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的产生和发展

合集下载

全球EDI发展历史

全球EDI发展历史

EDI技术EDI是指按照协议,对具有一定结构特征的标准经济信息,经过电子数据通信网,在商业贸易伙伴的计算机之间进行的交换和自动处理的全过程。

EDI系统的构成:EDI硬件及软件、通信网络、EDI标准三要素。

1)EDI的硬件:计算机、调制解调器、通信线路2)EDI软件:转换软件、翻译软件、通信软件3)通信网络:通信网络是实现EDI的手段。

EDI通信方式分为直接方式和基于增值网的间接方式。

一、全球EDI发展历史1.产业标准阶段(1970年—1980年)此阶段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几家运输行业的公司联合起来,成立了运输数据协调委员会( TDCC)。

该委员会的目的是开发一种传输运输业文件的共同语言或标准,1975年公布了它的第一个标准。

继TDCC 之后,其他行业也陆续开发了它们自己行业的EDI标准。

2.国家标准阶段(1980年~ 1985年)当产业标准应用成熟后,企业界发现,维持日常交易运作的对象,并不局限于单一产业的对象,国家性标准由此诞生。

首先在1979年,美国开始开发、建立跨行业且具一般性的EDI国家标准,与此同时,欧洲方面官方机构及贸易组织也提倡共同的EDI标准,并获联合国的授权,由联合国欧洲经济理事会第四工作组负责发展及制定EDI的标准格式,并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提出TDI标准,但该标准只定义了商业文件的语法规则,欠缺报文标准。

3.国际通用标准阶段(1985年至今)在欧美两大区域的EDI标准制定、试行几年后,1985年,联合国欧洲经济理事会负责国际贸易程序简化的工作小组承担了国际性EDI标准制定的任务,并于1986年正式以UN/EDIFACT作为国际通用的标准。

1990年5月,第一届“中文EDI标准研讨会”在深圳蛇口举行。

这是EDI 概念首次被引入中国大陆。

它一出现就受到国内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国家计委、科委等主管部门将EDI列为国家“八五”计划的关键推广项目之一。

1991年成立了“中国促进EDI应用协调小组”,1992 年拟定了《中国EDI发展战略与总体规划建议》。

全球EDI发展历史

全球EDI发展历史

EDI技术EDI是指按照协议,对具有一定结构特征的标准经济信息,经过电子数据通信网,在商业贸易伙伴的计算机之间进行的交换和自动处理的全过程。

EDI系统的构成:EDI硬件及软件、通信网络、EDI标准三要素。

1)EDI的硬件:计算机、调制解调器、通信线路2)EDI软件:转换软件、翻译软件、通信软件3)通信网络:通信网络是实现EDI的手段。

EDI通信方式分为直接方式和基于增值网的间接方式。

一、全球EDI发展历史1.产业标准阶段(1970年—1980年)此阶段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几家运输行业的公司联合起来,成立了运输数据协调委员会( TDCC)。

该委员会的目的是开发一种传输运输业文件的共同语言或标准,1975年公布了它的第一个标准。

继TDCC 之后,其他行业也陆续开发了它们自己行业的EDI标准。

2.国家标准阶段(1980年~ 1985年)当产业标准应用成熟后,企业界发现,维持日常交易运作的对象,并不局限于单一产业的对象,国家性标准由此诞生。

首先在1979年,美国开始开发、建立跨行业且具一般性的EDI国家标准,与此同时,欧洲方面官方机构及贸易组织也提倡共同的EDI标准,并获联合国的授权,由联合国欧洲经济理事会第四工作组负责发展及制定EDI的标准格式,并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提出TDI标准,但该标准只定义了商业文件的语法规则,欠缺报文标准。

3.国际通用标准阶段(1985年至今)在欧美两大区域的EDI标准制定、试行几年后,1985年,联合国欧洲经济理事会负责国际贸易程序简化的工作小组承担了国际性EDI标准制定的任务,并于1986年正式以UN/EDIFACT作为国际通用的标准。

1990年5月,第一届“中文EDI标准研讨会”在深圳蛇口举行。

这是EDI 概念首次被引入中国大陆。

它一出现就受到国内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国家计委、科委等主管部门将EDI列为国家“八五”计划的关键推广项目之一。

1991年成立了“中国促进EDI应用协调小组”,1992 年拟定了《中国EDI发展战略与总体规划建议》。

edi的含义名词解释

edi的含义名词解释

edi的含义名词解释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即电子数据交换,是指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以一种标准化的格式和语法,实现企业间、企业与机构之间、以及机构间等多个实体间的数据交换和业务合作。

它是一种高效、准确、安全、快捷、经济的信息交互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对提升企业效率、降低成本、加强业务合作具有重要作用。

一、EDI的起源与发展EDI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最初是为了解决美国汽车行业面临的供应链管理难题而诞生的。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EDI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全球化的信息交换标准,涉及的领域也不再局限于汽车行业,而扩展到零售业、制造业、物流业、金融业等各个行业。

二、EDI的基本原理与流程EDI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将企业内部的业务数据以事先约定的标准格式进行统一编码,然后利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设备将这些编码后的业务数据传输给合作伙伴。

整个EDI流程主要包括数据准备、数据编码、数据传输、数据接收和数据解码等环节。

1. 数据准备:企业根据业务需求提取需要交换的数据,并进行清洗、整理和标准化,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 数据编码:将准备好的数据按照事先约定好的EDI标准,进行编码转换。

EDI标准通常采用统一的XML、EDIFACT或X12等格式,以确保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的一致性。

3. 数据传输:将编码后的数据通过网络传输给合作伙伴。

传输的方式包括点对点传输、传输协议、VPN(虚拟专用网络)等。

4. 数据接收:合作伙伴接收到传输的数据后,进行数据解密和解码,还原出原始的业务数据。

5. 数据解码:将接收到的数据根据业务需求进行解码和还原,转换成可读、可处理的数据,以进行后续的业务处理。

三、EDI的优势和应用1. 提升工作效率:EDI可以减少人工介入,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减少数据录入错误和重复劳动。

2. 降低成本:EDI可以简化业务流程,减少纸质文档的使用和存储,节约人力、时间和资源成本。

EDI的产生和发展

EDI的产生和发展

EDI的产生和发展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电子数据交换)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企业间数据交换的技术。

它的产生和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

下面将详细介绍EDI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EDI的产生主要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初期,当时企业间的数据交换主要依赖于邮件、传真等传统方式。

然而,这种方式受限于速度慢、易出错等问题,给企业间的交流和合作带来了很多困难。

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开始探索一种更高效、安全的数据交换方式,于是EDI应运而生。

EDI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期,当时EDI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一些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和大型组织中开始应用。

这些企业和组织利用EDI技术实现了订单、发票、装配指示等业务文件的电子化交换,极大地提高了交换效率和准确性。

然而,由于当时EDI技术还相对落后,实施和运行成本较高,所以EDI技术的应用范围还相对有限。

第二个阶段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当时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这为EDI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同时,一些EDI标准组织(如UN/EDIFACT和ANSIX12等)的成立,也为EDI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技术规范。

另外,政府对EDI技术的推广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如美国政府提出了EDI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计划,并成立了相应的机构进行推广和监督。

在这个阶段,EDI技术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涉及到了更多的行业和领域。

企业间的采购、销售、物流等业务环节开始大量使用EDI技术,不仅提高了交换效率和准确性,也促进了企业间的合作和共享资源。

同时,EDI技术也逐渐向中小企业传播,实现了大规模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EDI技术也在不断演进和创新。

传统的EDI技术主要依赖于专用网络和专用软件,但这种方式限制了EDI技术的应用范围和扩展性。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兴起,EDI技术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发展。

EDI技术

EDI技术

六、 EDI的发展概况 的发展概况
EDI的发展历程:直接方式(点对点的方式)、 EDI的发展历程:直接方式(点对点的方式)、 的发展历程 间接方式(利用增值网van形式) van形式 间接方式(利用增值网van形式)
国外EDI发展概况 国外EDI发展概况 EDI 1997年 1997年7月1日,美国克林顿政府开始采用EDI方式进行政府采购 美国克林顿政府开始采用EDI方式进行政府采购 EDI 1997年 英国大约有l万家公司应用EDI每年20% 30% 1997年,英国大约有l万家公司应用EDI每年20%一30%的速度增长 EDI每年20 1997年 日本已有800多个注册的增值网(VAN)可提供EDI服务,大约有5 1997年,日本已有800多个注册的增值网(VAN)可提供EDI服务,大约有5万家 800多个注册的增值网(VAN)可提供EDI服务 EDI用户 EDI用户 1997年 新加坡的EDI用户大约已有1 1997年,新加坡的EDI用户大约已有1.2万家,95%以上的贸易申报表格已由 EDI用户大约已有 万家,95% EDI进行处理,所需时间可由3 4天降为10 15分钟 每份文件处理成本从5 10—15分钟, EDI进行处理,所需时间可由3—4天降为10 15分钟,每份文件处理成本从5美 进行处理 元降至O 元降至O.8美元,每年可为新加坡节省10亿新元(约合6亿美元) 美元,每年可为新加坡节省10亿新元(约合6亿美元) 10亿新元
第三类常见的EDI系统是交互式应答系统 第三类常见的EDI系统是交互式应答系统 EDI Response)。 )。它可应用在旅行 (Interactive Query Response)。它可应用在旅行 社或航空公司作为机票预定系统。 社或航空公司作为机票预定系统。 第四类是带有图形资料自动传输的EDI。 第四类是带有图形资料自动传输的EDI。最常见的是 EDI 计算机辅助设计(简称CAD 图形的自动传输。 CAD) 计算机辅助设计(简称CAD)图形的自动传输。

电子商务发展历史

电子商务发展历史

电子商务发展历史电子商务,即电子商业,是指通过电子方式进行的商业交易活动。

它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封闭到开放的发展历程。

电子商务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几个阶段:1. 初始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电子商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开始被用于企业间的交易。

这种技术允许企业通过电子方式交换商业文档,如订单、发票等,从而提高交易效率。

到了90年代初,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成熟,电子商务开始向个人消费者扩展。

2. 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00年代初)90年代中期,随着万维网(World Wide Web)的普及,电子商务迎来了快速发展期。

1995年,亚马逊和eBay等电子商务平台相继成立,标志着电子商务开始进入大众视野。

这一时期,电子商务的模式也从简单的在线交易发展到包括在线拍卖、电子支付、在线广告等多种形态。

3. 成熟阶段(2000年代中期至今)进入21世纪,电子商务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进入了移动化时代,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进行购物。

同时,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子商务平台能够更加精准地分析消费者行为,提供个性化的购物体验。

4. 创新与变革阶段(近十年)近年来,电子商务领域出现了许多创新和变革。

例如,社交媒体电商的兴起,使得消费者可以在社交平台上直接购买商品;跨境电商的发展,让全球消费者能够轻松购买到其他国家的商品;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的应用,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沉浸式的购物体验。

此外,电子商务也在物流、支付、供应链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电子商务的发展历史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也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

EDI技术的发展历程如何

EDI技术的发展历程如何

EDI技术的发展历程如何?
EDI技术从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历经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主要特征是采用厚度为1.5~3.2mm的较薄淡室隔板、填充混床离子交换树脂,浓室隔板厚度1mm左右、填充非导电隔网,其特点是膜堆操作电压小、电流大,工艺简单、操作容易。

第二阶段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主要特征是采用厚度为8~10mm 的较厚淡室隔板、填充离子交换树脂,浓室隔板厚度1~5mm,或填充非导电隔网,或填充离子交换树脂。

第三阶段是从20世纪末至今,主要是针对提高EDI膜堆性能、可靠性和降低成本,在淡室隔板结构设计、淡室隔板和浓室隔板中填充材料的选择、填充方式的优化和膜堆组装及运行方式等方面做了较大改进,淡室隔板厚度8~10mm,浓室隔板厚度约5mm,淡、浓室隔板均填充树脂。

EDI超纯水设备发展历史

EDI超纯水设备发展历史

EDI超纯水设备发展历史第一台商用EDI超纯水设备诞生与1986年,同年起EDI超纯水设备数量持续稳定增长,迄今为止,全世界至少已完成安装1000套EDI超纯水设备。

EDI超纯水设备发展历史受成本、环境和质量因素的影响,超纯水的生产工艺在最近的几十年内经历了很多变化。

一个趋势特别明显,即减少对离子交换(IX)的依赖程度,其目的在于将化学药品使用减少到最低,并提高水的利用率。

反渗透(RO)技术能将水中95%-98%的离子去除,从而大大减少了酸碱的用量,但还不能完全不使用化学药品。

为了制备超纯水,通常采用反渗透+混床工艺。

混床离子交换技术一直作为超纯水制备的标准工艺。

由于其需要周期性的再生,在再生过程中使用相应的化学药品(酸碱),已无法满足现代工业清洁生产和环保的需要。

于是将电渗析技术和离子交换技术有机结合形成的EDI技术成为水处理技术的一场革命。

EDI超纯水设备的工作原理电去离子(Electrodeionization 简称EDI)是将电渗析膜分离技术与离子交换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新的制备超纯水(高纯水)的技术,它利用电渗析过程中的极化现象对填充在淡水室中的离子交换树脂进行电化学再生。

EDI膜堆主要由交替排列的阳离子交换膜、浓水室、阴离子交换膜、淡水室和正、负电极组成。

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淡水室中离子交换树脂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沿树脂和膜构成的通道分别向负极和正极方向迁移,阳离子透过阳离子交换膜,阴离子透过阴离子交换膜,分别进入浓水室形成浓水。

同时EDI进水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跟离子交换树脂中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交换,形成超纯水(高纯水)。

超极限电流使水电解产生的大量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对离子交换树脂进行连续的再生。

传统的离子交换,离子交换树脂饱和后需要化学间歇再生。

而EDI膜堆中的树脂通过水的电解连续再生,工作是连续的,不需要酸碱化学再生。

EDI超纯水设备的应用领域EDI超纯水设备具有先进的技术,产水水质高,自动化控制,操作简单,出水水质符合电子行业、微电子行业、医药行业以及化工行业和实验室用水水质要求。

什么叫电子商务

什么叫电子商务

什么叫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即利用电子技术和互联网来进行商业活动的一种模式,也被称为电子商务。

它通过网络平台实现线上交易、支付、物流等业务流程,已经成为现代商业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电子商务的概念和发展历程电子商务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电子数据交换(EDI),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于1995年正式进入普通消费者的视野。

进入21世纪以来,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

二、电子商务的特点1. 跨越时空限制:通过互联网,消费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购物。

2. 成本优势:相对于传统实体零售商,电子商务具有更低的运营成本,能够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

3. 个性化服务:通过大数据分析,电子商务平台能够了解消费者的偏好,提供个性化的推荐和定制服务。

4. 全球市场:电子商务打破了地理界限,使得商家和消费者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交流和交易。

三、电子商务的分类1. B2C(Business to Consumer):指商家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模式,如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

2. B2B(Business to Business):指企业之间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商业合作和交流的模式,如阿里巴巴、亚马逊等。

3. C2C(Consumer to Consumer):指消费者之间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易的模式,如拍拍网、闲鱼等。

4. O2O(Online to Offline):指将线上和线下商业活动结合起来的模式,如美团、滴滴等。

四、电子商务的影响和意义1. 促进经济发展:电子商务为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更高效的商业运作方式,推动了经济的增长和就业的机会。

2. 拓宽消费渠道:电子商务打破了传统零售的空间限制,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购买到全球范围内的商品。

3. 优化供应链:电子商务提高了供应链的透明度和效率,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物流成本。

4. 促进创新和创业:电子商务为创新和创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降低了创业门槛,激发了创新活力。

物流EDI技术讲解

物流EDI技术讲解

• 四、EDI的分类
根据功能,EDI可分为4类: 第一类称为贸易数据互换系统(Trade Data Interchange,简称TDI),它用电子数据文件 来传输订单、发货票和各类通知。 第二类常用的EDI系统是电子金融汇总系统 (Electronic Fund Transfer,简称EFT),即在 银行和其他组织之间实行电子汇兑。
2.EDI处理 第一步:数据库中的数据通过一个翻译器转换 成字符型的标准贸易单证。
第二步:通过网络传递给贸易伙伴的计算机。
第三步:贸易伙伴的计算机通过翻译器将标准 贸易单证转换成为本企业内部的数据格式,存 入数据库。
使用EDI过程中可以获得的利益如下: • 降低人力成本、资源成本以及因错误造成的成
同样,现代计算机的大量普及和应用以及功能 的不断提高,已使计算机应用从单机应用走向系 统应用;同时通信条件和技术的完善,网络的普 及又为EDI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EDI具有高速、精确、远程和巨量的技术 性能,因此EDI的兴起标志着一场全新的、全球性 的商业革命的开始。国外专家深刻地指出:“能否 开发和推动EDI计划,将决定对外贸易方面的兴衰 和存亡。如果跟随世界贸易潮流,积极推行EDI就 会成为巨龙而腾飞,否则就会成为恐龙而绝种”。
(4)尽量避免人工介入操作,由收送双方的计 算机系统直接传送,交换资料。
(5)可以与用户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库进行平滑 连接,直接访问数据库或从数据库生成EDI报 文,这是传真或电子邮件所不具备的特点。
(6)EDI具有跟踪、确认、防篡改、防冒领、电 子签名等一系列严密的安全保密功能,其安全 性比其他的通讯方式和信息处理方式更可靠。
三、EDI的作用
对比企业贸易伙伴间普通数据传递方式和EDI条件下贸 易单证的传递流程。 1.普通数据传递方式流程 第一步:操作人员首先将企业数据库中存放的数据打 印出来,形成贸易单证。 第二步:通过邮件或传真的方式发给贸易伙伴。 第三步:贸易伙伴收到单证后,再由录入人员手工录 入到自己的数据库中,以便各个部门共享。

电子支付发展历程

电子支付发展历程

电子支付发展历程
电子支付是指通过电子通信技术进行的支付活动,包括使用电子货币、电子钱包、移动支付等方式进行的线上或线下支付。

下面是电子支付发展的历程:
1. 电子数据交换(EDI):20世纪70年代,电子支付的前身EDS出现,该系统用于在公司和供应商之间进行电子数据交
换以完成支付。

2. 网络支付:20世纪90年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上支付
出现。

用户可以通过电子银行账户直接在网上进行在线购物和支付,实现了线上交易的便捷。

3. 电子货币:21世纪初,电子货币开始出现,如比特币等加
密货币。

电子货币是一种基于密码学技术的数字资产,可以用于线上支付和交换价值。

4. 移动支付: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支付得到了迅速发展。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应用或近场通信技术(如NFC)进行支付,例如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

5. 无卡支付:近年来,无卡支付也成为电子支付的重要形式。

通过使用扫码支付或生物识别技术(如指纹、面部识别)进行支付,用户不再需要实体卡片。

6. 区块链支付: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为电子支付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基于区块链的支付系统具有去中心化、安全、透明等特点,
可以提供更加可靠的支付环境。

总的来说,电子支付经历了从EDI到网上支付、电子货币、移动支付、无卡支付等多个阶段的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电子支付正逐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支付方式。

edi的基本概念

edi的基本概念

EDI的基本概念一、简介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简称EDI)是电子商务中的重要环节,它是一种在企业之间进行商务交易或信息交换的电子化手段。

通过使用标准化的文件格式,EDI可以大大提高商业文件的传输速度和准确性,从而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EDI的基本概念,包括其定义、发展历程、工作原理、应用领域以及优点和挑战等。

二、EDI的定义EDI是一种电子通信技术,它允许企业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结构化的商业数据的交换。

这些数据通常以标准化的电子形式存在,如订单、发票、货运通知等。

EDI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商业交易过程的自动化,从而提高交易效率,减少错误和重复工作。

三、EDI的发展历程EDI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

当时,美国的零售商和制造商开始尝试使用电子方式来交换商业文档。

然而,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成熟的技术,这一尝试并未取得大规模的成功。

直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EDI才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

四、EDI的工作原理EDI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商业数据被转换为标准化的电子格式,这通常需要通过特殊的软件来完成。

然后,这些电子数据被发送到接收方的计算机系统。

接收方的计算机系统再将这些数据转换回原始的商业格式,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分析。

五、EDI的应用领域EDI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包括零售、制造业、医疗保健、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等。

例如,零售商可以使用EDI来与供应商交换订单和付款信息,从而加快货物的交付速度;制造商可以使用EDI来与供应商和客户交换生产计划和发货信息,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医疗保健机构可以使用EDI来与保险公司交换保险索赔信息,从而减少处理索赔的时间和成本。

六、EDI的优点和挑战EDI的主要优点是它可以提高商业交易的效率和准确性,从而降低运营成本。

此外,EDI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因为它可以使企业更快地响应市场变化,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EDI系统课件

EDI系统课件

EDI标准。
PPT学习交流
22
物流EDI的概念
–是指货主、承运业主以及其他相关的单位之间,通过 EDI系统进行物流数据交换,并以此为基础实施物流作 业活动的方法。
货车
货车
运输公司
托运单
采购单
退货单
客户
请购单 基本资料
物流公司
询价单
货主
催款对账单/发票
付款明细表
扣款通知 付款通知
买方银行
卖方银行
货车
20世纪90年代初 Internet EDI出现,全球近3 万家采用EDI。
20世纪90年代中期 全球近10万家采用EDI, 其中美国3万家,西欧4万 家企业
PPT学习交流
3
EDI在中国 的发展历程
1990年开始 国家计委、科委将EDI列入“八五”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1991年 1993年
国家16部位成立“中国EDIFACT委 员会”并加入亚洲理事会。
物流P相PT关学单习交位流
出货单
23
第三节 EDI 的应用
PPT学习交流
24
案例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采用EDI后,每生产一辆汽车的成本可减少250美元,以 每年生产500万辆汽车计算,便可节省12.5亿美元。
美国通用电气最近5年的统计表明,应用EDI使其产品零售额上升60%,库 存由30年降到6天。每年仅连锁店的文件处理费用一项就节约60万美元,节 省运输时间80%。
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即向广大用户综
合提供互联网接入业务、信息业务、和增值业务的电信运营商。ISP是经
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的正式运营企P业PT学,习交享流受国家法律保护。

EDI介绍电子数据交换

EDI介绍电子数据交换
• 20世纪60年代末,欧洲和美国几乎同时提出了 EDI的概念。早期的EDI只是在两个商业伙伴之 间,依靠计算机与计算机直接通信完成。
• 20世纪70年代,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加快了 EDI技术的成熟和应用范围的扩大,也带动了 跨行业EDI系统的出现。
• 80年代EDI标准的国际化又使EDI的应用跃入了 一个新的里程。
• 快速、准确地处理商业文档,可减少重做 订单、缺货及订单取消等问题的发生
• 买家可享有更优惠的付款安排及折扣
• 买家可增加现金流及缩短”订货-收回现金” 周期
• 缩短订单处理及交付时间,有助于企业减 少库存量。
商业运营的策略性层面:
• 缩短改良产品或推出新产品的周期
• 快速导入全球各地的业务伙伴,以拓展 新领域或市场
通过EDI只需不足1小时
• 研究显示,通过纸张文件模式处理发票, 数据出错率可高达5%
• 提高数据准确度,可相应提高整个供应 链的效率。有分析估计,EDI可将交付时 间加快30%
提升营商效率
• 将纸张文件工作自动化,可让员工有更多 时间处理更有价值的工作,研究显示,使 用EDI可节省多达50%人力资源
• 三个方面: 计算机应用-------条件 通信网络----------基础 数据标准化-------特征 • 特点: (1)EDI使用电子方法传递信息和处理数 据 ( 2)EDI是采用统一标准编制数据信息 (3)EDI是计算机应用程序之间的连接 (4)EDI系统采用加密防伪手段
2.EDI发展背景
报文标准
• 目前广泛使用的EDI格式标准主要有两个: UN/EDIFACT和ANSI ASC X12。
• 标准报文格式 (1)标准报文举例(图2~4所示)
2
图 商 业 发 票

《EDI原理与应用》课件

《EDI原理与应用》课件

EDI的发展历程
总结词
EDI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EDI的 应用范围逐渐扩大。
详细描述
在20世纪60年代,人们开始意识到计算机在商业数据处理中的潜力。随着电子通信技 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尝试在不同组织之间传输结构化数据。20世纪70年代,美国推出 了贸易数据交换(TDI)计划,旨在促进商业文件的标准化和自动化传输。此后,EDI
数据处理
人工智能需要大量的数据进行训练和学习,EDI技术可以 快速地处理和传输这些数据,为人工智能提供更好的数 据支持。
自动化决策
人工智能可以通过与EDI技术的结合,实现自动化决策和 智能分析,提高企业的决策效率和准确性。
THANKS
感谢观看
通过EDI技术,物流公司可以实现货物的实时追 踪、运输路线的优化和货物信息的自动录入等 操作,提高物流效率和准确性。
EDI技术的应用还使得物流公司能够更好地协调 与供应商、收货人之间的信息交流,降低运输 成本和货物损失风险。
制造业
1
制造业是另一个EDI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
2
通过EDI技术,制造业企业可以实现生产计划的 协同、原材料采购和库存管理的高效运作,提高 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本。
制造业EDI应用案例
总结词
通过EDI技术实现生产计划、物料需求和供应链管理 的协同,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详细描述
制造业EDI应用案例包括汽车制造企业与供应商之间 的生产计划协同、零部件需求预测和实时库存管理。 通过EDI技术,制造业企业可以实时获取供应商的库 存和生产信息,及时调整生产和采购计划,确保生产 线的稳定运行和产品质量。同时,EDI还能降低库存 成本和减少物料短缺的风险。

EDI系统课件

EDI系统课件
EDI系统课件
EDI 的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 美国ANSIX.12委员会与欧洲国家 联合研究国际标准。开发了EDIFACT(EDI国际 标准) 20世纪90年代初 Internet EDI出现,全球近3
万家采用EDI。
20世纪90年代中期 全球近10万家采用EDI, 其中美国3万家,西欧4万 家企业
信息2: 大大提高了贸易文件的传递效率,降 低了贸易费用,满足了“无纸化”贸 易的需求。
EDI系统课件
三 、EDI 的应用优势
支票
订单 发货与发票
付款
EDI系统课件
四、EDI 的特点
• EDI的特点
– 商务消息。EDI主要被用来以电子化方式传输重复性的 商务消息,包括订单、发货单、货款批准、报关单、 装运通知、确认书等。
– 数据格式标准。在美国和加拿大,数据格式遵循ANSI X.12标准,EDIFACT标准是由美国开发的一套国际标 准。
– EDI翻译器。EDI翻译器将数据转变为标准格式。 – 避免人工干预,由收送双方的计算机系统直接传送,
交换资料。
EDI系统课件
EDI 的优势
1.无纸化贸易,节省费用; 2.减少重复录入,减少错误,信息传递快、可靠性强,数据
1.EDI标准组成
EDI标准的内容主要包括 EDI网络通信标准 EDI处理标准 EDI联系标准 EDI语义语法标准等
其中语义语法标准是EDI技术的核心
EDI系统课件
返回
EDI网络通信标准是解决EDI通信网络应该建立在何种通信 网络协议之上的问题,以保证各类用户系统的互联。
EDI处理标准是研究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各种EDI报文互相共 有的“公共元素报文”的处理标准,它与数据库、信息管理系 统等接口有关。

全球EDI发展历史

全球EDI发展历史

伊乐科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Page 1 of 1
全球EDI 发展历史
1977年 美国Harry O ’Hare 开始研究EDI 理论及其技术
1979年 Harry O ’Hare 建立美国HOH 水技术公司(Electropure 公司的前身)
1984年 HOH 公司获得EDI 完整专利技术
1985年 中国开始尝试应用美国HOH 公司的EDI
1987年 美国Millipore 公司开始发展EDI 技术
90年代初 美国Ionpure 公司和加拿大E-cell 公司开始发展EDI 技术
1991年 美国Ionics 公司开发EDI 技术
1994年 Christ 公司卷式EDI 进入市场
1996年 美国HOH 水技术公司更名为美国Electropure 公司
90年代 中国相应有一些公司开始研究和制造EDI
90年代末 中国湖州欧美环境公司开始发展Omexell 卷式EDI 技术和产品
2002年后 中国北京格兰特环境公司国产Canpure EDI 产品进入市场
2005年 资方买断美国Electropure 公司并建立SnowPure 公司
2006年 美国Electropure 公司在中国上海成立销售分公司
2008年 美国Electropure 公司成功推出EXL 系列大流量模块
2009年 美国Electropure 公司在中国正式推广EXL 系列大流量模块和新型EDI 应用工艺。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DI在亚洲的发展
日本的EDI发展是从行业型向跨行业型发展的,早在1971年2月 日本就成立了“贸易公文格式标准化委员会”。1974年2月又成 立了由大藏省、通产省、运输省共同管理的“财团法人日本国际 贸易程序简化委员会”(Japan Asscci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Procedures,简称 JASPRO)。1988年日本电子机械工业协会(ETAJ)制定了产业界 使用的EDI标准“EIAJ”,使大企业间收发货的票据在很大程度上 实现了EDI化,后来日本通产省的外围团体日本信息处理开发协会 产业信息化推广中心,对EIAJ标准作了改进,以便其他行业也能 利用它,这样,便开发出了用于EDI的文法规约“CII标准”。这 一标准已由日本通产省颁布,作为日本国内的标准。1992年9月 ,又成立了日本EDI委员会(JEDIC)并与美国和欧洲的EDI组织商 定联合行动。此外,日本商界拟在已有多个商业信息网的基础上 ,综合EDI应用开发“战略信息系统”(SIS)。图列出了1993年 日本EDI的使用情况。
EDI 在美洲的发展
同时,美国行业电算化管理水平及其完善的计算机通信网络设施 ,也促进了EDI的成功发展。美国有13家通信网络公司提供各种 各样的通用网络服务。如GE的EDI*Express系统、HP的 EDIMEQ/3000等。还有各种专用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如用于商 情检索的DLALOG网、图书馆查询的OCLC网等。这里比较典型的 是IBM公司位于佛罗里达州的信息网络中心(IIN),它拥有15台大 型2090机,提供网络服务遍及73个国家和地区,它既支持SDLC 、BSC、Asyns等各类通信规程的计算机和通信设备联网工作, 还支持电传传真等声像常规通信设备,并提供IBM设备和非IBM设 备的兼容服务及备份机服务等。作为IIN对EDI一种强有力的支持 ,IBM提供的expEdite系列软件已通过IIN用户信箱(X.400)完成 贸易伙伴间的标准格式的数据传送。
EDI的产生和发展
EDI 的产生 EDI在全球的发展 EDI在欧美的发展 EDI在亚洲的发展 EDI在中国的发展

EDI 的产生
电子数据交换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 的,融现代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标准 化技术为一体的产物,80年代以来,EDI在工商业 界的应用中不断得旨在实现各类业务信息在多个自 治的参与方之间的自动交换和处理。20世纪到发 展和完善,在当前电子商务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是 电子商务的雏形。
EDI 的产生
1.EDI技术的起源
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军方和美国运 输部门用电报方式来传递商务文件。
2.美国X12标准的产生 美国在1974年正式推出了X.12标准 3.欧洲GTDI标准 欧洲一体化,于1981年推出了一套名为 “贸易数据导则”的标准(GTDI,)
EDI 的产生
两大集团的标准不统一、彼此之间不能 沟通,其他国家也不能自由加入 世界统一的EDI标准产生 由联合国出面组织欧美等20多个国家, 在1990年3月正式推出了一套迄今为止全球 统一的EDI标准:UN/EDIFACT。 从1990年起,这套标准就开始在全球 各国推行。在世界范围内就掀起了一个电子 商务应用,特别是在国际贸易及其相关领域 应用的热潮。
EDI 在美洲的发展
美国EDI业务起步早、发展快,EDI业务已在百货、运输、汽车、 零售、银行、海关等行业中应用。图表示了美国EDI用户行业分布 情况。
EDI 在美洲的发展
另外据美国一家计算机行业市场研究公司调查显示。1992年市场 卖出了230万台用于个人计算机的传真调制解调器,而传真机只卖 出了190万台。市场向传真调制解调器的转移意味着传真信息将与 电子邮件一样能够直接在电子计算机屏幕之间传送,今后纸张的 用量将会越来越少,在美国排名前100家大企业中,已有97%的 企业应用EDI,前500家大企业中已有65%应用了EDI,在对已采 用EDI的公司的进一步调查中,又有2/3的公司希望扩大其使用 EDI做商业伙伴。美国的大零售公司已开始对不使用EDI的供货者 采取制裁措施。美国海关总署从1989年2月底起对用EDI方式报 关者给予优先处理,美国政府也正式宣布从1992年起全国采用 EDI方式办理海关业务,不采用EDI方式者,其清关手续将被推迟 处理。
EDI在亚洲的发展
此外 韩国投资5.8亿美元,建成了全国 EDI服务系统-韩国贸易网KTET,并指 定由数据公司(DACOM)主持EDI工作。 它于1988年开始投入商用,已拥有100 多名工作人员和700多家EDI用户。
EDI在中国的发展
1991年成立了“中国促进EDI应用协调小组” 我国的EDI应用模式分为三种: 一是行业应用模式,如“ 海关EDI 通关系统” 、“ 国际集装箱 运输EDI 示范工程” 等; 二是EDI 中心模式,如广东EDI 中心,上海港航EDI 中心等; 三是China EDI 模式,由邮电通信网为支撑提供EDI 增值服务。 香港零售业应用EDI的典范是百佳超市连锁公司。172家连锁店, 由以太网联系30家大买主,需向500家供贷商订购10000多种商 品 1997年1月30日,台湾实现EDI跨行付款作业
传统EDI存在的问题
美国只有5%企业使用EDI,主要集中在大企业
环境问题
基于良好的贸易伙伴信任关系而不是权力依赖, 能自动接受订单,友好处理错误问题。
费用问题
系统集成费、入网费、信息传输费 (GE系统 100万美元)
安全问题
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Internet对EDI的影响
EDI 在全球的发展
1981年,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第四工作组推出 了贸易数据元目录TDED和贸易数据交换指南GT-DI 1985年,ANSI提出X.12系列标准,推广应用于 北美地区。 1986年,ANSI与欧洲标准协会、英国EDI标准组 织等单位共同协调全球EDI标准。 1986年,WP4正式提出《用于行政管理、商业和 运输的电子数据互换》文件,即EDIFACT标准。 1986年,EXO/TCI54分别通过UN/TDED以及 UN/EDIFACT为7372-86《贸易数据元目录》。 1987年,ISO正式通过《用于行政管理、商业和 运输的EDI应用语法规则》,即ISO9735-87。
EDபைடு நூலகம் 在全球的发展
1968年,美国运输数据协调委会(TDCC)首先在 铁路系统使用EDI,并提出用于运输业的报文和通信结 构方面的标准。 1970年,英国贸易工业部(DTI) 成了简化国际贸 易程序组织(XITPRO),负责简化进/出口程序并着手 起草文件。 1978年,美国会计研究基金会(ACRF)和TDCC联 合成立了一个委员会负责开发事务处理和信息的数据互 换。 1980年,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成立了X.12鉴定标 准委员会(ASCX.12),下设10个分委员会,负责开发 和制订美国EDI通用标准。
EDI 在欧洲的发展
在欧洲,英国、法国、德国、意在利、丹麦、瑞典及挪威等国开展EDI业 务时间较早,可追溯到60年代末期。目前欧洲已在汽车工业、化学工业 、运输业、分销零售业等主要行业内设立了EDI项目,并使其发挥着巨大 作用,这些行业项目几乎覆盖了所有的西欧国家。现在EDI在欧洲大部分 国家已成为做生意的唯一途径。 早在1985年,欧洲12国就签署了统一行动计划,1987年由欧洲自由贸 易协会(EFTA)提出,并在同年的欧共体部长会议上一致通过了欧洲 EDI促进计划,即“贸易电子数据互换系统”(TEDIS)计划。该计划于 1988年开始实施,第一阶段投资了3680万埃居(欧洲贸币单位),主要 任务是建立一个系统框架,包括内容的选定,标准体系的建立,法律及安 全问题的研究等。共需投资2500万埃居,其目标是将纵向EDI(行业内 EDI)和横向EDI(跨行业EDI)合二为一;并积极发展EDI报文的国际 标准,解决EDI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安全问题等。某权威机构对英国和丹 麦进行了调查,有70%的人表示了解EDI,这充分反映出EDI在欧洲的普 及程度。此外,在1993年1月1日欧洲统一市场形成后,将做到人员自由 往来,商品自由流通,资金自由流动,劳务自由竞争,为加速欧洲经济的 发展,EDI技术将成为加强各成员国之间经济、贸易、金融联系的具有战 略意义的工具。
EDI 在全球的发展
目前的情况是,欧洲使用EDIFACT标准。 1991年,欧洲汽车业、化工业、电子业和 石油天然气业已全部采用EDIFACT。此外 建筑、保险等行业也宣布将放弃其行业标准 ,转而采用EDIFACT。北美则使用ANSI X.12,X.12已遍及北美各行业,已有100 多个数据交易集。
EDI的产生
EDI的产生背景 1.纸面单证就代表了货物所有权的转移 2.全球贸易额的上升带来了各种贸易单证、文 件数量的激增。 3.价格因素在竞争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减小,而 服务性因素所占比重增大。 4.现代计算机的大量普及和应用;同时通信条 件和技术的完善。
EDI的产生
全球贸易额的上升带来了各种贸易单证、文件数量的激 增。虽然计算机及其它办公自动化设备的出现可以在一 定范围内减轻人工处理纸面单证的劳动强度,但由于各 种型号的计算机不能完全兼容,实际上又增加了对纸张 的需求,美国森林及纸张协会曾经做过统计,得出了用 纸量超速增长的规律: 即年国民生产总值每增加10亿美 元,用纸量就会增加8万吨。纸面贸易文件成了阻碍贸 易发展的一个比较突出的因素.价格因素在竞争中所占 的比重逐渐减小,而服务性因素所占比重增大。现代计 算机的大量普及和应用以及功能的不断提高,已使计算 机应用从单机应用走向系统应用;同时通信条件和技术 的完善,网络的普及又为EDI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Internet是全球网络结构 ISP提供了多种服务方式
实现EDI需要解决的问题
映射问题 安全问题
Internet电子邮件扩展
利用SMTP/MIME邮件实现EDI与 电子商务等增值业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