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结束结构
中国近代现代史基本框架
中国近代现代史基本框架一、中国近代史(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本时期以五四运动为分界点可以分为两个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又称近代前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又称近代后期。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初步形成时期(1840年至19世纪60年代)政治史: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经济史:自然经济的解体。
文化史:新思想的萌发。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时期(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本期中国近代史以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为界标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世纪60年代初到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形成时期。
第二阶段:从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到1901年《辛丑条约》的出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全面形成。
政治史:太平天国运动后期;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展。
(二农二侵二资)经济史: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
文化史:中体西用;维新思想的出现、发展和维新变法运动;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思想。
改革史:戊戌变法。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时期(20世纪初至1919年五四运动前)本期历史以1912年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府的建立为标志,大体上分为两个阶段。
①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到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被北洋军阀政府取代,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深化时期,即辛亥革命时期。
②从1912年辛亥革命失败到1919年五四运动,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深化时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新旧交替的时期。
政治史:辛亥革命;捍卫民主共和。
中国近代史知识结构图
(1840——1949)主要矛盾:中华民族与外国侵略者之间的矛盾主要特征:屈辱与反抗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开始沦为2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大大加深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完全陷入侵略与反抗1林则徐虎门销烟2左宗棠收复新疆反抗3邓世昌命捐黄海4太平天国运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5义和团运动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1840——1919)学技术:洋务运动自强求富戊戌变法救亡图存近代化的探索学制度辛亥革命三民主义学思想: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开始:五四运动彻底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中共成立:开天辟地焕然一新1、国民革命时期1、黄埔军校(第一次合作)(1924-1927) 2、北伐战争1、南昌起义2、土地革命时期2、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7-1937)3、井冈山会师(第一次分裂4、长征(遵义会议生死攸关转折点)十年内战) 1、局部抗战:九一八事变(193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西安(1919——1949)3、抗日战争时期事变的和平解决(1937-1945)3、全民族抗战:七七事变(1937)(第二次合作) ①第一次大捷:平型关大捷4 抗战②重大胜利:台儿庄战役③主动出击最大规模百团大战、重庆谈判:《双十协定》2、内战爆发:1946 进攻中原解放区3、揭开进攻序幕:挺进大别山4、解放战争时期①辽沈战役解放东北(1945-1949)4主力决战②淮海战役奠定解放长(第二次分裂江以南各省的基础三年内战) ③平津战役解放华北5胜利:渡江战役,解放南京,国民政权垮台(1949 ---------至今)筹备:第一届政协会议成立:标志:开国大典(1949.10.1)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抗美援朝(1950---1953 )巩固土地改革(1950----1952)新中国的成立并政治:三大改造(1953--1956)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过渡经济:执行“一五”计划(1953--1957)(1949----1956)民主法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良好开端:中共八大(1956)大跃进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失误教训:要立足国情,遵循经济规律,(1956----1966)人民公社化运动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近代中国历史框架
专题二总体了解近代中国历史(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的框架结构一、三个重要时间: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近代史开端;1919年五四运动,新旧民主革命转换的标志;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不是“完全胜利”,中国社会开始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二、政权更替(联系古代中国王朝更替):晚晴(清王朝政权1840—1912年)→1912-1949年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或北洋政府1912-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1927-1949年)三、社会性质(将1840—1949年作为中国近代史的主要依据):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主权遭受侵犯,又保留了部分国家主权;保留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这两个层面都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四、两大基本矛盾: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
↓五、革命任务:反侵略(反帝)与反封建。
↓六、革命性质:反侵略(反帝)与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七、革命的两个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年鸦片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反侵略反封建革命)↓→参考必修ⅢP70“毛泽东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新中国诞生;无产阶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封建革命)八、四条发展线索1、列强侵华,将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屈辱史);必修Ⅰ专题二2、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的历史(抗争史);必修Ⅰ专题二史抗英斗争收复新疆海战斗争反帝运动救亡抗战3、中国志士仁人探索国家出路(发展前途——近代化)的历史(探索史);必修Ⅰ专题三;必修Ⅲ专题三、四;选修4中的孙中山、毛泽东4、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化(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近代化)和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历史(发展史)。
必修Ⅱ专题二、四说明:四条线索交互作用,第一条线索代表近代中国社会的“沉沦”(当然要注意殖民主义“双重历史使命”的问题);第二、三、四代表中国社会的“上升”。
中国近代现代史基本框架
中国近代现代史基本框架一、中国近代史(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本时期以五四运动为分界点可以分为两个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又称近代前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又称近代后期。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初步形成时期(1840年至19世纪60年代)政治史: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经济史:自然经济的解体。
文化史:新思想的萌发。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时期(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本期中国近代史以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为界标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世纪60年代初到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形成时期。
第二阶段:从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到1901年《辛丑条约》的出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全面形成。
政治史:太平天国运动后期;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展。
(二农二侵二资)经济史: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
文化史:中体西用;维新思想的出现、发展和维新变法运动;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思想。
改革史:戊戌变法。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时期(20世纪初至1919年五四运动前)本期历史以1912年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府的建立为标志,大体上分为两个阶段。
①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到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被北洋军阀政府取代,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深化时期,即辛亥革命时期。
②从1912年辛亥革命失败到1919年五四运动,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深化时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新旧交替的时期。
政治史:辛亥革命;捍卫民主共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逻辑结构知识分享
三、这一逻辑结构在现代(1949—)的表现
1、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 2、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 3、在“科学发展观”中
四、小结与讨论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 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 和优势。
• 回顾90年中国的发展进步,可 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办好中 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四个选择
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选择了改革开放
四个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三大成就
• 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 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 就是: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 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 确理论。
1.一个实质、一个中心、一个主题 2.两对基本矛盾、两大历史任务、两个历史阶段 3.三大革命对象、三次历史巨变、三件大事 4.四次侵华战争、四个选择、四个坚持 5.五次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三次历史巨变
辛亥革命 新中国成立
改革开放
三件大事(90年来中国共产党)
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 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 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近代史知识结构图
中国近代史知识结构图(1840——1949)教学目标:一、知识概念:(1)了解中国近代史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基本事实以及中华民族的抗争史实和探索道路。
二、方法与能力:以论从史出、问题探究和情景再现的方法,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之间相互影响的认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中国近代的过程,培养学生多种历史史观认识中国近代化教学要点:1、教学重点:侵略与反侵略的史实、中国救亡图存的道路。
2、教学难点: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三、教学过程:1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开始沦为2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 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完全陷入侵略与反抗 1林则徐虎门销烟2左宗棠收复新疆反抗 3邓世昌命捐黄海4太平天国运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5义和团运动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1840——1919)学技术:洋务运动自强求富戊戌变法救亡图存近代化的探索学制度辛亥革命三民主义学思想: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开始:五四运动彻底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中共成立:开天辟地焕然一新1、国民革命时期 1、黄埔军校 (第一次合作)(1924-1927) 2、北伐战争1、南昌起义2、土地革命时期 2、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7-1937) 3、井冈山会师(第一次分裂 4、长征(遵义会议生死攸关转折点)十年内战) 1、局部抗战:九一八事变(193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西安(1919——1949) 3、抗日战争时期事变的和平解决(1937-1945) 3、全民族抗战:七七事变(1937)(第二次合作) ①第一次大捷:平型关大捷4 抗战②重大胜利:台儿庄战役③主动出击最大规模百团大战1、重庆谈判:《双十协定》2、内战爆发:1946 进攻中原解放区3、揭开进攻序幕:挺进大别山4、解放战争时期①辽沈战役解放东北(1945-1949) 4主力决战②淮海战役奠定解放长(第二次分裂江以南各省的基础三年内战) ③平津战役解放华北5胜利:渡江战役,解放南京,国民政权垮台讲课小结:本课的内容比较多,课程较紧,在讲述的过程应该找到重点来讲,其他的内容点即止即可。
中国近代史知识结构图
中国近代史知识结构
时限: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分期: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时期
演变线索:
总因:工业革命
侵华战争:中国边疆新危机中法战争
主要侵华国家:一国多国
侵华方式:武力打开中国大门资本输出、瓜分中国以华治华商品输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社会性质:开始沦为加深加快(西南)大大加深完全形成深化
主要矛盾: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太平天国运动)
经济结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外商企业出现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进一步发展
(短暂春天)
阶级结构:买办阶级
无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思想领域:
(林、魏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思想中体西用)
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
四有二无的理想(早期维新思想)新三民主义
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近代化:《海国图志》
《资政新篇》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
师夷长技:技术层次制度层次思想文化救国。
中国近代史的终结
中国近代史的终结!发生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从此,帝国主义列强把封建的中国,拖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
鸦片战争终结了中国的古代史,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史。
终结中国近代史的标识,就是:走出“半封建、半殖民地”深渊。
一、以革命性质划分开始人们是以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为分界线:①之前,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为中国近代史。
②之后,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是为中国现代史。
⒈运动起因1919年的5月4日,北京青年学生为主的学生运动,各界市民广泛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巴黎和会中,列强肆意践踏中国主权,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当时中国的北洋政府在列强面前,未能捍卫国家利益。
“五四运动”提出了“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⒉历史特点“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①反帝国主义的彻底性。
②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展。
④由学生先发起,由工人扩大的坚决反帝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在“五四运动”中,推行了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等口号。
中国的语言文字政策的思想渊源,大部分都来自于“五四运动”时期。
⒊历史意义“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群众爱国运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从此,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直接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阶级、思想、干部上的条件。
1939年八路军总政治部、中央青委发出《关于部队纪念“五四”青年节工作的指示》,明确指出中央青委决定每年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二、以社会性质划分1840年~1949年的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结束了中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能算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结,中国现代史的开端吗?此时的新中国,还在忍受着“雅尔塔协定”的半殖民地的束缚,能不能顺利摆脱,还是个问题!就中国社会性质而言,直到1953年“土地改革”才全面完成。
中国近代史通史结构
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一、中国近代史通史结构时间范围: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兴起到胜利的历史,共近110年。
【阶段划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中国近代化:晚清时期,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会转型时期。
一方面,西方列强逐步侵华,使中国社会不断地半殖民地化;另一方面,中华民族不屈求索,中国发展艰难地步入近代化(亦即现代化)。
具体表现:①政治上:一是列强发动侵华战争,中国陷入灾难深渊;二是中国奋起抗争求索,帝制受到致命冲击。
(法制化、民主化);②经济上:一是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卷入世界市场;二是近代工业蹒跚起步,民族资本艰难成长。
(工业二、中国近代史核心知识突破(一)近代与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整理1、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及其附件(1843年)。
——鸦片战争(1840—1842)主要内容危害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
②赔款2100万银元。
赔款开创了列强勒索赔款的恶例,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
五口通商使中国东南沿海门户洞开,便利了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
④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⑤附件: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领事裁判权(破坏司法主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住等特权。
协定关税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便利了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矛盾,开始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中国人民从此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主要内容危害①割辽东半岛(后赎回)、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②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中国近代史结构图
中国近代史结构图中国近代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主革命时期(1840年~1949年)1840~1842: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1开放通常口岸,2改公行贸易为自由贸易,3关税税率需与英国商 议,中国近代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端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半封建社会(1840~1860) 新思想的萌发:开明地主官僚阶级睁眼看世界,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851~1864:太平天国运动:小农阶层领导的针对满清政府和地主官僚阶级的农民起义。
作为落后生产力的代表, 小农具有局限性,农民起义失败具有历史必然性,无法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1861~1895: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自强(军事工业),求富(民用工业),促生了中国早期的民族资 本主义经济成分,形成新兴资产阶级,发展现代教育,推动现代化思想传播(改革成果掌握在地方 实力派官僚手中)19世纪70年代: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代表: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1894~1895: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马关条约》:资本输出代替商品倾销,大大加深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1898:戊戌变法(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实践),影响:政治制度改良成果相当有限,大大加速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思想传播,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形成 1900:八国联军联合侵华,《辛丑条约》,影响:中国彻底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 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当中出现的“东南互保”事件显示南方地方实力派官僚出现“军阀化”趋势 形成中国近代前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1.经济: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
2.政治:地方实力派官僚3.阶级: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壮大4.文化:现代教育,加速西学东渐,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思想传播1905: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中国近代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三民主义革命纲领1911年10月10号武汉新军打响第一枪,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任总督1912:元旦,孙中山回国,就任民国临时大总统1911:辛亥革命(武昌起义)1912:南北对峙,袁世凯凭借其新军首领的实力,为全国力量所期盼稳定局面。
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结构图解
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结构图解一、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一)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1、列强侵略中国:2、中国人民的斗争运动: (中英)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瓜分中国狂潮 与经济侵略加剧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1、 五四运动和中共的成立时期(1919—1923五四运动、中共一大、中共二大、中共三大、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2、 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国民党一大、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北伐战争、国民革命的失败3、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年—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建立、八七会议与三大起义、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红军的长征与遵义会议、“九•一八”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与毛泽东的报告、“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及和平解决)4、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日本两次事变与南京大屠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国共多次谈判、红军改编、宣言与谈话)、国民党四次大会战、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相持阶段巩固解放区的措施及其作用、中共七大、抗战胜利的时间、原因、意义5、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1)重庆谈判与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2)解放战争:军事方面:全面内战的爆发、粉碎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渡江战役、政治方面:打败蒋介石的政治方针和军事原则、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小结: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三大法宝)、历史结论二、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年至今)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意义2、 巩固新政权的三大运动3、 国民经济的恢复:措施4、 社会主义改造5、 中共八大:内容、意义6、 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7、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任务的完成、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共十三大、“一国两制”构想、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中国近代史知识结构
中国近代史知识结构中国近代史的知识结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梳理:1.历史分期:晚清时期(1840 年—1912 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1840 年—19 世纪 60年代):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战败后签订《南京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这一时期,西方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的加深(1864—1894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对封建统治和列强侵略的一次大规模反抗;洋务运动则是地主阶级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5—1901 年):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民国时期(1912 年—1949 年):●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8 年):这是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的时期,也是新的革命力量孕育发育时期。
政治上,北洋军阀政府对内专制独裁,对外投靠帝国主义;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有了进一步发展,但战后又迅速萧条;思想文化上,“民主共和”“实业救国”和民主科学思潮影响扩大,新文化运动开展,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 年):也被称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探索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了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艰苦的斗争。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年):日本全面侵华,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
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近代史年代归纳
中国近代史结构图中国近代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主革命时期(1840—1949)1840—1842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1840—1860: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割香港岛;近代史、半殖半封开端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北京等条约新思想的萌发(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自然经济开始解体1861—1895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1861—1901:洋务运动。
中体西用;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海军、教育19世纪60-70年代: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1894—1895: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割台湾1898:戊戌变法运动(资产阶级维新运动);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1900: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1901):中国半殖半封社会完全形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1901—19191905: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三民主义革命纲领1911:广州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开始)1912:中华民国成立和清朝的覆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1919: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短、快、轻、弱)1915:新文化运动开始。
陈独秀提倡民主科学;批判封建正统;思想解放潮流;五四运动和中共的创建1919—19241919: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1921.7: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中共成立1922:中共二大。
分析社会性质、革命性质、革命动力,制定民主革命纲领1924国民大革命1924—1927: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新三民主义)、大革命开始;1926:北伐战争:珠江流域→长江流域,迁都:广州→武汉(南京-重庆-南京)1927:蒋介石四一二政变、汪精卫七一五政变、大革命失败1927—1937国共十年对峙,土地革命战争1927:南昌起义(第一枪;建军节)、秋收起义(井冈山;工农武装割据)1931:沈阳九一八事变→伪满洲国;1934.10—1936.10: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完成长征1935.1:遵义会议。
中国近代史的终结!
中国近代史的终结!发生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从此,帝国主义列强把封建的中国,拖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
鸦片战争终结了中国的古代史,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史。
终结中国近代史的标识,就是:走出“半封建、半殖民地”深渊。
一、以革命性质划分开始人们是以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为分界线:①之前,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为中国近代史。
②之后,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是为中国现代史。
⒈运动起因1919年的5月4日,北京青年学生为主的学生运动,各界市民广泛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巴黎和会中,列强肆意践踏中国主权,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当时中国的北洋政府在列强面前,未能捍卫国家利益。
“五四运动”提出了“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⒉历史特点“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①反帝国主义的彻底性。
②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展。
④由学生先发起,由工人扩大的坚决反帝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在“五四运动”中,推行了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等口号。
中国的语言文字政策的思想渊源,大部分都来自于“五四运动”时期。
⒊历史意义“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群众爱国运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从此,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直接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阶级、思想、干部上的条件。
1939年八路军总政治部、中央青委发出《关于部队纪念“五四”青年节工作的指示》,明确指出中央青委决定每年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二、以社会性质划分1840年~1949年的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结束了中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能算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结,中国现代史的开端吗?此时的新中国,还在忍受着“雅尔塔协定”的半殖民地的束缚,能不能顺利摆脱,还是个问题!就中国社会性质而言,直到1953年“土地改革”才全面完成。
中国近现代史结构
四中国现代史 1.时限:1949年10月 20世纪90年代 1.时限:1949年10月——20世纪90年代 时限 20世纪90 2.社会性质: 2.社会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性质 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 3.主要矛盾: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资本主义 3.主要矛盾: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 主要矛盾 道路与社会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道路与社会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经济 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 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 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 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年底~1976.10) (1976.10~至今) 至今) 年底 ) 至今 年底) (1949.10~1956年底) 1956年底 年底 (
�
4.主要任务: 4.主要任务: 主要任务 过渡时期: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 过渡时期: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5.三个阶段: 5.三个阶段: 三个阶段
从新民主主义向 社会主义过渡 社会主义建设 的曲折探索 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新时期
(3)四个阶段: 四个阶段:
(1945.9~1949.9) 1945.9~1949.9) 解放战争时期 1937.7~1945.8) 抗日战争时 (1937.7~1945.8) 期
国共十年 (1927.8~1937.6) 1927.8~1937.6) 对峙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 1919.5~1927.7) 命开始和国民 (1919.5~1927.7) 大革命时期
三个阶段: 三个阶段:
1840-1864年 1840-1864年 开 始 沦 为 进 一 步 加 深 19C60-20C初 19C60-20C初 大 大 加 深 完 全 形 成 20C初 1919五四前 20C初-1919五四前 深化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整个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19世纪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
70年代以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鸦片战争前,中国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制国家。
但由于清王朝这个封建地主政权腐朽没落、妄自尊大,固步自封,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逐渐落后。
所以封建制度已危在旦夕。
由于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借机侵略中国,但其实质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销售鸦片.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向中国大量输出商品和资本,逐渐冲击着中国封建经济。
1840年,外国资本主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
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一场场强加给中华民族的灾难。
近百年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对中国发动过一次甚至多次侵略战争。
有公然入侵,也有不宣而战;有单独入侵,更有合伙劫掠,强迫中国签订了数以千计的不平等条约。
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资本主义列强扶植封建势力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蚕食和鲸吞中国领土;出兵控制,窃取中国军事要地;划分势力范围;控制重要通商口岸和建立租界;施行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通过战争勒索巨额赔款;在中国进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外国资本主义列强推行的殖民主义,引起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巨烈动荡,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中国历史进程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近代中国历史进程分为如下三个阶段第一篇:近代中国历史进程分为如下三个阶段近代中国历史进程分为如下三个阶段(一)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主要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尤其是军事技术。
“开眼看世界”的林则徐和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魏源是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先声。
虽然他们对西方的认识和学习只停留在“坚船利炮”这一西方文明的表层——物质外壳上,而且学习的目的既是为了“制夷”,更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但在当时要迈出这一步,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超人的胆识。
它使国人冲破了闭关锁国的牢笼,启迪探索外界的新风。
后来的洋务派发起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外国经济侵略加剧,国内有太平天国运动,政局岌岌可危。
洋务派看到西方船坚炮利,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来改变现状。
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名教;西学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
“中学为体”,是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是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技,仿效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政,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
19世纪60~90年代,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旗帜,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在沟通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和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方面,打开了窗口。
但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地主阶级进行道路选择的前提,也就是说,他们把西方先进的军事、经济技术(即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强行嫁接到落后的社会制度上来,这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做法注定要失败。
(二)甲午战后——辛亥革命:主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19世纪末康、梁倡导维新变法运动,提出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和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
但在封建顽固派的镇压下,变法运动夭折。
随后的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但北洋军阀的专制使民国只是一块招牌。
中国近代史结束结构
一、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是“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
”二、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华史背景或原因经过签订的条约影响鸦片战争(1840。
6----18 42。
8)英国为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1、1840年6月,英军封锁珠江口进行挑衅,战争开始2、1841年1月,英军占领香港岛,并北上。
3、1842年8月,英军到达南京江面,清政府屈服。
1、中英《南京条约》及附件2、中美《望厦条约》3、中法《黄埔条约》1、政治上:主权领土开始遭受破坏。
2、经济上:工业品的输入,使中国的家庭手工业遭到破坏,小农经济逐渐破产。
3、社会性质:鸦片战争后,中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历史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
10----1鸦片战争后,英法美三国不满足既得利益,他们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1856.10,英军炮轰广州,战争开始2、1858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强订《天津条约》3、1860攻陷北京,火1、中俄美英法《天津条约》2、中英法俄《北京条约》3、中俄《爱珲条约》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外国侵略扩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中旧民主主义860。
10)烧圆明园,强订《北京条约》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革命时期19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扩大对中国的侵略1、19世纪六、七十年代美日侵略台湾2、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英侵略新疆,左宗棠收复新疆3、1888年,英国侵略西藏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法战争(1883---1885)法国企图以越南为跳板,侵略中国1、1885年,法国进攻驻越清军,战争爆发2、1885年,镇南关大捷。
近代史调研报告结尾部分
近代史调研报告结尾部分一天的考察让我们小组的同学目睹了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过程。
虽然我们不是革命亲历者,但是从龙华烈士陵园到国父、国母的故居,我们无时无刻不体会到中国革命的曲折、艰辛和悲壮。
100年前的辛亥革命,将古老的中国从沉睡中彻底唤醒,中华民族的独立进程不可逆转地开启了。
国父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指导了这次史无前例的革命,将中国人从腐朽的封建思想中彻底解放出来,开始探寻中国革命的真理。
虽然辛亥革命打碎了封建制度,但是新的制度并未建立起来,真正适合中国革命的道路仍然处于探索之中。
国民党致力于移植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他们认为,只有西方的自由、民主和科学才能给中国带来工业化和现代化。
但中国的革命既不同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也不同于法国大革命,因为中国的历史不同与欧洲。
欧洲国家大多幅员较小,人口有限,技术进步所带来生产力提高的成果难以及时消化,社会有更多的积累进行下一次的技术革命和进步,同时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也逐渐发展起来。
但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每一次技术进步所带来生产力提高的成果都被很快被增长的人口所吞噬,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根基十分牢固,没有足够多的资本积累,也就不可能有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因此,西式革命在中国困难重重。
这时,中国共产党踏上了历史的舞台。
毛泽东等人发现了这一点,他们科学地判断出中国革命的中坚力量不应该是极少数资产阶级,而应该是广大的无产阶级。
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人民沿着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开辟的道路,经过近五十年的浴血奋战,最终实现了新中国的建立,崭新的历史从此开始。
如今,中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时期,如何解放生产力、改革生产关系已经摆到了我们面前。
革命先烈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只要我们以天下为己任,敢于开拓,实事求是,冷静分析当前形势,借鉴前人经验,结合中国当前实际情况,踏踏实实地稳步推进改革事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日可待。
近代中国历史阶段总结
近代中国历史阶段总结
分析: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晚清时期,即1840—1912),其基本特征是“沉沦”,从一个完全独立的国家变为半殖民地的国家;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即1912--1949),其基本特征是“上升”,进一步发展成为一个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国家;在“沉沦”和“上升”中间有一个过度期(1901—1920),既是“沉沦”的谷低时期,又是“上升”的起始时期,是“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时期。
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1840—1919、1901—1920、1920—1949体现中国“沉沦”和“上升”的历史事件
2、为中国近代史分期,并定性。
①1840—1919属于中国历史的“沉沦”期,在两半社会的深渊中不断的“沉沦”。
②1901—1920属于过度期,既是“沉沦”的谷低时期,又是“上升”的开始。
③1920—1949属于“上升”期,民族资本主义不断发展,中共最终领导取得国家独立。
3、分析各阶段产生的原因、过程:
①“沉沦”:资本主义通过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两半社会;甲午中日战争,两半社会进一步加深;《辛丑条约》使中国两半社会完全确立,“沉沦”到谷低。
②“转折”:A、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使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中国社会的转折提供了物资基础和阶级基础。
B、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为中国社会的转折提供了政治基础;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C、思想: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社
会的转折提供了思想基础。
③“上升”:中共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十年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是“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
”二、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华史背景或原因经过签订的条约影响鸦片战争(1840。
6----18 42。
8)英国为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1、1840年6月,英军封锁珠江口进行挑衅,战争开始2、1841年1月,英军占领香港岛,并北上。
3、1842年8月,英军到达南京江面,清政府屈服。
1、中英《南京条约》及附件2、中美《望厦条约》3、中法《黄埔条约》1、政治上:主权领土开始遭受破坏。
2、经济上:工业品的输入,使中国的家庭手工业遭到破坏,小农经济逐渐破产。
3、社会性质:鸦片战争后,中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历史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
10----1鸦片战争后,英法美三国不满足既得利益,他们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1856.10,英军炮轰广州,战争开始2、1858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强订《天津条约》3、1860攻陷北京,火1、中俄美英法《天津条约》2、中英法俄《北京条约》3、中俄《爱珲条约》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外国侵略扩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中旧民主主义860。
10)烧圆明园,强订《北京条约》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革命时期19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扩大对中国的侵略1、19世纪六、七十年代美日侵略台湾2、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英侵略新疆,左宗棠收复新疆3、1888年,英国侵略西藏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法战争(1883---1885)法国企图以越南为跳板,侵略中国1、1885年,法国进攻驻越清军,战争爆发2、1885年,镇南关大捷。
法国的侵略势力伸向中国西南地区旧民主主义革命期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日本帝国主义为吞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战争1、1894年日军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战争爆发2、平壤战役、黄海海战、威海卫战役中日《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济侵略方式占租借地划势力范围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和瓜分狂潮开设银行、强迫贷款、投资铁路、开矿设厂英:新界、威海卫。
法:广州湾。
德:胶州湾。
俄:旅顺、大连。
英:长江流域。
法:广东、广西、云南。
德:山东。
俄:长城以北及新疆。
日本:福建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旧民主主义革命时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义和团运动)1900年,英美法德意奥日俄等国侵略军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日本发动的侵略中国的政变为了实现其称霸亚洲、称霸世界的野心,而欲征服整个中国1、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2、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3、1937年的“七七”事变4、1937年的“八一三”事变1、《淞沪停战协定》2、《何美协定》使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美国支美帝国主义企图把美向蒋出钱出枪新持蒋介石发动内战中国变为它的殖民地,积极支持国民党发动内战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三、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阶级(阶层)运动名称领导人经过作用失败或胜利的根本原因封建统治阶级(洋务派)洋务运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九十年代)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2、后期:提出“求富”的口号,开办一些民用工业3、筹建了三支海军1、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开辟了道路2、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根基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1851。
洪秀全1、金田起义2、永安建制3、定都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不先1----1864。
7 京4、湖口大捷5、天京事变6、青浦大捷7、天京陷落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它建立了政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进生产力的代表者,没有科学理论作指导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19世纪末)赵三多、曹福田、张德成1、1898年竖起“扶清灭洋”的大旗2、廊坊狙击战3、天津保卫战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对清政府的反动本质认识不清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1898。
6。
11----9。
21)康有为、梁启超前奏:1、公车上书2、组织强学会3、组织保国会。
实施:1898。
6。
11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失败:戊戌政变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了基础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1911年)孙中山准备:著书立说,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组织团体,建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使民主共和国的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不能充分依靠和立政党。
前奏:保路运动。
开始: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失败: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窃取胜利果实观念深入人心发动广大群众。
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二次革命(1913年)孙中山、李烈钧、黄兴1913年夏湖口誓师讨袁同上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护国运动(1915—1916)孙中山、蔡锷、李烈钧、等1915年蔡锷宣布云南独立同上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护法运动(1917—1918)孙中山等1917年7月孙中山在广州举起护法大旗同上民族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新文化运动(1915年开始)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1、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新文化运动开始。
2、内容:十月革命前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
它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宣传资产阶级文化,十月革命后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无产阶级五四运动青年学生发起的,先进的知识分子起了重要作用6.3前主力军是青年学生,运动的中心在北京。
6。
3后主力军是无产阶级,运动的中心在上海。
并取得了初步胜利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无产阶级是运动的主力无产阶级(共产党参与或领导的革命运动或战争)国民革命运动以国共两党基础包括各革命阶级在内的革命统一战线1、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2、工农运动的高涨3、1926年的北伐4、国民党右派反动反革命政变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对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建立了一个以国共两党为基础的包括各革命阶级在内的统一战线无产阶级(共产党参与或领导的革命运动土地革命战争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大众1、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2、五次反围剿3、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工农武装割党的正确领导或战争)长征4、1935年瓦窑堡会议4、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据)无产阶级(共产党参与或领导的革命运动或战争)抗日战争以国共两党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防御阶段:三大会战。
2、相持阶段:百团大战。
3、反攻阶段:日本投降扭转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
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无产阶级(共产党参与或领导的革命运动或战争)解放战争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大众1、重庆谈判2、粉碎国民党的全面、重点进攻3、挺进中原,揭开了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4、三大战役5、渡江战役6、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7、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对统治,建立了新中国。
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党的正确领导议8、新中国的成立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艰难发展史阶段时间经过产生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开始有一部分商人,地主、官僚投资于新式工业,如继昌隆机器缫丝厂发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清政府允许民间办厂,中国出现了一个兴办工业的浪潮,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展短暂发展辛亥革命后,特别是1914——1918年一战期间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出现。
1914——1918年一战期间,欧洲帝国主义国家忙于火并,无暇东顾,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