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_冬之旅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音乐_冬之旅——《踏雪寻梅》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每次走进教室,都能感觉到学生们对音乐的渴望,.我也在想:怎样样才能把每一堂音乐课上好,让学生在繁重的文化课之外也能够找到他们精神与心灵的乐园怎样样才能透过音乐有的力量来教育学生。
音乐课是学生们最喜欢上的课,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就应明确音乐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构成健康的音乐审美潜力。
音乐是艺术,而音乐教学更是艺术教学中的艺术。
音乐反思性教学能更好地促进教学内容的选择、组合、调整;教学目标的设计、达成;改进后续教学的积极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音乐审美能力。
《冬之旅》是山东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中的教学重点之一,认真思考本课的教学,有助于培养七年级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兴趣,所以我认为及时对自己进行一次教学反思是很有必要的。
第一、注重以审美为主的兴趣教学。
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听觉的作用,审美主体对于音乐的各种听觉感受能力,是审美能力的基础。
对此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让学生欣赏,以听为主。
条件允许的时候还让学生和着音乐做简单的律动,使学生对音乐有了听觉上的印象,为下一步学好歌曲作好铺垫。
然后让学生欣赏歌曲、感受音乐,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再通过让学生唱歌,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歌谱中的难点,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加深对音乐的热爱。
第二、课堂的前15分钟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必须把握好课堂的前15分钟,提高课堂的效率。
所以我对自己的音乐课做了相关的调整,在导课之初,我通过找铃铛声的方式,让学生学会演唱铃铛的声音,并找出两串铃铛的区别,其实其中一串铃铛就是后面歌曲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而学生可以很轻松的在导课之初解决了。
而优美的铃铛声又引来了一位骑驴者,他正在悠闲自得的赏雪,通过一个音、诗、画的视频简单又直接的引学生入境,同时也让学生第一次感受了歌曲的歌词。
所以说,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征,课堂的效率就可以提高一半。
江苏省盐都县凤凰桥实验学校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冬之旅第三节
五、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雪绒花》和《铃儿响叮当》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歌曲的欣赏和演唱技巧做好准备。
5. 歌曲《铃儿响叮当》的背景和创作过程: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如作者、创作年代、创作意图等。
6. 歌曲《铃儿响叮当》的旋律和节奏特点:分析歌曲的旋律走向、节奏变化等,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基本旋律和节奏特点。
7. 歌曲《铃儿响叮当》的歌词含义和情感表达:解读歌词的含义,分析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如快乐、喜庆、祝福等。
2. 歌曲《铃儿响叮当》是一首传统的圣诞歌曲,学生可能在生活中已经有所接触,但可能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这首歌曲。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这首歌曲的背景和演唱技巧。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通过学习歌曲《雪绒花》和《铃儿响叮当》,使学生能够欣赏并理解音乐的美,同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音乐表现和创作。
8. 歌曲《铃儿响叮当》的演唱技巧:讲解歌曲的演唱技巧,如音准、音色、呼吸、情感表达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演唱歌曲。
9. 歌曲欣赏和演唱技巧的评价标准:介绍歌曲欣赏和演唱技巧的评价标准,如音准、音色、情感表达、舞台表现等,帮助学生了解如何评价自己的演唱水平。
10. 歌曲创作的基本技巧:介绍歌曲创作的基本技巧,如旋律创作、歌词创作、和声编配等,激发学生的音乐创作潜能。
江苏省盐都县凤凰桥实验学校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冬之旅 第三节
第六单元冬之旅第三节教学设计综述
第三节教课目的1.经过复习演唱活动,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教课目的。
2.联合《十一月·雪橇》赏识,体验音乐是怎样表现美好的大自然。
3.赏识歌曲《菩提树》器乐曲《铃儿响叮当》运用示范法演奏乐曲促使学生的乐曲演奏学习。
教课重、难点1.听辨《十一月·雪橇》音乐构造。
2.《十一月·雪橇》的音乐构造认知。
教课剖析《十一月·雪橇》这是一首由三部曲式组成的乐曲,首部是一个三段曲式,呈示段在 E 大调上,但结束时转到了小调上,中段在小调上,旋律是呈示段的引用,但因为调性和织体上的变化使得中段与呈示段在色彩上形成对照,再现段旋律变成和弦式的,伴奏织体发生了变化,气概更宽广,氛围更为动乱。
中部由复乐段组成,该乐段是一个平行可是转调的乐段,鉴于 a 小调,结束在 D 大调上,频频时转为再现部的属准备。
整个再现部织体都变化了,大声部派生出一个连续的象征雪橇铃铛声响的固定音型,而歌曲性的旋律则在中、低音区奏出,更显得深邃。
教课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照的完好教课设计)一、复习环节1.复习歌曲《踏雪寻梅》。
教师活动:指引学生复习歌曲《踏雪寻梅》,先请一名学生独唱,再请全体学生合唱《踏雪寻梅》。
教师讲评学生的歌唱状况。
2.复习《咏雪》。
教师活动:( 1)教师唱旋律《咏雪》的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请学生听辨,次序以下。
学生活动:(2)学生听辨后回答教师所唱旋律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的次序。
(3)教师播放《咏雪》音频主部与副部主题,学生说出主奏乐器音色。
3.教师讲评学生的复习结果。
二、赏识器乐曲《十一月·雪橇》1.教师导语:世界上好多音乐家都写过大批的和雪有关的音乐作品,此刻请同学谈谈你知道的哪些作曲家还写过和雪有关的音乐作品?学生回答:《雪花》《铃儿响叮当》《雪绒花》。
2.大家知道好多和雪有关的题材作品,那么此刻我们就来赏识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十一月·雪橇》。
学生活动:学生简述自己所认识的柴可夫斯基。
初中音乐_环球之旅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用开放的心态,正确审视非洲音乐文化,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接纳和包容。
2体验非洲音乐中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感受非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及其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3通过对非洲鼓语文化的探索和学习,使学生了解非洲音乐与社会生活、劳动的关系,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教学重点:体验非洲音乐中复杂多变的节奏教学难点:了解掌握非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教法:讲授法、情境法、提问法、欣赏法、探究法。
课堂教学中的欣赏部分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音乐画面,营造音乐情境,使学生能通过更具体的音乐形象准确的感受和理解音乐。
掌握一些技能。
课堂教学中的音乐知识内容的学习方法,采用师生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探究的形式深入知识主题,避免枯燥的音乐知识的灌输和讲解。
学法:1、视听法。
用视听法欣赏《布隆迪鼓舞》,生动的画面,,动听的乐声,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深深地被音乐吸引和打动2、比较法。
3、合作法。
用合作法来进行节奏协调性训练4、探究法。
用探究法来认识非洲和了解非洲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具有非洲特色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了解非洲,初步感受非洲文化。
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增强对非洲的认识和对非洲音乐文化的了解。
二欣赏1欣赏具有非洲特色的《布隆迪鼓舞》展开想象,感受和体会舞蹈中要表达的情绪和反映的生活场景。
体会鼓在非洲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2教师指出非洲音乐的特点鼓在非洲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其他乐器无法比拟的,非洲音乐偏爱打击乐器。
非洲音乐歌舞表演中的多线条的节奏也是体现的淋漓尽致,声乐作品中更具有一呼众合,轮唱或者形成多个声部。
3欣赏鼓舞表演视频,引导学生讨论在刚才的音乐作品中,鼓手们是一条节奏出现还是多个不同的节奏同时出现,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看法。
4教师总结:非洲音乐中,节奏非常突出,鼓是非洲人民的亲密伙伴,常用丰富多变的鼓声表达各种不同的情感,快乐激动或者悲伤。
鼓在非洲有多种多样的功能和用途,除了用于音乐外,有时也用于民族、部落和宗教的象征,或是用来传递各种信息。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第六单元 冬之旅 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冬之旅教学设计《踏雪寻梅》教学目标:通过学唱歌曲《踏雪寻梅》,体会歌曲美好的意境。
教学重点:能用轻松明快的声音学会演唱《踏雪寻梅》。
教学难点:1、有表情的歌唱《踏雪寻梅》,体会歌曲情韵。
2、唱好二声部,与一声部做好融合。
教学教具:电子琴、课堂乐器、音响、PPT。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唱歌曲(铃儿响叮当)(欢快高兴活泼的情绪)。
(二)新课: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欣赏冬天自然美景的歌曲《踏雪寻梅》和主人公一起去“踏雪寻梅”。
欣赏PPT视频歌曲(踏雪寻梅)。
1、初听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意境。
提问:听到这首歌你们的心情如何?师:在欢快的歌声中,踏着皑皑的白雪,闻着悠悠的花香真是别有一番情趣,听完歌曲歌中的哪些字或者词有哪些不理解的?霁“ji”:四声,指的是雪后放晴。
“灞桥”:有扶手的石板桥。
2、师:这首歌曲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曲家黄自先生的作品。
出示课件简单介绍作曲家黄自生平。
黄自:(1904——1938)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1916——1929年在北京清华学校学习,其间参加学生合唱队和管弦乐队,并学习钢琴后赴美留学。
他的主要作品有《花非花》《长恨歌》、《抗敌歌》、《旗正飘飘》、《玫瑰三愿》等五十余首。
思考: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这首歌表达怎样的情绪?运用什么演唱形式?3、学唱歌曲。
(三)处理歌曲:师:同学们请思考一下歌曲中哪一句表现了骑驴赏花的高兴心情?(四个“响叮当”)学唱四个“响叮当”。
师:歌曲中四个“响叮当”上方加了什么音乐记号?为什么要加?怎样生动地来演唱?——加了跳音记号,要唱得短促跳跃,力度要怎么处理?作渐强,表现儿由远走近的清脆的铃声。
师指挥,生练习一遍。
1.师示范演唱:2.请同学们用‘LA ’跟随琴唱一遍(注意弱拍起唱节奏和附点音符的准确把握)。
3.请同学们试着把歌词加进去唱一唱(断音记号)。
4.放开声音,完整的唱一唱(要求唱出愉快欢乐的情绪)。
注意第六小节和第十五小节两句弱拍起唱节奏和附点音符的准确把握,第六小节“骑”轻巧地一带而过,强拍落在“驴”上;第十五小节提示休止的半拍好比深深地闻了花的香味,然后感叹地唱出“花”字。
冬之旅说课稿
冬之旅说课稿
《冬之旅》说课稿
[教学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冬之旅》中的《踏雪寻梅》一课。
[教材地位和作用]
《冬之旅》是这学期的最后一个单元,教学时间正值元旦和新春佳节来临前夕,是一学期的收尾单元。
安排的内容主要着眼于人与自然,选择的作品动静结合,活动设计体现情趣性。
旨在驱散严冬的寒冷,增加学生音乐的感受积累,从作品的创作手法、表现手法多样化的比较中发展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力。
本单元可分三课时来完成,本课将安排在第一课时进行,是以《踏雪寻梅》歌曲教学为主、采用《冬之旅》进行导入的一堂新授课。
[教材分析]
《踏雪寻梅》为带再现的二段体,是一首短小精炼、意境高雅的艺术歌曲。
表现了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情绪。
四次“响丁当”用断音来表现,生动地描绘了驴儿颈上的小铃声。
整首歌曲风格统一,旋律与歌词的配合恰到好处,唱起来十分流畅、亲切。
歌曲中运用了强与弱、连音与断音、附点与非附点等多种对比表现手法,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深刻地领悟和表现歌曲的意境。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理念和我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
出发,制定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 《冬之旅》 教学课件
《踏雪寻梅》这首歌表现了一种高雅的意境和纯 朴的生活情趣,表现了主人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 爱。我们不仅要学会唱这首歌,更要学习梅花那 凌霜傲雪,顽强不屈的精神。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溜冰圆舞曲》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溜冰圆舞曲》是被称为“法国圆 舞曲之王”、“法国斯特劳斯”的爱米 尔·瓦尔德退费尔所作的著名曲子,此 曲作于1882年,原为管弦乐曲,后被改 编为钢琴曲、铜管乐曲、竖琴合奏曲、 吉他二重奏曲等是瓦尔德退费尔最为人 们所熟悉的圆舞曲。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音乐知识
中间部部分较为活跃,带有歌 曲和舞曲的双重特点。生动的描 绘了雪橇疾驰和赶车人的形象。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音乐知识
最后一部分是第一部 分材料的再现,生动的模 仿了马车铃铛的声响。这 一旋律在铃铛声中盘旋跳 跃,使乐曲充满生气。
背背景景介介绍绍 音音乐乐 赏赏析析 课 堂课思堂考思 考课 堂 小课结堂 小 结
背背景景介介绍绍 音音乐乐 赏赏析析 课 堂课思堂考思 考课 堂 小课结堂 小 结
课堂思考
1.这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答:愉悦,怡然自得
2.运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答:合唱
3.听到这首歌曲你想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答:勾画了一幅学生骑着毛驴,踏着
冬雪去赏梅花绽放的画面。
背背景景介介绍绍 音音乐乐 赏赏析析 课课堂 思堂考思 考课 堂 小课结堂 小 结
背背景景介介绍绍 音音乐乐 赏赏析析 课课堂 思堂考思 考课 堂 小课结堂 小 结
课堂小结
冬天虽然寒冷,但我们的作曲家却能 去充分挖掘冬天带给我们的快乐,如我 们可以滑雪,打雪战,还可以去溜冰, 希望我们的每位同学都能以积极乐观的 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让自己 过得快乐,充实并有意义。
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的音乐分析和演唱体会
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的音乐分析和演唱体会作者:沈峻弘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2年第06期摘要:声乐套曲作为19世纪前后艺术歌曲的重要体裁,不仅是声乐艺术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社会背景的产物,更体现了丰富的时代文化因子,即西方音乐美学的时代特征。
德国的艺术歌曲汇集的浪漫主义的全部特点,是个性表现最直接、最理想的方式,也是浪漫主义音乐中最独到、最完美的表现形式。
本文将对舒伯特的声乐套曲《冬之旅》进行分析。
关键词:声乐套曲;《冬之旅》;音乐分析;演唱体会中图分类号:J65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7-0101-01《冬之旅》套曲中气氛严峻、凄凉,这是音乐诗人的精致的抒情自白。
舒伯特将作品中的孤独沉静、甜蜜忧伤及对大自然的热爱都完美的呈现在我们而前。
一、孤独与痛苦的主题声乐套曲《冬之旅》是舒伯特创作《美丽的磨坊姑娘》四年以后的1827年,也就是在舒伯特逝世的前一年在疾病和极端痛苦的折磨中,创作了他的第二部声乐套曲《冬之旅》。
在一定程度上《冬之旅》是第一部声乐套曲的继续,只是主人公的形态和音乐的具体表现手法方面有一些大的变化。
这部套曲采用当时在德国渴望自由的青年中一位具代表性的诗人威廉·缪勒的诗篇谱写而成,这是一组具有自传性质的声乐套曲,内容主要反映了欧洲反动复辟时代像坟场一样冷淡和凄凉的社会现实,叙述了一个被所有人抛弃的孤独的流浪者,他被迫离开他所爱的女人,踏上漫漫的冬日旅程,以及旅途中所见到的村庄、小溪、邮车、老艺人等,无不引起他对爱人及过去生活的思念之情,整个套曲的基调是优伤的,感情非常真挚,作品突出了孤独与痛苦的主题,是以多种的浓淡色彩来表现的,在某些歌里,抒情的流露,从中我们可真切感到主人公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和向往理想生活的内心世界。
二、《冬之旅》的音乐特点声乐套曲《冬之旅》是舒伯特的一部力作,也是最能体现其创作风格的作品。
初三音乐教案冬之旅
初三音乐教案冬之旅(2课时)第六单元——冬之旅(共两课时)(第1课时)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踏雪寻梅》。
2、欣赏:声乐作品《我爱你,塞北的雪》;器乐作品《咏雪》。
3、诗朗诵:《沁园春·雪》。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CD机(盘)等。
教学目标:1、学会二声部歌曲《踏雪寻梅》,做到演唱时声音和谐统一。
2、通过欣赏《我爱你,塞北的雪》、《咏雪》两首音乐作品,感受音乐是怎样表现冬景、抒发情怀的。
3、了解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踏雪寻梅》。
难点:解决二声部歌曲的和谐及音准。
教学过程:1.首先播放为毛泽东诗词谱写的歌曲《沁园春·雪》的歌曲录音,并通过投影或电视画面,展现冬雪的美景。
使学生在视、听双重感官的作用下,感受冬的圣洁、博大与美丽。
在音、画的结合中享受审美,从而自然地导入本课主题。
(1)聆听之后可以让学生简述一下初步的感受。
(2)说出歌中所表达的内容。
2.播放歌曲录音《踏雪寻梅》,学生对照歌词认真聆听。
并与《沁园春·雪》作一些对比:情绪,情感,速度,力度。
3.请学生在老师的钢琴伴奏下学唱歌曲,其方法,可采用听唱法或视唱法,其步骤如下:(1)轻声哼唱高声部旋律,熟悉曲调。
(如有些学生直接唱准旋律有困难,也可用“啦”“啊”等方法练唱。
)(2)轻声唱唱歌词1—2遍。
(3)轻唱低声部旋律。
老师用钢琴或其他乐器为学生伴奏(2—3遍)。
(4)轻声唱一唱低声部的歌词(1—2遍)。
(5)重点是将两个声部的旋律结合在一起练唱。
(教师可随时关照低声部的音准,用钢琴助学生一臂之力)达到声部和谐、准确。
(6)填入歌词练唱二声部歌曲(2—3遍)。
4.教师可启发学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踏雪寻梅》。
5.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分析与演唱情感方面的处理,如:在处理相同歌词反复时可将前两小节唱得轻一点,后两小节唱得强一些,长音还可以做渐强处理。
初中音乐_冬之旅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冬之旅--踏雪寻梅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七年级上册歌曲《踏雪寻梅》教学年级:七年级一、教材分析:《踏雪寻梅》是一首简短而意境高雅的艺术歌曲,以轻快活跃的曲调抒发了人们骑驴赏梅、怡然自得的情趣。
歌曲四二拍,E大调,二段体结构。
A段由两个乐句构成,为方整性乐段。
轻快活跃的音乐动机抒发了人们骑驴赏梅的喜悦心情;B 段四次“响叮当”用跳音及变化的力度来表现,生动地描绘了寻梅赏梅的情景。
第二乐句则变化再现A段曲调,把歌曲推向高潮后结束全曲。
二、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描绘的冬趣,学习以乐观的精神对待自然、对待生活;2.赏析歌词与旋律,体验速度、力度、节奏等要素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3.能准确表现歌曲的意境,二部合唱能做到声部独立与和谐。
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音乐的内涵,指导学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教学难点:歌曲中弱起乐句的正确把握,解决二声部歌曲的和谐及音准。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串铃、双响筒、三角铁六、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正处于由童年向青少年过渡时期。
他们思维活跃,对音乐的感受与表现力都很强。
但在歌曲演唱时因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可能会出现音色不统一、高音困难、音准不太好等问题,应指导学生以情带声,吐字正确清楚,轻声歌唱,声情并茂。
七、教学过程:课前音乐:播放歌曲《我爱你塞北的雪》【设计意图】创设情境,使学生感觉自己仿佛进入飘飘洒洒的雪的世界!师:同学们,伴着课前这首优美的歌曲,想象着自己仿佛走进了飘飘洒洒雪的世界!老师想跟大家玩个节奏小游戏。
(一)节奏导入:1.出示节奏哒哒哒哒哒哒0 哒哒哒哒0哒哒哒. 哒哒哒哒0 哒.哒哒. 0a加上音高,慢速唱一遍。
注意135的三个手势图,用你的手势辅助一下音准。
b用du音模唱一遍,并练声。
注意身子坐直,眉毛扬起来,用闻花的的感觉来唱,腰腹用上气息。
c恢复原速演唱一遍。
同学们注意演唱要有弹性,就像是拍皮球,情绪是欢快的。
【设计意图】突出音乐的学科特点,从音乐要素节奏入手,玩游戏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通过提示速度、奥尔夫手势辅助音准、引导情感等让学生掌握好这条旋律,为歌曲的二声部做好铺垫。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冬之旅》教案4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冬之旅》教案4篇Lesson plan of unit 6 winter trip, Volume 1, grade 9, PEP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冬之旅》教案4篇前言: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本教案根据教学设计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单元分析例文通用版2、篇章2:第一节模板常用版3、篇章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冬之旅》教案4、篇章4:第三节模板通用版篇章1:单元分析例文通用版单元课题名称冬之旅单元教学内容1.唱歌:《踏雪寻梅》。
2.欣赏:(1)中国作品:歌曲《我爱你,塞北的雪》、器乐曲《咏雪》。
(2)外国作品:器乐曲《十一月·雪橇》。
3.演奏:竖笛吹奏《铃儿响叮当》《菩提树》。
4.音乐与相关文化:配乐诗朗诵《沁园春·雪》。
单元教学目标1.学会轻快活泼地演唱歌曲《踏雪寻梅》。
2.欣赏四首作品,感受描述冬景、抒发情怀的不同作品的音乐风格,及其音乐表现要素。
单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用充满童真的情绪准确背唱歌曲《踏雪寻梅》。
2.体验《咏雪》的音乐情绪及作品中音乐表现要素的运用方法。
3.体验《雪橇》的音乐情绪及作品中音乐表现要素的运用方法。
教学难点:1.结合正确的呼吸方法和情绪的准备,唱好弱拍起唱与大跳音程。
2.体会器乐曲《咏雪》《十一月·雪橇》的音乐情绪,识别乐器音色,分析音乐要素的运用。
单元教学方法听唱法、讲授法、欣赏法、示范法、多媒体直观教学法、比较法、模仿法。
初中音乐_冬之旅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踏雪寻梅教学内容:学唱二声部合唱《踏雪寻梅》教学对象:八年级课时:一课时教材分析:《踏雪寻梅》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首两声部合唱曲。
歌曲表达了雪后初晴,梅花绽放之时,骑着毛驴,踏着冬雪,循着一份心情,去欣赏雪映红梅的情景。
歌曲曲调轻快活泼,词曲并茂,抒发了寻梅人的愉快、雀跃的心情。
这首歌曲是一首单二部曲式歌曲。
A段,高声部抒发了人们踏雪寻梅的兴奋心情;低声部主要以驴儿行走从而发出的脖铃儿声为背景来衬托第一声部。
B 段的第一声部描绘了骑驴踏雪寻梅的情景,并且将歌曲推向了高潮后结束全曲,抒发了在白皑皑的雪中寻得红梅的兴奋心情;低声部却如高声部的影子,“如影随形”使歌曲显得格外丰满,加强了表现力。
整首歌曲轻快、活泼,表现了踏雪寻梅的好兴致,也赞美了梅花。
设计理念:希冀通过简洁的材料和相关的音乐活动,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两声部作品。
通过欣赏音乐、图片进行想象,对音乐要素进行简单的分析,最终呈现在歌唱中。
歌曲的学唱,本着先会唱,再去体验相关力度、速度、情绪等的方法,层层递进,实现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1、学习《踏雪寻梅》二声部合唱,感受歌曲音乐情绪和意境,体验多声部合唱的魅力。
2、在聆听、比较、表现等活动中掌握歌曲休止符、连音与顿音、强弱对比的演唱。
3、了解作曲家黄自。
教学重点:基本准确、完整地演唱各声部的旋律。
教学难点:1、休止符的演唱和力度处理。
2、二声部的和谐演唱。
教具使用:多媒体、打击乐器(碰铃等)、钢琴教学过程:一、导入:(6分钟)播放《铃儿响叮当》,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并描绘画面。
那么当我们看到这幅图片(出示图片《踏雪寻梅》),你能听到什么声音吗?导入课题:我们这节课就一起走进冬天,一起去聆听画中的旋律。
出示课题《踏雪寻梅》及本课导航。
【设计意图】结合美术、文学等手段,进行情境创设,使学生发挥想象力,主动进行音乐创造和实践。
二、初步感受歌曲(4分钟)1、首先请同学们来聆听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想象歌曲所描绘的意境。
初中音乐冬之旅—《踏雪寻梅》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冬之旅—《踏雪寻梅》单位:授课人: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演唱歌曲,感受人们热爱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积极乐观的态度。
(2)感受音乐对冬天的描述,从音乐中体会冬天的圣洁、美丽,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在学唱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感受和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2)结合歌曲的演唱,能够对歌曲进行简单的分析。
3、知识与能力(1)能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自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认识作曲家黄自、刘雪庵(3)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对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达的作用。
(4)通过欣赏、创编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歌曲《踏雪寻梅》中的断音,歌曲中弱起的乐句的正确把握。
教学方法在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指导下,深入挖掘教材,科学运用多媒体,采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法、创设情景法、讲述法、图示法等教学法。
学法指导1、听,让学生听旋律、情感等特点,使学生感悟、体味、理解音乐的表现力。
2、议,在听之前提出几个思考题的前提下,结合旋律、歌词及相应的多媒体,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体会音乐表达的意境。
3、动,动脑、动体、动口唱。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壱、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你最喜欢那个季节?2、播放歌曲《铃儿响叮当》,模仿歌曲中出现的铃铛的声音。
3、比较两串铃铛的不同,并会唱。
4、利用图文和故事的形式引学生入境。
二、新歌教学1、一边聆听歌曲一遍感受骑驴人在踏雪寻梅时的心情。
2、再次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是如何变现欢快、优美的情绪的?并且寻找熟悉的乐句。
(1)演唱熟悉的乐句,它和歌曲中的铃铛声完全一样吗?(2)找四位同学上台协助老师解决三拍半和弱起的节奏的演唱。
3、师生合作,学生唱第三乐句,师唱其他三个乐句。
4、再次完整聆听歌曲,分析一下分别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四个乐句来表现歌曲的优美和跳跃。
5、学生小声跟琴演唱歌曲。
6、分形式练唱:女生演唱一、三乐句,男生演唱二、四乐句。
音乐初三上人教新资料第六单元冬之旅—踏雪寻梅说课稿
音乐初三上人教新资料第六单元冬之旅—踏雪寻梅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音版第十五册第六单元《冬之韵》中的《踏雪寻梅》。
我说课的内容分为四个部分: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本单元的主题是“冬之韵”,教学时间正值元旦和新春佳节来临前夕,此单元在特定环境中——冬天〔或者是下雪天〕,容易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对音乐的理解结合起来,更易把学生带到歌曲的意境中,激发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创造力。
《踏雪寻梅》教学是我在此单元中设计的第一课时,为带变化再现的二段体,是一首简短而高雅的艺术歌曲,表现了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情绪。
[教学目标]:依照新课标理念和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动身,我制定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感受歌曲时代风格和高雅意境,能对歌曲表现的画面展开美好而富有情趣的想象。
2、能生动有表情的演唱歌曲,用富有表现力的歌声再现歌曲意境。
3、能对歌曲的歌词、旋律进行赏析,并在聆听、比较、表现、创编等活动中充分体会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
[教学重点]:从教学目标不难看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用生动的演唱来表现歌曲的高雅意境。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体会歌曲的强弱对比,连音与断音的对比,附点与非附点的对比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并即兴为歌曲创作伴奏,陪衬声部。
教具:为更好的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我选用钢琴、多媒体课件、〔双响筒、三角铁、碰铃等〕打击乐器来进行辅助教学。
【二】说教法:本课中我是采纳以下教法来进行教学的—情境导入法预设悬念法谈话讨论法节奏律动法图谱示意法对比演示法【三】说学法:学生将通过以下方法展开学习—视觉图像法联想想象法模仿伴奏法对比听赏法模拟演唱法合作讨论法【四】说教学过程—这一部分,也是我说课的重点部分。
针对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四个环节:1、情境导入;2、新课学习;3、创造表现;4、拓展延伸;学生在《铃儿响叮当》的歌声中走进教室,由老师带领随音乐边跟唱边做律动。
冬之旅教案
第六单元《冬之旅》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1)学唱歌曲《踏雪寻梅》。
(2)欣赏钢琴曲《十一月•雪橇》。
2.内容解析(1)本单元分三课时来完成,本课将安排在第一课时进行,是以《踏雪寻梅》歌曲教唱为主,采用《冬之旅》进行导入的一堂新授课。
《踏雪寻梅》为带再现的二段体,是一首短小精炼、意境高雅的艺术歌曲。
表现了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情绪。
四次“响叮当”用断音来表现,生动地描绘了驴儿颈上的小铃声。
整首歌曲风格统一,旋律与歌词的配合恰到好处,唱起来十分流畅、亲切。
歌曲中运用了强与弱、连音与断音、附点与非附点等多种对比表现手法,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深刻地领悟和表现歌曲的意境。
(2)钢琴曲《十一月•雪橇》选自柴可夫斯基的钢琴组曲《四季》,此曲为三部曲式。
第一部分的主题具有浓郁的俄罗斯音乐风格,由中庸的快板和五声音调组成,质朴而宽广,使人联想到车夫哼唱着俄罗斯民歌,赶着三套马车在茫茫雪原上奔驰的情景。
中间部主题较为活跃,带有歌曲和舞曲的双重特点。
在小二度倚音装饰下,生动的模仿了马车铃铛的声响。
这一旋律在铃铛声中盘旋跳跃,使乐曲充满生气。
在欣赏每一部分乐段时可配上相关图片背景或展示谱例,同时需要学生对音乐家柴可夫斯基有所认识。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教学目标(1)在赏析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能用富有弹性的声音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感受歌曲高雅的意境,能对歌曲表现的画面展开美好而富有情趣的想象,对冬天产生浓厚的兴趣。
(2)正确识读《踏雪寻梅》乐谱,掌握弱起小节和大量休止符的正确演唱节奏,并通过二声部发声训练做到在演唱歌曲时声音的和谐统一。
(3)通过欣赏乐曲《十一月•雪橇》这首钢琴曲,能分析曲式特点并体会音乐作品所描绘的画面和要表达的情绪。
2.目标解析(1)要唱好一首歌曲首先要掌握歌曲的情绪和风格特点,从音乐的基本要素出发,对音乐进行全方面分析和理解,掌握了音乐作品的内涵才能通过声音正确的表达出音乐应有的情感元素,《踏雪寻梅》这首歌曲描绘的是冬天的雪景,欢快的情绪,跳跃的节奏,教师要用合适的引导手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认真聆听与赏析音乐,让学生真正做到带着欢快愉悦的心情和丰富的表情演唱歌曲,感受歌曲高雅的意境,能对歌曲表现的画面展开美好而富有情趣的想象,对冬天产生浓厚的兴趣。
人教课标版九年级音乐上册《冬之旅》教案第二课时
人教课标版九年级音乐上册《冬之旅》教案第二课时(第2课时)教学内容:1.欣赏钢琴曲《十一月·雪橇》。
2.学吹竖笛《铃儿响叮当》、《菩提树》。
3.音乐活动。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CD机(盘)等。
教学目标:1.进一步提高演唱歌曲《踏雪寻梅》的表现力,达到声音和谐统一。
2.能够熟练地吹奏竖笛曲《铃儿响叮当》、《菩提树》。
3.欣赏《十一月·雪橇》,感受作品所描绘的景色。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创编能力及敢于当众表演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够用竖笛吹奏《铃儿响叮当》、《菩提树》,并试者背谱演奏这两首乐曲。
难点: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演唱、演奏、创编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培养、锻炼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1.复习歌曲《踏雪寻梅》(要求:二声部声音和谐、优美)2.欣赏乐曲《十一月·雪橇》。
(1)完整地聆听乐曲《十一月·雪橇》。
思考:乐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和情景?(2)学生欣赏乐曲后,可以初步地讨论一下思考题的内容。
(3)复听乐曲,分乐段欣赏。
同时通过投影、板书或其他方式出示三个乐段的主题旋律,欣赏时,教师可以重点提示学生乐曲演奏的主题,便于学生把握。
(4)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下,学生分别哼唱一下乐曲的主题,感受音乐的风格特征。
(5)再次聆听全曲,进一步体会乐曲的意境,能够独立听出各乐段的主题音乐。
3.学习吹奏竖笛曲《铃儿响叮当》、《菩提树》。
练习方法:(1)学生自主练习,初步熟悉旋律。
(2)小组练习,体现互帮、互学、互评的教学原则。
(3)在老师的钢琴伴奏下,唱一唱旋律,提高学生识读乐谱的能力和视唱能力。
(4)集体吹奏两首乐曲(2—3遍),开始练习时一定要将速度放慢,要求学生自己吹奏时要慢、要准确,逐渐地做到边吹奏边听他人的演奏。
并能够对他人的演奏做出相应的评价。
(5)学生汇报练习成果,汇报的形式可多样。
音乐九年级上人教新课标第六单元冬之旅汇总
单元分析单元课题名称冬之旅单元教学内容1. 唱歌:《踏雪寻梅》。
2. 欣赏:(1)中国作品:歌曲《我爱你,塞北的雪》、器乐曲《咏雪》。
(2)外国作品:器乐曲《十一月·雪橇》。
3. 演奏:竖笛吹奏《铃儿响叮当》《菩提树》。
4. 音乐与相关文化:配乐诗朗诵《沁园春·雪》。
单元教学目标1. 学会轻快活泼地演唱歌曲《踏雪寻梅》。
2. 欣赏四首作品,感受描述冬景、抒发情怀的不同作品的音乐风格,及其音乐表现要素。
单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用充满童真的情绪准确背唱歌曲《踏雪寻梅》。
2. 体验《咏雪》的音乐情绪及作品中音乐表现要素的运用方法。
3. 体验《雪橇》的音乐情绪及作品中音乐表现要素的运用方法。
教学难点:1. 结合正确的呼吸方法和情绪的准备,唱好弱拍起唱与大跳音程。
2. 体会器乐曲《咏雪》《十一月·雪橇》的音乐情绪,识别乐器音色,分析音乐要素的运用。
单元教学方法听唱法、讲授法、欣赏法、示范法、多媒体直观教学法、比较法、模仿法。
重难点指导1. 本单元是歌唱与欣赏结合的单元教学内容。
其中《踏雪寻梅》是一首简短而意境高雅的艺术歌曲,歌曲短小精炼富于童真的情趣。
教师可运用示范法引导学生演唱出歌曲意境与活跃的情绪。
2.《咏雪》是本单元的重点欣赏曲目,需要着力分析音乐的要素:结构、音色、速度、力度、音色、结构等。
3. 音乐实践活动:欣赏《铃儿响叮当》与《菩提树》,并用竖笛吹奏两首歌曲,以打击乐器做伴奏。
单元学习评价要点1. 能否背唱《踏雪寻梅》,二声部的歌唱声部和谐,音色统一,力度有对比变化。
2. 学生能否借助音乐结构图深入地听赏音乐作品。
3. 学生能否正确地填写《咏雪》的主奏乐器。
单元习题1. 背唱歌曲《踏雪寻梅》。
2. 标示《咏雪》主奏乐器与伴奏乐器及顺序:3. 吹奏乐曲《铃儿响叮当》《菩提树》,并给两首乐曲编配即兴打击乐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之旅--踏雪寻梅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七年级上册歌曲《踏雪寻梅》教学年级:七年级一、教材分析:《踏雪寻梅》是一首简短而意境高雅的艺术歌曲,以轻快活跃的曲调抒发了人们骑驴赏梅、怡然自得的情趣。
歌曲四二拍,E大调,二段体结构。
A段由两个乐句构成,为方整性乐段。
轻快活跃的音乐动机抒发了人们骑驴赏梅的喜悦心情;B 段四次“响叮当”用跳音及变化的力度来表现,生动地描绘了寻梅赏梅的情景。
第二乐句则变化再现A段曲调,把歌曲推向高潮后结束全曲。
二、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描绘的冬趣,学习以乐观的精神对待自然、对待生活;2.赏析歌词与旋律,体验速度、力度、节奏等要素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3.能准确表现歌曲的意境,二部合唱能做到声部独立与和谐。
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音乐的内涵,指导学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教学难点:歌曲中弱起乐句的正确把握,解决二声部歌曲的和谐及音准。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串铃、双响筒、三角铁六、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正处于由童年向青少年过渡时期。
他们思维活跃,对音乐的感受与表现力都很强。
但在歌曲演唱时因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可能会出现音色不统一、高音困难、音准不太好等问题,应指导学生以情带声,吐字正确清楚,轻声歌唱,声情并茂。
七、教学过程:课前音乐:播放歌曲《我爱你塞北的雪》【设计意图】创设情境,使学生感觉自己仿佛进入飘飘洒洒的雪的世界!师:同学们,伴着课前这首优美的歌曲,想象着自己仿佛走进了飘飘洒洒雪的世界!老师想跟大家玩个节奏小游戏。
(一)节奏导入:1.出示节奏哒哒哒哒哒哒0 哒哒哒哒0哒哒哒. 哒哒哒哒0 哒.哒哒. 0a加上音高,慢速唱一遍。
注意135的三个手势图,用你的手势辅助一下音准。
b用du音模唱一遍,并练声。
注意身子坐直,眉毛扬起来,用闻花的的感觉来唱,腰腹用上气息。
c恢复原速演唱一遍。
同学们注意演唱要有弹性,就像是拍皮球,情绪是欢快的。
【设计意图】突出音乐的学科特点,从音乐要素节奏入手,玩游戏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通过提示速度、奥尔夫手势辅助音准、引导情感等让学生掌握好这条旋律,为歌曲的二声部做好铺垫。
(二)唱歌教学赏梅1.初步感知,完整欣赏歌曲点幻灯片(雪景梅花)幻灯片4+音频师:雨后初晴的早晨,少年骑着毛驴,踏着皑皑白雪,闻着悠悠的花香,去寻找雪中的腊梅,你能想象出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吗?不用举手,站起来随意说生:(开心、欢快、悠然自得)师:大家带着这样的心情来感受一遍歌曲,用lu来轻声哼唱旋律2.再次欣赏歌曲并且用lu来哼唱旋律。
师:我能感受到你的心情和这位骑驴的少年一样开心,那让我们放慢速度先来学唱旋律!3.跟着钢琴慢唱歌谱。
师:注意身子坐直,眉毛扬起来,腰腹用上气息,根据歌曲中学生不易掌握的地方及时调整。
教师引导学生唱准休止符,弱起乐句。
4.恢复原速唱旋律。
师:注意声音要有弹性,就像拍皮球,开心的哼着小曲赏花呢!5.跟着钢琴唱歌词。
师:声音很动听,换成歌词来一遍试试。
师:在欢快的歌声中,真是别有一番情趣,唱完歌词,你有哪些字或者词不理解呢?老师解释霁 "ji" 四声,指的是雪后放晴。
“灞桥”有扶手的石板桥6.歌词互动我们再来玩个游戏,前后两个同学为一组,边打拍子边有节奏的读歌词,a我们先一起试一遍b师生配合 c自主练习唱梅7.完整演唱歌曲师:钢琴伴奏,我们完整的把歌曲唱一遍,大家要表现出轻松、悠闲、骑驴赏花的情趣。
强调:a休止符:(在唱的过程中,休止的地方好比深深地闻了花香味,然后感叹的往下唱)b力度:小毛驴由远及近的走来了,要注意四个响叮当的强弱对比,铃铛的声音是清脆悦耳的,我们在演唱时注意休止符,唱得欢快、活泼,声音有弹性。
C完整一遍(三)合唱拓展师:少年欣赏着雪后美丽的景色,倾听着大自然的声音,小毛驴如影随形,也忍不住唱了起来1.播放二声部旋律,教师唱二声部2.小毛驴的旋律你熟悉吗?对了,就是我们那条节奏练习的旋律。
大家一起来演唱小毛驴的声音。
分组尝试,女生唱小毛驴的声音,男生表现少年的声音,交换过来。
女生表现少年,男生表现小毛驴。
师:小毛驴和它的主人合作真是太默契了!你知道这么好听的歌曲是由谁创作的吗?—同学们快速浏览,看看他的作品哪一首你比较熟悉?3.介绍黄自:(1904—1938)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1916—1929年在北京清华学校学习,其间参加学生合唱队和管弦乐队,并学习钢琴后赴美留学。
他的主要作品有《花非花》《长恨歌》、《抗敌歌》、《旗正飘飘》、《玫瑰三愿》《西风的话》幻灯片11图形谱的动画等五十余首。
师:西风的话,我们跟着旋律一起来复习一下这首歌曲。
4.编创歌曲大家能不能也来当当作曲家,编创一下歌曲《踏雪寻梅》呢!-你觉得用么样的速度来演唱能表现出雪后初晴的美景?幻灯片12 争当作曲家请你通过变化速度、节奏、力度来编创歌曲!我们把这么优美抒情的旋律作为我们编创歌曲的引子部分!---A段由两个乐句构成,轻快活跃的音乐表现的是骑驴赏梅的喜悦心情,你觉得应该用什么力度呢?---B段四次“响叮当”用跳音及变化的力度来表现,仿佛小毛驴的铃铛声音由远及近,生动地描绘了寻梅赏梅的情景。
高潮部分在哪儿?生:第二乐句则变化再现A段曲调,把歌曲推向高潮后结束全曲。
5.老师为大家伴奏,你们来完整的演绎一遍刚刚所编创的歌曲!6.你们编创的这么动听,老师也忍不住加入,你们跟着音乐伴奏轻声哼唱并注意倾听有没有发现老师在什么地方做了变化?边讲解交流边让学生尝试A加了回声。
B加了衬词啦啦啦C加了打击乐三角铁、双响筒、串铃D最后好花的好、书声渐慢、琴韵拖长音,共(恢复原速)度好时光!7.那大家也来尝试一下吧!7.完整版合唱画梅同学们跟着伴奏音乐把合唱复习一遍,老师想结合你们的歌声表现一下心中的梅花(老师画图形谱)老师随着你们的歌声,绘制了一副梅花图,你也一起随着音乐来感受一下吧?幻灯片17放梅花动画图形谱,你可以跟着老师,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描绘出心中的梅花找同学来当指挥家,全体起立,有感情的演绎这首合唱。
赞梅四、德育渗透,情感升华-1.刚刚我们用合唱的形式展现了《踏雪寻梅》这首歌曲的艺术魅力,你还知道用哪些方式来赞美梅花吗?学生:不用举手,站起来随意说古往今来,人们用诗、画、歌、舞等多种形式来赞美梅花,知道为什么人们喜欢赞美梅花吗?a因为它有高贵的品格值得我们学习b它积极乐观,坚强不屈c它不畏严寒,不管经历多少磨难,有不肯低头折节的梅花精神。
背景音乐《红梅赞》小结:今天我们通过学唱歌曲感受到了冬天的意境美和音乐美,希望同学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更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学习梅花的高贵品格和它的梅花精神。
关于学情的研究分析学生状况应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我通过研究与实践,并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尽可能从学生的“已知”、“未知”、“能知”、“想知”和“怎么知”等五个方面全面分析学生情况。
刚开始上课学生不能马上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学生对基本的音高、节奏、节拍、音调的掌握缺少系统学习,如果按教材的课程安排上,学生接受起来就会感到困难。
音乐课如果单单只是教唱几首歌曲是不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的,要通过唱、练、赏、游的方式让学生能对音乐产生兴趣,特别是能学会欣赏不同国家、民族及不同风格的音乐,通过音乐来起到美育的作用。
对于有特长的学生,我会尽量给予他们展示的机会,在教学中,有些学生能通过点拨就可以学会,而有些学生则要进行反复的训练。
学习乐理知识有时让学生感到枯燥,甚至个别学生会感到厌烦。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上课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的方式进行。
我的竞赛中每次都设有奖励分和处罚分,奖励分主要是奖励给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小组,个别能抢答出老师提出的问题的个人也可以为小组获得奖励分;处罚分则是针对小组中有违反纪律的现象。
通过教学实践,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不断增强,同学们以得奖励分为荣,以被扣分为耻辱,学习热情高涨。
为了得到更高的奖励分同学之间学习上也是互相帮助,达到了我在教学设计中面向全体的目的。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由童年向青少年过渡时期。
他们思维活跃,对音乐的感受与表现力都很强。
但在歌曲演唱时因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可能会出现音色不统一、高音困难、音准不太好等问题,应指导学生以情带声,吐字正确清楚,轻声歌唱,声情并茂。
对于学习歌谱,学生的畏难情绪特别大,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了奥尔夫、柯达伊、图形谱等音乐教学法辅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并能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视野,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愉悦的情感下主动体验音乐,感受音乐和理解音乐。
学生当堂学习效果评测结果及分析目标一:感受歌曲描绘的冬趣,学习梅花高贵的品格和它的梅花精神,以乐观的精神对待自然、对待生活。
评测结果及分析:通过本课“赏梅”-“唱梅”-“画梅”最后“赞梅”这些环节,同学们都能把本节课所学归结到学习梅花高贵的品格和不畏艰难,坚强乐观的梅花精神。
情感的铺垫和学唱的过程就是对学生情感的一直熏陶和音乐素养的提升。
目标二:赏析歌词与旋律,体验速度、力度、节奏等要素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
评测结果及分析:通过节奏的训练,歌唱教学中情景的创设,情感的引导,有百分之九十的同学能够很好地体验速度、力度、节奏等要素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
有的同学课堂中还是放不开,不能自然地宣泄情感,今后还需要在音乐要素的训练环节上多下功夫。
目标三: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二声部合唱能做到声部独立与和谐。
评测结果及分析:通过导入时二声部旋律的铺垫,随音乐伴奏模唱和跟着钢琴慢唱旋律,还有歌词的节奏互动、奥尔夫、柯达伊、图形谱等辅助教学等环节,有百分之九十的同学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二声部合唱能做到声部独立与和谐。
还有个别同学,休止符的把握和二声部的音准,掌握的还不是很到位,今后还需要注意在休止符的把握上多下功夫,多采用一些吸气、闻花、拍手等的提示来解决这一难点,在情绪方面尽量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氛围,让学生尽情的展现自己的情感。
关于教材内容的研究《冬之旅》是这学期的最后一个单元,教学时间正值元旦和新春佳节来临前夕,是一学期的收尾单元。
安排的内容主要着眼于人与自然,选择的作品动静结合,活动设计体现情趣性。
旨在驱散严冬的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