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_教案教学设计
《姥姥的剪纸》(第2课时)教学设计
姥姥的剪纸(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了解剪纸的基础知识和技巧,掌握剪纸的基本步骤。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根据要求完成简单的剪纸作品。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手工艺品的兴趣和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剪刀、彩色纸、画笔、白板、笔。
2.教材准备:《姥姥的剪纸》故事书、幻灯投影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故事书《姥姥的剪纸》导入,介绍剪纸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知讲解(10分钟)•呈现幻灯片,讲解剪纸的基础知识和技巧,包括剪纸的起源、剪纸的分类、剪纸的工具等。
•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剪纸作品,了解剪纸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3. 示范剪纸(15分钟)•教师现场示范剪纸的基本步骤,包括选材、折纸、剪纸等。
•讲解剪纸的要点和注意事项,例如剪纸要有节奏感、剪纸要保持手稳、剪纸要有创意等。
4. 学生练习(3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剪纸练习,提供彩色纸和剪刀。
•指导学生选择适合的图案,并进行折纸和剪纸操作。
•鼓励学生互相合作、交流和分享剪纸心得。
5. 展示与评价(10分钟)•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并向全班介绍作品的创意和制作过程。
•教师对学生的剪纸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6. 总结与拓展(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剪纸的重要性和传统文化的保护意义。
•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出一些有关剪纸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和思考的欲望。
四、板书设计姥姥的剪纸(第2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剪纸的基础知识和技巧- 技能目标:掌握剪纸的基本步骤- 情感目标:培养对传统手工艺品的兴趣和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剪刀、彩色纸、画笔、白板、笔- 教材准备:《姥姥的剪纸》故事书、幻灯投影片- 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新知讲解(10分钟)- 示范剪纸(15分钟)- 学生练习(30分钟)- 展示与评价(10分钟)- 总结与拓展(10分钟)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导入、幻灯讲解、示范剪纸、学生练习等环节,达到了教学目标。
公开课(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公开课(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2课——(姥姥的剪纸)。
2、回忆上节课的内容,我们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且有待解决的问题,谁来说说是什么?〔指名答:这篇课文为什么要写姥姥的剪纸而不写其他方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解决这个问题。
3、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姥姥的剪纸怎么样?〔指名答: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二、感受姥姥剪纸的“神〞1、姥姥的剪纸确实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书上有个字就能很好地来形容姥姥的剪纸,请同学们快速扫瞄课文,看呢过不能找到这个词。
〔指答,相机板书:神〕2、姥姥的剪纸那么神,你是从哪体会到的?请你读读课文,用笔画出相关的语句。
3、交流:〔一〕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
〔1〕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在这句话里,你最关注哪些词?一个“都〞字,让你感觉到什么?〔姥姥的剪纸作品很受家乡人们的欢迎,到处贴着他的作品〕〔2〕你想想,当作者写下这篇文章的第—句话的时候,他的心情会怎样?〔自豪、赞美〕请你带着这种自豪的心情去读读。
〔指名读,评价〕让我们一起来读读。
〔二〕一把普一般通的剪刀,一张普一般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
〔1〕从这段话中,你了解了什么?〔“普一般通〞材料平常,“翻来折去〞手法简单,“竟然要什么就有什么〞这说明了姥姥技术高超〕〔2〕指导朗读〔三〕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美:“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1〕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剪纸形象逼真〕〔2〕啧啧赞美是什么意思?人们在啧啧赞美的时候都会做什么动作?(3)请同学们自由练读,读出乡亲们对姥姥的啧啧赞美。
(指名)〔4〕猫、虎、公鸡、母鸡都是动物,除了动物,姥姥还会剪什么?书上怎么说的?〔5〕现在请你扮演乡亲们,学着书上这句话的韵味和形式来夸夸姥姥剪得其他东西,同桌先相互夸夸。
(六年级语文教案)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案
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课设计六年级语文教课设计教课目的:1.能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 .联系上下文,联合生活体验,理解“勤能补拙”的含义。
3 .环绕作者的心梦之境,要点品读姥姥的剪纸“喜鹊登枝”和“老牛小兔”,感觉姥姥剪纸技艺高明、姥姥老牛舐犊和我对姥姥的想念、感恩之情。
教课过程:课前赏识剪纸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昨天,我们初读了课文《姥姥的剪纸》,并学习了 1—3 自然段。
这是一位什么样的姥姥?二、深入研读,走进心梦之境(一)怀怀疑梦之境看来,姥姥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最令我魂牵梦绕的是姥姥那各式各种的剪纸窗花,它给“我”美好的回想,它陪伴着“我”成长,文章末端写道:(出示)不论何时,不论何地,只需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幻就马上变得有板有眼。
找出关系词,感觉其语气。
怀疑:你能读出问题来吗?板书(有板有眼、心境、梦幻、?)今日,伴着这清清爽爽的剪纸声,让我们再次走进作者的童年,走进姥姥剪的“喜鹊登枝”和“老牛小兔”,走进作者的心梦之境。
(二)“喜鹊登枝”——姥姥勤能补拙1.姥姥剪纸“神”(出示第四段)生自读,思虑:你读出了什么?沟通:①技艺高明。
你从哪儿看出姥姥剪纸技艺高明?(捂住眼睛剪、时间不大、形象生动、无可挑剔)领会“嗬!”字包括的感情(吃惊、敬重、骄傲、愉悦),指导朗诵。
②我俏皮。
为何作者花这么多笔墨写我俏皮呢?( 侧面描绘 ,衬托姥姥剪纸技艺高明 )2.姥姥剪纸为何“神”姥姥的剪纸为何这么神呢?沟通:①勤能补拙,总剪,手都有准头了!(剪得多,练得熟)②数九严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
(剪得勤苦,剪纸时间之长)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有哪些“勤能补拙”的案例呢?出示 : 不论何时,不论何地,只需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幻就马上变得有板有眼。
齐读(三)“老牛小兔”——姥姥老牛舐犊1.自读感悟默读课文 7—12 段,找找在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为我剪了哪些老牛、小兔,边读边想象,这一幅幅剪纸,让你忧如看到了什么?(生自由读课文)2.沟通:姥姥为我剪了哪些老牛、小兔剪纸?睁开想象的翅膀,你忧如看到了什么样的小兔和老牛?你就是这只小兔子,这样地生活,内心有什么感觉?(逍遥自在、无牵无挂、高兴、幸福)指导朗诵。
(姥姥的剪纸) 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
(姥姥的剪纸) 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姥姥剪纸》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此教学设计曾获”教育部重点课题'转变学习方式'2015研讨会全国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一、教材分析《姥姥剪纸》一文主要描述了”我”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姥姥。
从题目看,似乎课文主要就是写剪纸,实际上作者是通过剪纸写姥姥,写姥姥对”我”爱和”我”对姥姥思念。
剪纸既是贯穿全文线索,也是祖孙情感载体,扣住姥姥剪纸这条线索,就可以披文入情,走进姥姥与”我”内心情感世界,发现剪纸传导出来浓郁情感信息。
整篇课文文气贯通,情感饱满,特别是乡土味很浓生活化语言运用与剪纸这一民间艺术以及姥姥这一有着剪纸绝活农村老奶奶形象高度融合,呈现出独特、质朴、和谐乡土美感。
所以,从人文性方面看,本篇课文所蕴含最大教育价值是感受和感恩亲情;从工具性方面看,是感悟并学习乡土语言趣味,体悟表现人物特点和抒发人物情感表达方法。
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已经有了一定学习基础。
在内容理解方面,能够了解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知道文章所描述人物特点,但对于作者如何通过具体语言文字运用、采用何种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来描述人物特点,抒发内心情感等则需要老师进行适当点拨和提升。
特别是文中民俗语言运用需要引导学生关注和体悟;而祖孙情感这条线索,相对而言,姥姥对”我”爱更明晰一些,而”我”对姥姥思念隐蔽一些,教学中将通过把剪纸还原成生活,用剪纸链接到生活方法为学生提供帮助。
二、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读语言文字,感受姥姥剪纸技艺之”神”,体会祖孙情深。
3.初步感受文章民俗语言特点;领悟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表达效果。
三、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写话本四、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揭题。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读完课文,你感受最深是什么?(二)研读课文,体会剪纸技艺之”神”.1.提出自读要求:圈画1~6自然段中能体现姥姥剪纸技艺高超语句,简短地写下自己体会和发现。
最新《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品)
姥姥的剪纸绝技还可以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读出来呢?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
3. 预期效果
老师相信,只要你用心的和文本交流,一定会很轻松的完成这节课的目标!
二、民主导学
1、任务一 感悟姥姥的“心灵手巧”
(1)任务呈现: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轻声读一读课文2-6自然段,看看姥姥的剪纸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课文里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自读课文,用横线画出。
2、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事实上,我( )走多远、走多久,梦中( )不时映现家乡的窗花和村路两侧的四季田野。
(2)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 )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过程设计
一、激情导课
1. 导入课题
上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了解了姥姥身怀剪纸绝技,广结善缘。回忆一下,姥姥的剪纸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如: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活灵活现、无所不能、技艺高超、心灵手巧、出神入化、炉火纯青……)
(举例说明:练习打字,实现盲打。)。
熟能生巧,总( ),( )!
熟能生巧,总( ),( )!
熟能生巧,总( ),( )!
……
小结:是啊,不管做什么事,只要我们有恒心、有毅力、勤练不止,就能创造神奇!姥姥的绝活就是这样练就的。
过渡: 作者写这篇文章,仅仅是要告诉我们她的姥姥勤劳善良、剪纸技艺高超吗?你从文章的字里行间还能读出什么来?
过渡:还有哪些地方让你觉得姥姥很神?
明确:
B、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岂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鹊登枝”便完成了。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
能具体说说你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姥姥的神奇的吗?
《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重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复习课文结构。
1、上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文章写了三个部分的内容:剪纸赞人,我们看到了姥姥的心灵手巧,剪纸喻理,姥姥通过剪纸告诉我熟能生巧的道理,剪纸传情,小小的剪纸却传递着浓厚的祖孙情。
2、三个部分都在写情,作者又有所偏重,把祖孙情放在第三部分着重描写。
好,今天我们进一步来学习课文。
二、剪纸赞人。
1、先看第一部分剪纸赞人。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的第1-3段。
2、姥姥的心灵手巧具体表现在哪儿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句子一:“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
”谁愿意来读读这个句子。
指名读。
哪儿可以看出姥姥心灵手巧呢?学生体会:普普通通、普普通通、翻来折去、无所不能。
(这个句子写出了姥姥剪纸工具虽然简单,但作品内容广泛,也说明了姥姥的确是剪纸行家,“无所不能”。
)句子二:“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你找的'句子真棒,给我们示范读读?生读句子。
真棒!同学们,你从哪儿感受到姥姥的心灵手巧呢?请注意这番话中乡亲们仅仅是在赞叹姥姥剪什么剪得活灵活现?除了动物,姥姥还会剪什么?书上怎么说的?(人物、植物、器物等等。
)句子三: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
《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案doc
课题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课型高效课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比较流利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理解姥姥的人品及她高超的剪纸技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我”和姥姥之间深厚的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语言文字理解姥姥技艺高超所在教学难点通过姥姥剪纸的内容体会姥姥对我的关爱教法学法探究法教学准备前置学习单、探究导航单、多媒体课件学习流程学生自主活动教师引导活动导航单(一)仿写句子你姥姥神了,剪像,剪像,剪个能。
剪个能。
导航单(二)找出文中关于姥姥剪纸技艺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句子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导航单(三)展开联想填空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
()中剪,()剪,()中剪,()中剪,()中剪,()中剪,甚至()中剪。
一、复习导入1、读课题找出题眼2、姥姥的剪纸水平到底怎么样?二、新授(一)学习课文2—6自然段1、默读课文在文,合作探究:找出描写姥姥剪纸技艺高超的句子读一读。
2、反馈3、完成导航单(一)4、对姥姥的技艺描写有的是正面描写、有的是侧面描写。
那些句子是正面描写?那些句子是侧面描写?请在课文中找出来。
5、完成导航单(二)6、姥姥剪纸的技术是怎样练出来的?在课文中找一找读一读7、完成导航单(三)8、“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
”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明了什么?过度:“我”是怎样喜欢上姥姥的剪纸的?(二)学习课文7——11自然段1、“栓”是什么意思?姥姥是用什么拴住我的?2、姥姥剪的图案上的我和她有什么特导航单(四)说说你对“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的理解点?从中我体我到姥姥是怎样的人?(三)学习课文第13段1、我收到的剪纸上是怎样的图案?2、作者为什么不用“连接”而用“联结”?3、请用“……无论……无论……只要……就……”练习说话。
三、课堂小结学习完课文你认识了怎样的姥姥?四、作业1、背诵课文12、13段2、在作业本上写课后2、3题板书设计12、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活灵活现广结善缘栩栩如生有求必应勤劳课后反思。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读语言文字,感受姥姥剪纸技艺之“神”,体会祖孙情深。
3、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句子的含义。
4.初步感受文章民俗语言的特点;初步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通过品读语言文字,感受姥姥剪纸技艺之“神”,体会祖孙情深。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作者对姥姥、故乡的深厚感情。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课件出示牛兔剪纸图。
(配乐,师: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
老牛的双眼里充满了不舍、期待……这栩栩如生的剪纸出自一位慈祥的老人之手,她就是作家笑源的姥姥,今天,我们就走进课文《姥姥的剪纸》)(板书课题:姥姥的剪纸课件播放课题页面)2、师:知道姥姥是什么人吗?生:姥姥就是外婆。
师:是的,北方人称自己的外婆为姥姥。
“剪纸”你了解吗?生:剪纸是我国民间传统工艺。
生:剪纸多数是用红纸剪成的。
师:是的,人们在逢年过节、五谷丰收的时候将大红的剪纸贴在窗户上,所以,剪纸又叫窗花,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让我们齐读课题,(生齐渎课题,注意读准“姥姥”轻声)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师:老师想问一问大家,课前老师布置大家读了课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生:姥姥的剪纸水平很高。
生:文中的“我”很爱自己的姥姥,觉得能有这样的姥姥很幸福。
生:姥姥特别疼爱自己的孙儿,他们祖孙之间的情意很深厚。
师:刚才,同学们谈到了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和“我”与姥姥之间的深厚情意,这正是这篇课文描述的两方面的主要内容。
我们先一起来感受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
三、体会技艺之“神”(一)提出自读要求(课件出示自读要求)师:课文的哪些语句写出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呢?又是怎么写的呢?请默读课文第一至第五自然段,画一画句子,圈一圈词语,写一写自己的体会和发现,开始。
(学生默读静思,圈画批注,教师巡视。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二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二《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二【教学目标】1.学习7-13自然段,品味姥姥用剪纸表达对“我”的浓浓亲情和“我”对姥姥以及她的剪纸的怀念。
2.背诵课文12、13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听写词语,导入新课教学1、教师课前板书课题。
2、谈话提出任务:今天由陈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齐读课题(生读),读的很亲切,课前蒋老师已经给大家上了第一课时,我想了解一下大家的学习情况,拿出本子,听写一些词语,好不好?美国词语只报一遍,听仔细了。
普普通通无所不能清清爽爽喜鹊登枝牛驮小兔啃食青草3、(大屏幕出示词语)根据大屏幕上的词语,校对一下,全对的举手给我看。
看看大屏幕,先读第一排,从上面这两组词语中你能发现些什么?师提示:第一排……第二排……生1:第一排都是形容词。
师:形容什么的?(剪纸)第二排是剪纸的内容。
二、品味词句,想象画面,体味祖孙之情1.师:同学们请想一想,“喜鹊登枝”这幅剪纸的完成给你你还能体会出什么?(师点评:这个女孩子很自信)为什么要“拴”,孩子们?(怕我溜到河里)从一个“拴”字又体会到什么呢?(姥姥对“我”的爱护)还体会到什么?(“我”的顽皮)为什么能吸引住作者?(剪的是姥姥和“我”之间的事情)(4)“牛驮小兔”包含了怎样的感情呢?我提醒大家注意一句话。
其实我就是姥姥驮的小兔,我在干什么呀?我们来读读课文吧,分角色读,从第七到第11小节,谁愿意来读?(生读)师板书:拴住了我的童年。
4.品味“缠”字一段(1)师小结:从一个平常的“拴”,我们有了这样的体会。
(2)过渡:姥姥的剪纸有没有拴住我呢?请同学们读读下面一段话从那时候起,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蹦跳的兔子,奔跑的兔子,睡觉的兔子;拉车的老牛,耕地的老牛……兔子总是在玩耍,老牛总是在干活儿。
我摆弄着各式各样的窗花,对活泼的兔子与敦厚的老牛充满了好感。
(3)教师询问:从这段朴实简单的文字中,你感觉到哪个子用得极其地不简单?(“缠”)(4)再细细地品读这一段,从开始姥姥的“拴”到现在作者的“缠”,你有什么更深的体会?生1: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3、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这句话的含义。
4、了解剪纸这个传统的民间工艺,感受祖国剪纸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日有所诵一、欣赏剪纸1、教师谈话:下面我们一起欣赏几幅剪纸作品。
(课件出示)我想看过之后你一定有话要说。
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形象逼真)2、过渡:欣赏这些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剪纸作品,让我们感受到中国剪纸文化的博大精深。
有这么一位普通的农村老人,她也身怀绝技,能剪出栩栩如生的作品,她就是作者的姥姥。
(描述中板书课题)二、理解姥姥1、通过预习,你对姥姥有什么理解?你觉得姥姥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心灵手巧、技艺高超(勤劳善良、2、指导学习1- 5自然段:默读课文,从哪些地方能看出姥姥的心灵手巧,剪纸技艺高超?3、学生默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4、组织交流:A、语段一: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
(1)从哪儿看出来?(普普通通、翻来折去、无所不能)(2)小结:这儿从正面直接表现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无所不能。
(3)指导朗读------齐读(4)让我们一起深情赞美:姥姥真是一位心灵手巧、技艺高超的剪纸艺术家啊!B、语段二: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1)交流:啧啧赞叹、神像(2)指导朗读:个别分角色读(小孩子、小伙子、老爷爷)――→集体读(3)小结写法:这儿用人们的真实感受、啧啧赞叹,从侧面表现姥姥剪纸技艺的深入人心。
《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
《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1、《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重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复习课文结构。
1、上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文章写了三个部分的内容:剪纸赞人,我们看到了姥姥的心灵手巧,剪纸喻理,姥姥通过剪纸告诉我熟能生巧的道理,剪纸传情,小小的剪纸却传递着浓厚的祖孙情。
2、三个部分都在写情,又有所偏重,把祖孙情放在第三部分着重描写。
好,今天我们进一步来学习课文。
二、剪纸赞人。
1、先看第一部分剪纸赞人。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的第1-3段。
2、姥姥的心灵手巧具体表现在哪儿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句子一:“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
”谁愿意来读读这个句子。
指名读。
哪儿可以看出姥姥心灵手巧呢?学生体会:普普通通、普普通通、翻来折去、无所不能。
(这个句子写出了姥姥剪纸工具虽然简单,但作品内容广泛,也说明了姥姥的确是剪纸行家,“无所不能”。
)句子二:“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你找的'句子真棒,给我们示范读读?生读句子。
真棒!同学们,你从哪儿感受到姥姥的心灵手巧呢?请注意这番话中乡亲们仅仅是在赞叹姥姥剪什么剪得活灵活现?除了动物,姥姥还会剪什么?书上怎么说的?(人物、植物、器物等等。
)句子三: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
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案(优秀9篇)
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案(优秀9篇)《姥姥的剪纸》教案篇一一、基础达标:读下面两组词语,注意加横线字的读音啧啧赞叹左邻右舍( )刷刷刷刷择()菜薅草悦耳至极喜鹊登枝清清爽爽牛驮小兔二、设问导读;围绕着剪纸,作者回忆了他和姥姥的哪些往事?你仿佛看到了那几个镜头?你有什么感受?在旁边做出批注。
三、巩固练习:()何时,()何地,()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立刻变得()。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二)结合课文内容,补充句子。
1.我只要忆及乡亲们的啧啧赞叹声,立刻就会回想起。
2.我只要忆及悦耳至极的剪纸声,立刻就会回想起。
3.我只要忆及清清爽爽的剪纸声,立刻就会回想起。
4. 仿写句子你姥姥神了,剪()像(),剪()像(),剪()。
我姥姥神了,剪()像(),剪()像(),剪()。
四、拓展练习1.写写我对姥姥想说的话。
(体裁不限)2.收集一些剪纸。
3.学习剪纸。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思念和依恋。
[教学重点]体会“我”与姥姥之间的浓浓亲情。
[教学难点]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欣赏剪纸,复习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姥姥的剪纸》(齐读课题),姥姥的剪纸可有名了,老师今天专门为同学们搜集了几幅姥姥的剪纸,请大家欣赏!(课件出示,欣赏剪纸)2、看着这么多精美的剪纸,你想说点什么?二、学习1-2自然段,初次体会姥姥剪纸的“神”姥姥的剪纸的确是又漂亮又逼真,你知道乡亲们是怎么赞叹的呢?请你打开课文,自由朗读1-2自然段。
1、谁来当一回老乡,夸一夸姥姥的剪纸。
(指名学生朗读)2、姥姥。
真是剪什么像什么,要什么有什么,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
一、亮标
1、今天我们接着学习《姥姥的剪纸》,这节课要达到以下目标:
a、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小节。
b、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刁难、挑剔、耍赖、调皮蛋”的意思。
c、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d、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二、学习课文4-6小节
1、课文中说,姥姥的剪纸技艺深入人心,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
你们想见识一下精美的窗花吗?好,现在老师就满足大家的愿望,欣赏一些精美的剪纸作品。
电脑展示。
看了这些剪纸作品,你有什么话要说?
2、是呀,姥姥心灵手巧,剪纸技艺高超。
从课文第四小节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一下。
3、自读交流
a.“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得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
岂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鹊登梅'便完成了。
”
“死死地捂住、摸着剪”说明剪窗花难度之大,“工夫不大”
说明姥姥动作熟练,完成速度快。
由此可见她技艺高超。
b.“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
”
“形象生动”说明姥姥的剪纸惟妙惟肖,“无可挑剔”是说我没有办法找到毛病,说明我打心眼里佩服姥姥的剪纸技术。
展示“喜鹊登梅”的剪纸,这就是姥姥剪的“喜鹊登梅”,我们来欣赏一下。
梅枝、喜鹊形象怎么样?它们的大小和位置安排如何?看到这里,我们对姥姥不由产生了一种什么感情?
指导朗读,读出姥姥的技术高超,以及我的敬佩之情。
(谁能把作者此时的心情读出来)
4、我服了,可是还找借口,我怎么说的,姥姥又是怎么说的?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
5、出示“我服了,可还耍赖:'姥姥,你从我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你差点把姥姥的眼珠子按冒了!'姥姥用指头点了一下我的鼻子,'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从这段对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
评价,读得真好,听了她们的朗读,慈爱的姥姥与顽皮的作者形象已经浮现在我们眼前了。
6、姥姥说,“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巧的意思是?技巧,巧妙的办法。
从第六节中的那句话可以看出姥姥姥姥掌握了剪纸的技巧,手很灵巧?
7、理解“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
”
说姥姥的手就是眼睛是因为——姥姥的手有家数,有分寸,有把握,也就是姥姥说的“有准头”;说剪刀好使,就像姥姥延
长的手指是因为——姥姥的手非常灵巧,把剪刀运用得灵活自如。
8、熟的意思是?熟悉;姥姥对什么最熟悉不过?为什么她会对“喜鹊登枝”最熟悉不过?她是怎么剪的呢?
“数九寒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
”
这些词语看出姥姥剪得多,剪得时间长。
常言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长年累月地剪,使得姥姥对“喜鹊登枝”非常熟悉,所以产生了一些灵巧的方法,剪得熟练。
9、对于熟能生巧的道理,你有这样的体验吗?(打毛衣、包饺子)
10、姥姥剪纸技艺高超,除了经常练习,熟能生巧,还有什么原因呢?
“我看惯也记牢了姥姥剪纸时身心入境的神态,那剪刀行在纸上的刷刷声,悦耳之极。
”
理解:身指——身体,心指——精神,入境是指——进入某种状态或境界。
姥姥剪纸是什么神态呢?请同学们看书中插图,姥姥剪纸时眼睛紧盯着手中的剪刀和彩纸,眼神——专注,对手中的活儿是——一丝不苟,整个的身体和精都沉浸到了非常快乐的剪纸活动中了。
这就是“身心入境”的神态。
11、姥姥的专注令我着迷,那剪刀行在纸上的刷刷声,悦耳之极。
理解“悦耳之极”,悦耳意思是——动听到了极点。
姥姥剪纸的刷刷声,为什么会如同音乐般美妙动听到了极点?手法娴熟,
如同行云流水,富有节奏、韵律。
这句话通过我的感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
谁来读一读这一句,表现出作者当时的感受?
三、学习7-12小节
1、观察姥姥剪纸简直成了一种享受。
密云多雨的夏天,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
“拴”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什么?(吸引)姥姥的剪纸竟然有这么大的魅力,可以牢牢的吸引住我,抵挡得住游泳的诱惑!可见姥姥的剪纸技艺多高啊!
2、屋檐下,姥姥剪了几幅图样给我,分别是什么内容呢?它们都表达了姥姥怎样的感情?请同学们默读课文7-11小节,思考一下。
3、讨论交流
牛驮着兔子;牛和兔子一起啃食青草——疼爱
4、作者的顽皮可爱愉悦着姥姥,姥姥慈祥疼爱感染着作者,屋檐下洋溢浓浓的亲情。
老师请几位同学们来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现出这样其乐融融的场景。
5、指名分角色朗读,评价。
6、开始,姥姥是用剪纸来“拴”住我的心,从那时候起,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姥姥的剪纸技艺多么高超啊!这些兔子和老牛形象各异——引读——
姥姥剪的兔子和老牛,无论形象怎么改变,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引读——我摆弄着各式各样的窗花——从此段话中你体会出作者饱含了什么感情呢?(赞美、依恋)
7、我们能读出作者对姥姥的感情吗?指读,齐读。
评价。
8、本段文字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大家可以背下来吗?
出示“从那时候起,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的兔子,()的兔子,()的兔子;()的老牛,()的老牛……兔子总是在(),老牛总是在()。
我摆弄着()的窗花,对()的兔子和()的老牛充满了好感。
”同学们可以先参考着背,再不用依靠来背。
四、学习13小节
1、姥姥一直用她的剪纸表达着对我浓浓亲情,我上学了,小学,中学,大学,越走越远了。
但我还是不断收到姥姥的剪纸,其中一幅是这样的:
出示“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连接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
我知道,这是姥姥对我的期待。
”
我明白了姥姥对我有什么“期待”?
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是啊,无论我走多远,都走不出姥姥的目光,走不出姥姥的牵挂。
出示“事实上,我不管走多远,走多久,梦中都不时映现家乡的窗花和村路两侧的四季田野。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
当我忆及姥姥的剪纸声时,我的梦境里会出现哪些声音,哪些景物?从本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谁能用朗读表达出作者的感情?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不时映现、无论何时何地、立刻变得
4、小结:顽皮可爱的作者让姥姥牵肠挂肚,勤劳善良、心灵手巧的姥姥让作者魂牵梦绕。
我们再一次被她们之间浓浓的亲情感染了。
齐读课文末节。
五、总结课文
同学们,剪纸不光展示了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更体现了姥姥对作者的疼爱牵挂,寄托了作者对姥姥的思念和依恋,它如同桥梁沟通了姥姥与作者之间的感情,宛如纽带,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
让我们永远地记住这份浓浓亲情的见证——姥姥的剪纸!我们的姥姥也同作者的姥姥一样,勤劳善良,心灵手巧,她们也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我们的浓浓亲情。
让我们永远地记住这个亲切而又温暖人心的名字——姥姥!
六、作业
基础题
1、查词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刁难、挑剔、耍赖、调皮蛋”的意思。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拓展题
1、剪纸艺术是一门易学但难精的民间技艺。
有机会上网的话,可以登录中国剪纸网,进一步了解我们灿烂的剪纸艺术,也可以搜集其他品种的民间艺术的资料。
2、在收到姥姥寄来老牛望着远去的小兔子的剪纸后,作者心
境肯定颇不宁静,眼前肯定会浮现出和姥姥在一起时候多姿多彩的生活画卷。
假如你是作者,该怎么给姥姥回信呢?试着写写。
板书:
广结善缘,心灵手巧
姥姥的剪纸―――――――――――→“我”
←―――――――――――
亲情
更多资料:
姥姥的剪纸12、《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一12、《姥姥的剪纸》教学教材解读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之二】《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
姥姥的剪纸(第2课时)教学设计姥姥的剪纸教案12姥姥的剪纸教案
姥姥的剪纸教案2】《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三】《姥姥的剪纸》教学后记
】《姥姥的剪纸》的教学与反思】《姥姥的剪纸》案例与反思】《姥姥的剪纸》教学随笔
姥姥的剪纸教案三读出童年的心梦之境--《姥姥的剪纸》课堂实录及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