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正式版)
质量检验管理制度范本(3篇)

质量检验管理制度范本1.目的对原料、辅料、成品及半成品进行检验,为生产出合格优质的产品提供保证。
对产品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验证产品要求得到满足,以确保满足顾客的要求。
2.范围适用于对生产所需的外购产品、过程产品和成品进行监视和测量。
对辅料的入厂检验,半成品的过程检验,成品的出厂检验。
3.职责质管科是对产品特性实施监视和测量主要职能部门。
4.程序4.1质管科根据《检验标准》明确检测点、抽样方案、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使用的检测设备等。
4.2进货验证4.2.1对生产购进物资仓库保管员核对,确认原材料品名,数量等无误、包装无损后,置于待检区,并通知检验员检验。
必要时,由化验室采样进行微生物和理化指标的检验。
4.2.2检验员根据《检验标准》进行全数或抽样验证,并填写《原料检验记录》:产品的过程检验由各工序的品管员负责,按照工艺标准对其检验和监控将检验合格的半成品交付下道工序,不合格品另行堆放。
a)检验合格。
仓库办理入库手续并做好标识。
b)检验不合格时,检验员在购进物资上加“不合格”标识,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4.2.3采购产品的验证方式验证方式可包括检验、测量、观察、工艺验证,提供合格证明文件等方式。
4.3半成品的测量和监控4.3.1过程检验对设置检测点的工序,在做好自检自分后将产品放在待检区,检验员依据检验规范进行检验,对合格品,在《半成品检验记录》上盖检验员签字后方可转入下一道工序;对不合格品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4.3.2互检下道工序操作者应对上道工序转来的产品进行互检,确认合格后方能继续生产,对不合格品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4.4成品的测量和监控4.4.1操作者对完工后的成品进行自查,并整齐堆放在待检区,作好标记,附挂上待检标识。
4.4.2检验员按产品《检验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检验,内容记录在相应的《出厂检验记录》中,并做好相应的标识。
4.4.3成品进行包装后经抽检合格后由仓库保管员按检验员出具的《包装生产流程卡》办理入库手续,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质量检验管理制度范本(4篇)

质量检验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一、为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所有产品。
三、质量检验是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保障客户满意的重要环节。
第二章质量检验管理职责一、质量检验部门负责监督和组织产品的质量检验工作。
二、各部门负责其所属产品的质量检验工作,并向质量检验部门报告相关情况。
三、质量检验部门负责制定质量检验方案和相关标准,并进行定期检查和修订。
第三章质量检验流程一、质量检验部门按照质量检验方案对产品进行拆检验,并记录检验结果。
二、若产品经检验合格,质量检验部门出具检验报告,并将产品交由仓库管理。
三、若产品经检验不合格,质量检验部门通知生产部门进行调整或修复,并进行重新检验。
四、若产品经多次检验仍不合格,质量检验部门向负责人汇报,并进行相应处理措施。
第四章质量检验方法一、质量检验方法应根据产品类型和相关标准确定。
二、常用的质量检验方法包括外观检验、尺寸检验、性能检验等。
三、质量检验过程中应采用相应的检验设备和工具,并进行相应的记录。
第五章质量不合格处理一、对于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应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二、对于轻微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可以进行修复或重新加工,并重新进行检验。
三、对于严重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应进行报废处理,并追究责任人员的责任。
第六章质量检验记录与归档一、质量检验部门应对每次质量检验进行记录,并保存相关文件和记录。
二、质量检验记录应包括产品名称、检验日期、检验人员、检验结果等内容。
三、质量检验记录应按规定时间进行归档,并保存一定的历史记录。
第七章质量评估与改进一、质量检验部门应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并制定改进计划。
二、各部门应积极配合质量评估工作,并按照改进计划进行相应调整和改进。
三、质量检验部门应对改进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
结语本质量检验管理制度旨在规范质量检验工作,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各部门应严格按照本制度执行,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产品检验管理制度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产品检验管理制度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产品检验是指对产品进行检测和评价,以确定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是企业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可靠、有效,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用户需求,制定的一套检验管理规范和制度。
一、检验目的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产品质量可靠、有效,以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产品竞争力和企业信誉。
二、检验职责1.生产部门负责组织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的检验;2.品质部门负责对产品进行全面的质量检验和评估;3.销售部门负责对产品的质量问题负责,做好售后服务。
三、检验管理流程1.检验计划的制定:每个生产批次的产品应进行检验计划的制定,包括检验的时间、地点、工艺要求、检验项目和标准等内容;2.检验方法的选择:根据产品的特性和要求,确定合适的检验方法,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检验人员的培训: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知识,经过培训后方可上岗;4.检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对每次检验的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5.非合格品的处理:对于不合格的产品,应及时进行处理和追溯,防止不合格品流入市场;6.反馈和改进:通过客户投诉、内部审核等途径,收集反馈信息,及时改进产品的质量。
四、检验标准1.国家标准:产品质量检验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确保产品达到国家规定的质量要求;2.用户需求:根据用户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检验标准,确保产品满足用户的期望和要求;3.行业标准:根据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制定相应的检验标准,在产品设计、生产和检验过程中加强规范化管理。
五、关键要素1.检验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确保检验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2.检验人员的素质要求:培养专业的检验人员,提高其技术水平和素质,确保检验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检验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对检验数据进行安全管理,防止泄露和篡改;4.检验记录的保存和追溯性:对检验记录进行保存和备案,实现产品的追溯。
产品质量保证与检验管理制度

产品质量保证与检验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公司产品的质量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客户要求,提高产品质量管理水平,保障产品质量与客户满意度。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全部产品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检验管理工作,并适用于全部从事产品质量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
第三条职责分工1.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对产品质量保证与检验管理工作负总责,并订立相关政策和目标。
2.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订立和实施产品质量保证与检验管理制度,并监督和引导各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
3.各部门负责依据公司质量管理要求,执行和落实产品质量管理工作。
第二章产品质量保证管理第四条质量方针和目标1.公司将以顾客满意为宗旨,不绝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力争成为行业的领导者。
2.实施全员质量管理,严格遵守质量管理制度,并连续改进,提高产品质量和业务绩效。
第五条质量管理体系1.公司建立符合国家质量管理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不绝推行进一步的质量管理体系改进。
2.全部部门和岗位要明确质量目标和职责,并定期进行自查与内部审核,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第六条产品质量掌控1.产品质量掌控采用全过程管理,包含原材料子采购、生产制造、包装储存等全部环节。
2.针对不同产品的具体特点和技术要求,订立相应的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程序,确保产品符合规定质量要求。
第七条质量记录与追溯1.对于每个生产批次的产品,必需按要求进行质量记录和追溯,包含原材料子的供应商、生产过程的监控数据等。
2.建立合理的质量记录管理系统,确保质量记录的保管和检索,以方便追溯和处理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
第三章产品质量检验管理第八条质量检验计划1.依据产品特点和质量管理需要,订立质量检验计划,并提前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2.质量检验计划应包含检验方法、检验项目、样品数量、检验标准等内容。
第九条检验设备与人员1.公司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确定和维护检验设备,确保其准确可靠。
产品质量及检验管理制度

产品质量及检验管理制度产品质量及检验管理制度是企业为保证产品质量以及提高生产效率制定的一套规范和流程。
该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并通过检验和监管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下面我将从制度的基本内容、制定流程和实施效果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产品质量及检验管理制度。
一、制度的基本内容1.质量标准和要求:制度应明确产品的质量标准和要求,包括外观、功能、性能等方面的指标,以及产品的安全性和环保性要求。
对于不同类型的产品,制度应有相应的专项标准。
2.检验方法和流程:制度应规定产品的检验方法和流程,包括原材料的检验、生产过程的检验以及最终产品的检验。
同时,应明确检验人员的资质要求和检验设备的要求。
3.检验记录和报告:制度应要求对每一次检验进行记录,并生成检验报告。
检验记录应包括检验项目、检验结果以及异常情况的处理等内容。
并规定检验报告的保存时间和使用范围。
4.不合格品的处理:制度应规定对于发现的不合格品的处理方法。
包括是否返工、是否报废以及是否追溯不合格品的原因等。
5.责任分工和监督机制:制度应明确质量管理部门和生产部门的职责,确保质量管理的有效实施。
同时,制度应规定质量监督机构和相关外部监管部门的职责和权力。
二、制定流程1.研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根据产品的特性,研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了解产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2.制定制度初稿:根据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制定产品质量及检验管理制度的初稿,并征求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意见。
3.审核和修订:将制度初稿提交给质量管理部门进行审核,并根据意见进行修订,确保制度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4.内部试行:修订后的制度进行内部试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订。
5.正式实施:经过内部试行后,将制度正式实施,并向相关部门进行培训和宣贯,确保制度的全面落实。
三、实施效果制定和实施产品质量及检验管理制度可以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效果:1.提高产品质量:通过制定制度,明确产品的质量标准和要求,强化检验流程和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减少质量问题和客诉。
产品质量检测管理制度

产品质量检测管理制度
1.质量检测目标:明确产品质量检测的目标和要求,包括产品
的合格标准和检测方法。
2.质量责任: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质量责任,包括产品生产、质检、销售等环节的责任分工。
3.质量体系:建立和维护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管理机构、
职责和权利的规定,以及质量管理制度文件的制定和更新。
4.检测设备和仪器:规定检测设备和仪器的选购、验收、校准
和维护等要求,确保检测设备和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产品样品管理:规定产品样品的采集、保管和使用,确保样
品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6.检测流程和方法:明确产品检测的流程和方法,包括样品接收、检测操作、数据记录和报告等环节。
7.不合格品处理:规定不合格品的处理程序,包括不合格品的返工、报废和责任追究等,以保证产品质量。
8.质量纠正和改进:建立质量纠正和改进机制,对检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并采取措施预防类似问题的发生。
9.培训和考核:规定相关人员的培训和考核要求,提高其检测技能和质量意识,确保质量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0.档案管理:建立质量检测档案管理制度,包括记录、存档和检索等要求,以备审计和监督检查使用。
通过制定和执行产品质量检测管理制度,企业或组织可以规范质量检测工作,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竞争力。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三篇)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和提升我公司产品质量检验,根据《产品质量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所有产品的质量检验工作。
三、质量检验职责1. 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和监督本部门产品的质量检验工作,确保检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 质检人员:根据产品的质量标准,对产品进行检验,并填写检验报告。
3. 生产人员:负责配合质检人员进行产品的抽样、测试等操作,并记录相关数据。
四、质量检验流程1. 采样:质检人员根据产品的抽样方案,按照规定的抽样数量和方法,进行产品的采样。
2. 检验:质检人员根据产品的质量标准,对采样的产品进行检验。
3. 检测:质检人员对产品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测试和物理测试。
4. 记录:质检人员将检验和检测结果填写在检验报告中,并及时记录到质量管理系统中。
5. 评定:根据产品的检验结果,确定产品的质量等级,并作出相应的评定。
6. 处理:对不合格产品,按照公司《不合格品管理制度》进行处理。
五、产品质量标准1. 根据产品的性质和用途,确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包括外观、尺寸、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2. 质检人员要熟悉产品的质量标准,并能正确使用相应的检验设备和工具。
3. 质检人员要及时了解产品质量标准的更新和变动情况,并及时调整检验方法和设备。
六、质量检验设备和工具1. 公司要配备适当的质量检验设备和工具,确保质量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检验设备和工具要定期进行校验和维护,确保其工作正常。
3. 严禁私自更改、调整或使用不合格的检验设备和工具。
七、质量检验记录和报告1. 检验人员要将检验结果及时记录在检验报告中,并签名确认。
2. 检验报告要包括产品的基本信息、检验结果、检验日期等内容。
3. 检验报告要保存密封,并按规定的时间进行存档。
4. 检验报告要可以追溯,可供相关部门和客户查阅。
八、质量检验结果评定1. 根据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结果,对产品进行合格、不合格的评定。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1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1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1一、总则为了加强对产品质量的检验管理,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及要求,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保证用户的满意与信任,制定本《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的产品的质量检验管理工作。
三、检验流程1.产品接收检验:在产品进入公司仓库时,由仓库管理人员对产品进行外观检查,检查是否有明显的破损或污染。
2.产品初检:由生产质量管理部门进行初检,对产品进行检查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及要求。
3.产品送检:产品送检由生产质量管理部门负责,根据产品类型及批次规定,按照一定的抽样比例进行抽检,并制作抽样记录。
4.检验方法:检验方法分为外观检查和性能检测两部分。
外观检查主要检查产品的外观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性能检测主要检测产品的性能指标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及要求。
5.检验记录:对每次检验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检验日期、产品信息、检验结果等内容,并进行存档。
6.检验评定:根据检验结果进行评定,合格产品放行,不合格产品进行处理,如退货、返修等。
7.处理记录: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详细记录,并进行退货、返修等处理,并进行存档。
四、检验设备和工具1.检验设备和工具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定期进行校准和检验,确保准确度和可靠性。
五、人员培训1.检验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2.定期对检验人员进行职业培训和知识更新,确保其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六、质量反馈与改进1.建立质量反馈机制,对检验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并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和改进。
2.定期对质量检验工作进行评估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
3.对于客户的投诉反馈,及时进行处理和跟踪,并进行记录和分析,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七、违规处理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依据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包括警告、处罚等。
八、附件1.质量检验记录表:对每次检验进行详细记录,并进行存档。
2.不合格产品处理记录表: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详细记录,并进行处理,并进行存档。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一、目的和范围本制度旨在明确产品质量检验的基本要求、程序和方法,确保产品在出厂前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满足顾客需求。
适用于本企业所有产品的质量检验活动。
二、职责1.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修订本制度,监督执行情况。
2. 生产部门负责按照本制度的要求进行自检和互检。
3. 检验人员负责对产品进行专业的质量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
三、检验程序(一) 原材料检验1. 所有原材料在入库前必须经过检验合格。
2. 检验内容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性能测试等。
3. 不合格原材料应立即隔离,并通知采购部门处理。
(二) 过程检验1. 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应设置检验环节。
2. 检验项目包括加工尺寸、外观质量、工艺符合性等。
3. 发现不合格品应立即停机,分析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
(三) 成品检验1. 成品检验应在产品包装前完成。
2. 检验内容包括最终尺寸、外观质量、功能性能等。
3. 成品检验应有详细的记录,包括检验数据和检验结论。
四、检验方法和标准1. 根据产品特性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如目测、量具测量、仪器分析等。
2. 检验标准应符合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或客户特殊要求。
五、不合格品的处理1. 不合格品应明确标识并隔离存放。
2. 对于可返工的不合格品,返工后需重新检验。
3. 对于无法返工的不合格品,应按照废品处理流程进行报废。
六、记录和报告1. 所有检验活动应有完整的记录,包括检验时间、检验人员、检验结果等。
2. 定期汇总检验数据,编制质量报告,供管理层评审。
七、培训和考核1. 定期对检验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检验技能。
2. 对检验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进行考核,持续提升检验质量。
八、制度的修订和完善根据产品发展和市场需求,定期对本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1. 引言产品质量是公司赖以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达到预期标准,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提高客户满意度,制定本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的产品的质量检验工作。
2. 检验职责2.1 检验部门的职责检验部门负责制定并执行产品质量检验方案,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公司内部质量要求。
检验部门还要负责对检验结果的统计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质量改进建议。
2.2 生产部门的职责生产部门要严格按照生产工艺流程进行生产操作,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减少产品缺陷的产生。
生产部门还要协助检验部门进行抽样检验和质量问题的分析。
2.3 销售部门的职责销售部门要与客户沟通并了解客户的质量要求,确保产品在出厂前符合客户的质量标准。
销售部门还要跟踪产品的使用情况,及时处理客户的质量投诉,并与检验部门协作进行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的制定。
3. 检验管理流程3.1 检验计划编制检验部门根据产品的特点和检验要求,制定检验计划。
检验计划包括检验标准、检验方法、检验依据、检验人员、检验样品数量等内容。
3.2 检验过程检验部门根据检验计划进行抽样检验或全检。
抽样检验的样品要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选择,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
检验人员要按照标准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并记录检验结果。
3.3 检验结果分析检验部门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如果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检验部门要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如果产品合格,检验部门要及时向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提供检验合格证明。
4. 质量改进措施4.1 质量投诉处理检验部门要及时处理客户的质量投诉,并与销售部门协作进行原因分析。
针对质量问题,要制定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并跟踪执行情况。
4.2 持续改进检验部门要定期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不断改进。
同时,要关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发展,以及行业和国家相关质量法规的变化,及时调整和改进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5篇)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1 目的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不投入使用,确保不合格的半成品不流入下道工序,防止不合格产品出厂。
2 适用范围确保适用于进货检验(或验证)、过程检验和出厂检验。
3 职责3.1技术部负责进货检验或验证、过程检验,成品出厂检验。
4 检验人员检验人员应具有高中(或中专)以上文化程度,了解产品特性,熟悉标准、规程等检验依据,掌握检验技术和相关知识,经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5 检验规程技术部组织制定进货检验规程、过程检验规程和成品检验规程,经总经理批准后发放给生产部和检验人员。
6 进货检验或验证6.1采购的原辅料及包装材料进厂后,仓库管理员作好待检标识,填写申检单交检验人员。
6.2检验人员按进货检验规程进行抽样、检验或验证,填写进货检验或验证记录,出具进货检验或验证报告。
6.3检验或验证合格的物资,由市场部仓库管理员办理入库手续;检验或验证不合格的物资,在不影响产品生产质量的前提下,经总经理批准后,作降价处理,若协商不成的,由市场部办理退货或索赔手续。
6.4市场部仓库管理员根据检验或验证结果对辅料、包装材料作好检验状态标识。
6.5当生产急需来不及检验时,由使用部门填写“紧急放行申请单”,经总经理批准后,准予紧急放行。
紧急放行时必须留下样品进行检验,并对已放行的物资做好标识和记录,一旦发现问题,由生产部门负责及时追回或更换。
6.6对随货提供检验报告的产品,检验员须查验报告的符合性。
对在供方检验合格的产品,仓库管理员依据技术部检验员出具的合格检验报告直接入库。
6.7进货检验或验证记录由技术部归档保管。
7 过程检验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半成品,依据过程检验规程进行检验;合格的转入下道工序或入库,不合格的由操作者及时返工或报废。
8 出厂检验产品加工完毕,生产车间或仓库填写申检单交技术部;技术部按产品标准或成品检验规程进行抽样、检验,出具检验报告;合格产品准予入库、出厂,不合格产品进行报废。
产品质量及检验管理制度

产品质量及检验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障产品质量,提高产品检验水平,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产品质量及检验管理制度》。
二、产品质量管理1、产品设计阶段:在产品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产品的结构、材料、工艺等因素,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2、原材料采购:所有采购原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公司规定的要求,严禁使用假冒伪劣原材料。
3、生产过程控制: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生产工艺流程进行,保证产品质量稳定。
4、成品检验:对成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公司规定的要求。
5、包装和运输:对产品包装和运输过程进行严格管理,保证产品不受损坏和污染。
6、售后服务:建立健全的售后服务体系,及时解决客户投诉和质量问题。
三、产品检验管理1、检验机构:建立专门的产品检验机构,配备先进的检验设备和技术人员。
2、检验流程:制定严格的产品检验流程,包括取样、检验、评定等环节。
3、检验标准: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产品检验,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4、检验记录:对每一批产品进行详细的检验记录,包括检测结果、检验人员、检验时间等信息。
5、不合格处理:对不合格产品要进行及时处理,包括报废、重新生产等措施。
四、产品质量管理制度1、质量目标:确立公司的质量目标,通过持续改进和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2、质量责任:明确各部门的质量责任,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
3、质量培训:加强员工质量意识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保证能力。
4、质量评估:制定质量评估制度,定期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估和改进。
5、质量奖惩:对质量管理工作优秀者进行奖励,对质量问题严重者进行处理。
五、产品质量及检验管理制度的执行1、领导责任:公司领导要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和检验管理工作,确保制度的执行。
2、员工参与: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产品质量和检验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团队。
3、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宣传产品质量和检验管理制度,提高员工和客户的认识。
4、监督检查: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对产品质量和检验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完整版)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完整版)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为加强我公司产品质量保证工作,明确质量检验工作任务、范围、职责,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包含:产品质量检验制度、质量状态标识、不合格品管理制度、钢材质量检验制度、外协件质量检验制度、检验员的考核标准等规定。
一、质检的基本职责1、负责原材料外购、外协件、毛坯、半成品,直至成品出厂整个生产过程的质量检验工作。
2、执行不合格产品不出厂的原则,保证出厂产品符合规定的标准和技术要求,负责签发产品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
3、检验工作应严格贯彻质量标准、严格执行检验制度,检验人员应按产品图纸,技术文件进行检验,做出正确判断,做好废品管理工作。
4、检验工作做到“预防为主”坚持首件检验,重视中间检验,严格完工检验,实行专群结合,充分发挥操作者自检的积极作用。
加强关键工序、关键零件,关键产品的质量检验,关键零件,关键产品要建立质量记录档案。
5、检验信息传递和可追溯性。
要求原始记录齐全,填写清晰、整洁,保存完整;统计报表内容完整、真实、准确,具有可追溯性并及时报送。
二、检验员的岗位职责1,严格按标准、图纸、工艺技术要求、检验规程的规定进行检验。
2,按公司的规定做好检验状态的标识。
3,做好检验记录。
4,签发不合格通知单,按规定发送有关部门。
5,对返修,返工后产品进行再检验,并重新进行检验状态的标识。
6,做好不合格率的统计,并参与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并参与跟踪落实。
7,对操作人员执行工艺进行监督,参加工艺纪律的考察。
8,努力学习,积极运用检验的新技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检验成本。
8,不断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努力降低错检和漏检率。
三、原材料、外购件进厂检验:1、凡进厂原材料、外购件须附有合格证或质保书,检验人员按规定进行检验并将检验结果通知采购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并作好记录。
2、凡不合格的原材料、外购件,检验人员应拒签入库单,财务处则不予结算。
3、凡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外购件,若需让步,须办理让步手续,在未办妥手续前任何人不得擅自动用。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产品质量检验管理,保证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销售的产品质量检验活动。
第三条公司应当依法设立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并对产品质量进行检验。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能力、设备条件和检验环境。
第四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明确产品质量检验职责、工作流程、检验标准和检验方法等。
第五条公司应当加强产品质量检验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检验水平。
产品质量检验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和业务能力。
第六条公司应当保证产品质量检验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公正性,不得篡改、隐瞒、谎报产品质量检验结果。
第七条公司应当对产品质量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和归档,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
第二章产品质量检验机构与人员第八条公司应当设立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并报请相关部门进行备案。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有与产品质量检验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二)有与产品质量检验活动相适应的设备、设施和工作环境;(三)有健全的质量检验管理制度和检验标准;(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九条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负责人应当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背景和经验。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人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相关专业学历或者专业技术职称;(二)具备相关的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三)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第十条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应当对其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第十一条产品质量检验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
第三章产品质量检验第十二条公司应当对生产、销售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行业规定。
第十三条产品质量检验应当根据产品的性质、用途、生产工艺和生产批号等因素,采用相应的检验方法和检验设备。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2)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一、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及配套产品入厂检验。
1、凡在生产上所需的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及配套产品等购进时,必须经质管部门的质量检验人员作入库检验,对受控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及配套产品须专职检验人员作入库检验,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不准入库,财务部门不得给予报销。
2、当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及配套产品等购进时,由供应部门提出报检,原材料、元器件必须提供合格证或说明书等技术资料,配套产品购进时,必须提供合格证,并说明其质量水平是否与配套产品质量水平相适应。
经检验员检验合格后,在验收单签字合格后验收入库;对属安标管理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及配套产品,供货方必须提供有效期内的“防爆检验合格证、安标证、生产许可证、省级以上检验报告等”证有效件。
3、购进的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等,按规定办理检验,合格者予以验收入库,不合格者填写不良品通知单,交供应或采购部门办理退货或办理代用手续。
4、对于既无标准又无技术要求的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及配套产品,检验人员应拒绝接受检验,直至提供或相应标准,方给予检验。
5、已检验合格并验收的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及半成品配套产品应做好妥善存放、保管,要摆放整齐,防止磕碰划伤。
二、机械加工质量检验1、检验员应按分担的检验范围,每班上班后以较快的速度,对每台机床生产工作加工出的第一个零件,认真进行检验,首件检验时,做到“三对照”即对照工艺、对照工装与加工出的零件相比较。
2、首件检验时,发现不符合图样、工艺规程要求的项目,应及时通知生产工人找出原因,以便及时改进。
3、首件检验时在确认达到工艺要求的前提下,经检验确认合格的零件,在零件的指定位置加盖检验员的标志。
4、对检验不合格的零件应交操作者及时返修,修后再次检验。
三、机械加工完工质量检验1、明确完工检验的任务与要求,认真执行技术标准或完工检验工艺,完工检验是零件加工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应严格按技术标准、产品图样、工艺规程及有关技术文件的要求进行检验。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3]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3]](https://img.taocdn.com/s3/m/f44650cc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f1.png)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1. 引言本制度旨在确保产品质量检验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高效性,从而提高产品质量,保障客户满意度。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产品的质量检验管理工作。
2. 管理标准2.1 质量检验部门的职责 - 质量检验部门负责制定质量检验方案、检验标准和操作规程,并进行质量检验。
- 质量检验部门负责记录并分析质量检验数据,提供持续改进意见。
- 质量检验部门负责培训相关员工,提高质量意识。
2.2 质量检验方案 - 每个产品都应制定相应的质量检验方案,包括检验任务、检验对象、检验标准、检验方法、检验工具等。
- 质量检验方案应经质量检验部门审核,并报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执行。
2.3 检验标准 - 检验标准应根据国家、行业标准以及客户要求制定,并确保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 检验标准应具体明确,包括产品的尺寸、外观、性能等指标。
2.4 检验方法 - 检验方法应根据产品的特点和检验标准选择合适的方法,包括手工检验、仪器检验等。
- 检验方法应经过科学验证和严格评估,并定期进行复核。
2.5 检验工具 - 检验工具应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要求,并定期进行检验和校准。
- 检验工具应在使用前进行检查和记录,确保其可靠性和准确性。
2.6 检验记录 - 所有质量检验工作应记录并归档,包括检验方案、检验记录、检验结果等。
- 检验记录应真实、准确、完整,并保存一定周期,以备查阅和审计。
3. 考核标准3.1 质量检验工作考核指标 - 按照质量检验方案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包括任务完成率、准确度、时效性等。
- 按照质量检验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考核。
3.2 质量检验工作考核流程 - 设立专门的考核小组,由质量检验部门负责组织和实施。
- 考核周期为每季度,每个考核周期结束后进行评分,并记录在案。
- 考核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人员,并进行奖惩。
4. 管理改进措施4.1 检验工作评估和改进 - 定期对质量检验工作进行评估,包括检验方法、检验标准、检验工具等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精选五篇)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精选五篇)第一篇: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质量检验管理制度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的生命,为了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加强产品质量管理,贯彻执行国家质量方政策、上级有关条例、规定、办法,推行本企业质量方针、政策、目标以及计划,并组织贯彻实施,特制定本制度。
一、质量检验程序:1.1检验程序主要有原材料、工序、成品、出库四个环节进行检验。
1.2各流程环节检验,用检验报告单和其它相关表单进行严格记录,交办公室备案存档。
1.3工作程序:1.3.1原材料检验:(采购部负责)1.3.1.1材料进厂时,采购员对材料的供货厂家、材料名称、型号、等级、数量、日期、价格等进行核查,并按检验标准对材料进行检验。
1.3.1.2 检验结果应书面记录,填写原材料《入库检验记录表》详细注明检验情况。
1.3.1.4 仓库保管员依据《入库检验记录表》确定是否进仓,物料必须经检验合格方可入库,仓管员必须对入库检验做好汇总记录,对物品做好标识,分类放置,妥善保管。
1.3.2 工序检验:(生产部负责,质检部协同)1.3.2.1 生产员工接受到生产任务的同时,必须要了解所加工产品的型号、规格、数量、图纸尺寸以及工艺要求,按要求生产。
不能随便改变流程和要求。
1.3.2.2 生产人员领取材料时,注意观察材料是否合格。
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材料,车间不得投入生产使用,并及时反馈。
1.3.2.3生产部、质检部负责对各工序的质量进行控制和监督,按照产品工序质量检验要求进行检验和监督。
对各工序进行巡查和抽样检查,并作好记录。
1.3.2.4 各工序生产人员严格进行首检、自检、互检、交接检,如发现质量问题,立即停止生产,及时上报有关负责人,进行检验隔离,作好工序检验记录,保证各工序生产质量。
1.3.2.5 加工的每种部件的首件必须检验,即由生产者自检、质检员终检,防止出现成批质量问题。
首件合格作为该工序的样品。
填好流水卡片和检验记录并盖上检印。
1.3.3成品检验(质检部负责)1.3.3.1 产品组装完成后,将成品放至待检验区,质检员按照成品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进行检验。
质量检验管理制度(4篇)

质量检验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企业的质量检验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保障用户权益,制定本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所有生产与销售的产品的质量检验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的具体实施负责人为企业质量部经理。
第二章质量标准与检验方法第四条所有产品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由质量部制订质量标准。
第五条质量部负责制定并宣布产品的检验方法和标准,对产品进行定期的检验与抽查。
第六条检验员应进行必要的培训,熟悉相关的检验方法和标准,并按照要求进行检验。
第三章质量检验流程第七条产品质量检验的流程包括:样品检验、生产过程检验、产品成品检验、出厂检验等。
第八条样品检验应从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开始,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
样品检验应包括外观、尺寸、材料等方面的检验。
第九条生产过程检验应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符合质量要求。
生产过程检验应包括生产参数的监控、样品的抽检、质量记录的填写等。
第十条产品成品检验应对生产的产品进行全面的检验,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成品检验应包括外观检验、测试检验、包装检验等。
第十一条出厂检验应对产品进行最后的检验,确保产品在出厂前符合质量要求。
出厂检验应包括全面的检验、记录的填写、合格证的颁发等。
第四章质量检验记录与报告第十二条质量部负责对各个环节的质量检验进行记录,包括样品检验、生产过程检验、产品成品检验和出厂检验等。
第十三条质量检验记录应包括检验员的姓名、检验时间、检验结果等内容。
第十四条质量部应定期制作质量检验报告,并向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和有关部门进行汇报。
第五章质量异常处理与整改第十五条发现质量异常情况时,质量部应及时记录并通知有关部门。
第十六条质量部应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质量整改,并追踪整改结果,确保质量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第六章质量检验的监督与评估第十七条质量部应定期对质量检验工作进行评估与改进。
第十八条质量部应接受内外部的监督与检查,确保质量检验工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提高产品质量检验工作,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用户满意度,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的产品的质量检验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的内容包括产品质量检验的组织机构、工作程序、责任和要求等。
第四条公司应根据产品质量特点和需求,制定详细的产品质量检验工作程序和检验标准,并进行定期修订和更新。
第五条公司应配备专业的质量检验人员,确保产品质量检验工作的有效进行。
第六条质量检验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业务能力和相关专业知识,并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的技能和素质。
第七条公司应建立相应的检验设备和场地,以确保质量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八条公司应建立产品质量检验档案,记录检验结果和相关信息,以便追溯产品质量问题和提供证据。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九条公司应设立质量检验部门,负责产品质量检验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第十条质量检验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一)制定和修订产品质量检验工作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二)组织质量检验人员进行产品质量检验,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三)跟踪和控制产品质量,及时提出改进措施,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四)组织和实施产品质量培训,提高质量检验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素质;(五)参与产品质量问题的处理和调查,提出改善措施。
第十一条质量检验部门应配备足够的质量检验人员,确保检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第十二条公司应制定质量检验部门的工作制度,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第三章工作程序第十三条产品质量检验工作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接收检验任务,了解检验要求和相关信息;(二)筹备和准备检验工作,包括准备检验设备、检验标准和样品等;(三)进行检验工作,包括检验样品的外观、尺寸、物理性能、化学成分等;(四)记录检验结果,填写检验报告和相关文件;(五)分析检验结果,提出评价和改进意见;(六)提交检验报告和相关文件给相关部门。
第十四条产品质量检验工作应采取严格的操作和操作规范,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一、制度背景与目的1.1背景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也是企业形象的体现。
为了规范和提高产品质量检验管理,保证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行业标准,提高产品质量,有效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2目的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行业标准;规范产品质量检验管理流程,明确责任与义务;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管理责任2.1企业管理层应制定质量目标,明确质量管理职责;2.2设立质量管理部门,明确质量管理职责和权限;2.3部门负责人应组织开展产品质量检验工作,并负责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三、质量检验流程3.1采购检验3.1.1按照供应商评估制度,对新供应商进行评估,并确定是否需要对采购物进行检验;3.1.2采购部门应定期指定质量员对采购物进行抽样检验;3.1.3对于不合格的采购物,要及时与供应商沟通或采取相应的措施。
3.2生产检验3.2.1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应设立检验点,对关键参数进行监控和检验;3.2.2对生产的半成品和成品进行检验,确保符合质量要求。
3.3储存检验3.3.1质量部门应组织定期对储存的产品进行抽样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稳定;3.3.2储存期限超过标准的产品,应进行定期检验,确保产品质量。
3.4出厂检验3.4.1产品出厂前应进行全面检验,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3.4.2对于不合格的产品,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不出厂。
四、质量记录与报告4.1检验员应按照相关规定填写检验记录,确保准确性和真实性;4.2检验记录应及时上报至质量管理部门;4.3质量管理部门应定期汇总检验结果,形成质量报告,并随时向管理层反馈。
五、不合格品处理5.1不合格品应及时进行报废或返工处理;5.2报废品应及时与相关部门确认并进行登记;5.3返工品应进行返修,并进行返修记录。
六、培训与提升6.1新员工入职时应进行相关质量检验流程的培训;6.2定期组织质量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与提升,保持专业素质。
七、制度宣贯与执行7.1通过内部培训、会议等形式,向全体员工宣讲该制度的内容与要求;7.2建立相关制度宣传员工奖励机制,提高员工对该制度的执行和宣传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1 目的
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不投入使用, 确保不合格的
半成品不流入下道工序, 防止不合格产品出厂。
2 适用范围确保
适用于进货检验(或验证)、过程检验和出厂检验。
3 职责
3.1 技术部负责进货检验或验证、过程检验, 成品出厂检验。
4 检验人员
检验人员应具有高中(或中专)以上文化程度, 了解产品特性, 熟悉标准、规程等检验依据, 掌握检验技术和相关知识, 经培训考核合格, 持证上岗。
5 检验规程
技术部组织制定进货检验规程、过程检验规程和成品检验规程, 经总经理批准后发放给生产部和检验人员。
6 进货检验或验证
6.1 采购的原辅料及包装材料进厂后, 仓库管理员作好待检标识, 填写申检
单交检验人员。
6.2 检验人员按进货检验规程进行抽样、检验或验证, 填写进货检验或验证记录, 出具进货检验或验证报告。
6.3 检验或验证合格的物资, 由市场部仓库管理员办理入库手续;检验或验证不合格的物资, 在不影响产品生产质量的前提下, 经总经理批准后, 作降价处理, 若协商不成的, 由市场部办理退货或索赔手续。
6.4 市场部仓库管理员根据检验或验证结果对辅料、包装材料作好检验状态标识。
6.5当生产急需来不及检验时,由使用部门填写紧急放行申请单, 经总经理批准后, 准予紧急放行。
紧急放行时必须留下样品进行检验, 并对已放行的物资做好标识和记录, 一旦发现问题, 由生产部门负责及时追回或更换。
6.6 对随货提供检验报告的产品, 检验员须查验报告的符合性。
对在供方检验合格的产品, 仓库管理员依据技术部检验员出具的合格检验报告直接入库。
6.7 进货检验或验证记录由技术部归档保管。
7 过程检验
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半成品, 依据过程检验规程进行检验;合格的转入下道工序或入库, 不合格的由操作者及时返工或报废。
8 出厂检验
产品加工完毕, 生产车间或仓库填写申检单交技术部;技术部按产品标准
或成品检验规程进行抽样、检验, 出具检验报告;合格产品准予入库、出厂, 不合格产品进行报废。
9 检验人员责任心不强, 未按规定进行检验或验证, 由此而给厂造成损失, 追究其责任, 并视情况赔偿所造成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