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从分数到分式说课稿
从分数到分式说课稿
从分数到分式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从分数到分式”。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从分数到分式”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五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代数式的一种新形式——分式。
分式的概念是后续学习分式的性质、运算以及分式方程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来看,分数与分式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类比分数的概念和性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分式的概念和性质,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
从数学思想方法的角度来看,本节课渗透了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式的概念和运算,并且在小学阶段对分数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分式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内容,需要通过类比分数的概念来建立。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但是他们的思维还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活动,逐步建立分式的概念。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分式的概念,能够区分整式和分式。
(2)掌握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和值为零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类比分数的概念,经历分式概念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类比推理能力。
(2)通过分析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和值为零的条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式的概念和分式有意义、无意义的条件。
2、教学难点分式值为零的条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15.1从分数到分式 说课讲稿
15.1 分式 (1) 《从分数到分式》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从分数到分式”是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中八年级第一学期第十五章的第一节内容,是中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式的概念与整式是紧密相联的,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同时也是对前面知识的进一步运用和巩固。
学生掌握了分式的意义后,为进一步学习分式、函数、方程等知识作好铺垫;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分式的概念,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值为零的条件,是以分数为基础,类比引出分式的概念,把学生从对式的认识从整式扩展到有理式。
学好本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运算速度,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类比归纳能力,并让学生体会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学情分析我任教班级学生基础不是很扎实,学习能力不够高.通过分数的学习,学生可能会用分数的定义去理解分式.但是在分式中,它的分母不是具体的数,而是含有字母的整式。
为了让学生能切实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在教学中对于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题,作了适当的延伸拓展和变式处理。
3.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分式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有理式是不是分式。
(2) 技能目标:掌握“如果分式的分母的值为零,则分式没有意义”;“如果分式的分子为零,而分母不为零时,分式的值为零”,会推断分式的分母中所含字母的取值范围。
(3) 能力目标:学习观察类比和转化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4) 情感目标:通过类比学习分式的的意义,培养学生认识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并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分式的意义;分式有意义的条件;(2)难点:分式无意义、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二、教学方法与学法本节课运用启发类比的教学方法,带着学生去发现和探究新知识,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类比归纳能力的培养,通过不断的实践和认识,循序渐进的让学生全面地掌握分式的意义,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值为零的条件,使学生体会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2024从分数到分式说课稿范文
2024从分数到分式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从分数到分式》,下面我将就这个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从分数到分式》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课时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数学领域中的重要知识点,而且分数和分式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分数和分式的意义,掌握分数与分式之间的转换关系。
②能力目标:在分数与分式之间进行相互转换,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在分数和分式的运用中,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分数和分式的意义,能够将分数转化为分式。
难点是:将分式转化为分数,掌握分数与分式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
二、说教法学法有这样一句话: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体验了,理解了。
可见让学生感受数学、经历数学、体验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方式。
因此,这节课我采用的教法:情景教学法,引导探究法;学法是: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幻灯片展示和教学实物等多媒体辅助教具,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本着这个教学理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引入新知,导入新课。
课堂伊始,我将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购物时遇到半价商品,我们如何表示这个折扣的比例等。
然后我会提出一个问题:如何用分数来表示这个折扣?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初步感知到分数和分式的应用场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环节二、探究新知,突破难点。
1、分数转化为分式:首先,我将通过具体的例子向学生展示分数如何转化为分式,例如将1/4转化为1:4。
15.1.1从分数到分式说课稿新秀
15.1.1从分数到分式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5章“分式”的第一课时。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教学设想。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分式的起始课,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式的四则运算和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并以分数知识为基础,对比迁移引出分式的概念,把学生对“式”的认识由整式扩充到有理式。
学好本节课,是今后继续学习分式的性质、运算以及解分式方程的前提,其中对“分式有无意义的讨论”为以后学习反比例函数作了铺垫。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分式的概念,并分清分式和整式的区别;2、理解并掌握判断一个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及值为零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归纳分式的概念,明确分式与整式的区别;2、培养学生代数表达能力和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能力,从中感悟类比的思想方法与普遍联系观点;3、通过探究分式有无意义的条件,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转化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体验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培养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式的概念与意义;[难点]理解和掌握分式有无意义、分式值为零时的条件。
二、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是成长发展的转折点,也是教育的关键期。
这个时期的学生抽象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
相比以前可以较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
如何更好地将以前学过的知识与本节课的内容联系起来,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上好这堂课的关键所在。
三、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第一、紧扣以前所学知识,遵循顺向迁移的规律,以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为指导思想,让学生迅速、有效地掌握本堂课的内容。
第二、不断启发,不断提问,不断鼓励,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从自觉认真地探索、研究、概括,到主动积极地应用。
教学手段:在这堂课中,我需要充分运用PPT课件,创造有利于学习的情境,让学生能更直观地面对问题,促进学生积极主。
从分数到分式说课稿
从分数到分式说课稿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是“从分数到分式”这一课。
这一课在整个数学教育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分数概念的延伸,也是为后续学习函数和代数打下基础。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1. 理解分式的概念,掌握分式的约分和通分。
2. 了解分式与分数的关系,能够进行分式与分数的互化。
3. 培养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我们将首先回顾分数的概念和性质,然后引入分式的定义,研究分式的约分、通分以及分式与分数之间的转换。
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分式的定义、约分、通分以及分式与分数的转换。
难点:理解分式的约分和通分的原理,以及如何进行分式与分数的互化。
3. 教学方法:采用实例教学法和探究式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实例引入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自主探究分式的性质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分蛋糕、分配任务等,引出分数概念,进而引出分式概念。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分式的定义、约分、通分以及分式与分数之间的转换。
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共同解决问题。
4.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反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给出反馈和建议。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1. 设计评价策略:通过课堂练习、小组报告和口头测试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为学生提供反馈:根据评价结果,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指导他们如何改进。
3. 反思与改进:教师需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五、结语“从分数到分式”这一课是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我的说课,大家能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也希望各位评委和同事能给予我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有关《从分数到分式》说课稿范本
《从分数到分式》说课稿有关《从分数到分式》说课稿范本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有关《从分数到分式》说课稿范本,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从分数到分式” 是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中八年级第一学期第十五章的第一节内容,是中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式的概念与整式是紧密相联的,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同时也是对前面知识的进一步运用和巩固。
学生掌握了分式的意义后,为进一步学习分式、函数、方程等知识作好铺垫;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分式的概念,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值为零的条件,是以分数为基础,类比引出分式的概念,把学生从对式的认识从整式扩展到有理式。
学好本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运算速度,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类比归纳能力,并让学生体会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学情分析我任教班级学生基础不是很扎实,学习能力不够高、通过分数的学习,学生可能会用分数的定义去理解分式、但是在分式中,它的分母不是具体的数,而是含有字母的整式。
为了让学生能切实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在教学中对于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题,作了适当的延伸拓展和变式处理。
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分式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有理式是不是分式。
(2)技能目标:掌握“如果分式的分母的值为零,则分式没有意义”;“如果分式的分子为零,而分母不为零时,分式的值为零”,会推断分式的'分母中所含字母的取值范围。
(3)能力目标:学习观察类比和转化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4)情感目标:通过类比学习分式的的意义,培养学生认识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并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5.1.1从分数到分式说课稿
《15.1.1从分数到分式》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15.1.1从分数到分式》,所选用的教材为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是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五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分数的基础上,对分数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又为学习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运算、分式方程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因此,我认为,本节课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分式属《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数与代数领域,是代数式中的重要概念,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分式的概念以及掌握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分式值为0的条件,是在学生学习了整式运算、分解因式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分式这一章的起始课,内容从学生熟悉的分数出发认识分式,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
学好本节知识,是今后继续学习分式的性质、分式的相关运算及解方式方程的前提和基础。
2、教学目标分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节课内容特点,考虑到八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理解分式的概念;能准确区分整式与分式。
(2)掌握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和值为零的条件。
(3)学会用类比的方法迁移知识,用变化的观点分析问题。
(4)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并且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教学重难点本着课程标准,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分式的概念、分式有意义、无意义的条件,分式值为零的条件。
教学难点: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无意义的条件,分式值为零的条件。
二、教法分析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思维的重要学科。
教学方式的改变是新课标改革的目标,新课标把过去单纯的老师讲,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变为师生互动式教学。
15.1.1从分数到分式 说课稿 2022-2023学年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5.1.1 从分数到分式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的第15章第1节中的一个小节,主要内容是介绍如何将分数转化为分式。
学生在初中阶段应该已经掌握了关于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本节课将让学生理解分数与分式的联系,进一步拓展分数的运用。
2.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知识目标:了解分数与分式的相互转化关系,掌握将分数转化为分式的方法。
•能力目标:能够准确地将分数转化为分式,理解分数与分式的含义和计算规则。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分数找到对应的分式,了解分数与分式的关系。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与分式的含义和运算规则,能够熟练地进行转化。
二、教学准备为了顺利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我需要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5章第1节。
2.PPT课件:包含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示例演示。
3.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草纸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我会设计一个问题来导入本节课的新知识。
例如,我可以给学生出示一个分数,让他们思考如何将这个分数转化为分式。
2. 讲解与示范在导入新知后,我会通过PPT课件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
我会首先解释分数与分式的含义和区别,然后给出几个例子,演示如何将分数转化为分式,并解释每个步骤的原理和规则。
3. 学生练习学生在理解了转化的方法后,我会让他们进行相关练习。
这些练习既可以是书本上的习题,也可以是我编写的练习题。
我会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适当调整练习的难度。
4. 错误订正与讲解在学生完成练习后,我会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检查,并进行错误订正和讲解。
如果有学生犯了相同的错误,我会就这个错误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讨论,帮助他们理解正确的转化方法。
5. 拓展与应用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我会设计一些拓展和应用题目,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
15.1.1 从分数到分式 说课稿 2021—2022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线上说课比赛教案
15.1.1从分数到分式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从分数到分式》,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教学预测、板书展示等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五章第一节内容《从分数到分式》,分式的概念与整式的概念是紧密相联的,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也为后面学习分式方程,反比例函数做铺垫,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材内容分析本课主要内容是分式的概念,分式有意义、值为0的条件,是以分数为基础,类比引出分式定义的,将学生对式的认识扩充到有理式范围。
感受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数学认知规律,体会数学中类比和建模思想。
二、学生情况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处于热情活泼,乐于发言的年纪,喜欢和同学老师合作交流研究问题。
虽然他们已经掌握了分数和整式的相关知识,但是在学生的认知中,由数到式的扩展,在理解上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学优生能够发挥学习主动性,参与问题的探究,在教学中,专门为学优生设置了拓展延伸内容。
学困生基础偏弱,能动性较差,为学困生设置分层学习任务并且及时鼓励,增强学生自信心。
三、教学目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理解分式的概念,能通过具体问题列式。
结合课标、教材以及学生学情,确定本节课的目标为:1.理解分式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有理式是不是分式。
2.掌握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值为0的条件,通过对分式与分数的类比,经历探究整式扩充到有理式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类比的思想。
3.注重学生参与,联系实际,感知数学建模的基本过程,体会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感悟数学应用的普遍性。
四、重点、难点重点:分式的概念。
难点:掌握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值为0的条件。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一)教法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攻克教学重难点,结合学情,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启发类比的教学方法为主,互动探究、讲练结合为辅的方式进行本节课的教学。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5.1从分数到分式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5章1节《从分数到分式》。这一章节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从有理数到实数的一个过渡,为后续学习代数式、方程、不等式等内容打下基础。本节课主要知识点包括:分数与分式的概念及其区别,分式的性质,分式的化简,以及分式的乘除法。
2.探究式教学:基于发现学习理论,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任务驱动法:根据认知心理学原理,设计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1.教具:分数卡片、分式卡片等,用于直观展示分数与分式的区别和联系,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1.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突出重点和难点。
2.保持文字简洁,多用符号和图形辅助表达。
3.在适当位置标注提示语,引导学生关注关键点。
4.在板书过程中,适时与学生互动,确保板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以下可能的问题或挑战:
1.学生对分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念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
2.解题过程中可能存在符号错误、漏项等问题。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创设生活情境,以实际问题导入课程,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习兴趣。
2.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设计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感受到成就感,增强学习信心。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从分数到分式说课稿
从分数到分式说课稿一、说教材(一)作用与地位本文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代数学的基本理论之中。
它不仅在分数与分式之间建立了联系,而且为后续学习如函数、方程、不等式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从分数到分式,是数学思维从具体到抽象的一个过渡,对于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分数的概念、性质、运算及应用;2. 分式的概念、性质、运算及应用;3. 分数与分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4. 分式的化简、求解和应用。
二、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掌握分数和分式的概念、性质、运算方法;2. 培养学生能够正确区分分数与分式,并能熟练地进行相关运算;3. 使学生能够运用分数和分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问题导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分数与分式的内在联系;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2.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3. 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学术态度。
三、说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 分数与分式的概念、性质、运算方法;2. 分数与分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3. 分式的化简、求解和应用。
(二)难点1. 分数与分式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分式性质的推导;2. 分式的运算规则,特别是乘除法则的掌握;3. 分式的实际应用,特别是解决具体问题时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法。
四、说教法(一)启发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启发式教学为核心,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与传统的讲授法不同,我会在关键知识点上设置疑问,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例如在引入分式的概念时,我会提出以下问题:1. 分数与分式有何异同?2. 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需要使用分式?3. 分式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二)问答法问答法是教学中常用的互动方式,我计划在课堂上频繁使用这种方法,以此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及时给予反馈。
15.1.1从分数到分式 说课稿-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5.1.1 从分数到分式》说课稿珲春七中周丽蕊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15.1.1从分数到分式》。
根据课标要求,我将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分式》隶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是学生在学习整式基础上学习的又一种代数式,又是对小学所学分数知识的延伸和扩展。
本单元将从实际问题引出与以往熟知的整式有所不同的代数式——分式,系统研究分式的概念、基本性质、运算、分式方程及其应用。
本节课是分式单元起始课,主要内容是分式的概念、分式有意义和分式值为零的条件。
分数和整式的知识是学习本节课的基础,类比引出分式的概念,把学生从对式的认识从整式扩展到分式,既是对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又是进一步学习分式运算和分式方程以及后续学习反比例函数的基础。
在分式相关概念的探究中渗透数式通性、类比、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低年级学习了分数的相关知识,知道了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是具体的数,具备了学习分式的知识基础;在七上学习了整式相关知识,掌握了利用数式通性来探究新知的方法和思路。
但是学生擅长直观思维,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在用字母表示数的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障碍。
可用数式通性,通过研究整式的策略研究分式的相关知识。
八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表现欲强,但是思考问题不全面,已有的认知水平不高。
可在活动中自我探究,协同学习。
基于以上分析,再依据新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三、教学目标1、通过联系实际,理解分式的概念,掌握分式有意义和分式值为零的条件。
2、通过对分式与分数的类比,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整式扩充到分式的过程,体会数式通性,类比,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3、通过联系实际探究分式的概念,能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增强与他人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分式概念及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难点:能熟练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及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15.1从分数到分式说课稿-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线上说课比赛
《从分数到分式》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候姗姗,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五章第一课时《从分数到分式》。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谈一下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分式的概念和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是继整式之后对代数式的进一步研究,与分数、整式是紧密相联的,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也为进一步学习分式、分式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反比例函数等知识作好铺垫.本节课类比分数的概念引出分式的概念,类比分数有意义的条件得到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学好本节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类比、归纳、概括能力,并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2.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学过分数,其实分式是分数的“代数化”,所以其性质与运算是完全类似的.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会用字母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用分式来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不困难,但是他们抽象概括能力不足,所以通过观察代数式的结构特征,类比、抽象、归纳、概括出式子的共同本质属性是有一定难度的.3.教学目标(1)理解分式的概念,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及分式值为0的条件.(2)经历类比分数抽象分式的概念及探索分式有意义条件的过程,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感悟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地研究问题的方法.4.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分式的概念。
难点:理解分式的概念,能确定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和分式值为0的条件。
二、教学策略1.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探究式教学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类比分数形成分式的概念,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分式有意义及分式值为0的条件。
2.学法指导自主探究研讨发现知识是通过学生自己动口、动脑,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得到的。
学生在讨论、交流、合作、探究活动中形成分式概念、掌握分式有意义、分式值为0的条件.3.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课容量,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从分数到分式》说课稿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从分数到分式》说课稿第十五章:分式15.1.1 从分数到分式说课稿(一)一、教材分析1.地位、作用和前后联系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分式的概念以及掌握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分式值为0的条件.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式的四则运算、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并以六年级第一学期的分数知识为基础,对比引出分式的概念,把学生对“式”的认识由整式扩充到有理式.学好本节知识是为进一步学习分式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是以后学习函数、方程等问题的关键。
2.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通过低年级分数的学习,头脑中已形成了分数的相关知识,知道分数的分子、分母都是具体的数,因此学生可能会用学习分数的思维定势去认知、理解分式.但是在分式中,它的分母不是具体的数,而是抽象的含有字母的整式,会随着字母取值的变化而变化.为了学生能切实掌握所学知识,在教学中特别设计了几组练习;对于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题,将作适当的延伸拓展和变式处理。
3,教学重难点重点:分式的概念难点:能准确确定分式有无意义的条件和分式值为0的条件二教学目标教育目标的确立应该建立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上,而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应该包括三个层次:学习数学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数学能力;完善自我的精神品格。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分式概念,能确定分式何时有意义和无意义的条件,能确定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并能用分式表示数量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分式概念的自我建构过程及用分式描述数量关系的过程,学会与人合作,并获得代数学习的一些常用方法:类比转化、合情推理、抽象概括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经验,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体会分式的模型思想。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引导—发现教学法”,借助于计算机课件,通过“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教学。
1.师生互动探究式教学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渗透新的教育理念,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结合八年级学生的求知心理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开展教学.学生通过熟悉的现实生活情景,发现有些数量关系仅用整式来表示是不够的,引发认知冲突,提出需要学习新的知识.引导学生类比分数探究分式的概念,形成师生互动,体现了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5.1.1《从分数到分式》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5.1.1《从分数到分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5.1.1《从分数到分式》是分式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分数与分式的概念及其性质。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分式的基础,对于后续的分式运算、分式方程等知识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材从学生已知的分数入手,通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引出分式的概念,并介绍了分式的基本性质。
教材的处理方式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知识,对于分数的加减乘除等运算比较熟悉。
但是,学生对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理解并不深刻,对于分式的概念和性质的认识还是陌生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从已知的分数知识出发,建立起分式的概念,并理解分式的性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分式的概念,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能够进行简单的分式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分式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式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
2.教学难点:分式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分式的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分式的概念和性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分数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从而引出分式的概念。
2.新课讲解:讲解分式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分式的性质。
3.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内容,并提供解题指导。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式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并分享讨论成果。
《从分数到分式》说课稿
《从分数到分式》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从分数到分式》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八年级数学下册15.1.1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分式的概念以及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分式值为0的条件和用分式表示数量关系。
分式是继整式之后对代数式的进一步研究。
与整式一样,分式也是表示具体问题情境中的数量关系的一种工具,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常见模型之一。
本节课的学习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函数和方程等知识起到奠基的作用。
2、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通过用分式表示现实情境中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分式的模型思想,进一步发展符号感;能用分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归纳分式的概念,明确分式与整式的区别;进一步培养学生代数表达能力和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类比、讨论、交流的思想,感受知识的内在价值。
3、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抽象分式概念学习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分式的模型思想,发展符号感。
难点:用分式表示现实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分式有无意义、分式值为0条件的讨论。
二、学情分析通过小学分数的学习,学生头脑中已形成了分数的相关知识,知道分数的分子,分母都是具体的数。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用学习分数的思维定势来认知和理解分式。
另外,在七年级上册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整式,分式与整式一样也是代数式,因此,学生能在教学过程中较好地迁移知识。
三、教法分析1、教学方法本课所用的教学方法是问题探究法,探究发现法,即学生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积极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归纳类比等数学活动获得知识。
2、学法指导研究与学习的方法与整式相类似。
分式是分数的代数化,学生可以通过类比进行分式的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归纳,培养探究、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过程1、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时间,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的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设计意图: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1.1从分数到分式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内容:从分数到分式。
这节课我将从教材、目标、教法、过程、板书这五方面进行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从分数到分式” 是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中八年级上第十五章的第一节内容,是中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式的概念与整式是紧密相联的,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同时也是对前面知识的进一步运用和巩固。
学生掌握了分式的意义后,为进一步学习分式、函数、方程等知识作好铺垫;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分式的概念,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值为零的条件,是以分数为基础,类比引出分式的概念,把学生从对式的认识从整式扩展到有理式。
学好本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运算速度,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类比归纳能力,并让学生体会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了解分式的概念,能确定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及使分式值为0的条件.能力目标:经历分式概念的自我建构过程及用分式描述数量关系的过程,学会与人合作,并获得代数学习的一些常用方法:类比转化、合情推理、抽
象概括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经验,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体会分式的模型思想。
教学重点:分式概念、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教学难点:分式有意义条件,分式的值为0的条件。
从分数有意义到分式有意义,从判断分母是否为0到求解分母何时值为0,并将此规律应用于求解最简单的分式方程(分式值为0),既是知识的同化迁移,也包括了调整和重组的因素.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教法特点
本节课运用启发类比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探究新知识,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类比归纳能力的培养,通过不断的实践和认识,循序渐进的让学生全面地掌握分式的意义,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值为零的条件,使学生体会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树立学习数学
的信心。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1)主动参与、自主探究;
(2) 重点、难点的突破;(3) 类比思想的渗透,(4) 思维训练的层次.
四、教学过程:
1、“分式”的概念的引入
(1)、章前问题,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时间,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的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
(2)书p127的思考:
①长方形的面积为10cm 2,长为7cm ,宽应为 cm ;长方形的面积为S ,长为a ,宽应为 。
②把体积为200cm 3的水倒入底面积为33cm 2的圆柱形容器中,水面高度为 cm ;把体积为V 的水倒入底面积为S 的圆柱形容器中,水面高度为 。
问(1)得到的这些式子是 , , , , 你都认识吗? 问(2)不认识的式子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让学生观察思考,并与小学学过的分数对比,归纳总结出这些式子的特点:
(1)是分数形式; (2)分子,分母都是整式; (3) 分母中含有字母 。
总结1分式的定义:一般地,如果A 、B 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 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A
B 叫做分式。
形成分式概念,突出重点.形成概念的过程中要警惕负迁移的发生.例如,在给出分式 A /B 的形式表示后,可能有学生因机械记忆“B 中含字母”或者“A 中含字母”而导致混乱.这时需要教师板书和叙述时始终强调分子A 、分母B .
2、探究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和值为零的条件
.探究活动填表:(1)先由学生独立完成填空
(2)再把学生的不同结果展现出来,小组内交流,归纳。
a S s v v 3090+71033200
先提问一位学生说结果,再发疑问;有不同的答案吗?
把学生不同的答案同时展现在学生眼前,谁对谁错,取谁舍谁,完全把矛盾抛给学生,学生在和分数的相关知识进行对比后,就可以迁移出新知识,分式的分母为零时,分式是无意义的。
继续追问那要是分式的分母不为0呢?那就是分式有意义。
那么另外两个0对吗?
这样就达到引发类比、化旧知为新知的教学目的,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然后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正是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学习过程.这个设计也能渗透给学生一种认识新事物、学习新知识的方法:
(1) 从具体入手:当分式中字母取定具体的数值时,分式即表示具体的数.
(2) 发现问题:当字母取某些特殊值时,有可能出现分母等于0的情况.
(3) 分析、解决问题:类比分数有意义的条件可知,分式要有意义,分母不能为0.
虽然上述过程对优等生而言确实简单了些,但其中隐含的“从具体入手”、“正向思维”等研究方法并不平凡.对于学困生而言,从分式的角度归纳有意义的条件,字母比较抽象,难于理解。
但是当分式中字母取定具体的数值时,分式即表示具体的数又回归到分数,便于学困生回顾、对比分数的分母不为0,从而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另外,这张表也为学生后续学习反比例函数做了初步铺垫.
继续和分数的相关知识对比,就可以继续迁移出分式的值为0时,分母不为0、分子为0,教师提示这两个条件之间用什么关联词连接,并转化为符号语言。
总结2分式有意义 分母B 不为0
分式无意义 分母B 为0
分式值为0 分母B 不为0且分子A 为0
分式有意义等价于分式的分母不为0,在归纳的知识点部分就显示出是互逆的关系。
另外注意提示分式有意义是分母整体不为0,而不是字母不为0,其结果也不是一种形式,可能是不能取某一个值,可能是不能取某两个值,可能是两个字母之间的数量关系,也可能是任取全体实数等等。
而分式的值为0也是一样的处理方式,只是要注意最后的结果如何取舍,这是学生理解上的一个难点。
3、应用新知:
【例题】1、指出下列代数式中,哪些是分式?
222x 2x 11x 1x a 2ab b ,,(a b),,,23x 2x a b ++-++π-
【例题】 2、当 x 取何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
(1)18
-x (2) 91
2-x (3)2
1y
x + 【例题】 3、当 x 取何值时,下列分式值为零?
(1)a a 21
+ (2)11
2+-x x
后两道例题的分析讲解由学生自主解决,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得主导作用。
先由学生讲解思路,再根据解答思路追问问题,得出分式有意义与分母不为0是互逆的关系;分时值为0与分子为0且分母不为0也是互逆的关系。
同时教师通过板书教给学生严谨有序的思维模式,使学生体会到方程和不等式联立的方法有助于理清思路,同时分散了解题难点,帮助学生从感性思维上升到理性思维的重要一步.学生领会和掌握任何一种解题方法需要一个过程.通过多种变式练习,教师引导学生多实践、多谈思路,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发现问题后互相提醒、纠正,达到落实双基的效果.
4、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梳理所学的知识:
(1)分式的概念。
(2)分式何时有意义,何时无意义。
(3)分式的值何时为零。
5、课后作业:习题15.1---1.2.3
(四)板书设计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