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化工专业《无机化学》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无机化学》—课程标准

《无机化学》—课程标准

《无机化学》课程标准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无机化学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工业分析与检验、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环境保护与监测、精细化工、材料工程技术等化工类专业及相关专业基本素质模块中的职业素质板块课,是学生在具备必要的数学、物理、中学化学等基础知识之后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无机化学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在高中化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化学反应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化学计算方法;加强化学反应现象的理解;培养学生树立爱国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及从事化工技术工作打下比较巩固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第一部分绪论1.教学目标(1)了解无机化学的研究对象;(2)了解化学在国民经济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3)掌握无机化学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2.教学内容(1)无机化学的研究对象;(2)化学在国民经济及日常生活中的作用;(3)无机化学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3.教学重点无机化学的学习方法。

4.教学难点学习观念的转变。

5.教学建议借助教学课件互动或通过问题解决思路来展示学习要求,建立新的学习观念。

第二部分化学基本概念和理想气体定律(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等基本概念;(2)掌握反应热效应和热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3)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压定律、分体积定律。

2.能力目标(1)能准确运用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等基本概念进行相关计算;(2)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3)会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压定律、分体积定律进行有关计算。

(二)教学内容1.化学基本概念: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标准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

2.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溶质的质量或浓度的计算,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溶液的稀释。

3.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的表示,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

无机与分析化学实训课标

无机与分析化学实训课标

《无机与分析化学实训》课程标准适用专业:应用化工技术课程代码:46114141学制:三年学时:48学时学分:2学分开设时间:第二学期一、课程定位“无机与分析化学实训”是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必修的专业实践课程,是继“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后为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而开设的一门实践课程。

该课程根据企业的岗位任职要求,结合国家职业标准分析工任职条件,培养学生无机与分析化学的操作技能,同时在实训期间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创新精神,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熟悉无机与分析化学中复杂物质分析的依据和标准;2.熟悉无机与分析化学中复杂物质分析的流程;3.熟悉无机与分析化学中试剂的性能和使用方法;4.熟悉无机与分析化学中相关仪器设备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5.熟悉无机与分析化学中测定物质的基本理论及方法;6.分析实验室安全、环保、组织与管理等基本知识;(二)技能目标1.能使用和维护无机与分析化学的相关仪器及设备;2.能配制无机与分析化学的相关溶液、试剂;3.能进行试样的采集、制备与分解;4.能完成无机与分析化学技术测试物质的分析测定;5.能完成分析报告和实训报告书写。

(三)素质目标1.具有独立学习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具有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3.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思维;4.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坚韧、诚信的品德。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建议学时“无机与分析化学实训”课程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无机与分析化学实训”课程学习内容四、学习资源的选用(一)教学参考书1.《无机与分析化学》陈若愚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 《分析化学技术》赵泽禄著化学工业出版社;(二)其它教学资源(参考网站等)小木虫论坛/bbs五、教学条件要求(一)教师要求1.熟悉无机化学、化学分析等相关课程的背景知识。

2.具备一定的化学分析技能或从业经验。

3.具有较强的指导和解决学生在学习中所出现问题的经验和能力,正确、及时处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无机化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无机化学课程代码120010课程类型

无机化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无机化学课程代码120010课程类型

《无机化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无机化学课程代码:120010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总学时:90学时理论学时:74学时开课学期:第一学期适用专业:药学一、概述(一) 课程性质无机化学是高等职业教育药学专业基本素质模块中的职业素质重要的课程,是学生在具备必要的数学、物理、中学化学等基础知识之后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设计兼顾了企业和个人两者的需求,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即以培养全面素质为基础,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

(二) 课程基本理念无机化学教育必须从素质教育的需要出发,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不但发挥智育功能,而且在德育和美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应把培养人作为最重要的任务,通过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来落实“科教兴国”基本国策和满足社会需要。

1.让学生学得生动、主动无机化学课程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要以学生为主体,改进学生学习活动的结构,让学生生动、主动地发展;要以学生的发展规律和身心特点为依据,抓住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培养学生基础性学力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使学生能适应社会生活和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要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差异,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增加课程的可选择性,满足学生发展的多种需求。

2.让学生亲自体验、手脑并用无机化学课程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地学会科学,学会科学过程,学会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学会人和自然的关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科学观;要注意联系化学科学的发展过程,让学生参与科学实践活动,学习科学知识是怎样获得的,学习科学知识是怎样应用的;要注意让学生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初步领会科学思想、养成科学精神、学会科学方法、形成科学态度;要加强实践和实验环节,注意联系实际,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让学生应用新技术、获取新信息无机化学课程要努力克服传统学科课程的封闭性,注意反映现代化学的特点、反映化学科学的新发展,注意反映化学跟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注意科学文化外延的扩大,注意职业导向,扩大视野;要积极改革课程的设置、内容、教学、评价,充分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对科学教学改革的重要作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内容和体系。

《无机化学》课程标准(相燕)

《无机化学》课程标准(相燕)

《无机化学》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课程性质和价值)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

迅猛发展的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它在解决人类社会过程中面临的有关问题、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必须构建新的化学课程体系。

根据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关于推进课程改革工作的通知,结合我校实际,为了更好地、充分地、体现现代医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本着“必须、够用、适用”循序渐进的原则,立足于培养实用型人才,同时又考虑后续课程所需的知识,最终达到培养出的学生能够有突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过硬的动手操作能力,特制定《无机化学》必修模块课程标准。

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或《科学》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

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保证基础教育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可供选择的课程模块,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化学课程应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无机化学》必修模块是医药高等职业学校每位学生的必修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理论联系实际和科学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实验技能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丰富的基础知识面的实用操作型的人才。

(二)课程基本理念紧扣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根据市场对各类人才的职业需求和学校的办学条件,以实用技术为主,尽量多地给学生创造一个动手操作的机会,以便学生将来能够成为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的技术应用性人才。

《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舒谋海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2、课程名称:无机化学3、学时/学分:64/44、先修课程:化学原理。

5、面向对象:化学、应用化学、生物学、药学及化学相关专业。

6、开课院(系)、教研室:化学化工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教研室7、教材、教学参考书:Inorganic chemistry, Shriver & Atkins, Fifth Edition(教材)《无机化学》(第四版)下册,北师大、华中师大、南京师大主编,高教出版社《无机化学》(第二版)下册,宋天佑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8、已修课程基础《化学原理》二、教学的性质和任务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基础化学系列课程。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及配位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了解单质的制备方法及各主族、副族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掌握无机化学的研究方法、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无机化学、基本化学原理及其在化学分析和元素性质方面的应用和思想、现代无机化学的研究前沿和现状。

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在综合应用多门有关学科的知识,系统、全面、深入地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掌握物质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原理,掌握元素的基本性质和与物质结构的关系。

通过课程的学习,将为后续的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以下内容安排基于Inorganic chemistry,Shriver & Atkins, Fifth Edition,W. H. Freeman and Company.2010第一部分:元素及其化合物第一单元周期性(2 课时)主要内容:元素性质概论,元素性质的通论,非金属元素性质通论,金属元素性质通论。

重点与难点:元素的递变性规律以及与核外电子结构的关系第二单元氢(2课时)主要内容:氢元素及其简单二元化合物、氢气及氢能源重点与难点:氢元素的结构特征第三单元碱金属和碱土金属(group 1 & 2)(2课时)主要内容:碱金属与碱土金属的通性;碱金属与碱土金属的重要化合物;锂、铍的特性及对角线规律;常见s区元素的金属鉴定反应。

《无机化学》课程标准 高职高专..

《无机化学》课程标准 高职高专..

《无机化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无机化学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教学学时:30(理论)+ 30(实践)课程学分:3先行课程:对于五年制学生,需要先学习基础化学;对于三年制学生,则可直接进行学习适用专业:药学参考教材:1、《无机化学》牛秀明吴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无机化学》主编:孟长功高等教育出版社一、课程性质:无机化学是药学专业专科层次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无机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和应用的科学。

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一种主要方法和手段,人类的生活能够不断提高和改善,化学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包括理论讲授和实验操作两部分。

内容包括化学平衡、溶液化学、电化学、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原子和分子结构、配位化合物、元素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理论教学,为学生今后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奠定坚实基础、从而使学生具备从事药学专业的学习和工作所必需的无机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药学应用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培养学生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和良好的科学研究思维方法以及基本素质。

通过理论和实验的综合教学,为学生今后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增强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准确掌握无机化学术语和一些基本概念;熟练掌握有关基本量和计算。

(2)掌握无机化学相关基础理论。

(二)职业技能目标通过实验,达到加深、巩固并扩大学生对所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观察记录、分析归纳、撰写报告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注重实际应用,实现工学结合。

(三)素质养成目标通过无机化学的学习,增强学生课程的职业认同感;注重理论技能化,原理方法化,强化规范,训练技能以及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四、教学内容要点:第一部分原子与分子结构第一节原子结构(4学时)一、教学目的及要求1.掌握用四个量子数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方法;掌握核外电子的排布及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掌握元素某些性质的周期性规律.2.熟悉波函数、电于云的概念;熟悉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

《无机化学》课程标准

《无机化学》课程标准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无机化学适用专业:工业分析与检验、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学时数:72学分:32010年 4 月《无机化学》课程标准一、课程的性质《无机化学》课程是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的职业能力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通过研究单质和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反应,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周期律、分子结构、氧化还原、配合物、化学热力学等初步知识,并在原理的指导下,理解化学变化中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初步从宏观和微观不同的角度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使学生掌握常见元素及化合物的酸碱性、氧化还原性、溶解性、热稳定性、配位能力及典型反应,熟知元素周期表中各类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本课程为职业能力课,后续课程有《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分析化学技术》《化工安全技术》等课程。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的构建以“化工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教学工作项目设置为指导,并结合了中山市及珠三角地区化工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和学院专业教学标准。

它基于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特点,密切结合专业生产的需要,精选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既保证了基本内容的深广度及科学性,又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本着宽基础、多方向的就业思路,根据专业岗位群技能要求,从而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和教学方法。

本门课程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两大模块,其中,理论知识模块包括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氧化和还原、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配位化学和元素、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等几个部分,实践教学模块包括化学实验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数据表达与处理、玻璃管加工及塞子的打孔、台秤与分析天平的使用、酒精灯的使用、电导率仪的使用、酸度计的使用、醋酸电离常数的测定、水合硫酸铜结晶水的测定、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等。

无机化学作为化学专业最基础的一门专业课程,它涉及到的知识面很广,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同时,也要注重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三、课程教学目标《无机化学》课程是培养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化学思维方法和实验动手能力的一门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化工相关工作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为后续课程学习作前期准备,为学生顶岗就业夯实基础。

应用化工专业《无机化学》课程标准

应用化工专业《无机化学》课程标准

《无机化学》课程标准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课程名称中文名称:《无机化学》英文名称:《Inorganic Chemistry》二、学时与适用对象课程总计152学时,其中理论课120学时,实验课32学时。

本标准适用于三年制应用化工专业学生。

三、课程性质地位无机化学是应用化工专业专科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优秀化工人才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掌握了无机化学基本原理和重要元素的化学基础知识,注重化学与化工的交叉与结合,才能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思路。

四、课程基本理念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本着为学员终身学习奠基的思想,强调“重基础、重能力、重素质”的原则,着重介绍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教学活动中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员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充分调动和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逐步提高学员的自学能力,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根据《高职高专院校制定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以课程基本理念为指导,在总结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课程目标分别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具体明确的阐述。

《无机化学》课程的学习包括理论课、实验课。

理论课的安排120学时,实验课32学时。

理论课采用大班课教学,辅以多媒体电教手段,以教员讲授为主。

教学中灵活运用启发式、问题式、讨论式教学,增强教学互动,调动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实验课采用小班课教学,以学员亲自动手操作为主,实验课教员只做必要的讲解、示范和提示,全面培养学员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逐步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为了尽可能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学员对无机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评价学员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本课程考核采用理论考核与实验考核分别考核,将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作为本课程最终成绩的评定依据。

《无机化学》课程标准

《无机化学》课程标准

南昌职业大学专科《无机化学》课程标准目录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2)(一)课程基本信息 (2)(二)课程性质 (2)(三)课程任务 (2)二、专业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2)(一)专业核心素养 (2)(二)课程目标 (2)三、课程结构 (3)(一)课程模块 (3)(二)学时安排 (4)四、课程内容 (5)(一)基础模块 (5)(二)拓展模块 (5)五、学业质量 (5)(一)学业质量内涵 (5)(二)学业质量水平 (6)(三)考核方式 (6)六、课程实施 (6)(一)教学要求 (6)(二)学业水平评价 (7)(三)教材编写要求 (7)(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学习环境创设 (7)(五)教师团队建设 (7)(六)对学校实施本课程的要求 (8)附录教学设备设施配备要求 (8)一、课程性质与任务(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性质无机化学课程是药品类学科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程。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解决一般无机化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品质,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课堂讲授、自学与讨论,理解和掌握元素周期律、近代物质结构理论、化学热力学及动力学、溶液中的酸碱平衡、氧化还原平衡、沉淀平衡和配位平衡四大平衡等初步知识,并在原理的指导下,了解化学变化中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初步从宏观和微观的不同角度理解化学变化基本特征,掌握常见元素及化合物的主要性质、结构、变化规律和用途。

(三)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物质结构的基础理论,酸碱反应、沉淀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配位反应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掌握重要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培养学生具有解决一般无机化学问题和化学计算的能力,并重视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和自学能力的额培养。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学习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以及药物分析、生物化学和环境化学等后继课程打下基础。

二、专业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一)专业核心素养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主要在分子、原子层面,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

《无机化学与实验》课程标准

《无机化学与实验》课程标准

《无机化学与实验》课程标准(课程代码:100001,适用专业:化工工艺、工业分析、有色冶炼、环境监测、食品质量与安全、城市水务、石油炼制等专业)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无机化学与实验是从无机物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一门专业基础学科,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周期律、分子结构、氧化还原、化学热力学等初步知识,并在其指导下理解化学反应中物质结构与性质间的关系,认识微观变化对宏观世界的影响。

是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化工生产过程基础原理的其中一门课程,其范围可涉及材料、生命、环境、能源和信息等行业,是现代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

本门课程是石油化工类专业的专业核心基础课程,为必修课。

课程内容部分与初中《化学》课程相衔接,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它是培养化工类专业技能人才的整体知识结构及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课程目标无机化学以学生学习和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为主线,运用化学基本原理知识,阐述元素化学与社会、科学、生产的联系,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对接初中化学教学内容,强化化学基础,学习无机物质的基本理论、物质的结构、元素及其化合物等知识,理解和掌握重要元素及其化学性质、典型的化学反应,并会进行化学反应计算。

同时加强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能力的培养。

使其具有分析和解决一般无机化学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三、课程结构四、课程内容(一)绪论1.专业知识无机化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化学发展简史、无机化学简介2.专业技能学习无机化学的基本要求及技能(二)物质结构1.专业知识原子的组成、同位素及其应用、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的基础知识2.专业技能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能识别常见易燃易爆化学品的安全标识;了解防火与灭火常识,树立实验安全意识。

(三)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1.专业知识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理解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及应用。

《无机化学》课程标准

《无机化学》课程标准

《无机化学》课程标准一、课程说明二、课程性质与任务1. 课程在专业人才培育方案中的定位本课程是化工类化学专业〔专科〕的一门必修根底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把握一般化学的根本原理,及对化学人才的有关的无机化合物的性质、组成和构造。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在中学化学学习的根底上较系统地把握无机化学根底理论、根本学问、重要化合物的性质、试验技能和独立工作的力量,以期为学生今后的工作、科研和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根底。

2. 课程设计本课程遵照教高[2023]14 号、教高[2023]16 号、教高厅函[2023]47 号等文件精神,依据本专业的人才培育方案,确定本课程的目标和教学内容,全面提上升职高专教学理念,明确高职教育的特色内涵、根本任务和中心工作,明确人才培育模式的根本特征;进一步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切实加强试验实训基地建设,树立全的教育教学质量观,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体应遵循以下原则:在课程设计上,坚持以力量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角色转换为提倡者;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肯定要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自我提高的思想贯彻于课程教学过程中,而教师更多的是发挥教练与导演的引导、启发和沟通的作用。

在课程内容上,依据高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编写而成,表达“必需”、“够用” 的原则。

全书分为理论和试验两局部。

理论局部包括:绪论,化学根本量和化学计算,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卤素,原子构造和元素周期律,分子构造,化学反响速率和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硼族元素和碳族元素,氧化复原反响和电化学根底,氮和磷,氧和硫,配位化合物, 过渡元素。

试验局部包括:无机化学试验须知,无机化学试验及其根本操作。

个别章节还附有阅读材料,以拓宽学生的学问面。

在课程教学组织设计上,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组织教学,乐观推广探究 教学做一体化、情境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实现工作过程系统化,学问技能体系系统化的目的。

《无机化学》课程标准

《无机化学》课程标准

《无机化学》课程标准学时学分:136(理论学时76、实训学时60)/6专业:精细化工、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先修课程:初中化学后续课程:基础化学(有机)一、前言1.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精细化工、工业分析与检验等化工类专业及相关专业平台课程之一,是学生在具备必要的数学、物理、初中化学等基础知识之后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2.设计思路(1)以书本知识为基础,注重实践教育将书本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使职校学生能够过早的融入社会,轻松将自己规划自己职业生涯,在理论中联系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真正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高素质,高技术的专业性人才。

(2)注重知识体系,对专业知识扩展加深建立学生完整的高中化学知识体系,使学生在初中化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化学反应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化学计算方法;加强化学反应现象的理解;培养学生树立爱国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及从事化工技术工作打下比较巩固的基础。

(3)行动导向教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课程教学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构建“真实的虚拟”学习情境,遵循为行动而学习原则,让行动成为学习的起始点,尽可能地让学习者通过行动来学习,学生不再是教学的受体,更重要的是学习的主体。

精心设计以生产实践中具体产品的品质检测项目为主体的模块化教学,按照“基本技能训练—技术知识—单元技能训练—技术理论—综合技能训练—创新实验”体系架构各模块中的教学任务,每个任务可以作为一个教学小单元组织教学,或2个课时、4个课时、6个课时,也可能多个课时,以职业能力为目标,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在实验实训室完成,整个过程学生基于主动,自调、建构以及情境、引导、社会化意义的“学”,教师基于激励、支持、咨询以及指示、描述、解释性意义的“教”。

总之,以职校学生自身特点为基础,结合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对他们进行教学规划,加入现在无机化学最新发展和科学的运用,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使学生在职校的学习生涯中,从开始到结束都和社会相联系,不做假科学和伪科学。

无机化学—课程标准

无机化学—课程标准

《无机化学》课程标准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无机化学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工业分析与检验、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环境保护与监测、精细化工、材料工程技术等化工类专业及相关专业基本素质模块中的职业素质板块课,是学生在具备必要的数学、物理、中学化学等基础知识之后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无机化学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在高中化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化学反应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化学计算方法;加强化学反应现象的理解;培养学生树立爱国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及从事化工技术工作打下比较巩固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第一部分绪论1.教学目标(1)了解无机化学的研究对象;(2)了解化学在国民经济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3)掌握无机化学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2.教学内容(1)无机化学的研究对象;(2)化学在国民经济及日常生活中的作用;(3)无机化学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3.教学重点无机化学的学习方法。

4.教学难点学习观念的转变。

5.教学建议借助教学课件互动或通过问题解决思路来展示学习要求,建立新的学习观念。

第二部分化学基本概念和理想气体定律(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等基本概念;(2)掌握反应热效应和热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3)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压定律、分体积定律。

2.能力目标(1)能准确运用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等基本概念进行相关计算;(2)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3)会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压定律、分体积定律进行有关计算。

(二)教学内容1.化学基本概念: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标准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

2.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溶质的质量或浓度的计算,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溶液的稀释。

3.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的表示,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

《无机化学》课程标准

《无机化学》课程标准

《无机化学》课程标准课程代码:B0000111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授课系(部):药品与环境工程学院学分学时: 96学时一、课程定位与作用1.课程的定位本课程是我院化学化工类、制药类、工业分析类、食品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是各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服务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为培养合格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提供必备的无机化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运算、基本实验技能,并能将其与专业技术应用相结合,分析、认识专业技术中的相关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专业基础知识在后续课程和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工作思路,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强化职业道德,提升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培养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

2.课程的作用《无机化学》作为一门专业性基础课程,是各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教学以服务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化工生产、分析检验、药品生产、食品检测等工作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为根本任务,遵循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人才定位,突出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做到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认知规律,实施“基础能力培养、专业能力训练、拓展能力形成”的职业能力递进教学模式。

3.与其他课程的关系这门课程是为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开设的,前导课程有中学化学,但是大部分学生基础较为薄弱;后续课程有《有机化学》、《化学分析技术》、《工业分析技术》、《生物化学》等,课程的开设能很好地服务于专业课程的学习,为后续学习提供知识和技能基础。

二、课程目标通过《无机化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满足职业技能要求、专业课程必需的无机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够把无机化学的基础知识、研究方法与分析检测技术、化工生产技术等应用相结合,用无机化学的知识分析、认识专业技术中的相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机化学》课程标准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课程名称中文名称:《无机化学》英文名称:《Inorganic Chemistry》二、学时与适用对象课程总计152学时,其中理论课120学时,实验课32学时。

本标准适用于三年制应用化工专业学生。

三、课程性质地位无机化学是应用化工专业专科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优秀化工人才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掌握了无机化学基本原理和重要元素的化学基础知识,注重化学与化工的交叉与结合,才能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思路。

四、课程基本理念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本着为学员终身学习奠基的思想,强调“重基础、重能力、重素质”的原则,着重介绍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教学活动中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员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充分调动和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逐步提高学员的自学能力,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根据《高职高专院校制定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以课程基本理念为指导,在总结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课程目标分别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具体明确的阐述。

《无机化学》课程的学习包括理论课、实验课。

理论课的安排120学时,实验课32学时。

理论课采用大班课教学,辅以多媒体电教手段,以教员讲授为主。

教学中灵活运用启发式、问题式、讨论式教学,增强教学互动,调动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实验课采用小班课教学,以学员亲自动手操作为主,实验课教员只做必要的讲解、示范和提示,全面培养学员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逐步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为了尽可能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学员对无机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评价学员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本课程考核采用理论考核与实验考核分别考核,将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作为本课程最终成绩的评定依据。

实验成绩按照平时出勤、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占60%,实验考试占40%比例分配;理论考核按照平时出勤、作业、课堂表现占40%,理论考试占60%比例分配。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对《无机化学》的学习,能掌握元素周期律、近代物质结构理论、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等基本理论;掌握溶液的酸碱平衡、氧化还原平衡、沉淀溶解平衡和配位平衡;在原理的指导下,了解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掌握常见元素及化合物的主要化学性质、结构、变化规律和用途;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具备科学思维能力、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为其它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二、分类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基本理论知识(1)掌握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熟悉溶液的依数性并了解其生理意义;(2)熟悉质量作用定律、化学平衡定律;(3)掌握缓冲溶液的缓冲作用原理及pH值的有关计算,了解缓冲溶液的应用;(4)掌握溶度积概念和溶度积规则,熟悉沉淀的生成和溶解的基本知识和计算;(5)熟悉氧化还原平衡、能斯特方程相关计算;熟悉氧化还原的有关概念;(6)了解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熟悉四个量子数的意义及其取值。

熟悉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周期表、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7)掌握价键理论和杂化轨道理论,并能运用上述理论判断分子的空间构型;(8)掌握配合物的概念、组成、命名和配合物中的价键理论;(9)了解一些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组成、性质及离子鉴定等有关知识。

2、基本技能1、独立进行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等基本实验操作;2、掌握分析天平、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等实验仪器的使用;3、根据实验要求,通过文献查阅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设计;4、描述实验现象,正确、规范地完成实验记录。

(二)过程与方法1、参与课堂讨论,课后及时复习和独立完成作业,努力提高学习和获取知识的能力;2、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3、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4、参与交流和讨论,学会清楚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表达交流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并认同化学在社会发展和化工研究中的积极作用,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2、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3、发扬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4、热爱化学,热爱本专业,学习态度认真,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的进步、为医化工事业的发展学习化学的志向。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一、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理论课学时安排章节教学内容学时绪论 2第一章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8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8第三章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8第四章氧化和还原8第五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12第六章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12第七章配位化合物12第八章主族金属元素(一)碱金属和12碱土金属第九章主族金属元素(二)铝锡铅砷12锑铋第十章非金属元素(一)氢稀有气体12卤素第十一章非金属元素(二)氧硫氮磷碳4硅硼第十二章过渡元素(一)铜副族和锌副4族第十三章过渡元素(二)铬锰铁钻镍 4总复习 2理论考试 2合计120实验课学时安排序号实验内容学时1 溶液的性质和配制 22 化学反应速度和活化能 33 缓冲溶液的配制与pH值测定 34 醋酸解离常数的测定 35 解离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 26 粗盐的提纯和精制 47 硫酸铜的提纯 48 元素性质 39 硝酸钾的制备 310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3合计30二、内容要点与基本要求(一)理论课【说明:教学内容划分为三级,即核心内容、重点内容、一般内容。

核心内容构成课程的主体框架,是教员必须在课堂上讲深讲透、学员必须掌握的内容;重点内容是核心内容的延伸和丰富,教员在课堂上可以少讲,但必须指导学员学习并熟悉的内容;一般内容指教员可以不讲,但学员必须通过自主学习并了解的内容】绪论基本要求:了解无机化学的发展和研究内容;了解化学与化工的关系。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基本要求:掌握有关气体基本定律的应用;掌握液体的蒸汽压、液体沸点的含义及应用;熟悉热力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反应热效能的计算;重点:有关气体基本定律的应用;液体的蒸汽压、液体沸点的含义及应用;热力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反应热效能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难点:有关气体基本定律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基本要求:理解化学反应速率表示法及其理论;掌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掌握平衡常数的计算和平衡移动的判断重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平衡常数的计算和平衡移动的判断难点:平衡常数的计算和平衡移动的判断第三章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基本要求:熟悉弱电解质、强电解质和难溶电解质的特点;掌握一元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及其有关计算,了解多元弱酸的电离平衡;熟悉同离子效应的概念和缓冲溶液的缓冲作用原理;了解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变色范围;掌握溶度积的运算;掌握溶度积规则的应用;掌握分步沉淀和沉淀转化的原理重点:弱电解质、强电解质和难溶电解质的特点;一元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及其有关计算;溶度积规则的应用;分步沉淀和沉淀转化的原理难点:一元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及其有关计算;溶度积规则的应用;分步沉淀和沉淀转化的原理第四章氧化和还原基本要求: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方程式的配平;熟悉原电池的组成、原理,理解电极电势的概念机标准电极电势的测定;掌握能斯特方程的应用及电极电势的应用;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方程式的配平;原电池的组成、原理,理解电极电势的概念机标准电极电势的测定;能斯特方程的应用及电极电势的应用;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方程式的配平;能斯特方程的应用及电极电势的应用;第五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基本要求:了解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理论及有关概念;掌握四个量子数和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掌握元素周期表结构,理解元素性质的周期性重点:四个量子数和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表结构难点:四个量子数和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表结构第六章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基本要求: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理论及有关概念;理解杂化轨道理论与分子几何构型的关系;掌握分子间力的种类、特点及氢键理论;掌握离子晶体的特性和常见的离子晶体,了解原子晶体与分子晶体的内部结构及其特性,学会判断晶体的类型重点:离子键和共价键理论及有关概念;分子间力的种类、特点及氢键理论;离子晶体的特性和常见的离子晶体难点:离子键和共价键理论及有关概念;离子晶体的特性和常见的离子晶体第七章配位化合物基本要求:掌握配合物的组成和命名;理解配合物的价键理论;熟悉溶液中配位平衡的基本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了解配位平衡的有关计算;了解螯合物的概念及其特殊稳定性,了解配合物在化工和分析方面的应用重点:配合物的组成和命名;配合物的价键理论难点:理解配合物的价键理论第八章主族金属元素(一)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基本要求:了解碱金属、碱土金属单质的典型性质;掌握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重要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性质及主要用途;掌握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盐类的溶解性和热稳定性的变化规律重点: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重要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性质及主要用途;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盐类的溶解性和热稳定性的变化规律难点: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重要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性质及主要用途;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盐类的溶解性和热稳定性的变化规律第九章主族金属元素(二) 铝锡铅砷锑铋基本要求:熟悉铝的缺电子性、亲氧性和两性等典型化学性质;掌握单质铝、铝的氧化物、铝的氧化物的性质,铅(Ⅳ)和锡(Ⅳ)的氧化性,锡(Ⅱ)的还原性;了解铅、可溶性铅和三氧化二砷的毒性;熟悉砷、锑、铋的氧化物的酸碱性,亚砷酸钠、硝酸铋、铋酸钠、锑的氯化物的主要性质及用途。

重点:单质铝、铝的氧化物、铝的氧化物的性质,铅(Ⅳ)和锡(Ⅳ)的氧化性,锡(Ⅱ)的还原性难点:铝的缺电子性、亲氧性和两性等典型化学性质;单质铝、铝的氧化物、铝的氧化物的性质,铅(Ⅳ)和锡(Ⅳ)的氧化性,锡(Ⅱ)的还原性第十章非金属元素(一) 氢稀有气体卤素基本要求:了解氢的三种同位素、氢在化合物中的成键形式;稀有气体的结构和用途;熟悉卤素单质、卤化氢和氢卤酸、氯的含氧酸及其盐的主要性质;掌握氯的含氧酸及其盐的热稳定性的变化规律重点:卤素单质、卤化氢和氢卤酸、氯的含氧酸及其盐的主要性质;氯的含氧酸及其盐的热稳定性的变化规律难点:卤素单质、卤化氢和氢卤酸、氯的含氧酸及其盐的主要性质;氯的含氧酸及其盐的热稳定性的变化规律第十一章非金属元素(二) 氧硫氮磷碳硅硼基本要求:熟悉非金属元素氧、硫、氮、磷、碳、硅、硼及其主要化合物的结构、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