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在自然科学领域获得诺贝尔奖前景分析
诺贝尔奖中国人获得者
诺贝尔奖中国人获得者作为科学界含金量最高的奖项,诺贝尔奖一直以来是每位科学家的追求和情愫。
诺奖已走过百余春秋,然而中国作为一个泱泱大国却一直无本土科学家获此殊荣,虽然也许存在一些文化、地域的原因,但对于我们来说确实有着深深的遗憾。
这么多年来,我们的科学家从没有放弃努力和尝试,当世人在不断追问中国人离诺贝尔奖还有多远的时候,他们一直用实际行动追逐着中国人的诺贝尔之梦!其中,有一位极具代表性,被评论界誉为“距离诺奖最近的中国人之一”,他是中国虚拟仪器的创始人和奠基者,现任北京东方振动和噪声技术研究所名誉所长、科技委主任,被国人誉为“中国虚拟仪器之父”的杰出科学家――应怀樵。
他的成绩,使得中美两国同步创造的虚拟仪器可与光纤之父诺奖得主高锟教授的“光纤通信”成果相提并论,被认为是“可以问鼎诺贝尔物理奖的、具有世界性重大意义的杰出成果”,是“中华民族继古代四大发明之后,对人类文明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的现代发明之一”。
他,是一位走在国际前沿的学者,更是一位钟情于创新的杰出科学家。
他以梦想为追求、以科学为精神、怀揣着“让INV系统走进每个实验室,让DASP软件运行在每个试验平台”的理想,提出“软件制造仪器,用软硬件相结合取代传统仪器”的理论,站在了虚拟仪器发展的前沿。
2009年他提出了“云智慧仪器试验室”与“云智慧故障诊断中心”的构想。
2011年云智慧仪器的初步试验成功,为我国抢占世界高科技制高点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和他带领的团队攻克世界难题取得高科技成果,是中华民族原创的、对人类文明过程有着巨大杰出贡献的。
而‘对人类的杰出贡献’――这也是诺贝尔奖最高宗旨和要求。
今天就让我们怀着对科学的敬畏和崇敬,一同去认识和了解应怀樵教授孜孜不倦、科研创新、注重科技成果积极转化的追逐历程。
“樵夫”传奇求学路,一生科研硕果丰国内的一些媒体称应怀樵为中国“当代樵夫”。
“樵夫”,也就是砍柴人,应怀樵欣然接受,觉得对他而言很贴切,因为他所崇敬的孙中山先生在日本期间就曾用过“中山樵”的佚名。
诺贝尔奖对科学家的职业发展影响分析
诺贝尔奖对科学家的职业发展影响分析诺贝尔奖是全球最高的科学奖项之一,对科学家的职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分析诺贝尔奖对科学家的影响,并探讨其在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1. 提升声誉和知名度诺贝尔奖是对科学家杰出成就的认可,获奖科学家的声誉和知名度都会大幅提升。
这不仅有助于科学家在学术界的地位,还为他们在学术交流、合作和资金筹措方面提供了更好的机会。
获得诺贝尔奖后,科学家的名字会被广泛报道和宣传,他们的研究成果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关注。
2. 强化研究领域的影响力获得诺贝尔奖不仅对个人声誉有利,也能够提升科学家所从事研究领域的影响力。
获奖后,科学家的研究方向和所在领域将受到更多的关注,吸引更多的研究人员和资源加入相关领域,推动该领域的长期发展。
3. 刺激科学研究的进步诺贝尔奖的设立激励了科学家们在各个领域进行更深入、更高水平的研究。
为了有机会获得这一殊荣,科学家们在科学研究中会更加努力,投入更多精力和时间,提高自己在研究领域的水平。
这种竞争和动力的加强有助于推动科学研究的进步,促进了科学知识的不断积累和创新。
4. 提供经费支持和资源获得诺贝尔奖后,科学家通常会受到各种经费和资源的支持。
这些资源可以用于进一步的研究,包括设备购买、实验费用、人员招聘等。
诺贝尔奖的荣誉往往会吸引政府、学术机构、企业和慈善基金等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为科学家的研究活动提供更加稳定和丰富的资源。
5. 对教育和学术传承的影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往往成为后辈学习和追随的榜样。
他们的成功经验和科学思维方式对后辈科学家的职业发展和学术素养具有重要影响。
获奖科学家也承担着对年轻科学家的教育和培养责任,他们的指导和支持有助于培养新一代的优秀科学家,推动科学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诺贝尔奖对科学家的职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它提升了科学家的声誉和知名度,增强了他们在研究领域的影响力,激发了科学研究的进步,并为科学家提供了更多的经费支持和资源。
同时,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也承担着对教育和学术传承的重要责任。
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
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引言诺贝尔奖是国际上最高的荣誉之一,被誉为科学界的奥斯卡奖。
自1901年设立以来,诺贝尔奖已经获得了许多杰出的科学家、作家和和平活动家。
然而,尽管中国拥有众多杰出的科学家和文学家,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的数量相对较少。
本文将探讨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的情况,分析其原因,并探讨未来中国人在诺贝尔奖领域取得更大进展的可能性。
历史背景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中国的科学界和文学界出现了许多杰出的人才,他们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并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的数量相对较少。
在过去的100多年里,只有7位中国人获得了诺贝尔奖,其中包括2位和平奖得主、2位文学奖得主和3位科学奖得主。
相比之下,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获奖数量都相对较高,这引发了人们对中国为何在诺贝尔奖领域相对落后的思考。
原因分析尽管中国在科学和文学领域有许多杰出的人才,但为什么他们很少能够获得诺贝尔奖呢?有以下几个原因可以解释这个现象。
首先,诺贝尔奖对于获奖者的要求非常苛刻。
除了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之外,获奖者还必须符合一系列的条件和评审标准。
这使得获奖变得更加困难,即使是最优秀的科学家和作家也可能无法满足这些要求。
其次,中国科学研究体系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
尽管中国的科学研究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一些问题,如科研经费不足、科研成果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距离较远等,仍然存在。
这些问题限制了中国科学家在国际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机会,从而使他们难以获得诺贝尔奖的认可。
第三,诺贝尔奖中存在一些政治因素。
尽管诺贝尔奖的评选机制应该是公正和中立的,但在某些情况下,政治因素可能会影响奖项的颁发。
中国与一些国家存在一些政治争议,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的机会。
未来展望虽然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的机会相对较少,但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中国人获得这一荣誉。
首先,中国的科学研究水平和科研环境在不断改善。
中国政府愿意加大对科研的支持力度,并且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回国从事研究工作,这将有助于提高中国在国际科学界的声誉。
中国为什么没有诺贝尔奖
中国为什么没有诺贝尔奖引言诺贝尔奖是世界上最高荣誉的科学奖项之一,每年授予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和平等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或组织。
然而,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为什么至今没有获得过诺贝尔奖呢?本文将探讨中国为何没有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并分析相关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因素。
社会因素教育体制中国的教育体制与西方国家有很大的不同。
中国的教育注重应试教育,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而缺少对创新和独立思考的培养。
诺贝尔奖通常授予那些在科学和创新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的人,因此,中国教育体制的局限性可能影响了中国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的机会。
科研环境中国的科研环境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尽管中国投入了大量资金来支持科学研究,但科学研究的自由度较低。
言论和学术自由受到限制,这可能会抑制科学家在创新和研究中的自由发展。
另外,科研评价体系也存在问题,绩效考核过于注重数量而忽略了质量,这可能对科学家们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进行深入研究造成阻碍。
政治因素政治稳定性中国政治体制以稳定为重,追求社会安定和整体发展,这可能导致对于重大公共事务的关注和投入力度不足。
与诺贝尔奖相关的科学领域需要长期的持续投入和独立思考,而这可能与政治稳定的追求不符。
国家导向的科学研究中国政府对科学研究的导向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在投入大量资金来推动国家重点科技项目的发展,这种国家导向的科研方式使得科学家们更多关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不是自由独立的科学研究。
这可能妨碍了中国科学家在获得诺贝尔奖的过程中的参与和发展。
文化因素价值观念和传统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群体利益和维护家庭的稳定,而诺贝尔奖强调个人的创新和突破。
这种价值观差异可能导致中国科学家更加关注协作和团队合作,而不是独立创新。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也注重对长者的尊重和敬仰,这可能不利于年轻科学家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成果的发展。
社会认可和奖励体系在中国社会,科学家和研究人员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与工商界相比,缺乏相应的社会认可和奖励。
详解2023诺贝尔化学奖的应用领域
详解2023诺贝尔化学奖的应用领域【导语】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的颁发俨然成为全世界科学界的瞩目焦点。
这项殊荣的归属将引领未来的科学研究,改变我们对物质和化学的认知。
本文将详细解析2023诺贝尔化学奖的应用领域,并探究其对技术、医药和环境领域的重大意义。
【1】应用领域一:先进催化技术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评选委员会将奖项颁给了杰出的催化剂研究者。
催化技术在工业生产和能源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次获奖的科学家们通过深入探索催化过程的机理,设计和合成出了一系列高效、环保的催化剂。
这些催化剂可以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化肥生产、清洁能源等领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并且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应用领域二:创新药物研发诺贝尔化学奖的另一大应用领域是创新药物的研发。
获奖科学家们在化学合成和药物设计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他们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合成方法,可以高效地合成药物分子,并且提高化学反应的选择性和产率。
这项技术使得药物研发的效率大大提升,加快了新药的上市速度,为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福音。
【3】应用领域三:环境保护与资源循环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的一部分奖项颁发给了在环境保护与资源循环领域有重要贡献的科学家。
他们利用化学手段研发出了一种高效的废物处理技术,可以将废弃物转化为可再利用的资源。
这种技术不仅减少了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还节约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应用于废水处理、固体废物处理和大气污染治理等方面,这项技术为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4】个人观点与回顾性总结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应用领域涵盖了先进催化技术、创新药物研发以及环境保护与资源循环等重要领域。
这些领域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关系着人类的生活质量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在催化技术领域,高效催化剂的研究将推动工业生产的革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研发新药方面的突破为医药科学的进步和人类健康保驾护航,开启了探索更有效治疗方案的新时代。
中国本土为什么没有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
中国的发展应该说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的,就凭改革开放以后的三十多年的发展成果也足以傲视群雄,但是,为什么中国就没有一个本土培养的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这是个很让人费解的问题。
中国如果没有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改进,那么中国的土壤里,真的长不出诺贝尔科学奖的获得者,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1、中国人善于单打独斗,不喜欢团结合作,而科学研究绝对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就能达到科学巅峰的,所以中国的诺贝尔科学奖也许一百年后也不会有。
2、诺贝尓文学奖的获得有一定的原因,莫言的小说对于跨越时代的中国社会都有深刻的影响,一部红高粱的电影和电视剧得到普遍的好评足以说明问题,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足以征服世界,今后能不能再出现一个赋有创新意义并且反映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带有普世价值观题材的小说家真的很难说。
即使现在很火的作家也不敢狂妄的宣称自己是第二个莫言。
3、中国现在的教育体制不可能培养出诺贝尔科学奖的获得者,这样的体制下培养的人才缺乏创新人才应该具备的素质,老师教、学生背、考试结束全忘记的教学模式培养的人才不应该称为人才,而是复读机。
诺贝尔奖是不可能让复读机获得的,得了也是对诺贝尔本人的亵渎和玷污。
4、中国现有的科学发展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学术造假行为始终存在,中国评出的那些科学奖、发明奖究竟有多少具有实用价值,有多少转化成了真正的生产力?天知道。
5、中国有句俗话,情愿相信世界上有鬼,也不相信男人的那张破嘴,估计中国的论文和科研成果,有相当一部分连男人的破嘴都不如。
但是这些论文或成果的拥有者却称为所谓专家,不,准确的说应该叫砖家更合适,君不见现在电视上说得最多的所谓专家其实都是冒牌货。
一个盛产冒牌货的国家,怎么会得到世界的认可呢?6、中国的领导者绝大部分都是一个很势利的现实主义者,他们认可的只能是已经被社会认可的成功者,对于许许多多非常具有潜力的科学研究缺乏鉴别能力,也不会投入一分钱,所以,很多可能获得诺贝尔科学大奖的项目就这样中途夭折,胎死腹中。
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提到诺贝尔奖,它听起来远在天边,却也又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然而对于中国,至今为止还没有人能够在自然科学领域摘得象征着作为一名科学家最高成就的诺奖。
2014年10月7日,赤崎勇与天野浩、中村修二共同获得了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彰他们“发明了高效的蓝色发光二极管”,让明亮且节能的白色光源成为可能的成就。
官方公布的获奖理由是“三位获奖者在发现新型高效、环境友好型光源,即蓝色发光二极管(LED)方面做出巨大贡献。
在蓝光LED的帮助下,白光可以以新的方式被创造出来。
使用LED灯,我们可以拥有更加持久和更加高效的灯光代替原来的光源。
”根据之前学过的物理知识,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类似于我们在绘画时颜料的三基色,颜料中红黄蓝三种颜色叠加到一起可以调出黑色,光的三原色叠加到一起就会产生白光。
根据我之前查到的资料,此前红光和绿光的发光二极管都已经被制出了,由于蓝色发光二极管的问题没有解决,人们没有办法创造出白光,因此解决蓝色发光二极管的问题很关键。
LED灯高效节能且寿命长久,能持续照亮约10万小时,而白炽灯和荧光灯的寿命仅为1000小时和1万小时。
这种灯诞生以来也一直在不断提高发光效率,最新纪录达到了每瓦功率产生300流明的亮度,相当于白炽灯的15倍。
目前,世界上四分之一的电力用于照明,蓝光LED以及LED照明的发明有助于全球节能。
在许多不发达地区,LED灯依靠当地低成本的太阳能就能使用。
对于全球15亿尚未能受益于电网的人口来说,这种新型光源带来了更高生活品质。
发光二极管简称为LED。
由含镓(Ga)、砷(As)、磷(P)、氮(N)等的化合物制成的二极管。
当电子与空穴复合时能辐射出可见光,因而可以用来制成发光二极管。
在电路及仪器中作为指示灯,或者组成文字或数字显示。
砷化镓二极管发红光,磷化镓二极管发绿光,碳化硅二极管发黄光,氮化镓二极管发蓝光。
因化学性质又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无机发光二极管LED。
对于发光二极管的行业趋势,随着行业的继续发展,技术的飞跃突破,应用的大力推广,LED的光效也在不断提高,价格不断走低。
中国的现代发明家与科技成果
中国的现代发明家与科技成果一、现代发明家1.钱学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对中国导弹和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2.袁隆平:被称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成功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为解决全球饥饿问题做出贡献。
3.屠呦呦:发现并提取了青蒿素,为治疗疟疾提供了有效方法,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4.邓稼先:中国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工作的重要领导人之一,被誉为“两弹元勋”。
5.郭永怀:中国现代力学奠基人之一,为中国的核武器和航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科技成果1.高速铁路:中国高速铁路技术世界领先,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
2.5G技术:中国在5G技术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拥有大量的5G相关专利。
3.量子通信:中国成功实现了卫星到地面的量子密钥分发,开启了全球化量子的通信时代。
4.人工智能: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方面处于世界前列。
5.航天技术:中国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独立发射人造卫星和载人飞船的国家。
6.核能技术:中国拥有先进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并在核能领域开展国际合作。
7.特高压输电技术:中国特高压输电技术世界领先,成功实现了远距离大容量电力传输。
三、重要奖项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授予在科技进步活动中作出巨大贡献的公民。
2.诺贝尔奖:中国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3.菲尔兹奖:中国数学家陈省身在1982年获得了这一国际数学界的最高荣誉。
四、科研机构1.中国科学院:是中国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
2.中国工程院:是中国工程科学技术界的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
3.清华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尤其在工程技术领域有很高的学术地位。
4.北京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尤其在自然科学领域有很高的学术地位。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的现代发明家和科技成果的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首位中国科学家获得环境界“诺贝尔奖
首位中国科学家获得环境界“诺贝尔奖”中新社布鲁塞尔10月21日电斯德哥尔摩消息:被誉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诺贝尔奖”--“沃尔沃环境奖”21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颁发,中国冰川学家和气候学家秦大河博士成为第一个获得此殊荣的中国人。
秦大河博士长期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做出了重要贡献。
秦大河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他长期从事冰冻圈与全球变化研究,他在国际上提出冰冻圈科学理论框架,并以此指导冰冻圈变化、影响及其适应与减缓问题。
他研究的重点区域之一是中亚干旱区冰冻圈,其变化对周边20亿亚洲人的区域水资源和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尤其重要。
秦大河博士曾多次主持赴南、北极和喜马拉雅地区等地区的科学考察,他曾徒步6000公里横穿南极冰盖进行科考,取得创新性科研发现,令世界瞩目。
秦大河博士表示:“毫无疑问,喜马拉雅山冰川的主要部分正在快速消逝。
冰冻圈的稳定性及其对未来海平面的影响将成为我们的关注点之一。
同时,我们也在研究极端气候事件,如干旱,洪水、风暴等发生的风险。
”目前秦大河担任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的联合主席。
他首次参与的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已于2001年发布,2007年发布了第四次评估报告,2013年10月发布第五次评估报告。
他去年主持撰写的报告评估了气候变化引发的全球极端灾害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
2012年发布的IPCC关于极端气候事件评估特别报告,第一次从科学的角度提出了一直被公众所质疑的理论:极端天气和气候现象在过去的50年里变得越来越频繁。
这份报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明确指出了气候变化和阶段性极端天气之间的联系,比如越来越广泛的干旱和热浪气候,以及地区性的风暴和降水。
沃尔沃环境奖评审委员会认为该报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沃尔沃环境奖评审委员会表示,该报告“第一次明确指出了气候变化、极端气候事件同全球人类活动之间的相关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中国最大的科研基金之一,旨在支持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
自2004年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果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和成就,以下是其中的一些重要成果:
获得诺贝尔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一些研究成果获得了诺贝尔奖,如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美国科学家约翰·古德诺夫、斯坦利·惠廷汉姆和日本科学家吉野彰,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方面的创新贡献。
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使得许多科研机构和科学家的研究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推动了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培养优秀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还为培养优秀的科学家和学者提供了有力支持,使他们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更加卓越的成就。
推动科技创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促进了科技创新和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提高国家科学实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为国家科学实力的提高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使中国
在自然科学领域成为了全球重要的科学研究机构之一。
华人诺奖获得者的教育背景耐人寻味(整理精校版)
华人诺奖获得者的教育背景耐人寻味素材汇编1010 053810月6日揭晓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华裔高锟榜上有名,这让华人再次扬眉吐气。
至此,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的华人已有8位。
诺奖获得者的教育经历,一直是分析家关注的重点。
而分析这8位华人诺奖获得者的教育经历,或可对我国内地的教育改革产生某些触动。
8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只有一位,即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曾接受过十分短暂的两年时间的新中国基础教育,崔琦1939年出生于河南宝丰,1951年只身远赴香港,之后崔琦在香港培正中学接受教育。
毕业后在金文泰中学修读一年预备班,成功考入香港大学,但是他选择了教会的奖学金,赴美留学。
本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高锟1933年出生于上海,1944年随父移居香港,入读圣约瑟书院,之后考入香港大学,但由于当时港大还未有电机工程系,他只好远赴英国伦敦大学进修。
199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2015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钱永健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195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杨振宁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之后赴美求学;197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的中学时代在台湾度过;1986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李远哲的本科为台湾大学,硕士毕业于新竹清华大学。
概而言之,虽然媒体总想寻觅这些华人科学家们与中国教育和学术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在报道高锟获奖时,说他1996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但8位华人诺奖获得者,与我们的教育与学术其实都没啥关系,有两位为西南联大毕业生;有两位生于美国、长于美国;有两位在香港接受完高中教育;有两位接受台湾高中教育、大学教育。
如果说,华人诺奖获得者的这种教育经历分布有诸多偶然,那么,不妨再看我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的教育经历,在总共12位获奖者中,只有袁隆平(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王选(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王永志(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李振声(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4位是新中国成立后培养出的大学生。
我国科学界无缘诺贝尔科学奖的原因
我国科学界无缘诺贝尔科学奖的原因总的来说我国科学界无缘诺贝尔科学奖的原因可以归结于四点:科学知识积累不够;科学研究时间不足;缺乏科学家群落;缺乏科学人才的识别和遴选机制。
关于科学知识的积累问题,,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近代科学技术远远落后于西方。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科学事业上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我国基础科学仍然与世界先进水平相距甚远,尤其是基础科学知识积累不够。
据对美国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的调查表明,科学接代的连续性乃是诺贝尔人才成功的重要因素,这就说知识的积累不仅与前人的劳动有关,而且还与两代人之间的智力接力有密切的关系。
孕育一个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至少要有三代人的知识积累方能见效。
这其中包括教育、科研环境,尤其是家庭教育的奠基作用。
“知识遗传”因素的影响,更主要地体现在他们对前辈的治学态度、研究方法以及思维习惯的潜移默化的继承上,而我国在这方面明显不足。
对中、老年两代中科院院士的抽样估测结果显示,他们出身于专业世家的平均不足30%,而其下一代继续从事高层次科学研究的则不足10%。
正所谓“君子之泽,两世而斩”。
关于科研时间问题,美国科举家人数虽然不足100万,但却是全时科学家人数。
而前苏联的科学家人数号称100多万人,但时间没全用在科研上,折合成全时科学家也只有几十万人。
据调查,我国六七十年代科学家每周工作时间为16小时,如果按全时科学家标准折算,科学家人数要减半,对科研的损害显而易见。
另一位中国学者则从中西传统文化入手,做了如下精辟的分析:西方文化向于具体性、精确性,表现为严密的逻辑思维。
而中国传统文化则多表现为直观的、类比的形象思维方式,总是用一种简约的、模糊的大而笼统的寥寥数语将自然与社会一揽子地概括进去。
前者比之后者,更利于科学创造。
中西思维方式也有明显差异。
西方科学有着良好的求异传统,他们总是刻意求新。
而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视思想的“守—”“齐—”这种大一统的思想严重地抑制了人们的创造性。
屠呦呦获奖感言感想
屠呦呦获奖感言感想篇一: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感想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感想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感想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刚刚宣布,屠呦呦与另外两名海外科学奖分享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诺贝尔奖官网消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奖金将一分为二。
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两人一同获得一半奖金,而另一半奖金将颁给屠呦呦。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打破了几个记录:中国大陆第一个自然科学领域诺奖,女科学家,土生土长未出国不会英语的科学家,未获院士的科学家,研究工作没有发表过SCI论文(国际期刊)的科学家,中医科学家,无博士学位的科学家,最高年龄当选博导的科学家,工作发表到获奖间隔最长的科学家。
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
前些年屠呦呦曾几次被提名参评院士,但均未当选,而四川大学副校长魏于全、中国农大原校长石元春、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虽然因涉嫌学术造假而屡遭检举、质疑,却依然可以做院士,好多政府高官也当上了院士。
不过,屠呦呦今天却拿到了诺贝尔医学奖!而且是我们中国的科学家第一次获奖。
可见在中国做院士可能与你的科研能力无关。
在当今的中国,杰青、长江、院士、这个计划那个计划获得者、这个级别那个级别的各类奖励获得者,其中有多少是有良心的真才实学者?一旦上靠旁门左道上了某一个台阶,成为所谓的’没有良心的专家(砖家)’就开始为’钱’(经费、灰色收入)而奋斗,利益交换、权钱交换,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而且这些学术败类一旦上台就会肆无忌惮地提拔徒子徒孙和与之臭味相投的人,生生不息……成的真了学霸甚至学匪了!当然在这样的群体中还是有一些有良知的真正专家,但他们对力量甚微,伪币驱逐良币,但愿良币能幸存一二,这才是中国学术界未来的希望。
估计屠呦呦教授这次获得诺贝尔奖后,中国科学院相关部门估计现在忙于增补她为院士了,这真是自打嘴巴。
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科研成果与社会价值
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科研成果与社会价值诺贝尔奖作为全球科学领域最高荣誉之一,被公认为对人类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的至高肯定。
获得诺贝尔奖的科研成果不仅在学术界引起了巨大的关注,也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巨大的价值。
本文将以三个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例,分析他们的科研成果及其对社会的价值。
一、医学奖的科研成果与社会价值以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卡尔·拉夫纳斯为例,他发现了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突状细胞。
树突状细胞不仅可以识别外来病原体,还能激活其他免疫细胞产生免疫应答,从而为人类认识和治疗各种免疫相关疾病提供了基础。
这一重大发现对于免疫学研究和免疫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这项科研成果的应用也产生了深远的社会价值。
例如,在癌症治疗中,科学家们通过利用树突状细胞的免疫特性,研发出了树突状细胞疫苗,用于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来对抗癌症。
这种个体化免疫治疗的方法为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对于推动肿瘤治疗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物理奖的科研成果与社会价值以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为例,他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颠覆了牛顿的经典物理观念,对物理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狭义相对论改变了人们对时间、空间和能量的认识,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构架。
广义相对论进一步拓展了狭义相对论的基础,提出了引力场概念,解释了引力的本质。
这些理论的建立和发展不仅推动了物理学领域的进步,也为现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例如,广义相对论中的黑洞概念激发了科学家们对宇宙的探索与研究,并推动了航天技术的发展。
此外,狭义相对论中的质能方程E=mc²也为核能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理论支持,对人类社会的能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三、经济学奖的科研成果与社会价值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为例,他对贫困现象的研究和对发展经济学的贡献使他获得了该奖项。
阿马蒂亚·森提出了“人本发展”理论,指出经济的发展应该以人的幸福和社会福利为核心,而非仅仅追求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冯劲松很可能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万金华的理论又使中国民间伟大实验科学家冯劲松和刘武青两人在国际上一系列重大实验发明得到完好的定量证明—冯劲松很可能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万金华的“引力场中波的守恒律”和“双螺旋双质量质能公式”理论,说明了波在引力场中,螺旋状波下可使波的受体有明显的定量的质量增大、重量加大、引力增强等效应!所以万金华的“引力场中波的守恒律”和“双螺旋双质量质能公式”理论已成功地定量地证明了任振球的“三星一线”可引起球上大地震大水灾等大灾情,也已成功地定量地证明了几十年来至今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航天器在宇航空间中所遇到的各种异力异常现象。
重要的地是,万金华不得不感谢“吴水清会长、任振球老师、陈其翔老师、陈一文老师”把我引到了《北京相对论联谊会》,在《北京相对论联谊会第四届年会》上万金华不但获得了作主题报告之一《波在引力场中有“万氏频率按引力势自然指数守恒”的“万氏频率公式”和相应的“万氏双螺旋释巨能双质量质能公式、万氏自激释能公式”》的荣誉,更有幸认识了中国民间的伟大实验发明家冯劲松和刘武青两同志(其中冯劲松同志,真有很可能会成为大陆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人,且很可能会成为全世界第一个民间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人)。
万金华得到了科学研究的大知音,万金华自私自利式高兴的是,万金华的“引力场中波的守恒律”和“双螺旋双质量质能公式”理论中所定量指出波在引力场中,螺旋状波下可使波的受体有明显的定量的质量增大、重量加大、引力增强等效应,完全对冯劲松和刘武青两人在国际上一系列重大实验发明的实验结果均能作出完美的定量证明。
冯劲松作出了《运动光子与原子核外运动电子的相互精确定量调控机理》(其向“量子论”中“测不准原理”提出了挑战)、《关于铁被永磁体磁场磁化后重量增重的实验报告》、《关于黄铜等物质温度升高后重量减轻、温度降低后重量增重的实验报告》。
在《运动光子与原子核外运动电子的相互精确定量调控机理》中,冯劲松指出:研究揭示了运动光子与原子核外运动电子的相互精确定量调控机理。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获奖理由、获奖感言、科研坎坷路、启示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新华网快讯瑞典卡罗琳医学院5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和一名日本科学家及一名爱尔兰科学家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疟疾治疗研究中取得的成就。
“情商不高”的屠呦呦为何能获诺奖?2015年10月06日文/新浪专栏观察家王石川瑞典卡洛琳斯卡医学院5日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一半授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以表彰她发现了青嵩素。
这是让全球华人为之振奋的好消息!屠呦呦获诺奖,实至名归。
四年前,她即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生命。
”当时,舆论冠之“离诺奖最近的中国女人”。
四年匆匆而过,诺奖终究没有辜负这位勤恳而卓越的科学家。
屠呦呦系首位获得诺奖科学类奖项的中国内地科学家,这一历史性突破委实值得庆祝。
欣喜之余,我们也该思考,如何才能涌现更多的“屠呦呦”?科学之途,荆棘密布。
没有无数次的失败以及愈挫愈奋,就没有屠呦呦。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仿佛屠呦呦天生与青蒿有缘,但是她一路走来,极其艰辛:一方面她临危受命,压力极大;另一方面条件艰苦,设备奇缺。
成功,在190次失败之后姗姗来迟。
据报道,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
1972年,该成果得到重视,研究人员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
马克思认为,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
”诚如此言!凭借智慧和求索,屠呦呦等人提炼出了青蒿素,但她不满足于既有成就,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药物。
应看到,屠呦呦取得杰出成就,非一人之力。
这是团队合作的产物,更与她精勤不倦、锲而不舍有关。
【中考写作指导】2024中考作文素材:屠呦呦获诺贝尔奖
【中考写作指导】2024中考作文素材: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屠呦呦获诺贝尔奖,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据悉,屠呦呦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抗疟药物研究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而获得了诺贝尔奖。
这个消息不仅让我们为中国的科学家感到自豪,也让世界上对抗疟疾的努力得到了认可和鼓舞。
那么,作为中学生,我们该如何看待屠呦呦获诺贝尔奖这一新闻呢?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科学成就,也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话题。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给我们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科学研究是一项需要长期的投入和坚持的工作。
屠呦呦在抗疟药物研究领域取得成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多年的探索与实践。
她在面对种种困难和挑战时,依然坚持不懈地探索着科学之路。
这样的精神不仅是屠呦呦本人的杰出品质,更是中国科学家们的共同特点。
这一点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榜样。
我们在学习和探索的道路上,也要保持对科学的热爱和执着,勇于面对困难,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也给我们传递了一个深刻的信息,那就是科学研究是为了造福人类。
抗疟疾药物研究的成果,可以在世界范围内挽救无数的生命。
屠呦呦的成就不仅是一种科学成就,更是一种胸怀人类的情怀。
在全球范围内,有很多科学家们都在为人类福祉做着贡献,他们的付出和成就,也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也应该树立起这样的理念,认识到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明白科学家们的成就对于人类的意义,自觉地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与造福人类结合起来。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给我们传递了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信息,那就是一个人不论是在什么领域,只要他真诚地付出,总会赢得成功。
屠呦呦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一个典型代表,她的成就在科学领域指导我们奋发向前。
她的奋斗精神在很大程度上也值得我们学习。
作为中学生,我们可能会面临很多的挑战,学习、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考验。
但只要我们保持着一颗坚定的心,勇于迎接挑战,坚持不懈地学习和探索,总会取得成功。
中国科学家为何至今与诺贝尔奖无缘
( 制 新的科 学精神 :)
西方文化倾 向于具体性 、 精确性 , 表现不严密的逻辑思维。 而中国传统文化则 多表 现为直观的 、 比的形象思维方式 , 类 总 是 用一种简约的、 模糊的、 大而笼统的寥寥数字将 自然 与社会一揽子地概括进去 前者 比之后 者, 更利于科学创造 。 中西方思 维 方式也有明显差异 。西方科学 有着 良好的 “ 求异 ” 传统 , 他们总是刻意求 新。而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视思想的 “ 守一” “ 和 齐 这种大一统的思想控制 , 严重地抑制了人们的创造性 :中国科学家与外国科学家从素质上 比 , 差距并不明显 差 距 大 的 是 他们所处的科 学土壤 与科学环境。 中庸之道的思维观在把握事物上往往采取模 棱两 可 , 可而 止的态度 缺乏 大胆 创 新 的 适
( 诺 皿尔科 学羹是科 学精神的泰中体现 四)
诺 贝尔奖的科学精神是 “ 创新一求实一献身” 三位一体的科学 意识 。 学研 究是 一种高度创造性的劳动 , 科 科研新成果是
否 具有 科 学 性 , 须 经 过 实 验 的 检验 所 以 , 贝 尔奖 的颁 发 , 必 诺 一般 都 在 科学 发 现 之 后 十几 年 , 让 科 学实 验 有 足够 的 时 间 , 为
国 人诺 见尔 奖 “ 的突 破 ” 零 :
一
、
百 年 诺 贝 尔科 学 奖 的 实 质
( ) 贝尔科 学羹是人 类原 始性创新的重要标志 一 诺 回顾历届诺贝尔奖的奖项 , 重大基础性 的理论创新 , 几乎全部获奖。 而且在 2 0世纪中 , 科技创新的大格 局也无不受到诺 贝尔奖的引导 。据不完全统计 , 9 1 18 10 9 2年期间 , 在物理 学授奖 的成果中 , 开创性成果 占 7 % ; 3 化学 奖的开刨性成果 占
诺贝尔奖获得者与中国科学家群体比较研究
诺贝尔奖获得者与中国科学家群体比较研究第二十八卷总162期2006第2期自然辩证法通讯JoURNALoFDIALECTICSOFNA TUREV o1.28,SumNo162No2,2006诺贝尔奖获得者与中国科学家群体比较研究*徐飞卜晓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哲学部,安徽合肥230Y26)摘要:本文统计综合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群体的年龄构成,学位结构,毕业院校和国籍状况等基本信患,并以此和中国科学家群体相应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试图分析杰出科学家成长以及创造世界尖端科技成就可能遵循的基本途径,从而为我国实施知识创新工程提供较为细致的参考思路.关键词:诺贝尔奖科学家群体[中图分类号]G3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0763一(2006)02—0052—08 一个时期以来,中国科学家何时能获诺贝尔奖成为热门话题,但相关讨论定性分析居多,量化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将以百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群体和中国科学家群体为研究样本,对若干重要指标作定量对比分析,以图获得较为客观的判断——中国科学家距离诺贝尔奖究竟还有多远?本文主要以(20世纪诺贝尔奖获得者辞典》…(以下简称《辞典》)为依据,参校其他相关成果,全面统计分析百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群体的基本状况,并以此同中国当代科学家群体的相关方面进行比较,以期初步评估二者之间的异同和差距,从而为若干热门话题提供进一步探讨的量化依据.一,年龄构成对比分析统计分析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获奖年龄构成,可以从一个侧面探讨科研创造力与科学家年龄关系的初步规律.根据《辞典》资料,可得表1结果:亵1l90l一20o0年诺贝尔奖获奖者获奖时平均年龄统计一览衰获奖学科物理学化学生理和医学经济学文学和平平均获奖年龄52.755.456.566.563.462.4由表可见,诺贝尔奖总的获奖年龄平均在60岁左右,但就物理学,化学,生理和医学这三项获奖者年龄而言,平均年龄不到55岁.偏重人文社科领域的三个奖项平均获奖年龄则超过64岁.从事自然科学研究,55岁前后是一个可能的显示科学成果的高峰期,人文社科领域则相对要晚1O年左右,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参考.*感谢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及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支持(985—2—201,Nc一04—0582).(收稿日期】2005年2月6日[作者简介]徐飞(1961一)男,博士,中国科技大学科技哲学部教授.卜晓勇(1973一)男,中国科技大学科技哲学部博士研究生.52需要指出的是,很多获奖者并非是在获奖的当年就做出杰出贡献的,多数人是由于先前的某项重要研究在科学领域内逐步得到广泛公认而获奖.因此,很多时候,实质的创新工作往往是几年前完成,甚至几十年前就完成的.这就提醒我们,应该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当前处于科研第一线的年轻科学家.当然,杨振宁(1929--)李政道(1926一)较为幸运,他们1956年提出"弱相互作用过程中宇称不守恒"的假设,一年后就获物理学奖,杨振宁时年28岁,李政道刚满31岁.相比之下,1959年同样年轻的基尔~t(JackS.Kiu)v.1923--)和克勒默(Herb呲K1Y~mer,l928一)参与发明了集成电路,却一直等到42年后,才获得2000年的物理学奖,此时二人均已年过七旬.这一现象除了提示我们应该关注年轻科学家的工作,同时也表明,检验一个科学成果是否优秀,不但需要专家同行和社会认可,很大程度上还需引入时间因子,即必须能够经受历史的检验.当今不少科研成果,刚刚完成就各类大奖加身,这些成果是否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呢,这还是一个严峻的问题.朱克曼(HarrietZuckerman)在《科学界的精英》一书中,就曾对1900年至1972年诺贝尔奖的获奖成果完成年代和获奖年代之间的平均间隔时间作过如下统计:表2[诺贝尔奖获奖成果完成时间与获奖时间的平均间隔一览裹单位:年学科物理学化学生理和医学综合平均间隔时间12.315.113.4'13.5表2照示:多数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取得获奖研究成果的最初并没有立即获得认可,而是平均要等待l3.5年之后,才获诺贝尔奖.综合上述两项数据分析,诺贝尔奖获得者们实际做出创造性工作的平均年龄,一般应在四,五十岁之间,这一时期,通常也是获奖者处于科研创造力的高峰时期.从统计上看,杰出科学家的创造力高峰大多在40岁左右.朱克曼也认为:"这些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完成其赢得奖金的工作平均是在将近39岁时,其中以物理学家最为年轻,平均36岁;化学家,39岁;医学及生理学方面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则为4l岁."([2],P.229)这一结论值得我们高度关注.那么,从中国科学家队伍的实际情况分析,我们距离诺贝尔奖还有多少差距呢?我们以科学出版社《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中收录的676位科学家为研究样本,进行了一个粗略估计.从大的原则上看,本传记收录的科学家涵盖了资深的中国现代科学家基本队伍,大体上属于科学院院士这样一个水平层级.具有相当权威性,应该可以反映现代中国科学家的基本特征全貌.中国现代科学家群体的年龄构成数据如表3:表3[3中国现代科学家群体年龄构成一览襄出生l86一l87一188一189一190一1910--192一193一19年代186918791889189919O91919192919391949科学家人数433210417723O91332目前年龄1O一l1O90--1O08—907一8o6O—-7O5—6o由上表可见,人选《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一书的中国科学家,75%都出生于1890--1930年之间,其中最年轻的也已七十开外,因此,如前所述,处于科学创造高峰期的科学家人数几近于零.某种程度上说,目前够格人编"中国现代科学家"的,多数已是"中国近代科学家",这些科学家为中国科学的发端曾做过重要贡献,相当一些已经过世或处于高龄,尽管这一统计不够完备,但毋庸置疑,中国现代科学家,特别是得到公认的大科学家年龄普遍老化,已经构成中国目前科技创造力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换言之,中国第一代现代科学家已基本完成其历史使命,他们将西方现代科学引入中国,并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和西方人相当的专业水平,这已经是奇迹,不应该奢望已进入晚年的这批科学家中继续出现奇迹——创造出诺贝尔奖那样的新成就.当然,个别罕见的例外不在讨论之列.上述统计也提醒我们,还有相当一批年富力强的科学家,根本没有进入人们关注的视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陆续涌现一大批青年科学家,同时大量学有所成的留学人员也陆续回国,这批青年S3科学家肩负着承前启后的历史重任,目前正陆续成为中国科学家队伍的主体.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当代科学家群体的年龄结构依然没有根本改变,尤其是,相当一批正值创造力高峰的青年科学家,一方面得到重视和支持的程度不够,另一方面,当某位青年学者在科学上刚刚有所成就,便因为工作需要,被委以重任,走上各级行政工作岗位.这一举措,从科教兴国的角度看,有利于国家的发展,但从促进中国科技深层进步来看,也是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一个两难选择.不能设想,一个终日忙于行政事务的官员科学家,依然还有问鼎诺贝尔奖的科学实力.综上所述,目前处于30岁一50岁之间的中国科学家群体,将是未来有可能做出杰出科学创造的主流群体,优化中国科学家的年龄结构,为中青年科学家提供一流的科研环境,是实施知识创新工程所面临的紧迫任务,也是推进中国科技不断进步的长久策略.年龄分析只是一个方面,为深入了解不足和差距,还有必要继续探究下去.二,学位结构对比分析现代科学的发展,已使科学活动从原来的个人爱好转变为职业化的社会活动,科学从业者必须具备相当的理论准备和技能训练,获得学位则是这一水准的客观体现.在肯定个别自学成才特例的前提之下,一般而言,科学家学位越高,往往其掌握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也越多,同时也预示着其获得创造性成果的可能性越大.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化学,生理医学,经济等四类)中博士学位人数的统计就是一个典型.裹4诺贝尔获奖者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情况统计一览裹学科物理化学生理和医学经济学获奖人数16213517246博士学位人数14312816o45相应比例88.3%94.8%93.O%97.8%由于诺贝尔文学奖与和平奖具有与上述奖项不同的特征,这两项获奖者的学位大多不高,同时和平奖有l9次授予了国际组织,也无法进行对应统计.但这些并不排斥诺贝尔奖(物理,化学,生理和医学,经济)获得者高学历的重要特征.博士学位,几乎成为获得诺贝尔奖的必要条件,在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只有6位硕士,占3.7%,化学奖中有4位是硕士,占3.0%,生理和医学奖中3位硕士,占2.0%,经济学奖中仅有一位不是博士,他是1977年获奖的英国人米德(JameEdwardMeade,1907~1995),但此人1931年先后获得过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经济学硕士学位.其他不具博士学位的获奖者中,有9位具有学士学位,还有个别具有工程文凭,医学文凭或曾在牛津,剑桥学习过,仅有一位早期获奖者没有任何学位,那是1909年物理学奖获得者,意大利人马可)~(GuglielmoMarconi,1874_1937),仅有过家庭教育,后因发明无线电报而获奖.鉴于诺贝尔奖获得者几乎90%以上都拥有博士学位,因此,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获得学位,特别是博士学位,基本上已经成为进入现代尖端科学研究领域的必要条件,这也是科学界对其才能的初步鉴别.科学社会学的优势累积理论(CumulativeAdvantageTheory)也表明,获得学位早,就有可能优先接触并获得科学研究中的有利资源,也就可能更有效地获取更高的学位乃至科研成果;相反,则可能因科学界的准入机制作用而被排斥在科学核心领域之外,以至于越来越难以获取学习,研究的资源,并最终淡出科学领域.学位准入,也是科学行业人才识别和遴选的基本机制.科学精英的产生,通常总是唯才是举,不同学位科学工作者的岗位分布,也是科学领域中分层机制作用的最终结果.根据特定的学术标准,把不同的学位授予给具有不同学习经历和水平的个人,体现了科学领域对其不同的承认度,有能力(具有高学位,显着科研成果)的人居于科学社会分层的上端,形成金字塔式的结构.这种分层制度促进了科学界精英的产生,同时也完成了人才的选拔.实践证明,这种分层制度(部分通过学位授予体现)总体上说,是有效而合理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的高学位就是这种制度的体现,同时也给予了我们醒目的参照.相比之下,我们也将《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所收录的676位科学家的学历统计如表5:54表5[】中国现代科学家学历情况一览衰学历专科以下学士硕士博士人数3316195387所占比例4.9%23-8%14.1%57.3%中国科学家群体的博士学位获得率为57.3%,而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平均博士学位获得率则高居93.5%,两者对比能给我们明确的启发.仅此一项,也可看出中国科学家群体距离诺贝尔奖的基本差距.若不考虑其他社会因素,仅以博士学位作粗略的简单估计,中国科学家群体中已有半数不太具备最基本的冲击诺贝尔奖条件,他们进入世界一流前沿科学领域的机会也大大降低.当然,不能绝对地认为,有博士学位就一定比别人强,但从统计上看,学位越高,科学研究上发展的潜力也越大,这一基本规律还是无庸置疑的.需要补充的是,这里的讨论不包括学位授予的泛滥或其他学术腐败因素的干扰.另一需要说明的问题是,上述统计并不能完全反映中国科学家学位结构的现状,57.3%的博士学位获得率也是由许多客观条件决定的.至于中国年轻一代的科学家,情况又有很多新的变化.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和1981年实施学位制度以来,我国学位工作和研究生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绩.据统计,我国博士生招生数,毕业生数和在校生数,分别由1990年的3337人,2457人和11345人,增加到2001年的32055人,12867人和85885人.特别是1998年以来,每年的研究生招生人数增长约2万人.2002年,我国招收硕士研究生15.9万人,博士研究生3.7万人.截止到2001年底,全国共授予硕士学位61.6万人,授予博士学位7.8万人.与此同时,1986--1998年期间仅中国留学生在美国获得的理工博士学位的人数就有21600人[5_,如果加上同期中国留学生在国外获得的其他博士学位数量,中国的博士毕业生规模已经相当可观.很明显,这些年轻的中国博士将成为未来中国科学家群体的一个重要来源,将直接影响未来中国科学家主力队伍的科学实力,同时也将直接制约中国人创造世界一流科学成就的规模,水平和速度.遗憾的是,上述年轻的博士学位获得者大多还处于科学研究的入门期,距离成熟的科学家还需要一个磨练的过程.因此,在国家知识创新工程中,大力培养,选拔高学历,高科学素养的科技人才,无疑应成为保持我国科学持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目前,国家持续增加研发投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以及每年硕士研究生适度扩招等等,都将会对中国在新世纪的科技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同时,越来越多的海外博士学位获得者的回国工作,也将为中国未来的科学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未来十到二十年内,如何保质保量提高中国科学家群体的博士学位获得率,就成为保持和提高中国科学竞争力的重要前提,当这一比率也达到90%以上时,我们才有较为充分的信心开始考虑普遍意义上的诺贝尔获奖问题.三,毕业学校对比分析统计分析诺贝尔获奖者毕业的大学,可以从另一方面研究获奖者的成长过程.《辞典》给出了授予获奖者学士,硕士,博士的大学资料,本文以占获奖总数67.98%的美,英,德,法四国为分析对象,选择部分着名大学统计如下:裹6美国着名大学诺贝尔奖获奖情况一览裹哥伦比亚芝加哥加利福尼亚加州理工麻省理工纽约市立大学哈佛大学大学大学大学学院学院学院获奖人数3832221716l39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威斯康星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康奈尔大学伊利诺斯大学纽约大学获奖人数131211l11010655裹7欧洲着名大学诺贝尔奖获奖情况一览裹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伦敦大学曼彻斯特大学英国获奖人数5618107大学巴黎大学巴黎一索尔本大学斯特拉堡大学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法国获奖人数19777大学柏林大学慕尼黑大学哥丁根大学慕尼黑高等技术学校德国获奖人数1615127根据上述部分大学的获奖者资料,与大学所在国家的获奖者总数对比可得表8: 裹8美英德法四圈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名校毕业生情况一览裹国家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获奖者总数63867550主要名校毕业生220915040名校生所占比例84%1O6%67%8o%由表8可见,世界上少数顶尖的研究型大学,培养出了绝大多数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读者也许会疑问,为什么英国的比例居然为106%,这是由于其他国家的获奖者中,也曾有人获得过英国着名大学的学位.大致排名世界前5位的研究型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巴黎大学)共有l67位获奖者,占获奖总人数的24%.大约70%的获奖者居然全都毕业于少数名校,这些名校的总数也不超过3O个.和世界大学的总数相比较,名校对于培养尖端科学人才的作用就显得至关重要了.事实上,少数世界名校包揽多数诺贝尔奖的状况,也是科学领域内马太效应(MatthewsEffect)的一个例证.学生进入名校学习,不但更具发展前途,而且还可获得更为优越的学习资源,包括一流的研究设施,科研传统,文化氛围,核心科学家的人际资源以及科学地域优势等,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当然就更可能获得科研成果,而这些成果及其研究方法又会成为后来者新的资源,由此构成一个优势不断累积的良性循环过程,对此,西方科学社会学已有专论,此不赘述.科学精英集中在着名大学的现象,也是现代高等教育中社会分层现象的反映,它是一流大学网罗培养科学精英制度的一种必然.现代科学体制下,要进入科学领域,首先必须经过大学的筛选.世界着名的研究型大学,大多提供了一流的学术交流场所与机制,这对跨学科的横向交流尤其重要.着名大学中的主要学科专家群体,大多是由若干核心科学家(常常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一群活跃的学者(助理教授,讲师,研究生)组成,各类参与者在学术上相对自由平等,这种学术交流的机制对于促进新的科学进步十分重要.由于上述因素,在世界一流大学中,往往可以形成拥有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学术团体,典型的如卢瑟福(SiEmestRutherford,l87l一1937)学派,玻尔(NielsHenrikDavidBohr,1885--1962)学派,费米(FermiEnrico.l9ol—l954)学派等.仅1938年获物理学奖的费米一人,就先后培养出6位获奖者:塞格雷(EmilioGinoSegre.1905--1989),钱伯林(OwenChamberlain,192o__),李政道,杨振宁,贝蒂(Uan~AlbrechtBethe,19O6_-)和布洛克(r~ixBloch,1905~1983)([2],P.141).由此可见,向世界一流大学学习,尤其是瞄准已经具有诺贝尔奖获奖传统的某些优势学科团体,向他们学习,应该也是迅速提高中国科研水平的重要途径. 作为对比,我们也来了解一下《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所收录的676位科学家在国际着名大学就学的基本状况56衰9中国现代科学家在囡际着名大学就学情况一览衰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美英德法四国留学总人数留学人数318943532552着名大学学习人数2926524214o2所占比例92%69%69%66%73%中国现代科学家的大多数都有在国际名校的求学经历,占留学总人数约73%,即使与中国现代科学家总数676相比较,也能占6o~2E右,这还不包括学成后又在这些大学进行过访问研究的部分科学家.甚至有的科学家还曾在数个名校学习,像生理学家蔡翘(1897--199o)就曾在加利福利亚大学,印第安纳大学学习心理学,哥伦比亚大学读研究生,最后于芝加哥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中国现代科学家在二十世纪的艰难条件下获得了重要成就,早期国外的名校科学教育起了重要作用.中国现代科学家大多具备海外留学的经历,也表明中国人完全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学习并掌握西方人已经发展数百年的现代自然科学.遗憾的是,自1949年开始,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基本上中断了向科学发达国家大量派遣留学生,从而导致目前国际名校毕业生出现一个大的断层,更有甚者,由于当时社会急需技术人员以及前苏联模式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国内相当一些着名的研究型大学被肢解为若干分立的学校,虽然迅速培养了一批生产技术人员,解决了当时建设的急需,但在客观上却背离了现代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宗旨,使中国大学作为科学研究中心的地位大大降低,这也是中国目前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的原因之一.尽管正在实施的"21l"工程等有了不少积极成果,但要在国内建成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或科研基地,仍有待时El.对此,应予高度重视.诚然,我们也要防止唯西方科研体制马首是瞻的一味崇洋的科研倾向,但发达国家一流大学积数百年办学而取得的成功经验,的确值得我们虚心认真学习.如果能尽可能多地借鉴来自这些学校的优秀办学经验,无疑将为中国科学全面准确地与世界接轨奠定坚实的学术基础.而直接吸引大批毕业于国际一流大学的博士学位获得者回国工作,合理配置人才梯队和科学资源,更是凝聚高水平科研团队的一个重要基本途径.既然发达国家都能采取各种手段吸引我国优秀毕业生为其所用,我们更有必要对国际名校毕业的优秀人才予以高度重视和积极引进,这也许是所有人才战略中较易奏效的一个方面.四,获奖者国籍变化的启示在诺贝尔获奖者中,美籍外裔获奖者具有以下的统计规律,其中的信息也很有启发.裹1O美圜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外裔人数一览裹学科物理化学生理医学经济获奖人数71488530外裔人数1813267比例25.4%27.1%3O.6%23.3%此表说明,以美国国籍获得诺贝尔奖者当中,外裔占有相当比例,平均超过25%.另一项统计也有类似规律,即在过去一百年间,诺贝尔科学奖得主中,有近二百人是从美国得到的最终学位(通常是哲学博士学位).这些人中在五十年代以前得诺贝尔奖的,只有25人,大约为八分之一.绝大多数是战后美国培养出来的.美国有如此多的移民科学家获奖,部分当然是如二战等政治原因,以及经济政策影响等,使大量外国科学家流入美国定居.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因素可能是:不同文化传统,学派之间的交流,大大促进了科学研究的创新发展.57一般而言,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学科总是逐渐分化,细化,形成众多领域,不同国别的科学家常常也会各自为阵,每一学科领域通常都有特定的知识传统——范式(Paradigm),正如库恩(ThomasS.Kuhn,1922~1996)所指出,在某一范式内部,科学家们共享研究资源,可以充分交流思想,方法和研究成果,但在不同的范式之间,科学家们则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这种交流.与此同时,当今科学也正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日益走上高度综合,不同国别的科学家,不同的知识传统之间若不进行必要的交流,相互汲取有益而必需的养料,就很难有大的作为.大量美籍外裔科学家的获奖,正是当代科学研究逐步走向全球化的重要体现.由此,我们也应引起注意,作为当代中国的科学家,积极接触,了解世界不同的科学思想,观点和学派,研究,学习那些与自身并列,甚至是对立的科学观点,学派,往往是引发新的科学创新的重要条件.反之,一味闭门造车,是很难做出世界一流成果的.科学家不但不能局限于所从事的学科圈子,还要对非本学科的相关科学领域也有尽可能的关注,以世界科学的眼光来研究与思考,才有可能始终保持与世界科学相当的水平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学家在自然科学领域获得诺贝尔奖前景分析
诺贝尔奖颁发至今已一个世纪,已有700多人因在科学前沿取得重大突破而获奖,据统计,平均一个国家在建国后30年就有第一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而中国,一个具有悠久文明的泱泱大国,作为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成立已经65
周年了,虽然有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等6位美籍华人获得过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但他们却始终不是中国本土科学家。
对此我们在感到遗憾的同时,更应该深入思考是什么致使中国本土科学家始终无缘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这样的现状还要持续多久,想要突破现状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中国科学家在自然科学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前景是怎样的……
在平均一个国家在建国后30年就有第一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的统计预测下,还没有一位本土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中国毫无疑问是需要诺贝尔奖的,虽然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并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教育、文化、医疗等水平唯一的科学标准,虽然中国也在近两年出现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虽然我们并不把诺贝尔奖当作科学研究的唯一目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诺贝尔奖是科学领域的最高荣誉,中国急切的需要通过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来证明自己,证明中国人也是有能力和实力来获得这项殊荣,证明中国已经具有了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诺贝尔奖从某个方面反映了一个国家基础学科的科研能力,而科研能力由一个国家的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来决定。
通过科学研究实力、科学文化氛围和科学教育实力三个因素能够间接反映获得诺贝尔的能力(即一个国家的基础科研能力)。
在科学研究实力方面,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相距甚远。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学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科学知识积累仍然不够,科技水平也与先进水平相差甚远,其中主要制约因素是经济。
剧1996年统计数据,中国科研开发经费只占GNP的0.5%,相对于发达国家,不但比例低而且绝对数量少,但是在今天,不论是做生物、物理或者化学研究,设备都是非常昂贵的,在科研设备的昂贵与科研经费的不足够产生强烈对比下,有些研究者在做研究时只能“委曲求全”,在科研经费的前提下选择那些价格便宜的设备,但是却有设备落后数据准确度低的问题,在一定程序上大大抑制了中国科研实力的增长。
但是在些年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国家对科学研究的重视,科研经费的
投入逐步加大,科学家的薪金也大幅度增长,这对科学家而言无疑是一股大大的促进,也是政府对科研事业一股无声的支持。
就拿我们身边的例子,现在实验室让学生做研究时,如果有需要会选择从国外购进一天好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机器设备,以便学生在做实验时能够获得最精确的数据,致使后续的实验和研究能够顺利完成。
这在过去是完全不敢想的,但是在今天它却是真真实实存在的,由此可知政府对于科研经费和科研事业的大力支持,而我也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科研能力提高具有良好的前景,赶上先进水平指日可待。
在科学文化氛围方面,我国的科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儒家文化的抵制,致使科研进步缓慢。
儒家文化倡导中庸之道,十分重视思想的“守一”和“齐一”,厚古薄今、安于现状、跟随大流等意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然而真理往往又总是在少数人手上的,但是儒家文化的中庸之道培养起中国人的随大流意识,致使中国人不太允许标新立异,这使得真理的发现和奉行更困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真理的发展、科技的进步。
杨振宁教授在讲到中国本土为什么还没有人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明确指出:“中庸之道对于科学发展不是最好的,中国为何没有得出欧几里德的集合定律,在于它所揭示的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科学精神与中国倡导中庸、不太允许标新立异的文化传统相背离,这种文化机制不利于培养标新立异的科技人才。
”
那么在现如今呢,在发现这个问题后,中国在科技文化氛围方面也是做了一定的改进的,就我所看,现在的学校并没有那么推崇中庸之道,反倒是很支持学生有求知欲和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这一点在大学中尤其体现,大学里的老师都很支持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问题,对于有争论的问题采取科学的手段去解决它,而不仅仅是儒家文化中的“真理属于多数人”。
老师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共同探讨问题,这就致使我们学生对真理的探索精神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培养,而大学生又是将来社会的中坚力量,这样的做法无疑是间接提高了整个中国人民对于真理的求知探索精神,对于创建积极的科技文化氛围有促进作用。
国家每年也在举行各种科技竞赛,其中大部分是针对青少年,鼓励青少年细心观察生活,积极创新,学好科学技能,这也是从青少年抓起,创建良好的科技文化氛围。
那么在科学教育实力方面,我国很大的问题就是教育体制的缺陷。
对于这个
说法,我们做学生的深有体会。
中国的教育从幼儿教育到大学教育一直是认知性教育。
以接受大量的知识为基础,而考核的标准是知识面是否宽广,缺乏启发性的教育。
很多研究认为,不管是过去的八股文还是现在的应试教育,都是对创新精神的一种扼杀,读书阶段认知性、填鸭性的教育,致使学生都成了考试的机器,却缺乏了自主思考、创因的能力;而诺贝尔奖最大的要求就是创新性,无疑在这一点上我们与诺奖背道而驰了,这也是中国过去一直没有拿到诺贝尔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然而在今天,虽然人们知道中国的教育体制存在很大的问题,但是就中国目前的国情来说,要想一下子就改善目前的教育体制根本不可能,但是国家、政府、人民也在默默为改善教育体制而努力,于是近些年素质教育一再被提起,全面发展也在全面倡导,一年又一年的两会都在讨论高考改革、教育改革的问题,这都是在改善现存的有缺陷的教育体制,但是中国自八股文来,应试教育已经实行来几千年,毒瘤已深,剜除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但一年又一年的教育改革让我们看到了国家政府对于科学教育的重视和改革的决心,我相信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中国人的创新性一定会有所提高,中国也会在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由上所述,中国近几年在科学研究实力增强、科学文化氛围创建和科学教育实力提高三个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科学技术的重视显而易见,这也是深刻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刻体现。
然而中国政府这几年对科研的大力投入,是促进科研研究实力的增强;举办各种科技比赛以及倡导学生求知探索,是推进科学文化的创建;实行各种教育制度改革以及广泛讨论,是推行科学教育的实施……这些都是近几年中国在诺贝尔奖路上所做的努力,这些我们都是看得见的,也应该给予一定的肯定。
那么中国科学家在自然科学领域离“诺贝尔奖”究竟有多远呢?杨振宁教授曾说过:加入经济增长快,还不止一个中国人会获“诺贝尔奖”。
这一点我不反对,毕竟经济实力是制约中国科学家在自然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一个很大的因素,中国的经济上去了,科研投入跟上了,中国科学家在自然领域获得成就自然就更容易,获得诺贝尔奖的机会自然就大了。
而且照目前的情况看来,中国顺利渡过了2008年经济危机,并且近几年GDP增长迅速,逐步赶超经济强国,经济正在蓬勃发展;并且专家认为中国在高能物理、生物科技等领域都具有问鼎诺
奖的水平,那么中国科学家在自然科学领域获得“诺贝尔奖”就指日可待了。
只是,在我看来,如果中国能在重视科研加大投入的同时,加大教育体制的改革,从教育层面提高对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就是从根本上提高了中国科学研究的起点,也从根本上拉进了中国科学家和“诺贝尔奖”的距离,中国科学家在自然科学领域获得“诺贝尔奖”更加指日可待。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期盼。
从整体看来,中国科学家在自然科学领域获得“诺贝尔奖”是具有很光明的前景的,让我们一起静待第一个自然领域“诺贝尔奖”的诞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