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气象能见度观测

合集下载

气象观测方法标准编写规则-征求意见稿

气象观测方法标准编写规则-征求意见稿

QX中 华人民共和国 气象行业标准QX/T xxxxx-XXXX气象观测方法标准编写规则Rules for drafting standards for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methods(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征求意见稿)(本草案完成时间:2022年6月23日)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XXXX - XX - XX 实施ICS 07. 060 CCS A 47XXXX - XX - XX 发布中国气象局发布前言............................................................................................. I I 1 范围.. (3)2规范性引用文件 (3)3术语和定义 (3)3. 1 (3)4 总体原则 (3)4.1 规范性 (3)4.2 协调性 (3)4.3 适用性 (3)4.4 等效性 (3)4.5 采用国际标准 (3)5 文件名称与结构 (4)5. 1 文件名称 (4)6. 2 结构 (4)6要素的起草 (6)7. 1 封面 (6)6.2 目次 (6)6.3 前言 (6)6J 引言 (6)6.5 范围 (6)6.6 规范性引用文件 (6)6.7 术语和定义 (6)6.8 符号和缩略语 (6)6.9 技术要求 (7)6.10 观测方法 (7)6.11 规范性附录 (7)6.12 资料性附录 (8)6.13 参考文献 (8)6. 14 索引 (8)7表述规则 (8)本文件按照GB/T 1. 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07)提出并归口。

影响能见度观测的因素及解决措施

影响能见度观测的因素及解决措施

能见度的大小。但是 , 由于受 目标物的色泽 、 视角 、 形 态及 大气 透 明度 的影 响 ,而 且还受 人 的视觉 感应 能力不 同的多种 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天气条件完全 相 同的情 况下 , 同的人 员会 有不 同 的能见度 记 录 。 不
1 . 能见 度观 测 中存在 习惯 性误差 .3 2 在 地 面观测 工作 中每个 测 站和 观测人 员都 有 自 身 的习惯 。受诸 多 主客观 因素 影 响 ,在 实 际观测 中
旦发现有不符合要求的 目 标物 , 应及时调整修改 , 保 证 能见 度 的 目标 物具 备一 定 的代表 l 生。适 当增加 能 见 度 目标 物 的数 量 ,保证 在不 同方 向 和不 同距离 上
都有一 定数 量 的 目标 物 。在选 择 目标物 时 ,由于受 各方 面条件 的限制 ,台站 对一 些方 位 和距离 选择 目 标物 确有 困难 的 , 以采 用人 工设 置 目标 物 。 可 2 选 择和 增设 能见 度灯 光 目标物 . 2 应 在 台站 四周 各 个 方 向增 设 一 些 固 定 的 目标 灯 。选择 和设 置 目标灯后 ,应 测定 目标 灯 至观测 点 的距 离并 了解其 功 率 , 绘制 成灯 光 目标 物 图 , 并 作为 夜 间能见 度观测 的依据 。这样 可 以提 高观测 人 员夜 间能 见度 的观 测精 度 。做 好 交接班 及 天黑前 的有 关
些解 决能 见度观 测 方 面的 建议 与措 施 , 可以通 过合理 选择 目标 物 、 目标 灯 , 高观 测人 员 自身 提 关键 词 : 能见 度 ; 影响 因素 ; 决方 法 解
素质 , 配置先进仪器等方法来提 高能见度 资料的准确性 。
目前 能见 度越 来 越广 泛地 受到 人们 的重 视 。气 象 能见 度 的观 测 是 大气 探 测 中的一 个 基 本 项 目 , 它 不 仅 能反 映 大气透 明度 和 大气 的稳定 程 度 ,同时 也 是 表 征大气 光 学特 性 的常用 物 理量 。能 见度 的观 测 可为航空 、 海 、 航 交通 运 输 、 事 活 动 以及 人 们 的 日 军

气象观测能见度的观测

气象观测能见度的观测

&3.5 能见度的器测法
1.遥测光度计
原理:由目标物、天空背景的视亮度比较→给出大 气消光系数→推算气象能见度。
2.测大气透射率表
气象能见度Lmax或气象光学距离P均可写成大气 透射率(T)的函数,即
Lmax
3.912L ln T
P L ln 0.05 3L ln T ln T
如果选择两点间的距离为B的长度作为测量基线,将上 式中L取为B,测出两点间的透射率,即可算出气象能见 度。 测量透射率的仪器由光发射器,反射器和接受器构成。 光发射器和接收器合成一体安置在基线一端,反射器安 置在基线另一端。 发射器发射的光被分成两束,一束透过大气层经反射器 反射回来被接受器接收;另一束光则不射入大气层,作 为参考光,直接进入接收器,回波信号与参考光信号同 轴地照在光电接收器件上,由比较法确定其透射率。
可见当L ∞时,即当远离目标物时,不论其原始
亮度多大,它的视亮度会逐渐趋近于背景亮度,最后 目标物消失于背景之中。而且,空气越浑浊,目标物 消失的距离越短。
&3.4 气象能见度
影响目标物能见度的因子很多,而气象工作中, 需要能见度只反映大气透明状况,这就必须选定和 统一实行某种观测方法,以固定其它因子,使测定 的最大水平能见距离只表达大气透明程度的单一因 子影响。下面分白天和夜间两种情况介绍。
光E0的 最小,故用红色灯光易于辨认。
E0
E0
影响灯光能见度的因子有:灯光强度、大气透明度和眼
睛的灵敏度。
设灯光强度为 I,与观测者为距离L,则在观测者眼睛
上产生的照度可由阿拉德(Allard)定律定义:
E
I L2
e L
当观测者离灯光距离为S时,灯光产生的照度达到阈值 E,0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技术规定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技术规定
白(区站号:)、贵阳(区站号:)、格尔木(区站号:)、银川(区站号:)和阿勒泰(区站号:) 共个基准站长期保留人工器测观测任务,在、、时开展原有人工观测任务(含自记仪器记录整理、云状 观测)。
观测业务要求
观测业务要求
(三)观测任务与流程 .每日观测任务 ()每日日出后和日落前巡视观测场和现用自动站的采集器、传感器、综合集成硬件控制器等仪器设备及备
(气预函〔〕号)要求,使用气象网络授时系统定期校时。 .系统默认的时间同步间隔为天,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校时时间
及校时频率。
二、观测与记录
观测与记录
(一)云 .基准站、基本站观测云量、云高,不观测云状,云高前不记录云属;
一般站不进行云的观测。 .因雪、雾、轻雾使天空的云量无法辨明或不能完全辨明时,总、低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技术规定 (版)
一、观测业务要求 二、观测与记录 三、气象报告 四、应急加密观测
一、观测业务要求
观测业务要求
(一)观测时次 .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自动观测项目每天小时连续观测。 .基准站、基本站定时人工观测次数为每日次(、、、、时),一般站定时人工观测次数为每日次(、、
时)。 (二)观测项目 .各台站均须观测的项目:能见度、天气现象、气压、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降水、日照、地面最小能见度为小时内最小分钟平均值,以为单 位,取整数。段的能见度为正点前分钟(分)内的最小分钟平均值,以为单位,取 一位小数,小数点后第二位及之后的数值直接舍去。 .自动观测视程障碍现象的最小能见度为天气现象时段内“过去分钟平均值”的最小 “分钟滑动平均值”,以为单位,取整数。重要天气报告中的能见度(编码组中的) 以“过去分钟平均值”的“分钟滑动平均值”为准,以为单位编报,不足时,米数 直接舍去,高位不足补“”。

《民用航空气象地面观测规范》的修订说明

《民用航空气象地面观测规范》的修订说明

关于《民用航空气象地面观测规范》的修订说明《民用航空气象地面观测规范》(AP-117-TM-02)自2006年7月1日重新修订颁布以来,进一步规范了民航气象地面观测工作,对提高民航气象观测工作质量,保障民用航空活动的安全、正常和效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现行有关民航气象观测工作的规定,《中国民用航空气象工作规则》等规章、行业标准、规范性文件以及手册均有涉及,由于规章、标准和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实施时间的不同,部分条款存在不一致性。

同时,随着观测技术的发展和变化,有些观测方法和规范需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为了统一行业标准、规范性文件和观测手册,积极采用先进的观测技术和方法,进一步规范民用航空气象地面观测、记录和报告等观测工作,空管办根据《中国民用航空气象工作规则》,于今年二月份启动了《民用航空气象地面观测规范》的修订工作。

现将修订的情况说明如下:一、修订的基本思路此次修订的基本思路是:将现行规章、行业标准、规范性文件以及手册中有关民航气象观测工作的观测方法、记录、报告以及设备的安装等内容全部纳入本规范,同时,参照正在修订的《中国民用航空气象工作规则》以及国际民航组织的相关文件精神并结合我国近年来民航气象观测发展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相关条款。

二、本次修改的主要方面及需要说明的问题现行的《民用航空气象地面观测规范》共13章132条,修订后调整为16章243条。

本次修订后,内容和篇幅有所增加,涵盖范围有所拓展。

主要修改涉及:(一)涵盖的内容为了使本规范涵盖气象观测业务的全过程,即气象观测的观测方法、记录、报告、设备的选址及观测资料的处理等内容,本次修订将《民用航空气象第一部分——观测与报告》、《民用航空气象第六部分——电码》、《民用航空气象第十部分——地面观测记录》、《民用航空机场特殊天气报告标准与规定》(民航空发[2002]168号)、《跑道视程使用规则》(MD-TM-2000-47)以及观测手册中部分规定性的条款整理后,一并纳入本规范。

第3章 能见度、天气现象、地面状态的观测

第3章  能见度、天气现象、地面状态的观测
8
设目标物的亮度为B0,背景亮度为B,亮度对比
值K定义为:
目标物亮度B0与背景亮度B的绝对差与其中大者
之比,即
K B0 B 0 K 1 max(B0, B)
当 B0>B时 K=(B0-B)/B0 当 B0<B时 K=(B-B0)/B
若B0 = B ,则K=0,此时,目标物和背景融合 在一起,无法辨认目标物
15
目标物选择要求: ①选定目标物时,应尽可能以天空为背景 ②大小适度,视角以0.5-5.0°之间为宜 ③仰角不宜超过6°,以越接近水平方向越好 ④颜色应当越深越好,而且亮度一年四季不变
或少变的;浅色\反光强的物体不适宜选为目标物
16
在台站四周 不同方向、距离 上选定若干目标 物作为观测目标, 双峰山18.4 根据这些目标物 能见与否及其清
响的、灯光强度不变的、不带颜色的、没有灯罩的、 白色的、孤立的点光源。
21
3、气象光学视程的仪器测量 用于测量气象光学视程的仪器可分为以下两类:
(1)用于测量水平空气柱的消光系数或透射因数。 原理:光的衰减是由沿光束路径上的微粒散射和吸
收造成的。 ——透射能见度仪
(2)用于测量小体积空气对光的散射系数。 在自然雾中,吸收通常可忽略,散射系数可视 作与消光系数相同。
2008年南方严重的冰雪灾害
45
3、 视程障碍现象 大气透明度变化导致能见度发生变化。大气中
存在着固态和液态杂质,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各 种天气现象,影响大气透明度,使得能见度减小, 这类天气现象统称为视程障碍
天气 现象

轻雾 吹雪 雪暴 烟幕

沙尘 暴
扬沙
浮尘
符号
46
雾:大量微小水滴浮游空中,常呈乳白色,有雾时 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高纬度地方出现冰晶雾也 记为雾。

能见度的观测

能见度的观测

10
2.影响能见度的基本因子
目标物和背景的属性


“属性”指目标物和背景的大小、形状、色彩、 亮度等特性。 目标物能见与否,与其属性有很大关系

大目标比小目标能见距离远一些 两个物体在亮度和色彩上差别较大时,物体比较容 易分辨,但色彩和大小都要受亮度影响

在这些因素中,亮度起决定作用
11
2.影响能见度的基本因子
3.水平能见度的观测
白天能见度的观测
在沙漠、草原、海岛或其它地物稀少的地区, 可采用人工设置目标物,并视其清晰程度来判定能 见度。 人工设置的目标物,一般多用来估计1.0千米以 内的能见度,其大小要适度,材料因地制宜(木板、 土墙、水泥预制件等),向着观测点的一面应涂成黑 色,以与天空背景有清楚的对比。靠近海(湖)岸的 站或海岛站,其朝向海(湖)方向的能见度,还可以 水天线(即海、天相接的线)的清晰程度。
18
3.水平能见度的观测
千米
能 见 度 目 标 分 布 图
50.0 远山58.0 20.0 10.0 5.0 2.0 1.0 0.5 0.2 0.1 松树0.5 电杆0.1
山亭6.3
双峰山18.4
牌楼1.6
仓库0.7
礼பைடு நூலகம்门灯1.0
铁桥9.6
0.1 路灯0.5 柏树0.2 0.2 红星楼1.4 0.5 古塔4.2 1.0 2.0 5.0 城楼8.0 10.0 20.0 50.0 巷灯6.4 三峰山35.0 水塔0.2
21
3.水平能见度的观测
夜间能见度的观测
夜间由于光照条件限制,能见度观测最好是用发光物 体作为目标物,根据灯光强度和距离,查出相应的能见距 离。目标灯应选择位于开阔地带不受地方性烟雾影响的、 灯光强度不变的、不带颜色的、没有灯罩的、白色的、孤 立的点光源。在无条件利用目标灯进行观测的情况下,则 只能根据天黑前能见度的变化趋势,当时天气现象和气象 要素的变化情况,结合实践经验加以估计。夜间观测能见 度时,应在黑暗处停留至少五分钟,待眼睛适应环境后进 行观测。凡是有条件的地方,均应在各方向选择一些固定 的目标灯来作为观测能见度的依据。

新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新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一编总则第1章地面气象观测组织工作气象观测是气象业务工作的基础。

地面气象观测是气象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地球表面一定范围内的气象状况及其变化过程进行系统地、连续地观察和测定,为天气预报、气象信息、气候分析、科学研究和气象服务提供重要的依据。

地面气象观测是每个气象观测站的基本工作任务之一,必须严肃、认真、负责地做好。

由于近地面层的气象要素存在着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和随时间变化的脉动性,因此地面气象观测记录必须具有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

代表性--观测记录不仅要反映测点的气象状况,而且要反映测点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平均气象状况。

地面气象观测在选择站址和仪器性能,确定仪器安装位置时要充分满足观测记录的代表性要求。

准确性--观测记录要真实地反映实际气象状况。

地面气象观测使用的气象观测仪器性能和制订的观测方法要充分满足本规范规定的准确度要求。

比较性--不同地方的地面气象观测站在同一时间观测的同一气象要素值,或同一个气象观测站在不同时间观测的同一气象要素值能进行比较,从而能分别表示出气象要素的地区分布特征和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地面气象观测在观测时间、观测仪器、观测方法和数据处理等方面要保持高度统一。

本规范是从事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业务规则和技术规定,观测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

地面气象观测仪器和业务软件的技术、操作手册是对本规范的必要补充,编制时必须以本规范为依据,其内容不得与之相违背。

地面气象观测人员在认真贯彻执行本规范的同时,也要熟练掌握地面气象观测仪器和业务软件的技术、操作手册中的有关内容,确保正确顺利地完成地面气象观测任务。

本规范的制定、修改和解释权属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

1.1观测站的分类以及观测方式和任务1.1.1观测站分类地面气象观测站按承担的观测业务属性和作用分为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气象站、国家一般气象站三类,可根据需要设置无人值守气象站。

承担气象辐射观测任务的站,按观测项目的多少分为一级站、二级站和三级站。

气象灾害等级划分

气象灾害等级划分

气象灾害等级划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高温、大风、冰雹、低温冷害、连阴雨、洪涝、低能见度等七种气象灾害的术语和定义及等级划分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气象灾害的等级预报和影响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QX/T47-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3部分:气象能见度观测QX/T48-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4部分:天气现象观测QX/T50-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6部分:空气温度和湿度观测QX/T51-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7部分:风向和风速观测QX/T56-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7部分:日照观测3术语和定义《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系列标准确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高温危害由于气温过高导致人类活动、动植物生长发育不能正常进行,对工农业生产等造成不利影响。

3.2持续日数指日最高气温大于等于33℃、35℃、37℃、40℃的连续天数。

3.3高温危害指数利用日最高气温、日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等气象要素,根据统计方法所获取的指标,来评价某地某时段由于高温产生的危害程度。

3.4高温危害等级描述高温危害的级别。

43.5大风灾害由于出现大风而使人员、动植物、设施等受到损害。

3.6风灾指标根据平均风速、瞬时风速等气象要素,利用统计方法获取的指标,来评价某区域、某时段遭受风灾的程度。

3.7风灾等级描述风灾的级别。

3.8冰雹灾害由于冰雹造成人员、动植物、设施等受到损害。

3.9冰雹直径冰雹最长两端连线的长度。

3.10降雹持续时间一次降雹持续的时间。

3.11冰雹灾害指数根据冰雹直径和降雹持续时间,利用统计方法获取的指标,来评价某区域、某时段遭受冰雹灾害的程度。

3.12冰雹灾害等级描述冰雹灾害的级别。

3.13低温冷害在农作物某个生育期间,环境温度低于农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临界温度,使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造成生育期延迟或生理障碍而导致减产的灾害。

大气探测学-能见度、天气现象、地面状况

大气探测学-能见度、天气现象、地面状况

3.水平能见度的观测
气象能见度是指视力 正常的人,在当时天气条 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 看到和辨认出目标物(黑 色,大小适度)的最大水 平距离;
夜间则是能看到和确 定出一定强度灯光的最大 水平距离。
3.水平能见度的观测
有效能见度:是指周围 视野中二分之一以上的范围 都能看到的最大水平距离。 记录时以千米为单位取小数 一位。
一、能见度的观测
1.影响能见度的基本因子 2.适光和暗光 3.水平能见度的观测 4.气象光学视程的仪器测量
1.影响能见度的基本因子
1.大气透明度 2.目标物和背景的属性 3.眼睛的视觉性能
1.影响能见度的基本因子
大气透明度
假如有一目标物, 其原有亮度为B,在通 过了距离为dx的混浊 空气后,亮度被减小 了dB,其在这段距离 的亮度改变率为 dB/B=-αdx,其中α 是大气的消光系数。 若光线在均匀的大气 中通过的路径为L时, 则有:
当 B0>B时 K=(B0-B)/B0 当 B0<B时 K=(B-B0)/B
0≤K≤1。若B0=B,则K=0, 此时,目标物和背景融合在一起, 则无法辨认目标物;若B0=0,或 B=0,则K=1,目标清晰可见。
目标物和背景的属性
1.影响能见度的基本因子
当K=0时,即目标物与背景亮度完全一样, 就无法从背景上区别出目标物来。但由于人眼镜的 视觉性能,实际上等不到 K=0,而是当K小到某一 数值ε后,人眼对亮度对比就已经感觉不到了,此 时,目标物已不能见了。我们把人眼开始不能从背 景上再感觉到目标物时的亮度对比的最小值称为 “对比视感阈” ,用ε来表示。当K≥ε时,目标
3.水平能见度的观测
1、选定目标物时,应尽可能以天空为背景; 2、大小适度,视角以0.5-5.0°之间为宜; 3、仰角不宜超过6°,以越接近水平方向越好; 4、颜色应当越深越好,而且亮度一年四季不变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17部分:自动气象观测系统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17部分:自动气象观测系统

ICS N备案号:QX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17部分:自动气象观测系统Specifications for Surface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Part17:Automatic Meteorological Observing System(草案稿)中国气象局 发布目次前言................................................................................. II 引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结构及工作原理 (2)4.1体系结构 (2)4.2工作原理 (2)4.3主要功能 (3)5 硬件 (3)5.1传感器 (3)5.2数据采集器 (3)5.3电源 (4)5.4通信接口 (4)5.5外围设备 (4)6 系统软件 (4)6.1采集软件 (4)6.2业务软件 (4)7 采样和算法 (4)7.1采样 (5)7.2算法 (5)8 安装 (5)8.1基本要求 (5)8.2传感器的安装 (6)8.3电缆的安装与连接 (6)8.4采集器、电源、计算机与打印机等的安装 (6)8.5避雷装置 (6)8.6软件安装 (6)9 日常工作 (6)10 维护 (6)图1 自动气象观测系统结构图 (2)表1 每小时正点观测数据 (3)前言QX/TXXXX—2005《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分为二十二个部分:——第1部分:总则——第2部分:云——第3部分:能见度——第4部分:天气现象——第5部分:气压——第6部分:空气温度和湿度——第7部分:风向和风速——第8部分:降水——第9部分:雪深与雪压——第10部分:蒸发——第11部分:辐射——第12部分:日照——第13部分:地温——第14部分:冻土——第15部分:电线积冰——第16部分:地面状态——第17部分:自动气象观测系统——第18部分:月报表处理和编制——第19部分:辐射报表处理和编制——第20部分:年报表处理和编制——第21部分:缺测记录的处理和不完整记录的统计——第22部分:观测记录质量控制本部分为QX/TXXXX—2005的第17部分。

中国气象局关于发布2018年度气象行业标准复审结论的通告-气发〔2019〕3号

中国气象局关于发布2018年度气象行业标准复审结论的通告-气发〔2019〕3号

中国气象局关于发布2018年度气象行业标准复审结论的通告正文:----------------------------------------------------------------------------------------------------------------------------------------------------中国气象局关于发布2018年度气象行业标准复审结论的通告气发〔2019〕3号中国民用航空局,联合参谋部战场环境保障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黑龙江省森林工业管理总局、中国盐业总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气象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各直属单位,各内设机构:按照有关规定,中国气象局组织对2018年以前发布的现行有效气象行业标准进行了复审,现将复审结论予以公布。

附件:气象行业标准2018年度复审结论附件2018年度气象行业标准复审结论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复审结论备注1QX/T 1—2000Ⅱ型自动气象站继续有效2QX/T 2—2016新一代天气雷达站防雷技术规范继续有效3QX 3—2000气象信息系统雷击电磁脉冲防护规范废止4QX 4—2015气象台(站)防雷技术规范修订待修订。

修订后转为推荐性标准5QX/T 6—2013气象仪器型号与命名方法修订待修订6QX/T 8—2002气象仪器术语修订正在修订。

项目编号: QX/T—2010—07,项目负责单位:长春气象仪器研究所7QX 10.1—2002电涌保护器第1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修订完成修订。

QX/T 10.1—2018已发布,2019年3月1日实施8QX/T 10.2—2007电涌保护器第2部分:在低压电气系统中的选择和使用原则修订完成修订。

QX/T 10.2—2018已发布,2019年3月1日实施9QX/T 10.3—2007电涌保护器第3部分:在电子系统信号网络中的选择和使用原则修订正在修订。

新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标准

新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标准

第一编总则第1章地面气象观测组织工作气象观测是气象业务工作的基础。

地面气象观测是气象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地球表面一定范围内的气象状况及其变化过程进行系统地、连续地观察和测定,为天气预报、气象信息、气候分析、科学研究和气象服务提供重要的依据。

地面气象观测是每个气象观测站的基本工作任务之一,必须严肃、认真、负责地做好。

由于近地面层的气象要素存在着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和随时间变化的脉动性,因此地面气象观测记录必须具有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

代表性--观测记录不仅要反映测点的气象状况,而且要反映测点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平均气象状况。

地面气象观测在选择站址和仪器性能,确定仪器安装位置时要充分满足观测记录的代表性要求。

准确性--观测记录要真实地反映实际气象状况。

地面气象观测使用的气象观测仪器性能和制订的观测方法要充分满足本规范规定的准确度要求。

比较性--不同地方的地面气象观测站在同一时间观测的同一气象要素值,或同一个气象观测站在不同时间观测的同一气象要素值能进行比较,从而能分别表示出气象要素的地区分布特征和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地面气象观测在观测时间、观测仪器、观测方法和数据处理等方面要保持高度统一。

本规范是从事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业务规则和技术规定,观测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

地面气象观测仪器和业务软件的技术、操作手册是对本规范的必要补充,编制时必须以本规范为依据,其内容不得与之相违背。

地面气象观测人员在认真贯彻执行本规范的同时,也要熟练掌握地面气象观测仪器和业务软件的技术、操作手册中的有关内容,确保正确顺利地完成地面气象观测任务。

本规范的制定、修改和解释权属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

1.1 观测站的分类以及观测方式和任务1.1.1 观测站分类地面气象观测站按承担的观测业务属性和作用分为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气象站、国家一般气象站三类,可根据需要设置无人值守气象站。

承担气象辐射观测任务的站,按观测项目的多少分为一级站、二级站和三级站。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试题及答案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试题及答案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试题及答案1、地面气象观测获取的资料必须具有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

2、观测程序的具体安排,台站可根据观测项目的多少和观测时的天气状况确定,但气压观测时间应尽量接近正点,全站的观测程序必须统一,并且尽量少变动3、值班员每天19时正点检查屏幕显示的采集器时钟,当与电台报时的北京时相差大于30 秒时,在正点后按自动气象站操作手册规定的操作方法调整采集器的内部时钟。

4、场地应平整,保持有均匀草层(不长草的地区例外),草高不能超过20厘米。

对草层的养护,不能对观测记录造成影响。

场内不准种植作物。

5、为保持观测场地自然状态,场内铺设0.3-0.5米宽的小路(不用沥青铺面),只准在小路上行走。

有积雪时,除小路上的积雪可以清除外,应保护场地积雪的自然状态。

6、各仪器设施东西排列成行,南北布设成列,相互间东西间隔不小于4米,南北间隔不小于3米,仪器距观测场边缘护栏不小于3米。

7、为取得全年完整的观测资料,在旧站址的观测记录应持续到12月31日,新站址的正式观测记录应从1月1日开始。

8、凡新旧两地水平距离超过2000米、或海拔高度差在100米以上、或地形环境有明显差异者,迁站时须在新旧站址同时进行对比观测。

9、对比观测项目为:气温(包括最高、最低)、湿度、风向、风速、深层地温(无深层地温观测任务的站不需进行)。

10、当人工观测改为自动观测或换用不同技术特性的仪器进行观测时,为了解取得的资料序列的非均一性,必须进行平行观测。

当人工观测改为自动观测时,平行观测期限至少为2年。

当换用不同技术特性的仪器时,平行观测期限至少不得少于3个月。

11、按云的外形特征、结构特点和云底高度,将云分为三族,十属,二十九类。

12、积雨云常产生雷暴、阵雨(雪),或有雨(雪)旛下垂。

有时产生飑或降冰雹。

云底偶有龙卷产生。

13、层积云除直接生成外,也可由高积云、层云、雨层云演变而来,或由积云、积雨云扩展或平衍而成。

14、层云除直接生成外,也可由雾层缓慢抬升或由层积云演变而来。

新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标准

新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标准

第一编总则第1章地面气象观测组织工作气象观测是气象业务工作的基础。

地面气象观测是气象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地球表面一定范围内的气象状况及其变化过程进行系统地、连续地观察和测定,为天气预报、气象信息、气候分析、科学研究和气象服务提供重要的依据。

地面气象观测是每个气象观测站的基本工作任务之一,必须严肃、认真、负责地做好。

由于近地面层的气象要素存在着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和随时间变化的脉动性,因此地面气象观测记录必须具有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

代表性--观测记录不仅要反映测点的气象状况,而且要反映测点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平均气象状况。

地面气象观测在选择站址和仪器性能,确定仪器安装位置时要充分满足观测记录的代表性要求。

准确性--观测记录要真实地反映实际气象状况。

地面气象观测使用的气象观测仪器性能和制订的观测方法要充分满足本规范规定的准确度要求。

比较性--不同地方的地面气象观测站在同一时间观测的同一气象要素值,或同一个气象观测站在不同时间观测的同一气象要素值能进行比较,从而能分别表示出气象要素的地区分布特征和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地面气象观测在观测时间、观测仪器、观测方法和数据处理等方面要保持高度统一。

本规范是从事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业务规则和技术规定,观测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

地面气象观测仪器和业务软件的技术、操作手册是对本规范的必要补充,编制时必须以本规范为依据,其内容不得与之相违背。

地面气象观测人员在认真贯彻执行本规范的同时,也要熟练掌握地面气象观测仪器和业务软件的技术、操作手册中的有关内容,确保正确顺利地完成地面气象观测任务。

本规范的制定、修改和解释权属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

1.1 观测站的分类以及观测方式和任务1.1.1 观测站分类地面气象观测站按承担的观测业务属性和作用分为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气象站、国家一般气象站三类,可根据需要设置无人值守气象站。

承担气象辐射观测任务的站,按观测项目的多少分为一级站、二级站和三级站。

民用航空气象地面观测规范第2章 观测场所的建设

民用航空气象地面观测规范第2章  观测场所的建设

第二章观测场所的建设气象要素的变化受地形地物影响很大,为保证观测结果的代表性、准确性和比较性,民用航空气象地面观测点应当建在能代表当地,特别是机场跑道附近天气状况的位置,并要进行地理坐标的测定。

第一节观测场气象观测场是取得地面气象资料的主要场所。

观测场的选址、建设、场内仪器的安装及维护应当符合《民用航空气象地面观测规范》的要求,观测场内仪器布置见图2-1。

图2-1 25×25规格观测场内仪器布置图第二节观测监控室和观测平台一、观测监控室观测监控室是用以安置各种观测仪器设备及观测人员工作的场所,为便于随时监视天气变化,观测监控室应当为四面有窗的建筑物。

观测监控室内应当光线充足、空气流通、视野开阔,能目视主副跑道全貌和视野内的地平线,并能保证仪器免受震动和尘土污染及感应灵敏准确。

观测监控室的大小,应当根据所需要安置的仪器情况确定,一般不小于40m2。

二、观测平台观测平台是进行目测而设立在观测监控室旁的固定场所,应当视野开阔,能目视主副跑道全貌和视野内的地平线。

第三节时间和时刻时间有两种不同的含义:其一,表示某一瞬间的叫时刻;其二,表示两时刻的间距叫时距。

一、时间的度量时间是根据太阳的位置来度量的。

同一经线连续两次对正太阳的时间的间隔为一天。

也就是说地球绕太阳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4小时。

因为地球自转的速度是均匀的,所以地球绕太阳转过经度15°的时间是1小时。

由此可得出地球自转与时间的关系是:转过经度为360°时的时间为24小时转过经度为15°时的时间为1小时转过经度为1°时的时间为4分钟转过经度为15′时的时间为1分钟转过经度为1'时的时间为4秒钟转过经度为15〃时的时间为1秒钟二、时刻的种类时刻是根据某一经线和太阳的相关位置来测定的。

由于不同的使用目的需要以不同的经线作为测定时刻的基准,因此时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地方时人们习惯把太阳当顶(当地经线对正太阳)的时刻说成是正午12时,于是,正背着太阳的时刻必然是夜里12时,即0时。

民用航空气象地面观测规范能见度

民用航空气象地面观测规范能见度

第四章能见度与能见度有关的用语有好几种,彼此很容易混淆。

作为气象用语时是指“白天是指正常视力的人(视觉对比阈值为0.05),在当时天气条件下,能从天空背景中看到或辨认出大小适度的黑色目标物的最大距离;夜间则是指假定总体照明增加到正常白天水平,适当大小的黑色目标物能被看到和辨认出的最大距离或中等强度的发光体能被看到和识别的最大距离”。

所谓“能见”,严格地讲是指在白天用肉眼能辨认出黑色目标物(视角大于0.5°但小于5°)的最大距离,实际工作中指能辨认出目标物是什么物体并能清楚地看出它的轮廓;在夜间,则是指假设亮度和白天相同的情况下,能够辨认出目标物的最大距离,实际工作中则指能够清楚地看见目标灯的发光点。

凡是看不清目标物的轮廓或只能看见目标物的部分轮廓,分不清是什么物体,或者所见目标灯的发光点模糊、灯光散乱,都不能算“能见”。

因此,作为气象用语,能见度是指大气的浑浊程度或是大气的透明度。

不论是昼间还是夜间,只要大气的浑浊度相同,能见度就是一样的。

所以,也可以给气象能见度一个简单的定义:用距离来表示大气浑浊程度的量称为能见度。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三—《国际航空气象服务》中给出的航空能见度为下面的较大者:一、当在明亮的背景下观测时,能够看到和辨认出位于近地面的一定范围内的黑色目标物的最大距离;二、在无光的背景下,能够看到和辨认出1000cd(1000堪德拉)左右的灯光的最大距离。

该定义中,在给定的大气消光系数下,两个距离具有不同的值,后者随背景亮度而变化,前者用MOR来表示。

这说明,气象能见度与交通部门等单位使用的能见度存在一定差异。

作为气象能见度,它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气的稳定度和气团的性质。

气层稳定时,水汽杂质多分布在低层大气中,使能见度变坏;气层不稳定时,由于对流和乱流的作用,将水汽杂质带至高层,使近地面能见度转好。

一般情况下,在冷空气中因水汽杂质较少,能见度较好;在暖空气中,水汽杂质较多,能见度较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