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三)(附答案)

合集下载

2020年成人高考《中国古代史》第三章试题及答案

2020年成人高考《中国古代史》第三章试题及答案

2020年成人高考《中国古代史》第三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A.规定皇权至高无上B.中央设三公九卿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2.汉初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吸取了秦亡的教训B.为了巩固封建统治,恢复社会经济C.西汉社会经济过于贫乏D-为反击匈奴作准备3.中国古代史书极力称道的“光武中兴”,其含义最确切的表述是光武帝( )A.恢复汉政权,实现社会的安定与发展B.调整政策,减轻剥削,恢复经济C重新实施休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稳定D.提倡节俭,整顿吏治,恢复社会经济4.历最早统辖现在新疆地区的权力机构的名称是( )A.西域都护B.安息都护C.黑水都护D.北庭都护5.下面关于造纸术的一些表述,哪些是准确的( )①我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纸的国家②公元105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③考古证明我国西汉时已经会造纸④东汉时造纸术先后传到朝鲜和阿拉伯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6.下列各项与东汉张仲景相符的是( )A.被誉为“神医”B.发明麻沸散C.著《伤寒杂病论》D.擅长外科手术二、问答题7.试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8.秦末农民战争为什么爆发?它起到了怎样的历史作用?9.两汉文景之治的局面是如何出现的?答案一、选择题1.A2.B3.A4.A5.A6.C二、问答题7.(1)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封建皇帝。

他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他建立了封建****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了长远影响;统一了全国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促动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2)秦始皇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

秦朝建立后,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和徭役、严酷的法律,给人民带来了无比的痛苦和极大的灾难;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中国古代史(三)(附答案)

中国古代史(三)(附答案)

第三单元中国古代史(三)一、选择题1.铁木真一生中最主要的功绩是( )A.领导蒙古部落反抗金的统治B.建立统一的蒙古政权C.率领蒙古骑兵西征取得胜利D.结束了辽宋夏金并立的局面2.北京历史上曾有过不同的名称,下列各名称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大都②中都③幽州④涿郡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③④②①D.④②①③3.元朝中书省的职能相当于唐朝的( )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吏部4.元朝设立的管辖今西藏和台湾地区的行政机构是( )A.理藩院、澎湖巡检司B.宣政院、澎湖巡检司C.宣政院、台湾府D.理藩院、台湾府5.下列最能说明生产关系必需适应生产力发展原理的是( )A.蒙古族采用汉法B.元朝实行行省制度C.元朝实行民族分化政策D.元朝的民族大融合6.明太祖和宋太祖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最相似的是( )A.设特务机构,由皇帝直接控制B.改变地方机构,分散地方权力C.废除原有的全国行政区划D.改变选官制度,实行八股取士7.明朝科举考试采取八股取士,答卷文体必须是“八股文”,这种做法最严重的后果是( )A.阻碍了文学艺术的发展B.使权势家族把持了选官C.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D.使明清政治更腐朽黑暗8.清朝军机处的设置,从本质上反映了( )①封建专制的加强②皇权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③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④封建统治危机的不断加深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9.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是( )A.军机处的设置B.内阁、六部的设置C.丞相制度的终结D.八股取士的实行10.清朝“摊丁入亩”政策最重要的客观作用是( )A.使赋税征收办法简化B.土地利用率提高C.对农民人身控制松弛D.国家财政收入增加11.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发展,最重要的影响是( )A.促进地区或行业新的分工B.促进城镇集市的发展C.促进生产规模的扩大D.促成雇佣劳动关系的产生12.明清时期引进、推广高产作物玉米和甘薯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①养活了众多人口②经济作物专业生产区域扩大③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④提高了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3.下列我国古代衣着织物三种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 )A.丝、棉、麻B.麻、棉、丝C.丝、麻、棉D.麻、丝、棉14.明朝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主要是由于( )A.实行“一条鞭法”B.海外贸易的发展C.商品经济的发展D.出现了雇佣关系15.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制度的共同点是( )A.取消人头税B.征收货币地租C.加紧人身控制D.王朝后期实行16.明代张居正赋税制度改革最重要的历史作用是( )A.“役归于地”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B.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的松驰C.纳银代役的规定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D.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增长17.明清统治者下列政策的调整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关系最密切的是( )A.减免赋税B.鼓励垦荒C.迁民屯田D.实行“地丁银”制度18.我国古代“七大古都”中除南京、杭州以外位于黄河流域的有五个,按照黄河河流的走势,自上而下依次为()A.西安、开封、洛阳、安阳、北京B.西安、安阳、洛阳、开封、北京C.西安、洛阳、开封、安阳、北京D.安阳、洛阳、开封、西安、北京19.明朝对外关系中的新现象有()①开始遭受西方殖民侵略②取得反击外来侵略的胜利③首次与非洲国家交往④开始接受一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0.努尔哈赤建立的八旗制度的特点是( )A.军事制度B.兵民合一C.政教合一D.生产组织21.雍正年间,清政府在云南、贵州、广西与四川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即( )A.招募流民到边疆去屯垦B.大量委派流官代替土司C.改革编户制度,放松人身控制D.离散原有部落,按地域来划分22.清代征收“地丁银”是指( )A.只征土地税,废除人丁税B.土地税、人丁税一律只收白银C.按土地和人口的多少征收白银D.将丁税平均摊入田赋统一征收23.从西汉到清前期,我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是( )①征税标准从以人丁为主向以田亩为主演变②由征收实物逐渐向征收银两过渡③人头税在赋税中的比重越来越少直至被取消④商品税在赋税中的比重日益减少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24.清初地主商人“以末致富,以本守之”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A.手工业扩大生产缺少资金B.商品经济得到迅速发展C.手工工场规模受到限制D.农民贫困,购买力下降25.以元朝和清朝为维护国家的统一所采取的措施中,其不同之处是( )A.抗击外来殖民侵略B.加强对西藏的管辖C.设专门机构管辖台湾D.建立行政机构管理和开发边疆26.下表中,清代人均占有耕地呈现的趋势出现的原因是( )皇帝年号公元纪年每人平均占地面亩数康熙三十年1673年27.92亩乾隆十八年1753年 6.89亩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3.56亩①社会的动荡不安②剧烈的土地兼并③人口数量的迅速增长④耕地面积的明显减少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7.清朝前期,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①各民族间经济文化联系更加密切,边疆地区经济迅速发展②国力强盛,政局比较长时间内保持基本稳定③有效抗击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军事侵略④坚决粉碎了各地分裂国家的活动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28.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学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

卷01 中国古代史 - 三年(2020-2022)高考历史全国卷真题分类整理(解析版)

卷01 中国古代史 - 三年(2020-2022)高考历史全国卷真题分类整理(解析版)

卷01·中国古代史一、中国古代的政治(2022年全国乙卷)1.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

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

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A.规范地方行政 B.防止武人干政 C.提升军事能力 D.削弱州府权力【答案】A【解析】题干信息重点阐释了通判的建制员额、职责权限,通判的设置起到了协理政事、审核把关、权力监督及制衡等作用,有助于行政程序规范化和流程化、弥补知州(知府)不足之处、避免出现重大失误以及防止权力的滥用、误用,因此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在于规范地方行政,A项正确;“干政”是指干预朝政(中央权力),题干信息说的是地方,此外任知州的一般是文官,武官担任较少,说通判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武人,显得多此一举,B排除;通判一般都是文官,且相互制约,不能提升军事能力,排除C项﹔通判与知州一起行使州府权力,州府总体权力未变,只是分散了,削弱的不是州府,而是知州,排除D项。

故选A 项。

(2022年全国甲卷)2.西晋至唐初,皇子皇弟封王开府,坐镇地方,手握重权。

唐玄宗在京城专门修建一座大宅邸,集中安置诸王,由宦官管理,称为“十王宅”,又仿此建“百孙院”。

此后,唐朝沿用该制度。

由此可知,唐后期对皇子皇孙的安置()A.削弱了藩镇势力B.强化了分封体制C.凸显了专制集权D.动摇了宗法制度【答案】C【解析】根据“唐玄宗在京城专门修建一座大宅邸,集中安置诸王,由宦官管理,称为‘十王宅’,又仿此建‘百孙院’”可得出唐后期对皇子皇孙的安置削弱了皇子的权力与势力,是加强专制的体现。

C项正确;材料并没有针对藩镇,排除A项;分封制在春秋时期逐步瓦解,排除B项;宗法制度瓦解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D项。

故选C项。

(2021年全国乙卷)3.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

中国古代史课后答案

中国古代史课后答案

中国古代史课后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C2. 答案:A3. 答案:B4. 答案:D5. 答案:C6. 答案:B7. 答案:A8. 答案:D9. 答案:C10. 答案:B二、填空题1. 答案:夏2. 答案:黄帝3. 答案:周文王4. 答案:孔子5. 答案:秦始皇6. 答案:大一统7. 答案:汉武帝8. 答案:玄奘9. 答案:唐朝10. 答案:宋徽宗三、简答题1. 答案:中国古代历史的主要特点包括:历史悠久、文化繁荣、政治制度演进、社会变迁等。

其中,历史悠久体现在中国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文化繁荣表现在中国古代孕育了众多的文化精华,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等;政治制度演进主要包括朝代更迭、封建社会的建立与崩溃,以及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等;社会变迁则包括经济、农业、科技、商业等方面的发展和变革。

2. 答案: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四大发明分别是指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这些发明对于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造纸术的发明使得书籍的制作和传播变得更加方便,极大地推动了文化的普及和发展;印刷术的发明使得书籍的复制变得更加迅速和大规模,为文化的传承和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指南针的发明大大提升了人类的航海和导航能力,推动了海洋贸易的发展;火药的发明则在军事和烟火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论述题中国古代史作为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了解和认识中国的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史,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感受到中国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的智慧和勇气。

古代中国的历史悠久而丰富,包括了许多重要的朝代和事件。

从夏朝的建立到清朝的灭亡,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许多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变迁。

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价值,通过学习这些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朝代的政治制度、社会形态、经济发展和文化成就。

例如,我们可以了解到夏朝时期的崇拜祖先、封建社会的形成、秦朝的统一中国、唐朝的开放与繁荣等等。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Ⅲ)历史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Ⅲ)历史

③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Ⅲ卷历史[专家评卷]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是永恒的主题试卷整体点评在“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中,“必备知识”是培养考生能力、素养、价值观的基础。

纵观2019年全国Ⅲ卷历史试题,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依然是主题,如第25题通过佛教传播过程中造像服饰、表情的变化,考查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引导考生增强对文化传统的理解和尊重,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核心素养与能力立意并重第27题以对清代江南地区市镇化进程的描述为切入点,要求考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分析商品经济的发展,理解经济基础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第29题以1916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发表的批判封建伦理的言论为素材,考查考生对史料进行深入分析、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意在引导考生重视史料,并在学习中运用历史思维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35题要求考生分析20世纪70—80年代法国经济衰退的原因,考生须结合所学知识与相关经济学原理进行严密推理,对考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要求较高。

注重对传统文化的考查第24题引用古代中国儒家经典中的孝悌礼乐观念,鼓励考生在新的历史时期将传统孝道观转化为现代基本的价值理念。

第40题通过对汉朝和罗马帝国国家治理方式的比较,强调汉朝在确立中国基本疆域、强化民族认同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和文化观,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素材鲜活,创新性强第41题要求考生围绕《汤姆叔叔的小屋》在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翻译和改动情况,独立提出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论证,鼓励考生主动思考,强调考生见解的独到性。

命题趋势分析结合近几年全国Ⅲ卷历史试题的特点可看出,高考历史试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历史思维以及独立思考与创新的能力。

试题关注历史学科的现实性,引导考生从历史的角度关注社会现实。

试题以历史主干知识为载体,创设与现实问题相关的历史情境,既考查考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又引发考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

国开(山东)00852-简明中国古代史-形成性考核三-参考资料答案

国开(山东)00852-简明中国古代史-形成性考核三-参考资料答案

简明中国古代史-形成性考核三-辅导资料
说明:如果课程题目是随机的,请按CTRL+F在题库中逐一搜索每一道题的答案
特殊说明请仔细:课程的题目每学期都可能更换,所以请仔细核对是不是您需要的题目再下载!!!!
第1题
【判断题】明代罗洪先绘《广舆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图集。



正确的答案是“对”。

第2题
【判断题】顾恺之善画人物,注意点睛传神。

其名作有《女史箴》。



正确的答案是“对”。

第3题
【判断题】曹操的选官政策是所谓“唯才是举”,这是选官政策的一大改革。



正确的答案是“对”。

第4题
【判断题】朋党之争中最激烈、影响最大的是“牛李党争”。



正确的答案是“对”。

第5题
【单选题】明代理学的代表人是()
A. 朱熹
B. 王守仁
C. 王夫之
D. 周敦颐
正确答案是:王守仁
第6题
【单选题】清初决定国家军政事务的机构是由满族贵族参加的()
A. 内阁
B. 议政王大臣会议
C. 军机处
D. 南书房
正确答案是:议政王大臣会议
第7题
【单选题】商朝的建立者是()
A. 盘庚
B. 武丁
C. 成汤
D. 尹伊。

2020-年全国卷历史III卷解析(最新编写)

2020-年全国卷历史III卷解析(最新编写)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A. 宗法制B. 禅让制C. 郡县制D. 察举制【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强调的是血缘关系。

根据材料“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可知突出的是血缘关系,A选项符合题意。

禅让制属于原始社会推举首领的制度,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

郡县制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并不强调血缘关系,C选项排除。

察举制属于汉代的选官制度,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2.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

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经济发展水平B. 绘画技术进步C. 政治权力干预D. 儒家思想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思想强调2019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全国卷III)【解析】是伦理道德,礼义廉耻。

由材料中佛像的裸体到服饰整齐可知体现佛教受到中国的儒家思想影响,D选项符合题意。

经济发展、绘画技术及政治权力不属于佛像变化的主要因素,材料强调的是儒家文化对佛像的影响,ABC选项排除。

中国历史第三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中国历史第三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中国历史第三册期末测试题(100分,60分钟)一.单项选择(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 汉口、南京等通商口岸确定开放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 帝国主义向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主要方式是[]A.开办银行B.修建铁路C.开采矿山D.开设工厂3. 孙中山开始认识到必须推翻清朝封建专制制度方能救中国是在[]A.建立兴中会时B.建立同盟会时C.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主张失败后D.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时4. 经过义和团运动后,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矛盾集中表现在[]A.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B.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C.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D.反对复辟帝制的斗争5. 1901年,慈禧太后推行“新政”,加强“改革”的目的是[]A.增强国力,发展经济B.逐步实行宪政,改革政体C.全面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D.欺骗人民,缓和国内人民反清情绪6. 在武昌起义前同盟会发动的一次影响很大的起义是[]A.保路运动B.镇南关起义C.安庆绍兴起义D.黄花岗起义7. 中华民国成立,清王朝统治覆灭是在[]A.1911年12月B.1912年元旦C.1912年2月D.1912年3月8. 在近代为我国交通事业作出贡献的有[]①詹天佑②李善兰③冯如④王锡阐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9.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暗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材”这首诗的作者是[]A.黄遵宪B.龚自珍C.张维屏D.谭嗣同10. 武昌起义爆发后,侵略外蒙古地区的帝国主义国家是[]A.沙俄B.英国C.日本D.德国11. 最初主张维新变法的,后来成为保皇派的是[]A.黎元洪B.袁世凯C.康有为D.段祺瑞12. 下列史实按因果关系的顺序,正确的排列是[]①段祺瑞和黎元洪矛盾激化②孙中山发表的《讨逆宣言》③张勋率“辫子军”进京④日本怂容段祺瑞政府对德宣战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④①③②D.③②④①13. 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领导的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有[]①1911年武昌起义②1913年二次革命③1915年─1916年的护国运动④1917年─1918年的护法运动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14. 新文化运动斗争的锋芒是指向[]A.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B.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C.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D.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15.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有[]①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纲②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③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④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③④16. 在中国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中共“七大”17. 标志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全面破裂的事件[]A.五卅惨案B.马日事变C.“七·一五”反革命政变D.“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8. 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主观原因是[]A.反革命力量大大超过革命力量B.中国共产党还处在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党的领导人陈独秀又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C.国民党内部的分化D.中国共产党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19. 下列武装斗争属于反对外国侵略的[]①三元里斗争②廊坊战役③镇南关大捷④黄花岗起义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③④20. 李大钊的主要活动有[]①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创办《新青年》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②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③是我党的创始人之一④为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作出了贡献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③④二.填空(5题,每空1分,共10分)1. ______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______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中考历史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点梳理模块一中国古代史主题三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中考历史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点梳理模块一中国古代史主题三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A.宣传普及了系统的古代历法知识 B.准确复原了真实可靠的历史场景 C.填补了新疆出土文物研究的空白 D.艺术表现了边疆民族交融的历史
(注:“五星出东方”是指 金、木、水、火、土星 汇聚于东方的天文现象)
五年真题导练
备备战战22002233
-15-
主题三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7.西汉时期的纸大都以麻为原料,蔡伦利用树皮造纸以后,各
五年真题导练
备战2023
-6-
主题三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6.[时空观念](2019·安徽)读下图,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1)造纸术发明前,我国主要的书写材料有 竹木简 、 帛等(2分) (写出两个);东汉时 蔡伦(1分) (人名)改
进了造纸术。(3分)
五年真题导练
备战2023
-7-
2.[史料实证](2022·阜阳模拟)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曾说:“及 天下统一,秦之政治亦渐上文治轨辙,而一面仍恣意役使民众, 如五岭戍五十万,长城戍三十万……陈胜、吴广即由此起。” 钱穆认为秦朝存在的问题是( C ) A.文治不合时宜 B.民族矛盾尖锐 C.徭役兵役繁重 D.法律繁复严苛
五年真题导练
-16-
主题三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8.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华佗模仿虎、 鹿、熊、猿、鸟五种动物活动姿态,创编出“五禽戏”。这反映 出他们主张( A ) A.预防疾病,强身健体 B.诊断疾病,望闻问切 C.药食同源,用药简易 D.针灸疗法,辨证施治
五年真题导练
五年真题导练
备备战战22002233
-14-
主题三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6.[史料实证](2022·四川成都)舞剧《五星出东方》自2021年首演以来, 受到观众热捧。该剧以新疆出土的东汉蜀锦护臂(见下图)为构想之源, 运用舞蹈的艺术想象力,演绎了汉朝戍边将领在北方古城与少数民族 首领的儿女从剑拔弩张到结下深厚情谊的动人故事,体现了艺术与历 史的精妙结合。该舞剧( D )

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 中国古代史综合三(含解析) 新人教版

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 中国古代史综合三(含解析) 新人教版

中国古代史(三)一、选择题1.下面对青铜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青铜器造型雄伟,纹饰古朴,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艺术价值B. 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C. 青铜工艺是商周文明的重要标志D. 青铜器造型雄伟,纹饰古朴,只有实用价值没有艺术价值2.公元前210年,一位前往南海郡做生意的商人携带的货币是()A. 铲形币B. 刀形币C. 圆形方孔半两钱D. 蚁鼻钱3. 端午节即将到来,相传端午节最初是为了纪念一位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其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爱国主义思想和上下求索精神,融汇成湖湘文化的重要特征。

这位诗人是()A. 屈原B. 贾谊 C. 王船山 D. 曾国藩4. 来中国唐朝留学,曾经在扬州为官的崔致远来自于()A. 新罗B. 日本 C. 意大利 D. 印度5.隋唐科举制度的进步意义最主要的一点是()A. 改善了用人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B. 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C. 对皇帝的权力有一定的制约作用D. 削弱了显贵的特权6.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她的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A. 秦始皇B. 齐桓公 C. 启D. 禹7.戚家军抗倭取得台州九战九捷是在今天的()A. 山东B. 浙江 C. 福建 D. 广东8.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以下可以佐证这一说法的史实是()①设置丞相②建立厂卫特务机构③设立军机处④制造文字狱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④9.下图是10世纪中期的中国地图,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其中定都于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由契丹人建立的政权是()A. 辽B. 北宋C. 西夏 D. 吐蕃10.下图材料中的“吾”是( )A. 唐高祖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11.李冰父子修筑的都江堰在()A. 黄河流域B. 岷江流域 C. 淮河流域 D. 珠江流域12.“夏商周断代工程”是研究中国历史上夏、商、周三个历史时期的年代学的科学研究项目。

2023年高考历史全国卷3试题及答案

2023年高考历史全国卷3试题及答案

2023年高考历史全国卷3试题及答案1.(单选题)下列国家与罗马帝国曾发生过爆发性冲突的是()。

A. 希伯莱人B. 波斯人B. 帕提亚人 D. 阿拉伯人答案:C. 帕提亚人2.(单选题)下列古代中国经济文化的发源地和中心城市的组合中,不正确的是()。

A. 长江流域-钟楼B. 黄河流域-洛阳C. 西北地区-长安D. 东南沿海-杭州答案:A. 长江流域-钟楼3.(单选题)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中,有助于中央集权的是()。

A. 改革郡县制度B. 赋役法律制度C. 下诏书遣出使D. 推行答案:A. 改革郡县制度4.(单选题)唐朝的科举制度中,最高级别的考试是()。

A. 乡试B. 主考试C. 会试D. 步试答案:C. 会试5.(单选题)长城是中国古代中国北方的重要防线,以下哪个朝代修筑了最大部分的万里长城()。

A. 明朝B. 元朝C. 秦朝D. 南朝宋答案:C. 秦朝6.(单选题)唐朝的农田水利建设有利于()。

A. 增加灌溉面积B. 提高产量C. 改善农民生活D. 促进经济发展答案:D. 促进经济发展7.(单选题)五四运动中,爱国主义教育的中心内容之一是()。

A. 拒绝购买日货B. 抵制外国学术C. 反对军阀割地D. 反对不平等条约答案:D. 反对不平等条约8.(单选题)建立巴黎公社的社会阶级是()。

A. 股东资本家B. 老中产阶级C. 工人阶级D. 资本家阶级答案:C. 工人阶级9.(单选题)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领导的红军主要是依靠()进行游击战争。

A. 正规军B. 游击队C. 私人保安队D. 部分志愿军答案:B. 游击队10.(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A. 联合政府B. 政协C. 候补委员D. 二参政党答案:B. 政协11.(单选题)自由贸易区是指当地乃至国内市场原本的()。

A. 关税壁垒B. 补贴政策C. 限制措施D. 联合国答案:A. 关税壁垒12.(单选题)下列哪个国家是全球最大的O2O平台()。

中国古代史(尔雅)满分答案5

中国古代史(尔雅)满分答案5

西汉历史(三)已完成1在经济方面,以刘邦为代表的统治集团采取各种措施的目标是()。

A、增加税收B、重视商业发展C、减轻农民负担D、加强中央集权我的答案:C2汉朝统治集团的统治方式是相对()。

A、刚性的B、柔性的C、刚柔相济D、强权政治我的答案:C3汉朝初年刘邦采取老庄思想作为治国思想,主张无为而治,而不是秦朝所采用的“法术势”。

无为而治是下列哪一位的政治主张:()A、老子B、孟子C、墨子D、荀子我的答案:A4在地方治理方面,汉朝采用()。

A、州郡县制B、分封制C、封建制D、郡县制和分封王结合我的答案:D5除了汉朝之外,还有()注重借鉴前朝的经验教训,并留下著名的《贞观政要》。

A、魏晋南北朝B、宋朝C、唐朝D、明朝我的答案:C6西汉初期,刘邦统治集团采取黄老()的思想,给久战的社会休养生息的时间。

A、无为而治B、仁政C、以法治国D、有为而治我的答案:A7中国古代社会统治者的来源是:()A、贵族集团B、平民阶层C、A、B都是D、A、B都不是我的答案:C8秦朝采用的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

A、老子B、韩非子C、墨子D、孔子我的答案:B9西汉建立,刘邦上台之后标志着中国统治王权从贵族集团下滑至平民阶层。

√10秦朝对中国后来的王朝的重要影响是,确立了一整套的制度体系。

√11西汉初期,刘邦统治集团仍然采取和秦一样的强权政治,加强中央集权。

×12西汉初年的社会制度与秦朝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13相比于秦朝的刚性统治,西汉的统治可以称为“刚柔相济”。

√西汉历史(四)已完成1汉文帝崇尚(),规定后宫女性穿衣不能拖地,经济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A、勤劳节俭B、奢靡C、佛教D、法家思想我的答案:A2西汉时期的晁错和贾谊建议皇帝进行:()A、发展农业B、发展商业C、发展手工业D、削藩我的答案:D3刘邦分封异姓王之后不久就开始削弱异姓王的实力,采取的措施是采用同姓诸侯王代替异姓诸侯王。

刘邦第一批分分封异姓王中分封为楚王的是:()A、樊哙B、韩信C、彭越D、英布我的答案:B4汉文帝和景帝继承了汉初的黄老思想,发展经济,与民休息,史称()。

历史(全国卷3,参考版解析)之欧阳家百创编

历史(全国卷3,参考版解析)之欧阳家百创编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历史部分)试题(全国卷3)欧阳家百(2021.03.07)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

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

这表明西周时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历史改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青铜器原本是祭祀祖先的器物,现在强调个人业绩,希冀子孙保用。

选项A商周时期的文字都是铭文,并没有创造出全新的文字体系,排除。

铭文已经发挥出文书功能。

商周铭文都体现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是共同点。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西周的宗法制、分封制25.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A.了崇尚儒家的政策B.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熟知秦朝典章制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重视秦朝的文书,实际上继承了秦朝的基本政治制度,汉承秦制。

汉初实行的黄老学说,道家思想。

充分发挥文书功能,只是表面现象。

材料并没有体现熟知秦朝的典章制度。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从汉至元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26.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

南开在线作业--中国古代史(尔雅)满分答案3

南开在线作业--中国古代史(尔雅)满分答案3

夏商西周历史:周朝(一)已完成1周朝最后一位王是()。

A、周宣王B、周武王C、周文王D、周幽王我的答案:D2周朝统治的时间大约有()年。

A、100.0B、260.0C、500.0D、550.0我的答案:B3西周末代君主周幽王姓姬,周宣王之子,出生于:()A、公元前793年B、公元前789年C、公元前795年D、公元前790年我的答案:C4公元前()年,周朝发生国人动乱。

A、1600.0B、1046.0C、981.0D、841.0我的答案:D5周朝的统治方式是()。

A、中央集权制B、禅让制C、分封制D、选举制我的答案:C6周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宗法制B、分封制C、A、B都是D、A、B都不是我的答案:A7公元前841年,西周爆发了国人暴动。

国人冲进王宫,厉王仓皇逃走。

厉王逃走以后,朝政由下列那两位人物共同执掌政权,史称“共和执政”:()A、昭公、穆公B、毅公、孝公C、康公、厉公D、周公、召公我的答案:D8公元前771年被申候和犬戎所杀的西周君主是:()A、周宣王B、周穆王C、周幽王D、周厉王我的答案:C9公元前772年,下列哪位人物举兵入攻西周,各地诸侯拒不救援,幽王惨败,镐京被破,西周遂亡。

A、犬戎B、褒姒C、申候D、上述都不是我的答案:A10研究历史问题的重要观察线索的“倒放电影”是说研究者容易发现一些当时当事人未能注意的事物之重要性。

我的答案:√11商取代夏,周取代商,而不是自己在自己的势力范围里面发展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些建立王朝的地区的文明和体制建立比较完善,更适合发展。

我的答案:√12中原地区的吸引力和以及商朝自身各方面的发展不是商朝推翻夏朝的原因之一。

×13“倒放电影”是历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是从前往后推。

我的答案:×夏商西周历史:周朝(二)已完成1宗法关系的核心在于()。

A、诸侯王的人选B、宰相的人选C、周天子的人选D、孝道我的答案:C2西周时期国家统治王朝延续的体制是:()A、分封制B、宗法制C、世袭制D、禅让制我的答案:B3西周建立起的是一个以下列哪项为中心,各个诸侯国围绕的封建王朝,形成了一个有秩序的封建国家:()A、天子B、君王C、诸侯D、上述都不是我的答案:A4分封诸侯王的主要依据是()关系。

中国古代史课后答案

中国古代史课后答案

中国古代史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第二节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一、A二、西周统治者为了巩固奴隶制统治,经济上实行井田制,其实质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

奴隶主利用井田制,剥夺奴隶的劳动成果。

西周统治者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让诸侯国拱卫王室,贡献财物,从而使周朝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

第三节 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一、A二、①农业是夏、商、西周的主要经济部门。

②以青铜制造业为代表的手工业高度发达,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③重视交通和城市的建设,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统一,使夏、商、周成为古代世界上经济繁荣的奴隶制大国。

④三代经济发展有明显的继承关系,这种没有中断的发展是世界其他文明古国所不能比的。

第五节 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一、C二、春秋战国大事年表(一)春秋(前770年到前476年)1.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建立东周2.前7世纪前半叶,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3.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葵丘会盟,成为中原霸主4.前7世纪后期,晋楚城濮之战,晋大败楚国,晋文公成中原霸主5.前6世纪初,晋楚争霸,楚大败晋国,楚庄王称霸中原6.春秋晚期,吴越争霸。

前5世纪初吴王夫差灭越王称霸7.前5世纪初,越王勾践灭吴称霸(二)战国(前475年到前221年)1.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2.前4世纪中期,魏齐桂陵之战和魏齐马陵之战3.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秦国独霸第六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一、A二、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有了显著的进步,尤其是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促使封建剥削方式出现,地主和农民阶级逐渐形成。

随着地主阶级的不断发展壮大,他们为了保障自己的经济权益,要求取得政治地位,用地主阶级专政代替奴隶主贵族统治。

商鞅等一些改革家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进行变法活动,确立封建制度,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更快发展。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经济基础的变化促成上层建筑的变革,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中国古代史三国两晋南北朝

中国古代史三国两晋南北朝

10、这一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A、北方劳动人民的南迁 B、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
C、一些统治者采取劝课农桑的政策 D、南方优越的自然 条件
11、从六朝经济开放的史实出发,联系当地实际,说 说人口流动和地区交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答案:无论是六朝的经济开发,还是当今的改革开放, 人口流动和地区交流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都起了积极的 推动作用。人口流动和地区交流,带来了先进生产力 和劳动力,促进闭塞、贫困、落后地区的开发;促进 交通道路的畅通;促进新兴城镇的兴起和繁荣。
最重要条件是 A
A、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 B、优越的自然条件 C、统治者的政策 D、北方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南传
1
【名题热身】:
1、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特点包括 ⑴江南迅速开发 ⑵中原经济发展停滞 ⑶士族庄园经济和 寺院经济占重要地位 ⑷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⑸各民族 经济交流加强 A 、⑴⑵⑷⑸ B、⑴⑶⑸ C、⑵⑶⑷⑸ D、⑴⑵⑸
1
想一想 請問同學你們最喜歡的三國人物是誰? 說說你們喜歡的原因。
1
一、三國鼎立與西晉的統一
時代特色 1. 政治分裂與民族融合的時代 2.在分裂與融合的過程中,孕育著無限生機 3.中國文化在吸收 外族文化 的長處後,展現了
新風貌 發展結果 北方胡漢民族的融合和南方經濟的開發,為隋唐 盛世奠下基礎,開創新局面。
2、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开发表现在 ⑴土地大量开垦 ⑵耕作技术进步 ⑶农田水利兴修较多 ⑷ 农作物品种增多⑸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提高 A、⑴⑵⑶⑷ B、⑵⑶⑸ C、⑴⑵⑷⑸ D、⑴⑵⑶⑷⑸
1
3、当时,江南重要的产粮区不包括 A、三吴地区 B、洞庭、鄱阳湖流域 C、成都平原 D、岭南和闽江流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中国古代史(三)一、选择题1.铁木真一生中最主要的功绩是( )A.领导蒙古部落反抗金的统治B.建立统一的蒙古政权C.率领蒙古骑兵西征取得胜利D.结束了辽宋夏金并立的局面2.北京历史上曾有过不同的名称,下列各名称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大都②中都③幽州④涿郡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③④②①D.④②①③3.元朝中书省的职能相当于唐朝的( )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吏部4.元朝设立的管辖今西藏和台湾地区的行政机构是( )A.理藩院、澎湖巡检司B.宣政院、澎湖巡检司C.宣政院、台湾府D.理藩院、台湾府5.下列最能说明生产关系必需适应生产力发展原理的是( )A.蒙古族采用汉法B.元朝实行行省制度C.元朝实行民族分化政策D.元朝的民族大融合6.明太祖和宋太祖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最相似的是( )A.设特务机构,由皇帝直接控制B.改变地方机构,分散地方权力C.废除原有的全国行政区划D.改变选官制度,实行八股取士7.明朝科举考试采取八股取士,答卷文体必须是“八股文”,这种做法最严重的后果是( )A.阻碍了文学艺术的发展B.使权势家族把持了选官C.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D.使明清政治更腐朽黑暗8.清朝军机处的设置,从本质上反映了( )①封建专制的加强②皇权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③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④封建统治危机的不断加深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9.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是( )A.军机处的设置B.内阁、六部的设置C.丞相制度的终结D.八股取士的实行10.清朝“摊丁入亩”政策最重要的客观作用是( )A.使赋税征收办法简化B.土地利用率提高C.对农民人身控制松弛D.国家财政收入增加11.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发展,最重要的影响是( )A.促进地区或行业新的分工B.促进城镇集市的发展C.促进生产规模的扩大D.促成雇佣劳动关系的产生12.明清时期引进、推广高产作物玉米和甘薯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①养活了众多人口②经济作物专业生产区域扩大③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④提高了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3.下列我国古代衣着织物三种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 )A.丝、棉、麻B.麻、棉、丝C.丝、麻、棉D.麻、丝、棉14.明朝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主要是由于( )A.实行“一条鞭法”B.海外贸易的发展C.商品经济的发展D.出现了雇佣关系15.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制度的共同点是( )A.取消人头税B.征收货币地租C.加紧人身控制D.王朝后期实行16.明代张居正赋税制度改革最重要的历史作用是( )A.“役归于地”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B.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的松驰C.纳银代役的规定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D.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增长17.明清统治者下列政策的调整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关系最密切的是( )A.减免赋税B.鼓励垦荒C.迁民屯田D.实行“地丁银”制度18.我国古代“七大古都”中除南京、杭州以外位于黄河流域的有五个,按照黄河河流的走势,自上而下依次为()A.西安、开封、洛阳、安阳、北京B.西安、安阳、洛阳、开封、北京C.西安、洛阳、开封、安阳、北京D.安阳、洛阳、开封、西安、北京19.明朝对外关系中的新现象有()①开始遭受西方殖民侵略②取得反击外来侵略的胜利③首次与非洲国家交往④开始接受一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0.努尔哈赤建立的八旗制度的特点是( )A.军事制度B.兵民合一C.政教合一D.生产组织21.雍正年间,清政府在云南、贵州、广西与四川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即( )A.招募流民到边疆去屯垦B.大量委派流官代替土司C.改革编户制度,放松人身控制D.离散原有部落,按地域来划分22.清代征收“地丁银”是指( )A.只征土地税,废除人丁税B.土地税、人丁税一律只收白银C.按土地和人口的多少征收白银D.将丁税平均摊入田赋统一征收23.从西汉到清前期,我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是( )①征税标准从以人丁为主向以田亩为主演变②由征收实物逐渐向征收银两过渡③人头税在赋税中的比重越来越少直至被取消④商品税在赋税中的比重日益减少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24.清初地主商人“以末致富,以本守之”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A.手工业扩大生产缺少资金B.商品经济得到迅速发展C.手工工场规模受到限制D.农民贫困,购买力下降25.以元朝和清朝为维护国家的统一所采取的措施中,其不同之处是( )A.抗击外来殖民侵略B.加强对西藏的管辖C.设专门机构管辖台湾D.建立行政机构管理和开发边疆26.下表中,清代人均占有耕地呈现的趋势出现的原因是( )皇帝年号公元纪年每人平均占地面亩数康熙三十年1673年27.92亩乾隆十八年1753年 6.89亩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3.56亩①社会的动荡不安②剧烈的土地兼并③人口数量的迅速增长④耕地面积的明显减少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7.清朝前期,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①各民族间经济文化联系更加密切,边疆地区经济迅速发展②国力强盛,政局比较长时间内保持基本稳定③有效抗击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军事侵略④坚决粉碎了各地分裂国家的活动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28.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学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

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 )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B.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D.经济停滞倒退29.下列三幅图出自我国古代同一部科技著作。

读图,指出该书作者是( )A. 贾思勰B. 沈括C. 徐光启D. 宋应星30.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学校教育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促进了教育向民间的发展B.西汉时郡国学校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初步形成地方教育系统C.唐朝时专业教育开始确立,说明学校制度的完备D.清代书院逐渐成为官办学校,这是封建专制强化的体现二、非选择题: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暴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入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正七品,掌撰拟、翻译)之谨密者人直缮写(誊写;抄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曝杂记·军机处》材料二: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

……军国大计,罔不总览,自雍正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一《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材料三: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者,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夺不得参,即承旨诸(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一赵翼(槽曝杂记.军机处)回答:根据以上材料,结合军机处设置的原因、特点和职能演变过程,评述其实质及影响。

32.阅读以下材料:材料1:远在清代开国之初,洪承畴就对顺治帝说:“南夷(从南部沿海地区人入境的西方人)之通商,不异西戎(中国西部和西北的少数民族)之马市。

夷人贪而无亲,求而不厌,假令姑允通商海口,则数十年后又议通商中夏(中原内地)矣;假令姑允通商中夏,则数十年后又议通商朝市(京城一带)矣。

”——童书业《中国手工业商业发展史》材料2:为了加强对中外贸易的控制和管理,当时设“粤东之澳门,福建之漳州府,浙江之宁波府,江南之云台山”四关,作为对外贸易的港口。

康熙五十九年又规定,对外贸易由广州的“公行”进行统一管理。

这种政府与商人合办的“公行”掌有对外贸易的特权。

征收税课、议定价格、督察违禁,甚至外商“具禀事件”也要经过“公行”的行商转达。

总之,一切必须经过“公行”,非经“公行”,“不许私相授受”,“民间私售,即违禁例”。

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下令关闭三关,仅留广州一关通商。

——鄂世镛等著《清史简编》材料3: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假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巾为西洋各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以使)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梁廷楠捕《粤海关志》卷23 材料4:汉唐……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

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的一样,自由驱使,毫不介怀。

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得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恐退缩。

——《鲁迅全集》第一卷《看镜有感》回答:①结合有关材料概述清朝管理贸易的措施,说明这些措施所体现的对外贸易政策。

②结合有关材料分析清朝采取这种对外贸易政策的原因。

③说明清朝这种对外贸易政策的结果如何。

3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清朝前期人口增长情况材料二清朝前期人均耕地面积材料三清朝乾隆年间,直隶永定河的淀泊“水退一尺,则占耕地一尺”,“每遇潦涨,水无所容,甚至漫溢为患”。

黄河“河滩地亩,尽皆耕种麦苗,并多居民村落……筑围打坝,填塞日多”。

——《清高宗实录》回答:(1)据材料一说明清朝前期人口增长的趋势,并简要分析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一、二,指出它们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并简析其原因。

(3)据材料三,说明黄河流域出现的突出社会现象并指出其弊端和隐患。

34.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分别指出北宋东京和明朝中后期苏州的城市特色,形成这些特色的原因及各自特色反映的时代特征。

35.简要概括明朝前期以前中外关系的主要特点。

明中后期到清初,对外政策呈现什么趋势?为什么会呈现这一趋势?后果如何?36.曾经有位史学家说:“科举制度的举行,用统一的标准来选拔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

”清末维新人士认为,科举制度“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造成了“破坏人才,国随贫弱”的后果。

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两种看法是否互相矛盾,为什么?(2)结合科举制度从隋唐产生到明清衰落的历史,谈谈你对其作用的评价。

37.Array以上3幅地图的阴影部分反映了我国古代某一少数民族在不同的时期的统治区域,结合该民族自身的发展及其与周边民族的关系,说明各图形成的原因,并谈谈你的认识。

第三单元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选项 B B A B A B C A A C D B D C B题号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选项 D D C C B B D C C A B A A D C二、非选择题:31.原因:为用兵西北,防止泄漏军事机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