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大学》节选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4《大学》节选-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案
4 《大学》节选-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大学》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掌握《大学》理论基础的概念和精神实质;2.掌握《大学》对人的价值的思考和评价标准,在日常的生活中贯彻《大学》的思想;3.能够运用《大学》的思想,进行思考、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大学》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大学》是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一篇,它是儒家学派的理论基础。
其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的关键在于教育。
《大学》认为,在教育过程中,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成长是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的,只有通过不断的教育来达到人类的完善。
2. 《大学》的理论基础•格物致知:格物是指要通过实践来了解世界,而知则是通过认识获得理性的知识。
通过格物致知,人们可以认识到道的真理和秩序。
•致良知:致良知是指使人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心灵品质,进而实现道的成仁之道。
•诚意正心:诚意正心,是指要在行动中始终秉持真诚和正义。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指要努力修身养性,齐家是指要努力保持家庭的和谐,治国则是努力为国家、社会和人民做出贡献。
3. 《大学》对人的价值的思考和评价标准《大学》非常强调人的价值,认为上善若水、德行天下、才德兼备、立身行道等都是人的价值和评价标准,这种价值观念对于现代人来说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首先讲解《大学》的基本概念、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然后注重实例分析。
2.讨论法:在课堂上通过对《大学》中核心理念的探讨,学生们可以思考和掌握《大学》的实际意义。
3.研究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研究和实践掌握《大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评估方法1.课堂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讲述和讨论,对学生知识的把握和对《大学》的理解情况进行评估。
2.试卷测试评估:通过对学生进行笔试、问答、论述题等方式进行考核。
3.综合评估:对学生的平时表现进行评估,包括参加课堂讨论、读书笔记,小组讨论和实验等。
五、教学效果与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理解和掌握了《大学》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案:第四单元 经典原文4 《大学》节选 含答案
《大学》节选对应学生用书P29曾子(前505-前436),春秋末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平邑南)人,名参,字子舆。
是鄫国(缯国)太子巫的第五代孙。
父亲曾点(曾皙),母亲上官氏。
十六岁拜孔子为师,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
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
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师从参公,又传授给孟子。
因此,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家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
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孝道为先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营养。
曾参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曾参以他的建树,终于走进大儒殿堂,与孔子、孟子、颜子(颜回)、子思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
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
传为孔子弟子曾参作。
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大学》(与《中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把《大学》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
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学者程颐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入门读物。
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大学”是相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
《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
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
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
在八个条目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十章分别解释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021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四单元 4 《大学》节选 含解析
第四单元修齐治平经典原文4《大学》节选课后训练一起提高一、基础知识巩固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A.知止而后有定.定:决定。
B.掩其不善,而著.其善著:显露。
C.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辟:开辟。
D.无诸己而后非.诸人非:不对的。
项,定,目标,志向。
C项,辟,有偏向。
D项,非,批评。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A.其机如此..B.此之谓自谦..C.大学..之道 D.小人闲居..为不善项,古义,自我满足。
今义,自己表示谦虚。
C项,古义,古代天子设立的学校,与小学相对而言,教以穷理、正心、修身、治人之道。
今义,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的一种,包括综合大学和专科大学、学院。
D项,古义,独处。
今义,在家里住着没有工作做。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在明.明德B.所谓诚.其意者C.上长.长而民兴弟D.意诚而后心正.项是形容词作动词,敬重。
其他三项是使动用法。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如见其肺肝然②见君子而后厌然B.①此谓诚于中,形于外②得复见将军于此C.①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②人之视己D.①故君子必慎其独也②从六国破亡之故事项,①助词,用于词尾,表示比拟;②助词,用于副词、形容词之后,表示状态。
B项,介词,在,表处所。
C项,①介词,对于;②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D项,①所以;②旧的,原来的。
5.默写下列名句名篇。
(1)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2),,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3)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慈者,。
(4)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2)心不在焉视而不见(3)所以事长也所以使众也(4)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二、阅读能力培养(一)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6~9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四单元4《大学》节选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四单元4《大学》节选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大学》的主体是“三纲”“八目”。
要引导学生明了这些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2、《大学》是儒家经典著作,对中国的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有着深远影响,应当让学生对其中的思想有个基本的了解,并引导他们探讨这些思想的现实意义和现代意义。
2学情分析学生文言基础不牢,但思维很活跃。
平时经常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解决课堂问题。
我预想的是第一课时在课堂上首先带领他们翻译,一段一段的疏通文意,再来推进对“三纲”“八目”内在逻辑联系的学习。
第二课时主要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大学》中对其有触动的句子,联系社会现实和自身实际抒发真实的感悟,通过内心驱动来完成对《大学》思想现代意义的领悟。
3重点难点1、领会《大学》“三纲”“八目”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2、探讨、感悟《大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4教学过程1【导入】导入新课1、课前播放各大校园风光图和校训多媒体展示:华东理工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华中科技大学——明德厚学求实创新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香港大学——明德格物中国政法大学——明德任责2、导入:请同学们读读这些大学的校训,有什么共同点?明确:源自或部分源自《大学》导入:除了这些著名的大学,咱们江夏一中有没有传承“大学”文化之所在呢?明确:“明德”楼楼牌、“格物致知”路牌、“求真向善臻美启智”校训都打上了《大学》的烙印。
过渡:同学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发现身边美,发现身边文化美的眼睛。
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学习了《大学》“三纲八目”的理论框架和内在逻辑关系。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四单元 《大学》节选 课件 (共42张)
古代想要把完美的德行昭示于天下的人,就
要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国家,就要 先整治好自己的家庭;想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 就要先修养自身的品性;想要修养自身的品性, 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内心;想要端正自己内心,就 要先使自己的心意诚实;想要心意真诚,就要先 获得知识。而要获得知识,关键在于研究万事万 物,推究事物的原理。研究了万事万物,推究事 物的原理,然后就会拥有知识;拥有了知识,心 意就会诚实;心意诚实了,内心自然就会端正; 内心端正了,才能修养品性;自身修养好了,家 庭就会得到整治;家庭整治好了,国家也就能获 得治理;国家治理好了,就能使天下太平。
第一段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 亲民(3),在止于至善。
【注释】 (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
(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 即“使彰明”, 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 “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3)亲民:根据后面的“传”文,“亲”应为 “新”,即革新、弃旧图新。亲民,也就是新民,使 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所说的使自己的心意诚实,指的是要做到不欺骗自
己,就像厌恶臭气,喜爱美丽的容貌(一样自然真实),
这叫自我满足。所以君子在独处的时候,也要使自己的 行为谨慎,一丝不苟。
小人闲居(7)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 然(8),掩(9)其不善,而著(10)其善。人 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 (11),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第四单元:修齐治平 《大学》节选
《大学》介绍:
儒家基本经典之一。原为《礼记》中 的一篇。相传为曾子作,近代许多学者 认为是秦汉之际儒家作品。全面总结了 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 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南宋朱熹把它与 《论语》、《孟子》、《中庸》合称为 “四书”。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4.4《大学(节选)》学案
《<大学>(节选)》教学设计指导思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与认识。
教材分析《<大学>节选》选自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四单元——修齐治平的“经典原文”。
这一单元介绍了儒家修身治人的规则和哲学思想。
根据单元教学要求,学生初步了解儒家《大学》《中庸》的内容和思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塑造良好品行。
《<大学>节选》介绍的“三纲八目”是封建士人为人处世的原则,也是新青年所应该树立的人生追求。
在传统文化中取其精华,积极学习、实践,是当代青年应有的责任。
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将传统理念与自身修养和社会当下相联系,让传统文化发挥更大作用。
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已有文言文知识的基础,对于文章中的文言知识、文章结构分析、内容理解等,都有自学能力,但对于从传统经典中汲取营养,联系当下社会、自我成长的能力较弱。
在教学时,教师要指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结构,然后通过结合名人事例、社会新闻、自我成长等,理解文章中的观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三纲八目”的内容,分析“三纲”“八目”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分析文章结构与内容,掌握用实例佐证观点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参与社会建设的价值观教学重点了解“三纲八目”的内容,分析“三纲”“八目”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树立正确的参与社会建设的价值观教法讲授法、点拨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师说》中有这样一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这里有“小学”与“大学”之辨。
“小学”是“详训诂,明句读”。
那么“大学”是什么?现在,我们来学习《<大学>节选》,寻找答案。
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经典文化第四单元《大学节选》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大学》节选导学案一、作家作品积累:1、《大学》原为第四十二篇。
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
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
2、《大学》是的入门读物。
所以,朱熹把它列为之首。
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二、文言基础知识:解释加点的字。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2、知止而后有定。
()3、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4、见君子而后厌然。
()5、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1 / 56、之其所哀矜而辟焉。
()7、上老老而民兴孝。
()()8、上长长而民兴弟。
()()三、课内阅读所谓诚其意者(1),毋(2)自欺也。
如恶恶臭(3),如好好色(4),此之谓自谦(5)。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6)。
1、注音或解释词语:(1)诚其意:。
(2)毋:(3)恶()恶()臭():(4)好()好()色:(5)谦():2 / 5(6)慎其独:2、根据文意,阐释“诚意”:参考答案:就是要不自欺,要慎独。
在与别人相处时是这样,在独处时也应该是这样。
内心如此,表现于外更是如此,即所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慎独是一种主观的道德修养方法,注重的是内在善的动机和外在善的表现的一致。
四、课文研读:1.“修齐治平”四者的关系如何?要达到修身,需经过哪些步骤?参考答案:“修身”的意思是使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程度,是《大学》中对个人修养的最高要求,它是齐家、治3 / 5国、平天下的根本。
齐家是指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它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治国和平天下是齐家的扩大和延伸。
修身需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个步骤。
“格物致知”就是要通过对事物的研究而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识的过程,为下一步诚意、正心奠定基础。
“诚意”指的是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诚实、不自欺。
所谓“正心”,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感情的偏向。
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学案:第四单元 4 《大学》节选 含答案
4 《大学》节选“看脸时代”说颜值流沙我们夸奖一个人长相英俊,有智慧,一直以来就喜欢用“一表人才”来表达。
现在或许更科学些,网友们发明了一个词:颜值。
它去掉了“情感化”和种种臆想,把一个人的相貌单独抽离出来,甚至埋下了一个伏笔,他(她)是不是只有颜值,没有其他?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相貌和才华是分离的,中国文化更注重“贤、才、德、礼”,古往今来的经典著作中,鲜有对一个人的相貌与才华作对等的判断。
曾国藩是晚清大臣,享誉天下,但英国人戈登是这样描述他的:“曾国藩却是中等个子,身材肥胖,脸上皱纹密布,脸色阴沉,目光迟钝,举止行动表现出优柔寡断的样子。
”在戈登的眼中,曾国藩没有什么出众之处,看上去甚至有些笨头笨脑。
清代桐城派名家方宗诚第一次见到曾国藩也极为惊讶:“宽大和平,不自矜伐,望之如一老教师耳。
”他的这段描述实则暗有褒奖,这向来是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
国之大器,相貌、行为平常,这就具有了文化上的艺术美感。
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
实际上,在人类的进化史中,真的难以彻底剔除人性中的“爱美”基因,但千百年来,没有一种“看脸”文化可以主导社会主流价值观。
无论一个人如何“搔首弄姿”或是风华绝代,最后沉淀下来的,可以让人称道的东西,只有两样:德行和成就。
然后才是,这个人长得还可以。
知识卡片1.作家作品(1)《大学》成书经过《大学》原本是《礼记》第四十二篇,约成书于秦汉之际,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
传为孔子弟子曾参作。
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大学》(与《中庸》),至北宋程颢、程颐百般褒奖宣扬,甚至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把《大学》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
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学者程颐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入门读物。
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大学》节选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大学》节选1.连线作者《大学》原是《礼记》里的一篇。
一般认为是曾子所作,也有人认为是秦汉时的儒家作品。
宋代以前,《大学》在儒家思想学术中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由于它论述了儒家为学治世的基本原理、原则、方针、步骤和方法等,所以中唐以后,逐渐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
唐代韩愈、李翱始把它看做与《孟子》《易经》同样重要的“经书”。
到北宋得到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大学》成为了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
2.整体感知《大学》是体现儒家思想的一篇政论文。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
“大学”是大人之学,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
《大学》一文不长,仅有短短的两千余字,但却是先秦、秦汉儒家学说的总括性著作,是儒家人生教育的道德纲领,也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
《大学》以相当成熟的理论思维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儒家人生教育的总体框架,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士人人生发展的宏观图式。
全篇将道德修养和政治议论结合在一起,将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合而为一,是儒家“入世”思想的全面体现。
1.识字注音如恶恶..臭( ) 忿懥.( ) 敖.惰( ) 桀纣..( ) 偾.事( ) 絜.矩( ) 2.通假字(1)此之谓自谦( )(2)上恤孤而民不倍( )3.一词多义(1)恶⎩⎪⎨⎪⎧ 如恶.恶臭 彼恶知之 则思正身以黜恶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 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2)修⎩⎪⎨⎪⎧ 欲修其身者 邹忌修八尺有余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3)兴⎩⎪⎨⎪⎧ 一国兴仁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大楚兴,陈胜王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怀王怒,大兴师伐秦4.古今异义(1)大学..之道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学案-《大学》教案
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学案-《大学》教案哎呀,你们说的那个《大学》啊,那可是中国文化经典里的一颗璀璨明珠!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这颗明珠的故事,让大家感受一下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咱们要明确一点,《大学》可不是一般的书,它是儒家经典之一,里面可是藏着很多道理哦。
这本《大学》到底讲了什么呢?其实,它主要就是教我们怎么做好一个人,怎么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这本书可是个好东西,大家一定要好好学哦!说到《大学》,咱们就得先说说它的作者。
哇塞,这位作者可是大名鼎鼎的孔子弟子之一——曾参!曾参可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对于后世影响深远。
能写出这样一本经典著作的曾参,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闲话少说,咱们来正式进入《大学》的世界吧!这本书一共分为八个章节,分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每一个章节都有它独特的主题,而且这些主题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生观。
咱们来说说“格物”这个章节。
这个词在现代汉语里的意思是“观察事物的本质”。
而在《大学》里,“格物”就是要我们去观察事物的本质,了解事物的规律。
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呢?好处就在于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世界,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我们来说说“致知”这个章节。
这个词在现代汉语里的意思是“获得知识”。
而在《大学》里,“致知”就是要我们去努力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
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呢?好处就在于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我们来说说“诚意”这个章节。
这个词在现代汉语里的意思是“真诚”。
而在《大学》里,“诚意”就是要我们去做一个真诚的人,对待别人要真诚,对待自己也要真诚。
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呢?好处就在于我们能够更好地与人相处,从而更好地获得他人的信任和支持。
我们来说说“正心”这个章节。
这个词在现代汉语里的意思是“端正心态”。
而在《大学》里,“正心”就是要我们去端正自己的心态,保持一颗平和的心。
高中语文第4单元4《大学》节选讲义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4 《大学》节选[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恶恶臭...(wù)(è)(xiù) 好好..色(hào)(hǎo)忿懥..(fèn zhì) 哀矜.(jīn) 敖惰..(áo duò)贪戾.(lì) 偾.事(fèn) 絜矩..(xié jǔ)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此之谓自谦(“谦”通“慊”,满足)(2)上恤孤而民不倍(“倍”通“背”,违背)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安⎩⎪⎨⎪⎧ 静而后能安.形容词,心安理得而今安.在哉《赤壁赋》代词,表疑问,哪里(2)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第一个:动词,使显明,彰明。
第二个:形容词,美好的吾未见其明.也《师说》形容词,高明火尚足以明.也《游褒禅山记》动词,照明 (3)致⎩⎪⎨⎪⎧先致.其知动词,求得致.万乘之势《过秦论》动词,到、达到何意致.不厚《孔雀东南飞》动词,致使、导致 (4)诚⎩⎪⎨⎪⎧先诚.其意动词,使……诚实帝感其诚.《愚公移山》名词,诚心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副词,确实、的确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 《屈原列传》连词,如果(5)机⎩⎪⎨⎪⎧其机.如此名词,作用其牙机.巧制《张衡传》名词,构造成败之机.,在于今日《赤壁之战》 名词,关键(6)得⎩⎪⎨⎪⎧ 虑而后能得.动词,收获则不得.其正动词,能够而神明自得.《劝学》动词,具备吾得.兄事之《鸿门宴》动词,应该此言得.之《六国论》形容词,正确、合适(7)修⎩⎪⎨⎪⎧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动词,修养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动词,修建修.守战之具《过秦论》动词,修制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讽齐王纳谏》形容词,长茂林修.竹《兰亭集序》形容词,高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1)所以事.君也(名词作动词,侍奉)(2)一家仁.,一国兴仁(形容词作动词,讲究仁义)(3)上老.老而民兴孝(形容词作动词,尊敬)(4)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形容词作动词,重视)(5)上长.长而民兴弟(形容词作动词,尊重)(6)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显明、彰明)(7)在亲.民(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去旧更新)(8)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诚实)(9)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平)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古义:走出家门。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4课《大学》节选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10),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1)。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12)。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 厚(13),未之有也(14)! 【注释】 (10)庶人:指平民百姓。 (11)壹是:都是。本:根本。 (12)末:相对于本而言,指枝末、枝节。 (13)厚:重视。薄:轻视。 (14)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事 情、做法等)。
《大学》介绍:
儒家基本经典之一。原为《礼记》 中的一篇。相传为曾子作,近代许多学 者认为是秦汉之际儒家作品。全面总结 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 其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南宋朱熹把它 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称 为“四书”。
课题释疑
《大学》是体现儒家思想的一篇政论文。 1.大人之学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 是“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古人八 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 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而是讲治 国安邦的“大学”。“大学”是大人之学。 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古代想要把完美的德行昭示于天下的人,就
要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国家,就要 先整治好自己的家庭;想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 就要先修养自身的品性;想要修养自身的品性, 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内心;想要端正自己内心,就 要先使自己的心意诚实;想要心意真诚,就要先 获得知识。而要获得知识,关键在于研究万事万 物,推究事物的原理。研究了万事万物,推究事 物的原理,然后就会拥有知识;拥有了知识,心 意就会诚实;心意诚实了,内心自然就会端正; 内心端正了,才能修养品性;自身修养好了,家 庭就会得到整治;家庭整治好了,国家也就能获 得治理;国家治理好了,就能使天下太平。
第一段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 亲民(3),在止于至善。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案-4 《大学》节选1-人教版
【学习目标】1、了解“修齐治平”的基本思想,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2、弄清《大学》“三纲”“八目”的逻辑关系。
3、积累文言词句,把握文意。
【重点难点】1、“修齐治平”的基本思想及现代意义。
2、弄清《大学》“三纲”“八目”的逻辑关系。
【课前预习案】精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实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辟:躲避B.物格而后知至格:探究C.其机如此机:机遇D.见君子而后厌然厌然:讨厌的样子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上恤孤而民不倍B.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C.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D.是故君子先慎乎德3.下列各项中两个句子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未之有也毋自欺也B.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孝者,所以事君也。
C.此所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尧、舜帅天下以仁D.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知至而后意诚.B.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如恶恶臭,如好好.色C.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D.故治.国在齐其家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5.下列各项中两个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是()A.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B.之其所.哀矜而辟焉其所.令反其所好C.此.谓修身在正其心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D.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大学..,此之谓自..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B.如恶恶臭,如好好色谦C.此谓身不修不可以..事君也..齐其家D.孝者,所以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全不属词类活用的一项是()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②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③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④掩其不善,而著.其善⑤此所谓诚于中,形.于外⑥上老.老而民兴孝⑦上长长.而民兴弟⑧无诸己而后非.诸人⑨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节选
1.连线作者
《大学》原是《礼记》里的一篇。
一般认为是曾子所作,也有人认为是秦汉时的儒家作品。
宋代以前,《大学》在儒家思想学术中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由于它论述了儒家为学治世的基本原理、原则、方针、步骤和方法等,所以中唐以后,逐渐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
唐代韩愈、李翱始把它看做与《孟子》《易经》同样重要的“经书”。
到北宋得到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大学》成为了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
2.整体感知
《大学》是体现儒家思想的一篇政论文。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
“大学”是大人之学,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
《大学》一文不长,仅有短短的两千余字,但却是先秦、秦汉儒家学说的总括性著作,是儒家人生教育的道德纲领,也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
《大学》以相当成熟的理论思维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儒家人生教育的总体框架,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士人人生发展的宏观图式。
全篇将道德修养和政治议论结合在一起,将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合而为一,是儒家“入世”思想的全面体现。
1.识字注音
如恶恶..臭( ) 忿懥.( ) 敖.
惰( ) 桀纣..( ) 偾.
事( ) 絜.矩( ) 2.通假字
(1)此之谓自谦( )
(2)上恤孤而民不倍( )
3.一词多义
(1)恶⎩⎪⎨⎪⎧ 如恶.
恶臭 彼恶知之 则思正身以黜恶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 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2)修⎩⎪⎨⎪⎧ 欲修其身者 邹忌修八尺有余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3)兴⎩⎪⎨⎪⎧ 一国兴仁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大楚兴,陈胜王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怀王怒,大兴师伐秦
4.古今异义
(1)大学..之道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之谓自谦..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人闲居..
为不善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故君子不出家..
而成教于国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词类活用
(1)在明.
明德( ) (2)所谓诚.
其意者( ) (3)上老老..
而民兴孝( ) (4)上长长..
而民兴弟( ) (5)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
者厚( ) 6.特殊句式
(1)未之有也( )
(2)毋自欺也( )
(3)此谓诚于中,形于外( )
(4)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
(5)尧、舜帅天下以仁( )
(6)桀、纣帅天下以暴( )
(7)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
答案:
1.wù è zhì áo jié zhòu fèn xié
2.(1)“谦”通“慊”,满足 (2)“倍”通“背”,违背
3.(1)厌恶/怎么/奸邪之徒/罪恶/嫉妒/怎么样,如何 (2)修养/身高,长/施行/整理
(3)崇尚/产生/兴起/兴盛/使……兴盛/发动
4.(1)古代天子设立的学校,与小学相对而言,教以穷理、正心、修身、治人之道 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的一种,包括综合大学和专科大学、学院 (2)自我满足 自己表示谦虚
(3)独处在家里住着没有工作做(4)越出自己的家族离开家庭到庙宇里去做僧尼或道士
5.(1)使动用法,使显明、彰明(2)使动用法,使……诚实(3)前一个“老”是形容词作动词,尊敬;后一个“老”是形容词作名词,老人(4)前一个“长”是形容词作动词,敬重;后一个“长”是形容词作名词,长者(5)形容词作动词,重视,轻视6.(1)宾语前置句(2)宾语前置句(3)介词结构后置句(4)判断句(5)介词结构后置句(6)介词结构后置句(7)判断句
在预习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你在听课时加以关注?请在下列表格中做个备忘吧!
我的学困点我的学疑点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应怎样理解?
2.为什么说“齐其家”必先“修其身”,“治国必先齐其家”?
3.对比手法在文中有何妙用?
1.“君子慎独”在今天对我们有什么启发意义?
2.《大学》的论述可谓“微言大义”,精微的言辞中,蕴涵着深刻的道理,这些深刻的道理,对现代人也是很有启发的。
请以“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为例进行分析。
答案:
问题导学
1.提示:所谓“明德”就是人天生拥有的善性,但是这种善性会被外在的东西所污染,“明明德”,就是把人天生的固有善性发挥出来。
朱熹在《大学章句集注》中,把“亲民”写作“新民”,把“新民”的意思解释为推己及人,就是不仅自己要明明德,而且要使别人“去其旧染之污”,重做新人。
“止于至善”说的是不论“明明德”,还是“亲民”都要达到至善至美的境地,从而使整个社会道德趋于完善。
朱熹认为“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这三个纲领构成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个体到群体到社会的层层递进的完整体系,它表达了儒家一贯倡导的以教化为手段达到德政目的的施教主张。
2.提示:要管理好家庭和家族要先修养自身,是因为人们对于自己亲爱的人会有偏爱,对于自己厌恶的人会有偏恨,对于自己敬畏的人会有偏向,对于自己同情的人会有偏心,对于自己轻视的人会有偏见。
因此,很少有人能喜爱一个人又能看到他的缺点,厌恶一个人又能看到他的优点。
所以有谚语说:“人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缺点,(贪得的人)不满足于已经长势很旺的禾苗。
”这就是不修养自身就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的道理。
之所以说治理国家必须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是因为不能管教好家人而能管教好别人的人,是没有的。
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家庭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教师。
一个人在家里就受到了治理国家方面的教育:对父母的孝顺可以用于侍奉君主,对兄长的恭敬可以用于侍奉官长,对子女的慈爱可以用于统治民众。
国家,仅从语词关系来看,国和家的关系就是如此血肉相连,密不可分。
3.提示:对比手法在文中多处运用。
如: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通过对比,强调应注意轻重缓急,不能本末倒置。
再如: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通过对比表现出人“爱美厌丑”的天性。
巧用对比,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自主探究
1.提示:《大学》中,将“君子慎独”作为意念真诚的发端。
只有意念真诚,表里如一,襟怀坦荡,才会走得正,行得直。
这一点在今天对我们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在市场经济时代,金钱诱惑滚滚而来,政府反腐倡廉,“慎其独”是不是也应该成为公务员们(甚至每一位现代人)必修的一课呢?须知,金玉满堂,并不能保证你心情舒畅、身体安康,倒是那跛足道人的《好了歌》唱得好:“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所以,比装修房屋(富润屋)更重要的还是装修你自己(德润身),修养身心,做到心宽体胖。
而要做到这一切,还得要回到那起始的一点去——君子必诚其意。
其诚做人,方是立身之本。
2.提示:这句话的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自己能做到善,然后再要求别人也做到;首先要去掉自己身上的不足,然后再去批评责备他人。
它体现了儒家重视内向用功、律己甚严的内省的修养方法。
这种方法在现代仍然是有现实意义的,它告诫我们,不能要求别人甚严,而要求自己甚宽。
这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往,一个部门内部的管理,都有着深刻的启示。
提示:用最精练的语言把你当堂掌握的核心知识的精华部分和基本技能的要领部分写下来并进行识记。
知识精华技能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