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_1990_2011年_宋教仁研究综述_毛兰

合集下载

宋教仁在民国时期的贡献

宋教仁在民国时期的贡献

宋教仁在民国时期的贡献张辰飞摘要:宋教仁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领袖。

他在鼓吹资产阶级革命思想、领导推翻帝制的武装斗争、草拟资本主义宪政纲领、以议会方式反对袁世凯专制等方面的业绩,是常为世人道及的,他积极的倡导责任内阁制。

而他在25岁之龄,即为中国领土的完整做出过杰出贡献。

为国民党的组建,国民党成为当时中国第一大党作出了杰出贡献。

宋教仁的帝国主义论与民族解放思想也为中国的思想界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宋教仁;民国时期;贡献一、宋教仁对于政治体制建立的及对国民党成立的贡献(一)宋教仁在政治体制方面的贡献——宋教仁的责任内阁制在武昌起义之前,宋教仁的基本政治观点已经成形,那就是:首先要坚决推翻满清贵族的专制统治,以民主宪政代替君主专制;其次要实现民主宪政,必须完善议会制度,对行政权形成有力的制约。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他责任内阁制思想的萌芽。

在宋教仁政治理念中,无疑是溶入了这种议会至上和内阁负责的精神。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吾人则主张内阁制,以期造成议院政治者也。

盖内阁不善可以更迭之,总统不善则无术变易之。

如必欲更易之,必致摇动国本。

此吾人所以不取总统制,而取内阁制也。

”【1】“国势之盛衰强弱,全视其运用国家权力机关组织为准,而内阁则尤众机关之总汇,行政之首脑也。

”他认为立法机关对行政机关形成有效的制约,才算是理想的政体模式。

内阁制在总统和总理之间的职责权限上进行了制度化的规范制约,而不是指向当总统的某个人和当总理的某个人。

他坚信责任内阁制必将导致良好的议会政治和政党政治。

宋教仁坚持责任内阁制的一个重要的现实目的就是要限制大总统的权力。

武昌起义爆发后,宋教仁由于轻信胡瑛对湖北形势的错误估计,迟赴武汉,致使武昌革命党人在群龙无首的情况下,推举原清军协统黎元洪为湖北军政府都督。

当宋教仁到汉后马上意识到黎元洪控制领导权的危险性,提出要推举黄兴为湖南湖北大都督,或为南方民军总司令,以便将领导权掌握在革命党人手中,但由于首义各员刘公、孙武、吴兆麟等人的反对,没有实现,最后举黄为战时总司令。

近代史期终论文(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宋教仁)

近代史期终论文(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宋教仁)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宋教仁摘要宋教仁虽然生于平凡之家,却积极投身于革命事业,成为了一名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抒写着他不平凡的革命历程。

然而,没有人会预料到,他的革命历程在这一天终止了:民国二年3月20日,他在上海火车站遭枪击,次日不治身亡,终年31岁。

虽然身死,但他的革命精神是永存的。

关键词宋教仁、思想、革命、捐躯、挽联正文引文——辛亥革命先烈是一大批在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压迫下首先觉醒的先辈爱国志士。

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他们决然抛家离乡、义无反顾地投入革命活动。

在清朝政府的捉拿及镇压下,先烈们不畏生死、百折不挠,四方奔走组织各种起义与反抗活动。

他们追求的革命理想,正如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口号“复兴中华”一样,要使我们民族统一强大,民众安享幸福生活。

许多辛亥先烈革命一生,牺牲后默默无闻,甚至连一抔黄土尚不可寻觅。

他们伟大的精神和人格,是中华后代学习的典范。

1913年3月21日,上海《民立报》在新闻栏重要位置,一则以《可骇之暗杀案》为题的新闻震惊全国:年轻的国民党领袖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遭到狙击!次日,年仅31岁的宋教仁为民主共和国捐躯,举国恸悼,这更勾起了我们对革命辛亥先烈的缅怀。

平凡出身宋教仁生于中国湖南省桃源县上坊村湘冲一户的书香之家,6岁入私塾,17岁入桃源漳江书院,受县教谕黄寿彝和书院山长瞿方梅等人影响,淡薄科举功名,关心天下大事,萌生反清思想。

1902,他以优异成绩考取武昌文普通中学堂。

翌年入学,“九省通衢”的武汉给他展现了一片新天地,由吴禄贞等人组织的革命团体武昌花园山聚会吸引了他,决心走反清革命的道路。

当年,黄兴到武昌,两人相识并从此成为至死不渝的挚友。

不久,黄兴因激烈的反清言论,被驱逐出武昌,回到长沙。

随后,宋教仁也回到湖南,为成立革命团体到长沙、常德一带做联络工作。

不平凡的革命历程1904年宋教仁到日本求学,他就重新开始革命活动。

当年8月,在孙中山倡导下,在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并将他筹办的《二十世纪之支那》改为同盟会机关报《民报》。

宋教仁简介

宋教仁简介

宋教仁简介
宋教仁
中文名称: 宋教仁
又名: 号渔父字钝初链
性别: 男
所属年代: 清代
民族: 汉族
生卒年: 1882~1913
生平简介
宋教仁(1882~1913):名链,字钝初,号渔父,湖南桃源人。

1903年入武昌文普通学堂,1904年3月与黄兴等在长沙创立华兴会,8月与刘静庵等在武昌组织补习所。

11月华兴会密商起义,事泄出走日本,入东京法政大学。

1905年5月与黄兴等创办《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鼓吹革命。

8月参加中国同盟会,任庶务干事兼撰述员。

1910年与谭人凤等欲将革命重心转向长江中游一带,建议筹组中部同盟会,任《民立报》主笔。

1911年7月在沪成立同盟会中部总会,当选总务部干事,武昌起义后与黄兴偕赴鄂领导,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任法制局长。

嗣任北京政府农林总长。

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后,推为理事,并由委代理理事长,力倡内阁制。

1913年2月大选结果,国民党大胜,行将出任内阁总理,致招杀身之祸,3月20日袁世凯派人刺杀于上海,年仅三十二岁。

近二十年来辛亥革命研究综述

近二十年来辛亥革命研究综述

近二十年来辛亥革命研究综述辛亥革命距今已经有九十个春秋,辛亥革命的研究也即将走过一个世纪的历程,学术界开展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特别是改革开放近二十年来,经过新时期史学工作者的努力,对辛亥革命的研究又提出了一些新看法、新观点,研究程度进一步深化,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宽。

本文拟就对辛亥革命研究作一分类概述,并以拙文纪念伟大的辛亥革命。

一、辛亥革命的阶级基础与革命性质1、辛亥革命的阶级基础关于辛亥革命的阶级基础,这个问题的争议性比较大。

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的阶级基础是整个民族资产阶级而不仅仅是它的中下层。

[1]林增平则认为,辛亥革命的阶级基础,就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中下层。

[2]朱英将这两种观点进行了综合,认为,如果对“资产阶级”一词作相对广义的理解,整个资产阶级是辛亥革命的阶级基础。

如果对“资产阶级”一词作相对狭义的理解,只包括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即资本家阶级,那么相对于同时期的立宪运动来说,辛亥革命在较大程度上还缺乏这样的阶级基础。

[3]2、辛亥革命的性质与实质辛亥革命的性质与实质,是辛亥革命研究中的一个重点问题。

由于对“资产阶级”一词的理解和运用不同,国内外学者在这个问题上颇有争议。

台湾学者认为辛亥革命是全民革命或者国民革命。

内地学者对此大都持反对意见,认为,辛亥革命是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4]辛亥革命没能将农民群众发动起来,不能称之为国民革命。

[5]有学者从文化、政治制研究探讨了辛亥革命的性质与实质。

龚书铎认为,辛亥革命不仅是一次政治革命,同时也是一次文化革命,一次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阶级旧文化的革命。

[6]刘慧宇认为,辛亥革命是经受了西方文化的猛烈撞击与传统文化的剧烈震荡而产生的,是中西文化冲突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必然出现的一次激复。

[7]朱榕在分析清末官制改革、立宪运动的基础上,指出辛亥革命实质上是由国内被排挤的汉民族统治阶级和在其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所进行的以推翻居统治地位的满民族统治阶级为主要目标的一次国民民族革命运动。

宋教仁政治思想研究综述

宋教仁政治思想研究综述

宋教仁政治思想研究综述摘要:宋教仁是我国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民主宪政的积极倡导者。

研究宋教仁,不仅对研究辛亥革命有典型意义,而且对我国当代民主宪政思想资源的丰富、民主宪政的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宋教仁;民主宪政;政党政治;责任内阁宋教仁(1882-1913年),字遁初,号渔父,湖南桃源县人。

他是近代中国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和中华民国的创立者之一,是民初政党政治最主要的倡导者和先行者之一。

他为在中国实现民主宪政大业呕心沥血,堪称中国为宪政流血的"第一人"。

宋教仁是一位颇有争议的政治人物。

一直以来,学术界对他的关注不高。

近年,对他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发表的论文逐渐增多。

研究者关注的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几方面:一、宋教仁民主宪政思想的主要内容汪志国、江立新认为,宋教仁民主宪政思想的内容主要体现在"破"与"立"两方面。

民主共和与君主专制是两种对立的政治制度,要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就必须先批判并推翻封建君主制,宋教仁从投身革命起,就向封建专制展开猛烈抨击。

他们对宋教仁民主宪政思想的论述,正是首先论述了宋教仁对清朝"预备立宪"实质的批判。

该文章认为,宋教仁对于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造诣颇深的是议会政治和政党内阁。

刘洪英则认为,宋教仁民主宪政思想的理论特色集中体现在法制思想上。

宋教仁把制定宪法、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视为建立共和制度的根本。

他指出,宋教仁的民主宪政主张正打中了袁世凯的要害。

辛亥革命后,革命党人若以武力反抗,无异于自杀。

袁可倚军事优势,对革命党人以"违反法律"罪名予以镇压,革命党人反将处于孤立无援和造反作乱的被动地位。

他认为,宋教仁的民主宪政思想符合当时中国的革命实际,这避免了小资产阶级的狂热性和不必要的牺牲。

姚琦也基本同意刘洪英的观点,但他对宋教仁政治思想概括的更为全面,分三方面:第一,主张健全法制,建立一部资产阶级宪法,这是宋教仁民主宪政思想的起点。

宋教仁简介

宋教仁简介

宋教仁简介翻开近代历史,最令人敬佩的是无数为中国救亡图存独立富强而奋斗不息的先烈们,其中宋教仁以其民主革命先行者的光荣身份令人格外瞩目。

没有人会忘记这个倔强瘦弱留着八字胡的湖南桃源人严肃的面孔,没有人会忘记1913年上海沪宁车站枪声大作中轰然倒下的身影。

那一刻,无数人在在震惊中愤怒呼喊将凶手绳之以法,那一刻,无数人簇拥而至表达出自己最真挚的关怀,让历史重新回到百年之前那个动荡多难的时代。

1882年,宋教仁生于湖南桃源一个破落的地主家庭。

他6岁入私塾,10岁丧父,家境更入困境,但其母“志励柏操”,在她主持下,宋教仁继续读书。

十八岁时,进入桃源漳江书院,次年,考取秀才,母亲得知,却劝他要心怀天下,不要以此为限。

1903年,宋教仁进入武昌文普通中学堂读书,当时国内外学界中拒俄运动如火如荼,宋教仁受其感染,爱国思想急剧膨胀。

后遇黄兴在两湖书院宣传革命排满学说,宋教仁对其十分钦佩,两人遂成莫逆之交。

1904年,宋教仁与黄兴、吕大森等人先后成立了华兴会和科学补习所,进行革命的宣传和发动活动。

是年乃慈禧七十大寿,华兴会决定年底在湖南长沙、岳阳等地发动起义,宋教仁负责常德一路的组织发动工作,后因长沙事泄,宋教仁逃亡日本。

在日本,宋教仁先后入政法大学、早稻田大学学习法政。

东京是当时中国爱国志士和革命党人荟萃之地,在那里,宋教仁眼界大开,他积极的参加集会结社,潜心研究国家政体和民主政治理论,翻译了许多国家有关宪法、官制、财政制度等方面的书籍,并公开发表了《汉族侵略史》、《清太后之宪政说》等许多宣传革命排满、民主宪政的文章,正是这一时期的学习和研究奠定了宋教仁民主宪政的理论基础。

1905年1月,宋教仁发起创立了《二十世纪之支那》月刊宣扬爱国主义。

8月,参与创立中国同盟会,任司法部检事长,成为同盟会的创始人和章程起草人之一。

同盟会将《二十世纪之支那》改名为《民报》作为其机关报,宋教仁为主要撰稿人之一。

1907年,受同盟会派遣,宋教仁和白逾桓前往东北创立同盟会辽东支部,策动东北“马侠”武装起义失败后回国。

宋教仁

宋教仁

宋教仁生活背景概述
• 辛亥革命湖南光复,实则发 轫于湖南会党运动,继自立 军起义、萍浏醴起义,接踵 抢米风潮、保路运动,成于 辛亥长沙起义、湘军援鄂, 及至后来居高声远,誉称孕 育中国革命的摇篮。
自立军起事
清末,许多秘密会党包括洪门、哥老会、三合会、洪江会等,向来提倡“反 清复明”。会党的会众包括地主士绅、农民、手工业工人、小商贩、士兵、 城市平民和无业游民等。1900年,唐才常领导的以爱国救亡和反清革命为主 要内容的自立军起事,揭开了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序幕。1898年,维新 运动失败后,维新派谭嗣同的挚友唐才常誓继谭未竟之志,并为之复仇,于 次年在上海成立“正气会”,旋易名“自立会”,联络长江中下游会党,入 会者达十余万人,又邀集社会名流和会党首领召开“国会”(亦名“中国议 会”)于上海张园。与此同时,唐才常在汉口设立机关,组织自立军两万余 人。1900年,北方义和团运动高涨,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 西逃,自立军乘机起事。遗憾的是自立军起事不久就演变成比戊戌变法更大 的流血事件。自立军的失败缘于和自立会之间政治主张相矛盾、组织基础不 牢靠(以会党为基础),但促使许多自立会参加者很快步上了革命的道路, 资产阶级革命派力量得到迅速发展。自立会和自立军的活动,成为戊戌变法 时期到辛亥革命时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不是改良主义的尾声,而是革命 的起点。
• 是年底,国会议员选举拉开序幕, 至次年3月,国民党获压倒多数席 位。袁世凯深深感到了宋教仁和国 民党对他的威胁,曾请宋担任内阁 总理,条件是放弃政党内阁的主张, 被坚决拒绝。民国2年3月20日晚 10时,被袁世凯所派刺客射杀于 上海,年仅31岁。孙中山挽联称 宋教仁:“作公民保障,谁非后死 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
• 11月4日,宋教仁以赴黄兴 30岁寿宴为名,与黄兴、刘 揆一、陈天华、章士钊等在 长沙黄宅筹创华兴会。光绪 三十年2月,华兴会在长沙正 式成立,选黄兴为会长,宋 为副会长。该会的宗旨是: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宋教仁

宋教仁
中央政府的政治架构,宋教仁主张“责任内阁制”。宋教仁坚持责任内阁制的一个重要的现实目的就是要限 制大总统的权力。有论者认为孙宋二人向来不睦,宋不愿看到孙任总统后大权独揽,而坚持责任内阁制......
宋教仁不仅在政治上多有建树,且于经济领域亦不乏见地。他在辛亥革命前后就从农业、工业、商业经济的 发展以及财税政策、外资利用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并认识到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人才的开发与利用, 金融机构的完善与金融市场的培育,国税、地税的分开征管与分配,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宋教仁曾任唐绍仪内 阁农林部长一职,他在任期间“制定了奖励开垦、植树造林、兴修水利、设立农业金融机构、开发农业学校和农 事试验场、筹设牛种场、改良渔业等一系列发展农业的措施”。
宋教仁还不排斥外债,虽然他知道大量的外债会导致亡国,但是他认为只要保持外债均势,就能避免惨剧。 并且,宋教仁还根据形势,提出了制日联美的均势外债方案。然而,由于外债的用途、管理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均 势外债的策略难以发挥作用。
宋教仁的教育思想是在他政治活动中形成的,与其政治思想分不开。他认为“教育必须为政治革命的利益服 务,用革命的教育来动员群众同情和参加政治活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后,宋教仁任制法院院长,颁发了 《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十四条,并主持创办了江汉大学。他提出了“教育为立国之本”、“强国之要,学战为先” 的教育强国主张,以及一整套以道德建设为核心内容,以发展以“科学与民主”为主要目标的“社会改良论”。
其二,在近代中国政党发展史上,如果说是孙中山创建了中国同盟会,那么,也可以这样认为,是宋教仁创 建了国民党。当时的著名记者黄远庸就曾指出:“宋君此次主持国民党改组之功,于中华民国历史上必有不可磨 灭者。”蔡元培也说,中国同盟会与统一共和党、国民公党、国民共进会、共和实进会合并组建为国民党,是宋 教仁“百计联络”的结果,是宋教仁而非他人......

宋教仁

宋教仁

民主革命先行者—宋教仁 民主革命先行者 宋教仁
轶事典故
• 宋教仁两次挨打 宋教仁两次挨打 两次
• (1)、1912年年初,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决定推袁世凯 为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时。孙中山与部分开国元勋 ,主张一定要袁世凯离开北京老巢,到南京就职,以对袁 世凯进行钳制。可另一些革命元老却不以为然。双方为此 互不相让。一天,大家又聚在一起争论这个问题,一人提 议,干脆让黄兴带兵北上,以迎袁为名,将其北洋军消灭 掉。宋教仁不赞成这样做,他说北洋军有重兵把守直隶、 山东,革命军根本无法北上。他的话音刚落,同盟会元老 、广西才子马君武伸手就是一巴掌,打得他左眼流血不止 。马动手兼动口,大骂宋教仁是在给袁世凯作说客,想出 卖南京,出卖革命者。
1882. 1882.4.5-1913.3.22 1913、早期生涯 (1)、早期生涯 )、

宋教仁6岁进入私塾读书,17岁升入桃源漳江书院, 宋教仁 岁进入私塾读书, 岁升入桃源漳江书院, 岁进入私塾读书 岁升入桃源漳江书院 清光绪二十八年( 他考入武昌普通中学堂。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他考入武昌普通中学堂。 年),他考入武昌普通中学堂 翌年入学,在校期间, 翌年入学,在校期间,由吴禄贞等人组织的革命团体在武 昌花园山的聚会吸引了他,常与同学议论时政, 昌花园山的聚会吸引了他,常与同学议论时政,并走上了 反清革命之道路。是年8月 黄兴到武昌, 反清革命之道路。是年 月,黄兴到武昌,两人相识并从 此成为挚友。不久,黄兴因激烈的反清言论, 此成为挚友。不久,黄兴因激烈的反清言论,被驱逐出武 回到长沙。随后,宋教仁也回到湖南, 昌,回到长沙。随后,宋教仁也回到湖南,为成立革命团 体到长沙、常德一带做联络工作。光绪三十年( 体到长沙、常德一带做联络工作。光绪三十年(1904年 年 二月,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华兴会在长沙成立, )二月,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华兴会在长沙成立,黄 兴任会长,宋教仁任副会长。同年12月 日 兴任会长,宋教仁任副会长。同年 月13日,宋教仁抵 达日本,在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 达日本,在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成为同盟会的主要领导 年底, 民立报》 人。1910年底,宋教仁从日本返抵上海,任《民立报》 年底 宋教仁从日本返抵上海, 主笔, 渔父”笔名撰写大量宣传革命的文章。 主笔,以“渔父”笔名撰写大量宣传革命的文章。1911 年7月,与谭人凤、陈其美等在上海组建同盟会中部总会 月 与谭人凤、 邀请或派人来往于上海、长江中下游各地, ,邀请或派人来往于上海、长江中下游各地,促进革命势 力的发展。 力的发展。

宋教仁简介

宋教仁简介

宋教仁简介篇一:个人简介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重要领袖,中华民国的缔造者之一,当时人们把他和孙中山并称,号为“孙黄”。

黄兴字克强,原名轸,字廑午,1874年生于湖南善化(今长沙)。

他自幼接受了“夷夏之辨”的传统思想,特别是受明末湖南大儒王船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很深。

1898年,黄兴入武昌两湖书院读书时,同情维新运动,赞成变法主张。

两湖书院毕业后,于1902年春被派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师范科学习。

他到日本后不久,即和杨笃生等创办了《游学译编》,并组织“湖南编辑社”,介绍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科学。

11月4日,黄兴30岁生日,刘揆一、章士钊、宋教仁、周震鳞、胡瑛、张继等友人,办了两桌酒席为他祝寿。

在这次宴会上,他们发起组织反清革命团体华兴会,黄兴被推举为会长。

黄兴等认为会党是武装起义的重要力量,决定从联络会党入手,准备起义。

因此,在华兴会外,另立一“同仇会”,专门联络会党。

1904年春初,黄兴由刘揆一陪同,与当时湖南著名的哥老会首领马福益会晤。

三人互倾肝胆,共商起义大计,决定于该年夏历十月十日西太后70岁生日时,在长沙武装起义;常德、衡山等五路同时举事,黄兴被推为主帅,刘揆一、马福益任正副总指挥。

接着,他为长沙起义进行了多方面的准备,派杨笃生、宋教仁、陈天华等分赴上海、武昌、江西,联络革命党人和新军、巡防营策应起义,黄兴在长沙总持一切。

为筹集起义经费,他出卖了在长沙东乡凉塘的祖遗田产三百石。

10月下旬,起义事机不慎泄漏,华兴会机关多处被破坏,长沙府县衙门搜捕革命党,并悬赏缉捕黄兴和刘揆一、宋教仁等人。

黄兴化装离开长沙,经汉口转至上海,后到日本。

1905年,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以及留日学生中其他团体的一些成员,在东京召开了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黄兴被总理指定为执行部庶务(相当于协理)。

这样,黄兴就成为同盟会内仅次于孙中山的重要领袖。

生平;孙中山(1866—1925年),翠亨村人,诞生于1866年11月12日,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深受全国各族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尊崇和景仰。

近代史人物传记论文

近代史人物传记论文

近代史风云人物之百年宋教仁——我最欣赏的政治家序言:百年时光斗转而逝,一百年前的上海闸北火车站里,伟大的政治先驱宋教仁被一颗子弹击中,新生的中华民国因此逆转,中国第一轮民主宪政的尝试和实践受挫。

一、生平简介1882年4月5日,宋教仁出生于湖南省桃源县上坊村湘冲一户的耕读传世之家。

宋教仁字遁初,号渔父,6岁入私塾,17岁入桃源漳江书院,受县教谕黄寿彝和书院山长瞿方梅等人影响,萌生反清思想。

宋教仁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的主要缔造者,民国初期第一位倡导内阁制的政治家。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唐绍仪内阁的农林部总长,国民党的主要筹建人。

1913年被暗杀于上海,终年三十一岁。

二、华兴会初崭头角1902年,考取武昌普通中学堂。

翌年入学,参与革命团体武昌花园山聚会走反清革命之路。

1903年8月,满清统治下的崩溃倒计时第八个年头的某一天,一个名叫黄兴的年轻人从日本留学回国,来到了“九省通衢”的武汉。

在这里,他结识了正在武昌文普通中学堂读书的宋教仁。

虽然年纪相差了8岁,两人却一见如故,欢若平生。

1904年二月,创办华兴会,黄兴任会长,宋为副会长。

该会的宗旨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是年7月,宋教仁在武昌发起创建“科学补习所”,以此为掩护,在新军和学校中开展革命活动。

是年,华兴会策划在慈禧太后七十寿辰时在长沙、岳州、衡阳、宝庆、常德分五路同时起义。

宋教仁负责常德一路的组织发动工作。

9月,宋教仁回常德,在城内五省客栈设“湘西联络总站”。

10月初,在常德笔架城举行的会党集会上被推为龙头,并议定:起义时,会众扮作朝五雷山的香客,到笔架城边的文庙集合,听候指挥。

11月5日,为筹备经费,宋教仁到长沙,发现起义事泄,湖南巡抚陆元鼎下令搜捕。

是年底,宋教仁经武汉、上海登轮潜赴日本。

其实在当时这一幕历史大戏中,年仅22岁的华兴会副会长宋教仁的刚刚踏上历史舞台,还显稚嫩。

然而,这一次的舞台演出给他带来的影响是巨大而深刻的,他本人的命运也已为之改变。

资产阶级革命家宋教仁

资产阶级革命家宋教仁

资产阶级革命家宋教仁第一节踏上革命征途宋教仁,字钝初(也作遯初),号渔父,光绪八年二月十八日(1882 年4 月5 日)生于湖南桃源上香冲的一个地主家庭。

从4 岁起,他就入塾读书。

光绪二十五年(1899),他转入桃源县城里的漳江书院读书。

清末政治的腐败,外国资本主义的频频入侵,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再不能安坐于书斋中。

基于对伟大祖国的无限热爱,宋教仁产生了对清朝封建统治的强烈不满,如何对中国进行政治改革,成了他与同学经常谈论的主要内容。

有一次,他与同学文骏等人登上院东的漳江阁,纵论中西政治的得失、关塞险厄以及古今用兵的胜败,大有感慨地说:“中国苦满政久矣。

有英雄起,雄■武昌,东扼九江,下江南,北击武胜关,断黄河铁桥,西通蜀,南则取粮于湘,击鄂督之头于肘,然后可得志于天下。

”②因此,虽然他在光绪二十七年(1901)奉母命参加了县试,考中了秀才,但他并没有把继续博取科举功名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

光绪二十九年(1903),宋教仁到武昌投考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文普通学堂。

主持这次考试的武昌知府梁鼎芬出的作文题目是《汉武帝论》,宋教仁下笔千言,洋洋洒洒,极力推崇汉武帝“经营西域、扩张国土、奠定大汉族之基础”的历史功绩①,深得梁鼎芬的赞赏,被取为第一名。

然而,革命潮流的激荡,使宋教仁在入学以后无法再埋头书案,他经常思索的是如何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

这年6 月,黄兴从日本回到武汉,在文普通学堂发表演说,痛斥清廷的无能,提倡进行政治改革。

宋教仁听了大为叹服,立即同黄兴结识。

从此,他便经常与同学田桐等人在一起,密传反清革命的思想。

清朝官吏对他的言行非常忌恨,打算将他逮捕。

学堂监督纪巨维十分喜爱他的才学,却又担心无力庇护,便暗地讽示他迅速逃走。

于是,他就在七月间离开武昌,回到湖南。

九月二十六日(11 月4 日),他在长沙参加了黄兴所召集的华兴会筹备会议,同年十二月三十日(1904 年2 月15 日),他又参加了华兴会的正式成立大会,并被推为副会长,从此便走上了革命道路。

宋教仁研究综述

宋教仁研究综述

2016・8(下)◆法学研究宋教仁研究综述杨欣悦摘要今年是宋教仁先生逝世103年整。

这100多年以来,学界对宋教仁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可喜的成绩,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更是硕果累累。

这不但体现在出版、发表了大量的原始资料、研究著作及学术论文,更体现在研究的范围不断拓宽,研究的深度不断加强。

学者们从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各个学科对宋教仁的思想及事迹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观点。

但纵观现状,目前学界对宋教仁的研究仍有一些不足。

关键词宋教仁综述思想研究宋教仁案作者简介:杨欣悦,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研究方向:中国政治思想史。

中图分类号:B25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ki.1009-0592.2016.08.301一、宋教仁简介宋教仁(1882-1913年),字遁初,号渔父,湖南桃源人。

宋教仁出身于书香世家,其母知书达理,使他幼年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

1904年2月,宋教仁与黄兴、刘睽一同在长沙建立华兴会,11月与华兴会成员密谋发动反清起义。

结果消息遭到泄漏,宋教仁被迫逃至日本留学。

留学期间,他对西方政治学说,尤其是法律制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发表了大量关于各国宪政的译著,如《日本宪法》、《俄国制度要览》等。

1905年,宋教仁在日本创办《二十世纪之支那》,在此他系统地阐述了其反清理念及民主革命等思想。

1910年冬,他在上海与于右任共同主编了《民立报》,撰写了大量评论时政的文章,不但批评了清政府的卖国罪行,还揭露了帝国主义企图侵略中国的阴谋。

武昌起义爆发后,宋教仁起草《中华民国鄂州约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人民的民主权力以及共和国政权的设想。

1912年元旦,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宋教仁担任法制院院长。

在此期间,宋教仁在宪政、法制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该约法对国家的政体、组织形式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袁世凯上台后,宋教仁坚持认为应该建立责任内阁制政府。

宋教仁简介

宋教仁简介

宋教仁简介篇一:个人简介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重要领袖,中华民国的缔造者之一,当时人们把他和孙中山并称,号为“孙黄”。

黄兴字克强,原名轸,字廑午,1874年生于湖南善化(今长沙)。

他自幼接受了“夷夏之辨”的传统思想,特别是受明末湖南大儒王船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很深。

1898年,黄兴入武昌两湖书院读书时,同情维新运动,赞成变法主张。

两湖书院毕业后,于1902年春被派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师范科学习。

他到日本后不久,即和杨笃生等创办了《游学译编》,并组织“湖南编辑社”,介绍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科学。

11月4日,黄兴30岁生日,刘揆一、章士钊、宋教仁、周震鳞、胡瑛、张继等友人,办了两桌酒席为他祝寿。

在这次宴会上,他们发起组织反清革命团体华兴会,黄兴被推举为会长。

黄兴等认为会党是武装起义的重要力量,决定从联络会党入手,准备起义。

因此,在华兴会外,另立一“同仇会”,专门联络会党。

1904年春初,黄兴由刘揆一陪同,与当时湖南著名的哥老会首领马福益会晤。

三人互倾肝胆,共商起义大计,决定于该年夏历十月十日西太后70岁生日时,在长沙武装起义;常德、衡山等五路同时举事,黄兴被推为主帅,刘揆一、马福益任正副总指挥。

接着,他为长沙起义进行了多方面的准备,派杨笃生、宋教仁、陈天华等分赴上海、武昌、江西,联络革命党人和新军、巡防营策应起义,黄兴在长沙总持一切。

为筹集起义经费,他出卖了在长沙东乡凉塘的祖遗田产三百石。

10月下旬,起义事机不慎泄漏,华兴会机关多处被破坏,长沙府县衙门搜捕革命党,并悬赏缉捕黄兴和刘揆一、宋教仁等人。

黄兴化装离开长沙,经汉口转至上海,后到日本。

1905年,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以及留日学生中其他团体的一些成员,在东京召开了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黄兴被总理指定为执行部庶务(相当于协理)。

这样,黄兴就成为同盟会内仅次于孙中山的重要领袖。

生平;孙中山(1866—1925年),翠亨村人,诞生于1866年11月12日,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深受全国各族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尊崇和景仰。

宋教仁思想研究综述

宋教仁思想研究综述

宋教仁思想研究综述摘要:宋教仁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中华民国”的主要缔造者、“民国”初期首位倡导内阁制的政治活动家。

长期以来史学界对这样一位地位高、影响大的资产阶级革命人物的研究却不够,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史学界对宋教仁的研究才逐渐深入。

通过对1992年至2012年国内关于宋教仁思想研究的回顾和总结,围绕宋教仁的政治思想、爱国主义思想、法律思想等方面进行研究综述。

关键词:宋教仁;思想研究;综述宋教仁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中华民国”的主要缔造者,“民国”初期首位倡导内阁制的政治活动家。

他从1903年参与建立华兴会到1913年被袁世凯刺杀于上海,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活动了整整10年,宋教仁毕生追求民主宪政,最后甘为民主献身,他对整个近代中国民主政治转型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武昌起义前,宋教仁主要从事革命的组织和宣传工作,武昌起义后,他积极致力于革命政权的建设活动,袁世凯窃取政权后,又坚持不懈凭借议会和袁世凯进行斗争,是国民党的主要创始人和实际主持人,他的地位之高、影响之大、功勋之卓著,是不容忽视的,然而长期以来史学界对他的研究却没有提到相应的高度。

1978年之后,学界对宋教仁的研究逐渐得以深入。

关于宋教仁研究的史料方面,1980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古代近代史研究室校注的《宋教仁日记》,1981年中华书局出版了陈旭麓主编的《宋教仁集》。

之后研究宋教仁的专著和文章开始增多,1984年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了陈旭麓、何泽福著《宋教仁》。

1987年在湖南桃源县召开了宋教仁的学术讨论会,这次学术讨论会收到学术论文38篇和《宋教仁评传》一册,桃源县政协还特编了《宋教仁纪念专辑》,《宋教仁纪念专辑》包括《宋教仁传略》、《宋教仁家世》和有关人士写的回忆录和国内外学者的论文。

进入90年代以后,关于宋教仁的研究又有了新的发展,进一步挖掘并整理出版了部分宋教仁的史料,如1997年岳麓书社出版了迟云飞与梁小进合作审订的资料集《喋血共和—宋教仁》,2011年人民日报出版社以《宋教仁自述1882-1913》为名重新出版了宋教仁日记。

宋教仁百年

宋教仁百年

宋教仁百年1913年3月20日,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老北站,今上海铁路博物馆)遇刺,两天后不治。

光阴荏苒,倏忽间他离世已整整一百年。

对宋教仁这个名字,国人并不陌生,他的墓至今坐落在闸北公园,供人凭吊。

但他具体做了什么、又为什么要做,则不甚了了。

至于“宋案”元凶,当时就扑朔迷离,如今更成一桩众说纷纭的悬案。

那么本文所谓的“百年祭”,因何而祭、所祭何事呢?那要从头说起。

种族革命结束,政治革命开锣宋教仁,1882年4月5日生于湖南桃源,幼读私塾,21岁在武昌结识黄兴,后与之组织华兴会于长沙,走上了“反清革命”之路。

1904年底,宋教仁赴日留学,创办《二十世纪之支那》(《民报》前身)。

翌年8月,同盟会在东京成立,宋教仁任司法部检事长、《民报》编辑,边学习边从事革命活动。

辛亥革命后,宋教仁热衷于政党政治和国会选举,并成为创建国民党的主要推手——这也是他短暂的人生里最闪亮也是最重要的一笔,值得细说。

1912年8月25日,同盟会、统一共和党、国民公党、国民共进会、共和实进会等党团于北京湖广会馆宣布合并,成立国民党。

其中,同盟会牌子最老、影响最广,民国诞生后又从秘密组织转为公开组织,它何以要在这个节点上联合小党,“华丽转身”呢?时势使然。

这一年的2月清帝逊位,3月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参议院随即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帝制终结、民国草创,革命党人的目标似已完成。

但宋教仁认为,“驱除鞑虏”是种族革命,紧接着需要政治革命。

何谓政治革命?即从专制政体转变成“国民为国家政治之主体”的共和政体。

这一点,包括孙中山、黄兴等在内的革命党人是有共识的。

问题是,尽管《临时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但袁世凯太强势,参议院偏弱,约法有沦为具文的危险。

宋教仁主张,当务之急是树立参议院的政治权威,将责任内阁制落到实处,对总统形成真正的约束。

因此,他所言的“革命”不诉诸武力,而是在约法框架下做合法斗争,赢得选举,组责任内阁。

《宋教仁全集》书稿的编纂及其学术价值研究

《宋教仁全集》书稿的编纂及其学术价值研究

《宋教仁全集》书稿的编纂及其学术价值研究
邓江祁
【期刊名称】《武陵学刊》
【年(卷),期】2022(47)6
【摘要】宋教仁逝世后,有多部宋教仁文集出版,但是由于搜集不全、校对不严等原因,不仅存在诸多错讹,而且还多有遗漏。

《宋教仁全集》书稿运用求全、求原、求源、求真、求实的理念和方法,更正原文集中93篇文章的错漏350余处,发现并新增宋教仁各类佚著350余篇,应为迄今为止收集最齐全、考订最严密、规模最大的宋教仁著作结集,对于推进宋教仁以及辛亥革命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

【总页数】8页(P107-114)
【作者】邓江祁
【作者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6.3;K25
【相关文献】
1.整理、编纂、出版《李达全集》的学术自觉
2.略论《古文字诂林》在语言文字研究与字典编纂上的学术价值
3.《恽代英全集》的编纂与价值
4.《周震鳞全集》的编纂及学术价值研究
5.《黄兴全集》的编纂及其学术价值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民主政治,近二十年的文章可以以 1999 年 为分界线,1999 年以前的文章大多是从整体上总结 宋教仁民主宪政思想,论述他的民主革命思想特色, 是 90 年代宋教仁研究视角的延续。1999 年之后, 讨论宋教仁的民主政治的文章占了近 12 年发表论 文的一半,学者们的关注点也向纵向深入,出现单独
摘 要: 近二十年关于宋教仁的研究,较 1990 年以前,既有继承延续又有新的拓展。不仅新出现了考 察宋在民族危机下,分析国际局势,提出外交策略和军事外交思想的文章; 也出现了单独研究宋教仁的 政党政治、责任内阁制思想、法治思想、行政组织思想以及讨论他设计民主制度、探索中央和地方关系篇 章。“宋案”的众多研究论述主要集中在对“宋案”凶手的考辨、对“宋案”的社会反映和影响的分析以 及从其它学科的角度来审视“宋案”这三个方面。同时,宋教仁在教育、经济、新闻等诸思想也受到关 注。 关键词: 宋教仁; 民主革命思想; 宋案 中图分类号: K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 - 1181( 2013) 01 - 0070 - 04
二 关于“宋教仁案”
1913 年 3 月 20 日晚 10 时 45 分,时任国民党代 理理事的宋教仁在上海泸宁火车站被冷枪击中,22 日晨 4 时 47 分在泸宁铁路医院不治身亡。此案发 生后,各种政治势力相互斗争,加速了民初合作局面 的瓦解和内战的爆发,因此“宋案”一直是学界关注 的焦点。从 2002 年开始宋教仁的研究主要朝着三 个方面深入发展:
第三种说 法 是,袁 世 凯 一 定 不 是 元 凶,“宋 案 ” 元凶仍然存疑。何廷明、王超、王文江在《宋案元凶 探渊》中认为,“宋案”的元凶可以排除袁世凯,“宋 教仁是南北矛盾的协调者和牺牲者”。[14]
( 二) “宋案”的社会反映和影响 顾土认为,“刺宋”正表明民初中国社会政治环 境比较宽松,政坛有民主法治微热,但是这种民主法 治只是昙花一现。[15]张玉光认为“宋案”之后各派的 斗争使 得 辛 亥 革 命 之 后 各 派 的 妥 协 和 合 作 破 产, “二次革命 ”的 后 果 是 完 全 超 越 于 法 律 之 上 的 袁 世 凯独裁政府的成立和宪政共和观念的荡然无存。[16] 朱永嘉认为,“宋案”的直接影响是国民党在众议院 失去了多数的优势地位。[17] ( 三) 从其它学科的角度来审视“宋案” 《放大 的 公 共 领 域 与 流 产 的 政 党 营 销———以 “宋教仁案”为考察点》认为,政党和票选必须以一 定的公共领域及在此之上所展开的政治营销为前 提,而宋教仁在民初的政党内阁活动是在放大的公 共领域的假象中进行的。民初政治发展受挫的重要 原因是中 国 人 政 治 生 活 中 的 黩 武 主 义。 “宋 案 ”之 后,票选、政治营销、代议制等民主制度的中断是由 于私域与公域之间的力量悬殊太大。[18]《旧案新评: 宋教仁遇刺事件的法理分析》认为,辛亥革命后,各 种政治势力相互妥协使得脆弱的宪政共和政体得以 延续,“宋案 ”使 得 分 歧 和 矛 盾 全 面 爆 发,双 方 都 没 有选择在宪政的框架下寻求法律的救济,而是用武 力来解决政争,最后导致袁世凯独裁政府的成立和 宪政共和观念 终 止。[1了] 马 晓 莉 在《宋 教 仁 被 刺 案 》 一文中,对“刺宋”后处理凶手的司法程序进行了法 理分析。[19] 除了这三 个 方 面,成 方 晓 的《宋 教 仁 遇 刺 案 中 的“哿电”考析》一文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其把关 注点放在宋 教 仁 遇 刺 后 口 授“哿 电 ”的 时 间 和 过 程 上,认为,“宋 案 ”的 真 实 情 况 比 传 统 记 述 要 复 杂 得 多,值得深入研究。[21]
三 关于宋教仁的其它思想
这里所说的其它思想是指除了宋教仁民主革命
思想之外的思想。1999 年之前,宋教仁的其它思想 被关注得很少,1999 年之后关注多了起来,且主要 集中在教育思想、经济思想、新闻思想三个方面。
( 一) 教育思想 宋教仁的教育思想是在他政治活动中形成的, 与其政治思想分不开。他认为“教育必须为政治革 命的利益服务,用革命的教育来动员群众同情和参 加政治活 动 ”。 南 京 临 时 政 府 成 立 之 后,宋 教 仁 任 制法院院长,颁 发 了《普 通 教 育 暂 行 办 法 》十 四 条, 并主持创办了江汉大学。[22]“他提出了‘教育为立国 之本’、‘强国之要,学战为先’的教育强国主张,以 及一整套以 道 德 建 设 为 核 心 内 容,以 发 展 以‘科 学 与民主’为主要目标的‘社会改良论’。”[23] ( 二) 经济思想 宋教仁在辛亥革命前后就从农业、工业、商业经 济的发展以及财税政策、外资利用等方面提出了自 己的主张,并认识到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人才 的开发与利用,金融机构的完善与金融市场的培育, 国税、地税 的 分 开 征 管 与 分 配,合 理 有 效 地 利 用 外 资。[24]宋教仁曾 任 唐 绍 仪 内 阁 农 林 部 长 一 职,他 在 任期 间“制 定 了 奖 励 开 垦、植 树 造 林、兴 修 水 利、设 立农业金融机构、开发农业学校和农事试验场、筹设 牛种场、改良渔业等一系列发展农业的措施”。 ( 三) 新闻思想 1905 年 6 月 24 日,以宋教仁为首的湖南留日 学生创办《二十世纪之支那》,1905 年 11 月 28 日 《民报》在《二 十 世 纪 之 支 那 》的 基 础 上 创 刊,1911 年初宋教 仁 应 于 右 任 之 邀 担 任《民 立 报 》主 笔。 他 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新闻实践工作的有力领导者和 组织者,在革命的过程中,形成了以反帝反封建的爱 国主义和民主主义为主线、鼓励言论自由的新闻思 想。[25]除此之外,还有学者单独探究宋教仁与《民立 报》的关系。 将宋教仁与他同时代人物进行比较,是近二十 年来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尤其是宋教仁与孙 中山的政治思想比较。论述范围包括比较孙宋二人 的政体观、政党观、法律思想、政见分歧等。随着学 者去日本访学的频繁和深入,宋教仁在日本活动期 间留下的史料也被挖掘出来,因此,出现了用日本档 案材料探讨宋教仁在日本政治活动和学业状况的文 章。此外,还出现了讨论宋教仁的社会主义观和定 位宋教仁历史地位和人格魅力的文章。 综述所述,近二十年来,宋教仁的研究在深度和 广度上较 1990 年前有新的突破,继承性和创新性并
想、教育思想、社会主义思想、哲学思想等) 进行了 总结。2011 年 10 月,在常德举行的首届两岸宋教 仁学术高层 论 坛,以“宋 教 仁 与 辛 亥 革 命 ”为 主 题, 进一步探讨宋教仁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地位与作 用。
与之前相比,进入 90 年代以后,对宋教仁的研 究,既有继承延续又有新的拓展。首先,关注宋教仁 民主革命思想起点的文章少见于报刊杂志; 而对于 宋教仁的民主革命思想特色、民主政治思想和议会 活动的论述,以及评价他是否应该将同盟会改组为 国民党,发掘他在间岛问题和平解决中所做贡献和 阐述他为传播社会主义思想所做努力等方面的研究 是继承性的。同时,学者们把宋教仁的研究触角延 伸到了论述他的经济思想、他与会党的关系、他和孙 中山的关系、他在辛亥革命之后的政治活动以及他 和黄兴创办江汉大学始末等。从 2000 年到 2011 年 5 月各种报刊杂志和论文集上有关宋教仁的文章共 有 60 多篇。其中,讨论宋教仁民主政治思想的文章 占总文章的 33% ; 讨论“宋教仁案”的文章占 27% , 也出现了运用法律和公共关系的视角来分析“宋教 仁案”的文章。此外,1990 年到 2011 年 5 月,共出 版 14 本研究宋教仁的专著,其中 1997 年湖南师范 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宋教仁与中国民主宪政》( 迟云
( 一) 对“宋案”凶手的考辨 在以往的论述中,袁世凯阴谋策划刺宋的说法 几成定论。但是从近十年的文章来看,学者们普遍 认为,“刺宋 ”计 划 首 先 由 应 夔 丞 明 确 提 出,而 他 提 出刺宋计划则是受到了北京的暗示。但是“北京的 暗示”到底是谁的暗示,学界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赵秉钧在“宋案”中只是有限的 参与,袁世凯是幕后总策划人。朱怀远认为,袁世凯 “处处留‘情’,多方设‘意’,并把整个计划分成若干 个互不统属的部分、环节,由不同的人分别执行,最
宋教仁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杰出的 政治家、出色的革命宣传家,也是一位极力维护国家 领土完整、坚 决 反 对 帝 国 主 义 侵 略 的 伟 大 的 爱 国 者。[1]
上世纪 90 年代以前,学术界对宋教仁的研究大 致包括以下方面: ( 1) 追溯宋教仁民主革命思想的 起点。( 2) 总结宋教仁民主革命思想的特色,包括 总结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思想。 对其爱国主义思想的阐述主要着眼于宋教仁关注沙 俄与日本对中国边境的侵略,尤其是他在间岛问题 解决中所做的贡献; 对其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思想的 阐述主要关注点是怎样评价他所倡导的责任内阁和 政党政治,以及他为什么坚持责任内阁。( 3) 探讨 宋教仁在清末的革命活动。在这个方面,学界的主 要争论点在于宋教仁组织中部同盟会的功过是非问 题; 同时学术界也开始关注宋教仁领导武装起义的 历史事实。( 4) 讨论民初宋教仁的议会政治活动。 学术界在这个问题上的争论主要集中于以下两点: 一是他是否对袁世凯妥协; 二是他是否是个好革命 家亦或是个“议会迷”。[2] 1987 年 4 月在湖南桃源 召开的“纪念宋教仁诞辰 105 周年学术讨论会”上 对宋教仁改组同盟会为国民党的功过做了评价,对 宋教仁的思想 ( 包括爱国思想、民主思想、法制思
第 23 卷第 1 期
2013 年 3 月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Vo1. 23. No. 1
Mar. 2013
近二十年( 1990 - 2011 年) 宋教仁研究综述
毛兰
( 湘潭大学 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研究宋教仁 的 政 党 政 治、责 任 内 阁 制 思 想、法 治 思 想、行政组织思想以及讨论他设计民主制度、他探索 中央和地方关系的文章。姚琦从政治学角度将宋教 仁的政党政治主张和实践置于民初特定的历史和政 治环境中进行审视。[6]邓美娜在她的硕士论文中将 宋教仁“政 党 内 阁 ”思 想 的 形 成 过 程 和 实 践 做 了 较 全面的阐述。[7]马海峰将宋教仁的宪政法律思想总 结为政党内阁制、独立的行政裁判制度和折衷制下 的地方自治等。[8]周妤认为宋教仁的行政组织思想 包括政府组织的基本原则与民主共和国行政机关的 职能及其施政纲领两个方面。政府组织的基本原则 包括单一国制、发展地方自治、励行种族同化、采用 民生政策、维护国际和平五项; 在民主共和国行政机 关的职能及其施政纲领方面,宋教仁在整理军政、行 政和财政,划分中央地方的行政,开发产业,振兴教 育、民政,兴办国有交通业,整顿司法和外交诸多方 面都有独特的主张。[9]郝延军就宋教仁对民主制度 的设计所反映出的民初民主情况以及实现民主过程 中所面临的困境做了分析,并认为当时面临的困境 主要包括制度模式与制度运行支持性条件的脱序、 精英政治与大众参与的两难以及集权的整合作用与 民主的制衡 作 用 的 冲 突。[10] 周 若 清 指 出,宋 教 仁 在 探索中央和地方关系的时候经历了从单一集权到单 一均权的转变。[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