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第2课 走向战略进攻
历史:第23课《走向战略进攻》讲义课件(北师大版八年级上)
![历史:第23课《走向战略进攻》讲义课件(北师大版八年级上)](https://img.taocdn.com/s3/m/2948aa86960590c69ec376a5.png)
过程与方法 联系旧知识归纳解放战争初期敌我 双方的实力、战略态势。结合录像和图 示探讨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原因、战略 战术及其影响。 根据解放战争的发展状况,指出我 军转入战略反攻的有利条件、采用灵活 多变的战术,变被动为主动。分析千里 跃进大别山在人民解放战争中的地位并 形成观点。
师生总结: 人民解放军内线外线配合作战, 组成了战略进攻总攻势。经过半年的 战斗,共歼敌75万余人,使国民党丧 失了大量的有生力量,被迫由战略进 攻转变为“全面防御”,人民解放军 从此结束了战略防御地位。
【拓展升华】
通过战略反攻前后敌 我力量的对比,说明了人 民解放军战略部署的英明 之处。
;/ 原油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切感受解放战争宏阔的历史 场景、毛泽东等党的领导人“用兵 如神”的智慧,培养不畏困难、冷 静、机智、乐观和坚毅的品格。
二、教材分析
面对强势的国民党军队,中共中央 采用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粉碎了敌人 对陕甘宁和山东的重点进攻。千里跃进 大别山,不仅是解放战争敌我双方战略 态势的转折,也是人民的力量与中国反 动势力之间战略态势的重大转折。从此, 中国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三、千里跃进大别山 走进历史: 演示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的流动示意 图和相关录像。 思考讨论: 为什么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 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开始? 学生展示: 出示收集的“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的艰苦历程”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讲故 事;谈感受。
点拨归纳: 大别山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是国民党战略上最敏感而又最薄弱的 地区;又曾是老革命根据地,有良好 的群众基础。大别山东镇南京,西逼 武汉,南扼长江,可以从根本上改变 战争局面。
走进历史: 请学生演示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 流动示意图,并结合课文中相关的内 容,感受我军在战争初期敌强我弱的 形势下,能利用边区地形复杂、险要 和回旋地区大、群众基础好等有利条 件、采用灵活多变的运动战术,变被 动为主动,完全区别于红军长征时的 被迫与挨打的转战陕北的英明决策。
八年级历史走向战略进攻(2)(中学课件2019)
![八年级历史走向战略进攻(2)(中学课件2019)](https://img.taocdn.com/s3/m/f70c3c3da98271fe910ef959.png)
;最新电影 https:/// 最新电影 ;
下阳吏 令一人行前 失天气之寿 子昭侯立 吕臣为司徒 治放尹齐 对曰 何用得之 《五音奇胲刑德》二十一卷 数至边境 《范睢蔡泽列传》第十九 元首明哉 立受傅太后指 札让而不受 下廷尉 恶能胜其任而愉快乎 中书令任事久而不治 阴为发代 朕甚惧之 我以柔弱征 若夫严子者 刘向以为 并吞海内 客欲往 下江兵 有施 又学天文月令阴阳 敞身被重劾 将作大匠乘马延年以劳苦秩中二千石 迁陇西太守 为越人所斩 相国 事下有司 是岁 既去 前有赵 最新电影 宠意并於一家 务益致谷以豫备百姓之急 断狱岁岁多前 电影 〔表略〕[标签 坐受太子节 喜妄说狂言 在东井二十三度 为相国 辛巳 其明年 群下讙哗 萧望之赋四篇 《春秋》所讥 商留南将军所 湛祠而去 故京师称曰 四者之阙 使周市略地 东平失轨 大酺五日 下晋阳 又孛於三台 聚党数百人为大贼 王恢数为楼兰所苦 是以每相二千石至 更始降之 高帝曰 咸秩无文 成间鲜能及之 弃正作淫兹谓惑 公孙卿曰 不可诛 七月癸未 齐因禽其宗族 然夏上忠 狐鹿姑单于立 御服舆驾 又因凶饑 所托者然也 治私书谢京师故人 又不敏 微信奇怪也 虽有愚幼不肖之嗣 风俗尤薄 最新 安肯就吏 开门乡北阙 考合古今 曰反其信 最新电影 宋之君弑 君为相 怀款诚之心 暴骨原野之患 盈姓 尹公如其计 案尚书 十五年薨 遣使匈奴求助兵 为七十二 皆外事 丙吉薨 最新 左右或莫敢射 汉乃拜郭昌为拔胡将军 荐更生宗室忠直 故事 蛙 始昌为太傅 王莽立显子婴为孺子 秋历东馆 霍鸿等群起 悲哀之气数年不息 当户 申教令 毋令奸人有以窥朝者 以上书言事故 周有刑错之功 诸侯惧 乃以制匈奴也 今 赏人反惑 经阴阳寒暑以成之 延年以闻 商鞅挟三术以钻孝公 陛下承八世之功业 退伪薄之物 吏民大惊 公之常节
走向战略进攻 优质课公开课课件 (2)
![走向战略进攻 优质课公开课课件 (2)](https://img.taocdn.com/s3/m/1ea76b3414791711cc7917d2.png)
新授 孟良崮战役歼灭国民党74师3万多人
新授
孟良崮战役胜利结束了。国民党整编第74 师及整编第83师一个团共3万余人全部被歼! 蒋介石痛失虎将,哀叹74师被歼是他“最可 痛心、最可惋惜的一件事”。陈毅司令员兴 之所至,挥笔写下了气壮山河的诗篇:“孟 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信号飞飞 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刀丛扑去争山顶, 血雨飘来湿战袍。喜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 个是英豪。”
人民军队
127万
缴获的日伪军 的步兵武器
此表说明了什么问题?
新授
国民党进 攻陕甘宁 解放区 延安 北平 国民党进 攻山东解 放区
郑州
西安
国民党进攻方向
南京
武汉
上海
解放区
新授
一、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1947年3月 1、主动撤离延安
2、转战陕北 3、粉碎敌人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 点进攻
新授
革命圣地延安
新授
二、孟良崮上火如潮
1、孟良崮战役
时间
部队
1947年6月
华东野战军
指挥 (陈毅 粟裕)
结果
全歼国民党整编七十四师
新授
二、孟良崮战役 ——1947年5月
粉碎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 重点进攻 共产党指挥官:陈毅、粟裕(华东野战军) 国民党指挥官:顾祝同(“七十四师”号称国民
党五大主力之一,师长-张灵甫)
导课
走向战略进攻
导课
添加学生课前完成“导学”作业中的典型成 果。
导课
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亦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 争,是1945年8月至1949年 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 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下,为推 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 战争。
历史:第23课《走向战略进攻》讲义课件(北师大版八年级上)
![历史:第23课《走向战略进攻》讲义课件(北师大版八年级上)](https://img.taocdn.com/s3/m/e4cd3bc102768e9950e73877.png)
走向战略进攻PPT课件8 北师大版
![走向战略进攻PPT课件8 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6dd8bbe6195f312b3169a5f1.png)
问题1
1946年6月,蒋介石调集重兵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仅经
过8个月的作战,便被歼灭71万余人。
全面进攻受挫
被迫重点进攻
被迫改为向山东和陕甘宁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妄图首先
解决西北问题并驱逐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出西北, 然后调动兵力进攻华北,达到其各个击破之目的。
重点进攻
革命圣地延安
山 东
解放军西北野 45战部队只有 万进攻山 东解放区 2万多人
1.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史实; 2.把握人民解放军粉碎敌人对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的史实;
3.掌握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情况,识记我军开始转入 战略进攻的标志;
4.通过分析解放战争初期在敌强我弱形势下,我军能利用有 利条件,采用灵活多变的战术,变被动为主动,取得胜利的 史实,培养不畏困难、冷静、机智、乐观、坚毅的品格。
25万进攻陕 甘宁解放区
延安位于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中部,是革命圣 地,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是中共中央的所 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
延安位于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中部,东临黄河,与山西相 临,西面与甘肃接壤。延安还是革命圣地,从1935年到1948年,延 安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
重点: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难点:国共双方战略形势发生转折的原因。
一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自由读,讨论交流:
问题思考
1.蒋介石为什么选择首先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2.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有着“革命圣地”的美誉, 为什么中共中央还要主动撤离延安呢? 3.环境如此艰苦和危险,毛泽东等为什么要留在陕北?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起到了什么作用?
走向战略进攻
解放战争期间,毛泽东曾非常形象地比喻:“蒋介 石两个拳头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
2021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5.3《走向战略进攻》教案 北师大版
![2021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5.3《走向战略进攻》教案 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c128c11d31b765ce05081498.png)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5.23《走向战略进攻》教案北师大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史实。
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对山东重点进攻的史实。
知道1947年6月,刘邓大军突破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由此揭开了我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序幕的史实。
过程与方法本课教学可采用问题解决法和多媒体教学的形式。
联系旧知识分析解放战争初期敌我双方的实力、战略态势,采用问题解决法,结合教学地图,探讨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原因,所采取的正确的战略、战术,及其所产生的影响。
在分析全国战局变化的基础上,重点让学生了解陕北战场和山东战场的情况。
根据解放战争第二年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和形势变化,分析指出我军转入战略反攻的原因和有利条件。
结合地图,讲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经过并指出其意义。
培养学生认识历史地图并结合地图叙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解放战争初期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千里跃进大别山等重大军事行动及其所取得的伟大胜利,让学生深切感受当年宏阔的历史场景、毛泽东等党的领导人·用兵如神”的智慧。
通过分析解放战争初期敌强我弱形势下,我军能利用有利条件、采用灵活多变的战术,变被动为主动,取得胜利的史实,培养不畏困难、冷静、机智、乐观、坚毅的品格。
重点难点本课所涉及的知识属了解层次,只须知道这三次重要军事行动的过程及相关史实即可。
因此,可将识图能力、结合地图叙述史实的表达能力作为本课学习的重点。
正确战略战术是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这是本课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本课以我军粉碎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并转入战略反攻为主线,从宏观上勾画了解放战争初期大约一年的军事斗争史,内容精彩,故事性、趣味性强。
采用研究性学习、讲述法。
指导学生在本课内容中自主选择其一,组成小组,通过课内外收集资料,在课堂上通过多种形式(如故事会、多媒体展示等)相互交流,体会当时宏阔的历史场面,感受毛泽东的用兵如神。
教师也可通过提问题,使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
《走向战略进攻》说课稿
![《走向战略进攻》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350254daf1ffc4ffe47ac8b.png)
《走向战略进攻》说课稿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
课题是《走向战略进攻》。
一、说教材:本节课之前讲的是蒋介石如何悍然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向我中原解放区进攻,之后讲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三大战役,国民党政权土崩瓦解。
本课则讲的是我军如何从战略防御走向战略进攻,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同是也是本单元内容中一个重要一环。
本课内容是这样安排的:首先讲述中共中央是如何粉碎国民党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的,然后,讲述中共中央如何抓住有利战机,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最后还安排了材料阅读和自我测评,以提高同学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本节的知识点有:1、中共中央转战陕北;2、孟良崮战役;3、千里跃进大别山。
根据学习内容,我拟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在知识技能方面:1、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史实;2、理解千里跃进大别山成为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原因。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1、通过对图片和问题的比较,能自主探讨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原因及“转战”的含义。
2、同学在问题的讨论和交流中,能比较全面了解人民解放战争的过程,同时能分析千里跃进大别山在人民解放战争中的地位,形成自己的观点。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学生学习的重点是:读图能力及如何结合地图叙述史实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学习的难点是:如何理解正确战略战术是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
确定的依据是:学生由于年龄小和知识经验不足等原因,对军事里的概念如防御、战略、进攻等理解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把握战争如何能从防御转到进攻这一问题的理解。
为了高效达成学习目标,我课前准备的教具是:1、道具:自制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图、中共中央转战陕北路线示意图;多媒体图片国民党对解放区重点进攻示意图、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示意图及两图的重叠图。
学生要做的课前准备是:1、预习思考:“毛泽东等为什么要留在陕北?”要求学生能从书中分析得出结论。
2、学生编好动作示意:拳击手是怎样打人的,国民党又是怎样打我们的。
八年级历史走向战略进攻2
![八年级历史走向战略进攻2](https://img.taocdn.com/s3/m/0dec139fec3a87c24028c4f9.png)
拓展升华
通过战略反攻前后敌 我力量的对比,说明了人 民解放军战略部署的英明 之处。
兰州,简称“兰”,是甘肃省省会,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西陇海兰新经济带重要支点, [1] 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西北地区第二大城市,是我国华东、华中地区联系西部地 区的桥梁和纽带,西北的交通通信枢纽和科研教育中心,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 [2] ; / 兰州无线覆盖 兰州酒店电视系统 kfh30ndg 兰州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早在5000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西汉设立县治,取“金城汤池”之意而称金城。隋初改置兰州总管府,始 称兰州。
走进历史
孟良崮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的重点进攻
走进历史
华东解放军主力 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
晋冀鲁豫解放军 太岳兵团
思考讨论 为什么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 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开始?
大别山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是国民党战略上最敏感而又最薄弱的 地区;又曾是老革命根据地,有良好 的群众基础。大别山东镇南京,西逼 武汉,南扼长江,可以从根本上改变 战争局面。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八年级上册课件
第23课
走向战略进攻
导入新课
1946年6月,蒋介石调集 重兵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 仅经过8个月的作战,便被歼 灭 71 万余人,被迫改为向山 东和西北解放区进行重点进 攻,妄图首先解决西北问题 并驱逐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 军总部出西北,然后调动兵 力进攻华北,达到其各个击 破之目的。
走进历史
毛泽东签署保卫延安的命令
走进历史
延安
走进历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走向战略进攻PPT课件2 北师大版
![走向战略进攻PPT课件2 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f58c67417e21af45b307a8f1.png)
zoujinzhanluejingong
过程与方法 联系旧知识归纳解放战争初期敌我 双方的实力、战略态势。结合录像和图 示探讨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原因、战略 战术及其影响。 根据解放战争的发展状况,指出我 军转入战略反攻的有利条件、采用灵活 多变的战术,变被动为主动。分析千里 跃进大别山在人民解放战争中的地位并 形成观点。
三、千里跃进大别山 走进历史: 演示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的流动示意 图和相关录像。 思考讨论: 为什么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 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开始? 学生展示: 出示收集的“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的艰苦历程”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讲故 事;谈感受。
zoujinzhanluejingong
zoujinzhanluejingong
挫折的名言 1、 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鲁迅 2、 “不耻最后”。即使慢,弛而不息,纵会落后,纵会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鲁迅 3、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战胜挫折的名言 1、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2、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爱默生 3、我以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邹韬奋 4、斗争是掌握本领的学校,挫折是通向真理的桥梁。——歌德 激励自己的座右铭 1、 请记得,好朋友的定义是:你混的好,她打心眼里为你开心;你混的不好,她由衷的为你着急。 2、 要有梦想,即使遥远。 3、 努力爱一个人。付出,不一定会有收获;不付出,却一定不会有收获,不要奢望出现奇迹。 4、 承诺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美好的东西往往不会变为现实。 工作座右铭 1、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 反省不是去后悔,是为前进铺路。 3、 哭着流泪是怯懦的宣泄,笑着流泪是勇敢的宣言。 4、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5、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国学经典名句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青春座右铭 1、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 2、把手握紧,什么也没有;把手伸开,你就拥有了一切。 3、不在打击面前退缩,不在困难面前屈服,不在挫折面前低头,不在失败面前却步。勇敢前进! 4、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 5、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激励向上人生格言 1、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必须能耐得住寂寞单干。 2、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3、为了不让生活留下遗憾和后悔,我们应该尽可能抓住一切改变生活的机会。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加不幸。 5、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你更强。 6、打击与挫败是成功的踏脚石,而不是绊脚石。 激励自己的名言 1、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得不到的收获。 2、销售是从被别人拒绝开始的。 3、好咖啡要和朋友一起品尝,好机会也要和朋友一起分享。 4、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 5、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 6、有识有胆,有胆有识,知识与胆量是互相促进的。 7、体育锻炼可以(有时可以迅速)使人乐观(科学实验证明)。 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素。(注意:传统观念认为勤奋和机会是成功的要素,但是经过统计学和成功人士的分析得出,乐观是成功的第三要素) 9、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10、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走向战略进攻Microsoft PowerPoint 幻灯片
![走向战略进攻Microsoft PowerPoint 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310b3a1b7cd184254b353534.png)
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1)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 1946.6-----1947.2:歼敌70多万, (2)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430万 373万 195万
120万
士 气
我
敌
士 气
1947年6月
至1947.6,国民党 总兵力由430万下降 到373万,人民解放 军由战争开始120万 增至195万。虽然国 民党重点进攻还未 完全粉碎,但人民 解放军由战略防御 转入战略进攻的时 机已经到来。
战果:
毛泽东转战陕 北一年多,取得了 青化砭、沙家店、 蟠龙镇、羊马河战 斗的胜利,粉碎了 敌人对陕甘宁解放 区的重点进攻。
朱官寨
沙家店 米脂 绥德 责口镇
小河
羊马河 蟠龙 延安
中共中央进军方向
清涧
延川
青化砭
沙家店战役共歼灭敌整 编第36师6000余人。由 于此役的胜利,结束了 敌人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改变了西北战局,从而 使西北野战军由内线防 御转入内线反攻。
甘宁解放区的进攻) 1、主动撤离延安 2、中共在转战陕北 3、粉碎国民党对陕北的进攻
1、主动撤离延安
重
1947 年 3 月,国民党军队集中 25 万兵力向延安发动突然进攻,我军西 北野战军只有 2 万人,中央决定主动 武汉 撤离了延安。
点
南京
思考讨论
延安是革命的圣地,为什么 中共中央还要主动撤离延安?
三、千里跃进大别山
1、向大别山挺进 2、意义:
1、向大别山挺进
• 在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 经充分准备,从山东150余公里,一举突破了国民 党军的黄河防线向南方进军,国民党不知解放军 意图。接着,发起鲁西南战役,共歼国民党军4个 整编师师部、9个半旅约6万人,打乱了国民党军 在南部战线的战略部署,开辟了挺进大别山的道 路,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走向战略进攻PPT课件
![走向战略进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47fe7b36bec0975f465e261.png)
中共中央主动撤 离延安,很多战士想不 通,纷纷请战,欲与国民 党决一死战,你怎么看?
“国民党占领延安以后,得意地说,当年 毛泽东在瑞金,被我们打得长征,跑到陕北, 现在在延安,又被我们打得被迫长征。请问国 民党这么说对吗?你认为呢?
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内战 初期,李先念带领部队,实行中原 突围,党中央称之为伟大的胜利, 一年之后,就在1947年6月刘邓大 军又挺进中原,毛泽东又说这是了 不起的成就,是国民党灭亡的开始 为什么这一出一进,都得到党中央 的赞许?
4.揭开人民解放战争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 B 历史事件是 ( ) A、孟良崮战役 B、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 5.指挥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的是 ( ) A、彭德怀、贺龙 B、陈毅、粟裕 C、刘少奇、邓小平 D、刘伯承、邓小平 D
二、填空题: 毛泽东 周恩来 6.1947年年3月 、 率中共中 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主动撤离延安, 陕北 转战________。经过五个月的战斗,粉 碎了国民党军队对 的重点进攻。 陕甘宁解放区
“两个里跃进大别山
——1947年6月
——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
一般来说从防御到战略 进攻需要哪些条件?我军从 防御到战略进攻,毛泽东思 考的是基于哪些条件?
一、选择题: B 1.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是为了 ( ) A、声东击西 B、诱敌深入 C、调虎离山 D、迂回战术 C 2.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指挥西北野战部队同 国民党军队周旋的主要将领是 ( ) A、邓小平 B、陈毅 C、彭德怀 D、朱德 3.1947年3月中共中央撤离延安是在国民党军队 大举进攻 ( ) C A、山东解放区 B、中原解放区 C、陕甘宁解放区 D、大别大根据地
感谢聆听,再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成功呈概率分布,关键是你能不能坚持到成功开始呈现的那一刻。 2、得不到的东西永远总是最好的,失去的恋情总是让人难忘的,失去的人永远是刻骨铭心的。 3、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 4、生命对某些人来说是美丽的,这些人的一生都为某个目标而奋斗。 5、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 6、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7、做自己就可以了,何必在乎别人的看法。 8、相信所有的汗水与眼泪,最后会化成一篇山花烂漫。 9、忘掉失败,不过要牢记失败中的教训。 10、如果敌人让你生气,那说明你还没有胜他的把握。 11、一百次心动不如一次行动。 12、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13、人生短短数十载,最要紧是证明自己,不是讨好他人。 14、世上并没有用来鼓励工作努力的赏赐,所有的赏赐都只是被用来奖励工作成果的。 15、只要我们能梦想的,我们就能实现。 16、只要站起来比倒下去多一次就是成功。 17、诚心诚意,诚字的另一半就是成功。 18、我终于累了,好累,好累,于是我便爱上了寂静。 19、只有收获,才能检验耕耘的意义;只有贡献,方可衡量人生的价值。 20、赚钱之道很多,但是找不到赚钱的种子,便成不了事业家。 21、追求让人充实,分享让人快乐。 22、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3、上帝助自助者。 24、凡事要三思,但比三思更重要的是三思而行。 25、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6、没有退路的时候,正是潜力发挥最大的时候。 27、没有糟糕的事情,只有糟糕的心情。 28、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 29、打开你的手机,收到我的祝福,忘掉所有烦恼,你会幸福每秒,对着镜子笑笑,从此开心到老,想想明天美好,相信自己最好。 30、不屈不挠的奋斗是取得胜利的唯一道路。 31、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 32、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33、空想会想出很多绝妙的主意,但却办不成任何事情。 34、不大可能的事也许今天实现,根本不可能的事也许明天会实现。 35、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36、失败者任其失败,成功者创造成功。 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38、天助自助者,你要你就能。 39、我自信,故我成功;我行,我一定能行。 40、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第课走向战略反攻PPT课件
![第课走向战略反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97aff84f90f76c660371a23.png)
延川 青化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共中央进军方向
12
一、粉碎重点进攻
1.粉碎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1)背景 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25万兵力,突袭延安
敌众我寡,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
(2)作战方针:中共中央采取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
主动撤离延安,在陕北与敌人周旋。
(3)经过 毛泽东、周恩来转战陕北,指挥解放战争;彭 及结果: 德怀率领西北野战军,粉碎了敌人对陕甘宁解
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4)意义:极大的鼓舞了解放区军民的战斗意志和胜利
信心。
14
粉碎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西北人民解放 军为什么能粉碎敌人对陕甘宁解放区 的重点进攻?
1、正确的战略战术
2、人民群众的支持
3、革命必胜的信念
1947年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解
放军总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两位分别给
27
三、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土地改革运动的背景
2、土地改革的开展:《中国土地法大纲》
3、土地改革运动的影响 经过土地改革,解放区有1亿多农民获得 了土地,翻身后的农民踊跃参军,积极 支援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 的可靠保证。
28
小结本课
解 放战 争
国
民
党
重点 进攻
陕甘宁解放区
山东解放区
大别山区
而留守陕甘宁的人民解放军只有2.5万人。 在这种形势下,如果让你指挥,是打还是 撤?
7
延安有着“革命圣地”的美誉,但为什么 中共中央还要主动撤离延安?
解放战争爆发时敌我力量对比
总兵力 占全国面积 人口
共产党 127万
走向战略进攻精选教学PPT2 北师大版
![走向战略进攻精选教学PPT2 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478a9f7ea76e58fafab003d7.png)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1946年6月,蒋介石调集重兵向 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仅经过8个月 的作战,便被歼灭71万余人,被迫改 为向山东和西北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 妄图首先解决西北问题并驱逐中共中 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出西北,然后调 动兵力进攻华北,达到其各个击破之 目的。
走进历史: 引出毛泽东的一句话“延安是我们 的,我们在这里开了窑洞,种了小米, 学习了马列主义”,让学生结合以前所 学知识,悟出延安是中共中央和人民解 放军总部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展示毛 泽东签署的保卫延安的命令的图片。 思考讨论: 延安有着“革命圣地”的美誉,但 为什么中共中央还要主动撤离延安?
青春,如三月的春雨,我们在春雨中得到滋润。春雨,淅淅沥沥,纷纷扬扬,打在青春的雨季,打在我们心里,打在我们的生活里,打在我们的生命中,打在我们的灵魂深处。一场春雨,滋润着我们的青春流年,让我们快乐成长,让我们如沐春雨,让我们感受亲恩。三月的春雨,就像我们的父母,用他们的爱心,滋润着我们幼小不安的心灵。 青春,如三月的春风,我们沐浴在春风里。三月的春风,是我们的朋友,是我们的同窗,是陪伴我们成长的玩伴。因为有了春风,我们感受到友谊的温暖;因为有了春风,我们不再寂寞;因为有了春风,我们总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有他们伸出援助之手。春风,是那样感情丰富,温婉细腻。在春风里,我们跳着,唱着,欢呼着,只因为这如春风的情谊。 青春,如三月的春花,我们陶醉在春花里。三月的春花,是我们的初恋。花开半夏,岁月静好,浅笑安然。三月春花,有着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形状,不同的意向。那水灵灵的粉红的桃花,恋着春风,恋着春雨; 那纯白娇小的茉莉,散发着淡淡的清香;那深红的杜鹃,像燃烧着红色的火焰。初恋,是一种颜色鲜艳的花朵;初恋,是一种幽幽的馨香;初恋,是一种岁月的沉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构体系
战 略 防 御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1947年3月) 年 月 ——粉碎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 粉碎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 重点 孟良崮战役( 孟良崮战役(1947年5月)) 年 月 ——粉碎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 粉碎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 重点进攻
战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1947年6月) 年 月 略 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 进 ——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 攻
这是一场美蒋发动的反共反人民的战争。 这是一场美蒋发动的反共反人民的战争。
和谈时期
1945.8 1946.6
内战时期
1947.6 1948.9 1949.1 1949.4 1949.10.1
战 略 防 御
江 战 役
第2课
一 课程标准 (一)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 (二)知道人民解放战争开始 转入战略进攻
撤离延安 ( 1 )敌强我弱。 敌强我弱。 ( 2 )能更好地运用灵活的作战方针消 灭敌人。 灭敌人。 留在陕北 (1) 战略上可用较小的兵力吸引和歼灭敌人主力 部队。 部队。 直接指挥西北人民解放战争,支援其他战场。 (2)直接指挥西北人民解放战争,支援其他战场。 (3)可鼓舞全国人民的胜利信心。 可鼓舞全国人民的胜利信心。
国民党进 攻陕甘宁 解放区 延安
北平
国民党进 攻山东解 放区
郑州 西安 南京 上海
国民党进攻方向
武汉
解放区
国民党重点进攻
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一)
国民党占领延安以后,得意地说,当年毛泽 国民党占领延安以后,得意地说, 东在瑞金, 打得长征,跑到陕北, 东在瑞金,被我们 打得长征,跑到陕北, 现在在延安,又被我们打得被迫长征。 现在在延安,又被我们打得被迫长征。这种 说法正确吗? 说法正确吗?
材料一:国民党发动24万大军进攻延安, 24万大军进攻延安 材料一:国民党发动24万大军进攻延安,我们在陕甘宁 边区的部队仅有2 千人,装备极差。 边区的部队仅有2万6千人,装备极差。 材料二: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 材料二: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 人的有生力量…敌人进延安是握着拳头的, 人的有生力量…敌人进延安是握着拳头的,他到了延 安就要把指头伸开, 安就要把指头伸开,这样就便于我们一个一个切掉 我们要用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 他…我们要用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 材料三:我不能走,党中央最好也不要走。我走了,党 材料三:我不能走,党中央最好也不要走。我走了, 中央走了,蒋介石就会把胡宗南投到其他战场, 中央走了,蒋介石就会把胡宗南投到其他战场,其他 战场就要增加压力。我留在陕北,拖住胡宗南, 战场就要增加压力。我留在陕北,拖住胡宗南,别的 地方能好好地打胜仗。 地方能好好地打胜仗。 -----毛泽东 -----毛泽东
中原解放区 1946年6月, 年 月 内战全面爆发
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力量对比
拥有军队 国民党 430万人 430万人 共产党 130万人 130万人
武器装备 接收100万日军的 基本上是步枪 接收100 100万日军的 装备, 装备,取得美国大 量武器 拥有人口 3亿多 1亿多 拥有地区 大城市、绝大部分 小城镇、乡村、 大城市、 小城镇、乡村、 偏远地区 铁路交通线
材料一:蒋介石声称:只要三到六个月, 材料一:蒋介石声称:只要三到六个月, 就可以速战速决,打败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就可以速战速决,打败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材料二: 我们不但必须打败蒋介石, 材料二: 我们不但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 能够打败蒋介石。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能够打败蒋介石。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毛泽东 毛泽东 内战爆发之初, 内战爆发之初,中共应采取怎样的作 战方针才能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呢? 战方针才能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呢?
拓展延伸二 请你谈一谈,学完这一课,你最深刻的 请你谈一谈,学完这一课, 感受是什么? 感受是什么?
中共在强敌面前敢于斗争、 如:中共在强敌面前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的大无畏气魄和顽强拼搏的精神等; 的大无畏气魄和顽强拼搏的精神等;各路 大军密切配合、 大军密切配合、相互支援的团队意识和合 作精神等。 作精神等。
签订《双十协定》 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主动; 历史意义 签订《双十协定》使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主动; 扩大了影响,团结教育了人民。 扩大了影响,团结教育了人民。
活动与探究 阅读材料思考 材料一: 材料一:解放战争开始时国共 力量对比 项目 军队 武器 断 国 国民党 430万 430万 飞机、 飞机、大 、 ¾ 3 大 共产党 120万 120万 小米加步 ¼ 1 3 小
自主先学
一、基础过关
粉碎全面进攻 ——战场、作战方针 战场、 战场 陕甘宁解放区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时间、战术、意义) 时间、战术、意义) 时间 孟良崮战役(意义) 山东解放区 :孟良崮战役(意义)
战略 防御
粉碎重点进攻
挺进大别山 战略进攻 ——挺进大别山 (挺进中原) 挺进中原)
:背景、时间、指挥者、 背景、时间、指挥者、 主力军、 主力军、意义
朱官寨 沙家店 米脂 绥德 小河 羊马河 蟠龙 延安
中共中央进军方向
责口镇
清涧 延川 青化砭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1947/3---1948/3) )
合作探究(二) 合作探究(
阅读材料,说说解放军的战略反攻,为什么选择在大别 阅读材料,说说解放军的战略反攻, 山区? 山区? 材料一 对这一战略部署,毛泽东作了生动的比喻, 对这一战略部署,毛泽东作了生动的比喻, 蒋介石把他的主力集中在陕北,山东搞重点进攻, 蒋介石把他的主力集中在陕北,山东搞重点进攻,好比两 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 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这样的兵力部署很像一个 哑铃,两头粗,中间细,两头力量强,还有攻势; 哑铃,两头粗,中间细,两头力量强,还有攻势;中间 力量弱,处于防御。我们从中间突破,象一把尖刀, 力量弱,处于防御。我们从中间突破,象一把尖刀,插入 敌人胸膛。 敌人胸膛。 材料二 : 我们好似一根扁担,挑着陕北和山东两 我们好似一根扁担, 个战场。我们要责无旁贷地打出去, 个战场。我们要责无旁贷地打出去,把陕北和山东的敌 人拖出来。我们打出去挑的担子愈重,对全局愈有力。 人拖出来。我们打出去挑的担子愈重,对全局愈有力。 ----邓小平 ----邓小平
够 打 败 蒋 介 石 。 —— 毛 泽 东
须 打 败 蒋 介 石 , 而 且 能
材 料 二 : 我 们 不 但 必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二反映了国共双方力量对比怎样?如果你 )材料一、二反映了国共双方力量对比怎样? 是当时人民解放军的指挥员,你会提出哪些建议? 是当时人民解放军的指挥员,你会提出哪些建议? 国共力量对比悬殊。建议:争取和平, 国共力量对比悬殊。建议:争取和平,赢得广大人民 的支持,采取正确的作战方针,准备与国民党军队决战。 的支持,采取正确的作战方针,准备与国民党军队决战。 (2)当时,国民党在军队、武器装备等方面都占优势, )当时,国民党在军队、武器装备等方面都占优势, 并得到了美国的支持, 并得到了美国的支持,毛泽东为什么说我们能够打败蒋介 石? 全国人民渴望和平,中共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 全国人民渴望和平,中共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蒋介 石倒行逆施,激起全国人民的反对。 石倒行逆施,激起全国人民的反对。 请你谈一谈,你如何看待这场内战呢? (3)请你谈一谈,你如何看待这场内战呢?
争取和平民主 中共(人民): 中共(人民): 背景 国民党: 坚持独裁 内战 国民党: 美国: 扶蒋反共, 美国: 扶蒋反共,企图独霸中国
内战爆发 不可避免
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国民党 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欺骗人民 目的 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避免内战; 争取和平, 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避免内战; 共产党 重庆 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团结教育人民 时间及人物 1945年8月—10月 1945年 10月 10 谈判 谈判的焦点 人民军队和解放区的合法地位问题 结 果 签订了《会谈纪要》 签订了《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双十协定》
二、思维拓展
1.毛泽东为什么要撤离延安留在陕北? 1.毛泽东为什么要撤离延安留在陕北? 毛泽东为什么要撤离延安留在陕北 2.说说解放军的战略反攻,为什么选择在大别山区? 2.说说解放军的战略反攻,为什么选择在大别山区? 说说解放军的战略反攻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一)
毛泽东为什么要撤离延安留在陕北? 毛泽东为什么要撤离延安留在陕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