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信息技术七年级下第三单元活动4动态效果添精彩
七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进度表(安徽版)

第8周
活动2.相册内容快制作
电教室
第9周
活动3.多种媒体助表达
电教室
第10周
活动4.动态效果添精彩
电教室
第11周
第四单元:活动1.建立家庭小账本
电教室
第12周
活动2.家庭开支细打算
电教室
第13周
活动3.美化修饰小账本
电教室
第14周
活动4.省钱购物网上行
电教室
第15周
学生自主复习本期所学内容
电教室
第5周
第二单元:活动1.合唱评分巧计算
电教室
第6周
活动2.运动积分妙处理
电教室
第7周
活动3.常规检查易呈现
电教室
第8周
第三单元:活动1.开开心心去上学
电教室
第9周
活动2.我向国旗敬个礼
电教室
第10周
活动3.轻轻松松去春游
电教室
第11周
活动4.校园环境同呵护
电教室
第12周
第四单元:活动1.展示框架先规划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学课题与内容
教学地点
备注
第1周
第一单元:活动1.拍摄调整照片
电教室
第2周
活动3.云盘分享照片
电教室
第4周
第二单元:活动1.影片效果初制作
电教室
第5周
活动2.影片效果巧添加
电教室
第6周
活动3.完善影片乐分享
电教室
第7周
第三单元:活动1.家庭相册初了解
电教室
第13周
活动2.精彩校园巧添加
电教室
第14周
活动3.动态交互显魔法
电教室
2020—2021学年科学版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 3.4动态效果添精彩 教案

活动4动态效果添精彩一、教材分析本活动教学内容是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重要部分,是通过使用自定义动画为幻灯片中的各个对象设置动态效果,增强观赏性;通过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使幻灯片之间像放电影一样,更加生动。
本活动教学分为2个阶段来完成:1.设置自定义动画:为幻灯片上的对象添加自定义动画。
2.设置幻灯片切换方式:为幻灯片添加切换效果。
二、学情分析本章是围绕制作电子相册展开的,前面已经学习了如何使用Powerpoint创建幻灯片和美化幻灯片,本节课是对前三节知识的延伸,是在静态幻灯片的基础上添加动画效果。
几乎所有学生都会对设置自定义动画和幻灯片切换效果的有关学习内容感兴趣。
因此,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调动其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热情。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熟练设置自定义动画。
(2)掌握设置幻灯片切换。
(3)了解多媒体作品的评价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根据“加工坊”和微课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通过分组协作设置有个性的动画效果,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3)通过作品评价的过程体验,了解多媒体作品评价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作品评价,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审美能力,培养评价意识。
(2)体会技术服务于应用的思想。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如何设置自定义动画和幻灯片的切换效果。
2.教学难点自定义动画灵活、合理的运用。
五、教学策略与手段教师采用情境激趣、任务驱动等方法,以完成“家庭旅游相册秀”为主线,又分别设计了一个个的小任务,难度逐渐增加,引导学生不断地思考、交流,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
另外,还为学有余力地学生设置了拓展任务。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材、观看微课进行自主学习,也可以和小组成员讨论,解决问题。
各个小组之间展开比赛,通力合作,争取赢得“优胜奖牌”。
六、教学过程七、板书设计活动4 动态效果添精彩二、设置幻灯片切换方式一、设置自定义动画先选中对象之后之前播放速度换片方式应用于所有幻灯片。
2020—2021学年科学版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 3.4动态效果添精彩 教案

活动4动态效果添精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活动内容为学生感兴趣的动态效果的设置。
活动的目的是通过添加动态效果,增强演示文稿放映的灵活性、条理性和可观赏性,收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为了提高兴趣并且提升难度,选择了利用“飞机”图形设置“路径动画”的制作。
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操作较简单,可由学生自行完成。
二、学情分析由于几乎所有学生都会对设置自定义动画和幻灯片切换效果的有关学习内容感兴趣,因此,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调动其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热情。
三、教学策略本节课采取自主探究的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讨论、总结、归纳powerpoint软件中让文稿动起来的方法,获取更多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技巧。
在操作中复习,巩固旧知识,探求新的知识。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添加自定义动画的方法。
(2)掌握幻灯片切换效果。
2.过程与方法通过添加自定义动画效果和幻灯片切换效果,掌握增强演示文稿放映的灵活性、条理性和观赏性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作品制作,提高学生的设计和审美能力,培养自我评价意识。
(2)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好欲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添加自定义动画。
(2)添加幻灯片切换效果。
2.教学难点:(1)增强演示文稿观赏性和放映的灵活性、条理性。
(2)动画设置的合理性。
六、教学安排1.课时安排:1课时2.教学环境电脑教室,计算机要求安装PowerPoint 2003。
七、教学准备1.课件2.练习素材。
八、教学过程:九、板书设计活动4 动态效果添精彩添加动画效果(合理性)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
七年级下-学科教学进度表

1
活动3云盘分享照片
教学重点:安装注册云盘
教学难点:备份分享照片
5
3.30——4.3
1
第二单元编辑家庭影片
活动1家庭影片初制作
教学重点:规划影片结构
教学难点:初编家庭影片
6
4.6——4.10
1
活动2影片效果巧添加
教学重点:制作影片特效
教学难点:添加影片音乐
7
4.13——4.17
1
教学重点:自动统计数据
教学难点:计算分析数据
15
6.8——6.12
1
活动3美化修饰小账本
教学重点:设置文字格式
教学难点:设置表格式样
16
6.15——6.19
1
活动4省钱购物网上行
教学重点:在线购买书籍
教学难点:关注购物安全
17
6.22——6.26
1
期末考试
1
活动3多种媒体助表达
教学重点:妙用自选图形
教学难点:添加背景音乐
12
5.18——5.22
1
活动4动态效果添精彩
教学重点:设置自定义动画
教学难点:设置幻灯片切换方式
13
5.25——5.29
1
第四单元节约家庭开支
活动1建立家庭小账本
教学重点:设计表格结构
教学难点:录入表格数据
14
6.1——6.5
1
活动2家庭开支细打算
活动3完善影片乐分享
教学重点:完善影片添加字幕
教学难点:输出影片乐分享
8
4.20——4.24
1
第三单元制作家庭相册
活动1家庭相册初了解
教学重点:了解相册结构
科学版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3.4动态效果添精彩教案

七年级下册活动4动态效果添精彩一、教材分析本活动内容为学生感兴趣的动态效果的设置。
活动的目的是通过自定义动画和幻灯片切换方式的设置,为电子相册添加动态效果,增强可观赏性,收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本次活动分以下2个阶段进行:1.师生分析作品的亮点:2.借助自定义动画和幻灯片切换的技术手段,增强作品表现力。
二、学情分析本活动是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活动4,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建立演示文稿,并在演示文稿中输入文本,插入图片,插入艺术字,插入文本框等操作,基本学会了怎样制作简单的多媒体作品。
本节活动是在原有学习基础上的提高,给演示文稿添加动态效果是演示文稿的一个亮点,是PPT的重要功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因此本活动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设置自定义动画”和“设置幻灯片切换方式”,从学生角度看,难度并不大,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对本活动有关的学习内容感兴趣。
因此,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调动其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热情。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会为页面中的对象添加自定义动画效果(2)熟练掌握幻灯片切换方式的设置方法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选图形“弹跳”效果的设置,学会自定义动画的添加及效果设置方法(2)通过幻灯片切换方式的设置,掌握利用动态效果提升作品表现力的过程和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认识“技术”与“内容”的关系,树立“技术”为“内容”服务的思想(2)通过作品制作,提高学生的设计与审美能力,培养评价意识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自定义动画的添加及效果设置方法(2)熟练使用幻灯片切换方式为作品放映效果添彩2.教学难点(1)能够正确区分“自定义动画”和“幻灯片切换”的异同点(2)合理使用动画效果为作品添彩,避免滥用而“喧宾夺主”五、教法与学法学生在小学时已经系统学习了演示文稿的相关操作,因此本活动技术上的难度不大。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对设置自定义动画和幻灯片切换效果的学习内容感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教会学生合理使用技术对作品加以润色才是关键。
七年级下第三单元活动4动态效果添精彩

第三单元制作家庭相册活动4 动态效果添精彩一、教材分析PowerPoint是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常用的软件之一,“设置动态效果”是PowerPoint中的一个重点内容。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静态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如在幻灯片中插入艺术字、图片,设置超级链接,对幻灯片进行浏览与放映等,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本节内容是对前面知识的延伸,是在静态幻灯片的基础上添加动态效果,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提高他们的操作水平,为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基础搭建了一个创作的平台。
二、学情分析通过前面几节的学习,学生已经熟悉了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知道如何创建、美化幻灯片。
他们已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对新鲜事物的悟性高、掌握也较快,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处在特殊的年龄段,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好胜感,经过近一年的学习,他们也有一定的操作基础,所以我打算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体验感知来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取得成绩、建立自信。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设置动画效果;(2)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方式。
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2)通过创作,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激发创新思维,提高操作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创设学习情境,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2)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信息素养。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动画效果和幻灯片切换效果的设置难点:动画效果的设置五、教法设计本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设计理念,从创设情境入手导入新课,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通过作品展示、评价交流,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对学困生给予耐心辅导,实现全部学生的发展。
六、课前准备多媒体电子教室、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分成六个小组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健康是我们常谈的话题,拥有健康就拥有一切!要想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除了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外,还要注意自己的饮食!民以食为天,中国的饮食文化誉满全球,然而,餐桌的丰富却招来“富贵病”之祸,三高人群越来越年轻化,各种疾病像恶魔一样时刻萦绕在我们周围,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原来吃有很多学问,饮食与健康、疾病、长寿关系密切,饮食既可养人,也可伤人;可以治病,也可致病……请以“餐桌上的营养与健康”为题,发挥想象,必要时可借助网络,制作一个演示文稿,要求如下:①演示文稿不得少于6张幻灯片;②演示文稿应包含图片、艺术字等媒体素材,并设置合适的背景、动画和切换效果;③演示文稿要有新意,体现时代特色;④内容没有科学性错误,效果设置与整体风格要协调统一。
活动动态效果添精彩

七下三单元活动4动态效果添精彩一、教材分析《动态效果添精彩》是安徽省教育科学出版社中学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中第三单元活动4内容。
本课知识点是利用“自定义动画”命令设置动画效果,动画效果是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的精彩部分,能方便地将静态演示作品变为动态演示作品。
本节课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学习及体会在演示文稿中适当设置一些动画,可以增添不少效果,使演示文稿更精彩。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中学生具有较强好奇心和求知欲,易接受新事物,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
学生通过前面三课的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PowerPoint操作能力,学会了幻灯片作品的基本制作及放映,但此时的作品缺少动画效果,与在书本上看的没什么区别。
PowerPoint中的动画效果以其自身的魅力必将吸引学生的眼球,通过情境的创设能充分的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完成这次精彩的学习之旅。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会为幻灯片中的对象添加自定义动画效果(2)能够为电子相册设置页面间的幻灯片添加切换效果。
2.过程与方法(1)通过任务驱动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初步掌握“自定义动画”的设置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2)通过小组协作学习,集体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制作与优化幻灯片,感受幻灯片动画效果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处理好技术和内容的关系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使用“自定义动画”命令给幻灯片中的对象设置动画效果。
(2)添加幻灯片的切换效果2.教学难点(1)合理地设置对象的动画方向、速度及出场顺序。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任务驱动法归纳讲解法2.学法自主探究协作学习八、教学过程九、板书设计十、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初一下册第三章案例分析

信息技术初一下册第三章案例分析本文将通过对信息技术初一下册第三章的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信息技术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信息技术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性。
案例一:数字化阅读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书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进行阅读的新方式。
初一下册第三章的案例中,以数字化阅读为例,介绍了如何通过电子书的使用来提高阅读的便捷性和效率。
数字化阅读不仅可以节省纸张资源,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还可以方便地进行搜索、标注和笔记等功能。
此外,通过电子书,学生们可以更灵活地进行学习,便于随时查阅教材和参考书。
案例二:信息搜索与整理初一下册第三章还介绍了信息搜索与整理的案例。
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我们可以轻松地获取大量的信息资源。
信息技术提供了各种搜索引擎和数据库,帮助我们从海量的信息中准确地检索所需内容。
同时,通过信息技术工具的整理和分类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所得到的信息。
这对于我们的学习和工作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案例三:多媒体制作与展示信息技术的案例之一是多媒体制作与展示。
通过学习信息技术,我们可以使用各种多媒体工具,如PPT、视频编辑等软件,来制作精美的展示内容。
多媒体制作与展示不仅可以增强学习者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提高表达能力和沟通效果。
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学生们可以更好地展示自己的作品和创意,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案例四:网络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在信息技术初一下册第三章中,还对网络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进行了案例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我们也面临着网络安全的风险和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信息技术的学习使我们更加了解网络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并能学习到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和防范网络攻击。
通过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我们可以更加安全地使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
结论:通过初一下册第三章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广泛应用。
数字化阅读、信息搜索与整理、多媒体制作与展示以及网络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等案例,充分展示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
安徽信息技术七年级下第三单元活动3多种媒体助表达

一、设计思想通过活动1和2的学习后,学生对演示文稿的规划和制作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本活动的设计目地是通过插入声音、视频、FLASH动画等多媒体素材,体现演示文稿的集成功能,收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由于本课的教学内容相对较多,但难度并不是很大,所以在教学设计上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为指导,以任务驱动为主线,以小组合作比赛为副线,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力争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本活动的学习要求,并不断提高自身信息素养。
二、教材分析本活动是安徽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教科书(非零起点)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四单元欢乐家庭总动员”的活动3“多种媒体助表达”本活动是在上次活动的基础上,向多媒体作品中添加图片、声音、视频及flash动画,使作品更加精彩。
本活动分为3个阶段:1)插入声音。
2)插入视频剪辑;3)插入flash动画。
三、学情分析本活动是本册书最后一个单元第三个活动,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已经比较熟练,对PowerPoint软件也是很熟悉了,对该软件的一些操作应能很快的学会,但是本节课的内容还是相对较多的,针对学生的情况,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安排任务,比如对于操作比较慢的同学就不要再细化文本框的添加(上节课已学过)。
最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对此节内容感兴趣,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一点,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作热情。
可以采取讲练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充分利用学生的自主讨论,学生示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熟练掌握插入、视频、动画的方法。
(2)掌握声音、视频的设置方法。
(3)了解插入的视频、声音、flash动画与演示文稿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掌握向演示文稿中插入多媒体素材的一般方法。
(2)通过向多媒体作品中添加图片、声音、视频和flash动画,体验多媒体集成的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分析范例,培养学生的设计和审美能力。
(2)通过师生之间的学习交流,给学生以方法、自信、鼓励,让学生享受成功感,继续维持学生的学习激情,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科学版七下信息技术3.4动态效果添精彩教案

科学版七下信息技术 3.4动态效果添精彩教案一、教材分析《科学版七下信息技术》第3.4节“动态效果添精彩”,主要介绍了如何在PPT演示中添加动态效果,使演示更加生动有趣。
本节内容与课本密切相关,符合教学实际,适合七年级学生学习。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PPT动态效果的添加方法,提高演示效果的吸引力,从而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观点和信息。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核心素养。
通过学习如何为PPT演示添加动态效果,学生可以增强对信息技术应用的认识,培养计算思维能力,掌握数字化学习的技巧,提高信息处理和演示能力。
同时,学生能够意识到信息技术的积极影响和潜在风险,培养信息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信息道德观念。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PPT动态效果的添加方法,难点是如何合理运用动态效果,使演示更加生动有趣。
解决方法是通过教师演示和实操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动态效果的添加技巧。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演示内容和风格选择合适的动态效果,以达到最佳的演示效果。
突破策略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相互交流和分享经验,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本节课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结合讲授、讨论、案例研究、项目导向学习等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和互动。
具体教学活动设计如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具有动态效果的PPT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动态效果在演示中的作用和意义。
2. 讲授与演示:教师讲解PPT动态效果的基本概念和添加方法,同时进行实操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动态效果的添加技巧。
3. 小组讨论与实操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讨论,共同研究如何为PPT演示添加合适的动态效果。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实操练习,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演示中。
4. 案例分析:展示一些成功的PPT演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动态效果运用,思考如何根据演示内容和风格选择合适的动态效果,以达到最佳的演示效果。
七年级下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安徽版)

七年级下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安徽版)第一单元玩转家庭照片活动1拍摄调整照片教学内容:本课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活动1的内容,本课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主要是使用数码相机拍摄照片,并导入照片到计算机中;第二个部分是初步调整照片。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得到更多精美的照片。
教学目标:1、了解数码相机的基本功能。
2、会将照片导入到电脑中,并且进行简单的调整、修饰。
3、感受动手拍摄精彩瞬间的乐趣,在拍摄和修图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导入照片到电脑中教学难点:调整修饰图片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协作法,自主探究法,提问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机房,电子教室软件,教材,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都拍摄过照片吗?都是用什么工具进行拍摄的呢?【学生回答】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数码相机拍摄照片,并且拍摄以后用美图秀秀工具进行美化。
二、新知探求【教师讲授】每一张照片都是一次经历的缩影,一个精彩的瞬间的定格。
一张精彩照片的获取都要经历“取景”、“对焦”“按下快门”“导入”的过程,完成这个过程需要智慧和艺术。
【学生自主探究】参考课本第2—4页.【教师讲授、演示】请同学们看老师手里的一个数码相机。
当我们要拍摄照片的时候就可以按照课本第2—4也的提示操作。
拍摄好照片以后,我们可以浏览。
不好的可以删除。
【创新】老师给同学们拍摄照片,同学们自己也可以拍摄照片。
体验拍摄的过程。
【教师演示】教师演示如何把数码相机的照片导入到电脑里。
【学生】学生根据课本的提示和老师的演示,观看导入图片的过程。
有相机和手机的同学可以自己拍照并导入到电脑中。
【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直接提供已经准备好的图片供学生修改使用。
【学生】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协作,参考课本第6——10页的内容,完成图片的美化和修改。
【教师巡视辅导】教师巡视辅导有问题的学生。
科学出版社 七年级下 第三单元活动四动态效果添精彩

《动态效果添精彩》一.教材分析本活动内容为学生感兴趣的动态效果的设置。
活动的目的是通过自定义动画和幻灯片切换方式的设置,为电子相册添加动态效果,增强可观赏性,收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为插入的图片设置动画,操作比较简单,但对于对象的动画,难得是对动画效果选项的设置,以及利用多个对象动画的设置,创设较为复杂并兼具聚美感的动画效果,这些在教学时可以根据学情适当延伸。
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操作比较简单,可由学生自学完成。
二.学情分析“设置对象动画”和“设置切换方式”,从学生的操作的角度来看,难度并不大。
因此,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调动其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热情。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会为幻灯片的对象添加自定义动画效果。
(2)能够为电子相册设置页面间的幻灯片切换效果。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玩具风车”效果的设置,学会动画的添加及效果设置方法。
(2)通过幻灯片切换方式的设置,掌握利用动态效果提升作品表现力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维持学习兴趣,激发创新意识。
(2)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评价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自定义动画的添加及效果的设置。
(2)熟练使用幻灯片切换方式为作品放映效果添彩。
2.教学难点(1)对“自定义动画”进行修改、删除、调整顺序。
(2)合理使用动画效果为作品添彩,避免滥用而“喧宾夺主”。
五.课前准备课件,教材素材,多媒体机房,电子教室软件。
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任务驱动法九.教学反思。
2020—2021学年科学版七年册信息技术 3.3多种媒体助表达 教案

活动3 多种媒体助表达第2课时插入视频和flash动画一、设计思路本节课当中,学生对自己完成的作品进行播放,学生会很有成就感;同时鼓励学生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将平时收集的的FLASH添加到自己的PPT作品中,展示给同学欣赏,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制作多媒体的能力,同时也通过在学习过程中的交流、互动。
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以及通过作品评价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二、教材分析安徽省科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活动3的第二课时的学习——在ppt中添加视频、动画。
本节课时延续上一节教学内容,是一个新的知识点,在本节的地位也是比较重要的,在前面的基础上深化的多媒体制作技巧,让平面多媒体制作产生了立体感,充分体现了多媒体作品的媒体。
三、学生情况分析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制作幻灯片有一些了解。
而对本节课的两大知识点也是有据可依的:视频的插入方法还是比较简单、容易完成的;而对于FLASH动画,因为学生也经常接触到,这样就消除了学生对插入FLASH动画的恐惧感和心理压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FLASH制作的兴趣四、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本节课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掌握视频插入的方法;掌握FLASH动画的添加的方法;复习巩固声音的添加和设置;复习、巩固图片的添加和设置五、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1、学习视频添加的方法;2、插件法插入Flash动画本课的教学难点:Flash动画播放失败问题的解决六、教学过程导入:教师带同学粗略观看导学ppt,初步了解本课学习内容,了解要插入的视频及flash动画格式。
Ppt中观看视频及动画引起学生的兴趣。
活动一自主学习导学ppt完成任务一:任务一:添加视频文件(一)插入菜单影片和声音文件中的影片…(二)、选择需要添加视频的地址——单击确定(三、)设置放映方式:自动/单击(四、)设置播放器的大小教师提示:只能是avi\mpeg\mpg\wmv文件教师在电子教师中查看每位学生的操作情况,及时给与指导。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精彩文稿动起来》教案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精彩文稿动起来》教案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精彩文稿动起来》教案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精彩文稿动起来》教案[教材分析]本活动是安徽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教科书(非零起点)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四单元欢乐家庭总动员的活动3 精彩文稿动起来。
本活动是在上次活动的基础上,为多媒体作品设置超链接和添加动画效果。
本次活动主要分为以下2个阶段:1)设置超链接;2)添加动画效果。
[学情分析]设置超链接和添加动画效果在七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学习过,所以操作起来比较容易,此节课添加了一个动作路径动画效果的设置,操作起来也不难,教师只有稍加引导即可,对于本节课内容学生比较感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发挥学生的操作积极性,最后不能忘记培养学生正确合理评价多媒体作品的习惯。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添加超链接的方法。
2、掌握自定义动画及幻灯片的切换效果的设置。
3、了解评价多媒体作品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设置超链接、自定义动画及幻灯片的切换效果,掌握增强幻灯片条理性、灵活性和观赏性的方法。
2、通过对多媒体作品的评价,了解多媒体作品的评价过程及方法。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1、通过作品制作,培养学生的设计和审美能力,培养自我评价意识。
2、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培养学生的创作激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1、设置母版上按钮的超链接2、添加自定义动画效果和幻灯片的切换效果。
3、培养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的意识。
难点:对超链接的理解和制作。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活动屏幕展示:展示方轻舟同学的作品欢乐家庭总动员.ppt ,让学生比较此作品与同学上节课完成的作品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作品,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按钮上添加了超级链接、设置了自定义动画及幻灯片的切换效果。
今天我们的任务就是完成上述设置,并对最终作品进行评价。
(结合课本P129 剖析室)二、任务驱动、展开活动说明:为了保证学生顺利完成此节任务,把教师课前准备的欢乐家庭总动员.ppt 文件通过电子教室软件发送给学生,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完成今天的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4动态效果添精彩
一、设计思想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要跳出单纯的技术教学理解范畴,从整体把握,以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知识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为最终目的和归宿。
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让这些存在个性差异、学习基础不同、家庭教育和影响迥异的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让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活动4,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建立演示文稿,并在演示文稿中输入文本,插入图片,插入艺术字,插入文本框等操作,基本学会了怎样制作简单的多媒体作品。
本节课是在原有学习基础上的提高,给演示文稿添加动态效果是演示文稿的一个亮点,是PPT的重要功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因此本活动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三、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演示文稿的规划设计的思路与方法,同时还掌握了新建演示文稿并给演示文稿插入图片、艺术字、自选图形的方法;学会了借助多种媒体来表达,基本掌握了添加音频、视频、Flash动画的方法。
本节内容为演示文稿设置超链接、自定义动画和设置幻灯片切换方式动画,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后可制作出具有动感效果的演示文稿,应该来说学习兴趣很浓。
基于这些思考,我采用任务驱动、情景教学和自主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学习为演示文稿添加动态效果。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设置超链接的方法
(2)学习并掌握设置自定义动画的方法
(3)学习并掌握设置幻灯片切换方式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设置超链接、自定义动画和幻灯片切换方式,了解多媒体作品的交互性及表现力。
(2)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及发散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作品制作,提高学生的设计和审美能力,培养自我评价意识。
(2)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设置超链接的方法
(2)掌握设置自定义动画的方法
(3)掌握设置幻灯片切换方式的方法
教学难点:
(1)掌握对文字及图片建立超级链接的方法,能够利用超级链接实现简单的交互。
(2)熟练设置自定义动画,能够对自定义动画进行调整顺序、修改和删除。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节课在教学中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并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索的形式。
本课教学是为演示文稿添加动态效果,本次活动的教学分成三个阶段进行。
由于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分组合作、互助探究的形式完成教学,这样不仅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而且能够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自我探索,互助交流,顺利掌握新知,完成学习任务。
七、课前准备
计算机教室,教学课件、素材
八、课时安排:
一课时(45分钟)
九、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知教师播放已经设置好动画效果的演
示文稿案例,让学生欣赏并观察分
析。
提问:如何让演示文稿动起来?
学生欣赏演示
文稿并思考回
答
通过创设情
景,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
趣
一、明确学习任务
1、设置超链接
2、设置自定义动画
3、设置幻灯片切换方式
教师分析
1、设置超链接,可以提高交互性,可以根据需
学生阅读了
解,明确任务
明确任务
让学生有目标,
做到心中有数。
探究新知求选择观看的内容。
2、设置自定义动画和幻灯片切换方式,能让在
呈现效果更生动。
二、教师示范操作
1、设置超链接
(边讲解边示范操作)
①打开作品“欢乐家庭总动员”切换到第2张
幻灯片。
②设置栏目超链接并测试,设置自选图形到第3
张幻灯片的超链接并测试。
2、设置自定义动画
(边讲解边示范操作)
①打开作品“欢乐家庭总动员”,了解自定义
动画效果的类别。
②切换到第5张幻灯片,为飞机设置自定义动
画。
③测试自定义动画效果并保存文件。
3、设置幻灯片切换方式
(边讲解边示范操作)
①在幻灯片切换任务窗格中设置切换效果
②观察切换效果并保存
4、完整播放作品,查看设置效果。
三、自主学习理论
1、学习P114“研究室”,打开作品
“欢乐家庭总动员”并放映,分析
幻灯片上对象所设置的超链接。
2、学习P116“研究室”,分析幻灯
片上对象所设置的自定义动画。
(教
师提示第5张幻灯片上飞机的自定义动画的效
果有什么不同?)
3、学习P119“研究室”
观察幻灯片变换时呈现的不同效
果。
思考:这样的效果是怎样实现
的?
四、自主实践操作
1、引导学生学习P116“知识库”内
容,完成P115“创新园”任务。
(提
示学生设置完成后要保存)
学生聆听讲解
观察教师操作
学生观察放映
效果
思考交流
学生自主
动手操作
培养学生的自学
能力和动手实践
操作能力
让学生明白一个
知识点并不是只
有一种解决的办
法,可以多方面
考虑解决途径。
激发学生的探索
欲。
让学生亲自动
手,从而加深他
们对新知识的记
忆。
通过展示作品,
2、引导学生学习P118“知识库”内容,完成P118“创新园”任务。
(教师巡视指导)
3、引导学生完成P120“创新园”任
务。
(提示学生设置完成后要保存)
4、广播展示学生的作品并点评。
5、学习P120“知识库”,了解多媒体作品的评价指标和内容以及制作多媒体作品注意事项。
6、对作品进行自评、互评
五、展示作品、评价总结
1、展示学生活动作品
2、要求学生填写P122“活动评价”。
学生展示交流
作品
学生进行自评
互评
学生填写活动
评价
对比发现自己的
不足。
在互评中
取长补短。
通过
教师的鼓励和肯
定,进一步激发
学生制作演示文
稿的兴趣。
作业巩固给自己制作的演示文稿添加动态效
果
学生动手自主
操作。
(可课
下完成)
加强记忆,巩固
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