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节》优质公开课教案 (10)
北京的春节公开课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北京的春节公开课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四年级学科:语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京的春节习俗和传统活动,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 通过学习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传承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1. 北京春节的习俗和传统活动。
2. 课文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2. 如何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二、教学准备1. 课文《北京的春节》文本。
2. PPT或者黑板,用于展示课文内容和相关图片。
3. 教学卡片,用于引导学生阅读和讨论。
4. 教学视频或者图片,用于展示北京的春节习俗和传统活动。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北京的春节习俗和传统活动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谈论对春节的认识和感受,从而引出今天的公开课主题——北京的春节。
Step 2:阅读理解(15分钟)1. 课文描述了北京的春节有哪些习俗和传统活动?2. 你觉得北京的春节有哪些特点?学生阅读课文后,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答案,并在黑板或PPT上记录学生的回答。
Step 3:讨论和表达(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春节习俗或传统活动,讨论其背后的意义和原因。
讨论结束后,每组邀请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教师鼓励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进行表达,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Step 4:总结和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公开课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北京春节的认识和感受。
教师提出拓展任务: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讨论家乡的春节习俗和传统活动,并尝试用课文中的方式进行表达。
四、作业布置1.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家乡春节的小作文。
2. 回家与家人讨论家乡的春节习俗和传统活动,并用课文中的方式进行表达。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以及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北京的春节教案(公开课版本)
北京的春节教案(公开课版本)第一章:春节的由来与意义1.1 讲解春节的起源和发展历程1.2 阐述春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1.3 介绍春节的习俗和传统活动,如贴春联、放鞭炮、拜年等第二章:北京的春节习俗2.1 讲解北京春节期间的unique 习俗和传统活动2.2 分析北京春节期间的民俗风情和地域特色2.3 举例介绍北京春节的美食、如饺子、年糕、汤圆等第三章:春节的文艺表演3.1 讲解春节期间的文艺表演形式,如舞狮、舞龙、京剧等3.2 分析这些文艺表演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3.3 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春节期间的文艺表演第四章:春节的现代变迁4.1 讲解春节在现代社会中的变迁和影响4.2 分析现代春节庆祝方式和传统春节的差异和联系4.3 引导学生思考春节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第五章:春节的跨文化交流5.1 讲解春节在全球化和跨文化交流中的传播与发展5.2 分析春节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接受和融合情况5.3 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春节习俗和传统活动第六章:北京庙会文化6.1 介绍北京庙会的起源和发展6.2 分析庙会文化在北京春节中的地位和作用6.3 引导学生体验庙会的热闹氛围,了解各种民俗表演和手工艺品第七章:北京春节的饮食文化7.1 讲解北京春节期间的特色美食7.2 分析北京饮食文化在春节中的体现7.3 引导学生品尝北京春节美食,感受地域饮食文化差异第八章:现代科技在春节中的应用8.1 介绍现代科技在春节庆祝活动中的应用,如网络红包、电子鞭炮等8.2 分析科技对传统春节习俗的影响和改变8.3 引导学生理性看待科技与传统在春节中的结合第九章:春节的环保意识9.1 讲解春节庆祝活动中环保意识的体现,如减少烟花爆竹的使用、绿色祭祀等9.2 分析春节环保意识的普及对环境的影响和意义9.3 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第十章:春节的意义与展望10.2 分析春节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前景10.3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春节文化,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春节的由来与意义重点和难点解析:理解春节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对于学生来说可能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事例和故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
北京的春节教案(公开课版本)
北京的春节教案(公开课版本)第一章:春节的由来与意义1.1 讲解春节的起源和传说故事,让学生了解春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1.2 分析春节的意义,包括家庭团聚、祈福迎新等,让学生认识到春节在中国人生活中的重要性。
第二章:北京的春节习俗2.1 介绍北京的春节习俗,如贴对联、放鞭炮、吃年夜饭等,让学生了解北京地区的特色庆祝方式。
2.2 分析这些习俗的寓意和传统,让学生理解背后的文化内涵。
第三章:春节美食文化3.1 讲解春节期间的传统美食,如饺子、年糕、汤圆等,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特色美食。
3.2 分析这些美食的寓意和制作方法,让学生感受春节美食文化的魅力。
第四章:春节文艺活动4.1 介绍春节期间的传统文艺活动,如舞龙舞狮、戏曲表演、猜灯谜等,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民间艺术。
4.2 分析这些活动的意义和乐趣,让学生体验春节文艺活动的快乐氛围。
第五章:北京的春节旅游5.1 推荐北京的春节旅游景点,如天安门广场、故宫博物院、庙会等,让学生了解春节期间的旅游活动。
5.2 分析这些景点的特色和亮点,让学生感受北京春节旅游的魅力。
第六章:春节家庭团聚6.1 讲解春节家庭团聚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家庭在春节期间的角色。
6.2 分析家庭团聚的庆祝方式,如团圆饭、守岁等,让学生感受家庭团聚的温馨氛围。
第七章:春节传统礼仪7.1 介绍春节期间的传统礼仪,如拜年、给红包、祝福语等,让学生了解春节的礼貌规范。
7.2 分析这些礼仪的寓意和重要性,让学生学会尊重和感恩。
第八章:春节环保意识8.1 讲解春节期间环保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节日庆祝与环境保护的关联。
8.2 提出春节期间的环保建议,如减少烟花炮竹使用、节约能源等,让学生培养环保意识。
第九章:春节传承与创新9.1 探讨春节传统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挑战,让学生思考如何保持传统节日的活力。
9.2 提出一些创新的庆祝方式,如网络红包、电子贺卡等,让学生了解节日庆祝的发展趋势。
第十章:实践活动:设计属于自己的春节10.1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家庭的春节习俗和庆祝方式,激发学生对春节的兴趣和热爱。
初中语文《北京的春节》公开课教案
初中语文《北京的春节》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体会作者对北京的喜爱之情。
(3)培养欣赏民俗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家乡、对民俗的热爱。
(2)培养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北京的喜爱之情,培养欣赏民俗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北京的课文,题目是《北京的春节》。
请大家猜一猜,作者为什么选择春节这个特殊的节日来描写北京呢?2.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
(2)分享自己喜欢的语句,交流感受。
3.课堂讨论(1)作者在文中描绘了哪些具有北京特色的民俗活动?(2)这些民俗活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3)作者为什么对北京的春节如此喜爱?4.精讲课文(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3)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
5.实践活动a.你最喜欢的春节习俗是什么?b.你认为北京的春节有哪些独特之处?c.如何传承和发扬春节的民俗文化?(2)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2)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民俗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作业布置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家乡春节的作文。
2.搜集有关春节的民俗资料,与同学分享。
五、课后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有哪些优点和不足?2.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如何?如何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3.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兴趣?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补充“同学们,你们在朗读课文时,有没有发现哪些语句特别吸引你们?能否分享一下?”“你觉得这些语句好在哪里?是词语用得好,还是句子结构特别巧妙?”2.在课堂讨论环节,可以提问:“谁来说一说,课文中提到的庙会、放鞭炮、吃团圆饭这些活动,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作者在描述这些活动时,用了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了春节的喜庆和热闹?”二、教学难点补充“同学们,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自己家乡的春节,你们能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是怀念、自豪还是其他的什么?”“作者在描述北京的春节时,用了‘故乡的习俗’‘童年的记忆’等词语,这些词语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情感?”教学过程补充:1.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春节吗?当然知道!那你们知道北京的春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北京的春节的文章,看看作者笔下北京的春节有多么吸引人。
语文公开课《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通用10篇)
语文公开课《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语文公开课《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公开课《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公开课《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篇1一、谈话导入,共话春节1.“锣鼓喧天辞旧岁,爆竹声中迎新春”,在期盼中、在喜庆中,春节向我们走来。
这是我们中国人最隆重、最传统的节日,相信大家对它再熟悉不过了。
2.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春节的资料:①关于春节的来历:春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它是农历一年的岁首,即正月初一,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春节不但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
在此期间人们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如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
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融入了无限的留恋、回味和憧憬。
中国的春节,是最具文化内涵和传统魅力的节日,也是最有凝聚力的一个节日。
②关于春节的习俗:祭灶扫尘贴春联守岁闹元宵等③关于春节的传说:年的传说岁的故事等3.假如请你来写春节,你打算写些什么?4.的确,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
《北京的春节》教案
《北京的春节》教案《北京的春节》教案(通用1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北京的春节》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北京的春节》教案1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难点: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学生回忆刚刚过去的寒假里度过的节日——春节。
从而引出老北京的春节,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简单了解作者——老舍『设计意图』: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
(二)检查预习1、出示生字旬熬蒜醋饺翡拌榛栗筝鞭麦寺逛(1)指名读,评议(2)学生找出自己易错的字(3)老师强调“熬”字,并用白板演示“熬”的笔顺2、出示词语轻声:饺子榛子栗子风筝规矩掺和红火儿化:杂拌儿零七八碎儿玩意儿多音:万象更新正月间断分外(1)自己读(2)指名读,并评议(3)强调“间断”的“间”读四声『设计意图』:词语是文本构建的基础,词语教学变得精彩,为阅读教学的创新与精彩夯实基础。
(三)初读课文,理清顺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1、“照老北京的规矩”,作者在文中依次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的日子。
2、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3.交流汇报,老师相机板书: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明确老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九结束)说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说出“热闹、忙乱、喜庆、团圆”等初步感受。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找一找,画一画依次有哪些重要的日子,帮助学生感知课文的叙述顺序,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为学生理解课文做好准备。
《北京的春节》教案(10篇)-最新
《北京的春节》教案(10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
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这次为您整理了10篇《《北京的春节》教案》,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北京的春节》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写15个生字,会写20个词语。
2.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把握详略安排及其效果,学习作者抓住有特色的民俗活动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
3.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感受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
4.联系生活实际和阅读体验,感受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春节习俗。
[教学重难点]1.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把握详略安排及其效果,学习作者抓住有特色的民俗活动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
2.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感受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通过初读课文,读准多音字,填准动词,初步了解老北京的春节有哪些习俗。
2.根据学情选择难写的字词展开教学。
通过浏览课文,找出表示时间的重点词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3.通过自主学习课文,独立填表,在集体交流中深入了解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合作填表,在同桌互助中了解本地春节的风俗习惯。
一、关注篇章页,激趣导入新课1.学习篇章页,明确任务。
阅读篇章页,说说自己了解到了什么。
在交流中理解“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一名句,了解插图的妙处,明确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2.激发兴趣,比较揭题。
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过春节的,教师把关键的词语(重要时间或重要事件)板书在黑板的一侧。
在大家交流本地春节习俗的基础上走进《北京的春节》。
二、初读课文,巧妙梳理脉络1.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引导读准多音字:间断铺户正月掺和分外万象更新(3)同桌讨论填准动词:()腊八粥()腊八蒜()杂拌儿()鞭炮()年菜()对联()庙会()灯笼(4)学生互相提醒难写的字词:如“醋、戚”等,并展开书写练习。
北京的春节教案优秀教案8篇
北京的春节教案优秀教案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学习总结、实习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e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 such as learning summary, internship report, work plan, experienc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osition, other model essay, etc.want to know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 please pay attention!北京的春节教案优秀教案8篇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教学进度的顺利进行,实践性的教案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北京的春节教案优秀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北京的春节》教案
《北京的春节》优秀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北京的春节习俗和文化背景。
激发学生对北京春节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简介北京的春节习俗和文化背景。
引导学生关注北京春节的特色活动。
1.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北京春节的场景。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他们对春节的了解。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表现。
收集学生的讨论和分享内容。
第二章:北京的春节习俗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北京的春节习俗,如贴对联、放鞭炮、拜年等。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认同。
2.2 教学内容介绍北京的春节习俗,如贴对联、放鞭炮、拜年等。
引导学生了解这些习俗的寓意和起源。
2.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视频和故事来展示北京的春节习俗。
引导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这些习俗的了解。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内容。
收集学生的分享和表达。
第三章:北京的春节美食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北京春节期间的特色美食,如饺子、年糕等。
培养学生的美食欣赏能力和文化意识。
3.2 教学内容介绍北京春节期间的特色美食,如饺子、年糕等。
引导学生了解这些美食的制作过程和特点。
3.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视频和实物展示来介绍北京春节期间的特色美食。
引导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这些美食的喜好。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内容。
收集学生的分享和表达。
第四章:北京的春节活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北京春节期间的特色活动,如舞狮、舞龙、庙会等。
培养学生对文化活动的兴趣和参与意识。
4.2 教学内容介绍北京春节期间的特色活动,如舞狮、舞龙、庙会等。
引导学生了解这些活动的意义和乐趣。
4.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视频和实地考察来展示北京春节期间的特色活动。
引导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这些活动的兴趣。
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内容。
收集学生的分享和表达。
第五章:综合活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与北京春节有关的作品。
《北京的春节》 教案(15篇)
《北京的春节》教案(1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北京的春节》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京的春节》教案1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过年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这篇文章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文章以平实洗炼的语言将老北京春节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娓娓道来,也映出老北京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展现了一幅醇厚悠远、极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图。
编排此文,旨在丰富学生的见识,让学生在领略老北京新春独特风情民俗,领略老舍先生简洁生动的语言特色的同时,激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我所要执教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乐于表达自己的看法,经过前两年的学习,具有初步的识字能力和阅读能力。
对于春节这一传统民俗节日,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然而对于老北京人怎样过春节,学生了解得不多,也因此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1、学生自主识字,学认本课生字及相关词语。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感知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
3、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北京,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4、指导学生深入感知课文内容,在不断的思考交流中,感受读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阅读抓重点词句的理解来了解老北京的民俗,感受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
教学难点:通过反复读书,从字里行间感受老北京春节的热闹。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截然不同”、“日夜不绝”“守岁”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体验激趣、导入新课1、放录像:同学们,今天老师带给大家一段精彩的画面,一起来看看吧!(课件播放:春节联欢晚会的钟声响起,大家一片欢腾的片断)2、板书春节:看完画面,你想到了什么,一起来说一下!板书:春节3、说春节:喜欢过春节,你想到了哪些有趣开心的事?4、小结补充板书:提起春节,咱们有说不完的话题,今天我们跟著名作家老舍爷爷到老北京的春节去看看,看看那时候的人是怎样过春节的。
《北京的春节》教案
《北京的春节》教案教案:《北京的春节》一、教学目标:1.了解北京春节的传统习俗与文化;2.提高学生对春节的认识和体验;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2.春节的相关图片、视频、音频等素材。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关于北京春节的图片,让学生先了解一些春节的概念。
2.观看视频(10分钟)播放一个关于北京春节的短视频,让学生了解到北京春节的一些传统活动和风俗习惯。
3.学习词汇(1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文字的方式,教授一些与春节相关的词汇,如“红包、年夜饭、烟花等”。
4.阅读理解(15分钟)教师分发一篇关于北京春节的文章,让学生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
教师对答案进行点评和讲解。
5.分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春节在北京的传统习俗和庆祝活动,并准备向全班做展示。
6.分组展示(15分钟)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
7.总结(10分钟)教师对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北京春节的传统与文化。
同时,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北京春节的作文,概括所学知识和感受。
8.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里观察春节前的准备活动,并写一篇观察日记。
四、教学反思:通过观看视频和小组讨论的形式,学生了解了春节的一些传统习俗和庆祝活动。
学生通过分组交流和展示的方式,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然后,通过写作的方式,学生对自己所学的内容进行了整理和归纳。
这样的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总体上,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优质课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优质课教学目标:1. 了解北京的春节习俗及其背后所代表的文化内涵;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北京春节习俗的了解及其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北京春节习俗的理解以及如何将其与文化内涵相结合。
教学准备:1. PPT或图片,展示相关春节习俗的图片;2. 生活物品,如春联、福字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师生互动:师生问答,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于春节的了解程度;2. 播放视频:播放一段有关北京春节的视频,让学生对北京春节有更直观的认识。
二、学习(30分钟)1. 显示图片或PPT:展示北京春节的习俗照片,让学生猜测习俗并描述其特点;2. 分小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合作讨论习俗的背后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并展示给全班;3. 合作学习:让学生自由搭档,互相合作,互相了解对方所描述的习俗,并归纳总结。
三、展示(15分钟)1. 请学生陆续上台展示他们的合作成果,让全班学生了解更多习俗和文化内涵;2. 老师进行点评和纠正,引导学生更好地表达和理解。
四、拓展(10分钟)1. 学生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北京春节的独特习俗角色,并小剧场形式展示;2. 分享文化差异:引导学生思考北京春节与自己所处地区春节的不同之处,并分享。
五、总结(5分钟)1.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梳理春节习俗的文化内涵;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学习。
教学体会: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北京春节习俗以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通过互动、合作和展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北京的春节》教案(精选15篇)
《北京的春节》教案《北京的春节》教案(精选15篇)《北京的春节》教案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生字13个。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老北京过春节的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
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理解自然段,找出各段讲的什么。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课型:散文。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完成“初显身手”。
学生讲自己查资料了解的情况。
2、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初读课文。
⑴、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的顺序。
⑵、出示13个生字,学生分组认读。
矩,蒜,醋,假,夕,鞭,戚,逛,驴,恰,盏,预,吉(请每组2、4号同学起立教读)⑶、出示生词,同桌读。
规矩,大蒜,香醋,放假,除夕,鞭炮,亲戚,逛街,恰好,几百盏灯,预示吉祥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
⑴、学生自由读课文。
说说“老北京的春节怎样”用一个词来概括。
⑵、指名接读。
⑶、齐读课文,分组讨论:老北京的春节从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哪些日子是最热闹的?勾出这些日子来。
⑷、齐读课文4—6自然段,谁用一名话概括这部分内容。
⑸、接读1—3自然段,谁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部分讲了什么?⑹、齐读1—3自然段。
⑺、齐读7自然段。
⑻、朗读全文。
⑼、分小组学生谈自己家乡过年的情景。
三、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板书设计:12、过年开始(腊月初)除夕老北京的春节,初一,高潮元宵结束(正月初十九)五、教学后记《老北京的春节》教案6第一课时1.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默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老北京的年味儿。
重点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难点感受老北京的年味儿,体味民俗。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
(唤起学生对过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2.让我们来看看老北京的孩子是怎样过春节的。
(播放动漫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黏;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北京的春节》语文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五篇
《北京的春节》语文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五篇《北京的春节》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 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 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体会详写和略写的好处。
重点难点:1、重点: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 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 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2、难点:学习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1、师准备老北京过春节的有关图片, 资料等2、学生搜集、整理并熟悉春节的来历、传说、习俗等图片, 资料3、生认真预习并完成好本课的导学稿4、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课前三分钟:难忘的寒假生活二、学习“单元导读”, 导入新课1、组织学习“单元导读”, 了解本组主题、学习目标。
2、师谈话导入:“锣鼓喧天辞旧岁, 爆竹声中迎新春。
”春节是我们中国人最隆重最传统的节日, 相信大家对它再熟悉不过了。
那么, 关于春节的来历、传说、习俗, 你又知道多少呢?3、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春节的资料。
4、师小结学生发言导入、揭示并板书课题。
三、学习字词, 整体感知1、课件出示文中重难点词语(含生字表中要掌握的生字新词),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重点引导学生交流识记生字、理解新词的方法。
)2、自由轻声读课文, 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想想并说说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北京的春节的“热闹、忙碌、喜庆、团圆……”)四、合作探究, 品读课文1、出示自学要求, 生默读课文, 完善导学稿, 做好小组内交流的准备。
(自学内容以导学稿为蓝本, 要求学生课前充分自学完成)2、小组内讨论、交流, 确定中心发言人和汇报形式。
3、小组代表全班展示交流:(1)、课文按怎样的顺序写老北京过春节的?重点写了哪些日子人们的活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引导归纳:点面结合, 重点突出, 详略得当, 主次分明(2)、交流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描写, 展示朗读。
老舍《北京的春节》教案(通用12篇)
老舍《北京的春节》教案老舍《北京的春节》教案(通用12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老舍《北京的春节》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老舍《北京的春节》教案篇1教学目标1、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引发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
2、学习按一定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一、童谣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童谣,自己读读: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这首童谣写的是什么内容?2、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线索1、认真默读全文,想想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把不懂的词语画下来。
(学生可能弄不懂的词语:腊月、初旬、麦芽糖、江米糖、空竹、逛天桥、逛庙会)指名交流,根据学情顺势而导。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北京人过春节哪些地方你最感兴趣?预设一:生在练习纸上完成表格,师引导理清时间顺序。
预设二:在交流中,学生贴纸条(黑板条)、作记录,师引导理清时间顺序。
(根据学生情况选择一种操作策略。
)三、分清详略,合作研读1、引导找出写得详细的部分。
(腊八、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2、四人一小组,自选一个部分展开研究,研究问题如下:(1)详细写了什么,说给大家听。
(2)哪里写得好,读给大家听。
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3、交流研讨:分为腊八队、除夕队、正月初一队、正月十五队展开竞赛。
(1)解决第一个问题。
北京的春节教案一等奖优质课
北京的春节教案一等奖优质课《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一、课题《北京的春节》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读写文中的生字词,如“翡翠、万象更新、鞭炮”等。
- 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氛围,体会老北京春节习俗背后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 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体会其中的民俗风情。
- 学习按时间顺序有详有略地描写的写作方法。
2. 教学难点- 理解春节习俗背后的文化意义,体会作者对北京春节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小组合作、问题式的探究性学习方法。
五、教材分析《北京的春节》是老舍先生的作品。
文章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与美好。
在教材中,这篇课文是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习俗的重要篇章。
从写作特点来看,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叙述,详略得当,有重点地描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等几个日子的活动,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北京春节的节奏和氛围。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也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让学生学习如何安排文章结构,如何有选择地进行描写。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一段有关春节热闹场景的视频(如舞龙舞狮、放鞭炮、家人团聚吃年夜饭等),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
- 教师:同学们,看了这个视频,大家都知道这是哪个节日吧?(春节)- 教师:那你们家乡的春节都有哪些习俗呢?(请几位同学回答) - 教师:今天,我们要走进老北京,去看看北京的春节又有哪些独特的习俗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生字词。
- 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旬、熬、蒜、醋”等字的读音。
2. 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
- 教师:现在请小组同学互相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并且讨论一下这些生字词有哪些容易出错的地方。
《北京的春节》优质公开课教案
《北京的春节》优质公开课教案《北京的春节》公开课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会写“醋、饺”等15个字,会写“腊月、展览”等3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了解详写、略写的好处。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
(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
)2.板书课题,交流作者息。
3.导入新课: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儿”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朗读课文,小组内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正(zhēng)月掺和(chān huo)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侧重分析指导“醋、宵、戚、骆、驼、浒”,而且在黑板上的方格中示范。
3、再读课文,团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甚么内容。
(老北京过春节的情形。
)2.再默读课文,想一想: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自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完成下表。
时间腊月初八腊月初九到腊月二十二续表时间腊月二十三过了腊月二十三除夕元旦(旧时之农历正月初一)正月初六元宵节风尚习惯过小年,放鞭炮,吃糖大清除,把吃的预备充足做年菜,穿新衣,贴春联,贴年画,灯火通宵,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铺户关门,男人拜年,女人待客,小孩逛庙会多数铺户开张,伙计们可以轮番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看花灯,小孩放花炮,吃元宵风尚习惯熬腊八粥,泡腊八蒜孩子:买杂拌儿,买爆竹,买各种玩意儿大人:预备过年的物品3.学生汇报。
4.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直到正月十九才结束。
本文都提到了哪些日子?哪些日子写得详细呢?再讨论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本文提到的日子有:腊八、腊月二十3、除夕、元旦<正月初一>、正月初六、元宵节、正月十九等。
《北京的春节》教学案(精选12篇)
《北京的春节》教学案(精选12篇)《北京的春节》教学案篇1一、学习目标1.了解单元导语,抓单元训练重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目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二、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能够读准课文中的生字词。
2.读熟课文,理清课文的表达思路。
(二)预习内容腊月初旬展览蒜瓣饺子杂拌儿翡翠榛子栗子风筝鞭炮逛庙会七八万更灯彩有有各各日不不同万不灯火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在学习过程中,你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请记下来。
三、导学案(一)读议结合,小组合作探究想一想,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具体有哪些风俗习惯?合作填表,并说一说老舍先生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时间风俗习惯(二)深入探究1.文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的简略?反复朗读体会。
2.在老舍先生详写的四天中,你最喜欢的是哪天?体会北京春节的热闹氛围,结合自己过年谈感受。
(三)总结提升北京人过春节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四)主题阅读,课外延伸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走进民族村》之《英国人的圣诞节》《云南的歌会》,畅谈自己的阅读收获。
阅读提纲:1.英国人是怎样庆祝新年的?与我们中国的节日有哪些不同?2.云南的歌会有哪些特点?作者为什么会对云南的歌会感兴趣?四、课堂检测1.我会写fěi cuìchūxún biān pào( ) ( ) ( )áo zhōu zábàn fēng zhēng( ) ( ) ( )2.我会填()的展览会()的香味()的玩具()的姿态()的技能()的日子3.我会选(1)《北京的春节》指出新年的高潮是()a除夕 b元旦 c元宵节 d过小年(2)《北京的春节》指出新年的彩排是()a除夕 b元旦 c元宵节 d过小年五、课后作业1.读课后“阅读链接”,与课文相关部分比较,学习不同的写法,并运用到习作当中去。
北京的春节教案(公开课)
北京的春节教案(公开课)章节一:春节的由来与意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春节的由来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教学内容:1. 春节的由来:讲解春节的起源和传说。
2. 春节的意义:阐述春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如家庭团聚、祈福等。
教学活动:1. 开场提问: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春节的了解和印象。
2. 讲解春节的由来和传说。
3. 引导学生思考春节的意义和自己在春节中的感受。
章节二:北京的春节习俗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京地区春节期间的习俗。
2. 培养学生对地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教学内容:1. 北京春节习俗的起源和特点。
2. 北京春节期间的主要活动,如贴春联、放鞭炮、包饺子等。
教学活动:1. 讲解北京春节习俗的起源和特点。
2.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北京春节期间的主要活动。
3. 让学生分享自己家庭在春节期间的习俗和活动。
章节三:北京的春节美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京春节期间的特色美食。
2. 培养学生对传统美食的兴趣和品尝能力。
教学内容:1. 北京春节期间的特色美食,如饺子、年糕、汤圆等。
2. 介绍一些著名的北京小吃和其背后的故事。
教学活动:1. 讲解北京春节期间的特色美食。
2.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著名的北京小吃。
3. 组织学生品尝一些简单的北京小吃,如炸酱面、豆汁等。
章节四:北京的春节传统艺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京春节期间的传统艺术形式。
2. 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欣赏和创作能力。
教学内容:1. 北京春节期间的传统艺术形式,如京剧、剪纸、灯笼等。
2. 介绍一些著名的北京传统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
教学活动:1. 讲解北京春节期间的传统艺术形式。
2.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著名的北京传统艺术作品。
3. 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传统艺术创作,如剪纸、灯笼等。
章节五:北京的春节旅游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京春节期间的旅游景点和活动。
2. 培养学生对旅游的兴趣和规划能力。
教学内容:1. 北京春节期间的旅游景点,如天安门广场、故宫博物院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翡翠、万象更新、灯火通宵、日夜不绝、截然不同、万不得已、张灯结彩、有声有光、各形各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过程与方法:本文有较多的场面描述,有较强的画面感,要指导学生通过品读句子、有感情朗读、想象画面、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真切的感受到北京的春节不一样的民风民俗,并引导学生理解本课所展示的民俗的内涵----春节代表的亲情、乡情、祝愿、期盼,以及由此反映的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和文化传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赞叹和热爱之情。
2、激发学生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关键:】1、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中国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2、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表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一、了解单元内容,导入新课1、了解单元导语。
从今天开始,我们要进入第二组课文的学习了。
请同学们读一读单元导语,看看这组课文安排了什么内容?⑴本组课文主要是讲不同地区的民风民俗。
⑵我们可以结合课文的学习开展调查活动,去了解节日、服饰、饮食、民居等方面的民风民俗。
2、了解课文安排。
我们再看看课文的题目,看看围绕“民风民俗”,本组教材安排了哪些内容?3、学生回忆过春节的情景:可以让学生先回忆:我们是怎么过春节的?借此引导学生感受春节是喜庆的节日,是团圆的节日!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解答疑问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北京的春节》,把自然段标出来,同时想一想: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等会儿提出来。
1、整体感知:说说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交流读懂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⑴在学习过程中,自己读懂了哪些地方?如:腊月:农历的十二月。
腊月的最后一天,就是我们说的除夕。
除夕的第二天就是正月初一,也就是我们说的过年。
初旬:一个月分上中下三旬,一旬是十天。
初旬就是一个月的开头十天。
⑵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如:空竹:可以看看录像或图片,了解空竹有不同种类,玩法很多,还能发出哨声,很好玩。
逛天桥:不是逛我们平常说的人行天桥。
天桥是老北京一个非常热闹的地方,当时有河也有桥,所以叫天桥。
天桥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有很多民间艺人在卖艺,有很多北京小吃,还有很多说书的,还可以买卖各种东西等。
残灯末庙:结合注释,联系课文内容,可以知道是指春节结束的时候。
三、默读填表,了解春节的时间和风俗习惯1、了解北京的春节有多长时间:北京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课文在第一自然段开头写了“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在最后一段又写了“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可见北京的春节时间特别长,有一个多月。
)2、默读课文,合作填表: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老舍先生写到了哪些天的事情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老舍先生写到的时间画出来,填在表格的左边;再看看在这些时间里具体有哪些风俗习惯,填在表格的右边。
填表的时候可以同桌合作,一会儿再向大家汇报。
3、汇报交流,了解写作的顺序和春节的习俗:⑴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对照自己填写的表格看看,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做上记号,等会儿一起讨论讨论。
(“风俗习惯”一栏不强求填得全面细致,表格内容供参考。
)⑵根据表格的提示,同学们发现了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吗?(时间顺序)四、自由朗读,练习难读的句段1、自由练读:通过阅读填表,互相交流,我们对北京春节的习俗了解得更清楚了。
现在自由练习朗读课文。
如果有觉得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争取读好。
2、展示朗读:刚才自己着重练读了哪些难读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
五、分清详略,练习朗读1、分清详略:文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⑴默读思考: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详写的部分做上记号。
⑵集体交流:明确作者详写的是“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四个部分。
2、练习朗读:朗读详写的四个部分,注意读得正确、流利。
⑴自由练读。
⑵展示朗读:你觉得自己哪部分读得好,就读哪个部分。
在朗读、评价、集体练习中达到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的目标。
六、深入详写片段,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在老舍先生详写的四天中,你最喜欢的是哪天呢?深入地读一读,勾画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结合自己过年的感受,做一些批注,准备和大家交流交流。
整个交流过程要注意读悟结合,在深入了解北京春节的习俗的同时,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氛围,体会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
交流重点如:1、腊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⑴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体会到老舍先生语言的通俗和有趣。
⑵泡腊八蒜:“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着重突出“色如翡翠”和“色味双美”两个词,体会到老舍先生语言简练,给我们呈现出一幅鲜明的画面,这也是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
2、除夕,抓住总起句“除夕真热闹”来体会:⑴从人们活动的角度来体会:“家家赶做年菜”“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还有“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足以看出人们差不多全都在庆祝除夕,当然热闹了。
⑵从“味、色、音”的角度来体会:“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老舍从香味,到色彩,到声音,进行了全方位描写,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足见老舍先生描写的细腻。
3、正月初一,主要通过人们的活动来体会:⑴与除夕“截然不同”:全城都在休息,多数铺户要到初六才开张。
⑵人们的活动:男人们在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
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
小贩们在寺庙外边摆摊,小孩子们则爱逛庙会,还有很多人参加赛马赛骆驼的比赛呢!总之,每个人都没闲着,或者走亲访友,或者逛街、比赛,可谓轻松自在。
4、元宵,主要通过对灯的描写来体会:⑴勾画出写灯的语句,自由朗读体会。
⑵谈谈自己的体会:灯的数量多:从“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家中也有灯”等词句就可以感受到。
灯的种类多:从“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家中也有灯”可以感受到。
⑶老舍先生着力描写灯的数量多,种类多,目的是什么?为了突出“元宵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突出“元宵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这也是写元宵的总起句和总结句,作者采用的是总—分—总的段落结构。
七、板书设计:北京的春节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热闹喜庆团圆祥和八、效果分析:《北京的春节》是老舍先生的作品,课文主要按时间顺序介绍了北京过春节的腊八节、腊月二十三、除夕、大年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九等春节习俗。
文章语言简洁而生动,结构清晰完整,字里行间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新年的心情,反映出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心愿。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说一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文中具体写了哪些节日的活动?从而引发探究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学习作者按时间顺序详略得当地叙述的写作方法。
在教学设计中,我力图做到以下几点:一、从单元导语入手,使学生明确本单元学习目标。
这一课是一篇讲读课文,所以,在设计中,我的导语从单元主题开始,帮助学生建立单元总体框架,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二.有详有略地处理讲读,引导学生体悟作者写作手法的精妙。
在课文中,老舍先生选择了春节中的九个时段来介绍北京春节的习俗。
其中,腊八、除夕、初一和十五这四个时段为详写,其它为略写。
要是在学习时处处点到,胡子眉毛一把抓,只能达到囫囵吞枣的效果,所以,我主要引导学生抓住三个重点时段来品读,从而感受到北京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喜庆与欢乐,体会本文表达方法的精妙之处。
三.利用电化教学手段,达到教与学的提升。
我娴熟地运用电化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效率。
在教学中,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1.我在指导朗读中还有很多不足,这个同学还没有达到我所要求的目的,应继续找学生起来朗读,或者问“谁能比他读得更好?”用这种方式来问学生,会更激发他们的朗读情绪。
2.初一这一部分在讲解时并没有达到教学目标,并没有感受到和除夕的截然不同之处,所以这一部分应继续学习探讨。
3.正月十五这一部分,整体上来讲出示太多的图片,而脱离了课本,也使得这三部分都像是在详讲,体现不出来详与略。
课堂教学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发现和不断创新的过程,而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教师和教材提供的现成观点与结论。
这也诚如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所说: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
是啊,生活是最好的老师,丰富多彩的生活,丰富多彩的体验,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唤起了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学生才能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欲罢不能。
一节课下来,我欣喜地感受着课堂教学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这一切都源于——生活这个最好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