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

合集下载

儿科学

儿科学
• 牙齿 4~10月出乳牙,2~2.5岁出齐 2岁以内乳牙数目:月龄减4~6 6岁开始出恒牙
与体格发育有关的各系统的发育
• 脊柱 新生儿 无生理弯曲 3个月 颈部前凸 6个月 胸部脊柱后凸 1岁后 腰部脊柱前凸
• 骨的发育 骨龄:一个独立的生长指标 8岁以前腕部骨化中心数=岁数+1
骨龄分析 男孩 6岁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 遗传 • 营养 • 疾病 • 母亲情况 • 生活环境 • 社会因素
体格生长
体重 评价儿童生长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
简单估算: • <6月: 出生体重+月龄*0.7(kg) • 7~12月:6(kg)+月龄*0.25(kg) • 1岁为出生体重的3倍 • 2岁为出生体重的4倍 • 2岁至青春前期:年龄*2 + 7(8)
碍。儿童内收双腿摩擦,或双腿夹物挤压外生 殖器。多见于2~6岁儿童。 • 处理:注意会阴清洁,避免感染
忽视和转移注意力
心理行为异常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 • 注意力不集中 • 活动过多 • 情绪不稳、冲动任性 • 人际关系不好 • 学习困难
心理行为异常
学习障碍 • 阅读障碍 • 数学障碍 • 书面表达障碍 • 不一定智力低下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评价
筛查性测验
• 简单、快速、经济的方法 • 有时适用于群体测验 • 丹佛发育筛选测验(DDST) • 图片词汇测验(PPVT)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评价
诊断性测验
• 盖塞尔发育测验(Gesell test) • Bayley婴儿发育量表 • Wechsler智能量表
儿童WISC-R 6~16岁 学龄前和学龄初期WPPSI 4~6.5岁
体格生长
上臂围

儿科学专业的主要课程

儿科学专业的主要课程

儿科学专业的主要课程儿科学专业主要课程儿科学专业是医学领域中专门研究儿童健康和疾病的学科。

作为一名儿科医生,掌握儿科学专业的主要课程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儿科学专业课程:1. 儿科生理学:这门课程主要讲解儿童生理发展及其与成年人的差异。

学习儿童生理学有助于理解儿童身体功能的特点,从而更好地诊断和治疗儿童疾病。

2. 儿科病理学: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儿童疾病的病理机制和病理变化。

通过研究儿科病理学,医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儿童疾病的起因和发展过程,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3. 儿科诊断学:这门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方法和技巧。

学习儿科诊断学有助于医生提高对儿童疾病的辨别能力,从而更准确地确定病因和制定治疗方案。

4. 儿科治疗学: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儿童疾病的常规治疗方法和最新的治疗技术。

通过学习儿科治疗学,医生可以了解不同儿童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为患儿提供有效的治疗。

5. 儿童营养学:这门课程主要讲解儿童的生理营养需求和膳食指导。

学习儿童营养学有助于医生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为儿童提供科学合理的膳食建议。

6. 儿科心理学:这门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了解儿童心理发展和行为问题的识别与处理。

学习儿科心理学有助于医生更好地了解儿童的心理需求,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和治疗。

除了上述课程外,儿科学专业还有其他相关课程,如新生儿学、儿童神经学、儿童呼吸学等。

这些课程为儿科医生提供了系统的知识基础和临床实践技能,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照顾和治疗儿童患者。

总结起来,儿科学专业的主要课程涵盖了儿童生理、病理、诊断、治疗、营养以及心理等多个方面。

通过系统学习这些课程,儿科医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和应对儿童健康和疾病问题,为儿童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儿科学》教学大纲

《儿科学》教学大纲

《儿科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儿科学》是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研究儿童生长发育、疾病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儿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正确地诊断和治疗儿童疾病,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掌握儿科学的基本概念、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和特点。

2、了解儿童常见疾病的症状、体征及治疗方法。

3、掌握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能够制定合理的儿童保健计划。

4、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儿童生长发育:包括儿童各年龄段的生长发育特点、生长指标的测量和评估方法等。

2、儿童疾病诊断和治疗:包括儿童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和注意事项等。

3、儿童保健计划:包括儿童各年龄段的保健重点、疫苗接种和定期体检等。

4、儿科学前沿知识:包括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儿童营养与饮食、环境与儿童健康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

四、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采用多媒体课件、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实践操作:安排学生参加医院儿科实习,加强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3、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和思考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成绩的30%。

2、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主要考查学生对儿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占总成绩的70%。

儿科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儿科学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学科,主要研究儿童生长发育和疾病防治等方面的知识。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儿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独立诊断、治疗和预防儿童疾病,并为儿童的身心健康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二、课程目标1、掌握儿科学的基本概念、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和特点,以及儿童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中医儿科学全版

中医儿科学全版

第一单元历代儿科名家及专著一、中医儿科学的萌芽期远古至南北朝扁鹊:我国最早的儿科医生二、中医儿科学的形成期隋朝至宋朝《颅囟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儿科专著;书中首倡小儿体质属“纯阳”观点北宋钱乙及《小儿药证直诀》;学术思想:1.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概括为“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2.创立了“面上证”“目内证”的诊断方法;3.并首创儿科五脏辩证体系;提出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的辩证纲领;成为中医儿科辩证学中最重要的方法;4.治疗上创立新方;化裁古方;5.对儿科四大要证“痧、痘、惊、疳”有较为详细的记载;提出“急惊合凉泄;慢惊合温泄”的治疗大法..被后世誉为“儿科之圣”..北宋时期;山东名医董汲擅用寒凉法治疗;总结撰成《小儿斑疹备急方论》;是为痘疹类第一步专著..南宋陈文中;著《小儿痘疹方沦》《小儿病源方论》..三、中医儿科学的发展期元朝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明代万全著作有《育婴家秘》、《幼科发挥》、《痘疹心法》、《片玉心书》《片玉痘疹》倡导“育婴四法”;即“预养、胎养、蓐养、鞠养”;提出了“二有余;三不足”..治疗方面提出“首重保护胃气”清陈复正;号飞霞;著《幼幼集成》;该书详析指纹之义;归纳为“浮尘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小儿年龄分期一、胎儿期:从受孕到分娩共40周;称为胎儿期..目前国内将胎龄满28周至出生后7足天;定为围生期..二、新生儿期:从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至生后满28天三、婴儿期:从出生到1周岁之前;称为婴儿期..这一时期生长发育极为迅速;充分显示了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四、幼儿期:从1周岁到满3周岁之前为幼儿期;这一时期体格增长速度较前缓慢;但动作、语言、思维发育加快..五、学龄前期:从3周岁到6~7周岁进入小学前为学龄前期;也称幼童期..这一时期体格发育稳步增长;智力发育迅速;活动能力增强..六、学龄期:从入小学开始6~7周岁到青春期前;称学龄期..七、青春期:青春期年龄范围一般指10~18岁..一般女孩自11—12岁到17—18岁;男孩自13-14岁到8—20岁..一、体重正常值<6个月体重kg=3+0.7×月龄7~12个月体重kg=7+0.5×月龄-61岁以上体重kg=8+2×年龄二、身长正常值出生时平均50cm;生后第1年长25cm ;2岁后至12岁儿童的身高:身高cm=70+7×年龄三、囟门闭合时间前囟应在小儿出生后的12~18个月闭合四、头围新生儿头围约为33~34em; 1周岁时46cm;2周岁时约为48cm; 5岁时增长至50Cm;15岁时接近成人;为54-58cm..五、乳牙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乳牙20颗约在2~2.5岁出齐.. 2岁以内乳牙颗数:乳牙数=月龄-4或6 6岁左右开始长第一颗恒牙..运动发育顺序是由上到下、由粗到细、由不协调到协调的进展..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小儿生理特点主要表现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病理特点主要表现为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病理特点主要表现为外感、食伤、先天因素居多..生理特点1.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娇指娇气;不耐寒热;嫩指柔嫩;未臻成熟;形指形体结构;如四肢百骸、筋肉骨骼、精血津液等;气指生理活动功能;如肺气、脾气、肾气等;充指充实、充任..“稚阴稚阳”:“阴”一般指体内精、血、津液等物质;“阳”是指体内脏腑的各种生理活动功能..故“稚阴稚阳”的观点更充分说明了小儿无论在物质基础与生理功能上;都是幼稚未充和不完善的..2. 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所以小儿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形体、智力、脏腑、功能等均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向完善、成熟方面发展;年龄愈小;生长的发育的速度越快..“生机”是指各种生理活动机能;“发育”是指生长过程..“纯阳”是指三岁以下小儿禀受父母先天之气;真元未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为生机旺盛;蓬勃发展;好比旭日之初升;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而言..总之;“稚阴稚阳”和“纯阳”理论;概括了小儿生理特点的两个方面..“稚阴稚阳”是说明小儿肌肤柔嫩;筋骨未坚;气血未充;脏腑娇嫩;阴阳二气均较幼稚不足;“纯阳”是说明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现象..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对于阐明和理解小儿病因病理特点、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病理特点1.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阴阳二气均属不足;因此;在病理上不仅发病容易而且传遍迅速;年龄越小;越为突出..“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肾常虚”:肺主一身之气;脾为后天之本;三者密切相关..肾藏精;内寄元阴元阳;主生长发育..小儿甫生;先天禀受肾气未充;既生之后;需赖后天脾胃运化水谷精微滋养;才能不断补充和化生..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于肾气生发、脾胃运化的需求较成人更为迫切;其精血、津液等营养物质的需求也比成人大得多;故显得脾常不足肾常虚..同样;肾为气之根;脾为水谷精气之源;初生时肺脏全而未壮;脾肾由均稚弱;主气功能未健;显得肺常不足..“易虚易实”是指小儿一旦患病;则正气易虚而邪气易实;所谓“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易寒易热”是指小儿在疾病的过程中;由于“稚阳未充”;阳气易损而出现阴寒之证;所谓“阴盛则寒”;又由于“稚阴未长”;阴液易劫而表现为热的症候;所谓“阳盛则热”..2.脏气清灵;易趋康复清指清净、纯洁;灵指灵巧、灵活..脏气清灵;易趋康复;是指小儿患病在病情发展转归的过程中;由于体禀“纯阳”;生机蓬勃;发育迅速;活力充沛;组织的修复能力强;并且病因单纯;极少七情劳倦伤害;几种疾病同时并见的情况也较少;对药物的反应灵敏等;所以;只要辩证正确;治疗及时;护理得当;病情也就比成人好转的快;容易恢复健康..诊法:主张四诊合参;首重望诊..一、望诊:1.望神色:五色主病:面呈白色;多为虚证、寒证..面呈红色;多为热证..新生儿面色嫩红;或小儿面色白里透红;为正常肤色..面呈黄色;多为脾虚证或有湿浊..面呈青色;多为寒证、痛证、瘀证、惊痫..面呈黑色;多为寒证、痛证、瘀证、水饮证..若小儿肤色黑红润泽;体强无病;是先天肾气充沛的表现..2.望形态3.审苗窍正常小儿舌体柔软、淡红润泽、伸缩自如;舌面有干湿适中的薄苔..新生儿舌红无苔和哺乳婴儿的乳白苔;均属正常舌象..舌体肿大;板硬不灵;甚则肿塞满口;不能转动吮乳;成为木舌;由心脾积热;火热循经上行所致;舌下红肿突起;形如小舌;称为重舌;属心脾火炽;上冲舌本所致;舌体不能伸出唇外;转动伸缩不灵;语音不清;称为连舌;银舌系带过短所致;亦称“绊舌”;舌吐唇外;掉弄如蛇;称为弄舌;多为大病之后;心气不足或惊风之兆;舌吐唇外;缓缓收回;称吐舌;常为心经有热所致;吐舌不收;心气将绝;时时用舌舔口唇;以致口唇四周灰暗或有脱屑、作痒;称舔舌;多因脾经伏热所致..4.辨斑疹5.察二便初生婴儿的胎粪;呈暗绿色或赤褐色;黏稠无臭;母乳喂养儿;大便呈卵黄色;稠而不成形;牛奶、羊奶喂养儿;大便呈淡黄白色;质地较硬;有臭气..大便赤白黏冻;为湿热积滞;常见于痢疾;婴幼儿大便呈果酱色;伴阵发性哭闹;常为肠套叠..6.察指纹儿科对于三岁以下小儿常以察指纹作为望诊内容之一..正常小儿的指纹大多淡紫隐隐而不显于风关以上..指纹的辩证纲要;可以归纳为“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侧轻重”..纹色鲜红浮露;多为外感风寒;纹色紫红;多为邪热郁滞;纹色淡红多为内有虚寒;纹色青紫;多为郁热内结;纹色深紫多为瘀滞络闭;病情深重..纹达指尖;称透关射甲;若非一向如此;则示病情重危..三、问诊问个人史包括胎产史、喂养史、生长发育史、预防接种史..四、切诊脉诊:3岁以上小儿可用脉诊..7岁以下儿童采用“一指定三关”;7岁以上儿童可采用成人三指定寸关尺三部的切脉方法..内治法用药原则1.治疗要及时、正确和审慎2.处方用药精简灵活3.注意顾护脾胃4.重视先证而治5.掌握用药剂量:新生儿用成人量1/6;乳婴儿用成人量1/3;幼儿用成人量1/2;学龄儿童用成人量2/3或接近成人用量婴儿期保健喂养方法:母乳喂养生后6个月之内以母乳为主要食品者;称为母乳喂养;人工喂养4个月以内的婴儿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进行母乳喂养;完全采用配方乳或其他兽乳;如牛、羊乳等喂养婴儿;称为人工喂养;混合喂养因母乳不足而需添喂牛、羊乳或其他代乳品时;称为混合喂养1.补授法:母乳不足时用配方奶或兽乳补充母乳喂养时为补授法;适宜于4个月以内的婴儿..2.代授法:一日内有一至数次完全用乳品或代乳品代替母乳;称为代授法..添加辅食的原则: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胎黄胎黄以婴儿出生后皮肤面目出现黄疽为特征..因与胎禀因素有关;故称“胎黄”或“胎疸”..胎黄的病变脏腑在肝胆、脾胃..其发病机制主要为脾胃湿热或寒湿内蕴;肝失疏泄;胆汁外溢而致发黄;日久则气滞血瘀;脉络瘀阻..1.湿热郁蒸证候:面目皮肤发黄;色泽鲜明如橘;哭声响亮;不欲吮乳;口渴唇干;或有发热;大便秘结;小便深黄;舌质红;苔黄腻..分析:此为阳黄证..湿热之邪蕴阻脾胃;肝胆疏泄失常;胆汁外溢;故面目皆黄;热为阳邪;故黄疸色泽鲜明;热甚于内.故门渴唇干;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为湿热之象..治法:清热利湿..方药:茵陈蒿汤加味..常用药:茵陈、栀子、大黄清热利湿退黄;佐以泽泻、车前子利尿化湿;黄芩、金钱草清热解毒..2.寒温阻滞证候:面目皮肤发黄;色泽晦暗;持久不退;精神萎靡;四肢欠温;纳呆;大便溏薄色灰白;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腻..分析:寒属阴邪;湿性粘滞;寒湿内阻;肝胆疏泄失常;故黄疸晦暗;持久不退;寒湿中阻;脾阳不振;故纳呆、便溏;舌淡、苔白腻为寒湿之象..治法:温中化湿..方药:茵陈理中汤加减..常用药:茵陈蒿利胆退黄;干姜、白术、甘草温中燥湿;佐以党参益气健脾;薏苡仁、茯苓健脾渗湿..生理性胎黄与病理性胎黄的鉴别1.出现时间:生后第2~3天;黄疸出现早出生后24h以内或出现过迟..2.消退时间:足月儿小于2周;早产儿3~4周;足月儿小于2周;早产儿大于4周或退而复现..3.黄疸程度:血清总胆红素足月儿小于221umol/L早产儿小于257umol/L;血清总胆红素足月儿大于221umol/L早产儿大于257umol/L..4.进展情况:每日血清胆红素增加值小于85umol/L;每日血清胆红素增加值大于85umol/L..5.伴随症状:无其他临床症状;有其他症状;如精神倦怠;不欲吮乳;大便或呈灰白色等;有原发疾病表现..胎黄动风与胎黄虚脱辩证1.黄疸程度:黄疸显著;黄疸急剧加深..2.伴有症状:尖叫抽搐;角弓反张;四肢厥冷;脉微欲绝..3.舌质舌苔:舌质红;苔黄腻;舌质淡;苔白..感冒感冒俗称“伤风”;是感受外邪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外感疾病;临床以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咳嗽为主要变现..感冒的病变部位主要在肺;可累及肝脾..病机关键为卫表失和;肺气失宣..由于小儿肺脏娇嫩;感邪之后;失于清肃;气机不利;津液不得敷布而内生痰液;壅结咽喉;阻于气道;加剧咳嗽;此即感冒夹痰..小儿脾常不足;感受外邪后往往影响中焦气机;减弱运化功能;致乳食停积不化;阻滞中焦;出现脘腹胀满、不思乳食;或伴呕吐、泄泻;此即感冒夹滞..小儿神气怯弱;心常有余;肝常有余;感邪之后热扰肝经;易导致心神不宁;生痰动风;出现一时性惊厥;此即感冒夹惊..感冒的基本治疗原则为疏风解表..1.风寒感冒证候: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喉痒;舌偏淡;苔薄白;脉浮紧..分析:风寒外束;卫表不和..肌表为寒邪所束;经气不得宣畅;故发热无汗;恶寒头痛;风邪犯肺;肺气失宣;故喉痒;喷嚏咳嗽;苔薄白;脉浮紧为风寒征象..治法:辛温解表.. ·方药:荆防败毒散、葱豉汤加减..常用药:葱白、苏叶、豆豉解表发汗;荆芥、防风疏风散寒;杏仁、前胡宣发肺气;桔梗开肺利咽;甘草调和诸药..2.风热感冒证候:发热重;恶风;有汗或无汗;头痛;鼻塞流脓涕;喷嚏;咳嗽;痰黄粘;咽红或肿;曰干而渴;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分析:风热外袭;肺卫不利..感受风热或寒从热化;腠理开泄;发热重而有汗出;风热上乘;肺气失宣故咳嗽流涕;痰粘;咽红或肿;热易伤津;口干而渴;舌红苔薄黄;脉浮数皆风热征象..治法:辛凉解表.. ’方药:银翘散或桑菊饮加减..常用药:·银花、菊花、连翘清热解表;薄荷、牛蒡子疏风散热、宣肺利咽;豆豉发表除烦;桔梗、前胡宜肺化痰..4.时邪感冒证候:全身症状较重;壮热嗜睡;汗出热不解;目赤咽红;肌肉酸痛;或有恶心呕吐;或见疹点散布;舌红苔黄;脉数..分析:疫毒侵袭;火热燔炽..疫毒袭表;故壮热嗜睡;肌肉酸痛;上焦热炽;故目赤咽红;邪伏中焦故恶心呕吐;舌红苔黄、脉数均为热盛之象..治法:疏风清热解毒..方药:银翘散合普济消毒饮加减..常用药: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荆芥、羌活辛温疏邪;山栀、黄芩清肺泄热;板蓝根、贯众、蚤休泄热解毒;薄荷辛凉发散..咳嗽咳嗽病位不离于肺;常涉及脾;基本病机为外邪犯肺或内伤于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而致咳嗽..辨证要点:辨外感内伤:小儿咳嗽起病急;病程短;常兼有表证者;多属外感咳嗽;起病缓;病程较长;并伴不同程度脏腑功能失调者;多数内伤咳嗽..治疗原则:小儿咳嗽的基本病机是肺气失宣;故以宣通肺气为基本治疗原则..外感咳嗽一般邪气盛而正气未虚;治宜疏散外邪;宣通肺气为主;邪去则正安;不宜过早使用苦寒、滋腻、收涩、镇咳之药;以免留邪..内伤咳嗽;则应辨明由何脏累及;随证立法..痰盛者化痰以宣肃肺气;依痰热、痰湿之不同;分别予以清热化痰或燥湿化痰..后期以补为主;分别以润肺滋阴与健脾补肺为法..分证论治:一外感咳嗽 1.风寒咳嗽咳嗽频作;咽痒声重;痰白清稀;鼻塞流涕;恶寒少汗;或有发热头痛;全身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浮红..—疏风散寒宣肺—杏苏散加减 2.风热咳嗽咳嗽不爽;痰黄粘稠;不易咯出;口渴咽痛;鼻流浊涕;伴有发热头痛;恶风;微汗出;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指纹红紫..—疏风解热宣肺--桑菊饮加减 3.风燥咳嗽—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清燥救肺汤加减二内伤咳嗽 1.痰热咳嗽咳嗽痰黄;稠粘难咯;面赤唇红;口苦作渴;或有发热、烦躁不宁;尿少色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色紫.. —清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加减 2.痰湿咳嗽咳嗽重浊;痰多壅盛;色白而稀;胸闷纳呆;苔白腻;脉濡..—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加减 3.气虚咳嗽咳而无力;痰白清稀;面色苍白;气短懒言;语声低微;喜温畏寒;体虚多汗;舌质淡嫩;脉细少力..—健脾补肺;益气化痰--参苓白术散加减 4.阴虚咳嗽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咯出;口渴咽干;喉痒声嘶;手足心热;或咳嗽带血;午后潮热;舌红少苔;脉细数..—养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加减肺炎喘嗽肺炎喘嗽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以发热、咳嗽、痰壅、气急、鼻煽为主要症状;重者涕泪俱闭、面色苍白发绀..若邪在肺卫不解;化热入里;练液成痰;痰热互结;闭阻肺络;肺气闭塞;则出现本病典型临床表现如发热、咳嗽、气促、鼻煽等..肺主气而朝百脉;若感邪较重或正不胜邪;病情进展;则可由肺而累及他脏..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失肃降;大肠之气不得下行;则出现腹胀、便秘等腑实证候;若邪热炽盛;内陷厥阴;引动肝风;则出现高热、神昏、抽搐等邪陷厥阴之变证;气为血之帅;若肺气郁闭;影响及心;致血行不畅;脉道涩滞;则出现唇甲发绀、舌有瘀斑等气滞血瘀证候;甚或因心失所养;心气不足;心阳虚衰;而出现面白肢冷;呼吸急促;心烦不安;右胁下痞块增大;脉微欲绝等重危之象..若病情严重者;可因内闭外脱而死亡..肺炎喘嗽的病变部位主要在肺;常累及脾;亦可内窜心肝..痰热既是病理产物;也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其病理机制主要是肺气郁闭之演变..治疗原则:治疗以开肺化痰;止咳平喘为基本法则..痰热闭肺证候:壮热烦躁;喉间痰鸣;痰稠色黄;气促喘憋;鼻翼煽动;或口唇青紫;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分析:痰热壅盛;故壮热烦躁;喉间痰鸣;痰稠色黄..肺气郁闭故见气促喘憋;鼻翼煽动..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痰热之象..治法:清热宣肺;涤痰定喘..方药: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常用药:麻黄、杏仁、生石膏、生甘草清肺平喘;细茶升清降浊;桑白皮、葶苈子泻肺;苏子、前胡宣肺化痰;黄芩、虎杖清肺解毒..哮喘哮喘是小儿时期的常见肺系疾病;以发作性喉间哮鸣气促;呼气延长为特征;严重者不能平卧..病因病机:内因责之于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痰饮留伏;此为哮喘之夙根..外因责之于气候骤变;寒温失调;感受外邪;接触异物、异味以及过食生冷咸酸;活动过度;情绪激动等..内因是发病的根据;外因即诱因是发病的重要条件..其中因感冒受冷而诱发者最多见..哮喘的发生都是外因作用于内因的结果;正虚痰伏;邪阻肺络是其主要病机..其发作期的病机为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阻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喘..内因不除;外因屡犯;所谓风有动静、痰有鼓息;导致哮喘时作时止、反复发作..哮喘发作期以邪实为主;缓解期以正虚为主;但亦有发作期、缓解期不明;发作迁延;虚实夹杂的复杂证候..治疗原则:本病应按发作期、缓解期分别施治..发作期当攻邪以治其标;治肺为主;分辨寒热虚实而随证施治..缓解期当扶正以治其本;调其肺脾肾等脏腑功能;消除伏痰夙根..哮喘属于顽疾;宜采用多种疗法综合治疗;敷贴、西药等均可选择应用..分证论治——发作期1.寒性哮喘证候:咳嗽气喘;喉间有痰鸣音;痰多白沫;形寒肢冷;鼻流清涕;面色淡白;恶寒无汗;舌淡红;苔白滑;脉浮滑..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定喘..方药: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常用药:麻黄、桂枝宣肺散寒;细辛、干姜温肺化饮;白芥子、苏子、莱菔子行气化痰;白芍药、五味子敛肺平喘..2.热性哮喘证候:咳嗽哮喘;声高息涌;咯痰稠黄;喉间哮吼痰鸣;胸膈满闷;身热;面赤;口干;咽红;尿黄便秘;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肺化痰;止咳平喘..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味..常用药:麻黄、生石膏宜肺清热;杏仁、葶苈子、桑白皮泻肺降逆;苏子化痰;生甘草调和诸药..3.虚实夹杂证候:病程较长;哮喘持续不已;动则喘甚;面色欠华;小便清长;常伴咳嗽、喉中痰吼;舌淡苔薄腻;脉细弱..治法:化痰降气;纳气平喘..方药:射干麻黄汤合都气丸加减..常用药:麻黄、射干平喘化痰;半夏、款冬、紫菀清肺化痰;细辛、五味子敛汗平喘;山茱萸、熟地益肾;淮山药、茯苓健脾化痰..口疮口疮是以口颊、唇舌、齿龈、上腭等处发生溃疡为特征的一种口腔疾患..口疮只发生于口唇两侧者;又称燕口疮;满口糜烂;色红作痛者;又称口糜..脾胃积热证候:颊内、齿龈、上颚、唇角等处溃疡较多;或满口糜烂;周围粘膜红赤灼热;疼重拒食;烦躁流涎;面赤唇红;或伴身热、口臭;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厚;脉滑数或指纹紫滞..治法:清热解毒、泻火通腑..住方:凉膈散加减..常用药:黄芩、连翘、栀子、大黄、生石膏、竹叶、薄荷、甘草..泄泻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病因病机:泄泻之因;以湿为主;泄泻病位;以脾为要..脾为土脏;湿为土气;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清浊不分;合污而下发生泄泻..由于小儿具有“稚阳稚阴”的生理特点和“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病理特点;加之泄泻常易伤筋耗气;故病情重者;常可发生“伤阴”“伤阳”的变证..一般暴泻者常伤阴;久泻者常伤阳病情危重者;也可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而出现阴竭阳脱之变证..治疗原则:泄泻治疗;以运脾化湿为基本法则..实证以祛邪为主;根据不同的证型分别治以消食导滞;祛风散寒;清热利湿..虚证以扶正为主;分别治以健脾益气;补脾温肾..泄泻变证;分别治以益气养阴、酸甘敛阴、护阴回阳、救逆固脱..本病除内服药外;还常使用外治、推拿、针灸等法治疗..证治分类——常证1.伤食泻证候:大便稀溏;夹有乳凝块或食物残渣;气味酸臭;或如败卵;脘腹胀满;便前腹痛;泻后痛减;腹痛拒按;嗳气酸馊;或有呕吐;不思乳食;夜卧不安;舌苔厚腻;或微黄.. ·治法:消食化滞;运脾和胃..方药:保和丸加减..常用药:山楂、神曲、莱菔子消食化积导滞;陈皮、半夏理气降逆;茯苓健脾渗湿;连翘清解郁热..2.风寒泻证候:大便清稀;中多泡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或伴恶寒发热;鼻流清涕;咳嗽;舌淡;苔薄白..治法:疏风散寒;化湿和中..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常用药:藿香、苏叶、白芷、生姜疏风散寒、理气化湿;大腹皮、厚朴、陈皮、半夏温燥寒湿、调理气机;苍术、茯苓、甘草、大枣健脾和胃..3.湿热泻证候:大便水样;或如蛋花汤样;泻下急迫;量多次频;气味秽臭;或见少许粘液;腹痛时作;’食欲不振;或伴呕恶;神疲乏力;或发热烦闹;口渴;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肠解毒;利湿止泻..方药: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常用药:葛根解表退热、生津升阳;黄芩、黄连清解胃肠之湿热;甘草调和诸药;共具解表清肠、表里双解之功..4.脾虚泻证候:大便稀溏;色淡不臭;多于食后作泻;时轻时重;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缓弱..治法:健脾益气;助运止泻..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常用药: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益气补脾;山药、莲肉、扁豆、薏仁健脾化湿;砂仁、桔梗理气和胃..5.脾肾阳虚泻证候:久泻不止;大便清稀;完谷不化;或见脱肛;形寒肢冷;面色光白;精神萎靡;睡时露睛;舌淡苔白;脉细弱..治法:补脾温肾;固涩止泻..方药: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常用药:党参、白术、甘草健脾益气;干姜、吴茱萸温中散寒;附子、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温肾暖脾、固涩止泻..变证——气阴两伤证候:泻下无度;质稀如水;精神萎靡或心烦不安;目眶及前囟凹陷;皮肤干燥或枯瘪;啼哭无泪;口渴引饮;小便短少;甚至无尿;唇红而干;。

儿科学的特点范文

儿科学的特点范文

儿科学的特点范文儿科学(Pediatrics)是医学科学中专门研究儿童健康和疾病的领域。

儿科学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专门性和综合性:儿科学着重研究儿童的生长发育、健康问题和疾病,是医学中的一个专门且独立的学科。

与成人医学相比,儿科学需要综合运用儿童的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等因素,全方位地考虑儿童健康和疾病的问题。

2.生长发育的关注:儿科学注重研究儿童从胎儿期到青春期的生长发育过程,包括体格、智力、心理、性格等各个方面。

儿科医生需要掌握儿童正常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异常情况,以及如何通过适当的干预手段来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3.疾病防治的重点:儿科学旨在预防、诊断和治疗儿童的疾病。

由于儿童具有与成人不同的生理特点,他们对一些疾病的易感性、感染方式和病理表现都有所不同。

儿科医生需要掌握儿童常见疾病的特点和处理方法,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治疗策略,确保儿童的健康。

5.团队合作的协调性:儿科医生通常需要与其他专业人员,如儿科护士、营养师、心理医生等密切合作,共同照顾儿童的健康。

儿科医生还需要与其他科室的医生进行合作,如外科医生、神经科医生等,协调处理儿童复杂的疾病和手术治疗。

6.敏感性和温情性:儿科医生需要具备较高的敏感性和温情性,关心患儿的身心健康。

他们需要善于与儿童进行交流,使用适合儿童年龄的语言和方法,让儿童感到安全和舒适。

儿科医生还需要善于处理患儿的情绪和家长的焦虑,提供情感支持和安慰。

总之,儿科学作为医学科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具有专门性、综合性和面向儿童的特点。

儿科医生不仅需要掌握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和疾病特点,也需要关注儿童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因素,与患儿及其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通过团队合作和温情护理,促进儿童健康和幸福的成长。

儿科学基本概念介绍

儿科学基本概念介绍

儿科学基本概念介绍儿科学,又称小儿科学或儿童医学,是医学的一个专科领域,专门研究和处理儿童的健康和疾病问题。

儿科医生是专门负责儿童医疗和救治的医师。

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的生理结构、生理功能和疾病表现都与成人有所不同,因此需要专门的儿科学来研究和治疗。

在本文中,将介绍儿科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儿科的起源、发展历程、研究内容和专业要求。

一、儿科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儿科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代医学家对儿童疾病有一定的认识和治疗方法,如《黄帝内经》中有关儿童疾病的论述。

然而,真正建立儿科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是在19世纪末。

德国医生奥斯卡·库肯迪(Oscar Cohn)被公认为儿科学之父,他在1883年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儿童医院,并致力于研究儿童生长发育和疾病。

之后,儿科学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医学学科,各国先后建立了儿科学研究机构和儿童医院,对儿童健康的研究和治疗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二、儿科学的研究内容儿科学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儿童生长发育:儿科学研究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变化,包括身高、体重、牙齿、骨骼等方面。

同时也研究儿童发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如生长迟缓、智力发育问题等。

2. 儿童疾病:儿科学研究和治疗儿童的常见疾病和罕见疾病,包括感冒、发烧、肺炎、腹泻、过敏症等。

此外,还研究和治疗儿童特有的疾病,如小儿麻痹症、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窒息等。

3. 儿童行为与心理:儿科学研究儿童的行为和心理发展,包括儿童的情绪、认知能力、社交行为等。

此外,还研究和治疗儿童的心理疾病,如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抑郁症等。

4. 预防保健:儿科学研究和推广儿童的预防保健知识,包括合理饮食、免疫接种、安全防护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提供健康的生活指导,儿科医生可以帮助保护儿童的身体健康。

三、儿科医师的专业要求成为一名合格的儿科医师需要具备以下专业要求:1. 医学知识:儿科医师需要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

儿科学知识点详细剖析

儿科学知识点详细剖析

儿科学知识点详细剖析儿科学是研究儿童生长发育、疾病预防与治疗的学科。

本文将详细剖析儿科学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儿童生长发育、常见儿童疾病以及儿科治疗手段等内容。

一、儿童生长发育1.生理生长发育:在儿童早期生长过程中,身高、体重、牙齿、听觉、语言等方面的发育是重点观察的指标。

例如,正常儿童一岁时身高一般是出生时的1.5倍,两岁时是出生时的2倍。

2.性征发育:青春期是指孩子从儿童转变为成年人的过程。

在性征发育期间,儿童会出现身体上的变化,如乳房发育、月经开始等。

二、常见儿童疾病1.感染性疾病: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较容易感染病菌,如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等。

及时注意个人卫生、接种疫苗等是预防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

2.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在儿童中比较常见。

过敏体质的儿童容易对环境中的过敏原产生过敏反应,如花粉、宠物、尘螨等。

3.消化系统疾病:儿童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肠炎、便秘、腹泻等。

这些疾病可以通过饮食控制、药物治疗等措施得到缓解和治疗。

4.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脑膜炎、癫痫等。

对于儿童神经系统疾病,早期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可以采取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手段。

三、儿科治疗手段1.药物治疗:根据疾病的不同,儿科医生会根据儿童体重、年龄等因素,合理选择药物进行治疗。

在药物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病情进行监测,调整剂量。

2.物理治疗:包括理疗、康复、针灸等手段。

例如,对于运动障碍的儿童,可以通过物理治疗来促进康复。

3.手术治疗:在部分儿童疾病的治疗中,可能需要手术干预,如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肾脏畸形等。

手术治疗需要儿科医生团队的专业技术和仔细的术前术后护理。

4.心理治疗:对于心理疾病的儿童,心理治疗是重要的辅助手段。

通过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等方式,帮助儿童缓解焦虑、纠正不良行为。

在儿科学领域,儿科医生需要具备全面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注重儿童个体差异,并在治疗中考虑到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此外,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也需要了解一些儿科学知识,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就医。

《儿科学》教学大纲2024

《儿科学》教学大纲2024

引言概述儿科学是医学领域中专门研究儿童健康和疾病的学科,涉及到儿童生长发育、疾病预防和治疗等方面。

本文将以《儿科学》教学大纲为主题,探讨儿科学的教学内容和结构。

正文内容一、儿科学简介1.儿科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儿科学在医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二、儿科学教学目标1.培养对儿童健康和疾病的基本认识和理解2.培养儿科学实践能力和临床思维方式三、儿科学教学内容1.儿童生长发育与发育评估a.儿童生理生长发育的规律和特点b.儿童发育评估的方法和指标2.儿童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a.儿童常见传染病的防治b.儿童常见非传染病的诊断和治疗3.儿童健康管理和预防保健a.儿童健康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b.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4.儿科急诊与危重病管理a.儿科急诊常见疾病的救治策略b.儿科危重病的监测与治疗5.儿童精神发育和行为问题a.儿童精神发育的阶段和特点b.儿童行为问题的诊断和治疗四、儿科学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a.讲授基本儿科学知识与理论b.运用病例分析和讨论教学法加深学生理解2.实践教学a.儿科学临床实习b.儿童健康管理和预防保健实践3.科研教学a.儿科学研究方法和过程的教学b.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论文写作五、儿科学教学评价1.考核方式与工具a.考试评估b.实习报告和学术论文评审2.教学质量评估a.学生满意度调查b.教学效果评估和反馈总结本文以《儿科学》教学大纲为主题,详细介绍了儿科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阐述了儿科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通过完善的儿科学教学体系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出具备儿科学基本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医学专业人才,提高儿童健康管理和疾病防治的水平。

【儿科学】第一章儿科基础

【儿科学】第一章儿科基础

第一章儿科基础复习要点第一节绪论一、儿科学特点(一)基础医学方面1.解剖小儿从生命开始到长大成人,整个阶段都处在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中。

在外观上不断变化,如体格发育指标的增长,身体各部位比例的改变,骨骼发育等均有一定的规律;内脏器官的大小、位置,以及皮肤、肌肉、神经、淋巴系统等均随年龄增长而变化。

这些变化,年龄愈小,与成年人的差异愈大。

2.生理生化随着小儿的生长发育,各系统器官功能渐趋成熟,当其功能尚未成熟时容易罹患某些疾病。

不同年龄的小儿有着区别于成年人的不同生理生化状态。

3.营养代谢小儿年龄越小,生长发育越快,代谢越旺盛,因而各种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水和能量的需要量相对地都比成年人要大,但胃肠消化功能又不成熟,故极易造成消化功能紊乱和营养缺乏。

一些先天性代谢缺陷病也大多在婴幼儿期发病。

4.免疫人类免疫系统的发生发育始于胚胎早期,到出生时尚未完善。

小儿皮肤粘膜娇嫩,淋巴系统发育亦未成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不如成年人健全,防御能力差,特别是婴幼儿,处于生理性免疫低下状态,易受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5.病理小儿发育不够成熟,对致病因素的反应也与成年人有差异。

相同的致病因素在不同年龄的机体可引起不同的病理改变。

(二)临床医学方面1.疾病种类小儿疾病谱与成年人有很大不同,可以说成年人的绝大多数疾病在小儿均可见到,但各种疾病的发生率则随年龄的增长发生改变。

另外,新生儿期的疾病为小儿所独有。

成年人的许多慢性疾病多发病于小儿时期。

2.临床表现婴幼儿患急性传染病或感染性疾病时,常起病急,来势凶,病情重,缺乏局限能力,故易并发败血症,并常伴有呼吸、循环衰竭,水、电解质紊乱或中毒性脑病等。

病情发展过程中易出现反复,波动,变化多端,易致恶化,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才能及时处理。

新生儿及体弱儿患严重感染往往表现为各种反应低下,并常常缺乏定位性症状和体征。

3.诊断小儿各年龄阶段患病种类和临床表现等都有其独特之处,故考虑临床诊断时应重视年龄因素。

儿科学

儿科学
随年龄增长而改变。(头 肝脏、胸腺、脊髓) 随年龄增长而改变。(头、肝脏、胸腺、脊髓) 。(
2.
机能:各系统、器官的功能随年龄增长而成熟。 机能:各系统、器官的功能随年龄增长而成熟。
胃肠道、肾脏、正常值) (胃肠道、肾脏、正常值)
3.
病理:对同一致病因素的反应随年龄而不同。 病理:对同一致病因素的反应随年龄而不同。
展望: 展望:
遗传学研究。 遗传学研究。 基因 基因表达
我国儿童死亡率的变化
70 60
新生儿死亡率 婴儿死亡率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50
死亡率 %0
40
30
20
10
0 1991年 1993年 1995年 1997年 1999年 2001年 2003年 2005年
我国儿童死亡率与其他国家的比较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婴儿死亡率 ( 1 岁以下 )
200
%0 100 0 澳大利亚 巴西 中国 埃及 印度 日本 尼日利亚 罗马尼亚 泰国 英国 美国
第一章

思考题Βιβλιοθήκη 小儿年龄如何进行分期? 小儿年龄如何进行分期? 各期特点如何? 各期特点如何? 概念\填空 判断对错\简述 填空\判断对错 简述\选择 概念 填空 判断对错 简述 选择
胎儿期: 胎儿期: (Fetal Period) Period) 从受精卵形 成 到出生( 到出生(脐 带结扎)。 带结扎)。
生理特点
疾病特点
保健原则及重点 • 孕母足够营养, 孕母足够营养, 愉快 心情,戒烟、 心情,戒烟、酒 • 预防孕期感染 • 慎重用药 • 避免接触放射线,有 避免接触放射线, 害物质等 • 产前筛查(必要时) 产前筛查(必要时)
儿 科 学 (Pediatrics) Pediatrics)

《儿科学》复习资料整理总结

《儿科学》复习资料整理总结

《儿科学》复习资料整理总结第一章绪论第1节儿科护理学的任务与范围1.研究对象:胎儿至青春期的儿童。

服务对象:初生至满14周岁。

第2节儿童年龄分期1.年龄分期:①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至胎儿出生为胎儿期,正常胎儿期的为40周。

②新生儿期:从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为新生儿期。

(死亡率最高。

)③婴儿期:从出生后满一周岁为婴儿期。

(生长发育的第1个高峰期)④幼儿期:从满1周岁到三3岁为幼儿期。

(最容易发生意外的阶段)⑤学龄前期:从3周岁至6~7岁入小学之前为学龄前期。

(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开始增多)⑥学龄期:从小学开始至青春期前为学龄期。

(智能发育更趋成熟。

)⑦青春期:第2个生长高峰(女性比男性早两年)第3节儿科护理的特点1.免疫特点:通过胎盘从母体中获得抗体IgG;不能通过胎盘获取lgM。

SlgA从母乳获得。

婴幼儿容易患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性疾病。

第二章儿童生长发育第1节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1.生长发育的规律:①连续性,阶段性。

②发育不平衡:神经系统发育较早,生殖系统发育较晚。

③一般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规律。

④个体差异性。

2.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①遗传因素②环境因素第2节儿童体格生长发育评价1.体重最能反映儿童的营养状况,生长指标。

①新生儿出生时平均体重为3公斤;三个月为2倍(6kg);一岁为3倍(9kg);两岁为4倍(12kg)。

②生理性体重:一般下降幅度不超过10%,常于生后第7~10天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

③公式:1~6个月:体重(kg)=出生时体重(kg)+月龄×0.7(kg)7~12个月:体重(kg)=6(kg)+月龄×0.25(kg)两岁到青春期前:体重(kg)=年龄×2+8(kg)2.身高:反映骨骼发育的重要指标。

①正常新生儿出生时平均生长为50厘米;一岁约为75厘米。

;两岁到86~87厘米。

儿科学总论

儿科学总论

成熟
5. 窒息
6. 遗传及先
天性疾病
保健原则及重点 • 加强围产期保健,
提高助产水平 • 注意护理,喂养,
保暖,预防感染 • 建立新生儿家庭
访视制度 • 新生儿筛查 PKU,
克汀病,髋关节半 脱位等
新生儿死亡率约占婴儿死亡率的1/3至1/2, 第一周新生儿的死亡数约占新生儿死亡数的70%。
婴儿期 Young Infancy 生后至1周岁 包括新生儿期
1947年,AAP创建了《pediatrics》杂志。
儿科学发展历史(二)
国内:《皇帝内经》-儿科病症记录 • 《史记》-首次提到“小儿医” • 唐朝-专设儿科 • 宋明清时代-许多小儿著作 • 1943年儿科学著作《实用儿科学》首版 • 建立各级儿保组织及结构
第二节 儿科学的特点
儿童是一个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机体
➢胎儿器官迅速成长,功能逐渐成 熟
➢肺泡结构基本完善,具有气体交 换功能,具有生存能力
妊娠晚期:28W——出生
➢肌肉发育,脂肪积累,体重迅速 增加
新生儿期 Neonatal Period
出生至生后28 天
新生儿期
生后脐带结扎——28d
➢内外环境发生剧烈变化,适应内外环境, 独立生活
1.自主呼吸建立
免疫: 较年长儿和成人差,易被感染,因此预防重 要
临床方面 1、疾病的种类 2、临床表现 3、诊断 4、治疗 5、预后 6、预防
病种有特异性,与成人不同。各年龄组临 床表现也有特殊性。变化快,表达差,定位 不明确。
治疗讲究全面性,护理和支持疗法不可忽 视,药物需按体重计算。
第三节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儿科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展历史(一)

儿科学简答题资料

儿科学简答题资料

儿科学简答题资料
以下是一些关于儿科学的简答题资料:
1. 什么是儿科学?
儿科学是专门研究儿童健康和疾病的学科,包括儿童生理发展、儿童疾病、儿童预防保健等方面。

2. 儿科学家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儿科学家主要负责诊断和治疗儿童的疾病,同时负责监测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

他们也在儿童预防保健和教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例如进行疫苗接种、进行早期疾病筛查等。

3. 儿科学中的常见疾病有哪些?
儿科学中常见的疾病包括:感冒、呼吸道感染、消化系统
问题(如腹泻、呕吐)、皮肤问题(如湿疹、疹子)、发热、耳部感染、尿路感染等。

此外,儿科学也涉及一些更
严重和复杂的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白血病、糖尿病等。

4. 儿科学中的特殊领域有哪些?
儿科学中有一些特殊领域需要专门的专家处理,包括:新
生儿科学(专注于新生儿的健康和护理)、儿童心脏科学(专注于儿童心脏疾病)、儿童神经科学(专注于儿童神
经系统相关疾病)等。

5. 儿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儿科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临床观察、实验研究、流行病学调
查等。

临床观察主要通过对儿童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
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来获得相关数据。

实验研究则
通过动物模型或体外实验进行,以揭示疾病的发生机制和
寻找相关治疗方法。

流行病学调查则通过调查儿童群体中
某种特定疾病的发生率、分布等情况,以了解疾病的流行
特点和预防控制策略。

以上是儿科学的一些简答题资料,希望可以帮到您。

如需深入了解儿科学的相关知识,请参考相关教材或咨询专业医生。

儿科学教学大纲

儿科学教学大纲

儿科学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绪论
儿科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医学学科,专门研究儿童的生长发育、疾病预防和治疗。

本科目旨在培养学生对儿童生理、病理特点的认识,掌握常见儿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对儿童保健和健康管理的水平。

第二部分:儿科学基础知识
1. 儿童生理学
- 婴儿生长发育特点
- 儿童免疫系统发育
- 儿童心肺功能特点
2. 儿童病理生理学
- 儿童常见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儿童各系统疾病的特点和临床表现
第三部分:常见疾病诊断与治疗
1. 儿童传染病
- 常见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 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2. 儿童呼吸系统疾病
- 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 支气管扩张症、哮喘等慢性疾病的管理3. 儿童消化系统疾病
- 胃肠炎、肝炎等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 脂肪肝、消化道出血等疾病的预防和处理第四部分:儿童保健与预防
1. 婴幼儿养育与喂养
- 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及方法
- 婴儿辅食添加的时间和食材选择
2. 接种与预防
- 婴幼儿疫苗接种计划
-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第五部分:课程实践教学
1. 临床实习
- 儿科学临床技能培训
- 儿科病房和门诊实践操作
2. 病例讨论
- 典型病例讨论与分析
- 临床问题解决方案探讨
结语
儿科学作为医学的重要分支,对培养医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
大纲的学习和实践,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儿科学的基础知识,提高对儿
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为未来的医疗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愿每位
学生都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儿科医生,为孩子们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儿科学名词解释

儿科学名词解释

儿科学(pediatrics)就是研究胎儿至青春期各年龄阶段得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疾病防治、身心健康得临床医学学科,就是全面研究儿童得一门非常重要得专业课程,就是临床医学生必修得一门课程。

胎儿期(fetal period):从受精卵形成至小儿出生为止,共40周。

划分为3个阶段:妊娠早、中、晚期。

新生儿期(neonatal period):胎儿娩出后脐带结扎开始到满28周。

围生期(perinatal period):就是指产前、产时与产后得一个特定时期。

指自妊娠28周(此时胎儿体重约1000克)至生后7天。

婴儿期(infant period):胎儿脐带结扎到1周岁,包括新生儿期。

幼儿期 (toddler’s age):1岁到3岁。

学龄前期(preschool age):3岁至6~7岁,幼儿教育时期。

学龄期(school age):6~7岁到12~13岁,小学学龄时期。

青春期(adolescence):女孩从11~12岁开始到17~18岁,男孩从13~14岁开始到18~20岁,上中学时期。

这一时期结束时体格逐渐停止生长,各器官功能发育成熟,从生物学角度来讲已完全发育成熟。

液体疗法:通过补充液体来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得紊乱,恢复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得一种治疗方法。

计划免疫(planned immunization):根据免疫学原理,儿童免疫特点及传染病发病情况按照规定得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生物制品给儿童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机体特异免疫力,达到控制以至消灭相应传染病得目得。

食物得特殊动力作用(SDA)=食物得热力作用(TEF):食物中得宏量营养素除了为人体提供能量外,本身在消化、吸收过程中出现能量消耗额外增加得现象,即食物代谢过程中所产生得能量,如氨基酸得脱氨以及转化成高能磷酸键产生得能量消耗,称为食物得热力作用。

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就是在RDA基础上发展起来得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得参考值,包括4项营养水平指标:估计平均需要量(EARs)、推荐摄入量(RNIs)、适宜摄入量(AIs)、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s)。

儿科学(Pediatrics)ppt课件

儿科学(Pediatrics)ppt课件
物学、生物医药、基因组学、医学信息学的进 展为临床、基础、预防保健产生重大突破。
PPT学习交流
14
• 先天性畸形 ➢ 措施 • 护理非常重要
PPT学习交流
8
婴儿期 (Infant)
➢ 时间
• 从出生到生后1周岁之前
➢ 特点
• 生长发育迅速
• 系统器官功能未完善
• 抗感染能力较弱 ➢ 措施
• 注意营养
• 按时预防接种
PPT学习交流
9
幼儿期 (Toddler)
➢ 时间 • 自1岁到满3周岁之前。
➢ 特点 • 体格发育减缓,智能发育加速,活动范围增加; • 营养需求较高与消化功能不完善相矛盾; • 对危险的识别和自我保护能力有限。
➢ 措施 • 预防外伤、感染; • 合理营养。
PPT学习交流
10
学龄前期 (Preschool)
➢ 时间 • 自3周岁到6~7岁入小学前。
➢ 特点 • 体格发育稳步增长,智能发育更加迅速; • 知识面不断扩大; • 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逐步形成。
• 胎儿期:孕期第9周起至出生,胎儿发育阶段。
➢ 特点
• 容易受母体或外界不良因素作用而影响胎儿的生
长发育,导致流产、畸形、宫内发育不良等。
➢ 措施
• 加强孕期保健和胎儿保健
PPT学习交流
7
新生儿期 (Neonate)
➢ 时间 • 从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到28天。
➢ 特点 • 适应宫内外环境的变化
• 分娩过程的损伤、感染
PPT学习交流
4
临床医学方面
➢ 疾病种类 ➢ 临床表现 ➢ 诊断 ➢ 治疗 ➢ 预后 ➢ 预防
PPT学习交流
5
胎儿期 新生儿期 婴儿期 幼儿期 学龄前期 学龄期 青春期

儿科学对儿童的概念界定

儿科学对儿童的概念界定

儿科学对儿童的概念界定儿科学是医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专门研究儿童的生长发育、健康与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科学。

其概念界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儿童的定义儿科学主要研究对象是儿童,但儿童的界定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儿童是指从出生到青少年期结束(一般为18岁左右)的人群。

此外,还有按照生理和心理发育特征来定义儿童的概念,如按照固定的生理发育阶段划分:新生儿(出生后28天内)、婴儿(1个月至1岁)、幼儿(1岁至3岁)、学龄前儿童(3岁至6岁)、学龄儿童(6岁至12岁)和青少年(12岁至18岁)。

二、儿科学的研究内容儿科学的研究内容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儿童生长发育:研究儿童从胚胎时期到成年期身体、智力和心理的生长发育过程,以及与各个阶段相关的特征和问题。

2. 儿童健康与疾病:研究儿童的健康状态,包括生理和心理健康,以及各种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法。

3. 儿童营养与饮食:研究儿童的营养需求和摄入,以及饮食习惯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4. 儿童行为与心理:研究儿童的行为和心理发展,包括认知、情感、社交行为等方面的特征和问题。

5. 儿童预防保健:研究儿童健康和疾病的预防措施,如疫苗接种、健康教育、疾病筛查等。

6. 儿童医疗技术和服务:研究适用于儿童的医疗技术和服务模式,以提高儿童医疗质量和效果。

三、儿科学的特点儿科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儿科医学与成人医学有明显区别:儿科医学在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上与成人医学有明显差异。

由于儿童生长发育迅速且器官结构尚不完善,对于疾病的反应和处理方式不同于成人。

2. 儿科医学需综合多学科知识:儿科学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因此儿科医生需要具备广泛的医学知识和综合能力,如儿科疾病的诊断、治疗、营养、行为与心理问题等。

3. 儿科医学需注重生长发育状况:对于儿童来说,生长发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儿科医学需关注儿童的生长曲线、发育里程碑等指标,及时发现和纠正生长发育异常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桂平临床医师,欢迎您!收起答案|我要纠错正确答案:B解析:左向右分流型的先天性心脏病其主要病理生理改变分别为心房水平、心室水平和大动脉水平的左向右分流,导致肺血增多,临床表现为易患感冒和肺炎。

2. 男,3岁,头大颈短,面容呆板,唇厚,伸出口外。

身长为80cm,前囟未闭,乳牙18个,走不稳,反应迟钝。

X线摄片见腕部有3个骨化中心。

诊断为散发性呆小病,应尽早使收起答案|我要纠错正确答案:A解析:散发性呆小病患者需终身服甲状腺片。

治疗越早,疗效越好。

用药根据年龄而异,一般开始先用小量,每日10~20mg,以后每隔2~3周增加5~10mg,直到临床症状消失而又无甲亢表现时,该剂量即可作为维持量,维持量一般为:1岁以下每日20~40mg,1~3岁40~60mg,3~6岁60~80mg,6~10岁80~100mg,10岁以上120~160mg,每日量可1次服或分2~3次服。

收起答案|我要纠错正确答案:C解析:该题是理解记忆题,考核贫血诊断的临床思维,它需要掌握贫血的基本概念,以及掌握婴幼儿贫血的特征。

此题错选皮肤黏膜苍白,可有肝脾淋巴结肿大的较多。

贫血的诊断应包括三步:①临床症状/实验诊断指标确诊贫血;②贫血的程度;③病因诊断。

题目中已明确:在选择中应选不是缺铁性贫血的特点,此外还应了解婴幼儿贫血与成人不同之处是会有髓外造血反应,因此婴幼儿贫血会常伴肝、脾肿大,甚至有淋巴结肿大等非特异反应。

诊断思路中应掌握特异性和非特异性诊断的依据,故对此题应针对“缺铁”。

婴儿发病率高和发病缓慢,病程长是贫血非特异性临床症状收起答案|我要纠错正确答案:E解析:这是一道理解记忆题,考核学生对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机制的理解、鉴别。

该题的错误率较高,达30%左右,主要集中在选项“病毒颗粒侵入肠黏膜,引起广泛的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通过cAMP 的作用,使小肠分泌增加,导致水样腹泻”,这是由于对细菌和病毒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机制混淆不清所致。

肠道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不同,发病机制也不同。

细菌性肠炎主要分为肠毒素性肠炎和侵袭性肠炎。

产生肠毒素的细菌释放两种毒素,一种不耐热肠毒素,通过促进cAMP分泌,抑制小肠绒毛上皮吸收Na+、CI-5. 6岁小儿,曾多次患肺炎,不发绀,胸骨左缘第3~4肋间Ⅲ级粗糙全收缩期杂音。

X线收起答案|我要纠错正确答案:E解析:室间隔小型缺损时心,肺X线检查无明显改变,或只有轻度左心室增大或肺充血。

大型缺损心外形中度以上增大,肺动脉段明显突出,肺血管影增粗.搏动强烈。

左右心室增大,左心房往往也增大,主动脉弓影小。

收起答案|我要纠错正确答案:C解析: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典型骨髓象改变:幼红细胞增生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各阶段红细胞均较小,胞浆量少,边缘不规则,显示胞浆成熟落后于胞核;粒细胞系和巨核细胞系一般无明显异常。

收起答案|我要纠错正确答案:E解析:理解记忆题。

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常有反应差,体温改变(升高或降低),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症状,多有黄疸并伴肝脾肿大,如新生儿早期出现黄疸并肝脾肿大,排除溶血病时首先考虑感染,所以应首选黄疸,肝脾肿大。

错选“体温低”者较多,是只考虑了体温低,但败血症患儿出现低体温多见于早产儿,足月儿体温可正常或升高。

此外,其他如硬肿症也有体温低,故不是首要症状;“哭声响亮”和“吃奶好”的哭声响亮,吃奶好均与感染时反应差,拒奶不符,可予排除;错选“肢体肌张力增高”者考虑肌张力增高是具该表现时可能见于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收起答案|我要纠错正确答案:A解析:此组题应从掌握贫血性质,病因和细胞形态学关系等方面加以分析判断。

地中海贫血是溶血性贫血的一类,但贫血的机制有两种:①由于不稳定血红蛋白沉积在红细胞膜上,使膜变僵硬,红细胞通过脾和肝脏毛细血管时破坏和溶血;②基因缺陷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导致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性。

错选正细胞性贫血者可能是只注意到前一个机制,即溶血性贫血多数是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错选小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和大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者是只记住小细胞和低色素性的任一项而不加细酌就选答案。

少数有选大细胞性贫血者,可能误认为地中海贫血特有的靶形红细胞是增大的。

9. 6个月女婴,发热3天,体温39℃,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咽充血,耳后淋巴结肿大,收起答案|我要纠错正确答案:E解析:幼儿急疹的考点一般是热退疹出。

收起答案|我要纠错正确答案:B解析:这是一道纯粹的记忆题,错选率不高,它需要对免疫球蛋白的结构有一个概念,在5种免疫球蛋白中IgG的分子量最小,IgM最大,它是一个多聚体,IgA次之。

只有分子量小才能通过胎盘,因此是IgG 能通过胎盘。

收起答案|我要纠错正确答案:D解析:这是一道理解记忆题,考核学生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临床特点的掌握。

该题错选率不甚高,10%~15%,常见错误“小于6个月的患儿以颅骨改变为主”。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三大症状包括非特异精神神经症状、骨骼改变和运动功能发育迟缓,临床上根据患儿的年龄呈相应的症状表现。

正确选择此题答案,不但要全面掌握佝偻病的临床特征(临床表现、生化改变和X线表现).还要熟悉小儿不同时期的生长特点和佝偻病的相应表现。

此外,这是一道否定题,应注意选择正确答案排除之。

小于6个月的婴儿由于大脑的发育快、头围增大明显,以致缺乏维生素D时出收起答案|我要纠错正确答案:E解析:轻度营养不良可从每日60-80kcal/kg开始,中度及重度营养不良可参考原来的饮食情况,从每日40-60kcal/kg开始,并根据情况逐渐少量增加;当增加能量至满足追赶生长需要时,一般可达150-170kcal/kg。

13. 慢性胃炎主要症状(0分)收起答案|我要纠错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核学生对题干中所提到三种消化道常见病的临床表现的掌握情况。

水肿与上述疾病不相关,不具有干扰性。

慢性胃炎最常见症状为反复发作、无规律性的腹痛,疼痛常出现于进食过程中或餐后,可能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

错选呕吐者未能抓住题干所问为“主要”症状,也可能是将急性胃炎的常见症状(食欲不振、腹痛、呕吐等)套于慢性胃炎上从而自我混淆。

慢性胃炎当伴有胃黏膜出血者可有呕血、黑便等症状,但并非常见,也非“主要”。

收起答案|我要纠错正确答案:C解析: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量减少,全身体液增加所致。

15. 男,1岁,智能落后,表情呆滞,鼻梁低,舌宽大并常伸出口外,皮肤苍黄,粗糙,四收起答案|我要纠错正确答案:A解析:根据该患儿智能低下,特殊面容和临床表现,推侧最可能诊断为唐氏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

其中软骨发育不良,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佝偻病和苯丙酮尿症不出现表情呆滞,鼻梁低,舌宽大并常伸出口外等的特殊面容。

收起答案|我要纠错正确答案:B解析:理解应用题,应在了解按细胞形态分类不同贫血的特点基础-,结合题目所给具体疾病特点答题。

作为贫血的临床诊断,红细胞形态是简单而重要的检查方法,按之可初步筛分出贫血的大致病因,而作为进一步选择病因学诊断检查的重要提示。

题目所给的5个备选答案是贫血形态学分类。

本题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应明白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铁缺乏使胞质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但不影响幼稚红细胞的核分裂和成熟,因此成熟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性,使缺铁性贫血呈小细胞低色性。

大细胞性贫血是由于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缺乏引起,其贫血的收起答案|我要纠错正确答案:E解析:B细胞免疫功能测定的常用方法是免疫球蛋白测定。

18. 男孩,9个月。

体重8kg,发热、呕吐、腹泻3天,粪便蛋花汤样,无腥臭味,尿量明显少。

精神萎靡,皮肤弹性差,眼凹陷,唇樱红,四肢凉,血钠132mmol/L。

诊断是(0收起答案|我要纠错正确答案:A解析:中度脱水临床表现较明显,精神不振或躁动不安、口渴、尿少、口唇干,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

代谢性酸中毒可发生于腹泻,肠、胰、胆瘘,高热,脱水,腹膜炎,休克,肾功能衰竭等。

诊断依据(1)腹泻,肠瘘,胰瘘,胆瘘,腹膜炎,休克,糖尿病,肾功能衰竭等病史。

(2)面色潮红,呼吸加深加快,有烂苹果味为突出表现。

(3)血气分析。

收起答案|我要纠错正确答案:A解析: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患儿中总补体及C3均下降,其余选项均正确。

收起答案|我要纠错正确答案:B解析:记忆应用题,需对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和阴性反应的判断标准以及临床意义有所认识的基础上来答题。

结核菌素试验的基础是机体接触过结核菌体蛋白的抗原后,对该抗原产生了免疫反应,当皮下注射结核菌素后则注射局部可产生迟发性皮肤过敏反应。

自然的结核感染4周后可产生反应,其反应程度与感染严重度和结核病灶活动性相关。

卡介苗接种和自然感染一样也是导人了抗原,只是其产生反应较自然感染为弱,因此,也会对结核菌素产生皮肤反应。

了解了以上原理就不难记住不同皮肤反应所反映的结核感染状态。

卡介苗免疫接种后,硬结20mm以上局部有水泡,出血、收起答案|我要纠错正确答案:C解析:小儿秋季腹泻多见于6~24月的婴幼儿;起病急,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大便黄色或蛋花汤样,无腥臭味;腹泻较重者可引起脱水和酸中毒。

22. 女,5岁。

自幼唇、指(趾)甲床青紫,乏力,活动后气促,体格发育落后,为先天性收起答案|我要纠错正确答案:E解析:法洛四联症是存活婴儿中最常见的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由4种畸形组成,分别是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大。

阵发性缺氧发作,多见于婴儿,发生的诱因为吃奶、哭闹、情绪激动、贫血、感染等。

表现为阵发性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引起突然昏厥、抽搐,甚至多死亡。

其原因是在肺动脉漏斗部狭窄的基础上,突然发生该处肌部痉挛,引起一时性肺动脉梗阻,使脑缺氧加重所致。

年长儿常诉头痛、头昏。

收起答案|我要纠错正确答案:E解析:这是一道理解记忆题,考核学生在记忆掌握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基础上,结合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判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特点。

该题的错选率不高,错选答案多为高热。

对此题判题中须注意的是题中的两个限定词:①新生儿;②主要特点。

发热是败血症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但是对于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来说,由于其免疫功能低下,对病原体的免疫应答力弱,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受到外源性致热原如细菌内毒素的刺激时,内源性致热原的合成不足,再加上其体温调节功能不足,新生儿败血症时很少表现为高热,因此高热不但不是其特点,相反,可表现为体温不升。

正是由收起答案|我要纠错正确答案:B解析:轻型腹泻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食欲不振,大便次数增多每天可达10余次;无脱水,电解质紊乱及全身中毒症状。

收起答案|我要纠错正确答案:C解析:细胞免疫测定包括外周血象和淋巴细胞计数,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T细胞及其亚群数量的检测和T 细胞功能检测。

26. 6个月患儿,发热3天,体温39~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