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大赛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7歌手大赛|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7歌手大赛|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7歌手大赛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歌手大赛的评分规则,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除法求平均分的能力,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歌手大赛的评分规则。

2. 平均分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3. 团队合作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运用除法求平均分。

2.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向学生介绍歌手大赛的评分规则,引起学生的兴趣。

b. 提问:如何计算选手的平均分?2. 探究新知a. 讲解平均分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b. 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除法求平均分的方法。

c.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计算歌手大赛的平均分。

3. 实践操作a. 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名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和计算。

b. 每组根据给出的歌手得分,计算平均分,并记录结果。

c. 各组展示计算结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4. 总结提升a.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平均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b. 强调团队合作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计算家中或学校某项活动的平均分。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辅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平均分的计算方法。

本节课通过讲解平均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除法求平均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实践操作”环节,因为这一环节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步骤,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环节。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7《歌手大赛》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7《歌手大赛》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7《歌手大赛》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够区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可能事件。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歌手大赛的具体情境,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公平竞争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够区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可能事件。

2. 难点: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教具。

2. 学生准备: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谈话导入新课,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参加过歌手大赛?如果让你来组织一场歌手大赛,你会如何安排?”以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学习(15分钟)(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歌手大赛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在这个情境中,有哪些事件是必然发生的?有哪些事件是不可能发生的?有哪些事件是可能发生的?”(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板书: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可能事件。

(3)教师举例说明这三种事件,并让学生举例,加深理解。

3. 活动探究(10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设计一场歌手大赛,要求包含三种事件。

(2)学生设计好后,在全班进行分享,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4. 巩固练习(10分钟)(1)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讲解答案,并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

5. 总结提升(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强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事件,区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可能事件,并记录下来。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歌手大赛的情境,让学生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够区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可能事件。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c语言课程设计歌手大赛

c语言课程设计歌手大赛

c语言课程设计歌手大赛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C语言中的基本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语句等基础知识。

2. 学生能够运用C语言编写具有简单逻辑功能的程序,如歌曲信息录入、展示和排序。

3. 学生了解结构体在C语言中的应用,并能使用结构体存储和管理歌曲信息。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现一个歌手大赛的程序,包括歌曲信息录入、展示、排序等功能。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编程实践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学会运用调试工具检查并修正程序中的错误,提高程序调试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对计算机编程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培养沟通、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3. 学生在编程实践中,体验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勇于挑战、不怕困难的品质。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C语言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提高编程实践能力。

针对学生的特点,课程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适当的指导,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C语言基础知识回顾:数据类型、变量、常量、运算符、控制语句(选择、循环)。

2. 函数:函数的定义、调用、参数传递、返回值。

3. 结构体:定义结构体、结构体变量的创建与初始化、结构体数组、结构体指针。

4. 文件操作:文件的打开、关闭、读写操作。

5. 歌手大赛程序设计:- 歌曲信息结构体设计:歌曲名称、歌手、专辑、发行年份等字段。

- 功能模块设计:a. 歌曲信息录入:设计输入界面,实现歌曲信息的录入。

b. 歌曲信息展示:设计展示界面,实现歌曲信息的展示。

c. 歌曲信息排序:根据指定字段(如歌手、发行年份等)进行排序。

d. 查询功能:根据歌曲名称、歌手等条件进行查询。

2024年学校园歌手风采大赛方案

2024年学校园歌手风采大赛方案

2024年学校园歌手风采大赛方案

本次大赛旨在展现学校学生的音乐才华和舞台表现力,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交流互动的平台。

大赛将包括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各个阶段都将有专业评委进行评分并决定获胜者。

初赛阶段将在学校内进行,参赛者需准备一首独唱歌曲,展现自己的音乐才华。

评委将根据歌唱技巧、舞台表现、情感表达等方面打分,选拔出决赛的参赛选手。

决赛阶段将在学校体育馆举行,决赛选手将现场表演自选歌曲。

除了歌唱表现外,决赛将增加舞台表演元素,让选手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艺术风采。

评委将根据综合表现评分,最终决定各个奖项的归属。

大赛设立了多个奖项,包括最佳歌手奖、最佳舞台表现奖、最具个性奖等,以鼓励参赛选手充分展现自我,并推动学校音乐文化的发展。

同时,本次大赛也将邀请一些知名音乐人士作为特邀嘉宾,为学生们带来更丰富的舞台体验。

通过这次学校园歌手风采大赛,我们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为学校营造更加活跃、多彩的文化氛围。

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场音乐盛会的到来!
第 1 页共 1 页。

校园十大歌手比赛的策划书

校园十大歌手比赛的策划书

校园十大歌手比赛的策划书我们学校一年一度的“校园十大歌手大赛”是一项备受瞩目的传统盛事。

多年来,这项活动已经成为塑造校园明星的摇篮,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和好评。

今年,我们欣喜地看到许多充满活力的新面孔加入我们的大家庭,他们中的许多人拥有不凡的艺术才华,这为我们的“十大”歌手大赛增添了无限生机和活力。

我们期待将这一盛事继续传承下去,打造成学校的一张亮丽名片。

活动概述目标:通过举办“十大歌手大赛”,我们旨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多元包容、高雅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同时,活动也是为了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展现我校师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面貌。

此外,它还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锻炼和展示自我的平台,激发大家对学校和艺术的热爱,鼓励大家勤奋学习,全面发展,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今年,为了庆祝建党90周年,我们还特别增设了“唱红歌”环节,以此培养同学们的高尚情操。

主题:用音乐展现青春梦想,用旋律谱写江航辉煌。

口号:魅力青春,飞扬舞台。

参与对象全体高一、高二同学。

活动时间10月下旬。

活动地点校体育馆。

活动流程赛前准备宣传工作:精心设计宣传海报,撰写并播发宣传稿件,分发报名表,并在学生常访问的网页上发布相关信息。

宣传细节:秘书部负责准备相关文件。

各部门和社团在本会内部进行宣传,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

制作并在校园内显眼位置张贴宣传海报。

制作宣传板并在宣传栏展示。

准备广播稿,并在广播收听高峰时段播出。

报名与赛程报名方式:在班级文艺委员或班长处报名,提交个人详细信息和联系方式。

赛程安排:初赛:选手自选一首歌曲进行清唱,根据评委打分选出30名选手进入复赛。

复赛:选手准备一首歌曲并自带伴奏,按照序号进行演唱。

决赛:选手准备两首歌曲并自带伴奏,在露天舞台进行演唱,最终选出十佳歌手。

部门职责团委和生活部负责策划和组织活动。

外联部负责寻找赞助商。

宣传部负责制作主题海报和板报。

纪律部负责现场秩序和环境卫生。

秘书处负责资金管理。

唱歌比赛活动方案策划6篇

唱歌比赛活动方案策划6篇

唱歌比赛活动方案策划6篇一个仔细设计的活动方案能够确保活动目标和目的的实现,制定活动方案可以提前预见潜在问题,做好应对准备,作者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唱歌比赛活动方案策划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唱歌比赛活动方案策划篇1为了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提升学生艺术修养,促使其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我校决定于10月份,在学校举行“校园十大歌手”大赛。

本次大赛是在班和级部初赛的基础上进行决赛,将有比赛共有26个参赛班级参加,其中10名选手获得“校园十大歌手奖”,颁发奖品;其余16名选手将获得“校园优秀歌手奖”,颁发证书。

比赛分三个阶段进行:现制定活动方案如下:初赛阶段(国庆回第一周完成):第一轮:班级在音乐课进行pk赛,选出1~2名(根据水平可以加名额)第二轮:分级部在托管课进行pk选出2~3名(根据水平可以加名额)宣传阶段(用二周进行)1、选手在学校直播室进行自我介绍,让全校同学认识他们并能给予支持。

2、音乐科组出一期专栏介绍参赛选手,让全校同学加深对他们的印象,并能给自己喜欢的歌手投上公正的一票。

比赛阶段(第四周进行)1、第一轮比赛:26名选手各准备必唱歌曲一首,按抽签的顺序进行比赛。

选手的综合得分由评委打分及场外投票两部分组成。

(1)评委按百分制打分,从高到低进行排列。

(若有同分现象视为并列,下一名次往后顺移)(2)场外投票同样从高到低进行排名,每个同学的得票乘以2%就是该同学的场外得分。

(若有同分现象视为并列,下一名次往后顺移)(3)记分办法:评委打分和观众支持率的总和就是该选手的最后得分,取前12名待定。

后12名则被淘汰,他们将获得“校园优秀歌手奖”。

2、pk赛在第一轮比赛综合分数排序前12名的选手中,选出四名选手进行pk:即评委打分最低的两名选手与场外票数最少的两名选手进行pk,其余8名选手将直接获得“校园十大歌手奖”。

参加pk的选手可以自备第二首歌曲,也可以唱第一轮比赛的歌曲,除此之外pk选手还可以准备才艺表演以获得现场大众评审团的支持。

小学数学教案歌手大赛

小学数学教案歌手大赛

小学数学教案歌手大赛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和运用小学数学知识。

2. 能够通过歌手大赛活动提升数学学习兴趣。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数学运算(加减乘除)
2. 分数的认识和应用
3. 数学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准备:
1. 数学题目卡片
2. 歌手大赛奖品
3. 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
1. 介绍活动内容:今天我们要进行一场歌手大赛,但是这次比赛不仅考察歌唱技巧,还要考察大家的数学知识哦!
2. 分组比赛: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参加歌手大赛。

比赛分为数学题环节和歌唱环节。

3. 数学题环节:老师随机抽取数学题卡片,由选手进行回答,回答正确则得分,回答错误则扣分。

4. 歌唱环节:每个小组的代表进行歌唱表演,评分由全班学生投票决定。

5. 最终评选:根据数学题得分和歌唱表演得分进行综合评定,颁发奖品给获胜小组。

6. 总结活动:老师可以向学生讲解活动中涉及的数学知识,并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多运用数学知识。

五、课后反思:
1. 活动中学生的表现和反馈。

2. 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措施。

3. 学生是否对数学知识有进一步的掌握和运用。

六、教学延伸:
通过歌手大赛活动,可以延伸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数学游戏和竞赛,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一.7.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7课时歌手大赛的教学设计

一.7.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7课时歌手大赛的教学设计

歌手大赛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7课时教材第16——17页【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学习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它是以小数加减法和整数混合运算为基础进行学习的。

教科书呈现了歌手大赛的情境,并安排了三个递进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用不同方法估算谁的总分高;第二个问题是通过计算高出的分数进而引出并探索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第三个问题是拓展解读不同的算法。

通过这三个问题的逐一解决,让学生掌握小数加减运算的法则,并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学过整数的混合运算,在此基础上学习小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难度不大,教师在教授中注意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理解,以便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并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运算。

2、通过学习,能结合具体情景提出数学问题,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分类活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实用性,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教学难点:掌握小数进、退位加减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合理选择和使用简便的运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用竖式计算0.38+0.45 4.27-0.69 1.4-0.9 3引导学生说出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2.脱式计算489-(264 +905 ) 1285-254-746457+725+543 12+147+88+353师: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1.创设情境CCTV业余歌手大奖赛正在紧张激烈地进行,比赛分唱歌(满分9分)、综合素质(满分1分)两项,5号选手的专业得分是:8.55分、综合素质得分是0.88分;9号选手专业得分8.65分,综合素质得分0.40分。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歌手大赛》教案设计范文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歌手大赛》教案设计范文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歌手大赛》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生活情境,理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2.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二、教学内容1.学习《歌手大赛》中的加减法应用题。

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掌握运算规律。

2.难点: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以“歌手大赛”为主题,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歌手和歌曲。

(2)引出歌手大赛评分环节,介绍评分规则:每位歌手的得分是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分。

2.新课导入(1)展示教材中的《歌手大赛》例题,让学生观察并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的信息,找出关键数据。

3.探讨求解(1)分组讨论:如何利用加减法求出每位歌手的得分?4.实践操作(1)教师出示实际操作题,要求学生在纸上列出算式并求解。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2)教师提炼关键点,板书运算规律。

6.练习巩固(1)教材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改并反馈。

7.拓展延伸(1)教师出示拓展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8.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课后作业1.教材练习题:第1、2、3题。

2.家长签字确认:学生完成作业后,请家长签字确认。

六、教学反思1.在导入环节,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歌手大赛的兴趣。

2.在探讨求解环节,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在练习巩固环节,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反馈。

4.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相信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会越来越好。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1)理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通过设计互动环节,让学生在模拟歌手大赛评分过程中,理解加减法的应用。

小学歌手大赛活动方案

小学歌手大赛活动方案
决赛筹备
为晋级选手提供专业指导和训练,提升他们的表演水平;确定决赛的时间、地点,并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决赛表演
在决赛当天,组织所有晋级选手进行表演,展示他们的歌唱实力和舞台魅力;鼓励观众现场投票或设立评委团对选手进行评分
颁奖与表彰
根据评委评分或观众投票结果,评选出优胜者,并颁发奖品和证书;对所有参赛选手进行表彰,鼓励他们在音乐方面继续努力
活动总结
在活动结束后,组织对活动进行总结和反馈,收集意见和建议,为今后的活动改进提供参考
小学歌手大赛活动方案
活动名称
活动对音乐的热爱,培养他们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提供一个展示学生才艺的舞台,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活动流程
报名阶段
在学校内广泛宣传活动,鼓励有歌唱才华的学生积极报名参赛;设立报名通道,收集参赛者的基本信息和演唱曲目
初赛环节
安排初赛,由评委对参赛者进行初步选拔,确定晋级选手;参赛者可以选择自弹自唱、合唱或伴奏等形式表演

第1单元 第7课时 歌手大赛(Word教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备课(北师大版)

第1单元 第7课时 歌手大赛(Word教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备课(北师大版)

第1单元第7课时歌手大赛(Word教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备课(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歌手大赛的基本规则,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协作的精神。

2. 通过分析歌手大赛的评分规则,让学生掌握加法、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手大赛的基本规则2. 加法、减法的运算方法3. 计算歌手大赛的总分和平均分4. 分析歌手大赛的评分规则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加法、减法的运算方法,计算歌手大赛的总分和平均分。

2. 教学难点:分析歌手大赛的评分规则,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歌手大赛的基本规则,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加法、减法的运算方法: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加法、减法的运算方法,让学生掌握计算技巧。

3. 计算歌手大赛的总分和平均分:教师给出具体的歌手大赛评分数据,引导学生进行计算,掌握计算总分和平均分的方法。

4. 分析歌手大赛的评分规则: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手大赛的评分规则,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加法、减法的运算方法,以及计算总分和平均分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以及合作精神。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通过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给予个性化的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互相帮助。

4. 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大学十佳歌手大赛决赛策划书

大学十佳歌手大赛决赛策划书

大学十佳歌手大赛决赛策划书决赛策划书一、赛事背景大学十佳歌手大赛是一项旨在展示大学生音乐才华的比赛活动。

此次决赛是整个比赛的压轴之作,旨在给所有参演选手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同时也是为广大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绝伦的音乐盛宴。

决赛将于本学期末在学校音乐厅举行,希望通过这场决赛能够激发学校内外的音乐文化氛围,提高大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二、赛事主题大学十佳歌手大赛决赛的主题是“绽放音乐,成就梦想”。

通过比赛,我们希望向广大大学生传递出一个积极向上的信息:只要你拥有音乐的梦想,无论你是什么专业,都可以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用音乐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璀璨光芒。

三、赛事目标1. 提供一个展示大学生音乐才华的平台,发掘和培养优秀的音乐人才。

2. 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推动学校音乐文化的持续发展。

3. 举办一场精彩绝伦的音乐盛宴,给观众带来难忘的视听体验。

四、赛事时间和地点决赛将于本学期末在学校音乐厅举行。

时间定为X月X日晚上7点。

五、赛事规则1. 报名要求:参赛选手必须为本校正式在校学生,并提供学生证、身份证等相关证明文件。

2. 报名方式:参赛选手需填写报名表,注明个人基本信息、曾获奖项及曾演出经验等。

报名表需提交至组委会邮箱,并附上一段60秒的自我介绍视频。

3. 赛事分组:决赛将根据参赛选手提交的报名信息进行筛选,分为小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

4. 比赛形式:小组赛采取单曲演唱形式,决赛采取个人独唱和特色演唱两个环节。

每位选手需要准备两首不同类型的歌曲进行演唱。

5. 评分方式:由评委团打分评价选手的演唱技巧、声音质量、舞台表现等方面,并根据总分来决定获奖名次。

6. 奖项设置:决赛将设置一、二、三等奖,另外还将评选出最佳人气奖和最佳创新奖。

7. 表演顺序:比赛开始前由组委会进行随机抽签,确定选手的演唱顺序。

六、宣传推广1. 校内宣传:制作海报、横幅等宣传物料,将比赛信息在校内各个场所进行张贴和悬挂。

通过校园广播、邮箱、班级微信群等多种渠道宣传比赛信息。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歌手大赛-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歌手大赛-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歌手大赛-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歌手大赛中的评分机制,掌握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并能运用这些统计量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歌手大赛评分机制的介绍:了解评委打分的规则,以及如何计算选手的平均分。

2.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掌握这三种统计量的定义,并了解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数据分析:学会运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并能运用这些统计量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

2.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进行分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歌手大赛的背景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以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歌手大赛的数据,计算平均分,并探讨如何使用中位数和众数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

4.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其他实际问题。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收集一些生活中的数据,如家庭成员的年龄、体重等,计算这些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 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对数据进行分析,撰写一篇短文。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歌手大赛》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歌手大赛》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歌手大赛》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歌手大赛》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统计》的一节实践活动课。

本节课通过一场歌手大赛,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掌握用不同的方法表示数据,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材以学生喜爱的歌手大赛为背景,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据收集和处理的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调查、观察等方式收集数据,并能用简单的图表表示数据。

但是,学生在整理和分析数据方面还有一定的不足,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于歌手和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掌握用不同的方法表示数据。

2.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掌握用不同的方法表示数据。

2.难点:让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整理和表示数据。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歌手大赛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统计知识。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收集和整理数据,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数据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歌手大赛的相关资料,包括参赛选手的照片、歌曲等信息。

2.学生准备调查工具,如问卷调查表、记录本等。

3.教学课件和板书设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歌手大赛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歌手大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提出本节课的任务:帮助我们班的歌手们收集比赛数据,为他们加油助威。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位参赛选手,进行数据收集。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歌手大赛》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歌手大赛》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歌手大赛》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歌手大赛》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变化》中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设计歌手大赛的场景和规则,运用平移和旋转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操作,既注重知识的掌握,又注重能力的培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移和旋转的基本知识,对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强,乐于参与实践活动。

但是,对于如何将平移和旋转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设计歌手大赛的场景和规则,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意义,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方法,能够将平移和旋转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意义,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方法,能够将平移和旋转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平移和旋转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计歌手大赛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平移和旋转知识的理解。

3.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展示歌手大赛的场景和规则。

2.学具:为每个学生准备一份学具,包括彩纸、剪刀、胶水等。

3.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关于平移和旋转的实际问题,用于巩固和拓展环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歌手大赛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歌手大赛的规则,并提出要求:用彩纸剪出自己喜欢的歌手形象,然后通过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将歌手形象排列成一组。

《歌手大赛》教学设计

《歌手大赛》教学设计
总第13课时年月日
课题
歌手大赛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小数加减法的加减混合运算,正确计算小数的加减法。
2.通过“歌手大赛”,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
教学
重点难点
重点:小数加减法的混合计算,能正确计算。
难点:探求科学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独立思考,再列算式,和四人小组交流
三、展示交流,点拨提升
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应遵守什么运算顺序?
四、课堂检测






1.试一试:7.29+1.71 15-12.5
2.用竖式计算:
0.9+0.6 15.4+2.97 11.65+7.39 10.2-8.75
注意提醒学生把得数末尾的0去掉;第2题在列算式计算时,给被减数小数部分添上两个0,计算时不容易发生错误。
3.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们一般是将专业得分和综合素质得分加起来进行判断的。当学生了解要看两名选手谁的总分高后就能知道谁的表现好了
二、自主学习,互助探究
(1)谁的表现好呢?
让学生独立列算式。
(2)和同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估算结果。再探索计算方法。
(3)10号选手的专业得分是8.75,他的综合素质得多少分就能赶上或超过5号选手?
3.试一试1、2题
课堂提问

学生活动
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应遵守什么运算顺序?
板书设计
歌手大赛
5号选手9号选手
8.55+0.88 8.65+0.40
谁的总分高?高多少分?
9.43-(8.65+0.40)
作业布置
课后2,3题做在本子上。

第一单元 歌手大赛 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第一单元 歌手大赛 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第一单元歌手大赛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什么是百分数和百分比;2.掌握将百分数转换成百分比的方法;3.能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灵活使用百分数和百分比。

2. 能力目标:1.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能够运用百分数和百分比,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比较;3.能够跟随节拍,合理运动身体。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2.培养学生团队意识;3.培养学生在比赛中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百分数的概念及其转化成百分比;2.能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用所学知识灵活。

三、教学难点:1.能够合理安排赛程;2.能够设计出公平、公正的比赛规则。

四、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了解百分数和百分比的概念及其关系;2.学习如何将百分数转化成百分比;3.能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4.介绍歌手大赛,并设计出公平、公正的比赛规则;5.设计比赛赛程,评选出优胜者。

2. 教学方法:1.导入法:通过实物或图片,让学生了解百分数和百分比的概念;2.演示法:选取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掌握如何将百分数转化成百分比;3.情景模拟法: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4.合作探究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设计出公平、公正的比赛规则;5.活动实践法:设计比赛活动,评选出优胜者,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

五、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实物或图片,引入百分数和百分比的概念,让学生感性认识这两个概念。

2. 演示(10分钟)老师通过选取一些实际例子,将百分数转化成百分比的方法展示给学生,并让学生模仿。

3. 情景模拟(15分钟)老师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情景模拟法运用所学知识。

4. 合作探究(20分钟)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设计出公平、公正的比赛规则,培养他们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5. 活动实践(30分钟)老师设计比赛活动,评选出优胜者,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并在比赛中展示自己的才艺。

歌唱大奖赛策划方案

歌唱大奖赛策划方案

歌唱大奖赛策划方案一、前言歌唱大奖赛是一个在音乐领域备受关注的比赛活动,吸引了众多歌手参与。

为了成功举办一场声势浩大的歌唱大奖赛,需要一个完善的策划方案来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

二、活动目标1.激发歌手参与热情,推动音乐产业发展2.提升赛事知名度,吸引更多观众关注3.发掘优秀歌手,为音乐产业输送新血4.塑造积极向上的比赛形象,促进社会正能量传播1. 活动主题本次歌唱大奖赛主题定为“声动未来”,旨在展现青年歌手的风采,引领音乐潮流,体现创新与活力。

2. 活动时间本次歌唱大奖赛将于XX年XX月举办,总时长为X个月,包括初赛、复赛和决赛。

3. 活动流程•初赛:通过线上提交作品进行初步筛选•复赛:选拔出的选手进行现场比赛,评选出决赛选手•决赛:最终评选出各奖项的获奖选手,并举行颁奖盛典•报名条件:年龄在X岁至X岁之间,无性别限制•参赛作品:需要自行准备一首歌曲,并提供演唱视频•评审标准:音准、节奏感、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评分5. 奖项设置•最佳人气奖•最佳表现奖•最佳原创奖•最佳演绎奖•大赛冠军奖四、宣传推广1.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拓展参赛人群2.在电视台、广播等媒体进行广告投放3.与知名音乐人合作,提升大赛知名度4.制作宣传册、海报等宣传物料,进行线下宣传五、赛事组织1.成立组委会,设立策划、宣传、赛事、评审等部门2.招募专业评审团队,确保比赛公正、公平六、总结通过精心的策划和顺利的组织,歌唱大奖赛将成为音乐界的一场盛会,为参赛选手和观众带来难忘的体验,同时也促进了音乐产业的发展。

一场成功的歌唱大奖赛需要各方的支持和努力,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将成为一次难忘的音乐盛宴。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歌手大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歌手大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9号选手 专业得分:8.65分 综合素质得分:0.40分 总分:
问题一:估一估,谁的总分高?
问题二:算一算,高出多少分?
问题三:你能说一说笑笑的每一步的意思吗?
8.65—8.55=0.10(分)
0.88—0.40=0.48(分)
0.48—0.10=0.38(分)
1、利用专业得分和综合素质得分估计。
2、先计算9号的总分,再求出高的分数。
《歌手大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科目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课题
歌手大赛
课型
问题解决课
班级
四年级一班
姓名
主备人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并能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运算,
2、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学习重点:掌握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A
B
C
课堂学习过程评价记录: (评价总分: )
错题更正区:
3、说出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并总结出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在组内交流。
A
B
C
达标检测
1、两根绳子长分别是1.18米和1.23米,爸爸把两根绳子接在一起,接头处用去0.25米。
⑴估一估,接好后的绳子够2米长吗?与同伴交流。
⑵接好的绳子实际有多长?
2、4.6 -1.75+2.08 7.41-(2.96+3.04) 3.2+1.27-2.49
3、猴子重15.4千克。小兔重2.36千克,小鸭重2.15千克,小船最多载重20千克
⑴这些小动物能同时过河吗?
⑵又来了一只小鹿,它的质量是17.83千克。如果这些小动物分两批过河,可以怎样分?

最新北师大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歌手大赛》教学设计

最新北师大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歌手大赛》教学设计

《歌手大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并能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运算。

2.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实用性,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掌握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方法,并能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计算练习本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课件出示情境图)师:同学们,你们看过歌唱比赛吗?在一次的校园《歌手大赛》中,5号选手和9号选手脱颖而出,那么最后到底花落谁家呢?我们一起看一下这两位选手的比赛得分情况。

2.师提问:这里的“专业得分”“综合素质得分”分别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师指出:专业得分就是演唱得分;综合素质得分包括音乐理论知识、舞台表现力等方面的得分。

3.师:哪位选手的表现更出色呢?如果你是这次比赛的评委,你会怎样比较?师小结:我们一般要把专业得分和综合素质得分这两项加起来进行综合比较,谁的总分高谁就获胜。

(专业得分+综合素质得分=总分)【设计意图:通过解释情境中的专门用语,可以让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题意,拓宽学生知识面。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一)估一估,谁的总分高?1.师:请同学们估一估,谁的总分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说出估计理由。

)2.学生汇报,交流估算方法。

师:估出来了吗?你是怎么估的?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估算方法。

第一种:分别估出两位选手的总分,也就是把每位选手的专业得分和综合素质得分加起来,谁的总分高谁就获胜。

9号选手总分:8.65+0.40≈9分,9分<9.43分,答:5号选手的总分高第二种:分别比较两人的专业得分和综合素质得分。

专业得分:9号选手比5号选手多8.65-8.55=0.1(分)综合素质得分:5号选手比9号选手多0.88-0.40=0.48(分)0.48分>0.1分答:5号选手的总分高。

3.教师进一步追问:你同意这两位同学的估法吗?你又是怎么估的呢?可能有的同学还有其他估法,只要合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歌手大赛。

(教材第16、17页)
1. 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 使学生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能够正确地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能够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多媒体课件。

1.口算练习。

13×5=29×6=34×7=9×25=56×3=24×4=
25×6= 210÷3= 400÷8= 36÷4= 186÷3= 124÷2=
2.请四名学生计算并说明计算方法。

2.6+5.4 6.8+7.4 4.8-2.56-4.5
3.导入新课。

刚才我们对前面的知识进行了复习,今天我们要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

出示教材第16页情景图。

教师:看到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9号选手的总分是多少?
教师:谁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9.05分。

教师:你能说说总分是怎么计算的吗?
学生:专业得分加上综合素质得分等于总分,8.65+0.40=9.05(分)。

教师:你的回答真完整,谁还能再提一个数学问题呢?
学生:谁的总分高呢?高多少?
(1)估一估。

教师:在计算之前,我们先来估一估,谁的总分高一些?
学生:5号选手分高。

教师:你是怎么判断的?
学生:5号选手总分是9.43分,刚才我们算出9号选手得分是9.05分,所以5号选手分高。

教师:哦,这个同学通过计算得出结论:5号选手得分高。

那么不通过计算你还有其他办法判断他们谁的成绩好吗?
学生:也可以,因为5号选手的专业得分虽然比9号选手低,但是只是低了0.1分,但是综合素质得分5号选手得分比9号选手高很多,所以5号选手得分高。

教师: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
学生:同意。

教师:刚才的同学,你真棒,分析得很完整。

在生活中,很多时候不能准确计算,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通过估算推算出它的大致结果。

(2)算一算。

教师:5号选手的得分高,到底高多少呢?需要我们一起来算一算,请你们先在练习本上试一试吧。

(3)全班交流。

教师:谁能说说你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学生:8.65+0.40=9.05(分)9.43-9.05=0.38(分)
8. 6 5
+ 0. 4 0
9. 0 5
9. 3
- 9. 0 5
0. 3 8
教师:你能介绍一下你的方法吗?
学生:我先算出9号选手的总分,再用5号选手的总分减去9号选手的总分。

教师:他的方法你们同意吗?还有别的方法吗?谁来介绍一下?
学生:我是用综合算式来计算的,算式是9.43-(8.65+0.40)。

教师:在算式中加了一个小括号,同学们能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吗?
学生1:小括号里算式8.65+0.40表示9号选手的总分。

学生2:我想先算加法再算减法,所以加了小括号。

教师:不加小括号行吗?
学生:不行,去掉小括号就要先算减法了。

教师:谁能说一说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样的?
学生: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教师:你们能尝试着计算上面的算式吗?
学生:9.43-(8.65+0.40)
=9.43-9.05
=0.38(分)
教师:还有别的列式方法吗?
学生:9.43-8.65-0.40
教师:上面的算式又怎么计算呢?
学生:没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教师:你们能计算出上式的结果吗?
学生:9.43-8.65-0.40
=0.78-0.40
=0.38(分)
教师: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有小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没有小括号的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又要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教师:笑笑是这样算的,8.65-8.55=0.10(分),0.88-0.40=0.48(分),0.48-0.10=0.38(分)。

你能说出每一步的意思吗?
学生:8.65-8.55=0.10(分)表示9号选手的专业得分比5号选手的高0.10分,
0.88-0.40=0.48(分)表示5号选手的综合素质得分比9号选手的高0.48分,
0.48-0.10=0.38(分)表示5号选手的总分比9号选手高0.38分。

教师:你们会计算4.6+12.3+5.8和15-(1.2+3.90)吗?小组之间互相谈论,把结果整理在练习本上。

学生小组之间谈论,集体订正,再次剖析理由。

教师:通过以上几道题的计算,你们知道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吗?
学生:小数混合运算。

(板书: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师:谁能说一说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学生: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没有小括号的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教师:它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比怎样呢?
学生: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歌手大赛
9.43-(8.65+0.40) 9.43-8.65-0.40
=9.43-9.05=0.78-0.40
=0.38(分) =0.38(分)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没有小括号的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A类
1. 计算下面各题。

3.56-2.14+7.59-(3.28+
4.72)72-34.5-2
5.5 4.67+(5.68-3.46)
2. 妈妈买了1块面包和1瓶酱油,她交给售货员8元。

请你算一算,售货员应找妈妈多少元?
(考查知识点: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能力要求:会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B类
1. 妈妈带160元钱到商场购物,买书花了89.85元,买了一支钢笔花了8.5元,她还剩多少元?
2. 星期天,乐乐要去书店买书,再去外婆家看望外婆,然后回家。

(1)笑笑一共要走多少千米的路?
(2)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

(考查知识点: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能力要求:会运用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