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导论论文—— 健康,疾病,死亡

合集下载

对生命健康与疾病的认识

对生命健康与疾病的认识

对生命健康与疾病的认识临床0906班李贤梅学号:5204生命、健康、疾病、衰老和死亡时最基本的生物医学现象,具有极其复杂的矛盾运动形式。

医学不仅要在个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分子等微观层面上,还应从家庭、社区、社会、生物界、地球、宇宙等宏观系统中,去揭示和把握上述基本现象的本质和互相联系,才能更好地理解健康与疾病等问题的真谛。

通过医学导论课程的学习,对生命健康与疾病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更医学化。

不像以前简单的认为有生命的东西就是平时肉眼可见的能吃会死的各种动物,忽略了微观世界里的各种生命和我们身边的植物。

也不再肤浅的以为只要没有身体上的疾病,这个人就是一个健康者。

知道原来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患与病痛。

而疾病是机体在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因自稳态调节紊乱而发生的生命活动障碍。

在此过程中,机体对病因及其造成的损伤产生抗损伤反应,组织、细胞发生病理变化,病人出现各种症状、体征及社会行为的异常,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生命质量降低。

人的生命是自觉和理性的存在,是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高度统一的整体。

人的生命的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和人性价值是统一的:生命的物质价值认为人是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主体,维系一个人的生命具有很高的价值。

生命的精神价值既生命的心理学价值,强调生命的保持是某些个体或群体的一种精神寄托。

生命的人生价值即生命的道德价值,强调从人道主义出发对已不能对社会做出任何贡献的生命也应予善待。

由此,我觉得人类全部医疗活动,包括人工流产、试管婴儿、克隆生命、安乐死等,都应从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和人性价值的原则出发,才能完整体现人的生命价值。

虽然健康与疾病是相对而存在的,但没有疾病并不等于健康。

从健康到疾病有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良好的健康在一端,疾病乃至死亡在另一端。

两端之间存在既不健康也无疾病的中间状态,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亚健康状态。

而我们每个人都在疾病—健康连续体的两端之间占有一个位置,并且随时间推移和机体状态、环境变化而处于变动之中。

临床医学概论论文

临床医学概论论文

在大二的第二的学期的课程里接触到了《临床医学概论》,通过老师的精彩讲解,让我在更深一步接触到了临床医学的基础知识、临床技术、治疗学、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以及疾病各论,涵盖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老年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

同时认识到了临床诊断的实用性,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原则,以及近年来相关方面的新知识、新进展。

让我对临床知识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更明确的了作为一名医学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提高了我对医学的兴趣,为我今后从事医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我们主要通过找到一种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实验室辅助检查及治疗这几方面认识一种疾病。

从起初的常见症状:发热、头痛、惊厥、咳嗽与咳痰、咯血、呼吸困难、心悸、恶心与呕吐、腹痛、呕血、便血、黄疸,到后来的传染病、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风湿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以及体格检查。

通过课上的学习让我逐渐深入了解许多疾病的临床症状。

从最初的一种疾病的症状认识确诊治疗到后来的几种疾病的联合症状确诊治疗。

之前对有关于的生理、病理、药理的一些临床知识只是理论层次,通过《临床医学概论》让我更好的用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联系,我们面对的不再是死板的空洞的抽象的理论知识,而是形象的具体的具体病例。

这就要求我们在学好基础医学知识的同时更要灵活机动。

以前在要考试的时候总是抱怨临床系的老师不给我们画重点,可是当我们真正的认识了解到医学的意义的时候我们就会觉得当时的想法是多么无知与愚昧。

我们每个从事医学相关工作的人身上的重担都是无比艰巨的,人命关天的事情,我们在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决定他人的性命。

我们又何德何能让别人那么信任我们以至于把自己的生命交到我们的手上,所以每一个小细节每一个知识点都是重点,可能就是因为我们的无知或者忽视而关乎到他人的性命。

但是由于自身以前的临床基础课还是不够扎实,没有做到经常温故所以我在学习这门可的时候也遇到了许多困难。

关于人体健康与疾病论文(2)

关于人体健康与疾病论文(2)

关于人体健康与疾病论文(2)(4)水能美容、护肤、防皱、防老美容店常用“补水”面膜,或用蔬菜汁、水果汁美容,其核心为补水、保湿。

通过水增加护肤的维生素E等。

中老年人皱纹多与缺水有关。

果菜汁的基本作用可扩张狭窄的血管壁,改善微循环,使皮肤状态良好,增强细胞免疫力,防过敏等,这些“汁”都以水为媒体来保健康。

(5)喝水保证身体机能正常运转。

活性水能够让人保持人体水和能量、电解质的三个平衡。

活性水能与人体组织产生共振。

从而调节人体内在机能的平衡。

经权威机构检测,活性水的溶解力提高了40.8%,能预防结石,促进排石。

所以喝活水能提高人体免疫力,防病保健。

3、体育锻炼对人体的积极作用作为大学生,学业还是我们的主线,我们经常忽略了合理适当运动的重要性,从我自身来说,有一些偏胖,所以适当的体育锻炼对我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1)体育锻炼对新陈代谢的影响A体育锻炼能促进体内组织细胞对糖的摄取和利用能力,增加肝糖原和肌糖原储存。

体育锻炼还能改善机体对糖代谢的调节能力。

如在长期体育锻炼的影响下,胰高血糖素分泌表现对运动的适应,既是在同样强度的运动情况下,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减少,其意义是推迟肝糖原的排空,从而推迟衰竭的到来,增加人体持续运动的时间。

B脂肪是在人体中含量较多的能量物质,他在体内氧化分解时放出能量,约为同等量的糖或蛋白质的两倍,长期坚持体育锻炼能提高机体对脂肪的动用能力,为人体从事各项活动提供更多的能量来源。

(2)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的影响坚持体育锻炼,对骨骼,肌肉,关节和韧带都会产生良好的影响,经常运动可是肌肉保持正常的张力,并通过肌肉活动给骨组织以刺激,促进骨骼中钙的储存,预防骨质疏松,同时使关节保持较好的灵活性,韧带保持较佳的弹性,锻炼可以增强运动系统的准确性和协调性,保持手脚的灵便,使人可以轻松自如,有条不紊的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3)体育锻炼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适当的运动是心脏健康的必由之路,有规律的运动锻炼,可以减慢静怠时和锻炼时的心率,这就大大减少了心脏的工作时间,增加了心脏功能,保持了冠状动脉血流畅通,可更好的供给心肌所需要的营养,可使心脏病的危险率减少。

医学导论心得体会

医学导论心得体会

医学导论心得体会篇一:临床医学导论心得临床医学导论心得临床医学导论心得一:临床医学导论心得医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艺术性和道德性的学科,我们医学生就要做这方面的“科学家”、“艺术家”和“道德家”。

为期5周的《临床医学导论》课就这样结束了,虽然只有短短的30节课,但老师们丰富的专业知识,严谨求实的态度,以及对临床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奉献精神都深深的打动了我,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启迪《临床医学导论》是一门过度课程,是连接医学基础知识与临床专业知识的桥梁。

虽然当初读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豪壮医学生誓言时我为之动容,但临床医学,是研究诊断、治疗疾病和医患关系的学科群,他作为一种应用科学,是建立在生物学、物理学、化学、数学、基础医学等学科基础上的。

《临床医学导论》这门课程让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早期对临床医学有全面的了解,初步进入医生角色,提高对医学的学习兴趣,是连接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的一条纽带,一座桥梁。

这门课程犹如一剂强心剂,使我们迸发出学习的动力,帮我们摆正了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的目标,那就是努力完成医学生向医生角色的转化,做一名合格的医生。

首先《临床医学导论》给我们介绍医学发展史,作为一名医学生,了解医学起源、发展以及医学模式是首要任务。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了解了原始社会的原始医学、古代奴隶社会的东方医学、古希腊医学。

还有中世纪以防治疫病为主的欧洲医学,以及日新月异发展的当代医学。

这些都让我感到了医学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也让我为人类祖先在过去的岁月中与疾病的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勇敢和智慧而自豪。

同时我认识到了医学模式的重要性,作为医学科学和卫生发展的历史总结,它必然随着人们对医学与健康及其影响因素认识的深化不断的发展和变,对今后的临床指导和相关总结有重要的意义。

老师们还教导我们,作为一名医学生,知识要广,专业要精。

所谓知识广是指要对医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了解,因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只了解局部而忽略整体;而专业要精则是指要对你将来从事的专科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所谓术业有专攻。

健康与疾病征文

健康与疾病征文

浅谈健康与疾病的认知生命、健康、疾病、衰老和死亡时最基本的生物医学现象,具有极其复杂的矛盾运动形式。

医学不仅要在个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分子等微观层面上,还应从家庭、社区、社会、生物界、地球、宇宙等宏观系统中,去揭示和把握上述基本现象的本质和互相联系,才能更好地理解健康与疾病等问题的真谛。

人的生命是自觉和理性的存在,是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高度统一的整体。

人的生命的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和人性价值是统一的:生命的物质价值认为人是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主体,维系一个人的生命具有很高的价值。

生命的精神价值既生命的心理学价值,强调生命的保持是某些个体或群体的一种精神寄托。

生命的人生价值即生命的道德价值,强调从人道主义出发对已不能对社会做出任何贡献的生命也应予善待。

由此,我觉得人类全部医疗活动,包括人工流产、试管婴儿、克隆生命、安乐死等,都应从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和人性价值的原则出发,才能完整体现人的生命价值。

人人都希望健康,但什么是健康,不同的历史阶段,由于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怎样维护健康,也有不同的方法和途径。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健康的概念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一)健康新概念的内涵健康新概念从人体结构、生理、心理、社会特征等方面入手,从4个层次理解健康。

1. 生理健康层次生理健康指人体的结构完整和生理功能正常。

这是生物医学的基本认识。

人体的生理功能指以结构为基础,以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为目的,协调一致的复杂而高级的运动形式。

生理健康是其他健康层次的基础,尽管它是低层次的自然人的健康。

2. 心理健康层次心理健康以生理健康为基础并高于生理健康,是生理健康的发展。

判断心理是否健康的三项原则是:(1) 心理与环境的同一性,指心理反映客观现实无论在形式或内容上均应同客观环境保持一致;(2) 心理与行为的整体性,指一个人的认识、体验、情感、意识等心理活动和行为在自身是一个完整和协调一致的统一体;(3) 人格的稳定性,指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健康与疾病学术论文

健康与疾病学术论文

健康与疾病学术论文生态健康与疾病【文章编号】:1004-597X202110-0082-02作者简介:席焕久,中国解剖学会副理事长兼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生态健康与人类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医学院院长,解剖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医学人类学和解剖学方面研究。

【摘要】随着地球生态平衡被破环,人类的疾病谱也发生很大变化,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向生物、心理、社会和环境模式转变,这使医务工作者不仅要关注生物学疾病,还应关注到生态环境变化一社会文化发展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而产生的“发展源性”和“文化性”疾病上来。

只有人与环境协调发展,人类才能更加健康。

【关键词】生态健康;疾病;医学模式Ecology health and diseaseXi Huanjiou Guo Jingpeng Liu Yong Ren Pu Zheng Kun【Abstract】along with closes the Earth ecological equilibrium to breakthe link,humanity's disease spectrum also occurs very sweeping change,the medicine pattern by the pure biomedicine pattern gradually to the biology,the psychology,the society and the environment pattern transforms,this causesthe medical worker not only to have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biology disease,but also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hanges a social culture to develop the development source which a pe ople life style “change produces”and“the culture ”the disease comes up. Only some person and the environment coordinated development,the humanity can be healthier.【key word】ecology health; Disease; Medicine pattern20世纪以来,人类文明有了飞速的发展,但也破坏了地球的生态平衡,人与自然生态的紧张关系在全球范围呈扩大态势;同时人类的疾病谱也发生很大变化,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向生物、心理、社会和环境模式转变,这使医务工作者不仅要关注生物学疾病,还应关注到生态环境变化一社会文化发展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而产生的“发展源性”和“文化性”疾病上来。

2021年大一临床医学导论论文

2021年大一临床医学导论论文

大一临床医学导论论文临床医学主要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致力于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促进人体健康。

下文是为大家的关于临床医学的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浅析如何提高临床医学检验中数据的准确性当前,医学检验科学得到迅速发展,检测技术也得到不断的创新,因此,检验人员需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对新知识和新技术进行学习,这样才能跟上检测技术的发展,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同时临床医护人员也需对新的检验技术进行一定的了解,这样有利于配合检验人员开展检验工作,并能够向有效和准确诊断与治疗方向靠近。

在临床医学中,医生需要以检验结果为依据,对病人进行诊断,确定治疗方案。

检验结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当今,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检验医学也不断的创新,现代医学模式发生转变,不断提高检验的现代化水平因此,也较大程度的提高了检验结果的正确性,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还依然存在临床医生怀疑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结合下面几个原因,分析一下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

1、分析标本质量内外在两种因素对标本质量产生影响。

进食8h 后所采集的标木被成为空腹标本,如果在空腹时间过长的情况下,采集标木,那么标本就不能把机体的情况真实准确的反映出来。

2、分析标木放置的时间采集完的血标本,需要立即送往实验室进行检验,实验室在接到标本后,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检查。

如果检查不能马上做,需要分离血清或血浆,放置到冰箱内,保存在低温状态下,把影响结果的因素减小到最小化。

3、如何进行实验操作注重科学性是实验操作要注重的关键。

岗前严格培训是检验人员上岗前首先需要进行的环节。

每个检验工作人员都要做到熟知检验标准,使判定标准达到统一,把误差减小到最低的程度,使化验结果趋近“真值”。

把临床研究最前卫的道德和最有说服力的科学研究证据明智、准确、慎重的结合到一起,制定出诊治患者的医疗方案,就是循证检验医学的思想。

因此,在对临床治疗进行评价时,循证技术被认为是“金标准”。

人体健康与疾病论文

人体健康与疾病论文

人体健康与疾病论文第一篇:人体健康与疾病论文慢性荨麻疹综述摘要:慢性荨麻疹作为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皮肤科疾病,再此对其发病机制、当前的治疗方法等做了综述。

其中IgE与肥大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使得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是主要的病理机制。

其治疗方法有很多,包括现代西医治疗和中医的治疗。

西医主要的治疗手段是使用抗组胺药物,中医则有药物治疗和体外诸如针灸、自血注射等疗法。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发病机制治疗方法荨麻疹在临床上划分在皮肤科,可分为急性荨麻疹和慢性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的定义是风团和瘙痒每天或几乎每天出现,持续至少6周。

慢性荨麻疹可分为物理性荨麻疹(例如皮肤划痕症,寒冷性荨麻疹,胆碱能性荨麻疹)、荨麻疹性血管炎和慢性特发性荨麻疹。

是由皮肤、黏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和通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 主要表现为风团伴随瘙痒。

前两者常存在明确的诱因或基础疾病, 后者常常难以找到确切的病因, 占慢性荨麻疹的70%~80%, 人群中发病率为0.1%~3.0%【1】。

虽然不威胁生命,但其带来的痛苦和烦恼及对工作和社会生活的影响相不可轻视。

一.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和认识1.当前西医的研究和认识1.1自身免疫大多数慢性荨麻疹患者找不到确切的病因,称为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存在IgE的高亲和力受体,该抗体浓度与组织胺释放活性相平行【2】。

患者嗜碱性粒细胞具有很强的释放组织胺活性。

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上调, 导致真皮内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聚集, 释放组胺和白三烯类物质, 迅速出现风团【3】。

1.2 Th1、Th2细胞失衡学说CU患者存在Thl、Th2细胞失衡的学说已得到许多实验证实。

体外实验证明, 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可在无IgE参与的情况下活化。

而且临床也发现有些患者体内的IgE水平正常。

非IgE依赖性的荨麻疹中, Th2细胞可直接通过分泌IL-4、l0等细胞因子促进肥大细胞增殖、分化, 并释放组胺, 引发风团。

临床医学导论

临床医学导论

《临床医学导论》是高等医学教育中临床医学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了解了什么是医学,懂得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明白学习基础医学的重要性等方面的内容。

作为一名医学生,不但要熟练的掌握临床技能,我们还要培养高尚的医德,掌握精湛的医术,完成医学生向医生角色的转化,做一名合格的医生。

因为我们承担使命是救死扶伤!在来到成都医学院前,我不得不承认,自己选择医学,有图谋私利的想法,我想不只我一个人有这中思想,但是在学校环境的影响下,我渐渐改变了思想,当上过《临床医学导论》这门课后,我更加清楚自己的使命,不能再只为自己,我要做的是,服务更多的人,而不是贪私利。

有一句话叫“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我想这两句话概括了做一名合格的医生应该具备的四个字——德才兼备,选择医生这个职业,就必须认识到,病人是自然人,也是社会人,是有感情的,有主观看法的,没有谁是愿意生病从而认识到疾病的原因是客观事实。

,我想病人是需要这样的医生的:技术高超,医德高尚,责任心强,心智正常,人格健全的医生;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不谋取私利,对病人的生命尽职尽责的医生;能彻底把我的病治好的医生——要对我的病负责的医生;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救死扶伤,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的医生。

我想,其实归纳起来莫过于两点:一是要有医德,二是有医术。

这两点,也恰恰是老师和有良知的医生们时时刻刻警醒着,学习着和实践着的。

所以,作为一名医学生,向合格医生的转化就需要培养高尚的医德和掌握精湛的医术。

记得第一次身穿白大褂时,或许并不帅气,但是,那一刻,心情是起伏的,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瞬间感觉到自己曾经想利用医生这个职业赚钱的思想是多么龌龊和狭隘。

我们守护的是生命,是人的生命,为了人类的健康,医生必须一直在学习,不停的学习,因为,面对生命,我们不可以无知。

西方医学界流传着一句格言,“To cute sometimes,to relieve often,to comfort always.(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关于健康与疾病的论文3篇(2)

关于健康与疾病的论文3篇(2)

关于健康与疾病的论文3篇(2)6、足癣俗称脚气,多在趾间,发病率很高。

初起时多为散在或陈群的小水疱,奇痒,搔破后可引起糜烂和发炎,冬季常发生裂口。

预防措施:不用别人的或公用的脚布、脚盆、浴巾和拖鞋,洗脚后擦干趾间,鞋袜天天更换保持干燥。

7、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急腹症中最常见的疾患,大学生中发病率也较高。

发病时应尽快处理。

8、沙眼沙眼是我国常见的眼病,大学生患沙眼的很多,治疗沙眼的眼药很多,如氯霉素、黄安醋酸钠、利福平等眼药水都有效,坚持滴药是关键。

预防措施:注意卫生。

绝不使用别人的或公用的毛巾和面盆洗脸。

经常洗手,而且不用脏手擦眼。

关于健康与疾病的论文篇3在写感想之前,先说说我当初选这门课的动机吧。

说实话,刚开始选这门课最重要的原因,是听上过这门课的同学说,老师从来不点名,也不留作业,考试手写篇3000字的论文就可以了,而且保过。

其次,我自己一向注重锻炼与饮食作息,很少得病,觉得上不上这门课都无所谓,这就为翘课去干其他事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借口。

最后,小学期选课时看到这门课排在晚上,不占用白天时间,还可以随便翘。

于是,很纯粹的抱着这种心态,我毫不犹豫地选了《健康与疾病》这门传说中的“水”课。

然而上当我真正开始上这门课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的可笑。

原本第一节课就不打算去的,但是后来想想,第一节课,还是先听听老师是怎么安排教学以及最后的考核方式吧。

但是,这第一节课却改变了我对这门课的看法。

首先是老师讲课的内容。

这节课是由施老师讲的,内容是关于糖尿病。

之前对糖尿病的认识,仅仅停留在高中所生物课所学的胰岛功能降低,导致血糖含量高;以及糖尿病的表面现象,即三多一少,并认为糖尿病并不会对人体造成多大伤害。

通过上课才知道,糖尿病与心脑血管病以及癌症,是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

糖尿病被称作是“无声的杀手”,它的一系列并发症非常可怕,对人的心、脑、血管、肾、神经、皮肤等都有危害。

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是糖尿病致命性并发症,产生高血糖、高血压及高血脂等,进一步恶化糖尿病病情,大大增加死亡率。

死亡的医学了解疾病与死亡的关系和处理方式

死亡的医学了解疾病与死亡的关系和处理方式

死亡的医学了解疾病与死亡的关系和处理方式人类是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生老病死的现实。

作为医学的重要领域之一,死亡的医学旨在深入探究疾病与死亡的关系,以及如何妥善处理临终患者的医疗护理和丧葬事宜。

通过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医学工作者能够更好地处理与死亡相关的问题,从而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和人性化照顾。

一、疾病与死亡的关系疾病是人们健康状态的一种异常变化,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同的疾病对人体的损害程度和致死率也存在差异。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疾病负担数据显示,心血管疾病、癌症、呼吸系统疾病等是导致大部分死亡的主要原因。

了解疾病与死亡的关系,对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疾病的治疗与护理也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死存亡。

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全面了解疾病的病因、病理机制和治疗方法,以便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临终患者的护理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医务人员应该全力以赴提供安宁、舒适和关爱。

二、对待死亡的医学处理方式1. 临终关怀:面对临终患者,提供合适的临终关怀至关重要。

临终关怀应该注重缓解病痛,提供心理支持,并帮助患者和家属应对死亡的到来。

针对不同患者的需求和价值观,医务人员可以采用探讨生死的方式、提供物理上的舒适和心理上的安慰等多种手段来实施临终关怀。

2. 死亡记录与解剖学:对于医学科研和知识积累来说,死亡记录和解剖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死亡记录的完善可以为疾病的研究和预防提供数据支持,有助于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解剖学的研究有助于揭示人体器官和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为医学科研提供基础。

3. 丧葬事宜:在患者离世后,医务人员也需要与家属一同处理有关丧葬方面的事宜。

对于不同的文化和宗教背景,医务人员应尊重家属的意愿,协助处置遗体,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安慰。

此外,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丧葬服务机制,确保丧葬安宁、有序进行。

三、医学的探索与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医学不断探索和创新,以更好地应对疾病和死亡。

医学导论作业

医学导论作业

医学导论心得体会《临床医学导论》是一门过度课程,是连接医学基础知识与临床专业知识的桥梁。

虽然当初读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豪壮医学生誓言时我为之动容,但临床医学,是研究诊断、治疗疾病和医患关系的学科群。

医学上对死亡的定义是:“生命机体同化、异化运动演变的过程的终止。

”并将死亡分成生理性死亡和病理性死亡。

但是无论是生理性死亡还是病理性死亡,终归对应着医学模式的生物方面。

但是,在这个不堪重负的快节奏社会里,我们又何尝不曾感慨:“我心已死。

”在这个车水马龙的繁华都市里,我们又何尝不苦恼于社会性死亡?如此说来,无论是健康、疾病还是死亡都与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有紧密的对接。

认识健康、疾病和死亡应该和认识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一样,不能仅仅停留在生物方面,而应该把人看作“自然人”和“社会人”的整体,从生物学状态、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性三个方面着手进行全面的理解。

首先《临床医学导论》给我们介绍医学发展史,作为一名医学生,了解医学起源、发展以及医学模式是首要任务。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了解了原始社会的原始医学、古代奴隶社会的东方医学、古希腊医学。

还有中世纪以防治疫病为主的欧洲医学,以及日新月异发展的当代医学。

这些都让我感到了医学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也让我为人类祖先在过去的岁月中与疾病的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勇敢和智慧而自豪。

同时我认识到了医学模式的重要性,作为医学科学和卫生发展的历史总结,它必然随着人们对医学与健康及其影响因素认识的深化不断的发展和变,对今后的临床指导和相关总结有重要的意义。

老师们教导我们,作为一名医学生,知识要广,专业要精。

所谓知识广是指要对医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了解,因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只了解局部而忽略整体;而专业要精则是指要对你将来从事的专科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所谓术业有专攻。

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素质。

医生应当具有渊博的包括医学理论在内的学科知识和科学的思想方法,要有扎实的临床技能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保证诊治的及时性、准确性、有效性,从而实现自己的医学价值。

临床医学导论心得体会

临床医学导论心得体会

临床医学导论心得体会临床医学导论学习心得我是谁,从何处来,又将去往何处。

我们是这世间最普通的一个生命,从生物学角度讲,我们只是一个有机体,有生长发育,有新陈代谢,有生老病死。

从讲,生死是一个轮回。

关于死亡,耶鲁大学公开课对死亡有一个很深入的认识。

死亡是“生的局限性”,是生命的参考物,唯有了解死亡,生命的可贵才能彰显。

直面死亡、思考死亡,就是思考人生。

死亡是我们最重要的课题,因为所有的生命都指向终点,我们每一天都离终点更近一些,这是在所有的生命体中,最确定无疑的事情。

死亡不是个令人愉快的话题,我们会试着把它抛诸脑后。

有多少次我们会停下来想一想,我们不过在这个世界上短暂停留,离去后就不再复返。

我们惯于把自己置于“不死的幻象”中,或用一些未经深思的观点来作为慰藉或者避风港。

关于幸福:我们越来越富有,可为什么还是不开心呢。

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

作为一个人,就会有不快乐的时候,为何我们总是执着于不快乐的片段,而抛弃了快乐的主旋律。

现在,我要讨论的主题是医学和医生。

希波克拉底认为:医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医生的艺术包括三件大事:疾病、病人和医生。

医生的目标是治疗疾病,也就是恢复病人的健康。

健康,不只是生理,还包括心理,而且心理上的健康,远重要于生理的健康。

健康是真实和谐的状态,是悦纳进取的过程。

健康的先天取决于遗传,后天取决于心理。

对比who公布的健康十项,我们能说一声自己是健康的人有多少。

面对不健康的生理心理状态,医生又该做些什么呢。

并非全部是治疗。

有时,去治疗;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我是一名医学生,几年后将成为一名医生。

医生是一个光荣的职业,每天都在同死神打交道,治疗疾病,救回生命。

但目前的我只是在医学院中学习各门基础课程,要成为一名医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知要增加知识上的累积,还缺乏心理上的转变与认识。

医生并非我所想象的简单。

作为一名医学生,知识要广,专业要精。

所谓知识广是指要对医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了解,因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只了解局部而忽略整体;而专业要精则是指要对你将来从事的专科有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所谓术业有专攻。

人类健康与疾病论文

人类健康与疾病论文

人类健康与疾病论文疾病是人类健康的杀手。

21世纪,影响人类健康的十大疾病与20世纪也有了很大变化。

而这其中排名首位的就是心脑血管疾病。

所谓心脑血管疾病,便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

这个是大部分人都知道的概念。

大家也都知道心脑血管疾病常发在五十岁以上中老年人身上的几率比较大,但是大家都知道这么一个数据么: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超过1000万人,排名居世界死因首位!而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有上百万。

可怕的数据带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思考,我们更应该全面的了解心脑血管疾病,那么,它有哪些特征呢?据研究人员研究得出,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的“四高一多”的特征。

并且,幸存者也会不同程度的丧失劳动力。

有研究表明,心脑血管疾病的形成原因是人体长期处于不良的状态。

饮食习惯出现问题,摄入油脂类和醇类过多,但是又没有进行合理的运动以促进脂类和醇类的新陈代谢,造成体内的杂物增多,进入血液,使毛细血管堵塞。

随着时间得推移,那些堆积的脂类和醇类很容易和体内的矿物质离子结合形成血栓。

而血栓呢,则容易呆在血管的拐角堆积,进行钙化的过程。

当堆在拐角处的血栓越来越多,血管的直径就越来越小,血液的流动就越来越缓慢。

而心脏呢,为了保持人体足够的供血量,便会增加血压,自然会造成高血压。

自然而然的,血压过高则有可能会导致血管的破裂,所以便产生了出血性的心脑血管疾病。

但是,若是因为血管被堵塞,造成供血不足,就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了。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应该防患于未然,在它带来之前就把它拒之门外,而不是在病痛到来的时候才想到自己当初为什么会没有好好预防和珍惜身体。

网上流传的很多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秘诀是“合理膳食,适量的运动,戒烟限制饮酒,少吃盐,还要保持内心平衡,情绪要保持稳定”等等。

这些都说明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比如,血管在冬季寒冷的时候容易收缩、痉挛,这样就易发生供血不足,并可能导致栓塞,所以中老年的人们应该注意保暖;睡眠的时候,人体的各个神经系统都处于一种抑制的状态,没有很大的活跃能力,清晨起来突然的锻炼,神经就会突然的兴奋,非常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吃入大量的补热或者是滋补性质的食物或者是药物,容易造成血脂急剧增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情绪激动容易使血压升高,所以情绪激动被公认为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大忌;运动量如果减少也会造成血流缓慢,从而血脂升高……从以上的原因和例子,结合书上网上查到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要保暖,防止栓塞;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不宜晨练,清早起床也不宜过猛烈,应该缓慢起床;冬季进补要适度,不能过量;要心态平衡。

临床医学导论论文

临床医学导论论文

临床医学导论论文临床医学专业研究是为了探索专科技术新理论、创造新技术、提供新经验。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临床医学导论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临床医学导论论文篇1探讨医学检验和临床医学的协调关系在临床中,一个先决条件就是所申请项目的结果必须准确,然后检验结果越快得出越好,这样可以方便医生诊断病情和发掘出病因,以便对患者进行及早的治疗。

只有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的沟通和联系,才能有利于提高检验工作质量,才能有利于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为此,检验科与临床科室必须加强沟通,相互协作,才能共同提高检验和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医学检验如何与临床科室协调发展作了一番探讨。

1 加强医学检验与临床科室的相互协调的重要意义一个检验医学工作者没有同临床沟通和对话的能力是不能生存的。

除了检验技术操作的准确与标本的质量外,临床用药等治疗手段对检验结果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患者在输血后可以影响血液分析与骨髓检查的结果,此时倘若检验人员不了解该情况便可能会做出错误判断。

检验科室是为临床科室提供及时可靠的报告,其检验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临床工作,准确的报告有益于医生对患者的治疗,错误的结果将会为患者带来难以想象的影响[2]。

因此,医学检验在加强科室管理与保障检验全过程的质量基础上,应当还需要征询临床科室相关人员的意见反馈,丰富自身临床知识,提高综合业务素质,与此同时,临床科室也需要检验人员对结果的解释以进一步了解检验意义。

因此,医学检验科室与临床科室之间的协调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2 加强医学检验与临床科室的相互协调的措施2.1 医学检验工作人员要提高合业务素质,不仅要注重思想道德修养,树立科学的态度,培养踏实严肃的工作作风,更要正确意识到医学检验在临床诊疗中的地位与作用,发挥最大能力为临床诊疗提供及时可靠的检验结果[3]。

现代医学检验依靠先进的技术与仪器设备,检验人员不但需要熟练运用自动化仪器提供可靠实验数据,而且需结合临床表现对检验结果做出恰当的分析,以提供高层次的信息回馈,协助临床诊疗。

关于健康与疾病的论文3篇

关于健康与疾病的论文3篇

关于健康与疾病的论⽂3篇 ⼈们的⽣活⽅式与其⾝体健康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健康的⽣活可以使⼈平安长寿,免患许多疾病;⽽不健康的⽣活⽅式则会给⼈们带来疾病。

下⾯是⼩编为你精⼼整理的关于健康与疾病的论⽂,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健康与疾病的论⽂篇1 ⼀、摘要 由于我⾃⼰平时⽐较关注养⾝,也很注意⾝体健康,但对于这些了解的不多,⾃⼰想多知道⼀些相关⽅⾯的内容。

所以这学期选了《健康与疾病》这门课,上了后觉得真的很有益,对平时⽣活和健康能给很多指导。

这门课是由医学院开的,来给我们上课的⽼师都很不错,分别给我们讲了他么⾃⼰从事的领域的相关知识。

我⾃⼰对中医这⽅⾯⽐较感兴趣,所以就选了这个⽅⾯,写⼀下我上了这门课的收获。

中医这个概念来⾃中国传统医学,它是以⾃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传统医学科学,是我国⼈民在长期的⽣产、⽣活和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

中医是我国最早的医疗⾏为,起源于⼿的进化,按摩是最早的医疗⾏为→外治法。

其特点是整体观念——⼈体⾃⾝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性的思想。

其理论体系属于古代的哲学范畴。

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对⼈体⽣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津液、脏象、经络、运⽓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等内容。

本⽂主要从以下⼏个⽅⾯来体现我对中医的理解:⼀、中医简介,主要从起源、特点、哲学基础⼏个⽅⾯阐述;⼆、阴阳五⾏学说,包括阴阳学说、五⾏学说;三、藏象学说:概论、肝脏、精⽓⾎精液、体质⼏⽅⾯;四、病因病机主要是外因、内因等;五、中医治疗⽅法,有中药、针灸、推拿艾灸、⽕罐;六、针灸学基础,主要有筋络、腧⽳、⼗四经⾎、经外奇⽳;七、四诊,即指望闻问切。

⼆、正⽂ (⼀)、中医简介 中医这个概念来⾃中国传统医学,它是以⾃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传统医学科学,是我国⼈民在长期的⽣产、⽣活和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具有科学、系统、完整、独特的理论体系。

医学生体质健康临床医学论文

医学生体质健康临床医学论文

医学生体质健康临床医学论文【导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而医学生的体质健康同样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医学生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他们日后作为临床医生的发展,因此,研究医学生体质健康的问题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医学生体质现状】对于医学生的健康状况,国内外许多研究都表明,医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不太理想。

一些研究发现,医学生常遭受较大的学习压力和工作压力,影响着他们的健康。

比如说,近视、颈椎病、腰腿酸痛、肥胖、高血压等疾病在医学生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此外,根据一项调查结果表明,近70%的医学生在进入大学不到3年就出现了各种不同程度的带病上岗现象。

【原因分析】医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存在缘由复杂,包括生活方式、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等。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学生们的生活方式。

在医学领域中,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压力十分大,医学生大多需要倾尽全力去学习,导致学生们经常处于长时间的高压状态中,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加上比较长时间的坐姿学习和工作习惯等等问题,这些要素都会对医学生的身体状况造成不良影响。

【解决方案】因此,在针对医学生体质健康的问题上,我们需要采取一些相关措施,以提升身体素质状况。

以下是一些我们可以应用的措施:1.加强健康教育。

对于医学生,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学生们需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以及如何通过健康饮食、运动锻炼、良好的睡眠方式等等来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

2.制定规划,科学合理锻炼目标,以达到健康目标。

在锻炼身体方面,学生们应该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锻炼计划,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合理安排锻炼时间、强度和方式。

3.建议积极进行体育运动。

适当的体育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也可以缓解学习和工作压力,帮助学生更好地调节身心。

4.学生生活方式的调整,合理地利用时间。

随着信息与科技的迅猛发展,学生们可以适当减少那些使它们身体不适的环节,比如说抽烟喝酒、通常需要熬夜、抽网络游戏、吃高油腻食品等等。

2023关于健康与疾病的论文

2023关于健康与疾病的论文

2023关于健康与疾病的论文2023关于健康与疾病的论文篇1一般对人来说,健康分为两大部分,即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这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源泉。

作为二十出头的青年人,我们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应保持高度重视,为以后的人生打下基础。

然而,周边的情况并不乐观。

一方面由于学习任务重、压力大(作为工科学生的我深有体会,经常熬夜完成作业),另一方面由于脱离了父母老师的监督,自己的随意性、惰性逐渐表现出来。

据一份调查显示:近90%的大学生每次参加课外活动的时间不足一小时,超过54%的大学生每周只参加1到2次的课外体育活动,这直接导致了大学生群体体质的整体下滑。

有鉴于此,我首先将于身体和心理健康做出阐述,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

一、身体健康1、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以我们宿舍为例,大家普遍的入睡时间是晚上十二点。

长此以往,第二天上课精力不集中、打瞌睡的现象非常严重。

现在的大学生们普遍都有晚上熬夜打游戏,看书早上或者白天补觉的习惯并且直接导致了不能够正常进行一日三餐。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一日三餐能够对身体机能进行能量的补充,满足人体的正常运转。

如果不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容易使自己的身体免疫力下降,健康状况肯定有影响。

有时候也会使自己的生物钟失调,这样对眼睛及脑部的伤害比较大。

时间长了就会出现体力不支、易累、心烦等现象。

因此,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十分重要的。

2、要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根据中医饮食保健的特点来说:在素食的基础上,力求荤素搭配,全面膳食。

不主张偏食,不提倡过量与废食。

注重协调阴阳、脏腑。

同学们应该注意在日常饮食中不能够光根据自己的喜好吃单一的食品种类或者为了盲目减肥而不吃食物。

虽然食堂的饭菜不太可口,但我们应尽量不要挑剔,只要注意饭菜的营养搭配,鼓励自己管饱就行。

对于女生而言,由于近几年,在高校女生的减肥队伍越来越庞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极地保持健康→坚强地克服疾病→坦然地面对死亡
人的生命从开始到结束必不可少的会经历健康,疾病,死亡这三个过程。

如何看待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我想作为一个普通人和作为一个医生是完全不一样的。

而我们作为一个医学生,应该从普通人和医生的角度同时看待,找出其中的异同,这对我们以后进入医学殿堂必然有一个好的帮助。

对普通人来说,和医学能扯上关系的应该就是健康,疾病和死亡了。

首先,在不是患者之前,一个普通人,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应该积极地保持身心健康。

工作之后适度的休息,每周进行几次体育活动,多出去和朋友走动走动……这些都能够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个普通人应该有预防疾病的观念,防疾病于未然,通过日常的一些锻炼,积极地保持健康,将疾病卡死在摇篮中。

其次,如果不幸成为了一名患者,这时他们对于健康是希望,对于疾病是害怕,对于死亡是恐惧。

患者因为环境等诸多因素失去了强健的体魄而进入了医院进行诊疗,这时其内心一定不会像健康的时候那么积极阳光。

但是此时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诊断治疗,坚强地去克服疾病。

这样对自己才是负责的表现。

如果患者面对的是死亡,心中更多的是恐惧,每个人面对死亡时都会有怯懦,这不足为奇。

但是在患者的心中应该不仅仅是恐惧,还应该有一种坦然。

比起惶惶不可终日,我认为坦然地面对死亡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坦然地面对死亡,放松心情,去做和往常一样的事,虽然这对患者来说有难度。

但是患者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可能跳出恐惧的深渊,给自己一个机会,给生活一个机会。

对于医生来说,每天都在与健康,疾病,死亡打交道。

他们和医学的关系当然也会很深,不仅涉及个人,也涉及他人。

当他人在患病时,作为一名医生,这时候应该鼓励他们坚强地去克服疾病,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安慰。

曾听一名老医生笑说,当病人向你提出一类症状是你所不知道的病症所会发生的时候,不要露出一副不解的神情,而是给患者一种自信的表现,等患者走后再向老师,教授请教。

这从侧面说明了医生对患者的影响巨大。

当患者面临死亡时,医生这时候的影响会更加巨大。

有时的一个表情,一句简简单单的话都会对患者造成直接的影响。

所以这个时候医生应该尽最大可能帮助患者正确,坦率地面对死亡,让患者在生命里的最后一段时期拥有的是充实,快乐的记忆。

对医生来说,行医生涯中必不可少的是会有无法治愈的病人的去世。

这种死亡对医生来说也是一种挑战。

我仍记得曾经在电视上看到的一幕,医院中一名医生独自站在天台上哭泣,原因是刚刚一名病人经抢救无效死亡,当医生哭泣,悲痛后,又继续投入“战斗”中。

我不知道当成为医生之后第一次面对病人的死亡会是怎样的心情,但我知道我从这一幕中学到了一个医生应该怎样去面对病人的死亡。

对于医生自己来说,积极地保持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医生每天遇到的是每天不断的压力,是可能长达数小时的手术,是连夜的值班,是每天的按时吃不上饭。

所以一个强健的体魄对于一名医生来说至关重要。

我认为作为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生,应该从现在开始强健身心体魄,为未来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对于“医者不自医”,很多人都知道。

当医生也成为病人这样的角色时,也会有作为一个病人的感觉,但是由于自己本身是一名医生,多多少少会对自己所患疾病有一些不重视。

这就要求当医生生病时,也要及时就医,坚强地克服疾病,早日回到自己的岗位上继续自己的医师职责。

当医生面对死亡时,我觉得他们会比常人多出一些坦率。

我很佩服那些去世时捐献自己身体器官给需要的人,捐献自己的身体成为医学院校的“大体老师”的人。

而这其中很大一
部分人是医务工作者。

当我第一次去浏览学校的科学博物馆时,看到其中的不论是真的还是制作的人体标本,我的心中都充满了震撼。

我问自己,当你面对死亡时,你能像他们一样那么勇敢吗?我内心深处的答案是我不知道。

也许伴随着医学生涯的进一步扩展,我的答案会越来越明显。

我对死亡的看法也能越来越明晰。

从健康到疾病再到死亡是每一个人必不可少会经历的阶段,我们作为一名刚刚入门的医学生,应该正确的认识患者和医生对这三个方面的认识。

在以后的行医生涯中做到从患者的方面想,从医生的方面想,努力去挖掘和阐述健康,疾病和死亡三方面的关系,这样才能做好医生,成为一名好的医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