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害生物监测与控制制度【最新版】

合集下载

有害生物防治制度

有害生物防治制度

有害生物防治制度一、引言有害生物是指对人类生活、生产活动产生危害的生物,包括昆虫、鼠类、病原微生物等。

有害生物防治是指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有害生物对人类生活、生产活动的影响。

为加强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有害生物防治原则1.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有害生物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和消除有害生物孳生环境,采取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

2.分类管理,重点防控。

根据有害生物的种类、危害特点和发生规律,实行分类管理,重点防控危害严重、传播速度快、防控难度大的有害生物。

3.依法防治,规范管理。

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应遵循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有害生物防治标准和规范,确保防治工作科学、规范、有序进行。

4.社会参与,共同防治。

加强有害生物防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防治意识,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形成共同防治的良好氛围。

三、有害生物防治措施1.环境卫生整治。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消除有害生物孳生环境。

2.物理防治。

采取安装防鼠板、防蚊蝇灯、纱窗、纱门等物理措施,防止有害生物侵入。

3.化学防治。

合理使用化学药剂,对有害生物进行灭杀。

使用化学药剂时,应严格遵守农药使用规定,确保人畜安全。

4.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病原微生物等生物手段,对有害生物进行抑制和灭杀。

5.监测预警。

建立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定期开展有害生物监测,及时掌握有害生物发生动态。

6.宣传教育。

加强有害生物防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防治意识,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四、有害生物防治责任1.各级政府应加强对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领导,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确保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所需经费。

2.有害生物防治部门应依法履行职责,制定有害生物防治规划和实施方案,组织实施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3.企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有害生物防治制度,落实防治措施,定期开展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学校实验室有害生物防治制度

学校实验室有害生物防治制度

学校实验室有害生物防治制度1. 引言本制度旨在规范学校实验室中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保障实验室环境的安全与健康。

2. 有害生物的定义有害生物指那些可能对实验室环境或人员健康造成危害的生物,包括但不限于病原微生物、害虫、海洋生物等。

3. 相关责任部门和人员- 学校实验室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有害生物防治制度,并落实相关措施;- 实验室负责人负责组织实验室内部的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遵守相应规定,积极参与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4. 有害生物防治措施4.1 实验室内部环境管理- 实验室应保持清洁,定期进行卫生清理工作,防止有害生物滋生;- 实验室内不得存放过期或变质的生物材料,避免产生有害生物。

4.2 实验室进出管理- 实验室外部环境应保持清洁,定期清除杂草、垃圾等,减少有害生物的滋生和传播;- 人员进入实验室前应进行必要的消毒,并穿戴相应防护装备,以防止有害生物的进入或带入。

4.3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实验材料的处理和储存,防止有害生物泄漏和传播;- 对于可能存在有害生物的实验材料,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隔离、灭菌等。

5. 事故应急处理- 实验室发生有害生物泄漏或事故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封锁、通知相关部门等;- 相关人员应佩戴好防护装备,进行紧急处理和清理,以避免对环境和人员造成损害。

6. 管理制度的监督与评估- 学校实验室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有害生物防治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 各实验室负责人应定期向管理部门汇报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情况,接受相关检查和考核。

7. 结论通过建立和落实学校实验室有害生物防治制度,可以有效预防有害生物的滋生和传播,保障实验室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实验室管理部门、实验室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应共同努力,严格执行相关规定,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管理规章制度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管理规章制度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管理规章制度(最新版3篇)目录(篇1)一、引言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管理制度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技术措施四、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组织与管理五、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法律法规六、结论正文(篇1)一、引言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一项重要的生态保护工作,它直接关系到我国林业资源的安全和生态平衡。

为了有效地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规章制度,采取了多种技术措施,并建立了相应的组织和管理体系。

同时,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管理制度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管理体系:国家林业局负责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领导和管理,地方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2.监测预警体系:建立健全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及时掌握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和蔓延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防治策略:制定科学的防治策略,包括预防、控制和消灭等措施,以有效防止林业有害生物的蔓延和危害。

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技术措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物防治:利用天敌、病原微生物等生物防治措施,以降低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群密度。

2.化学防治:利用农药等化学药剂,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防治。

3.机械防治:利用机械设备,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防治。

四、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组织与管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组织和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形式:采取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组织形式,共同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2.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管理制度,包括工作计划、监测预警、防治措施、资金保障等。

3.人员培训:加强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

五、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法律法规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检疫条例》3.《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条例》4.《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组织与管理》六、结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保护我国林业资源安全和生态平衡的重要工作。

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控制度.

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控制度.

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控制度一、为保护自然生态,防止有害生物传播,做好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确保公司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职责:1、公司质量技术部负责本公司有害生物防控工作,负责本制度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2、质量技术部负责制定有害生物防控部门职责和人员岗位具体职责,并组织实施。

三、岗位职责:1、有害生物防控员:(1)贯彻执行国家出入境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和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全面负责公司原料、产品的检验检疫、有害生物防控等工作;(2)负责公司范围内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指导、指挥、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的组织;(3)负责公司有害生物防控体系的运行监督,对各单位有害生物防控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和考核;(4)负责组织编制公司原料、产品检疫、有害生物防控工作规划、年度计划和相关制度、操作规程;(5)负责组织实施公司生产基地植物病虫害的疫情监测及有害生物杀灭工作;(6)负责组织对公司出口的原料种植、采购、产品的加工、存放过程进行检疫和有害生物防控监督管理;(7)负责制定公司有害生物防控知识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培训工作,确保全体员工参加培训并考核合格。

(8)负责对生产过程中有害生物防控的监控和记录、对发生有害生物的应急处置工作2、植保员:(1)负责协助防控员对公司有害生物防控体系的运行进行监督,对各单位有害生物防控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和考核;(2)负责组织编制公司原料、产品检疫、有害生物防控相关制度、技术操作规程;(3)负责种植基地作物疫病、有害生物的预测预报和监测,编制相应的病虫害防治和有害生物应急处置方案,并组织实施;(4)负责公司生产活动中病虫草害防治、有害生物应急处置的具体组织实施、技术指导工作;(5)负责对公司出口的原料种植、采购、产品的生产、加工、存放过程进行检疫和有害生物防控日常监督管理;(6)负责公司出口产品检验检疫业务统计,调查和收集国内外有害生物疫情和出口产品质量状况,并向公司领导提供有关消息以供决策;(7)负责编制有害生物防控培训方案和对员工的具体培训工作(8)负责公司有害生物防控信息资料查询系统的建立、运行和维护工作(9)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

粮库有害生物监测与控制管理制度

粮库有害生物监测与控制管理制度

有害生物监测与控制管理制度为加强库区管理,保障存储粮食的质量,减少存储粮的损失,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作业规范以及本公司的需求和实际条件,特制订本制度。

一、组织机构及管理人员公司成立专门的有害生物监测和控制小组,由总经理秋云若担任组长,负责全面管理相关工作,粮库的库管及粮油质量检验员负责具体工作。

二、有害生物的监测范围、监测频率和监测方法1.监测范围涵盖整个库区2.频率为一周至少一次,遇到有害生物繁殖期或气候异常会引起有害生物迅速蔓延生长时,须加强监测频率。

3.监测方法:定期为储粮做检测化验。

4.检测负责人:粮油质量检验员三、有害生物的种类任何会对粮食储藏和质量产生不良影响的生物包括昆虫类、螨类、微生物、鼠类和鸟类。

四、有害生物控制措施1.粮食到库后及时进行化验,监测各项指标,达标后方可安排进入粮库储藏;各项指标未达标者不得进入粮库储藏;未达标者必须经过筛等除害处理后,经监测达标方可进入粮库储藏。

2.提高粮食的纯净度。

严格要求质量,入仓的粮食要选择生命力强、颗粒饱满、成熟度高、外壳完整的,杜绝品质低劣、易生病虫害的粮食入仓。

3.控制粮食的水分及温度:粮仓内安装温湿度计和电子检温系统,监测和控制粮食存储环境的温湿度,将粮食在存储过程中水分降至14%以下,粮库相对湿度小于70%,温度控制在10℃以下,保证粮食存储的适宜温湿度,降低滋生霉菌等有害生物的几率。

4.保持粮食存储环境的整洁卫生,保持粮仓密闭,经常巡视粮食储藏处,检查密闭材料有无破损纰漏,杜绝外来生物入侵,防止青霉和黄曲霉爱有氧条件下的过快繁殖;通风设施要保证运行正常,保持库内干燥;降温设施要保持正常运作,防止库内升温。

5.粮仓内安装防雀网,防止鸟雀对粮食的侵害和携带外来有害生物入库;粮仓周围合理布置防鼠设备,如挡鼠板、粘鼠板等,及时发现鼠患,及时处理,防止损失和污染粮食;监测发现生物危害时,通过打药、请有关部门进行熏蒸、过流塞、撒保粮磷等措施及时处理,避免危害扩大。

幼儿园食堂有害生物防治制度

幼儿园食堂有害生物防治制度

幼儿园食堂有害生物防治制度一、总则为了维护幼儿园食堂的卫生环境,预防和控制有害生物的侵害,确保幼儿的饮食健康和安全,特制定本有害生物防治制度。

二、防治原则1.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通过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减少有害生物的滋生和入侵。

2. 定期检查,及时处理:定期对食堂进行有害生物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环保安全,科学防治:采用环保、安全的防治方法,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三、防治措施1. 防鼠措施:a. 定期检查食堂周边及内部环境,修补鼠类可能进入的漏洞和缝隙。

b. 使用捕鼠器、粘鼠板等有效工具,定期更换和清理。

c. 储存食品时,应使用密封容器,保持清洁整齐。

2. 防蝇措施:a. 安装合适的纱窗、门帘等设施,防止苍蝇进入食堂。

b. 及时处理垃圾,保持食堂清洁,减少苍蝇滋生的条件。

c. 使用苍蝇拍、苍蝇纸等工具,定期消灭苍蝇。

3. 防虫措施:a. 保持食堂干燥、通风,减少害虫滋生的环境。

b. 定期检查食品储存容器,确保密封性良好,防止害虫侵入。

c. 使用合适的杀虫剂或驱虫剂,对食堂内部及周边环境进行处理。

4. 防鸟措施:a. 在食堂周边安装防鸟网或防鸟刺,防止鸟类停留和筑巢。

b. 定期清理食堂周边环境,避免食物残渣吸引鸟类。

四、监测与报告1. 食堂管理人员应定期对食堂进行有害生物监测,记录监测结果。

2. 发现有害生物侵害时,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五、培训与宣传1. 定期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有害生物防治知识的培训,提高防治能力。

2. 通过家长会议、宣传栏等方式,向家长和幼儿宣传有害生物防治知识,增强防范意识。

六、责任与考核1. 食堂管理人员应切实履行有害生物防治职责,确保防治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2. 对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进行考核,对表现优秀的个人或团队给予表彰和奖励。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食堂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2. 本制度未尽事宜,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幼儿园相关规定执行。

有害生物防治制度

有害生物防治制度

有害生物防治制度
有害生物防治制度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方法来防止和减轻有害生物对农作物、
森林、园林、畜牧业、渔业等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的损害,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制度。

有害生物防治制度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 监测预警:通过建立和完善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及时发现和预测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趋势,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寄生虫、微生物等生物控制剂,对有害生物进行防治,减少
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3. 化学防治:在有害生物防治中,采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通过喷洒、灌溉等方式,
消灭或控制有害生物的数量。

4. 物理防治:采用物理手段,如电击、捕捉、灭杀等,对有害生物进行防治。

5. 文化防治:通过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培育抗病品种等措施,降低有害生物的发生和
繁殖能力。

6. 导航、航空、登陆、进驻、管理、清除、监控等手段综合运用。

7.害兽无害化利用
有害生物防治制度的实施,需要政府、农业部门、科研机构、农民等各方共同参与和合作,建立健全的法规和标准,加强监督检查,提高防治技术和管理水平,以实现最佳防治效果和生态效益。

阳光幼儿园食堂有害生物防治制度

阳光幼儿园食堂有害生物防治制度

阳光幼儿园食堂有害生物防治制度为确保阳光幼儿园食堂环境的卫生和健康,预防和控制有害生物的滋生,制定以下有害生物防治制度。

一、安排专人负责为了确保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有效进行,阳光幼儿园食堂应安排专人负责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负责对食堂的卫生状况进行监管和治理,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定期检查食堂应定期进行全面的消毒,并针对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制定具体的检查周期。

检查包括对食堂的各个角落进行巡视,检验灭鼠、杀虫、灭蟑螂等防治措施的效果,并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改进。

三、清洁与消毒食堂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工作,特别是对食堂内的垃圾桶、下水道、厨具等容易孳生有害生物的区域进行重点清洁和消毒。

厨房台面、炉灶等工作区域应当做到每日消毒,确保食物的安全。

四、保持良好的垃圾处理制度食堂应设立专门的垃圾分类桶,并制定具体的垃圾分类处理制度。

定期清理垃圾桶,保持垃圾袋的周边清洁,避免漏洒引起的害虫滋生。

五、设立防治设备和设施视食堂的具体情况,设立不同的防治设备和设施。

可以设置灭鼠器、杀虫灯、捕蝇机等防治器具,以吸引和捕获害虫,减少其滋生的可能性。

六、定期培训食堂工作人员食堂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有害生物防治知识的培训,了解不同类型有害生物的特点、滋生条件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培训内容还应包括如何正确使用杀虫剂等防治工具,确保工作的安全和有效进行。

七、建立食品安全监测制度食堂应建立食品安全监测制度,对进入食堂的食材进行检验,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避免有害生物滋生从而造成食品污染。

八、定期整改和改进定期对食堂的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进行整改和改进。

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有害生物的滋生,保证食堂环境的卫生和健康。

九、建立投诉反馈机制建立食堂投诉反馈机制,接受食堂工作人员和幼儿家长的建议和投诉,并及时处理。

通过有效的反馈机制,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有害生物防治制度,提升阳光幼儿园食堂的服务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

以上是阳光幼儿园食堂有害生物防治制度的主要内容,通过制度的落实和完善,可有效预防和控制有害生物的滋生,确保食堂环境的卫生和健康。

有害生物监测与控制措施

有害生物监测与控制措施

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控制度一、为保护自然生态,防止有害生物传播,做好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确保公司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职责:1、公司质量技术部有害生物防控科负责本公司有害生物防控工作,负责本制度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2、质量技术部负责制定有害生物防控科部门职责和有害生物防控科人员岗位具体职责,并组织实施。

三、岗位职责:1、有害生物防控科科长:⑴贯彻执行国家出入境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和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全面负责公司原料、产品的检验检疫、有害生物防控等工作;⑵负责公司范围内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指导、指挥、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的组织;⑶负责公司有害生物防控体系的运行监督,对各单位有害生物防控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和考核;⑷负责组织编制公司原料、产品检疫、有害生物防控工作规划、年度计划和相关制度、操作规程;⑸负责组织实施公司生产基地动植物病虫害的疫情监测及有害生物杀灭工作;⑹负责组织对公司出口的原料种植、采购、产品的生产、加工、存放过程进行检疫和有害生物防控监督管理;⑺负责制定公司有害生物防控知识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培训工作,确保全体员工参加培训并考核合格;⑻负责对生产过程中有害生物防控的监控和记录、对发生有害生物的应急处置工作;⑼完成部领导和公司领导布置的各项任务。

2、有害生物防控科副科长:⑴负责协助科长对公司有害生物防控体系的运行进行监督,对各单位有害生物防控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和考核;⑵负责组织编制公司原料、产品检疫、有害生物防控相关制度、技术操作规程;⑶负责种植基地作物疫病、有害生物的预测预报和监测,编制相应的病虫草害防治和有害生物应急处置方案,并组织实施;⑷负责公司生产活动中病虫草害防治、有害生物应急处置的具体组织实施、技术指导工作;⒌负责对公司出口的原料种植、采购、产品的生产、加工、存放过程进行检疫和有害生物防控日常监督管理;⒍负责公司产品出口检验检疫业务统计,调查和收集国内外有害生物疫情和出口产品质量状况,并向领导提供有关信息,以共决策;⒎负责编制有害生物防控培训方案和对员工的具体培训工作;⑻负责公司有害生物防控信息资料查寻系统的建立、运行和维护工作;⑼完成部领导和公司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

1(1)有害生物监测控制制度(供参考)

1(1)有害生物监测控制制度(供参考)

有害生物監測控制制度
為做好羅漢鬆有害生物監測控制工作,防止有害生物危害傳播,特製定本製度。

一、成立以苗圃負責人為組長的檢疫防疫質量管理小組。

二、配備植保員負責苗圃的有害生物監測防治。

了解植物檢疫相關法律法規。

三、苗圃環境整潔衛生,無丟棄的農藥、肥料包裝袋等雜物。

四、及時對植物的殘體作無害化處理。

隔離場地使用前後,應當對用具、土壤等進行防疫消毒。

五、苗木入圃前應檢疫合格,無病蟲害。

六、在苗圃種植期間,定期進行有害生物發生情況調查。

若發現一般性有害生物,及時採取防治措施,確保除害處理效果。

若發現檢疫性有害生物,應及時向當地檢疫部門報告,並採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七、羅漢松出圃前,應進行有害生物調查和除害處理,確保不帶有害生物。

若帶有檢疫性有害生物,羅漢松不得出口。

八、出圃時,根部所帶土球不得超過樹基部向外擴散25CM,並去除表層10CM厚度的土壤,並用含殺線劑、殺菌
劑和殺蟲劑混合藥劑處理根部土壤;用除害處理合格的栽培介質及包裝材料進行包裹;羅漢松樹乾基部要採用內吸性殺蟲劑實施藥劑包圍處理;用開頂集裝箱運輸羅漢松,並在頂部加蓋防蟲網,防蟲網孔徑小於1.6mm。

九、建立種植檔案,記錄苗木來源流向、種植收穫時間、有害生物監測防治措施等日常管理情況。

中小学有害生物防治制度

中小学有害生物防治制度

中小学有害生物防治制度一、总则保障师生健康安全,维护校园环境卫生,预防和控制有害生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学校所有场所,包括教学楼、宿舍楼、食堂、运动场、绿化区域等。

、管理机构学校成立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协调学校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校领导担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为成员。

四、职责分工1.学校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学校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监督检查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并定召开会议进行总结和部署。

2.后勤部门:负责日常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包括环境卫生整治、药物灭杀、监测预警等。

3.教职工:负责配合后勤部门做好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及时报告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

4.学生:负责维护校园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不随意捕捉、饲养动物,积极配合学校做好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五、防治原则1.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预防为主采取多种措施,综合治理有害生物,防止其发生和蔓延。

2.安全第一,科学防治:选择安全、高效的防治方法和药物,避免对师生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3.依法防治,规范管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和标准进行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确保防治工作的规范性和合法性。

六、防治措施1.环境治理:o定期清理校园环境卫生,清除杂草、垃圾、积水等有害生物滋生场所。

o加绿化管理,修剪树木,控制树木密度,防止病虫害滋生。

o定期对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进行消毒杀菌,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o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降低有害生物滋率。

2.药物防治:o选择安全、高效、环保的杀虫剂、杀菌剂、杀鼠剂等药物。

o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进行使用,避免超量使用或误用。

o做好药物使用记录并妥善保管药物,防止儿童接触。

o定期对药物进行检测,确保药物质量合格。

3.物理防治:o利用物理方法,如灯光诱杀、粘捕、网捕等,消灭有害生物。

林业有害生物工作制度

林业有害生物工作制度

林业有害生物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林业有害生物,是指对森林植物造成危害的各种病虫害、有害植物和其他有害生物。

第三条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科学防控、依法治理的原则。

第四条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二、监测预警第五条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定期开展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和报告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

第六条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工作应当采用现代化的监测手段,结合地面调查和无人机、卫星遥感等技术,实现对林业有害生物的全域监测。

第七条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发布林业有害生物预警信息,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三、防治措施第八条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应当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生态修复等。

第九条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计划,明确防治目标、任务和措施,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防治工作。

第十条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应当注重源头管理,加强对林业植物及其产品的检疫监管,防止有害生物的传播和扩散。

第十一条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设施,提高防治能力,确保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检疫监管第十二条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林业植物及其产品的检疫工作,确保检疫工作的覆盖面和质量。

第十三条从事林业植物及其产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接受检疫,不得擅自引进和种植检疫对象。

第十四条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林业植物及其产品追溯体系,加强对有害生物的源头监管。

五、应急处理第十五条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林业有害生物应急预案,建立应急防治指挥系统,提高应急防治能力。

第十六条发生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时,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应急处理工作。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管理规章制度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管理规章制度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管理规章制度(原创版4篇)篇1 目录一、引言二、林业有害生物的定义和分类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管理制度四、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技术措施五、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组织与管理六、总结篇1正文一、引言林业有害生物是指对森林、林木、林产品和林业生产环境造成危害的生物,包括昆虫、病害、杂草和动物等。

林业有害生物对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因此,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是保护森林资源和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

二、林业有害生物的定义和分类林业有害生物是指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对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生物种类,主要包括昆虫、病害、杂草和动物等。

根据其危害特点和生物学特性,林业有害生物可分为以下几类:1.昆虫类:如松毛虫、柏翅蛾、蝉等;2.病害类:如松材线虫病、松疱锈病、杨树溃疡病等;3.杂草类:如葎草、豚草、飞机草等;4.动物类:如松鼠、野兔、山羊等。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科学防治、依法管理。

为了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管理,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主要包括: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检疫条例》;3.《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4.《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组织与管理》等。

四、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技术措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机械防治等。

1.生物防治:利用天敌、病原微生物和生物制剂等防治林业有害生物;2.化学防治:利用农药喷洒、毒饵诱杀等方式防治林业有害生物;3.物理防治:利用灯光、音响、颜色等诱杀林业有害生物;4.机械防治:利用机械设备清除林业有害生物。

五、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组织与管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应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部门协作、群众参与的管理体制。

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组织和管理,确保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总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是我国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害生物监测与控制制度

有害生物监测与控制制度

有害生物监测与控制制度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有害生物监测与控制制度一、为保护果园自然生态,防止有害生物传播,做好有害生物控制工作,确保公司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职责:1、果园总经理负责本果园有害生物监控工作,负责本制度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2、果园负责人负责制定有害生物防控职责和有害生物防控人员岗位具体职责,并组织实施。

三、培训和宣传1、定期公布并明示果园有害生物防控对象及各类药用植物具体防控措施。

2、定期组织果园员工培训,普及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控要求和有害生物防控知识。

四、防控对象:1、虫害:桃蛀螟、梨小食心虫、桃蚜、潜叶蛾等2、病害:桃炭疽病、桃褐腐病等五、有害生物监测在基地设立植保监测点,对有害生物和植物病虫进行有效的监测和预报(每15天人工调查一次,并记录),以便及时采取植检措施。

基地技术人员和有害生物防控员要经常开展田间检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

六、有害生物防控措施1、防控策略药用植物害生物的防控应采取综合防控策略。

从生物与环境整体观点出发,本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和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原则,因地制宜,合理运用生物的、农业的、化学的方法及其它有效生态手段,把有害生物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目的。

如必须施用农药时,应按照《农用化学品残留监控制度》的规定,以降低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2、防控原则桃树有害生物防控以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天敌,预防为主,防重于治为原则,主要采用农业、生物、物理防治措施,控制病虫害发生。

3、防控方法1)农家肥必须充分腐熟,杀死病原微生物,虫卵及杂草种子。

堆肥沤制要经常保持翻倒,时间达90天以上,其中堆中物料发酵温度达到50-55℃的时间要5-7天。

2)允许施用经充分腐熟达到无害化卫生标准的农家肥。

禁止施用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及医院垃圾和粪便。

有害生物管理制度控制方案

有害生物管理制度控制方案

有害生物管理制度控制方案一、引言有害生物是指对人类、畜禽、农作物、林木、水产等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等方面具有危害的动、植物。

有害生物的存在和蔓延会威胁生态系统的平衡,危害人类生产和生活。

因此,对有害生物的管理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制定有害生物管理制度控制方案,对于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农作物产量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有害生物管理现状目前,世界各国都面临着有害生物的威胁,包括害虫、野生动物、有害植物等。

这些有害生物给农林牧渔业、园林绿化、畜牧养殖等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同时,由于国际贸易和旅游的频繁交往,有害生物的传播范围不断扩大,增加了对各国生态安全和农业生产的威胁。

三、有害生物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有害生物对生态环境构成威胁,它们会改变原有的生态平衡,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

有害生物大量繁殖和扩散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因此,有害生物的管理对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至关重要。

2.保障农业生产的安全害虫、有害植物等有害生物对农作物的危害极大,它们会损害农作物的生长、减少产量,甚至导致农作物的死亡。

有害生物的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影响着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生计,因此有害生物管理对保障农业生产的安全至关重要。

3.维护人类健康有害生物有时也会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例如传播疾病、携带病菌等。

有害生物的存在会给人类生活、工作和旅游带来危害。

因此,有害生物管理也是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

四、有害生物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有害生物,制定和完善有害生物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有害生物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法律法规的完善各国应制定有关有害生物管理的法律法规,明确有害生物管理的目标、原则、范围、责任主体、管理措施和管理手段。

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加强对有害生物的管理和控制。

2.有害生物的检测监测体系建立健全的有害生物检测监测体系,加强对有害生物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发现有害生物的异常情况,防止有害生物传播和扩散。

单位有害生物防治制度范本

单位有害生物防治制度范本

单位有害生物防治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单位内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类单位的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第三条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科学用药、安全高效的原则。

第四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有害生物防治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分工,落实防治措施,确保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五条单位应当加强有害生物防治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职工的有害生物防治意识和能力。

二、有害生物防治措施第六条单位应当开展有害生物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和报告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并根据有害生物的危害程度和扩散速度,制定相应的防治方案。

第七条单位应当加强有害生物防治设施建设,配备必要的防治设备和管理人员,确保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八条单位应当采取物理、化学、生物等综合防治措施,有效控制和消除有害生物的危害。

第九条单位在开展化学防治时,应当选择安全、高效、低毒的农药,严格执行农药使用规定,防止农药残留和污染。

第十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有害生物防治档案,记录防治情况,为科学研究和决策提供依据。

三、有害生物防治管理第十一条单位应当明确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责任人,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防治工作。

第十二条单位应当定期组织有害生物防治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防治措施的落实。

第十三条单位应当加强与当地林业、农业、环保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共同做好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第十四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有害生物防治应急预案,及时应对突发有害生物事件。

四、法律责任与奖励第十五条单位违反本制度的,由有关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造成重大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十六条单位在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给予表彰和奖励。

五、附则第十七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单位有害生物防治制度范本旨在为单位提供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基本遵循,明确单位在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推动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法治化。

有害生物监测与控制措施

有害生物监测与控制措施

有害生物监测与控制制度一、为保护自然生态,防止有害生物传播,做好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确保公司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职责:1、公司基地部有害生物防控科负责本公司有害生物防控工作,负责本制度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2、基地部负责制定有害生物防控科部门职责和有害生物防控科人员岗位具体职责,并组织实施。

三、岗位职责:1、有害生物防控科科长:⑴贯彻执行国家出入境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和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全面负责公司原料、产品的检验检疫、有害生物防控等工作;⑵负责公司范围内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指导、指挥、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的组织;⑶负责公司有害生物防控体系的运行监督,对各单位有害生物防控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和考核;⑷负责组织编制公司原料、产品检疫、有害生物防控工作规划、年度计划和相关制度、操作规程;⑸负责组织实施公司生产基地动植物病虫害的疫情监测及有害生物杀灭工作;⑹负责组织对公司出口的原料种植、采购、产品的生产、加工、存放过程进行检疫和有害生物防控监督管理;⑺负责制定公司有害生物防控知识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培训工作,确保全体员工参加培训并考核合格;⑻负责对生产过程中有害生物防控的监控和记录、对发生有害生物的应急处置工作;⑼完成部领导和公司领导布置的各项任务。

2、有害生物防控科副科长:⑴负责协助科长对公司有害生物防控体系的运行进行监督,对各单位有害生物防控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和考核;⑵负责组织编制公司原料、产品检疫、有害生物防控相关制度、技术操作规程;⑶负责种植基地作物疫病、有害生物的预测预报和监测,编制相应的病虫草害防治和有害生物应急处置方案,并组织实施;⑷负责公司生产活动中病虫草害防治、有害生物应急处置的具体组织实施、技术指导工作;⒌负责对公司出口的原料种植、采购、产品的生产、加工、存放过程进行检疫和有害生物防控日常监督管理;⒍负责公司产品出口检验检疫业务统计,调查和收集国内外有害生物疫情和出口产品质量状况,并向领导提供有关信息,以共决策;⒎负责编制有害生物防控培训方案和对员工的具体培训工作;⑻负责公司有害生物防控信息资料查寻系统的建立、运行和维护工作;⑼完成部领导和公司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

幼儿园食堂有害生物防治制度

幼儿园食堂有害生物防治制度

幼儿园食堂有害生物防治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幼儿园食堂的食品安全和环境卫生,保障幼儿及教职工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有害生物防治制度。

二、基本要求1.有害生物防制应遵循物理防治(粘鼠板、灭蝇灯等)优先,化学防治(滞留喷洒等)有条件使用的原则,保障食品安全和人身安全。

2.学校食堂的墙壁、地板无缝隙,天花板修葺完整所有管道(供水、排水、供热、燃气、空调等)与外界或天花板连接处应封闭,所有管、线穿越而产生的孔洞,选用水泥、不锈钢隔板、钢丝封堵材料、防火泥等封堵,孔洞填充牢固,无缝隙。

使用水封式地漏。

3.所有线槽、配电箱(柜)封闭良好。

4.人员、货物进出通道应设有防鼠板,门的缝隙应小于6mm。

三、设施设备的使用与维护1.蝇灯(1)食品处理区、就餐区宜安装粘捕式灭蝇灯。

使用电击式灭蝇灯的,灭蝇灯不得悬挂在食品加工制作或贮存区域的上方,防止电击后的虫害碎屑污染食品。

(2)应根据餐饮服务场所的布局、面积及灭蝇灯使用技术要求,确定灭蝇灯的安装位置和数量。

2.鼠类诱捕设施(1)学校食堂内应使用粘鼠板、捕鼠笼、机械式捕鼠器等装置,不得使用杀鼠剂。

(2)学校食堂外可使用抗干预型鼠饵站,鼠饵站和鼠饵必须固定安装。

3.排水管道出水口排水管道出水口安装的篦子宜使用金属材料制成,篦子缝隙间距或网眼应小于10mm。

4.通风口食堂通风口应安装金属纱网,防止昆虫等有害生物进入。

四、有害生物监测1.定期对食堂进行有害生物监测,及时发现有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2.监测方法包括目视检查、物理捕获等。

3.监测记录应详细记录监测时间、地点、监测人员、监测结果等,以便进行分析和改进。

五、有害生物防治措施1.物理防治(1)封堵缝隙和孔洞,防止有害生物进入。

(2)使用物理捕获装置,如粘鼠板、捕鼠笼、机械式捕鼠器等。

(3)安装灭蝇灯,控制蝇虫数量。

2.化学防治(1)使用低毒、高效的化学药剂,如滞留喷洒、饵剂等。

(2)严格按照药品使用说明进行操作,确保安全。

有害生物监测与控制制度

有害生物监测与控制制度

有害生物监测与控制制度一、为保护果园自然生态,防止有害生物传播,做好有害生物控制工作,确保公司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特制定本制度;二、管理职责:1、果园总经理负责本果园有害生物监控工作,负责本制度的组织实施和监督;2、果园负责人负责制定有害生物防控职责和有害生物防控人员岗位具体职责,并组织实施;三、培训和宣传1、定期公布并明示果园有害生物防控对象及各类药用植物具体防控措施;2、定期组织果园员工培训,普及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控要求和有害生物防控知识;四、防控对象:1、虫害:桃蛀螟、梨小食心虫、桃蚜、潜叶蛾等2、病害:桃炭疽病、桃褐腐病等五、有害生物监测在基地设立植保监测点,对有害生物和植物病虫进行有效的监测和预报每15天人工调查一次,并记录,以便及时采取植检措施;基地技术人员和有害生物防控员要经常开展田间检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六、有害生物防控措施1、防控策略药用植物害生物的防控应采取综合防控策略;从生物与环境整体观点出发,本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和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原则,因地制宜,合理运用生物的、农业的、化学的方法及其它有效生态手段,把有害生物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目的;如必须施用农药时,应按照农用化学品残留监控制度的规定,以降低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保护生态环境;2、防控原则桃树有害生物防控以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天敌,预防为主,防重于治为原则,主要采用农业、生物、物理防治措施,控制病虫害发生;3、防控方法1)农家肥必须充分腐熟,杀死病原微生物,虫卵及杂草种子;堆肥沤制要经常保持翻倒,时间达90天以上,其中堆中物料发酵温度达到50-55℃的时间要5-7天;2)允许施用经充分腐熟达到无害化卫生标准的农家肥;禁止施用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及医院垃圾和粪便;3)根据桃树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需水规律及气候条件、土壤水分状况,适时、合理灌溉和排水,保持土壤的良好通气条件;4)根据桃树生长发育特性和不同的药用部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采取打顶、摘蕾、整枝修剪、覆盖遮荫等栽培措施,调控植株生长发育,提高黄桃产量,保持质量稳定;5)生物防治:加强对基地寄生性、捕食性天敌的保护,以虫治虫;利用有益的细菌、真菌、放线菌及其代谢产物防治病虫害;6)物理防治:进行人工摘除病叶集中烧毁;黄板诱杀;糖醋液诱杀;采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可诱杀有趋光性的害虫;7)药物防治:确保产品农用化学品残留和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标准及出口要求,具体按本公司农用化学品使用管理制度执行;七、防控档案记录和管理1、健全公司基地环境、有害生物防控、投入品使用档案记录和管理,以保证产品的可追溯性,以便就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向有关行政监督管理部门和消费者做出承诺;2、规范有害生物防控档案管理,如实记载有害生物防控具体内容、农业投入品使用内容、作物生长状况等信息,并随时与相关部门沟通;3、有害生物防控档案内容:基地名称、地块编号、种植面积、定植时间、土壤耕作及施肥、病虫草害防治、农业投入品使用情况、收获、交运记录等;4、明确专人负责按规定填写相关记录,管理人员应随时检查相关人员执行情况,确保记录完整正确;5、有害生物防控档案应完整保存二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害生物监测与控制制度
一、为保护果园自然生态,防止有害生物传播,做好有害生物控制工作,确保公司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职责:
1、果园总经理负责本果园有害生物监控工作,负责本制度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2、果园负责人负责制定有害生物防控职责和有害生物防控人员岗位具体职责,并组织实施。

三、培训和宣传
1、定期公布并明示果园有害生物防控对象及各类药用植物具体防控措施。

2、定期组织果园员工培训,普及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控要求和有害生物防控知识。

四、防控对象:
1、虫害:
桃蛀螟、梨小食心虫、桃蚜、潜叶蛾等
2、病害:
桃炭疽病、桃褐腐病等
五、有害生物监测
在基地设立植保监测点,对有害生物和植物病虫进行有效的监测和预报(每15天人工调查一次,并记录),以便及时采取植检措施。

基地技术人员和有害生物防控员要经常开展田间检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

六、有害生物防控措施
1、防控策略
药用植物害生物的防控应采取综合防控策略。

从生物与
环境整体观点出发,本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和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原则,因地制宜,合理运用生物的、农业的、化学的方法及其它有效生态手段,把有害生物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目的。

如必须施用农药时,应按照《农用化学品残留监控制度》的规定,以降低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2、防控原则
桃树有害生物防控以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天敌,预防为主,防重于治为原则,主要采用农业、生物、物理防治措施,控制病虫害发生。

3、防控方法
1)农家肥必须充分腐熟,杀死病原微生物,虫卵及杂草种子。

堆肥沤制要经常保持翻倒,
时间达90天以上,其中堆中物料发酵温度达到50-55℃的时间要5-7天。

2)允许施用经充分腐熟达到无害化卫生标准的农家肥。

禁止施用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垃
圾及医院垃圾和粪便。

3)根据桃树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需水规律及气候条件、土壤水分状况,适时、合理灌溉
和排水,保持土壤的良好通气条件。

4)根据桃树生长发育特性和不同的药用部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采取打顶、摘蕾、整
枝修剪、覆盖遮荫等栽培措施,调控植株生长发育,提高黄桃产量,保持质量稳定。

5)生物防治:加强对基地寄生性、捕食性天敌的保护,以虫治虫。

利用有益的细菌、真
菌、放线菌及其代谢产物防治病虫害。

6)物理防治:进行人工摘除病叶集中烧毁;黄板诱杀;糖醋液诱杀;采用黑光灯、频振
式杀虫灯可诱杀有趋光性的害虫。

7)药物防治:确保产品农用化学品残留和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标准及出口要求,具体按
本公司《农用化学品使用管理制度》执行。

七、防控档案记录和管理
1、健全公司基地环境、有害生物防控、投入品使用档案记录和管理,以保证产品的可追溯性,以便就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向有关行政监督管理部门和消费者做出承诺。

2、规范有害生物防控档案管理,如实记载有害生物防控具体内容、农业投入品使用内容、作物生长状况等信息,并随时与相关部门沟通。

3、有害生物防控档案内容:基地名称、地块编号、种植面积、定植时间、土壤耕作及施肥、病虫草害防治、农业投入品使用情况、收获、交运记录等;
4、明确专人负责按规定填写相关记录,管理人员应随时检查相关人员执行情况,确保记录完整正确。

5、有害生物防控档案应完整保存二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