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青岛港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基于SWOT分析的青岛港物流发展分析

基于SWOT分析的青岛港物流发展分析

基于SWOT分析的青岛港物流发展分析SWOT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战略管理工具,通过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发现其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制定出相应的战略。

而青岛港作为中国最大的综合性港口,其物流发展备受关注。

通过SWOT分析,可以全面了解青岛港物流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青岛港的物流发展提供参考。

一、青岛港物流发展的优势青岛港作为中国最大的综合性港口之一,具有以下物流发展的优势:1.地理位置优越:青岛港位于中国东海沿岸,地理位置优越,是连接中国与东北亚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2.设施完备:青岛港拥有现代化的码头、仓储设施和配套设施,能够有效支持大型船舶的停靠和货物的装卸。

3.物流网络完善:青岛港通过铁路、公路和水路与内地各个地区连接,形成了完善的物流网络,有利于货物的流通和分配。

4.政策支持:青岛港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政策优惠和金融扶持等方面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

二、青岛港物流发展的劣势尽管青岛港具有上述的优势,但在物流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劣势:1.竞争压力大:青岛港周边有多个港口,竞争激烈,对青岛港的物流发展造成一定的挑战。

2.环境保护问题:物流活动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青岛港需要更多的投入用于环保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

3.人才短缺:青岛港物流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持,但受局部地区的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限制,物流发展受到一定限制。

三、青岛港物流发展的机会青岛港在物流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机会:1.国际贸易机遇: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青岛港有机会成为中国与东北亚、东南亚、欧洲等地区的重要贸易枢纽,物流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2.产业转移机遇:中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成熟,部分产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青岛港有机会成为这些地区的物流中转站,为青岛港物流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

四、青岛港物流发展的威胁尽管青岛港有机会,但也需要面对一些威胁:1.经济形势不确定:受国际经济环境和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青岛港的物流业发展受到不确定性的影响。

基于SWOT分析的青岛港物流发展分析

基于SWOT分析的青岛港物流发展分析

基于SWOT分析的青岛港物流发展分析青岛港作为中国重要的港口之一,一直以来都致力于物流发展。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物流业的竞争愈加激烈,为了保持其竞争力,青岛港需要进行全面的SWOT分析来确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及机会和威胁,以此为基础,制定出有效的物流发展战略。

优势青岛港拥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之一。

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便于货物的集散和运输,在港口周边地区拥有广阔的物流基础设施。

此外,青岛港引入了最新的技术,保证了高品质、高效率的物流服务。

港口还具有强大的金融服务能力,并且建立了完善的信用体系。

这一切都为青岛港在物流市场上获得了竞争优势。

劣势青岛港在物流上具有很大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劣势。

例如,近年来随着国内物流网络的不断完善,原本依赖国际货运的港口,渐渐失去了部分市场。

其次,青岛港在市场营销方面相对薄弱,未能正确把握市场机遇,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此外,与其他港口相比,青岛港的运营成本较高,对企业投资回报存在一定挑战。

机会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物流市场也在不断增长。

特别是在国际贸易的背景下,物流需求更加强烈。

只要青岛港抓住机遇,准确预测市场需求,就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客户。

另外,青岛港与新兴市场的贸易交流也日益增加,有助于拓展市场并提高收益。

威胁青岛港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威胁。

一个重要因素是竞争对手,随着其他港口市场份额的稳步增长,青岛港必须寻求新的增长领域来保持竞争力。

另外,全球政治经济环境的不稳定性也对青岛港的发展构成了潜在威胁。

如贸易壁垒、政策调整等因素可能影响青岛港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

结论通过SWOT分析,可以看出青岛港在物流领域具备很大的优势,如地理位置和国际贸易环境的影响等。

但也存在一些劣势,青岛港需要加强市场营销策略,降低成本等方面来提高竞争力。

在机遇和威胁方面,青岛港应该遵循市场需求的变化情况,不断拓展业务范围,加强与新兴市场的联系,并针对市场变化做出调整。

我为港口发展解难题清单

我为港口发展解难题清单

我为港口发展解难题清单
【最新版】
目录
一、港口发展的重要性
二、当前港口发展面临的问题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建议
四、结论
正文
一、港口发展的重要性
港口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港口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货物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还能推动区域经济的繁荣,促进国际贸易往来,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强大动力。

二、当前港口发展面临的问题
1.港口基础设施不完善:部分港口设施陈旧,难以满足现代物流需求,导致货物运输效率低下。

2.港口布局不合理:一些港口之间的距离过近,资源重复建设严重,影响整体运营效率。

3.港口服务水平不高:在港口服务方面,部分港口的服务质量、效率和专业化程度仍有待提高。

4.环保问题:港口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等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建议
1.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政府应加大对港口基础设施的投入,推动港口设施的现代化改造,提高货物运输效率。

2.优化港口布局:通过政策引导,推动港口资源整合,合理规划港口布局,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3.提升港口服务水平:推动港口企业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升专业化水平,打造国际一流的港口服务品牌。

4.强化环保监管:加强对港口环保的监管,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推动绿色港口建设。

港航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港航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港航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随着全球化和经济发展的进程,港口和航运行业在全球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尽管港航企业发展迅猛,但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讨论港航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一、港航物流效率低下港航物流效率低下是港航企业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

主要原因在于设施不完善、操作不规范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因素。

这导致了货物滞留、装卸效率低下以及成本增加。

应对策略:1.改善港口和码头设施,提高装卸效率。

投入资金更新设施,增加自动化设备,提高装卸速度和效率。

2.优化操作流程。

建立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和效率。

3.加强信息共享和协同。

建立港口物流信息平台,提供实时信息共享,协调各环节的运作,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问题。

二、港航安全风险高港航安全风险是港航企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港口和船舶的特殊性,安全事故可能会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环境污染等后果,给企业带来巨大影响。

应对策略:1.加强安全意识和培训。

提供全员参与的培训,加强员工安全意识,掌握相关操作规程,提高应急能力。

2.引入先进技术。

利用先进的监控技术,实时监测港口和船舶的安全状态,及时发现风险和隐患,进行预警和干预。

3.加强合作与协调。

港航企业之间以及港航企业与相关政府部门之间加强合作与协调,共同推动港航安全管理,共享资源和技术。

三、港航环境污染问题港航企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伴随着环境污染问题。

船舶通过燃烧燃油排放废气、港口大量物流运输带来噪音和霾等问题,给港口周边地区的环境质量造成了负面影响。

应对策略:1.推广清洁能源技术。

逐步引进和使用低污染、低排放的船舶和港口设备,推广清洁能源技术,减少环境污染。

2.推动绿色港口建设。

建设绿色港口,通过改造码头、减少物流过程中的能耗和废弃物排放,实现港口绿色化、可持续发展。

3.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

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对港口和船舶的环境排放进行监测,并建立相应的治理措施,保护周边环境的质量。

试论青岛港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试论青岛港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试论青岛港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沿海港口吞吐量快速增长的原因分析,剖析了沿海港口在国民经济、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了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在港口发展中的指导作用,同时分析了目前沿海港口发展面临的问题;历史阶段对沿海港口的新要求,提出了建议。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coastal port throughput of rapid growth in recent years, analyses the status and function of coastal ports in the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emphasizes the guiding role of the coastal port layout in the port development, and analyzed the coastal port development problems; in the face of the new requirements on the coastal ports of the new historical stage,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关键词:沿海港口发展形势;要求;对策Key words: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coastal ports; countermeasures;目录引言港口经济是以港口为中心,港口城市为载体,综合运输体系为动脉,港口相关产业为支撑,海陆腹地为依托的一种开放型经济;或者说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由港航、临港工业、商贸、旅游等相关产业有机组合而成的一种区域经济。

作为本区域与外界物资和信息交换的重要载体,港口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港口的发展促进了港口城市和腹地的经济快速发展,港口竞争也在日益加剧。

港口投资情况、存在问题及 相关建议

港口投资情况、存在问题及 相关建议

港口投资情况、存在问题及相关建议
近年来,中国港口投资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港口投资面临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其发展。

本文将就港口投资情况、存在问题及相关建议进行探讨。

一、港口投资情况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港口投资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吸引了大量投资。

其中,南方沿海地区的港口投资最为突出,这些港口的发展也极大地推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

此外,北方港口的投资亦开始逐渐增多。

二、存在问题
1. 各地港口建设规划不一致,容易造成港口建设过剩的情况。

2. 随着港口投资的不断增加,港口经营成本也在不断攀升,导致港口的盈利能力逐渐下降。

3. 港口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全,使得港口的运营效率较低,无法满足各类货物的快速运输需求。

4. 部分港口管理混乱,导致一些安全问题的出现,使得港口运营风险较高。

三、相关建议
1. 加强港口建设规划的统一性,避免过度建设。

2. 减少港口经营成本,提高港口的盈利能力。

3. 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港口的运营效率。

4. 强化港口安全管理,减少安全风险的出现。

5. 增加港口的国际化程度,提高港口的综合竞争力。

总之,港口投资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我们加强规划和管理,积极应对存在的问题,使得港口投资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基于SWOT分析的青岛港物流发展分析

基于SWOT分析的青岛港物流发展分析

基于SWOT分析的青岛港物流发展分析青岛港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港口,也是世界十大集装箱港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增加,青岛港的物流产业也迅速发展。

随着市场的竞争加剧,青岛港的物流业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利用SWOT分析方法,对青岛港物流发展进行分析。

一、青岛港物流的优势(Strengths)1.地理位置优越:青岛港位于中国东部沿海,临近黄海,地理位置优越,这为物流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有利于港口货物的进出口。

2.设施完善:青岛港拥有现代化的码头和设施,包括岸线、船舶、起重设备和仓储设施等,能够满足大型船只和货物的运输需求。

3.丰富的资源优势:青岛港周边地区资源丰富,包括石油、煤炭等大宗商品,为青岛港的物流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支持。

4.政府支持:青岛市政府对港口物流业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资金资助,有利于港口的物流业发展。

二、青岛港物流的劣势(Weaknesses)1.运输成本高:由于青岛港距离重要市场较远,运输成本高,尤其是对远洋运输而言,这增加了进出口商品的成本,影响了青岛港的竞争力。

2.港口管理滞后:青岛港在管理体制方面存在一定滞后,部门之间协调不够,港口整体效率亟待提高。

3.环保压力:随着国内外环境监管日益严格,港口的环保压力也在增加,需要更加注重环保治理和可持续发展。

4.依赖单一客户:青岛港的物流业依赖单一客户的情况比较严重,市场竞争风险大。

三、青岛港物流的机会(Opportunities)1. 一带一路政策的推动:青岛港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节点城市,将受益于更大的国际贸易机遇,为港口物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2. 制造业转移:随着中国东部地区制造业成本的上升,许多制造企业开始将业务转移到青岛港周边地区,将为青岛港的物流业带来更多的需求。

3. 产业转型升级:青岛港的物流业也将受益于国内产业转型升级的机会,特别是在智能物流、冷链物流等高端物流领域。

4. 新技术的运用:随着物流科技的不断进步,青岛港可以利用新技术提高港口效率,节约成本,提升竞争力。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1. 空间有限:由于我国沿海地区的港口集聚,港口的土地资源有限,与此同时海运量持续增长。

这导致港口仓储和堆场的面积不足,无法满足物流需求。

2. 物流效率低下:我国港口物流环节繁多,各个环节缺乏有效的协同和信息共享机制,导致物流效率低下。

港口企业之间存在竞争,缺乏合作,增加了物流成本。

3. 港口设施落后:部分我国港口设施老化严重,难以适应现代物流需求。

港口设施维护和更新需要大量投资,但由于市场环境和政策制约,港口运营商在这方面投资不足。

4. 效能低下:一些港口的行政管理效能低下,各部门之间存在沟通不畅、协调不力的问题。

这阻碍了港口物流的快速发展。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项策略:
1. 加强港口规划管理: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港口规划,合理规划港口用地和港口设施,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

加强港口管理,提高港口效能,加快物流运输速度。

2. 推进港口信息化建设:建立港口物流信息平台,实现各港口之间信息的共享和协同,提高物流环节效率。

加强港口与物流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3. 加大投资力度:加大对港口设施的投资力度,对老化的港口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提高港口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港口建设和运营,引入市场机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 加强政府监管:建立健全港口监管体制,严格执法,加大对港口的监管力度,加强对港口运营商的监督。

加强港口环境保护,提高港口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但只要我们采取适当的措施和政策,可以克服这些困难,促进港口物流的健康发展。

青岛市港口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青岛市港口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青岛市港口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一是基础设施供给滞后于经济发展。

近年来,青岛港一直超能力运作,铁矿石、集装箱运输处于严重超负荷运转状态,原油泊位吞吐能力已经饱和。

“十五”期间运输需求高速增长,青岛港码头设施和设备始终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十五”后期新开工项目在时间上相对滞后,影响了港口装卸运输自身发展,同时制约了青岛市港口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是临港工业开发功能拓展不够。

长期以来,传统的装卸运输功能一直是青岛港口的发展主线,受主客观因素制约,港口在物流、信息、临港工业等领域的现代化服务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拓展,尤其是大量优良的海岸线资源在工业化进程中还没能得到充分利用。

除胶州湾滨海范围内传统工业有所发展以外,总体上没有建立起港口与临港产业良好的互动关系,使得港口竞争力难以在传统运输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城市的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

另外,青岛拥有优良港口条件和岸线资源,但现有工业布局和结构却与内陆腹地工业基地基本相同,沿海临港布局特色和优势不明显,虽是运输大港,但不是功能强港。

三是港口航运产业层次低链条短。

围绕港口系统发展形成港口航运产业链是世界海运业发展的总趋势。

青岛港目前强大的港口服务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附加值较低,在具有资本、技术密集的现代港口物流、航运交易和海运服务业发展方面还相对滞后。

四是集疏运网络建设相对滞后,制约了港口经济能量的集聚和辐射。

现有的集疏运网络在通过能力、通达性和管理的衔接协调等方面尚难以满足港口经济发展的要求。

集疏运网络与枢纽建设不匹配,影响青岛港货物运输集散功能的充分发挥和城市经济能量集聚和辐射的范围和能力,进而制约青岛市港口经济的发展。

五是港区布局与城市产业布局衔接不紧,先导性作用未充分发挥。

东岸老港区受城市发展和自身条件局限,装卸运输功能面临逐步调整、搬迁的压力;西岸前湾港区未开发岸线资源所剩不多,难以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港口资源不足的矛盾开始显现。

港航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港航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港航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增长,港航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是港航企业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将分析港航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技术落后及装备不足港航是一个高度技术化的行业,现代化的港口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来实现高效运作。

一些港航企业的技术水平和装备设施相对落后,无法满足现代化港口的需求。

应对策略:1. 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港口技术和设备。

2. 建立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关系,推动科技创新。

3. 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提高企业的科研能力。

二、港口容量不足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增加,港口的货物吞吐量也在不断增长。

一些港口的容量已经达到甚至超出了极限,无法满足贸易需求。

应对策略:1. 扩大港口的总体规模,增加泊位和堆场面积。

2. 推行港口集装箱自动化操作系统,提高港口运作效率。

3. 引导货物流向其他港口,缓解繁忙港口的负载压力。

三、港口运营效率低下一些港航企业的运营效率较低,吞吐能力和服务质量无法满足客户需求,影响了港口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应对策略:1. 优化港口物流流程,提高货物的装卸效率。

2. 引入港口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港口运营的全面监控和管理。

3.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工作技能和服务水平。

四、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港口的运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对周边的环境造成污染,并且可能破坏生态系统。

应对策略:1. 推行清洁生产措施,降低废气和废水的排放量。

2. 加强固体废物的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

3. 推动绿色港口的建设,保护周边的生态环境。

五、竞争压力和国际市场开拓难度大港航业是一个全球化的行业,国际竞争非常激烈。

一些港航企业面临着来自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同时也面临着扩大国际市场的困难。

应对策略:1. 加强港口品牌建设,提高港口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 推动政府出台支持政策,降低港口企业的运营成本和税费负担。

3. 积极参与国际港口合作,拓展国际市场。

我国沿海港口发展建设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沿海港口发展建设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沿海港⼝发展建设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对策建议 近年来,环境保护部环境⼯程评估中⼼在进⾏全国沿海港⼝建设项⽬技术评估和参与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审查的同时,对重⼤港⼝建设项⽬进⾏了较为系统地调研。

在调研中发现,“⼗⼀五”以来,沿海港⼝建设速度较快,在取得各⽅⾯的优异成就的同时,部分近岸海域资源环境承载⼒⽔平下降,港⼝建设与海洋⽣态保护的⽭盾⽇益突出,局部海域环境风险增⼤,需要在今后的环境保护⼯作中予以重视。

问题⼀:部分港⼝空间布局同质化,影响岸线环境资源有效利⽤ 港⼝扩张占⽤岸线的发展模式仍显粗放,岸线集约性利⽤⽔平仍然不⾼。

部分地⽅政府希望以港⼝经济拉动经济快速增长,局部地区港⼝建设过热,在岸线利⽤上没有统筹考虑,造成了局部区域港⼝空间布局的不合理,突出表现为港区空间布局同质化问题,影响岸线和环境资源的有效利⽤。

问题⼆:临港产业的重化⼯发展特征,威胁近岸海域环境质量 港⼝⼤宗货物运输的优势导致临港⼯业成为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重点。

黄、渤、南海沿岸部分区域⽯化、钢铁等项⽬分布密度较⾼,城市的发展、重⼯业企业遍地开花的布局⽅式与近岸海域环保⼯作的⽭盾⽇益突出,近岸海域⽔环境质量⾯临进⼀步恶化的巨⼤压⼒。

问题三:油品和⽯化码头数量与仓储量快速增长,环境风险加⼤ 我国⽯油化⼯沿海仓储密集布局、船舶运量⼤幅增加将使得环境事故风险⽔平上升,航道、港⼝码头、仓储罐区和靠近海域的⽯化企业等对海域存在潜在溢油环境风险,⼀旦发⽣陆域溢油⼤量⼊海或重⼤船舶溢油事故,较难控制,将严重危胁到海湾的⽣态安全。

问题四:港⼝建设与近岸海域⽣态保护之间的冲突加剧 港⼝建设占⽤⼤量滩涂、林地等⾃然⽣态⽤地以及⼤规模围填海活动导致的滨海湿地⽣境破坏,是近岸海域⽣态系统功能受损的重要原因。

“⼗⼆五”时期,我国沿海港⼝将重点开发建设⼀批新港区,这些港区⼤多是在原有⾃然岸线基础上开发建设,对于沿海湿地,⽔⽣物种的保护都会产⽣⼀定影响。

我国沿海港口发展建设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沿海港口发展建设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沿海港口发展建设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对策建议一、部分港口空间布局同质化,影响岸线环境资源有效利用二、临港产业的重化工发展特征,威胁近岸海域环境质量三、油品和石化码头数量与仓储量快速增长,环境风险加大四、港口建设与近岸海域生态保护之间的冲突加剧五、关键环保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进缓慢六、港口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体制有待完善鉴于沿海港口发展建设存在的环境问题亟待解决,我们建议一、加强规划引导,优化港口空间布局二、加大治污力度,防止港口近岸海域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三、加强沿海溢油环境风险应急体系建设四、建立港口行业环境准入机制,切实确保生态岸线五、研究解决突出环保技术问题,树立生态示范港口工程样板六、建立新型港口环保管理体系,加强全过程监督管理The main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the coastal port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existence and SuggestionsFirst, part of the port space layout homogenization, the effective use of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affect shoreline Second, the development of heavy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rt industry, threatening offshore environmental qualityThird, the number of oil and petrochemical terminals with storage capacity of rapid growth, the environment and increased riskFourth, port construction and offshore areas of conflict between ecological protection intensifiedFifth,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key environmental technologies advance slowlySixth, port construction project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needs to be improvedIn view of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coastal port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o be solved, we recommend First, strengthen planning guidance, optimize the layout of the port spaceSecond, increase pollution control efforts to prevent further deterior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coastal waters harborThird, to strengthen coastal oil spill emergency response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risksFourt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ort industry environmental access mechanism, to ensure the ecological coastline Fifth, study and solve outstand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issues and establish ecological demonstration model port projectSixth, establish a new port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strengthen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entire process总之,港口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是主流,港口未来朝着自动化、专业化进一步延伸,现在推行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港口的发展也要遵循这一道理。

基于SWOT分析的青岛港物流发展分析

基于SWOT分析的青岛港物流发展分析

基于SWOT分析的青岛港物流发展分析青岛港是中国重要的港口之一,也是山东地区最大的港口,其物流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

本文将基于SWOT分析对青岛港物流发展进行分析。

一、SWOT分析1. 优势(Strengths):(1)地理位置优越:青岛港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是连接华北、华东和西南地区的重要节点,地理位置优势明显。

(2)完备的港口设施:青岛港拥有深水航道和多个现代化装卸设施,能够容纳大型船舶和进行多种货物的装卸操作。

(3)优化的物流网络:青岛港在国内外建立了广泛的物流网络,与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关系,物流渠道多样化。

2. 劣势(Weaknesses):(1)物流信息化程度低:目前,青岛港的物流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无法满足快速、高效的物流需求,与一些先进港口相比存在差距。

(2)港口吞吐能力不足:由于青岛港货物吞吐量的增长较快,港口的运力和装卸设施的容量已经达到或接近饱和状态,在高峰期无法满足货物的快速装卸需求。

3. 机会(Opportunities):(1)国家政策支持:中国政府一直鼓励发展物流业,并提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青岛港作为国内重要港口之一,将受益于这些政策的支持。

(2)Belt and Road倡议: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青岛港将成为连接中国和世界各地的重要枢纽,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1)竞争压力加大:随着其他港口的发展和改善,青岛港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多个港口的竞争压力,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2)环境限制:青岛港位于黄海,环境保护压力较大,港口的发展必须兼顾环境保护,这将增加物流发展的成本和难度。

二、分析与建议1. 优化港口设施和提升运力:青岛港应该加大对港口设施的改善和提升投入,增加码头数量和运力,提高货物的吞吐能力,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物流需求。

2. 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青岛港应该大力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引进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提高货物跟踪、运输计划和仓储管理等环节的效率,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务。

港口生产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分析

港口生产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分析

港口生产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分析摘要:随着我国港口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港口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港口生产发展的不断加快,对港口生产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正确把握事故特点与规律,深入认识、分析当前港口生产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科学制定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对策,是当前港口生产安全管理者所应急切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港口生产;安全管理;对策分析一、港口生产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1、思想认识上的几个误区(1)对安全管理目的性认识片面部分管理人员认为安全管理就是查处违章、隐患及事故,主要是安全部门的事,与己关系不大。

事实上,安全管理真正目的在于保证生产流程中人、机、环境等生产要素的安全可靠、和谐统一。

这种片面认识实质是没有将安全生产当作一个整体,进行全面管理。

(2)对违章、事故认识不高这主要有两种表现,一种是事故难免论,认为在高强度高频率的生产条件下,出点事故是必然的,无法避免的;另一种是生产违章论,认为不违章简直无法生产,甚至把违章作为增产、提效的手段。

这两种错误认识,势必造成违章杜绝不了,隐患消除不了,事故避免不了的恶性循环。

(3)对外包用工管理认识不足目前,港口生产大都存在用工外包现象,而且队伍日益庞大,但对于外包用工的安全管理重视不足,出现局部管理不到位、生产安全管理责任主体转移的漏洞,“谁用工、谁负责”原则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继而陷入用工不稳定、事故多发的被动局面。

(4)对港外生产因素管理认识不深港口生产涉及外部因素较多,包括直接参与装卸生产的外部作业人员、车辆、施工修理人员、港区船员及港口协作单位人员等,认为人员复杂难以管理,有的虽也签订了相关安全协议,但在实际执行中出现管理不作为,以包代管,甚至放任自流的安全管理漏洞。

2、安全管理上的几大缺陷(1)安全管理与生产管理存在局部脱节管生产同时管安全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在实际生产组织中,有效分析、布置、检查增产提效的措施多,而相关安全预控措施少,安全管理还没有转移到生产要素控制这一重点上来,缺乏有效的同步动态管理。

浅谈青岛海港空港的优势劣势

浅谈青岛海港空港的优势劣势

浅谈青岛海港、空港的优势和劣势青岛位于山东半岛南端(北纬35°35'-37°09',东经119°30'-121°00')、黄海之滨。

是全国70个大中城市之一,全国五个计划单列市之一。

青岛作为一个海滨城市在海运发展上面拥有它独到的优势。

一、建港自然条件优越,具备港口枢纽潜力。

青岛港是我国少有的天然良港,无泥沙淤积,为不冻港。

所辖岸线843.9公里,其中大陆岸线长730.5公里,岛屿岸线113.4公里,已利用港口岸线31公里。

规划青岛市各类大型综合港区、中小港点及综合旅游港等港口岸线总长约211公里,规划成规模的港口岸线长135公里。

拥有全球最长海岸码头。

青岛港区拥有丰富的建设深水港的资源,与深水航道相接,航道水深达12.3米-21米,仅胶州湾海域就可建设100个深水泊位。

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青岛港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位居东北亚海上交通要冲,位于环渤海经济圈东南端,与日本神户、韩国釜山等著名港口仅一水之隔,处于东北亚港口群体的中心位置,是南来北往船舶的必经之地。

同时,还处于我国三大经济区的交汇处,经济腹地广阔,区位优势明显,是我国沿黄流域最大的出海口。

青岛港陆向腹地辐射北方地区及全国,通过亚欧大陆桥与中亚、东欧、西欧的广大地区连成一体。

同时还拥有广阔的海向腹地。

三、腹地经济水平高。

青岛港腹地工业发达,主要有轻工、纺织、石油化工、机械制造、采掘、冶金等工业。

腹地内矿产资源、建材资源、海产品、农副产品较为丰富。

2007年青岛港的直接经济腹地GDP为3400亿元人民币,间接经济腹地GDP为2.4万亿元人民币。

四、港口硬件水平一流。

青岛港目前主要由青岛老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湾新港区三大港区组成。

现有职工1.6万人,拥有码头15座,泊位72个。

其中,可停靠5万吨级船舶的泊位有6个,可停靠10万吨级船舶的泊位有6个,可停靠30万吨级船舶的泊位有2个。

港航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港航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港航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港航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一、问题:港航设施不完善随着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增长,港航设施的不完善成为制约港航企业发展的首要问题。

港口码头、航道淤塞、港口设施老化等都对港航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带来了负面影响。

应对策略:1. 加大港航基础设施投资,提升港口装卸能力和效率。

2. 推动港口现代化建设,引进先进的港口设备和技术,提高港口服务水平。

3. 加强航道疏浚和维护,保证港口航道安全畅通。

4. 加强港口设施的维修和更新,确保设施的安全可靠性。

二、问题:港航安全风险高港航作为重要的物流环节,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货物的安全和顺利流通。

港航安全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如事故频发,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等。

应对策略:1. 加强港口安全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2. 完善港航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港口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

3. 加强港口安全监管,加大对港航企业的安全检查和监督力度。

4.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合作,共享信息,及时应对港航安全风险。

三、问题:港航服务品质有待提高当前,港口服务品质存在一些问题,如办事效率低、服务态度差等,影响了港口的竞争力和声誉。

应对策略:1. 强化港口服务意识,提高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和素质。

2. 加强港口服务规范化建设,制定和改进相关的服务标准。

3. 提升港口信息化水平,优化办事流程,提高港口服务效率。

4. 加强港口与各相关部门的协作,提供全方位、高效率的综合服务。

四、问题:港航运营成本高港航企业面临着运营成本高的问题,包括劳动力成本、能源成本、设备维护成本等,对港航企业的盈利能力带来了挑战。

应对策略:1. 提高港航运营效益,降低单位货物装卸成本,提高竞争力。

2. 加强航运能源管理,优化运输路径和装卸流程,减少能源消耗。

3. 引进先进的港口设备和技术,提高装卸效率,降低设备维护成本。

4.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员工综合素质,提高劳动力效率。

港航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港航设施不完善、港航安全风险高、港航服务品质有待提高、港航运营成本高等。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港口物流作为中国海上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这些挑战包括港口吞吐能力不足、港口设施老化、港口环境污染等问题。

要想有效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全面认识并分析我国港口物流发展面临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港口吞吐能力不足我国港口的吞吐量一直处于高位运行,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增长,港口吞吐能力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尤其是在一些繁忙的港口,吞吐能力已经远远超出了实际需求,导致了船舶排队等待、货物滞留等问题。

这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了港口物流的效率和质量。

针对港口吞吐能力不足的挑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应对策略:1. 加大基础设施投资。

加大对港口设施的投资,完善港口设施,提高港口的吞吐能力。

2. 采取先进的技术手段。

引进先进的装卸设备和信息化技术,提高港口的作业效率和管理水平。

3. 推动港口协同发展。

加强港口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优化港口布局,实现港口的协同发展。

二、港口设施老化我国的一些港口设施建设时间较早,设施老化,且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货物吞吐需求。

港口设施老化直接影响了港口的效率和安全性,也给港口物流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1. 积极推进港口设施改造。

对老化设施进行改造升级,提高设施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2. 鼓励私营资本参与港口建设。

引入私营资本,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港口建设,加快港口设施的更新换代。

3. 加强对港口设施的维护和管理。

加强对港口设施的维护管理,延长设施的使用寿命,确保港口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港口环境污染随着我国港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港口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大量的船舶排放和港口作业产生的废气、废水等废弃物,对港口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为了应对港口环境污染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环保监管。

加大对港口环保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环保法规,确保港口作业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港口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港口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港口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引言
港口工程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经济和
贸易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然而,港口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常常会遇
到一些常见的质量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
全性,还会对港口运营和货物流通造成不利影响。

本文将介绍港口
工程质量的通病,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港口工程质量通病
1.地基问题:港口工程建设经常需要在软弱的地基上进行,地
基不稳定会导致工程沉陷、变形和破坏。

2.施工质量问题:施工过程中存在工艺不规范、操作不当等问题,如混凝土浇筑不均匀、钢筋绑扎不牢固等。

3.材料质量问题:港口工程所使用的材料质量直接影响工程的
强度和耐久性,材料质量不达标会导致工程出现裂缝、腐蚀等问题。

4.设计问题:港口工程设计不合理、缺乏完备性会导致工程结
构不稳定、承载能力不足等问题。

防治措施
1.做好前期调查和勘察工作,确保对工程地基和周边环境进行全面了解,合理选择建设方案,避免因地基问题导致的质量事故。

2.加强施工管理,制定严格的施工规范和操作流程,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工艺和操作符合标准要求,提高施工质量。

3.严格控制材料质量,采购合格证明的优质材料,并在施工中进行质量把关和监测,确保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4.加强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注重考虑工程的可行性和稳定性,避免由于设计问题引起的质量隐患。

结论
港口工程质量问题严重影响工程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应重视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通过做好前期调查、加强施工管理、严格控制材料质量和科学合理的设计,可以有效预防和解决港口工程质量问题,提高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青岛港港口物流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青岛港港口物流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国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社会生产、物流、商品贸易及其管理也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

港口在国际贸易中起着关键作用,因为它具有陆上和海上中转站的特点。

与此同时,被认为是减少材料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三利润来源”的现代物流业在全球广泛涌现。

港口企业不能局限于传统的装卸,运输,仓储等服务功能,而是向现代物流转型,提供广泛的现代物流服务。

2014年以来,青岛港提出创新经营模式、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发展战略。

在做强港口传统业务的同时,积极拓展新业态,完善现代物流产业链,青岛港具有发展港口物流的优势:港口交通条件好,位置条件优越,发达的基础设施和相关政策支持。

目前,青岛港拥有良好的港口物流发展基础设施,在港口经营方面,建立了青港货运物流公司,整合港口资源,发展现代物流。

本文从青岛港集团港口物流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分析了青岛港集团的内部条件,外部环境,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

首先,分析了青岛港集团港口物流发展的内部条件。

从青岛港口港口吞吐量增长情况,港区泊位分布,集港疏港系统和招揽货源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其次,分析了青岛港集团港口物流发展的外部环境。

分析了世界经济,国内经济,腹地经济对港口吞吐量的影响; 分析国内外大的港口物流发展趋势;然后,分析了青岛港集团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和问题,外部面临的机遇。

最后,从内陆物流园区建设、集疏港物流通道建设、港口电子商务物流、港口合作联盟等方面给出青岛港发展现代港口物流的一些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青岛港,内陆物流园区,港口物流,对策iStudy on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Port Logisticsof Qingdao PortQin Shuping(Logistics Engineering)Directed by Prof. Chen chen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countries are facing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social production, material circulation, commodity trading and its management is and will continue to undergo profound changes. The port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international trade because of its characteristics of land and sea transit stations. In line with this, the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which is considered to be a "third profit source" that reduces material consumption and improves labor productivity, is widely emerging around the world. All the port enterprises cannot be confined to the traditional loading and unloading, transportation, warehousing and other service functions, but toward the modern logistics transformation, providing a diversified of modern logistics services.Since 2014, Qingdao Port proposed innovative business model, vigorously develop the modern logistics strategy. While strengthening port traditional business, and actively expand the new format, improve the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chai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rnal conditions, external environment, existing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Qingdao Port Group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Qingdao Port Group’s port logistic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irstly, it analyzes the internal conditions of port logistics development of Qingdao Port Group. Secondly, it analyzes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port logistics development of Qingdao Port Group.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port logistic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n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port logistics development of Qingdao Port Group, and the opportunities that are facing outside.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port logistics in Qingdao Port are given from the aspects of construction of inland logistics park, construction of logistics port, port logistics and port cooperation alliance.Key Words:Qingdao Port,Inland Logistics Park,Port Logistics,Solutionsii目录第1章前言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1.3 国内外研究概述 (2)1.4 论文的研究内容 (6)1.5 论文的研究方法 (6)第2章相关理论概述 (7)2.1 港口物流 (7)2.1.1 港口物流的概念 (7)2.2.2 港口物流的特征 (7)2.2 内陆物流园区 (8)2.2.1 内陆物流园区的概念 (8)2.2.1 内陆物流园区的特征 (8)2.3电子商务物流 (8)2.3.1 电子商务物流的概念 (8)2.3.2 电子商务与港口物流 (8)第3章青岛港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10)3.1青岛港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分析 (10)3.1.1 港口地理位置 (10)3.1.2 港口的交通状况 (10)3.1.3 吞吐量完成情况 (10)3.1.4 青岛港港口物流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11)3.2 青岛港港口物流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 (12)3.2.1 港口货源腹地严重不足 (12)3.2.2 港口货物到港及离港物流成本较高 (13)3.2.3 港口物流集装箱运输体系落后 (13)3.2.4 忽视了与港口物流链上其他企业的合作 (13)3.2.5 港口电子商务物流业务发展缓慢 (14)3.3 青岛港港口物流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14)3.3.1 当前青岛港港口物流发展面临的机遇 (14)3.3.2 当前青岛港港口物流发展面临的挑战 (15)第4章国内外港口物流发展的成功经验借鉴 (17)4.1 国内港口企业物流发展状况 (17)4.1.1 注重港口内陆腹地建设 (17)iii4.1.2 注重提高港口物流效率 (17)4.1.3 注重港口物流各环节的联合与合作 (17)4.2 国外先进港口物流发展经验 (18)4.2.1 注重建设完善的集疏运网络 (18)4.2.2 注重港口信息化建设 (18)4.2.3 注重提供一站式物流服务 (19)4.3 国内外港口物流发展启示 (19)第5章青岛港港口物流发展对策分析 (21)5.1加强港口内陆物流园区腹地建设 (21)5.1.1 扩大内陆物流园区覆盖区域 (21)5.1.2 健全内陆物流园区发展体制 (22)5.1.3 改善内陆物流园区发展环境 (22)5.1.4 内陆物流园区运营模式 (23)5.2 搭建低成本的重进重出集疏港物流运输通道 (24)5.2.1 搭建进口矿石---出口钢材港口物流集疏港通道 (24)5.2.2 搭建进口原油---出口成品油港口物流集疏港通道 (25)5.2.3 搭建化肥“重进重出”港口物流集疏港通道 (26)5.3 完善集装箱运输体系拓展集装箱物流业务 (27)5.3.1 立足区域营销中心提高服务质量 (27)5.3.2 延伸供应链寻找合作伙伴 (28)5.4 构建港口物流链上下游企业合作联盟 (28)5.4.1 建立港口战略联盟的基础 (28)5.4.2 构建港企纵向联盟 (29)5.4.3 构建港港横向联盟 (30)5.4.4 港口战略联盟实现的路径 (32)5.5 借助互联网+物流提升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水平 (33)5.5.1 加强电子商务对港口物流的拉动作用 (33)5.5.2 借助互联网+推动港口物流转型升级 (34)第6章打造青岛港港口物流的保障措施 (37)6.1 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 (37)6.2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37)6.3 加强资源配置平台建设 (38)6.4 改善区域口岸环境 (39)第7章结论 (40)参考文献 (41)iv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43)致谢 (44)v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工程硕士学位论文1 第1章 前 言1.1 选题背景现代社会,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跨区域、跨行业甚至跨国合作的趋向日益明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青岛港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沿海港口吞吐量快速增长的原因分析,剖析了沿海港口在国民经济、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了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在港口发展中的指导作用,同时分析了目前沿海港口发展面临的问题;历史阶段对沿海港口的新要求,提出了建议。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coastal port throughput of rapid growth in recent years, analyses the status and function of coastal ports in the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emphasizes the guiding role of the coastal port layout in the port development, and analyzed the coastal port development problems; in the face of the new requirements on the coastal ports of the new historical stage,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关键词:沿海港口发展形势;要求;对策Key words: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coastal ports; countermeasures;目录引言港口经济是以港口为中心,港口城市为载体,综合运输体系为动脉,港口相关产业为支撑,海陆腹地为依托的一种开放型经济;或者说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由港航、临港工业、商贸、旅游等相关产业有机组合而成的一种区域经济。

作为本区域与外界物资和信息交换的重要载体,港口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港口的发展促进了港口城市和腹地的经济快速发展,港口竞争也在日益加剧。

青岛作为山东省的经济龙头城市,港口的发展自然是重中之重,因此必须对青岛港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机遇进行具体分析。

一、青岛港发展现状青岛港始建于1892年,是我国特大型港口,是太平洋西海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运输枢纽,由青岛老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湾新港区三大港区组成。

现拥有码头18座,泊位82个,其中,可停靠5万吨级船舶的泊位10个,停靠10万吨级船舶的泊位8个,停靠30万吨级船舶的泊位5个;主要从事集装箱、煤炭、原油、铁矿、粮食等进出口货物的装卸服务和国际国内客运服务,拥有全国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原油码头、铁矿码头和国际一流的煤炭码头、散粮接卸码头;与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

改革开放以来,青岛港实现了跨越发展,港口吞吐量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2000多万吨增至2007年的2.65亿吨,跃居世界大港前十强;集装箱吞吐量从2万多标准箱迅猛发展到2007年的900万标准箱,居全国第三;铁矿石进口量居世界第一位,进口原油量居全国沿海港口第一位;外贸吞吐量居全国港口第二位,是仅次于上海港的我国第二大外贸口岸。

同时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青岛将从煤炭、油气、铁矿石、集装箱四个方面同时建设青岛港,到2010年港口吞吐量达到3.2亿吨。

当前港口发展的态势:按照系统布局规划的思想,沿海煤炭装卸码头,20万吨级以上的原油、铁矿石码头,9个集装箱干线港的规模化集装箱码头等布局建设取得辉煌成就,初步形成了主要物资的合理运输体系。

在总结我国沿海港口发展取得成就的同时,我们也看到:沿海港口建设速度虽然超过以往任何时期,但仍然难以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总能力的不足、大型专业化码头布局尚不完善、深水港难以适应国际海上运输发展需要,港口结构性的矛盾依然存在。

港口基础设施面貌得到较大改善,但是信息技术的利用、现代化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

港口建设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亮点,但港城之间的互相交融已成为较大的环境制约,港口岸线资源、尤其是深水港口岸线资源短缺,新建港区开发难度大。

港口作业效率在不断提高,但环境压力在不断增加,节能减排任务繁重。

二、青岛港发展的SWOT分析SWOT分析法,是由旧金山大学教授于2O世80年代初提出来的,4个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挑战(Threat)。

SWOT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会、挑战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发展策略。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青岛港是我国的天然良港,地处我国环渤海经济圈南边、北有天津、大连港,南有连云港、上海港,东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西连我国中西部地区以及中亚5国,位于我国北方海岸的中央,是我国沿黄流域经济带最大的出海口,是南来北往国际航线的必经之地。

(二)交通发达青岛形成了以港口为枢纽,铁、公、水、管道、航空多渠道的运输体系,使青岛港具有良好的集疏运条件。

铁路运输通过胶济线和胶黄线与全国铁路运输网相联,公路运输通过济青、环胶州湾、青烟高速公路与全国公路运输网相联。

第二条亚欧大陆桥开通,使青岛成为亚欧大陆桥东端桥头堡之一,为中亚、西亚及欧洲之间的贸易提供了最便捷通道。

总之,目前青岛己形成以海港和空港为枢纽,以铁路、公路为基干的连接全国和世界各地的立体交通网络。

(三)港口腹地广,资源丰富,工业门类齐全青岛港的经济腹地为青岛市、山东省及河南、河北和山西省部分地区,青岛港腹地内工业较发达,主要有轻工、纺织、石油化工、机械制造、采掘、冶金等工业。

腹地内矿产资源、建材资源、海产品、食品、冻货、农副产品较为丰富。

现在青岛已是一个以轻纺工业、外贸、海洋科研和风景旅游为主要特色的城市。

(三)辐射世界主要港口的定期直达航线和基本的航班密度青岛港与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是中国沿黄河流域和环太平洋西岸重要的中转港、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运输枢纽。

已形成较发达的,比较规范的区域航运市场。

三、未来港口面临的发展形势(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工业化要求沿海港口加快发展当人均GDP为1000~4000美元时进入工业化进程加快发展的时期,重化工业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对能源、原材料和工业品等的运输需求增大,要求沿海港口继续扩大规模、提高效率、完善功能,以满足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

(二)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提高国际竞争力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提高我国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将使我国今后生产力布局的重点仍在沿海地区。

需要利用国际资源的冶金、石化等基础产业仍集中在沿海地区发展;为降低运输成本,提高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面向国际市场的加工工业在沿海地区集中发展的同时,将通过运输通道向内陆地区辐射。

这些不仅要求沿海港口要满足外贸运输量快速增长的需要,同时要适应国际海上运输专业化、大型化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快规模化、集约化港区和大型专业化码头的建设,围绕港口形成现代物流基地。

(三)国家区域经济发展重大战略的实施要求发挥沿海港口优势党中央提出的东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重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要求沿海港口率先发展,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海上运输的需求;东部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能够更好地辐射、带动中部地区崛起和西部地区大开发。

这些要求沿海港口更大地发挥对外交流的窗口作用,为中西部发展外向型经济和连接国内外市场提供运输保障。

(四)发展综合运输体系促进现代物流发展沿海港口是综合运输大通道的节点,也是国内、国际交往的重要枢纽,主要港口的发展建设将促进综合运输大通道的形成。

在全球范围内降低物流成本已成为提高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参与国际竞争必须加快以港口为节点的现代物流的发展。

这些要求沿海港几在发展中加强与铁路、公路、内河水运、管道、航空等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通过基础设施和信息化等建设,搭建现代物流平台。

(五)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港口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目标要求港口转变发展模式,走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土地、岸线等资源不足是沿海港口今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沿海大部分港口处于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中心城市,环境质量、安全保卫、生活空间等要求越来越高。

这些要求沿海港口转变粗放型发展模式,走集约化发展道路,并利用科技进步提高港口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港口发展的现代化水平,创造优美的环境,实现港口的可持续发展。

四、应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加快港口发展的对策建议分析我国港口发展历程,我国港口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改革开放,离不开全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紧紧抓住了各个历史机遇,将沿海港口置身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潮中,突出国家在规划与政策中的指导作用,利用市场机制,发挥了沿海港口应有的作用。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沿海港口的发展目标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适应进一步扩大开放、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满足国家实施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需要,着力提升沿海港口的现代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充分发挥沿海港口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并与其他运输方式共同构建布局合理、衔接顺畅、重点突出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

为此,建议采取的对策是:4.1继续加大沿海港口的布局建设力度,在尽短的时间内实现安全可靠的煤炭运输体系;20万吨级以上原油和铁矿石接卸码头的布局和能力适应外贸进口原油和铁矿石运输的需要;集装箱干线港规模化港区基本形成;沿海港口航道条件大幅度改善;保税、加工、现代物流和临港工业等多种功能进一步拓展;管理水平、装备水平、服务水平等进一步提高,为港口现代化奠定基础。

4.2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在大型专业化码头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的港口设施,加大港口技术改造力度,通过专业化改造或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港口的有效供给能力;积极推动老港区的功能调整,适应专业化、大型化、集约化的运输发展要求;整合现有低效率的业主自建码头资源,利用市场手段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大力提高港口公用设施服务水平。

4.3发挥港口群的作用,促进区域港口之间的资源整合。

在新一轮的港口建设高潮中,现有的主枢纽港大部分面临资源、环境的双重压力。

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合作开发港口岸线是新时期沿海港口发展的热点。

目前上海港与舟山港、宁波港与舟山港、厦门港与漳州港、山东省、辽宁省等都在尝试跨行政区域的联合开发港口。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打破行政界限,互相之间联合、资源整合,共同建设布局合理、优势突出、能提高地区港口整体实力的规模化港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