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三次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地中国人
吴有训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龙源期刊网 吴有训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作者:来源:《科学大观园》2019年第09期吴有训,出生于江西省高安县,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
后任该大学物理研究室助手和讲师。
与康普顿合作对康普顿效应进行系统研究。
1924年与康普顿一起发表论文《钼的Ka射线被轻元素散射的波长》,1926年秋回国,1945年10月任中央大学校长。
1950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長。
1958年当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1977年逝世于北京。
吴有训于1897年 4月 26日出生在江西高安石溪村,7岁时他入家塾学习。
1912年这个农家子弟先到县城又到省城度过了他的中学时代,1916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1921年考取官费留美资格,赴美入芝加哥大学物理系学习,师从著名物理学家康普顿教授。
康普顿通过研究 X射线经过石墨等物质时发生散射后的光谱组成,提出了X射线量子散射理论,即康普顿效应。
但康普顿只进行了石墨等少量实验,验证尚不够充分,对这一理论的普遍性缺乏可靠的说服力。
吴有训接受了验证康普顿效应的课题,夜以继日埋头于实验室里,进行艰苦的实验和严格的计算、分析、整理,终于获得了15种元素散射X线的光谱图。
他的实验不管是在精细度还是在可靠性方面都无可挑剔,形成了对康普顿效应广泛适用性的强有力证明,引起科学界的关注。
康普顿效应很快为物理学家们所接受,1927年康普顿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吴有训的工作也得到了物理学界的重视,他的名字随之而闻名中外。
1925年吴有训以“康普顿效应”为题完成了博士论文。
取得博士学位后,康普顿盛情邀请他继续留在实验室工作,但他毅然决定回到魂牵梦绕的祖国,为改变祖国的落后面貌贡献力量。
1928年,吴有训被聘为清华物理系教授,先后任系主任、理学院院长,与清华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注重为学生打好基础,强调“本系自最浅至最深之课程,均注重于解决问题及实验工作,力矫现实高调及虚空之弊”。
虽然已是知名的科学家,但他亲自讲授《普通物理学》等基础课程。
莫言及其作品简介
创作特色
创作者要有天马行空的狂气和 雄气。无论在创作思想上,还 是在艺术风格上,都必须有点 邪劲。——莫言
作品解读
《红高粱》
作品解读
内容简介 叙述视角 作品意义
《红高粱》
谢谢
创作的 三个阶段
第三阶段是1987之后,以《红蝗》的发表 为标志:《檀香刑》 《丰乳肥臀》 《酒 国》 《蛙》等 特色:在成功的煊赫中放松了节制,那 些曾经受着艺术规则约束的感觉描写, 在作品中变成了一种铺展和宣泄,创作 不再是一个精心采撷和酿造的过程,而 变成了对艺术材料与非艺术材料的兼收 并蓄;感觉描写被大量抛洒,艺术想象 信马由缰。
1997年 以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夺得中国 有史以来最高额的“大家文学奖”,获得 高达十万元人民币的奖金 2000年 《红高粱家族》获亚洲周刊选为20 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2001年 《檀香刑》获台湾联合报读书人年 度文学类最佳书奖。 2003年 《檀香刑》获第1届鼎钧双年文学 奖。 2005年 再次失手于茅盾文学奖。《四十一 炮》获第2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 成就奖。获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 位。 2006年 出版第一部章回小说《生死疲劳》 获颂福冈亚洲文化大奖。 2008年 《生死疲劳》获第2届红楼梦奖首 奖。长篇小说《四拾一炮》入围第7届茅 盾文学奖最终入围作品。 2011年8月,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蛙》获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诺贝尔委员会给其的颁奖词为: 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 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 一起”。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2012 was awarded to Mo Yan "who with hallucinatory realism merges folk tales, history and the contemporary"
浙大荣耀
浙大荣耀1945年,英国《自然杂志》(Nature Magazine)刊登了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李约瑟的一篇文章:“在重庆和贵阳之间叫遵义的小城里,可以找到浙江大学;那是中国最好的四所学校之一……”关于另外三所大学,据说,有两个版本,一说是被李约瑟分别称为“东方剑桥”的浙江大学加上被称为“东方牛津”的西南联大的三所大学——青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
另一个版本是说战时的前两所大学加上中央大学和交通大学。
战时的这两所大学之所以被李约瑟称为“东方剑桥”和“东方牛津”,根据现有的资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流的大学校长,强大的教授阵容,相对较好的教育资源。
从校长看在中国,大学校长的作用远较西方各国重要,甚至决定了一个大学的兴衰成败。
北大蔡元培开创“兼容并包”学风经蒋梦麟等发扬后蔚然成风,青华校长梅贻琦的“大师大楼”的办学理念,严谨厚实的学风得以传承……。
战时青华、北大、南开在昆明合办,成立了西南联合大学,并由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组成的校务委员会主持校务,融合了清华“严谨求实”,北大“民主自由”、南开“活泼创新”、弘扬三校科学与民主的优良传统,一时间西南联大气象万新;并且三校校长都为一代教育名家,作为校务主席的梅贻琦更是公正无私、宽容待人,博得全校上下一致好评。
竺可桢出长浙大真可谓一时之选。
1936年浙大爆发驱郭(任远)运动,当时蒋介石看保不住郭,遂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一位学养、资历、才能都深孚众望且能安定学运的校长。
与联大的三位校长相比,竺可桢不仅是哈佛大学气象学博士,并且是一直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是四位校长中唯一的一位。
他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早年在美国就是中国科学社的领袖之一,回国后从教授到系主任,领导创建新兴学科,主持创办中国的气象科学事业。
是教育家更是科学家,为人为学堪称师表。
从教授阵容看竺可桢说:“一个大学学风的优劣,全视教授人选为转移。
”三校联合的西南联合大学教授阵容强大。
60年代中国三次拒绝诺贝尔奖
60年代中国三次拒绝诺贝尔奖:资产阶级的奖不要来源:搜狐社区收藏时间:07-11-26 13:22 跟帖:0条杨振宁三次向中国领导人提议:为胰岛素工作提名诺贝尔奖第一次:周恩来委婉拒绝第二次:江青说:“资产阶级的奖金,我们不要!”第三次:邓小平、聂荣臻、周培源等非常重视1966年12月24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我国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胰岛素》。
这项成果一直是中国科学界的骄傲,它像“两弹一星”一样,证明了中国人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仍可在尖端科研领域与西方发达国家一决高下,甚至做出世界一流的成果。
许多人认为,这一次中国人与诺贝尔奖距离最近,简直可以用“擦肩而过”来形容。
对于未能获奖的原因,有各种各样的猜测。
弹指之间,40个年头过去了。
回眸当初,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渐渐浮出水面,一些以讹传讹的“事实”也开始得到澄清。
在国家科委的撮合下,1963年下半年,北京大学化学系和中科院有机所、生化所又开始重新酝酿合作。
为了避免上次的教训,他们约定:“不搞‘上海’的胰岛素,不搞‘北京’的胰岛素,不搞这个单位的胰岛素,不搞那个单位的胰岛素,不搞‘你的’胰岛素,不搞‘我的’胰岛素,联合起来,一心一意搞出‘中国’的胰岛素。
”1964年年初,在邢其毅教授的带领下,北京大学化学系的陆德培、李崇熙、施溥涛、季爱雪和叶蕴华等五位教师(后来又增添了研究生汤卡罗)奔赴上海,开始和有机所的汪猷、徐杰诚、张伟君、陈玲玲、钱瑞卿等不分彼此的协作。
他们共同负责胰岛素A链的合成。
而生化所方面,在钮经义、龚岳亭等人继续合成胰岛素B链的同时,拆、合小组仍在为提高重组活性而努力。
他们于1964年8月、1965年5月先后拿到了B链和A链。
1965年年中,当A链积累到100毫克(此时B链已积累到了5克)时,杜雨苍等人开始做全合成实验。
出人意料的是,注射了合成产物的小白鼠并没有因惊厥反应而跳起来。
对所剩不多的A链视如生命的有机所所长汪猷拒绝再提供A链,认为不是B链就是杜雨苍的结合方法有问题。
中国人的诺贝尔文学情结高三作文1000字
中国人的诺贝尔文学情结高三作文1000字1909年,身为炸药发明者的诺贝尔,在北欧五国瑞典设立了诺贝尔文学奖。
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奖项长久竟可以如此长久的存在。
自它设立以来,它强烈地牵动着每一位酷爱的人的心,更为牵动着远在千里之外的魂魄中国人的心。
但令人遗憾的是,夺得中国竟没有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从该奖设立到现在,已经整整100年了,在这100年中,有着悠久文学历史的中国,有着璀璨的中国竟无一人获此殊荣,难道中国就算没有优秀的文学作品?实际上,中国作家也曾多次被提名,但由于种种原因,与该奖擦肩而过。
鲁迅先生曾被瑞典历史学家斯文·赫定看好,并在1927年被提名,但被他谢绝了,林语堂也曾四次被提名,但都落选了。
1968年,老舍先生凭借自己卓越的文学成就获得诺贝尔提名并入围。
在五位侯选人中,老舍先生高居榜首。
这无疑给垂头丧气的中国人一丝的生气,老舍先生也成成为最有希望摘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但天不随人愿,那时的老舍先生已经尽管与世长辞,不在人世了。
瑞典文学院只好把该奖授予南国了另一位东方作家,日本的川端康成。
老舍先生的中国逝世又一次使中国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万分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亚洲地区没有人获奖?为什么瑞典文学院不给中国人发奖?对此,许多专家并作了认真的分析,大多数专家认为中国作家未能获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语言。
全球有一百多个国家,这一百多个国家又有一百多种语言,每个国家的语言都各有千秋,在这一百多种语言中,中国的语言无疑是政治史欧美最悠久,最具魅力,最难懂,最复杂的。
而在诺贝尔文学奖的18位评选院士中,仅在1913年出现了一位懂汉语的评选委员马悦然,在这之前,评选教授中没有一个懂汉语,而评选委员们所看到中国作家的作品,无非是那些被翻译的面目全非的译文,在这些译本中,作品本身所包含的作品汉语口语魅力不知被打了多少折扣。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一个不懂得中文,更说不上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人,怎么能够充分欣赏和体会作品本身的魅力较多和其内涵呢?也有人认为,中国作家未获奖与作者本身有亚洲莫大的关系。
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是谁
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是谁?她为什么饱受争议?瑞典卡罗琳医学院5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从中医古籍里得到启发,通过对提取方法的改进,首先发现中药青蒿的提取物有高效抑制疟原虫的成分,她的发现,在抗疟疾新药青蒿素的开发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由于这一发现在全球范围内挽救了数以百万人的生命,屠呦呦今年获得医学科学领域重要的大奖——拉斯克奖。
简介:屠呦呦,出生于1930年,药学家。
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取得显著成绩,带领课题组人员发现和研制了新型抗疟疾药青蒿素。
2011年9月获得拉斯克奖的临床医学研究奖。
言论:“在青蒿素发现的过程中,古代文献在研究的最关键时刻给予我灵感。
我相信,努力开发传统医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
”文/苌清2011年9月23日,纽约。
本年度拉斯克奖颁奖典礼被安排在一个酒会上举行,在这个轻松的西式社交场合,屠呦呦的些许拘谨看起来反而别有风度。
捧起奖杯,面带微笑地让记者拍照,然后照着讲稿发表获奖感言,“在青蒿素发现的过程中,古代文献在研究的最关键时刻给予我灵感。
”这位80岁的女科学家声音清脆,带着浓浓的江浙口音,“我相信,努力开发传统医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
”从1600多年前的中医古籍里得到启发,屠呦呦最初的发现,让青蒿素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线抗疟药,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拉斯克基金会为此奖励她25万美元的奖金。
沉默作为一个有66年历史的科学大奖,拉斯克奖在中国并没有太大的名声。
然而,“诺贝尔奖的风向标”这个说法却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
不难理解,在拉斯克奖颁奖之后,屠呦呦的名字在中国很快就广为人知,人们都对这个“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人”充满期待。
再后来,她又被形容为“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的中国人”。
屠呦呦对自己的突然出名似乎做好了准备,她对公众随之而来的强烈关注保持着超乎寻常的顽强抵抗。
在纽约领奖之后,她一直坚持对媒体一言不发,唯一的一次露面,是11月15日在她所在单位举办的“2011年科技工作大会”上。
“中国诺贝尔奖”得主闵恩泽
“中国诺贝尔奖”得主闵恩泽作者:岳岳来源:《中华儿女》2008年第06期国家最高科技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国石化科技奖、中国催化成就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奖、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众多的荣誉背后是同一个泰斗级人物闵恩泽。
2008年1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站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领奖台上,满头银丝的耄耋院士闵恩泽面带微笑,平静而泰然:“把自己的一生与国家的建设、人民的需要结合,是我最大的幸福。
”从一片空白突破催化剂的国际封锁1955年10月,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学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后并工作4年的闵恩泽冲破道道封锁回到了阔别8年的祖国,被分配到当时正在筹建的北京石油炼制研究所。
“那时候各方面条件都很艰苦,实验室是向当时的北京石油学院借的几间平房。
”闵恩泽回忆说。
更棘手的问题是,国内没有现成可循的技术资料。
但是,他满怀信心地组织大家制订建组规划,设计实施方案。
仅仅几个月,就建立起一个初具规模的中型试验装置。
经过几年艰苦的努力,闵恩泽和他的助手们在大连石油研究所等兄弟单位的配合下,研制成功了石油炼制催化剂,并陆续投入工业生产。
1959年,苏联援建的我国现代化100万吨/年兰州炼油厂投产,其中有一套移动床催化裂化装置是核心,它把重油二次转化为航空汽油。
所用的移动床小球裂化催化剂一直从前苏联进口。
60年代初,中苏关系、紧张后,苏联开始以次品供应。
“1960年开始,苏联逐步减少以至最后停止了对我国的催化剂供应,当时库存的催化剂,只能维持一年,直接威胁到我国航空汽油的生产,形势十分严峻。
”石油工业部的老部长余秋里在回忆录中写道,“我把研制催化剂的重担,交给了石油科学研究院从美国回来不久的’闵恩泽同志……”当时,石油部高瞻远瞩,决定建设一个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生产厂,并组织会战,闵恩泽被任命为技术负责人。
他临危受命,全身心投入其中,立即组织专题组开展催化剂的研究和开发。
2023最新-诺贝尔奖莫言颁奖词【最新8篇】
诺贝尔奖莫言颁奖词【最新8篇】莫言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演讲篇一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生,祖籍山东高密,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他自1980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20xx年,莫言的《红高粱》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20xx年《檀香刑》全票入围茅盾文学奖初选。
20xx年莫言荣获茅盾文学奖。
20xx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2月6日,莫言获颁授澳门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20xx年10月30日,中国首家培养网络文学原创作者的公益性大学“网络文学大学”开学,莫言担任该校的名誉校长。
莫言获得诺贝尔奖的现实意义篇二莫言获得诺贝尔奖的现实意义北京时间10月11日晚上7点,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
莫言因此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陆本土作家。
莫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否认拿作品《蛙》向诺贝尔奖献媚的说法,至于获奖后的打算,莫言说:“只希望尽快从喧嚣热闹中摆脱出来,大家都该干嘛干嘛去。
”莫言获20诺贝尔文学奖,这一消息不亚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让国人感到无比的振奋和自豪。
应该说,诺贝尔文学奖是中国文学界的一个梦想,也是全体中国人的梦想。
作为拥有经典作品无数的文化大国,不乏经典名着,但惟独没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这成为国人的遗憾。
应该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直是国人心中的梦想。
多年来,我们一直渴望出现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也有很多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如林语堂、赛珍珠、巴金、艾青、钱钟书、沈从文、李敖、王蒙等,但是,诺贝尔文学奖一次次与中国作家擦肩而过。
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准备把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茅盾,但因为茅盾不幸已经逝世,因此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改授予日本作家川端康成。
中国作家一次次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更加剧了国人的诺贝尔文学奖情结。
青年王淦昌两次错过诺奖
青年王淦昌两次错过诺奖作者:来源:《文萃报·周五版》2018年第10期错过发现中子1930年秋天,柏林迎来了一位风华正茂、才华横溢的中国青年——王淦昌。
王淦昌到柏林大学后,迎接他的是一位杰出的导师——著名的女物理学家、柏林大学第一位女教授迈特纳。
爱因斯坦评价她是“天赋高于居里夫人的‘我们的居里夫人’”。
王淦昌是她唯一的中国留学生。
当时,德国物理学家玻特与他的学生贝克在用钋所放出的α(阿尔法)粒子轰击轻元素硼和铍的实验,发现有一种穿透能力极强的贯穿辐射放出来,这射线能穿透10厘米厚的铅板而自身的强度却减弱得很少。
玻特师生俩认为这可能是一种波长极短的电磁波——γ(伽马)射线。
自从发现质子后,科学家们纷纷开始向剖析质子组成的方向研究,以争取新的发现。
著名的居里夫妇用他们强大的α射线源研究玻特首先发现的奇异射线,用电离室测量射线的强度,以石蜡做屏蔽层,放置在铍源与测量装置之间进行观察,结果发现计数器的数字大大增加。
但遗憾的是居里夫妇没有考虑辐射能量极大的现象包含着另一种新的特殊物质,简单地解释为那只是γ的辐射效应。
就在居里夫妇把一项重大发现束之高阁时,王淦昌则特别地关注着玻特师生俩的那根神秘的射线以及他们没有能解释得清楚的未知结果……“最近我听了科斯特斯教授关于玻特先生的有关γ辐射具有那么强大的穿透力的介绍。
我非常怀疑……”王淦昌大胆向导师陈述道,“我以为实验用的是电离探测器,那样不会有什么奇迹出现,如果改用云室作探测器,然后对玻特教授的实验进行不断地重复实验,结果可能大不一样。
”“不可能,这将是个永远徒劳的实验。
”王淦昌认定玻特的实验坏就坏在探测器是计数器上,如果改用云室做实验,定会弄清那种硬辐射的性质的。
“我还是想着云室可能解决玻特教授未解释清楚的问题,所以能否请允许我借用一下我的师兄菲利普先生的云室对玻特教授的实验进行重新研究?”“我們还有很多课题需要研究,玻特先生的事还是让别人去完成吧。
10位诺贝尔奖华人获得者简介
諾貝爾獎章(AFP PHOTO )諾貝爾獎(Nobel Prize)是根據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所設立的獎項。
他於1895年11月27日在法國巴黎的瑞典-挪威人俱樂部上立下遺囑,用其遺產中的920萬美元成立一個基金會,將基金所產生的利息每年獎給在前一年中為人類作出傑出貢獻的人,以表彰那些對社會做出卓越貢獻,或做出傑出研究、發明以及實驗的人士。
諾貝爾獎分為6個獎項:物理學獎、化學獎、醫學獎、文學獎、和平獎、經濟學獎。
到目前為止,有10位華裔諾貝爾獎獲得者,按獲獎時間排序,他們是:屠呦呦成为第一个获得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也是继莫言之后的第二位中国籍诺贝尔奖获得者。
那么,咱们来梳理一下,到底哪些既是“华人”、又是“中国人”得过诺贝尔奖。
一、杨振宁美籍华人生于中国安徽合肥,父亲杨武之是芝加哥大学的数学博士,1942年毕业于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1944年在北平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
1945年考取公费留学赴美,就读于芝加哥大学,1948年取得博士学位。
1949年,杨振宁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并开始同李政道进行了一段长达十多年的科研合作。
他与李政道提出了宇称不守恒理论,并与他共同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是最早的华人诺贝尔奖得主。
二、李政道美籍华裔物理学家Tsung-Dao Lee(1926年11月25日—),汉族,出生于中国上海,祖籍江苏苏州。
1946年,20岁的李政道到美国留学,被誉为「神童博士」。
1957年,他31岁时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们的这项发现,由吴健雄的实验证实。
李政道和杨振宁是最早获诺贝尔奖的华人。
三、钱永健美籍华裔生物化学家汉族,1952年生于美国纽约,祖籍浙江杭州,是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堂侄。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四、李远哲诺贝尔化学奖寄生虫病千百年来始终困扰着人类,并一直是全球重大医疗健康问题之一。
三位中国科学家与诺贝尔物理奖的擦肩而过详解
发表于《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8年11期三位中国科学家与诺贝尔物理奖的擦肩而过河北省内丘中学侯建敏1895年11月27日,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在巴黎写下了薄薄的一页纸。
他逝世以后,他的家人在整理遗物时才发现了这页纸,也就是这页纸上的短短几十行字,成就了如今在全球享有盛名的奖项——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从1901年颁发第一届以来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有占全世界1/5的人口,至今没有一位大陆的科学家获此殊荣。
难道我们中国人真的不行?不是的。
其实在中国科学史上,单在物理学方面就曾有过三位物理学家作出了达到“诺贝尔物理奖”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
遗憾的是,因种种原因都与诺贝尔物理奖擦肩而过,最后却失之交臂。
这三位物理学家分别是吴有训、赵忠尧、王淦昌。
1、吴有训的伯乐难求吴有训(字正之)(1897~1977),江西高安人,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教育家。
1920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南京大学的前身)。
1922年1月进入芝加哥大学深造。
正好在这两年,康普顿以访问学者身份在芝加哥大学从事研究和教学,吴有训就随康普顿从事物理学的学习和研究。
1923年,他正式成为芝加哥大学教授,吴有训也正式成为他的研究生。
所以几乎从一开始,吴有训就和康普顿一起进行 X射线问题的研究。
1922年康普顿在研究X射线量子散射时他发现:当用单色X射线作射线源,对一些较轻的元素(如碳)进行散射实验时,经元素散射后的X射线的波长发生了一些微小的变化,从经典物理学的角度看,这完全是一种异常现象。
康普顿把这种现象以他的名字命名为“康普顿效应”。
康普顿对异常现象选择了量子论式的解释,这就是他著名的X射线量子散射理论。
但这个发现当时并没有立即获得物理学界的广泛承认,一方面是因为这种效应与经典理论有很大的冲突,另一方面是康普顿所获得的实验证据还不充分,使相当多的物理学家不敢贸然相信,大家基本上采取了一种感兴趣的观望态度,都在等待着进一步的实验事实。
那些错过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1907年,受过良好教育的物理学家利塞·迈特纳开始与德国化学家奥托·亨合作进行研究。
他们一起合作了30年,直到1938年,因为迈特纳是奥地利犹太人而被当时的纳粹德国驱逐出境。
之后迈特纳移居到了瑞典,仍然通过邮件和亨继续合作。
她的自传和两位科学家来往的邮件显示,是迈特纳指导亨实验,并且最终发现了核子分裂。
但是,亨独自公开了这项发现,并没有提及迈特纳的贡献。
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迈特纳表示可以理解亨的这一行为。
历史学家称,亨原本是想等政治形势安全后,把荣誉还给迈特纳的。
但他最后独吞了荣誉,声称核子分裂是他一个人的发现。
由此亨获得了194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而迈特纳曾多次被提名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最终都遗憾地错过了。
美国物理学会首席科学家菲利普·舍韦表示,至今绝大多数物理学家都认为迈特纳的诺贝尔奖是被亨抢走的。
在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奥斯瓦尔德·艾弗里多次获得诺贝尔奖提名。
起初,艾弗里由于对抗原的研文敬文众所周知,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奖项,分设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类别,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前一年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
由于诺贝尔奖在国际上的声誉,它也成为个人荣誉的重要体现。
自1901年颁奖以来,已有许多科学家和杰出人士获此殊荣,人类也因这些获奖者的贡献而更好地快速向前发展。
不过遗憾的是,也有一些人由于种种原因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发现核子分裂,却与1944年诺贝尔化学奖擦肩而过提出遗传物质是核酸,而非蛋白质,但并没有因此而获得诺贝尔奖奥斯瓦尔德·艾弗里利塞·迈特纳. All Rights Reserved.究工作而获提名,后来因为对DNA 的研究被提名。
但是,有一位评审委员近乎固执地认为,遗传物质存在于蛋白质中,DNA 只是遗传物质赖以存在的框架而已,所以一直没有把奖项颁发给艾弗里。
中国人的诺贝尔之梦(高二优秀精选作文)
中国人的诺贝尔之梦(高二优秀精选作文)对于中国这一泱泱大国来说,与诺贝尔奖无缘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一代代人的努力,一年年的期待,一次次的失望……诺贝尔奖到底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中国人的诺贝尔之梦何时才能成真?谈到诺贝尔奖,我们自然会想起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
应该说诺贝尔奖是创新者的最高荣誉。
那么,曾经有过四大发明的中国,为何在创新之路上走得如此艰难?且不论历史的原因,就社会现状来看,中国确实在科技创新方面比发达国家慢了半拍。
“火箭之父”钱学森曾指出:“中国大学还没有一所能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都是在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
”如果一个民族仅仅是在别人的身后摸索前进,怎么能够取得真正的进步?中国的教育体制实在不敢恭维。
在中国乃至整个亚洲,都一味把成绩作为最高标准,活生生地扼杀了最纯真的创造力,怎能不为之遗憾?如果不最大限度地开发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那么这种教育就是失败的教育。
我们对此应该有深刻的反思,中国教育到底怎么了?在东西方经济文化的差异下,不同国家搞科研的初衷大相径庭。
亚洲国家在过去的动荡中穷怕了,经济发展就是其最高使命。
因此,科学技术也蒙上商业的色彩,背负了促进经济发展的重任。
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下,我们的科学能走到哪一步呢?在我们为科技发展感到疲惫不堪时,美英等国却以“玩转科学”的态度轻松地拓宽科学领域,引领世界潮流。
在他们的思想中,一个国家如想科技发达,这个国家的子民必须从心底里热爱科学。
鲜明的对比,主动与被动之间,我们该何去何从?创新能力目前是中国的一大硬伤,我们正在努力,但诺贝尔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该如何消弭?中国是拥有五千年璀璨文化的文明古国,按理说,单凭唐诗、宋词、古典小说就该拿奖拿到手软,可是为什么结果却与理想背道而驰呢?显然,文化的差异不可避免地成为“罪魁祸首”。
当意境深远、耐人寻味的诗歌翻译成一个个英文单词,就变成了一两句普通到极致的“俗话”;当经典名着《西游记》被译成英文,默念英文紧箍咒的唐僧,唱着英文歌的杏花仙子,这场面岂不成一出喜剧?西方人无法深刻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可诺贝尔奖偏偏又是西方人设立的,中国人的追梦之路可谓坎坷重重。
两弹城定位分析
两弹城定位分析中国“两弹城”即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部旧址,位于梓潼县城南,曾经是我国核武器研发的重要基地。
现在是“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教育基地”、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国“两弹城”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城南长卿镇,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部旧址,建于上世纪60年代后期,占地1000余亩,曾今是我国核武器研发的重要基地,我国总共进行的45次核试验中,有22次在这里完成。
中国“两弹城”是“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摇篮,邓稼先、于敏、王淦昌、朱光亚、陈能宽等9位“两弹一星”元勋、16位院士、2万余名科研工作者当年在梓潼“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在“两弹一星”事业的艰辛历程中留下无数红色事迹。
如今,“两弹城”已完成了历史使命,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2013年对外开放以来,共接待中外游客500余万人次,接待游客团队近5000余场。
先后被授予“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教育基地”、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社科普及教育基地”等多项称号。
20世纪60年代,面对日趋紧张的国际形势,中央决定开展大规模的三线建设。
1969年底,依照“靠山、隐蔽、进洞”的三线建设精神,中国核武器研制从青海迁至梓潼长卿山下。
这就是现在的中国“两弹城”。
中国“两弹城”现存修建于60年代中期的建筑物167栋,有保留完整、弥足珍贵的大礼堂、办公楼、档案馆、模型厅、情报中心、邓稼先旧居、“小白宫”、将军楼和800余米的防空战备洞等建筑及大批具有历史特性的宣传标语,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国防科学家的题词石碑70余块。
中国“两弹城”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被列入全国100大文物新发现之列,是全国唯一、不可复制的红色旅游文化资源。
2013年,梓潼县委县政府加大对基地的保护与开发,先后投资4000余万元,新建成“两馆一通道”,使基地建设上档升级。
目前,陈列馆设施完善、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已成为集瞻仰纪念、保密教育、怀旧体验、红色旅游、拓展训练、会议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谢旭明 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的中国医生
谢旭明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的中国医生【发表评论】发布时间:2010-07-05来源:中国发明与专利分享到:1摘要:浙江科技医学细胞学研究所所长、原中国骨伤研究所杭州骨伤治疗中心主任、现杭州旭明骨科医院院长谢旭明,历经33年研究发现一种天然细胞生长调控因子,能治疗脑萎缩、瘫痪、骨坏死、肝硬化、帕金森症和肿瘤等,并且将这种因子广泛应用,创造了世界医学上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相关技术动态:谢旭明骨伤治疗中心诺贝尔奖浙江科技医学细胞学研究所所长、原中国骨伤研究所杭州骨伤治疗中心主任、现杭州旭明骨科医院院长谢旭明,历经33年研究发现一种天然细胞生长调控因子,能治疗脑萎缩、瘫痪、骨坏死、肝硬化、帕金森症和肿瘤等,并且将这种因子广泛应用,创造了世界医学上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鉴于此,谢旭明不但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而且作为世界医学界的一颗星秀,其成果与诺贝尔医学奖曾擦肩而过。
带着这份遗憾,谢旭明更加勤奋,精益求精继续拓展着他那不为人所熟知的领域,以民为本,为国谋福。
忆往昔岁月,20世纪50年代的谢旭明和许多人一样,经历了一段难忘的艰苦岁月。
苦难的童年生活,谢旭明看到同乡,尤其是靠天吃饭的农民,因疾病而束手无措,因小病得不到治愈而离开了人世。
身边一个个生命,就这般无声无息黯然离去。
心如刀绞的谢旭明,多少次回眸,默叹生命的无奈。
他暗自立下成为医生的志向,开始寒窗苦读。
穷则思变,生活的艰苦,让他自小就养成了刻骨、勤奋、好学的品质。
从小学到中学,学习成绩十分优异,他知道要想摆脱艰苦就必须能吃得了苦。
他白天和别人一样做着繁重的体力劳动,晚上回来开始挑灯夜战。
尽管受尽苦难,但是他从来没有抱怨。
功夫不负有心人,求学心切的他,终于考取了浙江医科大学。
自高等院校的大门向谢旭明敞开后,谢旭明就如同进入了一座知识的殿堂,他涉猎百科,苦读医书,知识对他来说就是如饥似渴的食量。
而这也为谢旭明后来事业的成功,奠定了雄厚的知识基础。
毕业后,谢旭明终于可以实现救死扶伤的愿望。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刚刚过去的长假,浙江台州 导致泉水干涸。 温岭市一处原本平凡无奇的山 然而, 1 0月 9日 温 岭 疾 控 泉, 成了一些人趋之若鹜的“圣 中心出具检测报告称,被疯抢的 地” 。传言说, 这泉水 “洗澡能治 “神水” 所检的 1 9项指标中, 菌 无名瘙痒, 生喝能包治百病” 。 虽 群总数等 3项指标均不达标。也 然有人喝过后咽喉肿痛、虚弱乏 就是说, “神水” 其实和 “污水” 力, 但 “善男信女” 们依然 2 4小 无二。图为 1 0月 1 0日, 人们在 时持桶排队, 疯抢 “神水” , 一度 溪坑里疯抢 “神水” 。
中
国
我国调整高等教育专业目录
2 0 0 8 年 《蛙》 2 0 0 6 年 《生死疲劳》 2 0 0 3 年 《四十一炮》 2 0 0 1 年 《檀香刑》 据新华社北京 1 0月 1 1日 电 根据最新修订的 《普通高等学 校本科专业目录 (2 0 1 2 年) 》 , 我 国高校的学科门类由原来的 1 1 个增加到 1 2个,新增了艺术学 门类;专业类由原来的 7 3个增 加到 9 2个;专业由 3 5 2种基本 专业和 1 5 4种特设专业构成。 教育部部长助理林蕙青 1 1 日在此间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表 示, 新目录充分体现了时代性、 适 应性、 科学性和开放性的原则, 保 留了一批学科基础比较成熟、 社 会需求相对稳定、布点数量相对 较多、 继承性较好的专业, 调整了 一批内涵不够清晰、名称不够规 范、 区分度较小的专业, 增设了一 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改 善民生急需以及应用性强、行业 针对性强的新专业。 据悉,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 业目录每 1 0年修订一次,基本 专业每 5年调整一次, 特设专业 每年向社会公布。
0 8
网上新徐州 尽在中国徐州网
“试管婴儿之父”张民觉: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离开家 乡 , 骑 着一 头骆驼 , 沿着清澈 叶先 生别 出心裁 地选 择简 ・ 奥斯 汀 民觉信心倍增 ,他 在这篇论文发表 的岚河岸边 的小路 ,随父亲到数百 的小说《 傲慢与偏见 》 作 为英 文学习 后说 : “ 只要 自己勇于探 索 ,善于用 公 里 外 的省 城 太 原 ,进 入 刚 刚 创 办 的教材 。张 民觉 的英文基 础本来 就 直观 的实验方法 验证 自己的不 同假 不久 的平 民中学就读 ,这所 私立学 差 , 这种学 习方式更让他 吃不消 , 第 设 ,做科学研究 就不会 像人们想象 校虽然 校舍简陋 , 但校风淳朴 , 师资 学期英文考试得 了个 “ f ’ 。当时 的 的那样复杂了。”
定溶液 中加入染 色剂 直接 染色 呢 ?
张 民觉 按照 自己的思路 去实 验 , 结
张 民 觉 在 讲
果不仅操作程序简便 了许 多 ,而且 染色层次效果特别好 。闻亦伥 先生
对他 的方法大为赞赏 ,帮他用英 文 写 了学术 实验报告 ,并很快 在美 国
学
权威 的《 解 剖学 纪录》 杂志上 发表 。
植孕育的婴儿在英 国曼彻斯特一家 管婴儿诞生的全过程 。 医院呱呱坠地 。这个消息立 即轰动
了全世 界。由于美籍华裔科学家张
任 山西省育才馆学监 、 定襄县县长 ,
民觉发 现的哺乳类动物 的 “ 精子获 能” 现象 , 为世界 上第一 例 “ 试 管婴
儿 ” 的培 育 解 决 了理 论 上 和 技 术 上
1 9 7 8年 7 月2 5日 2 3 时4 7 分,
赵忠尧 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的“乞丐教授”
赵忠尧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的“乞丐教授”
郑志鹏
【期刊名称】《乐活老年》
【年(卷),期】2018(000)011
【摘要】1937年10月初,在清华大学长沙临时校门前,突然跑来一个脏兮兮的乞丐,一手拄着木棍,一手抱着一个咸菜坛子,急切地要求见梅贻琦校长。
【总页数】3页(P16-18)
【作者】郑志鹏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55
【相关文献】
1.赵忠尧的诺贝尔奖遗憾 [J], 方黑虎
2.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的中国医生——记杭州旭明骨科医院院长谢旭明 [J], 王鑫
3.与中国擦肩而过的诺贝尔奖 [J], 林予以;
4.中国科学家钮经义: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J],
5.诺贝尔奖的遗憾——追忆物理科学家赵忠尧 [J], 施宝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三次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的中国人不管活着还是去世,他始终不为人知,因为他的名字和他的工作一样,是国家的最高。
他不仅是人类科学史上的巨星,更是值得中国人敬仰的英雄!在西南郊,我国重要的核科学研究基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一片毫不起眼的树林中心,静静地树立着一位老人的铜像,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名字。
然而当翻开一本神秘的历史老档案,他的履历却让我们为之震惊。
因为,他是今天媒体人很少提及的国功臣,中国核武器发展幕后最神秘的男人,中国乃至世界上唯一一位研究成果被外国人剽窃抄袭,三次遗憾错失诺贝尔奖的科学泰斗,中国当之无愧的“核武器之父”“原子弹之父”,他的名字连苏联人听了都闻风丧胆!但国人却很少有人提及。
他,就是王淦昌。
今天,我们必须解读这位科学巨匠,去给每一位国人讲诉他的故事。
王淦昌的名字始终和科学上的重大发现紧紧联系在一起:探测中微子、宇宙线研究、发现反西格玛负超子、两弹突破、大型X光机、惯性约束聚变……对于王淦昌一生的成就,曾有评论说:“任何人只要做出其中的任意一项,就足以在中国科技发展乃至世界科技发展历程中名垂青史。
”无疑,他是一位学界泰斗、科学大师。
011907年5月18日,王淦昌出生在省常熟市。
父亲精通医术,是当地有名的郎中。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王淦昌4岁时,父亲因病离世,13岁时,母亲因为过度劳累得了肺病,也离世了。
幼小的王淦昌一下子成了孤儿。
成为孤儿后,王淦昌一度靠放羊来维持生计、补贴生活。
但王淦昌的外婆是一位有远见的老人,她鼓励王淦昌去读书。
“中国不缺放羊娃,但是缺少有学问的人!”正是这位农村老人的淳朴思想,使得王淦昌脱离了放羊娃的命运,让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几年后,王淦昌随一位远房亲戚到浦东中学读书。
在小学的时候,王淦昌就痴迷于数学题;中学时,他最感兴趣的学科仍是数学。
以至于他中学阶段就学完了大学的微积分。
1925年夏天,清华学堂筹办大学本科,天资聪颖的他不出所料的考上了清华大学,成为了清华第一届大学生!清华大学的经费比较充裕,设备条件比国其他大学好很多,王淦昌一进清华,就对化学实验着了迷,甚至连吃饭做梦也在背元素周期表。
可是一年后的分系,王淦昌既没有选择从小就擅长的数学,也没有报化学系,而是选择了物理系。
选择物理,对于王淦昌来说,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师从叶企和忠尧这两位物理大师的门下,王淦昌在学术界的辉煌人生就此开幕!02在清华的学习中,王淦昌愈发深感中国与西方的巨大差距。
1926年春天,日本军舰在天津大沽口炮轰驻防此地的中国国民军部队,蓄意挑起了践踏中国主权的“大沽口事件”。
作为游行学生中的一员,王淦昌亲眼看见无数同学倒在军警的枪口下,一片血泊!这件事带给王淦昌巨大的打击,原来生命在侵略者的眼里这么卑微轻贱!而手无寸铁的国人除了躲藏,毫无还手之力!死里逃生的当晚,他来到老师叶企的家里说起白天的经历叶老师严厉地呵斥道:“谁叫你们去的?你们明白自己的使命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为什么会挨打?为什么落后?你们明白吗?如果我们的国家有大唐帝国那般的强盛,在这个世界上谁敢欺辱我们?一个国家与一个人一样,弱肉强食是亘古不变的法则。
要想我们的国家不遭受外国人的凌辱,就只有靠科学!”科学,只有科学,才能拯救我们的民族!说罢,叶企老师泪流满面,不能自已。
叶老师的一番话,让王淦昌顿时醒悟!他决定了自己毕生的梦想和追求方向。
王淦昌深刻感受到爱国与科学紧密相关,也开始将科学视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他不禁暗下决心:献身科学!科学救国的道路!让国家真正强大起来,不再受到凌辱!于是,23岁的王淦昌作为清华大学第一届优秀毕业生,继续前往德国柏林大学深造留学。
03王淦昌在德国的导师是当时被爱因斯坦称为比“居里夫人”还要有才华的女科学家迈特纳女士。
在德国的进修,极大地激发了王淦昌生命中的创造力。
但命运给王淦昌开了一个大玩笑!在科研成果有了重大突破的同时,王淦昌与“诺贝尔奖”三次擦肩!诺贝尔奖可能是每一位科学家一生的梦想,得一次足以荣耀一生,死而无憾。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让世界科学家都羡慕奋斗的目标,王淦昌的一生却错过了3次。
右一为王淦昌一次,王淦昌在参加物理研讨会时,对一个实验的结论产生了疑问,他认为改进计算方式,重复试验,可能会找到真相。
可是老师却否定的说:“你别思乱想了,先去完成我布置的实验吧。
”不久,他再次提出请求,老师依然拒绝说:“你是我的学生,怎么能重复别人的实验呢?”王淦昌只好放弃。
他的老师没有想到,此次放弃意味着什么!两年后,英国人查德威克用王淦昌所设想的方法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迈特纳听说后,主动来向王淦昌道歉,王淦昌却说:“这不能怪您,是因为我没坚持自己的想法。
”1934年,获得柏林大学博士学位的王淦昌提出要回国,柏林大学校长了解情况后立刻坐不住了,派王淦昌的老师迈特女士用重金挽留这块不可多得的“宝玉”。
当年的王淦昌本可以拿着这笔巨额留校,衣食无忧的继续在德国深造。
但是王淦昌却拒绝了。
他感激的对老师说:“我是中国人,来德国求学,为的是报效祖国!”就这样,王淦昌放弃了优越的研究条件,也放弃了丰厚的资金,毅然决然回到了灾难深重的祖国。
20世纪30年代,粒子物理学家对原子核衰变时出现极小的能量和动量损失感到困惑。
为了解释这种现象,奥地利物理学家泡利提出,可能存在中微子的假设,但这由于战乱一假设却长期没有得到实验的验证。
当居里夫人、维克、贝特、派尔斯等世界物理学界的顶尖高手全部失手之后,王淦昌却以智慧的目光从容地走进了这扇神秘的城门,他打算另辟蹊径!令人遗憾的是,战乱的中国并不具备最起码的实验条件,他只好将自己已如取囊中之物的划时代论断写成论文,发表在美国的《物理学评论》上。
美国物理学家阿伦阅读了王淦昌的论文后茅塞顿开,立刻“盗取”了王淦昌的思路成功完成了实验,捧走了当年的诺贝尔奖。
而最早提出这一实验设想的王淦昌却再次与诺奖无缘!1956年,王淦昌受国家委派,到苏联领导一个实验小组开展高能实验物理研究。
因为当时的物理学界,除了王淦昌,没人有这个水平!整整三年!王淦昌小组终于从4万对底片中,发现了世界上第一例超子的反粒子:反西格马负超子,举世震惊!正当人们把他看作诺奖的有力竞争者之时,来自的一封绝密电报又传到研究所,通知王淦昌“放弃手中的工作,马上回国受领新的任务”。
于是,最早发现“反超粒子”的王淦昌从国际物理学界神秘“消失”了,王淦昌就这样三次无缘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三次诺贝尔物理学奖是什么概念?如果没有种种“意外”,王淦昌将是目前世界上首位达到如此成就的科学家!可是王淦昌却对此丝毫不在意,因为他远渡重洋不是为名,更不是为了拿诺奖,而是为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为了学到最前沿的科学和技术!05王淦昌接到的绝密电报不是别的,正是时任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杰约见的通知。
到了杰办公室,对方开门见山地向王淦昌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秘密研制核武器的决定,并请他参加领导原子弹的研制工作。
迎着杰的目光,王淦昌铿锵有力地回答:“我愿以身许国!”从那时起,王淦昌几乎断了国外科研界的所有联系,甚至连他的家人都不知王淦昌的行踪!一个大活人就这样突然从科技界销声匿迹了!而在中国核武器研究队伍中,却多了一个名叫“王京”的人,京取自“”,代表中国。
这意味着,王淦昌在以后若干年中,不能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科学探索,不能获得最前沿的科技信息,不能在世界学术领域抛头露面,不能交流学术成果……面对种种不能,王淦昌毅然选择“抛妻弃子”、“割离身份”,毫不犹豫的接受国家委派他的一切任务。
但这对当时已经在科研领域取得成绩的王淦昌而言,是十分可惜的事情。
在严重缺氧的高原上,年逾花甲的王淦昌经常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工作。
每项技术、每个数据、每次实验的准备工作,他都一丝不苟、严格把关,保证了一次一次实验的成功。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三年后,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面对这些成果,他并不满足,而是继续坚守阵地,默默无闻!之后,王淦昌在技术上全面领导了我国的前三次地下核试验,使我国用很少次数的试验,就基本掌握了地下核试验测试的关键技术。
在当时资源极其宝贵的年代,王淦昌的贡献是“几乎不可能”的做到的。
但是,他确确实实做到了!而此时,王淦昌的身体机能在常年遭受核辐射后也已经大大衰退。
1996年,马祖光院士向王淦昌院士(坐)介绍光电子实验室建设情况。
马祖光(左一)介绍实验室建设情况1978年秋,王淦昌终于告别17年隐姓埋名的生活,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原子能研究所所长的位置。
这时,他已是年过七旬的老人了。
但为了中国核科技事业的发展,这位古稀老人依然不分昼夜地辛勤操劳,全然不顾自己的身体是否还能遭受这种辐射。
甚至在90岁高龄时,王淦昌先生仍坚持每周去研究室听取工作汇报,了解实验进展情况并进行指导,终生战斗在科研第一线。
王淦昌是用他的一生践行“爱国”这两个字!06王淦昌90岁寿辰的时候,政道从美国专程赶回来为老师祝寿。
席间,政道问老师:“您这一辈子最满意的是什么?”王淦昌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这辈子最满意的有两件事,一个是我的妻子和儿女,另一个就是我的研究成果核聚变。
”提到妻子,王淦昌一脸自豪!的确,王淦昌的妻子吴月琴虽然没有太多文化,却一个人含辛茹苦把5个孩子全都培养成大学生。
当王淦昌潜心做研究时,吴月琴操持打理一切,她从未向王淦昌抱怨过一句。
王淦昌一生为国,她一生为丈夫做后盾。
他们的儿女也骄傲地说:“父亲的每一项科研成果,都有母亲的一份功劳。
”是啊1969年,为了工作,王淦昌不得不隐姓埋名,用书信和妻子交流。
这十七年中,每当孩子们问起母亲关于父亲的事时,吴月琴总是背过身去偷偷抹泪,久而久之,孩子在被问及爸爸在哪时,他们只知道自己的爸爸在“信箱”里......当王淦昌17年的隐姓埋名的生活终于结束回到家后,夫妻二人四目凝视,无语凝噎。
他们等这一天等的太久太久了。
在王淦昌人生起起落落的每一个时刻,吴月琴永远都站在他的身后默默陪伴。
两个人的一生,都是她在追随他,而最后一次,却是王淦昌随吴月琴而去。
1998年7月爱妻吴月琴去世,王淦昌伤心至极,终日沉浸在丧妻之痛。
每每回忆起妻子,满脑都是对妻子的愧疚。
为了国家,王淦昌没有尽到作为丈夫和父亲的责任,当任务圆满完成后,他们一家厮守的时光也仅仅只有短短十几年而已。
悲痛欲绝的他随即被查出胃癌晚期。
妻子离世半年之后,1998年12月10日,一代科学巨匠王淦昌追随着与他相伴了78年的爱妻共赴天国,走完了他们的漫漫人生路。
他给世人留下举世成就的同时,还留下了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赞歌。
王淦昌曾说,搞研究要有血性,没有血性的人是搞不了研究的!是啊,毫不夸地说,在中国科学的前进道路上,没有王淦昌和他的牺牲,至少退化50年!2003年,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把一颗编号为14558的小行星命名为“王淦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