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程纲要
部编三下美术课程纲要
部编三下美术课程纲要1. 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部编三下美术课程的完整版纲要。
通过该课程,学生能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审美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2. 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和爱好,提升其审美水平。
- 研究和掌握美术基本技能,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
-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现力,培养其创造性思维。
-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 课程内容3.1 线条与造型- 了解线条的基本类型和运用,在绘画中掌握线条的表现力。
- 研究不同造型的特点和表现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
3.2 色彩与构图- 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和色彩搭配原则,研究运用色彩表现情感和意义。
- 研究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培养对画面结构的把握能力。
3.3 绘画技法- 研究常见的绘画技法,如素描、水彩等,并进行实践训练。
- 掌握不同绘画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培养绘画技能。
3.4 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 了解中国传统绘画和工艺美术的历史与技法,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欣赏能力。
- 研究现代艺术的基本概念和流派,培养对当代艺术的理解与表达能力。
3.5 创意表现与实践- 引导学生进行创意思维与创作实践,培养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 鼓励学生参与美术作品设计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4. 评价与考核- 通过课堂作品的评定和平时表现的考核,全面评价学生在美术课程中的研究成果和能力发展。
- 评价方式包括作品展示、口头表达、书面评价等多种形式,综合考虑学生的美术技法、创意表现、合作能力等方面。
5. 研究资源- 部编三下美术课本和练册作为主要教材,配合相关绘画材料和工具的使用。
- 提供丰富的美术作品、艺术书籍和多媒体资源,扩展学生的艺术知识和视野。
以上为部编三下美术课程的完整版纲要,希望通过该课程能够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对艺术的鉴赏和理解能力,为他们未来的人生道路奠定良好的基础。
青岛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青岛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课程纲要一、课程简介美术课程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造力。
本课程纲要针对青岛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学期的美术研究,使学生能够:1. 提高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2. 掌握一定的美术基本技能和表现方法,提高创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个性发展。
4.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绘画技能- 研究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基本绘画元素;- 研究漫画、水彩画、蜡笔、素描等绘画技法;- 创作富有创意的绘画作品。
2. 手工制作- 研究剪纸、泥塑、纸工、综合材料等手工制作方法;- 创作具有个性的手工作品;- 了解美术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实践能力。
3. 欣赏与评述- 研究欣赏中外美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看法;- 了解美术历史与现状,拓宽文化视野。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创作。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美术作品,使学生从中汲取营养,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3. 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师生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及时解答学生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评价标准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美术研究过程中的态度、参与度、合作情况等,给予及时的指导和鼓励。
2. 作品评价对学生美术作品的创意、技巧、表现力等方面进行评价,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品评价和过程评价,对学生的美术研究进行全面评价。
六、教学时间安排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合理分配每节课的教学时间,确保教学效果。
七、教学资源- 教材:青岛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 教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水等;- 参考资料:美术作品、教学视频等。
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小学美术二年级课程纲要
目标:
1、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彩笔、油画棒、剪刀等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2、了解二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撕、贴、剪、捏、揉、搓等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3、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4、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内容:
实施:
一、课程资源
基本资源(课件、工具、范作、美术教材);场地资源(美术教室);人文资源(画展、创意活动)等
二、教∕学活动
1、为自己设计一个个性化的美术学习档案夹,用以收集作业、资料等学习成果。
2、期末举办一次学生美术作品展览活动,参赛作品包括平时优秀作业和学生课外创作的优秀作品。
评价:。
三年级美术课程大纲
三年级美术课程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1. 课程性质小学三年级美术课程是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通过绘画、手工、欣赏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艺术的魅力,提高艺术素养。
2. 课程任务引导学生认识美术的基本要素,如色彩、形状、线条等,掌握基本的美术表现技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用美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让学生学会欣赏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感受艺术的美。
通过美术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课程(教学)的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和了解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掌握基本的绘画技法,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学会用手工制作的方法表现物体的形状和结构,提高动手能力。
了解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如绘画、雕塑、建筑等,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通过美术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创作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让学生感受艺术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通过美术作品的创作和欣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三、课程内容1. 绘画基础认识绘画工具和材料,学习线条、形状、色彩等基本绘画要素。
学习简单的素描技法,如构图、比例、透视等。
进行色彩练习,学习色彩的搭配和调和。
2. 手工制作学习纸工、泥工、布艺等手工制作方法,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
利用废旧材料进行创意制作,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 美术欣赏欣赏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如绘画、雕塑、建筑等,了解不同艺术风格和流派。
学习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4. 主题创作根据不同的主题进行绘画和手工创作,如“我的校园”“美丽的家乡”等。
青岛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青岛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课程纲要一、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对美术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二、教学内容1. 色彩的运用与表现- 学习颜色的基本知识和色彩搭配原则- 运用颜色表现对象的特点和情感- 通过绘画作品表现色彩的变化和层次感2. 造型的表现与创作- 学习造型的基本要素和表现方法- 运用线条、形状和质感表现对象的特征- 进行简单的造型创作,如折纸、剪纸等3. 素描的基本技法和表现- 学习素描的基本构图和线条运用- 进行简单的实物素描练习- 运用素描表现对象的形态和阴影4. 图案的创作和应用- 学习图案的构成和设计原则- 进行简单的图案创作,如几何图案、拼贴等- 运用图案进行装饰和设计5. 绘画材料和工具的认识和运用- 学习各种绘画材料和工具的用途和特点- 掌握正确使用绘画材料和工具的方法- 运用不同材料和工具进行创作和表达三、教学方法- 实践探究法:通过实际绘画和创作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
- 示范教学法:老师进行技法和表现方法的示范,引导学生学习和模仿。
-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促进彼此合作,共同完成绘画作品。
- 比较分析法: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不同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评价方式- 绘画作品评价:评估学生绘画作品的表现力、创造力和技巧运用。
- 学业表现评价:综合考虑学生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思,促进自我发展。
以上为青岛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课程纲要,旨在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和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评价方式采用绘画作品评价、学业表现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小学美术新课标大纲
小学美术新课标大纲一、课程目标小学美术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美术教育,学生能够认识和欣赏美的不同形式,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发展个人的审美能力,以及运用美术表达个人情感和观点。
二、课程内容1. 绘画基础: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基础知识,以及简单绘画技巧的学习和实践。
2. 手工制作:通过剪纸、泥塑、编织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欣赏与评析:学习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作品,理解作品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
4. 综合材料运用:鼓励学生使用各种材料进行创作,如纸张、布料、废旧物品等。
5. 艺术设计与应用:引导学生了解艺术设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平面设计、环境设计等。
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项目式学习:通过主题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
3.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完成美术创作任务。
4. 个性化指导: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支持。
5. 信息技术融合:利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四、评价方式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态度等。
2.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注重创意、技巧和表现力。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和评价,培养自我评价能力。
4. 同伴评价:通过同伴之间的评价,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和提高。
5. 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生在美术学习各方面的表现,给予全面评价。
五、课程资源1. 教材:选用符合新课标要求的美术教材,确保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2. 教具:准备丰富的教具,如绘画工具、手工材料等,满足不同教学需求。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平台,获取丰富的美术教学资源和信息。
4. 社区资源:与社区合作,利用社区资源,如美术馆、文化中心等,拓展教学空间。
六、课程实施1. 教学计划: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确保课程内容的有序实施。
2024版小学美术教学大纲
2.学期课程安排:每个学期根据年度规划,具体安排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
-考虑到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适当调整课程难度和进度。
3.课时分配:合理分配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结合课程特点,安排适当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时间。
十二、教学方法
1.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采用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2.情境教学: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美术的魅力。
-利用多媒体、实物展示、现场演示等手段,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3.个性化教学: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七、教学过程
1.准备阶段: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准备教学资源。
-教学计划应包括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作业布置等。
-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具、课件、网络资源等。
2.导入新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实物展示、情境创设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加强校内部门之间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2.社会资源: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如美术馆、艺术家工作室等,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建立校际合作机制,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
3.网络资源:合理利用网络平台,收集优质美术教育资源,辅助教学。
-确保网络资源的安全性和适宜性,引导学生正确使用。
十六、特色发展
1.学校特色课程:结合学校特色和地方文化,开发具有特色的美术课程。
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评价
1.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精神、创新能力等。
课程纲要(知识清单)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四年级美术(下)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小学四年级美术课程类型:义务教育必修课程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课时:38课时设计者:设计时间:2024 年1月23日目录●课程背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一、课程背景根据义务教育2011年版美术课程标准,四年级的学生在造型方面较低年级有一定的发展,随着知识的增长和认识能力的发展,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但还缺乏创造性。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美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进行评价。
(一)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二)教材中编排的基本内容本册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级美术下册,共20课,包括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
其中造型·表现领域14课,其中一些课兼备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设计·应用领域4课,欣赏·评述领域1课,综合·探索领域1课。
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
主要内容包括:色彩明暗渐变情感、动漫形象、走进春天、工艺制作、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个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占有较大的比重,欣赏评述大多随堂教学,均分配在各课中。
造型·表现内容中,有关色彩知识和色彩表现的有三课,其它几课则属于直接涉及构成能力和强调造型的内容。
其中还有两课属于“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相互穿插的课程,强调学生感受、尝试在“造型·表现创作中注意设计,在设计·应用创作中不忘造型”。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及大纲纲要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序言(1)一、课程性质与价值二、基本理念三、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目标二、阶段目标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一、内容说明二、内容标准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7~9年级)第四部分实行建议一、教课建议二、议论建议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四、教材编写建议附录一、案例二、名词术语解说第一部分序言一、课程性质与价值(一)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审美能力(二)指引学生参加文化的传承和沟通(三)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初形象思想能力(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五)促使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二、基本理念(一)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修养(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三)在宽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四)培育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为促使学生发展而进行议论三、设计思路(一)完美体例,使构造更完好,表述更明确(二)以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区分学习领域,增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研究性(三)在保证基本规定性的同时,赐予教师更大的教课空间(四)注意《标准》实行的可行性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总目标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加各样美术活动,试试各样工具、资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赏识和评论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取对美术学习的长久兴趣;认识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
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建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修养,陶冶崇高的审美情操,完好人品。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四个学习领域经过“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第一,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基本造型因素,并能运用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照与和睦、多样与一致等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
激发想像力和创新意识。
第二,经过对各样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研究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小学美术课程大纲
小学美术课程大纲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的本课程旨在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审美情趣,通过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丰富他们的艺术体验,培养他们的审美素养和创造能力。
1.2 课程教学原则1) 综合性原则:通过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以及多种学习方式的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创作中体验、观察中探索,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
2) 循序渐进原则: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兴趣特点,将学习内容分阶段进行,逐步提高难度和复杂度。
第二章:课程内容2.1 初级阶段(一至三年级)2.1.1 自然观察通过观察自然界的事物,学生能够培养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力和表现力,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1.2 手工制作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让他们能够从简单的材料中创造出各种形态的艺术作品。
2.1.3 形状与色彩学生将学习基本的形状和色彩知识,通过对形状和色彩的运用,培养他们对艺术作品的感受能力和审美品味。
2.2 中级阶段(四至六年级)2.2.1 视觉艺术学生将学习一些艺术家的作品,并通过模仿和创作,培养他们对艺术表达方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2.2.2 空间构图通过学习空间构图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培养学生对空间感的把握能力和创作性思维,使他们能够创作出更具表现力和层次感的作品。
2.2.3 人物形象学生将学习对人物形象进行观察和描绘,通过绘画表现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技巧,提高他们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能力。
第三章:课程评估与反馈3.1 评估方式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包括平时作业、课堂参与、考试等多种形式,以全面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能力。
3.2 反馈机制及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的优点,指导他们改进不足之处,提供实质性的建议和引导,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绘画水平。
第四章:教学资源与环境4.1 教学资源教师将准备一系列的教学资源,包括图书、图片、艺术品展览、艺术家作品等,以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和艺术体验。
小学美术课教案提纲
小学美术课教案提纲篇一:少儿美术教学大纲少儿美术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我们不是要培养画家,而是要用此方法来开发儿童智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培养他们对美的感受力和欣赏能力以及审美兴趣和态度,同时也培养他们的个性、思想情操和完美的人格。
二、课程目标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形式参与美术各种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生活环境.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作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三、班级设置(启蒙二班3--5 岁)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材料,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像、创作和展示。
(启蒙一班5--7 岁)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画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图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实验一班7--9 岁)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结合学校和自己平时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制作,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青岛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青岛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课程纲要一、导言本文档为青岛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课程纲要,旨在指导教师和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方向和内容。
二、课程目标通过五年级上册的美术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三、课程内容1. 色彩- 了解基本色彩和色彩搭配原理- 进行简单的色彩实践活动,如调色和混色2. 线条和形状- 学习不同类型的线条和形状,并了解其表现力- 进行线条和形状的创作实践活动3. 绘画技巧- 学习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素描、水彩、蜡笔等- 进行简单的绘画实践活动,如静物写生、风景绘画等4. 手工制作- 学习简单的手工制作技巧,如剪纸、折纸等- 进行手工制作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5. 艺术欣赏- 学习欣赏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如绘画、雕塑、摄影等- 分析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和艺术家的意图四、教学方法- 结合理论和实践,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创造性思维-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五、评价方式- 通过学生的实际作品和表现进行评价- 注重学生的创造性和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展示自己的作品六、教材选择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适合的教材,如教科书、绘画教材和艺术作品集等。
七、参考资源- 青岛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教材- 绘画教材和艺术作品集- 美术教育相关网站和期刊八、总结本课程纲要旨在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创造力,通过色彩、线条、形状、绘画技巧和手工制作等内容的学习和实践,引导学生欣赏艺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选择适合的教材和参考资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四年级美术下册课程纲要
四年级美术下册课程纲要1. 课程概述这是四年级美术下册的课程纲要,旨在培养学生的美术绘画能力和审美能力。
2.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不同艺术形式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表达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美术作品表达能力。
3. 教学内容本学期的美术下册将涵盖以下内容:- 色彩表达:学生将研究如何运用不同的色彩表达情感和意象。
色彩表达:学生将学习如何运用不同的色彩表达情感和意象。
- 素描技法:学生将研究素描的基本技法以及如何通过素描表现物体的形态和质感。
素描技法:学生将学习素描的基本技法以及如何通过素描表现物体的形态和质感。
- 水彩画:学生将研究水彩画的基本技法和运用,创作具有表现力的水彩画作品。
水彩画:学生将学习水彩画的基本技法和运用,创作具有表现力的水彩画作品。
- 剪纸艺术:学生将研究剪纸的基本技法和创作过程,培养手工艺术创作能力。
剪纸艺术:学生将学习剪纸的基本技法和创作过程,培养手工艺术创作能力。
- 版画艺术:学生将研究版画的基本技法和创作过程,体验不同的版画材料和表现效果。
版画艺术:学生将学习版画的基本技法和创作过程,体验不同的版画材料和表现效果。
4.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示范与讲解:老师将通过示范和讲解,向学生介绍各种艺术形式的基本技法和创作方法。
示范与讲解:老师将通过示范和讲解,向学生介绍各种艺术形式的基本技法和创作方法。
- 实践训练:学生将通过大量的实践练,逐步提高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实践训练:学生将通过大量的实践练习,逐步提高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 欣赏与评析:学生将参观美术展览和欣赏艺术作品,以提升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
欣赏与评析:学生将参观美术展览和欣赏艺术作品,以提升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
- 合作研究:学生将通过小组合作和互相交流,促进创作思维和艺术交流能力的培养。
合作学习:学生将通过小组合作和互相交流,促进创作思维和艺术交流能力的培养。
一年级美术课程纲要
2.展望未来:根据教育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规划课程的发展方向。
3.持续发展:致力于一年级美术课程的持续改进和优化,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二十一、课程评价体系优化
1.多元评价: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包括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
2.作品展示:定期更换和更新教室内的学生作品展示,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3.艺术角建设:在教室或校园内设置艺术角,为学生提供自由创作和交流的空间。
4.校园文化: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将美术元素融入学校环境,营造浓郁的艺术氛围。
二十五、信息技术应用
1.数字化教学:利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2.心理辅导: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3.学习激励:设立奖学金、荣誉称号等,激励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取得优异成绩。
十八、课程推广与宣传
1.校内宣传:通过校园广播、板报等形式,宣传美术课程的重要性和特色。
2.社会宣传:利用校刊、家长通讯等方式,向社区和家长推广美术课程,提高社会认可度。
五、评价方式
1.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学习态度、实践操作、团队协作等方面。
2.作品评价:评价学生的绘画、手工等作品,关注创意、技巧、美观等方面。
3.综合评价:结合过程评价和作品评价,全面评估学生的美术素养。
六、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符合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的美术教材。
2.辅助材料:提供绘画、手工等所需的材料,确保教学质量。
2.手工:学习折纸、剪纸、泥塑等基本手工制作方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色彩:认识三原色、间色,学习色彩的调配,提高色彩感知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美术四年级第七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小学美术
课程类型:基础性课程
学习材料:人美版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四年级美术第7册
课时数: 29-31课时
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
设计教师:
课程目标
造型.表现: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设计.应用: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欣赏.评述;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的形式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综合.探索:采用造型游戏的方法,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课程内容:
1、本册教材以促成学生美术素养为核心,以探究式美术实践为教与学的主线,以人文结构散点式为基本特征的新教材。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充分考虑了综合性因素。
重视审美感受与视觉经验,强调创新思维的发展。
教学内容偏重趣味性和活动性。
2、本册教材的课题内容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全册教材共有20个课题,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以及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
其中第1、10课为欣赏评述领域的教学内容;第2、
3、5、6、11、12、15、16课为造型表现领域的教学内容。
第
4、7、13、14、17、19、20课为设计应用领域的教学内容;第8、9、18课为综合探索领域的教学内容。
3、本册教材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的教学内容占较大比重。
欣赏评述为随堂教学,分布在课题之中。
课程实施
(一)教学方式
面向全体师生,注重素质教育;采用活动途径,倡导参与和体验;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二)学习方式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合作交流
(三)、课时安排
利用问卷形式、建立学生学习档案形式、评语与等级相结合形式、互评和座谈的形式,进行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师生共评的灵活评价方式,鼓励学生的创新,肯定成绩,适当给予好的建议。
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第7册第17课《泥玩具》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小学美术
课程类型:基础性课程
学习材料:人美版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四年级美术第七册第17课
课时数:1课时
授课对象:小学四年级
课程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体会中国民间泥塑玩具的天真质朴之美,了解泥玩具的塑造型特点,探究手工捏塑成型的制作技巧,尝试制作不同造型的泥塑玩具。
2、学会手捏成型技法,制作造型可爱的泥玩具。
3、通过捏绘泥塑玩具,了解祖国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课程内容
根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采用人民美术出版社四年级第7册第17课课程内容进行教学。
本课教材共两页,其中34页中的图片展示了祖国各地民间艺人制作的泥玩具,形象质朴,色彩绚丽明快。
教师可充分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自主发现造型、用色的规律,参考民间艺人的作品,大胆创作自己的泥玩具。
课程实施
(一)教学方式
1、采用游戏或故事方式进行情景介入。
2、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民间泥塑玩具造型、色彩的独特美感。
建议创造轻松活跃的交流氛围进行探讨,从泥玩具的色彩、造型特点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泥塑的技法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之中,培养学生用眼、用手、用耳的协调性。
4、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了解认识民间玩具的造型、着色特点,大胆尝试着色。
5、培养学生欣赏评述的能力,建议引导学生多发现组内同学作品的优点,培养学生的表述能力。
课程评价
(一)评价指标
能否通过观察、分析、制作引发了思考。
②能否大胆与同学交流,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能否客观的评价自己和同学的作品,大胆的发表的特的见解。
③利用网络等多种传媒积极的寻求创作资料,开阔眼界,了解传播民间文化理念。
(二)评价方式及结果处理
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师生共评等多种方式灵活应用。
鼓励学生的创新,肯定成绩,适当给予好的建议。
二○一一年七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