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肺的诊断

合集下载

尘肺病鉴定

尘肺病鉴定

尘肺病鉴定
尘肺病是指长期接触含有粉尘、有害尘埃等物质的工作环境而导致的职业性肺部疾病。

常见的尘肺病包括煤尘肺、石棉肺、二硫化硅尘肺等。

尘肺病的鉴定一般需要进行以下步骤:
1. 病史询问:医生会询问患者的工作史、工作环境、接触粉尘的时间和频率等,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职业性尘肺的可能。

2. 体格检查:医生会进行肺部听诊,并观察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难、咳嗽、胸闷等症状。

此外,医生还可能会检查是否有细胞因子颗粒物沉积在皮肤上。

3. 肺功能检查:通过肺功能测试,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的肺容积、通气功能及呼吸道通透性等情况,以确定是否存在肺功能损害。

4. X射线检查:胸部X射线或胸部CT扫描可以显示肺部有无
炎症、纤维化、结节等病变,对尘肺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5. 肺活检:在某些复杂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肺活检,通过取得肺部组织样本来确定病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尘肺病的鉴定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以上描述仅为一般性的步骤,具体的鉴定方法可能因病情而有所不同。

如果怀疑自己患有尘肺病,建议尽快就医并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预防医学:尘肺的诊断标准

预防医学:尘肺的诊断标准

预防医学:尘肺的诊断标准尘肺的诊断标准一直是预防医学考试中的一个难点,其分期多,每期又有很多数据,记忆起来很不容易。

因此,本文就尘肺的诊断标准做一个知识点小结,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尘肺。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尘肺的诊断标准具体是怎么分的:1、无尘肺(0)0:X射线胸片无尘肺表现。

0+:胸片表现尚不够诊断为I者。

2、一期尘肺(Ⅰ)Ⅰ:有总体密集度1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至少达到两个肺区。

Ⅰ+:有总体密集度1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4个肺区或有总体密集度2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达到4个肺区。

3、二期尘肺(Ⅱ)Ⅱ:有总体密集度2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4个肺区;或有总体密集度3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达到四个肺区。

Ⅱ+:有总体密集度3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4个肺区;或有小阴影聚集;或有大阴影,但尚不够诊断为Ⅲ者。

4、三期尘肺(Ⅲ)Ⅲ:有大阴影出现,其长径不小于20mm,短径不小于10mm。

Ⅲ+:单个大阴影的面积或多个大阴影面积的总和超过右上肺区面积者。

不难发现,尘肺的诊断标准总共分为4期,Ⅰ+、Ⅱ+、Ⅲ+只是为了更好地描述尘肺的动态进展,并不是额外的分期。

其中三期尘肺最严重,不同的期主要是按阴影的密集度、阴影的大小和分布的肺区范围来划分的。

那么在考试中具体会怎么考察这个知识点呢?(1)尘肺的诊断标准分为几个期?这是最简单的考查方式,通常出现在单选题中,答案选择4期即可。

(2)给出一个具体的胸片描述,问这属于几期尘肺?这种题目难度比较高,需要将尘肺各期的诊断标准都记住,才能正确选择。

相对来说,三期(有大阴影出现,其长径不小于20mm,短径不小于10mm)考察的比较多。

(3)以简答题的形式考察尘肺的诊断标准分期。

要求也相对较高。

尘肺诊断标准2019

尘肺诊断标准2019

尘肺诊断标准2019摘要:1.尘肺病的定义和病因2.尘肺病的诊断标准3.尘肺病的诊断方法和技术4.尘肺病的诊断流程5.尘肺病的治疗方法正文:尘肺病是一种由于长期吸入粉尘颗粒而引起的肺部疾病,主要表现为肺部纤维化和肺功能减退。

尘肺病的诊断标准是根据患者的职业史、胸片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来判断的。

一、尘肺病的定义和病因尘肺病是一种职业病,主要发生在长期接触粉尘颗粒的职业人群中,如矿工、石英砂加工工人、水泥厂工人等。

尘肺病的病因是长期吸入粉尘颗粒,导致肺部纤维化和肺功能减退。

二、尘肺病的诊断标准尘肺病的诊断标准是根据患者的职业史、胸片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来判断的。

诊断标准要求患者有明确的职业史,即有长期接触粉尘颗粒的工作史;有合格的X 线胸片,即间隔半年以上的两张X 线胸片,其中一张为标准胸片,用于对比和诊断;结合临床表现和胸部X 线检查,排除其他肺部类似疾病后,对照尘肺病诊断标准做出尘肺诊断。

三、尘肺病的诊断方法和技术尘肺病的诊断方法和技术主要包括X 线胸片检查和DR 技术。

X 线胸片检查是尘肺病诊断的主要方法,可以显示肺部纤维化和肺功能减退的情况。

DR 技术是一种数字摄影技术,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病变,对于诊断尘肺病有一定的帮助。

四、尘肺病的诊断流程尘肺病的诊断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了解患者的职业史和接触粉尘颗粒的情况;其次,进行胸部X 线检查,包括标准胸片和DR 技术;然后,结合临床表现和胸部X 线检查结果,排除其他肺部类似疾病;最后,对照尘肺病诊断标准,做出尘肺病的诊断。

五、尘肺病的治疗方法尘肺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消炎、止咳、平喘等,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氧疗、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

尘肺诊断标准

尘肺诊断标准

尘肺诊断标准
1、根据患者是否有可靠的生产性粉尘接触史,还有要从患者所接触的粉尘是什么性质、接触时长等方面入手作为诊断根据。

2、依据是质量合格的后前位高千伏胸片表现,而且胸片质量要分4级。

初诊的胸片质量必须在一级到二级以上,复诊的胸片质量得三级以上;胸片质量四级不做尘肺病的诊断参考。

其中,胸片也必须是后前位和高千伏胸片为主,其他类型不作为尘肺病诊断依据。

3、根据动态观察和尘肺病流行病学作为诊断参考。

在有且仅有一张胸片和没有要求复诊的情况下,一张胸片也可作为尘肺病诊断标准;前提是这一张胸片质量等级合格。

4、根据患者症状表现和实验室检测来作为排除其他肺部疾病的基准。

以尘肺病的胸片表现的非特异性、尘肺病相对的低发病率和个体差异等原则排除其他肺部疾病,通过这种方式大大降低了误诊率。

尘肺的x线诊断分级标准

尘肺的x线诊断分级标准

尘肺的x线诊断分级标准一、概述尘肺是一种由于长期吸入粉尘颗粒导致的肺部疾病,通常伴随着呼吸系统症状和体征。

X线诊断是尘肺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观察肺部影像学表现,可以对尘肺进行分级。

本标准旨在提供一个统一的分级方法,以便于临床医生、影像学家和相关机构对尘肺进行准确、客观的评估。

二、分级标准1. 0级:无临床症状或影像学改变。

此阶段无尘肺病变,但存在易患因素,如长期职业暴露、既往职业史等。

2. 一级:肺部有局限性小阴影或小结节,但未出现弥漫性病变。

此阶段肺功能未见明显异常,但需要定期观察。

3. 二级:肺部出现弥漫性阴影,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增粗或模糊。

此阶段肺功能可能受到影响,需要进一步评估和治疗。

4. 三级:肺部弥漫性阴影加重,出现结节状或网状阴影,伴有肺气肿等改变。

此阶段肺部功能明显受损,需要及时干预和治疗。

5. 四级:肺部弥漫性病变严重,出现大量结节状或网状阴影,伴有明显肺气肿等改变。

此阶段病情严重,需要积极治疗和护理。

三、诊断要点在进行尘肺X线诊断时,应关注以下要点:1. 患者职业史和既往病史,包括长期职业暴露和既往肺部疾病史。

2. 影像学表现,包括肺部阴影的范围、密度、形态和分布等。

3. 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如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胸痛等。

4. 实验室检查,包括肺功能测试、痰液检查、血液检查等。

5. 综合以上信息,对尘肺进行分期和分级。

四、注意事项在进行尘肺X线诊断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诊断前应充分告知患者诊断过程和可能的结果,以取得患者配合。

2. 应遵循放射防护原则,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3. 对于疑似尘肺患者,应进行多次X线检查,以便于观察病情变化。

4. 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应积极采取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氧疗、康复训练等。

5.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评估,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尘肺病变。

五、总结本标准提供了一种尘肺的X线诊断分级方法,旨在帮助临床医生、影像学家和相关机构对尘肺进行准确、客观的评估。

中国尘肺病国家诊断标准

中国尘肺病国家诊断标准

中国尘肺病国家诊断标准
中国的尘肺病国家诊断标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更新,以反映医疗和科技的发展,以及对于尘肺病认识的深化。

截至2023,最新的尘肺病诊断标准是2015年颁布的《GBZ 70-2015 职业性尘肺病诊断标准》。

该标准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尘肺病的诊断:
1. 可靠的生产性粉尘接触史:诊断尘肺病需有确切的粉尘暴露历史,这通常通过工作记录和健康监护资料来确认。

2. 胸部影像学表现:尘肺病的诊断主要依据X射线胸片或CT扫描的结果。

影像学表现包括小阴影、大阴影等,根据其密度和分布范围进行分期。

3. 现场职业卫生学资料:包括工作场所的粉尘浓度、接触时间等,这些数据有助于评估粉尘暴露的水平。

4. 尘肺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在进行尘肺病诊断时,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有助于了解疾病的流行情况和风险因素。

5. 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作为诊断的辅助依据。

根据《GBZ 70-2015》,尘肺病被分为几个不同的期别,包括一期、二期和三期,每期的诊断标准都有详细的规定。

此外,标准还提到了观察对象,即那些在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不能确定的尘肺样影像学改变,需要进行动态观察的粉尘作业人员。

值得注意的是,尘肺病的诊断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应由具
有职业病诊断资格的医生在具备职业病诊断条件的医疗机构进行。

在实际操作中,医生需要综合各种资料和信息,遵循国家标准进行诊断。

尘肺诊断标准2019

尘肺诊断标准2019

尘肺是一种职业性肺部疾病,主要由长期吸入尘埃颗粒(如煤矿尘、二氧化硅尘等)引起的。

尘肺的诊断通常需要综合临床症状、职业史、影像学检查和肺功能检查等多个方面的信息。

2019年,中国发布了新的《尘肺病诊断标准(GBZ 159-2019)》,以下是其中的一些主要内容:
1. 临床症状:患者需具备一定的临床症状,如咳嗽、咳痰、气短、胸闷等。

2. 职业史:患者需有长期从事尘肺危害作业的职业史,如煤矿工人、石材加工工人等。

3.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或CT检查结果需显示一定的肺部改变,如小结节、结节簇、线状阴影等。

4. 肺功能检查:患者需有一定的肺功能损害,如肺活量下降、弥散功能障碍等。

5. 病理学检查:可通过肺组织活检或尸检来进一步确认尘肺的诊断。

这些标准在尘肺的诊断上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但具体的诊断仍需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尘肺病诊断标准 2009

尘肺病诊断标准 2009

尘肺病诊断标准 2009尘肺病是一种由于长期吸入粉尘颗粒而引起的职业性疾病,主要发生在煤矿工人、建筑工人、石材加工工人等职业人群中。

2009年,中国卫生部发布了《尘肺病诊断标准》,以便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这一疾病。

本文将对该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了解尘肺病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患者出现咳嗽、咳痰、气促、胸痛等症状,并且有明显的粉尘接触史,应高度怀疑尘肺病的可能性。

此外,患者的胸部X线检查或CT检查显示肺部纤维化、结节、肺气肿等病变,也是诊断尘肺病的重要依据。

二、职业接触史。

尘肺病的发病与职业接触密切相关,因此患者的职业史对于诊断尘肺病至关重要。

根据标准,患者应有长期从事粉尘作业的职业史,且粉尘接触史应符合国家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史。

三、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尘肺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标准,患者的X线胸片或CT检查应显示肺部纤维化、结节、肺气肿等病变。

此外,还应排除其他肺部疾病,如结核病、支气管哮喘等。

四、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对于评估患者肺部功能的损害程度非常重要。

根据标准,患者的肺功能检查应显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障碍等异常,以及气道阻塞指数增高等情况。

五、病理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是诊断尘肺病的金标准,但由于其侵入性和特殊性,一般情况下并不作为常规诊断手段。

根据标准,患者如有条件进行肺活检或尸检,可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

六、其他辅助检查。

除了上述主要的诊断手段外,标准还提到了其他辅助检查,如血清学检查、痰液检查等。

这些检查可以作为诊断尘肺病的辅助手段,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2009年发布的《尘肺病诊断标准》对于尘肺病的诊断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和标准,包括临床表现、职业接触史、影像学检查、肺功能检查、病理学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等方面。

医务人员在诊断尘肺病时,应严格按照这些标准进行综合分析,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尘肺x线诊断标准

尘肺x线诊断标准

尘肺x线诊断标准尘肺X线诊断标准。

尘肺是一种由于长期吸入粉尘颗粒而引起的职业病,主要发生在煤矿、金属矿山、建筑工地、石材加工等行业的工人中。

尘肺X线诊断是尘肺病变的重要手段,通过X线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尘肺病变,为患者提供及时的治疗和干预。

下面将介绍尘肺X线诊断的标准及相关内容。

一、尘肺X线诊断标准。

1. 国际标准。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相关标准,尘肺X线诊断主要根据病变的类型、程度和分布进行评估。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评估病变的类型,主要有小结节型、大结节型和弥漫型;二是评估病变的程度,主要包括0级、1级、2级、3级和4级。

此外,还需要评估病变的分布范围,分为局限型和弥漫型。

2. 国内标准。

根据中国职业病防治法和相关标准,尘肺X线诊断主要根据胸部X线片上的结节、条索影和斑片影进行评估。

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判断,确定尘肺的诊断和分期。

二、尘肺X线诊断的注意事项。

1. 专业医师。

尘肺X线诊断需要由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的放射科医师进行,医师需要仔细观察X线片上的病变,进行准确的诊断和评估。

2. 定期检查。

尘肺患者需要定期进行X线检查,以及时了解病情的变化,及早采取干预措施,避免病情恶化。

3. 配合临床。

尘肺X线诊断需要与临床症状和体征相结合,进行综合判断。

医师需要与临床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进行科学的诊断和治疗。

三、尘肺X线诊断的意义。

1. 早期发现。

尘肺X线诊断可以及早发现尘肺病变,提高治疗的效果和预后。

2. 评估病情。

尘肺X线诊断可以评估病变的类型、程度和分布范围,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3. 监测疗效。

尘肺X线诊断可以监测治疗的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四、结语。

尘肺X线诊断是尘肺病变的重要手段,对于尘肺患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医师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诊断,及时发现病变,提高治疗的效果。

同时,尘肺患者也需要定期进行X线检查,配合医师进行治疗和管理,共同抗击尘肺疾病。

希望通过尘肺X线诊断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能够更好地保护尘肺患者的健康,减少尘肺病的发生和发展。

关于尘肺病的诊断检查

关于尘肺病的诊断检查
1. 病史询问
在病史询问过程中,医生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职业史、工作环境和暴露史等信息。关键问题包括:
•是否长期从事需暴露于粉尘环境的工作
•暴露的粉尘类型和浓度
•暴露时间的长短和频率
•是否佩戴过相应的防护设备
•是否有其他相关病史,如肺结核、哮喘等
2. 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是评估患者肺部病变的重要方法,包括以下方面:
关于尘肺病的诊断检查
摘要
尘肺病是一种常见的职业性肺部疾病,由于长期暴露在粉尘环境下而引起。早期尘肺病常常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为准确诊断尘肺病,医生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诊断检查,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肺功能检查、放射学检查等。本文将详细介绍尘肺病的诊断检查方法和注意事项。
•观察病人的一般情况,如是否有气促、呼吸困难等
•检查呼吸音,观察是否有干、潮湿啰音
•叩诊胸部,检查是否存在鼓音或浊音
•触诊检查胸廓是否对称,有无压痛或包块
•心肺听诊,排除其他心肺疾病
3. 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是诊断尘肺病的重要工具,常用的方法包括:
•肺活量测定:评估肺部通气功能,判断肺容积改变程度
•呼气流速-容积曲线测定:评估肺部通气功能和气道阻力
•间接肺顺应性测定:判断肺泡顺应性的改变程度
•气体交换功能测定:评估肺气体交换功能,包括动脉血氧饱和度和二氧化碳分压等指标
4. 放射学检查
放射学检查是评估尘肺病肺部病变的重要手段。常用的方法包括:
•胸部X线透视:能够初步评估肺部病变的分布、范围和性质
•胸部CT或MRI扫描:提供更详细的肺部结构信息,对早期尘肺病的诊断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等)在进行检查前需要进行评估和调整相应的检查方案

尘肺病的症状、诊断与预防范文(三篇)

尘肺病的症状、诊断与预防范文(三篇)

尘肺病的症状、诊断与预防范文尘肺病,又称尘肺、矽肺,是一种由长期吸入含有大量矽尘、铁尘、煤尘等颗粒物的空气引起的职业性肺部疾病。

尘肺病是一种慢性病,患者可能需要长期治疗和康复。

本文将详细介绍尘肺病的症状、诊断和预防措施。

一、尘肺病的症状尘肺病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 呼吸系统症状:尘肺病的初期症状包括咳嗽、呼吸困难、胸闷,以及气喘等。

随着病情的发展,症状可能逐渐加重。

2. 胸痛:尘肺病患者在胸部可能会感到疼痛或不适。

这种疼痛通常是由于肺部受损引起的。

3. 体重减轻:尘肺病患者在患病初期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症状。

这主要是由于病情影响到食欲和营养吸收所致。

4. 疲劳和体力下降:尘肺病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可能会感到疲劳和体力下降。

这种疲劳和体力下降可能是由于肺功能受损所致。

5. 咳痰:尘肺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并伴有咳痰。

咳嗽的痰可能呈现黄色、浓稠或带血丝等情况。

二、尘肺病的诊断尘肺病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职业暴露史和相关检查结果。

以下是尘肺病的常用诊断方法:1. 病史采集: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特别是有关职业暴露情况的信息。

对于有临床症状的患者,医生会了解其患病时间、暴露情况和就诊原因等。

2. 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观察患者的肺部症状、听诊肺部呼吸音和敲诊肺部叩诊音等。

3. 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是一种评估呼吸系统功能的常用方法。

通过呼气流量-容积曲线分析,可以评估肺活量、呼气峰流量和用力呼气容积等指标。

肺功能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肺功能的损害程度。

4. 胸部X线检查:胸部X线检查是尘肺病的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

通过胸部X线片或胸部CT扫描可以观察肺部影像学变化,如肺间质纤维化、斑片状结节阴影等。

5. 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镜检查主要用于排除其他呼吸道疾病,并观察气道病变情况。

支气管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支气管和肺部的病变情况,并进行活检取材。

三、尘肺病的预防尘肺病的预防主要包括职业防护、个人防护和环境治理等方面。

尘肺x线诊断标准

尘肺x线诊断标准

尘肺x线诊断标准尘肺X线诊断标准。

尘肺是一种由于长期吸入粉尘颗粒而引起的职业性肺部疾病,主要发生在煤矿工人、石英粉尘工人、石棉工人等职业人群中。

尘肺X线诊断是尘肺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X线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尘肺病变,有助于早期治疗和干预。

下面将介绍尘肺X线诊断的标准及相关内容。

一、尘肺X线诊断标准。

1. 国际劳工组织(ILO)尘肺X线诊断标准。

ILO尘肺X线诊断标准是国际上公认的尘肺X线诊断标准,根据X线胸片上的阴影密度、形态和分布等特征,将尘肺分为0至3四个阶段。

0阶段表示无尘肺病变,1至3阶段表示不同程度的尘肺病变,其中3阶段为最严重的尘肺病变。

ILO尘肺X线诊断标准具有国际通用性,对尘肺的早期诊断和分期具有重要意义。

2. 中国尘肺X线诊断标准。

中国尘肺X线诊断标准是根据国内尘肺病变的特点和临床实际情况制定的,与ILO标准相比,更加贴合中国尘肺病变的特点。

中国尘肺X线诊断标准也将尘肺分为0至3四个阶段,但在具体的诊断标准和评分上与ILO标准有所不同。

中国尘肺X线诊断标准在我国的尘肺诊断和鉴定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尘肺X线诊断的注意事项。

1. 专业医生诊断。

尘肺X线诊断需要由具有相关资质和经验的专业医生进行,医生需要对X线胸片上的阴影密度、形态和分布等特征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才能准确判断是否存在尘肺病变以及病变的程度。

2. 定期体检。

职业接触粉尘的人群需要定期进行X线胸片检查,及早发现尘肺病变,有利于早期治疗和干预。

定期体检也有助于控制尘肺的发病率,减少尘肺对职工健康的危害。

3. 防护措施。

对于职业接触粉尘的人群,应加强个人防护意识,正确佩戴口罩、防尘眼镜等防护用具,减少粉尘对呼吸道和肺部的损害。

雇主也应加强职业健康管理,完善作业场所的通风设施和粉尘防护措施,保障职工的健康。

三、结语。

尘肺X线诊断是尘肺诊断的重要手段,准确的X线诊断有助于及早发现尘肺病变,对尘肺的早期治疗和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职业接触粉尘的人群需要加强个人防护意识,定期进行X线胸片检查,避免尘肺对健康造成危害。

尘肺分级诊断标准

尘肺分级诊断标准

尘肺分级诊断标准尘肺是一种职业病,主要由于长期吸入含有二氧化硅等粉尘的空气而引起。

尘肺的诊断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尘肺分级诊断标准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影响程度来划分不同的等级,以便进行治疗和管理。

一、尘肺分级诊断标准1. 无尘肺: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异常。

2. Ⅰ级尘肺:轻度尘肺。

临床表现轻微,影像学检查显示肺部有散在的小结节或斑点状影像,肺功能检查正常或轻度受损。

3. Ⅱ级尘肺:中度尘肺。

临床表现较明显,影像学检查显示肺部有多个小结节或斑点状影像,肺功能检查轻至中度受损。

4. Ⅲ级尘肺:重度尘肺。

临床表现明显,影像学检查显示肺部有多个大结节或斑块状影像,肺功能检查中至重度受损。

5. Ⅳ级尘肺:极重度尘肺。

临床表现非常明显,影像学检查显示肺部广泛纤维化、空洞形成或大面积实变,肺功能检查重度受损。

二、尘肺分级诊断标准的意义1. 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诊断方法,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和影响程度。

2. 为尘肺患者提供了一个更科学、更合理的治疗方案,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3. 为职业卫生管理提供了一个参考标准,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和流行。

三、尘肺分级诊断标准的应用1. 临床应用: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影响程度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2. 职业卫生管理应用:企业可以根据员工的工作环境和职业暴露程度来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和职业健康监护计划,从而降低职业病发生率。

3. 政策制定应用:政府可以根据不同地区和行业的尘肺流行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从而更好地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

四、尘肺分级诊断标准存在的问题1. 标准化程度不够:不同医院和医生对尘肺分级诊断标准的理解和应用存在一定差异,导致诊断结果存在一定误差。

2. 病情复杂多样:尘肺患者的病情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个体差异、职业暴露程度、治疗措施等,导致诊断结果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尘肺病的症状诊断与预防

尘肺病的症状诊断与预防

尘肺病的症状诊断与预防概述:尘肺病是一种由于长期吸入或接触粉尘而引发的职业病,主要包括石棉肺、石英肺和煤工尘肺等。

本文将就尘肺病的症状诊断与预防进行详细阐述。

一、症状诊断1. 早期症状尘肺病早期症状较轻微,包括咳嗽、气促、胸闷等,这些症状在工作时会加重,休息或离开工作环境后会有所减轻。

初期患者可能不太在意这些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发展,症状逐渐加重。

2. 进一步症状随着尘肺病的进展,患者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咳嗽加剧:咳嗽逐渐变得更加频繁和剧烈,尤其在夜间或清晨时更为明显。

- 呼吸困难:患者感觉呼吸变得困难,需要用力才能吸气。

严重时可能出现胸闷或胸痛。

- 体重下降:患者由于呼吸困难和咳嗽影响食欲,导致体重下降。

- 疲劳和虚弱:尘肺病患者往往感到疲倦、乏力,容易产生无法解释的疲劳感。

- 高血压和心脏病变:尘肺病会增加患者患高血压和心脏疾病的风险。

- 咯血:在病情较为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咯血的症状。

二、病情诊断1. 临床检查医生会通过询问病史、症状及体征观察等来判断尘肺病的可能性。

接下来,医生可能会进行肺功能检查,例如肺功能测试和胸部X射线检查,以评估肺部功能和损害程度。

2. 检验医生可以通过血液检验来确定炎症程度和其他问题。

氧饱和度血液检验可以测量血液中的氧气水平,以评估肺部功能。

3. 肺活检肺活检是最准确的诊断方法,通过取得肺组织样本,在显微镜下观察肺部病变以明确尘肺病的诊断。

三、预防措施1. 职业健康教育雇主应该为从事易受尘肺病影响的岗位的员工提供相关职业健康教育,包括相关的危害知识、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和清洁维护等。

2. 环境控制雇主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来控制工作环境中的粉尘浓度,如闭路通风系统、湿法处理和有效的粉尘收集器设备等。

3.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员工在接触尘肺病致病物的环境中,应该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眼镜和防尘服等。

4. 定期体检相关职业从业者应定期接受健康体检,特别关注肺部功能以及与尘肺病相关的指标。

尘肺病的症状、诊断与预防范文

尘肺病的症状、诊断与预防范文

尘肺病的症状、诊断与预防范文尘肺病,又称尘肺、矽肺,是一种由长期吸入含有大量矽尘、铁尘、煤尘等颗粒物的空气引起的职业性肺部疾病。

尘肺病是一种慢性病,患者可能需要长期治疗和康复。

本文将详细介绍尘肺病的症状、诊断和预防措施。

一、尘肺病的症状尘肺病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 呼吸系统症状:尘肺病的初期症状包括咳嗽、呼吸困难、胸闷,以及气喘等。

随着病情的发展,症状可能逐渐加重。

2. 胸痛:尘肺病患者在胸部可能会感到疼痛或不适。

这种疼痛通常是由于肺部受损引起的。

3. 体重减轻:尘肺病患者在患病初期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症状。

这主要是由于病情影响到食欲和营养吸收所致。

4. 疲劳和体力下降:尘肺病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可能会感到疲劳和体力下降。

这种疲劳和体力下降可能是由于肺功能受损所致。

5. 咳痰:尘肺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并伴有咳痰。

咳嗽的痰可能呈现黄色、浓稠或带血丝等情况。

二、尘肺病的诊断尘肺病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职业暴露史和相关检查结果。

以下是尘肺病的常用诊断方法:1. 病史采集: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特别是有关职业暴露情况的信息。

对于有临床症状的患者,医生会了解其患病时间、暴露情况和就诊原因等。

2. 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观察患者的肺部症状、听诊肺部呼吸音和敲诊肺部叩诊音等。

3. 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是一种评估呼吸系统功能的常用方法。

通过呼气流量-容积曲线分析,可以评估肺活量、呼气峰流量和用力呼气容积等指标。

肺功能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肺功能的损害程度。

4. 胸部X线检查:胸部X线检查是尘肺病的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

通过胸部X线片或胸部CT扫描可以观察肺部影像学变化,如肺间质纤维化、斑片状结节阴影等。

5. 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镜检查主要用于排除其他呼吸道疾病,并观察气道病变情况。

支气管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支气管和肺部的病变情况,并进行活检取材。

三、尘肺病的预防尘肺病的预防主要包括职业防护、个人防护和环境治理等方面。

尘肺病2023年诊断标准

尘肺病2023年诊断标准

尘肺病是一种职业病,主要是由于长期吸入矿物质粉尘,而没有得到及时清除所致。

以下是2023年尘肺病的诊断标准:
1. 胸部影像学检查:尘肺病的主要诊断依据是胸部影像学检查,如X光或CT扫描。

在影像学检查中,可以看到肺部有弥漫性的结节状阴影,这些阴影通常呈散在分布,但也可以形成更大范围的弥漫性结节状影和网格状影。

这些阴影通常是持续存在的,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重。

2. 工作史:尘肺病的诊断需要至少一年的与粉尘暴露相关的工作史。

这包括在矿山、采石场、金属冶炼厂、建筑材料制造等行业中从事与粉尘相关的职业活动。

3. 粉尘测定: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通过痰液或支气管镜检查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尘肺病。

这些测试可以检测到患者肺部的粉尘颗粒,有助于确定患者的工作场所和粉尘暴露情况。

4. 职业病诊断标准:根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尘肺病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和职业史。

如果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符合尘肺病的特征,并且有明确的职业粉尘暴露史,那么就可以诊断为尘肺病。

需要注意的是,尘肺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出现明显的症状。

因此,对于长期从事粉尘暴露工作的人员,应该定期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尘肺病并进行适当的治疗。

此外,预防尘肺病的发生是至关重要的。

工作场所应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如佩戴防尘口罩、加强通风排尘等,以减少工人吸入粉尘的机会。

尘肺的诊断标准

尘肺的诊断标准

尘肺的诊断标准
尘肺是一种由于长期吸入粉尘颗粒而引起的肺部疾病,主要发
生在煤矿、金属矿山、建筑工地等工作环境中。

尘肺的诊断需要依
据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下面将详细介绍尘肺的诊断标准。

首先,患者的职业史是诊断尘肺的重要依据之一。

长期从事粉
尘作业的人群,特别是煤矿工人、石英砂生产者等,更容易患上尘肺。

其次,临床症状也是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

患者可能出现咳嗽、气促、胸痛等症状,严重者还可出现咯血、发热等症状。

进一步的诊断需要进行肺功能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肺功能检查
可以帮助评估患者的肺部功能状态,包括通气功能、弹性回缩力等
指标。

影像学检查则是通过X光、CT等技术观察肺部是否出现异常
改变,如肺部纤维化、肺大泡等。

除此之外,还需要进行痰液检查和肺活检。

痰液检查可以帮助
发现痰液中是否含有尘肺病变相关的细胞或颗粒物,从而进行进一
步的诊断。

肺活检则是通过取得肺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帮
助明确诊断。

总的来说,尘肺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职业史、临床症状、肺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痰液检查和肺活检等多方面的信息,进
行综合分析。

只有明确了尘肺的诊断,才能进行有效的治疗和预防
措施,以减少尘肺对患者健康造成的危害。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尘肺的认识,关注职业
健康,减少粉尘暴露,做好个人防护,及时进行健康检查,以预防
尘肺的发生。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增加大家对尘肺的认识,
提高对尘肺的防范意识,减少尘肺疾病的发生。

尘肺诊断标准

尘肺诊断标准

尘肺诊断标准尘肺是一种由于长期吸入粉尘颗粒而引起的肺部疾病,主要发生在煤矿、金属矿山、建筑工地等粉尘环境中的劳动者。

尘肺病情严重,给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及早诊断尘肺病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尘肺诊断的相关标准,帮助医务人员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尘肺病的诊断过程。

1. 临床症状。

尘肺患者主要表现为咳嗽、胸闷、气促等症状,严重者还可出现咯血、发热等症状。

在诊断尘肺病时,医生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症状的发作时间、持续时间、加重因素等,以帮助确定诊断。

2. 肺部影像学检查。

X线胸片是诊断尘肺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尘肺患者的X线胸片主要表现为肺部弥漫性、斑片状、网状或结节状病变,结合临床症状和病史,有助于尘肺的诊断。

3. 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是评估肺部功能的重要方法,对于尘肺病的诊断也具有重要意义。

尘肺患者的肺功能检查结果常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包括用力呼气容积减少、用力呼气一秒容积百分比降低等。

4. 支气管镜检查。

支气管镜检查可帮助医生观察支气管黏膜的变化,对于尘肺病的诊断也有一定的帮助。

支气管镜检查可以发现支气管黏膜水肿、充血、炎症等病变,有助于尘肺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5. 病理学检查。

尘肺病的最终诊断需要依靠病理学检查。

通过肺部活检或尸检,可以观察到尘肺患者肺部的纤维化、肉芽肿、尘肺结节等病变,从而明确诊断尘肺病。

综上所述,尘肺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肺部影像学检查、肺功能检查、支气管镜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

只有全面了解患者的症状和病史,结合各种检查结果,才能准确诊断尘肺病,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和管理措施。

希望本文能对尘肺病的诊断有所帮助,提高对尘肺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尘肺病职业病诊断标准

尘肺病职业病诊断标准

尘肺病职业病诊断标准
尘肺病是一种由长期吸入粉尘引起的职业性疾病,其诊断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
1. 职业史:患者应具有明确的职业暴露史,如长期从事矿工、石工、陶工、金属冶炼、玻璃制造、建筑行业等粉尘作业。

2. 临床症状: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咳痰、气促、胸闷等呼吸系统症状,以及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3. 胸部影像学检查:胸部X光或CT检查是诊断尘肺病的重要依据。

典型的尘肺病影像学表现为结节阴影、网状阴影和大片状阴影,可伴有肺纹理增粗、肺门淋巴结肿大等改变。

4. 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可发现患者存在气流受限,通气功能障碍等表现。

5.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气分析、痰液检查等可帮助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排除其他疾病。

6. 职业卫生学调查:了解患者的工作环境,评估粉尘暴露程度和防护措施是否到位。

综合以上各项指标,结合患者的职业史和临床表现,可以做出尘肺病的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尘肺病的诊断Diagnostic criteria of pneumoconiosis尘肺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尘肺病的诊断原则和尘肺病的X射线分期。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现行职业病名单中规定的各种尘肺病。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3 诊断原则根据可靠的生产性粉尘接触史、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资料,以技术质量合格的X射线后前位胸片表现作为主要依据,参考动态观察资料及尘肺流行病学调查情况,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排除其它肺部类似疾病后,对照尘肺诊断标准片作出尘肺病的诊断和X射线分期。

4 X射线胸片表现分期4.1无尘肺(O)a)O:X射线胸片无尘肺表现。

b)O+:胸片表现尚不够诊断为“Ⅰ”者。

4.2一期尘肺(1)a)Ⅰ:有总体密集度1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至少达到两个肺区。

b)Ⅰ+:有总体密集度1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4个肺区或有总体密集度2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达到4个肺区。

4.3二期尘肺(Ⅱ)a)Ⅱ:有总体密集度2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4个肺区;或有总体密集度3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达到四个肺区。

b)Ⅱ+:有总体密集度3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4个肺区;或有小阴影聚集;或有大阴影,但尚不够诊断为“Ⅲ+”者。

4.4三期尘肺(Ⅲ)a)Ⅲ:有大阴影出现,其长径不小于20mm,短径不小于10mm。

b)Ⅲ+:单个大阴影的面积或多个大阴影面积的总和超过右上肺区面积者。

5 治疗原则尘肺病人应及时调离粉尘作业,并根据病情需要进行综合治疗,积极预防和治疗肺结核及其它并发症,以期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延长病人寿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6 劳动能力鉴定根据尘肺X射线分期及肺功能代偿情况,依照GB/T16180进行。

7 健康检查粉尘作业人员应做就业健康检查和定期健康检查。

健康检查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尘肺患者及职业禁忌证。

检查项目应包括以呼吸系统为主的内科检查和摄高仟伏后前位胸片,必要时进行其它检查。

定期健康检查间期应根据国家“职业性健康检查管理规定”进行。

对尘肺患者及0+者每年应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8 职业禁忌证a)活动性肺结核;b)慢性肺疾病、严重的慢性上呼吸道或支气管疾病;c)显著影响肺功能的胸膜、胸廓疾病;d)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疾病。

9 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见附录F(提示的附录)。

附录 A(标准的附录)尘肺诊断标准名词及判定方法A.1肺区划分方法将肺尖至膈顶的垂直距离等分为三,用等分点的水平线把每侧肺野各分为上、中、下三个肺区。

A.2小阴影指肺野内直径或宽度不超过10mm的阴影。

A.2.1形态和大小小阴影的形态可分为圆形和不规则形两类,按其大小各分为三种。

小阴影的形态及大小以标准片所示为准。

A.2.1.1圆形小阴影以字母P、Q、r表示:P:直径最大不超过1.5mm;q:直径大于1.5mm,不超过3mm;r:直径大于3mm,不超过l0mm。

A.2.1.2不规则形小阴影以字母s、t、u表示:s:宽度最大不超过1.5mm;t:宽度大于1.5mm,不超过3mm;u:宽度大于3mm,不超过l0mm。

A.2.1.3记录方法阅读胸片时应记录小阴影的形态和大小。

胸片上的小阴影几乎全部为同一形态和大小时,将其字母符号分别写在斜线的上面和下面,例如:p/p、s/s等;胸片上出现两种以上形态和大小的小阴影时,将主要的小阴影的字母符号写在斜线上面,次要的且有相当数量的另一种写在斜线下面,例如:p/q,s/p,q/t等。

A.2.2密集度指一定范围内小阴影的数量。

小阴影密集度的判定应以标准片为准,文字部分只起说明作用。

读片时应首先判定各肺区的密集度,然后确定全肺的总体密集度。

A.2.2.1四大级分级密集度可简单地划分为四级:0、1、2、3级。

0级:无小阴影或甚少,不足1级的下限。

1级:有一定量的小阴影。

2级:有多量的小阴影。

3级:有很多量的小阴影。

A.2.2.2十二小级分级小阴影密集度是一个连续的渐变的过程,为客观地反映这种改变,在四大级的基础上再把每级划分为三小级,即0/-,0/0,0/1;1/0,1/1,1/2;2/1,2/2,2/3;3/2,3/3,3/+,目的在于提供更多的信息,更细致地反映病变情况,进行流行病学研究和医学监严;读片及记录方法如下:将胸片与标准片比较,先按规定的四大级判定分级,若其小阴影密集度与标准片基本相同,记录为1/1,2/2,3/3。

若其小阴影密集度和标准片比较.认为较高一级或较低一级也应认真考虑,则同时记录下来,例如2/1或2/3,前者含义是密集度属2级,但1级也要认真考虑;后者含义是密集度属2级,但3级也要认真考虑。

A 2.2.3 分布范围及总体密集度判定方法a) 判定肺区密集度要求小阴影分布至少占该肺区面积的三分之二;b) 小阴影分布范围是指出现有1级密集度(含1级)以上的小阴影的肺区数;c) 总体密集度是指全肺内密集度最高的肺区的密集度。

A.3 大阴影指野内直径或宽度大于lOmm以上的阴影。

A.4小阴影聚集指局部小阴影明显增多聚集,但尚未形成大阴影。

A.5胸膜斑长期接触石棉粉尘可引起胸膜改变,如弥漫性胸膜增厚、局限性胸膜斑。

胸膜斑系指除肺尖部和肋膈角区以外的厚度大于5mm的局限性胸膜增厚,或局限性钙化胸膜斑块。

接触石棉粉尘,胸片表现为0+者,如出现胸膜斑,可诊断为Ⅰ期;胸片表现为Ⅰ+者,如胸膜斑已累及部分心缘或膈面,可诊断为Ⅱ期;胸片表现为Ⅱ+者,如单个或两侧多个胸膜斑长度之和超过单侧胸壁长度的二分之一,或累及心缘使其部分显示蓬乱,可诊断为Ⅲ期。

A.6代号a)bu 肺大泡b)ca 肺癌和胸膜间皮瘤c)cn 小阴影钙化d)cp 肺心病e)cv 空洞f)ef 胸腔积液g)em肺气肿h)es 淋巴结蛋壳样钙化i)ho 蜂窝肺j)pc 胸膜钙化k)pt 胸膜增厚l)px 气胸m)rp类风湿性尘肺n)tb 活动性肺结核附录 B(标准的附录)胸片质量与质量评定B1胸片质量B1.1基本要求a)必须包括两侧肺尖和肋膈角,胸锁关节基本对称,肩胛骨阴影不与肺野重叠;b)片号、日期及其它标志应分别置于两肩上方,排列整齐,清晰可见,不与肺野重叠;c)照片无伪影、漏光、污染、划痕、水渍及体外物影像。

B1.2解剖标志显示a)两侧肺纹理清晰、边缘锐利,并延伸到肺野外带;b)心缘及横膈面成像锐利;c)两侧侧胸壁从肺尖至肋膈角显示良好;d)气管、隆突及两侧主支气管轮廓可见,并可显示胸椎轮廓;e)心后区肺纹理可以显示;f)右侧膈顶一般位于第十后肋水平。

B1.3光密度a)上中肺野最高密度应在1.45—1.75之间;b)膈下光密度小于0.28;c)直接曝光区光密度大于2.50。

B2胸片质量分级B2.1一级片(优片)完全符号胸片质量要求。

B2.2二级片(良片)不完全符合胸片质量要求,但尚未降到三级片。

B2.3三级片(差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三级片,不能用于尘肺初诊。

a)不完全符合胸片基本要求,其缺陷影响诊断区面积之和在半个肺区至一个肺区之间;b)两侧肺纹理不够清晰锐利,或局部肺纹理模糊,其影响诊断区面积之和在半个肺区至一个肺区之间;c)两侧肺尖至肋膈角的侧胸壁显示不佳,气管轮廓模糊,心后区肺纹理难以辨认;d)吸气不足,右侧膈顶位于第八后肋水平;e)照片偏黑,上中肺区最高光密度在1.85—1.90之间;或照片偏白,上中肺区最高光密度在1.30—1.40之间;或灰雾度偏高,膈下光密度在0.40—0.50之间;或直接曝光区光密度在2.20—2.30之间。

B2.4四级片(废片)胸片质量达不到三级片者为四级片,不能用于尘肺诊断。

附录 C(标准的附录)尘肺X射线诊断标准片C1标准片与标准条文的关系标准片是尘肺诊断标准的组成部分,主要是表达难以用文字表达的X射线影象学改变。

故尘肺各种X射线影象学改变的判定应以标准片为准,文字部分只是说明。

C2标准片的编制原则标准片编制的原则是小阴影密集度和形态表达准确,使用方便。

C3标准片的组成和内容标准片由二部分组成,一是组合片共8张,主要表达不同形态、大小的小阴影的密集度,小阴影的密集度按各级密集度的中点编制,即0/0、1/1、2/2、3/3。

二是全肺胸大片共15张,主要示范尘肺各期小阴影密集度和分布范围之间的关系。

C4标准片的应用在阅读X射线胸片进行尘肺病诊断和分期时,尤其是在判定小阴影的形态和密集度时,必须和相应的组合标准片对照。

各期尘肺全肺大片标准片是诊断分期的参照。

C5标准片的版权标准片版权归国家所有。

C6标准片的复制和发行标准片的复制和发行委托全国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中心负责,经国家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尘肺诊断鉴定组审查、编号、加盖印章后和标准片说明一并发行。

附录 D(标准的附录)胸片X射线检查的技术要求尘肺X射线检查必须使用高仟伏摄影技术。

凡不符合以下设备及技术要求者不能进行尘肺X射线检查。

D1.摄影器械设备D1.1X射线机最高管电压输出值不低于125kV,功率不小于20kW。

D1.2X射线球管及窗口过滤a)旋转阳极;b)焦点不大于1.2mm;c)窗口总过滤2.5—3.5mm铝当量。

D1.3滤线栅a)栅密度不小于40线/cm;b)栅格比不小于10:1;c)栅焦距1.8m;d)规格与胶片匹配。

D1.4增感屏、暗盒a)一般使用中速增感屏;b)增感屏无污点;c)增感屏分辨率不低于5—6线对/mm;d)增感屏和胶片接触紧密;e)暗盒不漏光。

D1.5X射线胶片a)一般使用通用型(手显、机显)胶片,提倡应用适合胸部摄影的专用胶片;b)蓝色片基;c)本底灰雾Dmin<0.20;d)规格:356mmx356mm (14”×14”)或356mm×432mm (14”×17”)。

D1.6 电源a)电源应符合X射线机的额定要求;b)X射线机需独立供电,不与动力电器共用电源;c)电源电压波动范围±10%。

D2摄影技术D2.1准备及体位要求a)被检查者应将胸壁紧贴摄影架,双脚自然分开,双臂内旋转使肩胛骨尽量不和肺野重叠;b)焦—片距1.80m;c)调整球管位置,中心线在第六胸椎水平;d)曝光应在充分吸气后摒气状态时进行;e)以后前位胸片为常规检查,为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需要必要时加侧位、斜位、体层摄影或CT 检查等。

D2.2摄影条件a)根据X射线机的具体情况使用120—140KV进行胸部摄影;b)根据胸厚确定曝光量,一般使用2—8mAs,曝光时间不超过0.1秒。

c)摄影时应参考过去的胸片调整摄影条件。

D3暗室技术D3.1暗室必须符合工作要求D3.2人工手洗a)原则上要求恒温定时,药液温度应控制在20—25℃之间;显影时间3—5分钟;b)定影要充分,流水冲洗要彻底;c)必须使用合格的专用安全灯;d)及时更换显、定影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