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田径队体能测试方法指导手册
田径运动会工作手册内容
![田径运动会工作手册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e5221694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c0.png)
田径运动会工作手册内容田径运动会工作手册。
一、前言。
田径运动会是学校体育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提高学生的体质素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田径运动会工作手册旨在为组织者提供一份全面的指导,以确保田径运动会的顺利进行。
二、赛前准备。
1.确定赛事项目,田径运动会包括短跑、长跑、跳高、跳远、铅球、标枪等项目,组织者需确定各个项目的比赛规则和赛程安排。
2.场地准备,田径比赛需要有合适的场地,包括跑道、跳高、跳远、铅球、标枪等比赛场地,场地的标准和规格需符合比赛要求。
3.器材准备,田径比赛需要使用的器材包括计时器、计分板、铅球、标枪、起跑器等,组织者需提前准备好这些器材并进行检查。
4.裁判和工作人员的选拔和培训,田径比赛需要有合格的裁判和工作人员来保障比赛的公平和顺利进行,组织者需提前选拔和培训好这些人员。
5.安全保障,田径比赛需要保障参赛选手和观众的安全,组织者需制定好安全保障措施,并进行相应的演练。
三、比赛进行。
1.开幕式,田径运动会开幕式是整个比赛的重要环节,组织者需设计一个精彩的开幕式,以激发选手和观众的热情。
2.比赛秩序,比赛秩序需按照赛程进行,组织者需安排好各个项目的比赛顺序和时间,以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
3.裁判工作,裁判要全程参与比赛,对选手的表现进行评判,并及时做出裁决,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
4.工作人员分工,工作人员需按照各自的职责进行分工,包括计时、计分、安保、医疗救护等,以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
5.观众管理,组织者需对观众进行管理,确保他们在观赛过程中不会影响比赛的进行,同时也要确保他们的安全。
四、比赛结束。
1.颁奖典礼,田径运动会的颁奖典礼是对选手的肯定和鼓励,组织者需设计一个庄重而温馨的颁奖典礼,以表彰优秀选手。
2.总结反思,比赛结束后,组织者需对整个比赛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包括比赛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以便今后的比赛做出改进。
3.器材清点,比赛结束后,组织者需对使用的器材进行清点和整理,以便下次比赛使用。
田径运动训练内容与基本方法
![田径运动训练内容与基本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a8f2927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8b.png)
田径运动训练内容与基本方法田径运动是一项高强度、全面发展的运动项目。
为了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竞技水平,田径运动训练涉及到许多内容和方法。
下面是关于田径运动训练内容与基本方法的详细说明。
一、速度训练速度是田径运动的核心要素之一,对于短跑、跳远、跳高等项目来说尤为重要。
速度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爆发力训练、起跑训练、冲刺训练等。
爆发力训练主要通过开合跳、坐位启动等动作来提高起跑时的爆发力;起跑训练包括起跑动作的练习以及起跑时间的测试和调整;冲刺训练则通过长跑、间歇跑、负重跑等方式来提高运动员的冲刺速度和耐力。
二、耐力训练耐力是长跑项目的关键要素,也对其他项目的训练有着重要影响。
耐力训练包括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两个方面。
有氧运动主要通过长距离跑、慢跑等方式来提高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和持久力;无氧运动则通过间歇跑、爬坡跑等方式来提高运动员的无氧代谢水平和爆发力。
三、技术训练技术是田径运动的基础,各个项目都有独特的技术要求。
比如,跳远项目需要训练弹跳、转体等技术动作;投掷项目需要训练摆臂、腰腹力量等技术要素。
技术训练主要包括分解动作的练习、技术动作的整合、技术要素的强化等。
同时,技术训练还需要通过视频分析、模仿学习等方式来帮助运动员纠正错误动作、提高技术水平。
四、力量训练力量对于田径运动同样至关重要,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稳定性和抗疲劳能力。
力量训练包括基础力量训练和专项力量训练两个方面。
基础力量训练主要通过杠铃、哑铃、俯卧撑等方式来提高运动员的肌肉力量和骨骼稳定性;专项力量训练则根据不同项目的要求,采用特定的器械和动作进行训练。
五、柔韧性训练柔韧性是田径运动中另一个重要的要素,它可以增加运动员的肌肉伸展度和关节活动度,减少运动伤害的发生。
柔韧性训练主要包括拉伸训练、瑜伽训练等。
拉伸训练通过各种伸展动作来放松肌肉、增加肌肉伸展度;瑜伽训练则通过各种体位和呼吸方法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稳定性。
六、心理训练心理训练对于田径运动同样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运动员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竞技状态。
体育锻炼指导手册
![体育锻炼指导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f0610599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ea.png)
学生体育锻炼指导手册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学号:_______800/1000 米800/1000米属于田径项目中的中长跑运动,从技术的结构来看它属于周期性运动。
在较长的时间内需要连续不断地重复跑步动作的每一个复步,是一个需要速度和耐力的综合性项目,中长跑运动是成绩的好坏,其一来自于运动员的先天素质,良好的体能和心肺功能是一个运动员出成绩的基础。
其二,后天的训练是提高运动成绩的有效手段。
动作要领:跑步时一定要放松、协调。
这就要求建立在正确动作的基础上,脚的着地应从脚后跟落地,从脚外侧滚动过渡至前脚掌蹬地。
上体正直放松,两臂自然有力的摆动。
呼吸要领:在中长跑练习中呼吸的方法尤其重要,一般我们采用嘴和鼻同时呼吸,不单用嘴呼吸或鼻呼吸。
有呼吸的节奏:一般来说初级阶段采用“两步一吸,两步一呼”的呼吸方法,即:跑两步吸完一口气,再跑两步将一口气呼出。
注意事项:“极点”它是中长跑中的术语,它是由于内脏器官的惰性使氧气的供应暂时落后与肌肉活动的需要,再加上肌肉活动产生的大量代谢产物得不到及时的运走,因此,跑一段时间后,就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呼吸困难、胸不发闷、四肢无力、跑速下降,产生难于继续跑下去的感觉。
在这时候就应该以顽强德意志坚持跑下去,同时加深呼吸,调整呼吸的节奏,在调整跑速,便会克服“极点”。
一旦渡过“极点”,就会获得第二次呼吸,感觉就会好多了!练习方法:1.发展一般耐力,可以增强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提高有氧代谢,还有助于提高支撑器官的力量。
方法主要采用强度不大和跑速稳定的长时间持续跑,心率控制在150次左右,如中等强度的 1500米、3000米、5000米....或更长距离的跑速练习。
2.坚持以“速度为中心”的原则训练,以速度耐力练习为主,例如,不等距离等间歇时间的练习方法。
如:200M+400M+800M+1000M 间歇时间分三分钟,预计成绩200米28秒,400米60秒,800 米2分20秒,1000米3分10秒。
(一)田径考核内容、方法及评分办法
![(一)田径考核内容、方法及评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a2f210e1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cb.png)
(一)田径考核内容、方法及评分办法1、考核内容(1)专项(2)身体素质(50米、立定三级跳远)2、考核方法(1)50米只测一次,立定三级跳远测3次,取最好成绩计分。
(2)径赛专项只测一次,田赛专项测试三次,取最好成绩。
(3)器材规格除男子110米栏和铅球外,其余均执行按成人比赛标准(男子110米栏高为91.4cm、铅球重6kg)。
3、评分办法(1)为了便于体育技能考试分数统计,体育技能考核满分为100分,录取时折算成录取分数(技能满分为180分)。
(2)专项成绩得分占总分80%,身体素质50米和立定三级跳远各占10%。
(3)专项成绩评分以田径运动技术等级标准为基准,进行分级评分。
二级运动员水平得72分。
运动水平在二级水平以下分为3个区间,分别为72-60,60-48,48-36,36分以下不予赋分。
运动水平在二级水平以上适当加分,区间为72-100分。
(4)身体素质评分标准(见附件1)。
附件1:身体素质评分表(二)定向越野考核内容、方法及评分办法1、考核内容(1)专项:百米定向(2)身体素质(50米、立定三级跳远)2、考核方法(1)50米只测一次,立定三级跳远测3次,记录最好成绩计分。
(2)按百米定向要求,在足球场布置场地,随机选择线路,只测试1次,记录成绩。
3、评分办法(1)为了便于体育技能考试分数统计,体育技能考核满分为100分,录取时折算成录取分数(技能满分为180分)。
(2)专项成绩得分占总分80%,;身体素质:50米和立定三级跳远各占10%。
(3)专项成绩评分依据是参照二级运动员标准(成绩和技术),运动水平在二级水平以下分为3个区间,分别为72-60,60-48,48-36,36分以下不予赋分。
运动水平在二级水平以上适当加分,区间为72-100分。
(4)身体素质评分标准:同田径身体素质标准(见附件1)。
(三)篮球考核内容、方法及评分办法1、考核内容(1)助跑摸高(男女必测)、原地五连纵跳摸高(限男子)(2)全场运球三点变线上篮、投篮(3)实战2、考核方法(1)助跑摸高、原地五连纵跳摸高助跑摸高考核方法:助跑单脚跳起摸高,以摸高的最高度计分,每人做两次,计其中一次最佳成绩;原地五连纵跳摸高考核方法:双脚原地连续起跳五次,取最高成绩。
中国青少年田径大纲教法指导
![中国青少年田径大纲教法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1b06d5e0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6b.png)
中国青少年田径大纲教法指导
中国青少年田径大纲教法指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基础知识:包括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如规则、器材、场地等;田径运动的基本技巧,如跑、跳、投等。
2. 基本技能:包括跑步、跳跃、投掷等技能的训练方法,如何提高速度和耐力,如何提高跳跃和投掷的远度和高度等。
3. 训练计划: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制定出合适的训练计划,包括训练的时间、强度、频率等。
4. 训练方法:包括各种训练方法,如速度训练、力量训练、耐力训练等,以及如何使用这些训练方法来提高青少年的田径技能。
5. 比赛策略:包括如何在比赛中制定策略,如何调整心态,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等。
6. 营养和恢复:包括如何根据训练的需求来合理搭配饮食,如何利用恢复方式来提高训练的效果等。
以上是中国青少年田径大纲教法指导的主要内容,具体的教法需要根据青少年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田径竞赛规程及体能测试方案
![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田径竞赛规程及体能测试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e582334afe04a1b171de8c.png)
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田径项目竞赛规程一、竞赛项目男子(26项):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5000米、10000米、110米栏、400米栏、3000米障碍、跳高、撑竿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铁饼、链球、标枪、十项全能、20公里竞走、20公里竞走团体、50公里竞走、马拉松、4×100米接力、4×200米接力、4×400米接力女子(25项):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5000米、10000米、100米栏、400米栏、3000米障碍、跳高、撑竿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铁饼、链球、标枪、七项全能、20公里竞走、20公里竞走团体、马拉松、4×100米接力、4×400米接力、投掷团体(铅球、标枪、链球、铁饼)混合(1项):男女混合4×400米接力二、运动员资格(一)符合《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运动员代表资格规定》(体竞字〔2018〕128号)的有关要求。
(二)符合《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的通知》(体竞字〔2019〕121号)和《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补充规定的通知》(体竞字〔2020〕168号)的有关规定。
(三)符合《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配合做好全军专业体育力量调整改革工作的通知》(体竞字〔2020〕176号)的有关规定。
(四)运动员年龄:男子50公里竞走、马拉松项目参赛运动员年龄须为20周岁及以上(2001年12月31日之前出生);投掷、投掷团体、全能、20公里竞走、10000米须为18周岁及以上(2003年12月31日之前出生);其他项目须为16周岁及以上(2005年12月31日之前出生)。
以上年龄均以2021年12月31日计算。
三、参加办法(一)体能准入所有参加决赛阶段的运动员须提前通过体能测试,总分达60分及以上方能获得准入资格。
田径运动技能学习指导计划
![田径运动技能学习指导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35cd716a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b0.png)
田径运动技能学习指导计划一、基本体能训练1.有氧运动:包括慢跑、快走、游泳、骑车等,能够提高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增强心肌的功能、提高心脏的排血量和肺的吸氧量。
每周至少进行3次有氧运动,每次30-60分钟。
2.核心力量训练:包括仰卧起坐、平板支撑、俯卧撑、下蹲等,能够提高肌肉的耐力和力量,增强身体的稳定性。
每周进行2-3次核心力量训练,每次20-30分钟。
3.柔韧性训练:包括拉伸、瑜伽、普拉提等,能够增加肌肉的柔韧性,减少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受伤几率。
每周进行2-3次柔韧性训练,每次20-30分钟。
4.速度与爆发力训练:包括蹲跳、抓举、引体向上等,能够提高肌肉的爆发力和速度,对田径项目的表现有着重要的作用。
每周进行2-3次速度与爆发力训练,每次20-30分钟。
二、田径项目技能训练1.短跑技能训练:包括起跑、加速、转弯、冲刺等,能够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和速度,对于参加100米、200米、400米比赛的运动员来说至关重要。
每周进行4-5次短跑技能训练,每次30-60分钟。
2.中长跑技能训练:包括持续性跑、节奏性跑、拉伸跑等,能够提高运动员的耐力和控制节奏的能力,对参加800米、1500米、3000米等比赛的运动员来说非常重要。
每周进行4-5次中长跑技能训练,每次40-90分钟。
3.跳远、跳高、三级跳技能训练:包括起跳技巧、飞行姿势、落地技巧等,能够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和领悟力,对参加跳远、跳高、三级跳比赛的运动员来说非常重要。
每周进行3-4次跳远、跳高、三级跳技能训练,每次30-60分钟。
4.铅球、标枪、铁饼、链球技能训练:包括发力技巧、旋转技巧、投掷技巧等,能够提高运动员的力量和速度,对参加铅球、标枪、铁饼、链球比赛的运动员来说非常重要。
每周进行3-4次铅球、标枪、铁饼、链球技能训练,每次30-60分钟。
5.栏架、跨栏技能训练:包括起步技巧、节奏技巧、套杆技巧等,能够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和节奏感,对参加短跨栏、长跨栏比赛的运动员来说非常重要。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训练方法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837148c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c9.png)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训练方法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训练方法可以根据体质测试项目的不同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方法:
1. 有氧耐力训练:针对测试项目中的有氧耐力项目,如长跑、800米、1000米等,可以进行长时间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自行车等,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以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水平。
2. 力量训练:针对测试项目中的力量项目,如引体向上、仰卧起坐、跳远等,可以进行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深蹲等,以提高力量和肌肉耐力。
3. 灵活性训练:针对测试项目中的灵活性项目,如身体前屈、纵跳等,可以进行伸展运动,如瑜伽、普拉提等,以增加关节的灵活度和肌肉的伸展能力。
4. 敏捷性训练:针对测试项目中的敏捷性项目,如20米冲刺、单脚连续跳等,可以进行敏捷性训练,如绳子跳、踢毽子等,以提高反应速度和协调性。
5. 身体姿势训练:针对测试项目中的身体姿势项目,如体前屈、身高、体重等,可以进行正确的姿势练习和保持良好的坐姿、站姿等,以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
6. 训练计划设计:根据个体的身体状况和测试项目的具体要求,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包括训练频率、强度和时间等,以达到提高体质的目的。
7. 休息和营养补充:在训练过程中,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让身体得到充分恢复。
同时,合理补充营养,保证身体的能量和营养需求,以提高训练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训练方法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避免过度训练和不适应训练造成的身体损伤。
另外,训练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运动姿势和呼吸方式,以保证训练效果和安全。
田径比赛中的短跑技巧与训练方法
![田径比赛中的短跑技巧与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c9716c2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b4.png)
田径比赛中的短跑技巧与训练方法短跑作为田径项目的一种重要形式,其技巧和训练方法对于选手的成绩提升至关重要。
在田径比赛中,短跑分为100米、200米和400米等不同距离,每个距离都有其独特的技巧和训练要点。
本文将从短跑的基本姿势、起跑技巧、加速技巧和训练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基本姿势在进行短跑比赛前,选手需要掌握正确的基本姿势。
基本姿势包括站立起跑姿势和跑步姿势两部分。
1. 站立起跑姿势站立起跑姿势是短跑的出发点,决定了选手的爆发力和速度。
选手应该保持身体直立,双脚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
此外,选手要注意抬头与放松,避免过度紧张。
2. 跑步姿势跑步姿势是短跑比赛中的关键,选手需要保持身体稳定、平衡和放松。
头部要保持直立,目光注视前方,肩部放松自然,胸部前伸,手臂保持95度弯曲,手掌自然微握,手肘与臂部呈直角。
下半身要保持膝盖高抬,踝关节与脚掌保持一直线。
二、起跑技巧起跑是短跑比赛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合理的起跑技巧能够有效提升选手的爆发力和加速度。
1. 准备姿势选手在准备起跑时,需要站在起跑线上,双脚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
同时,选手的脚掌应该与起跑线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便进行后续的爆发动作。
2. 起跑姿势起跑姿势是起跑的关键,选手需要以一只手指触地为支点,身体重心稍微向前倾斜。
同时,另一只手放在后方支撑地面,保持身体稳定。
双膝要微微弯曲,以便更好地迅速发力。
3. 起跑动作起跑动作分为三个阶段:爆发、提膝和摆臂。
首先,在发令枪响后,选手需要迅速收回前膝,并用力迅速将双臂从后方甩向前方。
此时,重心要向前转移,全力爆发出跑道。
接着,选手需高抬膝盖,力求腿部最大幅度迅速向前踢出,以扩大步幅并提高速度。
最后,在跑步过程中,选手要保持摆臂的力度和频率,使上半身与下半身产生更好的协调配合,以增加前进的动力。
三、加速技巧在短跑比赛中,加速过程是提高速度和保持高水平速度的关键。
1. 步幅变化在起跑之后的前30米内,选手要力求大幅提高步幅,迅速加速。
田径训练内容和方法
![田径训练内容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e1bc526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fb.png)
田径训练内容和方法田径训练是一种综合性的身体训练项目,包括了各种项目的技术训练、体能训练和心理训练等。
下面就田径训练内容和方法进行相关参考内容的介绍。
1. 田径训练内容:田径训练内容主要包括:速度训练、耐力训练、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和技术训练。
速度训练:包括起跑训练、加速训练和最高速度训练。
起跑训练可以通过提高爆发力,提高起跑速度;加速训练可以通过加强足底的力量和踏实踏地的技术动作,提高加速时的速度;最高速度训练可以通过提高肌肉爆发力和提高步幅来提高最高速度。
耐力训练:包括有氧耐力训练和抗阻力耐力训练。
有氧耐力训练可以通过长跑、跳绳等运动,提高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和耐力水平;抗阻力耐力训练可以通过重量训练、练习器械和力量网等方式,提高运动员的耐力和抗疲劳能力。
力量训练:主要包括肌肉力量训练、爆发力训练和稳定性训练。
肌肉力量训练可以通过举重、俯卧撑等训练方法,提高身体各个部位的力量;爆发力训练可以通过梯子训练、跳箱训练等方式,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稳定性训练可以通过平衡球、半球等训练方法,提高运动员的稳定性和肌肉控制能力。
柔韧性训练:通过拉伸、扭转和放松等方法,提高运动员身体的柔韧性和关节的灵活性。
柔韧性训练可以防止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受伤,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效果和身体适应性。
技术训练:根据各种项目的不同要求,进行相应的技术训练。
例如短跑项目可进行起跑技术、姿势和换道训练,跳远项目可进行起跳和着陆技术训练,标枪项目可进行投掷技术和用力训练等。
2. 田径训练方法:田径训练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以下是常见的几种训练方法。
分组训练法:将运动员按照实际情况分组进行训练,根据每个组的不同特点和水平,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和内容。
分组训练法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实现个体化的训练目标。
循环训练法:将训练内容按照一定的周期进行安排和安排,即将训练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周期化的安排和安排。
循环训练法可以更好地平衡训练负荷和恢复时间,提高训练效果。
青少年短跑项目训练指导手册
![青少年短跑项目训练指导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9d49385f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1c.png)
青少年短跑项目训练指导手册
青少年短跑是一项需要技巧和训练的竞技项目。
以下是一份针对青少年短跑项目的训练指导手册,帮助他们提升速度、力量和技术。
热身和冷却:每次训练前都要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包括跳绳、动态伸展和短暂的轻松短跑,以预防受伤。
训练结束后,进行冷却运动,如慢跑和静态伸展,以缓解肌肉紧张和释放身体热量。
基本跑姿和姿势:培养正确的跑步姿势,包括挺胸、放松肩膀、弯曲手肘、迈出髋关节和用脚掌着地。
保持身体的稳定和平衡,保持高效的动作。
爆发力和力量训练:进行爆发力和力量训练,如跳跃训练、高抬腿、踏板训练和山羊跳等,以增强腿部和核心肌群的力量和爆发力。
间歇训练:进行间歇训练来提高速度和耐力。
例如,进行一定时间或距离的快速冲刺,接着进行适度的恢复期。
重复这个过程,以增加耐力和拓宽乳酸耐受能力。
技术训练:包括起跑、转换和终点冲刺时的技巧训练。
学习正确的起跑姿势、快速的加速和转换方向的技巧,以及在终点冲刺时维持速度和力量。
柔韧性训练:进行柔韧性训练,如静态和动态伸展、瑜伽和泡沫滚轮按摩,以改善肌肉的灵活性和减少受伤的风险。
心理训练:培养正确的心理素质,包括专注力、自信心和耐力。
通过冥想、可视化和积极心态的培养,帮助青少年保持专注和克服困难。
合理安排训练计划:根据青少年的年龄、体能和训练目标,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
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和时长,但注意合理安排休息和恢复时间,以防止过度训练。
田径训练大纲
![田径训练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0022c94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5b.png)
田径训练大纲
田径训练大纲是指田径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系列训练计划和方法。
以下是一个一般性的田径训练大纲,具体内容可以根据运动员的个人情况和目标进行调整:
1. 身体状况评估:包括身高、体重、体脂肪含量等指标的测量,以及身体柔韧性、力量和耐力等方面的测试。
2. 有氧耐力训练:包括长距离跑等有氧运动,以提高心肺功能和增强持久力。
3. 速度与爆发力训练:包括短跑、起跳、跳远等训练项目,以提高速度、加快反应能力和爆发力。
4. 技术训练:针对各个项目的技术要求进行专门训练,如投掷、跳跃、短跑、中长跑等。
5. 力量训练:包括举重、器械训练等,以增强肌肉力量和爆发力。
6. 柔韧性训练:包括拉伸、瑜伽等,以增加关节灵活性和预防运动损伤。
7. 饮食和营养指导:为运动员提供合理的饮食指导,满足身体所需营养物质的摄入。
8. 心理训练:包括集中注意力、自我调节、克服压力等技巧的
培养,以提高比赛状态和心理素质。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田径训练内容,实际训练大纲需要根据不同项目、不同层次的运动员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同时,还应结合科学的训练理论和方法,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并根据运动员的训练进展进行不断调整和优化。
(完整版)田径教学常用动作要领
![(完整版)田径教学常用动作要领](https://img.taocdn.com/s3/m/36b5ae3b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e1.png)
(完整版)田径教学常用动作要领1.短距离跑短距离跑的动作过程包括: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终点跑等紧密联系的几个部分。
(1)起跑起跑的动作过程包括:“各就位”、“预备”、“跑”(鸣枪)三个环节。
“各就位”:动作前可以做1~2次深呼吸;听到口令后,身体放松,情绪稳定地走向起跑线,两手撑在起跑线前的跑道上,两脚依次在起跑器或起跑穴的支撑面上踏紧,后膝跪地;两臂伸直与肩同宽或比肩稍宽,两手拇指张开,其余四指并拢,手成拱形,两拇指相对支撑于起跑线的后缘;身体重心前移,两臂约与地面垂直,颈部放松,身体重量在两臂和两腿上,镇静而放松。
预备姿势中,高水平运动员的膝关节角度,前腿一般是90°-111°之间,后腿一般在118°-136°之间。
之所以采用蹲踞式起跑的另一个原因是:与站立式起跑相比,蹲踞式起跑的预备姿势在前方的稳定角更小,使得这种稳定状态就更容易被打破,人体就能获得更大的速度。
“预备”:听口令后,重心稍前移,臀部慢慢抬起,稍高于肩,后膝离地;两脚蹬紧起跑器,高度集中注意力听信号。
“跑”(鸣枪):预备"姿势应该稳定,两脚贴起跑器抵足板,注意力高度集中,两眼视前方三米处,注意听枪响。
枪响后后两手迅速推离地,两臂快速摆动,脚快速瞪离起跑器,使身体向前上方运动,前腿快速有力地蹬伸髋、膝、踝三个关节。
身体前倾至10米处逐渐抬起,快速跑下去。
弯道起跑的动作过程同上,只是向前加速的方向应沿着内沿弧线的切线方向跑进。
在教学中可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直道和弯道起跑为什么不同。
(2)起跑后的加速跑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是一个不可分的整体。
起跑开始,当后腿前摆着地的瞬间即开始了起跑后的加速跑。
起跑后的加速跑,第一步不宜过大,身体要保持适当的前倾,后蹬充分、积极有力,大小腿折叠较小,前摆积极、幅度较大,两臂积极有力地摆动,且幅度也较大,步频较快;随着跑速的加快,上体逐渐抬起,步长也逐渐加大。
国标体测方法
![国标体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08cf755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ab.png)
根据我所了解的信息,国家体育标准测试方法包括以下项目:
1. 坐位体前屈:测试者坐在垫子上,两腿伸直,两手向前推动浮标。
每个人可以测试两次取最好成绩,但是应注意测试时腿不可以弯曲。
2. 立定跳远:每人跳两次取最好的成绩。
注意跳时不要踩线,动作规范,用力准确可以跳得更远。
3. 50米跑:这是爆发力的测试,所以此项测试成绩,精确到小数点。
4. 800米或1000米跑:占总成绩的百分之二十。
女生八百米跑四分三四及格,三分一八满分;男生一千米跑四分三四及格,三分一八满分。
5. 肺活量:测试前先深吸一口气,然后尽力呼出,记录呼出气体的量。
6. 身高:受试者赤足,立正姿势站在身高计的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成60度角)。
测试人员站在受试者右侧,将水平压板轻轻沿立柱下滑,轻压于受试者头顶。
测试人员读数时双眼应与压板水平面等高进行读数,记录员复述后进行记录。
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测试误差不得超过0.5厘米。
7. 体重:与身高测试相配合,评定学生的身体匀称度,评价学生生长发育的水平及营养状况。
准确度要求误差不超过0.1%,即每百千克误差小于0.1千克。
以上是国家体育标准测试的一些方法,不同学校的具体实施可
能有所差异。
如需获取更准确的信息,建议直接咨询学校体育老师或者教务处相关工作人员。
100米体能专项测试流程
![100米体能专项测试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859f5467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d9.png)
100米体能专项测试流程
100米体能专项测试流程如下:
1. 受试者至少有两人协助测试,一个负责启动秒表,另一个负责记录成绩。
当受试者听到起跑信号后开始起跑,到达终点时停下秒表。
测试结果为倒计时结束的时间。
2. 当所有受试者完成测试后,一起计取平均值。
同时注意要剔除明显错误成绩(如抢跑或他人代跑)。
3. 在平坦、坚硬和无障碍的场地上进行测试,起跑姿势是蹲踞式起跑。
在犯规情况下重复测试两次后,成绩以秒为单位填入记录表中。
4. 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对于顺利完成测试至关重要。
5. 如果学校要求使用仪器设备,例如身高体重秤、坐姿双腿伸长测量仪等来评估体能水平,还需要按照相应的操作步骤进行。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询问老师或者体育辅导员获取详细信息。
国标体能课教案模板及范文
![国标体能课教案模板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a892011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8d.png)
一、教案名称国标体能课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国标体能测试的内容、目的和方法。
2.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三、教学对象本教案适用于小学四年级及以上学生。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国标体能测试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2.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五、教学准备1. 场地:田径场、篮球场、足球场等。
2. 器材:秒表、标志物、接力棒、跳绳等。
3. 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国标体能测试的内容和目的。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进行体能测试?(二)基本技能教学1. 教师讲解并示范立定跳远、跳绳、50米跑等基本技能。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互相评价,共同提高。
(三)体能训练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接力跑、障碍跑等体能训练。
2. 学生分组进行比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 教师点评,总结训练成果。
(四)游戏环节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趣味游戏,如“捉迷藏”、“接力传球”等。
2. 游戏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团队协作能力。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顾体能训练的成果。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国标体能测试的基本技能掌握程度。
2. 学生在体能训练中的表现,如团队合作、竞争意识等。
3. 学生对趣味游戏参与度和积极性。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
3.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国标体能课教案范文:一、教案名称国标体能课教案——立定跳远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立定跳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提高学生的下肢力量和爆发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协调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及以上学生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立定跳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竞赛办法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竞赛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4aadbc7a804d2b160b4ec0af.png)
附件2:《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竞赛办法一、2万米混合接力赛(一)比赛方法:每队男、女运动员各10人,每名男运动员完成1200米跑、女运动员完成800米跑,男女交替进行接力比赛。
(二)竞赛规则与相关要求:参照田径比赛规则与要求执行。
二、30+5人立定跳远团体赛(一)比赛方法:1、每队由学生运动员30人,教师运动员5人组成,依次完成比赛。
2、比赛时,运动员两脚自然分开站立,站在起跳线后,脚尖不得踩线。
两脚原地同时起跳,不得有垫步或连跳动作。
丈量起跳线后缘至最近着地点后垂直距离。
以厘米为单位,不计小数。
3、裁判员记录成绩,并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大学部分)进行评分。
全队总得分为每位运动员得分之和,总分高者名次列前。
如遇两队或两队以上总分相同,则名次并列,平均分配得分,且无下一名次。
(二)竞赛规则与相关要求:1、每人试跳三次,记录其中成绩最好一次。
2、发现犯规时,此次成绩无效。
三、男子30人引体向上团体赛(一)比赛办法1、运动员跳起双手正握杠,两手与肩同宽成直臂悬垂。
静止后,两臂同时用力引体(身体不能有附加动作),上拉到下颌超过横杠上缘为完成一次。
记录引体次数。
30名运动员依次完成。
2、裁判员报数并记录运动员引体次数,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大学部分)进行评分。
全队总得分为每位运动员得分之和,总分高者名次列前。
如遇两队或两队以上总分相同,则名次并列,平均分配得分,且无下一名次。
(二)竞赛规则及相关要求:1、引体向上时,不得借助其他附加动作撑起,否则,不计数。
2、两次引体向上的间隔时间超过10秒停止比赛。
四、30人仰卧起坐团体赛(一)比赛办法1、运动员仰卧于垫上,两腿稍分开,屈膝呈90度角左右,两手指交叉贴于脑后。
另一同伴压住其踝关节,以固定下肢。
受试者坐起时两肘触及或超过双膝为完成一次。
仰卧时两肩胛必须触垫。
裁判员发出“开始”口令的同时开表计时,记录1分钟内完成次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田径队体能测试方法指导手册
(2020年4月修订)
1、BMI指数
所需器材:身高计和体重计
BMI = 体重(kg)/身高2(m),例如:一个52kg的人,身高是155cm,则BMI= :52(kg)÷1.552(m)= 21.6。
身高(cm)和体重(kg)的测试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2、体脂百分比
所需器材:体成分仪(多频生物电阻抗分析法)
测试要求:按操作流程进行测试,备注体成分仪型号,测试结果保留小数点后2位。
3、坐位体前屈
所需要器材:坐位体前屈计
测试要求:被测者坐在垫子上,两脚抵住测试计,膝关节必须伸直,不能弯曲,双腿必须并拢,向前慢慢屈体,用双手中指指尖向前推动器材的滑片,直到最大范围(见图1),过程中不能突然发力,双膝也不能弯曲,有明显技术质量问题的重新进行测试,计量单位为厘米,计数精确到整数。
图1 坐位体前屈测试示意图
4、30米计时跑
所需器材:电计时系统
测试要求:被测者充分热身后,采用站立式或三点式起跑,运动员起动位置与电计时系统第一道光门(触发计时系统计时)位置≤1.0m(图2),用最快速度完成30m距离;每个运动员测试2次,取最好成绩,计量单位为秒,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
图2 30m跑起跑方式和计时系统摆放设置示意图
5、垂直纵跳
所需器材:电子纵跳垫或Optojump
测试要求:被测者站立于纵跳垫上,摆臂尽力垂直向上跳起,腾空后至落地前膝关节必须伸直,落于原处(见图3)。
被测者有3次测试机会,测试前允许有2-3次尝试,计量单位为cm,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图3 垂直纵跳测试示意图
所需要器材:杠铃杆,杠铃片,深蹲架
测试要求:被测者两脚稍宽于肩站立,脚尖可外旋15-30度,下蹲至大腿前侧达到或低于水平线再发力蹲起(见图4),有明显技术质量问题的深蹲不计数,计量单位为公斤,精确到整数。
测试流程:
-以运动员预估1RM的60%重量进行5-10次热身;
-休息1min;
-增加5-10%重量,运动员完成3-5次重复;
-休息2min;
-增加5-10%重量,运动员完成2-3次重复;
-休息2-4min;
-增加5-10%重量,运动员完成1次;
如仍可以继续,则休息2-4min后增加5-10%重量,完成1次。
如仍可以继续,则休息2-4min后增加5-10%重量,完成1次,依此类推,直到运动员不能完成蹬起动作;
注意事项:杠铃杆两旁需要各安排1人进行保护。
图4 深蹲直接测试法示意图
所需要器材:杠铃杆,杠铃片,卧推架
测试要求:被测者仰卧于卧推架,调整到合适的高度,双脚踩住地面,脊柱靠在卧推椅上,头部平放在卧推椅上,枕骨接触椅面,双手以适合的宽度抓握杠铃杆(见图5)。
拿起杠铃,向下曲臂,双肘要达到或小于90度,然后发力向上推起至双肘完全伸展,不得借助惯性完成动作,身体不得借力,有明显技术质量问题时不计数,计量单位为公斤,精确到整数。
以运动员预估1RM的60%重量进行5-10次热身;
休息1min;
增加5-10%重量,运动员完成3-5次重复;
休息2min;
增加5-10%重量,运动员完成2-3次重复;
休息2-4min;
增加5-10%重量,运动员完成1次;
如仍可以继续,则休息2-4min后增加5-10%重量,完成1次,依此类推,直到运动员不能完成蹬起动作;
注意事项:卧推架后面需要安排1人进行保护。
图5 卧推直接测试示意图
8、引体向上
所需器材:单杠
测试要求:引体向上要求被测者双手正握,间距比肩略宽,发力拉起过程中不允许身体有预摆动作(男运动员必须遵守上述动作规范,女运动员不做硬性要求);上拉时,下颌过杆,下放时,肘关节应该尽量伸直(见图6),才能被允许进行下一次上拉动作(男女运动员均须遵守上述动作规范)。
计算被测者按要求完成动作的次数,有明显技术质量问题的引体不计数。
图6 引体向上测试示意图
9、腹肌耐力
所需器材:长凳或跳箱
测试要求:被测者仰卧在长凳或跳箱上,躯干悬空,髂前上棘置于长凳或跳箱边缘,双手交叉放在胸前,用皮带固定住小腿,或者由同伴帮助固定小腿,尽量将身体保持在一个平面上(偏离幅度≤15°,见图7)。
记录运动员保持身体位置的时间,如果身体低于水平面时,进行一次提醒,如果仍然无法达到要求,即测试停止,计量单位为秒,精确到整数。
图7 腹肌耐力测试示意图
10、背肌耐力
所需器材:长凳或跳箱
测试要求:被测者俯卧在长凳或跳箱上,躯干悬空,髂前上棘置于长凳或跳箱边缘,双手交叉放在胸前,用皮带固定住小腿,或者由同伴帮助固定小腿,尽量将身体保持在一个平面上(偏离幅度≤15°,见图8)。
记录运动员保持身体位置的时间,如果身体不能保持在一个平面时,进行一次提醒,如果仍然无法达到要求,即测试停止,计量单位为秒,精确到整数。
图8 背肌耐力测试示意图
11、3000米计时跑
所需器材:电子计时系统或秒表
测试要求:被测者充分热身后,采用站立式起跑,用最快速度完成3000m距离,计量单位为“分:秒.00(mm:ss.00)”,精确到小数后两位。
12、2000米测功仪
所需器材:Concept 2赛艇测功仪(Model D,PM5),室内通风良好的体能场地。
测试要求:被测者尽全力在测功仪上以尽可能以最短时间的完成2000m距离(测试器材可以设置成2000m距离,无阻力),记录完成时间,计量单位为“分:秒.00(mm:ss.00)”,精确到小数后两位。
基本动作:1.用手抓住手柄周围,保持手腕平直。
2.保持肩膀放松,不要弯腰,坐高。
3.从臀部向前靠,膝盖弯曲,小腿垂直地面,大腿紧贴胸部,脚后跟自然抬起,手臂前伸,保持平直。
4.
大腿发力,蹬出,上半身和手臂保持不动;等大腿蹬伸到膝关节接近伸直,躯干积极向后摆动,接着双手顺势向后屈肘拉向胸腹交界处。
5.双手快速前伸复位,此过程身体和大腿保持不动,双手前伸过膝,身体向前,然后开始收大腿向前。
6.保持双手前伸,引领身体向前,膝关节自然屈曲,髋关节自然屈曲,保持坐高。
7.回到开始位置(入水位置)。
不断循环上面的动作(图9)。
图9 2000米测功仪测试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