紊乱”的护理措施
13.06.2020
.
28
护理诊断为“思维过程改变”的护理措施
(1)护士的感觉和反应 : 病人在病态信
13.06.2020
.
11
神经生化异常的假说
1.多巴胺(DA)假说
此假说认为精神分裂症系病人中枢DA功能亢进所致。
2.5-羟色胺(5-HT)假说
认为精神分裂症病人脑内5-HT水平明显低于一般人群。
3.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假说
中枢谷氨酸功能不足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之一。
13.06.2020
.
12
神经病理学及大脑结构的异常
4.原则上单一用药。
13.06.2020
.
16
治疗措施
1.药物治疗 (1)典型药物:又称神经阻滞剂,通过
阻断D2受体起到抗幻觉妄想的作用。 (2)非典型药物:是近年来问世的新型
抗精神病药物,通过阻断5-HT与D2受体 起作用。 2.胰岛素休克疗法
13.06.2020
.
17
治疗措施
❖ 3.电休克治疗 : 当精神分裂症病人出现严重 的兴奋躁动,伤人毁物,冲动难以控制,或 严重的自杀企图。
CT、MRI、PET(正电子发射 断层成像)等现代医学检测手段, 发现30%~40%病人有脑室扩大 和沟回的增宽,提示存在脑组织 萎缩或其他脑结构异常的可能。
13.06.2020
.
13
心理社会因素
临床发现大多 数精神分裂症病人 的病前性格表现为 内向、孤僻、敏感 多疑。很多病人病 前6个月可追溯到 相应的生活事件。
精神病学PPT课件: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和治疗
15
临床表现和类型
▪ (一)早期症状 ▪ 指的是在发病从初期主要症状出现之前,
患者使出现的一些非特异性的症状。 ▪ 早期症状表现多种多样,主要有几方面:
9/22/2020
16
▪ 1.个性改变 ▪ 态度变得冷淡、懒散、不注意卫生、不遵
守纪律、不拘小节等。
▪ 2.类神经症症状 ▪ 不明原因的焦虑、抑郁、不典型强迫、感
9/22/2020
12
(二)神经生化研究病理假说
▪ 1.多巴胺活性过度假说----中枢兴奋剂药 物如多巴胺激动剂苯丙胺可产生类分裂 症症状;
▪ 2.抗精神病药物的药理作用均能阻断多 巴胺受体和拮抗多巴胺敏感性腺苷酸环 化酶的功能有关.
9/22/2020
13
(三)脑结构和脑影像学研究
▪ Crow(1986)发现患者脑体积小、重量轻、 脑室扩大,特别是侧脑室前角和颞叶侧角 最明显。
▪ 患者的生活事件明显多于一般人群,说明 生活事件的重要性;但其到底是病因还是 结果不能确定。文化与发病无关,与症状 有关。
▪ Libido通常的用法指的是性欲,更为技术性的定义是个体指向自身发展 或个性化过程中的自由创造力,或称之为心灵能量。狭义上,力比多也 指个体对从事性行为的冲动
9/22/2020
前者子女患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后 者.
9/22/2020
11
3.分子遗传研究
▪ 目前采用二种方法: ▪ 连锁分析——主要是家系的分子遗传研究。
90年代曾报道在5、6号染色体某个位点以 及性染色体的假性常染色体位点与分裂症 相关,但未能被重复证实。 ▪ 后选基因研究(D2、D3、D4、5-HT1a、5HT2等)无明确结果。
▪ Bruton(1990)发现,海马、额叶皮质、扣带 回等区域的脑细胞结构异常;
第八版精神病学课件精神分裂症
精神病学(第8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流行病学
5. 性别、发病年龄 • 男女患病率总体大致相等 • 性别差异主要体现在初发年龄和病程特征上 • 90%的精神分裂症起病于15~55岁之间 • 发病的高峰年龄段:男性为10~25岁,女性为25~35岁。 • 中年是女性的第二个发病高峰年龄段,约3%~10%的女性患者起病于40岁以后 • 女性患者总体预后好于男性
精神病学(第8版)
二、流行病学
1. 精神分裂症可见于各种社会文化和各个地理区域中。 2. 发病率与患病率在世界各国大致相等,终生患病率约为1%。 3. 对发表于1965—2002年间的188项研究系统回顾认为该病: • 时点患病率中位值:4.6‰ • 终生患病率中位置:7.2‰ 4. 对发表于1965—2001年间的160项研究系统回顾认为: • 年发病率中位置为0.15‰ • 年发病率平均值为0.24‰
精神病学(第8版)
二、流行病学
6. 共病状况 • 物质依赖常见,尤其是尼古丁依赖(国外资料约90%) • 遭受躯体疾病(尤其是糖尿病、高血压及心脏疾病)和意外伤害的几率高于常人 • 平均寿命缩短约8~16年 7. 疾病负担 • WHO采用DALYs来估算,2000年间,在15~44岁年龄组常见的135种疾病或健康状况中,精神
第七章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原发性 精神病性障碍
第一节 精神分裂症 第二节 分裂情感性障碍 第三节 妄想性障碍 第四节 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
重点难点
掌握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预防 复发策略。
熟悉 其他原发性精神障碍的概念和主要临床特点。
了解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发病机制及预后特征。
第一节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ppt课件
临床分型
三、紧张型: 多起病于青中年,起病较急; 以紧张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紧张性兴
奋和紧张性木僵常交替出现,或单独发生 ; 预后较好;
临床分型
紧张性木僵:运动抑制,卧床,不语不 动,对周围刺激无反应,肌张力增高, 蜡样屈曲,违拗,但意识清楚,常持续 数周至数月;
流行病学
成年人口中,终生患病率近1%(国内93 年资料:6.5‰);
总体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城市发病 率高于农村;
无论城乡,患病率与家庭经济水平呈负 相关;
发病高峰年龄为成年早期:15~25岁;
流行病学
患者发展成物质依赖风险明显增加,国 外资料表明,90%患者共患尼古丁依赖 ;
50%患者曾企图自杀,约10%患者最终死 于自杀;
或工作能力下降; 对自我和外界的感知改变; 行为改变:社会活动退缩或丧失兴趣,多
疑敏感,社会功能水平下降; 躯体改变:睡眠和食欲改变,无力,活动
和动机下降等。
临床表现
二、显症期症状: 1、感知觉障碍: 精神分裂症可出现听、视、嗅、味、触等
幻觉体验,其中听幻觉最为常见; 在意识清晰状态下出现评论性幻听、争论
概念的历史回顾
E. Bleuler(1911):精神分裂症 ◆ 情感、联想和意志活动为原发症状; ◆ 中心问题是人格的分裂; ◆ 结局并非都是以衰退而告终; ◆ 提出基本症状(4A症状)和附加症状 (幻觉、妄想)的概念。 ◆ 认为尽管不同患者临床表现存在很大的 差异,但均具有相似的病因学和病理生 理基础,是一个单一的疾病单元。
病因与发病机制
(3)、谷氨酸假说:中枢 谷氨酸功能不足
谷氨酸是兴奋性递质,对 脑发育早期突触的形成、 维持及可逆性具有重要的 影响;
精神病学课件:精神分裂症
* 郑瞻培,王善澄,主编。精神医学临床实践。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95
一、病因:
(一)生物学因素
1.遗传
遗传因素是精神分裂症最可能的一种素质因素。
早期症状
❖ 神经衰弱综合症或有强迫症状, ❖ 但不主动要求治疗; ❖ 有的逐渐表现孤僻、冷淡、缺乏主动性; ❖ 有的变得敏感多疑,过多思虑,恐惧等; ❖ 也有的突然出现令人费解的奇异行为, ❖ 随着这些症状的发展,逐渐显露出精神分裂
症状和病型的特点。
(二)发展期 症状多而显,几乎涉及症状学中大 部分内容,各人随类型不同虽有区别,但有共同 特征:
偏执型(Paranoid type)
又称妄想型。 本型最多见。 发病年龄多在中年(25~35), 起病缓慢或亚急性起病, 症状以妄想为主,关系和被害妄想多见,次为 夸大、自罪、影响、钟情和嫉妒妄想等。
三、青春型(Hebephrenic type)
多在青春期发病,起病较急。
症状以精神活动活跃且杂乱多变为主。
精神分裂症的慢性病程导致患者的社会功能的损 害,使个人生活陷入痛苦和混乱,有50%的病人 曾试图自杀,10%的病人最终死于自杀。
总的来说,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与性别、地域、 家庭经济水平负相关。
精神分裂症离我们并不遥远
在中国,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为655/10万人*。此外,许多 杰出人物也曾患有精神分裂症,但这也不妨碍他们为人类科 学和文化进步作出卓越贡献
❖ 幼儿症状不典型,不易确诊。 ❖ 男女发病率大致相近。 ❖ 一般起病缓慢,起病日期难以确定,也有急
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特点和表现
二 病因和发病机制
㈠遗传因素 家系研究 有家族史者为30%~41.8%
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 双生子,寄养子研究 单卵双生同病率
56.7% 患有心境障碍寄养子亲生父母患 病率31% 分子遗传学研究 有待进一步证实。
二 病因和发病机制
㈡神经生化改变 假说: 5-HT活动降低可引起心境抑郁,食少,眠
二 病因及发病机制
⑵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假说: 中枢谷氨酸功能不足可能是病因之一 放射配基结合法及磁共振波谱技术发现大
脑谷氨酸受体亚型的结合力,有显著变化。 谷氨酸受体拮抗剂苯环己哌啶(PCP)可引
起幻觉妄想,导致情感淡漠、退缩,抗精神病 药的作用就是增加中枢谷氨酸的功能。
二 病因及发病机制
入 ⑧躯体被动体验
⑨情感
被动体验⑩冲动被动体验及妄想知觉。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㈡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1.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2项,并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
能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单纯型精神分裂症另规定: ⑴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 ⑵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
裂,言语不连贯或思维贫乏 ⑶妄想被插入,被撤走,被 播散,思维中断或强制性思维 ⑷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 ⑸原发性妄想(包括妄 想知觉,妄想心境) ⑹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 维或语词新做 ⑺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淡漠 ⑻紧张综合征,怪异行 为或愚蠢行为 ⑼明显的意志减退或缺乏。
⑶5-羟色胺(5-HT)假说: 1954年Wolley提出精神分裂症与5-HT有关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DA受体与5-HT2A受体均
有很强的拮抗作用。 5-HT2A受体与情感、行为控制及DA调节释放有关 5-HT2A受体激动剂可促进DA合成与释放, 5-HT2A受体拮抗剂可使A10DA神经原放电减少,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ppt课件
三、晚期:
思维贫乏 情感淡漠 意志行为缺乏
Bleuler提出的主要症状破裂、中断、插入等)②情感障碍③ 矛盾症④自闭症⑤行为及意向障碍⑥自我 主观体验障碍
一、历史沿革
1. 19世纪以来欧洲精神病学家便有散在报 道
2. 1896德国Emil Kraepelin首次将这些散在 报导的上述症状归纳为同一疾病的不同 类型,并命名为早发痴呆(dementia praecox)
Kraepelin
1855—1926
Emil .Kraepelin在对大量患者进行了敏 锐的观察后提出: 1 本病的共同点是发病 于青少年期。 2 疾病过程有趋向痴呆的近 似表现。因而提出早发性痴呆(dementia praecox)的命名。1913 年在其所著的精神病
5 许多病人具备广泛的发育成熟不良表现: 如骨骼发育不良、2岁大的儿童出现轻微 手运动障碍和短暂的舞蹈症、多动表现、 注意力不集中、焦虑、社交能力失常。
6 胚胎发生学:妊娠4-6个月神经细胞发生迁移 ,由此确定皮质神经元的层状排列、定位以及其 内部关系,上述结构维持一生不变。精神分裂症 病人存在轻微的多局灶或弥漫的解剖变异。这种 变异发生在发病以前,且较为恒定。精神分裂症 病人存在前额叶、边缘叶皮质及两者之间的联络 结构的遗传性缺损,成年早期表现为无法在环境 性应激时恰当的调节皮质下多巴胺活性。
精分病人妄想的特点: 原发 泛化 荒谬 隐蔽
精分病人特有症状群: 自动症综合症 紧张综合症 衰退三联症 思维逻辑症状 内向性思维 被动体验
精分病人症状维度 阳性症状 阴性症状 情感症状 认知症状 攻击与敌意
原发妄想
精神病学课件 第7章 精神分裂症
4. 单纯型:
• 约2%的病人可诊断为此型 • 其临床特点为:隐袭性起病,逐步出现一些奇怪的行
为、回避社交、社会功能减退等。逐步出现“三基” 症状(即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向缺乏)突出,趋 向精神衰退 • 常缺乏明确的精神病性症状 • 病程至少 2 年 • 此型常难于确诊
精神分裂症
未分化型
此型第二常见 妄想和幻觉都突出,常伴有思维联想障碍和行 为紊乱 不符合以上各型的诊断
根据上述发现,研究者对ARMS个体进行了鉴别,准确 率达到了80.3%(敏感性75.8%,特异性84.8%)。
(Schizophr Bull. 2014 Jun 9.)
2. 神经病理学异常
CT、MRI、PET等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并非“功能性” 精神病,脑部存在异常。 发现有部分病人有脑室(尤其是)扩大和脑皮质萎缩。 PET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幻听时,丘脑投射区有 激活现象,表明病人丘脑的感觉滤过作用受到损害。
精神分裂症
2.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 物质或药物接触史,以及时间的相关性 • 大多起病急,缓解快 • 症状不太相同:意识障碍,幻视
3.躁狂发作
急性起病并表现兴奋躁动的精神分裂症病 人,外观上可以与躁狂病人很相似,两者的情 感反应以及与周围的接触明显不同。 • 情绪异常不同 • 妄想特点不同 • 协调性(内在、外在) • 病程、预后不同
精神分裂症
描述了许多 四A“基本症状”
• Apathy;情感淡漠 •Abnormal association;联想障碍 • Ambivalence;矛盾意向 • Autism;内向性
精神分裂症
流行病学
在成年人口中的终生患病率为1%左右。 1993年中国(不含港、澳、台)的SCH流行 病学发病率为6.55‰ 。
精神病学(第8版)第七章 精神分裂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已导入。
精神病学(第8版)
三、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遗传
1. 遗传学研究方法 • 临床遗传学研究方法:家系调查;双生子研究;寄养子研究 • 实验遗传学研究:连锁分析;基因组扫描;其他 2. 研究结果 (1)遗传风险度 • 与患者血源关系越近,患病的风险度越高 • 患者病情越重,其亲属中患病的人数越多,则患病的风险度越大 • 风险度的大小与性别无明显关系可排除伴性遗传 • 分裂症的终生患病风险度(到58岁时)约为1%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已导入。
精神病学(第8版)
三、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遗传
2. 研究结果 (2)双生子、寄养子研究结果 • MZ同病率为DZ的3倍,为普通人群的40~60倍 • MZ约有一半不发病,而发病者与不发病者其子女患病风险度无异,表明基因型有不全外显 • MZ本身的患病率并不高于常人,表明成为双生子并不是导致精神分裂症的高危因素 • 采用将单卵双生子分开抚养,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子女由正常人抚养,或将正常人的子女由有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行病学
1. 精神分裂症可见于各种社会文化和各个地理区域中。 2. 发病率与患病率在世界各国大致相等,终生患病率约为1%。 3. 对发表于1965—2002年间的188项研究系统回顾认为该病: • 时点患病率中位值:4.6‰ • 终生患病率中位置:7.2‰ 4. 对发表于1965—2001年间的160项研究系统回顾认为: • 年发病率中位置为0.15‰ • 年发病率平均值为0.24‰
精神分裂诊断标准
精神分裂诊断标准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常常出现幻觉、妄想、情感淡漠等症状。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医生正确诊断患者的病情,从而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目前,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主要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CD)和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的标准。
下面将详细介绍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首先,根据ICD-10的标准,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状包括幻觉、妄想、思维紊乱、情感淡漠、言语贫乏等。
在诊断精神分裂症时,医生需要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这些症状,并且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如躁郁症、抑郁症等。
此外,ICD-10还规定了精神分裂症的病程要求,即患者至少在连续1个月内出现上述症状,并且这些症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明显影响。
其次,根据DSM-5的标准,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是否出现幻觉、妄想、思维紊乱等阳性症状,以及情感淡漠、言语贫乏等阴性症状。
与ICD-10类似,DSM-5也规定了症状持续时间的要求,即患者至少在连续1个月内出现上述症状。
此外,DSM-5还强调了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的必要性,比如药物或药物滥用引起的精神症状。
除了上述的主要诊断标准外,精神分裂症的诊断还需要考虑到患者的社会功能受损程度、病程特点、家族史等因素。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诊断。
总的来说,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医生综合运用ICD-10和DSM-5的诊断标准,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相关信息,进行全面评估。
只有准确地诊断出患者的病情,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因此,医生在诊断精神分裂症时需要严格遵循诊断标准,避免过度诊断或漏诊,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精神病学(精神分裂症).
历史
1896年,德国医生 克雷丕林(Kraepelin) 对名称各异的症状群进行了分析,将上述 此类病症命名为“早发性痴呆(dementia praecox)”,将其视为独立疾病单元。
Kraepelin的“二分法”
器质性障碍
脑 致躯 器 精体 质 神疾 性 障病 精 碍所 神
障 碍
生物学侧面
内源性障碍
历史
1857年,法国Morel建议将无外界原因而在 青年发生的精神衰退的病例称之为早发性 痴呆(demence precoce)。
1871年,德国Hecker将发生于青春期而具 有荒谬、愚蠢行为的病例,称之为青春痴 呆。
1874年,德国Kahlbaum将一种具有特殊精 神障碍并伴有全身肌肉紧张的精神障碍, 称之为紧张症。
家庭外的环境因素:
产伤、病毒感染、出生的季节等。
病因
(3)心理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
低贫>高富阶层人群;推测的发生困难与生活物质环境 差、经济困难造成的心理负担重、社会心理应激多有关。
社会因素所致的巨大压力使一个具有易感素质的人容易 发病。
很多患者病前6个月可追溯到相应的社会生活事件。 国内调查发现,精神分裂症发病有精神因素者占40-80%。
生物学基础
妄想、幻觉等阳性症状为 主 良好
无明显改变 良好
多巴胺功能亢进
情感淡漠、言语贫乏等阴性症状 为主
差
伴有改变 差 脑细胞丧失退化(额叶萎缩), 多巴胺功能无特殊变化
流行病学
WHO:精神分裂症的终身患病率大约为3.8~ 8.4‰
美国———13‰ 国内:1982(12地区)精神分裂症的终身患病率
病因
(3)心理社会因素 个性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1/14
19
精神分裂症
五、临床分型
3、青春型(奔马型) 青春期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病情进展快。 表现不协调的精神运动性兴奋:情感高 度不协调,思维破裂,行为怪异幼稚伴 性色彩。 进展迅速,预后欠佳,容易衰退。
2020/11/14
20
精神分裂症
五、临床分型
4、单纯型 青少年起病,缓慢发展,持续进行。 早期表现类似神经衰弱,日益加重的孤僻、 被动、懒散、淡漠,最终精神衰退。 治疗效果差,预后欠佳。
常父母有更多的精神异常倾向。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父母比正常父
母表现出更多的保护和关心。
2020/11/14
6
精神分裂症
三、病因与发病机制
4、病前性格 内向、孤僻、敏感多疑——分裂素质
2020/11/14
7
精神分裂症疾病分期
发病前(期):社会心理功能有明显缺陷 前驱期:症状缓慢、隐匿出现,同时伴有社会心理功能减
精神病学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
一、定义
1、原因不明的疾病,具有思维、情感、 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
2、 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尚好,伴有认知 功能损害。
3、多见于青壮年,起病缓慢,病程迁延, 有慢性化倾向和衰退的可能,有的病人 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
2020/11/14
2
精神分裂症
二、流行病学 人群发病率为1%。精神分裂症见于各种
3)精神分裂症的子女寄养到正常家庭,仍有较 高的患病率。
2020/11/14
4
精神分裂症
三、病因与发病机制
2、神经生化方面的异常 1)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枢多巴胺(DA)功
能亢进。 2)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枢5-HT代谢障碍。 3)谷氨酸假说
2020/11/14
5
精神分裂症
三、病因与发病机制
3、社会心理因素 1)社会因素:灾难性事件、战争、地震 2)家庭因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父母比正
思维内容2.MPG
2020/11/14
11
精神分裂症
四、临床表现
2、被动体验 患者感到自己的躯体运动、思维活动、情 感活动、冲动等受到外界的控制,有种 被强加的感觉。
2020/11/14
12
精神分裂症
四、临床表现
3、思维联想障碍 思维散漫——思维破裂,逻辑障碍,语 词新作,象征性思维。思维联想.MPG
2020/11/14
21
精神分裂症
五、临床分型
5、未定型(未分化型)
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有幻觉、 妄想,行为情感障碍等症状,但有不宜 归入四型中,此时往往存在不止一个类 型的精神症状,但又难以判断哪个为主 要临床相。
2020/11/14
22
精神分裂症
五、临床分型
另外还有衰退型、残留型、精神分裂症后 抑郁、儿童精神分裂症、晚发性精神分 裂症等。
2020/11/14
16
精神分裂症
五、临床分型
2、紧张型:紧张综合征
大多起病于青年或中年,起病急,多呈发作 性。
(1)紧张性木僵:表现精神运动性抑制, 少语少动,或长时间保持某一姿势不动, 重者终日卧床,不食不动,缄默不语, 对周围环境刺激(言语,冷热,疼痛等)
2020/11/14
17
精神分裂症
2020/11/14
14
精神分裂症
四、临床表现
(五)自知力 一般均缺损,绝大部分病人不认为自己
有病,因此不愿接受治疗。
2020/11/14
15
精神分裂症
五、临床分型
1、偏执型:最常见的类型 发病较晚,以妄想为主,伴有幻觉,较少 出现人格改变和衰退,发展较其他类型 缓慢,若治疗彻底可获得较满意的缓解。
2020/11/14
23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国际常用的临床诊断标准
ICD-10(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 DSM-IV(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
国内通用的临床诊断标准
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2020/11/14
24
精神分裂症
CCMD-Ⅲ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1)症状标准 (2)严重标准 (3)病程标准 (4)排除标准
五、临床分型
均不起反应,以致唾液留在口中也不吐不 咽,肌张力增高,蜡样屈曲,空气枕, 有的出现主动违拗,或模仿语言,虽然 抑制,但对周围的感知存在,病后能回 忆。
2020/11/14
18
精神分裂症
五、临床分型
(2)紧张性兴奋:以突然发生的运动性兴 奋为特点。
患者行为冲动,不可理解,言语内容单 调刻板,如:病人突然起床砸东西,伤 人毁物,无目的地在室内徘徊,不停地 在原地踏步,动作古怪作态。
嗅.MPG
2020/11/14
9
在爬,有人拿刀割他。 4、幻视:幻触,幻视.MPG 5、感知综合障碍:脸变歪,不对称,牛头
马面,腿变长短,变粗变细等等。感知 综合障碍.MPG
2020/11/14
10
精神分裂症
四、临床表现
(二)思维障碍
1、妄想:是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主要以被害妄想、关系妄想、物理影响 妄想最常见,此外还有疑病、钟情、嫉 妒、罪恶等。思维内容.MPG
4、思维贫乏贫乏.MPG 思维量和内容明显减少。
2020/11/14
13
精神分裂症
四、临床表现
(三)、情感障碍:主要表现情感淡漠或 迟钝或不协调。少数可出现情感倒错或 抑郁、焦虑情绪。情感.MPG
(四)意志行为障碍: (1)意志减退意志减退.MPG (2)紧张综合征:紧张性兴奋和紧张性木
僵。木僵.MPG
退 进展期:症状明显、突出,如幻觉、妄想、自知力丧失等 稳定期:阳性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但阴性、情感、认知
损害症状仍存在、社会心理功能受损严重, 且极易出现病情波动、加重。
2020/11/14
8
精神分裂症
四、临床表现
(一)感知觉障碍 1、幻听:最多见,多为争论性、评论性、
命令性,幻听来源有近有远。幻听.MPG 2、幻嗅:常常闻到难闻的气味。幻
阶层,在各地不同地区有差异。 1、性别与患病率 2、年龄与患病率 3、社会经济、职业、家庭经济水平与患病
率
2020/11/14
3
精神分裂症
三、病因与发病机制
1、遗传因素
1)家系法:父母患病,子女发病率高达35%68%,亲属中的患病率比一般人群高,血缘关 系愈近,患病率愈高。
2)双生子法:同卵双生是异卵双生的4-6倍。
2020/11/14
25
症状标准
至少符合2项: 1,反复出现言语性幻听。 2,明显的思维松弛,破裂,言语不连贯,或思维贫乏
。 3,思维被插入,撤走,被广播,思维中断,强制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