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心理健康,成就美好人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持心理健康,成就美好人生

——青年官兵如何在军旅生涯中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教学目的:

认清心理健康的内涵及其对于个人的重要意义,掌握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加强实践锻炼,做身康心健的青年军人。

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

二、心理健康对于青年官兵的重要意义

三、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

同志们,2005年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每年约有28.7万人自杀,并有约200多万人自杀未遂,自杀者中大多为15岁——35 岁的青年人。这些青年也许身体很棒,但心理素质却成问题,遇到麻烦,碰上矛盾,受了打击,就消极悲观,由于对生活环境的种种突发性的变化难以适应,最终萌生自杀念头。

从2002年发生的清华大学电机系大四学生刘海洋用火碱和硫酸残害北京动物园5只黑熊、棕熊和马熊的事件,到2004年云南大学马加爵残杀4名同学,再到2006年复旦研究生张亮的虐猫事件和屡屡见之报端的自杀事件,当代青年人不断暴露出严峻的心理健康问题。过度的压力需要释放和宣泄,然而一部分年轻人由于性格、家庭和周围环境的

原因,缺乏与人交流,长期以来心理上抑郁成疾,最后导致的结果,通常是采用一种极端的形式发泄出来。张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有的时候我领养小猫就是为了给我提供一个发泄的对象,我不想把他们弄死,但我会想尽办法来虐待它们”。

我们部队也有类似的事件,如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某部指导员因婚恋受挫,私自使用中队兵器室的五四手枪杀害女方,后饮弹自尽。某部战士因为考学落榜,心理承受不了这个打击而上吊自杀。上个世纪90年代,某边防部队战士,因为猜疑心理很重,经常无端怀疑连队干部在“整”他,报复心理日积月累,终于爆发,残忍杀害连队干部,酿成惨剧。从以上事件可以看出,我们客观地从能力方面讲,张亮、马加爵、刘海洋,以及刚才谈到这位指导员和战士,可能并不比别人差多少,甚至是青年人中的佼佼者,但正是由于他们自身的心理问题,导致了以上这些惨剧的发生。据有关专家统计,我国有心理障碍的人,约占总人口的10%左右,青少年、儿童有心理偏异的高达27%。大家可以通过下面这些图表感受到这种严峻的形势。可见,心理健康问题已经不是一个两个的个别问题,应该引起我们大家的共同关注,他可能就在你我的身边发生,也可能你我就是主角。

那么,到底什么是心理健康,它对我们具有什么重要意义,我们应该怎样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今天就要向大家谈

谈我的理解和认识。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内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多人对健康的理解,还有以往对健康传统定义的表述中,大多认为身体没有病就是健康。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阿拉木图的成立大会上,有一项重要议程,就是给“健康”重新定义,人们把这个定义称作健康新概。这个健康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残缺,而且应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都处于完好状态也就是说,健康应该包括生物、心理和社会三个层面,一个人只有在躯体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适应功能都处在完好状态,才能称得上是健康的人。然而,心理健康在人的健康概念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那么,什么是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在高级神经功能和智力正常的情况下,情绪稳定、行为适度,具有协调关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心理最佳功能状态。

心理健康的三种状态

理健康按其健康程度可分为三种状态。一是正常状态,简称常态。人们在没有较大困扰的情况下,心理一般处在正常状态之中。个体的常态行为基本与其价值观、道德水平和

人格特征相一致。这种状态我们一般称为心理健康;二是不平衡状态,简称偏态。是指人们的心理处于焦虑、恐惧、压抑、担忧、矛盾、应激等状态。一旦心理处于不平衡状态,人们会首先通过“心理防御机制”来进行自我调节;如果无效,就得借助他人疏导,使之消除不平衡,恢复正常状态。这种状态我们称为心理问题。三是不健康状态,简称变态。它包括神经症、人格障碍、性变态、精神病等。这时必须到医疗部门求助于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这种状态一般称为心理疾病。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其应有的认识

一般认为,青年官兵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有智力正常,反应适度,能正常地工作、学习和生活;能对自己的不良情绪进行自我调节,保持较为稳定的情绪状态;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与他人融洽相处;人格完整,意志坚强等。但需要指出的是,青年官兵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个必须慎重对待的问题,我们必须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首先,偶尔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不等于心理不健康。心理不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不适状态,对于青年战士来说,偶尔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不等于心理不健康,更不等于患有心理疾病。因此,实际工作中,不能仅仅凭借一时一事而简单草率地给自己定下心理不健康的结论。其次,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不是非此即彼、径渭分明的两个对立面,

而是一种连续状态。从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到严重的心理疾病之间有一个广阔的过渡地带,在许多情况下,异常心理与正常心理、变态心理与常态心理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和不可逾越的鸿沟,只是心理健康的程度不同而已。所以,我们与其说某个战士的心理是否健康,不如说其心理健康的程度如何。再次,心理健康的状态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过程。随着青年战士个人的成长进步、知识经验的逐步积累和外界环境的不断变迁,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会有所改变。青年战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既可以从健康状态转化为不健康状态,也可以通过他人的帮助和自身的调适,从不健康状态转化为健康状态。最后,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种理想尺度,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衡量个体是否健康的标准,而且为我们指明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努力方向。心理健康的标准不是个人努力的终极取向,在自己现有的基础上,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发挥自身的潜能,从而追求心理健康的更高层次。

(三)对于心理问题的几种认识误区(

1.心理间题不可逆转的误区。个体心理上有问题,即使有较严重的心理障碍,也只能说是某一个时期存在着这种心病,不能说它是可恢复的,是终生存在的,经过心理调适和心理治疗完全可以恢复正常,重新拥有健康的心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