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材料与环境对小班幼儿建构游戏行为的影响.
浅谈小班建构区域游戏材料的投放
浅谈小班建构区域游戏材料的投放小班教育中,区域游戏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区域游戏中,材料的投放是关键,不同材料的投放能够激发儿童的不同兴趣和想象力,促进他们的认知、语言、情感和社交能力等多个方面的发展。
因此,如何设计材料的投放对于小班教育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考虑材料的质量。
在小班教育中,儿童的兴趣是容易受到材料的质量影响的。
因此,在选择材料的时候,需要确保材料的安全、无毒、无害、无刺激性。
同时,还要选用具体的能够引起儿童兴趣的材料,如彩色的玩具、音乐类玩具等。
这些材料能够吸引儿童的视觉、听觉等感知器官,起到刺激他们认知发展的作用。
其次,我们还要注意材料的数量。
小班的面积有限,因此材料的投放要考虑面积的大小。
过多的材料会让小班看起来杂乱无章,不容易引起儿童的兴趣,反而会让他们感到压抑。
因此,要根据小班的面积和儿童的数量来选择材料的数量,适当控制材料的投放量。
再者,设计材料的投放要考虑到儿童的不同年龄段和发展水平。
小班中的儿童年龄不等,也有不同的发展水平。
因此,材料的投放需要考虑到儿童的不同需求。
针对幼儿的发展特点,应该选择一些能够激发他们动手、动脑、探索世界的材料。
同时,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还要根据他们的特点选择不同类型的材料,比如涂色笔、积木、绘本、游戏等。
最后,我们还要注重材料投放的变化和更新。
儿童的兴趣和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因此材料的投放也需要随之调整。
每隔一段时间,应该对材料进行适当更新和更换,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浅谈小班建构区域游戏材料的投放
浅谈小班建构区域游戏材料的投放1. 引言1.1 介绍小班建构区域游戏材料的重要性小班建构区域游戏材料的投放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游戏是幼儿学习和成长的主要方式之一,而游戏材料的选择和投放直接影响到游戏的质量和效果。
小班幼儿正处于认知、情感、社会、身体等各方面的发展阶段,因此合理的游戏材料投放可以促进他们的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建构区域游戏材料的特点是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合作精神,让他们在自己的活动中不断地探索和发现。
投放适合的建构区域游戏材料不仅可以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游戏体验,还能够引发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从而促进他们全面的发展和成长。
在小班教育中,重视建构区域游戏材料的投放不仅是为了给幼儿提供好的游戏环境,更是为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发挥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2. 正文2.1 选择适合的游戏材料选择适合的游戏材料是建构区域游戏的第一步。
游戏材料应该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发展程度,能够满足他们的探索和创造欲望。
游戏材料应该是具有启发性的,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彩色积木、拼图玩具、磁性玩具等,都是具有启发性的游戏材料。
游戏材料应该是多样化的,能够满足不同幼儿的喜好和需求。
有些幼儿喜欢搭积木,有些幼儿喜欢玩沙盒,因此在选择游戏材料时要兼顾到不同的游戏方式和兴趣。
游戏材料应该是安全的,不含有任何有害物质,确保幼儿在玩耍过程中能够安全、放心地享受游戏。
选择适合的游戏材料对于小班建构区域游戏的成功开展至关重要。
只有根据幼儿的实际需求和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游戏材料,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
2.2 投放游戏材料的原则一、安全性原则:首先要确保游戏材料的安全性,避免幼儿在使用过程中受伤。
材料要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无毒无害,边缘要修整光滑,避免尖锐的边角伤及幼儿皮肤。
二、合理性原则: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兴趣以及发展水平来选择适合的游戏材料。
材料的种类和数量要合理搭配,确保能够引发幼儿的兴趣和主动参与。
幼教启蒙游戏设计心得交流:小班孩子的建构游戏实践与反思
幼教启蒙游戏设计心得交流:小班孩子的建构游戏实践与反思引言在幼儿教育中,游戏是孩子们学习、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特别是对于小班孩子,建构游戏在启蒙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设计精心的建构游戏,可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认知能力。
本文将分享小班建构游戏的设计心得,总结实践中的经验与反思。
游戏设计理念建构游戏是指孩子们通过碰触材料、搭配各种工具和道具,进行主动探索、建构和表达的游戏形式。
对于小班孩子,设计建构游戏时要考虑到以下几点理念: -寓教于乐:让游戏充满乐趣,激发孩子的参与欲望。
- 贴近生活:游戏材料与孩子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易于理解与操作。
- 引导思考:通过设计引导孩子思考、解决问题,促进认知发展。
游戏设计实践游戏名称:色彩世界游戏目的:让孩子认识不同颜色,激发色彩搭配能力。
游戏材料:•七种颜色小球•彩虹色纸板•色彩卡片游戏流程:1.学习颜色:让孩子认识七种颜色小球,并对应到色彩卡片上。
2.手工制作:利用彩虹色纸板,让孩子制作自己的彩虹。
3.色彩搭配:让孩子在彩虹上搭配各种颜色小球,创造出色彩丰富的作品。
游戏反思通过这次游戏实践,我们发现: 1. 孩子们对颜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且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参与度。
2. 游戏过程中,孩子们互相分享、交流想法,合作能力得到提升。
3. 部分孩子对于色彩搭配能力仍有待加强,需要在后续活动中加以培养。
结语通过小班孩子的建构游戏实践与反思,我们认识到了游戏设计中的重要性,并深刻体会到游戏对于孩子成长的积极影响。
希望未来能继续探索更多创新的游戏设计,为孩子们的幼教启蒙工作助力。
以上即为本文所分享的幼教启蒙游戏设计心得交流,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浅谈材料与环境对小班幼儿建构游戏行为的影响.
案例背景:在小班区域游戏中,建构区是孩子非常喜欢的地方。
建构区中色彩鲜艳、形状各异,各种不同材质的积木非常吸引孩子。
同时,建构游戏对孩子运用不同材料表达和表现生活,培养和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游戏是儿童不可缺少的基本活动。
它是儿童,尤其是学前儿童活动和学习的基本形式,也是儿童的基本权利。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从认知发展的角度指出,游戏是儿童认知机能活动的反映,游戏既能满足儿童情感和智慧发展的需要,又能使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即表象格式)得到练习和发展的机会,促进认知的发展。
新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埃里克森认为,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是自我的重要机能。
游戏在解决各种矛盾中体现出自我教育和自我治疗的功能,有助于儿童认识世界和克服心理危机。
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和健康具有无可替代的发展效应。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
游戏是儿童依据自己的想象构建各种虚假情景的创造性活动,反映着社会文化对儿童的影响。
我国的老一辈儿童心理学家、幼儿教育家陈鹤琴指出:“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
”幼儿的原则就是“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戏”。
在《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也指出,游戏活动是一种基于0~6岁儿童内在需要的自发自主性活动,在幼儿园课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游戏不仅是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的反映,也对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有重要的价值。
游戏对于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已被所有的学前教育工作者所认同。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应该如何创设游戏环境,如何介入幼儿游戏,如何自然、不着痕迹地对幼儿的游戏进行指导,却是令教师煞费脑筋的问题。
从自身的带班经历中,我发现,起初的一个月,孩子们在建构区玩时,兴趣很高,但是拼搭的物品却不尽人意。
孩子们在最初的五分钟里,能够非常认真投入地进行拼搭,各自搭着自己设计的房子,形状不一。
但是不一会儿孩子们将积木全部用完了,开始实行“拆房子”再“拼搭”。
于是,满地的积木堆积在区域中,孩子们又开始玩弄着某一个形状的积木,有的咬在嘴中,有的把积木放在屁股地下。
浅谈小班建构区域游戏材料的投放
浅谈小班建构区域游戏材料的投放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学前教育机构开始关注小班建构区域游戏的开展。
小班建构区域游戏是指利用各种不同的游戏材料和环境,促进儿童在游戏中的综合发展和学习。
在小班建构区域游戏的开展中,游戏材料的投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好的游戏材料可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认知、情感、社交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游戏材料的选择、投放原则和具体的材料种类三个方面,浅谈小班建构区域游戏材料的投放。
游戏材料的选择在小班建构区域游戏中,游戏材料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不同的材料可以促进儿童不同方面的发展。
要考虑到儿童的年龄和发展水平,选择适合他们发展特点的游戏材料。
3-4岁的儿童适合使用色彩鲜艳、形状简单的大块积木,而5-6岁的儿童可以尝试使用更加复杂的积木和搭建工具。
要考虑到游戏材料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可以选择不同种类的积木、穿线、图形卡片等。
这样可以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他们在游戏中的全面发展。
要考虑到游戏材料的安全性和环保性,选择无毒、耐用的材料投放在建构区域,保障儿童的安全和健康。
投放原则在小班建构区域游戏中,游戏材料的投放原则分为六个方面:分层次、分功能、分区域、分场所、分兴趣和分任务。
投放游戏材料要根据儿童不同年龄段和发展水平进行分层次,确保材料的适用性和挑战性。
要根据建构区域的特点和游戏目标进行分功能,布置不同种类的游戏材料,包括搭建、涂鸦、拼贴、雕塑等。
要将不同功能的游戏材料分布在不同的区域,比如搭建区、涂鸦区、拼贴区等,保证儿童在游戏中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然后,要在不同的场所设置建构区域,比如室内和室外,密切结合儿童的活动需求和天气条件。
要根据儿童的兴趣设置游戏材料,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和参与度。
要根据教师的设计设置不同的游戏任务,引导儿童在游戏中完成不同的任务和目标。
具体的材料种类在小班建构区域游戏中,可以选择多种多样的游戏材料,以满足儿童的发展需求和兴趣爱好。
浅谈小班建构区中游戏材料的投放与幼儿行为的研究
浅谈小班建构区中游戏材料的投放与幼儿行为的研究在小班建构区中,游戏材料的投放和幼儿行为的研究都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通过适当投放游戏材料,可以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体验,促进他们的认知、语言、社交等方面的发展。
同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制定适当的教学计划,提供个性化的教育。
首先,适当投放游戏材料可以为幼儿创造丰富的学习环境。
在小班建构区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兴趣,选择各种适宜的游戏材料,如积木、拼图、画板、玩具等。
这些材料能够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帮助他们主动参与游戏,进而促进他们的认知和创造力的发展。
其次,游戏材料的投放能够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会与其他幼儿或教师进行互动和交流,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而游戏材料可以作为具体的话题和对象,为幼儿提供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机会。
通过与材料的互动,幼儿可以学会用适当的语言描述和表达,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另外,适当投放游戏材料还能够促进幼儿的社交发展。
在小班建构区中,幼儿通常会和其他幼儿合作或竞争,共同完成一个任务或玩一个游戏。
这种合作和竞争的过程可以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和社交技巧。
同时,通过与其他幼儿的互动,幼儿可以学会分享、合作、尊重和理解他人,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此外,对幼儿行为的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观察和记录幼儿在小班建构区的行为,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发展水平。
通过分析幼儿行为,我们能够判断他们的发展是否正常,是否存在问题,并因此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干预措施。
例如,如果发现幼儿在游戏中常常孤立自己,缺乏与他人互动的欲望,可能就需要通过引导和激励来促进他的社交能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小班建构区中游戏材料的投放和对幼儿行为的研究对于幼儿的发展和教育都具有重要意义。
适当投放游戏材料可以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学习环境,促进他们的认知、语言和社交等多个方面的发展。
浅谈小班建构区域游戏材料的投放
浅谈小班建构区域游戏材料的投放
小班建构区域游戏材料的投放十分重要,它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游戏体验和发展。
在
投放游戏材料时要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以及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
力。
首先,投放的游戏材料要满足孩子们的年龄特点,不同年龄的孩子有不同的发展需要。
2-3岁的幼儿喜欢物品的色彩和形状,可以投放颜色多样、形状各异的积木和拼图等玩具;3-4岁的幼儿则更喜欢角色扮演和社交游戏,可以投放各种玩具厨具、娃娃等;而5岁以
上的幼儿则更注重游戏的规则和竞争性,可以投放各种拼装玩具、棋类游戏等。
其次,游戏材料的投放也要考虑孩子们的兴趣爱好。
有些孩子喜欢动物,可以投放各
种动物拼图、布艺动物等;有些孩子喜欢车辆,可以投放各种车辆模型、铁路游戏等。
通
过满足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可以让他们更加投入到游戏中去,增加游戏的乐趣和意义。
最后,投放游戏材料也要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投放的游戏材料中,可以
设置一些具有多样性、可变性和可组合性的材料,如积木、玻璃球、毛线等。
这些材料可
以让孩子随意组合,发挥想象力,创造出自己的游戏,从而增强他们的创造能力和想象
力。
总之,小班建构区域游戏材料的投放是一项需要仔细考虑和安排的工作。
通过了解孩
子们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以及合理设置游戏材料,可以打造一个充满创意和乐趣的游
戏环境,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浅谈小班建构区域游戏材料的投放
浅谈小班建构区域游戏材料的投放随着小班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区域游戏材料的使用已经成为了小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域游戏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起集体意识,更能够提高他们的探索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因此,正确地投放区域游戏材料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材料的选择要明确目的。
每种游戏材料都应该有明确的目标,例如魔法沙盘可以帮助幼儿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迷宫游戏可以帮助幼儿掌握方向感,提高他们的空间认知能力。
在为小班投放区域游戏材料的时候,要明确每个材料的目的,并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材料。
其次,材料的质量要有保证。
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小班教育的效果,因此要选择质量较好的材料。
以塑料积木为例,应该选择无毒、无味道、光滑、耐摔、易洗的材料,这样可以保证孩子的安全,同时也有利于材料的清洁和保养。
再次,材料的数量和种类要适当。
投放区域游戏材料的数量和种类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既要满足教学需要,又不能过多。
在选择材料的时候,要注意避免重复选择相同类型的材料,同时也要注意给孩子提供不同类型的材料,以促进孩子的多元化发展。
最后,材料的布置要合理。
投放区域游戏材料的布置要符合教育意义,并遵循逻辑性和安全性原则。
要注意布置的区域要符合游戏的目标,例如将魔法沙盘放在角落里,将乐高积木放在正中心。
同时,在布置过程中也要注意安全问题,例如材料的放置高度、材料的密度等问题,以保证孩子的安全。
总之,投放区域游戏材料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需要教师巨大的耐心和付出。
只有正确地选择、投放和布置区域游戏材料,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潜力,让小班教育更加有效。
浅谈小班建构区中游戏材料的投放与幼儿行为的研究
浅谈小班建构区中游戏材料的投放与幼儿行为的研究第一篇:浅谈小班建构区中游戏材料的投放与幼儿行为的研究浅谈小班建构区中游戏材料的投放与幼儿行为的研究所谓建构游戏是幼儿利用不同的建构材料,通过思维和创作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
我们大家都知道,建构游戏是一直都是深受幼儿喜欢的一种游戏类型。
它给幼儿快乐、经验、学识、思想、健康,是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重要的教育手段。
它之所以深受幼儿喜爱是在于它的操作性,幼儿通过建构操作,在认识形、色、增强空间概念的同时,相互启发丰富了生活经验,提高认识能力,也学习了平铺、延伸、叠高、架空及围封等技能。
既然如此,游戏的可操作物即游戏材料便显得尤为重要。
幼儿游戏是在作用于游戏材料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老师在投放游戏材料时,必须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原有的经验,同时也要考虑到材料投放的方式,包括数量、种类和种类的搭配,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幼儿游戏的发展。
下面我就本班在开展游戏“小小建筑师”的材料的投放与幼儿的行为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1、材料的投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下学期的幼儿虽然有了造型的意识,但目的性不强,且作品简单,因此,在小班阶段,我们为幼儿提供的材料主要是简单的形状,如方形的、圆形、三角形等,且与形象玩具结合使用,让孩子能够建构一些简单的造型。
例如,在小班的建构活动中,我们提供许多方形的纸盒给他们做房子,并且准备了一些三角形的屋顶,考虑到小班幼儿动手能力差,我们还准备了一些三角形、长方形的屋顶,并且在墙上张贴了一些房子的照片,让小班幼儿模仿着进行粘贴。
2、材料的投放要有层次性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孩子的能力各不相同的,因此要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游戏需求,就要为孩子提供有层次性的游戏材料。
雪花片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建构游戏材料,它不仅能够促进幼儿手的精细动作的发展,而且可以通过变化,给幼儿无限的想象空间,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因此,能力强、富于创造力的孩子就可以用雪花片进行嵌插花、扇子、人,桥、飞机等。
浅谈幼儿园低结构材料在建构区游戏中的作用
浅谈幼儿园低结构材料在建构区游戏中的作用我们幼儿园打造的走廊开放式建构区选择的材料主要的就是低结构材料。
那什么是低结构材料呢、无具体形象特征的材料,它是幼儿游戏活动开展的基础,是幼儿建构知识的依托。
我们倡导幼儿自主性活动的形势下,低结构材料发挥的作用尤为重要。
那么,低结构材料在建构区游戏中,低结构材料究竟具有怎样的作用呢?下面,根据我们幼儿园在建构区投放的低结构材料,浅谈一下我的看:一、能增强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首先我们幼儿园建构区里的低结构材料全是让家长跟幼儿一起搜集的。
他们包括各种各样幼儿平时可以看见到、触碰到的物体,如易拉罐、奶粉桶、纸盒、瓶盖等,它们简单化、变化多,可以促使幼儿主动思考、学习与探究。
而且,幼儿可通过对这些材料的排列、组合、拼搭、镶嵌、接插等方法,提高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搭建方法,并有利于实现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
小班幼儿年龄小,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会投放一些大小相同的纸盒、彩色鲜艳的圆桶等。
同时在建构区游戏时我们会开展“小猪盖房子”、“我的家”等主题活动,这样不仅能锻炼和培养幼儿动手能力还可以丰富幼儿想象力。
中班的幼儿在材料投放上我会更加的丰富一些。
大小形状就是多样的,这样会更加的吸引他们,同时他们也会选择两种或者三种材料进行组合时搭建。
搭建出来的事物会更加的丰富形象。
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他们动手能力比较强,那我们就会让们自己制作一些辅助材料。
他们会用一些彩笔或者剪刀将低结构的材料进行改造。
这样,幼儿通过对低结构材料在建构区中使用,不仅使幼儿感受到了搭建的成功的愉悦感和成就感,而且使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增强,丰富了幼儿的感知体验。
二、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低结构材料没有具体的形象,没有固定的玩法,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与兴趣,对材料进行随意组合,也可以对同一种材料实现多种玩法。
如此,我们便能为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广阔的机会和平台,满足幼儿探索世界万物的天性。
在一次建构区游戏当中,我们班的孩子用各种低结构的材料搭建了一个大大的房子。
浅谈小班建构区域游戏材料的投放
浅谈小班建构区域游戏材料的投放小班建构区域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的主要场所。
在建构区域内,孩子们通过自由的游戏活动,可以锻炼思维,促进感知和发展身体协调能力。
而游戏材料的投放是影响游戏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选择和投放适合的游戏材料对于小班建构区域的效果具有关键性作用。
我们需要理解小班建构区域的特点。
小班建构区域通常是一个比较开放的空间,能够容纳多个孩子同时进行游戏。
在这样的环境中,材料的投放应该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
在小班建构区域,3-6岁的幼儿是主要的使用者,所以投放的材料应该符合他们的认知和能力水平,能够引发他们的兴趣并且能够与他们的发展需求相匹配。
我们需要考虑游戏材料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小班建构区域内的游戏材料应该具有一定的多样性,这样才能够引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可以投放一些积木、穿珠、插接模型、泥土、小工具等材料,这些材料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和成长。
游戏材料的投放还应该考虑到孩子们的兴趣和需求。
在小班建构区域内,我们可以观察孩子们的游戏偏好和兴趣点,据此来调整和投放游戏材料。
如果发现孩子们对城市建筑感兴趣,可以投放一些城市建筑模型和道路模型;如果发现孩子们对农场活动感兴趣,可以投放一些农场动物和农具玩具。
通过合理的投放,可以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获得更好的乐趣和学习体验。
游戏材料的投放还应该考虑到安全性和卫生性。
在小班建构区域内,我们需要选择没有尖锐边角、无毒无害的材料,并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保证游戏材料的安全和卫生。
这样才能够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健康成长。
游戏材料的投放也应该考虑到材料之间的搭配和配比。
在小班建构区域内,可以适当地配置一些基础材料,比如各种形状的积木、搭配模块等,引导孩子们进行基础建构活动。
也可以适当地配置一些拼图、图形卡等材料,引导孩子进行一些认知和智力开发的游戏。
通过合理的搭配和配比,可以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教育笔记 环境与材料对小班角色游戏行为的影响
教育笔记:环境与材料对小班角色游戏行为的影响“孩子好可爱呀!孩子太有才了!”孩子在角色游戏中种种可爱的表现。
孩子们每天也都兴趣盎然的投入到游戏中去。
变化真是太大了!这一切的变化来自于环境的及时调整与跟进。
一、游戏环境要宽敞和谐。
开学,开设了“娃娃家”、“超市”、“理发店”等主题。
刚开始,孩子们还比较喜欢做游戏,可是时间一长,他们就兴趣减弱了。
有的孩子总是徘徊在各主题之间,想进去又不进去;有的孩子虽然在游戏中,可是他的目光是涣散的,并不对自己的游戏专注;还有的孩子干脆就看窗外的风景。
反正总有那么些孩子游离在外,无所事事,没有游戏行为。
第一次的教研看评活动,各位老师帮我找到了问题所在:各游戏主题的地方太小。
“娃娃家”是狭长的一条通道,如果有两三个孩子在里面,就不能活动自如了。
“理发店”地方虽然不小,可是里面有四个角色,再加上客人,确实太拥挤了。
于是经过探讨,我们决定进行改造,先将“兰兰家”和“理发店”“拆迁”并互换位置,“红红家”也进行了重新翻造。
装修一新的“红红家”有客厅、化妆间、厨房,而“兰兰家”有卧室、洗衣房。
两个娃娃家在功能上形成了互补,地方也比以前大了很多。
为防止有太多的“客人”进入“娃娃家”而显得拥挤,我们在鞋子上做起了文章。
“红红家”的门洞里有两双鞋套,暗示可以有两位客人进去做客,“兰兰家”则用自制的拖鞋来暗示进去的客人数。
这也与我们生活中到别人家做客要脱鞋的习惯相吻合。
“理发店”则只用两名理发师,但他们的工作则兼顾了美容师和洗头工,这也使得理发店宽敞了很多。
“红红家”选用了紫色花的及时贴来包装各种家具,围墙和门则用空的纯净水瓶子拼搭而成,显得晶莹剔透,整体和谐而温馨。
“兰兰家”大面积地使用席子和木纹纸,显得凉爽而质朴,犹如吹来了一股清新的中国风。
“理发店”的转门改小了,变成通透的了,镜子是采用真实的镜子,爱美的宝宝可以看到自己打扮好的样子了。
这样和谐而宽敞的环境孩子怎能不喜欢,当然会投入其中做他们喜欢的游戏了。
浅谈小班建构区域游戏材料的投放
浅谈小班建构区域游戏材料的投放
小班建构区域是幼儿园中常见的一个学习区域,它能够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小班建构区域中,游戏材料是非常重要的,投放好游戏材料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想象力,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构建能力。
对于小班建构区域的游戏材料,我们应该注重材料的多样性。
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材料,如积木、拼图、穿珠、插钉、泥土等,这些材料不仅能够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还能够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不同的材料能够让幼儿在不同的场景中进行构建,从而丰富他们的感知和理解。
对于小班建构区域的游戏材料,我们应该注重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会对材料进行打磨、摆放等操作,因此材料应该具有一定的耐用性和稳定性。
材料应该符合安全性标准,避免对幼儿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对于小班建构区域的游戏材料,我们应该注重材料的组织和管理。
游戏材料的投放应该有一定的规划和布局,方便幼儿的选择和使用。
材料的分类和整理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不同的材料,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和想象力。
对于小班建构区域的游戏材料,我们应该注重材料的更新和更新频率。
游戏材料的更新能够增加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避免材料的单调性和陈旧感。
更新频率的掌握能够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去充分利用和发挥材料的作用,不至于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幼儿的无所适从。
浅谈小班幼儿建构游戏的指导策略
浅谈小班幼儿建构游戏的指导策略小班幼儿阶段是儿童认知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建构游戏作为一种既寓教于乐又有助于儿童全面发展的活动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小班幼儿教育中。
然而,要有效指导小班幼儿的建构游戏,需要掌握一些指导策略。
本文将浅谈小班幼儿建构游戏的指导策略,包括提供合适的游戏材料、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提供适度的引导和促进社交合作等方面。
通过合理运用这些策略,可以更好地指导小班幼儿的建构游戏,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第一部分:提供合适的游戏材料为了满足小班幼儿自主探索的需求,教师应该提供具有开放性和多样性的游戏材料。
例如,各种堆叠积木、拼图、磁力棒等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原料和工具,例如纸张、彩笔、剪刀等,鼓励幼儿进行绘画、剪纸等活动,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艺术才能。
通过提供合适的游戏材料,可以激发小班幼儿的探索欲望和积极性。
第二部分: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教师应该创设一个舒适、安全、干净、宽敞的游戏环境,以促进小班幼儿的建构游戏。
游戏环境要布置得尽可能简洁、清晰,避免干扰幼儿的注意力。
此外,教师可以将游戏环境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例如角色扮演区、建构区、美术区等,让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不同的游戏区域。
在游戏环境中,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游戏引导板书,例如“今天我们做什么游戏?”“要完成这个游戏,我们需要哪些材料?”等等,帮助幼儿明确自己的游戏目标,引导他们有目的地进行游戏。
第三部分:提供适度的引导在幼儿建构游戏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提供适度的引导,既不能过于干预幼儿的自主探索,也不能完全放任幼儿的发展。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讲解的方式,向幼儿展示一些建构游戏的技巧和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提供参考。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和解决问题。
例如,“你认为这个积木该怎么搭建?”、“你觉得这个图案有什么不同?”等等。
通过提问,教师可以鼓励幼儿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浅谈材料在区域游戏中对幼儿的重要性
浅谈材料在区域游戏中对幼儿的重要性【摘要】区域游戏在幼儿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丰富的材料,幼儿可以获得丰富的感官体验,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
区域游戏也可以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激发想象力,引导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在区域游戏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教育者应该重视材料的运用,创造出更丰富多彩的游戏环境,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通过区域游戏,幼儿可以获得全面的发展,不仅学会解决问题,还可以培养社交能力和想象力,提高认知能力。
在幼儿教育中,应该充分利用材料,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更多的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区域游戏、幼儿、材料、感官体验、认知能力、社交能力、想象力、问题解决、教育、发展、重要性、运用。
1. 引言1.1 区域游戏的定义区域游戏是指结合一定的空间环境和特定的材料,让幼儿在其中自由探索、体验和互动的游戏活动。
在区域游戏中,通常会设置不同的游戏区域,每个区域都有特定的主题和材料,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区域游戏,幼儿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各种能力,如感知能力、认知能力、运动能力和社交能力。
区域游戏的目的不仅在于提供娱乐和享受,更重要的是通过游戏的方式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
幼儿在参与区域游戏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探索和互动来获取知识和经验,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区域游戏被认为是幼儿园教育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活动形式,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1.2 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幼儿是一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对于整个社会的未来都至关重要。
幼儿期是一个人最容易受外界影响和塑造的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提供适当的环境和材料对于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
幼儿的发展包括身体、智力、社会和情感等各个方面。
在这个阶段,幼儿的大脑发育迅速,他们开始建立起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可以帮助幼儿进行感官体验和探索,从而促进他们的认知能力的发展。
幼儿在区域游戏中还可以与其他小伙伴互动,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
浅谈小班建构区域游戏材料的投放
浅谈小班建构区域游戏材料的投放小班建构区域游戏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可以帮助幼儿培养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而投放合适的游戏材料则是建构区域游戏能否成功进行的关键。
本文将从材料的选择、数量的控制和投放的原则三个方面来浅谈小班建构区域游戏材料的投放。
一、材料的选择小班建构区域游戏的材料应当具备多样性和开放性,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选择材料时,可以根据材料的颜色、形状和材质来分类,确保每种类型的材料都具备一定的代表性和数量。
颜色方面的材料可以选择一些鲜艳丰富的颜色,比如红色、黄色、蓝色等,这样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
形状方面的材料应该是多样化的,有圆形的、方形的、长方形的、三角形的等等,这样可以让幼儿在建构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启发。
在材质方面可以选择一些容易操作的材料,比如木块、积木、磁贴等,这样可以让幼儿在建构游戏中有更多的可能性。
二、数量的控制在投放建构区域游戏材料时,需要注意数量的控制。
首先要保证每种类型的材料的数量都有一定的代表性,不能出现某种材料太多而另一种材料太少的情况。
其次要考虑到小班的实际情况,不能投放过多的材料,以免幼儿在游戏中无所适从,导致混乱。
最后要考虑到材料的更新和更换,及时清理不适用的材料,确保建构区域游戏材料的新鲜感和多样性。
三、投放的原则投放建构区域游戏材料的原则是要尽可能地创造一个能够激发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环境。
在投放材料时,可以将不同类型的材料分开放置,比如将颜色相似的材料放在一起,将形状相似的材料放在一起,这样可以让幼儿更容易地找到所需要的材料,同时也有利于他们的分类和整理能力的培养。
还可以在建构区域的周围放置一些可以激发幼儿创造力的图片和玩具,比如一些动物造型的玩具、一些卡通人物的图片等,这样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自己的想象世界。
小班建构区域游戏材料的投放需要考虑到材料的选择、数量的控制和投放的原则。
只有在这三个方面都兼顾到了,才能够创造一个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建构区域游戏环境。
幼教论文小班建构区域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的改进策略
幼教论文小班建构区域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的改进策略幼教论文小班建构区域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的改进策略幼儿园中的小班是孩子们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的重要场所。
因此,建构一个适宜的区域环境,合理投放教育材料,对幼儿的发展和学习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小班建构区域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的改进策略,以提升幼儿园小班教育质量。
一、创设灵活的区域环境1.1 设计布局合理小班区域环境的设计布局应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可以根据各个活动区域的功能安排,将大型活动空间、阅读角、角落游戏区、创意艺术区等合理地分配布置。
同时,要注重保持空间的灵活性,便于随着孩子的成长和需求而进行相应调整和改动。
1.2 营造参与感幼儿喜欢参与环境的改造和装饰,因此在小班建构区域环境时,可以邀请孩子们一起参与设计和装饰。
例如,让他们选择一些玩具或图片贴在墙上,或者提供一些装饰物让他们自己涂鸦。
通过参与设计装饰的过程,可以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同时增强他们对环境的归属感。
1.3 制定规范在小班区域环境创设时,可以制定一些规范和规则,帮助幼儿了解和掌握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环境。
例如,明确告诉幼儿哪些区域是可以自由活动的,哪些区域需要老师的陪伴或协助。
同时,要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环境习惯,如保持整洁、不乱扔垃圾等。
二、合理投放教育材料2.1 考虑适龄性投放的教育材料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需求。
根据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他们的玩具、图书和游戏等。
例如,在小班角落游戏区可以提供迷宫、积木、拼图等玩具,以培养幼儿的空间意识、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2.2 多元化选择在投放教育材料时,要注重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这样,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自主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游戏和探索。
例如,在小班阅读角可以摆放不同主题和难度的图书,以满足幼儿的阅读需求,并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2.3 定期更新教育材料的投放不应长期不变,要定期更新和更替,以保持幼儿的新鲜感和探索欲望。
幼儿园小班建构游戏《幼儿园》
幼儿园小班建构游戏《幼儿园》幼儿园小班建构游戏《幼儿园》是一种旨在帮助幼儿在模拟环境中学习和发展各项技能的创意游戏。
通过搭建小型的幼儿园模型,孩子们可以在角色扮演中体验幼儿园生活,同时培养社交、智力和创造力等方面的能力。
这款游戏不仅能够提供娱乐,还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游戏材料和规则在游戏中使用的材料包括:小型幼儿园建筑模型、玩具人偶、桌椅、黑板、画纸、彩色笔、玩具音乐器材等。
游戏的规则相对简单,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角色扮演,模拟教室、操场、餐厅等场景,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游戏的教育价值1. 社交交往能力:在游戏中,孩子们可以扮演老师、家长、学生等各种角色,通过模拟场景来练习社交技巧。
他们学会了如何与他人相处、合作、分享和倾听,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2. 语言表达能力:孩子们可以自由言说和互动,在模拟的幼儿园环境中学习使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拓展了他们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绪管理能力:这款游戏还可以帮助孩子们认识、理解和应对不同的情绪。
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模拟生活中的情境,学会控制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4. 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孩子们可以使用玩具建筑模型和其他材料来自由搭建幼儿园场景,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他们可以设计和构建自己想象中的完美幼儿园,这种过程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5. 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在游戏中,孩子们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索,解决各种问题。
例如,他们可以尝试教学生写字、解算数学题等。
这种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的过程可以激发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
三、家长和教师的角色家长和教师在《幼儿园》游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可以引导和监督孩子们在游戏中的行为,促进他们的成长与发展。
家长可以主动参与游戏,与孩子们互动,在共同的游戏经历中建立亲子关系。
教师则可以引导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通过提出问题、指导和鼓励,帮助孩子们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浅谈对小班幼儿的建构区活动的指导
浅谈对小班幼儿的建构区活动的指导浅谈对小班幼儿的建构区活动的指导【摘要】建构区得自由气氛和充足的材料对幼儿的各方面发展有特殊的意义。
由于小班幼儿认知依靠行动,而想象力也在这个阶段迅速发展。
为了充分发挥建构区的教育功能,教师需要活动中和活动前后根据小班幼儿具体的身心特点、认知发展水平等,做出各种相应有效的指导,引导幼儿积极参加活动,在游戏种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区域活动;建构区;指导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发现,区域活动是一个让幼儿获得知识的教育场所,更是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多方面自我能力提高的契机。
所谓区域活动,是在指定范围,由教师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活动场地、材料、玩具和学具等,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内容并在其中巩固以往所学知识,感知新知识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区域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吸引了幼儿极大的爱好。
其中建构区是以动手操作为主的区域活动,幼儿可在该区进行自主的创造性游戏,对该区域的指导首先要考虑到建构区中游戏的特点,以及对小班幼儿身心发展的教育作用。
一、建构区的特点及教育作用在建构区中幼儿利用各种建筑结构材料,如积木、插塑玩具、沙土、金属部件、废旧材料等进行建筑、构造的游戏。
在游戏中,幼儿将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意愿进行构思、构造来表现一定的事物的形态,如建楼房、架桥、铺路、拼搭动物园等。
也就是说建构区中的游戏是通过幼儿的想象,创造性的反映周围的生活,通过建构和构造各种建筑物或物体来反映他们对周围生活的印象的。
(一)建构区活动的基本特点1. 建构区中有幼儿的智力发展水平紧密相关幼儿不同智力发展水平会在建构区中表现出不同的游戏水平。
小班幼儿一开始往往是对单一结构材料的摆弄,对材料进行各方面的认识,然后是对多个结构材料的堆放、摆列,最后才能进行简单的造型活动。
在建构区游戏中能较好的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水平,增强对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功能的认识水平、空间认知水平。
浅谈小班建构区常规养成问题
浅谈小班建构区常规养成问题1. 引言小班建构区是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中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小班建构区中,学生可以通过互相讨论、合作完成任务、共享资源等方式,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小班建构区常常会遇到一些常规养成问题,阻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对小班建构区中常见的养成问题进行浅谈。
2. 养成问题一:学生互相打断在小班建构区中,学生通常会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
然而,有时候学生在小组中互相打断,导致学习效果受到影响。
这一问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学生对于合作学习的规则缺乏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二是小组内部的沟通机制不够完善。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加以解决:首先,教师可以在开始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明确向学生解释合作学习的规则和要求,让学生明白在小组中互相尊重和倾听的重要性;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在小组中的合作情境,锻炼他们的相互沟通和尊重他人意见的能力。
3. 养成问题二: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在小班建构区中,学生需要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然而,一些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只注重自己的学习成果,忽略了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会出现自私、争执等问题,导致小组内部合作氛围不佳。
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共同讨论、分享资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合作欲望;其次,教师可以设立奖励机制,对于小组内有良好合作表现的学生进行表扬和激励,促使学生更加重视合作学习。
4. 养成问题三:学生不会有效利用资源在小班建构区中,教师通常会提供一些学习资源给学生使用,如教材、课件、网络资源等。
然而,一些学生缺乏有效利用资源的方法和技巧,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充分利用提供的资源,从而影响了学习效果。
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利用资源,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资源利用的指导: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学习资源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如如何筛选信息、如何快速查找所需资源等;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资源分享活动,鼓励学生共享自己发现的有用资源,相互借鉴和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背景:在小班区域游戏中,建构区是孩子非常喜欢的地方。
建构区中色彩鲜艳、形状各异,各种不同材质的积木非常吸引孩子。
同时,建构游戏对孩子运用不同材料表达和表现生活,培养和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游戏是儿童不可缺少的基本活动。
它是儿童,尤其是学前儿童活动和学习的基本形式,也是儿童的基本权利。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从认知发展的角度指出,游戏是儿童认知机能活动的反映,游戏既能满足儿童情感和智慧发展的需要,又能使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即表象格式)得到练习和发展的机会,促进认知的发展。
新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埃里克森认为,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是自我的重要机能。
游戏在解决各种矛盾中体现出自我教育和自我治疗的功能,有助于儿童认识世界和克服心理危机。
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和健康具有无可替代的发展效应。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
游戏是儿童依据自己的想象构建各种虚假情景的创造性活动,反映着社会文化对儿童的影响。
我国的老一辈儿童心理学家、幼儿教育家陈鹤琴指出:“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
”幼儿的原则就是“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戏”。
在《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也指出,游戏活动是一种基于0~6岁儿童内在需要的自发自主性活动,在幼儿园课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游戏不仅是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的反映,也对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有重要的价值。
游戏对于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已被所有的学前教育工作者所认同。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应该如何创设游戏环境,如何介入幼儿游戏,如何自然、不着痕迹地对幼儿的游戏进行指导,却是令教师煞费脑筋的问题。
从自身的带班经历中,我发现,起初的一个月,孩子们在建构区玩时,兴趣很高,但是拼搭的物品却不尽人意。
孩子们在最初的五分钟里,能够非常认真投入地进行拼搭,各自搭着自己设计的房子,形状不一。
但是不一会儿孩子们将积木全部用完了,开始实行“拆房子”再“拼搭”。
于是,满地的积木堆积在区域中,孩子们又开始玩弄着某一个形状的积木,有的咬在嘴中,有的把积木放在屁股地下。
从孩子们的搭建成果来看,孩子们拼搭的建筑物也是非常的单一的,没有运用排列、平铺、合围等技能,只是将不同形状的积木进行叠加、组合。
这些现象的出现引发了我的思考,为什么孩子对区域中的材料会不感兴趣?孩子们是对建构游戏本身没有兴趣,还是缺乏足够的搭建技能?同时,我发现孩子在游戏中的互动行为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地方。
小班的孩子在建构区玩时,通常是没有合作的,自己管自己搭建,因而表现在搭建活动的成果上,在区域中呈现的只是一幢幢的房子,没有连接,非常的独立。
因而,针对孩子们的这些表现,我在指导搭建游戏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更进。
本文介绍的课例研究的教学内容是幼儿园小班幼儿建构区材料、环境的更进措施。
课例片段分享与分析:片段一:(小班幼儿第一周的建构区游戏片段)区域活动前,我先向幼儿介绍了建构区中提供的材料:彩色泡沫积木、大型插塑积木、圆柱形插塑积木。
幼儿当时兴趣很高涨,也一同认识了材料的颜色、形状,以及如何拼搭。
师:“今天,我们来试试用这些漂亮的积木拼搭好看的房子,好吗?”全体幼儿:“好的。
”师:“你打算造幢什么样的房子?”幼:“造肯德基;”“造麦当劳;”“造幼儿园;”“造房子。
”师:“好的,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试试,记得玩好之后将玩具整理好哦。
”五位幼儿进入了建构区,一开始,他们各自从三种积木中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积木开始拼搭。
A幼儿先选择了长方体的泡沫积木,并将积木横着放在地毯上。
又去拿了一块拱形的积木,很快他将半圆型的积木也堆在了拱形积木上,并高兴的对我说:“吴老师,你看,我房子造好了。
”我追问:“你搭的是什么房子呢?”A:“是大卖场。
”然而,一旁的B幼儿手里拿着圆形插塑的积木,并将两块积木插起来。
当我问道:“你搭的是什么?”B低着头没有回答。
而C、D、E三人则是坐在拱形积木上很开心的玩着。
区角游戏结束后,五位孩子很快的将玩具整理好。
在区角交流时,我将积木再一次介绍给孩子,这次,我介绍了这些材料的玩法。
我先拿了两块长方形的积木说:“老师先要造房子的柱子,然后要造个屋顶,谁来帮老师选块积木做屋顶呢?”大部分幼儿都举手了,我请了个别幼儿尝试三角形、半圆形等形状的积木做了屋顶。
并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造了一幢类似的房子,并给与了鼓励。
我的思考:孩子在活动中的状态体现出他们其实在建构的经验上是很缺乏的,起初他们并不了解这些积木该如何的组合、拼搭,只是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在玩。
并没有在区域活动中学到什么。
同时,孩子之间没有交流、没有合作,整个区域的环境创设对孩子拼搭的启发也不多。
幼儿完全在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在尝试建构。
经过这次观察与思考,我在环境的创设上做了一次调整。
我的调整措施:在区域中我设计了两块屏风作为间隔,屏风的外部为一些常见的建筑物图片,为了激发孩子构建的兴趣;而屏风的内部我以积木的形状组合为主画了几张设计图供幼儿参考。
并且在区域活动开展前介绍了这两张设计图纸。
片段二:(环境调整后的区域活动开展的一个片段)有五位幼儿进入了建构区,有三位幼儿先看了看屏风上的设计图,然后再选择了积木尝试拼搭。
而有两位幼儿是先尝试自己拼搭,没有参考设计图,完全是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在尝试。
A幼儿现选择了两块长方形的积木做了柱子,他一边很认真的在搭建,一边仔细的看着设计图纸,还说着:“再拿个长的。
”于是,搭了两层后,他选择了一块三角形的积木作为屋顶。
不一会儿,他按照设计图纸搭建了三幢房子,基本上是以组合、排列的方式搭建的。
而其他幼儿仍然是自己管着自己搭建,ABC幼儿分别都搭建出了设计图上的造型,而另两位幼儿搭建的房子基本上是一层楼高的房屋,以三角形为屋顶,是我上一次区角交流时搭建的方式。
我暗示A、B、C三位幼儿:“怎么样能把你们的房子连起来呢?房子和房子之间还有什么呢?”此时,B说:“有路的。
”C说:“还有树。
”这时,我追问:“请你们再选一种积木来铺路,把你们三个人造的房子都合起来,像我们的民惠佳苑一样。
”幼儿很快就动手了,三个人分别找了圆形插塑的积木作为马路,而一位幼儿则是选择了块圆形的塑料积木作为树。
很快,孩子们的兴趣又开始很高涨,区域内的建筑物也没有原先的那么独立、凌乱。
我的思考:通过环境上的调整后,我发现幼儿对建构的兴趣又开始膨胀了。
他们渐渐的关注到了屏风上的设计图,也能完成设计图上的内容。
但是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来说这些设计图上的内容过于的简单,他们一会儿就完成了,但是能力较弱的幼儿仍然只是停留在原地。
于是,幼儿现有的建构经验以及材料的层次性是我值得思考的地方。
我的调整措施:1、区域环境的调整:增加了一些拼搭好的作品的照片供幼儿参考。
对于一些能力较弱的幼儿来说可以先看着这些拼搭好的实物图进行拼搭。
同时,也增加了一些幼儿常见的建筑物的照片。
比如:大卖场、幼儿园、滑滑梯、医院、民惠佳苑等。
这些照片在提供前,事先通过谈话活动、实地参观等方式,先带孩子去认识了这些建筑,然后再投放进区域活动中,也随着孩子建构经验的丰富不断的做调整。
2、材料的调整:增加了一些树木、小桥等,比较形象生动的材料,使整个建筑区更像是一个整体。
同时,也增加了一些废旧材料,如:瓶子、椰奶罐、大纸盒等。
这些材料都来自幼儿与家长们共同收集的,也有部分材料是孩子经常在家中玩的建构材料。
幼儿已经积累了一些“拼搭”的经验,因而有选择的将这些材料投放到区域中,同时也不断的更新。
3、幼儿经验的积累:带领幼儿参观中大班哥哥姐姐们搭建的房子,参观他们的建构角。
以及带领孩子参观一些常见的房屋建筑,如:我们的幼儿园,欣赏、讨论幼儿园的房子,不断的丰富幼儿的经验。
片段三:(第三次调整后的某个片段)幼儿进入区域后,先是选择了买来的积木搭建了几幢房子,并且用长条的硬板纸铺了条马路。
很快建构区内的房子一幢幢的呈现出来了,孩子们也利用了废旧的易拉罐做了房子的柱子。
A幼儿问B:“你搭的是什么啊?”B说:“幼儿园呀,你呢?”A:“医院啊。
”但是他们的建筑物并没有显现出这些建筑物的特征。
于是我问道:“看看我们上次拍的照片,幼儿园里有些什么东西?你没有造出来。
”A幼儿看了下说:“有滑滑梯的。
”B:“还有我们玩沙的地方。
”我又问道:“怎么造滑滑梯呢?大家都一起来试试看。
”B幼儿先是拿了块圆柱形的积木作为柱子,再选择了一块长方形的积木,然后很开心的说:“我的滑滑梯好了,老师你看。
”C幼儿也模仿B幼儿造了一座滑滑梯。
于是我暗示幼儿:“看看,这些易拉罐和纸板可不可以用来做滑滑梯呢?”不久,大伙儿开始利用这些废旧的材料造了很多个滑滑梯。
我说:“那沙池要怎么做呢?”C幼儿点了点照片,然后直接选用了一个圆形镂空的积木说:“这个可以做的。
”我说:“这个沙池好小哦,大概只能一个小朋友在里面玩,能不能用这些材料造个更大的呢?”孩子们再次开始尝试探索,A幼儿马上拿了张长长的硬板纸把他折了下围成个圈做了沙池。
而D则是用很多块正方形的积木围成了个圈做了沙池,很不错。
我的思考:通过前几次的调整,我发现孩子们对建构区兴趣一直是很高涨。
孩子们在玩的时候经常会参考设计图、照片等,拼搭时更有了目的性,而不是盲目的搭建。
但是孩子们与材料的互动情况却是我最为关注的地方。
这些材料很丰富,但是孩子们似乎还不是很会玩。
原先我认为,这些材料孩子们都是共同收集的,他们应该会将这些材料都运用到拼搭中,但现象表现出孩子们对这些材料的使用情况还是不尽人意的。
我的调整措施:1、提供了一本小册子,上面将一些废旧材料的使用方法以绘画的方式呈现出来。
如:废旧的易拉罐与积木组合成房子的图片、纸板与柱子的组合等。
能力较弱的幼儿可以参考这些单一建筑物的组合方式,其中包括了排列、平铺、合围等技能的运用。
而能力较强的孩子有自己的独特想法时,老师可以继续用绘画的方式添加进去。
2、设计图纸更新,结合主题活动。
如这个主题是《我爱我家》就添加一些“我的家”的设计图。
设计图的内容包括:卧室、厨房(小床、电视机等)、客厅(沙发、电视机、空调)、大门、阳台等。
我的点滴思考汇总:1、建构区环境的创设:环境是首先吸引孩子的地方,也是激发孩子兴趣的关键。
因而,经过几次调整后,在区域的间隔上我选择了一些幼儿常见的建筑物的雕刻作品作为屏风。
在屏风的反面则贴上了幼儿常见的建筑物照片、设计图纸等。
也随着主题的更新,改进设计图纸及照片内容。
2、材料的投放:更注重层次性,有容易拼搭的易拉罐也有比较难的纸板等。
同时,也用漂亮的即时贴将这些材料重新的装饰了一下。
3、家园的配合:部分建筑物材料由幼儿与家长共同收集。
4、幼儿的经验:带领孩子参观中大班孩子的建构区,积累幼儿的经验,拓宽他们的视野。
同时,带孩子有目的性的参观身边常见的建筑物:医院、超市、幼儿园等。
5、下一步的思考:幼儿之间的配合及孩子与材料的互动是我下一步要思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