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类新闻作品评析共35页

合集下载

经典新闻作品赏析

经典新闻作品赏析

爱在脚下——暴走妈妈割肝救子“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这是我们从小就熟悉的歌谣,它伴随我们走过每一个风风雨雨。

“妈妈”这个词,本身就是一股源源不断的力量。

2009年底,“暴走妈妈割肝救子”,又让我们感受到了母爱对我们心灵的震撼。

“春去秋来,风雨无阻,211天,每天暴走10公里。

”她不是为了漂亮而减肥,也不是为了参加什么比赛,她是为了减肥减去脂肪肝来割肝救子,她,就是一位普通的母亲,陈玉蓉。

在七个月的时间里,陈玉蓉走破了四双鞋,以前的衣服也变得宽松了,体重从68公斤减到了60公斤,再去医院检查的时候,脂肪肝居然全没了。

2009年底,“暴走妈妈”作为长江网首发的报道关键词和网络新闻专题,迅速引爆全国关注,陈玉蓉也最终获得“2009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陈玉蓉的家庭也获得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怀,母子二人的手术也顺利进行。

“暴走妈妈”报道工作的成功,弘扬了大爱无疆的时代精神开拓了新时代下新闻报道工作的新思路。

“暴走妈妈”新闻专题实现了新闻传播效果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是近年难得一见的网络新闻佳作。

一、新闻传播效果突出1、长江网首创“暴走妈妈”关键词,并被百度百科收录为词条。

以敏锐的眼光紧紧抓住“为割肝救子,母亲暴走211天减掉重度脂肪肝”这一新闻线索,对“暴走妈妈”这一新闻进行了全程报道。

2、对“暴走妈妈”进行深度、及时的报道。

记者第一时间到医院,采访陈玉蓉母子和主治医生。

抢在陈玉蓉住院前赶到她家,采访了她以及家人和邻居,拍摄了走破的鞋子,找到了很多有意义的老照片。

取得了大量素材后,又第一时间编辑制作,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报道,使专题报道的内容及时丰富,形式灵活多样,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在采访过程中,始终坚持有始有终,并没有中途断开,第一时间发布图片、稿件,让广大受众能够时刻关注到事件的进程,感受母爱和人间真情,更能促进社会各界对“暴走妈妈”家庭的实际帮助。

3、独家、原创新闻多,彰显新媒体实力。

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分析剖析

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分析剖析

另外
同时,这样的标题,被新兴的形式的标题所替代了,但大 多采用“某人+动宾结构”或者“形容词+某人”或者“某 人+限定修饰语”等的形式来作为人物通讯标题的拟写形 式,如第二届的《任志庆双手接落童》、第四届的《深山 里,有一对教师夫妻》、《王廷江,好样的!》、第五届 的《马永顺:无愧于大森林》、第六届的《领导干部的楷 模——孔繁森》、第八届的《试飞英雄邹延龄》、第九届 的《人民的好记者 郝志宏》、第十届的《刘小玲:山村 传奇募书人》,不胜枚举。
从一到十五届:
从第一届到第十五届,以对仗形式来拟写标题的有:
《身著故乡衣 情暖故乡人》、《假冒商品为何屡禁不止? 不拆保护伞,难除造假窝 》、《眼瞎耳聪心里明 孜孜不 倦播真理》、《跨国婚恋10余年 潮涨波平,异域情侣17万 连理同舟》、《一花开两处 荣衰何其殊》、《前事不 忘 后事之师》、《战士义勇非凡 人民恩重如山》、《 数九寒天有青菜,谁来为农民说话》、《红果满山 无心 采摘》、《菜价追踪 爱心无价》、《“龙头”在山西, “龙身”为何舞四川》、《遥望茫崖 怎能不垂泪》等, 据不完全统计,保守估计有十五篇这样的作品,但呈现下 降的趋势;

通讯是报刊宣传的基本题材之一,具有内容真实详细具体、形
式自由灵活、表达方式多样、语言生动形象等特点。通讯的类型有:
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新闻故事、文艺通讯、
主题通讯、旅游通讯;最常见的是: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 中国新
但后来以这样形式拟写标题的通讯作品大大减少了。以这 种形式拟写的标题,颇有一种武侠小说的味道,减少了新 闻的严肃性,同时对人民群众而言也不具备亲和性,因而 以这种形式拟写的标题,在后来的通讯作品中几乎看不见 了。
可见

新闻作品评析

新闻作品评析

给报道穿上一件合适的衣服——评《挥别青春•梦想起航》毕业,是每一名学子终将面对的命题,是每一年都会在校园里出现的话题,尤其是对于毕业生以及即将毕业的学生,这两个字总能激起他们心中的波澜。

而每一年,关于的毕业的各项活动也在吸引着校友的关注,2013年11月18日,我校的官方网站上的“浙传要闻”一栏刊登了一篇名为《挥别青春•梦想起航》的新闻报道,报道向读者简要介绍了本届毕业生成果展的情况。

写报道就像是在给文字加衣服,这件衣服穿得好,那么报道就是成功的,如果这件衣服太过笨重,或者特色不鲜明,又或者不合报道的“身材”,那么这篇报道就会黯然失色。

那么,这篇《挥别青春•梦想起航》的新闻报道的衣服穿对了吗?在我的阅读中,我发现这其中还有着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

衣服厚重且特点不突出——文章主次不明,赘述太多。

正如搭配衣服时需要注重突出特色,而不能将所有元素混杂,显得没有主题一样,新闻报道有其报道的对象,即报道主题。

这篇报道的标题所揭示的主题是青春与梦想,副标题《“毕业声2014”毕业生成果展在我校隆重举行》则告诉了读者整篇报道记叙的主体是2014年的毕业生成果展。

因此,在接下来的文字中,读者应该看到的是对我校的毕业生成果展的介绍。

然而,在全篇1265个字符(不包括标题副标题)的文字中,我们只看到了509个介绍成果展中的具体展项的字符。

在报道的第一段介绍了本次毕业生成果展的时间、地点以及活动目的。

紧接着是大约100字的对活动承办方、主办方的介绍,第二段的186个字符用来一一介绍莅临本次成果展的领导们,这似乎成了最近我校校报新闻的特色,无论是对什么活动的报道,出席的领导以及承办方、主办方永远是报道的主体之一,报道的重点并不在活动本身或者是在活动中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

第三段的252个字符是对两位发言的领导的讲话内容的再现。

如上文所述,整篇报道的重点应当是成果展,是对“展示我校毕业生的青春风采和专业素养,与各用人单位形成良性互动,为现场招聘会的顺利举行奠定坚实基础”这一活动主旨的解释说明,如此看来,这些放在成果展具体内容前的铺垫在整个文章中所占据的比例并不合理,赘述太多使得文章的侧重点失调,作者需要向读者提供的信息应当是这次的成果展中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能够反映我校这届毕业生青春风采以及灿烂梦想的内容,而不是让到场的嘉宾以及其他与成果展、与“青春、梦想”主题不相关的内容占去篇幅。

优秀新闻作品赏析

优秀新闻作品赏析

诗意盎然叙大事回味悠长念古村-—赏析优秀新闻作品《留住即将消逝的村庄》广电1102 张洪乐 201120270225【背景介绍】:浙江日报记者毛广绘的《留住即将消逝的村庄——江山市历史文化村落纪行》获得了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通讯类二等奖,2012年5月9日,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现场推进会在江山召开,记者随与会人员一起现场察看了江山的历史文化村落,深深感受到江山在保护古村落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十分符合中央、省委的要求。

于是,在做好一般性会议报道的同时,记者在会议间隙抓紧采访相关人物及故事,连夜加班,于第二天赶出这一通讯.文章见报后,江山干部群众反响强烈,对保护古村落的积极性更高,不断有人打电话给记者交流感想,衢州文化界人士表示:没想到党报头版头条可以这样写。

此文后被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以及《新民晚报》等多家媒体转载,影响进一步扩大,至今已有全国100多个县市3000多人到江山考察古村落保护。

浙江省委宣传部领导批示,认为在这么短的时间写出此文,而且质量不错,值得表扬。

此后,江山市委市政府制订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的实施意见,加大保护力度.【赏析】:此篇文章最吸引我的地方便是文笔优美而自然,没有过多华丽的词藻,却能把人带如一个古色古香的意境之中,犹如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文章还多处运用鲜明生动的故事,营造了很强的现场感,信手拈来,寥寥数笔,人物跃然纸上,用散文的笔法,轻松的笔调,给出了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的江山答案,同时以小见大,表达了呼吁回归精神文明建设的情感诉求,回味悠长,引人深思.同时本文记者打破常规散文诗般的写法,对党报的工作性报道也是一个创新之举。

接下来我将从意境意象、节奏韵律、成文速度和象征手法以小见大四个方面具体欣赏一下本文的出彩之处。

意境意象美的活灵活现重大主题活动的报道往往比较严肃,有很多文章因此流于形式,用官话讲官事,用行话讲行事。

而这篇通讯却笔走偏锋,开门见山就营造了一种散文诗般的意境,让文章具有独特的情调和境界:“在古村落日渐消逝的今天,江山市留住了她们匆匆的脚步。

新闻评析作品

新闻评析作品

一篇有深度有力度的舆论监督佳作刊登在《人民日报》2002年5月29日上的通讯《决策为何连连失误》一稿,在第13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通讯二等奖。

这是一篇涉及一个地市级党委和政府决策行为的有深度、有力度的舆论监督报道。

从写作上来说,这篇通讯有以下几点特色值得学习和借鉴:——主题专一,中心突出。

刘熙载〔清〕在《艺概·文概》一文中,把“旨戒杂”作为文章“七戒”中的第一戒,他强调文章的主题不可繁杂含糊,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不能搞多主题,而应专一、集中。

大量的新闻写作实践表明,一篇报道或文章,若能抓住一点,写细、写深、写透,能把一个事件、一个意思写清楚、写透彻,这篇文稿便算是好文章;要是分散笔墨,这也写一点,那也写一点,成了“大杂烩”,不仅篇幅会拉长,而且什么问题也没有写清楚。

兵书上讲:“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写作上我们可以这样说,在一篇文章中,宁可集中反映和说明一个问题,也不可轻描淡写、不痛不痒地罗列十个问题。

这篇通讯就是这样一篇主题专一、中心突出的好新闻。

报道从大局出发,围绕当前党的中心工作,披露了安徽省淮北市某些领导为了出“政绩”,盲目决策,上马一些有形象、有影响但不切实际的招商引资项目,在政治上、经济上都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令人民群众失望和不满的事实。

文章主题重大,寓意深刻,提出问题尖锐,但行文并没有咄咄逼人,更没有戴帽子、打棍子,而是在平和、客观的陈述和剖析中渗透着对淮北现象专一的批判,凸显其力度。

也正是由于此,文章很好地发挥了舆论监督的作用,真正收到了“治病救人”的效果。

——足够的投入,高质量的产出。

在许多人眼里,记者“上通天下入地”,“吃香的喝辣的”,是地道的“无冕之王”。

然而,美国一权威机构曾做过一项关于劳动量大小的调查,排第一位的是矿工和码头工人,其次便是警察和记者。

参加过悉尼奥运报道的中新社体育记者魏群说,在悉尼期间,每天工作时间最少是16个小时,一个汉堡一顿饭是常有的事,许多棒小伙儿都累趴下了。

新闻通讯赏析

新闻通讯赏析

原文:“走哩走哩哟,远远地远下了,心里像刀子搅乱了。

哎嗨哟的哟,眼泪的花儿把心淹哈了……”这是六盘山下一个风沙弥漫的黄昏。

70多年前,一个孤独的青年在西北高原上踯躅前行。

突然,身后传来了略带嘶哑的“花儿”,是那么的忧伤,这是车马店女掌柜五朵梅在为他送行。

这个青年,就是后来蜚声遐迩的“西部歌王”--王洛宾。

这就是西北的曲调、西北的人,有眼泪,还有饥饿和贫穷。

六盘山所处的宁夏西海固,与甘肃定西、河西,合称“三西”这里是灿烂的马家窑文化发源地,又曾是中国最穷的地方之一。

翻开一纸发黄的奏折,我们仿佛听到了130多年前清朝陕甘总督左宗棠那一声叹息:“陇中苦瘠甲于天下。

”直到30年前,联合国专家来此考察,丢下的还是一句绝望的评价:“这里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1982年,就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国家启动三西扶贫开发计划,首开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开发式扶贫”的先河。

自那时起,三西人民以“领导苦抓,社会苦帮,群众苦干,以苦为乐,变苦为甜”的“五苦精神”,展开了一场历时30年的反贫困斗争。

2012年立夏时节,我们再次踏上三西黄土高原。

在欢快的“花儿”歌声中,勃发的生机扑面而来。

30年反贫困斗争可歌可泣的人和事,以浓烈的色调,绘就了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小标题)山水记“家乡的山来家乡的水,家乡的花儿它最美;家乡的酒啊喝不醉,尕马儿我不想拉回。

”夕阳西下,彩霞满天,一个粗壮的汉子立于坡上,脖子一挺,一声长吼,一曲“花儿”拔地而起。

这汉子,就是定西市临洮县阳屲村党支部书记、当地著名“花儿”歌手瓦广吉。

“花儿”是三西人最喜爱的民歌。

唱“花儿”,当地人叫“漫花儿”。

一个“漫”字,道出了“花儿”满山遍野八方呼应的气势……日子再难,“花儿”不断。

30年来,三西人不知在“花儿”声中克服了多少艰难。

瓦广吉说,30年前,这儿都是荒山秃岭,别说树了,连庄稼都是“马毛庄稼”,只能长马毛那么高。

消息评析

消息评析

新闻评析之系列报道《玉树日记》文科强化班23100124今天我介绍的是一则题为《玉树日记》系列报道,该报道来自于2010年4月的《东方卫报》,作者为华晓丽。

这则系列报道荣获2010年度南京市报纸优秀作品一等奖。

我之所以选择这篇报道,是因为我觉得它很特别。

这是一篇日记形式的报道,内容真实感人。

《玉树日记》属于系列报道,由作者华晓丽所写的七篇日记组成。

该报道围绕去年发生的重大事件玉树地震展开,作者通过深入到地震震区,亲身观察体验当地人民的疾苦生活,从而写出一系列的报道。

当我读完这一系列的报道之后,我会不自觉地将它纳入优秀新闻作品的范畴。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阐述我欣赏这些报道的原因。

1.事件典型这一系列报道是当时正在发生的全国关注的大事件---玉树地震,是关乎百姓生命安全以及切身利益的问题性事件。

《玉树日记》第一篇就写在玉树地震发生当天,正在当时人们的关注点上,能够引起全国民众更多的关注和思考,该新闻讲述的话题与当时玉树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关注的是当时社会的热门问题。

可见该新闻选用的事件之典型,主题之鲜明。

2.时效性强众所皆知,玉树地震的发生时间是2010年的4月14日,该报道的记者当即就前往震区,深入到地震地区的人民之中,体验震后的艰苦生活,随即发出一系列报道。

《玉树日记》的首篇发布时间是4月18号,记者14号前往玉树随即进行一系列安排,可见记者的发布时间相当及时,该报道的时效性很强。

3.结构合理严密这一系列报道最吸引人眼球的就是它书以日记的形式呈现的,文章的标题就是《玉树日记》,让人对报道的内容和主题一目了然,十分新颖特别,给人深刻印象。

这一系列报道主要是由记者华晓丽的七篇日记组成,系列报道的第一篇是由新闻部记者郭晓松执笔写的类似于交代日记来源的序言,让以日记形式呈现的报道自然而不突兀。

系列报道中的七篇日记是作者从地震当天到去地震震区直至离开玉树这一过程中写下的,一边经历一边记录,让在阅读的读者能够身临其境,能够感同身受。

新闻通讯分析

新闻通讯分析

新闻通讯分析:《走向希望的春天—来自地震灾区的报告》标题:优秀新闻作品的标题是点睛之笔。

这篇通讯采用复合型标题:正题“走向希望的春天”诉诸读者的感情,是含而不露的虚题;副题“来自地震灾区的报告”是实题,对正题进行补充说明。

该标题展示了通讯的记事性,并且清晰地向受众传达其主题与新闻价值,即站在全局高度、体现时代精神,起到了良好的导受与导向作用,奠定了全文昂扬向上的基调。

导语:导语行文优美流畅,恰似绮丽的散文开头。

“油菜花开了,梨花开了,满山的青草,满坡的野花。

”通过景物描述抒情,表现地震灾区又逢春的美好光景。

“早春二月,当我们再一次踏上北川、汶川、青川,一幕幕不可触动的伤痛记忆,在满目的春光中,化为永久的珍藏。

”用叙述的表达方式抒情,春光温暖了重创的心灵、抚慰了伤痛的记忆。

以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收尾,言简意赅、巧妙点题,意犹未尽。

这段导语点明了新闻事件的提要,为全文定调、定音;集叙述、描写于一体,先声夺人。

作为正文的引子,已达到引入高潮、引人入胜的境界。

内容结构:本篇通讯的结构为按空间顺序发展的横式结构。

选取“512”大地震一周年前夕的隆冬至初春,分别记述地震灾区北川、汶川、青川等不同空间中的人和事,最终汇集到“走向希望的春天”这一共同主题下。

5个小标题使正文结构错落有致、层次清晰:在最寒冷的季节里,总有最温暖的阳光;在最伤痛的心里,总有最坚强的力量;在最困难的地方,总有最钢硬的脊梁;在最细微的心弦中,总有最深挚的祝福;在浴火重生的大地上,总有更加明媚灿烂的春光。

小标题的撰写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标题间对仗较工整、形成排比,推动主题的层层递进。

文字细腻入微、刚柔并济,充分调动读者的感情。

“在最寒冷的季节里,总有最温暖的阳光”报道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灾区、慰问受灾群众的过程,按照重要程度排在正文的第一部分。

在总理与群众的交谈中,借用总理的直接引语“送你们八个字:温暖过冬、欢乐过节”。

借用直接引语是稿件的一大亮点,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感。

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分析剖析

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分析剖析


通讯标题的拟写形式多样化,还体现在问句的使用、破折 号的使用、成语的引用等方面上,在此不一一赘述。
二、通讯作品主题的广化和深化

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的数量所占比例较高,这是不可 否认的,虽然这样,实际上,对于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的 质疑也同时存在着。这些质疑,集中在这几点: (一),中国新闻奖奖项设置专业化程度不高,奖项 设置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不强,奖项设置粗放,评选办法僵 硬、机械、新闻学术界对实务界的影响甚微; (二),对创作内容的非议。典型报道“千人一面”、 对弱势群体生存困境报道不足; (三),政策宣传报道比率大,舆论监督力度小。
等。
表现在......

另一方面,通讯作品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涵盖了社会的方方 面面,上至国家的国际外交、政治经济改革、科学技术创 新发展、生态自然环境破坏与保护,下至人民群众的衣食 住行;上至国家领导下至农村孩童,在通讯作品中都有所 反映。 总的来说,通讯作品中,人物通讯的对象更多的转向了 “民间”的小百姓,以小人物身上体现的优秀品质来弘扬 社会价值观,对于党和国家政府领导干部直接的正面描写 的比例是减少了,舆论监督的作用加强了。事件通讯的主 题,也更多的是揭露社会事件的真相,提出人民群众的质 疑,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而单纯颂扬性的事件通讯所占 比例也是有明显下降了。
结果。这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是有利的,所以即使后来通
讯标题的拟写较少再采用这种方式,这种形式的标题也仍
然偶尔出现在读者视线之内。
另外
同时,这样的标题,被新兴的形式的标题所替代了,但大 多采用“某人+动宾结构”或者“形容词+某人”或者“某 人+限定修饰语”等的形式来作为人物通讯标题的拟写形 式,如第二届的《任志庆双手接落童》、第四届的《深山 里,有一对教师夫妻》、《王廷江,好样的 !》、第五届 的《马永顺:无愧于大森林》、第六届的《领导干部的楷

新闻评析范文

新闻评析范文

新闻评析范文新闻评析范文我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建制村车路双通滴滴!阿布洛哈村来车了【评析】消息的标题采用复合式结构,叙事清晰简洁。

主标题言简意赅,把消息的事实交代得一清二楚,“滴滴!”拟声词引人注意,生动活泼,画面感十足,这是标题的点睛之笔。

本报讯(记者梁现瑞王眉灵王代强)“车来了!”6月30日上午10时许,冒着雨,驾驶员杨保安开着乡村客运小巴,沿着崭新的通村公路,驶入布拖县乌依乡阿布洛哈村,喇叭声引来招呼站内的村民阵阵欢呼。

【评析】“车来了!”,交代了阿布洛哈村正式通路通车这一情况;“6月30日上午10时”时间精确,突出事件的真实性;“冒着雨”、“喇叭声”、“阵阵欢呼”这些细节的描绘,增强了新闻的生动性,也说明了记者深入了现场,目击式的亲眼见证;而“喇叭声引来村民欢呼”给读者强烈的画面感,可以感受到当地村民们抑制不住的内心喜悦。

人群中,66岁的省教育厅退休干部林强格外激动。

过去17年,他曾先后20多次来过阿布洛哈,都是爬悬崖、过溜索,只有这次是乘车进入的,“梦想成真了!”【评析】通过对比老干部林强过去17年先后20多次来阿布洛哈村,都是“爬悬崖、过溜索”,与“乘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梦想成真了!”说明了阿布洛哈村修路的不容易。

通路通车,对于群山深处的阿布洛哈来说,是历史性的时刻。

这意味着中国大地上,公路将贯穿所有具备条件建制村,让它们更快融入国家经济大循环。

【评析】由阿布洛哈村上升到中国,以小见大,突出报道的宏观历史意义。

阿布洛哈在彝语中的意思是“高山中的深谷”“人迹罕至的地方”,村子坐落在金沙江畔西溪河峡谷中,三面环山,一面临崖,一直没有通公路。

【评析】交代了这个村子的地势情况阐述。

不论是“高山中的深谷”、“人间罕至的地方”、还是“三面环山,一面临崖”都可以看出村落的深远和偏僻。

可想而知,想要在这通公路,难度非常大!脱贫攻坚,交通先行。

2019年6月,阿布洛哈村通村公路被列入全省“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范畴,正式开工建设。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作品简单评析第一部分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作品简单评析第一部分

延安庆祝⽇本⽆条件投降 新闻素描 题材重⼤,场⾯热烈,报道及时。

表现⼿法:粗线条的概括叙述和典型事例相结合,由⾯到点,点⾯结合,既展⽰全貌,⼜刻画动⼈细节。

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 ⼈物新闻 写作特⾊:⼈物对话 中原我军占领南阳 解放战争时期⽑泽东同志为新华社撰写的⼀篇消息。

不仅报道了事实,⽽且深刻揭⽰了敌败我胜的必然趋势。

写作特点:结构严谨,环环相扣,层层深⼊,⾸尾贯穿。

背景材料起到了突出事件的新闻价值,烘托深化主题,增强新闻的知识性的作⽤。

我三⼗万⼤军胜利南渡长江 ⽑泽东同志为新华社写的消息,记载了我国新民主主义⾰命⼀件重⼤史实。

写作特⾊:清晰的事实叙述,概括的情景描写。

本⽂特点:精练扼要,⽓势宏伟。

⽑泽东同志为新华社撰写的《我三⼗万⼤军胜利南渡长江》,以其⾼超的语⾔驾驭能⼒,展现了我军当时渡江的雄伟⽓势,可谓精辟的语⾔和⾼深的思想相得益彰的典范。

上海严寒 短消息 写作特点:⾏⽂简洁洗练、⽤事实说话、不发或少发议论。

分清主流与⽀流莫把“开头”当“过头” 新闻述评 写作特点:有述有评、评述结合。

阿西、亚妮当众挥毫妙趣横⽣ ⼈物新闻 结构特点:以作画为线索,贯穿全篇。

从邮局看变化 消息 特点:⾓度独特、构思巧妙、⼩中见⼤ 写作特⾊:通过对⽐事实突出主题。

《从邮局看变化》成功地运⽤了对⽐⼿法,消息从头⾄尾⼏乎都贯穿了对⽐,⽽且对⽐强烈,很有说服⼒。

在概括对⽐之后,接着列举事实进⾏具体对⽐,从邮局这个“窗⼝”,⼩中见⼤,⽣动有⼒地说明了由于贯彻落实党的⼗⼀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针、政策,我国的经济形势发⽣了可喜的变化。

经济学家赶集 ⼗⼀届三中全会后较早的关于时常经济的报道。

写作特点:以⼩见⼤,反映深刻⽽且有重⼤意义的主题,成功的运⽤动词。

运载⽕箭飞跃万⾥长空 由四篇短消息组成的连续报道。

报道我国第⼀枚运载⽕箭发射实验成功这⼀举世瞩⽬的重⼤事件。

写作特点:现场感强。

枫桥兴会扶桑客⼦夜钟鸣百⼜⼋ 外事活动的动态新闻 特点:题材新颖,内容富有情趣。

新闻作品评析

新闻作品评析

新闻佳作评析——以新疆都市报《新疆人民情倾玉树》为例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强震,新疆媒体对此灾难性事件做出了连续报道,其中一部分消息来自新华社等媒体,一部分消息则来自新疆本地前去灾区的救援信息。

灾害新闻是指对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报道,具有很大的新闻价值。

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传媒对灾难的报道从传播态度和传播方式到传播内容都缺少“以人为本”的精神。

如今,很多报道只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睛,“一场不该发生的车祸”,“灾难纯属个人行为”等话语,忽略了新闻中的人文关怀,甚至将个人的感情添加了进去。

更有许多报道将灾难性新闻写成一曲“颂歌”,对官方救援行为进行大篇幅的报道,赞扬,忽略了灾难的本身的新闻性。

如2010年4月21日在新疆都市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新疆人民情倾玉树》。

文章将截至20日的新疆对玉树的捐赠情况以及为悼念玉树的各项措施做了报道。

是由7篇消息组成的一个稿件。

面对地震这样的新闻,更应该体现出人文关怀,而这篇文章七个小标题中只有一个小标题的内容不是捐款,难道捐钱就是唯一的渠道吗?针对这篇稿件,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文不对题本文分为7个小标题,其中有关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捐款捐物的有5个小标题,一个小标题是有关于影院停映一天的紧急通知,一则是民间赈灾捐款网开通通道的消息。

而本文文章题目为《新疆人民情倾玉树》,如何情倾?文章用它的内容告诉我们,捐款捐物就是情倾玉树。

这恐怕并不是我们常说的人文关怀吧。

“人民”给人的第一反映为这篇文章是要写给人民群众的,我们应该想像到的是老百姓热热烈烈的向灾区投入自己的一份爱心,而文章的大重点却放在了政府企业的捐款情况上,形成“轻描淡写灾情+党和政府的关怀+灾区人民的决心”的模式。

是灾难本身能带给人的警示消失殆尽,无法使人们对灾难带来的伤害形成准确的估计,从而对受灾的人们产生同情以及救助的心理。

文章第一个小标题是新疆首批募捐物资到灾区,其内容详细介绍了自治区科技厅的捐赠情况,将重点放在了科技厅捐赠物资上,这确实事新疆首批物资,但是感觉是在写新疆科技厅的物资第一个到达了灾区,而不是新疆首批募捐物资到达灾区,意思有所扭曲,也失去了本身的新闻价值,在关怀上更是失去了最普通群众的关怀。

通讯类新闻作品评析

通讯类新闻作品评析
+ “战鹰陡然降落,在进跑道450米处接地。在接 近跑道的一刹那,机头一昂,“哧!”轮子在水 泥跑道剧烈磨擦,划出两条刺眼的火龙!”
+ “500米、800米、1000米……飞机一气冲出1700 米,在距离跑道尽头300米处戛然停住。”
+ 飞机在12000米高空试飞,因意外情况燃油漏光 ,飞机发动机停车。为保全科研样机,试飞员决 定从距机场20多公里远的地方空滑迫降。
+ 容量大,范围广,取材全面; + 讲究结构变化,展开情切,情景交融; + 表现手法多样,结合叙述,兼以描写、说明、
抒情或议论,富感情色彩或理论色彩; + 比消息的篇幅长,时效性要求较宽松。
3
1. 容量上,通讯容量大,事实详细,篇幅较 长;消息容量相对小,篇幅较短,常用简 洁明快的语言
2. 结构上,通讯的文体结构形式多样,比较 灵活多变,而消息一般有相对稳定的特有 的结构
+ “油泵指示灯急剧闪烁”
+ “飞机像大铁砣似地向机场上空逼近 ”
+ “让我们把时钟倒拨35分钟。”
21
+ 人物通讯就是以表现人物形象和思想为主的通讯。 它通过较详细地再现某个人或某个人群的生活、 事迹来展现人的思想和生活观念,折射出某时期 的社会心理特征。
+ 可以写单个人,也可以写群像;可以写先进人物, 也可以写普通百姓
意义
18
+ 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通讯类一等奖 (一)主题
在巨大的风险面前,梁万俊首先考虑的并不是自 己的安危,他惟一想到的是军人的使命和国防科 研的大局。 (二)形式 1、结构独具匠心 先聚焦最惊险的瞬间,再回述全程,最后集中介 绍背景材料。整体上采取倒叙的结构,局部上在 叙述过程中穿插背景介绍。

新闻作品赏析(获得一致好评)

新闻作品赏析(获得一致好评)

第三点
三份报纸的综合类信息 包含甚广,有民生、法 律、国际政治、本土新 闻、国内时事等,大量 的分类信息被打乱了界 限,提供给读者一个较 为轻松且广泛的阅读环 境
一周新闻比较报告
周末版面增多的原因 上海白领目前的生活状态:个人的休闲时间被工作或 其他来自社会的压力所侵占;继而,借白领之口道出 理想的双休日生活方式:热闹的星期六和安静的星期 天,这种生活方式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就是闲读。 这样的方式昭示着三份报纸同样的定位,他们针对生 活快节奏的上海人群,试图引导读者养成在周末长时 间读报的习惯,创造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实践告诉 他们,这样的做法是正确的。
比 较 对 象
一周新闻 比较报告
一周新闻比较报告
一周新闻比较报告
以10月1日为例 头版 内容
新闻晨报报道从毛泽东宣布新 中国成立那刻起,经过60年风 雨发展,中国发生苍天巨变, 国力增强。 新闻晚报则配以文字“祖国, 生日快乐”和巨幅图片报道上 午在京举行的庆祝大会。 新民晚报以国家领导人出席的 庆祝活动、上海本地新闻和阅 兵全景作为头版内容。
版式
都以整个版面报 道国庆60周年盛 况。 新闻晚报配以群 众游行大幅图片 整版覆盖; 新民晚报更是将 A1、A2版作为整 期报纸的头版。
一周新闻比较报告
新闻晨报10.01统计数据 12 10 8 6 4 2 0 3 0 10.01 5 2 1 1 1 11 综合 政治 国际 评论 财经 体育 娱乐 焦点 特别策划
新闻作品赏析
News Works Appreciation
第三小组:韩妮白、黄靖、刘力 指导老师:贺 琛
目 录
1
2 3
新闻晨报 ·新闻报 ·新民晚报
一周新闻比较报告
消息评析 消息写作

四篇新闻作品评析

四篇新闻作品评析

新闻作品:与大桥相守得日子刊发媒体:宁波日报刊发时间:2012年12月3日评析:一个与大桥相守拖了大半年得婚纱照,一个与大桥相守拍出了全国金奖,一个与大桥相守家乡得十几亩葡萄遭受了严重损失,这三个故事构成了这篇新闻作品《与大桥相守得日子》。

这篇新闻作品总体给我得感觉就是真切感人。

文章得标题很诗意很温暖,“相守”一般就是用于与最亲近得人在一起,这个标题一语道出了这些高速交警五大队得警员与大桥之间得深厚感情,她们工作勤勉、负责、忘我得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文章语言平实又带点风趣,没有华丽得辞藻堆砌,但就是感情真挚真实,比如说文章中得“谁知到了五一,“磨叽哥”又出“状况”了”,“一个高速交警却在不经意间完成了这个”宏大”心愿,不过她镜头下得“孩子”名叫杭州湾跨海大桥。

”文章结构完整,叙述了三个警卫员与大桥之间得故事,每个故事都运用了小标题。

这篇新闻作品,作者没有发表任何意见,而只就是客观地讲述,没有评论,没有感慨。

但就是作者想表达得观点,读者在读完新闻作品后,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

题材好,记者勤于深入采访与挖掘,去找真人其事,去寻找感人得细节,高速交警宁波支队五大队得警员就是多么平凡普通得人物,发生在她们身上得故事也不会引起其她记者得关注,但就是作者善于寻找善于挖掘,把她们得故事放大。

现在,我们有些记者,不远在深入来访上下功夫,因而纵有生花妙笔,也写不出真切感人得作品来。

新闻作品:印尼创意经济彰显青春活力刊发媒体:人民日报刊发时间:2012年11月26日评析:这篇新闻作品写得非常充实,构思精巧,详略得当,介绍得非常具体、到位、细致,字里行间透露得信息让读者感到仿佛自己就在印尼创意产品展欣赏一幅幅新颖别致得展品。

文章简单地介绍了第六届印尼创意产品展举行得时间、地点、主题、目得,详细介绍了锻造成印尼皮影戏人形得刀具,桌面中间有一个呈旋涡状得大洞得茶几,可以用报纸来操纵得赛车游戏,用藤条全手工编制得手提包,外观、用途、创意点等都介绍得非常细致。

报纸新闻作品 —— 人物通讯评析

报纸新闻作品 —— 人物通讯评析

人物通讯《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评析从标题评析:“领导干部的楷模”让读者明白这是讲的是孔繁森这个人作为领导干部的英雄事迹,简明扼要的交代了事情的全部,也交代了新闻主要人物就是孔繁森。

简明醒目。

新闻标题是新闻的门面、招牌,是新闻内容的精华所在。

标题首先进入读者的视野,其最具抢眼的地方就是标题内容,这则新闻标题给读者先入为主的第一感觉,告诉读者,主要是讲述孔繁森,标题触及到信息的主要内容,该题简明扼要地交代了消息的重要内容,似的标题本身就有可读性。

从主题评析:在新闻报道中,经常出现政策宣传的需要而寻找典型,在这则新闻中,孔繁森的事迹都是在事实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主题思想正确,主题思想与新闻事实是一致的。

新闻构思中的核心问题就是主题的提炼。

这则新闻主要是报道孔繁森的英雄事迹,在子那我作品中,主题无疑是新闻作品的灵魂、统帅,纲举而目张,主题很明确、鲜明。

作品从孔繁森平时工作出发,从细节中表现他对工作的认真负责。

从导语评析:导语是新闻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新闻事实的触角,是引发新闻阅读的最活跃的因素。

这篇新闻稿件的导语不再是严肃干巴的,是新的导语形式的一种,具有人情味和一种坚韧的信念在里面。

导语主要以抒情为主,是聚焦人物式导语,对新闻主体人物的事迹精神进行抒情和简单的叙述,对新闻内容进行开宗明义的交代,它令导语更加形象,生动,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体现了对人文关怀的关注和积极的舆论导向。

具有提供消息、简短、明晰、生动等特征。

从报道角度评析:新华社《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这篇报道,洋洋洒洒一万余字,向读者展示党的好干部孔繁森克服一切困难,一心为群众,付出了自己的一生。

这篇人物通讯,主要是从孔繁森的奉献精神为报道的角度,塑造了一个一心为党的事业无私奉献的中国共产党好党员、人民群众好干部的形象。

从他对家人的亏欠,在家人的极力挽留下,毅然决然选择去条件艰苦的西藏,以及在藏区工作时为藏区人民所做的点点滴滴实事来表现这个人物的精神面貌。

对一篇新闻通稿的评析

对一篇新闻通稿的评析
这次大会是一次团结协作、 务实高效的大会, 一次与时俱 进, 开拓创新的大会, 一次促 进学校管理科学化、 民主化、 法制化的大会! 百年××将继续 秉承团结奋进、 求实创新的优 良作风, 以海纳百川的胸怀, 以锲而不舍的精神, 在××教育 发展的征程上写下浓墨重彩的 新篇章, 创造××教育新的辉煌!
1.文种使用不当。 从标题 看, 这应该是一份印发型通 知。 印发型通知指的是由本机 关制发并将执行, 承载着计 划、 纲要、 方案及领导人讲话 稿等材料的通知。 此类通知多 运载着由本机关撰制的“计划 (规划)” “方案” 等不具有独 立行文资格的文种 [1] 。 决定 是具有独立行文资格的 15 个 法定文种之一, 行文方向也符 合发文要求, 显然不需要用通 知来承载。 印发型通知正文简 短, 一般没有实质性内容, 实
例文评析
SECRETARY’S COMPANION
对一篇新闻通稿的评析
□岳海翔
随着公务活动领域的不断 扩大, 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和 渠道的增多, 越来越多的党政 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在对外发布 新闻的时候, 为了统一宣传口 径, 常会组织新闻通稿, 提供 给需要的新闻媒体。 因此, 从 根本上讲, 新闻通稿是指反映 各类机关单位有关政策、 会 议、 活动等方面工作可供新闻 发布会和新闻单位使用的稿 件。 实践中, 有些单位的新闻
大会还通过了“吸纳名师 工作站第二梯队成员的决定”, 关于“表彰优秀学年组、 优秀 教师和先进个人的决定”。 工 会主席对教师提案进行了细 致、 合理地解答, 切实为教职 工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
赢得了广大教职工的一致拥 护, 充分发挥了教师的民主作 用, 也彰显了××小学不竭的发 展动力和科学民主的治校风 范。 南关区教育局长××在大会 上做了重要讲话, 他对××小学 前三年取得的工作业绩给予了 充分肯定, 对××小学未来三年 的发展寄予深切的厚望, 使×× 小学充满了自信和力量。 教师 代表的发言更是体现了大家的 心声, 增强了教职工的凝聚力 和向心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35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通讯类新闻作品评析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