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第九版教材配套课件营养和营养障碍

合集下载

营养及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ppt课件

营养及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ppt课件

110
15岁≈成人
50~60
每增加3岁减少10Kcal/kg.d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营养素的需要
1 蛋白质 2 脂肪 3 碳水化合物 4 维生素 5 矿物质 6水 7 膳食纤维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各阶段乳汁成分不同(一)
初乳 量少、脂肪少、抗体、维生素、牛黄酸、
矿物质丰富
过渡乳 量↑、脂肪含量高、蛋白质及矿物质↓ 成熟乳 量↑ ↑ 蛋白质↓↓ 晚乳 量↓ 蛋白质↓↓↓
所特有。 排泄的消耗:不超过总能量的10%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需能量(kcal/kg)
1周
60
2-3周
100
2-6月
110—120
1岁以内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婴儿喂养 Feeding of Infants
一.母乳喂养
WHO规定人乳分为
人乳的成分(composition)
初乳(colostrum):产后4天内乳汁。 过渡乳(transition milk):5~14天的乳汁 成熟乳(matrue milk):14天以后的乳汁 晚乳(night milk):10月以后的乳汁

第九版儿科学配套课件 13.3 营养性贫血

第九版儿科学配套课件 13.3 营养性贫血
“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卫生部“十三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三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
《儿科学》(第9版) 配套课件
主编 王卫平/孙锟/常立文
《儿科学》(第9版)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 普救含灵之苦。
➢ 诊断:根据病史,特别是喂养史、临床表现和血象特点,一般可 作出初步诊断。进一步进行有关铁代谢的生化检查有确诊意义。 必要时可进行骨髓检查。用铁剂治疗有效可证实诊断。
➢ 鉴别诊断:地中海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维生素B6缺乏性贫血、 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和铅中毒所致贫血。
治疗: ➢ 一般治疗 ➢ 去除病因 ➢ 铁剂治疗:口服铁剂、注射铁剂 ➢ 输红细胞
➢ 实验室检查:外周血象呈大细胞性贫血、骨髓象示红系增生 活跃、血清维生素B12<100ng/L、血清叶酸<3μg/L。
➢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血象和骨髓象可诊断为巨幼细胞性贫 血。在此基础上,如神经精神症状明显,则考虑为维生素B12 缺乏所致。有条件时测定血清维生素B12或叶酸水平可进一步 协助确诊。
➢ 临床表现:皮肤黏膜苍白、肝脏和脾脏轻度肿大、食欲减退、烦 躁不安或萎靡不振、心率增快、合并感染。
➢ 实验室检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骨髓象示中晚幼红细胞增生、 骨髓可染铁检查和铁代谢生化检查(包括血清铁蛋白、红细胞游 离原卟啉、血清铁、总铁结合力和转铁蛋白饱和度)。
缺铁性贫血外周血象
缺铁性贫血骨髓象
二、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 定义: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nutritional megaloblastic anemia)是由于维生素B12和(或)叶酸缺乏所致的一种大 细胞性贫血。

《儿童营养障碍》PPT课件

《儿童营养障碍》PPT课件
➢“早期”的定义 ➢ 早期营养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 早期营养与某些疾病的关系
精选课件ppt
14
“早期”的定义
➢ 指人类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或敏感期。关 键期的营养障碍会导致组织器官结构和 代谢的永久性损害。
➢ 从广义的角度讲,“早期”应当是指从 胎儿期一直到出生后前几年内。
精选课件ppt
15
早期营养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 加拿大对1172名青少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婴儿期 人工喂养者较母乳喂养者肥胖增加4倍。
精选课件ppt
30
❖ 德国调查了9357位5~6岁 即将入学的儿童,由家长 提供纯母乳喂养的持续时 间,分为四组。
精选课件ppt
31
纯母乳喂养 肥胖发 持续时间 生率 ≤2 个月 3.8%
3~5个月 2.3%
精选课件ppt
40
➢ Barker教授:调查50岁以上、有出生记录和1 岁时体重记录的10636名中老年人,发现随着 出生体重的增加冠心病的风险系数降低,且 这种风险与1岁时的体重关系最明显。
精选课件ppt
41
精选课件ppt
42
印度:1934~1954年出生517人,冠心病发 病率与出生体重显著相关:
6
小儿能量代谢特点
➢ 活动:与身体大小、活动强度、持续时间 和活动类别有关。小婴儿除啼哭、哺乳外 活动较少,消耗能量也少。随年龄增长, 活动量加大,此项所需能量也大大超过婴 儿期。
➢ 排泄:婴幼儿排泄损失能量占进食食物量 的10%。有腹泻时可成倍增加。
精选课件ppt
7
婴儿的热能需求(kcal/kg.d)
➢ 出生体重< 2.5kg者发病率11% ➢ 出生体重> 3.1kg者发病率仅2% ➢ 出生体重< 2.5kg + 母亲孕期体重<45 kg

儿童营养和营养障碍性疾病PPT课件

儿童营养和营养障碍性疾病PPT课件

第四节 儿童单纯性肥胖
二、临床表现 • 1.好发年龄:任何年龄均可发生。1岁以下婴
儿、5~6岁及青少年期尤易发病。
• 2.全身脂肪组织过度增加、堆积,有氧能力 下降、易疲乏、活动时心慌气短。
• 3.食欲极好,食量亦大,尤喜甜食和脂类食 物。
第四节 儿童单纯性肥胖
二、临床表现 • 5.特殊体态:鼻及嘴相对较小,常出现双下巴。
淡漠,嗜睡,昏迷
各器官功能受损 中度贫血、微量素 缺乏和并发症多
第三节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五、并发症 • 1.营养性贫血:常出现营养性缺铁性贫
血; • 2.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
维生素缺乏以VitA缺乏症最常见,其次 为 VitB、C、D缺乏症 • 3.感染: • 4.自发性低血糖:表现为面色灰白,神 志不清,脉搏减慢,呼吸暂停。如不及 时抢救,可能会无声无息地死于呼吸麻 痹。
新陈代 谢失调
脂肪分解 血胆固醇,脂肪肝 蛋白质分解 血总蛋白,白蛋白水肿
饥 消耗自 细胞分解 水多、钾低、钠低 饿 身组织 消化液,酶 食欲不振,腹泻。
心肌萎缩,心搏量 脉搏细弱,血压偏低。
器官功 能低下
肾浓缩功能减低 多尿,尿比重下降。 中枢神经抑制 精神萎靡,烦躁不安。
免疫功能低下 易并发各种感染
九、治疗 • 3.促进消化,增进食欲:
– 口服胃蛋白酶、胰酶等; – 应用胰岛素2~3U,皮下注射; – 蛋白质同化激素苯丙酸诺龙。 • 4.支持疗法: – 高营养液静脉注射,少量多次输血或血浆。 • 5.治疗并发症: – 纠正贫血,补充多种维生素,控制感染。
第三节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十、预后与预防 • 预后取决于营养不良的发生年龄、持续时
营养不良新定义

医学《儿科学》第4章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

医学《儿科学》第4章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

第4章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第一节营养基础(一)能量(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供能)1.基础代谢:婴幼儿基础代谢所需能量占总能量的50~60%,1岁以内婴儿约需55kcal/(kg.d)。

2.生长发育所需:小儿所特有。

婴儿用于生长发育的能量为30~40kcal/(kg.d),占总能量的25~30%。

增加1g体重需能量5kcal。

(特有)3.食物特殊动力作用(SDA):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可分别使代谢增加30%,4%和6%。

婴儿此项能量所需占总能量7~8%。

4.活动所需:婴儿每日所需15~20kcal/kg。

5.排泄损失能量:婴幼儿这部分损失约占进食食物量的10%,每日损失能量8~11kcal/kg。

1岁以内婴儿总能量约需110kcal/(kg.d),每三岁减去10kcal简单估计。

12~15%来自蛋白质,30~35%来自脂肪,50~60%来自碳水化合物。

(二)蛋白质:乳类和蛋类蛋白质具有最适合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配比,其生理价值最高。

(三)脂肪: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是主要供能营养素,储能、保暖、隔热和保护脏器、关节等组织的功能。

婴幼儿脂肪需要量4~6g/(kg.d)。

(四)碳水化合物:糖类所供给的的能量为总能量的45%(婴儿)~60%(年长儿),一般占50%。

(五)维生素与矿物质:脂溶性(维生素 A、D、E、K)及水溶性(B族和C)。

(六)水:婴儿体内水分占体重的70~75%。

内生水,混合膳食约100kcal产生水12ml。

第二节婴儿喂养(一)母乳喂养1.母乳成分及量:①初乳一般指产后4天内的乳汁:含球蛋白多,含脂肪较少。

②过渡乳是产后6~10天的乳汁:含脂肪最高。

③成熟乳为第11天~9个月的乳汁。

④晚乳指10个月以后的乳汁。

2.母乳喂养的优点(1)人乳中含有最适合婴儿生长发育的各种营养素,并且质和量会随着婴儿的生长发育不断变化以适应婴儿需要,最适合婴儿肠胃功能的消化和吸收。

(2)人乳中含有丰富的抗体、活性细胞和其他免疫活性物质,可增强婴儿抗感染能力,母乳喂养的婴儿1岁内呼吸道、消化道及其全身感染发病率远远低于人工喂养婴儿;母乳喂养不会引起过敏。

营养及营养障碍性疾病PPT课件

营养及营养障碍性疾病PPT课件
二、影响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
遗传 性别 营养 生活环境 疾病
三、体格生长常用指标及测量方法
一)体重
是反映小儿营养状况最易获得的灵敏指标,
也是用药及液体疗法的客观依据。
正常小儿
平均为3.3~3.2Kg
1-6个月:体重=出生体重(Kg)+月龄*0.7(Kg)
7-12个月:体重=6(Kg)+月龄*0.25(Kg)
白高,婴幼儿膳食动物蛋白应>1/2。
2、脂肪
需要量 婴幼儿5g/Kg.d,>6岁3g/Kg.d, 随年龄增长所占比例下降。
3、碳水化合物
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足量能 节约蛋白。
4、水
正常婴儿 100-150ml/Kg.d, 1-3岁110ml/Kg.d, 以后每3岁减少25ml/Kg.d, 成人40-50ml/Kg.d。
新生儿:34CM 6个月:44CM
1岁:46CM
2岁:48CM
过大:脑积水
过小:脑发育不全
四)胸围
出生:32CM 出生
头围>胸围
1-1.5岁 头围=胸围
>1.5岁 头围<胸围
五)上臂围
良好:>13.5CM 中等:12.5~13.5CM 不良:<12.5CM
六)指距
正常指距略小于身长
七)具体指标测量方法
•幼儿期:满1岁到未满3岁 •学龄前期:3岁后(第4年)到入学前
(67岁)
•学龄期:从入小学起(67岁)到青春 期之前(1112岁)
•青春期:女孩 11-12岁至17-18岁 男孩 13-14岁至18-20岁
各期特点:
分期
易发生情况
措施
胎儿期
孕母健康、营养疾病、 孕期保健、胎儿

儿童营养及营养障碍性疾病ppt课件

儿童营养及营养障碍性疾病ppt课件

第五章 营养和营养障碍性疾病
第一节 儿童营养基础
第一节 儿童营养基础
营养(nutrition)是指人体获得和利用食 物维持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
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包括4项内容:
– 平均需要量(EAR) – 推荐摄入量(RNI) – 适宜摄入量 (AI) –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TUL)。
脂肪AIs
脂肪能量占总能量的百分比
脂肪
n-6/n-
3
0~
45~50
4:1
0.5 ~
35~40
4:1
饱 必和需42脂脂~~肪 肪6酸 酸:1应:单占不脂饱肪和所脂3提肪0供~酸能:3多量5不的饱1和%脂3肪%酸。=1:1:1
1∶1∶1
“1∶1∶1”的比例来自于世界 卫生组织、世界粮农组织和中国营 养学会等权威机构的研究结果,即 当人体饮食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 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达到 1∶1∶1的比例时,就能确保营养 均衡
常见蛋白质的含量(每100克食物)如 下:大米7克、面粉9克、黄豆36克、绿 豆24克、豆腐7.4克、白菜2克、茄子2.3 克、苹果0.4克、花生27克、猪肉9.5克、 牛肉20克、人乳1.5克、牛乳3.3克、鸡 蛋15克、鲤鱼17克、对虾21克。虽然人 乳、牛乳、鸡蛋中的蛋白质含量较低,
但它们所含的必需氨基酸量基本上与人
第一节 儿童营养基础
(一)儿童能量代谢
1.基础代谢率 2.食物的热力作用 3.活动消耗 4.生长发育所需 5.排泄消耗
一般认为基础代谢占能量的50%,排泄消耗 占能量的10%,生长和运动所需能量占32 %~35%,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占7%~8%。
小儿能量代谢特点及供给量
小儿能量代谢特点
100 90

儿科疾病-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PPT课件

儿科疾病-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PPT课件

病因复杂
儿科疾病往往由多种因素 共同作用所致,如遗传、 环境、生活方式等。
非特异性表现
儿科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往 往不够特异,容易与其他 疾病混淆。
儿科疾病的分类
01
02
03
04
新生儿疾病
如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肺炎等 。
感染性疾病
如感冒、肺炎、肠道感染等。
免疫系统疾病
如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
营养和代谢性疾病
按病情分类
轻度、中度、重度等。
按病程分类
急性、慢性、亚急性等。
03
儿科疾病中的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
儿科疾病中的营养问题
营养不良
由于疾病影响,导致患儿 无法正常摄取食物,造成 营养不良。
营养摄入不足
某些疾病导致患儿食欲不 振,无法摄取足够的营养。
营养需求增加
某些疾病导致患儿代谢率 增高,对营养的需求增加。
儿科疾病中的营养障碍问题
消化系统障碍
疾病影响消化系统,导致营养吸 收不良。
吸收障碍
由于肠道病变或炎症,影响营养物 质的吸收。
代谢障碍
某些疾病导致患儿代谢异常,影响 营养物质的利用。
儿科疾病中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 像学检查等方法,确定患儿的营
养状况和营养障碍原因。
感谢观看
诊疗水平,确保患儿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
加强合作与交流
03
加强医疗机构、学校、社区等各方合作,共同推进儿童营养和
健康事业的发展。
提高公众对儿科疾病中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的认知
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儿童营养知识,提高家长和社会的关注度和认 识水平。

儿科学--营养与营养障碍疾病 ppt课件

儿科学--营养与营养障碍疾病  ppt课件

◆ 婴儿能量需要量:110Kcal/kg.d
PPT课件
22
各年龄儿童营养素的比例
婴幼儿
学龄前
学龄期 供热能比例
热卡
(kcal/kgd) 基础代谢 水(ml/kgd)
100~120
55 100~150
90
45 90~100
50~80
30 70~90
蛋白质
(g/kgd)


(g/kgd) 碳水化合
物(g/kgd)
PPT课件
16
亚油酸(n-6系脂肪酸)→花生四烯酸(AA)
↓ 亚麻酸→ ř-亚麻酸
↓ ά亚麻酸(属于n-3系的ώ-3脂肪酸)

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PPT课件
17
⊕ 脂肪的作用: 1、第2大产能营养素 2、构成细胞膜和细胞核的物质, 3、脂溶性维生素吸收不可缺少的物质。 4、防止散热,保持体温恒定,保护器官和减
PPT课件
37
AI: (adequate intake ) 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 素的摄入量,在不能确定RNI时用。
PPT课件
38
UI: (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 是平均每日可以摄入该营养素的最高量。 多数营养素都有一个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PPT课件
PPT课件
13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RNI: 1.5-3g/Kg.d 人乳喂养儿需蛋白质:2g/Kg.d 牛乳喂养儿需蛋白质:3.5g/Kg.d 靠植物蛋白喂养儿需蛋白质:4g/Kg.d
PPT课件
14
⊙蛋白质供能占总能的比例与蛋白质种类有关, 约8%-15%。人乳喂养儿8%,混合膳食中蛋白质供 能10-15%。

儿科学 儿童营养及营养障碍性疾病蛋白质缺乏症的诊疗护理课件

儿科学 儿童营养及营养障碍性疾病蛋白质缺乏症的诊疗护理课件

缺乏蛋白质会影响肌肉的发育,导致肌肉 松弛无力,影响运动能力。
诊断标准与方法
01
02
03
04
血液检查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白蛋白、前 白蛋白等指标,可以判断蛋白
质缺乏的程度。
临床表现
根据上述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出 现频率,结合生长发育史、饮 食习惯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膳食调查
了解儿童的饮食习惯,判断其 蛋白质摄入量是否充足。
互动三
家长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体会。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消耗增加
慢性疾病、感染或新陈代 谢异常等情况可能增加营 养物质的消耗,导致营养 障碍。
蛋白质缺乏症的背景知识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 ,对儿童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蛋白质缺乏可能导致生长迟缓 、免疫力下降、智力发育受阻 等多种问题。
蛋白质缺乏症在发展中国家和 贫困地区较为常见,但在一些 发达国家也存在一定比例的病 例。
儿科学 儿童营养及营养障 碍性疾病蛋白质缺乏症的诊
疗护理课件
目录
• 儿童营养及营养障碍性疾病概述 • 蛋白质缺乏症的症状与诊断 • 蛋白质缺乏症的治疗与护理 • 蛋白质缺乏症的预防与控制 • 案例分享与经验交流
01
儿童营养及营养障碍性疾 病概述
儿童营养的重要性
01
02
03
促进生长发育
合理的营养供给是儿童正 常生长发育的基础,对身 高、体重、智力等方面的 发育都有重要影响。
定期监测与评估
通过宣传教育,让家长了解蛋白质缺 乏症的危害和预防方法,提高家长对 蛋白质摄入的重视。
建议家长定期带孩子到医院进行体检 ,评估孩子的营养状况,及时发现并 处理蛋白质缺乏问题。

儿科精版ppt课件营养及营养障碍疾病

儿科精版ppt课件营养及营养障碍疾病
第三节婴幼儿喂养
一、婴儿喂养
婴儿喂养分为母乳喂养〔breast-feeding)、人工喂 养〔bottle-feeding)、混合喂养(mixture-feeding)三种 形式
〔一〕婴儿消化系统的特点
1、口腔 婴儿的颊部脂肪垫发育良好,足月新生儿 可以自己吸吮乳汁并且吞咽。小儿出生时唾液腺发育 不良,淀粉酶含量少,也是不宜过早进食淀粉类食物 的原因之一。
总结
综合上述五方面总热量需要 年龄越小,相对总热量需要越大
<1岁110Kcal/Kg/d 每3岁减去10Kcal/Kg 15岁时约60Kcal/Kg/d 总热卡缺乏可以导致小儿消瘦、营养不良 总热卡过多可致肥胖。
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落实 ,势必 对汽车 消费起 到了拉 动作用 ;而银 行汽车 消费信 贷的推 出和实 现,则 是汽车 消费市 场快速 成长和 发展不 可或缺 的重要 手段。
㈡ 生长发育所需
为小儿所特有,与生长速度呈正比。 能量缺乏,可使生长发育缓慢或停顿。 1岁以内生长最快,需要量最多。
<6个月:40~50Kcal /Kg/d 6~12个月:15~20 Kcal/Kg/d >1岁: 5Kcal/Kg/d 青春前期又增高
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落实 ,势必 对汽车 消费起 到了拉 动作用 ;而银 行汽车 消费信 贷的推 出和实 现,则 是汽车 消费市 场快速 成长和 发展不 可或缺 的重要 手段。
㈢ 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摄取和吸收利用食物时,可使机体的代谢增加超过根 底代谢率。
三种营养素的特殊动力作用以蛋白质最高 蛋白质使根底代谢率增加30% 脂肪使根底代谢率增加4% 碳水化合物使根底代谢率增加6%
婴儿SDA约占总能量的7~8% 混合食物的年长儿那么约占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轻-中度60~80kcal/(kg · d)、重度40~60kcal/(kg · d)开始,逐步少 量增加, 达到150~170kcal/ (kg · d) ,体重接近正常后生理需要量
促进消化功能,改善代谢
第八节
儿童单纯性肥胖
儿科学(第9版)
肥胖症(obesity)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超过人体的消耗,使体内 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一定范围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其中单纯性

2~3个标准差
身长/体重 身长 /体重
慢性或急性营养不良

生长迟缓(stunting)

正常生长曲线X慢性长期Fra bibliotek养不良
消瘦(wasting)

中度营养不良
X-2SD X-3SD
近期、急性营养不良
重度营养不良
年龄
年龄
儿科学(第9版)
治疗
处理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去除病因
调整饮食:强调个体化,勿操之过急
男性阴茎隐匿在阴阜脂肪垫中
儿科学(第9版)
诊断
评价儿童和青少年肥胖常用指标
年龄的体质指数(BMI/age) 或 身高(身长)的体重
*评价:计算后查表
儿科学(第9版)
WHO、2000 CDC用以下界值点分类:
BMI/age > P95 P85 < BMI/age < P95 BMI/age < P5 肥胖(obesity) 超重(overweight ) 低体重(underweight)
并发症

营养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最常见 维生素缺乏 VitA缺乏最常见,VitD、C、E缺乏等 感染 上呼吸道、泌尿系统感染等 自发性低血糖
儿科学(第9版)
实验室检查
血浆白蛋白↓
• 最突出,但早期不敏感 其他血清蛋白质 • 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转铁蛋白等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
积及吸收面积大,可适应较大量的流质食品

屏障功能较弱,防御力差,肠腔内毒素及消化不全的产物较易通过肠壁吸收而进入血流,引起全 身症状
儿科学(第9版)
动力
年龄越小胃排空功能越差,不同喂养方式的个体有较大的差异
牛乳3~4h 母乳 2~3h 混合食物 4~5h
水1~1.5h
脂肪、蛋白质 可延长排空时间
进食量、温度、年龄、全身状况亦可 影响排空时间
重点难点
掌握
婴幼儿喂养方法、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性佝 偻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原则
熟悉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表现、并 发症、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
了解
儿童营养状况评价、常见微量元素缺乏性疾病的诊治
第一节
儿童营养基础
儿科学(第9版)
平均需要量 EAR
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脂肪细胞体积
肥胖
儿科学(第9版)
病理生理
肥 胖
脂肪代谢
蛋白质代谢
内分泌变化
高脂血症
尿酸
动脉硬化 冠心病 高血压
糖尿病 肥胖、骨质病 男性性功能低下 女性月经不调、不孕
儿科学(第9版)
临床表现
最常见于婴儿期、学龄前期和青春期儿童、青少年 食欲旺盛
体格检查:
体脂丰满,分布均匀 皮肤紫纹
扁平足和膝外翻
水、盐代谢 体温调节
各系统功能低下
消化、循环、泌尿、神经系统、免疫功能
儿科学(第9版)
临床表现
体重不增——最早出现
消瘦,皮下脂肪逐渐减少→消失
顺序: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颊 腹部脂肪厚度是重要的判断指标之一
身高 皮肤、肌张力及精神状态 其他 各器官功能紊乱的表现
儿科学(第9版)
目录
第五章
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
作者 : 董萍、王卫平 单位 : 复旦大学
目录
第一节 儿童营养基础
第二节 婴儿喂养
第三节 幼儿营养
第四节 学龄前儿童营养
第五节 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营养
目录
第六节 儿童营养状况评价
第七节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第八节 儿童单纯性肥胖
第九节 维生素营养障碍
第十节 微量元素缺乏
偿胰脂酶的不足
第二节
婴儿喂养
儿科学(第9版)
母乳喂养

营养丰富 容易消化和利用 预防感染

有利于亲子关系及发育
保护母亲健康 有助于推迟再次妊娠 经济、方便、温度适宜
母乳喂养的优点
儿科学(第9版)
人乳的成分特点
富含乙型 乳糖
宏量营养 素产能比 例适宜 酪蛋白/乳 清蛋白比 例合适

4~6月龄是辅食添加的“关键窗口期”(critical early window),此时婴儿体重达到6.5~
7kg,坐姿正确时能抬起头,顶舌反射基本消失
儿科学(第9版)
增加营养密度和扩展营养谱
锻炼口腔肌肉和舌的运动
培养自我进食能力、良好的饮食行为
辅食添加的重要性
儿科学(第9版)
辅食引入的原则
由少到多:1勺→2勺→多勺→一餐 由 一种到多种:如蔬菜的添加,每种约3~4日
第五节
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营养
儿科学(第9版)
营养特点
学习、体育活动增加
青少年出现第二生长高峰,骨骼快速生长
饮食行为容易受同伴、媒体和广告等影响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神经性厌食和超重/肥胖等问题
儿科学(第9版)
膳食安排
膳食安排与成人相同,保证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的摄入 食谱多样化、搭配合理 提供含钙丰富的食物,如乳类和豆制品 加强营养知识教育、自我选择有益健康的食物
RNI
EAR+2SD,可满足97%~98%个体的需要,为营养素摄入量的推荐水平
AI
通过观察或者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平均摄入量,不能确定RNI时使用
UL
平均每日可摄入某营养素的最高量
儿科学(第9版)
营养素包括哪些?
能量
人体一切生化过程和生理功能的基础
蛋白质
构成机体组织和器官的重要成分 包括脂肪和类脂,提供能量和必需脂肪酸、维持生物膜结构等
8% ~ 15%
PRO
CHO
<24m 45% ~ 55% >24m 55% ~ 65%
三大宏量营养素供能比例图
儿科学(第9版)
婴幼儿胃肠道发育的生理特点有哪些?
结构
新生儿食管下括约肌松弛,胃底与食管形成的夹角(His角),角度较钝,不能形成有效的抗
反流屏障,容易返奶
儿科学(第9版)
结构

新生儿的肠管较长,约为身长的8倍(婴幼儿为6倍,成人仅4.5倍),小肠相对较长,分泌面 肠黏膜细嫩血管、细胞及发育良好的绒毛丰富;黏膜下层弹力纤维不发达,肌层较薄。肠壁
刺激味觉的发育、观察过敏
由细到粗:泥状(茸状)→碎末→成人食品 由软到硬 注意进食技能培养:主动参与进食
儿科学(第9版)
首选的辅食应该为:

易于消化吸收


满足生长需要
不易产生食物过敏
*所以第一个被引入的辅食是强化铁的婴儿米粉
儿科学(第9版)
转乳期食物的引入
月龄 4~6个月 食物性状 泥状食物 主要营养源 菜泥、水果泥、含铁米 6次奶(断夜间 粉、配方奶 奶) 稀(软饭)、肉末、菜 末、蛋、鱼泥、豆腐、 米粉、水果 软饭、碎肉、碎菜、蛋、 鱼肉、豆制品、水果 4次奶 种类 餐数 辅助食品 逐渐加至1次 进食技能 用勺喂
7~9个月
末状食物
1餐饭 1次水果
学用杯
10~12个月
碎食物
3次奶
2餐饭 1次水果
抓食、断奶瓶、 自用勺
第三节
幼儿营养
儿科学(第9版)
营养特点
仍需保证充足的能量和优质蛋白质的摄入
自我进食欲望强 好奇心强和探索行为 注意力容易转移 违拗心理 食欲波动 进食技能发育问题
儿科学(第9版)
代授法:对断离母乳有利
人工喂养
因各种原因不能进行母乳喂养,完全采用配方奶或其它兽乳喂哺婴儿
儿科学(第9版)
婴儿食物转换
婴儿期随着生长发育的逐渐成熟,需要进入到由出生时的纯乳类向固体食物转换的换乳期 除母乳或配方奶(兽乳)外,为过渡到成人固体食物所添加的富含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半固
体食物(泥状食物)和固体食物,称为转乳期食物(辅助食品,辅食)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DRIs
推荐摄入量 RNI
适宜摄入量 AI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UL
儿科学(第9版)
表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体系 参数描述 EAR 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对某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摄入量达到EAR水 平时可满足群体中50%个体对该营养素的需求
富含不饱 和脂肪酸, 脂肪酶
人乳
不可替代的 免疫成分
钙磷比例 适当
维生素D、 K含量低
儿科学(第9版)
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
产前准备 乳头保健 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 — “三早”
尽早(产后15分钟~2小时内)开始第一次吸吮 0~2个月实行按需哺乳
促进乳房分泌
每次哺乳排空乳房 乳母心情愉快
膳食安排
定时、定点、不定量
三餐两点制:早、中、晚正餐、点心1~2次
进餐时间 20~25分钟/次为宜
鼓励自主进食,特别是2岁后
能量分布:
早 25%, 中35%, 晚 30%, 点心 10%
第四节
学龄前儿童营养
儿科学(第9版)
营养特点
生长发育平稳发展,但仍需充足营养素
口腔、消化功能逐渐接近成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