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2018_2019版高中生物第六章生态系统第13课时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学案浙科版必修3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知识点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知识点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知识点总结知识点一: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一、生态系统概述二、食物链和生物放大1. 食物链(1)概念:在生态系统中的各生物之间,通过一系列的取食和被取食关系,不断传递着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的单方向的营养关系。

(2)实例:如捕食食物链:三叶草→蜗牛→鸫→雀鹰。

2. 生物放大(1)含义:某些化学杀虫剂和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逐级积累和浓缩,在生物体内高度富集,导致危害的现象。

(2)危害:对位于食物链顶位的物种造成灾难性影响。

三、食物网1. 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的复杂营养关系。

2. 食物网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食物网复杂程度生态系统抵抗干扰的能力实例复杂强热带雨林简单弱苔原四、营养级和生态金字塔1. 营养级(1)含义:指处于食物链同一环节上的全部生物的总和。

(2)特点:营养级的位置越高,归属于这个营养级的生物种类、数量和能量就越少。

2. 生态金字塔(1)含义:指各营养级之间的某种数量关系。

(2)种类: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和能量金字塔。

(3)特点:①生态金字塔通常都是下宽上窄的正金字塔图形。

②数量金字塔和生物量金字塔可能会有倒金字塔形。

③能量金字塔绝不会出现倒金字塔形。

知识点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解析一、生态系统的成分成分类作用举例(2)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食物网形象地反映了生态系统内各生物有机体间的营养位置和相互关系。

生物正是通过食物网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保持着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

①我们研究的是食物链,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两种成分,且生产者一定是第一营养级。

中蜘蛛和蛙,二者之②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间的种间关系有可能出现两种情况,如教材P102间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③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取决于有食物联系的生物的种类而非生物的数量。

知识点三: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一、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1. 含义:指在生态系统中,能量不断沿着太阳→植物→植食动物→肉食动物→顶位肉食动物的方向流动的过程。

2019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13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学案

2019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13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学案

13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考向预测1.近五年课标卷对生态系统的考查难度较小,侧重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特点以及稳定性的类型、高低的判断等。

2.在题型方面,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考查到。

在命题形式方面,常借助简洁的文字材料或者结合具体的食物链、食物网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及三大功能,非选择题的填充内容注重教材中的相关科学名词及结论性语句的考查。

3.新考纲无变化。

备考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分析、理解各种组成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2)借助图解分析能量流动的过程及特点。

(3)识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类型、大小、破坏及对稳定性的保护措施等。

(4)运用实例识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保护措施。

考点1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生态系统四种成分关系图的判断技巧先根据双向箭头确定“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生产者”,再根据两者中有“3”个指出箭头的D为“生产者”,有“3”个指入箭头的C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最后根据D→A→B,确定A为消费者,B 为分解者。

2.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图解(1)分析图示需注意:①消费者摄入能量=消费者同化能量+粪便中能量,即动物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该营养级同化能量,应为上一营养级固定或同化能量;②消费者同化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③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分解者分解利用的能量+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

(2)能量传递效率与能量利用效率不同: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即(某一营养级全部生物同化量/上一营养级全部生物同化量)×100%,而不是相邻营养级中个体间的传递效率,如“一只狼”捕获“一只狐”时,应获得了狐的“大部分能量”而不是只获得了“10%~20%”的能量,“所有狼”捕获“所有狐”时,获得的能量才是10%~20%。

例1.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高等植物约202种,以矮小的草本和垫状植物为主,木本植物极少;另外,还生活着藏羚羊、岩羊、野驴、白唇鹿、狼、雪豹、棕熊、秃鹫、猎隼、细菌、真菌等。

高中生物 第六章 生态系统

高中生物 第六章 生态系统

6.4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一、目标导航基本要求1.简述生态系统的稳态,感受生态系统和谐、统一之美.2.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过程,探讨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3.认同生态系统稳态的重要性,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态的影响.发展要求说明“活动:设计并制作生态瓶”不作分组实验的要求,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展示给学生看。

二、知识网络三、导学过程一、生态系统的稳态生态系统的稳态是指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生态系统的稳态使系统内部的所有成分彼此相互协调,保持稳定。

.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的时候,它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的相应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这个过程就叫做反馈调节.反馈有两种类型,即负反馈和正反馈。

负反馈:抑制和减弱最初所发生的变化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主要调节作用).如图A。

结果: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的变化。

作用: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实例:草原生态系统中兔子种群数与植物种群数之间的反馈调节,正反馈:加速最初所发生的变化,使生态系统远离稳态,特点:暴发性的,经历的时间很短结果:使生态系统常常远离稳态,对生态系统有极大破坏破坏作用。

实例:湖泊生态系统受污染后的反馈调节,三、生态系统稳态的破坏1、生态系统稳态的破坏原因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的干扰超过一定限度之后,自动调节平衡功能受到损害,生态系统稳态就被破坏。

2、破坏因素①自然因素:②人为因素:3、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的活动除了要讲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外,还必须特别注意生态效益与生态后果,以便在利用自然的同时能基本保持生物圈的稳定,保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自我调节能力阅读课本资料分析,小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是什么?提示: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高中生物必修3第六章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3第六章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3第六章知识点
就高中生物必修3课程而言,需要我们记忆的东西是有很多的,那么生物必修3第六章有哪些知识点需要记住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必修3第六章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3第六章知识点
1、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

2、生物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3、全球问题:酸雨、、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

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易地保护(动物园)
高中生物必修3第六章考点
高中生物必修3知识点
1.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2.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3.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作反馈调节。

分为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

4.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

5.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6.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

7.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但神经调节仍处于主导地位。

8.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高中生物教学案:第六章_第一、二节_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_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量和生物量_word版有答案

高中生物教学案:第六章_第一、二节_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_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量和生物量_word版有答案

第一、二节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量和生物量1.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环境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系统。

生态系统通常由无机物、有机物、气候、能源、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七大成分组成。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两大基本功能。

2.生态系统各生物之间通过取食和被取食而建立起的营养关系称为食物链,它不仅是能量流动和物质移动通道,而且也是有害物质和杀虫剂移动和浓缩的通道,有害物质和杀虫剂通过食物链逐级积累和浓缩,在生物体内高度富集,导致危害的现象称为生物放大。

3.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就越强;食物网越简单,生态系统越容易发生波动和毁灭。

4.生态金字塔中,能量金字塔绝不会是倒的,而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可能有倒的。

5.初级生产量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或所固定的能量。

总初级生产量(GP)=净初级生产量(NP)+植物呼吸量(R)。

陆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大小为:热带雨林>北方针叶林>温带草原>苔原。

6.生物量是指净生产量在某一调查时刻前的积累量。

次级生产量是在生态系统中第二次有机物质的生产量。

对应学生用书P59食物链和生物放大1.生态系统概念[判断](1)生态系统包括所有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 × )(2)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

( × )(3)生态系统基本功能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 √ )2.食物链(1)概念:在生态系统的各生物之间,通过一系列的取食和被取食关系,不断传递着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这种单方向的营养关系叫食物链。

由于能量每次传递都会损失掉一大半,所以食物链通常只有四五个环节。

(2)类型:①捕食食物链:一般指以活的植物为起点的食物链。

②腐食食物链:是以死亡生物或现成有机物为起点的生物链。

陆地生态系统通常以腐食食物链为主,而海洋生态系统则以捕食食物链为主。

3.生物放大化学杀虫剂和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逐级积累和浓缩,在生物体内高度富集,导致危害的现象就叫生物放大。

2019年浙科版必修3生物: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2019年浙科版必修3生物: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对应训练3】 某河段受有害物质a污染后,有害物质a的浓度在各营养级部 分生物种类体内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C ) A.有害物质a沿食物链放大 B.图示生物形成的食物链属于捕食食物链 C.银鸥处于第五个营养级 D.随着食物链延长各营养级的能量减少
(4)同时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种群数量变化的连锁反应分析: ①a种群的数量变化导致b种群的营养级降低时,则b种群的数量将增加。 ②a种群的数量变化导致b种群的营养级升高时,则b种群的数量将减少。 4.生物放大分析 (1)特点: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被分解;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 (2)过程:随着食物链的延长而不断加强,即营养级越高,放大物的浓度越高。 例如:有机氯农药在水中溶解度虽然很低,但是通过“浮游植物→浮游动物→ 小鱼→肉食鱼”这样一条食物链,其浓度可增加几万倍。 (3)危害:有害物质的浓度通过生物放大作用增高,会对人体或动物造成危害。
2.生态系统成分的误区类型与特例
误区类型
特例
细菌并非都是分解者
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 属于特殊消费者
动物并非都是消费者
蚯蚓、蜣螂、秃鹰及某些种类的软体动物是 以动植物残体为食的腐生动物,属于分解者
蓝细菌、硝化细菌等自养原核生物也是生产 生产者并非都是绿色植物
者,应该说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
核心突破
知识点一 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分析 【典例精析1】 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七大组成成分的是( ) A.食物链 B.能源 C.有机物 D.生产者
解析:生态系统通常是由无机物、有机物、气候、能源、生产者、消费者 和分解者七大成分组成的,食物链属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不属于生态 系统的七大组成成分。 答案:A
第六章 生态系统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稳定性课件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稳定性课件

• 大气中的氮,必须通过以生物固氮为主的固氮作用, 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 物,动物体内的一部分蛋白质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尿 素等含氮废物,以及动植物遗体中的含氮物质,被土 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后形成氨。氨经过土壤中硝化细菌 的作用,最终转化成硝酸盐,硝酸盐可以被植物吸收 利用,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土壤中的另一些细菌可 以将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并最终转化成氮气,氮气 则返回到大气中。除了生物固氮以外,生产氮素化肥 的工厂以及闪电等也可以固氮,但是,同生物固氮相 比,它们所固定的氮素数量很少。可见,生物固氮在 自然界氮循环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 碳进入无机环境的主要方式:
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呼吸作用 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化石燃料的燃烧
• 碳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方式: 食物链 食物网 • 碳循环的范围: 全球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从大气中吸收碳
的速率,与通过动植物呼吸作用和微生 物分解作用将碳释放到大气中的速率大 致相等。因此,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 量在收到人类活动的干扰之前是相当稳 定的。
一般来说,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不会超 过五个。
生物学中的“金字塔”
能量金字塔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 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 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 多。
数量金字塔和生物量金字塔的特殊形状
• 数量金字塔:一棵树与树上昆虫及鸟的数量
关系。
• 生物量金字塔:海洋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浮
游植物个体小,寿命短,又不断被浮游动物吃 掉,所以某一时间调查到的浮游植物的生物量 可能要低于其捕食者的生物量。
生产者
• 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 属于自养生物
主要为绿色植物,还包括化能合成细 菌,光合细菌等。(如:草 硝化细菌 硫细菌等)

高中生物浙科版稳态与环境第六章生态系统 第六章第23课时

高中生物浙科版稳态与环境第六章生态系统 第六章第23课时

第六章生态系统第23课时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目标导航 1.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成分。

2.说明食物链和食物网以及生物所处营养级。

3.评述生物放大。

4.举例说明生态金字塔。

一、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由__________及__________所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系统。

地球上有许多生态系统,大至________,小至池塘。

2.生态系统的分类: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生态系统的成分:由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能源、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七大成分组成。

4.生态系统的功能:进行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和生物放大(1)在生态系统各生物之间,通过一系列的______________关系,不断传递着________所固定的能量,这种单方向的营养关系叫________。

捕食食物链是以________________为起点的;腐食食物链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起点的。

(2)食物链不仅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通道,而且也是杀虫剂和各种有害物质______________的通道。

化学杀虫剂和有害物质通过________逐级积累和浓缩,在生物体内____________,导致危害的现象就叫生物放大。

2.食物网(1)在一个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_彼此相互交错连接的复杂营养关系,叫做食物网。

食物网越________,生态系统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就越强;食物网越________,生态系统就越容易发生波动和毁灭。

(2)____________是地球上最稳定的生态系统,而________是最脆弱的生态系统。

三、营养级和生态金字塔1.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______________的总和。

营养级的位置越高,归属于这个营养级的生物种类、数量和能量就________。

高中生物第六章生态系统第15课时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学案浙科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六章生态系统第15课时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学案浙科版必修3

第15课时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考试要求核心素养要求1.简述生态系统的稳态,感受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之美。

2.概述负反馈和正反馈,说出正反馈和负反馈的调节机制。

3.探讨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态的影响。

4.设计并制作生态瓶。

一、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1.稳态(1)含义: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常常趋向于稳态,使系统内部的所有成分彼此相互协调,保持稳定。

(2)稳态的原因:稳态是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来实现的。

2.反馈调节当生态系统中的某一成分发生变化的时候,它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的相应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这个过程就叫反馈调节。

思考在内环境稳态调节中是否也存在反馈调节,以哪种调节为主?答案也存在,以负反馈调节为主。

3.反馈调节的类型(1)负反馈①作用:负反馈是最常见的一种反馈,反馈的结果是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

②实例:某草原上狼、兔和植物的数量变化。

(2)正反馈①作用:加速生态系统最初所发生的变化,使生态系统远离稳态。

②实例:一个湖泊生态系统受到污染后发生的变化。

归纳总结两种反馈调节的比较注:“+”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例1 (2018·宁波高二检测)稳态概念起源于内环境的稳定,后来逐渐发展成为适用于整个生物科学的基本概念。

对此不正确的理解是( )A.人体内环境稳态具体是指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和酸碱度的恒定不变B.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的变化,从而保持稳态平衡,这种调节方式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功能的基础C.人体、种群、生态系统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均存在稳态D.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因为生态系统存在自我调节功能答案 A解析人体内环境稳态具体是指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和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三者在一定范围内波动,A错误;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的变化,从而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这种调节方式是负反馈调节,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功能的基础,B正确;从细胞到生态系统,生命系统各层次均存在稳态,C正确;由于自我调节功能的存在,生态系统能维持相对稳定,D正确。

高三复习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PPT学习教案

高三复习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PPT学习教案
第2页/共21页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二、营养结构:食物链 和食物网
第3页/共21页
1.明确生态系统中三大类生物成分的作用
(1)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2)消费者: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分解者:可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做 Nhomakorabea。

.2.生态系统各生物成分的判断
第20页/共21页
摄入有机物所含的能量,一部分流向________,另一部分被蝉
大眼蝽同化用于自身呼吸和生长发育繁殖。
(3)利马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
第19页/共21页
高考零距离
2.某滨海区因自然和人为原因导致土壤退化并形成碱斑地,自 然植被仅有碱蓬、碱蒿等少数几种植物。回答下列问题: (1)该碱斑地全部碱蓬构成一个________。盐碱度的差异使碱
答案 C
第11页/共21页
碳在生物之间传递的形式:含碳有机物 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 CO2 特性:全球性,循环性 过程: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分解作用
第12页/共21页
注意: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3个误区
(1)物质循环指的都是某种元素的循环而不是具体某种物 质的循环。 (2)误以为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只有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主要的途径,除此之外,化能合成作用也是 途径之一。 (3)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其实质也是呼吸作用。
0.62 0.10
0.67 0.13
豌豆蚜
对照组 处理组
2.00 2.00
4.00 8.70
2.90 22.90
对照组
1.00
1.31
0.82
鳞翅目幼虫

2019-2020学年生物浙科版必修三文档:第六章 生态系统 第14课时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生物浙科版必修三文档:第六章 生态系统 第14课时 Word版含答案

姓名,年级:时间:第14课时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量和生物量、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考试要求知识内容学考要求选考要求知识内容学考要求选考要求1.初级生产量、次级生产量及生物量的含义a3.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c c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c c4.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c核心素养要求1.举例说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量和生物量,并比较初级生产量与次级生产量。

2.通过比较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过程,形成辩证统一的观点。

一、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量和生物量(选考)1.初级生产量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质或所固定的能量。

2.净初级生产量:初级生产量减去植物呼吸消耗量。

3.生物量实际上就是净生产量在某一调查时刻前的积累量.4.次级生产量依靠动物吃植物、吃其他动物和吃一切现成有机物质而生产出来的物质。

这类生产在生态系统中是第二次的有机物质生产,所以叫次级生产量.归纳总结初级生产量、生物量和次级生产量的比较初级生产量生物量次级生产量能量来源太阳能太阳能或有机物植物生产的有机物描述单位[g·(m2·a)-1]或g/m2或J/m2[g·(m2·a)-1]或[J·(m2·a)-1][J·(m2·a)-1]三者的联系(1)总初级生产量(GP )=净初级生产量(NP)+植物呼吸量(R)(2)当净生产量表示在某一调查时刻前的有机物积累量时即为生物量(3)次级生产量的能量来源于初级生产量(4)初级生产量、生物量和次级生产量的能量均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太阳能例1(2018·宁波效实中学高二检测)关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量和生物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于植物生长繁殖的能量为净初级生产量B.地球各地的净初级生产量随温度和雨量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C.生物量即净生产量在某一调查时刻前的积累量,生物量的概念与计量单位只可用于植物D.异养生物合成的有机物应属次级生产量答案C解析初级生产量中有一部分被植物的呼吸消耗掉了,剩下的可用于植物生长和繁殖,此即净初级生产量;生物量实际上是净生产量在某一调查时刻前的积累量,生物量的概念和计量单位同样应用于动物;异养生物合成的有机物应属次级生产量。

新高考浙科版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产量和生物量(73张)课件浙江专用

新高考浙科版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产量和生物量(73张)课件浙江专用

【易错提醒】(1)生产者永远是第一营养级,是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 成分。 (2)某一营养级的生物代表的是处于该营养级的所有生物,不代表单个生物个 体,也不一定是一个种群。
4.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 ( × )
分析:热带雨林与北方森林相比,气温较高,分解者的代谢活动相对旺盛。
5.理论上分析,只有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必需的基础成分。
(√ )
分析: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基础,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
境的两大“桥梁”,而消费者只是促进物质循环,因此其不是生态系统必需的
二、营养级 1.概念:处于食物链同一环节上的_全__部__生__物__的总和。 2.营养级与消费者级别的关系:
食物链

生态系统的成分 生产者
营养级别
第一营养 级
所属类型
主要是绿 色植物
营养状况
自养



一级消费者
_二__级__消__费__者__
_第__二__营__养__级__
第三营养级
三级消费者 第__四__营__养__级__
( √) 分析:捕食食物链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生产者一定处于第一营养级。
关键能力·素养提升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要点归纳整合】 1.组成成分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组成内容
作用
非生物环境
无机物、有机物、气候、 能源
为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是生物群 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生产者
主要是绿色植物,也包括化 能自养型微生物(如硝化细
2.图示:
_能__量__金字塔
_数__量__金字塔
_生__物__量__金字塔

高中生物课件 必修三 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高中生物课件 必修三 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答案1np等无机盐藻类浮游动物鱼人2乙组由于蓝藻等夜晚呼吸产生大量的co结合产生碳酸后使水的ph下降3使藻类抗药性增强4挺水植物与蓝藻竞争遮住阳光并吸收矿质离子使蓝藻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5生态系统崩溃稳定性完全破坏正反馈调节或加速破坏该生态系统原有的稳态1
一、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无论局部地区,还是全国乃至全球,人口的 环境容纳量
解析:对于珍稀濒危物种可采用生物技术对其基因予以保
护,如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
答案:D
回 顾 考 情
全球性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全球变暖、臭氧层破 坏和酸雨沉降,对人类赖以生存的整个地球环境造成
了极大的破坏。所以生态环境的保护已经成了高考命
题的热点素材,以此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同时还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经食物链的传递引起的,这类食物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
候等。
(3)潜在价值:大量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但 将来可能有重要作用,一旦这些生物从地球上消失,就永 远无法再生。
4.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1)就地保护 ①含义: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
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等。例如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②对象:主要包括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 动植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等。 ③意义: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耕还林还草;大量营造草场、灌木林和防护林,以林
护草,草林结合。 另外还有水资源缺乏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3)外来物种入侵
①外来物种入侵就是某物种从它的原产地,通过非自然
途 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的过程。人们把在新侵入地造成 严 重经济损失、对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外来种,
特称侵入种。
②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破坏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或生 态 平衡;使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即引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浙江七彩阳光联盟期初联考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浙江七彩阳光联盟期初联考

2018 -2019学年第一学期浙江“七彩阳光”联盟期初联考高三年级生物试题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 页,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

其中加试题为30 分,用【加试题】标出。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 小题,每小题2 分,共56 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蝙蝠的翼手和人的上肢在骨骼结构上非常相似。

这说明它们之间存在A、统一性B、多样性C、变异性D、适应性2.下列化合物能水解的是A、甘氨酸B、脱氧核糖C、脂肪酸D、核酸3.下列细胞或生物具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的是A、蓝细菌B、筛管细胞C、乳酸菌D、酵母菌4.用不透光的薄膜将幼苗的尖端或尖端下部包起来,并接受单侧光刺激,如下图所示,其中向左弯曲生长的是5.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是指由DNA 分子结构改变引起的变异B、果蝇的红眼基因突变为白眼基因属于生化突变C、基因A 可突变为a1、a2、a3,说明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的特点D、长期接受太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引发的基因突变称为诱发突变6.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菌、真菌和植物细胞均有细胞壁,但组成细胞壁的物质均不同B、各种细胞具有核糖体,且部分游离在细胞溶胶中,部分连接在粗面内质网上C、白色体普遍存在于各种植物细胞中,是贮存脂质和淀粉的场所D、线粒体中的蛋白质是由线粒体的DNA 控制合成的7.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凡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均为遗传病B、高胆固醇血症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C、不是所有的遗传病患者均携带致病基因的D、各种遗传病在青春期的患病率很低8.下列关于全球性生态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全球变暖将会引起北方干燥地区变潮湿B、臭氧层的破坏会增加地球生物受到短波辐射的伤害C、酸雨主要是由于燃烧产生碳的氧化物引起的D、为了控制水体污染的污染源,需要工业用水开放化9.下图表示ATP—ADP 的循环图解。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第六章 生态系统 第13课时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学案 浙科版必修3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第六章 生态系统 第13课时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学案 浙科版必修3

第13课时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考试要求知识内容学考要求选考要求知识内容学考要求选考要求1.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成分a a 4.生物放大b b2.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及实例b b 5.营养级 a a3.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b b 6.生态金字塔 b核心素养要求1.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能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含义。

2.阐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构成。

3.能正确理解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4.举例说明营养级及生物放大。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成分1.概念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环境所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系统。

2.类型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为生态系统两类。

3.范围生态系统的范围有大有小,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4.成分5.两大重要功能: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归纳总结1.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的作用类别成分举例作用非生物环境无机物水、空气、无机盐为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是各种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其中光能是主要的能量来源有机物动植物遗体、落叶、粪便气候温度、湿度、光照能源太阳能、热能生物群落生产者绿色植物(主要)、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等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从而为生物群落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寄生生物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利于生产者的传粉或种子的传播分解者腐生细菌、真菌,腐生动物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归还到非生物环境中2.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例1(2018·金华高二检测)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分类依据是( )A.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B.组成生物的细胞结构C.生物的代谢类型D.生物个体中含有能量的多少答案 A解析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按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A正确;原核、真核生物中都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错误;异养型生物中既有分解者又有消费者,代谢类型不是分类依据,C错误;生物个体中有的含有能量多,有的含有能量少,能量多少不是分类依据,D错误。

高中生物课件-生态系统的结构

高中生物课件-生态系统的结构

考点 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 1.捕食链中生态系统的成分、营养级的划分(举例如下)
捕食链 成分
草 ―→ 鼠 ―→ 蛇 ―→ 猫头鹰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营养级 第一营养级 第二营养级 第三营养级 第四营养级
(1)组成:包括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分解者不参与。 (2)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2)营养级:一般最多5个营养级
B.消费者 D.不能确定
【典例1】(双选)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成分的叙述,正确的
是(AC )
A.动物大部分属于消费者,其中植食性动物属于第二营 养级
B.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 型两类
C.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 键的生物成分
D.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
若天敌数量减少,则该种生物会增加,但随着数量增加,种内 斗争加剧,种群密度会减少,最后将趋于稳定。但结果比原来 的数量要大。
4.若E增多,则C的数量变化为__减__少__
在同时占两个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分析:当某种生物因某种原因 而大量减少(增多)时,对其他生物的影响沿不同的线路分析 结果不同时,应从能量的角度进行分析,中间经历的营养级越 多,能量消耗越大
A
A.能进行过程①或者③的生物肯定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能进行过程②或者④的生物肯定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C.各种生物都能通过过程②为自身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过程②和④不能在生物体的同一细胞内进行
[应用训练1] 如图为生态系统结构的关系图,a代表的
成分是( B )
A.生产者 C.分解者
的成分 生物成分 消费者
分解者
代谢类型 (同化) 自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时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学考要求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成分1.概念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环境所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系统。

2.类型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为生态系统两类。

3.范围生态系统的范围有大有小,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4.成分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 成分⎩⎪⎨⎪⎧能源:光能、化学能(如有机物中含有)气候:温度、压力、湿度等无机物:氧、CO 2、水、无机盐等有机物:蛋白质、糖类、脂质等生物成分⎩⎪⎨⎪⎧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大部分动物分解者: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等5.两大重要功能: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探究1——实例分析完善下面池塘生态系统示意图,然后思考:(1)该池塘中的生物与森林中的生物相同吗?不相同;它们包含的生物能否相互交换?不能。

从上述分析说明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的非生物环境之间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环境所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系统,称为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有多种,大至生物圈,小至森林和池塘;除了自然生态系统以外,还有很多人为生态系统,如农田、果园和自给自足的宇宙飞船等。

探究2——比较异同生态系统中各生物成分的比较例1 下列表述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生活在人大肠内的生物 B .某一池塘中的全部鱼类 C .肺炎患者肺部的肺炎双球菌 D .一根枯木及枯木上所有的生物 答案 D解析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所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系统。

A 、B 、C 三项均不包含非生物环境。

例2 在阳光明媚、水草丰茂的鄂尔多斯草原上,生活着牛、羊、鹿、狼、兔、鼠,还有秃鹫、蜣螂、细菌、真菌等,关于它们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②它们中的牛、羊、鹿分别组成了3个种群 ③它们中的所有动物是一个生物群落 ④它们中的蜣螂、腐生菌是分解者 A.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答案 D解析 该草原上的草等自养生物为生产者,牛、羊、鹿、狼、兔、鼠为消费者,秃鹫、蜣螂、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为分解者,此外还包括了阳光、空气等无机环境,因此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其中的牛、羊、鹿分别是3种动物的总称,每一种动物都会涉及很多具体的种类,因而不能看作是3个种群;它们中的所有动物只是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并没有包含所有的生物。

易混易错 生态系统成分的认识误区和特例二、食物链、营养级和生物放大1.食物链的概念在生态系统各生物之间,通过一系列的取食和被取食关系,不断传递着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这种单方向的营养关系叫做食物链。

2.食物链的类型3.营养级(1)含义:指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全部生物的总和。

(2)特点:营养级的位置越高,归属于这个营养级的生物种类、数量和能量就越少。

(3)食物链中各种生物的结构模式与营养环节的关系(如图)思考食物链能无限长吗?为什么?答案不能。

由于能量每次传递都会损失掉一大半,所以食物链通常只有四五个环节。

4.生物放大(1)含义:某些化学杀虫剂和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逐级积累和浓缩,在生物体内高度富集,导致危害的现象。

(2)危害:对位于食物链顶位的物种造成灾难性影响。

因为生物放大作用可使环境中低浓度的物质,在最高营养级生物体内的含量提高几十倍甚至成千上万倍。

探究1——归纳概括(1)对食物链的分析①形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因食物关系而形成的联系。

②基本模式:生产者+不同级别的消费者。

③一般书写原则:植物(起点)→植食动物→(小型)肉食动物→(中型)肉食动物→(大型)肉食动物。

④环节:一般不超过5个环节。

(2)以草→兔→狐为例,确定消费者级别和营养级级别之间的对应关系:探究2——理性思维观察下面图示,回答相关问题:生物放大是指某些在自然界不能降解或难降解的化学物质,如DDT(如上图)、有机汞等物质,在环境中通过食物链的延长和营养级的增加在生物体内逐级富集,浓度越来越大的现象。

(1)放大物特点: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被分解;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被排出。

(2)放大过程:随着食物链的延长而不断加强,即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放大物的浓度越高。

例如:有机氯农药在水中溶解度虽然很低,但是通过“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鱼→肉食性鱼”这样一条食物链,可以千万倍的放大。

(3)危害:对位于食物链顶位的物种造成灾难性影响。

例3对“三叶草→蜗牛→鸫→雀鹰”这条食物链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食物链属于腐食食物链B.蜗牛属于二级消费者C.三叶草中化学杀虫剂的含量最高D.大量捕捉雀鹰,会导致蜗牛数量减少答案 D解析该食物链以活的三叶草为起点,属于捕食食物链;蜗牛位于食物链的第二营养级,属于一级消费者;由于生物放大作用,位于食物链顶位的雀鹰中化学杀虫剂含量最高;雀鹰减少,鸫会增多,从而增加对蜗牛的捕食,导致蜗牛数量减少。

方法技巧巧判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级对于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营养级,先依据各种生物的生物量、能量、数量或有毒物质的生物放大等绘出食物链,然后加以判断。

(1)营养级的计算从生产者开始,每一个环节为一个营养级。

(2)营养级与消费者的级别并不一致,因为营养级是从生产者开始的,消费者级别是从一级消费者开始的。

所以营养级级别=消费者级别+1。

(3)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不能归入任何一个营养级。

这是由于分解者与动植物形成的是腐生关系而不是捕食关系,所以不能列入捕食食物链,也就不能列入营养级。

例4(2014·浙江学业水平考试)下列各项中,能通过食物链传递引起生物放大现象的是( )A.DDT污染B.大气中SO2污染C.噪声污染D.大气中氟利昂污染答案 A解析某些农药如DDT被生物摄入体内后不能被降解,从而沿食物链富集,即生物放大。

三、食物网及其与生态系统抵抗力的关系1.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的复杂营养关系。

2.食物网形成的原因因为食物链的每一个环节都不止与上、下两种生物发生联系,而是与周围的很多种生物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好像有一张无形的网和无数的网结把所有生物都直接或间接地联系起来。

3.食物网与生态系统抵抗力的关系归纳总结(1)食物网中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有可能出现不同概念上的重合。

(2)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有食物联系的生物种类,而非取决于生物数量。

如果生物种类相同,则生产者种类多的生态系统更稳定,食物网越复杂,最高营养级生物就越能获得持续稳定的能量来源。

探究—实例分析请根据某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图中一条最长的食物链:绿色植物→食草昆虫→食虫鸟→鹰(或绿色植物→鼠→蛇→鹰或绿色植物→兔子→蛇→鹰)。

(2)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铅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积累铅最多的生物是鹰。

(3)图中②代表的重要生理作用是呼吸作用。

(4)哪种成分被破坏后对生态系统的成分影响最大?绿色植物(生产者)。

(5)如果食虫鸟被迁走,对鹰的影响在短时间内较小(填“较大”或“较小”),其原因是鹰有多种食物来源,可通过捕食其他生物来生存。

(6)草原比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强的原因是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

例5(2017·浙江11月学考)下列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食物网中的植食动物属于不同的营养级B.陆地生态系统中通常以捕食食物链为主C.捕食食物链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D.难降解的有害物质会沿着食物链转移和富集答案 D解析食物网中的植食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A项错误;陆地生态系统中通常以腐食食物链为主,B项错误;捕食食物链中,不存在分解者,C项错误;难降解的有害物质会沿食物链转移和富集,D项正确。

例6(2017·孝义模拟)如图所示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所有生物对应种群的集合,称为该生态系统的群落B.食草昆虫的锐减对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没有影响C.该生态系统中共有10条食物链,其中狐处于两条食物链中D.该食物网中,具有捕食和竞争关系的不仅仅是青蛙和蜘蛛答案 D解析图中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还缺少分解者,因此图中所有生物不能构成一个群落,A 项错误;食草昆虫的锐减会导致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化,致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减弱,B项错误;该生态系统中共有9条食物链,C项错误;吃虫的鸟和蜘蛛之间、猫头鹰与蛇之间也是捕食和竞争关系,D项正确。

方法技巧“找岔相加法”计算食物链的条数(1)原理:找出食物网中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捕食的被捕食者,并在所找到的被捕食者后面写上捕食它的生物种类数(生产者后面直接写出它的捕食者数,其他营养级的生物则减去1),然后把各种数字相加所得的总和即为该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

在较为复杂的食物网中,某生物可以捕食两种生物,但同时也可被另两种生物捕食,这就相当于一个分岔被用了两次,所以在该生物后面要标注“+1×2”,依此类推。

(2)示例:如图所示,食物网中的食物链条数为1+4+1+1+1×2=9(条)。

例7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动植物,其中由部分生物组成的食物关系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划分,________属于生产者,蚯蚓属于________。

(2)图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其中鹰占有第________营养级。

(3)若某种原因导致兔子全部死亡,则蚯蚓的数量将会如何变化?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能否说上述生物共同组成一个群落,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绿色植物分解者(2)3 三、五(3)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兔子全部死亡,鹰捕食相思鸟的比例变大,相思鸟的数量减少,从而引起蚯蚓的数量增加,随后由于负反馈调节使蚯蚓的数量减少,最后趋于稳定(4)不能,因为这些生物只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生物,群落应包括这个区域的所有生物(其他答案合理也可)解析(1)题图中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蚯蚓属于分解者,其他生物属于消费者。

(2)题图中共有3条食物链,鹰占有第三、五营养级。

(3)兔子全部死亡,鹰捕食相思鸟的比例变大,导致蚯蚓的数量增加,随后由于反馈调节使蚯蚓的数量减少,最后趋于稳定。

(4)题图中的生物只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生物,不能构成一个群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