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学第七讲立法制度主讲人中央党校政法部王雅琴89页PPT
宪 法 学PPT课件

宪法的定义:宪法是规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 是民主制度法律化,集中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 和利益,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反映政治力量实 际对比关系的国家根本大法。
14
第二节 宪法的分类
一、传统的宪法分类
(一)宪法是否具有 1、成文宪法 2、不成文宪法 3、刚性宪法 4、柔性宪法 (二) 1、钦定宪法 2、民定宪法 3、协定宪法 二、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分类法 资本主义类型的宪法 社会
25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人民 民主专政的领导核心
一、党在国家生活中的领导者地位: 1、中国共产党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 核心,在国家生活中起着领导的作用。 2、党的领导方式——使党的主张经过法定 程序变成国家意志。 二、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巩固人民民主 专政的根本保证。
26
第三节 爱国统一战线
40
第二节 我国选举制度的历史发展
各级人大每届任期5年
41
我国选举制度的民主原则
社会主义国家的选举制度确认了普遍、 平等、直接、秘密这四项原则。 我国宪法、组织法、选举法也作了明确 规定。
一、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 二、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 四、无记名投票(秘密投票)。
15
第一章作业布置
一、名词解释:
1、成文宪法 2、不成文宪法 3、刚性宪法 4、柔性宪法 5、钦定宪法 6、民定宪法 7、社会制度 8、国家制度 9、宪法规范 二、问答题: 1、为什么说宪法是根本大法? 2、宪法规范有哪些主要特点?
16
第二章 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本章的重点: 一、资本主义宪法发展的四个阶段; 二、建国以来宪法发展的历史以及四部宪 法的比较;
23
第三章 国家性质
宪法学PPT

现行宪法由四部分构成
现行宪法由四部分构成:
• 1、序言和总纲 • 2、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 3、国家机构 • 4、国旗国徽首都国歌
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有哪些?
请你说说看?举手发言哟!
例如:
《道路交通安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劳动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环境保护法》、 《刑法》、《合同法》、《文物保护法》 、 《婚姻法》、《商标法》……
7
为什么要遵守法律?
遵守宪法,可以更好地维护我们的生命安全。 法律的保护使天更蓝、草更绿、水更清,大自然更加和谐。 法律的保护让我们快乐地成长,拥有幸福的生活。 法律的保护使我们的社会运行有序,和谐相处,健康发展。 只有遵守宪法,宪法才会保护我们。
我们怎么做?
遵守《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守法行为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认真学法,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孩子。
17
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性: • 1.宪法是全国人民必须遵守的最高行为准
则。 • 2.维护宪法尊严,就是维护人民的利益;
遵守宪法,就是服从人民的意志 。
知识问答
3、第一个法制宣传日是哪一年?
A 2001年 B 2002年 C 2003年 D 2004年
正确答案:A
4、以下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是?
A 边开车边打手机 B 行人过马路时遵守红灯停、绿灯行 C 高速公路上开车时不占用应急车道 D 开车时系好安全带
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ppt课件

国建立,并通过了《中国人民政
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确立
了我国建国后的国家制度和社
会制度的基本原则,规定了国家
的基本政策和人民的权利义务,
带有宪法和纲领的双重性质,既
是各党派共同争斗的政治纲领,
又是起着确立国家制度作用的
临时宪法。毛泽东当时说:“这
是 我 们 国 家 现 时 的 根 本 大 法 。pp”t课件
ppt课件
12
国家机构
第一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第三节 国务院 第四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 第五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第六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第七节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ppt课件
13
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ppt课件
14
维护宪法权威 当好国家公民 第七课
ppt课件
1
“宪法日”
12月4日,是中国的“宪法日”。 之所以确定这一天为“宪法 日”,是因为中国现行的宪法, 在1982年12月4日正式实施。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 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经表决 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 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设立每年 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
ppt课件
4
我国宪法的构成序权公来自言利民与
与的
总
义基
纲
务本
国
国国
家
徽旗
机
首国
构
都歌
ppt课件
5
序言部分
我国的宪法序言部分一共有1799字,在全世界 宪法的序言中算是字数比较多的。例如美国宪法 序言只有“我们合众国人民,为建立更完善的联 邦,树立正义,保障国内安宁,提供共同防务, 促进公共福利,并使我们自己和后代得享自由的 幸福,特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本宪法。”67个字。
2024版宪法学课件

04
国家机构及其职权
国家机构组成及职权划分
国家机构组成
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 等。
职权划分
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关系
中央国家机构对地方国家机构实行统 一领导,地方国家机构在中央国家机 构的统一领导下,依法自主管理本行 政区域内的各项事务。
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由不同 的国家机关行使,形成权力分立与制 衡机制。
国家机构改革与发展趋势
国家机构改革
包括精简机构、转变职能、提高效率等方面,旨在构建更加高效、廉洁、服务型政 府。
发展趋势
国家机构将更加注重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发展,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现代化。同时,加强国家机构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权力结构和运 行机制。
05
宪法实施与监督保障
宗教信仰自由
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 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
监督权
公民享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或 者检举的权利。
公民基本义务概述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遵守宪法和法律
公民有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维 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02
立法保障
国家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为公民基 本权利提供法律保障。
01
03
司法保障
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 权,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社会保障
国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公 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 情况下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05
04
行政保障
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保障公民的各项 权利得以实现。
宪法学课件
目录
• 宪法基本概念与原则 • 国家基本制度 • 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 • 国家机构及其职权 • 宪法实施与监督保障 • 当代中国宪政建设展望
2024版宪法学完整版教学课件全套ppt教程

国家机构的改革与完善
国家机构改革的目标
建立高效、廉洁、公正、透明的国家机构,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水 平。
国家机构改革的措施
包括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司法 体制改革等。
国家机构完善的方向
加强国家机构的监督制约机制,完善国家机构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权力制约的方式
权力制约的方式主要包括分权制衡、监督制度、选举制度等。这些方式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手 段对国家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确保权力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权力制约的意义
权力制约原则的确立,对于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保障人民的权利和自由,以及维护社会的 公正和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CHAPTER 03
宪法制度
通常指国家代议机关和国 家行政机关贯彻落实宪法 内容的活动。
宪法的适用
通常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司 法活动中贯彻落实宪法内 容的活动。
宪法的遵守
指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 织和公民个人严格依照宪 法规定从事各种行为的活 动。
宪法实施的保障措施
政治保障
执政党带头遵守和执行宪法是宪 法实施的政治保障。
法律保障
通过实行违宪审查制度和宪法诉 讼制度来保障宪法的实施。
基本人权的意义
基本人权原则的确立,对于保障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维 护人的尊严和价值,以及促进社会的公正和进步具有重要 意义。
法治原则
01 02
法治的概念与内涵
法治是指国家以法律为最高权威,通过法律手段来治理国家和社会的一 种治理方式。它强调法律的普遍性、公正性和权威性,是现代国家治理 的基本方式。
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专门机 关
宪法解释的方法
文义解释、历史解释、体系解 释、目的解释
2024版宪法学全套优质课件

15
公民社会经济权利
财产权的概念和内Biblioteka 休息权的概念和内容劳动权的概念和内容 物质帮助权的概念和内容
2024/1/28
16
公民义务与责任
01
02
03
04
公民义务的概念和特征
2024/1/28
公民义务的分类和内容
公民责任的概念和内容
公民违反义务的法律责 任
17
04
国家机构及其职权
2024/1/28
2024/1/28
12
03
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
2024/1/28
13
公民基本权利概述
公民基本权利的概念和特征
公民基本权利的分类和内容
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和保护
2024/1/28
14
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
01
02
政治权利的概念和内容
政治自由的概念和内容
2024/1/28
03
04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 行、示威自由
3
行政机关的组织结构 一般采取层级制,分为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 机关。
2024/1/28
21
司法机关及其职权
2024/1/28
司法机关的含义
司法机关是指依法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国家机关。
司法机关的职权
包括审判案件、监督法律实施、维护社会公正等。
司法机关的组织结构
一般分为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审判机关负责审理案件,检察机 关负责法律监督。
宪法学全套优质课件
2024/1/28
1
目 录
2024/1/28
• 宪法基本概念与原则 • 国家基本制度 • 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 • 国家机构及其职权 • 宪法实施与保障 • 国际视野下的宪法学研究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远程教学讲课提纲·《宪法学》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远程教学讲课提纲·《宪法学》第一讲:宪法宪治(政)与宪法原则主讲人:中央党校政法部副教授王雅琴一、什么是宪法?(一)宪法国家根本大法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最为根本性的内容,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是其他法律制定的前提和基础。
从内容规定、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不同于其他法律。
宪法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是一切国家机关、团体和组织以及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核心也是依宪治国,宪法具有最高权威,神圣不可侵犯。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二)宪法的形式1、宪法典:当今世界有150多部宪法典。
2、宪法性法律:组织法、选举法等。
3、宪法惯例:如英国议会与政府的关系、美国总统的任期、国家元首的继任。
4、宪法判例:如美国的违宪审查产生的宪法判例。
(三)宪法的分类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宪法进行不同分类。
1、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2、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3、其他分类:如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协定宪法二、宪治(政)宪政就是以正当性宪法为前提,以民主为核心,以法治为背景,以人权为目标,国家权力依照宪法有序运作的政治状态。
从宪政与民主、宪政与法治、与人权、与宪法的关系分析中,剖析宪政的内涵。
(一)宪政与民主1、二者原本是有很大差别的:作为社会现象:产生的时间不同;作为理论形态:不同的主张和目标、2、二者有共同的道德基础:因此二者可以也必须结合起来。
(二)宪政与法治法治的涵义;政府守法与宪法至上是法治的核心。
(三)宪政与人权1、二者在宪法理论上是天然联系的;2、人权通过权利实现。
三、宪法与宪政宪法与宪政并不必然对应。
从宪法到宪政的条件是:有正当性的宪法;此宪法以最高权威得到实施。
为了实施宪政,各国建立一系列行宪制度。
四、中国现实的宪法问题(一)公民宪法权利的司法保护(二)依宪执政与执政能力(三)完善宪法监督制度五、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人们在制定和实施宪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最基本准则。
宪法学教全套课件(完整)

行政机关及其职权
2024/1/25
行政机关的地位和作用
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负责执行国家的法 律和政策,管理国家事务。
行政机关的职权
包括制定行政法规、规章,发布决定和命令,管理经济、 文化和社会事务等。
行政机关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依法行政是行政机关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保障行政机关在 法定权限范围内行使职权,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 合法权益。
法治政府建设
政府依法行政、科学决策 、民主监督等方面取得显 著进展,法治政府建设不 断深入。
25
当前面临挑战和问题分析
宪法实施监督机制不完善
当前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存在诸多不足,如监督主体不明确、监督 程序不规范等。
公民宪法意识不强
部分公民对宪法的认知和理解不足,缺乏遵守和维护宪法的自觉性 。
违宪行为查处不力
18
司法机关及其职权
司法机关的地位和作用
司法机关的职权
司法机关是国家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 的总称,负责审判案件和检察工作, 维护社会公正和法律权威。
包括审判权、检察权、侦查权等。
司法机关的组织和活动 原则
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是司法机关 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保障司法机关依 法独立公正地行使职权,不受任何行 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同 时,司法机关还应当接受人民代表大 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确保司法 公正和权威。
对于违反宪法的行为,缺乏有效的查处机制和惩罚措施。
2024/1/25
26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和展望
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
建立健全的宪法实施和监督机制,确保宪法 得到全面、有效的实施。
提高公民宪法意识
通过教育、宣传等多种途径,提高公民的宪 法意识和法治观念。
2024年度《宪法学》全套课件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监督 宪法实施,对违宪行为进行审 查和纠正,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和权威性。
26
完善我国宪法监督体系建议
加强宪法宣传教育
提高全民宪法意识,增强社会各界对 宪法监督的参与度和支持度。
完善宪法解释机制
明确宪法解释权的归属和行使程序, 确保宪法解释的一致性和权威性。
2024/2/2
宪法保障人权力度加大
为适应全球化背景下人权保障的要求,中国宪法 在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方面不断完善。
3
宪法审查制度逐步建立
借鉴国际经验,中国正在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宪 法审查制度,以维护宪法权威和保障人民权益。
2024/2/2
29
依法治国方略下中国宪法完善方向
2024/2/2
完善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01
加强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惩治力 度,加大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 坏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 成本,切实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
32
THANK YOU
感谢聆听
2024/2/2
33
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 义务,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权利与义务需要平衡
在保障公民权利的同时,也需要强调 公民义务的履行,实现权利与义务的 平衡发展。
权利与义务具有相对性
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权利与义 务的内容、范围和实现方式也会有所 不同。
2024/2/2
16
平等原则在权利保障中应用
依法治国要求宪法具有更高的权威性和适用性,因此需要完善
宪法解释程序机制,确保宪法规定的正确实施。
加强宪法实施监督
02
加大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保障宪法规定的各项制
宪法学第七讲立法制度主讲人中央党校政法部王雅琴89页PPT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宪法学第七讲立法制度主讲人中央党 校政法部王雅琴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高等政法院校法学主干课程教材《宪法学》PPT_主编_俞子清

第四节 宪法的功能与作用
一、宪法功能 1.宪法功能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巩固国家政权。 2.护经济基础,促进经济发展。 3.确认文化制度,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 4.健全法律制度,推动法制建设。 5.保障与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二、宪法作用的实际发挥 1.宪法自身的内容是否切合实际是个前提条 件。 2.政治是否稳定,社会是舌安定,这是宪法能 否切实实施并发挥其实际作用的重要因素。 3.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地增长,这也是一个非常 重要的因素。 4.普通立法是否完备,则是宪法实施的必要条件, 也是发挥宪法实际作用的重要因素。 5.人们的法律意识是否普遍得到增强,这是实行 法治的重要因素,也是宪法能否得以实施并发挥 作用的思想观念上的因索。
二、基本人权原则 人权的思想和理论源于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 “天赋人权”说。美国《独立宣言》称:“人人生 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里被赋予了 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 追求幸福的权利。” 《法国人权宣言》写道: “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天然的和不 可动摇的权利。”并且宣称“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 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在资产阶级取得政 权以后,基本人权被上升为宪法原则。
3.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较普通法律更 为严格。我国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 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 严格的程序是为了确保宪法的相对稳定性,以维 护它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宪法的实质 宪法是阶级斗争中各种力量实际对比关系的表现, 也可以说宪法是现实政治的反映。 1.从宪法产生的过程来看,它以阶级斗争为先导, 经过了阶级斗争之后由取得胜利并掌握政权的阶级来 制定。 2.从宪法的内容来看,它是阶级斗争胜利成果的记 载和总结。 3.从宪法的发展变化来看,它是随着各个时期各种 政治力量实际对比关系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
宪法学

故 意 伤 害 罪
问题一:刘凯犯的是故意伤害罪还是故意杀人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84条之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 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1.对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对故意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里所说的“重伤”,依照刑 法第九十六条的规定,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 1)使人肢体残废或者毁人容貌的; (2)使人丧失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机能的; (3)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其中“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主要是指上 述几种重伤之外的在受伤当时危及生命或者在损伤过程中能够引起威胁生命的并发症,以及其他 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损伤,主要包括颅脑损伤、颈 部损伤、胸部损伤、腹部损伤、骨盆部损伤、 脊柱和脊髓损伤以及烧伤、烫伤、冻伤、电击损伤、物理、化学或者生物等致伤因素引起的损伤 等。1990年3月29日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印发了《人体重伤鉴定标 准》。在司法实践中,鉴定重伤主要依据该《人体重伤鉴定标准》进行。 3.对故意伤害他人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 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这里所说的“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出 于损害他人健康的故意而伤 害他人,但由于被害人受到伤害后得不到及时或者有效的救治或者由于其他原因,造成被害人死 亡的结果。“特别残忍手段”,是指故意造成他人严重残疾而采用毁容、挖人眼睛、砍掉人双脚 等特别残忍的手段伤害他人的行为。
的罪行的行为。我国刑法规定,自首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对自首者的适当量 刑是自首从宽制度得以正确进行的保证,根据中国刑法第57条规定的量刑一般原 则和司法实践经验。 自首量刑的一般原则应掌握下列三点: 1、主要根据犯罪事实。犯罪人投案自首可以使其犯罪所造成的危害社会 的持续状态结束,但是给社会造成的损害并不会因自首而消灭。犯罪人投案自首 ,仅仅表明对自己所犯罪行的态度,并不会改变其原来犯罪事实。因此,审判人 员在决定对自首的犯罪分子量刑,必须以其犯罪事实为主要根据。在司法实践中 ,审判人员首先按照自首者罪行的轻重对照有关法律,拟定一个刑罚幅度,而后 结合自首的从宽情节,所以要把握好度,做到严宽适度,不枉不纵。 2、具体考虑自首情况。 具体考虑自首情况主要包括:(1)自首的时间。犯罪 人投案自首的时间早晚,说明其悔悟时间的早晚;同时也说明了犯罪人的犯罪行 为,对社会危害性的持续状态长短。(2)自首的原因及动机。犯罪人犯罪之后的 认罪、悔罪、悔改心理是自首动机的三大要素,悔罪态度好的情况下,投案自首 的,也说明了其悔悟的程度,量刑时也要考虑;(3)交待罪行的情况。交待罪行是 否彻底,是否主动,也说明了投案者是否是真心悔悟的;(4)犯罪分子有无主动表 现。
宪法课件

什么是宪法?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 权利的纸。
——[俄]列宁
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的基本形式,是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
近代宪法是资第产一阶部级社革会命主的义类产型物的。宪1法7-18世纪,英国 资法《产性共阶文同级件纲在和领与宪》封法建惯1阶例954级。年的1宪7斗法87争年和美妥1国9协7制5中年定宪,的法逐联渐邦形宪1成9法78了年,一宪是些法世宪 界上第一19部82年成宪文法宪法;191189年88、制1定993的、苏19俄99、宪2法00,4年是四第次修一改部 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我国第一部带有“宪法”字样的法律 文件,是清我朝国末的现年行形宪成法的《钦定宪宪法法大的纲完》备。和完善
2.中国不能搞西方的两党制或多党制
• 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两党制 或多党制,有执政党、反对 党和在野党,各党派都要极 力维护自己及其代表的利益 集团的利益。
• 西方议会无论是一院制还是 两院制,都是各党派争夺利 益的场所。
• 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和生 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 经济制度,决定了中国不 能搞西方那种维护资产 阶级专政的两党制或多 党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 优越性
• 适合中国国情,具有很 强的生命力。
• 便于人民参加国家管理。
• 保证人民通过各级人民 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 权力。
美国式民主:
• 根据公开数据,在这场竞选中,奥巴马团 队共筹款约6.59亿美元,而麦凯恩团队的 筹款则只有2.38亿美元。
• 回溯到150年前的林肯时代,总统选举的 花费大约10万美元;2000年,这个数字达 到3.4亿;2004年,7.2亿;2008年,但最 后的总花费达到了惊人的24亿美元。
治协商制度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五)基本经济制度
宪法学-2012(第七讲)

• •
• • • • • •
• 第三节 宪法规范的逻辑结构和分类 一、宪法规范的逻辑结构 宪法规范的逻辑结构,就是宪法规范作为宪政行为规则 必须具有的形式要素。 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 宪法规范的逻辑结构在宪法条文上的表现有下列情况: 第一种,“三要素”完整体现。 第二种,假定条件和法律后果隐含于行为模式。 第三种,假定条件隐含于行为模式,法律后果由其他法 律条文表现。 第四种,只有行为模式。
• • • •
• 第四节 宪法规范的效力和适用 一、宪法规范的效力 首先,宪法规范的效力不能与宪法的效力相等同。 其次.不能将宪法规范的效力等同于宪法条文的效力。 第三,不能将宪法规范效力等同于具体制裁,更不能将 “制裁”等同于“惩罚”或普通的刑事、民事制裁。
• (一)宏观调整效力 • (二)微观组织效力 • (三)政治确认和制裁效力 • 宪法规范存在不存在非政治的效力呢?回答是否定的。 • 最后,还有必要指出的是,宪法规范的效力是具体的, 也是直接的,但这种效力的作用方式却有直接作用和间 接作用之分。
• • • • • • • • • • •
(二)宪法规范的分类 1、宣告性规范与确认性规范。 2、纲领性规范和现实性规范。 3、提倡性规范、任意性规范和强制性规范。 4、调整性规范与保护性规范。 5、权利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 6、关于国家制度的规范、关于国家形式的规范和关于 公民与国家关系的规范。 7、权限规范、创设规范、程序规范、修改规范、人权 规范、国家目的规范、宪法要求规范。 8、原则性规范和具体性规范。 9、主体性规范和附带性规范。 10、实体性规范和程序性规范。
• “行为模式主导性”
• 对于宪法规范的“说:构成要件和法效果。 • 如果只具备一个,称作“不完全法条”。
宪法课件

绪 论
一、宪法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一) 宪法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质) 早在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宪法学者的两种代 表性观点。 在我国宪法学界,自50年代至今,关于宪法 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有几种观点。 综合上述各种观点,周叶中教授认为,宪法 学是以宪法和宪法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 对象的法律科学。
2、创立时期 、 创立时期——代表人物有格老秀斯、 霍布斯 、 代表人物有格老秀斯、 代表人物有格老秀斯 霍布斯、 洛克等 ( 1)关于天赋人权问题 )关于天赋人权问题:格老秀斯、霍布斯、 洛克等人都有经典论述。
参考书目:霍布斯《利维坦》;洛克《政府论》 (下)。
( 2)关于社会契约问题 ) 关于社会契约问题:把握社会契约论的 基本精神 。 参考书目:卢梭《社会契约论》。 ( 3)关于人民主权问题 )关于人民主权问题:明确提出人民主权 思想的是卢梭,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主权是 公意的运用。 (4)关于分权问题 )关于分权问题:经典的三权分立说。 ( 5)关于政治法( 或基本法 )问题 ) 关于政治法(或基本法)问题:政治法 即是现代意义上的宪法。
新中国宪法发展的基本历程
(一)《共同纲领》:建国之初起到临时宪法的 共同纲领》 作用,它确认了国家的性质和任务(新民主主义 国家),确认了政权组织原则(人民代表大会 制),赋予了人民权利和义务,规定了国家的大 政方针。 (二)1954年宪法 年宪法: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是对 年宪法 共同纲领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 (三)1975年宪法 年宪法:受到“左”倾思想影响,是 年宪法 一部错误的宪法。 (四)1978年宪法 :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75年 1978年宪法 宪法的缺陷,但不够深入和彻底,仍然保晚清立宪运动 晚清立宪运动:钦定宪法大纲和十九信条。 要从历史的角度客观地评价这两部宪法性文件, 既有进步,亦有反动。 ( 二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我国仅有的一部资产 阶级宪法文件。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也有妥 协色彩。 ( 三 ) 北洋军政府时期宪法 ( 天坛宪草 ) : 主要 北洋军政府时期宪法(天坛宪草) 目的在于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但被袁氏扼杀胎死 腹中。 ( 四 )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宪法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宪法:以民主宪政之名, 行专制独裁之实。
中国宪法课件

美国的公民教育
• 在美国,公民教育的主要价值和信念源 于《独立宣言》和《美利坚合众国宪 法》,它所强调的正当程序、平等保护、 自由表达和公民参与也正是美国多数民 众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共识,是 植根于自由、公平、公正、责任和义务、 多元化、隐私权等价值基础之上。
宪法学的基本功能
• 3、宪法学是整个法学知识体系 的基础。
经济生活
文化生活
精神生活
皈依宗教
科学研究
艺术创作 …
(宗教信仰自由) (科研自由)(艺术自由)
政治生活
参加选举 担任公职 监督政府 ……
(选举权被选举权 结社自由 监督权 言论自 由……)
经济生活
工作 自己创业 纳税 失业救济 ……
(劳动权 经济自由 纳税义务 社会保障权 生存权)
第一讲 导言
第四、宪法学的开放性
宪法学的综合性
• 山西黑砖窑事件
• 2007年5月,山西洪洞警方破获一起黑砖 场虐工案,解救出31名民工,其中有部 分童工。之后,数百失踪儿童的父母在 网上联名发帖寻子。案件引起中央震动, 胡锦涛等作出批示。逃逸工头衡庭汉16 日落网。山西省长于幼军道歉。
宪法学的实践性: (一)宪法是“政治法”
参考书目
1、许崇德等著《宪法》(第三版),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2006年版。 2、韩大元主编《中国宪法事例研究(一)》, 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3、胡锦光 韩大元《中国宪法》,法律出版社 2007年第二版。 3、胡锦光:《中国宪法问题研究》,新华出版 社1998年版。
4、韩大元 胡锦光主编《宪法教学参考书》,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胡锦光 韩大元主编《中国宪法发展研究报告 (1982-2002)》,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6、王磊:《选择宪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7、张千帆:《宪法学导论》,法律出版社2004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