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更年期综合症论文
更年期综合症的流行病学研究
未来需要开展更多的临床试验和研究,以评估不同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更年期综合症的治疗 提供更多可靠的依据。
对更年期综合症防治的建议
01 02 03 04
女性应该在更年期早期开始预防和管理更年期综合症,及时调整生活 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进行心理调适等。
更年期综合症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01
全球范围内,更年期综合症的患病率较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 而增加。
02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经济、文化、社会背景等因素的影响
,更年期综合症的患病率和症状表现存在差异。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女性对于更
03
年期综合症的关注度也逐渐提高。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对于已经出现更年期综合症症状的女性,应该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 诊断和治疗。
医生可以根据女性的个体差异,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 疗、心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
社会应该加强对更年期综合症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更年期综合 症的认识和理解,消除误解和偏见。
THANKS
感谢观看
更年期综合症对女性的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对其进行流行病学研究具有 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
01 探讨更年期综合症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 02 分析更年期综合症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03
为预防和治疗更年期综合症提供依据和建议。
研究范围
01
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 同种族的女性进行更年期综合 症的流行病学调查;
更年期综合症的患病率较高,影响广大女性人 群的健康状况。
更年期综合症的主要症状包括潮热、盗汗、失眠 、抑郁、焦虑等,对女性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造成严重影响。
中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
[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 [ .北京 : 民卫 生出版社 ,20 : 1 . 2 M] 人 01 91 [ ]常立文.新 生儿 感 染性 肺 炎 的诊 断 和治疗 [ ] 3 J .新 医学 ,20 ,3 05 6
( : 11—12 2) 1 1.
热 、喘憋等症状均 明显减 轻或消失 。有效 :用药 7 2小 时内 上述症状 和体征 均明显改 善。无效 :用药 7 2小时后上述 症 状 和体征均无明显改善。
衰等 。复方 丹 参 注 射 液 的 主 要 成 分 为 每 毫 升 相 当 于 丹
参 、降 香各 l 。复方丹 参 注射 液具 有 扩管 血 管 、改善 循 g
环等作 用 ,从而 改善 组织从 微 循环 中提 取氧 的能力 。
1 资 料 与 方 法 3 讨 论
重症肺炎多见 于冬 春季 ,感 冒风 寒及上 呼 吸道感 染是
悲欲哭 ,阴虚生虚火 ,则舌红 少苔脉 细数 。治宜滋养 肾 阴,
退 比较缓慢 ,机体 自身 调节 和代偿 足 以适应 这种 变化 ,或 仅有轻微症状 。少数妇女症状严 重 ,甚至影 响生活 和工作 , 则 需要药物治 疗。治疗 更年 期综合 征 ,西 医常 用激 素替 代
疗 法有较好的临床 疗效 ,但 不 良反应 和潜 在 的危险 性在 很 大程度上限制它 的作用 。中 医药对 于更 年期综 合征 进行 个
因而出现一系列 脏腑 功 能紊乱 证候 。治 疗 以滋补 肾气 ,调 畅冲任为本 ,辅 以调 和心 、肝 、脾脏气 ,以镇潜 养心 安 神 作 为治疗原则 。 肾阴亏虚生虚 热 ,烦躁 失寐 又 健忘 ,五心 烦热 ,心悸 动 ,头晕耳鸣腰酸藏 ,郁郁不乐 悲欲哭 ,少苔 便结溲赤 黄 , 滋 阴调神左归 饮 ,佐 以安神 解郁 方 ,山苓 萸地 甘膝 杞 ,夜 交枣 味合欢尝 ,归芍柔肝龙牡潜 ,阴虚火 旺知柏 汤。
赵继福教授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诊疗思路与学术思想
赵继福教授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诊疗思路与学术思想摘要:通过数据挖掘赵继福教授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探究其诊疗思路与学术思想。
整合其研究结果归纳、分析、总结导师的诊疗思路、特色方法、临证经验。
传承发扬赵老师在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中的学术思想,应用临床广为推广,为更多年轻医生提供丰富的临床经验。
关键词:更年期、名老中医、数据挖掘通过“人机结合,以人为主”数据挖掘研究实现名老中医的全面传承,随着社会的压力,女性更年期患者越来越多,越来越年轻化,严重的影响着她们生活质量。
本课题也利用更年期综合征的病案分析,全面挖掘并分析名老中医在诊疗过程中特色方法、诊疗思路、临证经验等传承信息。
赵继福教授,二级教授,吉林省名中医,长春市中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全国第五、第六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教师,全国优秀名中医。
在治疗疾病上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
赵继福教授门诊量平均年门诊量约达2万人次,有特别充足的患者量,为项目研究提供稳定的基础,我们的团队也是多次挖掘赵继福教授的诊疗思路、特色方法、临证经验。
更年期综合征为西医病名,按其症状属于中医诊断的“心悸”、“怔忡”、“眩晕”、“不寐”、“郁证”等疾病。
朱丹溪提出:“怔忡者血虚,怔忡无时,血少者多,有思虑便动,属虚”,另外“冒风寒暑湿,闭塞诸经”,“五饮停蓄,湮塞中脘”亦能令人怔忡。
近代医家张锡纯认为心悸多为劳累、产后、情志因素引起,阴血亏虚为其病因病机,查玉明[1]认为心脏神经官能症多因脏腑功能失调,导致体内阴阳气血紊乱而诱发,阴阳失调、阳不入阴、心肾不交。
赵老师认为本病是以肝肾亏虚、肾阳不足、阴阳两虚为主要证型,是所以心悸、心烦、烦躁易怒、抑郁欲哭、口干、坐立不安、失眠多梦等为主要症状,老师主要使用自拟方剂为:麦味地黄汤加味、二仙汤加味、补肾地黄汤、百合地黄汤加味、天王补心丹加味、右归饮等方剂。
内容:本文通过收集临床200例更年期综合征有效病例,录入“名医传承”系统,经过赵老师多次对本病的授课指导,最终赵继福教授在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上的诊疗思路、特色方法、临证经验,并应用于临床。
女性更年期证治论文
浅议女性更年期证治【关键词】女性更年期;证治女性更年期是指女性的卵巢机能在自然衰老的情况下,分泌的雌性激素水平下降,引起体内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继而引发了一系列以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为主,同时伴有精神心理症状为辅的临床证候群。
具体表现为月经紊乱,颜面潮红,头晕心悸,血压增高,时有盗汗,夜寐不安,烦躁易怒,多愁善感,情绪易波动等。
[1]1 资料笔者对近五年的资料检索发现,相关内容极其丰富,但观点众多,说法纷杂,让人莫衷一是,无所适从。
本人根据自身临床体会认为:本病的治疗当以《内经》为理论依据,以治肾为本。
传统中医认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明肾气主宰着人体生长发育和衰老的全过程,或者说女性生殖机能的调控,是本病治疗的关键。
有人对106例更年期综合征的妇女开展调查后发现,84%的病例都存在着肾虚的表现,这从客观上支持了《内经》的观点。
[2]由于肾虚不足,常会累及肝、心、脾三脏功能的失和。
叶天士在《临证指南案》中指出:“女子以肝为先天,阴性凝结,易于拂郁,郁则气滞血亦滞”,女性一生中,要经历经、孕、产、乳几个阶段,肝血屡伤已是不争事实,肝肾同源,肾水亦必亏耗,水不涵木,致肝火亢盛,耗伤自身阴血的同时,更加重肾水亏虚,继而不能上达济心,又致心火失济,出现心肾不交;[3]脏,体阴而用阳,在失去肝阴的濡养的情况下,其正常的升发疏泄作用失调,调畅一身气机的功能丧失,出现气机紊乱。
关于这点朱丹溪早有认识:“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拂郁,诸病生焉。
故人身之病,多生于气。
(《丹溪心法.六郁》)”最后更得出“万病不离乎郁,诸郁皆属于肝”的结论。
肝气得不到疏泄,往往会导致脾气壅滞,出现肝木乘脾土的结果,生化之源受损,必会出现气血两亏。
基于上面的认识,治疗上采用上海中医药大学张伯讷教授的二仙汤为基础方剂[4]15g、仙灵脾20g、巴戟天20g、当归10g、黄柏10g、知母15g。
滋水清肝饮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论文
滋水清肝饮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滋水清肝饮治疗更年期综合征(climacteric syndrome)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90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各45例。
两组患者均以30 d为一个疗程。
疗程结束后总结疗效。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临床症状表现月经紊乱、心烦易怒、身体潮热、失眠多梦、心慌、乏力、汗出、健忘、舌质红、少苔或薄白、脉细数或沉细。
1 3 纳入及排除标准全部病例参照1999年发布的《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1]排除精神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疾病,未服用激素类药物,无使用雌激2 疗效观察2 1 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口服谷维素片(20 mg/次,3次/d)、维生素b1片(20 mg/次,3次/d),同时给予中药滋水清肝饮(柴胡12 g、白芍12 g、丹皮15 g、栀子9 g、当归15 g、白术12 g、枸杞子30 g、泽泻18 g、山药24 g、山萸肉g、12茯苓15 g、党参15 g、熟地9 g、合欢皮30 g、酸枣仁24 g、甘草6 g。
偏阴虚者加首乌12 g、百合30 g;偏阳盛者加黄芩12 g、菊花18 g)口服,1剂/d,水煎服,分两次温服。
30 d为一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口服谷维素片(20 mg/次,3次/d)、维生素b1片(20 mg/次,3次/d),30 d为一个疗程。
2 2 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2 3 两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组45例中,痊愈32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45例中,痊愈25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000%。
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
见表1。
3 讨论更年期综合征系指由于更年期精神心理、神经内分泌和代谢变化,所引起的各器官系统的症状和体片综合征候群。
更年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更年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1. 引言1.1 更年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女性进入更年期后出现的一系列身心症状,如潮热、情绪波动、失眠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更年期综合征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
近年来,关于更年期综合征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从传统的激素替代疗法到非荷尔蒙疗法,再到生活方式干预和心理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的研究都取得了显著进展。
基因研究也揭示了更年期综合征与个体基因的关联,为更好地预防和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提供了新的思路。
更年期综合征的研究仍在不断深入,未来的治疗方法可能会更加多样化和个体化。
通过不断努力,相信未来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将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和关怀,重拾健康和活力。
2. 正文2.1 激素替代疗法的研究进展激素替代疗法是目前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主要方法之一。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激素替代疗法的适用范围和安全性也得到了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一方面,研究表明激素替代疗法可以有效缓解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如潮热、情绪波动、失眠等。
激素替代疗法通过补充体内缺乏的雌激素和孕激素,调节激素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激素替代疗法还可以预防骨质疏松和心血管疾病等更年期相关疾病的发生。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激素替代疗法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研究发现,长期使用雌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激素替代疗法方案。
激素替代疗法还存在着一些副作用,如乳房不适、恶心、头痛等,需要在治疗过程中进行监测和调整。
激素替代疗法在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在选择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慎重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史,以确保疗效和安全性的最大化。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激素替代疗法的研究将继续深入,为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2.2 非荷尔蒙疗法的研究进展非荷尔蒙疗法是针对更年期综合征的一种替代治疗方法,近年来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自我心理调适论文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自我心理调适【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561-01更年期是人一生中必经的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妇女一般在45岁以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而导致的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主的一系列程度不同的症状,如月经变化、心悸、失眠、情绪不稳定等。
症状大多发生在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间通常是40-50岁之间。
女性在从中年向老年过度的过程中,由于肌体各部分功能的逐渐衰弱,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有所下降,特别是卵巢功能减退和垂体功能亢进,突出表现为月经紊乱、月经量或多或少不等,甚至月经停止、生殖器官逐渐萎缩,潮热出汗、头晕耳鸣、胸闷气急、全身乏力、关节酸痛,或出现心血管病的症状,如心律失常、血压不稳,严重者还会出现高血压、动脉硬化、面部或双足水肿等表现。
更年期症状与每个人的体质、健康状况、生活习惯、营养条件、文化程度、个性特征、心理素质都有很大关系。
如果你患了更年期综合征,不要灰心丧气,只要积极调整,积极治疗,一定能很好地度过这个转变期。
1 心理疗法: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1)中年朋友应该对更年期方面的知识----如更年期产生原因、表现有正确理解,了解更年期的一般医学知识,消除对更年期生理变化的误解,祛除心理误区,使得更年期来临时不至于显得大惊小怪措手不及。
(2)面对现实----当你了解这是每个人必经的正常生理过程后你就能重新树立信心,以乐观的态度。
当孤独情绪来临时,与家人一起进行一些有益的活动(如爬山、郊游);当消极情绪不能驱除时,与同事或朋友聊天、下棋;当面对极易疲乏、失眠时不要着急、不要紧张,慢慢让自己平静下来,始终保持泰然处之的健康心态。
(3)协调好家庭氛围----丈夫要理解妻子在更年期的心理特征。
妻子也要体味丈夫此期的感受情绪,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夫妻关系,相互帮助与支持。
心胸开阔、心情舒畅,尽量保持稳定的情绪,经过一年左右的心理调适就能建立起新的心理平衡。
更年期综合征的诊断治疗体会
更年期综合征的诊断治疗体会目的:探讨妇女更年期综合征诊断、药物治疗和心理保健的有效方法。
方法:选择于我院妇保科门诊就诊的更年期患者72例,采用激素替代疗法结合心理保健治疗,总结其诊断治疗体会。
结果:72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好转。
89%的患者心血管症状得到改善,87%的神经精神症状好转,90%泌尿系统症状已消失。
结论:药物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同时,对其进行心理保健,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标签:更年期综合征;激素替代疗法;心理保健更年期是指妇女从有生殖能力到无生殖能力的过渡阶段,也是生命的转折阶段。
通常开始于40岁,一般持续10~20年。
由于卵巢功能的衰萎,其对妇女全身器官系统的影响,尤其对生殖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骼系统、神经系统的影响,常导致许多生理和心理的变化,从而引起某些更年期疾病。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在我院妇保科门诊就诊的更年期妇女72例,年龄40~55岁。
在排除内科疾病的情况下,均有下列更年期综合征的多项基本征状:①心血管方面。
如潮热、潮红和出汗,有些人在潮热发作时还伴有头昏、耳鸣、头痛、头部压迫感或胸部紧迫感。
血压波动,以收缩压升高为主。
还可出现假性心绞痛。
②神经精神征状。
情绪易激动,急躁、易怒、紧张不安、抑郁多疑、焦虑、失眠、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
神经衰弱与精神病。
③泌尿生殖方面。
尿频、夜尿增多,排尿困难,尿失禁,分泌物减少,月经紊乱等。
④其他。
感觉异常,疲倦乏力,肌肉关节痛。
皮肤蚁走感。
如果患者年轻,但有更年期征状,测血雌二醇(E2)及血FSH。
当FSH≥40 U/L提示卵巢功能衰退[1]。
1.2方法1.2.1激素替代治疗排除不明原因的阴道流血或子宫内膜增生、疑有乳腺癌或患有与性激素相关的恶性肿瘤、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
患者本人自愿接受激素替代治疗者。
从月经周期的第5天开始应用妇复春胶囊0.625 mg连用25 d。
对子宫切除又无禁忌者用尼尔雌醇2 mg,每月1次口服,谷维素20 mg,每日3次口服,此外还可服用多种维生素,更年康等中药治疗。
文献综述[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
文献综述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综述摘要:围绝经期综合征又称更年期综合征(MPS),是指妇女在围绝经期前后因卵巢功能逐渐衰退以致雌激素水平下降,所引起的以神经功能紊乱代谢障碍为主的一系列症候群。
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可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变化。
本文现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因及卵巢功能早衰以及对临床表现潮热和影响围绝经期症状的相关因素的研究,并且就近年来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一些总结。
关键词:更年期综合征围绝经期卵巢功能早衰潮热黑升麻心理健康perimenopausal syndromeAbstract: Perimenopausal syndrome is also called menopausal syndrome(MPS), which is a kind of symptom that Before and after the menopausal transition because of ovarian function decline that estrogen levels decline,resulting in plan t nerve dysfunction metabolic disorders of a series of syndrome .With the impr 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and health awareness, the treatment of menopausal syndrome get more and more social attention.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meno pausal women health car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it is high time to p robe into the etiology of perimenopausal syndrome and premature ovarian failur e ,clinical symptoms of hot flashes research and related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 he symptoms of the menopausal transition.Furthermore,the essay conclude some research progress during the recent years in treatment of female climacteric sy ndromes.Key words: menopausal syndrome; perimenopause; premature ovary failure; hot flashes;Black Cohosh; mental health.前言:围绝经期是妇女生命进程中必然的生理过程,是卵巢功能不断衰退、雌孕激素不断下降的过程。
更年期性激素替代治疗的临床观察论文
更年期性激素替代治疗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通过临床100例更年期综合征妇女性激素替代治疗的临床观察对性激素替代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
方法: 选取100例更年期综合征妇女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只使用口服倍美力,治疗组通过性激素连续序贯治疗,以此,比较更年期性激素替代治疗的效果。
结果: 由于性激素序贯疗法的治疗,有效改善了治疗组患更年期综合症的症状,治疗组的各项指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性激素序贯治疗能够有效地缓解更年期妇女围绝经期症状,是预防各类妇女疾病、保护更年期妇女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有效措施,越早用药效果越明显。
【关键词】更年期;性激素;替代治疗【中图分类号】r71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365-02众所周知,更年期综合征是围绝经期妇女身上发生的一系列症状。
由于步入更年期之后的妇女卵巢功能逐渐减退,内分泌发生改变,雌激素水平逐渐下降。
垂体功能亢进,从而分泌过量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导致出现了程度不同的更年期症状。
[1]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种:月经发生变化,潮热、出现心悸、失眠、乏力等状况,抑郁、焦虑,情绪非常不稳定、易激动、易怒,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等等。
在以往更年期综合症的治疗中主要以中成药为主进行治疗。
而本文通过对100例更年期综合症妇女的临床观察来探讨采用性激素替代治疗对于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治疗效果的改善。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接受更年期综合症治疗的100例围绝经期妇女,年龄为46~58岁,平均年龄为54 .37岁。
100例患者临床表现均符合更年期综合症的症状。
其中,有57例患者更年期症状表现特别明显,情绪非常不稳定、易怒。
出现失眠心悸等症状的患者有48例,100例患者均出现月经变化。
全部患者无使用性激素禁忌证。
100例更年期综合症患者平均停经时间≥0.5年,绝经时间(2.4±2.06)年。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中医研究进展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中医研究进展Research progresses of TCM treatment of female climacteric syndrome刘新华何立华*(河南大学医院,河南开封,475001)中图分类号:R271.1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019)36--04证型:BGA【摘要】女性更年期主要发生在绝经前后期,与雌激素水平降低、卵巢功能弱化等因素有直接关系,常伴有神经、心理等方面的症状表现。
更年期是人体衰老尤其是生殖功能逐渐消弱的一个特殊生理阶段,一般男女均会出现,女性症状更为明显。
因女性卵巢功能减退,雌孕激素分泌不足从而导致生理和心理各种不适症状,如月经紊乱、烦躁、出汗、潮热、面赤、睡眠不佳、关节疼痛等,严重者还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萎缩性尿道炎、阴道炎、骨质疏松、骨折等。
中医称之为“经断前后诸症”,属于“百合病”“脏躁”等范畴。
中医认为,更年期女性年近五十,肾气渐衰,冲任两脉虚弱,天癸渐枯,经血不足,阴阳平衡失调,致使脏腑功能紊乱而出现一系列症状。
病理基础为肝肾等脏器功能失调,以及与肾精不足、脾气亏虚、心失所养、心肝火旺等因素有关。
病机为本虚标实,体现为气火痰瘀等方面。
治疗当以滋阴补肾为原则,重在调补肾阴肾阳,从而水火相济,阴阳平衡,使机体内环境得到改善,从而缓解或减轻更年期的各种临床症状。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的相关中医药文献进行分析研究,从中医综合治疗与中药辨证治疗等方面,探讨本病治疗进展情况,从而为疾病临床干预提供价值指导。
【关键词】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中医治疗;研究进展【Abstract】The female climacteric, chiefly occurring around the menopause, is directly related to such factors as the reduction in estrogen level and the weakening in ovary functions, it is often accompanied by ment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Climacteric is a special physiological stage of aging, especially of reproductive weakening, which happens to both male and female. But the female symptoms are more obvious, for the weakening ovary functions and the insufficiency in estrogen often lead to the following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abnormal symptoms, such as menstruation disorder, anxiety, perspiration, hectic fever, red face, insufficient sleep, joint pains. The more severe cases are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atrophic urethritis, vaginitis, osteoporosis and bone fracture. The female climacteric, called “symptoms before and after menopause” in TCM, falls into the category of “internal organ diseases” and “hysteria”. According to TCM, when a woman approaches 50, a series of symptoms will appear due to internal organ malfunctions brought about by kidney-qi deficiency, weak “chong” and “ren” pulses, menopause, inadequate menstruation, and imbalance in Yin and Yang. The pathological basis is in liver and kidney malfunctions and is related to the following factors such as renal and spleen weaknesses, and internal heat. The mechanism is internally weak and externally strong, which is embodied by internal heat and phlegm stasis. The therapy principle is treating yin deficiency by reinforcing body fluid and nourishing the blood, in order to balance the yin and yang so that the internal physical conditions are improved and all the climacteric clinical symptoms are relieved. Based on the analytical study of the recent years’ relevant TCM literature and from the angle of the comprehensive and dialectical TCM treatment, the essay explores the progress in climacteric therapy and therefore provides the valuable guidance in the clinical intervention of the disease.【Keywords】Female; Climacteric syndrome; TCM treatment; Research progress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9.36.051女性更年期主要发生在绝经前后期,与雌激素水平降低,卵巢功能弱化等因素有直接关系,常伴有神经、心理等方面的症状表现。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治疗的研究进展
和睡眠障碍 等。女性更 年期综 合征 多见 于4 6—5 的女性 , 年来有 发病 年龄 0岁 近
提早 、 发病率上 升的趋势 。
随着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 , 女
性更年期综合 征 的治 疗越来 越受 到社会
患者神经 内分泌 一免疫的网络内环 境 , 提 高患者外周血 的 B一内啡呔的含量 , 改善
期) 。女性 更年 期 综合 征 是指 女性 在
绝经前后 , 由于性激素含量 的减少导致 的
一
系列精神及躯体表现 , 如植物神经功能
紊乱 、 生殖 系统萎缩 等 , 还可 能出现 一系 列生理和心理 方 面的变化 , 如焦 虑 、 抑郁
照 试验 研究 发 现 , 雌激 素 疗法 不是 治疗 女 性更 年 期轻 中度 抑郁 的有效 方法 , 孕 酮 对患 者 的抑 郁症 状 没有 显著 的改 善 , 甚 至与雌激素联 合时较单 用 时的正性 作
一
不振 、 易激 动 、 躁 、 烦 轻度 抑郁 、 尿生 殖 泌 道萎缩及相关 的 阴道干燥 、 生活 痛、 性 尿
频 、 急等 , 尿 因此认为性激素治疗 ( T 方 H )
法 是 治 疗 绝 经 症 状 最 有 效 的方 法 。
6 。王静 , 9 g 将 9例患者随机分 为治疗
组 和对 照组 , 对照组 5 1例用谷维素 、 年 更 康、 多虑平 、 雌二醇 治疗 , 疗组 4 治 8例 除
患者症状 , 结果发现针刺对改善女性更年 期抑郁 症状 有 较好 的 疗效 效 , 是 和 但 抗抑郁药 比较 , 刺见效 比较慢 。 针
物 理 治 疗 方 法
重视 。 目前 , 于更年期综合征 的治疗 在 关 中西医治疗等 方面都 取得 一定 的研 究 成 果 。现就近年来 女性 更年期 综合 征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性更年期综合症
【摘要】从更年期妇女的心理特点、精神状态对妇女更年期的常见病症进行分析,简单介绍了更年期综合症的中医治疗,提高患者的意识,并详细介绍了更年期综合症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更年期综合症病状治疗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391-02
概述:
更年期综合症是指妇女在围绝经期或其后,因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或丧失,以致雌激素水平下降所引起的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代谢障碍为主的一系列症候群。
更年期就是指妇女的围绝经期,以往一般是45岁至55岁,平均绝经年龄是49岁。
如果早于40岁之前出现绝经就属于卵巢功能衰退,随之而来的是引起不同程度的潮热多汗,焦虑抑郁,心烦易怒等更年期综合症状。
一般在绝经过度期月经紊乱时,症状已经开始出现,可持续至绝经后2~3年,仅少数人到绝经5~10年后症状才能减轻或消失。
更年期是每个妇女必然要经历的阶段,但每人所表现的症状轻重不等,时间久暂不一,轻的可以安然无恙,重的可以影响工作和生活,甚至会发展成为更年期疾病。
短的几个月,长的可延续几年。
更年期综合症虽然表现为许多症状,但它的本质却是妇女在一生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内分泌变化的过程。
更年期综合症的病状表现:
更年期是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到最后消失的一个过渡阶段,妇女一般在45~55岁之间进入更年期在这段时期内分泌功能失调及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加上心理及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可出现一系列症状,如月经紊乱,烘热汗出,心悸心慌,胸闷憋气,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心烦易怒,精神抑郁,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腹胀腹泻,便秘,浮肿,血压忽高忽低等等,这一系列症状统称为更年期综合症。
中医认为,更年期这一系列症状主要是人体内阴阳失调、气血失和所引起。
肾为诸阴诸阳之根本,肾阴亏耗,肾阳不足,治应调阴阳,补气血,使阴阳平衡,气血调和,脏腑功能恢复,更年期的症状才能得以改善。
1 临床资料
本组30例患者,其中年龄最小者42岁,最大者50岁,平均46岁;病程最短6月,最长五年。
症状表现为月经紊乱,周期延长或缩短,经量或多或少,渐至经闭;伴头晕耳鸣,潮热盗汗或自汗,心悸失眠,烦躁易怒,多疑多虑,两肋胀闷,面目,下肢浮肿,纳呆,便溏,神疲,乏力等。
2 治疗方法
2.1治疗原则:滋养肝肾,育阴潜阳。
2.2 按摩手法:
患者俯卧:
a自上而下按揉脊柱两侧膀胱经2-3遍。
b拨揉颈椎两侧肌肉。
点穴:风池、颈根穴,每穴半分钟(下同)。
c拨揉胸椎两侧肌肉。
点穴:厥阴俞、天宗、心俞、肝俞、脾俞等穴,
d拨揉腰椎两侧肌肉。
点穴:肾俞、命门、大肠俞、搓擦八髎,以透热为宜。
揉点次髎穴。
e施捏脊法,由上至下,反复3-5遍。
患者仰卧:
a分推前额,点太阳穴。
b拿五经。
c自上而下推上肢外侧3-5遍。
d拿揉上肢外侧肌肉,以松为度。
点穴:臂臑、外关。
e自下至上推上肢内侧。
f自下而上顺序按压前臂内侧(沿心包经、心经),点按神门穴。
g从内至外拇指连续按压锁骨下缘,然后用掌根按压锁骨下缘。
点穴:中府、云门。
h推胸骨,点膻中。
i分推胁肋。
j自上而下做推腹法,点穴:中脘、关元。
k沿胆经从大腿外侧推至阳陵泉,拨揉阳陵泉。
l掌按小腿内侧(沿足三阴经循行)。
m点按太冲、行间、公孙。
针灸治疗:
“现代临床及实验研究都证明,针灸可通过调节机体内环境和自主神经功能,发挥机体的自我调节作用而产生治疗效应,其作用途径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多系统多靶点。
”针灸治疗更年期综合症,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根据每个人不同的身体状况“辨证施治”。
比如有些女性偏阴虚体质,到了更年期易出现肝阳上亢、心血亏损等证,临床除表现月经紊乱外,常伴随有头晕目眩、心烦易怒、潮热盗汗、失眠多梦等;而有的女性素体阳虚,肾阳失于温煦,则常致脾阳不足、痰气郁结之证,临床可伴随有脘腹胀满、纳少便溏、嗳气吞酸、乏力等症状,因此治疗时采用的穴位和针刺方法也是不同的,真正做到“看人下药”。
主穴大椎、关元、气海、中脘、肾俞、合谷、足三里、肝肾、心俞。
配穴,印堂、风池。
心理治疗:妇女进入更年期,往往以为衰老降临,容易意志消沉,对更年期的生理特点缺乏认识,因此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使其正确认识更年期生理特点,对出现的症状,不须过分忧虑。
2.3 观察方法
以上按摩手法治疗、隔天一次,每次20分钟左右,10 次为1 个疗程,休息2 —3天后,继续下一个疗程。
3个疗程为一治疗周期。
3 治疗结果
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22例,好转(临床症状明显减轻)6例,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
总有效率93%。
4 病案举例
李某,女,46岁,电厂职工,主诉:自2008年9月以来,月经前后头痛,头晕,心悸,失眠,烦躁,午后潮热多汗,月经周期前后不定,量时多时少,腰膝酸软,两肋涨满,倦怠乏力,晨起眼睑浮肿,刻诊面色灰暗,精神憔悴,舌质暗红,苔薄白,脉泫细。
曾在他经妇检,b超,心电图,等检查,均未发现器质性病变。
诊断为更年期综合症,口服更年康,效果不佳来就诊,辩证属肝肾阴虚,肝郁化火;治宜补肾益精,滋阴降火,宁心安神,调整阴阳。
5 体会
背部:督脉——命门。
膀胱经——双侧肝俞至肾俞。
腹部:肾经——双侧中注至大赫。
上肢:心经——双侧神门。
心包经——双侧内关。
下肢:胃经——双侧足三里。
脾经——双侧三阴交、公孙。
肝经——双侧太冲。
肾经——双侧太溪。
中医认为更年期综合征是肾气不足,天癸衰少,以至阴阳平衡失调造成。
因此在治疗时,以补肾气、调整阴阳为主要方法。
肾为诸阴诸阳之根本,肾阴亏耗,肾阳不足,治应调阴阳,补气血,使阴阳平衡,气血调和,脏腑功能恢复,更年期的症状才能得以改善。
中医认为更年期综合症病因主要在心,病之本质在肾,或偏于肾阴虚,或偏于肾阳虚,或肾之阴阳两虚;可累及肝脾生理功能变化,导致出现一系列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因此,本人采用按摩治疗方法,一者调整肾之阴阳,二者补益脏腑气血值不足;共奏平衡
阴阳,理气和血,调理冲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