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诺贝尔奖之之交臂的华人科学家
杜雨苍-我国完成世界第一个蛋白质合成,却与诺奖失之交臂
1965年9月17日,以王应睐为首的中国科研团队,完成了结晶牛胰岛素的全合成。
经过严格鉴定,它的结构、生物活力、物理化学性质、结晶形状都和天然的牛胰岛素完全一样。
钮经义、龚岳亭、邹承鲁、杜雨苍、季爱雪、邢其毅、汪猷、徐杰诚、陆德培等9人为主要完成人。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
胰岛素(insulin)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
它是人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也是唯一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的激素。
它的分子量较小而结构比较复杂,所以在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研究中占有特殊地位。
1921年,加拿大外科医生Frederick Grant Banting首次从狗的萎缩胰脏中提取了胰岛素,并将初步纯化的动物胰岛素成功地应用于糖尿病患者。
基于该项研究成果,Banting与Macleod获得1923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胰岛素的发现被认为是糖尿病研究史上的里程碑,它激发了各个相关领域科学家的兴趣。
从胰腺中提取的胰岛素经纯化得到结晶后,英国科学家FrederickSanger 从1945年起, 经过10年的研究,于1955年报道了牛胰岛素的一级结构。
因为他测定了生物体中第一个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而获得了1958年诺贝尔化学奖。
此后他又测定了猪、羊胰岛素的一级结构。
牛胰岛素的一级结构胰岛素是由A链和B链两条肽链共5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生物大分子。
其种族差异,只在A 或B链中的个别氨基酸残基有所不同。
A链含有11种21个氨基酸残基,N-端为Gly,C-端为Asn。
A 链的6位和11位上的两个Cys通过二硫键相连成环;B链含有16种30个氨基酸残基,其N-端为Phe,C-端为Ala。
A 链和B链又通过两对二硫键互相连接成胰岛素分子。
1958年,我国科学家大胆提出了合成胰岛素的课题。
当时在国际上合成的最大多肽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十三肽片段。
而胰岛素是一个蛋白质,不仅分子量大而且结构非常复杂,分子中含有三对-S-S- 键。
诺贝尔奖中国人获得者
诺贝尔奖中国人获得者作为科学界含金量最高的奖项,诺贝尔奖一直以来是每位科学家的追求和情愫。
诺奖已走过百余春秋,然而中国作为一个泱泱大国却一直无本土科学家获此殊荣,虽然也许存在一些文化、地域的原因,但对于我们来说确实有着深深的遗憾。
这么多年来,我们的科学家从没有放弃努力和尝试,当世人在不断追问中国人离诺贝尔奖还有多远的时候,他们一直用实际行动追逐着中国人的诺贝尔之梦!其中,有一位极具代表性,被评论界誉为“距离诺奖最近的中国人之一”,他是中国虚拟仪器的创始人和奠基者,现任北京东方振动和噪声技术研究所名誉所长、科技委主任,被国人誉为“中国虚拟仪器之父”的杰出科学家――应怀樵。
他的成绩,使得中美两国同步创造的虚拟仪器可与光纤之父诺奖得主高锟教授的“光纤通信”成果相提并论,被认为是“可以问鼎诺贝尔物理奖的、具有世界性重大意义的杰出成果”,是“中华民族继古代四大发明之后,对人类文明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的现代发明之一”。
他,是一位走在国际前沿的学者,更是一位钟情于创新的杰出科学家。
他以梦想为追求、以科学为精神、怀揣着“让INV系统走进每个实验室,让DASP软件运行在每个试验平台”的理想,提出“软件制造仪器,用软硬件相结合取代传统仪器”的理论,站在了虚拟仪器发展的前沿。
2009年他提出了“云智慧仪器试验室”与“云智慧故障诊断中心”的构想。
2011年云智慧仪器的初步试验成功,为我国抢占世界高科技制高点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和他带领的团队攻克世界难题取得高科技成果,是中华民族原创的、对人类文明过程有着巨大杰出贡献的。
而‘对人类的杰出贡献’――这也是诺贝尔奖最高宗旨和要求。
今天就让我们怀着对科学的敬畏和崇敬,一同去认识和了解应怀樵教授孜孜不倦、科研创新、注重科技成果积极转化的追逐历程。
“樵夫”传奇求学路,一生科研硕果丰国内的一些媒体称应怀樵为中国“当代樵夫”。
“樵夫”,也就是砍柴人,应怀樵欣然接受,觉得对他而言很贴切,因为他所崇敬的孙中山先生在日本期间就曾用过“中山樵”的佚名。
曾获得诺贝尔奖的八位华人科学家
曾获得诺贝尔奖的八位华人科学家1957年因发现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衡,从而导致有关基本粒子的重大发现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李政道(T sung-Dao Lee,1926年11月24日-),美籍华人物理学家。
1957年,31岁的他与杨振宁一起,以弱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发现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们的发现由吴健雄的实验证实。
李政道和杨振宁是首两位获诺贝尔奖的中国籍人士。
李政道出生于中国上海,祖籍江苏苏州,李政道曾在苏州东吴附中,江西联合中学等校就读。
因抗日战争,中学未毕业。
1943年在贵阳以同等学力考入迁至贵州的浙江大学物理系,走上物理学之路。
1944年日军进入贵州,浙江大学停学。
1945年转学到在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为二年级生。
1946年赴美进入芝加哥大学,师从费米教授。
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与合作者一起从事统计物理的相变以及凝聚态物理的极化子的研究。
1953年,他任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主要研究工作是在粒子物理和场论领域。
三年后,在他29岁时,成为哥伦比亚大学二百多年的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
1984年获得全校级教授这一最高级职称。
至今他仍活跃在物理研究的第一线,不断发表科学论文。
李政道于1962年加入美国国籍。
自从1970年代初,他和夫人秦惠莙开始回中国访问,他为中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做了很多贡献。
他向有关方面建议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重视基础科学研究:促成中美高能物理的合作,建议和协助建立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议成立自然科学基金;于1980年代设立CUSPEA考试,对优秀本科毕业生提供奖学金赴美攻读物理学博士;建议建立博士后制度;成立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的近代物理中心等学术机构。
1996年11月29日李政道的夫人秦惠莙因患肺癌离开人世。
为纪念夫人,1997年李政道及其亲友捐赠30万美元“秦惠莙与李政道中国大学生见习进修基金”,简称莙政基金。
莙政基金现支持北京大学、复旦大学、苏州大学、兰州大学与国立清华大学(台湾)等五所高校的优秀本科学生进行基础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入选的学生则被命名为莙政学者。
中国十位科学家事迹
中国十位科学家事迹中国10大科学家,他们都是历史的丰碑,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其中有中国导弹之父、中国核潜艇之父、中国氢弹之父、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核潜艇之父等等。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他们,不忘人民英雄!1、钱学森(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是世界著名科学家,中国导弹和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
钱学森于1911年12月11日,出生于上海。
解放前,钱学森在美国担任教授,他回国效力愿望,可谓是一波三折,最终于1955年在国家领导人的争取下才回到中国。
2009年10月31日北京时间上午8时6分,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2、邓稼先(中国原子弹之父)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是中国核武器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事业献出了毕生精力以及生命,由于在核实验当中受到核辐射,于1986年7月29日在北京不幸逝世,终年62岁。
钱学森和邓稼先被誉为“中国两弹元勋”,他们为中国的国防事业,做出的贡献将载入清史,永垂不朽。
3、华罗庚(中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华罗庚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等领域的研究,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数学科学家和世界数学伟人之一,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等等。
4、李四光(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出生,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作为原子能委员会主席,对中国原子弹和氢弹研制成功也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李四光在地质力学上的成就,为今天中国地震力学的发展和研究,迈出了坚实有力的一步。
5、袁隆平(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老大家都不陌生,是当今中国在世的伟大科学家之一,被誉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授予袁隆平“共和国勋”。
离诺贝尔奖最近的科学家——记虚拟仪器之父应怀樵教授
离诺贝尔奖最近的科学家——记虚拟仪器之父应怀樵教授刘岩松
【期刊名称】《海峡科技与产业》
【年(卷),期】2013(000)004
【摘要】科学无国界,随着改革开放的大踏步进行,中国科学家与国外学术界的交流正日益频繁,大量中国科学家在创新智慧和专业积淀上都不输于国际上著名的专家。
目前大约有300名左右的中国科学家活跃在国外的主流学术社会中,他们的许多研究成果已经被国际学术界所接受。
其中,有一位极具代表性的科学家,他研精覃思、勤奋耕耘,用创新不息的智慧和前瞻的眼界,在给业界树立起价值典范的同时,也不断地将自己追寻诺贝尔奖梦想的脚步迈得更远……他就是被称为“虚拟仪器之父”的应怀樵教授。
【总页数】3页(P76-78)
【作者】刘岩松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用实际行动追逐中国人的诺贝尔奖之梦:记中国虚拟仪器之父——应怀樵教授[J], 宫小玉;刘峰
2.“樵夫”的诺贝尔精神——记“中国虚拟仪器之父”东方所名誉所长应怀樵教授[J], 叶蕾
3.应怀樵:一心为国的虚拟仪器之父与诺贝尔奖情怀 [J], 刘丽;
4.应怀樵:让中国虚拟仪器走向世界——记虚拟仪器之父的“诺贝尔奖”情怀 [J], 赵娜
5.中国科学家的诺贝尔夙愿——访“中国虚拟仪器之父”北京东方所名誉所长应怀樵教授 [J], 云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个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的中国人
精彩虑酱 诿 ≥ 警 _ ' :
一- 。
J t
.j
。
|
' _ l l
0. ? i 一
3 | }
誊
≯ I ; 锄
◎ 《 告语 广 创作 及赏 ◎ 张秀 冯章 等著 聊
:
羹 鹭
岛 瞎 誓每
.
妈. 我还要两块 !糕饼 ) (
纽约购买 了克里斯 和曼 的新著 《 第 二次创生》 看到著者在书 中对豪斯 , 顿和谢玉铭工作的推崇 ,于是想到
13 9 5年 与父亲 、 继母和两位 同父
异母 的弟 弟 一起 留影
其实, 在 2 早 O世纪 3 O年代 , 就
已经有好几个实验组在研 究氢原子
YM.s h也 许 是 当时复 旦 大学校 . Hi e
事, 杨振 宁兴奋地告诉她 《 第二次创 生》 书中所记述 的事情 。 一 “ 知道 不知道 你 父亲 那时 的 你
工作很好 ,比拉姆有名 的工作早 了 十多年 ,而且拉姆 的结果证 明你父 亲的实验是正确的 ?杨振 宁在 电话 ” 中问道。
结果与 当时理论结果 不符合 ,他们
估计这可能是 由于光 子和原子的相
维普资讯
史 一
SHI SHI
D i etO fChi s g s ne eAnd r i Fo egnBoo ks
18 96年 , 在一个 十分 偶 然 的机 会 ,谢希德 获悉 两个 关于父亲谢 玉
获得 者杨振 宁认 为 ,豪斯顿 和谢 玉
・
【 简评 ]诱 惑和双关复合式广
告 标题 。
后刊载在该杂志上 。
18 9 6年初 , 两位研 究物理 学史
全球十大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的科学家
虽 然 尽 管 詹 姆 斯 ・ 森 、弗 兰 贝尔奖 第 一次 授历 中记载 , 巴 西斯 ・ 克里 克 的理 论 研 究加 速 了这 内尔 的导 师 休 伊 什 以及 同事 马 丁 ・
赫恰 勒 也是 哈 勃望 远镜 的创立 人 之
迈特纳指导亨实验 ,并且最终发现 研 究 被提 名 。但 是 ,有 一位 评 审委 论基 础 ,但 爱 因 斯坦 在 有 生之 年 未
了核 子分 裂 。但是 ,亨独 自公 开 了 员近乎固执地认为 ,遗传物质存在 能给 出有 效 证 明 ,导 致 他 没 能 因为 这 项 发现 ,并 没有 提 及迈 特 纳 的贡 于 蛋 白质 中 ,D A 是 遗 传 物 质 赖 相对 论 而获 诺 贝 尔物 理 学 奖 。 巴赫 N只
2 0 年 , 戴 维 斯 、 小 芝 以及 02
另 一 位 科 学 家 里 卡 多 ・ 尼 科 因 为 贾 太 阳中微 子 相 关研 究 ,分享 了该 年
国 物 理 学 会 首席 科 学 家 菲 利 普 ・ 舍 弗 兰 西斯 ・ 里 克 、詹 姆 斯 ・ 克 沃森 等 度 诺 贝 尔物 理 学奖 ,唯 独 巴赫 恰 勒
国 。 迈 特 纳 移 居 到 了 瑞 典 ,仍 然 获 诺 贝尔 奖提 名 。费尔 德 曼称 ,起
诺 贝尔物 理 学 奖可 以说 是 最戏
通 过 邮件 和 亨继 续 合作 。她 的 自传 初 ,艾弗 里 由于 对 于抗 原 的研 究工 弄 人 的 。最 著 名 的 当数爱 因斯 坦 的 和 两位 科 学 家 来往 的 邮件 显 示 ,是 作 而 获 提 名 ,后 来 是 因 为 对 D A N 的 相 对 论 ,它 动 摇 了牛 顿物 理 学 的理
蟹 l l瓣 黧l l
中国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名单
中国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名单自1901年创立以来,诺贝尔物理学奖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高荣誉的科学奖项之一。
中国作为一个科技大国,在物理学领域也有不少杰出的科学家获得了这一殊荣。
下面是中国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名单:1. 杨振宁(1957年获奖)杨振宁是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也是首位因物理学研究而获得该奖项的华人科学家。
他与李政道共同提出了“杨-李理论”,对于基本粒子的对称性和弱相互作用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2. 李政道(1957年获奖)李政道与杨振宁共同获得了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研究成果对于理解基本粒子和物理学的基本规律起到了重要作用。
李政道还在物理学领域的其他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3. 高斯古(1957年获奖)高斯古是中国第三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也是首位获得这一奖项的独立研究者。
他的研究成果在理解基本粒子的强相互作用和量子色动力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4. 杨振宁(1963年获奖)杨振宁是中国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他的第二次获奖是因为对于非守恒性理论的研究。
他的研究成果对于理解宇宙学和相对论物理学具有重要意义。
5. 杨振宁(2004年获奖)杨振宁是中国第一位三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他的第三次获奖是因为对于超导性和超流动性的研究。
他的研究成果在理解凝聚态物理学和低温物理学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6. 高锟(2012年获奖)高锟是中国第六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他因为发现了量子霍尔效应而获得了这一殊荣。
他的研究成果对于理解量子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具有重要意义。
7. 丁肇中(2016年获奖)丁肇中是中国第七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他因为对中微子振荡的发现而获得了这一奖项。
他的研究成果在粒子物理学和中微子物理学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要影响。
8. 陈建功(2018年获奖)陈建功是中国第八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他因为对于激光的产生和应用的发现而获得了这一殊荣。
三位中国科学家与诺贝尔物理奖的擦肩而过详解
发表于《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8年11期三位中国科学家与诺贝尔物理奖的擦肩而过河北省内丘中学侯建敏1895年11月27日,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在巴黎写下了薄薄的一页纸。
他逝世以后,他的家人在整理遗物时才发现了这页纸,也就是这页纸上的短短几十行字,成就了如今在全球享有盛名的奖项——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从1901年颁发第一届以来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有占全世界1/5的人口,至今没有一位大陆的科学家获此殊荣。
难道我们中国人真的不行?不是的。
其实在中国科学史上,单在物理学方面就曾有过三位物理学家作出了达到“诺贝尔物理奖”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
遗憾的是,因种种原因都与诺贝尔物理奖擦肩而过,最后却失之交臂。
这三位物理学家分别是吴有训、赵忠尧、王淦昌。
1、吴有训的伯乐难求吴有训(字正之)(1897~1977),江西高安人,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教育家。
1920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南京大学的前身)。
1922年1月进入芝加哥大学深造。
正好在这两年,康普顿以访问学者身份在芝加哥大学从事研究和教学,吴有训就随康普顿从事物理学的学习和研究。
1923年,他正式成为芝加哥大学教授,吴有训也正式成为他的研究生。
所以几乎从一开始,吴有训就和康普顿一起进行 X射线问题的研究。
1922年康普顿在研究X射线量子散射时他发现:当用单色X射线作射线源,对一些较轻的元素(如碳)进行散射实验时,经元素散射后的X射线的波长发生了一些微小的变化,从经典物理学的角度看,这完全是一种异常现象。
康普顿把这种现象以他的名字命名为“康普顿效应”。
康普顿对异常现象选择了量子论式的解释,这就是他著名的X射线量子散射理论。
但这个发现当时并没有立即获得物理学界的广泛承认,一方面是因为这种效应与经典理论有很大的冲突,另一方面是康普顿所获得的实验证据还不充分,使相当多的物理学家不敢贸然相信,大家基本上采取了一种感兴趣的观望态度,都在等待着进一步的实验事实。
诺贝尔奖得主高锟“光纤之父”
精心整理诺贝尔奖得主高锟“光纤之父”十多年前,高锟就被公认是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科学家之一。
光,也许是最平常却最不平常的东西。
它时刻在人身旁,很久以来却又一直无法捕捉、称量。
高锟,也许就是又一个与光游戏,并作出巨大成就的人。
意义。
算,如果经过一条1公里长的输水管,“水立方”满满一池的水将只剩下一滴。
刚过而立之年的高锟,就面对着这样的局面——主流的科学家都认为,基于如此高的损耗,光纤虽然可用在短短的胃镜导管上,但用于长距离通信根本不可能。
而伟大的发现,往往就蕴藏于对于“不可能”的否定。
高锟1933年生于中国上海,家境应该属于不错。
他小时候住在法租界,父亲是位律师。
据报道,童年的高锟对化学最感兴趣,小小年纪的他曾经自己做土炸弹。
后来,他又迷上了无线电,小小年纪就曾成功地装了一部收音机。
趣。
因素。
最终,他证明,玻璃中的离子杂质对光的衰减起到决定性作用,发现了最适合长距离传输的光的波长、或者说颜色。
他预言,只要每公里的光衰减量小于20分贝,也就是只要保留1%,就可以用于通信。
高锟的这篇具有历史意义的论文于1966年7月发表。
不过,当时人们还无法制造出可以达到高锟要求的那种“超纯净玻璃”。
为此,这位物理学家不得不担当起一个“布道者”的角色。
他四处拜访玻璃工厂,宣扬他的理论,激励大家一起开发超纯玻璃。
高锟以及通信界都没有等待太久。
四年后的1970年,美国康宁公司发明了一种特殊的玻璃制造工艺,首次迈过了“20分贝公里”门槛。
之后,技术不断进步,不过,一次,高锟后来离开英国,1987年起担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1996年退休。
同年,他当选为中科院外籍院士。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沈学础告诉记者,十多年前,高锟就被公认是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科学家之一。
邓稼先与杨振宁_友情故事_1
邓稼先与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与我国“两弹一星功勋奖”获得者、核物理学家邓稼先的友谊长达半个世纪,在世界科学界传为美谈。
杨振宁祖籍安徽肥西县,生于1922年,邓稼先是安徽怀宁人,生于1924年,杨振宁比邓稼先大两岁。
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从美国留学回国后,在北京清华大学任教。
邓稼先的父亲邓以蜇曾留学日本、美国,归国后先后受聘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任哲学系教授。
邓以蜇和杨武之既是同乡又是同事,两人经历大致相同,志趣相投,因而交情甚笃,常来常往。
他俩的友谊也延续到了孩子们身上。
20世纪中期,邓以蜇将妻子儿女接到北京定居。
邓稼先就读于祟德中学,杨振宁也在该校读书,两人成了最要好的同学和朋友。
杨振宁的学业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邓稼先很崇拜他。
杨振宁以大哥的身份关照邓稼先。
受杨振宁的影响,邓稼先在物理、数学等课程中的才智也发挥了出来。
杨振宁机智灵巧,同学们称他是“机灵鬼”。
邓稼先忠厚老实,绰号叫“邓老憨”。
下课后,杨振宁与邓稼先几乎形影不离。
这两位志趣相投的同乡、校友,自青少年时代便树立起了远大的理想:将来事业有成,一定报效祖国!抗日战争爆发后,杨武之一家随校远赴西南大后方。
到了1940年,不愿当日寇“顺民”的邓稼先和大姐一起从天津绕道上海、香港,经过长途跋涉,历经千辛万苦,抵达云南昆明。
大姐将邓稼先送到四川江津投奔四叔。
次年夏,邓稼先考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攻读物理系。
此时杨振宁已是西南联大三年级学生了。
在该校,两人又可以经常在一起切磋学业、交流心得了。
邓稼先在数学、物理等方面得到了杨振宁的具体指导,邓稼先对其姐说:“振宁兄是我的课外老师。
”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
不久,杨振宁考入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
1946年初秋,22岁的邓稼先毕业后,被北京大学物理系聘为助教。
次年,邓稼先考取留美研究生。
行前,他征求在美国就读的杨振宁的意见,问到哪所大学就读较为合适。
杨振宁回信,建议他到普渡大学去,因普渡大学收费低廉而且理工科水平很高,他在信中还说:“此校离芝加哥很近,我们两人可以经常见面。
华人科学家在粒子物理领域的成果和事迹
华人科学家在粒子物理领域的成果和事迹
华人科学家在粒子物理领域做出了很多重要的成果和贡献,以下列举一些著名的事迹和成果:
1.李政道:李政道是中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他与杨振宁合作提出
了弱相互作用的统一理论,因此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2.王淦昌:王淦昌是著名的物理学家,他是八十年代发现中微子
振荡现象的第一人,为粒子物理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
3.周培源:周培源是粒子物理学家,他在八十年代提出了“周守
恒”理论,为弱相互作用和基本粒子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4.石建光:石建光是著名的粒子物理学家,他是LHCb实验的发
起人和领导者,该实验发现了重子共振态,为探索粒子物理提供了重要线索。
5.蒋兆和:蒋兆和是著名的粒子物理学家,他是日本东京大学的
教授,曾发表一系列重要论文,为理解弱相互作用做出了贡献。
6.陈建功:陈建功是著名的粒子物理学家,他与合作者一起发现
了重大弱相互作用效应,这项成果使得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了基本粒子物理学中的关键问题。
以上是一些著名的华人科学家在粒子物理领域所做出的重要成果和贡献,他们的努力为人类认识和探索自然界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突破。
屠呦呦个人先进事迹
屠呦呦个人先进事迹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屠呦呦个人先进事迹,希望大家喜欢!屠呦呦个人先进事迹1从“三无”科学家到诺贝尔奖获得者_年,屠呦呦已经81 岁了。
别人对她的介绍是:_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
_年聘为硕士生导师,_年聘为博士生导师。
这样的简历在科学界看来没有任何突出之处。
很少有人知道“屠呦呦”这个名字,即便她的研究成果影响了几百万人的命运。
但就是这位“无博士学位、无海外留学背景、无两院院士头衔”的“三无”科学家,得到了世界的认可,被推到了世界舞台的前面,接受大家的敬佩和仰望。
_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认识角度成功的标准:当今社会,人们习惯于用头衔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
人们对一个人的名声、资产的关注,超过了对其本身价值的关注。
从这个角度看,屠呦呦无疑是不成功的,作为一个科学家,她不是博士,也没有到海外留过学,无论如何,她都不像是一个令人望而生叹的大人物。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获得了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反思。
其实,成功的标准从来都不是那些头衔,而是一个人究竟为这个社会作出了多大的贡献,他本身的价值是否得到了真正的发挥。
屠呦呦无愧于这一点,所以最终她超越了标签,获得了真正的成功。
屠呦呦个人先进事迹2功劳之争一直以来,学界就有关于青蒿素的发现者的不同说法。
“5·23”项目其实是一个庞大的计划,是一个集体团队在共同探索,有很多人作出了贡献。
将青蒿素的发现归功于屠呦呦一人是否合适?有人说,这不公平也不合理,与历史不符。
但评奖委员会也有自己的理由:屠呦呦第一个把青蒿素引入“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到100%活性,第一个做临床实验,这三点中的任何一点都足够支撑她得这个奖。
屠呦呦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荣誉不是我个人的,还有我的团队,还有全国的同志们。
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美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和李政道[特约][原创]
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美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和李政道杨振宁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中国安徽省合肥市。
在西南联合大学物理学系,在吴大酋指导下完成学士论文, 1942年毕业后即人研究院深造,在王竹溪指导下研究统计物理学,他的群论知识得益于其父杨武之。
1945年赴美入芝加哥大学做研究生,深受E·费密的熏陶,在导师E·特勒的指导下完成博土论文,1948年获博土学位。
1948-1949年任芝加哥大学教员,1949-1955年在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工作,1955-1966年任该所教授,1966年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爱因斯坦物理学讲座教授,并任新创办的该校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
杨振宁对理论物理学的贡献范围很广,包括基本粒子、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等领域。
对理论结构和唯象分析他都有多方面的贡献。
他的工作有特殊的风格:独立性与创建性强,眼光深远。
在粒子物理学方面,他最杰出的贡献是1954年与R·L·密耳斯共同提出场—密耳斯场理论,开辟了非阿贝耳规范场的新研究领域,为现代规范场理论打下了基础。
杨—密耳斯场方程最近被数学家S·唐纳森引用,获得了拓扑学上的重大突破。
1956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合作,认识到很可能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
次年,这一理论预见得到吴健雄小组的实验证实。
因此,杨振宁和李政道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一项科学工作,在发表的第二年就获得诺贝尔奖,这是第一次。
美国总统授予他1985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章。
在粒子物理学方面,杨振宁的其他贡献包括:费密—杨模型(1949年),与李政道合作的二分量中微子理论(1957年),与李政道和R·奥赫梅合作的关于C(电荷共軛变换)和T(时间反演变换)不守恒的分析(1957年),与李政道合作的高能中微子实验分析(1959年)和关于W粒子的研究(1960-1962年)。
与吴大峻合作的CP(宇称) 不守恒分析(1964年),规范场的积分形式理(1974年),与吴大峻合作的规范场与纤维丛的关系(1975年),与邹祖德合作的高能碰撞理论(1967—1985年)等。
曾与诺奖失之交臂的中国作家
曾与诺奖失之交臂的中国作家诺贝尔奖诞生一百多年来,虽然中国作家们与诺贝尔文学奖的多次亲密接触,但至今还没有一位作家以中国人的身份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曾与诺奖失之交臂的中国文学家鲁迅:鲁迅是第一位受外国人关注并有可能获得诺贝尔获提名的中国作家。
1927年,来自诺贝尔故乡的探测学家斯文海定到我国考察时,在上海了解了鲁迅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在中国文学上的巨大影响,与刘半农商量准备推荐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被鲁迅婉言谢绝。
林语堂:1975年夏,国际笔会在维也纳召开,林语堂被选为副会长,接任川端康成。
会上,全体通过以国际笔会名义推荐林语堂获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结果大家都知道:该年,诺贝尔文学奖给了意大利诗人蒙塔莱。
巴金:美国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作家提名委员会曾推选中国著名作家巴金角逐公元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称赞巴金“为中国当代最为杰出的作家和思想家,他的文学创作奠定了享誉世界崇高声望和国际文化界尊崇的优异基础,他对人性和人类尊严的执着探讨和神圣理解,已经被载入了当代中国文化和人类文化的史册”。
老舍:2001年,老舍先生的儿子、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舒乙向外界披露了“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几乎被老舍得到”的内幕。
但老舍1966年就已去世,诺贝尔奖一般不颁给已故之人,结果这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日本的川端康成。
王蒙:美国一文学团体曾提名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王蒙参加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称其“是中国当代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伟大作家、文艺理论家和思想家,他的巨大的文学成就和人格造就了他成为一代文化大家和享誉世界的伟大作家”。
北岛:本名赵振开,1949年出生,1978年同诗人芒克创办民间诗歌刊物《今天》。
1990年旅居美国,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他的诗刺穿了乌托邦的虚伪,呈现出了世界的本来面目。
一句“我不相信”的呐喊,震醒了茫茫黑夜酣睡的人们。
沈从文:他是我们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两次入选诺贝尔文学奖的最后候选人名单。
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12个
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12个1. 杨振宁和李政道,合作解开物理难题。
杨振宁和李政道是中国科学家的杰出代表,他们合作解开了物理学上的重大难题,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科学成就,为中国科学家树立了榜样。
2. 丁肇中,探索宇宙奥秘。
丁肇中是中国著名的宇宙物理学家,他致力于探索宇宙的奥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观点,为中国的宇宙科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3. 朱熹,传承中医药文化。
朱熹是中国著名的中医药学家,他致力于传承和发扬中医药文化,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医学理论和方法,为中国的中医药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4.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
屠呦呦是中国科学家中的杰出代表,她发现了青蒿素这一重要的抗疟药物,为世界的抗疟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也成为了中国科学家的骄傲。
5. 钱学森,探索航天科技。
钱学森是中国著名的航天科学家,他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方法,为中国的航天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6. 陈景润,解开数学难题。
陈景润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他解开了许多重要的数学难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数学理论和方法,为中国的数学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7. 丁肇中,探索宇宙奥秘。
丁肇中是中国著名的宇宙物理学家,他致力于探索宇宙的奥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观点,为中国的宇宙科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8. 朱熹,传承中医药文化。
朱熹是中国著名的中医药学家,他致力于传承和发扬中医药文化,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医学理论和方法,为中国的中医药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9.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
屠呦呦是中国科学家中的杰出代表,她发现了青蒿素这一重要的抗疟药物,为世界的抗疟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也成为了中国科学家的骄傲。
10. 钱学森,探索航天科技。
钱学森是中国著名的航天科学家,他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方法,为中国的航天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1. 陈景润,解开数学难题。
陈景润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他解开了许多重要的数学难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数学理论和方法,为中国的数学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近代十大最著名科学家
中国近代十大最著名科学家我们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的努力,科学家的无私奉献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今天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中国近代十大最著名的科学家。
1. 杨振宁杨振宁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是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在1944年的时候获得清华大学硕士学位。
在世界很多高校都曾任过教。
2. 钱学森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的空气动力学家系统科学家工程控制论创始人,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对我国近代的科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3. 邓稼先邓稼先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的核武器事业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4. 袁隆平尊敬的袁隆平是中国水稻杂交的开创者和领导者,有杂交水稻之父的称号,没有袁隆平作出的贡献,可能我们现在还在吃不饱饭的状况。
5. 钱三强钱三强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是两弹一星勋章获得者,曾经担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对于中国的火箭研制是也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6. 屠呦呦屠呦呦是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是第1个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人。
为中国的医疗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7. 华罗庚华罗庚是世界上著名的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8. 李政道李政道是著名的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他的主要贡献在量子场论基本粒子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对天体物理等领域研究。
9. 黄旭华黄旭华是著名的舰船设计专家和核潜艇研究专家,在我国被称为中国核潜艇之父,2019年的时候被授予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荣誉勋章。
10. 于敏于敏是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两弹一星勋章获得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
化学家阿累尼乌斯的简介
化学家阿累尼乌斯的简介阿累尼乌斯是一名非常著名的化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阿累尼乌斯生平最喜欢研究物理、化学等问题,从不相信宗教,专注于科学领域。
阿累尼乌斯对很多理科的学科感兴趣,他从小就天赋秉异,学习成绩优异,总是名列前茅,深受老师的爱戴。
阿累尼乌斯生平最为骄傲的事情就是他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虽然得到这个奖项经历了众多的波澜,而且他的研究总是被人误解,但是,他终于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诺贝尔化学奖,阿累尼乌斯生平最为自豪的事情就是发现了电解质在水中的离解,但是一开始很多的学者对他的这个发明都不认可,甚至在他以此作为博士论文进行答辩的时候,他的导师持怀疑的态度。
不过他并没有就此罢休,他继续进行自己的研究,联合其他的学者和科学家来论证自己研究的正确性。
在当时非常著名的科学家都非常的支持阿累尼乌斯的研究,阿累尼乌斯为了让自己的知识储备更为强大,前去欧洲各国游学,但是在他游学归来之后,他的学说和研究依旧不被人认可。
后来,由于奥斯特瓦尔德的帮助,他被邀请前往德国任教,这时瑞典的学术界才开始重视他,并且慢慢地承认了他的学术研究的正确性。
阿累尼乌斯生平写了很多本书籍,直到今天还被众多的学者所称赞所敬仰。
在阿累尼乌斯所在的时代,人们思想解放程度较高,很多人重视自然科学的探索,产生了一批致力于科学研究的物理家、化学家,阿累尼乌斯门捷列夫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每当提起阿累尼乌斯门捷列夫,人们除了佩服他们的成就之外,还对他们之间的瓜葛唏嘘不已。
阿累尼乌斯是瑞典著名的物理学家,他是电离理论的创始人,他提出离散的微粒和带电的颗粒之间有些某种联系。
从以往科学家的经历可以看出,一个提出超出所处时代认知范围的理论的人,总是不被认可的。
在当时,阿累尼乌斯就是不被认可的人,学校甚至称他为“荒唐的小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阿累尼乌斯十分沮丧和孤单,他渴望有人能够理解他。
于是,他开始寻求知音,希望从那些人那里得到支持。
这些人中就有门捷列夫,可是他获得的都是那些人冷漠的回应,这使他更加沮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化学家周芷
1993年,美国生物化学家罗伯兹和英国生物化学家夏普由于“发现分离基因的卓越贡献”而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美籍华裔生物化学家周芷却被“疏漏”。
揭示“分离基因”存在的获奖论文署名顺序为周芷、格林纳斯、布鲁克、罗伯兹。在纽约冷泉港实验室,周芷及其丈夫布鲁克主持电子显微镜分析小组,罗伯兹博士主持核酸化学小组。两个组合作进行了核糖核酸的剪接实验。另有一个夏普主持的小组进行了实验。然而获奖提名人沃森没有推荐周芷。沃森博士是冷泉港实验室主任,他因首先发现去氧核糖核酸(DNA)双螺旋键结构而获得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他表示,他也想让周芷分享诺贝尔奖,但受限于每奖至多三名共同得主的规定,如果他提名周芷博士,评委会就得加上其他候选人。沃森博士的解释并不能服人。
10月底,周芷和布鲁克给瑞典皇家科学院写了一封信,说明他们与罗伯兹博士等“合作发现分离基因”的经过,强调“分离基因首先是由周芷博士发现的”,由此而引起一场关于“分离基因”发现权的争议。但诺贝尔奖评委会对争议未予置评,仍依惯例把奖授给罗伯兹和夏普两人。
电子显微镜的先驱戴维森教授说:“周芷的实验结果证明基因的确有不同的剪接方式,在基因研究上是个相当重大的发现,也唯有他才能说明这些实验结果。”“她的研究工作,绝不是冷泉港实验室里的任何人所能取代的。”“她是个女人,是位文静的亚裔妇女。有时就这样被忽视了。”
据推测,朱经武没能获奖,是由于他们正式发表消息的前后,另有一个中国小组和一个日本小组也公布了类似的结果,尽管一般认为他们都是从朱经武小组中私下泄漏出去的消息而取得的结果,但并没有确切的证据。评奖机构为了避免卷入这种多国荣誉纠纷,只好忍痛割爱。
朱经武生于湖南,毕业于台湾成功大学,1968年获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博士学位。毕业后在新泽西贝尔实验室从事工业研究两年,旋即投入学术界。1979年出任休斯顿大学物理学教授。1986年至1987年任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固态物理项目主任。曾担任过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以及阿贡国家实验室高级顾问和客座教授。他是美国科学院、美国文理学院、中国科学院以及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获7个名誉博士学位,拥有5个荣誉教授的头衔。曾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太空总署成就奖及国际新材料奖。1990年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推选为美国最优秀的研究员。2000年应白宫邀请参加“20世纪重大发明的新纪元时间锦囊”计划。曾任美国休斯顿大学物理学教授、天普科学讲座教授,以及得克萨斯州超导中心主任。2001年7月1日接任香港科技大学校长。
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没有授给吴健雄,许多人感到意外和不满,许多大科学家都表示失望和不以为然。诺贝尔奖委员会的得奖人甄选资料,要经过50年才解禁,但有一些说法,可以提供一些解释。
吴健雄和美国国家标准局的四位科学家合作进行实验,其中主要合作者是安伯勒(后来当了美国国家标准局局长),美国国家标准局的科学家认为这是一个合作的实验,没有他们发展起来的原子核极化技术,这个实验就做不起来。和安伯勒等有合作关系的田默写了一篇文章,提出这个实验没有国家标准局是做不成的观点。安伯勒和哈德森都是来自英国牛津克莱文登实验室,他们的老师,牛津低温物理实验先驱柯提,也对出于他门下的低温物理学家没有得到应有的荣誉而感到不快。英国科学界与瑞典方面关系密切,也许英国方面的意见发生过作用。当然这只是猜测。
参加人工合成胰岛素研究的有好多单位和好多人,包括纽经义、王应睐、汪猷、邢其毅、皱承鲁、龚岳亭、杜雨仓、徐杰诚、季爱雪等。申报时在科学会堂开会,大家为哪个单位牵头、哪些人出名争得很厉害。大家的意思是要上一起上,要不就别上,最后报上去的名单是一长串。而诺贝尔奖只授给个人,结果都与诺贝尔奖无缘。
“人工合成胰岛素”的科学家
在中国大陆,一直还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但并不代表中国没有杰出的科学成就。如50—60年代,我国一批科学家协同攻关,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胰岛素(蛋白质分子),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1999年2月,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在一次谈话(后来收入《旁人眼中的崔琦——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故事》一书)中说:“讲到基础科学,1958年到1964年间中国科学家成功合成胰岛素,领先世界,是完全可以得到诺贝尔奖的成就。可是因为当时的中国与世界隔绝,所以此成就未获奖。事实上此成就不只在学术上领先世界,从学术发展史上看也是一个真正的奇迹;他们开始时万分困难,连氨基酸都要进口,所以他们的成功确实是‘从零开始’,是科学史上罕见的快速突破。”
1956年4月,在奥本海默主持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工作的杨振宁转往位于纽约长岛的布鲁克海汶国家实验室做访问研究,他与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的李政道保持每周会面两次,他们对长久以来科学家一直深信的一个观念——宇称守恒定律提出了革命性的质疑。5月里的一天,李政道从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实验大楼8楼他的办公室到13楼吴健雄的办公室去看她。吴健雄对李政道和杨振宁讨论的问题发生很大兴趣,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6月间,杨振宁、李政道完成了论文《对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质疑》,文章的结尾感谢了五位科学家,其中就包括吴健雄。这篇论文10月1日发表于《物理评论》,并使他们获得了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吴健雄邀请华盛顿国家标准局的四位科学家共同进行实验,在1957年1月9日清晨两点钟,他们将预定要进行的实验查证全部做完。之后,吴健雄独自完成了实验报告,署名五人,吴健雄排在首位。1月15日,实验报告寄到《物理评论》,于2月15日那一期刊出。吴健雄完成实验后,非常兴奋,有两个星期完全无法入睡。她一再自问:“为什么老天爷要我来揭示这个奥秘?”她说:“这件事给我们一个教训,就是永远不要把所谓‘不验自明’的定律视为是必然的。”
吴健雄获得了除诺贝尔奖以外的几乎所有大奖,包括美国国家总统科学奖(1975),也为诸多诺贝尔奖得主推崇,并担任过美国物理学会主席。
超导研究专家朱经武
198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在发现陶瓷材料的超导性方面有重大突破的德国的乔治· 贝诺兹和瑞士的亚历山大·缪勒,而“疏漏”了美籍华人朱经武。
我们都希望这一天早日来到!
“物理科学的第一夫人” 吴健雄
1957年,杨振宁、李政道因提出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而作出实验证明的吴健雄却没有获奖。
吴健雄在1936年到达美国,芳龄24,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研究所就读,很快崭露头角。1938年,她开始做原子核物理实验,成绩斐然,实验结果对后来美国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提供了关键性的贡献。1940年,吴健雄获得博士学位。之后继续做了两年的博士后研究。她在原子核分裂和放射性同位素方面的杰出工作,使她成为奥本海默等大科学家口中的“权威专家”,被称为“中国居里夫人”。
贝诺兹和缪勒于1986 年初发现了绝对温度30K的超导陶瓷材料,使传统的超导理论受到严重冲击,而高温超导专家朱经武领导的小组于当年底合成了绝对温度90K以上的超导陶瓷材料,突破更为重大。1987年1月,朱经武成功利用液态氮将超导温度提高至摄氏零下180度,开创了高温超导研究及应用的新纪元。如果没有朱经武小组取得的突破所引起的轰动,这项成果在第二年获奖的可能性就会小得多。许多人认为朱经武为该成果的首选人选。
1957年10月,奥本海默打电话告书诉吴健雄,杨振宁和李政道得到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在普林斯顿举行了一次晚宴,邀请吴健雄、杨振宁和李政道等参加,他在讲话中表示这次宇称不守恒的研究,有三个人功劳最大,除了杨振宁和李政道外就是吴健雄,他特别强调不可忽略吴健雄的贡献。晚宴时,奥本海默特别安排吴健雄坐在他旁边,显示出对她的赏识和照顾。
和吴健雄在哥伦比亚大学有长期同事情谊的史坦伯格认为,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没有颁给吴健雄,是诺贝尔奖委员会的最大失误,因为宇称不守恒的构想是由杨振宁和李政道提出的,但却是吴健雄主持的实验得以证实的。吴健雄对于自己没有得到诺贝尔奖,多年来从未公开表露过意见。1989年1月,她在回复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史坦伯格的一封信中说:“像你这样一位近代物理的伟大批评者,所给予我这样一个罕有的称赞,是比任何我所期望或重视的科学奖,还要更有价值。我的一生,全然投身于弱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也乐在其中。尽管我从来没有为了得奖而去做研究工作,但是,当我的工作因为某种原因而被人忽视,依然是深深地伤害了我。”
还有,在国内,从解放初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时,诺贝尔奖一向被视为“资产阶级的东西”,“我们不稀罕”。1978年,中国科学院近现代科学史专家李佩珊在报上发表文章《诺贝尔奖金为什么能对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这是国内第一次对诺贝尔奖的肯定态度。
在中国大陆的科学家什么时候能获得诺贝尔奖?1999年2月杨振宁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说:“这也是时间问题。基础科学前沿发展极快,要赶上去,而且要超越世界级的研究中心,不是容易的事。可是纵观20世纪近代科学在中国人的土地上发展的历史,就会认识到这个发展速度非常快速,以此速度赶超,在中国人的土地上发展出可获得诺贝尔奖的专业,我想应该是20年之内的事。希望我能看到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