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的受力分析课件

合集下载

分析自行车上的摩擦力

分析自行车上的摩擦力

分析自行车上的摩擦力作者:鲁明来源:《初中生世界·八年级物理版》2013年第03期摩擦力是一种常见的力,当两物体相互接触,相互挤压,并做相对运动或者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叫摩擦力.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有些摩擦是有利的,有些摩擦是有害的.我们总是要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下面就以自行车为例来加深对摩擦力的认识.一、自行车上的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自行车上的静摩擦都是有益的.各部件的固定和安装都要用到螺丝和螺帽,必须要把它们旋紧,主要目的就是增大部件之间的摩擦力.如前叉和龙头的固定、连接鞍座在车架上固定、前后轮在车架上固定、脚蹬在曲柄链轮上固定等;后轮胎和地面的摩擦也是静摩擦,因为它是驱使自行车前进的力,所以它也是有益的摩擦力;刹车时刹皮和车轮之间的摩擦能有效地控制车子的行进,所以它也是有益的.自行车上的动摩擦都是有害的.如中轴、前车轴、后车轴、前叉合件、脚踏轴等部件,同时包括刹车把手,它们在转动过程中极易使部件磨损,造成传动或转动障碍,所以它们之间的摩擦是有害的.二、自行车上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部位和方法1.自行车的种类很多,不管是哪种自行车,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都差不多.自行车上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二是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1)在自行车上有很多部位都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具体见下表.(2)自行车也有一些地方是采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具体见下表.2.自行车上减少有害摩擦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利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来减少摩擦;二是给某些部件加润滑剂来减少摩擦.(1)以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的部位和方法见下表.(2)自行车上也有通过给某些部件加润滑剂的方法来减少摩擦的,比如在链条和轴承处.三、车轮所受的摩擦力方向1.脚蹬自行车启动时车轮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如果问自行车是怎样前进的?很多同学都会说这个问题太简单了,“因为人用力蹬,所以车向前进”.实际上如果找一辆可以三点支撑的自行车(如图1),支起它的后撑脚,用手摇动脚踏使后轮转动起来,发现自行车是丝毫不前进的.所以自行车后轮还必须与地面接触才能前进.那为什么后轮着地时蹬车车就能前进呢?当我们骑在自行车上时,由于人和自行车对地面有压力,轮胎和地面之间不光滑,因此自行车与路面之间有摩擦力.那么这个摩擦力的方向是什么呢?这里结合图示加以受力分析.首先,当脚对脚蹬施加向下的作用力F时,链条带动飞轮向前(本文中是以向右为前,向左为后)转动,从而带动后轮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如图2箭头所示.此时后轮相对于地面有向后的运动趋势,如图3的箭头所示.根据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所以地面对后轮产生了向前的静摩擦力f,从而推动自行车能够前进,这就是自行车前进的动力,如图4所示.所以我们把自行车的后轮称为主动轮,而把前轮称为从动轮,是“被迫”旋转的,起辅助行驶和辅助平衡的作用.那前轮此时是否受到摩擦力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此时地面对后轮产生了向前的静摩擦力,使自行车向前运动起来,此时前轮相对于地面向前滚动,如图5箭头所示.而且地面又是粗糙的,所以前轮受到了地面的滚动摩擦力.根据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所以地面对前轮产生的滚动摩擦力f的方向是向后的.如图6的箭头所示.那么前轮所受滚动摩擦力有什么用?是用来阻碍自行车的运动的,其方向与自行车前进方向相反.正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自行车能够做匀速直线运动.2.当停止踏动脚踏板时车轮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当停止踏动脚踏板时,链条和外套都不旋转,但整辆自行车由于具有惯性仍然保持向前运动的状态,此时前轮和后轮都相对于地面向前运动,如图7箭头所示.因此地面对前轮和后轮都产生向后的滚动摩擦力f,如图8箭头所示.由于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根据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自行车处于减速状态.3.刹车时车轮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刹车时,刹皮与车圈间的摩擦力属于滑动摩擦力,阻碍后轮沿顺时针转动方向转动.因为接触面所受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就越大.如果此时手握刹车把手压力越大,刹皮对车圈的压力就越大,产生的摩擦力也就越大,后轮就转动得越慢.如果完全刹死,这时后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就变为滑动摩擦(原来为滚动摩擦,方向向后),强大的滑动摩擦力f 的方向与自行车前进方向相反(如图9箭头所示),阻碍了自行车的运动,使自行车迅速减速(或迅速停止运动).4.人通过走路推动自行车行驶时车轮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当人们在地上推自行车前进时,前轮和后轮的摩擦力方向都向后.示意图如图8所示.那谁和这两个力平衡呢?脚对地面向前的摩擦力.通过对自行车上的摩擦现象的再认识,我们不但进一步巩固了物理知识,而且能够和实际生活相联系,运用已有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体会到物理知识和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自行车中的力学

自行车中的力学

自行车中的力学0 引言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了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瞩目。

但是,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环境却出现了明显的恶化,特别是严重的雾霾天气,已经对广大人民的健康生活带来了危害。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绿色低碳生活成为了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其中自行车作为一种完全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各大城市中均掀起了一股“骑行热潮”。

自行车的出现距今已有百余年,最早是由法国人西夫拉克发明的。

而第一辆现代意义的自行车则出现在19世纪末的英国,后由传教士带入中国。

自行车分为公路自行车、场地自行车、三项赛/计时赛自行车、山地自行车、速降自行车、斜躺自行车、旅行自行车、广告自行车、越野公路车、双人/多人自行车、折叠车、电动自行车、小轮车等多种用途和种类,但不论哪种其基本结构和力学原理都是一样的。

1 自行车的基本结构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包括:1)前轮;2)辐条;3)花鼓;4)前叉;5)前刹;6)钢索;7)刹车及变速把手;8)车把;9)竖杆;10)车架;11)前变速;12)车座杆;13)车座;14)后刹;15)货架;16)飞轮;17)反光镜;18)后轮;19)后变速;20)脚撑;21)气门;22)后轮;23)链条;24)轮盘;25)脚踏;26)曲柄等等。

2 自行车受力分析根据自行车的构造可以看出,后轮为主动轮,是整个车体的驱动部分,而前轮为从动轮,在自行车运动时两个轮子均成顺时针转动,那么两个轮子的受力状况存在什么区别呢?下面我们分别对两个轮子的受力状态进行分析。

首先是后轮,其受力分析如下图1所示,后轮通过脚踏板和链条等传动装置,获得一个来自人力的力矩M1,因此呈顺时针方向转动,由于车轮相对于地面呈向后运动的趋势,所以会受到地面对其向前的摩擦力Fs,其力矩为M2,这就是驱动自行车向前运动的作用力。

图1 自行车后轮受力作用图我们再来看前轮,其受力分析如下图2所示,由于前轮为从动轮,因此它会被迫成顺时针方向转动,因此其相对地面的运动趋势为向前,所以会受到一个向后的摩擦作用力Fs’。

自行车受到的摩擦力分析

自行车受到的摩擦力分析

自行车上的摩擦力研究报告认识了摩擦力,探究了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有两个因素,并知道增加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摩擦力通常分为滑动摩擦、滚动摩擦和静摩擦几种。

滑动摩擦力是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所受到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有两个因素: 1.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有关,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2.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在日常生活中和生产活动中,有些摩擦是有利的,有些摩擦是有害的。

我们总是要增大有益的摩擦,减小有害摩擦。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有两种:1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2、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有多种:1、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2、用减小压力的方法来减小摩擦;3、利用滚动摩擦来减少摩擦;4、给某些部件加润滑剂;5使两个接触面彼此分开,如:气垫船、磁悬浮列车都是利用这种方法减小摩擦的。

生活中到处都有摩擦力,为了进一步了解摩擦力,锻炼自己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了解物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我们对结构比较简单,应用比较广泛的自行车进行了研究。

研究方式:1、查阅教材进一部熟悉有关摩擦力的知识。

2、拆卸、观察自行车的结构。

找出与摩擦力有关的部分。

3、询问老师、家长和修车师傅有关自行车的一些问题。

4、亲自去骑不同类型的自行车,具体体会它的不同之处。

5、利用网络资源收集有关自行车的资料。

6、分组分析讨论,大家合作,形成实验报告。

研究内容:一、自行车上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自行车的种类很多,不管是哪种自行车,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都差不多。

自行车上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大抵有两种:1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2、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

自行车很多地方都采用了第一种方法来增大摩擦-----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例如:图1:自行车的把手做成有花纹的图2:自行车的踏脚有花纹图3:轮胎做有花纹自行车也有一些地方是采用第二种方法---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如:自行车上用来固定零件的螺丝和螺帽必须要悬紧,以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力,防止螺帽脱落(如图4)。

自行车上的力学知识.ppt

自行车上的力学知识.ppt

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2)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 (3)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3.影响 (1)积极影响: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
联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2)消极影响:有利于西方列强的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
台湾 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
出行 (1)新式交通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 , 方式 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2)交通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使异地传输更为便 捷。 (3)促进了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也使人们的生活
多姿多彩 。
[合作探究· 提认知]
电视剧《闯关东》讲述了济南章丘朱家峪人朱开山一家, 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闯关东的前尘往事。下图是朱开山 一家从山东辗转逃亡到东北途中可能用到的四种交通工具。
依据材料概括晚清中国交通方式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提示:特点:新旧交通工具并存(或:传统的帆船、独轮车, 近代的小火轮、火车同时使用)。 原因;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与发展;
政府及各阶层人士的提倡与推动。
[串点成面· 握全局]



1.测量中的应用
在测量跑道的长度时,可运用自行车。如普 通车轮的直径为0.71米或0.66米。那么转过一圈 长度为直径乘圆周率π ,即约2.23米或2.07米, 然后,让车沿着跑道滚动,记下滚过的圈数n, 则跑道长为n2.23米或n2.07米.
2.减小和增大摩擦的应用
(1) 减小摩擦:车的前轴、中轴及后轴均采用滚 动以减小摩擦.为更进一步减小摩擦,常在这些 部位加润滑剂. ( 2 )增大摩擦:多处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以增 大摩擦.如车的外胎,车把塑料套,闸把套等. 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以增大摩擦 . 如在刹车 时,车轮不再滚动,而在地面上滑动,摩擦大 大增加了,故车可迅速停驶 . 而在刹车的同时, 手用力握紧闸把,增大刹车皮对钢圈的压力以 达到制止车轮滚动的目的.

自行车中的力学知识PPT资料优秀版

自行车中的力学知识PPT资料优秀版

高一(1)班校本课题组
组长:夏普开提
车把
成员:卡力布努尔、迪丽达尔、
娜菲莎、艾娜扎尔、迪努拉、 吐尔逊阿依、西里浦江、祖力亚尔、 依力努尔、阿不力克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前 叉
发言:卡力布努尔
自行车中 的 力学知识
课题:自行车中 的 力学知识
18世纪末,法国人西夫拉克发明了最早的自行车。 这样一来,人的双脚真正离开了地面,由双脚的交替踩动变为轮子的滚动。
谢谢大家
年12月21日
自行车中 的 力学知识
3:知识应用
c.压强知识的应用
(1)自行车车胎上刻有载重 量。如车载过重,则车胎受到 压强太大而被压破。
(2)座垫呈马鞍型,它 能够增大座垫与人体的接 触面积以减小臀部所受压 强,使人骑车不易感到疲 劳。
自行车中 的 力学知识
3:知识应用
d.简单机械知识的应用 龙轮用了车省的 头牙了省皮力车 与盘 轮 力 的 杠闸 自 转; 轴 或 拉 杆把 行 轴后 : 省 力 ,与 车 等轮 脚 距 。 可连 制 。与 蹬 离 自 增杆 动 飞板,行大是系 轮与还车对一统 及链使为刹个中
前轴
自行车中 的 力学知识
e.功、机械能的知识运用
1840年,英格兰的铁匠麦克米伦,进过改进制造出了 前后轮都用铁制.前轮大,后轮小的自行车。
自世界上第一辆自行车问世至今已有200多年的 了。 自行车中 的 力学知识
前轮
(2)弹簧的减震作用
自行车中 的 力学知识
2:自行车结构
2:驱动系统
切记:
脚蹬、中轴、 1840年,英格兰的铁匠麦克米伦,进过改进制造出了 前后轮都用铁制.前轮大,后轮小的自行车。
自行车中 的 力学知识

初中物理自行车中的物理知识ppt课件

初中物理自行车中的物理知识ppt课件

一、力学知识:
1、摩擦方面:
(1)车轮是园的:

(2)自行车车轮胎、车把套、脚踏板以及刹车块处均刻有
一些花纹:

(3)车轴处经常上一些润滑油:

(4)所有车轴处均有滚珠:

(5)刹车时,需要纂紧刹把:

(6)紧蹬自行车前进时,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 自行车前进的动力,前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 是自行车前进的阻力;
各种开关:金属弹性形变。 液晶显示:液晶电励变态。 马达:电能转化动能。 变速箱:齿轮传动。 液压系统:液压传动。 玻璃:光线传播。 灯光:光线聚焦。 外型:流体动力学。
资 金 是 运 动 的价值 ,资金 的价值 是随时 间变化 而变化 的,是 时间的 函数, 随时间 的推移 而增值 ,其增 值的这 部分资 金就是 原有资 金的时 间价值
资 金 是 运 动 的价值 ,资金 的价值 是随时 间变化 而变化 的,是 时间的 函数, 随时间 的推移 而增值 ,其增 值的这 部分资 金就是 原有资 金的时 间价值
自行车中的物理知识
资 金 是 运 动 的价值 ,资金 的价值 是随时 间变化 而变化 的,是 时间的 函数, 随时间 的推移 而增值 ,其增 值的这 部分资 金就是 原有资 金的时 间价值
S=2×10cm×5cm=100cm2,当人骑自行车时,对
地面的压力大约为F=(500N+150N)=650N,对地面
的压强为6.5×104Pa。
(2)在螺母处要加一个垫圈:

(3)自行车的脚踏板做得扁而平:

(4)自行车的内胎要充够足量的气体,在气体的体
积、温度一定时,气体的质量越大,
越大。
(5)自行车的车座做得扁而平甚至用有海绵, 。

自行车的受力分析

自行车的受力分析
自行车的受力分析
目录
• 自行车的基本结构 • 自行车的运动原理 • 自行车受到的力 • 自行车的平衡分析 • 自行车的性能优化
01 自行车的基本结构
车架
01
02
03
受力分析
车架是自行车的主体结构, 承受骑行者的体重以及行 驶过程中的各种外力。
材质与构造
车架通常由铝合金、碳纤 维等轻量化材料制成,设 计上需满足强度和刚度的 要求。
静态平衡是自行车最基本的状态,也 是实现动态平衡的基础。在静态平衡 状态下,自行车的重心位置和支点位 置决定了自行车的稳定性。
动态平衡
动态平衡是指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保持平衡的状态。此时,自行车受到的外力包括重力、地面给它的 支持力、摩擦力和空气阻力等。
动态平衡的实现需要骑行者的身体姿态和力量控制,以及自行车的悬挂系统和转向系统等机构的协同 作用。通过调整骑行者的身体姿态和力量控制,以及自行车的悬挂系统和转向系统等机构的参数,可 以优化动态平衡的表现。
详细描述
当地面反作用力大于自行车的驱动力 时,自行车将停止前进。地面反作用 力的大小取决于自行车的轮胎与地面 的摩擦力以及自行气阻力是自行车在空气中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它阻碍自行 车的运动。
详细描述
空气阻力的大小取决于自行车的速度、形状和表面粗糙度。 为了减少空气阻力,可以采取减小自行车迎风面积、优化车 身设计以及使用低阻轮胎等措施。
03 自行车受到的力
重力
总结词
重力是自行车受到的主要力之一,它作用在自行车和骑行者的整体上,使自行 车和骑行者向地面方向沉降。
详细描述
重力是由地球吸引产生的力,它垂直向下作用在自行车和骑行者上。在平路上, 重力使自行车和骑行者向地面沉降,而在下坡路面,重力则帮助自行车加速。

自行车结构分析

自行车结构分析

应变片的主要位置以及杆件尺寸
4 2010-9-4
5 2010-9-4



6 2010-9-4
车把的加载方案
人扶把时应力的测量 利用砝码进行实验模拟
7 2010-9-4
人加载时车锁梁的承重 0 -10 应变值 -20 -30 -40 -50 次数 1 2 3 4 5 6 7 绿 红
人加载时车身左右摇晃,不利于静态实验进行, 因此不能证明车体是否垂直于地面。
24 2010-9-4
研究展望
车座设计在什么位置上生物能可以得到 最高利用
人能平稳地骑行前进,是依靠车把两端和车座 三个支撑点形成一个平面,来维持平衡的。在 这三个点中,车座是主要支撑点,它承受着大 部份身体的重量。除了掌握正确的骑行姿势 , 我们是否可以从结构上考虑,进一步降低能量 的消耗。
25 2010-9-4
20 2010-9-4
斜梁
此梁也受弯距,但与主梁比较,显得很小。
21 2010-9-4
ε ε ε
22 2010-9-4
自行车的车座梁受弯最小,只受轴 向拉压,因此某些赛车将此梁设计 成为断梁的形式,并在此安装减震 器,从而达到较好的效果。
23 2010-9-4
自行车的车把 虽然车把受到弯扭组合影响, 虽然车把受到弯扭组合影响,可是扭矩的影 响很小。实际上,对于普通型自行车, 响很小。实际上,对于普通型自行车,人坐 在车上,由于车把受扭 很小,所以车把可以 在车上, 很小, 设计的尽量舒服,美观。 设计的尽量舒服,美观。但是车把受扭的考 验是在自行车行使中突然捏闸时, 验是在自行车行使中突然捏闸时,扭矩会突 然增大。 本实验受于静态的限制, 然增大。但是 本实验受于静态的限制,无 法对其状态进行模拟。 法对其状态进行模拟。

分析自行车上的摩擦力

分析自行车上的摩擦力
手 上 打 滑
如果 问 自行 车 是 怎样 前 进 的 ?很 多 同 学都会 说这个 问题太 简单 了 . “ 因 为 人 用
力蹬 , 所 以 车 向前 进 ” . 实 际 上 如 果 找 一 辆
可 以三 点 支 撑 的 自行 车 ( 如图 1 ) , 支 起 它 的后 撑 脚 ,用 手 摇 动 脚 踏 使 后 轮 转 动 起 来, 发 现 自行 车 是 丝 毫不 前 进 的 . 所 以 白行
那 为 什 么 后 轮 着 地 时 蹬 车 车 就 能 前
进 呢 ? 当我 们 骑 在 自行 车 上 时 , 由于 人 和
自行 车 对 地 面 有 压 力 , 轮 胎 和 地 面 之 间不 光滑 , 因此 自行 车 与路 面之 间 有 摩 擦 力 . 那 么 这个 摩 擦 力 的方 向是 什 么 呢 ?这里 结 合 图示 加 以受 力 分 析 . 首先 , 当脚 对 脚 蹬 施 加 向 下 的 作 用 力
部 位 方 法

图 1

图 2
刹 车 皮 一般 选择 耐磨 的材料 .例如 刹 车 装 置 橡胶 材 料 制造. 通过 握 紧刹 车把 增 大 刹 车 皮 对 车 轮 的 压 力 来 增 大 摩 擦 力, 从 而 阻 碍 车 轮 的 转 动 自行 车 的 链 条 在 传 动 时 与 前 后 齿 轮
链 条与 之 间都有 摩 擦 , 如 果链 奈 太松 弛 , 会 齿 轮 之 间 产生 链 条打 滑 的 现 象 .所 以适 当调 紧链 条也 是 通过 增 大压 力达 到 增 大 链 条 与齿轮 之 间 的有 益摩擦 的 目的
螺 丝与 自行 车上 用来 固 定零 件 的螺 丝 和 螺
地 面 向前 运 动 , 如 图 7箭 头 所 示 . 因 此 地 面

自行车中的力学原理

自行车中的力学原理

自行车中的力学原理自行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极其常见的一种交通工具。

它的出现距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最早的自行车是由法国人西夫拉克发明的,它没有传动系统,靠两脚蹬地向前滑行,最快只能达到时速20公里。

后来苏格兰人皮埃尔发明了前轮带脚蹬的自行车。

第一辆现代意义的自行车出现在19世纪末的英国,后由传教士带入中国。

据统计目前中国有大约五亿辆自行车。

左图为自行车的基本结构1:前轮 2:辐条 3:花鼓 4:前叉 5:前刹 6:钢索 7:刹车及变速把手 8:车把9:竖杆 10:车架 11:前变速 12:车座杆 13:车座14:后刹 15:货架 16:飞轮 17:反光镜 18:后轮19:后变速 20:脚撑 21:气门 22:后轮 23:链条24:轮盘 25:脚踏 26:曲柄*几个重要的概念:传动装置:包括主动齿轮(轮盘)、被动齿轮(飞轮)、链条及变速器。

齿轮比:主动齿轮(轮盘)与被动齿轮(飞轮)的齿数之比;传动比:齿轮比乘以后轮的直径;传动行程:传动比再乘以圆周率即为传动行程,即每蹬踏一周单车前进的距离。

*自行车运动力学自行车运动是一种半机械化运动。

人们应掌握一定的机械原理和力学知识,有效地利用传动速比,合理掌握运动强度,巧妙节省体能消耗,从而以充沛的体力,达到高效的运动·自行车传动自行车是传动式机械,它的传动装置包括主动齿轮、被动齿轮、链条及变速器等。

齿轮比与传动比关系着自行车的使用效率。

后轮运转实质在于:在链条传动下的飞轮带动后轮转动,飞轮与后轮具有相同的角速度,而后轮半径远大于齿轮半径,由线速度增大,提高了车速。

齿轮比:主动轮对被动轮的齿数之比为齿轮比。

如果两个齿轮的齿数相同,那末踏蹬一周,两个齿轮和后轮都各旋转一周。

假如主动齿轮的齿数大于被动齿轮的齿数,那么每踏蹬一周,被动齿轮转的圈数就大于一周多,速度加大。

因此,齿轮比与主动轮的齿数成正比,与被动齿轮的齿数成反比。

以g代表齿轮比,c代表主动齿轮的齿数,f代表被动齿轮的齿数,它们之间的关系用公式表示,即:g=c/f例如:赛车轮盘为49齿,飞轮为14齿,即可求出齿轮比为: g=c/f=49/14=3.5 也就是说蹬踏轮盘一周,飞轮转三周半。

自行车所涉及到的物理知识

自行车所涉及到的物理知识

力学:自行车的运动受到牵引力、重力、空气阻力等力的影响。

力学原理用于描述自行车的运动和稳定性。

动力学:自行车的加速、减速和转向等运动是由动力学原理控制的。

例如,牵引力和摩擦力影响自行车的加速度和速度。

牵引力:骑手踩踏脚踏板时施加的力量会产生牵引力,推动自行车前进。

牵引力的大小取决于骑手的力量和脚踏板与轮胎之间的摩擦力。

摩擦力:自行车的运动受到多种摩擦力的影响,包括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风阻等。

减小摩擦力可以提高自行车的运动效率。

惯性: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

自行车在运动过程中具有惯性,需要施加力量来改变它的速度或方向。

力的平衡:当自行车处于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时,牵引力、摩擦力和重力之间达到了力的平衡。

力的平衡是保持自行车稳定运行的重要条件之一。

动能和势能:自行车在运动过程中会转化动能和势能。

骑手施加力量给自行车增加了动能,而行驶过程中的重力势能会转化为动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