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术教案88334

合集下载

心肺复苏术教案88334教学文案

心肺复苏术教案88334教学文案

心肺复苏教案一、心脏骤停的原因1.心血管疾病所导致的心源性猝死2.意外伤害3.药物中毒及过敏4.医源性5.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6.迷走神经反射造成二、心跳骤停诊断1.主要依据(1)突然意识丧失(2)大动脉搏动消失(3)心电图心脏骤停的三种类型心室纤维性颤动心肌的电——机械分离心室停搏2.次要依据(1)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对光反射消失。

(2)自主呼吸完全消失、停止,或在短时间内呈叹息或点头状呼吸,以后迅速消失。

(3)口唇、四肢末梢紫绀。

三、心肺复苏术(一).基础生命支持术BLS(Basic of support)C 人工循环A 开放气道B 人工呼吸1、人工循环——C胸外心脏按压的原理——心脏泵机制学说:在对胸腔挤压时,位于胸骨与脊柱之间的心脏被挤压,并推动血液向前流动。

而当胸腔挤压解除时,心室回复舒张状态,产生吸引作用,使血液回流,充盈心脏。

——胸腔泵机制学说:在对胸腔挤压时,心脏仅是一个被动的管道。

(1)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步骤、方法及注意要点判断意识一看:看形态.面色.瞳孔二摸:颈动脉三听:听心音.在心前区叩击二下(喊、摇肩、掐人中或合谷穴、看瞳孔、探鼻翼呼吸)↓招手呼叫他人协助抢救↓摆正复苏体位(仰卧,头、躯干、下肢平直,两上肢置于躯干两侧,解开扣子暴露胸部。

)进行判断呼吸[用耳听,同时用面颊部皮肤感觉气流。

看胸部起伏。

]↓判断心跳:触模颈动脉[用中食指尖触及气管正中部位(喉结)然后向抢救者对侧滑动2-3cm,在气管旁胸锁乳突肌前缘软组织深处感觉颈动脉有无搏动]↓{胸外心脏按压(30次),人工呼吸(2次)}×2[按压部位] 胸骨中、下1/3交界处的正中线上或剑突上2.5—5cm处。

[两手食指沿肋弓上划,找到剑突,一手食指“点”在剑突上,另一手(食指和中指)两横指“点”在其上缘,一手的食指再在两横指上缘“点”住,最后用两横指的手撑根中心对住“点”。

][放置] 一手掌根中点与按压位置对位,另一手掌根重叠,两掌手指交错或伸直,手指上翘脱离胸壁。

心肺复苏技术的教学设计

心肺复苏技术的教学设计

学习兴趣:评估学生对心肺复苏技术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方式效果:评估不同教学方式的效果,如讲解、示范、实操等
学生掌握程度:评估学生掌握心肺复苏技术的程度
调整教学进度,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掌握心肺复苏技术
增加案例分析,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调整理论知识讲解顺序,便于学生理解
增加实际操作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教学评价
测试内容:心肺复苏技术的理论知识,包括心脏骤停的原因、心肺复苏的步骤、注意事项等
测试形式: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等
测试时间:10-15分钟
评分标准:根据答案的正确率进行评分,满分100分
反馈与改进:根据测试结果,对学生进行反馈,并对教学设计进行改进
考核方式:模拟场景,学生实际操作,教师观察评分
汇报人:XX
心肺复苏技术的教学设计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添加章节标题
教学目标
掌握心肺复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添加标题
理解心肺复苏的重要性和适用范围
添加标题
学会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添加标题
掌握心肺复苏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添加标题
掌握心肺复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心肺复苏技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心肺复苏技术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教学方法
讲解心肺复苏技术的原理和重要性
01
02
介绍心肺复苏技术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心肺复苏技术的操作过程
03
04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心肺复苏技术的理论知识

心肺复苏教学教案

心肺复苏教学教案

心肺复苏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心肺复苏(CPR)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学会正确的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技巧。

3. 掌握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和流程。

4. 能够判断和处理心肺复苏过程中的紧急情况。

5. 提高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心肺复苏的定义和重要性2. 心跳呼吸停止的判断3. 胸外按压的正确技巧4. 人工呼吸的正确技巧5. 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和流程6. 紧急情况的处理7. 心肺复苏的实际操作练习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心肺复苏的基本概念、判断心跳呼吸停止的方法、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技巧等。

2. 演示法:教师或模型演示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和流程。

3. 练习法:学生分组进行心肺复苏的实际操作练习,互相模拟抢救过程。

4. 情景模拟法:设置模拟紧急情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应对和处理。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或教参:《心肺复苏教程》或其他相关教材。

2. 教学幻灯片:制作心肺复苏的教学幻灯片,配合讲解和演示。

3. 模型:心肺复苏训练模型,用于学生实际操作练习。

4. 急救器材:如急救包、人工呼吸器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心肺复苏基本概念和操作要领的理解程度。

2. 操作考核:评估学生在模拟紧急情况下进行心肺复苏操作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3. 情景模拟:评估学生在模拟紧急情况下的判断和处理能力。

4. 学生互评: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在心肺复苏操作中的表现,相互学习和提高。

六、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心肺复苏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讲解心跳呼吸停止的判断方法。

2. 第3-4课时:讲解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技巧,演示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和流程。

3. 第5-6课时:学生分组进行心肺复苏的实际操作练习,互相模拟抢救过程。

4. 第7-8课时:设置模拟紧急情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应对和处理。

5. 第9-10课时:进行心肺复苏操作考核和情景模拟,总结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确保学生了解心肺复苏的严肃性和紧急情况下的操作要求,避免盲目操作导致伤害。

心肺复苏术教案设计

心肺复苏术教案设计

心肺复苏术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掌握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操作步骤和技巧。

3. 提高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心肺复苏术的定义和意义2. 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步骤3. 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的技巧4. 紧急情况下的自救和互救方法5. 心肺复苏术的注意事项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概念、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演示法:演示心肺复苏术的操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技巧。

3.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心肺复苏术,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4. 情景模拟法:设置紧急情况,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自救和互救。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设置心肺复苏术操作演示区,准备心肺复苏模拟人。

2. 教学器材:心肺复苏模拟人、急救包、演示板、教学课件等。

3. 学生分组: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人数适中,便于练习和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演示:讲解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步骤和技巧,并进行现场演示。

3. 学生练习:学生分组练习心肺复苏术,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4. 讨论交流:学生相互讨论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享心得体会。

5. 情景模拟:设置紧急情况,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自救和互救。

6. 总结评价:总结课堂教学,强调心肺复苏术的注意事项,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六、教学评估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讨论等。

2. 学生操作技能:评估学生在练习心肺复苏术时的操作准确性、熟练程度和自信心。

3. 学生理论知识掌握: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和小测验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心肺复苏术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4. 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填写自我评价表,了解他们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收获的评价。

5. 教师观察: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学习态度、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进行观察和评估。

心肺复苏教学教案

心肺复苏教学教案

心肺复苏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心肺复苏(CPR)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学会正确判断意识、呼吸和循环状况。

3. 掌握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4. 能够独立进行心肺复苏操作。

5. 了解心肺复苏的适用场景和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1. 心肺复苏的定义和重要性2. 判断意识、呼吸和循环状况的方法3. 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和技巧4. 婴儿和儿童心肺复苏的特殊注意事项5. 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和演练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心肺复苏的基本概念、判断方法、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演示:示范心肺复苏的操作技巧和流程。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心肺复苏操作演练,教师指导并及时纠正错误。

4.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学生之间交流心得,分享经验。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心肺复苏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操作演练:评估学生心肺复苏操作的正确性和熟练程度。

3. 课后调查:了解学生对心肺复苏的认知和实际操作信心。

1. 教材:心肺复苏教程、图解或视频资料。

2. 教具:心肺复苏模拟人、急救包、演示板、挂图等。

3. 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心肺复苏操作演练场地。

六、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确保教室通风良好,温度适宜,便于学生舒适地学习与练习。

2. 教学材料准备:准备充足的心肺复苏教程、图解、视频资料及演示板。

3. 教学设备检查:确保投影仪、音响设备、心肺复苏操作演练场地及模拟人等设备正常运行。

4. 操作演练安排:提前安排好学生分组,确保每组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操作演练。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或引入相关案例,激发学生对心肺复苏的兴趣和关注。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心肺复苏的基本概念、判断方法、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演示与实践:示范心肺复苏的操作技巧和流程,引导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演练。

4. 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疑问,学生之间交流心得,分享经验。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心肺复苏的适用场景和注意事项。

《心肺复苏术》教学设计

《心肺复苏术》教学设计

《心肺复苏术》教学设计将课堂还给学生,把师生关系转变为师徒关系,把实训室转变为“医院病房”,把学生操作转变为“护士操作”,做中学、学中做,激励职业梦想。

打造职业精英,彰显职教魅力。

教学设计的题目是《心肺复苏术》,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五个方面完成教学设计。

《心肺复苏术》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一、教学理念结合职业教育指导思想,我确立这样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把师生关系转变为师徒关系;在实践操作中把实训室转变为“医院病房”;在学生角色上把学生操作转变为“护士操作”。

先做后学,引入情境模拟,激励职业梦想。

二、教材分析1.教材分析处理本次课心肺复苏术选自第十九章第二节的内容。

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危重病人的支持性护理,学好此操作也为下一步学习给患者进一步的生命支持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本次课起到承上启下,穿针引线的作用。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心脏骤停的病情判断,学会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合作学习、课后反思学习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观目标具有仁爱精神,加强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培养对“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意识。

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学习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及综合职业能力。

3.重点难点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并结合临床工作的需要,心肺复苏作为临床常用的一项急救技术,其操作步骤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内容,以此我将它列为本次课的教学重点内容。

在争分夺秒抢救病人生命安全的过程中复苏的有效性尤其关键和重要,因此我将正确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方法列为本次课的难点内容。

三、教法学法1.学情分析我的教学对象是中职护理专业第一学年学生,这一阶段的孩子思维活跃、关注现实生活,是伴随信息时代成长的孩子。

此时,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和护理实践操作能力,但是这一阶段的孩子缺乏严谨的工作作风,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强,因此我将利用利用微课、QQ群、微信群,扬优势、弥劣势,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心肺复苏术教案

心肺复苏术教案

心肺复苏术教案教案:心肺复苏术教学目标:1. 了解心肺复苏术的定义和意义。

2. 掌握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学会正确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进行心肺复苏。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幻灯片或白板。

2. 心肺复苏人体模型或训练器材。

3.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1. 介绍心肺复苏术的定义和意义,强调其在急救中的重要性。

2. 提问学生对心肺复苏术的了解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步骤二:讲解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步骤和技巧1. 使用幻灯片或白板,详细讲解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步骤,包括:检查意识和呼吸、叫喊求救、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等。

2. 强调正确的胸外按压技巧,包括手位、力度和频率等。

3. 演示正确的人工呼吸技巧,包括嘴对嘴和嘴对鼻等方法。

4. 提醒学生在进行心肺复苏时要注意保护受伤者的颈部和头部。

步骤三:演示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1. 展示AED的外观和使用方法。

2. 演示正确使用AED的步骤,包括打开AED、贴上电极片、按下分析按钮等。

3. 强调使用AED时要确保受伤者的胸部干燥和裸露。

步骤四:实践操作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配备一个心肺复苏人体模型或训练器材。

2. 让学生轮流练习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3. 让学生轮流操作AED,熟悉使用方法。

步骤五:总结和评价1. 总结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强调正确操作的重要性。

2. 提问学生对心肺复苏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学习和应用心肺复苏术。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相关急救培训课程,提高心肺复苏术的实际操作能力。

2. 组织学生参与模拟急救演练,加强应急反应和团队合作能力。

3. 鼓励学生宣传心肺复苏术的重要性,提高公众对急救知识的认识。

心肺复苏术教案设计

心肺复苏术教案设计

心肺复苏术教案设计一、教案概述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让学生掌握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步骤和技巧;(3)培养学生应对突发状况的信心和勇气。

2. 教学内容:(1)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概念;(2)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步骤;(3)心肺复苏术的注意事项。

二、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概念、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2. 演示法:演示心肺复苏术的操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方法;3. 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心肺复苏术的操作练习,互相观摩和指导。

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心肺复苏术的重要性;2. 讲解:讲解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概念、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3. 演示:教师演示心肺复苏术的操作过程;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心肺复苏术的操作练习;5. 总结:对学生的操作进行点评,强调注意事项。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地描述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概念;2. 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步骤;3. 学生能正确地应对突发状况,进行心肺复苏术的操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心肺复苏术教程;2. 教具:心肺复苏模拟人;3. 辅助材料:PPT、图片、视频等。

六、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医生或急救员进行专题讲座,增加学生对心肺复苏术的了解;2. 组织学生参观医院急诊科,了解心肺复苏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3. 开展心肺复苏术技能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七、教学活动1. 制作心肺复苏术的宣传海报,提高学生对心肺复苏术的认识;2. 拍摄心肺复苏术的操作视频,让学生自我学习和反思;3. 举办心肺复苏术知识问答活动,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八、教学反馈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给出意见和建议,共同提高;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总结教学成果。

九、教学反思1. 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2.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3.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心肺复苏教学教案.pptx

心肺复苏教学教案.pptx
心肺复苏教学教案
心肺复苏教学教案
如没有反应,则可判定伤病者已经意识丧失。
2、呼吸呈叹气样并在数十秒内停止。
3、口唇、面色及全身皮肤青紫或苍白。
4、大动脉搏动消失。
7、双侧瞳孔散大(见于多数患者),对光反射消失。
8、短暂(大约持续数秒钟)的四肢抽动和大小便失禁(见于部分患者)
注意:第1、2条是判断心搏骤停的主要指标,具备这两条就能确认患者已经发生心搏骤停,此时不必再做其他 检查应立即展开抢救,立即高声呼救,目的在于呼唤其他人前来帮助救人,并且要尽快帮助拨打“120”急救电话,向急 救中心呼救,使急救医生尽快赶来。大多数急救中心调度人员都能提供你CPR急救指导,然后迅速回到患者身旁。
3、如果怀疑颈椎损伤,则应用改良推颌法。 4、清除口中的异物如:呕吐物、假牙等。 ☆开放气道的四种方法: ①仰头抬颈法:一手压前额,另一手五指并拢、掌心向上,放在病人的颈项部,向上抬起,使头部充分后仰。 此法严禁用于颈椎受伤者。 ②仰头推颌法:一手掌放在前额,向下压,另一手拇指、食指、中指分别固定在病人的两侧下颌角处,并向上 推举,使头部充分后仰。 ③仰头提领法:一手压前额,另一手中、食指尖对齐,置于
注意了解伤病者受伤过程,以确定伤病者是否受伤。如在交通意外中受伤或高处坠落受伤,若怀疑可能脊柱受 伤,切勿随意搬动伤病者。
☆打开气道:开放气道,气道就是呼吸道,这是关键步骤,当病人意识丧失以后,舌肌松弛,舌根后坠,舌根 部贴附在咽后壁,造成气道阻塞。
1、开放气道的目的:是使舌根离开咽后壁,使气道畅通。气道畅通后,人工呼吸时提供的氧气才能到达肺部, 人的脑组织以及其他重ongjiaxiao
心肺复苏教学教案 临沂大众驾驶培训有限公司

心肺复苏教案

心肺复苏教案

心肺复苏技术训练教案作业提要课目:心肺复苏技术目的:通过训练,使同志们掌握心脏骤停者的急救技能,为伤员赢得救治时间,从而达到降低战斗减员的目的。

授课人:xxx内容:心肺复苏技术方法:理论提示、讲解示范、组织练习、小结讲评时间:1小时地点:训练场要求:1.认真听讲,仔细观看示范;2.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3.严格遵守训练场纪律。

作业进程作业准备1.带队进入训练场,调整训练队形2.清点人数,整理着装,向在场的首长报告3.宣布作业提要作业实施1、判断呼吸和脉搏2、胸外按压3、开放气道4、人工呼吸【理论提示】:心脏骤停有三个主要的临床表现:1、心脏机械活动突然停止(心音消失,动脉搏动消失)2、患者对刺激无反应3、无自主呼吸或濒死喘息。

其中心跳停止3秒钟表现为黑朦,心跳停止5-10秒钟表现为晕厥,心跳停止15秒钟表现为昏厥或抽搐,心跳停止45秒钟表现为-瞳孔散大,心跳停止1-2分钟表现为瞳孔固定,心跳停止4-5分钟表现为大脑细胞不可逆损害。

所以争分夺秒是急救的关键,大量实践证明:4分钟内进行复苏者,可能一半人被救活。

4--6分钟内进行复苏者,10%被救活。

超过6分钟存活率仅4%。

超过10分钟存活率几乎为0。

•【讲解示范】:首先是对心脏骤停者的判断,可以通过听呼吸和触脉搏的方法,以触摸颈动脉搏动为例,颈动脉位置:气管与颈部胸锁乳突肌之间的沟内。

方法:一手食指和中指并拢,置于患者气管正中部位,男性可先触及喉结然后向一旁滑移约2-3cm,至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凹陷。

【组织练习】:两人一组,轮流充当伤员和救护员,按照讲解的动作要领,仔细体会。

【讲解示范】胸部按压1、部位:胸骨下1/3交界处或双乳头与前正中线交界处2、定位:用手指触到靠近施救者一侧的胸廓肋缘,手指向中线滑动到剑突部位,取剑突上两横指,另一手掌跟置于两横指上方,置胸骨正中,另一只手叠加之上,手指锁住,交叉抬起。

3、按压方法:按压时上半身前倾,腕、肘、肩关节伸直,以髋关节为支点,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重力进行按压。

心肺复苏术教案模板

心肺复苏术教案模板

心肺复苏术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心肺复苏术的技能和理论知识,了解心肺复苏术在紧急情况下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步骤。

二、教学内容1.心肺复苏术的定义和意义2.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步骤3.家庭心肺复苏术的指导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步骤2.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心肺复苏术的时机和使用AED的技巧四、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PPT、心脏模型、AED演示设备2.教学环境:教室、讲台、投影设备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和简要讲述,引导学生回顾心肺复苏术的定义和意义。

重点强调在紧急情况下正确进行心肺复苏术的重要性。

步骤二:理论讲解(15分钟)通过PPT展示,向学生详细介绍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包括以下内容: - 正确判断心肺复苏术的时机:意识判断、呼吸判断、循环判断 - 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步骤:C-A-B原则(胸外按压-人工呼吸-使用AED);使用AED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 心肺复苏术的常见错误和注意事项:力度过大、频率不合适、使用AED 时不断开患者与AED的连接等步骤三:操作演示(20分钟)老师利用心脏模型和AED演示设备,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学生观看演示并跟随操作步骤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步骤四: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讨论。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场景,模拟紧急情况下的心肺复苏术操作,并在讨论中分享操作经验和总结。

步骤五:总结归纳(10分钟)学生向全班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和心得体会。

老师进行总结归纳,强调心肺复苏术的重要性和正确操作的关键点。

六、教学方式本节课采用讲授结合实际操作的方式进行教学,以理论讲解、操作演示和小组讨论为主要教学手段。

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表现,评价其掌握心肺复苏术的技能水平。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总结归纳,评价其理解和应用心肺复苏术的能力。

心肺复苏术教案范文

心肺复苏术教案范文

心肺复苏术教案范文教案:心肺复苏术(1200字以上)一、教学背景本教学将通过理论授课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员了解心肺复苏术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并能够熟练掌握操作技巧。

二、教学目标1.了解心肺复苏术的定义、适应症和禁忌症;2.掌握心肺复苏术的步骤和关键技巧;3.学习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进行电除颤;4.通过实际操作,能够独立进行心肺复苏术。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心肺复苏术的定义、适应症和禁忌症(理论授课)a.定义:心肺复苏术是一种通过心肺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方法,恢复停止心脏跳动和呼吸的患者的生命体征。

b.适应症:突发心脏骤停、呼吸骤停、梗阻性休克等紧急情况。

c.禁忌症:不可逆的死亡状态、无法进行有效复苏的患者。

2.心肺复苏术的步骤和关键技巧(理论授课)a.第一步:判断现场安全,确定患者意识和呼吸状态。

b.第二步:紧急呼救,同时寻找AED。

c.第三步:开放气道,确认呼吸是否正常。

d.第四步:心肺按压,通过建立有效的心律维持血液循环。

e.第五步:进行人工呼吸,保证足够的氧气供应。

f.第六步:评估心律和循环状态,选择是否进行电除颤。

3.使用AED进行电除颤(理论授课+实际操作)a.介绍AED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b.演示如何正确使用AED进行电除颤。

c.学员分组实践操作,模拟电除颤过程。

四、教学资源1.多媒体投影仪和电脑2.心肺复苏模型3.人工呼吸面罩和呼吸球囊4.AED模拟器和电除颤电极5.教材和手册五、教学评估1.理论知识考试:包括选择题和简答题,检测学员对心肺复苏术的基本知识掌握情况。

2.实际操作评估:每位学员独立操作心肺复苏术,并在模拟患者上进行AED电除颤。

评估操作的准确性、流程是否正确和操作的效果。

六、教学反馈与总结结束实操环节后,进行教学反馈和总结,以便学员对所学知识有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指出学员在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并鼓励学员通过模拟训练和实际案例分析不断提高自己的心肺复苏技能。

原创心肺复苏术教学教案

原创心肺复苏术教学教案

原创心肺复苏术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应该能够:1.了解心肺复苏术的定义、目的和意义;2.掌握正确的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技巧;3.理解心肺复苏术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4.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心肺复苏术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心肺复苏术的概述:–定义:心肺复苏术是一种通过外部按压胸部和施行人工呼吸等方法,维持心脏和呼吸功能的紧急救护措施。

–目的:恢复心脏的机械功能和血液循环,维持全身组织器官的供氧;–意义:心肺复苏术是急救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对改善患者生存率和预后至关重要。

2.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步骤:–步骤一:判断意识状态和呼吸情况;–步骤二:拨打急救电话并呼叫救援;–步骤三:施行胸外按压;–步骤四:进行人工呼吸;–步骤五:持续进行心肺复苏循环。

3.心肺复苏术的注意事项:–心肺复苏术应该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心肺复苏术前,确定心脏骤停的原因;–施行心肺复苏术时要注意技巧和频率;–心肺复苏术中应注意呼吸道的通畅。

4.心肺复苏术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胸骨折断:正确操作胸外按压,避免用力过猛;–肋骨骨折:选择适当的手法和位置进行按压;–胃涨气和误吸:正确处理患者的呼吸道问题;–成功率低:加强心肺复苏术的培训和实践。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对心肺复苏术的概念、步骤、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心肺复苏术的整体认识。

2.示范法:教师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演示,向学生演示正确的心肺复苏术步骤和技巧,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

3.情景模拟法:教师以实际情境为背景,设计各种可能的急救场景,引导学生进行心肺复苏术的实际应用训练,提高学生的应急处理能力。

四、教学评估1.知识测试:设置选择题、判断题等形式的测试题目,测试学生对心肺复苏术知识的掌握情况。

2.操作演练评估:要求学生进行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演练,教师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过程,评估其操作技巧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3.情景模拟评估:设计情景模拟场景,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应对和处理突发状况,评估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心肺复苏术的应用情况。

心肺复苏教案范文

心肺复苏教案范文

心肺复苏教案范文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一种在心脏停跳或呼吸停止时进行的紧急抢救措施,旨在恢复心脏功能和维持呼吸。

正确的心肺复苏可以拯救生命,所以对于应急情况的人们来说,学习心肺复苏技能非常重要。

本教案将介绍基本的心肺复苏技术和应急流程。

一、心肺复苏的基本原则和流程1.判断现场安全心肺复苏之前,首先要评估现场是否安全。

确保自己和患者不会受到进一步的伤害。

2.检查意识和反应3.打开气道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俯身于患者旁边。

同时将头向后仰以打开气道。

4.检查呼吸将耳朵靠近患者的口鼻,观察胸部运动和听听有无呼吸声。

如果没有呼吸,要马上进入下一步救治措施。

5.心肺复苏心肺复苏主要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通气两个步骤。

(1)胸外心脏按压先将手放在患者的胸骨下半部分,另一只手叠加在其上。

用身体重量推下,压缩患者胸骨约5厘米。

注意:压力要适中,并保持稳定的频率(100-120次/分钟)。

(2)人工通气将患者的气道打开。

朝向患者口鼻吹气,使胸廓上抬,每次吹气约1秒钟。

注意观察胸廓的上下抬动。

以上两个步骤要保持连续循环,每30次胸外心脏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通气。

二、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1.保护患者隐私在实施心肺复苏时,需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权,确保周围的人员不会干扰到急救工作。

2.按照力度和频率正确执行胸外心脏按压的力度要适当,可结合胸骨将其按压到5厘米左右。

按压频率要保持在100-120次/分钟。

3.准备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是心肺复苏的重要辅助设备。

只要有条件,尽量在3分钟内迅速使用AED给患者进行除颤。

4.避免中断胸外按压时间中断胸外按压时间会对复苏效果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尽量避免长时间中断按压。

5.寻求及时的专业医疗援助心肺复苏只是临时的急救措施,在救护车到达前,需要尽快呼叫120或寻求专业医疗援助。

三、心肺复苏的培训和实践1.学习和培训定期参加心肺复苏培训和实践,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心肺复苏术的教案

心肺复苏术的教案

心肺复苏术的教案教案标题:心肺复苏术的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向学生介绍心肺复苏术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应对心脏骤停的能力。

通过理论讲解、模拟示范和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心肺复苏术的关键技能,并提高他们在应急情况下的反应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心肺复苏术的定义、目的和重要性。

2. 掌握心肺复苏术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3. 能够正确判断心脏骤停的症状和迅速采取应急措施。

4. 能够正确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进行心脏除颤。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以提高心肺复苏术的效果。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心肺复苏人体模型或人体模拟器。

3.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4. 心肺复苏术操作指南。

5. 心脏骤停案例分析。

教学步骤:引入:1. 利用引人入胜的故事、数据或视频等方式引起学生对心肺复苏术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心肺复苏术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理论讲解:1. 通过PPT演示文稿向学生介绍心肺复苏术的定义、目的和重要性。

2. 解释心脏骤停的症状和原因。

3. 讲解心肺复苏术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包括按压位置、按压深度和频率、人工呼吸等。

4. 介绍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示范操作:1. 使用心肺复苏人体模型或人体模拟器进行示范操作,包括正确的按压位置、按压深度和频率,以及人工呼吸的技巧。

2. 向学生演示如何正确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进行心脏除颤。

实践操作: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一名学生扮演患者,其他成员轮流进行心肺复苏术的实践操作。

2. 指导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互相观察、评估和纠正错误,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案例分析:1. 提供心脏骤停案例分析,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分析和判断,并提出应对措施。

2.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应急情况下的心肺复苏术策略和注意事项。

总结:1. 总结心肺复苏术的关键要点和技巧。

2. 强调心肺复苏术的重要性和实践意义。

心肺复苏术教案

心肺复苏术教案

心肺复苏术教案教案标题:心肺复苏术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心肺复苏术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掌握心肺复苏术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3. 培养学生对紧急情况下心肺复苏术的应对能力。

教学重点:1. 心肺复苏术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心肺复苏术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教学难点:1. 学生对心肺复苏术的应对能力培养。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心肺复苏模型。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心肺复苏术的概念和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心肺复苏术的重要性。

2. 引发学生对心肺复苏术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

步骤二: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1. 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详细介绍心肺复苏术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2. 强调心肺复苏术的关键步骤和正确操作方法。

3. 解答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确保学生对心肺复苏术的理论知识有充分的了解。

步骤三:实操演练(20分钟)1. 分发心肺复苏模型,让学生分组进行实操演练。

2.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CPR(心肺复苏术)技巧,包括按压位置、按压深度和频率等。

3. 观察学生的实操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步骤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心肺复苏术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步骤五: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要点,强调心肺复苏术的重要性和正确操作方法。

2.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急救培训课程,提高心肺复苏术的实际操作能力。

2. 组织学生参与模拟演练活动,加强应对紧急情况的训练。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操演练中的表现,评估其对心肺复苏术的掌握程度。

2. 参与案例分析讨论,评估学生对心肺复苏术的应用能力。

3.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理解和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1.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确保教学效果的提升。

《心肺复苏术》教学设计

《心肺复苏术》教学设计

《心肺复苏术》教学设计呼吸和心脏跳动是人存活的基本特征,一旦呼吸停止,肌体则不能建立正常的气体交换而死亡。

同样,心脏一旦停止跳动,肌体则因血液循环中止、缺乏氧气和养料而丧失正常功能,也会导致死亡。

因此,在现场发现伤员心跳和呼吸突然停止,则应立即用“心肺复苏术”进行抢救,以挽救伤员生命。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心肺复苏术”就是根据伤员心跳和呼吸突然停止的不同情况,分别采取的一种支持心跳和呼吸的措施。

“心肺复苏术”是现场紧急救护中最关键的内容,也是所有空乘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它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和各个领域,是抢救伤员生命最有效的手段,它在现场的救护中及在课程教学中具有最重要的地位。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心肺复苏术”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判断伤员情况,如何对症急救,对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多向思维、理论联系实际有着特殊的意义。

2.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心理特征及本节教材大纲要求,应达到下列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明确“心肺复苏术”基本概念及应用领域,掌握“心肺复苏术”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要领。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理论联系实际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应对紧急事情的处事能力,掌握“心肺复苏术”的具体操作技能。

(3)情感目标。

从学习心肺复苏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心及责任心,体会“以人为本”、“救死扶伤”的内涵。

(4)学习态度与兴趣。

由于本节内容非常实用,而且是理论和实际对照分析讲解,特别是对于专科学生的文化知识与起点,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现状与实际,适合大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对此次课程的内容有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重点、难点分析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因为本节内容的基本概念和操作要领是否掌握,直接影响着被抢救者的生命,而且理论讲解中有些操作小细节不易掌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反复的肢体演示和讲解来进行重点和难点的突破,使学生获得较直观的信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心肺复苏术教案设计

心肺复苏术教案设计

心肺复苏术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应对突发紧急情况时的自信心和冷静应对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心肺复苏术的定义和意义2. 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步骤3. 心肺复苏术的技巧和要点4. 如何判断意识和呼吸5. 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的正确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概念、步骤和技巧。

2. 演示法:模拟心肺复苏术的操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要领。

3. 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心肺复苏术的操作练习,互相观摩和指导。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心肺复苏术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设置模拟急救场景,准备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模型。

2. 教学材料:教案、PPT、操作指南、案例分析。

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心肺复苏术操作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急救案例视频,引起学生对心肺复苏术的兴趣和重视。

2. 讲解:讲解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概念、步骤和技巧,让学生了解急救知识。

3. 演示:模拟心肺复苏术的操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要领。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心肺复苏术的操作练习,互相观摩和指导。

5.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心肺复苏术在实际中的应用。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复习心肺复苏术的知识,并进行操作练习。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讨论。

2. 操作技能:评估学生在操作练习中的技能掌握情况,包括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的正确性。

3. 知识掌握:通过课后作业和测试,评估学生对心肺复苏术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1. 教师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清晰讲解心肺复苏术的知识和技巧。

2. 学生学习效果:反思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心肺复苏术的操作要领。

3. 教学方法改进: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心肺复苏术教学教案

心肺复苏术教学教案

心肺复苏术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心肺复苏术教学,学生应能够:1.理解心肺复苏术的定义、目的和重要性;2.掌握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步骤和技巧;3.学会正确评估心肺复苏术的效果;4.熟悉常见的复苏药物的使用方法;5.意识到在紧急情况下,及时进行心肺复苏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心肺复苏术的定义、目的和重要性;2.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步骤和技巧;3.心肺复苏术的评估方法;4.常见的复苏药物的使用方法;5.紧急情况下的心肺复苏术实操。

三、教学流程1.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个真实的心肺复苏案例视频开始本次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 介绍心肺复苏术在本环节,教师向学生介绍心肺复苏术的定义,即在心脏停搏时通过外部手法和药物等措施,恢复心肺功能的一种急救技术。

同时,强调心肺复苏术的目的是确保氧气供应到达重要的组织器官,以防止脑损伤和死亡等不可逆的后果。

3. 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在本环节,教师详细介绍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并逐一解释每一步的操作要点。

示范不同年龄段患者的心肺复苏术操作,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来掌握正确的手法。

4. 心肺复苏术的评估方法教师介绍心肺复苏术过程中对其效果进行评估的方法,包括检查患者的脉搏、呼吸和身体状况等,并向学生讲解正确的评估标准。

5. 常见的复苏药物的使用方法在本环节,教师向学生介绍常见的复苏药物的使用方法,包括药物的名称、适应症、用法和剂量等。

并着重强调药物的正确使用,以避免不良反应和药物过量等问题。

6. 紧急情况下的心肺复苏术实操在本环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紧急情况下的心肺复苏术实操。

学生们分组进行实操,模拟真实的心肺复苏场景,学习如何正确地进行心肺复苏术操作,并互相进行技术指导和反馈。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心肺复苏术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理论认知。

2.演示法:通过展示视频和示范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流程和要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肺复苏教案
一、心脏骤停的原因
1.心血管疾病所导致的心源性猝死
2.意外伤害
3.药物中毒及过敏
4.医源性
5.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6.迷走神经反射造成
二、心跳骤停诊断
1.主要依据
(1)突然意识丧失
(2)大动脉搏动消失
(3)心电图心脏骤停的三种类型
心室纤维性颤动
心肌的电——机械分离
心室停搏
2.次要依据
(1)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对光反射消失。

(2)自主呼吸完全消失、停止,或在短时间内呈叹息或点头状呼吸,以后迅速消失。

(3)口唇、四肢末梢紫绀。

三、心肺复苏术
(一).基础生命支持术BLS(Basic of support)
C 人工循环
A 开放气道
B 人工呼吸
1、人工循环——C
胸外心脏按压的原理
——心脏泵机制学说:在对胸腔挤压时,位于胸骨与脊柱之间的心脏被挤压,并推动血液向前流动。

而当胸腔挤压解除时,心室回复舒张状态,产生吸引作用,使血液回流,充盈心脏。

——胸腔泵机制学说:在对胸腔挤压时,心脏仅是一个被动的管道。

(1)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步骤、方法及注意要点
判断意识
一看:看形态.面色.瞳孔
二摸:颈动脉
三听:听心音.在心前区叩击二下
(喊、摇肩、掐人中或合谷穴、看瞳孔、探鼻翼呼吸)

招手呼叫他人协助抢救

摆正复苏体位
(仰卧,头、躯干、下肢平直,两上肢置于躯干两侧,解开扣子暴露胸部。


进行判断呼吸
[用耳听,同时用面颊部皮肤感觉气流。

看胸部起伏。

]

判断心跳:触模颈动脉
[用中食指尖触及气管正中部位(喉结)然后向抢救者对侧滑动2-3cm,
在气管旁胸锁乳突肌前缘软组织深处感觉颈动脉有无搏动]

{胸外心脏按压(30次),人工呼吸(2次)}×2
[按压部位] 胸骨中、下1/3交界处的正中线上或剑突上2.5—5cm处。

[两手食指沿肋弓上划,找到剑突,一手食指“点”在剑突上,另一手(食指和中
指)两横指“点”在其上缘,一手的食指再在两横指上缘“点”住,最
后用两横指的手撑根中心对住“点”。

]
[放置] 一手掌根中点与按压位置对位,另一手掌根重叠,两掌手指交错或
伸直,手指上翘脱离胸壁。

[姿势] 身体前倾,肩与按压位置垂直,肩、肘、腕三点一线并与地面垂直,
以髋关节为点,通过上身的力量下压。

[深度] 下压深度成人至少5cm,不应超过6cm,1-13岁5cm,婴幼儿4cm。

[频率] 100-120次/分。

[注意点] 剑突上两横指,双掌重叠,手指翘起,三点成一线。

垂直,髋关节为支点,上身力量,不要摇摆,压:松=1:1,松时手掌不移位,按压时看
面部。

最后看瞳孔,用食指触摸颈动脉判断复苏效果
(2)胸外按压的有效指标为:
扪及动脉搏动;收缩压维持在60mmHg以上;皮肤颜色变红;瞳孔变小;
肌张力恢复;自主呼吸恢复;眼睑反射恢复。

畅通呼吸道:将头侧向抢救者一侧,并用食指勾出口腔异物或
拔出活动义齿。

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下进行人工呼吸(2次)
(头后仰,捏闭鼻孔。

深吸一口气。

口包口紧密,用力吹一口气超过1
秒钟,快速松开口和捏鼻的手指,头稍抬起侧看胸廓起伏;再深吸气,
吹气。


2、开放气道——A
●仰头抬颏法
●双下颌上提法(怀疑颈椎有外伤的病人)
●仰头抬颈法(不能用于颈椎骨折的病人)
成人头后仰的程度是90°、儿童是60°、婴儿是30°
3、人工呼吸——B
1).口对口人工呼吸
●1秒钟以上
●保证每次胸部抬起
●每次吹气量700—1000毫升
2).口对鼻、口对口鼻(婴儿)
3).口对气管造瘘口呼吸
4).口对屏障实施呼吸
面膜、面罩、气囊面罩
5).气管插管
(二).第二期复苏——进一步生命支持
包括:1)继续基础生命支持
2)应用辅助设备和特殊技术
3)药物治疗
4)心电图监护
5)电除颤
1、呼吸功能维护
1)进一步开放气道
气囊面罩的使用、气管插管
有创伤性气道开放:气管切开
2)机械通气
2、循环功能的维持
1)除颤按心跳停止时心电活动类型,选择心脏电治疗
除颤前用肾上腺素1mg,使细颤变为粗颤
启动能量:单相波为360J,双相波为150—200J
电极板的位置:一个电极板放在右锁骨下,另一个电极板放在左腋前
线,第五肋间。

2)心脏复苏药物的应用
肾上腺素(心脏复苏首选药)、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阿托品、利多卡因、碳酸氢钠。

3)给药途径:
静脉给药:首选上腔静脉系统的血管,通常采用肘前静脉。

气管内给药: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纳洛酮、溴苄胺均能气管给药;
但碳酸氢钠不能经气管给药。

不宜心内注射
肌肉注射:无效
(三).第三期复苏——持续生命支持
1、脑复苏
2、维护呼吸、循环稳定
3、防止肾衰
4、防止消化道出血
小结: 通过我们大家的学习,同学们是否掌握了心脏骤停的原因、诊断及心肺复苏术的实施,而在临床上心肺复苏术的实施是在急
救护理技术中是相当重要的一个部分。

课后作业:
一、填空题:
1、开放气道有()、()、()方法
2单人操作按压与呼吸之比是()
二、选择题
1、口对口人工呼吸必须要到达()时间
A.1秒钟 B2秒钟 C3秒钟 D.4秒钟
2、成人胸骨下压深度为()
A.4~5厘米
B.5~6厘米 C6~7厘米 D7~8厘米
3、人工呼吸时每次吹气量要达到()
A200毫升 B400毫升 C600毫升 D1000毫升
4、除颤前所应用的药是()
A阿托品 B硫酸镁 C肾上腺素 D多巴胺
四、简答题
1、心脏骤停有哪些原因?
2、心脏骤停的诊断是通过那些依据来诊断的?
3、基础生命支持术包括哪些内容?
4、胸外按压的有效指标包括哪些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