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的无政府主义思潮》课件
中国无政府主义
(4)衰落阶段(1924~1927) • 在这时期,特别是1927年“四· 一二”政变后,无政府主义队伍严 重分化,无政府主义作为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思想流派, 在理论上、实践上和组织上彻底破产。1927年后,中国仍然有无 政府主义的信仰者和刊物,但已属个别现象。
• 无政府主义在中国兴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③反对科学社会主义。传播范围也扩大到了某些地区的手工业工人中。
• 师复是中国信仰无政府主义最坚决的人,师复主义是中国无政府主义派 别中最为典型的,它有着比其他派别更为系统、完整的理论,与西方无 政府主义的“本义”是最接近的,但也是与现实的政治离得更远些。刘 思复被安葬在杭州烟霞山洞旁,4年以后,同道为其隆重修墓,墓碑上刻 三个大字“师复墓”,墓志用世界语雕凿而成,译为中文如下:
二、主要人物、派别及其基本内容
(一)天义派与新世纪派
• 20世纪初期,旅居日本和法国的中国留学生及反清流亡者把无政府主义 当做一种“社会主义”思想加以接受,并传入国内。1907年,刘师培、 两个派别之比较: ( 1)均笃信无政府主义为“科学公理”、“理想之谈”,并不遗余力的大加宣传。 张继等人在日本东京创办“社会主义讲习会”,并刊行《天义报》(后 ( 2)赞同革命,但在革命成功之后的目标上有较大分歧。 改为《衡报》),形成中国最早的无政府主义派别“天义派”。 1908年 11天义派认为无政府主义中古已有之主张在革命成功之后立即废除政府,反对建立资产阶级 月《衡报》被日本政府所禁,这一派别随之消失。 共和政体。(刘师培认为:“语气经数次革命而后实行无政府,曷若于初次革命后即行无政府, • 为一劳永逸之计。”) 1907年,李石曾、吴稚晖等人在法国巴黎创办《新世纪》,形成中国另 新世纪派以民族民主革命为通向无政府革命目标的“过渡物”,主张与资产阶级革命派 一个最早的无政府主义派别“新世纪派”。他们鼓吹个人冒险,用暗杀 “合力以达革命目的”,并主张在实现无政府主义目标前实行共和政治作为过渡。 恐怖手段推翻政府等无政府主义理论,对当时正在酝酿的反清革命产生 (3)均强调以下层劳苦大众的斗争来实现无政府革命。 过一定影响。但直至辛亥革命爆发,其流传范围仍主要限于国外的留学 天义派寄重于农民,新世纪派侧重于会党。 生中。
讲稿1:无政府主义思潮
• 无政府主义,又译为“无强权主义”、“无治主 义”、“安那其主义”,是一种反映小资产阶级 和流氓无产者要求的社会思潮。 • 无政府主义盛行于19世纪后办期的欧洲,代表人 物有德国的施蒂纳、法国的蒲鲁东、俄国的巴枯 宁和克鲁泡特金。 • 基本主张是:反对一切权力和权威,主张个人的 绝对自由,否定一切国家政权和任何政治组织, 要求建立无命令、无权力、无服从、无独裁的 “无政府”的社会。
• “四一二”政变后,部分无政府主义者放弃了“安 那其主义”的信仰,成为国民党的达官贵人。 • 1928年,李石曾等在上海筹办劳动大学,出版 《革命周报》刊物。上海自由书店出版了十余种 无政府主义书籍。 • 抗战后,无政府主义者先后出版《惊蛰》、《破 晓》等刊物,宣传“全面抗战”、妇女解放。无 政府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潮逐步退出了政治舞台。
• 天义派与新世纪派基本观点一致,要求排除强权 的代表——政府。 • 刘师培:“独立、自由二权,以个人为本位,而 平等之权必合人类全体而后见,故为人类全体谋 幸福,当以平等之权为尤重。” • 新世纪:“众生一切平等,自由而不放任。”自 由就是无政府,平等就是共产。 • 主张绝对自由、反对强权、排斥国家政权、当前 要推翻满清政府、最终废除政府。
• 《自由录》《进化》月刊、《奋斗》旬刊、 《学汇》副刊、《互助》月刊等。 • “五四”时期的无政府主义派别主要有:1、 以黄凌霜、区声白为代表的“正统”无政 府主义,标榜为“师复主义”的继承人。2、 以朱谦之为代表的“新虚无主义”。3、以 郑太朴为代表的“中国式的无政府主义”。 • “五四”时期无政府主义继续宣扬师复主 义。
• 两派的差别: • 1、在中西文化的取向上,天义派钟情于国 粹,新世纪派带有更多的欧化倾向。天义 派认为无政府主义在中国是自古就有;新 世纪派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大,有较多的自 然科学知识,反对崇仰旧学,主张“尊今 叛古”,对传统文化采取了激烈批判的态 度。
浅谈中国近代的无政府主义思潮
浅谈中国近代的无政府主义思潮(政管院07级思政四班苏凤 222007*********)摘要:近代新文化运动为各种思想的自由传播提供了机会, 无政府主义思潮就是其中重要的思潮之一。
无政府主义是一种打着社会主义招牌的小资产阶级的反动政治思潮,是马克思主义凶恶的敌人之一,他们鼓吹个人绝对自由,反对一切权力和权威,反对无产阶级政党组织,认为国家是产生一切罪恶的根源,幻想建立一个无权力、无服从、绝对自由的“无政府状态”的社会。
无政府主义的主张归根结底是乌托邦式的社会理想, 它注定是一棵不结果实的花。
本文从无政府主义思潮的由来出发,浅析了我们中国近代的无政府主义,目的是为了使我们更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中国人在救国之路上的理性选择。
关键词:近代中国;无政府主义;影响;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思潮是中国近代影响比较大的社会思潮之一。
20 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及其发展,为各种思想的自由传播提供了机会。
此时中国思想界异常活跃,各种社会思潮迭起,各种救国方案纷呈,各种学说广为传播。
其中无政府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思潮,传入中国后,以它独特的魅力,立即引起了先进知识分子,尤其是年轻人的关注。
它在中国的传播,持续长达三十年。
其实,中国无政府主义的基本理论均是五四以前形成并确立的。
辛亥革命以后至五四时期,也是无政府主义思潮影响最为广泛的时期。
重新追述这段历史,可以使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中国人在寻求救国之路上的迷茫与清醒。
一、中国无政府主义的由来无政府主义思潮兴起于19 世纪40 年代的欧洲,几乎与马克思主义同步诞生,19世纪下半叶广泛流行于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
当时的欧洲正处于资本主义制度相继确立并发生第一次产业革命的时期, 机器大工业生产使生产力获得了释放, 社会财富迅速增加, 与此同时, 社会两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城市小资产阶级日益沦为雇佣者赚钱的工具, 生存空间受到挤压, 政治上被边缘化。
他们对现存政权强烈不满, 仇视私有制度和强权, 追求社会公正和平等,要求有一种思想和改造社会的方案,能使其摆脱绝望境地,这样,以反对任何服从、纪律、权威、国家和政府为特征的无政府主义社会思潮就应运而生了。
高中历史选修2《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28人教PPT课件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 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
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自”由;平人等民得享有人身、
人们的认识有何
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 不同?
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 信仰等自由。
第三章“参议院”,规定:“中华民国之立法
(2)第二章中体 现了资产阶级民
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 权,以参议院行之”;
“……袁世凯尽管不好,我们要希望他好,要用诚恳的劝告, 严密的监视,感动他,鼓励他,使他不可能不好……”
——孙中山
局限性: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本课小结
一、革命的酝酿——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 二、革命的爆发——武昌起义 三、革命的成果 四、革命的结局——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成果 五、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
社会习俗、革除封建陋习
对于中华大地上远离革命风暴中心的人们来说,剪掉辫子让 每个普通老百姓直接感受到了革命浪潮的冲击。
教训: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民族资产阶级 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无力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阿Q正传》·革命 未庄的人心日见其安静了。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命
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 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 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狭义的辛亥革命指1911年武昌起义。因武昌 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
合作探究一 为什么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 资产阶级革命派要掀起一场旨在推翻清政 府、建立民国的辛亥革命?
一、革命的酝酿——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
社会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 廷”,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成为大势所趋。 物质基础: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迅速的发展; 清政府推行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在客观上为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 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
第六章 无政府主义
• (2)复兴的体现:新无政府主义
• ——代表人物:默里· 罗斯巴德、乔治· 伍德科克、默里· 布 克勤、乔治· 莱基等。
• ——思想:否定现存制度、否定政府权力,主张建立无政 府的理想社会。 • ——基本主张:反对现代福利国家和官僚制度对社会的控 制,反对城市化和环境污染造成的生态危机,要求实现面 对面的直接民主,追求俭朴、自由的生活。 • ——实现理想社会的手段:反对采取恐怖手段,更注重道 德观念的变革。
•
•
2. 低潮(20世纪30年代末—60年代初)
3. 复兴(20世纪60年代初至今)
• 1. 无政府工团主义(20世纪初—30年代)
• (1)代表人物
——法国乔治· 索列尔
• (2)主张
——认为工会不仅是改善工人待遇的工具,也是社会转 变的渠道。 ——主张通过工会组织的罢工这一合法斗争形式瓦解旧 的社会秩序,继而由工会接管并组织社会生产,建立新的 社会。
留 法 时 期 李 石 曾
李 石 曾
吴 稚 晖
褚 民 谊
抗 战 结 束 后 被 公 审 的 褚 民 谊
张 静 江
(3)特色和基本主张:
• (3)特色和基本主张:
• ✿介绍欧洲等地无政府主义者观点、生平和著作
无政府主义
前言
什么是无政府主义?
无政府主义标志 ▲又译为“无强权主义”、“无治
主义”、“安那其主义”,是一种 反映小资产阶级要求的社会思潮。
▲产生于近代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盛行于19世纪后办期的欧洲。 ▲代表人物:德国的施蒂纳、法国 的蒲鲁东、俄国的巴枯宁和克鲁泡 特金。
• ▲基本理念是将政府看作各种社会问题的主要根 源 ,主张在没有国家强制性权威的条件下组织社 会,以实现人的自由。
四、近代中国无政府主义的发展阶段教材
产物有限时是办不到的。
第四,驳斥无政府主义者反对建立有严格组织纪律的无产阶级 政党的谬论,指出组织一个有“铁的纪律”的共产党。
(二)无政府主义在中国的破产
从1924年开始,中国无政府主义便逐渐走向 破产的道路。这时期的无政府主义者,公开反共 反人民,完全站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一边, 充当他们的忠实代理人。 标志:1927年在上海出版了宣传无政府主义 的刊物《革命周报》,它既是无政府主义者与国 民党反动派合流的产物之一,又是中国无政府主 义作为一个政治派别破产的标志。
2.灭资本,倡工团。 天义派与新世纪派提倡反强权、反专制,旨在推 翻清政府,批评与拒绝资本主义制度。民生派则不 同,他们抨击的目标首先是资本主义制度。 3.组织道德践履之团体及学理。 天义派同新世纪派对于用道德风尚挽颓救弊之心 时时跃然纸上。民声派组织了道德践履的团体“心 社”,刘师复谈到:“心社乃道德的问题,社会运 动则非心社范围内之事。”“心社乃以道德问题为 准的。” 4.绝对自由
1.此时的无政府主义宣扬者在“无政府主义”前又 加冠了“社会的”三个字,号称“社会的无政府 主义”。 2.此时的无政府主义者企图为无政府主义寻找哲学 依据。 3.此时的无政府主义者反对布尔什维克,反对无产 阶级专政。 4.宣扬虚无主义,反对唯物史观。
(三)无政府主义开始走上衰败
首先表现在区声白、黄凌霜等中国无政府主义者 在宣传其主张时学说上的矛盾。他们在提倡“社会 的无政府主义”主张时,与其个人的自由契约思想 在理论上矛盾。 其次,在他们内部也发生了争论。以朱谦之为代 表的无政府个人主义派以其虚无的脑筋大呼破坏之 痛快、建设之保守和造作。黄凌霜等提出了与之相 反的“建设的社会主义”,并说明他们的“建设的 社会主义”与那种暗杀暴动的无政府主义“无毫丝 的关系”。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第2讲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封建的斗争课件 岳麓版选修
二、“君主立宪” 1.康有为:托古改制 (1)代表作:《孔子改制考》。 (2)思想特点: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维新变法的合理性, 即托古改制。 (3)思想主张 ①近代西方自由平等理论在中国“古已有之”。 ②用进化论观点重新解释“三世”说。 ③坚持渐进变革,先实行君主立宪,再实行民主。
2.梁启超:从兴民权到新民 (1)代表作《新民说》。 (2)思想主张 ①兴民权是变法的根本,强国的保证。 ②提出“新民”思想。 ③认为君主立宪政体是世界上最完善的政体,但在中国不 可操之过急。
(3)代表作品:张之洞著《劝学篇》。 ①一方面,极力维护君主专制和纲常名教。 ②另一方面,主张“务通”,倡导西学。 3.评价 (1)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还有很大局 限。 (2)体现了当时部分知识分子和官僚地主主张学习西方、实 行变革的共识。 (3)一些改良思想家开始提出“设议院”“君民共主”的政 治改良主张。
3.性质: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性质的宪 法。
4.意义 (1)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2)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宣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 (3)新的共和代议制度的法律形式由此确立。
抗战胜利前后的斗争
1.“三三制”原则的实行 (1)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的性质:中央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性质的政权。 (2)实行该原则的目的:增强抗日根据地的力量,取得抗日 战争的胜利。 (3)意义:提高了共产党的威信,争取了中小资产阶级和开 明绅士的认同,加强了根据地内部各阶层的抗日团结,巩固和 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辛亥革命前 (1)传播思想:以章炳麟、陈天华、邹容为代表的革命党 人,发表文章著作,声讨清政府卖国专制的罪恶,号召人民起 来革命。 (2)成立团体:1905年,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 团体成立全国性的统一资产阶段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并提出 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改变封建土地制度的革命目 标。 (3)蓬勃发展:革命党人与改良舆论进行论战并相继举行多 次起义。
略论近代中国无政府主义思潮
略论近代中国无政府主义思潮摘要近代新文化运动为各种思想的自由传播提供了机会,无政府主义思潮就是其中重要的思潮之一。
中国无政府主义基本主张主要是:第一,反对强权和专制统治,对私有制度极端仇视,幻想保持小农经济时代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
第二,强调“互助”是人的天性,合群是人的本能,主张人与人的自由联合。
第三,中国的无政府主义的最大贡献也许在于提出了不断进行社会革命的主张。
无政府主义的主张归根结底是乌托邦式的社会理想,它注定是一棵不结果实的花。
关键词:无政府主义、互助目录1.无政府主义思想 (3)2.中国的无政府主义思潮 (3)2-1.中国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发展轨迹 (3)2-2.中国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基本主张 (5)3.无政府主义在中国的没落 (7)3-1.马克思主义者的强烈批判 (7)3-2.脱离中国革命的很本任务 (8)3-3.团体的分化瓦解 (8)总结 (9)参考文献 (9)1.无政府主义思想无政府主义是一政治哲学思想,包含了众多哲学体系和社会运动实践,它的基本立场是反对包括政府在内的一切统治和权威,提倡个体之间的自助关系,关注个体的自由和平等;它的政治诉求是消除政府以及社会上或经济上的任何独裁统治关系。
无政府主义思潮兴起于第一次产业革命的时期的欧洲,当时,机器大工业生产使生产力获得了释放,社会财富迅速增加,与此同时,社会两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城市小资产阶级日益沦为雇佣者赚钱的工具,生存空间受到挤压,政治上被边缘化。
他们对现存政权强烈不满,仇视私有制度和强权,追求社会公正,和平等。
这使当时社会中纷纷出现一些无政府主义者。
早期无政府主义者仇视一切组织、制度、国家和政权,认为国家纯粹是人类愚昧的虚构的产物,最理想的社会制度是以个人领有为基础的互助制。
以后的一些无政府主义思想家都也认为互助是人类的本能,主张以没有权利支配的各个团体的自由联合代替国家政权,以共产代替私有,强调个人的无限自由,反对任何形式的约束,主张通过恐怖行动,以绝对平均主义实现社会公正与平等。
论近代中国无政府主义思潮
无政府主义在中国2009年04月28日21:20凤凰网历史综合【大中小】【打印】已有评论0条无政府主义在中国的流传,经历了三个阶段:1919年五四运动前为传入和初步传播阶段,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建党时期为泛滥阶段,1924年后为破产阶段。
无政府主义出现于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
20世纪初期被旅居日本和法国的中国留学生及反清流亡者,当做一种“社会主义”思想加以接受,并由他们传入国内。
1907年,刘师培、张继等人在日本东京创办“社会主义讲习会”,并刊行《天义报》(后改为《衡报》),形成中国最早的无政府主义派别“天义派”。
同年,李石曾、吴稚晖等人在法国巴黎创办《新世纪》,形成中国另一个最早的无政府主义派别“新世纪派”。
他们鼓吹个人冒险,用暗杀恐怖手段推翻政府等无政府主义理论,对当时正在酝酿的反清革命产生过一定影响。
但直至辛亥革命爆发,其流传范围仍主要限于国外的留学生中。
辛亥革命以后,随着人们对北洋政府绝望情绪的增长,无政府主义开始成为国内有影响的思潮。
其代表人物为刘思复。
1912年夏,他在广州发起成立中国第一个无政府主义组织“晦鸣学社”。
接着在上海成立“无政府共产主义同志社”,并先后出版《晦鸣录》(又名《平民之声》)、《民声》、《新世纪丛书》、《无政府浅说》等宣传无政府主义的刊物和小册子,形成了融合克鲁泡特金(1842~1921)无政府共产主义和托尔斯泰泛劳动主义、无抵抗主义的中国无政府主义学说。
其主要内容是:①反对一切剥削、压迫和权威,要求个人绝对自由;②宣扬总同盟罢工式的“革命”,反对革命政党的领导作用;③反对科学社会主义。
传播范围也扩大到了某些地区的手工业工人中。
1919年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建党时期,当各种“新思潮”在中国思想界迅速传播时,无政府主义也作为一种“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广泛传播。
各地先后成立无政府主义社团三十多个,出版刊物七十多种,形成了无政府共产主义、无政府个人主义等不同的派别。
无政府共产主义派又称“正统派”,以黄凌霜、区声白为代表,北京“实社”和“进化社”为代表社团,《进化》月刊为其主要宣传阵地,是当时影响较大的一个派别。
近代中国的无政府主义思潮
政府 主 义的传 入并 ’ 土 ] 巾 圈知 识 、
竭民众 所 接 受 ,以 至产 生影
响 、发 作 用提 供了礼 会 基础 其次 , 于人 对清 政 府 的 失 、愤 慈 而 走 上 r 无政府主 义 道路 ,希 望以此 束拯 救 r f 】 旧讣会 晚 消 政 府 的腐 败 无 能 、极 端 专
关 键 词 : 无 政 府 主 义 ; 马 克 思 主 义 ; 启 蒙 意 义 中 图 分 类 号 :D0 9 2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号 :1 6 7 2—5 8 3 2( 2 0 1 6)0 7一 O 1 1 4一O 2 经济 侵略 ,近代 I 、 【 的兴 起 ,1 f = 『 l _ I 上沉 雨的 封 建剥 削 ,这 一 切 使 小 生产 者 也无法维 持其 有 的 生产 E活 ‘ 式而 E l 趋 破 产 。这 为 无
u 软弱 尤 J ,也 为尤政府 t义 传 入 l { 1 同 并 渐 成 思潮 提 供 了 政 治 f 1 f 确.尤政 啊 主 义心 湖 J f r 2 0” 上 纪 ,结 1 柬 F 2 O世 纪 2 O年代 制 平 J I I 强 政 治 控 制 的 倾 向性 相 当 明显 , 术 { I 1 _ j _ { 良 多 命 邯 / f 崔 度 受 到 过 无 政 府 义 的影 J 响 ,存 l f 环境 清政 府 最 后 岁月 竭 力 J l 场I 仉 腥 屠 杀 ,不 仅 使 清 政 网 近代 r I : .无政 啊主 义 潮 也 成 为 很多 允进 知识 分子 从 民 主主 尤其 是清政 府对 戍维 新 事业 进 行 的 ・ 府 走失 _ r知识 分子阶层 的 同情 和 支持 ,而 且 引起 厂社会 公 众 的 普 辽向 f : 芒义 趔 过渡 不 可或 缺 的耳 节 { 满 ,丧失 了・ 央政 府 存现 代 化 过 程 中 对社 会 力童 的 整 尢政 时 辛 迁r } : t … 目的 发 髓 夫敛 l 1 以分为一 个 阶段 :1 9 1 9年五 遍反 感 和, L } J f 1 】 功能 、甚者 在 1 9 0 3年 的拒 俄运 动 巾.爱 同青 年 的 真诚 愿 f 删 运 动 乃传 人和 步传播 阶 段 ;血 四运 动 币 ¨ _ f 共 产 党建 党 时 合作 _ 1 望 来是 帮助 清政 府 争领 十 、 f 极 .I n i 消政 府 却 于极 端 自私 j 9 _ 为泛 滥阶 段 :1 9 2 4 后 为做 产 阶段
第六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课件(人教版选修2)
3.高考真题 【例1】(2011全国新课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予之定名‘中华民国’者,盖欲于革命 之际,在破坏时则行军政,在建设时则行训政。所谓 训政者,即训练清朝之遗民而成为民国之主人翁,以 行此直接民权也。有训政为过渡时期,则人民无程度 不足之忧也。”“除宪法上规定五权分立外,最重要 的就是县治,行使直接民权。”
1.课程标准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1)了解19世纪后半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基 本主张,认识当时中国社会各阶层对西方民主政治制 度的反应。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关于民主的主要论 述,比较其观点的异同。 (3)说出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斗争的史实,认识中 国近代史上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的历史进步性和 艰巨性。
国底现状,又是一个什么样子?我们党人革命数十 年,只可说达到半个民族主义。他人底民族、民权均 达目的,我们则尚须在民族主义上做功夫,这个即是 与美、法不同之点。又如俄国底劳农政府,或曰苏维 埃政府,乃注重民生主义,而无民族主义的意味;至 民权一层,乃其附属品而已。此亦与吾人不同。
——孙中山《三民主义大旨》 请回答:
——白寿彝《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在君权与宪政方面的
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提出这一主张 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康有为 和谭嗣同在中国宪政改革方面观点的异同。 【参考答案】(1)主要思想:民智未开,宜保君权,自上而 下变法,强调开国会时机不成熟。背景:19世纪末中国民 族危机加深,康有为受西方近代政治学说影响,产生变法 救国的思想。
——摘编自《中华民国法规辑要》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的民权 主义与英美宪政思想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孙中山的训政思 想与南京国民政府的“训政”。
中国近代化的思潮与实践.ppt
谨以此课纪念在中国近代 化探索中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的 先辈们!
【 思 维 拓 展 】
讨论:近代化的探索留给我们什么?
1、精神财富
转变观念、解放思想;自强不息、与时俱进
2、道路选择
地主阶级的自救、资产阶级的维新与革命 道路行不通。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
3、对待文化的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所取舍)
【管窥中考】之随州中考
本专题涉及的内容
**************************************************************************
变法图强
甲午中日战争 中国战败 严复 康有为、梁启超 《天演论》(译) 《中外纪闻》 戊戌变法
三民主义
阶级与民族 矛盾的激化 孙中山
民主与科学 马克思主义
新旧思潮发生 激烈冲突 陈独秀、李大钊、 鲁 迅、胡 适 《新青年》 新文化运动
代 表 人 物
著 刊 实 活 作 物 践 动
《民报》 辛亥革命
对闭关的挑战; 结束封建帝制 中国近代化的思潮与实践和西方列强侵华有何联系? 影 响 为中国的近代化 促进了思想启蒙 使民主共和观 这一过程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什么精神? 开辟了道路 念深入人心
归纳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中的作用。 (1)推翻封建帝制,结束清朝统治。 (2)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3)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4)废除封建陋习,生活更加健康文明。 【解析】找出两段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再结合学过的知识作 答。
读史使人明智 ——培根
转变观念 解放思想 自强不息 与时俱进
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 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六章无政府主义
二、中国无政府主义的发展阶段
• 第一阶段:辛亥革命前
• 第二阶段:辛亥革命后至20世纪20年代初期
• 第三个阶段: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40年代
二、中国无政府主义的发展阶段
• 第一阶段:辛亥革命前
• 1、欧洲 • (1)活动地点和宣传刊物
——法国巴黎;《新世纪》
• (2)核心人物
——李石曾、吴稚辉、张静江、褚民谊
• (二)产生
• 第一,国际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影响。
• 第二,国内政治黑暗所致。
• 第三,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破产农民和流 氓无产阶级的要求。
二、中国无政府主义的发展阶段
• (一)第一阶段:辛亥革命前
• 1、欧洲 • (1)活动地点和宣传刊物
——法国巴黎;《新世纪》
• (2)核心人物
——李石曾、吴稚辉、张静江、褚民谊
留 法 时 期 李 石 曾
李 石 曾
吴 稚 晖
褚 民 谊
抗 战 结 束 后 被 公 审 的 褚 民 谊
张 静 江
(3)特色和基本主张:
• (3)特色和基本主张:
• ✿介绍欧洲等地无政府主义者观点、生平和著作
•
•
2. 低潮(20世纪30年代末—60年代初)
3. 复兴(20世纪60年代初至今)
• 1. 无政府工团主义(20世纪初—30年代)
• (1)代表人物
——法国乔治· 索列尔
• (2)主张
——认为工会不仅是改善工人待遇的工具,也是社会转 变的渠道。 ——主张通过工会组织的罢工这一合法斗争形式瓦解旧 的社会秩序,继而由工会接管并组织社会生产,建立新的 社会。
• (四)以绝对自由观为出发点
• 1.无政府主义最高的政治理想是个人自由 • 2.为了得到个人自由,无政府主义倡导平等、合 作以及团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
“在起初各派社会主义的思想中,无政府主 义是占优势的。马克思主义的拥护者到处都与 无政府主义的拥护者争论着、斗争着。马克思 主义直至在各方面克服无政府主义以后,并与 中国的工人运动、人民反帝运动结合以后,才 成为中国政治生活中一个雄伟的力量,并在这 以后,马克思主义永远在中国新文化运动中占 着重要的地位。”
我们“反对布尔札维克的理由, 不因他的革命,却因他那不彻底的革 命,须知不彻底的革命,和‘改良’ 相同”。“他们主张按各人劳动的多 寡来定酬给,那么强有力的将享最高 的幸福,能力微弱的,将至不能生活。 能力微弱的缘故,可关乎生理,非其 人懒惰的罪,而结果如此,还说什么 幸福呢?”
——黄凌霜《马克思学说批评》
(1)宣传无政府主义的主要社团 实社;奋斗社; 学汇社;互助社;民钟社。
(2)无政府主义主张
“我们不承认资本家的强权,我 们不承认政治家的强权,我们一样的 不承认劳动者的强权。强权这东西早 就该‘伸腿’”;
“如果在一人团体之内,有两派 的意见,造成的可以执行,反对的就 可以退出,造成的既不能强迫反对的 一定去做,反对的也不能阻碍造成的 执行,这岂不是自由吗?”
——刘少奇
2、刘师复的无政府主义主张
“凡无政府党无不以反对强权 为职志”;
“吾人以为社会主义当向社会谋解 决(即所谓“只能依靠人们的自治能 力和人类的天性”),不当向政治谋 解决(即所谓“不依靠政府的力 量”),以社会问题而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灵于政治, 是自失其社会主义之价值,故目之曰 半面的社会主义。”
2、五四时期无政府主义 在中国的泛滥
第六章 近代中国的 无政府主义思潮
内容提要
辛亥前后无政府主义在中国的流传 五四时期无政府主义在中国的泛滥 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
一、辛亥前后无政府主义 在中国的流传
1、无政府主义的谱系
外国:霍德文;施蒂纳;蒲鲁东;巴 枯宁;克鲁泡特金。
中国:刘师培、何震与《天义报》; 吴稚晖、张静江与《新世纪》;刘师复与 “晦鸣学舍”、《晦鸣录》(《平民之声》 《民声》)