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波的海洋》说课稿
电磁波的海洋+精品教案
提出问题:我们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那么,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吗?
播放视频。
【ppt10】
【板书】
二、电磁波的传播
1.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2.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约为c=3.0×108m/s。
3.波速、波长、频率三者的关系是:波速=波长×频率。
不同频率(或不同波长)的电磁波的传播速度都相同,所以频率大的电磁波的波长短。
【ppt11】
电磁波是一个大家族,波长不同就有不同的作用。通常用于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是频率为数百千赫至数百兆赫的那一部分,叫做无线电波
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天线,有的是发射电磁波,有的是接收电磁波,我们生活中电磁波的海洋中。
教师出示课本图21.2-4,结合图进行介绍、讲解。
【板书】
三、电磁波的分类和应用。
这些电磁波就是靠它们里面复杂的电子线路产生迅速变化的电流而产生的。
【板书】
一、电磁波的产生
导线中电流的迅速变化会在空间激起(产生)电磁波。
【ppt7】
提出问题:与水波类比那么,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呢?
【ppt8】
结合图像,教师讲解:
在一列水波的传播中,凸起的最高处,叫做波峰;凹下的最低处,叫做波谷。每上下振次就完成一次全振动,就能形成一个波峰和一个波谷,相邻的两个波峰或者波谷的距离是一定的,这个距离称为波长。波在一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水波不停地向远处传播,用波速来描述波传播的快慢。
观看图片,思考并考
1.向水中投入一个小石子,石子让水槽的水面振动,水面上有一圈一圈凸凹相间的波纹从石子被投入的地方向外传播,形成水波。
2.人说话是利用声带发声的。说话时声带的振动在空气中形成了声波。
《电磁波的海洋》 说课稿
《电磁波的海洋》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电磁波的海洋》。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电磁波的海洋》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信息的传递》中的第一节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之后,进一步了解信息传递的另一种重要方式——电磁波。
电磁波在现代通信、广播、电视、雷达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对于学生理解现代科技、拓展科学视野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首先通过演示实验“电磁波的产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电磁波的存在,然后介绍了电磁波的频率、波长和波速等基本概念,最后阐述了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以及电磁波谱。
教材内容编排由浅入深,注重实验探究和知识的实际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和科学探究能力,对新奇的物理现象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而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这是一个新的知识点,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认知冲突。
此外,电磁波的频率、波长等概念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验演示、多媒体辅助等手段,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认识,突破教学难点。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2)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理解电磁波的频率、波长和波速的关系。
(4)了解电磁波谱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对电磁波频率、波长和波速关系的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初中三年级下学期物理《电磁波的海洋》教学设计
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简述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2.说出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3.简述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实验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及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电磁波的知识,了解科技为人类带来的便利,养成主动学习科学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难点: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固定电话之间有电话线连接着,信息是由电流通过电话线传递的。
移动电话之间没有电话线连接,它是靠什么传递信息的?电磁波当你打开收音机,听到的是电磁波传来的声音;打开电视机,听到的、看到的也是电磁波传来的声音和图像......电磁波在信息的传递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所以,要研究信息的传递,就要研究电磁波。
2.揭示课题那么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呢?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呢?电磁波的波长、频率、波速是什么呢?电磁波还有哪些应用呢?让我们一起进入电磁波的海洋吧。
【新课教学】一、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演示实验:打开一台收音机,取一节干电池和一根导线,拿到收音机附近。
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再将导线的另一端与正极摩擦,可听到收音机内发出“咔”、“咔”的声音,表明电磁波的存在。
1.电磁波的产生:当导体或电路中的某处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时,在周围空间就会产生向外传播的电磁波。
2.类比水波和声波水面振动产生水波,空气振动产生声波。
与水波、声波的形成相似,导线中电流的迅速变化会在空间激起(产生)电磁波。
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移动电话靠复杂的电子线路来产生迅速变化的电流,发出电磁波。
虽然电磁波看不见、摸不到,但它确实可以给我们传递各种信息。
二、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类比水波:凸起的最高处,叫做波峰;凹下的最低处,叫做波谷。
邻近的两个波峰(或波谷)的距离,叫做波长。
在某确定位置,1 s内有多少次波峰或波谷通过,波的频率就是多少。
《电磁波的海洋》说课稿
教学程序
1 设置前置补偿
7 引导学生谈喜悦
2 鼓励自学质疑
教学流程 6 回归课本探索 3 多方合作释疑
5 整合巩固深化
4 小组展示评价
一、设置前置补偿
复习旧知识,让学生通过回忆, 提高学习电磁波的自信心。这样注 重知识的联系,能让学生更好的学 习本节课的知识。
设置前置补偿——达到温故知新
1、“一石激起千层浪”,如木棍在水面 上振动时,会产生_____,说话时,声 带的振动会在空气中形成______。 2、“真空铃”实验表明真空不能______。 3、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 _________。
电磁波的传播
3、某调频立体声广播的频率是 97.4MHz,求它的波长是多少? 解:
∵ c=λ•f
∴ λ=c/f=(3.0×108 m/s)/ (97.4×106Hz) =3.08m 答:该电磁波的波长是3.08m。
小组合作展示参考方案
1.当你打开或者关闭电灯时,你会从附近收音机中听到“喀、喀”的杂 音,这杂音是 由于电路________时发出的__________被收音机接收而 产生的. 答案:通断,电磁波 2.在雷雨天,可在收音机中听到“咔、咔”声,这说明在________时 也向周围空间发 出____________. 答案:打雷,电磁波. 二.选择题 1.在真空中传播着几种电磁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频率越高的电磁波传播越快 B.频率越低的电磁波传播越快 C.波长越短的电磁波传播越快 D.不论什么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 度均相等 答案:D 不同频率、波段的电磁波的波速相同,频率大的波长小. 2.比较常见的光、无线电波以及激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的大小,可以知 道() . A.光速大 B.无线电波速度大 C.激光速度大 D.一样大 答 案:D
2021年优选:电磁波的海洋优秀教学教案说课稿
电磁波的海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磁波的产生;知道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了解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会用c=fλ求速度、波长或频率。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知悉可以人为获得电磁波。
培养学生想像与实践结合的科学的学习态度;通过对信息的收集、整理,了解电磁波的大家族;通过动手实验证明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深入体会物理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兴趣。
【教学重点】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通过设计实验、动手实验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他们身边。
【教学难点】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教学用具】电视塔图片、手机(两部)、收音机、真空罩、导线、电池、学生收集的资料、投影仪和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观看电视节目、通过收音机听音乐、手机通话,这些信息都是如何传递的?信息都是通过电磁波传递的。
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又是如何传播的呢?二、探究新知(一)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连续调节台灯亮度旋钮导线时断时续接触电池的一极收音机:发出“喀喀”声。
多媒体播放电磁波产生的视频。
木棍在水面上振动会产生水波;说话时声带的振动在空气中形成声波。
当导体或电路中的某处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时,在该处就会产生一种电磁振荡,在周围空间就会产生向外传播的电磁波。
(二)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水波波峰:在一列水波中,凸起的最高处,叫做波峰;波谷:在一列水波中,凹下的最低处,叫做波谷;波长:邻近的两个波峰(或波谷)的距离。
频率:在某确定位置,1s内有多少次波峰或波谷通过,波的频率就是多少。
波速:波向前传播的距离与所用时间之比。
它是用来描述波传播快慢的物理量。
声音的传播需要固体、液体、气体等介质。
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吗?实验演示:把一个移动电话放入真空罩中,拨打这个手机的号码,手机有反应吗?结论: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人教版】年九年级下册物理教案-第2节 电磁波的海洋
【人教版】年九年级下册物理教案-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一. 教材分析《电磁波的海洋》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电磁波的基本概念、产生和传播条件、电磁波谱及其应用。
通过学习,让学生对电磁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后续学习电磁波的应用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九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电学知识,对电荷、电场、磁场等概念有一定了解。
但电磁波作为一种抽象的概念,对学生来说可能较难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已知知识出发,逐步过渡到电磁波的学习。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电磁波的基本概念、产生和传播条件。
2.掌握电磁波谱及其应用。
3.培养学生对电磁波现象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2.电磁波谱及其分类。
3.电磁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从问题中发现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2.采用分类法,让学生了解电磁波谱及其分类。
3.采用实例分析法,使学生掌握电磁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关于电磁波的产生、传播、电磁波谱及其应用的图片和动画。
2.实验器材:电磁波发生器、接收器等。
3.实例资料:电磁波在通信、医疗、科学研究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电磁波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图片,如手机、电视、无线网络等,引发学生对电磁波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电磁波是什么吗?它有哪些特点?”2. 呈现(10分钟)介绍电磁波的基本概念,如电场和磁场的变化产生电磁波,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等。
通过动画展示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3. 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电磁波发生器和接收器进行实验,观察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引导学生从实验中总结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4. 巩固(10分钟)讲解电磁波谱及其分类,如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
《电磁波的海洋》优秀教案
电磁波是一个大家族,包括长波、中波、短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
X射线、射线„„他们在生产、生活、通讯、军事、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电磁波是个大家族,通常_________________叫无线电波。
探究四的原理是什么?
班级九年姓名小组月日
课题
212电磁波的海洋
学习
目标
1了解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
2知道光是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知道波长与频率、波速的关系;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重点
电磁波的产生、传播
难点
电磁波的产生、传播
活动
内容
课前
展示
尽显
风采
1.年发明了。
2由和组成,将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是;将电信号
选填“需要”或者“不需要”介质,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0万千米每秒,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___,目前公认的的数值是:c=_____________m/。
11通常用于广播、电视和移动的是频率为 至 的那一部分,叫做_____________ 。
12夏季雷雨天,可在半导体收音机中听到“咔、咔”声,这说明,在打雷的同时也向周围发出__________。
3、真空中,波长越短的电磁波其频率越;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相同。
4、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m/。
5.单位换算:
1 1038 H=H=MH;2 0725 MH=H=H.
6.我国的卫星通信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在北京发射的信号通过通信卫星会转到上海被接收实现这种信号传递的是
结论:电磁波的产生:导线中迅速变化的___________会在空间产生电磁波。
电磁波的海洋教学设计教案
电磁波的海洋教学设计
教案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第二节电磁波的海洋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在许多版本的旧教材中都是选学内容,所以在以往的教学中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新教材充分挖掘这一部分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身边的事物讲起,让学生体会到了物理学确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充分展示了物理学科的实用性、趣味性、实验性和科学性等特点,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
体现出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生活的思想。
相比之下,旧教材注重知识的传授,在概念的引入上比较直截了当;新教材则更注重物理知识的探究过程和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2.知道光速是电磁波以及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演示了解电磁波的产生,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提高学生应用科学文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概括总结的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对电磁波的学习,激发学生敢于向科学挑战、热爱科学、掌握科学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电磁波产生、传播、应用
四、教学难点: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
六、教学准备
电视塔图片、手机(两部)、收音机、真空罩、导线、电池、学生收集的资料、投影仪和课件。
七、板书设计
第二节电磁波的海洋
一、电磁波的产生
导线中电流的迅速变化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
二、电磁波的传播
1.电磁波可在真空中传播
2.波速:c=fλ
3.真空中电磁波传播速度:
c=3×108m/s
八、教学过程。
电磁波的海洋_教案1
电磁波的海洋设计思路:通过水波事例让我们初步认识电磁波的存在和产生,并且通过实验给以验证,然后通俗地讲到了波长、频率和波长的概念及其关系,并着重讲解电磁波的特点与应用.电磁波的物质性是我们要特别注意的,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别的媒介.一、电磁波的产生实验:电磁波的存在让电池的负极与一根锉良好接触,正极连接一根导线,拿着导线头,让它们与锉接触,并在锉面上滑动.提问:为什么附近工作的收音时机发出“喀喀〞声?当导体或电路中的某处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时,在该处就会产生一种电磁振荡,在周围空间就会产生向外传播的电磁波.各种振动与波的关系振动源波的形成水波木杆的上下振动通过水使振动向外传播形成水波声波发音体的往复振动通过空气振动向外传播形成声波电磁波导体中有方向、大小变化很快的电流通过电磁波向外传播二、电磁波的特点电磁波的特点电磁波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只能通过它表现出来的现象而体会到它的存在,例如通过收音或电视机来接收相应的电磁波信号,从而知道这种电磁波的存在.电磁波与水波声波的区别声波、水波是必须要有传播介质的,例如声波能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却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电磁波的传播却不需要别的媒介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这是电磁波与声波重大区别之一.三、电磁波的波长、频率和波速波的根本知识波相邻两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表示波的波长.电磁波和水波、声波都具有波的性质,即都有波长、频率和波速,且满足:v=λf 电磁波的波长、频率与波速〔1〕电磁波的频率由导体内每秒电流方向变化的次数决定.对电磁波同样有:v=λf〔2〕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电磁波传播的速度等于光速,即在真空中是3×105m/s.不同频率的电磁波的传播速度都相同,所以频率较大的电磁波波长较短.如图:频率低,波长较长频率高,波长较短四、无线电波的划分及主要应用无线电通信所用的电磁波叫无线电波.无线电波接波长/频率分为几个波段,各波段的名称和主要用途有:波段波长频率主要用途长波3×104~3×103米10~102千赫超远程通信中波3×103~2×102米102~1.5×103千赫无线电播送中短波2×102~50米 1.5×103~6×103千赫电报短波50~10米6~30兆赫微波10米-1毫米30-3×105兆赫电视、宇航通信。
第二十一章 21.2 电磁波的海洋 教案
教学案(39)
教学流程及时间教师行为(活动)学生行为(活动)二次备课
精讲点拨质疑释疑(5’)电视塔发射电磁波,说明电磁波可
以在空气中传播,那么,电磁波的
传播也像声音的传播那样,需要介
质吗?请同学们自己设计实验,验
证猜想。
【电磁波的传播讲解】
电磁波的传播是不需要介质的。
在
太空中,宇航员就是用电磁波来通
信。
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类比水波
的波长和频率来讲解:
如图,水波形成像山峰似的浪尖,
叫做波峰;水下降,形成凹谷的地
方叫做波谷。
每上下振次就完成一
次全振动,就能形成一个波峰和一
个波谷,相邻的两个波峰或者波谷
的距离是一定的,这个距离称为波
长。
波在一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
频率。
一秒内波传播的距离称为波
速,因此,波速=波长×频率。
真空中电磁波传播的速度是c,是宇
宙间物质运动的最快速度。
c=
3×108m/s,提示与光速比较,由此
联想到光与电磁波的联系。
c=λf。
电视塔发射电磁波,说明
电磁波可以在空气中传
播,那么,电磁波的传播
也像声音的传播那样,需
要介质吗?请同学们自
己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1.电磁波与水
波、声波类比讲
解。
2.对公式的理
解。
《电磁波的海洋》优教教案3
第二十一章第2节教学设计
下面就让我们“听听”电
磁波。
生学习的愿望。
新
课
讲
授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新课讲授[板书]
一、电磁波是怎样产
生的
[演示实验]
(优教提示:请打开素材“演示视频: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
电磁波的产生
实验器材:干电池、小灯泡、钢锯条、直流电流表、收音机、导线等。
学生听老师介
绍实验器材,观察
小灯泡明暗、电流
表的示数变化,听
收音机的“喀喀”
声,感受电磁波的
产生和传播。
让事实和现
象说话,突破教学
难点。
在钢锯条的一面每间隔2cm左右粘上一段透明胶带,如下图。
将收音机调至AM频段,用导线夹将钢锯条接入电路,小灯泡发光、电流表偏转。
用夹子在粘有透明胶带的一面从左至右滑动,小灯泡明暗交替,一闪一闪;同时电流表指针往复摆动,收音机扬声器发出“喀喀”声。
而在钢锯条未粘有透明胶条的一面滑动导线夹时,收音机未发出“喀喀”声。
实验现象:
小灯泡交替亮灭说明
和教师一起总
结。
听老师讲解。
观察老师的实
验操作。
培养归纳总
结的能力。
适当进行能
量思想的渗透。
用事实揭示
电磁波可以在真
空中传播。
9年级 物理 人教版 全一册教案第21章《 电磁波的海洋》
电磁波的海洋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实验和教师讲解电磁波是如何产生的。
2.通过教师讲解和上网查询掌握电磁波传播的知识3.通过类比的方法来研究电磁波的传播过程。
4. 通过学习电磁波的知识,了解科技为人类带来的便利,应用互联网搜索的形式让学生知道电磁波有哪些应用,养成主动学习科学的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
难点: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和能力较八年级均有较大提升,可以让其自主探究,讨论学习,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培养发散性、创造性思维。
学习内容分析本节内容由“电磁波的产生”“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的应用”三部分构成。
学生对“电磁波的产生”“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的应用”等知识比较陌生,可以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但考虑到所涉及的内容不深,可以应用互联网搜索的形式让学生粗略了解其原理,再由教师来补充,既调动学生探索热情,也能落实知识。
教学过程【导入】活动1【导入】教学内容:教师开场白,引入新课活动设计:教师表演了一个”小魔术”:把正在播放的收音机放入金属盒,信号受到干扰,引入电磁波的知识。
继续深化利用世人都观注的“马航客机失联”事件引入新课。
活动目标:交代本节课研究的内容,明确学习目标,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活动2 观看老师准备的视频(关于电磁波的全面介绍等)教学内容:观看老师准备的视频(关于电磁波的全面介绍)活动设计:通过观看视频了解:电磁波如何产生;如何传播;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等活动目标:通过比较直观的视频刺激学生的神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媒体使用及分析:使用classroom的视频影院功能,让学生在自己的平板电脑上近距离观看视频,更加认真仔细。
【活动】活动3 学生讨论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对刚看过的视频进行讨论,选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活动设计:观看过视频后,学生通过讨论选择自己感兴趣并愿意深入研究的问题,准备下一步的学习方向。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21.2《电磁波的海洋》教学设计
-设计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实验操作、课后作业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和反思能力。
4.关注个体差异: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和特长,设计分层教学任务,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利用实验、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源,形象直观地展示电磁波的传播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设计小组讨论、分享环节,鼓励学生发表见解,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电磁波应用实例,如手机、电视、雷达等,引起学生对电磁波的探究兴趣。
(2)探究电磁波的概念与性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了解电磁波的传播特性、波长、频率等概念。
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通过课后实践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电磁波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科学的热情。
2.使学生认识到电磁波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
4.学习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过程,了解天线、馈线、接收器等基本组成部分。
5.能够运用电磁波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电视、手机、雷达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磁波的性质和传播规律,培养科学思维。
2.利用多媒体、实物演示等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磁波的传播过程,提高学习兴趣。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1.2电磁波的海洋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21.2 电磁波的海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21章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
本节课主要讲述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电磁波的产生:介绍电磁波是如何产生的,以及电磁波的频率、波长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2. 电磁波的传播:讲解电磁波在真空和介质中的传播特点,以及电磁波传播的速度。
3. 电磁波的应用:介绍电磁波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如无线电通信、电视、手机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
难点:电磁波频率、波长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提问: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利用电磁波的设备?这些设备是如何工作的?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本第21.2节内容,了解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
3. 课堂讲解:(1)电磁波的产生:介绍电磁波是如何产生的,以及电磁波的频率、波长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2)电磁波的传播:讲解电磁波在真空和介质中的传播特点,以及电磁波传播的速度。
(3)电磁波的应用:介绍电磁波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如无线电通信、电视、手机等。
4.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一个无线电波的频率为200MHz,求其波长和速度。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讲解解题过程。
5. 随堂练习:出示练习题:已知一个电磁波的波长为1m,求其频率和速度。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点评答案。
6. 课堂小结:7. 板书设计: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产生:电磁波是如何产生的传播:电磁波在真空和介质中的传播特点应用:电磁波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8. 作业设计布置作业:(1)阅读课本第21.2节内容,了解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21.2《电磁波的海洋》优秀教学案例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通过课堂互动和小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例如,学生可以分组进行实验,共同探究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过程,并分享实验结果和心得体会。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生活实例导入:以手机信号为例,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可以通过手机听到远方的朋友的声音,引发学生对电磁波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了解电磁波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如无线电通信、电视、手机、微波炉等。通过观察和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电磁波在现代科技中的广泛应用,并能够解释其工作原理。例如,学生可以通过了解无线电通信的原理,理解为什么我们可以通过收音机听到远方的广播。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过程。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到变化的电流可以产生电磁波,并且可以通过天线将电磁波传播出去。
2.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鼓励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给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生活实例导入:展示手机信号的传播过程,引发学生对电磁波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可以通过手机听到远方的朋友的声音?电磁波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物理人教九年级全一册21.2《电磁波的海洋》【教学设计】
物理人教九年级全一册21.2《电磁波的海洋》【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21.2节《电磁波的海洋》。
本节课主要介绍电磁波的基本概念、产生和传播,以及电磁波谱。
具体内容包括:1. 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2. 电磁波谱的分类3. 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磁波的基本概念,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2. 使学生掌握电磁波谱的分类,了解各种电磁波的特点和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原理,电磁波谱的分类及应用。
难点:电磁波的产生机制,电磁波谱中各种电磁波的特点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如电磁波发生器、接收器等)。
学具:教材、笔记本、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手机、电视、无线广播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磁波应用产品,引导学生思考电磁波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电磁波的产生:介绍电磁波的产生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变化的电流周围存在电磁波。
(2)电磁波的传播:讲解电磁波在真空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让学生了解电磁波传播的特性。
(3)电磁波谱:分类介绍电磁波谱,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让学生了解各种电磁波的特点和应用。
3.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如电磁波的产生、电磁波传播速度的计算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设计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5. 实验操作:安排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电磁波谱的分类,以及各种电磁波的特点和应用。
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电磁波的产生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磁波的海洋》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电磁波的海洋》,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二十一章第二节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法、教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七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由“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和“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两部分构成。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到物理,从自然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验和活动,从被动到主动,在锻炼能力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了解科技发展,从而融入到现代社会中。
所以本课《电磁波的海洋》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注重全员参与、让学生主动探究等方面作了一些努力。
2.教学难点重点(1)难点:①使学生切切实实体验到电磁波的存在;②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自然奥秘的探索的兴趣。
(2)重点:①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②通过设计实验、动手实验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他们身边。
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电磁波的产生;②知道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③了解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④常识性了解c=λf;⑤了解光是一种电磁波;⑥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实验知悉可以人为获得电磁波。
培养学生想像与实践结合的科学学习态度;②通过对信息的收集、整理,了解电磁波的大家族;③通过动手实验证明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②深入体会物理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观察、思考生活的兴趣。
4.教具与学具电视塔图片、手机(两部)、收音机、真空罩、电池、小灯泡、开关、导线、学生收集的资料、投影仪和课件等。
二、说学情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一个科学探究的素养,在学习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后也期望继续研究并且去解决一定的生活问题。
所以在教学各个环节中注意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入手,再通过猜想、分析、实验、推理等手段来处理问题,层层深入,最后通过学生动脑分析、动手操作来解决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启迪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还会大大加强学生学习物理、运用物理的自信心。
三、说学法1.设计理念: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力求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其中的物理规律。
“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通过实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相互合作交流得出现象及规律。
通过媒体展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2.学法指导以自主探究为主,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分析事例发现问题——动手实验——分析归纳——巩固练习。
运用了讨论法、自主合作交流探讨法。
在课堂上着力开发学生的三个空间1.学生的活动空间。
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分组试验,全体学生参与,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探究过程,得到发展。
2.学生的思维空间。
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体验、感知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思维碰撞,培养思维能力。
3.学生的表现空间。
通过把自己的想法、结果展示给大家,学习交流与合作,体验成功的愉悦。
四、说教法教法突出以学为本,因学论教。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引导启发,评价方案,分析讨论,指导实验,归纳结论。
教学重视三性:生活性、主体性、实践性。
即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动手操作实践中发展学生探究、分析、归纳、迁移的能力。
运用设疑法、实验法、讨论法、直观法、探究法等。
五、说教学过程师:上课开始放1min视频。
师问:老人收听收音机、雷达搜索目标、宇航员和地面之间的联络靠什么来传递信息?生答:电磁波。
生答:无线电波。
板书:第一节电磁波师问:关于电磁波大家又想了解哪些知识呢?生答:电磁波是如何产生的?板书:一、电磁波的产生条件生答: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吗?板书:二、电磁波的传播生答:电磁波的传播需要时间吗?生答: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板书:三、电磁波的应用生答:电磁波对人体有害吗?注:同时板书师:这堂课我们就到电磁波的海洋里去遨游一番吧。
(演示实验:拨打收音机旁的电话)师问:大家听到了什么声音?生答:咔咔声。
师问: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生答:有干扰。
生答:产生了电磁波。
生答:……师:收音机里的节目就是靠接收电磁波然后转化为声信号,而使我们获得信息的。
听到杂音则表明受到了干扰,产生了电磁波。
师问:在怎样的条件下产生了电磁波?(稍等)如何利用桌面的器材(电池、开关、小灯泡、导线、收音机等)用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同组的同学可以互相讨论一下……(1min)说出你们小组的观点及实验方案生答:……(4~5个小组来表述)师问:在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收音机要调到没有电台并且杂音较小的位置、导线要靠近收音机)师:好!现在就请同学动手做实验来探究一下电磁波产生的条件!(学生实验:7min)师: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说出你的结论和你们小组的验证方法生答:……(4~5组)师:有的小组认为电磁波产生的条件是:有电流。
你认为他的结论正确吗?生答:不正确师问:为什么呢?生答:我们组发现小灯泡持续发光时,收音机并没有发出咔咔声师:所以应该是电流的..能在周围的空间产生电磁波。
..变化...迅速板书:电流的..能在周围的空间产生电磁波...迅速..变化幻灯片:与水波类比师问:声波可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吗?哪些例子可以证明?生答:电视和广播信号的接收和手机之间的通话……师问:电磁波可以在液体中传播吗?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演示实验:○1将手机放入塑料袋中密封放入水中,拨打该电话。
)师问: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吗?哪些例子可以证明?生答:宇航员在太空中通过电磁波来交流。
……板书:1.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师:电磁波的传播需要时间吗?大家先来看一段录像。
(放映幻灯片中的录像—A和B两台电视的对比)师问:那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又是多大呢?它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课件flash,介绍波长、频率和波速)板书:2.波速=波长×频率c=λf (强调单位c—m/s λ--m f—Hz)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c=3×108m/s(注:讨论c、λ、f三者关系:波速一定,频率越高,波长越短)类比: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步行速度相同,小孩的步长短,频率高师问:大家觉得这个数熟悉吗?生答:熟悉,这个就是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师:大家说得很对。
其实光就是一种电磁波。
电磁波是一个大家族。
我们再来看一看它的家庭成员。
(放映幻灯片中的flash动画)师:这个图表我们从左到右来看是按照频率由低到高的顺序来的:最左边是长波、中波和短波。
它们的波长在十米到一百米之间。
这一部分的电磁波广泛应用于广播通讯中,我们通常称作无线电波。
接下来的是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它们的频率是逐渐变高的。
最右面的是我们在生活中接触到的X射线等,它的频率高,所以它的波长小,只有10的负十次方,可见我们就像是生活在一个电磁波的海洋里。
我们的周围到处充满着电磁波。
(同时介绍各种电磁波的应用)※【补充】:(幻灯片)打开收音机的开关,将旋钮调到没有电台的位置,并将音量开大。
取一节旧的干电池和一根导线,靠近收音机,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一极相连,再用导线的另一端与电池的另一极时断时续的接触,会听到收音机发出“咔咔”声,这一现象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
现将收音机放入玻璃罩中,用抽气机抽去罩中的空气,重复以上实验,却发现听不到收音机发出的“咔咔”声,试分析(1)收音机放在真空玻璃罩中听不到“咔咔”声的原因是真空不能传声。
(2)老师在一次乘坐兴隆商城垂直升降的电梯时,发现性能完好的手机接收不到信号,请问这是什么原因?答:电梯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的判断.(简述实验方法)并请同学到讲台前自己动手完成实验师: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自己是生活在一个电磁波的海洋里。
除此外你还学到了什么知识?谁来告诉大家?生甲:知道了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
生乙:知道了光也是一种电磁波。
生丙:知道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生丁:知道了电磁波的大家庭成员有哪些。
生:……课后作业(幻灯片展示)1.查阅资料,了解电磁波对人的危害有哪些。
2.查阅资料,了解隐形飞机机身的材料有什么特殊?六、说板书设计最后我说一下这节课的板书设计,为了使学生对电磁波的知识有个系统全面的掌握,板书如下:第二节电磁波一、电磁波产生的条件:电流的迅速变化二、电磁波的传播1.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2.波速=波长×频率( c=λf)3.真空中电磁波传播速度约为:c=3×108m/s七、结束语以上是我对“电磁波的海洋”这节教材的认识和对这堂课的整体设计,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上面过程肯定有许多缺点和漏洞,希望各位专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