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文悟道

合集下载

因文悟道,缘道学文

因文悟道,缘道学文

因文悟道,缘道学文人生的道路是一条漫长而经历很多曲折的道路。

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所追求的东西,有着自己的信仰和宗教。

但其实,无论信什么教,追求什么理念,道路上的彼此相遇都是有缘的。

在这条漫长的路上,我们有很多东西可以学习和领悟,文学便是其中之一。

文学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对诸如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我们可以领悟到人生的智慧与哲理,了解人性的缺陷与美好。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需要的更多的是内心的平静和深度的思考,而阅读恰恰能帮助我们达到这一目的。

阅读文学作品需要有开放的心态和耐心。

文学并不是简单的凑字和堆句子,而是将人生中的问题及思考融入美妙的语言之中,展现出完美的艺术效果,同时也呈现了作者独特的见解和思考方式。

只有有悟得文学的真意,才能领悟道的本质。

缘,是一种神秘的力量,也是人与人之间最自然的相遇。

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会产生共鸣,与作品中的人物相似,与作者的情感联系,与这些缘份的产生是无法阻挡的。

文学作品中往往是一个复杂的世界,有着不同的人物性格、不同的情感表达、不同的语言色彩和文化背景。

而我们能够和这些复杂的元素产生共鸣,正是因为我们与它们有着不解之缘。

学文,既是一种文学的学习,也是人生的学习。

在学习文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增长知识,也能够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思考水平。

同时,学习文学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人类的文化、习俗和历史,拓宽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

包括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文学,更好地理解身边的人,理解身边的事。

文学的价值就在于这个方面,让我们领悟道的本质,了解人性的缺陷和美好,从而更好地发现自我,理解人生。

总之,阅读文学,静心品味,可以提高我们的敏感性和表达能力,让我们从中汲取精神食粮,从而更好地领悟人生道路的真谛。

而这些都离不开缘份与对文学的学习。

让我们走进文学的世界,领悟道的本质,在人生的道路上收获更多的灵感和意义。

小学语文阅读培训心得体会5篇

小学语文阅读培训心得体会5篇

小学语文阅读培训心得体会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心得体会、演讲致辞、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应急预案、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insigh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小学语文阅读培训心得体会5篇通过一篇体会的写作,他人可以感受到我们的内心世界,想要写出不一般的心得体会,我们一定要学会认真思考,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小学语文阅读培训心得体会5篇,感谢您的参阅。

2021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2021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2021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2021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题目类型一、名词解释二、简答题三、论述题四、案例分析五、教学设计一、名词解释1.语文:1949年以后语文学科课程的名称,内涵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

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三百千千:指古代的蒙学教材,《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和《千家诗》。

3、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

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4、人文性:一是指语文教材中蕴育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它囊括了中华五千年光辉灿烂的精神文明和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包含着主体意识、创造思想、责任感、独立人格和审美精神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二是指语文教学过程中充满着浓郁的人文情怀,它主要体现在师生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之中。

5、语文素养:指人通过长期的语文学习和实践(修习培养)在语文学习和人的修养等方面达到的高度。

6、文化品位:?7、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有目标地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的意识和自我控制的学习方式。

8、合作学习: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9、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

10、课程目标:是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学科内容的学习,完成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而达到的目标。

11、新课程评价的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2、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连接的实施条件。

13、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教学目的、遵循教学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

14、文道统一:文:指语文形式――指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把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的训练。

道:指思想陶冶。

是指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所进行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

【课外阅读】写景抒情,托物言志__学会分析作者在散文中表达感悟的形式

【课外阅读】写景抒情,托物言志__学会分析作者在散文中表达感悟的形式

【课外阅读】写景抒情,托物言志——学会分析作者在散文中表达感悟的形式读法概述]散文这种体裁,精粹警辟,形式自由,能够比较迅速地反映生活。

它往往不局限于一人、一事、一物,而是展开丰富的联想,说东道西,谈古论今,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

散文也许就散在这里。

在这点上它仿佛散步,步履轻松,神态闲适,不疾不徐。

散文不像小说、戏剧,以完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集中的矛盾冲突来展示生活。

它需要作者抓住自己对人生和自然感悟最深的某个侧面,或写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或写人记事,或回忆,或移情,深入挖掘,由小见大,由此及彼,来揭示生活的真谛。

由于散文多是写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注重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作者所见所闻的外在境界与内心所感的喜怒哀乐情绪相融合,便使散文有了强烈的情感,优美的意境。

而这种强烈的抒情又往往情不直抒、理不直陈,不是那种赤裸裸的宣泻或论述,优秀散文的内涵在它的言外之意,意外之情,即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它不是毫无边际、不可捉摸的,写山川景物的散文往往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情出理,托物言志;写风土人情的散文则往往寓情于事,因事明理。

因而散文在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上总显得那么含蓄、深沉、委婉、缠绵。

先说写景抒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只是手段,传情即传达作者对生活的感悟才是宗旨。

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面对同样的景,可能由于作者自己的人生经验不同,所传达的言外之意、意外之情也大相径庭。

对于这类文章,我们要因文悟道。

如朱自清写梅雨潭的“绿”,工笔精雕细琢,写出了这潭美丽的绿水的形态美、静态美、动态美、色泽美、质感美,作者极尽想象,大胆比喻夸张,将梅雨潭的绿描绘得丰姿多彩,清新柔婉,美丽动人。

作者写这绿水,究竟其情如何呢?“绿”是春天的象征,是生命的象征,是青春年华的标志。

作者满腔勇于进取的浓浓的激情,从字里行间悄悄地渗入了读者的心田。

而《荷塘月色》,同样美丽的景致:曲曲折折的荷塘,密密田田的荷叶,星星点点的荷花,淡淡的月色,脉脉的荷香,由于心境不同,感悟也就不同,我们从幽雅的景致中感受到的是作者“颇不宁静”的心绪中隐藏的深沉的孤独与苦闷。

2023年小学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

2023年小学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

2023年小学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教学目标对于教师教学来说,就像是航行中的船没有方向。

每年开学前,我都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把握教学目标。

这学年我任教的是五年级语文,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后,让我在教学中有了清晰的目标。

之前我也教过五年级的语文,原想凭着以前的教学经验,这学期的教学工作应该会得心应手,可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并非如此。

除了教材内容有了变化,其他方面也有变化。

先是对部编版教材不熟悉,开学之初试着备了几节课,可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困难重重:学情分析不全面,对学生的已有知识链把握不清,不知道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以及要达成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屡屡受挫,老师教着累,学生学着累,成绩还不尽如人意。

研读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后,我发现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在学思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地抽离自己,学生角色和教师角色进行转换,站在更高的位置去分析思考,把握教材,有针对性备课,运用课标使教学活动的其他因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再去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程标准分为课程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

总体目标有十条,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有明确要求,告诉我们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积极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及价值观的人;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文能力、掌握一些必备的语文知识。

学段目标在小学阶段有三个,清楚地规定了在每一个学段中,学生要掌握的具体内容。

每次备课,我都要根据学段目标,准确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除了目标,《课标》中还有教学建议、评价标准等。

我参考《课标》,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教育方式。

我当学生的时候,接受的大多都是填鸭式教育,而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独立的有思想、有主见的行为个体。

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学生平等对话,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清晰的目标明确学生需要获得的知识能力。

让我在用教材、备学生的过程中有据可依,更好地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道可道:坚守语文教学的文道统一

道可道:坚守语文教学的文道统一
◆ ◆ ◆ ◆
道 可 道 :坚 守 语 文 教 学 的 文 道 统 一 ◆ 李ຫໍສະໝຸດ 荣 ( 甘肃 白银市一中)
【 摘要l历来的语 文教育 , 都是 坚守文道统一思想。 因文悟道 , 因道解文 , 注重思想道德教 育。 当前 , 学生积极进行“ 对 训诲 开导 , 养品 培
德 ” 然 是 语 文教 学所 承担 的 重要 任 务 。 依

其实 , 文 教 学 的 出 发 点 和 归 宿 点 是 要 把 学 生 培 养 成 为 一 个 情 感 丰 语
富。 精神丰盈 , 能体验到学 习的幸 福和快乐 的人。 “ 文者情 动而辞发 , 缀 观 文者披文 以人情” 教师在 教学时若能做 到 以情激情 , , 因事说理 , 把语文教

科 教 学 而 言 , 文 老 师 的 重 要 职 责 就 是 通 过 自 己 的教 学 。 学 生 与 语 文 结 我。从这个意义上说 , 语 让 坚守语文教 学的文 道统一 . 文教 师的重要使命 是 语
缘并积极 学习语文知识 . 同时以“ 育人 … 树人” 己任 , 为 帮助学生有效规 划 要去拨亮这些道德的火苗 , 之熊熊燃烧 , 使 烛照人心。 和构建道德人生 , 提升他们 的生命质量 , 充实他 们的成长岁月 。 让他们在 听 必须指 出。 让每篇课文在 学生心 里产 生共鸣 , 要教 师去巧妙设计 问 需 课学习、 及读书 习作中学会敬畏生命 , 懂得感 恩, 担当责任 , 追求知识 。 验 题 。这是教学的关键 , 体 也是教 学的艺术 , 以问题 为抓手 。 以紧紧攥住 学生 可 幸福, 富心灵 , 丰 完善人格 , 做一个有上进心和道德 感的现代中学生和现代 的心 , 调动学生的思维去思考 , 放飞他们 的心 灵去联 想。如《 门宴》中的 鸿

对语文教学“文道统一”的思考

对语文教学“文道统一”的思考

对语文教学“文道统一”的思考语文教学中的“文道统一”,实际上就是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也就是语言文字的工具性教学与人文、科学、思想、情感教育的统一。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让学生通过语言的学习积累,运用语言这一工具进行思想交流,但同时又通过对语文教材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与文学熏陶。

下面我就在语文教学中贯彻实施“文道统一”的体会谈谈看法。

语文的教学,工具性往往是显性的,人文性是隐性的。

如何挖掘人文性是贯彻“文道统一”的前提。

一是推敲关键词句,闪耀思想火花。

思想深邃的文章,在文字的后面隐藏着更加丰富的内涵。

只有真正领悟到这些,文章的思想内容才能真正得到挖掘,“文”和“道”才能做到较好统一。

二是显示英雄形象,树立爱的丰碑。

文章中的英雄人物形象的影响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的形成和提高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是强化反馈效果,加深思想感受。

课堂上的反馈检查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反馈检查不但能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且在反馈的过程中还能够增强同学们的思想感受,加深理解的深度,有目的地做到“文道统一”。

实施“文道统一”最常见的方式,就是把握文章的思想主旨,揭示文章的寓意。

文章的思想主旨就是作者通过文章所要表现出来的精神世界,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寓意就是作者的写作意图,它与文章的思想是高度统一的。

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文章论述了马克思一生在革命理论和斗争实践两个方面的伟大贡献,表现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对马克思的无比崇敬和深切悼念之情。

但文章开头一段没有一个关于“逝世”的词语。

“停止思想”、“安静”、“永远的睡着”等词的运用,表现了恩格斯对这位伟人的崇高敬意,战友之情、同志之情、巨大的悲痛溢于笔端。

另外,密切课内外的联系,也是贯彻“文道统一”的有效途径。

学习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后,我给学生们播放《甲午风云》片段,学生们看到邓世昌炮轰日本旗舰“吉野”,由于炮弹里装的全是沙子而无法发射,再看炮弹上赫然写着“美国制造”的字样时,义愤填膺,不由悟出了缘由:炮弹是别人送来的,不是自己拿来的;“送来”和“拿来”原来有这么大的区别。

因文悟道,润物无痕

因文悟道,润物无痕

因文悟道,润物无痕古人云:“文以载道,文以贯道,文以明道。

”这表明任何“道”都寓于一定的表现形式之中。

在语文教学中,“道”是思想内容,这些思想内容以语文教材为载体,即以“文”的形式出现。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坚持文道统一,因文悟道。

因文悟道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怎样操作因文悟道,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一、对感悟和体验要做进一步的思考语文是最具综合性的一门学科。

“文学即人学”,语文学科最具有人的思想、感情、情操、意志、品性、爱好、禀赋、性格、才能、气质等方面的丰富内容,最具有深厚蕴藉的鲜明人文特征与深厚感召力。

首先,我们要把感悟和体验具体化、操作化。

要让学生充分明确感悟什么?体验什么?如果学生明确了感悟什么,体验什么,那么他的阅读就会有指向,他就会沿着这个方向深入地思考,深入地思考和探究。

这是用教学目标来引领体验感悟的问题。

其次,还要思考学生感悟了没有,体验了没有,不能撒手不管、放任自流。

要对过去那种教学现状适当地进行一种调试和纠正。

强调体验,实际上是发挥我们语文课程的自身的优势和魅力。

这个优势和魅力就是说,特别是文学性的文本,本身就美,它非常有感染力,有生动的形象,有丰富的情感,它能够以心来换取心,以自己的情感和文本的情感相沟通。

所以语文课如果上得没有情感,没有形象,这个语文课就枯燥乏味。

这也是很多学生经过了阅读教学,但是调动不起他的阅读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因文悟道”需要把心放进去,把情感投入进去,真正地体验,通过文本阅读,把德育的、智育的、美育的目标融合起来。

二、用“意境”移情感悟,渗透德育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牵涉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做到知识、能力、觉悟的统一,牵涉教师熟练地运用教育科学理论处理教材。

对教学各环节进行总体设计,牵涉教师把握学生思想的脉搏,不失时机地选取德育渗透点和教法,不留痕迹地实施德育,同时掌握好分寸,取得实效。

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关键在“渗”而“透”至学生心灵,感染熏陶,潜移默化,润物无痕。

语文教学评价中的柔性原则

语文教学评价中的柔性原则

语文教学评价中的柔性原则就语文教学评价而言,柔性是指灵活性、相对性和多样性,也就是对评价对象不搞一刀切,承认个体差异、承认中间状态和过渡状态、宽容失误。

柔性是相对于刚性而言的,刚性则是指强制性、绝对性、指令性,也就是对评价对象对错分明、绝不含糊、没有商量的余地。

在语文教学评价中,刚性原则的动机是匡谬正俗,它突出的是知识本身,强调客观、统一,容易导致评价中搞一刀切。

柔性原则的核心是“以人为中心”,它更注重从学生的内心深处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与刚性原则比较而言,它更具有亲和力和人文色彩。

传统的语文教学评价过分突出了评价中的刚性原则,突出表现为以分数为中心,分数的高低说明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好坏,这种评价缺少人性关怀,颠倒了知识与人的关系,学生成了机械的、被动的接受机器。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改进和检验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是这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立足过程、促进发展”体现了评价的基本指导思想。

因此,柔性原则和刚性原则不仅仅是评价的操作原则问题,而是涉及评价方法论及教育观念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拟就语文教学评价中柔性原则确立的依据及如何贯彻运用这一原则作一探讨。

一、柔性原则确立的依据柔性原则的确立首先是由语文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决定的。

同学习数理化比较而言,语文学习的过程突出地表现为长期的、渐进的过程。

比如学生对一个词义的理解往往不是一次完成,而是在反复的感知中把握的。

对一篇文章的理解也常常是随着阅历的加深而加深。

一个中学生同一个作家写文章水平的差别也不是会与不会的区别,而是深浅之分,文野之别。

总之,学习语文的过程是日积月累、逐步提高的过程。

语文教学评价面对的就是这样一种过渡性状态,“一切差异都在中间阶段融合,一切对立都经过中间环节互相过渡。

”(引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35页),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提出的标准要求,本来就是一种人为的切分和规定,我们不可能把每位学生个体差异容纳到统一规定的标准中去。

因文悟道,缘道学文

因文悟道,缘道学文

因文悟道,缘道学文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灵魂的滋养。

道,是指引人生的准则,是指引思想的航标,也是指引行动的信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与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们常说“因文悟道,缘道学文”。

这句话道尽了文化与道理之间的关联,深刻诠释了文化的作用和意义。

在当今社会,随着文化的多元交融和信息的爆炸式增长,文与道之间的关系更加丰富多彩,既有让人深思的启迪,也有让人跌宕起伏的感悟。

本文将从文化与道理的关系、文与道的交融以及当代时代背景下的文与道探讨,深入揭示“因文悟道,缘道学文”这一古训的内涵和价值。

文化,濡染了古往今来的一切,它是人类思想和实践的结晶,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反映。

文化内涵丰富,包括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传统艺术等方方面面,是人类对自然界、社会生活和人类自身的认识和表达。

在文化中,道理如同一根红线贯穿渗透着智慧和教益。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儒家和佛家,都涌现了许多深邃的道理,包括孔子的“仁义礼智信”、老子的“道法自然”、佛家的“舍得般若”等等,这些道理都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也是人们追求的价值和信仰。

正是这些道理,引领和滋养着整个社会的发展,成为社会风气和人们行为的准则。

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基石,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人们心灵的家园,无论在什么时代,文化都是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道,是揭示世界规律和指导人生的智慧,是人们为了理想和信仰而进行思考和实践的准则。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理是一种对于人生境界和处世态度的思考,既有表达人生感悟的哲学理论,也有引领人们生活方式和准则的伦理规范。

道理是文化的灵魂,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文化中的各种文学作品、哲学著作和历史记载中,都可以看到对道理的思考和表达。

正是这种智慧和启迪,成为了人们生活的指南针,为人们的行为准则,启迪着人们前行的方向。

道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什么时代,道理都是人们心中的信仰,人们追求的是理想和信念。

因文悟道,缘道学文

因文悟道,缘道学文

因文悟道,缘道学文道,是人类思索宇宙万物之根本问题时所展现出来的一种智慧。

它代表着追求真理、思考人生的进程,是人类灵魂的寄托和指引。

而文,是这一深邃的智慧被凝聚成字句的方式,是将道从心灵深处提炼出来,以文字的形式传达给他人的工具。

文是人类思想和文化的载体,是人类表达内心情感、感悟人生境界的工具。

在古老的东方文明中,文化和文学始终与修身养性、崇尚道德价值相紧密结合。

中国古代文人墨客有着一种崇高的追求,就是在文中寻找道路,通过写作来寻求自我认识、心灵的慰籍和修养。

以诗为箴言,以文为修行,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之处。

文也具有温故知新的作用。

通过阅读经典文献,人们可以获得前人智慧的启迪,学习历史的教训和传统的价值观念,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社会及塑造自己的未来。

经典文献如《论语》、《道德经》等,虽然文字古旧,但依然深刻启迪着人们。

通过对这些经典的理解和思考,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世界和反思自己,让我们信念坚定,不忘初心。

缘道学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以道为本,通过学习文化文学的方法,来寻求真理、提高智慧和修养,并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中提供指导和帮助。

缘,是缘分、因缘巧合的意思。

人们常说,一切皆有缘,人生的每一件事都有其必然的因果关系。

而道亦是如此,人们从道中悟道,都是因缘际会的结果。

不同的人通过不同的途径,得到不同的收获。

有的人通过品读经典来寻找道路,有的人通过生活的磨砺来感悟人生的真谛。

在寻求道的过程中,我们要虚心接受不同的观点和方法,不能拘泥于某一种方式,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经历和体验,也都有能够领悟道的机会。

道,是无形的,智慧的,需要通过文的方式来传达和表达。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写作来体验道的奥妙和无穷的力量。

与此我们也要警惕文的陷阱,时刻保持思辨的能力,以免被错误的观点和误导的信息所迷惑。

学文,就是通过学习、阅读与思考,来提高自己的智慧和修养。

学文不仅可以开拓我们的眼界,丰富我们的知识,还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和品德。

“文道之争”与中学语文教育

“文道之争”与中学语文教育

“文道之争”与中学语文教育纵观整部现代语文教育史,几乎就是语文教育在“文”与“道”之间寻求平衡的历史。

如果说20世纪20年代的国语教育偏向于“实质”(“道”),那么30年代的国文教育则偏向于“形式”(“文”),如果说50年代的语文教育偏向于“政治”(“道”),那么60年代初强调语文的工具性正是要将语文教育引向“语言文字”(“文”);如果说“文革十年”,语文教育中的“道”被政治完全异化,那么,新时期语文教育又一度跌入“文”的技术化训练之中;如果说语文新课程改革着力于对人文精神(“道”)的倡导,那么,人们对语文课改中的“人文泛化”的忧思又表达出对于“文”的呼唤。

总之,语文教育就这样在“文”与“道”的两极间摇摆,似乎总也逃不出“历史循环”的怪圈。

建国以来,我国大陆对语文教育曾经有过三次大的讨论,针对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内容、教学方法等作了比较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从六十年代的“文道之争”到改革开放初期语文教学的效率问题再到世纪之交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碰撞,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语文课程教材内容的发展与进步。

笔者试图从文献记载里回顾历史上这段“文道之争”,以期对于科学地分析和总结语文课程在语言知识内容的选择和处理上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有所帮助,用以启发当前的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为自己将来的一线教学工作积累经验。

文道关系原是指文章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这本来是一个无须争论的简单问题。

因为好文章都是文道统一的:优美的形式和精彩的内容的统一。

然而,语文教育研究中的“文道之争”,并不是真正要争论文章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而是借用“文”与“道”的概念来争论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究竟是教学文章的形式,还是教学文章的内容。

1959年,上海《文汇报》发表了由刘培坤撰写的《“文”与“道”——关于语文教学目的和任务的我见》一文,由此掀起了语文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以“文”(语言形式)为主还是以“道”(思想内容)为主的大讨论。

此后又延续到1961 年开始的关于“怎样教好语文课”的讨论中。

“文道之争”与中学语文教育

“文道之争”与中学语文教育

“文道之争”与中学语文教育纵观整部现代语文教育史,几乎就是语文教育在“文”与“道”之间寻求平衡的历史。

如果说20世纪20年代的国语教育偏向于“实质”(“道”),那么30年代的国文教育则偏向于“形式”(“文”),如果说50年代的语文教育偏向于“政治”(“道”),那么60年代初强调语文的工具性正是要将语文教育引向“语言文字”(“文”);如果说“文革十年”,语文教育中的“道”被政治完全异化,那么,新时期语文教育又一度跌入“文”的技术化训练之中;如果说语文新课程改革着力于对人文精神(“道”)的倡导,那么,人们对语文课改中的“人文泛化”的忧思又表达出对于“文”的呼唤。

总之,语文教育就这样在“文”与“道”的两极间摇摆,似乎总也逃不出“历史循环”的怪圈。

建国以来,我国大陆对语文教育曾经有过三次大的讨论,针对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内容、教学方法等作了比较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从六十年代的“文道之争”到改革开放初期语文教学的效率问题再到世纪之交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碰撞,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语文课程教材内容的发展与进步。

笔者试图从文献记载里回顾历史上这段“文道之争”,以期对于科学地分析和总结语文课程在语言知识内容的选择和处理上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有所帮助,用以启发当前的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为自己将来的一线教学工作积累经验。

文道关系原是指文章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这本来是一个无须争论的简单问题。

因为好文章都是文道统一的:优美的形式和精彩的内容的统一。

然而,语文教育研究中的“文道之争”,并不是真正要争论文章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而是借用“文”与“道”的概念来争论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究竟是教学文章的形式,还是教学文章的内容。

1959年,上海《文汇报》发表了由刘培坤撰写的《“文”与“道”——关于语文教学目的和任务的我见》一文,由此掀起了语文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以“文”(语言形式)为主还是以“道”(思想内容)为主的大讨论。

此后又延续到1961 年开始的关于“怎样教好语文课”的讨论中。

三年级上册17课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诗句翻译

三年级上册17课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诗句翻译

三年级上册17课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诗句翻译[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2、二年级上册19课古诗二首之夜宿山寺听课记录评课稿二年级上册19课古诗二首之夜宿山寺听课记录评课稿《夜宿山寺》是第18课《古诗二首》中的第一首古诗,是李白的名篇,诗人用平易的语句,绝妙的想象,大胆的夸张表达了他夜宿山寺、身临高处的感受。

全诗仅20个字,非常平白易懂,但足以令读者身临其境,亲感其情。

内容就此敲定。

作为低学段的古诗课,我的目标非常简单,一是识字、写字,这是首要任务;二是读诗、悟诗、背诗。

如果能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知李白夸张的创作风格,感受李白豪放的诗歌魅力,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那就能好了。

针对这些教学目标,我进行了以下设计。

一是识字。

本课共有六个生字:宿、寺、危、辰、恐、惊。

识字做到随文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诗,让识字教学充溢着诗的味道。

其中,宿寺是在释题的时候识记,其余四个字随文识记。

在记忆的方法上,为让孩子们自主识字,调动孩子们识字的积极性。

在方法上,一是危采用字理识字:我们老祖宗再创造这个危字时,是一个人走在高高的悬崖上,觉得非常危险,怕自己掉到深渊里去。

后来,上面的人演变为斜刀头,悬崖演变为厂字,最后演变为危字,相机板书危的籀文,这样就更加形象地让孩子们理解了危的意思。

二是采用比较识字,寺和诗的比较,有言就为诗;辰和晨的比较,用口诀帮助记忆:太阳出来是早晨,太阳回家有星辰。

三是形声字的规律识字,惊和恐,都和心理活动有关,竖心旁和心字底都是心的变形。

在现场教学中,孩子们大多能说出来,我只是稍作点拨和提炼,学习的过程就显得轻松而有趣。

二是写字,为保障课堂上的写字时间,我预留了5分钟的写字时间。

因文释道 因道悟文 循文思质

因文释道 因道悟文 循文思质

因文释道因道悟文循文思质作者:郑丹来源:《黑龙江教育·小学教学案例与研究》2006年第08期“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的同时,还必须彰显语文教学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这不仅是课改中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也是我们所追求的“文”、“道”、“质”统一的终极目标。

阅读教学是重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系列语文训练活动,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教学无论是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还是对学生人格的建构、人性的发展,都具有其他教学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学生是人的资源,文本是阅读教学中物的资源。

古语“兵家读之为兵,道家读之为道,治天下国家者读之为政,无往不可。

”我们的阅读教学也一样,学生对语文文本的解读也应该是多元的、开放的。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经历了理念的革新和课堂教学的变革,语文教学也从浮华走回平实。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出现了忽视语文的工具性,越来越多地重视语文的人文性的现象,这致使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少,教师活动多;学生个体与文本对话少,师生对话多;抓住文本语言,引导学生理解、积累、运用少,分析内容、开掘人文多等缺点。

过多的重视课本以外的资源,忽视语文文本的理解、开掘,导致语文的工具性弱化,语文课堂教学被过多的人文性充斥着。

如何正确把握文本,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体会文本所表达的意象,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文本物象解读所谓的文本物象是指文本所具有的物质形态方面的特征,也称之为文本的外在物象。

外在物象包括文本的内容和形式。

文本的内容就是我们所说的“文”,是文本所表现或反映的客观事物。

形式就是“道”,是文本在布局谋篇、语法修辞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规范、法则。

文道统一,是文本物象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也是我们从文人手悟道的求真之策。

文本物象解读,首先要朗读文本、读准字音、弄清词义、了解大意,这是文本解读的第一步;其次是准确的解读,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段不离篇;最后,解读文本时我们还必须以尊重作者和文本为前提,不扭曲作者的创作初衷,明确文本传达的信息所代表的时代背景。

阅读的三种方法

阅读的三种方法

阅读的三种方法作者:罗宁来源:《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年第05期凡读物,就结构而言,是一个可以分割的有机整体;凡读物,就其因素而言,又是辞章(语言形式)和义理(思想内容)的统一体;凡读物,就其本源而论,都是“生活”(物质的精神的)各种方式的反映物。

对读物这些“共性”以整体性的把握,便产生了以下三种阅读方法。

提高阅读和阅读的教学质量,首先得了解和掌握这三种方法。

一、部分和整体的双向往复读物是—个整体。

阅读自部分始,渐至整体。

这是一般的读法,但不完全。

从阅读行为的角度看,阅读自部分始;但从阅读的实质看,真正的阅读(理解和吸收)却从整体始。

于是,阅读中对读物整体和部分的把握,类似“目有全牛”和“目无全牛”的关系。

庖丁高超的解牛过程,便是“目有全牛”到“目无全牛”的过程。

我们初读时,读物是一个团囵的“全牛”,经过对各个部分的感知、辨认、认同和理解,“全牛”不再是囫囵—体,而是由许多部分有机组成。

各个部分的显露,使读者进一步了解整体。

至此,才有可能理解各个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以及这些联系的松、紧、顺、逆等。

这样,读者也就开始做到“目无全牛”了。

但是,阅读毕竟不同于解牛,“目无全牛”并非是最终目的。

解牛的庖丁,其最终目的无非是放血、剥皮、拆骨、委肉而已,他不需要在“分析”之后再做什么“整合”。

阅读则不然,阅读还要求回过头来,从各个部分的要素功能和结构功能的角度,再次审视整体,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整体。

在获得更新、更深的理解基础上,又一次对各个部分以新的审视,获得对各个部分的新认识……于是,从部分到整体,又从整体到部分,不断地分析、整合,螺旋式地“钻”下去,这便是阅读的不断深入。

“是微而知著”是因为“微”(部分)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著”(整体)的某些物质。

“见著而知微”是因为“微”(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只有把握了整体才能更准确地把握部分。

两者相结合的过程,便是较为完整的、彻底的“知”。

因文悟道,缘道学文

因文悟道,缘道学文

因文悟道,缘道学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化和道德一直被看作是息息相关的。

古人云:因文悟道,缘道学文。

这句话意味深长,告诉我们文化和道德之间的关联是如此紧密,互相促进、互相影响。

文化是人类精神生活的载体,而道德则是文化的灵魂,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激发。

下文将就这一命题展开探讨,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些新的思考和启发。

我们来谈谈文化和道德的关联。

文化是人类长期生活和生产的实践的产物,是人类精神追求的外在表现,包括语言、宗教、文学、艺术等等。

而道德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是人类社会长期实践的结果,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总结出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文化是道德的土壤,没有文化的滋润,道德就无法生根发芽。

古代文化经典中所传承的思想智慧,就是对道德的诠释和传承;而文化中所蕴含的情感美学,也是道德情操的表现和提升。

文化和道德是密不可分的,没有文化的支撑,道德就无法升华;没有道德的指引,文化就会迷失方向。

我们来看文化对道德的影响。

文化是人们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的表达,而道德则是人们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文化之于道德,就好比阳光之于花朵,水源之于江河。

古代经典中所传达的思想感悟,是道德的源泉;文学艺术中所蕴含的情感化育,是道德的涵养。

从古至今,文化一直是道德的媒介和催化剂,它在无形中塑造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为道德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古代孔子的人文思想,植根于中国古代文化传统,成为中国道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红楼梦》中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也影响了后人的道德观念。

我们来探讨道德对文化的影响。

道德是文化的灵魂,是文化的内在规范。

文化如果没有道德的指引,就会变得空洞无物;而道德如果没有文化的滋润,就会失去根基。

道德对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上。

道德的坚守和践行是文化的延续和传播,它使文化更加丰富和深沉。

古代圣贤的道德人格和行为操守,成为古代文化的典范和楷模;而当代社会中的道德风尚和人文精神,也是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语文教学活动中如何做到“因文悟道”
语文是最具综合性的一门学科。

“文学即人学”,语文学科最具有人的思想、感情、情操、意志、品性、爱好、禀赋、性格、才能、气质等方面的丰富内容,最具有的深厚蕴藉的鲜明人文特征与深厚感召力。

身为语文教师,更应该抓住语文学科“文以载道”、“文道统一”这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在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优良的品质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提高语文水平的同时,学会认识、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和自然、社会等客观世界。

初中语文教材选编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是我国几千年文化传统积淀的精华。

在璀璨夺目的语文世界里,通过课文教学,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感染、熏陶,让学生拥有美的情趣、美的思想、美的志向、美的人生……那么,如何进行渗透呢?我的体会是:入境——导之以境;入情——动之以情;入理——寓情于理。

1、入境——导之以境
就是要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艺术境界。

好的作品都有优美的艺术境界。

王国维说:“景非独为景物也。

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故能写其景物、其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人间词话》)境界就是作者描绘的,包含深意的艺术形象,它是形象思维的产物,不仅诗、词中有境界,小说、散文戏剧中也有。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境界,是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

当我们随着作者的文笔领略《春》中的细雨绵风,谁不会激发起对楚天的热爱?当我们玩味《迢迢牵牛星》,谁不为思妇那种“日日思君不见君”的相思之情而感染伤神呢?当我们欣赏《竹林深处人家》中如海般的竹林时,怎能不陶醉在其中?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时,如果能绘声绘色地描摹出作品的境界,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陶醉其间,使之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必然能产生“豁人耳目”的美观,从而自然受到情感的熏染。

2、入情——动之以情
就是要用作品中的情感打动学生的心灵。

情感是作品的生命。

“情者文之经”、“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刘勰《文心雕龙》)凡是感人的作品中都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那些脍炙人口的名篇所以能使人爱读或流传不衰,不仅用其语言文字美,更重要的是文中渗透着作者炽热的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入情”,是实施情感教育的主要途径。

如教材展示《回忆我的母亲》的思亲爱国情;《鹤群》的种群情;《骆驼寻宝记》中骆驼的大公无私之情;《雁门太守行》中“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视死如归之情。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把教材中表达的情感潜移默化地传给学生,使其获得充分的美感享受的同时,让其“沁人心脾”仿佛灵魂已被引进美妙无比的“天国”似的,从而不知不觉地受到熏染陶冶。

3、入理——寓情于理
就是要用作品中蕴含的哲理启发学生、感染学生。

作品主要是抒情言志,而不注重说理。

以理取胜,就违背了形象思维的规律。

作品中的“理”,是蕴含在形象之中,凝聚于画意诗情之中的。

小中见大、言近背远,通过活生生的画面,具体的事物,说明深刻的道理、重大的主题。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入理”,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必要途径。

如范晔的《强项令》,作者通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写出了范晔的不畏权贵、执法严明和廉洁奉公的高贵品质。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把学生带入作品的特定情景之中,认识到情寓于“理”中,从而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肯定或否定的审美态度或审美评价,在心理上产生感受,在情感上产生“移情”和共鸣,使性情得到陶冶,灵魂得到净化,从而摒弃消极颓废的情感,吸收健康积极的情感,获得哲理美的享受。

总之,德育工作的形式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有利因素,积极探索,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