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与《子不语》中狐精形象比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文学专题四”作业

题目:《聊斋志异》与《子不语》中狐精形象比较专业:汉语言文学

班级:2班

姓名:刘敏

学号:20122311310070

2015年05月

《聊斋志异》与《子不语》中狐精形象比较

【摘要】:狐精形象在《聊斋志异》、《子不语》中皆占占据了不少篇幅,但两部书中的狐精给人的感受却是截然不同的。我国志怪小说传统狐精形象的文化内涵以及清代大兴文字狱的时代政治背景使两位作家不约而同地具有了狐情结。作家们的人生经历大不相同,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存在着极大差别,人生现念的相互有别,再加上写作目的的不同,就直接导致了狐精形象塑造的不同。

【关键词】:狐精形象聊斋志异子不语

《聊斋志异》和《子不语》是清朝非常重要的两部志怪小说,无论哪一部小说,其中讲述狐精故事的篇幅都占了不少。虽然都是描写狐精,但是给人的感觉确实截然不同的,在《聊斋志异》中,狐精多是以女性形象出现,或是美丽妖娆,或是充满野性之美。但是在《子不语》中,扑面而来的是祟狐的害人狐关系,在书中就处理为人狐留下的幽幽血腥气。通过狐精形象的塑造蒲松龄间绝少真正的恋情多数是人惑于狐色,狐媚惑人营造的是一个“情”的世界,袁枚则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恶”的世界。

在《聊斋志异》中,有许多篇幅都塑造了狐精这一形象,其中以狐女为最,笔者将以狐女为代表,分析狐精这一形象。着重从《青凤》、《莲香》、《婴宁》、《娇娜》、《红玉》、《鸦头》、《小翠》、《辛十四娘》、《丑狐》、《毛狐》、《狐妾》、《汾州狐》、《捉鬼射狐》等篇目来分析。也许这些狐女的生活经历各不相同,但是却都有着令人着迷的人格魅力。而在《子不语》中作者塑造的却是狡诈好色的狐精形象。

一、佳狐和祟狐

(一)《聊斋志异》中狐精的形象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大批美如仙人的狐女:娇娜,“年约十三四,娇波流慧,细柳生姿。”除了正面描写娇娜的动人之处外,还从侧面烘托娇娜的美丽妖娆,“生望见颜色,呻吟顿望,精神为之一爽。”在疲惫之时,见到如斯美人,竟然精神为之一爽,足以说明娇娜的美丽动人已经超脱凡尘了,在字里行间也可以体会到作者对娇娜的欣赏和喜爱之情。在描写婴宁的野性之美时,作者选择从婴宁的“笑”来入手,在清朝时,讲究女子笑不露齿,笑容要端庄大气,而婴宁却是“有女郎携婢,拈梅花一枝,容华绝代,笑容可掬。”“但

善笑,禁之亦不可止;然笑处嫣然,狂而不损其媚。”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婴宁的野性之美。娇娜和婴宁已经具备了作为人的情感和思想。而《青凤》、《娇娜》、《婴宁》、《莲香》、《红玉》、《鸦头》、《小翠》、《凤仙》、《小梅》的狐女。她们亦狐亦人,但是具备人类有的情感,还具有人的形体、外貌和生活经历而且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鲜明的个体特征,这些集真、善、美于一身的狐女使人见之心动,见之忘俗并深人人心。她们多愁善感,对待心爱的男人皆是以真心相待,即使结果不尽完美,也要为心爱之人付出拥有的一切。在心爱之人遇到艰难困苦时,会倾其所有,为之奔走。这样的狐女已经摆脱了传统观念中狐,狡诈、好色、无情的一面。不仅如此,她们还才华出众,淡泊高雅,可以与心爱之人琴瑟和鸣。蒲松龄欣赏这样的美丽温柔、博学多才的女性,在作者的笔下,狐女已经成为了超脱凡世俗尘的倩影,但是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超出了传统女性的形象的狐女,注定要被吃人的封建礼教吞噬。现实注定不能容忍这样跳出礼教的女人,所以让狐女倾心相爱的必定是处于尘世中的男子,狐女也将坠入尘世这个漩涡。

(二)《子不语》中狐精的形象

在《子不语》中,作者呈现给读者的却又是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狐精形象。在《狐仙冒充观音三年》,一个狐精为了能够享受人间烟火,求助于天师,但是天师看破狐精的虚伪面目,拒绝了这个要求,但是一个书生被狐精的美貌所迷,代其求情,天师答应狐精可以借观音的名义享受三年的香火,但是三年之后,狐精依然没有停止假冒观音之名,最后被书生撞破,书生大怒,斥责狐精,狐精羞而逃走了。在这个故事中,狐精是背信弃义的,言而无信的,在得到既得利益之后,却不守诺言,继续行骗,这说明狐精身上依然被野性所占据,不能遏止自己的欲望。而在《斧断狐尾》中,狐精借助自己的术法,迷惑有夫之妇,使得一个幸福的家庭差点支离破碎,在妇人的丈夫知道自己的妻子被狐精所迷之后,选择忍辱吞声却无能为力,但是妇人的儿子却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毒死了危害妇人的狐精,最后拯救了自己的母亲。这个故事说明了狐精是好色的是不择手段的,自己内心的邪念无法消除,危害世人。狐精身上只有畜性,无一丝人性。在《猎户除狐》中狐精用自己的术法,强行霸占了猎虎的住宅,但是最后猎虎却凭借自己的能力战胜了未知的力量,重新拿回自己的住宅,这说明人的智慧是可以战胜魑魅魍魉的,人类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获得幸福。无论在《子不语》中,狐精发生了

什么故事,但是有一点是无法否认的是,狐精总是在危害人间,总是在做不符合封建道德规范的事情。如果说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借助狐精构建了一个情的世界,那么袁枚就是借助狐精构建了一个恶的世界,但是形成完全不同的狐精形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接下来笔者将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来进行分析。

二、形成不同狐精形象的原因

两部小说,两个不同的世界。《聊斋志异》中的狐精给人一种如沐春风之感,但是《子不语》中的狐精却让人觉得恐惧,觉得血腥,同样是狐精形象确实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这是因为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性格会决定作品中形象的塑造。

蒲松龄(1640~1715)清代小说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淄川(今山东淄博)人。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书香世家,但功名不显。父蒲弃学经商,然广读经史,学识渊博。蒲松龄19岁时,以县、府、道三个第一考取秀才,颇有文名,但以后屡试不中。20岁时,与同乡学友王鹿瞻、李希梅、张笃庆等人结“郢中诗社”。后家贫,应邀到李希梅家读书。31~32岁时,应同邑进士新任宝应知县、好友孙蕙邀请,到江苏扬州府宝应县做幕宾。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离乡南游,对其创作具有重要意义。南方的自然山水、风俗民情、官场的腐败、人民的痛苦,他都深有体验。还结交了一些南方下层歌女。北归后,以到缙绅家设馆为生,主人家藏书丰富,使他得以广泛涉猎。71岁撤帐归家,过了一段饮酒作诗、闲暇自娱的生活。一生热衷科举,却不得志,72岁时才补了一个岁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体验。加之自幼喜欢民间文学,广泛搜集精怪鬼魅的奇闻异事,吸取创作营养,熔铸进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出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蒲松林是接受封建教育的知识分子,自然和所有读书人一样,渴望功成名就,渴望娇妻美妾环绕,但是屡试不第的现实给了他沉重的一击,但是他并没有一蹶不振,他选择将自己内心不甘不忿融入到自己的作品当中,用以安慰自己的心灵。这也是促使他进行文学创作的一个原因。30年的坐馆生涯,蒲松龄拍颇饱受寂寞孤苦和心灵上的煎熬,缠绵病榻的郁闷无聊。慰藉自己的心灵,作者选择走入充满荒怪的异域之界。作者常年在外,无法享受天伦之乐和娇妻在侧的温馨之情,所以在《聊斋志异》中,男性总是以书生为主角,处于杳无人烟的荒宅之中,在氤氲灯光的照耀之下,美丽妖娆的狐精款款而来,对书生投怀送抱。这未尝不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