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1)
(全套课件)社会心理学第一章
学习本书建议:
1.学习和实践紧密结合 2.努力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丰富个人的社会 阅历 3.努力形成自己的社会心理知识结构
思考题 1.学习社会心理学对你有什么实际意义? 2.解释:观察 个案法
第三节 心理学基础知识
本节知识点
脑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 心理学的相关知识
1.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1.1心理活动是人脑的功能 1.2心理活动与客观现实的关系 1.3脑的结构与心理功能 1.3.1脑的结构及其心理功能
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体内部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心理 则是行为的主宰。
2.3个体意识与无意识 意识 无意识
2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2.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意义; 3.心理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及其研究范围
本节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的内容
1.社会心理学及其研究对象
1.1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一定社会环境中个体的心理、行为的活动状态及变 化发展规律并用于指导个体的社会实践的学科。
2.2心理与行为
心理是以脑为物质基础的精神活动过程。它不具备任何物体,具有 高度的内隐性,因此目前人类无法对它进行直接的观察与控制。
行为通常是指个体的反应系统在意识的引导下自觉的活动过程。
行为和心理的联系:
心理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同一刺激可能引起不同的行为反应; 不同的刺激可能引起相同的行为反应;
思考题:
1.解释:社会心理学 社会行为 社会刺激 2.社会刺激可分为几类?简单举例说明社会刺激对个体的影
响
第二节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意义和方法
本节重点
学习社会心理学对学习者自身的意义 观察法和个案法及其方法要点 学习方法要点
社会心理学一考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一考试题及答案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
以下是一份社会心理学的考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什么?A. 个体心理过程B. 社会环境C. 个体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D. 群体行为答案:C2.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马斯洛C. 费斯汀格D. 斯金纳答案:C3.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促进效应的例子?A. 观众在场时,运动员的表现更好B. 人们在群体中工作时效率更高C. 群体中个体的责任感减弱D. 群体决策往往比个人决策更保守答案:D4.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通过什么来学习社会行为?A. 模仿B. 经验C. 遗传D. 先天倾向答案:A5. 归因理论中,人们如何解释他人的行为?A. 根据情境B. 根据性格C. 根据情绪D. 根据能力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社会影响的三种主要形式。
答案:社会影响的三种主要形式包括顺从、服从和认同。
顺从是指个体在没有内在压力的情况下,为了获得奖励或避免惩罚而改变行为;服从是指个体在外部压力下改变行为;认同是指个体因为欣赏或喜欢某个人或群体而模仿其行为。
7. 描述自我效能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自我效能理论由班杜拉提出,主要内容包括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念。
这种信念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努力程度和坚持性。
自我效能感越高,个体越可能面对挑战并取得成功。
8. 解释群体思维和群体极化现象。
答案:群体思维是指在高度一致的群体中,成员为了保持一致而忽视了现实情况和理性判断的现象。
群体极化则是指群体讨论导致成员原有态度和信念的加强,使得群体决策倾向于更加极端。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社会认同理论由塔吉菲尔和特纳提出,强调个体通过社会类别来定义自己的身份,并与所属群体的其他成员共享认同感。
社会心理学第一章
精选ppt
1
前言
❖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于阐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 理足以提供丰富的科学理论与实际资料,使它更加 充实,更加具体化,因而使人们能更好地理解它, 掌握它,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理论认识和哲学水平。
❖ 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们对人的知觉、对自我的知觉和
人际交往。它所揭示的规律,对于理解他人、认识
精选ppt
29
四、社会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与文化人类学
❖ 社会心理学与文化人类学在研究上有相互重叠 的地方,特别在社会人格和社会认知方面。文化 人类学在这方面强调文化与人格的关系,强调文 化对人格的塑造。 ❖ 社会心理学与文化人类学在研究方法上有明显 的不同,前者主要采用通过实验检验假说的方 法,而后者则主要采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应用社会心理学
❖ 环境社会心理学要研究人和生活环境的相互作用, 研究噪音、污染、自然灾害对人的社会心理影响, 居住环境的设计和安排应如何适应人的心理需要;
❖ 健康社会心理学要研究某些身体疾患和各种心理 疾患与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应用心理 学治疗人的心身疾患;
精选ppt
自我和正确地与人交往提供了分析的理论、评价的
标准和相处的原则,是个人提高自我修养,加强自
我教育,协调人际关系,改进社会风气的有益的帮
助。
精选ppt
2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概论
❖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 社会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社会心理学目前面临的主要课题
精选ppt
13
二、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社会心理学(新)(1)
(二)自我的结构
1.物质自我:个体如何看自己身体的层面; 2.心理自我:个体如何看自己心理世界的层 面; 3.社会自我:社会如何看待个体同时被个体 意识到的层面; 4.理想自我:理想中“我”该是怎样的人 ; 5.反思自我:个体如何评价他人和社会对自 己的看法。
(三)自我概念的功能 1.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 2.解释经验 3.决定期待
二、社会交换论 1.成功命题 2.刺激命题 3.价值命题 4.剥夺—满足命题 5.侵犯—赞同命题
三、符号互动论 认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互 动过程中的个人行为和活动,而个人行为 只是整个社会群体行为和活动的一部份。 (一)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 (二)主要观点
四、精神分析论
(一)要概念和观点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1)在个体层面 (2)在人际层面 (3)在群体层面 (4)在群际和社会层面
第二单元 社会心理学简史
艾宾浩斯
一、哲学思辨阶段
1.这一阶段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十九世纪上半叶。 特点是:根据哲学思辩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 在这一阶段,有关社会心理学的思想是和一般的心 理学见解混杂在一起,很难把“纯”社会心理学的 观点分离出来。 2.这一阶段对人性的争论,不能用经验方法证明其 假设,因而不具有科学形态。但对后来的社会心理 学具有启蒙作用.
玛丽为什么发笑?
1.意识、潜意识、前意识 2.“力必多” :核心概念 3.快乐原则、现实原则、道德原则 4.生本能与死本能 5.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
(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1. 与弗洛伊德相比,荣格更强调人的 精神有崇高的抱负,反对弗洛伊德的 自然主义倾向; 2. 荣格认为许多现代人都患有“神经 官能症”; 3. 心理治疗的目的应该是发展病人的 创造性潜力及完整的人格,而不是治 疗症状 ; 4. ―集体无意识”理论 。
社会心理学习题与答案1
社会心理学习题与答案11、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领域包括个体过程、人际过程和()。
A.交往过程B.群体过程C.心理过程D.行为过程正确答案:B2、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
A.华生B.班杜拉C.斯金纳D.巴甫洛夫正确答案:A3、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班杜拉B.奥尔波特C.勒温D.华生正确答案:A4、与麦独孤同属于社会心理学生物理论的人物有()。
A.班杜拉B.阿德勒C.巴甫洛夫D.劳伦兹5、练习律、效果律、准备律是由()提出的。
A.马斯洛B.荣格C.华生D.桑代克正确答案:D6、被学术界认为是现代社会心理学之父的是()。
A.勒温B.华生C.奥尔波特D.班杜拉正确答案:C7、以下哪一位不属于行为主义学派?A.华生B.斯金纳C.罗杰斯D.桑代克正确答案:C8、与麦独孤同属于社会心理学生物理论的人物有A.班杜拉B.阿德勒C.劳伦兹D.巴甫洛夫9、练习律、效果律、准备律是由()提出的。
A.桑代克B.华生C.马斯洛D.荣格正确答案:A10、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
A.斯金纳B.巴普洛夫C.班杜拉D.华生正确答案:D11、小伟为获得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注,在课堂上总扮鬼脸,老师和同学们都不予以理睬,于是他扮鬼脸的行为逐渐减少。
这体现了哪种强化原理?A.负强化B.正强化C.消退D.惩罚正确答案:C12、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收集数据是重要的一步。
新闻评论、日记、病历等属于什么方法?A.观察法B.元分析方法C.档案研究法正确答案:C13、在社会心理研究的实验设计中,用民族志、文献分析法来描述社会行为的方法叫做()。
A.元分析方法B.观察法C.调查法D.档案研究法正确答案:B14、我们想要了解历代皇帝和大臣人际互动的特点,一般选择什么研究方法?A.非参与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档案研究法正确答案:D15、坐在教室后面对学生课堂活动进行观察的方式是()。
A.有目的式观察B.一般观察C.情景式观察D.参与式观察正确答案:B二、多选题1、学习社会心理学有助于()。
社会心理学一社会中的自我
1、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我们周围清净的力量的学科,尤其关注我们是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响他人的。
(一门就人们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响他人,又如何互相关联的种种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
)2、我们的社会行为不仅仅取决于客观情境,还取决于我们如何对其进行主观构建。
3、社交信念同样也可以变成自我实现的预言,别人对我们的偏见也许也会反过来影响我们的行为。
4、哈佛幸福课快乐50%来自于基因遗传,10%社会环境,40%取决于个体行为。
5、我们渴望彼此之间建立关联,渴望归属感,渴望获得他人良好的评价,社会影响塑造行为,个人态度和性格倾向塑造行为6、人类是一个先天和后天共同作用的产物,进化论心理学家提醒我们,我们从遗传得来的天性预先就已经设定,社会排斥会令我们的血压升高,而社会支持却会抵抗疾病的免疫系统。
7、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8、一流的理论做预测,二流的理论下禁令,三流的理论作解释9、在我们心中自己比其他任何事更关键,通过自我专注的观察,我们可能会高估自己的突出成度,这种焦点效应意味着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做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的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度,我们所受的折磨别人不太可能会注意到还可能很快忘记别人没有像我们那样注意我们。
10、透明度错觉:实际上,注意到我们的人比我们认为的要少,我们总能敏锐的觉察到自己的情绪,于是就常常出现透明度错觉。
我们假设,如果我们意识到的自己很快乐,我们的面容就会清楚地表现出这种快乐并且使别人注意到,事实上,我们可能比自己意识到的还要模糊不清。
我们同样会高估自己的社交失误和公众心理疏忽(public mental slips)的明显度。
比如说,如果我们触按了图书馆的警铃,或者自己是宴会上唯一一个没有为主人准备礼物的客人,我们可能非常苦恼(“大家都以为我是一个怪人”)。
但是研究发现我们所受的折磨,别人不太可能会注意到,还可能很快就会忘记。
也就是说,其实别人并没有像我们自己那样注意我们。
《社会心理学》第1章 PPT课件
——2/3的实验者完全服从指令。
社会心理学 Social Psychology
一、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问题
3、助人?还是助己?
农民遭歹徒抢劫,过路公交乘客捡钱不救人
正阳县一位从事粮食收购生意的农民,从银行取款骑摩托 车返回途中遭遇歹徒撞车抢劫。歹徒得手后,随手撒了一 把小面额纸币,受伤躺在路边的这位农民向路过的公交车 招手求救,没想到,公交车停下后,众人下车“捡”完路 上的钱后又都迅速上了车。公交车疾驶而去,将受伤的他 丢在了路边……
出版社,1997 《社会心理学》,时蓉华著,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现代社会心理学》,周晓虹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社会心理学》(第8版),戴维·迈尔斯著,侯玉波等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心灵聚会——管窥社会心理学
教师教育学院 汪伟 E-mail: xiaoxieww@
双重格言
这边更正确
还是这边的……
人多手杂反而碍事 VS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文胜于武
VS
事实胜于雄辩
朽木不可雕 VS
活到老,学到老
血浓于水
VS
亲兄弟明算帐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VS 三思而后行
有备无患
VS
船到桥头自然直
社会心理学 Social Psychology
事实上,我们经常为自己犯的一些小错误而自责 不已,当回头看时,我们明白了该如何行事。然 后心里想着“我早就知道是这样了,但当初就是 一念之差啊。”
社会心理学 Social Psychology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 以下三类问题的科学
社会心理学 Social Psychology
社会思维
• 我们如何知觉自我和他人 • 我们的信念是什么 • 我们所能做的判断 • 我们的态度
社会心理学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与群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它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关注人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
社会心理学探究了人类如何被社会情境塑造、影响和操控,以及个体如何对社会情境做出反应。
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中,人们通过实证研究和理论构建来理解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
社会心理学的核心是人们之间的相互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社会认知,即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评价和信念。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和情绪受到他们的社会认知的指导和影响。
人们的社会认知是根据他们对自己、他人和群体的期待、态度、信念和情感形成的。
另一个重要的概念是社会影响,即群体对个体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影响。
社会影响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包括合作、竞争、信任、归属感和亲社会行为。
社会影响研究探究了个体如何受到环境中其他人的影响,并阐明了人们为什么会遵循群体规范、对他人产生同理心或亲社会行为。
社会认知和社会影响密切相关,共同作用于个体及其行为。
社会认知的独特之处在于,个体的社会认知不仅由内部因素决定,还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个体的社会认知不仅受到其自身的信念和态度的塑造,还受到社会成员的期待和环境的压力的影响。
社会认知理论和相关实证研究,为我们理解个体是如何获取、解释和运用社会信息的提供了框架。
在社会心理学中,还有一些重要的概念,例如社会认同、团结、合作、竞争、权力和领导。
这些概念涉及到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社会规范和社会关系。
社会认同是个体对自己所属的群体的认同感,作为人们获得自尊和归属感的重要源泉。
团结和合作是通过相互协作和共享资源来实现集体目标的重要机制。
竞争与合作并存,个体在社会环境中以不同方式来追求自己的利益。
权力和领导涉及到群体中不同成员之间的权力关系和领导力的运作。
总而言之,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涉及到社会认知、社会影响、社会认同、团结与合作、竞争、权力与领导等概念。
社会心理学卷子 (1)(DOC)
社会心理学卷子1、测谎仪是一种使用()测量技术的仪器A生物反馈 B 行为反应 C 投射反应 D 社会距离2、()不是人际关系的特点A个体性 B 直接性 C 稳定性 D 情感性3、朋友之间的交往距离属于()A社交距离 B 个人距离C亲密距离 D 公众距离4、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最新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A光环效应B首因效应 C 刻板印象D近因效应5、一般来说,()更接近于大多数人印象形成过程的实际情况。
A加法模式B加权平均模式 C 平均模式D中心品质模式6、以一定的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称为()A印象管理 B 印象形成C初次印象 D 印象修正7、态度的ABC模型中,B指()A认知 B 情感因素 C 行为 D 行为倾向8、下列说法,不符合塔尔德的观点是()A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B模仿是基本的社会现象C社会下层人士往往具有模仿社会上层人士的倾向D个体对外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总是优于对本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9、一般来说,在群体活动时,个体的侵犯性倾向于()A减少 B 增加C不变 D 不确定10、一般来说,现代社会人们结婚的动机,按照强度由高到低排序,应该是()A经济动机、繁衍动机、爱情动机 B 繁衍动机、经济动机、爱情动机C爱情动机、繁衍动机、经济动机 D 爱情动机、经济动机、繁衍动机11、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网络称()A图式 B 核心知识 C 框架D内隐认知12、根据研究,每种活动都存在最佳动机水平,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最佳动机水平有()的趋势A逐渐减低 B 逐渐上升 C 迅速上升 D 迅速降低13、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卷入程度,反映的态度属性是()A强度 B 外显度 C 方向 D 深度14、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个体把各种具体信息综合后,按照保持逻辑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的原则,形成()A第一印象 B 刻板印象 C 总体印象 D 客观印象15、根据凯利的三维理论,如果()就可能将行为归因于行为主体A特异性低、共同性底和一致性高B特意性高、共同性低和一致性低C特异性低、共同性高和一致性低 D 特异性低、共同性高和一致性低16、“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这一现象表明人际关系遵守()A相互性原则B交互性原则 C 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D 平等原则17、能够引起机体定向活动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叫()A爱好B诱因C需要 D 内驱力18、F.H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的科学A社会心理 B 社会意识 C 社会知觉 D 社会情感19、对一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和一些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理念,心理咨询师应该()A不予干预 B 完全保持价值中立C表示同情 D 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引导20、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想象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而产生情绪体验是()A内疚 B 羞耻C焦虑 D 嫉妒21、一般来说,()频率的重复,能取得好的说服效果A高 B 中等C低D偏高22、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称为()A客我B镜我C反思自我 D 物质自我23、态度转变是在沟通信息与接受者原有态度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发生的,对于威信低的传递者,要引发最大的态度转变量,这种差异应该()A适中 B 较大 C 较小 D 最大24、关于利他行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噪音等恶劣的环境会减少利他行为B助人的榜样,会增加人们的利他行为C他人在场,往往会产生社会助长效应,对利他行为有积极影响D长得漂亮的女人一般更容易得到男人的帮助25、羞耻是一种()的社交情绪A积极 B 作用不明 C 消极D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26、动机强度和活动效率的关系大致呈()型曲线A倒U B U C 线性 D N27、在群体活动时,个体的侵犯行为一般会()A减少B保持稳定 C 增加 D 受到抑制28、根据霍夫兰德的观点,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期是在()A社会哲学阶段B哲学思辨阶段 C 经验描述阶段 D 实证分析阶段29、性别表示男女在()A生物学方面的差异B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C社会学方面的差异 D 行为方式方面的差异30、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及人格有更为重要的作用,这是()的观点A.罗杰斯 B 米德 C 詹姆斯 D 勒温31、第一印象的作用机制是()A近因效应 B 光环效应C刻板印象 D 首因效应32、行为公式B=F(P,E)是()提出来的A詹姆士B麦独孤C奥尔波特 D 勒温33、对求助者的一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心理咨询师应该()A保持价值中立 B 向有关部门反映C不干预 D 积极地引导和干预34、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理三个阶段,即()A从社会自我到生理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B从生理自我到心理自我、最后到社会自我C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D从心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生理自我35、刻板印象使人的使人社会知觉过程简化,这说明她具有()的作用A定型B消极C概括性D社会适应36、海德提出的有关态度改变的理论,可简称为()模型A P-O-XB B=F(P,E)C TIROD A-B-C37、处于()中的人,心无旁骛,不能忍受爱人的冷落与背叛,希望和对方融为一体。
普通心理学16-社会心理学(1)
基本归因错误
• “大学投球”问答游戏
• 参与游戏的人通过投掷硬 币成为提问者或竞赛者
• 实验者要求提问者基于自 己 的个人阅历编制富有挑 战性的难题
• 竞赛者尝试回答这些问题, 但往往白费力气
• 结束时,提问者、竞赛者 和观察者对双方才学打分
自我服务偏差
• 自我服务偏差 (self-serving bias) 引导人们将他们的成功 归结于自己,否认或者推卸自己的责任。
阿施 (Asch, 1940, 1956) 实验
日常生活中的从众
规范性影响对于人们的日常行为有什么作用?
意识不到规范影响的人们
少数人影响与不从众
• 在一些条件下,少数人能够扭转多数人的看法
• 参与者完成颜色命名任务,多数人正确识别出色块,但有两名 同谋一致地将绿色识别为蓝色,他们的反对意见一致,但他们 是少数
• 态度 (attitude) 是对人、课题获观念的积极或消极评价 • 引发态度的三种信息
• 认知、情感和行为
• 态度预测行为
• 态度的可获得性 • 态度的稳定性 • 改进态度的测量
• 内隐联想测试:测量自动或内隐的态度
说服过程
• 精细可能性模型 (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
人们进行行为确认
• 刻板印象威胁:只要置身于与负面刻板印象有关的情境中,受 到刻板印象威胁的人并不能有效地利用他们的心理资源
克服偏见
• 接触假设 (contact hypothesis)
• 敌对群体间的简单接触不能减少偏见 • 要克服偏见必须促进个体之间的互动
• 例如分享共同目标的合作行为
• 友谊和间接接触
社会心理学部分知识点
(一)社会思维1.自我(1)自我的含义:即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觉知,包括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
①主我与客我:詹姆斯。
②镜我:米德。
③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罗杰斯。
(2)自我的结构: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和反思自我。
其中,社会自我是自我的核心。
(3)自我的功能:保持个体内资的一致性:解释经验;决定期待。
(4)自我的形成与发展:①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自尊和自信是自我的两个主要成分。
②米德认为有三模仿(玩耍)、游戏和博弈三个阶段。
(5)与自我相关的概念:自我图式;自我关联效应;巴纳姆效应;自我增强(主要有六种方式:向下的社会比较,选择性遗忘,有选择地接受反馈,缺陷补偿,自我防御性归因,自我设障)。
2.归因(1)归因的定义: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2)归因的原则:共变原则;排除原则;折扣原则;协变原则(凯利认为,协变原则最全面)。
(3)归因的理论:①海德的朴素心理学:个体行为原因有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种,归因遵循共变原则和排除原则。
②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断论:当人们认为一个人的行为与其内在属性相一致时,就是在进行对应推断。
琼斯和戴维斯认为,在进行对应推断时,需要考虑行为的非期望性与非顺从性、行为的自由选择性两个条件。
当他人的行为是自由选择的,且具有低的社会合意性时,人们最可能做出这样的结论。
③Kelley的三维理论:行为者、客观刺激物和行为者所处情境或关系,是人们归因的三种形式。
在具体归因时,需要考虑三方面的信息:区别性信息、一致性信息、一贯性信息。
(4)归因偏差:基本归因错误;自利偏差,又称自我服务偏差,印象管理理论可以对其解释;自我贬损;习得性无助,塞利格曼。
今天这两部分内容只是对社会思维先做一个大概的了解,后续还有更多的理论和知识点要涉及,建议考生把这部分内容列一个表格,做一个简单系统的梳理,会容易记忆得多。
00266社会心理学(一)2018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社会心理学(一)》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通俗心理学的关键是( )。
A.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B.确定其他人的稳定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C.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稳定的心理倾向的能力D.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一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2.在1966年,布雷姆提出了( )。
A.对抗理论B.去个体化理论C.个性理论D.群体压力理论3.群体内聚力与群体绩效间的关系受到( )的影响。
A.社会关系B.群体任务C.群体规模D.群体规范4.领导的应变理论是由( )提出来的。
A.菲德勒B.坎贝尔C.亚当斯D.斯托纳5.( )把失去控制的概念应用于拥挤。
A.奥尔特曼B.罗廷C.谢罗德D.格林伯格6.从沟通的方式,可以把沟通分为( )。
A.直接沟通和间接沟通B.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C.当面沟通与非当面沟通D.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7.个体偏离群体的程度将受到( )的影响。
A.个体本身的特点B.群体本身特点C.社会因素D.信息因素8.贝克威茨在1965年提出了( )理论。
A.侵犯激起理论B.社会学习理论C.侵犯诱因理论D.挫折—侵犯理论9.( )是归因治疗的一个基础。
A.凯利的归因模型B.自我障碍模型C.习得无望模型D.自我服务模型10.社会规范与角色的区别在于( )。
A.社会性B.普遍性与特殊性C.社会学观点D.行为性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1.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实验科学的标志是( )。
A.开始运用实验B.依靠生活经验C.从描述现象转向揭示和利用规律D.不再依赖神秘的观念E.用数量分析补充对现象的质量分析2.态度形成的条件是( )。
A.社会性B.需要C.外界环境D.社会实践E.社会化3.社会规范理论认为,与利他行为有关的社会规范主要有( )。
2020年7月浙江自考社会心理学(一)真题
浙江省2018年7月自考社会心理学(一)真题课程代码:00266本试卷分A、B卷,使用2018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A卷,使用2018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B卷;若A、B两卷都做的,以B卷记分。
A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研究的取向上,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强调的重点是( )A.个体B.团体C.社会D.群体2.态度与学习的机制是( )A.联结、内化和模仿B.联结、强化和认同C.联结、强化和模仿D.联结、内化和认同3.________主要解释当人们的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时候,人们如何改变自己的态度或行为,以使二者协调一致。
( )A.交换理论B.诱因理论C.生物理论D.认知失调理论4.在社会认知过程中,________与图式是最重要的心理现象。
( )A.综合B.分类C.比较D.概括5.Freedman对态度的定义不包括________成分。
( )A.认知B.情感C.行为倾向D.外显行为16.总的来看,影响人际吸引的个人特质不包括( )A.文雅B.温暖C.能力D.外表的吸引力7.在心理学家看来,发展亲密关系最有效的方法是( )A.自我展露B.一起聊天C.身体接触D.参加共同活动8.爱情三角理论认为,完美的爱情是( )A.激情+亲密B.激情+承诺C.激情+承诺+亲密D.亲密+承诺9.先向他人提出一个很大的要求,在对方回应之前赶紧打些折扣或给对方其他好处,这属于( )A.门前技巧B.脚在门槛内技巧C.滚雪球D.折扣技巧10.个人所受来自他人的影响与他人的数量、他人的重要性以及他人与个体的________有关。
( )A.相似性B.互补性C.接近性D.熟悉性11.Fiedler的权变模式理论认为,领导的效果取决于( )A.领导者的心情B.情境因素C.领导者的个人特质D.领导者个人因素与情境因素的相互作用12.双方将冲突作为需要双方共同来处理的问题,这种对待冲突的方式属于( )A.妥协B.顺应C.合作D.对峙13.要想交深层朋友,________是最根本的。
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方法(一)
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方法(一)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思维和情感的科学。
为了了解并解释这些现象,社会心理学家使用了多种研究方法。
以下是社会心理学主要的研究方法。
1. 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社会心理学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社会心理学家会精心设计实验,控制和操作自变量(独立变量),以观察其对因变量(依赖变量)的影响。
通过实验研究,社会心理学家能够识别出因果关系,并进行因果推断。
实验研究可以进行在实验室或实地的场所,从而提供更广泛的适应性。
2. 观察研究观察研究是通过观察和记录社会行为来收集数据的方法。
社会心理学家可以选择在自然环境中观察行为,或者经过精心设计的实验室观察。
观察研究可以直接观察行为,或者通过视频记录等方式进行。
这种研究方法有助于了解人类行为的特征和模式,但对于获得因果关系的证据有所限制。
3.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收集大量定量数据的一种方法,通过提供给被试者一系列问题,以便了解他们的看法、态度和行为。
问卷调查可以通过面对面、电话、电子邮件或在线方式进行。
社会心理学家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研究来了解大样本的普遍行为和观点,也可以进行横断面或纵断面的研究。
4. 实地调查实地调查是在自然环境中直接观察和收集数据的一种方法。
社会心理学家可能会深入研究社会组织、团体或文化中的特定现象。
实地调查通常涉及对受访者进行访谈或观察,以了解他们的经历、观点和行为。
这种方法是由于涉及到研究人员与被研究对象直接互动,效度更高,但受限于时间和资源。
5. 纵向研究纵向研究是一种长期观察同一组人的方法,以了解社会心理现象随时间的变化。
通过反复测试被试者,社会心理学家可以研究某一变量随着时间推移的变化,以及该变化与其他变量的关系。
纵向研究有助于确定因果关系和发展性的因素,但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6. 横断面研究横断面研究是研究特定时间点上不同人群的方法。
社会心理学家可以同时研究不同年龄、性别、文化或社会群体之间的差异。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关于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如何受真实的和想象的他人存在影响的学科。
(主要研究社会思维、社会影响、社会关系)第二章社会情境中的自我自我概念:就是自己对自己的意识,是自己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认识自己的各方面的特征. 生理我、社会我、心理我.自我图式:是个体按照特定方式组织与自我有关的信息的概念结构。
社会比较的效应同化效应:当社会比较信息对界定自我提供解释框架时,个体会把信息融入到自我概念中,产生同化效应。
对比效应:当社会比较信息是一种比较标准并对个体的自我评价有伤害时,个体会把信息排除在自我概念之外,产生对比效应。
自我效能:自我效能主要指个体关于自己能够处理不同情境问题的乐观信念。
控制点:人们认识到的致使自己行为结果的原因的可控程度。
认为内在因素具有控制力的人即内控者……对控制力所在位置的稳定认知倾向即控制点.习得性无助:将多系失败无条件地归因于自身因素的个体,会习得一种自我失控感,认为自己的一切努力都是无效的,因此会放弃努力,被动屈从,变得淡漠而毫无激情。
即从自己的行动中习得了无助感.自尊指个体对自己的态度.包括三个含义:整体自尊:个体对自己的积极态度.自我评价:个体对自己能力和特性的评价,为自己骄傲。
自我感受:瞬间的情绪状态和自我体验。
印象管理:指个体通过一定的方式控制别人对自己形成印象的过程。
虚假普遍性效应:在道德方面,当人们行为不佳时,人们会高估自己观点和立场的普遍性。
虚假独特性效应:在能力方面,当人们成功时,人们会把自己的才智和品德看成是超乎寻常的.自我设妨:指人们为自己制造障碍和借口,以便在表现不佳时避免自责的策略。
第三章社会知觉与社会判断社会知觉: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检索相应的信息,并对社会性信息赋予意义,从而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决定自己的反应的信息加工过程。
图式:指围绕某个中心主题,帮助人们组织社会信息的心理框架。
信念固着:人们关于自己和社会世界的观念会保持下去,即使知道支持这些信念的证据是虚假的,固有的信念也还会继续保持。
00266自考社会心理学(一)-试卷(答案全面)
A.侵犯激起理论B.社会学习理论C.侵犯诱因理论D.挫折—侵犯理论 9.( )是归因治疗的一个基础。
A.凯利的归因模型B.自我障碍模型C.习得无望模型D.自我服务模型 10.社会规范与角色的区别在于( )。
A.社会性B.普遍性与特殊性C.社会学观点D.行为性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11.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实验科学的标志是( )。
A.开始运用实验 B.依靠生活经验C.从描述现象转向揭示和利用规律D.不再依赖神秘的观念E.用数量分析补充对现象的质量分析 12.态度形成的条件是( )。
A.社会性B.需要C.外界环境D.社会实践E.社会化 13.社会规范理论认为,与利他行为有关的社会规范主要有( )。
A.报答规范B.模仿规范C.回报规范D.社会世界规范E.社会责任规范 14.通常群体对偏离者的反应有( )。
A.影响偏离者B.拒绝偏离者C.任由偏离者D.采纳偏离者的观点E.改变目标 15.影响遵从的个体特点有( )。
A.个体的能力B.个体对将来的期望C.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D.文化差异E.个体的知识水平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6.角色冲突 17.态度 18.归因 19.群体目标 20.过程损失年级 班级 准考证号 姓名四、简述题(每小题6分,共30分)21.比较水平与选择比较水平的异同。
22.利用消极情感来转变态度时要注意什么问题?23.弗斯汀格和卡尔斯密斯的研究的结论是什么?24.詹姆士、沙赫特和辛格对情绪归因的观点有哪些?25.对拥挤解释的超载理论要点。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26.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分析其原因。
27.习得的无望如何影响心理健康的,应如何防治?28.群体内聚力的影响因素,并举例说明如何增强群体的内聚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心理学》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从社会心理学史来看,一般可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分为__D_个阶段。
A.二 B.三 C.四 D.五2.我们可以激起人们对某件事的恐惧来改变人们对这件事的态度。
一般来讲,当对某件事的恐惧达到_A__强度时,相对而言人们对这件事的态度改变是较大的。
A.中等 B.低等 C.较高等 D.高等3.在听众没有改变态度的情况下,先向听众提出小的要求。
在听众同意之后,再提出更高要求,听众往往也会同意,此称为(A)A.登门槛技术B.先大后小C.对牛弹琴D.折扣技术4.通常人们减少认知失调的办法不包括(C)A.改变认知B.增加认知C.减少认知D.改变认知重要性5.在生活中不难发现,许多友谊、爱情的形成都强烈地受到_D_的影响,如住家的位置、工作场所、宿舍的房间距离、铺位的远近、教室座位等。
A.交往的频率B.类似性C.互补性D.物理距离的接近性6.从生物学观点去研究侵犯性,不包括(A)A.从后天学习中去寻找原因B.侵犯性存在于基因之中C.与异常的XYY基因有关D.寻找大脑中“侵犯性位置”7.属于遵从行为范畴的例子是(A)A.在流氓团伙的胁迫下,他杀死了他的亲弟弟B.很多人喜欢喝茶,我也喜欢喝茶C.由于时间紧迫,我不得不乘车赶到那儿D.我们都说雪是白色的8.当个体在写毕业论文时,他人在场(A)A.会产生社会助长B.会产生社会抑制C.对其没有任何影响D.对其会产生激起9.在态度的心理成分中,起基础作用的成分是(B)A.情感B.认知C.外显行为D.行为倾向10.以下选项中属于影响人际吸引的个人特质因素的是(D)A.接近性B.熟悉性C.互补性D.能力11.相亲时,如果一个人对对方有了良好的第一印象后,往往会对这个人的其他特征或能力也给予积极评价。
这种现象属于(C)A.优先效应B.新近效应C.晕轮效应D.中心特质效应12.自我认知的归因偏差研究发现,作为观察者,我们会把他人的行为做(C)A.正确归因B.错误归因C.内在归因D.外在归因13.“零——总和”冲突指的是(B)A.一方的收获就是对方的损失B.一方的收获就是对方的损失,双方的收益和损失加起来等于零C.一方的收获并不必然是对方的损失D.一方的收获并不必然是对方的损失,双方的收获和损失加起来不是零14.社会科学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其中社会心理学家一般采用的层面是(C)A.社会层面B.个人层面C.人际层面D.特质层面15.社会心理学的第一公理是(B)A.在人和情境之间,内在个人特点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大于外部情境的影响。
B.在人和情境之间,外部情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大于内在个人特点的影响。
C.外部情境和个人内在特点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同样重要。
D.以上均不对。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怎样理解社会心理学知识与常识的关系?答:第一,社会心理学知识与常识有着紧密的联系,社会心理学在一定程度上可用常识说明,但是常识未必就是正确的。
第二,社会心理学知识与常识之所以不同,与人类行为的非理性特征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的行为并不是完全由意识与理性指引的。
第三,社会心理学与常识的不同还表现在意识形态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上。
尽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似乎不带有意识形态的成分,但由于社会心理学家所研究问题的特殊性,还是或多或少会受到价值观和信念的影响。
2.简述Kelly的三维归因理论。
答:Kelly的三维归因理论认为任何事件的原因最终可以归于三个方面:行动者、刺激物、以及环境背景。
在归因的时候,人们要使用三种信息:一致性信息——其他人也如此吗?一贯性信息——这个人经常如此吗?独特性信息——是否此人只对这个刺激以这种方式反应,而不对其他刺激有同样的反应?Kelly认为有了这些信息,人们就可以对事件归因。
3.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有哪些?答: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包括下面几种:(1)利用惩罚减少侵犯行为;(2)降低挫折与学习抑制自己的侵犯行为;(3)替代性攻击与宣泄;(4)示范非侵犯行为;(5)培养沟通与解决问题的技巧。
4.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主要有:(1)个人特质,包括个人的温暖、能力、外表吸引力等;(2)相似性,包括人口特征的相似性、态度的相似性以及外表的相似性;(3)互补性;(4)熟悉性;(5)接近性。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结合有关理论,说明遗传和环境因素在人类行为发展中起着怎样的作用?答:在人类行为的发展中,遗传与环境到底起着什么样的作用,一直是心理学家所关心的问题。
然而无论是在心理学产生早期基于遗传的本能论,还是占据心理学主导地位达半世纪之久的行为主义,对这个问题的解释都不免极端,环境与遗传共同决定着人类的行为发展,在如今是主流,显得更为客观。
下面就分别对这三种观点加以论述:第一:生物学理论所倡导的遗传决定论。
任何一种行为都有它的遗传基础,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达尔文的进化论从自然选择的角度分析了生物遗传因素在有机体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个体由于遗传构成不同而对环境的适应性不同,他发现人类通过面部表达情绪具有固定性的模式,这种模式是人类长期进化的结果。
Ekmam等人的研究发现了人类情绪表达的普遍性、内在性和一致性的证据,这些证据都支持了进化论对人类情绪发展的解释。
但是在不同的心理特质与行为层面上,遗传影响的大小不一样。
Horn等人发现,随年龄增加遗传对智能发展越来越重要。
Plomin指出不论遗传影响的大小如何变化,它对人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将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大。
从特质上讲,遗传对身体和智力特征的影响大于它对社会与人格特质的影响。
第二:环境决定论。
环境对人类行为发展作用的强调是从行为主义开始的。
早期行为主义者用一种极端的形式突出了环境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环境的作用。
现在随着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与分化,人们在很多方面找到了后天环境因素对人类发展的真实的重要性。
首先,家庭是人们接受环境影响的主要场所;其次,环境影响行为的另一个重要层次是文化,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与文化环境,文化不仅向个体的发展提供了目标和内容,而且社会化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文化影响个体的过程。
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对人的行为影响也可以说明文化的作用。
第三: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论。
遗传与环境的作用从来都是不可分割的。
遗传提供生理基础,而环境提供发展空间。
许多证据可以说明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
首先,Scarr提出遗传建构环境的观点。
这一观点认为,孩子的遗传特征与养育环境紧密联系,可表述为用遗传特征建构生活环境,这种建构有三种形式:被动型、唤起型、主动型。
Scarr认为个体的成长就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二,行为遗传学的证据,行为遗传学为区分遗传、环境的相对影响,提出了两个前提,一是,一种心理或行为,如果在不同的时间及情境下相一致,那它就可以归于遗传;二是,一种心理或行为,如果可通过持续强化而使之巩固并保持稳定,那它就是由环境决定的。
在这两个前提的基础上,遗传因素对行为有决定性影响,但并不直接决定行为,只是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行为的发展则受环境的影响。
第三,概率渐成论分析了遗传与环境在生物学基础上如何对人起作用。
Gottlied指出,分子生物学强调基因对蛋白质结构的作用顺序是DNA-RNA-蛋白质合成。
与此相反,概率渐成论认为,来自机体内部与外部的环境信息激活了DNA,从而产生适当的蛋白质。
Tooby等人也同意,在有机体的发展中,基因起一部分作用,环境起着另一种作用,二者的协作是构成有机体的重要前提。
弄清遗传和环境对人类行为的作用对心理学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对心理学的发展趋势有个清楚的认识。
2.从说服模型论述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
答:20世纪50年代起,心理学家就不断地探索说服的问题。
主要建立了如下几种说服模型:第一,Hovland及其同事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态度改变的过程上,从信息传递和接受的角度看待态度改变问题,其说服模型认为,只有当他人注意到说服信息,理解信息内容,并且接受了这些信息的时候,说服才能发生,而注意、理解以及接受三个阶段任何一个阶段出现问题,说服都不能引发态度转变。
第二,Petty和Cacioppo提出的认知反应理论说明了人们为什么要接受说服而改变态度。
该理论认为,在对说服信息做出反应时,人们的想法也起着一定作用:如果信息很容易,但同时包含无法令人信服的论据,那么个体会轻易地反驳它并不会被它说服;如果信息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论据,那么个体很可能被它说服。
在此理论基础上,他们进一步发展了说服的中心和外周路径模式,认为说服可能通过两种途径产生:当人们有动机有能力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时,他们更多地使用说服的中心途径,即关注论据。
当人们没有足够的动机能力去仔细思考时,多采用外周路径的说服,即关注那些使人不经过很多考虑就接受的外部线索。
第三,为了使说服模型更加全面地揭示各种过程以及影响因素,Sears等人发展了Hovland的说服模型,提出了一个包含四因素的说服模型,这四个因素分别是:外部刺激、说服对象、说服过程和结果。
其中外部刺激由说服者、说服信息、说服情境组成;说服对象的特点包括其投入或承诺、是否对说服有免疫力及人格特征;说服过程中,被说服者首先要学习信息的内容,在学习的基础上发生情感转移;说服结果有两个,一个是态度转变,一个是对抗说服。
从上述的说服模型中可以看出,说服效果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
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说服者的因素。
主要与说服者的如下因素有关:(1)专家资格,说服者在某方面的专长或权威资格在说服他人的时候比较有效;(2)可信度,如果人们认为说服者能从自己倡导的观点中获益,人们便会怀疑说服者的可信度;(3)受欢迎程度,说服者外貌的吸引力,是否可爱,与被说服者的相似性都影响说服的效果。
第二,说服信息的因素。
首先,说服信息与被说服者原有态度的差距影响说服效果,二者之间是一个倒U形曲线关系,差距过大会使个体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产生怀疑;其次,信息唤起的恐惧感也影响着说服效果,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一个倒U形曲线关系,即中等强度的恐惧感最易使被说服者改变态度;最后,信息的呈现方式,从媒体的角度,大众传播加上面对面的交谈效果要好于单独的大众媒体,从单面和双面呈现信息来说,当被说服者已经处于争论之中,双面说服的效果要好,当人们最初同意该信息时,单面说服的效果好。
第三,被说服者的因素。
与说服对象有关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1)被说服者的人格特征,包括个体的可说服性、智力和自尊;(2)被说服者的心情;(3)被说服者的卷入程度,卷入越深,态度改变越难;(4)被说服者自身的免疫能力,按照抗拒理论的观点,人们不喜欢自己行动和思想的自由受到威胁;(5)个体差异,包括个体的认知需求、自我监控和年龄等;(6)综合作用,上述各种因素也会交互作用影响说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