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板涵及通道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工程概况 (1)
1.1总体概述 (1)
1.2自然条件 (1)
2、编制依据 (2)
3、机械设备配备 (2)
4、施工组织机构设置 (3)
5、试验检测设备 (4)
6、施工布置 (4)
6.1临时施工道路布置 (4)
6.2风、水、电布置 (4)
7、施工前准备 (4)
7.1技术准备 (4)
7.2工程材料准备 (4)
7.3现场准备 (5)
8、施工工艺 (5)
8.1盖板涵总体施工工艺 (5)
8.2 测量放样 (6)
8.3 基础开挖 (6)
8.4 基础处理 (6)
8.5 砼浇筑 (6)
8.6 盖板现浇 (9)
8.7台背回填 (10)
8.8浆砌石施工 (10)
9、质量保证措施 (14)
9.1开展全面质量管理 (14)
9.2健全质量检查机构、加强质量监督检查 (14)
9.3严格质量标准 (14)
9.4严格控制质量程序 (15)
9.5严格奖惩制度 (16)
9.6严把材料关 (16)
10、冬雨季施工 (16)
11、管理措施 (17)
12、报验程序 (17)
13、安全、文明施工 (17)
13.1建立安全机构 (17)
13.2指导思想 (18)
13.3安全生产承诺 (18)
13.4安全法规 (18)
13.5安全保证措施 (18)
13.6环境保护措施 (22)
1、工程概况
1.1总体概述
319省道青树至黎坪公路改造工程(K0+00~K4+044)
本标段本合同段共有盖板涵23道:其中盖板明涵3道、盖板暗涵16道、倒虹1道、石拱涵1道、纵向盖板涵2道。

见附表具体。

盖板涵洞口建筑与洞身设缝隔开,洞身每隔4~6m设贯穿整个断面的沉降缝一道,缝宽1~2cm,以沥青麻絮填满全缝。

本涵盖板采用预制,标准99cm、盖板,0.74cm盖板。

洞身基本结构为C20片石混凝土、预制C30、台帽C25、八字墙M7.5浆砌石。

1.2自然条件
㈠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与公路建设的关系
本标段位于汉中盆地西南部,海拔600~800m左右、主要地貌地形有中——低山区、丘陵河谷堆积地貌三个自然地貌类型。

㈡气象
本区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度气候区。

由于秦岭屏障于北,寒流不易侵入,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月份平均气温2.2℃,七月份平均气温25℃,年平均气温14.6℃,极端最高气温36.6℃,极端最低气温-8℃。

无霜期252天,年平均降水量970.4mm。

多年一次最大降雨量为1563mm。

区内雨季一般集中在七-九月份,雨量充沛,常暴雨成灾。

降雪期为十一月至竖年二月。

高中山区气候阴湿,中低山区雨量充沛,夏、秋两季易形成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㈢水文
水系特征:项目区内河流属长江水系,较大的河流有汉江、濂水河、冷水河。

在汉中盆地段,汉江南侧的主要支流有漾家河、濂水河、冷水河、白沙河、南沙河等。

汉江北侧的支流主要有:黄沙河、褒河、文川河、胥水河、溢沙河等,北侧支流河道宽,河水流量大,在盆地内径流长,南侧支流河道窄,河水流量小,在盆地内径流短。

㈣地质构造及地震情况
本合同段范围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

2、编制依据
⑴《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O1-2003);
⑵《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⑶《公路桥涵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
⑷《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3、机械设备配备
施工机具设备一览表
4、施工组织机构设置
为了保证本工程设计的质量、安全、进度,我项目部组织强有力的技术管理力量和施工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保证盖板涵施工的顺利进行。

所投入的施工管理力量见下表4-1、表4-2。

主要管理人员分工表
5、试验检测设备
试验检测仪器一览表
6.1临时施工道路布置
临时修筑施工便道和原有村道相结合的方式,施工期间确保机械运行通畅。

6.2风、水、电布置
⑴施工用电:砼浇筑照明所需的电均由主线变压器就近接引(前期变压器未装好时采用100KW柴油发电机)。

⑵施工用水:在施工现场布置3.0m³塑料水箱,通过水车随时从供水主水池拉运供施工使用。

7、施工前准备
7.1技术准备
⑴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熟悉研究技术文件和图纸中各项内容和要求,全面领会设计意图;做好原始资料的进一步调查分析,了解当地的自然条件,地方劳动力及材料状况,交通运输状况和可提供的施工用水用电状况;编制施工方案;对施工队伍进行工前培训和技术交底。

⑵原材料的控制:试验室开工前做好进场原材料的试验。

7.2工程材料准备
所有原材料在使用前,按相应技术规范进行相关试验,符合要求的原材料方可用于生产施工。

7.3现场准备
⑴搞好施工现场三通一平、临时设施及现场消防、保安设施等工作。

⑵现场原材料准备充足,并码放整齐、明确标识,原材料的质量证明资料必须齐全。

⑶工程试验工作达到开工条件,施工机具满足施工要求。

8、施工工艺
8.1盖板涵总体施工工艺
盖板涵具体施工工艺框图见下图8-1。

图8-1 盖板涵施工工艺流程图
8.2 测量放样
根据设计图纸,按坐标中线、高程点测放基础的平面位置和纵断高程。

精确测定出机耕通道基座主轴线和起讫点,伸缩缝位置,每端的衔接是否顺直,并按施工放样的实际需要增补通道基础各点的地面高程,并设置施工水准点,在基础表面上弹出轴线及墙身线。

8.3 基础开挖
基础开挖采用CAT320挖掘机分层、分段进行开挖,并顺路基方向开挖台阶,人工配合挖掘机刷底。

基础的部位尺寸、形状均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当基础开
挖后若发现与设计情况
不符时,应将实际情况及时上报技术质量部,技术质量部直接联系设计工程师。

基础开挖为明挖基础,在松软地层或陡坡基层地段开挖时,基础不宜全段贯通,而要采用跳槽办法开挖,以防止土体失稳。

基础用挖掘机开挖时,要有专人指挥,在开挖过程中不得超挖,避免扰动基底原状土,开挖基础的土石方,在场地有条件堆放时,把能利用的土石方留足待回填备用;不能利用的土石方或腐殖土采用25t自卸车一次运走,避免二次倒运。

在基槽边弃土时,要保证边坡稳定。

当土质好时,槽边的堆土要距基槽上口边缘1.2m以外,高度不得超过1.5m。

任何土质基坑挖至标高后不得长时间暴露、扰动或浸泡,而削弱基底承载能力。

基底尽量避免超挖,如有超挖或松动要将其夯实,基坑开挖完成后,要放线复验,确认位置无误并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8.4 基础处理
待基坑开挖完成后,先进行基底承载力的检测,确定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如满足设计要求,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如达不到设计要求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处理或换填处理。

本项目根据设计要求地基承载力不小于0.25MPa,基底有厚约0.5~1.8m软塑状粉质粘土,需清除后以硬塑状粉质粘土为持力层。

8.5 砼浇筑
㈡模板工程
钢筋施工完成后,再进行模板拼装,模板采用P1015、P3015、P9015平面组合钢模板拼装,模板必须选用表面平整、光滑且必须保证其刚度的模板,模板拼装时,必须保证构造物设计形状及尺寸,接缝要严密,不允许漏浆现象发生,接缝处有缝隙时,采用防漏胶条沿模板缝压紧。

模板加固采用“内拉外支”的加固方式进行加固,模板安装完成后,需在模板与混凝土相接触的表面涂刷脱模剂,模板用的脱模剂应具有防锈作用,避免拆模过程中造成砼外观质量问题,所有准备工序完成由现场技术人员对构造物设计尺寸校核无误后,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方可砼浇筑。

模板迎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表8-2。

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砼浇筑手段采用分段、分层进行浇筑,每段长度按4~6m,浇筑层厚按50cm 进行控制,浇筑顺序为先施工涵底,后施工涵身的顺序进行。

混凝土骨料在搅拌站集中拌制,采用6m³搅拌车运输至施工现场配合汽车泵直接入仓,混凝土入仓时,自由倾落度不得超过2m,防止下落过快、过高造成混凝土离析。

下料时,不允许将骨料直接撞击模板,避免发生模板连接部位偏移或松动。

砼浇筑前,应将地基面予以清理干净,对干燥的非粘性土基面,要用水湿润;对未风化的岩石,要用清洗,但其表面不得积水。

混凝土振捣采用φ50软轴振捣棒振捣密实,砼振捣时间控制在20~30S为宜,振捣过程中,应做到快插慢拔,插入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的顺序进行,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B,严禁过振和漏振,振捣上一层应插入下一层5~10cm,使两层砼结合牢固,振捣时,振捣棒不得触及钢筋和模板,以免发生跑模和位移现象,并加强对构造物边角部位的振捣,振捣器与模板应不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0.5B,且不宜紧靠模板。

砼浇筑必须连续进行且浇筑速度适当,不得间歇。

当因故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宜缩短,(通过实践总结得出:其间歇时间不得超过2h,当温度高达30℃左右时,不得超过1.5h;当温度低于10℃左右时,可延至2.5h)。

当允许间歇时间已超过时,按施工缝处理。

施工缝的平面要与结构的轴线相垂直,施工缝要埋入适量的钢筋或型钢,并使其体积露出前层混凝土外一半左右。

浇筑过程中,设专人对模板的稳定性、连接加固件的巡视,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浇筑完成后应根据气候条件,及时做好砼养生工作。

砼养护不小于7d,即覆盖和洒水。

操作时,不得使混凝土受到污染和损伤。

当新混凝土与流动的地表水或地下水相接触时,要采取临时防护措施,直至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以上为止。

当新浇筑的砼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以前,不得在其表面来往走人,堆
放机具或架设上层结构用的支撑和模板等设施。

拆模时的强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要符合下列规定:侧模要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且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害,方可拆除。

拆模按立模顺序逆向进行,不得损伤混凝土,并要减少对模板的破坏,当模板与混凝土脱离后,方可拆卸、吊运。

对拆除的模板做好保养工作,并码放整齐待用。

每道工序都必须自检,重点工序如隐蔽工程检验和验收必须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

8.6 盖板预制
㈠钢筋工程
钢筋在加工前采用钢筋调直机调直,并符合下列规定: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污、水泥浆和用锤敲击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均要清除干净,钢筋要平直,无局部折曲。

加工后的钢筋,表面不得有削弱钢筋截面的伤痕。

钢筋的弯制和末端的弯钩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光圆钢筋制成的箍筋,其末端应根据设计设置弯钩(半圆形,直角形或斜弯钩),弯钩的弯曲内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能大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结构不能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

安装钢筋时,钢筋的位置和保护层的厚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固定采取在钢筋与模板之间用圆锥形砼垫块支垫,其强度不得低于设计的混凝土强度。

绑扎和焊接的钢筋骨架,在运输、安装和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不得有变形,裂缝或松脱现象,并要符合下列规定:在钢筋的交叉点处,要用直径0.7mm~2.0mm的铁丝,按逐点改变绕丝方向,交错绑扎,或按双对角线方式绑扎。

结构中钢筋骨架的箍筋,要与主筋垂直围紧,箍筋与主筋的交叉点要用铅丝绑扎。

箍筋接头的两端应向内弯曲,箍筋的接头要在角部主筋相交处,并要沿竖直方向交错布置。

安装钢筋骨架时,要保证其在模型中的正确位置,不得倾斜、扭曲,不得变更保护层的规定厚度,钢筋骨架安装就位后,对钢筋加以保护,不得在其上行走和递送材料,钢筋全部施工完成后,必须经过自检合格,并符合设计要求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钢筋制作、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表8-1。

钢筋制作、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表8-1
一、盖板支架、模板安装
涵洞盖板支架前先进行支架地基处理,在涵洞台身浇筑完成后立即进行涵洞流水面铺砌,待铺砌强度满足支架要求的强度后即可进行支架搭设。

支架模板施工前进行涵台高程复测,算出支承面高程。

盖板底模均采用1.2cm厚竹胶板,模板采用加条木骨肋。

肋木采用5×10cm 方木做横向肋骨,横向肋骨间距为25cm,纵向设置一层钢管肋骨,保证模板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

钢管支架按1m×1m的间距拼接,用斜拉杆将整个支架连成整体。

安装支架前,对底模上的底模详细检查,准确调整支架垫木的顶部标高,必要时按照规范要求预留一定的预拱度。

支架安装完毕后,对其平面位置、顶面标高、节点连接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误后安装模板,模板均匀的刷好脱模剂,模板接缝密合,缝宽不大于2mm,相邻模板高差不大于2mm,模板平面度控制在
5mm以下。

模板尺寸准确无误,其误差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

二、钢筋加工及安装
盖板施工所用钢筋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附有钢筋品质试验报告和出厂合格证。

钢筋按不同品种、不同规格分批存放,钢筋存放时必须设标识牌,标明材料来源,是否自检,自检时间,申报情况,拟使用部位以及材料产地、规格、数量。

钢筋进场时,本部试验人员和现场监理共同对钢筋按规范要求和频率抽取钢筋样品,进行力学试验,并同时应进行见证试验。

钢筋试样的力学性能达到规范
要求时,方可使用,否则应清除出场,严禁使用。

钢筋加工在平台上进行,加工成型的材料按有关规定要求摆放、保护。

钢筋接头采用搭接电弧焊时,两根钢筋搭接端部应预先折向一侧,使两接合钢筋轴线一致。

接头双面焊的长度应小于5d,单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

焊缝须达到饱满,焊完后焊渣敲除干净。

盖板钢筋设置5cm×5cm×5cm的混凝土梯形保护层垫块,保护层垫块的强度不得低于盖板混凝土强度,垫块梅花型布置,间距1m×1m。

垫块与钢筋绑扎紧,并相互错开。

8.7台背回填
先进行八字墙和锥坡的施工,再进行台背回填施工。

回填必须两岸对称进行,并同时在两端台对称分层碾压夯实,压实度不小于96%,在同一层回填时,先填涵台两边,在回填涵顶,以确保基础的整体稳定性。

台背填料采用卵砾石土,尽可能将开挖时能利用的卵砾石土充分利用,当回填料不足时,采用25t自卸车从取料场进行取料拉运至现场。

分层回填厚度为20cm,人工进行整平,过渡段底部夯实采取人工配合蛙式打夯机夯实,过渡段顶部位采用25t压路机碾压夯实直至设计要求。

台背边缘因压路机无法碾压,采取人工配合蛙式打夯机夯实,压实度不小于96%。

项目完工后,及时清理现场,填写中间交工证书。

8.8浆砌石施工
㈠浆砌块石工艺流程
浆砌石施工工艺流程见图8-2。

图8-2 浆砌石施工工艺流程图
㈡石料选择及砂浆拌制要求
⑴石料符合设计规定的类别或标号,石质均匀,质地坚硬,不易老化、没有裂缝且大致方正的岩石,岩石如有锋棱、锐角敲除,不允许使用薄片和卵形状(厚度小于15cm)石料。

石料的抗水性、抗冻性、抗压强度等均符合施工详图或设计要求的规定。

材料也可从开挖的石渣中选用,但必须是干净的,不染污泥的,并且同时符合上述要求。

用于砌体表面的石料必须有一个用作砌体表面的平整面,尺寸较大时,稍作修整。

⑵砌筑用的砂浆类别和标号,符合设计规定或有关技术要求,砂浆中所用的水泥、砂、水等材料的质量标准符合砼相应材料的质量标准。

砂浆的配合比通过试验确定,并报监理批准。

⑶砂浆必须拌和均匀,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

砂浆采用0.35m³强制式搅拌机拌和,投料顺序应先倒砂、水泥,最后加水。

拌和时间不得少于3min。

⑷砂浆配制要严格按照配合比拌制,砂浆要随拌随用,保持适宜的稠度,
一般宜在
3~4h内使用完毕,气温超过30℃时,宜在2~3h内使用完毕。

发生离析、泌水的砂浆,砌筑前要重新拌和,已凝结的砂浆不得使用。

㈢砌筑施工方法
⑴浆砌石砌筑前,对基础进行清理、密实、平整,并需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开始砌筑。

⑵砂浆采用0.35m³强制式搅拌机现场拌和现场拌制,砂浆拌制前将按规范和现场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对砂、水泥和水以及外加剂等胶凝材料的质量指标进行逐一检查。

拌制过程中将根椐砂浆用量的特点,采用随拌随用,防止砂浆初凝,已凝结的砂浆不得使用。

⑶砌石体采用座浆法砌筑,砌筑时,先铺砂浆后砌筑,砂浆稠度为50mm~70mm,当气温变化时,适当调整。

砌体较长时可分段分层砌筑,分层高度大致相等,上、下层错缝。

内外搭砌,砌块间严禁直接贴靠或脱空,砌立稳定,不得采用外面侧立石块,中间填心的方法,不得有空缝。

⑷在铺砂浆前,石料应洒水湿润,使其表面充分吸水,但不得残留积水,灰缝厚度一般为20mm~35mm,较大的空隙应用碎石填塞,砂浆要求饱满。

⑸砌体基础的第一层应将大面向下,砌体的第一层及其转角、交叉与孔口等处应选用较大的平整毛面。

⑹砌体中的石块要大小搭配、相互错叠、咬接牢固,较大及较方正的片石要宽面朝下,石块之间要用砂浆填灌密实,不得干砌。

⑺石块间较大的空隙采用砂浆填塞捣实,然后用碎块或片石嵌实,不得先摆碎石后填砂浆或干填碎石块的施工方法,石块间不应相互接触。

立缝要填浆捣实,不得有空缝和贯通立缝。

每天的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2m。

砌筑上层砌块时,应避免振动下层砌块、砌筑工作中断后恢复砌筑时,已砌筑的砌层空隙要用砂浆填满,表面应加以清扫和湿润。

⑻砌缝要求做到饱满、粘结牢固,色缝自然,匀称美观,块体形状突出,表面平整,砌体外露表面溅染的砂浆应清除干净。

⑼砌体的结构尺寸和位置,必须符合施工详图规定,注意随时检查并校正,表面偏差必须满足设计或监理工程师规定的标准,砌缝宽度不宜大于40mm。

⑽砌体铺筑灰浆作业中,严禁用水冲浆,浇筑灰缝。

⑾砌体砌筑到规定标高后,如需等待下一工程施工时,应在砌筑后6~18h 后及时养护,经常保持外露面的湿润,所有的砌体在砌筑完成后,应至少洒水养护7d。

对于外露砌体在养护期内应避免雨淋、暴雨,碰撞振动及承重。

㈣水泥砂浆勾缝及抹面
勾缝具有防止有害气体和风、雨等侵蚀砌体内部,延长构筑物使用年限及装饰外形美观等作用。

勾缝采用凹缝进行施工。

缝线为短直线,缝深5mm,缝宽10mm,且要求宽窄均匀,深浅一致,周边清洁,形式美观。

勾缝工作应在一段浆砌石完工后进行。

砌体勾缝前,要先清理缝槽,凿出高于槽底面的砂浆,缝槽深度要大于2cm,清缝工作完成后,须由驻地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认后再进行勾缝作业。

勾缝要保持砌后自然缝,不应有瞎缝、丢缝、裂纹和粘结不牢等现象。

已经完成的灰缝要求水平缝与竖直缝深浅一致、交圈对口、密实光滑,搭接处平整,不能有丢缝、瞎缝现象。

灰缝要整齐、拐角圆滑、宽度一致、不出毛刺,不得空鼓、脱落。

养生期结束后,将凹缝用黑油漆涂黑。

墙顶抹面厚度为20mm~30mm,横坡度2%,抹面宽度为超出墙体顶面外侧边线2cm。

抹面后及时覆盖透水土工布洒水养生,养生期(同墙体)不小于7天。

㈤冬季施工方法
进入冬季,气温逐渐降低,对砂浆的质量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为保证浆砌片石项目冬季施工顺利,即不影响施工进度,又能保证浆砌工程的质量,特采取以下施工方法:
⑴材料及砂浆拌制
①浆砌用片石冲刷干净,无冰霜附着,露天堆放的片石要用彩条布覆盖,选用不含冻块或冻结成团块的砂,遇水浸泡后受冻的砌块坚决不用。

②砌筑用砂浆保证正温,保证砂浆与石材表面的温差不宜超过20C°,对受冻较轻的砂浆融化后重新拌合后重新拌合后方可使用,对受冻二次脱水的砂浆不许使用。

③砂浆拌合场地应搭设暖棚,砂浆应随拌随用,搅拌时间应比常温时间搅拌时增加0.5~1倍,砂浆稠度要求40~60mm。

④为了提高砂浆的抗冻性,在砂浆中掺入防冻剂,其掺量通过试验确定。

为加速砂浆硬化,缩短保温时间,可在水泥砂浆中掺入氧化钙等早强剂,其掺量
通过试验确定。

对含外加剂的砂浆应做成试件检查其强度。

⑵片石砌筑
①气温太低时不应进行片石砌筑,气温达到10C°以上,可进行浆砌片石施工,施工完成后及时利用保温被进行保温。

②冬季施工当温度突然降低时,正在施工的砌体工程应采取下列措施:
拌合砂浆材料加热,水泥选用普通复合硅酸盐32.5级,水温不超过80C°,砂子不超过40C°,拌合后砂浆温度不低于20C°。

拌合砂浆的速度与砌筑速度密切配合,随拌随用。

对于不是主要承重结构的部位施工时,当搭设暖棚不方便时,可以再砌体上覆盖彩条布,然后再上边在覆盖一层较厚的草帘子保温。

9、质量保证措施
9.1开展全面质量管理
抓好质量教育,加强全员质量意识,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观念。

从材料的采购供应、质检验收到各个工序的施工生产过程,竣工验交等执行全过程管理,用良好的工作质量来保证工序质量,把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方法确实应用到本标段施工的全过程。

9.2健全质量检查机构、加强质量监督检查
在项目经理部设置技术质量部,有专职质检工程师对整个工程进行全方位施工检测。

同时队级设质检员,工班有专人兼职质检工作。

施工时坚持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使工程质量在施工全过程都处于受控状态之中。

9.3严格质量标准
工程严格按标准化作业,做到工序有标准,有检查,凡是检查都要有结论(按奖罚条例执行)。

各项工程的主要工序,严格按照作业标准进行操作,把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运用到各项施工生产中去,切实保证标准化作业质量。

盖板涵混凝土外观鉴定项目如下:
⑴混凝土表面平整,棱线顺直,无严重啃边、掉角。

⑵蜂窝、麻面面积不得超过该面面积的0.5%,蜂窝深度超过10mm必须处理。

⑶混凝土表面是否出现非受力裂缝,裂缝超过0.15mm时必须处理。

盖板涵施工质量标准见下表9-1。

盖板涵施工质量标准
严格执行监理工程师签证制度,上一道工序没有通过,下一道工序不得进行。

⑴工序:分项完成后,实行“三级自检”,首先现场质检员进行自检,施工班组在交接班时,进行班组交接检,在二级自检的基础上,由项目部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工序、分项的自检验收。

⑵在自检的基础上,汇总自检资料,报监理工程师验收。

⑶工序、分项自检流程图见图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