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之高中古诗理解性默写题(11篇)
高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300题(最新整理,附答案)

高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300题(最新整理,附答案)(一)高中必背14篇1 劝学1.在《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2.《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通过后天不断广泛学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用《劝学》中的句子作答)5.《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可以弥补自身不足的道理。
答案 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知明而行无过博学而日参省乎己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 逍遥游1.《逍遥游》中,在全文的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逍遥游》中,庄子认为真正的逍遥游要达到的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逍遥游》中描绘的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
高考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登高》
1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 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 ”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 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 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 3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 特点的句子是: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4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 伤的句子是: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 孤独之感的句子: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6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 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7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 是: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10.重申自己始终以“好修”为乐,即使为此 遭受极刑也决不改变的四句诗是: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 《鱼我所欲也》 • 1、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 2、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 子是: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 3、 舍生而取义者也 句是全篇的中心论点的 。
《赤壁赋》
• 1在苏轼笔下《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赤壁的景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乱石穿空 象是:“____,____,____。” 清风徐来 • 2《赤壁赋》中赤壁的景象却是:“____, 水波不兴 ______。”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 3《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 白露横江 描写月出美景,月下江面的景象是 “___ 水光接天 _ ,____。”
高考必背古诗文(高中部分)理解性背诵默写

高考必背古诗文(高中部分)理解性背诵默写4.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5.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6.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7、荀子在《劝学》中连用了“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观点。
8、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9、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和荀子《劝学》(作品)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10、“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11、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12、荀子《劝学》中“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13、“君子生非异也”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善假于物也。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14、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
而《荀子.劝学》中则用“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15、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1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用心一”和螃蟹虽有六跪而二螯,然“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
【高考名篇名句默写】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总结(高中14篇精华版)

【高考名篇名句默写】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总结(高中14篇精华版)一、《劝学》1、荀子在《劝学》中连用了“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_________”的观点。
2、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_________”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3、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和荀子《劝学》中的“青,_________,_________”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4、荀子在《劝学》中指出:“青,_________,_________”与韩愈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一致。
5、“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6、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7、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8、“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9、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
而《劝学》中则用“_________,_________”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10、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
”11、只要坚持,就会成功。
正如《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_________,_________。
全国高考语文新课标规定的古诗文理解性默写(64篇)

全国高考语文新课标规定的古诗文理解性默写(64篇)高中部分(14篇)1.《劝学》(《荀子》)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印证了这句话。
2.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名句。
而《劝学》中则用______________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中,阐述个人只有经过博学和自省才能成为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的两句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 《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____________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用成功雕刻金石的例子来说明在学习中坚持不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文中以雕刻为喻,从反面论述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人总是更容易成功,《劝学》中表达上述意思的概括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古诗文默写练习(理解性+开放性)(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古诗文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理解性默写(二)1.李密《陈情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用乌鸦反哺传说,来抒发对祖母的孝养之情。
2.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人格化的云和鸟来表达对宁静与闲适生活的渴望。
3.杜甫在《蜀相》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诠释了诸葛亮忠义尽责与鞠躬尽瘁的精神。
4.《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蔑视权贵,不愿违背心意趋炎附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使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杜甫《蜀相》中以乐景写哀情,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描写诗人登山临河长啸赋诗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李密《陈情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作者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到不幸。
11.《归去来兮辞》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而得到精神满足。
高考语文-古诗词理解性默写试题历年汇编(2013-2022年)

高考语文古诗词理解性默写试题汇编(2013-2022年)2022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题全国甲卷(1)《诗经·卫风·氓》中男女主人公有过愉悦的往昔,“,”,就是对他们小时候欢乐相处的描写。
(2)杜甫《登高》中“,”两句都用了叠字,从听觉、视觉上突出了对景伤怀的感受。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两句表现了当年刘裕率军北伐时的强大气势。
全国乙卷(1)白居易《琵琶行》中“,”两句,写琵琶女以娴熟的技艺演奏了当时有名的两首乐曲。
(2)李商隐《锦瑟》“,”两句中的数目字,引发了后世读者的多种解读。
(3)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两句,以花落归根为喻,抒发了诗人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情怀。
新高考Ⅰ卷(1)《荀子·劝学》中“,”两句,以劣马的执着为喻,强调为学必须持之以恒。
(2)乐器在古代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诗经·周南·关雎》中写到乐器的句子是“”和“”。
(3)自然界鸟类的啼鸣有时会引发人们的悲思愁绪,这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
答案:全国甲卷(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3)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全国乙卷(1)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2)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新高考Ⅰ卷(1)驽马十驾功在不舍(2)琴瑟友之钟鼓乐之(3)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2020全国Ⅰ卷(安徽、湖北、福建、河南、湖南、山西、河北、江西、广东)名篇名句默写(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古代服饰的“上衣下裳”有所反映。
(2)元代戏剧家马致远的杂剧《青衫泪》根据白居易的诗《琵琶行》改编而成,剧名来自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共三组48题,附参考答案)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1.韩愈在《师说》中认为古代圣人更加圣明的原因是“(),()”。
2.《静女》中,运用移情于物手法,表达爱屋及乌的情感的两句是:“(),()”。
3.苏轼在《赤壁赋》主客对话中化用《论语·子罕》中“逝者如斯夫”,表达万物看似流逝却并未真正逝去的两句是“(),()”。
4.《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踮起脚极目远望,也“()”。
5.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其中把阿房宫所奏之乐与市井言语进行对比的句子是:“(),()”。
6.《念奴娇·过洞庭》中,以江为酒,对星细酌,万物为友,用奇崛想象之语表达词人愉悦的心境和豪迈的气度的句子是:“(),(),万象为宾客”。
7.《无衣》中描写将士们修理矛戟,准备一起行动的句子是:“(),()”。
8.《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中,表现词人梦里归乡,与妻子相见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形的两句是:“(),()”9.《燕歌行》中揭示主旨,以汉代名将来和现实中的将军作对比的句子是:“(),()”。
10.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
”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以“(),()”告诫北宋王朝执政者要防微杜渐,力戒纵欲。
11.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的郭橐驼在总结自己的种树经验时说:自己并不能让树“硕茂”,只是能“()”;也不能让树“早而蕃之”,只是能“()”。
12.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其中提到生活孤单没有依靠,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的两句是:“(),()”。
13.《临安春雨初霁》一诗中,描写了明艳生动的春光图,借以表现自己的郁闷和愁怅的诗句是:“(),()”。
14.周邦彦曾自称“京华倦客”,在《苏幕遮》一词中,表现诗人淡泊功名、厌倦漂泊希望早日归乡的诗句是:“(),()”。
15.《大道之行也》中·强调社会制度是公有制的一句话是“()”,强调社会实行民主选举的句子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必背高中古诗之理解性默写题汇总(11篇)
一、《诗经·氓》
1.《诗经·氓》中写女子在无奈下与男子约定婚期的句子是:()
2.《诗经·氓》中运用比兴的手法(用动物比喻),劝诫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
3.《诗经·氓》中写女子家人对其不理解的句子是:()
4.《诗经·氓》中写女子不愿同氓终老的句子是:()
5.《诗经·氓》中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一句是:()
6.《诗经·氓》中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青梅竹马)的是:()
7.《诗经·氓》中写男子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
8.《诗经·氓》中女子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的句子:()
9.《诗经·氓》中女子表明自己不幸生活的感受和决心的句子:()
10.《诗经·氓》中表明文中女子热情、温柔的句子:()
11. 《诗经·卫风·氓》中,写女子为人妇后早晚辛苦劳动的句子是:( )
12.写女子对爱情专一,而男子不专一的句子是( )
13.在《氓》中,男子为了接近女子,找了一个借口,这个借口是“__________”。
14.《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女主人公对氓彻底失去信心后愤然决绝之情。
15.择吉,是一项古老传统习俗,以期趋利避害。
《诗经·卫风·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能印证这一古老传统习俗早已有之。
答案:
1.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2.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3.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4.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5.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6.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7.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8.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9.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0.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11.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12.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13.抱布贸丝。
14.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5.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1.杜甫在《登高》中发出:“()”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2.《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3.《登高》中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4.《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
答案:
1.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3.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
2.《锦瑟》一诗的颈联是:(),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
3.《锦瑟》用典的四句诗:()。
4.《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
5.《锦瑟》中化用庄周、杜鹃两个典故来营造朦胧迷离、悲惨哀怨意境的句子是:( ).
答案:
1.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2.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3.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4.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5.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四、《短歌行》
1.曹操的《短歌行》中,写作者感叹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诗句( ).
2.曹操的《短歌行》中,写诗人借用<<诗经>>中姑娘思念情人,来比喻思渴望得到有才干的人的诗句是( , )
3. 曹操的《短歌行》中,诗中运用典故,表明诗人虚心纳士,竭尽诚心,不遗余力态度的诗句( , )
4. 曹操的《短歌行》中,以明月的可望而不可取,比喻求贤才而不得的语句是( , )
5.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及的明月,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
答案:
1.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3.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4\5.明明如月,何是可掇?
五、《归园田居》
1.《归园田居》中,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表达诗人渴望摆脱束缚,回归田园的急迫心情的诗句 ( , )
2.《归园田居》中,描写一幅村庄中炊烟袅袅的田园风光图的诗句是( )
3.《归园田居》中,总结全诗,写出作者归隐田园后愉悦心情的诗句是( )
答案:
1.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2.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3.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六、《静女》
1. 《静女》中,描写小伙子焦急等待的句子是:( , )
2. 《静女》中,表面上赞美管箫之美,实际上是赞叹女子之美的句子是( )
3. 《静女》中,写到包含姑娘亲情蜜意,爱屋及乌的句子是( ).
答案:
1.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2.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3.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1.《山居秋暝》中,描写山中清幽景色,显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句是( )。
2.《山居秋暝》中,描写山中的人和事的自然美,表现出浓郁的生活气息诗句是( )。
3.《山居秋暝》中,表现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之情的诗句是( )。
参考答案:
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3.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石头城》中,描写时间与空间结合,唤起苍茫惆怅怀古之情的诗句是( ).
2. 《石头城》中,描写月光依旧,然而繁华不在,增加怀古情韵的诗句是( )
答案:
1.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2.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1.《书愤》中,诗人追述早年抗金杀敌的英雄事迹,表现其高昂斗志的诗句是( )
2.《书愤》中,诗人叹息时光的流逝,白发已斑,壮志未酬的诗句是( ).
3. 《书愤》中,引用典故,感叹无人主持北伐的诗句是( )。
参考答案:
1.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2.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鬃已先斑
3.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十、《迢迢牵牛星》
1.《迢迢牵牛星》中,描写织女织布的情景的句子( , )
2.《迢迢牵牛星》中,描写织女和牛郎衷肠难诉的句子( , )
答案:
1.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2.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十一、《从军行》
1.《从军行》中,描写边塞悲凉,思乡之情倍增的诗句是:()。
2.《从军行》中,描写战争激烈,频繁,立誓破敌,决战必胜的豪迈气概的诗句是( )
参考答案:
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