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21 电光调制
电光调制实验实验报告
![电光调制实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14672762cc58bd63186bde6.png)
电光调制实验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掌握晶体电光调制的原理和实验方法2、学会利用实验装置测量晶体的半波电压,计算晶体的电光系数3、观察晶体电光效应引起的晶体会聚偏振光的干涉现象【实验仪器】铌酸锂晶体,电光调制电源,半导体激光器,偏振器,四分之一波片,接收放大器,双踪示波器【实验内容及步骤】一、调整光路系统1、调节三角导轨底角螺丝,使其稳定于调节台上。
在导轨上放置好半导体光源部分滑块,将小孔光栏置于导轨上,在整个导轨上拉动滑块,近场远场都保证整个光路基本处于一条直线,即使光束通过小孔。
放上起偏振器,使其表面与激光束垂直,且使光束在元件中心穿过。
再放上检偏器,使其表面也与激光束垂直,转动检偏器,使其与起偏器正交,即,使检偏器的主截面与起偏器的主截面垂直,这时光点消失,即所谓的消光状态。
2、将铌酸锂晶体置于导轨上,调节晶体使其x轴在铅直方向,使其通光表面垂直于激光束(这时晶体的光轴与入射方向平行,呈正入射),这时观察晶体前后表面查看光束是否在晶体中心,若没有,则精细调节晶体的二维调整架,保证使光束都通过晶体,且从晶体出来的反射像与半导体的出射光束重合。
3、拿掉四分之一波片,在晶体盒前端插入毛玻璃片,检偏器后放上像屏。
光强调到最大,此时晶体偏压为零。
这时可观察到晶体的单轴锥光干涉图,即一个清楚的暗字线,它将整个光场分成均匀的四瓣,如果不均匀可调节晶体上的调整架。
如图四所示4、旋转起偏器和检偏器,使其两个相互平行,此时所出现的单轴锥光图与偏振片垂直时是互补的。
如图五所示图四图五6、晶体加上偏压时呈现双轴锥光干涉图,说明单轴晶体在电场作用下变成双轴晶体,即电致双折射。
如图六所示7、改变晶体所加偏压极性,锥光图旋转90度。
如图七所示图六图七8 只改变偏压大小时,干涉图形不旋转,只是双曲线分开的距离发生变化。
这一现象说明,外加电场只改变感应主轴方向的主折射率的大小、折射率椭球旋转的角度和电场大小无关。
二、依据晶体的透过率曲线(即T-V曲线),选择工作点。
电光调制实验报告
![电光调制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a7df6a72af90242a895e5f8.png)
光电工程学院2013 / 2014学年第 2 学期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光电子基础实验实验名称:电光调制实验班级学号 09学生姓名丁毅指导教师孙晓芸日期: 2014年 5 月 07 日电光调制实验【实验目的】1、掌握晶体电光调制的原理和实验方法;2、 学会用实验装置测量晶体的半波电压,绘制晶体特性曲线,计算电光晶体的消光比和透射率。
【实验仪器及装置】电光调制实验仪(半导体激光器、起偏器、电光晶体、检偏器、光电接收组件等)、示波器。
实验系统由光路与电路两大单元组成,如图所示:图 电光调制实验系统结构一、光路系统由激光管(L )、起偏器(P)、电光晶体(LN)、检偏器(A)与光电接收组件(R)以及附加的减光器(P 1)和/4波片(P 2)等组装在精密光具座上,组成电光调制器的光路系统。
二、电路系统除光电转换接收部件外,其余包括激光电源、晶体偏置高压电源、交流调制信号发生、偏压与光电流指示表等电路单元均组装在同一主控单元之中。
图 电路主控单元前面板图为电路单元的仪器面板图,其中各控制部件的作用如下: 电源开关 用于控制主电源,接通时开关指示灯亮,同时对半导体激光器供电。
晶体偏压开关用于控制电光晶体的直流电场。
(仅在打开电源开关后有效)偏压调节旋钮调节直流偏置电压,用以改变晶体外加直流电场的大小。
偏压极性开改变晶体的直流电场极性。
注: 本系统仅提供半导体激光管(包括电源)作为光源,如使用氦氖激光管或其他激光源时,需另加与其配套的电源。
激光强度可由半导体激光器后背的电位器加以调节,故本系统未提供减光器(P 1)。
本系统未提供/4波片(P 2)即可进行实验,如有必要可自行配置。
关偏压指示数字显示晶体的直流偏置电压。
指示方式开关用于保持光强与偏压指示值,以便于读数。
调制加载开关用于对电光晶体施加内部的交流调制信号。
(内置1KHz的正弦波)外调输入插座用于对电光晶体施加外接的调制信号的插座。
(插入外来信号时内置信号自动断开)调制幅度旋钮用于调节交流调制信号的幅度。
电光调制
![电光调制](https://img.taocdn.com/s3/m/17fa2a373b3567ec112d8a19.png)
电光调制电光调制四电光调制与光信模拟实验袁礼文10329073 光信02班C2组2013-03-13&20 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操作以及数据进行分析,学习并掌握电光调制、声光调制、磁光调制的机制及运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光通信系统的结构。
二、实验仪器晶体电光调制电源,铌酸锂(LiNbO3),He-Ne 激光器及可调电源,可旋转偏振片,格兰棱镜,光接收器,有源音响图三、实验原理1、电光调制的物理机制电光调制的物理基础是电光效应,目前已发现有两种电光效应,一种是泡克耳斯(Pockels)效应,即折射率的变化量与外加电场强度的二次方成正比。
另一种是克尔效应,即折射率的变化量与外加电场强度的二次方成比例。
利用克尔效应制成的调制器称为克尔盒,其中的光学介质为具有电光效应的液体有机化合物。
利用泡克耳斯制成的调制器称为泡克耳斯盒,其中的光学介质为非中心对称的压电晶体。
泡克耳斯盒又有纵向调制器和横向调制器两种。
现以实验中使用的电光晶体DKDP (磷酸二氘钾)横向调制为例阐述电光调制的简单机理。
图2 电光调制器原理图原理图如上图所示,晶体位于两个正交的偏振器之间,起偏器 P 1的偏振方向平行于电光晶体的 Y 轴,光没晶体入射光的 X 轴方向加上电场后,它们将旋转 45°变成感应轴X ’、Y ’。
现在对晶体内部的偏振光传播进行讨论。
DKDP 是负单轴晶体,它的折射率椭球方程为:2221o o ex y z I I I ++=(1)其中 x 为光轴方向,在平行于光轴的方向加上电压后,折射率椭球方程变为:2226321z o o ex y z E xy I I I γ+++=(2)对上式进行坐标系的变换,消除式中的交叉项:()()'cos 45'sin 45''/2'sin 45'sin 45''/2'x x y x y y x y x y z z ⎧=-=-⎪⎪=+=+⎨⎪=⎪⎩(3)可推导出加了电场后,折射率椭球方程为:2222221'''x y zx y z n n n ++=(4)介电主轴的折射率变为:(5)沿 Z 轴入射的光束经起偏器变为平行于 X 轴的线偏振光,进入晶体后(在 Z =0处),被分 解 成 沿 OX ’、OY ’方向的两个分量,其振幅和相伴都相等,用复数表示为E X’(0)=A, E Y’(0)=A,入射光强度为(6)当光通过长度为L 的晶体后,由于电光效应,E X’、E Y’之间就产生一个相位差δ,从而有:(7)光从晶体出射后,通过检偏器后的光是晶体中的光的两分量在Y 轴上的投影之和,即:(8)从而对应的输出光的强度为:(9)其中,, 从而可知调制器的透过率为:(10)当从晶体出射的光的两个分量的相位差为δπ=时,外电场所加的电压为半波电压,可求得此时的电压为:(11)从而可知透过率可表示为:(12)当加在晶体上的直流电压为U 0,同时加在晶体上的交流调制信号是sin mUtω其中Um 是其振幅,ω是调制频率。
电光调制的原理和应用
![电光调制的原理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2a78a90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97.png)
电光调制的原理和应用1. 介绍电光调制是一种利用电场对光信号实现调制的技术。
通过改变电场的强弱或方向,可以实现对光信号的调制,从而实现光通信、光存储、光显示等应用。
2. 原理电光调制的原理是利用光电效应和压电效应。
光电效应是指光照射到物质上,使得物质中的自由电荷发生移动的现象。
压电效应是指当某些晶体材料被施加电场时,晶体会发生形变。
电光调制的原理主要有两种:2.1 线性调制线性调制是利用电场的强弱来控制光信号的强度。
当电场施加在光调制器件上时,光电效应使得光子与电子发生能量转换,从而改变光的强度。
线性调制常用于光通信中的调制技术。
2.2 相位调制相位调制是利用电场的变化来控制光信号的相位。
通过改变电场的方向或者频率,可以改变光的相位,进而改变光波的传播速度。
相位调制常用于光存储和光显示等应用中。
3. 应用电光调制技术在光通信、光存储、光显示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3.1 光通信电光调制技术在光通信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光通信使用光信号来传输信息,而电光调制技术实现了对光信号的调制和解调。
通过调制光信号的强度或相位,可以实现高速、高带宽的光通信。
3.2 光存储电光调制技术在光存储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控制电场的强弱或方向,可以改变光信号的强度或相位,从而实现对光信号的存储和读取。
光存储技术具有容量大、读写速度快等优点,在数据存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3 光显示电光调制技术在光显示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调制光信号的强度或相位,可以改变光的亮度、颜色等,实现高质量的光显示。
光显示技术在电子产品、平板显示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4. 总结电光调制技术通过利用光电效应和压电效应,实现对光信号的调制和解调。
通过调制光信号的强度或相位,电光调制技术在光通信、光存储、光显示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随着光通信和光存储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光调制技术将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在未来的光电子领域中发展出更多的应用。
电光调制实验课程设计
![电光调制实验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cba0db6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41.png)
电光调制实验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光效应的基本原理,掌握电光调制的概念。
2. 学生能描述电光调制过程中各物理量的变化及其影响。
3. 学生能了解不同类型电光调制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通过实验操作,掌握使用示波器、激光源和电光调制器等仪器的基本技能。
2. 学生能够运用数据分析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电光调制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增强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意识。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3. 学生能够认识到电光调制技术在现代通信领域的应用价值,激发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物理学科实验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学生特点分析:初三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对实验课程有较高的兴趣,动手能力强,但需加强实验规范和安全意识。
教学要求:1. 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强化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电光效应基本原理- 电光调制概念及其分类- 电光调制器结构和工作原理2. 实验操作:- 示波器、激光源和电光调制器等仪器的使用方法- 电光调制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3. 教学大纲:-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讲解电光效应基本原理,介绍电光调制概念。
- 第二课时:分析电光调制器结构和工作原理,学习实验操作步骤。
- 第三课时:实验操作,观察电光调制现象,收集和处理数据。
- 第四课时:总结实验结果,讨论实验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拓展延伸。
4. 教材章节:- 《物理》课本第三章第七节:电光效应- 《物理》实验手册第四章第二节:电光调制实验5.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 理论知识教学:2课时- 实验操作教学:2课时- 课后总结与拓展:1课时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电光调制实验报告模板
![电光调制实验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b60ef15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e8.png)
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光调制的工作原理及相关特性;2.掌握电光晶体性能参数的测量方法;二、实验原理某些光学介质受到外电场作用时,它的折射率将随着外电场变化,介电系数和折射率都与方向有关,在光学性质上变为各向异性,这就是电光效应。
电光效应有两种,一种是折射率的变化量与外电场强度的一次方成比例,称为泡克耳斯(Pockels)效应;另一种是折射率的变化量与外电场强度的二次方成比例,称为克尔(Kerr)效应。
利用克尔效应制成的调制器,称为克尔盒,其中的光学介质为具有电光效应的液体有机化合物。
利用泡克耳斯效应制成的调制器,称为泡克耳斯盒,其中的光学介质为非中心对称的压电晶体。
泡克耳斯盒又有纵向调制器和横向调制器两种,图2-1是几种电光调制器的基本结构形式。
图2-1:几种电光调制器的基本结构形式a) 克尔盒 b) 纵调的泡克耳斯盒 c) 横调的泡克耳斯盒当不给克尔盒加电压时,盒中的介质是透明的,各向同性的非偏振光经过P后变为振动方向平行P光轴的平面偏振光。
通过克尔盒时不改变振动方向。
到达Q时,因光的振动方向垂直于Q光轴而被阻挡(P、Q分别为起偏器和检偏器,安装时,它们的光轴彼此垂直。
),所以Q没有光输出;给克尔盒加以电压时,盒中的介质则因有外电场的作用而具有单轴晶体的光学性质,光轴的方向平行于电场。
这时,通过它的平面偏振光则改变其振动方向。
所以,经过起偏器P产生的平面偏振光,通过克尔盒后,振动方向就不再与Q光轴垂直,而是在Q光轴方向上有光振动的分量,所以,此时Q就有光输出了。
Q的光输出强弱,与盒中的介质性质、几何尺寸、外加电压大小等因素有关。
对于结构已确定的克尔盒来说,如果外加电压是周期性变化的,则Q的光输出必然也是周期性变化的。
由此即实现了对光的调制。
泡克耳斯盒里所装的是具有泡克耳斯效应的电光晶体,它的自然状态就有单轴晶体的光学性质,安装时,使晶体的光轴平行于入射光线。
因此,纵向调制的泡克耳斯盒,电场平行于光轴,横向调制的泡克耳斯盒,电场垂直于光轴。
电光调制实验报告
![电光调制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b51ef81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c2.png)
电光调制实验报告电光调制实验报告引言电光调制是一种利用电场对光进行调制的技术,广泛应用于通信、光学传感和光学信息处理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电光调制实验装置,探究电场对光的调制效果,并分析其应用前景。
实验装置本次实验所使用的电光调制实验装置包括:光源、偏振器、电光调制器、光电探测器和示波器。
其中,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偏振器后,进入电光调制器,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相位差变化,最后通过光电探测器转化为电信号,再经示波器显示出来。
实验步骤1. 将光源、偏振器、电光调制器、光电探测器和示波器依次连接起来,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2. 调整偏振器的角度,使得光通过电光调制器时,其电场与电光调制器的极化方向垂直。
3. 打开光源和示波器,调节示波器的参数,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变化。
4. 改变电光调制器的电压,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变化,并记录下来。
5. 重复步骤4,但同时改变偏振器的角度,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变化,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和讨论:1. 电场对光的调制效果:随着电光调制器电压的增加,示波器上的波形振幅逐渐增大,说明电场对光的幅度进行了调制。
这说明电光调制器能够通过改变电场的强度来调制光的强度。
2. 电场对光的相位调制效果:通过改变电光调制器的电压和偏振器的角度,我们可以观察到示波器上的波形发生相位差的变化。
这说明电光调制器能够通过改变电场的强度和方向来调制光的相位。
3. 电光调制器的应用前景:电光调制技术在通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调制光的幅度和相位,可以实现光信号的调制和解调,从而实现高速、大容量的光通信。
此外,电光调制器还可以用于光学传感和光学信息处理等领域,提高系统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结论通过电光调制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电场对光的调制效果,并探讨了其应用前景。
电光调制技术在通信、光学传感和光学信息处理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实现高速、大容量的光通信提供了有力支持。
电光调制原理
![电光调制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ce336bf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8a.png)
电光调制原理电光调制是一种利用电场调制光的强度的技术,它在光通信、光传感和光调制器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电光调制原理是指利用外加电场对光的折射率进行调制,从而改变光的传播性质。
电光调制器件是实现电光调制原理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了整个系统的工作效果。
本文将从电光调制原理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介绍。
电光调制原理的基本概念。
电光调制原理是利用外加电场改变介质的折射率,从而改变光的传播性质。
在电光调制器件中,通过外加电场使介质的折射率发生变化,进而改变光的相位和强度。
一般来说,电光调制器件采用的是电光效应,即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介质的折射率会发生变化。
这种原理使得光信号能够被电信号控制,从而实现光信号的调制。
电光调制原理的工作原理。
电光调制器件一般采用的是电光效应,其中最常见的是Kerr效应和Pockels效应。
Kerr效应是指在介质中加入电场后,介质的折射率与电场的平方成正比而改变,这种效应通常用于强光的调制。
Pockels效应是指在晶体中加入电场后,晶体的折射率与电场成线性关系而改变,这种效应通常用于弱光的调制。
通过这些电光效应,可以实现对光信号的调制,从而实现光通信、光传感等应用。
电光调制原理的应用领域。
电光调制原理在光通信、光传感和光调制器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光通信中,电光调制器件可以实现光信号的调制和解调,从而实现光通信系统中的信号传输和处理。
在光传感中,电光调制原理可以实现对光信号的调制,从而实现对光信号的探测和测量。
在光调制器件中,电光调制原理可以实现对光信号的调制,从而实现光调制器件的功能。
总结。
电光调制原理是利用外加电场对光的折射率进行调制,从而改变光的传播性质。
电光调制器件是实现电光调制原理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了整个系统的工作效果。
电光调制原理在光通信、光传感和光调制器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实现光信号的调制和解调,光信号的探测和测量,以及光调制器件的功能。
电光调制实验(通达)
![电光调制实验(通达)](https://img.taocdn.com/s3/m/6ece9f185f0e7cd1842536ea.png)
U U
d 3 2n0 r l
消光比和透射率
由于晶体受材料的缺陷和加工工艺的限制,光束通过晶体时还 会受晶体的吸收和散射,使两振动分量传播方向不完全重合, 出射光截面也就不能重叠起来。 当外加电压U=0时,透射光强的最小值却不为0;当外加电压U =U 时,透射光强的最大值却不为IP,由此需要引入另外两 个特征参量: I max 消光比 M
实验步骤说明
进行光路准直时,为使激光能正射透过晶体,必需反复 对激光、晶体与光电接收孔者加以准直调整。 为获得较好的实验效果,光量宜调节在光强指示表为 0.1(最小)至5.6(最大)的读数范围之内。本实验使用的 晶体根据其绝缘性能最大安全电压约为510V左右,超值 易损坏晶体。 调节过程中应避免激光直射人眼,以免对眼睛造成危害。 加偏压时应从0伏起逐渐缓慢增加至最大值,反极性时 也应先退回到0值后再升压。 作IA~ U曲线时,正、负偏压数据作在同一图上。
电光效应
电光调制的物理基础——电光效应 某些晶体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其折射率 随外加电场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 电光效应。 本实验使用铌酸理(LiNbO3 )晶体作电 光介质。
电光调制器的工作原理
X P a Ip ±U La 光输入 光电 电信号输出 检测器 Y A X
Y
激光器
起偏器(P)
2 2
d 其中, U 为半波电压: U 3 2n0 r l
它是一个用以表征电光调制电压对相位差影响的 重要物理量。半波电压U 决定于入射光的波长、晶 体材料和它的几何尺寸。
光强与外加电压的关系
U I A I P sin 2 U
I min
电光调制实验
![电光调制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a535e91e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4f.png)
电光调制实验电光调制实验是一种基于光及电的实验,主要是利用外加电场对光的介质介电常数及折射率发生变化的特性,从而实现对光的调制,达到信息传输的目的。
本文将对电光调制实验的原理、实验过程、实验结果以及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一、实验原理电光调制实验的基本原理是电-光双向转换。
光通过透明的介质之后会导致光的相位差,从而产生偏振旋转。
当外加电场时,通过电光效应,电场可以改变介质的折射率和吸收系数,从而影响光的速度和偏振方向。
在调制过程中,可以控制电场的强度和方向,从而实现光信号的编码、传输和解码。
二、实验材料实验材料主要包括:1.激光器2.半波片3.光偏振器4.电光晶体5.电源6.光探测器三、实验过程在实验开始前,首先将激光器打开并调节其输出功率,以保证激光器的正常工作。
2.半波片和光偏振器的使用。
将半波片和光偏振器连接在激光器的输出端上,并根据需要调整偏振方向和入射角度。
将电光晶体固定在一个平台上,将光束通过电光晶体,并调整电光晶体的入射角度以使其与光束共面。
4.电源的使用。
将电源连接到电光晶体上,并根据需要调整电场的强度和方向。
将光探测器放置在光束的另一端,并记录光信号的强度、频率和相位。
四、实验结果通过电光调制实验,研究者可以获得以下结果:1.光信号的编码和解码。
通过电光调制实验,可以将信息编码成光的信号并传输,然后通过解码技术将信息从光信号中提取出来。
2.光调制的幅度、相位和频率。
通过电光调制实验,可以通过调节电场的强度和方向来改变光的幅度、相位和频率,从而实现对光信号的调制。
3.光传输的性能。
通过电光调制实验,可以研究光传输的性能,包括传输距离、传输带宽、光损耗等特性。
这些研究能够指导光通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五、应用电光调制实验的应用非常广泛。
一些典型的应用包括:1.光通讯。
2.光储存。
在光储存中,电光调制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电光调制实验,可以实现将信息储存在光中,然后可以随时读取出来。
3.光计算。
电光调制实实验讲义
![电光调制实实验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7c27a9635a8102d276a22f94.png)
电光调制实验实验讲义一、实验背景电光效应在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中有许多重要应用。
尤其是激光出现以后,电光效应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电光器件被广泛应用在激光通信、激光测距、激光显示和光学数据处理等方面。
晶体电光调制实验可以模拟电光效应在激光通信中的应用,验证激光通信传输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等优点。
通过该实验可以加深对偏振光干涉、双折射、非线性光学等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
实验系统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实验效果理想。
二、实验目的1. 观察电光效应引起的晶体光学性质的变化(单轴晶体、双轴晶体的偏振干涉图)。
2. 观察直流偏压对输出特性的影响,记录数据并绘制输出特性曲线。
3 观察铌酸锂晶体交流调制输出特性。
4. 模拟光通信。
三、实验仪器图1 实验仪器实物图(双踪示波器自备) 1.半导体激光器及四维可调支架 2.起偏器 3.铌酸锂晶体 4.检偏器(及1/4波片) 5.光屏 6.导轨 7.电光调制电源箱 8.接受放大器四、实验原理晶体分各向同性晶体与各向异性晶体。
其中各向异性晶体会发生双折射,而各向同性晶体只会发生普通折射。
光束入射到各向异性的晶体,分解为o 光和e 光。
如果光束沿着光轴的方向传播不会发生双折射现象。
这里光轴并非指一条直线,而是一个特殊的方向。
晶体中o 光与光轴构成的平面叫o 光主平面,e 光与光轴构成的平面叫e 光主平面。
o 光振动方向垂直于o 光主平面,e 光的振动方向平行于e 光主截面。
一般情况下,o 光主平面与e 光主平面不重合,但是理论与实践均表明,当入射线在晶体主平面时o 光主平面与e 光主平面重合。
实用中一般均取入射线在晶体主截面内的情况。
各向异性晶体中o 光与e 光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速度e o v v >的晶体称为正晶体,e o v v <的晶体称为负晶体。
铌酸锂晶体是各向异性负晶体。
由于双折射现象,当入射光不沿光轴方向入射时,产生的o 光与e 光对应不同的折射率o n 与e n 。
电光调制原理
![电光调制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87aceab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a0.png)
电光调制原理
电光调制是一种利用电场对光信号进行调制的技术。
其原理基于光电效应,即光的能量可以被光敏电荷器件转化为电荷。
在电光调制中,光信号通过一个光电调制器件(例如光电二极管或光电晶体管)传递,该器件的特性是能够根据所加电压的变化,调整晶体中的折射率。
当没有电场作用于器件时,光信号穿过器件而不受到影响。
但是,当电场施加于器件上时,器件中的折射率发生变化,从而改变通过该器件传输的光信号的相位或幅度。
通过改变施加在电光调制器件上的电场,可以实现对光信号的调制。
常见的电光调制技术包括振幅调制(AM)和相位调制(PM)。
在振幅调制中,电场的变化导致通过器件传输的光信号的幅度变化,从而改变光信号的强度。
这种调制技术常用于光通信中的调制解调器。
在相位调制中,电场的变化导致通过器件传输的光信号的相位变化,从而改变光信号的波形。
这种调制技术常用于激光器控制和光纤通信中。
总而言之,电光调制利用光电效应和光电调制器件,通过改变电场来调制光信号的幅度或相位,从而实现光信号的调制和控制。
电光调制实验报告小结
![电光调制实验报告小结](https://img.taocdn.com/s3/m/7050d731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6a.png)
电光调制实验报告小结引言电光调制是一种利用电场来调制光的相位和强度的技术,在通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电光调制系统并进行实验验证,探究电场对光调制的影响,实验结果对理解和应用电光调制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激光器、调制器、接收器、电源等。
2. 搭建电光调制系统:将激光器的输出光传入调制器中,通过调制器内的电场对光进行调制,调制完的光被接收器接收。
3. 测量和记录实验数据:测量接收器接收到的光强,并记录输入的电场强度。
实验结果分析实验1:电场对光强的影响在电场未加之前,接收器检测到的光强为I0。
在电场加上不同的电压后,记录对应的光强I,并计算光强的变化率ΔI/I0。
实验结果如下:电场强度(V/m) 光强变化率ΔI/I0-0 0100 0.2200 0.4300 0.6400 0.8500 1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电场的增大对光强的调制效果逐渐增强。
当电场为0时,光强不受到电场的影响;当电场增加到500 V/m时,光强变为原来的2倍,光强的调制效果达到最大。
实验2:电场对光相位的影响在电场未加之前,激光器的输出相位作为参考相位。
在电场加上不同的电压后,测量和记录光的相位,并计算相位的偏移Δφ。
实验结果如下:电场强度(V/m) 相位偏移Δφ-0 0100 0.2π200 0.4π300 0.6π400 0.8π500 π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电场的增大对光相位的调制效果逐渐增强。
当电场为0时,光相位不受到电场的影响;当电场增加到500 V/m时,光相位经历了一个完整的π的偏移。
实验3:光强和相位的联合调制效果通过同时加上电场和光的相位调制器,记录不同电场强度下的光强和相位变化情况。
实验结果如下:电场强度(V/m) 相位偏移Δφ光强变化率ΔI/I0-0 0 0100 0.2π0.2200 0.4π0.4300 0.6π0.6400 0.8π0.8500 π 1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电场和光的相位调制器的联合调制效果是光强和相位调制的叠加效果。
2021年电光调制实验实验报告
![2021年电光调制实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7dbdca8336c1eb91b375d97.png)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生试验汇报图四图五6. 晶体加上偏压时展现双轴锥光干涉图, 说明单轴晶体在电场作用下变成双轴晶体, 即电致双折射。
如图六所表示7.改变晶体所加偏压极性, 锥光图旋转90度。
如图七所表示图六图七8 只改变偏压大小时, 干涉图形不旋转, 只是双曲线分开距离发生改变。
这一现象说明, 外加电场只改变感应主轴方向主折射率大小、折射率椭球旋转角度和电场大小无关。
LiNbo晶体透过率曲线(即T-V曲线), 选择工作点。
测出半波电压, 算出二、依据3电光系数, 并和理论值比较。
我们用两种测量方法:1.极值法晶体上只加直流电压, 不加交流信号, 并把直流偏压从小到大逐步改变时, 示波器上可看到输出光强出现极小值和极大值。
具体做法: 取出毛玻璃, 撤走白屏, 接收器对准出光点, 加在晶体上电压从零开始, 逐步增大这时可看到示波器上光强极大和极小有一显著起落, 直流偏压值由>0时, 当光强最大时, 测一组最大电源面板上三位半数字表上读出。
先测对应于V值, 然后改变极性, 最大时再测一组数据, 两个极大之间对应电压之和就是半波电压两倍, 数次测量取平均值, 能够降低误差。
2.调制法晶体上直流电压和交流正弦信号同时加上, 当直流电压调到输出光强出现极小值或极大值对应时, 输出交流信号出现倍频失真, 经过示波器可看出。
出现相邻倍频失真对应直流电压之差就是半波电压。
具体做法是: 把电源前面板上调制信号“输出”接到双踪示波器y上, 经放大后调1【思索题】1.怎样确保光束正入射于晶体端面, 怎样判定?不是正入射时有何影响?答: 经过端面反射后圆点与激光光源圆点重合时光束正入射于晶体端面。
不是正入射时会使激光在光电晶体内部发生全反射, 经过光电晶体出射光香味发生改变不与检偏器垂直。
2.起偏器和检偏器既不正交又不平行时, 会出现何种情况?答: 光强调到最大时, 晶体偏压不为零。
观察晶体干涉图不再为单轴锥图样, 不再是十字架样子。
电光调制实验实验报告
![电光调制实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5ac4c48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99.png)
电光调制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将能够掌握电光调制器的基本原理、工作方式及其在通信中的应用。
二、实验仪器设备1. 光源:激光管2. 实验桌3. PCS2814型电光调制器4. 准直器5. 直流电源6. 光电探测器7. 示波器三、实验原理电光调制器是一种通过在光传输介质中加入直流或低频信号来改变光强度的设备。
可以用于光电通信、激光雷达、医学成像等领域。
电光调制器根据调制原理的不同分为两种:强度调制和相位调制。
其中,强度调制通过改变光强度来实现信息传输,相位调制则是改变光波的相位而传输信息。
在强度调制中,光信号传输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步骤:1.信号电流模拟调制通过窄带高频电信号调制直流偏置电压,生成相应的光信号。
这样调制后的光信号频率范围集中在带宽较窄的低频范围内。
2.对光强进行调制将调制后的光信号通过调制后器的光口,再经准直器射到检测器上,检测器能将光电转换为电信号,这样就能获得来自光传输介质的有效信号。
四、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装置:将激光管、电光调制器、准直器和光电探测器依次放置在实验台上,随后将它们连接起来,准确设置检测器到准直器的距离,为了获得最佳的工作效果,排除光学信号串扰和反射的影响,准直器进行精细调整。
2. 测试无调制状态下的光强度:通过开启激光管,取得光电探测器采集的光强度数据,这里需要使用示波器进行监测和测量,并记录数据。
通过调节电流模拟信号源,模拟调制电流信号,然后通过调制器进行传输,观察并记录数据变化,比较与无调制状态下的光强度数据变化情况。
4. 可用性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可以判断电光调制器中的效果如何,以及它是否适合于实际应用。
五、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可视化分析,可以看出,电光调制器能够通过调制电流控制光传输介质内关联的光强度,这样就能够实现由电信号到光信号的转化。
在本实验中,使用的是单调制强度调制电路,因此,仅仅是将高频电流信号作用于调制器,就能够将开关的信号传输到光传输介质内,转化成可用的数字信号,这样就实现了从电信号到光信号的转换。
电光声光调制_实验报告
![电光声光调制_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e56c36f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ae.png)
一、实验目的1. 理解电光调制和声光调制的原理及基本过程。
2. 掌握电光调制器和声光调制器的实验操作方法。
3. 分析实验数据,验证电光调制和声光调制的基本特性。
二、实验原理1. 电光调制原理电光调制是利用电光效应,即某些晶体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其折射率将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光波的传输特性。
电光调制器主要由调制晶体、电极、光源和探测器组成。
当电场施加在调制晶体上时,光波的强度、相位或偏振状态会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对光信号的调制。
2. 声光调制原理声光调制是利用声光效应,即光波在介质中传播时,被超声波场衍射或散射的现象。
声光调制器主要由声光介质、电声换能器、吸声(或反射)装置及驱动电源等组成。
当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会引起介质的弹性应变,从而形成折射率光栅,使光波发生衍射现象。
通过控制超声波的强度、频率和相位,可以实现对光信号的调制。
三、实验仪器与装置1. 电光调制实验实验仪器:电光调制器、光源、探测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直流电源等。
实验装置:将光源发出的光束通过调制晶体,然后经探测器接收,通过示波器观察调制后的光信号。
2. 声光调制实验实验仪器:声光调制器、光源、探测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超声波发生器等。
实验装置:将光源发出的光束通过声光介质,然后经探测器接收,通过示波器观察调制后的光信号。
四、实验步骤1. 电光调制实验(1)将光源发出的光束通过调制晶体,调节直流电源,使电场施加在调制晶体上。
(2)观察示波器上的光信号,记录调制后的光信号波形。
(3)改变调制信号频率和幅度,观察调制效果。
2. 声光调制实验(1)将光源发出的光束通过声光介质,调节超声波发生器,产生超声波。
(2)观察示波器上的光信号,记录调制后的光信号波形。
(3)改变超声波频率和强度,观察调制效果。
五、实验数据与分析1. 电光调制实验(1)记录调制后的光信号波形,分析调制频率、幅度与调制效果的关系。
(2)分析电光调制器的调制带宽、调制深度等特性。
电光调制的原理及应用实例
![电光调制的原理及应用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a08dc401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80.png)
电光调制的原理及应用实例1. 什么是电光调制电光调制是指利用外加电场对材料的光学特性进行调节的过程。
通过改变材料的折射率或透射率,可以实现对光信号的调制。
2. 电光调制的原理电光调制的原理是利用介质在外加电场下的电光效应,通过调节电场的强度和方向,控制介质的折射率和透射率,从而实现对光信号的调制。
电光效应有两种类型:线性电光效应和非线性电光效应。
线性电光效应是指介质折射率的变化与电场强度的变化成正比。
非线性电光效应是指介质折射率的变化与电场强度的变化不成正比,存在非线性关系。
3. 电光调制的应用实例3.1 光通信光通信是电光调制的一种重要应用领域。
通过电光调制可以实现光信号的调制和解调,从而实现光通信系统中的数据传输。
光通信具有高带宽、低损耗等优点,在现代通信中得到广泛应用。
3.2 光纤传感光纤传感是利用光的散射、吸收等特性进行测量和监测的技术。
通过电光调制,可以实现对光信号的调制,从而对光纤传感过程中的光信号进行精确控制。
3.3 光频率调制光频率调制是将需要传输的电信号转换为对应的光信号频率变化,通过光的频率调制可以实现信号的传输和处理。
电光调制在光频率调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4 光调制器光调制器是一种利用电光效应进行光信号调制的装置。
利用电光调制器可以改变光信号的幅度、相位和频率等参数,实现对光信号的精确调节。
4. 总结电光调制是利用外加电场对材料的光学特性进行调节的过程。
通过调节电场的强度和方向,可以控制介质的折射率和透射率,实现对光信号的调制。
电光调制在光通信、光纤传感、光频率调制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光调制器是利用电光效应进行光信号调制的装置,可以实现对光信号的精确调节。
通过电光调制的原理和应用实例的介绍,希望能对电光调制技术有更深入的了解。
最新电光调制实验实验报告
![最新电光调制实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7aeb3a2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60.png)
最新电光调制实验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电光调制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光通信中的应用。
通过实验,我们将了解电光效应的基本理论,并观察电光调制器如何根据外加电压的变化调制光信号。
实验原理:电光效应是指某些晶体材料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其折射率发生变化的现象。
这种变化可以通过改变通过晶体的光波的相位或强度来实现对光信号的调制。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使用液晶材料作为电光调制器,通过改变施加在其上的电压来控制光的透过率。
实验设备:1. 激光源(如氦氖激光器)2. 电光调制器(液晶调制器)3. 光电探测器(如光电二极管)4. 电源及电压调节器5. 光束准直器和光束分析仪6. 数据采集系统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装置,确保激光源发出的光束经过电光调制器,并被光电探测器接收。
2. 调整激光源,使其发出稳定的光束,并保证光束完全通过电光调制器。
3. 将光电探测器连接到数据采集系统,以便记录光强度的变化。
4. 打开电源,逐渐增加施加在电光调制器上的电压,并记录不同电压下光电探测器的输出信号。
5. 分析数据,绘制电压与光强度之间的关系曲线,观察电光调制效果。
6. 通过改变激光的波长,重复步骤4和5,研究波长对电光调制效果的影响。
实验结果:实验数据显示,随着施加电压的增加,光电探测器接收到的光强度呈现出周期性变化,这与电光调制器的调制特性相符。
在特定电压下,光强度达到最小值,表明此时调制器对光信号实现了有效调制。
通过改变激光波长,发现不同波长的光在相同的电压下表现出不同的调制深度,这与液晶材料的光谱特性有关。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验证了电光调制器的工作原理,并观察到了外加电压对光信号调制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电光调制器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光通信工具,用于控制和调节光信号的传输。
此外,实验还揭示了不同波长光在电光调制中的性能差异,为未来调制器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示波器
图 4 系统连接方法
-4-
图 5 信号源面板 其中,信号源面板如图 5 。在信号源面板上, “波形切换”开关用于选择输出正弦波或是方波, “信 号 输 出 ”口 用 于输 出 晶体 调 制 电压 , 若“ 高 压输 出 开 关” 拨 向上 为 打开 , 拨 向下 为 关闭 。 如果 拨 向 上 那么输出的调制电压上就会叠加一个直流偏压,用于改变晶体的调制曲线, “音频选择”开关用于选 择 调制信号为正弦波还是外接音频信号, “探测信号”口接光电探测器的输出,对探测器输入的微弱信 号 进行处理后通过“解调信号”口输出,连接至有源扬声器上。 在具体的连接中, “信号输出”的 CH1 与 CH2 输出的信号完全一样,将一个输出连接示波器,另一 个 输 出 连接 电 光调 制 器。 在 观 察电 光 调制 现 象时 , 需 要使 用 一个 带 衰减 的 探 头, 连 接时 , 探头 的 黑 色 鳄鱼夹连接至前面两根线的黑色鳄鱼夹,探针接红色鳄鱼夹(在测量时,探头应 10 倍衰减) 。硅光 电 探测器通过一根两端都是 BNC 头的连接线连接至示波器上。在进行音频实验时,则不需要示波器, 且 硅 光 电 探测 器 连接 至 信号 源 “ 探测 信 号” 口 , “解 调 信 号” 接 至有 源 音箱 。 “ 音频 输 入” 接 外加音 频 信 号。 2. 光路 准直 打 开 激 光 器电 源 ,调 节光 路 , 保 证光 线 沿光 轴通 过 。 在 光路 调 节过 程中 , 先 将 波片 , 起偏 器和 检 偏 器 移 走, 调 整激 光 管, 电 光 晶体 和 探测 器 三者 的 相 对位 置 ,使 激 光能 够 从 晶体 光 轴通 过 ;调 整 好 之 后 , 再 将波 片 ,起 偏 器和 检 偏 器放 回 原位 , 再调 节 它 们的 高 度, 因 为它 们 的 通光 孔 很大 , 调节 相 对 容 易。调节完毕后,锁紧滑动座和固定各部件。 3. 1/4 波片对调 制的影响 将 信 号 源 输出 的 正弦 波信 号 加 在 晶体 上 ,并 将探 测 器 输 出的 信 号接 到示 波 器 上 ,调 节 波片 ,观 察 输 出 信 号的 变 化, 记 下调 节 最 佳时 输 出信 号 的幅 值 ; 改变 信 号源 输 出信 号 的 幅值 与 频率 , 观察 探 测 器 输出信号的变化;去掉 1/4 波片,加上直流偏压,改变其大小,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并与加波片 的 情况进行比较。 4. 静态 特性曲线测量 测量晶体的半波电压采用极值法,即晶体上只加直流电压,不加交流信号,把直流电压从小到大逐
在本实验中,我们采用的是 y 轴通光,z 轴加电场,如图 2,也就是说, E1 E2 0, E3 E ,那么上式就 可以变为
1 2 1 2 2 2 13 E3 x y 2 33 E3 z 1 no no
z 4 通光方向 2.5 x 60 y
2 l
(no ne )
3
3 U n l o c d
ne 其中, c 33 13 称为有效电光系数。 no
入射光经起偏振片后变为振动方向平行于 x 轴的线偏振光,它在晶体的感应轴 x ′和 y ′轴上的投 影的振幅和相位均相等,设分别为
(a) 图 3 晶体调制曲线
(b)
四、实验步骤
1. 实验 系统简介 按照系统连接方法将激光器,电光调制器,光电探测器等部件连接到位。系统连接方法如图 4 ,其 中电光调制器的滑动座是二维移动平台,与其他的滑动座有所不同。 起偏器 激光器
电光晶体
1/4 波片
检偏器
光电探测器
激光器电源
电光调制实验仪 信号源
ex' A0 cos t , ey' A0 cos t
或用复振幅的表示方法,将位于晶体表面( z =0 )的光波表示为
Ex (0) A, Ey' (0) A
所以,入射光的强度是
-2-
2 2 I i E E Ex (0) E y (0) 2 A2
实验 21
电光调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晶体电光调制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2、观察电光调制实验现象,并测量电光晶体的各参数; 3、实现模拟光通讯。
二、实验内容
1、观察电光调制现象; 2、计算电光晶体的消光比,透过率,测量晶体的半波电压; 3、进行电光调制与光通讯实验演示。
三、实验原理
铌酸锂晶体具有优良的压电、电光、声光、非线性等性能。本实验仪中采用的是 LN 电光晶体. 它的工作原 理如下: LN 晶体是三方晶体 n1 n2 = no , n3 ne ,折射率椭球为以 z 轴为对称轴的旋转椭球,垂直于 z 轴的截面 为圆,如图 1。 Z N3
-6-
关系 . 也就是说 , 电信号调制了光强度 , 这就是电光调制的原理 . 改变信号源各参数对输出特性的影响如下: ①当 U 0
U 、 U m << U 时,将工作点选定在线性工作区的中心处,如图 3 ( a )所示,此时,可获 2
得较高效率的线性调制,把 U 0
U 代入( 1 )式,得 2
T ∝ sinωt (3)
这 时 , 调制 器 输出 的 信号 和 调 制信 号 虽然 振 幅不 同 , 但是 两 者的 频 率却 是 相 同的 , 输出 信 号不 失 真 , ②当 U 0 0 、 U m << U 时,如图 3 ( b )所示,把 U 0 0 代入( 1 )式
T sin 2 (
n2
n1
y
x
图1
折射率椭球
其电光系数为:
0 0 0 0 51 22
22
22
0
13 13 33
0 0 0
51
0 0
没有加电场之前,LN 的折射率椭球为
x2 y 2 z 2 2 1 2 no ne
2U
U m sin t )
1 [1 cos( U m sin t )] 2 U (
1 4
U
U m ) 2 sin 2 t
1 U ( m ) 2 (1 cos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t ) 8 U
即 T ∝ cos2ωt ( 4)
-3-
从 ( 4 ) 式 可以 看出 ,输出 信 号的 频率 是 调制 信号 频 率的 二倍 , 即产 生“ 倍 频” 失真 。 若把 U 0 U 代 入( 1 )式,经类似的推导,可得
-5-
渐改变,输出的光强将会出现极大极小值,相邻极大极小值之间对应的直流电压之差就是半波电压。 具体步骤是:去掉 1/4 波片,调节检偏器使输出光强最小,然后将信号源中正弦波的输出幅度调节 至零,打开高压开关,每隔 10V 逐渐增加直流偏压 V ,同时读出示波器上硅光电探测器输出的电 压值 P V (相对光强) ,作 V — P v 曲线,求出 LN 晶体半波电压 U 。 5. 动态调制曲 线测量 正 弦波 信号 电压 U m =0.2 U , 分别 测量 直流偏 压 U 0 输入信号和调制后曲线。 6. 电光调 制与光通讯实 验演示 将音频信号输入到本机的“音频输入”插座 , 光电探测器输出口接到信号源“探测信号”口,将有 源扬声器输入端插入“解调信号”插座 , 加晶体偏压或旋转波片使电光晶体进入调制特性曲线的线性 区 域 , 即 可以 使 扬声 器 播放 音 频 节目 。 改变 偏 压或 旋 转 波片 试 听扬 声 器音 量 与 音质 的 变化 。 用不 透 光 物 体遮住激光光线,声音消失,说明音频信号是调制在激光上的,验证光通讯。
U U 、 U 0 0 U 0 时 的调 制曲 线,绘 制 2 5
五、实验报告要求
计算电光晶体的半波电压,坐标纸或计算机绘制相关曲线,并对实验结果给出分析。
六、讨论题
如果检偏器和起偏器没有正交,对静态、动态调制曲线会产生什么影响?
注意事项 :
1. 保护光学表面 2. 本实验使用的晶体根据其绝缘性能最大安全电压约为 500V, 超值易损坏晶体 . 3. 在实验过程中,应避免激光直射到人眼,以免对眼睛造成伤害。 4. 本实验仪所用光学器件均为精密仪器,在使用时应十分小心。
沿着三个主轴方向上的双折射率为
1 3 ' ' 3 nx ny no ne (ne 33 no 13 ) E 2 n' 0 z
上式表明,LN 晶体沿 z 轴方向加电场之后,可以产生横向电光效应,但是不能够产生纵向电光效应. 经过晶体后,o 光和 e 光产生的相位差为:
图 2 晶体尺寸 式中没有出现交叉项,说明新的折射率椭球的主轴与旧折射率椭球的主轴完全重合.所以新的主轴折射率为
1 2 1 3 n' n' 1 E no no 13 E x y 13 2 2 no 1 2 1 1 3 nz' 2 33 E ne ne 33 E 2 ne
当光通过长为 l 的电光晶体后, x ′和 y ′两分量之间就产生相位差 δ ,即
Ex (0) A, Ey' (0) A e i
通过检偏振片出射的光,是该两分量在 y 轴上的投影之和
(E y )0
其对应的输出光强 I t 可写成
A 2
(e
i
1)
I t [( E y ) 0 ( E y ) 0 ]
T
1 U 1 ( m ) 2 (1 cos 2t ) 8 U
( 5)
即 T ∝ cos2 ω t ,输出信号仍是“倍频”失真的信号。 ③直流偏压 U 0 在 0 伏附近或在 U 附近变化时,由于工作点不在线性工作区,输出波形将失真。 但不满足小信号调制的要求, ( 2 )式不能写成( 3 )式的形式。因此,工作点虽然选定在了线性区,输 出波形仍然是失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