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对常见传染病的防治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药传染病知识讲座PPT
黄芩
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泻火等功效 ,可用于治疗肺炎、急性支气管
炎等疾病。
03
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临床实 践
中医药治疗传染病的临床应用
01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中医药治疗传染病强调个体化辨证施治,将疾病的病因、病机、病程、
病位、病势等因素综合考虑,针对不同的疾病和证候,制定个体化的治
疗方案。
02
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常用药 物
中成药
01
02
03
连花清瘟胶囊
具有清热解毒、宣肺泄热 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流行 性感冒、新冠肺炎等疾病 。
感冒清热颗粒
具有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等功效,可用于治疗风寒 感冒、流感等疾病。
金银花软胶囊
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散热 等功效,可用于治疗风热 感冒、咽炎等疾病。
中药注射液
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理论依据
整体观念
中医药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脏腑、组织、器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保持动态平衡 。在防治传染病时,中医药注重调理人体内环境,增强机体免疫力,以达到抵御病邪的目的。
辨证论治
中医药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地域等因素进行辨证施治,针对不同的传染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 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中西医结合的综合防治,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科普知识宣传的方式与方法
01
制作和发布宣传资料
制作针对不同人群的中医药防治传染 病科普宣传资料,包括海报、手册、 视频等,通过媒体、医疗机构、公共 场所等渠道进行传播。
02
举办专题讲座和研讨 会
组织中医药专家和学者,针对不同群 体,举办专题讲座和研讨会,深入讲 解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原理和方法。
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中的独特作用
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泻火等功效 ,可用于治疗肺炎、急性支气管
炎等疾病。
03
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临床实 践
中医药治疗传染病的临床应用
01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中医药治疗传染病强调个体化辨证施治,将疾病的病因、病机、病程、
病位、病势等因素综合考虑,针对不同的疾病和证候,制定个体化的治
疗方案。
02
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常用药 物
中成药
01
02
03
连花清瘟胶囊
具有清热解毒、宣肺泄热 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流行 性感冒、新冠肺炎等疾病 。
感冒清热颗粒
具有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等功效,可用于治疗风寒 感冒、流感等疾病。
金银花软胶囊
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散热 等功效,可用于治疗风热 感冒、咽炎等疾病。
中药注射液
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理论依据
整体观念
中医药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脏腑、组织、器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保持动态平衡 。在防治传染病时,中医药注重调理人体内环境,增强机体免疫力,以达到抵御病邪的目的。
辨证论治
中医药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地域等因素进行辨证施治,针对不同的传染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 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中西医结合的综合防治,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科普知识宣传的方式与方法
01
制作和发布宣传资料
制作针对不同人群的中医药防治传染 病科普宣传资料,包括海报、手册、 视频等,通过媒体、医疗机构、公共 场所等渠道进行传播。
02
举办专题讲座和研讨 会
组织中医药专家和学者,针对不同群 体,举办专题讲座和研讨会,深入讲 解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原理和方法。
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中的独特作用
中医药在常见传染病中进展.ppt
角 ❖ 用法用量: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等酌定药物用量。日一剂,水煎100—150毫
升,分3—4次口服,或结肠滴注。 ❖ 中成药:紫雪丹或新雪丹等;热毒宁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
手足口病
❖ 3.重型病例:毒热动风证 ❖ 基本方药:羚羊钩藤汤加减 ❖ 羊角粉(冲服)、钩藤、天麻、生石膏、黄连、生栀子、大黄、菊花、
禽流感
❖ 中医专家研究制订“中医药防治人禽流感预案”是可行有效的 2005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始组织专家讨论人禽流感的中医
预防方案,参考人流感防治经验,根据不同临床症状初步确定了4种中 医药方,预防可能发生的人感染禽流感疫情。从传统瘟病学理论看,中 医药治疗流感或瘟疫非常有效,应发挥祖国传统医学预防疫病的优势, 积极开展对人禽流感的防治研究,未雨绸缪,积极应对,疫情一旦发生, 中医药应早期介入。 2005年11月,中国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了《人禽流感诊疗方 案(2005版)》的修订版,《方案》收载了人禽流感的中医预防方案, 强调参照流行性感冒及风温肺热病进行辨证治疗,另外,还主张对症治 疗,建议应用解热药、缓解鼻黏膜充血药、止咳祛痰药等中药、抗流感 病毒药品进行治疗,并建议在发病48小时内试用,其可行性和有效性是 不容置疑的。
❖ 对于禽流感的治疗中医药具有优势,中药治疗并非只针对病 原体,而是通过整体治疗,使免疫功能恢复正常,抑杀病毒, 中医治疗病毒性疾病不是强调单纯与病毒对抗,而是既注重 驱邪,也注重调护病人的正气,并使邪有出路。充分发挥中 医药的优势,在把握禽流感总体发病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辨 证论治,方能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中医药在防治禽流 感的过程中可以达到以下目的:(1)早期干预,阻断病程。 (2)明显减轻症状。(3)缩短发热时间和住院时间。(4) 促进病情稳定过度,减轻后遗症。(5)减少并发症和西药 的毒副作用。(6)中西医结合可以有效地整合医疗资源, 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降低医疗费用。
升,分3—4次口服,或结肠滴注。 ❖ 中成药:紫雪丹或新雪丹等;热毒宁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
手足口病
❖ 3.重型病例:毒热动风证 ❖ 基本方药:羚羊钩藤汤加减 ❖ 羊角粉(冲服)、钩藤、天麻、生石膏、黄连、生栀子、大黄、菊花、
禽流感
❖ 中医专家研究制订“中医药防治人禽流感预案”是可行有效的 2005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始组织专家讨论人禽流感的中医
预防方案,参考人流感防治经验,根据不同临床症状初步确定了4种中 医药方,预防可能发生的人感染禽流感疫情。从传统瘟病学理论看,中 医药治疗流感或瘟疫非常有效,应发挥祖国传统医学预防疫病的优势, 积极开展对人禽流感的防治研究,未雨绸缪,积极应对,疫情一旦发生, 中医药应早期介入。 2005年11月,中国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了《人禽流感诊疗方 案(2005版)》的修订版,《方案》收载了人禽流感的中医预防方案, 强调参照流行性感冒及风温肺热病进行辨证治疗,另外,还主张对症治 疗,建议应用解热药、缓解鼻黏膜充血药、止咳祛痰药等中药、抗流感 病毒药品进行治疗,并建议在发病48小时内试用,其可行性和有效性是 不容置疑的。
❖ 对于禽流感的治疗中医药具有优势,中药治疗并非只针对病 原体,而是通过整体治疗,使免疫功能恢复正常,抑杀病毒, 中医治疗病毒性疾病不是强调单纯与病毒对抗,而是既注重 驱邪,也注重调护病人的正气,并使邪有出路。充分发挥中 医药的优势,在把握禽流感总体发病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辨 证论治,方能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中医药在防治禽流 感的过程中可以达到以下目的:(1)早期干预,阻断病程。 (2)明显减轻症状。(3)缩短发热时间和住院时间。(4) 促进病情稳定过度,减轻后遗症。(5)减少并发症和西药 的毒副作用。(6)中西医结合可以有效地整合医疗资源, 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降低医疗费用。
中医类全科医师培训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21
③如大量人群进入流行区与疫水接触, 可发生爆发、流行;
④对疫水采取措施或加强个人防护后, 可控制病例的发生。
22
3.经食物传播流行病学特征 ①患者都有食用被污染食物的暴露史,不吃
者不发病; ②如一次污染大量食物,在进餐者中可引起
爆发、流行,潜伏期短者,临床症状较重; ③停止供应该污染食物后,爆发流行即可终
14
2、 动物作为人类传染病传染源的重要 性,取决于人们与受染动物的接触机会、 接触的密切程度、是否存在传播该病的适 宜条件,以及动物传染源的种类、密度、 动物的年龄、携带病原体时间长短等。
15
传播途径病原体从传染源
体内排出后至入侵新的易感宿主 前,在外界环境中停留、转移所 经历的全过程
空气传播 水传播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1
整体概述
概述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概述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概述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疾病 分为
传染病
非传染病 3
传染病—
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 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 传播的疾病
4
传染病的种类有哪些
200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 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三类:(共39种)
④停止供水或水源经净化、消毒后,爆发、流 行即可平息;
⑤潜伏期较长的传染病,饮水传播发生的病例 的临床症状较轻。
20
经疫水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 ①患者均有接触疫水的历史; ②病例的季节性、地区性及职业性分布
特点,均与疫水接触机会有关,下水 的季节(雨季、水产品收获时)多见、易 与疫水接触的年龄(青、壮年)、性别 (男性)、职业(农民、渔民)、地区(水 网地区)多见,特别是洪水灾害后易发 生爆发、流行;
③如大量人群进入流行区与疫水接触, 可发生爆发、流行;
④对疫水采取措施或加强个人防护后, 可控制病例的发生。
22
3.经食物传播流行病学特征 ①患者都有食用被污染食物的暴露史,不吃
者不发病; ②如一次污染大量食物,在进餐者中可引起
爆发、流行,潜伏期短者,临床症状较重; ③停止供应该污染食物后,爆发流行即可终
14
2、 动物作为人类传染病传染源的重要 性,取决于人们与受染动物的接触机会、 接触的密切程度、是否存在传播该病的适 宜条件,以及动物传染源的种类、密度、 动物的年龄、携带病原体时间长短等。
15
传播途径病原体从传染源
体内排出后至入侵新的易感宿主 前,在外界环境中停留、转移所 经历的全过程
空气传播 水传播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1
整体概述
概述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概述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概述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疾病 分为
传染病
非传染病 3
传染病—
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 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 传播的疾病
4
传染病的种类有哪些
200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 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三类:(共39种)
④停止供水或水源经净化、消毒后,爆发、流 行即可平息;
⑤潜伏期较长的传染病,饮水传播发生的病例 的临床症状较轻。
20
经疫水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 ①患者均有接触疫水的历史; ②病例的季节性、地区性及职业性分布
特点,均与疫水接触机会有关,下水 的季节(雨季、水产品收获时)多见、易 与疫水接触的年龄(青、壮年)、性别 (男性)、职业(农民、渔民)、地区(水 网地区)多见,特别是洪水灾害后易发 生爆发、流行;
【医学PPT课件】中医药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防治
防治策略
这里从王孟英提出疫病的预防为主,“守险”为上策, 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他指出疫病流行期间,一是 必须注意居住卫生,指出“住房不论大小,必要开爽 通气,扫除洁净。设不得已而居市廛湫隘之区,亦可 以人工翰旋几分,稍留余地,以为活路。”同时,如 果居室潮湿,天时雨湿,室中可以艾搓为绳条燃之, 而解秽避患。二是注意环境卫生,平时要把疏通河道, 净洁水源列为上策。或用药物来净化水液,如将白矾, 雄精置于井中,解水毒;把降香、石菖蒲置于缸内, 避秽浊。同时要尽快“敛埋暴露,扫除秽恶”,王孟 英针对霍乱死者是这样处理,而现在对传染病患者的 尸体,粪便处理亦是如此。
切断传染途径,注意与传染病患者的距离,以及与其接触的人 如何做到防其传播是非常重要的。在防治上极有临床意义。
防治策略
2.1.2 避毒,守险,防患。如何做好消毒,隔离是控 制传染病流行的关键。特别注意环境,居住,饮水和 饮食。切断传染源,古代医家对疫病的认识也完全是 这样。在《黄帝内经》中强调“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避其毒气。”具体的说应该首先重视增强人体体质, 提高防御病邪的能力。平时注意个人起居,随时令季 节变化,气温改变,合理的增加衣服,注意劳逸结合。 切勿过分劳累而损伤正气,保持居室清洁及空气流通, 这样正气充足,也可使病邪不能侵犯。同时要避免与 疫邪接触的机会。故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告戒切勿去 公共场所,减少人群密集,避免与疫区来的人员接触, 都说明这一点。
认识
疫病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和地域性的特 点。如《素问·刺法论》指出:“五疫之至, 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诸病源 侯论》也说:“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延 及外人。”《伤寒总病论》讲到了流行性: “天行之病,大则流毒天下,次则一方,次则 一乡,次则偏着一家。”回顾疫情发生的历史 无不与政府无能,战争不断以及防疫措施不健 全有关。
中医药对常见传染病的防治ppt课件
图
为
麻
疹
斑
患 者
出
现
柯 氏
“ ”
ppt课件.
11
(一)中医治疗: 鲜芫荽 30 克,水煎服适用于前期;浮萍、苏叶、芫荽各 15 克,
西河柳 30 克、煎水外擦全身,适用于出疹期出疹不远;鲜芦根、鲜茅 根各30 克,水煎服,适用于恢复期。
鲜 芫 荽
ppt课件.
12
(二)治疗原则:
1.麻疹为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因此主要
连 翘
ppt课件.
15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多见于儿童,也偶见于成年人。一般患
过此病的人痊愈后,便具免疫力,但也有少数人会再患此病。 中药对本病有很好的疗效,只要辩证正确,及时治疗,可以治愈。 临床上将本病分为风热外感型和热毒炽盛型两个类型,患者可根据
各型的症状 特点,辨证治疗。
ppt课件.
2
防疫措施
中医药历来重视对疾病的“预防为主”原则,主张未病先防。对传 染病的具体防疫措施有:
1.对外感瘟疫病人,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疗效。 2.早期隔离病人。 3.对有疫病密切接触者,或病源携带者的发现、监测和管理。《治疫全 书》“毋近病床塌、毋凭死者棺触臭恶,毋食病家食菜,毋拾死者衣 物”,提出防疫隔离的具体要求。
病源“异气”、“病气”、“尸气”。认为瘟疫有特殊病源体,传入人体主要的门户是 口鼻,并特异性侵入有关组织器官。《寓意草》“四时有不正之气,感之而致病者,初 不名为疫也,因病致死,病气、尸气,混合不正之气,斯为疫矣。一室连床,沿门阖境, 共酿之气,尸虫载道,必然之势”(构成瘟疫流行条件)。《医学心悟· 论疫》“疫之
以协同发挥治疗作用。对麻疹并发喉炎、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均
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中的重要性 ppt课件
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中 的重要性
临汾市医院
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中的重要性
• 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在我国有3000多年 历史,对我国历史上瘟疫杂病的诊治 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且积累了丰 富的经验,中华民族五千年生息繁衍 的历史也证明了她的科学性。中医药 作为中国国粹,在传染病防治方面有 其独特的优势和发展前景。
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中的重要性
绿色港湾艾滋病治疗及死亡情况统计表
人类
总
入
数别
院
人
时间
数
2005 年 130
2006 年 105
2007 年 148
2008 年 1352009 源自 1412010 年 133
2011 年
97
中药治疗情况
其他
死
死
亡
亡
贫 血
呼吸 疾病
外周 神经炎
肝损害
消化系 统疾病
无症状 (包括皮肤感 合 感染者 染、脑膜炎、 计
人 数
率 (%)
糖尿病等)
5
2
3
28
38 21 16.15
4
2
1
2
20
1
30 15 14.29
13
4
3
2
1
22
45 14 9.46
11
3
2
1
2
22
4
45
8
5.93
7
2
3
1
1
2
16
9
6.38
8
3
2
2
2
1
18 10 7.52
6
4
2
1
3
4
20
临汾市医院
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中的重要性
• 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在我国有3000多年 历史,对我国历史上瘟疫杂病的诊治 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且积累了丰 富的经验,中华民族五千年生息繁衍 的历史也证明了她的科学性。中医药 作为中国国粹,在传染病防治方面有 其独特的优势和发展前景。
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中的重要性
绿色港湾艾滋病治疗及死亡情况统计表
人类
总
入
数别
院
人
时间
数
2005 年 130
2006 年 105
2007 年 148
2008 年 1352009 源自 1412010 年 133
2011 年
97
中药治疗情况
其他
死
死
亡
亡
贫 血
呼吸 疾病
外周 神经炎
肝损害
消化系 统疾病
无症状 (包括皮肤感 合 感染者 染、脑膜炎、 计
人 数
率 (%)
糖尿病等)
5
2
3
28
38 21 16.15
4
2
1
2
20
1
30 15 14.29
13
4
3
2
1
22
45 14 9.46
11
3
2
1
2
22
4
45
8
5.93
7
2
3
1
1
2
16
9
6.38
8
3
2
2
2
1
18 10 7.52
6
4
2
1
3
4
20
中医药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防治ppt课件
中医药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防治
中医药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防治
上海中医药大学沈庆法
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内科分会常务委员 上海市感染分会顾问, 上海市防治非典、禽流感、甲型Hinl流感中医专家组成员 温病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
认识
中医药历史上把传染病称为瘟疫,也有谓之疫病。 无论是中国历史上,还是世界历史上,疫病对人民的 健康和生命的威胁是很大的。但在中国历史上基本上 没有出现因疫病流行而造成“空城”,或者导致人口 大规模外迁及大幅度人口锐减的情况。在西汉到明代, 我国人口基本上在4600万到6000万之间。人口总数 变动不大,而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都是由于 政治原因,而不是疫病的流行。为什么古代疫病的流 行后果没有象西方国家那么严重,这主要应该归功于 中医药在防治疫病上的贡献。
17
防治策略
2.2.1 善用古方,自立验方 中医药理论核心即辨 证论治对疫病进行防治中最重要的就是因人、因时、 因地制宜。药随证变。在疫病的防治历史上确实是这 样。 一方面善用古方,如吴又可非常普于应用张仲景 的承气汤,但却不是一成不变,大大的扩充了治疗范 围,故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化,经过长期实践,也总结 了有效的验方。如《温疫论》的达原饮:方用槟榔除 伏邪为疏利之药以除邪气,厚朴破戾气所结,草果辛 烈气雄,除伏邪盘踞,三药协力,使其邪其溃败,速 离膜原,另外知母以滋阴,加白芍以和血,加黄芩以 清热,、甘草为和中之用。现代医家称其对伤寒、副伤 寒、流行性感冒、疟疾等病均有较好疗效。
本。”
14
防治策略
2.1.4审因论治——祛邪,扶正,善后。在对疫病辨证基础上,从预防 到治疗及恢复期的善后康复来看,中医药的治疗一方面是针对病邪,另 一方面却是着重调整并提高机体整体抗病功能,即使具有特异性治疗效 果。但却更重视通过调整整体机能状态而使其非特异性治疗作用得到充 分发挥。中医药治疗并不单纯是针对病毒而治,而是始终针对患病的人, 强调整体,强调个体化,进行辨证论治。从疫病的治疗进行分析,始终 做好祛邪、扶正和善后3个环节。
中医药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防治
上海中医药大学沈庆法
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内科分会常务委员 上海市感染分会顾问, 上海市防治非典、禽流感、甲型Hinl流感中医专家组成员 温病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
认识
中医药历史上把传染病称为瘟疫,也有谓之疫病。 无论是中国历史上,还是世界历史上,疫病对人民的 健康和生命的威胁是很大的。但在中国历史上基本上 没有出现因疫病流行而造成“空城”,或者导致人口 大规模外迁及大幅度人口锐减的情况。在西汉到明代, 我国人口基本上在4600万到6000万之间。人口总数 变动不大,而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都是由于 政治原因,而不是疫病的流行。为什么古代疫病的流 行后果没有象西方国家那么严重,这主要应该归功于 中医药在防治疫病上的贡献。
17
防治策略
2.2.1 善用古方,自立验方 中医药理论核心即辨 证论治对疫病进行防治中最重要的就是因人、因时、 因地制宜。药随证变。在疫病的防治历史上确实是这 样。 一方面善用古方,如吴又可非常普于应用张仲景 的承气汤,但却不是一成不变,大大的扩充了治疗范 围,故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化,经过长期实践,也总结 了有效的验方。如《温疫论》的达原饮:方用槟榔除 伏邪为疏利之药以除邪气,厚朴破戾气所结,草果辛 烈气雄,除伏邪盘踞,三药协力,使其邪其溃败,速 离膜原,另外知母以滋阴,加白芍以和血,加黄芩以 清热,、甘草为和中之用。现代医家称其对伤寒、副伤 寒、流行性感冒、疟疾等病均有较好疗效。
本。”
14
防治策略
2.1.4审因论治——祛邪,扶正,善后。在对疫病辨证基础上,从预防 到治疗及恢复期的善后康复来看,中医药的治疗一方面是针对病邪,另 一方面却是着重调整并提高机体整体抗病功能,即使具有特异性治疗效 果。但却更重视通过调整整体机能状态而使其非特异性治疗作用得到充 分发挥。中医药治疗并不单纯是针对病毒而治,而是始终针对患病的人, 强调整体,强调个体化,进行辨证论治。从疫病的治疗进行分析,始终 做好祛邪、扶正和善后3个环节。
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中的重要性ppt课件
精选ppt
14
耐药结核的中医治疗
• (二)目前随着西医抗结核药物的广泛应 用及多种因素导致的耐多药患者的产生, 使过去的标化治疗方案经受严峻考验,已 不能解决目前临床防治需求,而中药在调 节免疫抗结核方面有其特殊价值。
精选ppt
15
耐药结核的中医治疗
• (三) 我院正在开展研究耐多药结核产生 的机理,并力图使用中药解决耐药结核方 面的问题,目前研制出院内制剂“滋阴清 肺丸”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了很好的 疗效。
精选ppt
23
用药分析
• 中药灌肠方中以金银花、连翘辛凉透邪、清热,具有辟秽 解毒之功,为疮家要药,为君药;蒲公英、大青叶 善解瘟疫时毒,助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黄芪益气固 表,托毒排脓,敛疮生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为臣药;芦 根清心除烦;赤芍清热凉血活血,有助于口腔溃疡的修复; 蝉蜕入肺经疏散风热、解肌透表,携诸药以达肌肤;大黄 泻热通便,凉血解毒;于姜温中散寒,燥湿运脾;苡仁健 脾利湿;川贝母清热润肺,化痰止咳。诸药合用,共奏清 热解毒、清心泻脾、凉血透疹之功。使血热得清,风邪得 去,营卫和顺,经络畅通,肌肤得养,诸症尽除。
精选ppt
18
中药灌肠治疗手足口病
• (二)临床成果: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 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以发热、口腔 炎和手足、臀部皮疹为临床表现,好发 于婴幼儿,夏秋季易发生流行。我们应 用中药灌肠治疗811例手足口病,效果 满意。最后得出结论:中药灌肠治疗小 儿手足口病疗程短,见效快,无明显不 良反应。
• 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成立于1985年,是一 所集传染病防治、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市 级专科医院,主要以治疗肝病、结核、艾 滋病为主的38种法定传染病,在“非典”、 手足口病、甲型流感等急性病的预防治疗 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北京佑安医院、地 坛医院的协作医院,山西省艾滋病治疗定 点医院。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源“异气”、“病气”、“尸气”。认为瘟疫有特殊病源体,传入人体主要的门户是 口鼻,并特异性侵入有关组织器官。《寓意草》“四时有不正之气,感之而致病者,初 不名为疫也,因病致死,病气、尸气,混合不正之气,斯为疫矣。一室连床,沿门阖境, 共酿之气,尸虫载道,必然之势”(构成瘟疫流行条件)。《医学心悟· 论疫》“疫之
常见传染病的中医防控知识
福泉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
中医药对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1
中医药与传染病
认识
传染病,是由某种特殊病原体(如病毒源自细菌等)引起,具有传染性的一类疾病。
历史上,由于瘟疫传染病的不断发生和流行,中医学在反复医疗实践和学术争鸣中 不断认识其病源。1.认为“瘟疫”与“伤寒”、“温病”同是外感病,病因“时行不正 之气”、发病与人体正气强弱有关。2.认为瘟疫的病源异于伤寒、温病,另有一类特殊
中医药对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6
2.针对瘟疫、伤寒、温病的病因微有不同,采取“辨病”和“特效”专
病、专方、专药治疗。中医药在防治传染病过程,已积累出一定数量行 之有效、可重复性的“专方专药”。如《伤寒论》中的茵陈蒿汤治“阳 黄”,葛根黄苓黄连汤治“热利”,白头翁汤治“湿热痢”,现分别用 于病毒性肝炎、痢疾等肠道传染病有效。又如,《摄生众妙方》荆防败 毒散、《温病条辨》银翘散,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流感、发疹性传染病 等有效。《东垣试效方》普济消毒饮治疗急性腮腺炎、丹毒、猩红热等 病毒、细菌感染疾病有效。
中医药对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7
3.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应用。自古以来,中医药适宜技术同样在防治传染 病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在《伤寒论》六经辨证的397法中,论述针灸 疗法的有33法;又如《霍乱论· 治法篇》除了应用内服药治疗传染病外,
常采用“通关散吹入鼻中取嚏”开窍急救;以及“刮痧、淬法、刺法、 熨灸、敷贴、榻洗”等适宜技术治疗瘟疫传染病。
中医药对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8
展望
新《传染病防治法》已公布,其中明确指出“国家发展现代医学和 中医药等传统医学,支持和鼓励开展传染病防治的科学研究,提高传染 病防治的科学技术水平”,同样对中医药医、教、研工作者提出了新的 要求。因此,我们不能停留在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古已有之”、“经验 丰富”,而要研究新情况,要在继承传统学术基础上,应有所创新发挥, 作出新贡献。如重新认识“邪正相争”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其转变规 律;研究“皮毛、腠理、气血津液”与“人体非特异性、特异性免疫防 卫系统”免疫原理;研究运用中医药方法(包括针灸等)防治某些病毒 性疾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等等
4.对动物传染源认识和措施。《金匮· 禽兽鱼虫禁忌并治》“六畜自死, 皆疫死,则有毒,不可食之”,“狸肉漏脯等毒,果子落地经宿,虫蚁 食之者,人大忌食之”指出病畜及被污染物品不能食用,重视食品卫生。
中医药对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3
5.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本草纲目》“天行瘟疫,取初病人衣服,于 甑上蒸过,则一家不染”,已采取蒸气高温方法灭菌防疫。
症,来路两条,有在天者,有在人者。非其时而有其气,自人受之,或为大头天行之类, 斯在天之疫也;若夫一人之病,染及一室,一室之病,染及一方,一方之病,染及合邑, 此乃病气、秽气相传染,其气息俱从口鼻而入,乃在人之疫以气相感,与天无涉”(前 些年“非典”的传染性,似乎证实这一论述),指出瘟疫有其特殊病源,和传播途径。
种人工种痘,虽在安全度上存在一定问题,但这一创举,启示了后人将 它改造为“牛痘”接种法全球施用,人类终于在1977年根除天花。这 也为人类提供了彻底根除某一种严重传染病的成功范例。
中医药对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4
早在400多年前,古人们就发明了种牛痘预防天花、水痘等疾病,并 一直沿用至今。
中医药对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中医药对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9
常见传染病中医药预防方案
一、 麻疹的中医药预防
二、 水痘的中医药预防
5
治疗方法
1.针对瘟疫、伤寒、温病同是传染性热病理论,采取“辨证”施治方法。传染病的种类
很多,但具有其共同临床特点,即病原体在受传染的人体繁殖过程,从一个阶段进展到 另一阶段呈规律性。每一个传染病从发生发展以至恢复,一般可以分潜伏期、前驱期、 发病期、恢复期等几个阶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中医学认为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过 程,是于外邪侵犯人体由体表入里,或由口鼻入内自上而下,由浅表深入内脏病变过程, 同样有类似相应“分期”和治疗方法。如《伤寒论》将“外感热病”立“六经病脉证并 治”六期分证;《温热论》分“卫气营血”四期辨证;《温病条辨》划“上中下三焦辨 证”三期分证。每个证期都有其主因、主症、主方。三者分类方法之间,并存在着交叉 联系,理、法、方、药相一致。如以传染病发病期中“稽留热”,中医六经辨证中属于 “阳明病”、卫气营血辨证属“气分证”、三焦辨证属“中焦病证”,临床表现为“但 热不寒,壮热”,“里实热证”。治疗法则宗《内经》“热者寒之”,选择白虎汤为主 方进行治疗。至于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常以不同类型出现,如轻型、重型、再感染、 重复感染、再燃复发等等。在中医学里分别称为“合病、并病、顺传、逆传、食复、劳 复”等进行辨治。
6.对易感人群的防疫措施。《景岳全书》“夏秋新凉之交,或疾风暴雨,
或乍寒乍热之时,善养身者,外而衣被,内而口腹,宜增则增,宜节则 节,略为加意”,重视个人防护,预防疾病。
7.预防接种的创始与应用。我国早已采取措施与天花作斗争,明《寓意 草》(1643年)记“种痘医案数例”的“人工种痘”法,《张氏医通》 (1695年)载“种痘说”:有“痘衣法、痘浆法、旱苗法、水苗法” 四法;《种痘新书》(1741年)已记“种痘八九千人”。现公认,这
中医药对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2
防疫措施
中医药历来重视对疾病的“预防为主”原则,主张未病先防。对传 染病的具体防疫措施有:
1.对外感瘟疫病人,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疗效。 2.早期隔离病人。 3.对有疫病密切接触者,或病源携带者的发现、监测和管理。《治疫全 书》“毋近病床塌、毋凭死者棺触臭恶,毋食病家食菜,毋拾死者衣 物”,提出防疫隔离的具体要求。
常见传染病的中医防控知识
福泉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
中医药对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1
中医药与传染病
认识
传染病,是由某种特殊病原体(如病毒源自细菌等)引起,具有传染性的一类疾病。
历史上,由于瘟疫传染病的不断发生和流行,中医学在反复医疗实践和学术争鸣中 不断认识其病源。1.认为“瘟疫”与“伤寒”、“温病”同是外感病,病因“时行不正 之气”、发病与人体正气强弱有关。2.认为瘟疫的病源异于伤寒、温病,另有一类特殊
中医药对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6
2.针对瘟疫、伤寒、温病的病因微有不同,采取“辨病”和“特效”专
病、专方、专药治疗。中医药在防治传染病过程,已积累出一定数量行 之有效、可重复性的“专方专药”。如《伤寒论》中的茵陈蒿汤治“阳 黄”,葛根黄苓黄连汤治“热利”,白头翁汤治“湿热痢”,现分别用 于病毒性肝炎、痢疾等肠道传染病有效。又如,《摄生众妙方》荆防败 毒散、《温病条辨》银翘散,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流感、发疹性传染病 等有效。《东垣试效方》普济消毒饮治疗急性腮腺炎、丹毒、猩红热等 病毒、细菌感染疾病有效。
中医药对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7
3.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应用。自古以来,中医药适宜技术同样在防治传染 病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在《伤寒论》六经辨证的397法中,论述针灸 疗法的有33法;又如《霍乱论· 治法篇》除了应用内服药治疗传染病外,
常采用“通关散吹入鼻中取嚏”开窍急救;以及“刮痧、淬法、刺法、 熨灸、敷贴、榻洗”等适宜技术治疗瘟疫传染病。
中医药对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8
展望
新《传染病防治法》已公布,其中明确指出“国家发展现代医学和 中医药等传统医学,支持和鼓励开展传染病防治的科学研究,提高传染 病防治的科学技术水平”,同样对中医药医、教、研工作者提出了新的 要求。因此,我们不能停留在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古已有之”、“经验 丰富”,而要研究新情况,要在继承传统学术基础上,应有所创新发挥, 作出新贡献。如重新认识“邪正相争”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其转变规 律;研究“皮毛、腠理、气血津液”与“人体非特异性、特异性免疫防 卫系统”免疫原理;研究运用中医药方法(包括针灸等)防治某些病毒 性疾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等等
4.对动物传染源认识和措施。《金匮· 禽兽鱼虫禁忌并治》“六畜自死, 皆疫死,则有毒,不可食之”,“狸肉漏脯等毒,果子落地经宿,虫蚁 食之者,人大忌食之”指出病畜及被污染物品不能食用,重视食品卫生。
中医药对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3
5.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本草纲目》“天行瘟疫,取初病人衣服,于 甑上蒸过,则一家不染”,已采取蒸气高温方法灭菌防疫。
症,来路两条,有在天者,有在人者。非其时而有其气,自人受之,或为大头天行之类, 斯在天之疫也;若夫一人之病,染及一室,一室之病,染及一方,一方之病,染及合邑, 此乃病气、秽气相传染,其气息俱从口鼻而入,乃在人之疫以气相感,与天无涉”(前 些年“非典”的传染性,似乎证实这一论述),指出瘟疫有其特殊病源,和传播途径。
种人工种痘,虽在安全度上存在一定问题,但这一创举,启示了后人将 它改造为“牛痘”接种法全球施用,人类终于在1977年根除天花。这 也为人类提供了彻底根除某一种严重传染病的成功范例。
中医药对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4
早在400多年前,古人们就发明了种牛痘预防天花、水痘等疾病,并 一直沿用至今。
中医药对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中医药对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9
常见传染病中医药预防方案
一、 麻疹的中医药预防
二、 水痘的中医药预防
5
治疗方法
1.针对瘟疫、伤寒、温病同是传染性热病理论,采取“辨证”施治方法。传染病的种类
很多,但具有其共同临床特点,即病原体在受传染的人体繁殖过程,从一个阶段进展到 另一阶段呈规律性。每一个传染病从发生发展以至恢复,一般可以分潜伏期、前驱期、 发病期、恢复期等几个阶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中医学认为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过 程,是于外邪侵犯人体由体表入里,或由口鼻入内自上而下,由浅表深入内脏病变过程, 同样有类似相应“分期”和治疗方法。如《伤寒论》将“外感热病”立“六经病脉证并 治”六期分证;《温热论》分“卫气营血”四期辨证;《温病条辨》划“上中下三焦辨 证”三期分证。每个证期都有其主因、主症、主方。三者分类方法之间,并存在着交叉 联系,理、法、方、药相一致。如以传染病发病期中“稽留热”,中医六经辨证中属于 “阳明病”、卫气营血辨证属“气分证”、三焦辨证属“中焦病证”,临床表现为“但 热不寒,壮热”,“里实热证”。治疗法则宗《内经》“热者寒之”,选择白虎汤为主 方进行治疗。至于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常以不同类型出现,如轻型、重型、再感染、 重复感染、再燃复发等等。在中医学里分别称为“合病、并病、顺传、逆传、食复、劳 复”等进行辨治。
6.对易感人群的防疫措施。《景岳全书》“夏秋新凉之交,或疾风暴雨,
或乍寒乍热之时,善养身者,外而衣被,内而口腹,宜增则增,宜节则 节,略为加意”,重视个人防护,预防疾病。
7.预防接种的创始与应用。我国早已采取措施与天花作斗争,明《寓意 草》(1643年)记“种痘医案数例”的“人工种痘”法,《张氏医通》 (1695年)载“种痘说”:有“痘衣法、痘浆法、旱苗法、水苗法” 四法;《种痘新书》(1741年)已记“种痘八九千人”。现公认,这
中医药对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2
防疫措施
中医药历来重视对疾病的“预防为主”原则,主张未病先防。对传 染病的具体防疫措施有:
1.对外感瘟疫病人,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疗效。 2.早期隔离病人。 3.对有疫病密切接触者,或病源携带者的发现、监测和管理。《治疫全 书》“毋近病床塌、毋凭死者棺触臭恶,毋食病家食菜,毋拾死者衣 物”,提出防疫隔离的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