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什么是自然观
自然观
道自然观
老子(约前580—前500)开创。 庄子(约前369—前286)继承、发扬。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 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 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7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惚兮恍兮,其中有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 通于天者,道也。 道者万物之所由也,…… 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一篇 自然观
自然观:
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 律的根本观点。
1
自然
1.客观世界;2.自然而然。
1.天然自然;2.人化自然。 1.未知自然;2.天然自然;3.初知自然; 4.初至自然;5.人化自然;6.人工自然.
2
(侧重自然观历史发展角度讲解)
4
《周易》--儒家的最高典籍
《易经》大约形成于殷周之际,传说伏羲 氏始作八卦,周文王推演为六十四卦。 《易传》旧说孔子(前551—前479)所作, 近认为是天地,然后万物生焉。 生生之谓易。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 象生八卦。 刚柔者,立本者也。 刚柔相推而成变化。 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物载德。
10
中国古代自然观的特点
朴素的唯物辩证法 强调关系(阴阳、五行)、波场(气); 朴素辩证法(阴阳辩证法); 自发运动变化(《易》-循寰演化、生成论); 规律与本体相联系(阴阳变化、道); 自然、人生和社会相联系(天人合一)。
11
什么是自然观
什么是自然观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1、自然观的含义所谓“自然观”,就是人们对自然本性的理性把握和哲学提升,属人类认识的一种形态。
它亦有三层含义:(1)自然观是对自然的本原、构成、演化过程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科学解。
即从科学的角度正确回答诸如“自然的本原是什么”,“自然由哪些部分构成以及以何种方式构成”,“自然自身演化和发展的过程和途径是什么”,“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人如何在自然中实现自身的目的”等问题。
因而正确的自然观首先必须基于具体的科学认知成果才能得以确立,只有从已有的科学理论中加以概括才能得以显现,而不能像黑格尔那样从某种信仰式的抽象原则出发,臆造出自然的本质和联系。
(2)自然观是对自然的本原、构成、演化过程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哲学解。
运用已有的科学成果说明自然的本性并不等于这些成果本身,自然观与一般的自然科学理论的区别就在于其立足点、研究方法和最终的结论是哲学的。
亦即对上述问题的整体把握和抽象概括。
自然观昭示给人们的是自然本性的“一般”而非“特殊”,是自然本性展示的“全程”而非“局部”,是在对自然本性进行分析、归纳基础上的理性抽象与辩证整合而非细节描述和直观理解,它要用概念逻辑在思维中再现自然的系统本性和辩证规律,从而为人对自然的认识提供本体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的指导。
因而正确的自然观将有助于促进科学的进步和对自然认识的深化。
(3)自然观是对自然的本原、构成、演化过程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历史解。
如前所述,自然是历史的,因而自然观就要关心自然的这一历史过程,这不仅要求人们对自然的构成、本原、演化过程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作结构性的剖析,更要关注其发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从动态中体悟其全貌,在发展中领悟其真相,只有达到了历史的认识高度与深度,自然才不是不可思议的、或专跟人作对的怪物。
惟其如此,人作为“宇宙之精灵”才有其真正的现实意义。
2、自然观研究的价值(1)自然观研究是哲学研究的基础。
什么是自然观
1、自然观的含义所谓“自然观”,就是人们对自然本性的理性把握和哲学提升,属人类认识的一种形态。
它亦有三层含义:(1)自然观是对自然的本原、构成、演化过程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科学解。
即从科学的角度正确回答诸如“自然的本原是什么”,“自然由哪些部分构成以及以何种方式构成”,“自然自身演化和发展的过程和途径是什么”,“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人如何在自然中实现自身的目的”等问题。
因而正确的自然观首先必须基于具体的科学认知成果才能得以确立,只有从已有的科学理论中加以概括才能得以显现,而不能像黑格尔那样从某种信仰式的抽象原则出发,臆造出自然的本质和联系。
(2)自然观是对自然的本原、构成、演化过程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哲学解。
运用已有的科学成果说明自然的本性并不等于这些成果本身,自然观与一般的自然科学理论的区别就在于其立足点、研究方法和最终的结论是哲学的。
亦即对上述问题的整体把握和抽象概括。
自然观昭示给人们的是自然本性的“一般”而非“特殊”,是自然本性展示的“全程”而非“局部”,是在对自然本性进行分析、归纳基础上的理性抽象与辩证整合而非细节描述和直观理解,它要用概念逻辑在思维中再现自然的系统本性和辩证规律,从而为人对自然的认识提供本体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的指导。
因而正确的自然观将有助于促进科学的进步和对自然认识的深化。
(3)自然观是对自然的本原、构成、演化过程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历史解。
如前所述,自然是历史的,因而自然观就要关心自然的这一历史过程,这不仅要求人们对自然的构成、本原、演化过程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作结构性的剖析,更要关注其发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从动态中体悟其全貌,在发展中领悟其真相,只有达到了历史的认识高度与深度,自然才不是不可思议的、或专跟人作对的怪物。
惟其如此,人作为“宇宙之精灵”才有其真正的现实意义。
2、自然观研究的价值(1)自然观研究是哲学研究的基础。
哲学决不是抽象的概念游戏,辩证法也不是变戏法。
历史上真正的哲学家,其哲学大厦无一没有坚实的科学基础,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其前提之一便是19世纪的自然科学成果。
3.第一篇:自然观
• 排斥,是指物体或系统要素间的离、散、 分的变动趋势。 • 吸引和排斥是一切运动的基础,一切运 动都包含吸引和排斥这一对矛盾。
2.化合与分解
• 在包含大量要素的系统中,要素之间的吸 引和排斥作用,会使得若干要素组合成新 的子系统或新的物态,而这些新的子系统 或物态又会分解为要素。
• 静止是运动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阶段中或在一定层次 上的特殊表现: • A.物体相对于某一参考系是静止的,而相对于另一参考 系则是运动的; • B.物质系统处于量变阶段,只有数量的变化而没有性质、 结构和功能的质变,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静止的,然而 量变也是一种变化,量变的积累会引起质变; • C.物质系统在某一层次上不具有某种运动形式,而在另 一层次上则具有另一种运动形式,例如,物体可以不作 宏观机械运动,而在微观层次上进行着活跃的分子热运 动。 • 总之,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而静止则是有 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二、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
• 物质的运动存在于各种运动形式中,运动形 式是物质系统中相互作用的表现类型。运动 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概括为若干基本类 型。 • 恩格斯首先提出了物质运动基本形式的概念, 并且根据当时的科学成果,把物质运动分为 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和生物运动 等四种基本形式,再加上人类社会运动,共 五种基本形式。
•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发现把时间的方向性 引入了物理学,揭示了嫡总是自发地增 加,直至极大值为止。时间带上单方向 的箭头,事件就有了演化过程。不过, 热力学第二定律所表明的是自然界物质 系统从低墒到高墒、从有序到无序的演 化,是自然界演化中的退化方向和趋势。
• 然而,在18世纪就已经出现的太阳系形成的 星云说,在19世纪出现的地质渐变说,有机 化学分子的合成,细胞学说特别是生物进化 论,都表明自然界演化还有另一个方向和趋 势,即进化的方向和趋势。自然界现有的物 质系统都有由低级到高级,由无序到有序进 化的历史过程。由于进化过程中的分叉和进 化速度与质变关节点不同,形成了今日世界 从低级系统到高级系统各种各样的系统和各 种运动形式并列的局面。
第一篇自然观
• 在近代,“Nature”则主要指存在者之整体,即自然物 的总和或聚集。在这个意义上,它与“自然界”同义 (广义与狭义之分: 见后说明)。
• 在现代,鉴于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哲学家提出作为生态 系统的自然概念;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依存的各部分 组成的生命共同体。认为人类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 态上是平等的;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共同体中的其他伙 伴,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任何一种行为,只有当它 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时,才是正 当的(《沙乡年鉴》)。
近代前期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 .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历史背景 •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为近代自
然科学诞生提供了动力和条件
•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为近代自 然科学的诞生提供了文化条件和思想基 础;
• (3)实验方法的确立和科学团体的形成 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方法基础 和组织保证。
4.
• 新的盖天说
• 可是,新盖天说仍难以回答旧盖天说所遇到的那 个问题:如何解释…….
• 新旧盖天说的共同要害是只承认半个天球,这就 破坏了宇宙的和谐、对称……
• 浑天说:
• 宣夜说:
难题:为何
?
• 地动说
墨家战国时的一个学派,创始人墨子
• 裴秀,魏晋,绘制了十八篇《禹贡地域图》
中国古代:《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
• 一、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 二、从黑格尔的辩证法到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原始社会 石器时代
奴隶制社会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 奴隶社会
文字的发明与应用
自然哲学
石器时代
DN02自然观1精品PPT课件
具有中国特点的实用科学体系; 唐、宋朝(618-1276):科技发展达到高峰。
2020/10/20
12
仪张 衡 : 候 风 地 动
2020/10/20
13
5世纪~15世纪:中国在科学技术上居于世界领先地 位,其标志是形成了:
2020/10/20
16
2、创世神话:
有关万物起源的神话,它主要包括:开 天辟地、人类起源、民族诞生、文化发 端以及宇宙万物肇始等。
它是神话的主体部分,是原始人类早期 的自然观。
创世神话,大体产生在新石器时代。就 社会形态而言,大约在母系氏族社会中 后期。
2020/10/20
17
3、中国古代的创世神话:
三是正确认识人和自然的关系,牢固树立人 和自然的关系必须持续协调发展的观念,了 解人类可持续发展观念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2020/10/20
4
第一章 自然观的演化历史
2020/10/20
5
自然观的发展形态
古代自然观,包括三个历史上相继的自然 观形态:
神话形态的自然观 巫术形态的自然观 理性形态的自然观
第一篇 自然观
自然观的历史演化和 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
2020/10/20
1
如何理解自然观
自然观:通俗——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 看法。
自然观:严格——是一种系统的体系, 即人们关于自然界的存在、演化的根本 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马克思主义关 于自然界本质及其发展演化规律的根本 观点和系统理论。
2020/10/20
15
神话是在原始社会里,人类用幻想的形式, 按照自己的心理与愿望,对自然和社会 潜在力量所进行的描摹、解释和传述的 故事。神话以表象类比的方式来解释世 界的生成、演化。如列宁所说,这是科 学思维的萌芽与宗教、神话之类的幻想 的一种联系。(列宁全集.38卷)。
1-1古代自然观
2014-12-20
12
欧洲中世纪自然观 :
创世说 原罪说 救赎说 来世惩罚说 天启说
2014-12-20
13
古希腊自然哲学的特点是什么 ?
一、 古代自然哲学
§ 1. 0 原始思维与哲学思维
古代自然哲学是作为远古蒙昧时期的原始宗教和 原 始 思 维 的 对 立 面 而 产 生 的 。 1、原始思维 神话 哲学思维
基本点:
(1)探讨了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及宇宙万物都是由某 种基本东西演变而来的(如水、土等,柏拉图的理念 世界含物质的和精神的两方面,分别形成唯物主义和 唯心主义)。 (2)关于物质的构成,认为物质世界的万物都是由水、 火、气、土四物构成(四元说,种子说,原素说)。 (3)关于运动的一般认识,认为世界是相互作用和联系 的一个整体,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的; (4)对于天体和宇宙的认识,提出了宇宙模型,包括地 心说、日心说的萌芽。 (5)关于生命的起源,提出了许多猜测性的很有见解的 思想。
意义:
从自然本身寻找本原。而不是用神话来
解释。 从“多”中寻求“一”。以简单的原则 来解释世界上的杂多事物。
2)毕达哥拉斯学派
试图寻找一种超越于任何事物,又是具体事物 所固有的,确定的一种东西作为世界本原。 宇宙是和谐、有秩序的 数即万物(数—点—线—面—立体—万物) 数服从一定的规律; 园、球形是最完美的; 突出了数学方法在哲学和科学思维中的意义。
第一章 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自然界的本体论构成 自然界的结构与秩序 人与自然的关系
存在图景
自然界的演化发展及原因 演化图景
自然图景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 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它包括: a)物质观: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 性在 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可分的、有结构 与层次。 b)运动观:物质世界是在不断运动的,物质 和运动是不可分的,运动状态是可以转换的。 c)时空观:物质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运 动的。 d)系统观:物质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的结构 的统一体。
第一篇 自然观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和总的观点,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真实地反映了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
它认为,自然界是一个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
自然界的物质都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的,自然界物质系统具有层次性、稳定性和可变性。
自然界物质系统不仅存在着,而且还在不断地演化和发展,其演化和发展遵循着一定的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科学的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基石,它的创立为技术的深层次研究提供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的前提。
人类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和发展同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它经历了从古代朴素自然观、17—18世纪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到19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现代科学自然观)发展的三个历史形态。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对自然认识的科学化。
20世纪以来在总结概括现代自然科学新成就的基础上产生的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与发展。
第一节古代朴素自然观的形成一、古代自然观的基本内容把自然看成是自发组织和自我运动的有机整体,认为自然界具有统一性、统一于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之中,认为阴阳、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推动力,认为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二、古代自然观的基本特点1.立足于对自然的整体性考察2.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3.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自发结合o 古代自然哲学的自然观虽然能从总体上勾画出一个本质上正确的自然界的总画面,但是在细节方面是缺乏科学依据的,因而仅仅是一个笼通、模糊、粗糙的画面。
明显的局限性:o 第一,它的唯物论带有自发的性质,而辩证法带有朴素的性质。
当它把具体的物质形态看作自然界的本原时,在说明万物形成的机制问题上就遇到了科学和直观相矛盾的难以克服的困难。
o 第二,对自然界各部分和细节的认识是不清晰的,这使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在认识上既带有整体性,又带有笼统性。
自然观1:古希腊
直径的27、18和 直径的27、18和9倍。地球像一个平顶圆柱体,直径 27 地球像一个平顶圆柱体, 是厚度的三倍,静止于环的中心。 是厚度的三倍,静止于环的中心。
前苏格拉底时期的自然观
日、月通过环上的圆孔 而显现, 而显现,当圆孔被挡住 就会发生日月蚀。 时,就会发生日月蚀。 阿那克西美尼 Anaximenes, 585(Anaximenes,前585528) 灵魂是气, 528) :气,灵魂是气, 火是稀薄化的气, 火是稀薄化的气,气可 凝结为水、 石头等。 凝结为水、土、石头等。 大地的形状像一个圆桌 或圆盘, 或圆盘,周围全包围着 气。
前苏格拉底时期的自然观
炽热的核——中心“火团” 但在后期, 炽热的核——中心“火团”。但在后期,认为地球 ——中心 不足够高贵到占据宇宙的中心,中心火团不是位于 不足够高贵到占据宇宙的中心, 地球之内,而是一个与地球分开的物体, 地球之内,而是一个与地球分开的物体,地球与其 它天体、五星、太阳、月亮一样绕其运转。 它天体、五星、太阳、月亮一样绕其运转。 在早期认为大地是球形的, 天文学:在早期认为大地是球形的,地球包含一个
二、古希腊的自然观
古希腊历史地理 概述: 概述 约公元前八世纪 之前, 之前,希腊世界 还处于奴隶制小 城邦的松散状态, 城邦的松散状态, 经过特洛伊之战, 经过特洛伊之战, 开始形成希腊世 界(据荷马史诗 伊利亚特》 《伊利亚特》记 载);
第一篇 自然观
基本粒子和自然的力
亚里士多德、德谟克利 特、道尔顿 利用一台显微镜,可以 看到在水中悬浮的尘埃 粒子以非常不规则的随 机的方式运动。爱因斯 坦利用这一“布朗运动” 来显示,水是由原子组 成,为原子论提供了一 个重要的物理学证据。
汤姆逊使用 一种和现代 电视显像管 相当类似的 装置证明了 称为电子的 物质粒子存 在 1911年,卢 瑟福最后证 明物质的原 子确实有内 部结构
强核力:将质子和中子中的夸克束缚在一起,并将原 子中的质子和中子束缚在一起。 强核力具有色禁闭的性质:他总是把粒子束缚成不带 颜色的结合体。(红+绿+蓝=白,夸克+反夸克)
第一章 系统层次观
物质联系的系统方式
什么是系统;系统的普遍性;系统 与联系的区别;结构与功能;系统的主 要特征 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层次性 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基本层次;自然 界物质系统层次之间的关系 ;
自然辩证法:
第一篇:自然观
第二篇:科学技术方法论 第三篇:科技观
第一篇 自然观
自然观:人们对自然界(包括人与自然
的关系)的总看法、总观点。 自然观是历史的产物。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
关于自然界在存在方式上的系统层次观; 关于自然界在演化发展上的进化历史观; 关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观。
量子力学告诉我们,实际上所有粒子都是波动的, 粒子的能量越高,则其对应的波动的波长越短。 我们能对这个问题给出的最好的回答,取决于我们 的设想中所能得到多高的粒子能量,因为这决定了 我们所能看到的多小的尺度。 这些粒子的能量通常以称为电子伏特的单位来测量 (一个电子从一个伏特的电场所得到的能量即是一 个电子伏特) 19世纪初,几电子伏特,原子 卢瑟福,几百万电子伏特,a粒子 电磁场,几百万,几十亿电子伏特,更小粒子
我的自然观
我的自然观第一篇:我的自然观当代自然观当代自然观是指在社会发展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的思想观念,不是指单单爱护自然,更深的是指自然与社会共同发展与和谐生存。
在唯物主义的观点上的一个变化。
把当代人们所追求的经济发展,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的观念。
在自然的发展之初,经过规律的演化,渐变。
由原始自然的一系列的发展,进化,并且适应人们的发展。
在共同生存的前提下和谐共处。
在和谐的同时进行维护,并且在科学的发展下进行。
在有效的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促进自然的发展。
把单一的保护变成有效的利用。
把消极的保护变作积极的探索,将相互之间的依存提高到另一个境界。
在完全没有屏除唯心主义的条件下,人们的另一种对自然观的看法,在充分揭示自然界本质、结构及其辩证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的人化自然观,再加入唯物主义的思想论证加以协调就形成了当代自然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科学基础:(1)天文学:康德的太阳起源演化学说:星云说。
《宇宙发展史概论》(1755)第一次说明了世界有一个形成、发展的过程,不是从来如此的。
【其中包含了辩证唯物的思想】(2)地质学:赖尔的地球渐变论(1830),说明地壳是逐渐形成的,不是从来如此的。
(3)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物理史上的第二次大综合,说明了运动形态是可以转化的,物质运动具有客观性和多样性、统一性。
(4)细胞学说和达尔文的进化论:施旺(1839)、施莱登(1838)发现了细胞,细胞学说说明了多种多样生物的统一性(统一于细胞);达尔文(1859)的进化论说明事物是连续发展的,不是从来如此的。
(5)化学:道尔顿的原子论(1808);米勒用无机物合成了有机物(尿素,1824-1828),打破了无机物到有机物的界限,说明了事物是有联系的;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的发现(1869)。
基本内容:(1)它指出了自然界是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和系统。
在该系统中,从星球到原子以至更小的粒子形成了一个无穷系列和层次;【世界是物质的】(2)相互联系的物体由于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物质是运动的】(3)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四种基本形式(恩格斯根据当时科学发展提出)为:机械运动、生物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它们可以相互转化;【运动的多样性】(4)自然界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运动的规律性】我的自然观一.什么是自然观何谓自然观,自然观作为一种观念意思形态存在于我们的意识当中,是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部分自然观
(二)系统的特点
系统由两个以上的要素组成; 系统都有一定的结构;
空间结构、时间结构、时空混合结构
系统作为整体对环境表现出特定的功能; 系统都离不开环境;
首先,环境提供物质系统存在的外部条件; 其次,物质系统的功能只有在环境中才能实现; 再次,环境对物质系统具有调控作用
8
(三)系统的分类
23
(二)进化和退化
进化:是指物质客体演化中由无序到有序、由低序向
高序的趋势和过程。
退化:是指物质客体演化中由有序到无序、由高序到 低序的趋势和过程。
注意 a: 有两种‘有序’的理解:
‘死的有序’;‘活的有序’
↓
↓
平衡结构中 耗散结构中
b:并非所有有序程度的提高的过程都能 称为进化。
24
进化与退化的特点:
系统就是:“相互作用着的诸元素的综合体”。
W.R.艾什比:艾什比提出把系统看成一个“黑箱”的观念。他认为只要研 究输入和输出的信息的变化情况,便可推测系统的整体结构,而不必去打开 “黑箱”认识系统的详细情况。这样一来,一般系统论可以看成“按控制论 的研究轨道发展的一门学科”。
钱学森:“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份合成的具有特定功 能的有机整体,而这个系统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份”。 __《组织管理技术》钱学森《文汇报》1979年9月27日
所以稳态对涨落而言,它的独立性是有一定范围的,超出这个范围,涨落将 支配系统的行为。如果这种涨落被一定条件巩固,那么新的稳态就出现了。
控制参量的变化,系统呈现出:从稳态→失稳→再稳定的演化历程。
12
三、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层次结构
(一)自然界的基本层次 1.非生命系统的基本层次
第一章 自然观的历史演化已更改
什么叫思辨? 什么叫思辨?——以芝诺悖论为例
思辨就是运用逻辑推导进 行理论上的思考。
“运动是不可能的” 运动是不可能的”
芝诺的证明: 芝诺的证明:移动位置的 物体在到达目的地之前, 物体在到达目的地之前, 必须先到达路程的一半的 地方, 地方,但要走完这一半的 路程, 路程,又必须先经过这一 半的一半,如此递推下去, 半的一半,如此递推下去, 物体最终只能停在原地不 所以运动是不可能的。 动,所以运动是不可能的。
第一篇 自然观
·自然观的历史演化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当代自然观的发展
何谓自然观? 何谓自然观?
自然观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自然观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是人们对自然界的 根本看法或总的观点, 根本看法或总的观点,是用哲学范畴和科学规律 表达的自然图景。 表达的自然图景。 自然观由自然科学的水平所决定, 自然观由自然科学的水平所决定,不同时期有不 同的自然观。 同的自然观。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三种历史形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近代机械唯物主 义自然观、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义自然观、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此外, 世纪以来在总结现代自然科学新成就的 此外,20世纪以来在总结现代自然科学新成就的 基础上产生的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 基础上产生的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是辩证 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 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
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当我们思考着上帝 时,我们是把他作 为一切完美性的总 和来思考的。 因此我们必须把存在算 在上帝的完美性之内。 ——意大利神学家安瑟伦 归入一切完美性的总和 的首先是存在,因为没 有存在的东西必然是不 完美的。
古希腊的自然哲学与自然科学
自然辩证法:自然观
(4)巴门尼德(Parmenides,约公元前520-445)和 爱利亚学派
存在论:变化只是假相,不变才是本真
存在者不是产生出来的,也不能消灭。 存在者是连续不可分的“一” 存在者是不动的
古希腊自然哲学兴起的历史背景
亚里斯多德关于哲学与科学诞生的三个条件: 惊异、闲暇、自由。
提供希腊人以闲暇的是奴隶制,提供希腊人自 由的是城邦民主制。
(1)米利都学派
主要代表人物:泰勒斯(Thales) “万物源于水”
这里的意义不在于这句话是否正确,而在 于其说话的方式,
科学与哲学思维的原则:从纷繁复杂的现 象中找出共同的原理,再从原理说明更 多的现象
(二)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 观点和特征
1、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观点是: 自然界是具有无限多样性的统一体,它 体现在具体的物质形态中;自然界“处 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 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 人和其他动物都来源于自然界。
(二)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 观点和特征
2、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征主要体现 在: 直观性 猜测性 思辨性过程中逐渐积 累起自然知识,这些以经验形式存在 于技术中的自然知识,构成了古代自 然科学萌芽的最早形式。——“科学” 这个词出现很晚。
从发生学角度来说,技术的萌芽先于科 学的起源。
原始技术的萌芽主要表现为:工具的发 明和演进;火的利用与取火方法的发明; 原始种植技术和原始畜牧业的出现。
(3)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约公元前536-470)
辩证法思想的奠基人
世界是不堆永恒的活火,火代表了万物流动 变化的本质。 万物皆流、无物常驻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1-1第一篇 自然观
• 物质系统层次的无穷性,意味着物质的 无限可分性。物质无限可分的“分”, 不是单纯的量的分割,也不是无限重复 某种特定的分割方式。各个物质系统层 次之间具有质的差别,其分割方式也有 所不同。物质系统层次是无穷的,物质 无限可分的“分”,也具有无穷多的方 式。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自然界的物质性? 2.什么是系统? 3.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含义。 4.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如何? 5.如何理解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层次性? 各层次之间的辩证关系如何?
三、物质系统层次的无穷性
• 物质系统层次的无穷性或无限性,是整 个物质世界在空间上的无穷性和时间上 的无穷性的重要表现。从整个自然界的 空间层次结构看,物质系统层次上不封 顶,下不闭底,其物质系统层次是无穷 无尽的。从整个自然界发展过程的层次 结构看,物质系统层次的发展从无穷的 过去,走向无穷的未来,其发展过程的 层次也是无穷无尽的。
一、物质是自然界的本原
• 自然界的涵义 ——广义: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总 和。 ——狭义:是指自然科学研究的总体 对象。 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自然界的物质性,是指自然界一切 事物本质上都是物质。物质是自然 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基础和本原。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物质作为自然界一切事物和现 象的本原,和精神相比,它的唯一 “特性”,就是客观实在性。即它 是存在于我们的精神之外的。
二、物质系统层次之间的辩证 关系
• 多种多样的物质系统层次之间,并非是 彼此孤立的。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 作用的。每一物质系统层次,和上下左 右或近或远的物质系统层次之间,有着 纵横交错的相当复杂的相互联系相互作 用,从而使整个自然界的物质系统层次 形成立体网络结构。
• 各种不同的物质系统层次之问,又是相 互包含和相互转化的。其中;高层次的 物质系统包含着低层皮的物质系统,并 在一定条件下分解为低层次的物质系统; 而低层次的物质系统,则包含着构成高 层次物质系统的因素,并在一定条件下 发展为高层次的物质系统。
自然辩证法-第一编:自然观
阴阳五行学说
•
中国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自发辩证法自然观,它认 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 下孳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 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这五种 物质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这种学说对后来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如古代的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算学、音乐和医学, 都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协助下发展起来的。
伊斯兰教
• 伊斯兰教是与佛教和基督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公
元七世纪初诞生于阿拉伯半岛。它是由伊斯兰教的先 知穆罕默德所创,目前世界上有10亿多信徒,他们大 多分布在阿拉伯国家,以及中非、北非、中亚、西亚、 东南亚和印度、巴基斯坦、中国;有些国家还以伊斯 兰教为国教。
佛教
• 佛教(Buddhism):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由公元前6-前5
•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自然观
• 毕氏提出了“宇宙和谐”的思想。数的比例构界。 而和谐是以对立为前提,是对立中的和谐。他提 出了十组对立:有限与无限,奇数与偶数,一与多, 左与右,阴与阳,静与动,直与曲,明与暗,善与恶, 正方与长方。
但是,毕氏用数与和谐说明世界时,却把数神秘化,作出许 多似是而非甚至是牵强附会的解释。例如,婚姻是五,因为它 是奇数与偶数相结合。爱情是八,因为爱情表示和谐,而音乐 中,第八度音是和谐的。
•
亚里士多德的自然观(公元前384-322)
•
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
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有显赫的 地位。他出生于一个宫廷御 医的家庭,公元前335年在 雅典创办了一所学校,从事 教学有12-13年。他常和学 生一起在林荫道上边散步边 讲学,史称“逍遥学派”。
亚里士多德的自然观
• 他认为实体是哲学中最核心的东西。 • 实体应是一切东西的主体或基质、基础,这就是说,实体的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1什么是自然观? 2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基本特点与历史地位是什么?
3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是什么?4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点、重大贡献与局限性是什么?
5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确立的自然科学基础是什么? 6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7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意义是什么? 8系统自然观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9什么是系统?10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11演化与进化的关系?12如何理解自然界演化的不可逆性? 13有序与无序的关系?
14如何理解自然界进化中的对称与破缺?15自然界演化的自组织机制是什么?
16在自然界的演化中,如何理解进化与退化的关系?17生态危机确立的现实根源是什么?
18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是什么?19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战略是如何提出的?
20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什么?21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第二篇22 科学的定义与性质是什么?23 科学的本质属性是什么?24如何理解科学的划界标准?
25 什么是科学事实?分为几类?97 26科学事实具有哪些特点?98 27科学事实的作用?99
28科学事实到科学定律飞跃的途径?99 29科学定律的特点?99 30科学定律的作用?100
31科学假说及其构成要素?100 32科学假说的特点?100 33科学假说的作用?101
34科学理论及其构成要素?102 35科学理论的特征?102
36科学事实、科学定律、科学假说、科学理论之间的关系?103 37如何评价科学的价值中立说?
38如何评价科学的价值负荷说?39科学的精神是什么? 40 问题在科学认识中的重要性?110
41科学问题的主要来源?110 42科研选题的原则?112 43科学问题的分类?113
44科学观察及其特点?115 45科学观察的基本原则?115 46科学实验的作用?116
47 “观察渗透理论”的主要观点?118 48 如何保证观察的客观性?119 49机遇观察的类型?119
50如何抓住观察领域的机遇?119 51科学假说形成的基本条件?120 52经验定律的基本特征?122
53 经验定律与原理定律的区别?125 54 创造性思维的四个阶段?128 55科学概念与常识概念的区别?133
56用科学理论的语言分析牛顿力学理论并说明其意义。
134 57演绎推理的根本特点?136
58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关系?142 59收敛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区别?143 60 灵感、顿悟、直觉及其关系。
144 61如何进行科学理论的简单性评价?153 62证据如何支持科学理论?157
63举例说明否证检验可以排除不必要的假说。
159 64判决性检验及其意义?161
65 科学理论的评价与检验为什么是复杂的162?66古典归纳主义的科学发展的累积发展观是怎样的?P165
67逻辑实证主义认为什么情况下可以导致科学的进步?P167 68科学理论发展的否证式发展观及其评价
69科学理论发展的社会历史观及其评价70什么是范式与科学共同体?
第三篇71技术价值及其特点?220
72技术的社会价值包含哪些内容?222
73克隆技术的价值问题分析?227
74评价技术乐观主义与技术悲观主义。
233
第四篇
75简述科学技术社会体制化的进程。
P256
76如何理解科学技术界的社会分层?P262
77科学技术界的互动形式有哪些?P263
78简述科学技术的实体性组织的种类。
P264
79如何理解科学共同体中的“无形学院”?P267
80什么是科学研究中的马太效应?P267
81科学的社会规范与技术的社会规范的区别?P270
82如何理解科学技术与生产的一体化?P273
8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的社会化?P275
84什么是科学中心转移理论?P279
85如何理解科学发展的不平衡性?P282
86如何保障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健康持续的运行?P284
87 简述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发展模式的影响?P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