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美国人形形色色的观念和生活习惯_随风飘飞_新浪博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载]美国人形形色色的观念和生活习惯_随风飘飞_新浪博客
[转载]美国人形形色色的观念和生活习惯(2011-04-18 09:19:52)转载原文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美国人形形色色的观念和生活习惯作者:孟雷
1 冰水(ice water)和热水(water)
老外喝什么东西都是要加冰的(偶尔茶和咖啡除外,但是仍有许多人喜欢喝冰茶或冰咖啡)。即使是在冰天雪地的冬天,他们也是如此。下次,再看到哪个老外手拿着超大号的冰镇可乐,一边呼呼地喝着西北风,一边一口一口的吮吸着冰得冒寒气的饮料,别再大惊小怪了。他们无论内部的还是外部的御寒能力都要比我们强得多。因此,在餐馆点菜的时候,如果你说:“I'd
like a cup of water”,那么服务生送来的一定是一杯冰水。
喝热白开水在老外眼中是一件新鲜事,没听说过,也没做过。初到美国,在外面吃饭,别人都要一杯冰水的时候,我想要一杯热水。服务生听得是满脸的诧异。她问我是不是要一杯茶,或是咖啡之类的热饮。我强调说我只要一杯热的白开水(just
some hot water)。我想这有可能是她有生以来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要求。于是她杵在那里良久,琢磨着我到底想干什么。最终,她
拿来了一杯热水和一袋茶叶。她始终是想不明白怎么有人会只喝热水,怎么喝得下去呢。我不管那么多,丢掉了茶叶,只喝我要的那杯白开水。
所以招待老外的时候,千万别给他/她倒一杯热水。他/她只会望着那冒着热气的杯子发愣,心想我到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喝上它呢?我想亚洲人的体质在御寒方面没有老外强,因此有时热水的作用是来取暖。而老外不需要这个。他们喝水的目的只是为了解渴。在美国,我偶尔会看到一些老年中国人带着保温杯进餐馆,这样在每个人都要冰水的时候,他们仍然能够暖和和地喝上一杯来自家中的热白开。
如今我已经习惯有冰的日子,但是回忆起当年初和饺子相识的日子,仍然觉得非常有意思。记得我有一次胃痉挛,在我急需补充水分的时候,饺子深情款款地递来了一杯冰水。当我望着那冒着寒气的杯子,顿时,我觉得我的疼痛愈加难忍。事后,我们才明白了这个小小的的文化诧异。说到冷暖,我在这里又不得不提到老外的思想中是没有“着凉”和“热气”这些概念的。我大学时有一段时间腰痛,中国大陆的医生会告诉我,我的病因是“着凉”
了,因为我平常喜欢穿低腰裤,
喜欢长时间躲在空调房里。而当我问美国的医生我的病因会不会和“凉气”有关时,他又是满脸疑惑,不知我所云。诸如“凉气会渗入皮肤”之类的理论在西医来看是无稽之谈。再说到“热气,上火
”,老外更是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在他们看来,脸上长痘痘完全是身体体内激素或是荷而蒙的作用,和“凉性或是热气的食物”无关。其实他们根本也不知道那些食品是降火的,哪些是上火的。所以大家还是省省气力,不要在对老外饮食上建议来,建议去了。我试过了,没用!
2 老外最怕奇奇怪怪的食物
什么算是奇奇怪怪的食物呢,以下是经典列表:
a 中国人眼里的山珍海味(delicacy of the Chinese cuisine), 包括燕窝(bird's nest),鱼翅(shark's
fin),鲍鱼(abalone),熊掌(bear's palm)等等。
我想其实大部分国人也并不清楚为什么这些都是好东西,或是它们的营养成分到底在哪里。对它们的追捧恐怕也只停留在老祖宗传下的观念。记得我和饺子几年前随一个香港旅游团去泰国旅游。香港游客大把将钱花在了买燕窝上。这令饺子很不解:为什么中国人对鸟的口水这么感兴趣。现在,每当我们看着燕子在天空中飞,饺子便会嘲笑我说,它们之所以无家可归是因为它们的家都被我们吃掉了。你说他们不识货也好,土得掉渣也好,他们就是觉得将这些东西被中国人俸作食物中的珍品是件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所以记住,宴请老外,别在这上面破费。他
们根本就是“不识货”。
b 动物的内脏
鸡心,鸡肺,猪肠,猪肚,好像没有什么动物的内脏是我们中国人不吃的。咱们中国人自己在一起吃得香,跟老外,就免了吧!别说请他们吃这些,就是提都不要提。有一次我们和饺子一个来自波士顿的朋友去一家巴西餐馆吃饭,厨师请我们免费品尝一下他们做的烤鸡心。饺子的那个朋友没有听清楚厨师说的话,一口气吃了4个,接着问我们这是什么东西,还挺有嚼头。当我们告诉他事情的真相时,一点不夸张,他“哇”地一下几乎吐出来。不用什么特别的原因,老外就是觉得动物的内脏很恶心,只能丢弃,不能用来作东西吃。现在我的观念也在逐步改变,倒
不是因为口味的原因,我只是越来越了解到动物的内脏除了增加你体内的胆固醇含量,没有其它什么营养价值。中国人喜欢用”吃哪儿补哪儿”来为动物内脏辩护,但是仔细想想,没有谁能
找到这句话的理论根基。
c 带头的东西不吃
我想在众多特色中国食品中,令老外最不能接受的还是桌子上摆着的完整的动物,烤鸭,烤全猪,或是眼睛直愣愣瞪着你的那条鱼。这哪里是在享用美食,这分明是让他们彻底忏悔他们对动物所施的虐刑。所以,请老外吃饭,别点那些能让他们联想到动物生前形态的菜,那只能让他们胃口全无。还有,别让他们看到小虾米。那无数的小眼睛在他们看来太恐怖了。这是“己所欲,勿施
于人”的最好时机。
d 猪蹄子,鸡爪子也全给老外省了吧! 我个人最喜欢的早茶的一道菜就是“红烧凤爪”。这也成了我今生今世最大的遗憾
--饺子无论如何都不愿与我分享这份对美味的追求。他的理论就是:“鸡爪子是什么,鸡爪子就是鸡用来行走时与地面接触的皮肤。吃鸡爪子就是在吃鸡皮:怎么会有人津津有味地吃鸡皮?”
还好,他没有干涉我的自由,“凤爪”依然是我的最爱。
e 老外这也不吃,那也不吃,真是难伺候,那么请老外吃饭吃什么呀?
实话告诉大家,老外最好打发,也最好糊弄。在美国,最常见的中国菜是“宫保鸡丁”,“鱼香肉丝”,但是这两道菜到了美国也被这里的饮食文化同化了,它们早就不辣了,有时甚至可以发甜。因此,如果在中国给你的美国朋友点菜时,务必问他们一句他们对辣的接受能力如何。反正将鸡丁和什么青菜炒在一起就对了。费劲心思请他们吃好的,他们根本就不领情,省省吧!
说到他们有关吃饭的习惯,有一点我想提一下。中国的教育让我养成了“饭前便后要洗手”的好习惯。老外“便后”洗手的习惯养成地非常好,非常主动也非常自觉,但是“饭前洗手”的习惯就完
全没有了。不用说饭前,吃任何东西之前他们都没有洗手的习惯。他们是上来就用手抓着吃,吃完了在拼命恬几下手指头,一副意尤未尽的样子。记得高中时,我在澳大利亚做交换学生。一次我和几个当地的同学一起去麦当劳吃东西,走时,他们发现我的桌子上留下了许多薯条的末端。我告诉他们我觉得我的手不干净,因此丢弃了用手抓过得薯条末端。直到现在,他们仍然在津津乐道我当年的“洁癖”。其实这哪里是“洁癖”,明明是他们不讲卫生!不过话说回来,现在的我也是上手就抓,管它三七二十一,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3 刮毛--- 女性无论如何也不能省略的步骤
我不得不承认,在刮体毛方面,男女的确不平等。记得当年朱丽亚.罗伯茨不知哪根筋不对头,未刮腋毛就出现在红地毯上,并毫无顾及向影迷频频招手,唯恐天下不知道她没做好功课。她应该预料到媒体的反应--
她这一个小小的的举动随即在网上引发了美国乃至西方对女权主义的争论-- 是否在刮毛方面也应该男女平等。今年二月,美国影星Drew Barrymoore
又加入了Julia Roberts 的行列,继而有是一番媒体的争论不休。
问:对于西方女人来说,什么地方的毛绝对不能存在?
答:腋下,腿部。如今国人渐渐觉醒,时尚的女孩子也开始意识到夏天刮腋毛的重要性。但是西方女生又“前进”了一步,她们不仅刮腋下的毛,就连腿上的毛也不放过,
现在流行的是Brazilian
Wax (巴西打蜡去毛),即是将所有比基尼泳装遮盖的地方的毛发也一并去除,这里我就不指明是哪个部位了。总之,在美国,没有做好女人的本职工作--
去除不该有的毛发,走在大街上,得到的公众反应只有一个--“ GROSS (恶心 )”。
4 要“风度”还是要“温度”?
我现在住在美国犹他州盐湖城,其在地理位置上与北京纬度相当:夏天热得要死,冬天的雪下得也足够让盐湖城举办一次冬奥会了。但是我要告诉大家:我在这里即使是漫天飞雪的日子里都从未穿过棉毛裤,更别提毛裤了。事实上是在这里,或是美国其它很冷的地方,你都不会买到它们。你们此时一定惊讶极了?什么?冰点以下的温度,你就穿着单薄的牛仔裤在大街上晃悠?这已经完全不是“风度”和“温度”的问题了吗,这明明是要“风度”不要“命”了吗!美国人里面穿的衣服是根据室内的温度决定的。美国人冬天室内暖和极了,因此他们通常只穿着非常单薄的上衣和裤子,在出家门的时候,套上一件比较厚的大衣。
(在美国我好像还没有见
到有卖羽绒服的。他们穿的所谓大衣也就是些棉的,带夹层的,稍微厚一些的衣服。上班的人,则会通常清一色地穿着黑色的过膝昵子大衣)。美国人出门马上就进入车里,开上暖气,因此顶着凛冽的寒风走路的机会不多,即使稍稍走几步路,哆哆嗦嗦地冻一会儿也就到达目的地了。穿着厚厚的冬装之只会让你在室内的大部分时间里热汉直流,那才是风度丧尽了呢!
但是中国人不一样,中国人穿衣服的标准是依照天气预报,即室外温度。于是我将美国那一套拿到老妈面前就完全行不通了。这次春节之际回家,我照旧穿着单条牛仔裤和一件棉织衫与父母出游。我一进车里,立即强烈要求父母将暖气打开。他们答应了我的请求,我是舒服了,但是不一会儿,他们就汗流浃背了,因为他们真得是里三层,外三层这么穿衣服。最后,我们只得轮流照顾,开一会儿暖气,关一会儿暖气。就这样,我被扣上了一个“不孝”的大帽子。但是,让我在低腰牛仔裤里面套上一条高腰棉毛裤,这让我如何见人,如何展示自己迷人的腰身?唉!最后我也想明白了,毕竟回国是孝顺父母,于是妥协的结果就是我回归小时候的模样
,无论室内,室外,都穿得像个球。
5 不把月经当回事儿!
中国人把女孩子每月一次的事儿通常看得很神圣,很严重。我们从小就被教育,那几天,不能喝凉的,不能做剧烈运动。记得中学时,每次上体育课,总有一帮女生站在一边,边说边聊,多么正当的理由不用跑八百米了!简直就是上天对女生的
恩赐,每月给我们一个名正言顺的假。“啊?不能吃凉的?为什么?”记得我在澳洲作交换学生是,每当我向他们弘扬中国人的理念时,几乎所有的澳洲女生都会极其诧异地问这个问题。我那是曾想东西方之所以在对待月经的态度上存在分歧是因为东西方人的体格不同,因此我们对生理周期的反应也不同,所以我们的女人才有在生完孩子后“做月子”之说,而老外们生完孩子一星期后就跳下水游泳了。但是到了后来当我在香港上大学的时候,我才发现我这一结论又错了。香港人的体质是我们一样的,但是她们对待女性生理周期的态度完全是遵循西方人的观念。记得我在大一时上体育课,体育老师规定,女生在月经期间,除了不用下水游泳外,其他一切活动照旧。我的一英里(大约1609米
)考试就是在一个非常痛苦的情况下跑完的。
最终,我的结论是我们对待自身生理周期的态度有时和我们的体质没有多大关系,观念就是观念,它就像有些中国人思想中“吃哪儿补哪儿”的概念一样,其实有时也没啥依据,只不过是从老祖宗那里传下来而已,没什么好的,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6 老外眼中“内外无别”
中国人非常讲究“内外有别”:从外面回家,进门要脱鞋,坐在床上要换裤子。总之,千万不能把“外面”的脏东西带回家。于是,这“一脱”和“一换”变将“外”
和“内”极其有效地隔离开来。老外头脑里没这观念,即使他们刚从医院回来,也是照样掀起床单,一股脑儿地钻进被子,与从医院带回的病菌一起香甜入睡。这种习惯的形成自然与社会环境密不可分。我不得不承认,欧美国家的街头环境的确比我们中国各大城市的整体外在环境要干净不少。但是,是不是干净到外头和里头一点区别都没有,我倒是表示怀疑。我曾经问饺子:“你穿着鞋在外头走,回家来也不脱鞋,然后你再光着脚在家里走来走去之后上床,这和你穿着鞋子在床上走来走去有什么区别?这个床和外头的街道分享的都是一类灰尘和细菌啊!”他听完之后觉得很有道理。他终于被我同化了!但是,教育一个人容易,教育一群人可就没那么简单了。他的朋友仍旧顽固不化地踏着泥,踏着土,昂首走在家中。随他去吧!
我深感自己已经邋遢到极限了,到了美国,才知道是小巫见大巫。许多美国人的习惯是将脱下的脏衣服仍在地上,等它堆成一个小山似的才通通丢到洗衣机里洗。美国人也从来不会将内衣内裤分出来单独洗,内衣和内裤与所有其他衣物一样享受平等待遇:一起洗涤,一起烘干。
7 香水VS 古龙水
国人对老外身上的味道有很多种说法,我听到
最多的就是他们由于身上体味重,因此需要喷香水掩盖。这里我就不多加评论了。其实老外身上很香的气味并不一定是香水,大部分时候是deodorant
(我翻查了其中文含义,即为“除体臭的防臭剂)。通常这种deodorant
有固体膏状的,也有液体者哩形的。老外无论男女通常在洗完澡后,或是出家门之前抹在腋下。deodorant的气味没有香水或是古龙水重,而且很多时候还有防汗功能。这里跟大家提一下,英语里女士香水为perfume,而男士香水应称为古龙水,即为cologne。其实老外也不是人人都喜欢把自己弄得香香的。有不少老外对香气非常敏感,甚至是过敏。总之,还是遵循擦香水的一般原则,自己闻见就好。
这回我春节回家之际,送给表弟的礼物是一套Calvin Klein
的男士香水。表弟识货,自然喜欢,可是舅舅和舅妈看法可就不同了:一个男孩子,成天满身抹得熏死个人,油脂粉面的,不像样吗?!听他们这么一说,我这才想起来,在中国人的观念里,男人应该是简单,大方,不拘小节,身上涂香水似乎却实是与中国人心目中男子汉硬汉的形像不符。但是话又说回来了,谁说男人永远只能是一副面孔,永远只能以一种不屈不挠,强者的姿态出现?其实,适当的细致入微,适时的浪漫温柔更能突现男儿本色。不记得那句辞了吗:“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
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没有那句“小乔初嫁了”,再多的“雄姿英发”,周瑜也只不过是我们数不胜数的众多英雄男儿中的一个。而一段似是不够阳刚的点缀,却让他的形像在我们脑海中更加清晰,更加完整,更加人性化。
我又扯远了。
摘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